飞机装配

飞机装配
飞机装配

西安航空职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某运输机主起落架后舱门型架设计与装配

【摘要】

飞机装配一般采用型架装配,它能保证产品的准确度和互换性,又能改善劳动条件,提高装配工作生产率,降低成本。本文以某机主起后舱门为例,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装配型架设计的过程和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设计标准是既要保证装配件定位准确度及互换性的要求,还要保证工人进行装配操作时的便捷性及工件能够顺利出架。最后设计该装配型架的协调路线图和制定工艺规程。

关键字:装配;型架;互换性;定位器;夹紧器;定位基准

西安航空职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第一章引言 (1)

第二章装配件的工艺分析 (2)

第一节编制产品的装配方案 (2)

第二节装配技术条件 (5)

第三章装配型架及其零件设计 (6)

第一节装配型架的功能及技术要求 (6)

第二节装配型架的设计原则 (8)

第三节装配型架设计的一般问题 (9)

第四节装配型架方案确定 (14)

第五节定位件和夹紧件的选择 (16)

第六节型架的安装及检查 (17)

第四章装配工艺规程 (18)

第五章协调路线 (20)

结束语 (21)

谢辞 (22)

参考资料 (23)

西安航空职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一章引言

现代飞机的制造过程包括许多阶段。其中之一是装配,在此阶段组装隔板、壁板、部件、飞机各段部件,以及相互对接、调整与检查。

飞机制造中装配工作量占直接制造(即不包括生产准备、工艺装备制造)工作量的50%~70%,现代飞机的零件连接方法以铆钉连接为主,在重要接头处还应用螺栓连接。这种连接方法简便可靠,但是钻孔、铆接多是手工操作,工作量很大。应用自动压铆机可以提高铆接生产率,改进铆接质量,同时也可改善装配工人的劳动条件。为了增加使用成组压铆的比例,要在构造上将飞机各部件分解成许多壁板件。

飞机部件装配和总装工作,手工劳动是主要工作方式。加之飞机制造中要使用大量的成形模胎、模具、装配型架和供协调用的标准工艺装备(样板、标准样件等),使得生产准备工作十分繁重,飞机生产的周期比较长。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可以提高飞机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大量压缩生产准备工作量和缩短飞机生产的周期。

飞机的装配是按构造特点分段进行的,首先将零件在型架中装配成翼梁、框、肋和壁板等构件,再将构件组合成部段(如机翼中段、前缘,机身前段、中段和尾段等)。最后完成一架飞机的对接。装配中各部件外形靠型架保证,对接好的全机各部件相对位置,特别是影响飞机气动特性的参数(如机翼安装角、后掠角、上反角等)和飞机的对称性,要通过水平测量来检测。在各部件上都有一些打上标记的特征点,在整架飞机对接好后,用水平仪测出它们的相对位置,经过换算即可得到实际参数值。总装工作还包括发动机、起落架的安装调整,各系统电缆、导管的敷设,天线和附件的安装,各系统的功能试验等。总装完成后,飞机即可推出外场试飞。通过试飞调整,当飞机各项技术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时即可交付使用。

0第二章装配件的工艺分析

第一节编制产品的装配方案一、产品零件的组成

(一)蒙皮一张

(二)加强槽(有凸起的)

(三)板弯件(上下、左右)

(四)垫块(接头3处共3个,两种规格)

(五)接头3个(210接头、220接头)

产品示意图2-1如下:

图2-1 (a)主起落架后舱门主视图板弯件

接头210

垫块-13

接头220

垫块-11

蒙皮

加强槽

板弯件

加强槽

接头210

垫块-13

蒙皮

图2-1(b)主起落架后舱门剖视图

图2-2垫块-11

图2-3垫块-13二、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

垫块

——通过3.5X28铆钉铆接

蒙皮

加强槽

垫块——通过3.5X29铆钉铆接

蒙皮

接头、加强槽、垫块、蒙皮,通过螺栓连接两层连接:加强槽,蒙皮

三层连接:蒙皮、加强槽、板弯件

第二节装配技术条件一、用途:

用于装配主起落架后舱门。

零件的供应状态如图2-4:三边留有5mm余量。

图2-4零件供应状态图二、技术要求

(一)在零件两端各设一卡板,如图2-5:

图2-5零件加装图

(二)在两块卡板上应有蒙皮压紧器各2个

(三)设定位-210及-220接头定位器各1个

(四)产品最低点距地面900mm

(五)在卡板上画出蒙皮切割线,短舱对称轴线

第三章装配型架及其零件设计

第一节装配型架的功能及技术要求

飞机装配过程中采用了许多适合飞机结构和生产特点的工艺装备——型架。型架的种类很多,按其用途或工作性质划分有:装配型架、对合型架、精加工型架(或称精加工台)、检验型架等。其中大量的是铆装型架。装配型架又可按其装配对象(工件)的连接方法划分为铆接装配型架、胶接装配型架、焊接装配型架等。按目前的技术状况,其中数量最多的又是铆接装配型架。因而,我主要讨论装配型架、特别是铆接装配型架。装配型架按工序又可划分为组合件装配型架(夹具)、板件装配型架、部件总装配型架等。

装配型架又称装配夹具,一般把尺寸较大的称为装配型架,而把尺寸较小的称为装配夹具。二者并无严格、明确的界限。本次的课程设计主要设计的是某运输机前起落架后舱门的型架,由于其体积小,形状并不复杂,因此也可称为装配夹具。

一、装配型架的构造

装配型架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一)骨架:它是型架的机体,用以固定和支撑定位件、夹紧件等其它元件,保持各元件的空间位置准确度及稳定性。骨架应有足够的刚度。

(二)定位件:它是型架的主要工作元件,用以保护工件在装配过程中具有准确的位置。定位件应准确可靠、相互协调和使用方便。

(三)加紧件:它是使工件牢靠地固定在定位件上的加力元件。夹紧件应装夹迅速可靠、使用方便,不致损伤工件表面。夹紧件一般是与定位件配合使用,称为定位夹紧件。

(四)辅助设备:包括工作踏板、工作梯、托架、工作台、起重吊挂、地面运输车及照明、压缩空气管路等。辅助设备也是使工作方便、安全、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所必不可少的型架组成部分。

二、型架的功用及特点

飞机装配型架的主要功用是:

(一)保证产品的准确度及互换性

型架要保证进入装配的零件、组合件、板件或锻件在装配时定位基准,保证其正确形式和一定的工艺刚度,以便进行连接,在装配过程中限制其连接变形,

使连接装配后的产品符合图纸及技术条件要求,满足产品准确度及互换协调的要求。

与一般机床夹具相比,型架除了起着定位与夹紧零件的作用外,由于飞机钣金零件尺寸大而刚度小,还要保证产品的准确度。

首先就要保持零件的准确形状。为此,型架定位件的数量要根据零件或装配件的刚度适当加多,要有一定“过定位”,这样才能保证工件的装配过程中既具有准确形状,又具有必需的工艺刚度。

其次,无论是铆接、还是胶接、焊接,在连接时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装配型架或夹具要能限制工件的这种变形。

第三,一般机械制造中保证产品互换性主要是通过公差及配合制度和通用量具。而在飞机制造中,则是采用了一套特殊的保证互换协调的方法,其中包括相互协调的成套装配型架。在飞机生产中常常采用分散装配的原则,一个部件的装配工作,往往不只用一个装配型架,而是一套装配型架,在产量相当大时,甚至要采用几套同样的型架。

所以,装配型架的品种多而数量大。这就要求它们彼此之间,以及与零件的工艺装备之间都要相互协调。

因此,型架的另一特点就是要求它的成套性和协调性。

(二)改善劳动条件、提高装配工件的生产率,降低成本。

由于飞机形状复杂,刚度又小,在飞机装配工作中采用型架,就更能发挥夹具定位夹紧迅速可靠的效果。通过装配型架将工作安放在适当的工作位置,操作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三、对装配型架的一般要求

为了体现装配型架的上述功用,装配型架的设计应满足以下一些共同的主要要求:

(一)装配型架的定位件必需有较高的位置准确度

影响型架定位准确度的因素有以下几项:

1.定位件的理论误差。

2.定位件在骨架上的安装误差。

3.骨架在工作载荷作用下产生的挠度。

4.在使用过程中,造成型架准确度不稳定的其他因素。

(二)提高装配工作的效率

型架结构应为使用提供方便、有利于装配工作的进行。主要考虑的问题是:

1.工件在装配型架上的位置应使工人在最有力的姿态下进行操作。

2.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使型架结构尽可能开敞,以便接近工件、安放零件和装配件下架。

(三)型架构造要简单,元件要标准化

型架构造的简化和元件的标准化,对于减少型架的制造及安装工作量,缩短生产准备期和降低成本有着根本性的作用。

型架的构造还要便于定期检查,如型架骨架上应装有标准样件和量规定位用的标高座或光学仪器等。

第二节装配型架的设计原则

一、使用性

满足装配工艺要求;定位合理,压紧可靠;工作开敞,操作条件好;定位件及压紧件的操作简单,活动构件应便于开启和工作位置的恢复;产品的上架和出架方式合理。

二、协调性

定位系统的设计,应保证工艺装备之间的协调性,并合理确定制造协调方法;要从结构设计上考虑到在工艺装备的制造上能更好的满足工艺装备之间的协调性;对于加入尺寸控制环节的定位件,必须确定合理的定位或转换基准,以减少其安装误差。

三、稳定性

刚度合理,重要构件应消除应力;活动定位件的使用位置较稳定;根据产品的尺寸大小和精度要求情况,在工装结构设计上应有消除或减少温度因素对协调影响的相应措施;工艺装备的尺寸在地坪上的安放,应优先采用“多点可调”支承,以消除地基下沉对型架准确度的影响或便于恢复型架的总体精度。

四、经济性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工艺装备的结构造价应较低;在工艺装备结构上应适当考虑到产品改型对其提出的改造可行性;工艺装备的选择及其结构设计,必须处理好新机研制、试制和转批量生产三者的关系;便于工装的故障检修;类似产品(如框、肋等)的工艺装备结构,必须尽量同一化(指结构相似和元件相

似或相同),以利于工艺装备的制造;选择合理的制造公差,并具有良好的制造工艺性;合理利用原材料,优先选用库存材料;尽量采用标准件,优先采用储备的标准件。

五、安全性

在产品的定位和压紧过程中,应有必要的保护措施,以防止划伤产品;型架同产品之间必须有足够空间和必要的保护措施,以保证产品在出架时不致因摆动而被碰伤;大型活动构件应有配重或省力装置,操作者的活动区域内,工艺装备零件不得有锐角和锐边,以利于安全;较重的可卸构件,应设置起吊装置和存放支承;承力较大的构件,必须经过强度校核。

六、先进性

注意采用先进结构和先进工艺方法,以提高工艺装备的使用性和降低工艺装备的制造费用。

第三节装配型架设计的一般问题

一、型架设计的原始资料

在飞机部件的设计阶段,特别是在其工艺性审查过程中,结合对部件装配方案的考虑,对各装配型架的基本方案就有初步的设想。在新机的试制过程中,在拟定部件指令性工艺规程时,基本上确定了所用装配型架的品种、数量及基本方案。一般说,在型架设计人员着手设计时,设计要求及技术条件已经基本上确定,以文件形式予以说明了。

型架设计必须的原始资料包括:

(一)型架设计任务单

型架设计任务单(或工艺装配申请单),是设计人员接受任务、安排工作的依据。在任务单中指出所要设计的型架的工件图号、名称、型架功用、数量以及同其他型架的关系。当然,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会议形式口头下达任务。(二)装配件的结构图纸与技术条件

通过熟悉产品图纸及技术条件掌握装配对象的结构特点,了解与装配准确、与协调互换等有关的技术要求。同时还应熟悉相配合的组合件或部件的结构,因为他可能给所设计的型架提出补充的要求。

(三)产品装配方案或指令性工艺规程和工艺装配协调图表

型架设计人员在研究了上述文件之后,应当掌握:

1.在该型架上进行装配的零件、装配件的供应状态和先后顺序;

2.该产品的装配工艺过程,包括:在型架内装配零件、组合件的定位方式,所使用的工具和设备(如铆接中使用的风钻、铆枪和手提式压铆机等);

3.该型架的协调关系及安装型架用的标准工艺装备,即制造和协调依据;

4.了解与该型架内的装配工艺过程有关的其他工艺规程。

(四)型架设计技术条件

这是装配工艺员根据产品图纸、技术条件、指令性装配工艺规程及工艺装配协调图表等指令性工艺文件,从工艺和使用的角度对型架提出的具体要求。它以文件形式附于型架设计任务单中。实际上,它常常是工艺人员与型架设计人员协商后写成的。其内容包括:

1.在型架内需要完成的工作,进入装配的零件及装配件的定位基准,特别是部件外形定位件和主要接头定位件的形式,定位尺寸(如果是工序尺寸,应注明加工余量);

2.型架的制造依据和安装方法;

3.对型架构造的原则性意见。如装配对象在型架内的放置状态、型架骨架的结构形式,最好画出草图;

4.在型架内完成装配后,工件的出架方式和方向,出架用的设备;

5.对辅助设备的要求,如对冷气管路、照明的布置及其他特殊要求。

设计的夹具或型架,应该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使用方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技术条件订得是否合理。

(五)型架元件及结构的标准化资料

标准化资料主要是指航空工业部颁标准,特别是工厂现有库存的标淮件成品及在制品清册,停止使用的型架清册。现有材料及即将到厂的材料的情况,生产准备车间的加工设备情况,工厂的生产条件及传统技术经验,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等也都应了解与掌握。

二、型架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熟悉原始资料之后,主要是根据型架设计的技术条件,开始着手型架的设计。为使设计工作顺利进行,一般可把设计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一)草图设计或型架设计方案的拟定;

(二)绘制工作总图;

(三)绘制零件图。

草图设计或拟定型架设计方案应确定的主要内容有:

1.型架设计基淮的选择;

2.装配对象在型架中的放置状态;

3.选择工件的定位基准,确定主要定位件形式及其布置,尺寸公差的选择;

4.工件的出架方式;

5.型架的安装方法;

6.型架结构形式的确定;

7.骨架刚度验算;

8.型架支承与地基估算;

9.考虑温度对型架准确度的影响。

三、型架设计基准的选择

型架设计与其他机械设计一样,必须首先正确地选择设计基准,根据它确定型架上各个零件和装配件的相对位置。如果基准选择不当,在设计时确定工作尺寸和检验这些尺寸时都将遇到困难,会降低型架准确度和延长安装周期。

一般情况下,应以飞机部件的设计基准作为成套的装配型架和成套的标准工艺装备的设计基准,这样可以避免基准转换时繁杂的计算,也可消除制造时由于基准转换引起的误差积累。

在具体选择时应注意:

1、对相邻部件的装配型架,例如中翼——外翼——副翼——襟翼装配型架,或者同一部件中不同组合件的装配型架,例如机翼中的前缘——梁——壁板装配型架,都应当选择同一的设计基准轴线,如图3—1。

2、型架设计基准的选择,还应力求简化尺寸的计算,以便制造及检验。

3、型架设计基淮的选择,要与安装方法相适应。例如,用型架装配机安装型架时,要求有三根相互垂直的坐标轴线作为基准。用划线钻孔台安装卡板端头或塑造卡板工作面时,要求基准线垂直于各框或肋的平面,各安装尺寸都应是50毫米的倍数。

图3-1机身部件与板件装配型架都用一基准线示意图

四、装配对象在型架中的放置状态

工件在型架中的放置状态应使工人在最有利的工作姿态下进行工作,即应使大部分操作是在站立姿态下,在高度为1.1—1.4米范围内工作。此外,还应考虑节省车间面积。

工件在型架上的放置状态样式很多,可根据上述原则、结合工件结构特点和装配工作内容予以确定。对一般尺寸的梁、隔框、翼肋等平面组合件,可在非转动式夹具内平放或竖放,最好采用转动式夹具。对大尺寸框类或圆形结构件,如大型机身隔板、机头罩等,可设计成转动式夹具。对于板件,一般都采用立放。机身类的段、部件的放置状态大多与飞机的飞行状态一致,这样放置可使隔框处于垂直位置,定位件布置方便,特别是型架平板布置合理,同时大型飞机机身装配时往往以座舱地板作为定位基淮,地板处于水平位置,对装配工作有利。对于翼面类部件,习惯于垂直放置,即前缘向下,这样放置适合于采用卡板定位的型架,装配工作可以从两面接近,也便于前缘内部的操作。

五、选择工件的定位基准、定位件形式及其布置方式

“定位基准”是指用来确定零件或装配件在机床或型架(夹具)内位置的那些零件或装配件的表面。因为飞机机体薄壁结构一般都是非刚体,所以不能简单地

应用刚体零件的“六点定位原则”,而是要有适当的“过定位”。过定位的程度取决于工件的刚度。例如,整流包皮的蒙皮薄,骨架刚度也弱,外形变化大,所以常用包络式夹具,整个表面都是定位面。板件型架一般每个框或肋处都有一块内型板或一对外卡板,采用了若干个切面的线定位。梁或框等平面组合件夹具,定位件间距一般为200毫米—500毫米,采用的是若干个“点”(实际上是一小面)定位。具有较大刚度的板件或段件在部件型架中定位,多采用四个工艺接头定位件,这种情况下,过定位的程度就更小了。所以,定位件的数量与形式,只能根据工件刚度和生产经验确定。

六、出架方式

工件在型架内装配完以后的出架方式是型架结构方案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对型架结构影响较大。出架方式选择得好,可以简化型架结构,出架安全,不致损伤工件,还可节省厂房面积,简化搬运设备。对于较小的工件,出架较为简单,只要有关的定位夹紧件能收缩足够尺寸,就能取出工件。对于大尺寸部件,尤其是大型飞机的大部件,出架方式应该认真考虑。大尺寸部件一般有三种出架方式:从型架上方吊出;纵向出架;侧向出架。

(一)从型架上方出架

一般利用厂房吊车从型架上方吊出,这要求厂房高度能容许产品提升到型架高度之上。为使型架上梁不妨碍产品的出架,要求上梁的布置应偏离工件一定距离,如图3—2(a),或上梁是可移动的,如图3—2(b)。有的型架,把长度不大的梁做成可绕某垂直轴(图3—2(c)中的件5)转动的结构。

图3-2型架上梁的不同结构形式

(a)型架上梁应有一定距离;(b)上梁可移动;(c)上梁可转动。

1-固定梁;2、4、7-产品;3-可移动梁;5-可转动梁轴线;6-上梁。

(二)纵向出架

要求一端的两立柱之间有较大的空间,型架内有吊挂导轨,如图3—3所示,这是个中翼装配型架,它采用四柱四梁的骨架结构。

图3-3产品纵向出架

1-产品;2-吊挂;3-导轨;4-上梁;5-卡板;6-立柱;7-下梁。

(三)侧向出架与架车式型架

重量不太重的产品,可用型架内专用吊车吊出,如图3—4(a)所示。较重的产品可用架车从侧向下架,如图3—4(b)所示,架车的托板伸进机翼前缘的下方,然后将机翼稍作转动,安放在架车的托板上。

图3-4 产品侧向出架

(a)在型架上安装专用吊挂;(b)用架车从侧面出架。

1-专用吊挂;2-产品运输车。

第四节装配型架方案确定

根据上述三章内容及结合产品外形尺寸大小和主要部件分析,提出下述设计方案:

由于产品外形简单,尺寸较小,并且以短舱中轴线上下对称,因此在型架基准的选择时可以以短舱中轴线作为整个产品装配的基准,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型架尺寸的计算。

产品外形呈矩形状,可以采用与其相似外形的型架装配工作面。由于产品尺寸较小,重量较轻,因此可已将其水平放置于装配工作面内,纵向采用横向托板前后安装定位零件。由于产品是薄壁框型零件,装配时必需压紧固定,所以采用两组钩形压紧器进行压紧。横向定位结合产品上的两组三个接头,应用相对应的交点定位件将其连接定位。型架采用立式浇注框架,放置于工作车间水平地面上。

产品装配完毕时,只要松开钩形压紧器和交点定位件的插销,就可将产品从型架上方取出。

装配型架如下图3-5和3-6所示:

图3-5 装配型架俯视图

图3-6 装配型架主视图

第五节定位件和夹紧件的选择

装配夹具的布置决定结构工艺特性,定位方法,零件及装配单位装配条件,装配与完成连接过程的工序顺序,装配夹具示意图,以及完成连接采用的设备与工具装配夹具随着装配时所完成连接的形式可有一些组合。在装配夹具的每种形式中,可完成铆接、焊接、胶接结构的组件、板件、锻件的不同装配过程。

在装配过程中,要确定零件、组合件、板件、锻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这就是装配定位。

在装配过程中,对定位的要求是:(1)保证定位符合图纸和技术条件所规定的准确度要求;(2)定位和固定要操作简单且可靠;(3)所用工艺装备简单、制造费用少。

在飞机装配中,常用的定位方法有:(1)用基准零件定位;(2)用划线定位;(3)用装配孔定位;(4)用坐标定位孔定位;(5)用基准定位孔定位;(6)六、用装配型架定位。

由于此产品的刚度比较小,位置准确度要求较高,因此采用定位器定位。

装配件的定位件采用交点定位件如图3-7所示:

图3-7 交点定位件

夹紧件采用钩形压紧器进行压紧,如图3-8所示:

图3-8钩形压紧器

第六节型架的安装及检查

飞机制造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在飞机装配时采用了许多大尺寸的、结构复杂的装配型架。装配型架的制造包括型架元件(即型架骨架元件和定位夹紧件)的加工和型架的安装。型架元件用一般的机械加工方法就可以达到技术条件的要求,而保证各定位件在大尺寸的型架上的安装准确度则是比较困难的。

首先,能否保证飞机装配的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装配型架的准确度,

而且是型架安装的准确度。

其次,每个部件在各个装配阶段,都采用了各不相同的装配型架,在型架的安装中,还要保证这些型架之间的协调准确度。

第三,在飞机的成批生产中,所使用的装配型架和标准工艺装备数量多,结构复杂,制造工作量很大。如何提高型架的安装效率,缩短生产准备周期,降低型架的制造成本,也是型架安装技术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型架安装方法有:

通用测量工具安装方法;

标准样件安装法;

型架装配机安装法;

光学仪器安装法;

激光准直仪安装法;。

结合产品装配工艺采用标准样件和型架装配机的安装方法等。

一、型架安装过程

(一)型架托板的外形预先按样板加工好,然后在划线钻孔台上准确的确定托板固定孔的位置,保证托板相对于型架设计基准的尺寸确定。

(二)浇注框架上的交点定位件和钩形压紧器在框架上的准确定位,用型架装配机定位和安装,保证交点定位件在空间的准确位置尺寸。

(三)最后把型架各个零件准确地组织安装起来,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各个定位件。

二、型架的检查

完成该型架的制造后,进行检查的主要内容有:压紧器的开合,工作是否方便灵活,定位挡板和定位件的定位是否准确,是否有利于装配,型架骨架焊接缝处目视有无裂纹,产品的出架是否方便等。

第四章装配工艺规程

部件装配工艺规程包括装配的各阶段内容,装配基准,定位方法,装配用的主要工艺装备,设施和检验方法,以及主要零件,组件等供应状态和各阶段的交付状态等,所制定的装配各阶段的工作。工艺规程是进行装配工作的主要依据。

其主要的内容有:

现代飞机装配技术知识点.培训讲学

《现代飞机装配技术》知识点总结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第一章 1、飞行器数字化和传统制造的最大区别特点 (1改模拟量传递为数字量传递。 (2把串行工作模式变为并行工作模式。 带来的必然结果是缩短产品研制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研制成本。 2、 MBD 的定义,其数据集应包括的内容,采用的技术意义。 MBD 技术定义 :用集成的三维实体模型来完整表达产品定义信息,详细规定了三维实体模型中产品定义、公差标注准则和工艺信息的表达方法。 数据集包括的内容 :相关设计数据、实体模型、零件坐标系统、三维标注尺寸、公差和注释工程注释、材料要求、其它定义数据及要求。 技术意义:1. 改双数据源定义为单源定义,定义数据统一 2. 提高了工程质量 3. 减少了零件设计准备时间 4.电子化的存储和传递 , 协调性好 5.减少成本 6.易于向下兼容 (派生出平面信息 3、国外飞机数字化技术发展的三个主要历程: 部件数字样机阶段 1986—— 1992 全机数字样机阶段 1990—— 1995 数字化生产方式阶段 1996—— 2003 4、飞机结构的特点

零件多、尺寸大、刚度小、外形复杂、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其装配具有与一般机械产品不同的技术和特点。 5、什么是飞机装配,发展历程? 根据尺寸协调原则, 将飞机零件或组件按照设计和技术要求进行组合、连接形成更高一级的装配件或整机的过程。 自动化装配 6、飞机数字化制造的三个主要内容 CAD 、 CAM 、 CAPP 第二章 1、产品数字建模的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产品信息模型有哪三种概念? 面向几何的产品信息模型 (geometry- oriented product model 面向特征的产品信息模型 (feature- oriented product model 集成产品信息模型 IPIM(integrated product information model 2、物料清单(BOM 的定义,企业三种主要的 BOM 表, EBOM 、 PBOM 、MBOM BOM 定义 :又称为产品结构表或产品结构树;在 ERP 系统中,物料一词有着广泛的含义,它是所有与生产有关的物料的统称。 EBOM 设计确定零部件的关系 PBOM 工艺工艺规划、加工归属计划分工表 MBOM 制造主要按照装配顺序流程来确定

航空基础知识

航空基础知识系列之一:飞机的分类 飞机的分类 由于飞机构造的复杂性,飞机的分类依据也是五花八门,我们可以按飞机的速度来划分,也可以按结构和外形来划分,还可以按照飞机的性能年代来划分,但最为常用的分类法为以下两种: 按飞机的用途分类: 飞机按用途可以分为军用机和民用机两大类。军用机是指用于各个军事领域的飞机,而民用机则是泛指一切非军事用途的飞机(如旅客机、货机、农业机、运动机、救护机以及试验研究机等)。军用机的传统分类大致如下: 歼击机:又称战斗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称驱逐机。其主要用途是与敌方歼击机进行空战,夺取制空权,还可以拦截敌方的轰炸机、强击机和巡航导弹。 强击机:又称攻击机,其主要用途是从低空和超低空对地面(水面)目标(如防御工事、地面雷达、炮兵阵地、坦克舰船等)进行攻

击,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 轰炸机:是指从空中对敌方前线阵地、海上目标以及敌后的战略目标进行轰炸的军用飞机。按其任务可分为战术轰炸机和战略轰炸机两种。 侦察机:是专门进行空中侦察,搜集敌方军事情报的军用飞机。按任务也可以分为战术侦察机和战略侦察机。 运输机:是指专门执行运输任务的军用飞机。 预警机:是指专门用于空中预警的飞机。 其它军用飞机:包括电子干扰机、反潜机、教练机、空中加油机、舰载飞机等等。 当然,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飞机性能的不断完善,军用飞机的用途分类界限越来越模糊,一种飞机完全可能同时执行两种以上的军事任务,如美国的117战斗轰炸机,既可以实施对地攻击,又可以进行轰炸,还有一定的空中格斗能力。 按飞机的构造分类:

由于飞机构造复杂,因此按构造的分类就显得种类繁多。比如我们可以按机翼的数量可以将飞机分为单翼机、双翼机和多翼机;也可以按机翼的形状分为平直翼飞机、后掠翼飞机和三角翼飞机;我们还可以按飞机的发动机类别分为螺旋桨式和喷气式两种。 航空基础知识系列之二:飞机的结构 飞机的结构 飞机作为使用最广泛、最具有代表性的航空器,其主要组成部分有以下五部分: 推进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发动机及其附属设备)以及燃料。其主要功能是产生推动飞机前进的推力(或拉力); 操纵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形成与传递操纵指令,控制飞机的方向舵及其它机构,使飞机按预定航线飞行;

飞机装配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9911839隔框的装配型架设计 学院:航空航天工程学部 专业:飞行器制造工程 班级: 1434030302 学号: 143403030226 姓名:高越 指导教师:王巍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8年1月

摘要 飞机装配型架主要由:骨架、定位件、夹紧件和辅助设备组成。其主要功用是保证产品准确度和互换性,改善劳动条件、提高装配工作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型架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型架设计基准选择;装配对象在型架中的放置状态;选择工件的定位基准,确定主要定位件的形式及其布置,尺寸公差的选择;工件的出架方式;型架的安装方法;型架结构形式的确定;骨架刚度验算;骨架支撑与地基估算;考虑温度对型架准确度的影响。本文针对9911839隔框的相关结构特点,进行工艺分析,结合装配使用要求对该隔框进行了装配型架的设计,主要包括对两种形式加强筋的定位与夹紧,对缘条与腹板的定位与夹紧等,并对所设计型架的工艺特性进行简要的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 CATIA、型架、定位件、夹紧件、骨架

目录 第1章引言 (1) 第2章装配件工艺分析 (3) 2.1 工艺分离面的选择 (3) 2.2 9911839隔框结构分析 (5) 第3章装配型架及其零件设计 (6) 3.1 装配型架的功用及技术要求 (6) 3.2 产品的放置状态 (7) 3.3 产品的出架方式 (7) 3.4 骨架的设计 (7) 3.5 定位件与夹紧件的设计 (9) 3.6 温度对型架准确度的影响 (12) 第4章型架的安装 (14) 4.1 安装方法的选择 (14) 4.2 标准样件安装方法优缺点 (14) 4.3 型架的安装过程 (14) 4.4 型架总装图 (15) 第5章创建二维工程图 (16) 总结 (17) 参考文献 (18)

航空基础知识

航空基础知识系列之一:飞机得分类 飞机得分类 由于飞机构造得复杂性,飞机得分类依据也就是五花八门,我们可以按飞机得速度来划分,也可以按结构与外形来划分,还可以按照飞机得性能年代来划分,但最为常用得分类法为以下两种: 按飞机得用途分类: 飞机按用途可以分为军用机与民用机两大类。军用机就是指用于各个军事领域得飞机,而民用机则就是泛指一切非军事用途得飞机(如旅客机、货机、农业机、运动机、救护机以及试验研究机等)。军用机得传统分类大致如下: 歼击机:又称战斗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称驱逐机。其主要用途就是与敌方歼击机进行空战,夺取制空权,还可以拦截敌方得轰炸机、强击机与巡航导弹。 强击机:又称攻击机,其主要用途就是从低空与超低空对地面(水面)目标(如防御工事、地面雷达、炮兵阵地、坦克舰船等)进行攻击,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 轰炸机:就是指从空中对敌方前线阵地、海上目标以及敌后得战略目标进行轰炸得军用飞机。按其任务可分为战术轰炸机与战略轰炸机两种。 侦察机:就是专门进行空中侦察,搜集敌方军事情报得军用飞机。按任务也可以分为战术侦察机与战略侦察机。 运输机:就是指专门执行运输任务得军用飞机。 预警机:就是指专门用于空中预警得飞机。 其它军用飞机:包括电子干扰机、反潜机、教练机、空中加油机、舰载飞机等等。 当然,随着航空技术得不断发展与飞机性能得不断完善,军用飞机得用途分类界限越来越模糊,一种飞机完全可能同时执行两种以上得军事任务,如美国得F-117战斗轰炸机,既可以实施对地攻击,又可以进行轰炸,还有一定得空中格斗能力。 按飞机得构造分类: 由于飞机构造复杂,因此按构造得分类就显得种类繁多。比如我们可以按机翼得数量可以将飞机分为单翼机、双翼机与多翼机;也可以按机翼得形状分为平直翼飞机、后掠翼飞机与三角翼飞机;我们还可以按飞机得发动机类别分为螺旋桨式与喷气式两种。 航空基础知识系列之二:飞机得结构 飞机得结构 飞机作为使用最广泛、最具有代表性得航空器,其主要组成部分有以下五部分: 推进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发动机及其附属设备)以及燃料。其主要功能就是产生推动飞机前进得推力(或拉力); 操纵系统:其主要功能就是形成与传递操纵指令,控制飞机得方向舵及其它机构,使飞机按预定航线飞行; 机体:我们所瞧见得飞机整个外部都属于机体部分,包括机翼、机身及尾翼等。机翼用来产生升力;同时机翼与机身中可以装载燃油以及各种机载设备,并将其它系统或装置连接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飞行稳定、易于操纵得气动外形; 起落装置:包括飞机得起落架与相关得收放系统,其主要功能就是飞机在地面停放、滑行以及飞机得起飞降落时支撑整个飞机,同时还能吸收飞机着陆与滑行时得撞击能量并操纵滑行方向。 机载设备:就是指飞机所载有得各种附属设备,包括飞行仪表、导航通讯设备、环境控制、生命保障、能源供给等设备以及武器与火控系统(对军用飞机而言)或客舱生活服务设施(对民用飞机而言)。 从飞机得外面瞧,我们只能瞧见机体与起落装置这两部分。下面我们着重来瞧一瞧机体得结

飞机装配中大尺寸测量场的建立与优化技术研究

飞机装配中大尺寸测量场的建立与优化技术研究 摘要:本文分析了面向飞机装配的大尺寸测量场的组成要素与构建价值,在此基础上,从装配坐标系的建立、激光跟踪仪转站原理、参数定义、算法几方面入手,着重阐述了激光跟踪仪转站这一大尺寸测量场的构建优化技术。 关键词:飞机装配;大尺寸测量场;激光跟踪仪转站 引言:在实际的飞机装配过程中,想要完成飞机部件上所有关键特征量的测量,就必须要确保复数的激光跟踪仪同时运行。在激光跟踪仪转站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完成大尺寸测量场的建立,并保证其覆盖整个飞机装配空间。依托大尺寸测量场,能够实现飞机部件之间的定位、装配与对接,在落实飞机装配中有着极高的构建与优化价值。 一、飞机装配中大尺寸测量场的构建分析 (一)大尺寸测量场的组成要素 大尺寸测量场主要包含数字化测量设备、数字化定位设备、飞机部件以及多种装配工装等等,而这些设备与工装均具备其独特的坐标系。当前,普遍将这些坐标系划分为四种类型,即部件坐标系、装配坐标系、设备坐标系、测量坐标系[1]。其中,部件坐标系主要指飞机装配部件的位置;装配坐标系主要指存在与整个装配空间内部的基准坐标系;设备坐标系主要指存在于装配现场中的设备、工装位置,包括机床、机器人、定位设备等等;测量坐标系主要指飞机装配时各个激光跟踪仪的坐标系。 对于存在于飞机装配现场内的多个激光跟踪仪而言,其位置可以根据工况与需求的不同进行调整。此时,若是某一激光跟踪仪的位置发生变化,则测量坐标系相对于装配坐标系更为独立。实践中,笔者提前在飞机装配现场的地面(装配平台也可以)上设置在增强的系统参考点,以此维护激光跟踪仪测量坐标系与装配坐标系之间的相对关系。 (二)大尺寸测量场的重要作用 1.推动飞机装配系统数字化、集成化 面向飞机装配的数字化系统中,不同的设备具有独自的坐标系。此时,若是不设定一个统一的坐标系基准,则会导致各个设备之间的姿态、位置难以有效关联,最终造成不同设备无法协同工作。而通过建立大尺寸测量场就能够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可以确保所有设备均在装配坐标系内完成定位,构建起不同设备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与相对几何关系,最终实现飞机系统的数字化与集成化,并达成协同运行的目标。 2.实现对飞机装配系统的数字化定位 在实际的飞机装配中,其过程具有较高的复杂性,传统方法由于成本较高、操作繁琐的原因已经不再适用。而通过构建大尺寸测量场,促使飞机的数字化装配成为现实,提升了定位的准确性与快捷性,并使得自动化代替大多人工操作,降低了装配成本。 二、飞机装配中大尺寸测量场的优化技术探究 (一)装配坐标系的建立 在飞机装配现场中,装配坐标系在测量值的确定中占据着基础性地位,也是多种设备位姿、装配部件位姿的基础内容。从理论上来看,装配坐标系的方向、位置均可以在增强的系统参考点上展开确认,以此了解增强的系统参考点在装配

飞机装配工艺总复习题

填空题 1、机装配中,常用的定位方法用画线定位、用装配孔定位和用装配夹具(型架)定 位。 2、确定铆钉孔位置的常用方法有按画线钻孔、按导孔钻孔和按钻模钻孔。 3、飞机转配铆接中,有正铆和反铆两种锤铆方法。 4、工艺分离面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不可卸连接,设计分离面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可卸连接。 5、密封铆接的密封形式有自密封铆接密封、缝内密封、缝外密封和表面密封四种。 6、胶接点焊有“先胶后焊”和“先焊后胶”两种基本的工艺过程。 7、在飞机制造成批生产中,采用分散装配原则时,其协调内容一般为工件与工件之间的协 调和工件与装配夹具(型架)之间的协调。 8、飞架制造中,模线可分为理论模线和结构模线。 9、在飞机装配中有三大连接技术,分别是铆接、胶接和焊接。 10、飞机装配型架一般由骨架、定位件、夹紧件和辅助设备等部分组成。 11、飞机装配夹具除了有起定位作用外,还有校正零件形状和限制装配变形的作用。 12、在飞机装配中除了用用装配夹具(型架)作为主要定位方法外,对不太复杂得组合件或 板件可用装配孔定位的定位方法。对无协调要求及定位准确度不高的部位可采用用划线定位的方法。 13、飞机部件的对接,一般采用叉耳式及接头、围框式接头和胶接式接头等三式。 14、飞机制造中,传统方式是采用实物的模拟量协调系统,现代方式是采用数字量尺寸传递 体系。 15、装配型架的骨架的结构形式有框架式、组合式、分散式和整体底座式。 16、切面样板有切面内、切面外、反切面内和反切外面等四种。 17、胶接点焊是高剪切强度的胶接和低成本的点焊组合。 18、设计分离面是为结构和使用需要而取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可拆卸连接。 19、在飞机装配中,铆接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连接技术。 20、机尾翼相对于机身位置准确度是通过飞机水平测量来检查的。 21、普通铆接的铆接过程是制铆钉孔、制埋头窝(对埋头铆钉而言)、放铆钉和铆接。 22、比较复杂的机身总装型架的骨架一般采用分散式。 23、胶接点焊中,胶接体现的主要特点是高剪切强度,点焊体现的主要特点是低成本。

飞机装配工艺

飞机装配与一般机械的转配有些不同,但飞机装配和一般机械的装配究竟有什么的不同?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一下: 1.、一般机械的装配工作占产品劳动总量的20%,而飞机装配占劳动总量的50%——60%,而且质量要求高,技术难度大 2、飞机装配使用了许多复杂的装配型架,飞机制造的准确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与装配的准确度,而一般机械主要取决于零件制造的准确度。 3、飞机装配采用许多复杂的型架 4、飞机装配中零件数量,零件大,刚度小,产量比通用机械小 5、通用机械用公差配合制度来保证装配精度,飞机是以采用模线样板法。 不太适合自动化 工艺分离面:为了满足生产工艺,结构件间的分离面 设计分离面:设计的时候这个位置是可以拆装的,这些部件形成的课拆卸的分离面 第一章飞机装配过程和装配方法 飞机结构的分解: 装配过程:一般是由零件先装配成比较简单的组合件和板件,然后逐渐地装配成比较复杂的锻件和部件,最后将部件对接成整架飞机。 机翼和机身具有不同的功能,故结构不同,所以要设计成两个单独的部件,发动机装在机身内,为便于更换,维护和修理,将机身分为前机身和后机身,鸵面相对于固定翼作相对运动,故划分为单独部件,某些零件设计有可卸件,以便维护,检查及装填用 装配基准 以骨架外形为基准 大梁和翼肋的定位,铺上蒙皮,用橡皮绳或钢带紧压在骨架上,骨架蒙皮的铆接误差组成: 1、骨架零件制造的外形误差 2、骨架的装配误差 3、蒙皮的厚度误差 4、蒙皮和骨架由于贴合不紧而产生的误差 5、装配连接的变形误差 为提高外形准确度必须提高零件的制造准确度、骨架装配的准确度,装配时将蒙皮紧贴在骨架上。 以蒙皮外形为基准误差积累是有外向内 隔框按型架定位,通过撑杆将蒙皮紧贴在型架卡板上,通过补偿件将骨架与壁板连接。 误差组成: 1、装配型架卡板的外形误差 2、蒙皮和卡板外形之间由于贴合不紧而产生的误差 3、装配连接的变形误差 装配定位:要确定零件、组合件、板件、锻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对定位的要求: 1、保证定位符合图纸和技术条件所规定的准确度要求 2、定位和固定要操作简单可靠

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发展与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f2090233.html, 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发展与应用 作者:赵鹏 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7年第33期 摘要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是飞机研制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数字化装配技术由数字化装配工艺技术、柔性工装技术、激光检测与补偿技术、数字化钻铆技术、数字化数据管理以及集成技术等组成,是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高新技术。本文就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发展与应用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发展;应用 1 数字化装配 数字化装配是现代航空制造企业装配技术的发展方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外的波音、空客等先进航空制造企业陆续开发和应用了三维虚拟制造软件,多以飞机装配典型结构为应用对象,建立飞机装配的数字化设计制造模式和数字化协调技术体系,利用网络技术及数字化技术,建立工艺设计流程,实现3D装配工艺设计及验证、仿真,实现车间、工厂布局数字化及仿真,实现现场工人操作的可视化等[1]。 2 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国内发展现状 国内的飞机装配,虽然在局部上也采用了较为先进的技术,如采用catia技术进行了包括建立型架标准件库和优化型架及参数设计,对工装、工具和产品的装配过程进行了三维仿真等,开始采用激光测量+数控驱动的定位方式,部分机型还采用了自动钻铆技术等,但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①飞机设计制造仍主要采用串行模式,工装、工艺设计与产品设计脱节,制造模式未真正实现到并行模式的转换,导致飞机装配协调困难、返工率高;②尚未实现人机交互的装配仿真以及装配路径的优化;③仍然采用以专用工装为主的刚性定位装配方式,导致飞机制造成本居高不下;④数字化装配应用规模有限,尚未实现一个完整型号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数字化[2]。 3 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应用 3.1 数字化定位技术 以数字化为基础的定位技术包括数字测量定位技术、特征定位技术、柔性定位技术等。数字测量定位技术是指针对飞机产品的结构特点、定位要求,借助数字化测量设备或系统进行飞机零部件的定位;特征定位技术利用数字化定义、数控加工的具有配合关系的配合面、装配孔或工艺凸台、工艺孔等设计或工艺特征,实现零件之间的相互定位,保证装配的一致性和高装配质量;柔性定位技术是指通过采用柔性工装满足不同产品的定位需要。随着飞机装配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数字化定位技术已经成为飞机零部件高效、高精度定位的重要保障。

飞机装配定位方法及其应用案例解析

一、飞机装配定位方法及其应用案例 飞机装配过程一般是由零件先装配成比较简单的组合件和板件,然后逐渐地装配成比较复杂的锻件和部件,最后将部件对接成整架飞机。 机翼和机身具有不同的功能,故结构不同,所以要设计成两个单独的部件,发动机装在机身内,为便于更换,维护和修理,将机身分为前机身和后机身,鸵面相对于固定翼作相对运动,故划分为单独部件,某些零件设计有可卸件,以便维护,检查及装填用。 在装配过程中首要问题是要按图纸及设计要求确定零件,组合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即进行装配定位。。定位方法是完成在装配过程中定位零件、组合件的手段,包括基准件定位法、画线定位法、装配孔定位法和装配型架定位法四种常用的定位方法: 1、用基准零件定位 待装配的零件、组合件以基准零件、组合件或者先装的零件、组合件来确定装配位置。这种装配定位方法简便易行,装配开放,协调性好,在一般机械产品中大量使用。基准零件一般是先定位或安装好的零件,零件要有足够的刚度及较高的准确度,在装配时一般没有修配或补充加工等工作。在飞机制造中,液压、气动附件以及具有如(图1-1)所示,连接框和长行用的角片可以预先装在长行上,然后按角片确定框的纵向位置,或者在骨架装配时按框和长珩定位角片。这种基准件定位法要求基准件位置准确、刚性强,多用于小零件和小组合件的定位,方法简单、方便。

2、用画线定位 即待装配的零件按画在零件上的线条确定装配位置,如(图1-2)所示,角材位置按腹板上划线定位。这种定位方法准确度较低,一般用于刚性较大,无协调要求和位置准确度要求不高的零件定位;还有此方法工作效率不高,容易产生差错,所以在飞机研制阶段为了减少工艺装配数量,采用这种方法定位零件,在成批生产中作为一种辅助的定位方法 3、用装配孔定位 即是把相互连接的零件、组合件分别按一定的协调手段,具体过程如下:装配以前,在各个零件的部分铆钉位置上(一般是每隔400mm左右钻一个装配孔,孔径比铆钉孔径小)预先按各自的钻孔样板分别钻出装配孔,装配时个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按这些装配孔设置。如图1-3所示。其中,孔称为装配孔。 装配孔的数量取决于零件的尺寸和刚度,一般不少于两个。在尺寸大、刚性弱的零件上取的装配孔数量应适当增加。这种定位方法在铆接装配中应用比较广泛。它适用于平面型和单曲面壁板型组合件装配。按装配孔定位的特点:(1)定位迅速、方便; (2)减少或简化装配型架;

飞机基本知识

1,中文名称:超临界翼型 英文名称:supercritical aerofoil profile 定义:一种上翼面中部比较平坦,下翼面后部向里凹的翼型,在超过临界M 数飞行时,虽有激波但很弱,接近无激波状态,故称超临界翼型。 超临界翼型(Supercritical airfoil)是一种高性能的超音速翼型。它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兰利研究中心的理查德.惠特科姆(Richard T.Whitcomb 1921-)在1967年提出的。这种翼型属于双凸翼型的一种,但样子看起来像一个倒置的层流翼型,即下表面鼓起,而上表面较为平坦。超临界翼型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将临界马赫数大大提高,一般可以提高0.06-0.1,因此可以获得较好的跨音速和超音速飞行性能。 20世纪70年代以来,超临界翼型开始在大型运输机上进行试验。 现在主要用于大型客机和超音速轰炸机上。关于在战斗机上使用超临界 翼型的研究也早已展开。 2,中文名称:展弦比 英文名称:aspect ratio 定义:机翼或其他升力面的翼展平方与翼面积的比值。

展弦比即机翼翼展和平 均几何弦之比,常用以下 公式表示: λ=l/b=l^2/S 这里l为机翼展长, b为几何弦长,S为机翼 面积。因此它也可以表述 成 翼展(机翼的长度) 的平方除以机翼面积,如 圆形机翼就是直径的平 方除以圆面积,用以表现机翼相对的展张程度。 展弦比的大小对飞机飞行性能有明显的影响。展弦比增大时,机翼的诱导阻力会降低,从而可以提高飞机的机动性和增加亚音速航程,但波阻就会增加,以致会影响飞机的超音速飞行性能,所以亚音速飞机一般选用大展弦比机翼;而超音速战斗机展弦比一般选择2.0~4.0。 如大航程、低机动性飞机——B-52轰炸机展弦比为6.5,U-2侦察机展弦比10.6,全球鹰无人机展弦比25;小航程、高机动性飞机——J-8展弦比2,Su-27展弦比3.5,F-117展弦比1.65。 展弦比还影响机翼产生的升力,如果机翼面积相同,那么只要飞机 没有接近失速状态,在相同条件下展弦比大的机翼产生的升力也大,因 而能减小飞机的起飞和降落滑跑距离和提高机动性。 3,中文名称:压力中心 英文名称:pressure center 定义:作用在物体上的空气动力合力的作用点。 4中文名称:临界马赫数 英文名称:critical Mach number 定义:物体表面上最大流速达到当地声速时所对应的自由流的马赫数。 当来流以亚声速度v∞(相应的流动马赫数Ma∞,比如小于0.6)流过翼型时, 上翼面的最大速度点c的vc>v∞,因为有可压缩性的影响,点c处的温度最低, 该点处的声速也最小,故点c的局部马赫数Mac是流场中最大的,比如说现在 Mac<1.0。这时全流场都是亚声速流动。随着来流速度v∞或来流马赫数Ma∞的 增加,Mac也会跟着增加。当Mac=1.0相应此时的来流马赫数Ma∞就称为该翼 型的临界马赫数,用符号Macr表示

现代飞机装配技术_知识要点

现代飞机装配技术知识要点 一、绪论 1、飞机装配定义:根据尺寸协调原则,将飞机零件或组件按照设计和技术要求进行组合、连接形成更高一级的装配件或整机的过程。 2、飞机装配发展历程:人工装配、半自动化装配、自动化装配。 3、飞机结构特点:零件多、尺寸大、刚度小、外形复杂、精度要求高。其装配具有与一般机械产品不同的技术和特点。 4、现代飞机装配技术发展趋势: (1)柔性化:工装和设备适合多种机型或零部件。 (2)自动化:高效自动化装配,具体体现为零部件自动化定位调姿、自动化制孔等。(3)数字化:高精度数字量传递。 (4)集成化:工艺、工装、设备紧密集成为有机整体。 二、数字化制造 1、数字化制造和传统制造的最大区别: (1)改模拟量传递为数字量传递。 (2)把串行工作模式变为并行工作模式。 2、飞机数字化特点:缩短产品研制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研制成本。 2、国外飞机数字化技术发展3个历程: 部件数字样机阶段1986——1992 全机数字样机阶段1990——1995 数字化生产方式阶段1996——2003 3、 4、飞机数字化制造的3个内容:CAD绘图技术、CAD建模技术、MBD技术。 5、数字样机的主要内容: (1)1级数字样机:飞机产品设计从用户的需求开始。飞机总体设计组经过对飞机的航程、所需燃油、载客量、总体性能及制造成本进行分析后,得出的数据就作为进行初步产品数字建模的依据。建立飞机总体定义包括飞机的描述文档、三面图、外形气动布局和飞机内部轮廓图(DIP)。 (2)2级数字样机:在生产设计数据集发放之前,为工程部门用来进一步进行产品开发,验证设计构型等。已经用它对飞机结构设计和不同设计组之间的界面进行了协调,零部件外形已经确定下来,但还未进行详细设计。在这阶段数字化预装配(DPA)的工作进展主要体现在为飞机的可维护性、可靠性、人机工程以及支持装备的兼容性等进行了尽可能的详细设

飞机维护基本知识总结

第一章 第一节 基本技能:是指机务人员对飞机进行维护的基本技术能力。包括:擦洗涂油、充添加挂、拆装分解、焊接测量、加固保险和校验调整等,通常被称为机务人员的“六项技能”。 一、常工量具: 1、解刀:主要用来紧固或拆卸螺钉。按刀口形状分为一字解刀和十字解刀;按外形分为直解刀、弯解刀、丁字解刀;按构造分为木柄解刀、夹柄解刀、串心解刀和塑柄解刀。 2、钳子:是用来夹持或切断金属丝的工具。飞机上使用的有:尖嘴钳、克丝钳、平口钳、鱼嘴钳、铅钳和剥线钳。 3、扳手:是用来紧固或拆卸螺栓、螺帽的工具。常用的有:开口扳手、梅花扳手、套筒扳手、内六角扳手、钩形扳手、测力矩扳手、活动扳手和棘轮扳手。 三、工具的保管和使用要求: 1、立清单、做标记、专人保管; 2、勤清点、不乱放、防止丢失; 3、不乱用、不抛掷、以防损坏; 4常擦洗、防锈蚀、保证良好。 四、常用量具: 1、塞尺:又称千分垫,由薄厚不同、数量不等的港片组成。主要用来测量机件平面之间的间隙。 2、游标卡尺:又称钢卡尺。可用来测量零件的长度、内径和外径,带深度尺的还能测量零件的深度,待划线脚的还可以用来划线。(0.1;0.05;0.02) 3、钢索张力计:又称钢索张力表,是用来测量钢索张力的专用工具。 4、气压表:又称压力表,是用来测量某些机件内部空气压力的专用量具。 五、量具的保管及使用要求: 1、各种量具应立清单,做标记,妥善保管。 2、在使用前应查明量具是否准确,并明确其用途及使用方法,按照不同的用途及使用要求雅格执行规定。使用中轻拿轻放,严禁抛掷。 3、使用后应擦洗干净,及时存放,不随意放置。 4、对压力表与飞机上各种仪表一样,要定期检验,保证指示的准确性。 六、地面设备:是飞机进行维护工作的重要保障。 1、工作梯:是专供机务人员进行飞机检修和飞行准备时使用的攀登设备。 2、千斤顶:是飞机的起重设备,有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 3、轮挡:飞机停放时挡住机轮,以防飞机滑动。 第二节 一、机件的连接:(不可拆卸连接和可拆卸连接) 1、不可拆卸的连接:焊接、铆接、胶接。 2、可拆卸的连接:螺钉连接、螺栓连接、罗桩连接、销子连接、卡箍连接、螺纹接头连接、铰链连接、夹布胶管连接、锁扣连接、插销接头连接、导线连接。 3、螺钉连接:主要用来连接和固定蒙皮、盖板等较薄的机件。连接方法:将螺钉穿过机件的安装孔,然后噢再拧入另一机件的螺纹孔内,这样机件就被连接起来。 4、螺栓连接:飞机上采用较多的一种受力较大的连接方法。通常与垫片、螺帽、开口销配合使用。

波音787飞机装配技术及其装配过程

波音787飞机装配技术及其装配过程 波音公司基于全球协同环境GCE研制的787“绿色”环保客机,虽然尚未试飞,但它的一系列全新的飞机装配理念、方法和技术,就已经引起航空制造业界的极大关注。这些大型飞机装配的新技术,如全球协同研制的理念和方法、基于模型定义(MBD)的装配技术、利用室内GPS系统的飞机对接总装过程以及复材机体的装配连接技术的应用等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 787客机结构及其全球协同研制模式 由于复合材料结构有着许多众所周知的优点,波音公司在对复材结构做了大量成功研究试验的基础上,决定787机体主要结构大规模地采用复合材料,由777飞机复材用量占整机材料用量的12%一步跨越到现在的50%,即机身和机翼外壳几乎都由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仅少数机体部位应用铝合金或其他材料。这种机身由复材组成的787客机,是波音公司全新研制的机型,与之前的机型相比,它的维修成本可节省30%,飞行的舒适性也有很大提高,所以得到很多航空公司的欢迎。因此,国际上各航空公司都期望着这一“绿色”客机能给空中旅行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与此同时,787客机的出现也使这种飞机的制造和装配技术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在过去,波音标准的研制方法是先在公司内设计好飞机(Design the Plane In-House),然后把飞机的零部件或一整段机体的图纸送到它们的制造伙伴工厂去生产。而这次在研制787客机中,波音彻底地改变了研制方法,也改变了研制流程。它利用Dassault的PLM套件创建了全球协同平台,与合作伙伴协同研制787客机。最重要的是,全世界大约6000余名工程师联合起来共同设计和工程化787客机。波音787机体分段及分工情况:意大利的阿里尼亚航空制造公司,负责制造主机身48段;日本的富士重工、川崎重工和三菱重工等公司,负责制造机翼12段、主起舱45、中央翼盒11段和机身13段;北美的古得里奇公司负责制造发动机短舱和反向装置;美国的Spirit公司负责制造机身43段,沃特公司负责制造机身47段;全球航空公司负责机尾47段和48段对接装配等工作。最后,由波音公司利用超大型运输机LCA把世界各地制造的十几个大部件运到波音进行对接总装、试飞和最后的交付工作。 基于模型定义(MBD)的装配技术 波音公司在研制装配787客机的过程中,采用了全新的基于模型定义(Model Based Definition,MBD)的技术。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于1997年在波音公司的协助下开始有关MBD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并于2003年成为美国国家标准。随后CAD软件公司把此标准设计到软件中,使波音公司才有可能在2004年开始的787客机设计中,全面采用基于模型定义的新技术。该技术将三维制造信息PMI(3D Product Manufacturing Information)与三维设计信息共同定义到产品的三维数字化模型中,使CAD和CAM(加工、装配、测量、检验)等实现真正的高度集成,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有了新的跨越式发展,

飞行基础知识

迎角(Angle of attack) 对于固定翼飞机,机翼的前进方向(相当与气流的方向)和翼弦(与机身轴线不同)的夹角叫迎角,也称为攻角,它是确定机翼在气流中姿态的基准。 对于直升机和旋翼机,迎角的表示方法与固定翼飞机略有不同,它是指与前进方向垂直的轴和旋翼的控制轴之间的夹角。 侧滑角(side slip angle) 是指飞机的轴线与飞机的飞行速度方向在水平面内的夹角。侧滑角是确定飞机飞行姿态的重要参数。

过载(overload) 作用在飞机上的气动力和发动机推力的合力与飞机重力之比称为飞机的过载。飞机所能承受过载的大小是衡量飞机机动性的重要参数。过载越大,飞机的受力越大,为保证飞机的安全,飞机的过载不能过大。飞行员在机动飞行中也会因为过载大于一或者小于一而承受超重和失重。飞行员所能承受的最大过载一般不能超过8G(8倍重力加速度)。 边条(Strake) 边条是指附加于机身或机翼机身结合处的小翼面,包括机身边条和机翼边条两种。机身边条位于机身左右两侧,宽度相等;而机翼边条则是位于机翼机身结合处近似三角形的小翼面。采用边条翼结构可以减少阻力,改善飞机的操作性。 上反角(Dihedral angle) 上反角是指机翼基准面和水平面的夹角,当机翼有扭转时,则是指扭转轴和水平面的夹角。当上反角为负时,就变成了下反角(Cathedral angle)

三角翼(Delta wing) 指平面形状呈三角形的机翼。三角翼的特点是后掠角大,结构简单,展弦比小,适合于超音速飞行。 副油箱(Droppable fuel tank) 是指挂在机身或机翼下面的中间粗、两头尖呈流线型的燃油箱。挂副油箱可以增加飞机的航程和续航时间,而飞机在空战时又可以扔掉副油箱,以较好的机动性投入战斗。 马赫数(Mach number) 常写作M数,它是高速流的一个相似参数。我们平时所说的飞机的M数是指飞机的飞行速度与当地大气(即一定的高度、温度和大气密度)中的音速之比。比如M1.6表示飞机的速度为当地音速的1.6倍。 推力重量比(Thrust-weight ratio) 表示发动机单位重量所产生的推力,简称为推重比,是衡量发动机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推重比越大,发动机的性能越优良。当前先进战斗机的发动机推重比一般都在10以上。 翼载(Wing loading) 翼载是指飞机的满载重量W和飞机的机翼面积S的比值W/S。翼载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飞机的机动性能、爬升性能以及起飞着陆性能等。 襟翼(Flap) 襟翼是安装在机翼后缘附近的翼面,是后缘的一部分。襟翼可以绕轴向后下方偏转,从而增大机翼的弯度,提高机翼的升力。襟翼的类型有很多,如简单襟翼、开缝襟翼、多缝襟翼、吹气襟翼等等。 配平片(Trim)

飞机装配技术

飞机装配技术简介 飞机装配是根据尺寸协调原则,将飞机零件或组件按照设计和技术要求进行组合、连接形成更高一级的装配件或整机的过程。社会的需求、市场竞争及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着飞机装配技术不断向更高水平演进。迄今为止,飞机装配技术已经历了从人工装配、半自动化装配到自动化装配的发展历程,目前快速发展的柔性装配将自动化装配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近10于年来,国外飞机装配迅速发展,以B777、A340、A380、F-22、F-35等为代表的新型军、民机集中反映了国外飞机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装配技术上基于单一产品数据源的数字量尺寸协调体系,实施数字化尺寸工程技术,应用柔性模块化的工装技术、加工和检测单元并集成应用为一系列的自动化装配系统进行机体结构的自动化装配,大量采用了长寿命连接技术,实现长寿命飞机结构的高质量、高效率装配。 1 我国飞机工装设计制造研究现状 我国航空工业主要沿袭前苏联的组织生产模式,飞机工装也不例外。目前,我国工装整体设计制造水平落后,主要表现在:工装设计虽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TIA),但未充分利用优化分析(CAE)及虚拟预装配技术,致使型架需反复修改;制造能力差,采用外协加工存在资质认证困难、保密性差、交货周期长等问题;整机装配仍采用手工作业或人工控制,精度和效率较低。与西方先进航空企业相比,我国的工装型架数目多、占地面积大、制造周期长、成本高、安装在型架上的定位件及测量仪器缺乏标准化和模块化,同时以模拟量传输协调各工艺环节的“串行工程”模式,严重阻碍了装配质量的提高及研制周期的缩短。低效的传统飞机装配技术已成为制约我国飞机快速研制的巨大障碍。我国航空企业及科研院校在引进国外先进装配技术的同时,在工装设计方面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采用CAD 技术进行飞机型架及相关性设计,包括型架标准件库的建立和型架优化及参数设计等[1~3]。在测量技术方面,计算机辅助电子经纬仪(CAT),及激光跟踪仪(LT)等先进设备已逐步用于飞机装配并实现国产化。在虚拟预装配方面,开展了飞机装配工序可视化仿真、装配路径优化及装配容差分析等研究。总之,我国飞机工装整体研究格局相对较为零散,工程缺乏系统化。 2 国外飞机数字化柔性工装研究及应用 第1页共8页

飞机装配论文2

飞机制造的相关简述

一、飞机制造的特点 飞机制造指按设计要求制造飞机的过程。通常飞机制造仅指飞机机体零构件制造、部件装配和整机总装等。飞机制造是一项涉及众多学科和专业、需要耗费巨额的研制资金、历经较长制造周期的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典型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的战略性产业,并且具有高技术、高风险、高附加值的特点,是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 二、飞机制造的过程 飞机机体制造要经过工艺准备、工艺装备的制造、毛坯的制备、零件的加工、装配和检测等过程。飞机制造中采用不同于一般机械制造的协调技术(如模线样板工作法)和大量的工艺装备(如各种工夹具、模胎和型架等),以保证所制造的飞机具有准确的外形。工艺准备工作包括制造中的协调方法和协调路线的确定(见协调技术),工艺装备的设计等。 三、飞机制造的方法 1.零件加工 飞机生产的批量小,生产中还要经常修改,所以飞机钣金零件(蒙皮、翼肋、框等)的制造力求用简单的模具。广泛应用橡皮成形、蒙皮拉形、拉弯等钣金成形技术,尽量采用塑料制造成形模具。现代飞机尺寸增大,蒙皮厚度增加,以及成形性能较差的钛合金、铍合金、不锈钢板材的应用,对钣金成形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使用各种大尺寸、大功率的型材拉弯机、蒙皮拉型机、强力旋压机和压力超过100兆帕(约1000公斤力/厘米2)的橡皮成形压床。同时一些新的加工方法,如超塑性成形、加热成形、真空蠕变成形、半模或无模成形技术不断涌现。 现代飞机上广泛应用的大型整体结构件,如机翼整体壁板、翼梁、加强框等,它们形状复杂、切削加工量大、自身刚度差,需要在工作台面很大(有的长达数十米)的、带有多个高速铣削头的现代数控铣床上加工。整体壁板的加工还需带真空吸盘的大面积工作台(见整体壁板制造)。加工立体形状复杂的大型框架,如座舱风挡骨架、舱门、窗框等,还需要采用多坐标联动的数控铣床或立体靠模铣床(见数控加工)。此外,为加工切削性能不好的材料和形状复杂的零件,还广泛采用电加工、化学铣切等特种加工工艺。复合材料在飞机结构上的应用日益增多,现已成功地用于制造舱门、舵面、垂直尾翼和直升机的旋翼。复合材料

航空安全基础知识(三篇)

航空安全基础知识(三篇) 方案计划参考范本 目录: 航空安全基础知识一 设备安全基础知识二 道路运输安全基础知识三 - 1 -

航空安全基础知识一 飞机是在空中飞行的。它比空气重,因此它必须在空气中以相当大的速度运动,才能获得托举它在空气中飞行的能力。这种由于飞机与空气之间的相对运动而产生的力称为空气动力。围绕空气动力而展开的飞行原理研究,决定了飞机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安全运行和飞机的设计与制造标准。然而,实际飞行情况要复杂得多,飞机构形和外界条件是千变万化的,其组合有可能形成多种困难的临界情况,而安全飞行原理阐明的正是在各种安全临界情况下,在尽可能考虑人机系统实际特性的条件下,如何按照基本飞行原理正确的使用和操纵飞机;分析各种特殊情况下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2.航空安全的基本理论和保障安全的主要方法 航空安全的基础是优秀的飞行人员、适航的航空器、安全的交通运行和无暴力干扰的运行环境。人为因素失事仍然是到目前为止一个尚未解决的安全问题,但使人们能够理解的是国际民航组织的积极倡导并发布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民航界各个层次都重视并采取了积极反映。人为因素方面的任何进步均可望对促进飞行安全发挥重大作用。 航空安全管理同样沿用了泰罗的科学管理,即通过收集数据分析研究,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工作标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整套管理理论和方法。充分利用其科学管理的成果,又要利用现代数学手段和信息论、控制论、系统工程等学科的分析方法,发展了以系统观点为核心的现代管理科学。按照科学所揭示的客观规律来对航空生产的安全进行计划、决策、组织、控制和协调,把生产者、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构成的生产力三要素有机、协调的组织在一起,来 3 / 3

现代飞机装配技术知识点.

现代飞机装配技术》知识点总结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第一章 1、飞行器数字化和传统制造的最大区别特点 (1 改模拟量传递为数字量传递。 (2 把串行工作模式变为并行工作模式。 带来的必然结果是缩短产品研制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研制成本。 2、MBD 的定义,其数据集应包括的内容, 采用的技术意义。 MBD技术定义:用集成的三维实体模型来完整表达产品定义信息,详细规定了三维实体模型中产品定义、公差标注准则和工艺信息的表达方法。 数据集包括的内容:相关设计数据、实体模型、零件坐标系统、三维标注尺寸、公差和注释工程注释、材料要求、其它定义数据及要求。 技术意义:1. 改双数据源定义为单源定义, 定义数据统一2. 提高了工程质量3. 减少了零件设计准备时间4. 电子化的存储和传递, 协调性好5. 减少成本6. 易于向下兼容( 派生出平面信息 3、国外飞机数字化技术发展的三个主要历程: 部件数字样机阶段1986 ——1992

4、飞机结构的特点零件多、尺寸大、刚度小、外形复杂、结构复杂、 精度要求高、其 装配具有与一般机械产品不同的技术和特点。 5、什么是飞机装配, 发展历程? 根据尺寸协调原则, 将飞机零件或组件按照设计和技术要求进行组合、连接形成更高一级的装配件或整机的过程。 自动化装配 6、飞机数字化制造的三个主要内容 CAD、CAM 、CAPP 第二章 1、产品数字建模的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产品信息模型有哪三种概念面向 几何的产品信息模型(geometry- oriented product model 面向特征的产品信息模型(feature- oriented product model 集成产品信息模型IPIM(integrated product information model 2、物料清单(BOM 的定义,企业三种主要的BOM 表, EBOM 、PBOM、MBOM BOM定义:又称为产品结构表或产品结构树;在ERP系统中,物料 一词有着广泛的含义, 它是所有与生产有关的物料的统称。

精益制造和飞机移动装配线

精益制造和飞机移动装配线

精益制造和飞机移动式装配线 基于精益思想的飞机移动式装配线已成为飞机生产新模式,世界各大航空制造企业竞相采用。飞机移动式装配线既是长期精益实践的成果,又对整个航空制造供应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适时地启动飞机移动装配技术研究,在航空制造中深入推行精益生产的理念、方法和文化是中国飞机制造向世界水平迈进的必由之路。 飞机移动生产线的需求 二战期间的1940 年,美国政府下令福特汽车公司制造1200 架B24轰炸机。福特经历了一次次挫折以后,由当初T 型车生产线的建造者出任B24 装配线的设计师。他完全照搬了汽车生产的模式,建成了1 英里长的L 型装配线,共设28 个站位,每小时出产1 架飞机。至二战结束,共装配8600 架B24,成为美国历史上产量最多的飞机。大量生产飞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当时战争消耗引发的大量需求。另外,当时的飞机相对简单,加上战争条件下,较少有客户化和构型变化要求,使B24 飞机制造具备了大批量生产的条件。 但是,现代的飞机生产环境发生了变化。因为飞机技术复杂化,总装涉及的专业多、工种多、人员多、物料多、工具工装型架多、技术文件多,总装过程组织困

难。加上社会和经济形势不稳定,无论是民机还是军机,都具有需求多变、构型多、相同构型产量少的特点,加大了飞机生产装备投入的风险。因此传统上飞机总装一般采用机库式(或停车场式)装配。 机库式装配由多组工人并行作业,各架飞机的实际装配作业很难一致,难以保证质量,弊病很多。因此飞机制造业产生了强烈的改进装配方式的需求。最先出现的是由机库式向站点式过渡:设置多站位,在每个站位上装入一部分,由通用设备移动飞机到下一个站点,直至完成。飞机在站位式装配中是一站一站地移动的,工人也有了比较合理的分组和分工,但是装配工作地的混乱局面并没能有本质的改观,受供应链的影响也没有得到彻底的扭转。 移动装配线是第一次管理革命的产物,福特汽车的移动装配线成为工业化的标志之一。移动装配线的基本要素是:零组件统一标准的互换性、工人精细分工、动作标准化工作,物料的精确到位、均衡和节拍,采用专用的固定生产线设施。这种装配方式效率高,但专用设施投资大,缺少柔性受产品变化影响大,传统上只用于批量较大、产品结构简单的产品。而飞机是典型的长周期、小批量生产的产品,装配技术又复杂,实行单架次构型管理,造成了飞机移动装配线在技术上、管理上、物流配送、投资大,都有难点。怎样将大批量生产简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