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角度浅谈人际关系

心理学角度浅谈人际关系
心理学角度浅谈人际关系

心理学角度浅谈人际关系

在社会生活中,作为社会组成最基本的单位,不管我们愿意与否,有意或者无意都无可避免地置身于这样或那样的人际关系之中,并受到各种关系的作用和影响,尽管这种作用和影响对个体本身并不都是有利的。与此同时我们也能够根据自己自身的需要而建立各种人际关系,运用这些关系为自身的发展和利益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由此可见,一方面我们生来就置身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当中(我们可以把这种与生俱来的关系称之为先天人际关系或者原发性人际关系),尽管我们不能够脱离这种与生俱来的关系,并且这种关系并不一定对我们都是有利的,但是我们却可以趋利避害地利用这些关系为自身的需要服务。如与父母之间以亲情这种情感为纽带的人际关系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使得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更加和睦亲密,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拥有和睦无心的家庭关系;另一方面,我们出于某种需要,也可以建立各种人际关系(我们可以把这种关系称之为后天人际关系),为自身的发展和利益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如我们与人以友情为纽带而建立的朋友关系。

那么,什么是人际关系呢?从心里学的角度讲,我认为人际关系就是指由于个体感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存在的缺乏,而力求得到满足的心里倾向的主观需要,是个体自身和外部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应,并将其转化为行为动机,通过各种行为手段建立的以心理契约为纽带的各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从人际关系的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在社会生活中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尽管我们都是处于同一个社会当中,但是每一个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主观需要的缺乏却存在着多样性和复杂性,从而产生了不同的且复杂的人际关系的行为动机,并通过各种有效的行为手段建立起各自所述求的各种人际关系,构成一张张复杂的人际关系网。虽然这些人际关系复杂多样,但无论多么复杂多样的人际关系,一般都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对象性。特定的人际关系总是指向特定的人际对象,因为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某种‘缺乏’总是对特定人际群体对象的缺乏,因此也只有某种人际对象才能使其得到满足。比如人在孤独寂寞时就会把能够给予其快乐幸福的特定群体作为人际交往的对象而不会把能够得使自己更好学习的人际群体作为人际交往的对象。当然个人的具体爱好和可能满足需要的条件不同,对象也并不指向某一类人,比如人在寂寞孤单时,他可以把亲人作为给予其幸福快乐的人际对象,也可以把朋友作为其特定人际对象。

动机性。不管一个人同多少人建立多少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特定的人际关系总是指向特定的人际动机。由于不同的人在人际关系中所述求的行为动机存在差异性,或者在同一人际关系中所述求的行为动机甚至是同一个人在同一人际关系的不同的时间阶段都存在行为动机的差异性,因此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的建立都无时无刻不受到不同的人际关系动机的影响,并贯穿与人际关系的始终,甚至受到其动机强弱的影响。比如人在因为恋爱动机的驱使下与他人建立的恋爱关系,会因为行为个体的不同,或者同一个个体在时间阶段的不同,甚至其动机强弱的变化导致其加强与他人的这种关系而结婚,也可能减弱其与他人的这种关系而解除这种恋爱关系。

社会性。人与其他的动物不同,虽然两者都与外界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关系,但是人在与外界建立各种关系的时候是因为其生存的本能而不仅仅是这种本能,

依靠自然而不是仅仅依靠自然,还具有其他动物所没有的社会性。通过自己的创新和使用有利的工具和方式方法,以文明的手段来适应已有的无法改变的人际关系趋利弊害,甚至是建立自己所需要的各种人际关系创造对自身有利各种人际关系条件。比如,人虽然无法改变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人际关系,但却可以通过各种有利手段加强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亲情关系,是自己更好地拥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在工作中,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机智的方式与领导同事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为自己的事业发展谋取到更加有利的地位和条件。

通过对人际关系的对象性、动机性以及社会性的复杂多样的特征地深刻了解,我们不难看出人际关系在我们的社会与生活中,甚至是个人事业的发展中都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人际关系使得社会更加的稳定,从而更加的保证了国家的安定、团结和发展。由于每一人都同社会中的其他人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人际关系,把社会上的人都通过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联系在了一起,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都希望对自己通过各种努力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加以维持和保护,即使是那些先天自己无法选择的人际关系,大多数的人也是尽可能地趋利避害,以使得其对自己的发展和利益创造更加有利的各种条件。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际关系更好地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在人际关系当中人们相互合作,共同努力,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不仅为过家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并且在事实上促进了国家的发展。

人际关系使我们的各种需要得到了更好地满足,并且使人们的需要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通过人际关系,每个人同社会上的其他人都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的直接的或者间接的联系,借助这种联系,我们能够更好地从别人那里获悉自己的各种精神和物质上的需要,甚至使自己的各种需要得到更好地满足。比如我们在失败的时候,可以很快的从亲人和朋友那里得到安慰的精神需要;当我们在工作中生活中遇到苦难的时候,我们可以很快的得到亲戚朋友甚至是他们的朋友的直接或者间接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另一方面,由于我们能够在人际关系中使得自己的各种需要更好地得到快速的满足,正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所说,当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自然人们就会自然而然的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是人们的需要得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

人际关系使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从而使自己能够扬长避短,更好地发展自己,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使自己能更好地融入到他人当中。在人际关系中,人们可以通过他人对自己语言、行为、气质以及性格的看法,了解到自己自己优缺点,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有益的诸多建议更好地发扬自己的短处,尽最大的力量弥补自己的短处。使自己能够更容易的为他人所接受,从而更好地融入到他们当中。另一方面,人们也可以通过人际关系了解到形形色色的人,增加自己的的社会的以及人际的各种有益的阅历,从而使自己能够更好地与自己愿意接触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人际关系,甚至是人际关系网。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建立属于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呢?

以沟通为桥梁,为纽带。沟通是人们进行人际交往的前提,只有通过必要的沟通,人们才能够了解他人,让他人了解自己,使自己找到建立人际关系的对象,为他人所接受。同时在沟通的时候,我们必须要真诚、坦白,敞开自己的心扉,让他人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自己,从而接纳自己。

要有目的有选择性的建立与他人之间的人际关系。由于每个人的能力和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和所有的人建立起人际关系,并且不是所有的人际关系都适合自己,对自己有益。因此人们建立某种人际关系,是出于某种需要的特定动机和目的针对特定对象的,虽然从心理学的某个角度讲,任何人际关系都事实上带有特定的趋利性,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趋利同样也是双向的,一方可以从另一方那里得到‘利益’,另一方也同样可以从中得到精神或者物质上的利益,即使当事人没有察觉到这种利益性存在。所以,我们建立人际关系不是目的,而是有目的的建立人际关系。

总之,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以沟通为桥梁为纽带,有目的有选择性的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论文1

我和你 ——大学生人际关系论文 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而开放的社会则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特别是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因此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 大学学什么?除了知识外,最关键、最基本的是人的能力,大学生应该培养各种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等。其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问题。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 比起中学生,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个体开始独立地步入了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我们大学生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而且,交往能力越来越成为我们心目中衡量个人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我们这个年龄正处于一种渴往与别人交往、渴往得到别人的理解、希望有一批真心朋友、希望与身边每个人关系融洽的心理发展时期,只有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才会拥有充实感、幸福感、安全感。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很难想象一个无法融入到周围群体中的人要如何生活,然而,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在这一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人会产生各种问题。认知、情绪及人格因素,都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一旦在这一过程中受挫,就可能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之中,或因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并由此产生心理问题。 我们知道轰动全国的云南大学"2.23 凶杀案",主犯马加爵,由于与同学产生了一些小矛盾,而走上杀人的道路。这件事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为此,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要正视和解决不愿交往、不懂交往、不善交往的问题,塑造自身形象,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都在人际交往中存在困惑及不适,具体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类:缺少知心朋友。这类大学生通常多能正常交往,人际关系也不错,但自感缺乏能互吐衷肠、肝胆相照、配合默契、同甘共苦的知心朋友,因此难免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2002.10

浙江省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人际冲突有两种主要的形式。一种称为__________冲突,另一种称为__________冲突。 2.与利他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人际吸引理论包括强化理论、__________、得失理论和__________等。 4.群体中的个人行为分成二大类:即遵从与__________ ,后者包括两种形式: ①__________ 和②非模仿。 5.促进革新和变化的冲突是一种__________。 6.__________和戴维斯于1956年提出了相应推论理论,决定该理论的两个重要因素是非共同效果和__________。 7.印象形成过程中包含着三个成分,它们是认知的对象,即__________,认知的主体,即__________,以及交往的情景。 8.认知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认知无关,二类是__________,还有一类是__________。 9.态度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即__________、__________和行为成分。 10.莱维特提出的四种沟通网络模式是__________、轮式传递、__________和Y式传递。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想摘玫瑰花又怕刺,这是一种( )冲突。 A.接近—接近型 B.回避—回避型 C.接近—回避型 D.双重接近—回避 2.聪明的人容易受到人们的喜欢,这是影响人际吸引的( )所导致的。 A.情景因素 B.互补性因素 C.类似性因素 D.个人特质因素 3.勇敢的男人具有吸引力,这是其( )所致。 A.个性品质 B.才华 C.能力 D.气质 4.人们往往会先帮助熟悉的人,这是由于求助者的( )导致。 A.依赖性 B.亲密关系 C.类似性 D.责任 5.对一个已经给定的动作直接强化,这是一种( ) A.负强化 B.消极的强化 C.积极的强化 D.厌恶形式的强化 6.普通人都有着关于个性中哪些特质相互联系,哪些特质互相没有关系的假设,这是印象形成的( )的特点。 A.一致性 B.评估性 C.中心特质的作用 D.隐含的个性理论 7.从小请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态度改变的方法是( )

人际关系心理学(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作这专用名词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最先提出来的。 3、人际关系作为早期行为科学理论之一,也称(人群关系论),1933年由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创立。 4、从心理学角度考察,人际关系包含三种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5、在人际关系心理学各理论流派中,提出群体动力学的心理学家是(勒温),提出人际特质理论的心理学家是(修茨)。 6、弗罗姆提出的理论流派是(期望理论),海德和凯利提出的理论是(归因理论)。 7、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就测量法而言,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 8、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9、在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中,(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心理学联系尤其密切。 10、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11、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12、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三个阶段是:(注意)阶段、接触阶段和(融合)阶段。 13、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包括:冷漠阶段、(疏远)阶段和终止阶段。 二、选择题 1、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之父”是(A)。 A、冯特 B、梅奥 C、莱维特 D、勒温 2、下列不属于人际关系心理成分的是(D)。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意志成分 3、人际关系的分类按照需求的性质,可以分为哪两类?( B ) A、支配性关系和平等性关系 B、情感关系和工具性关系 C、吸引性关系和排斥性关系 D、长期性关系和临时性关系 4、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始于(B) A、19世纪末 B、20世纪20年代 C、1933 D、20世纪60年代 5、提出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心理学家是(D) A、骊斯洛 B、弗罗德 C、亚当斯 D、费斯汀格 6、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人际关系心理学流派是(D) A、象征性交往理论 B、群体动力学 C、社会互动理论 D、公平理论 7、在诸多学科中。人际关系心理学和哪门学科的联系最密切?(C) A、社会学 B、行为科学 C、社会心理学 D、人类学 8、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实践任务中最根本的任务是(D)。 A、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 B、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 C、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 D、发展新型有人际关系 9、在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中,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探索、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的阶段 是(B)。A、注意阶段 B、接触阶段 C、融入阶段 D、终止阶段 10、零接触状态是指人际关系恶化的(B) A、冷漠阶段 B、疏远阶段 C、终止阶段 D、分离阶段 三、判断题 1、在人际关系三个相互联系的心理成分中,情感因素是最重要的成分(√) 2、夫妻关系不属于人际关系的范畴。(×) 3、梅奥对人际关系结构方面做了重要研究。(×) 4、期望理论是亚当斯提出来的。(×) 5、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6、人际关系受生产关系的制约。(√) 7、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研究的对象,而意识形态的关系不是社会关系研究的范畴。(×) 8、要研究人际关系,应该把人际关系放到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 9、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根本任务是发展新型的人际关系。(√) 10、人际关系研究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一、填空题 1、人际关系的心理学实验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 2、(莱维特)为了探索正式群体中个体的相互作用的交往模式,提出了四种有代表性的人际关系沟通模式。 3、人际沟通四种模式包括:圆形传递、(轮式传递)链式传递和(Y式传递)。 4、对非正式群体的人际关系交往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戴维斯)。 5、在非正式群体中存在的四种人际关系交往模式分别是:(单线型)、集中型、偶然型和(流言型)。 6、对人际关系的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是(纽科姆)。 7、人际关系从其结构组成来说可以分为五类: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和活动型。 8、人际关系中交往积极性的经典实验——霍桑实验是心理学家(梅奥)和他的学生一起进行的。 9、霍桑实验包括四个分实验:(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和(态度调查)。 10、人际关系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修茨)。 11、修茨认为,在人际关系的建立中,不同的人际关系需要会构成不同的人际关系。这里的人际需要包 括:包容的需要、控制的需要和(感情的需要)。 12、在需要理论中,较为著名的三个理论是:(需要层次理论)、E.R.G理论和(成就激励理论). 1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14、E.R.G理论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压缩为三个需要,包括:生存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和(成员发展需要)。 15、归因理论主要包括两种:(海德)提出的通俗心理学和韦纳提出的(成就动机归因)。 16、韦纳认为成就动机的归因必须包括两个步骤:一是控制源,二是(稳定性)。 17、社会测量法的结果都可以通过图表方式出来,常用的方法有(矩阵表示法)、图示法和(数学 公式法)三种。 二、选择题 1、要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正确性,最好就采用的人际沟通模式是(B)。 A、圆形传递 B、轮式传递 C链式传递 D、Y式传递 2、以一个成员或信息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递的人际沟通模式是(B)。 A、圆形传递 B、轮式传递 C链式传递 D、Y式传递 3、把信息有选择地告诉自己的朋友或有关的人的藤式沟通模式是(B)。 A、单线型 B、集中型 C、偶然型 D、流言型 4、在非正式群体中,一个人主动将信息传播给所有与他接触交往的人的人际交往模式是( D)。 A、单线型 B、集中型 C、偶然型 D、流言型 5、谣言的产生采用的人际沟通模式通常是(D)。 A、单线型 B、集中型 C、偶然型 D、流言型 6、参加比赛中的对手之间形成的人际关系是属于(C)的人际关系。 A、生活型 B、劳动型 C、活动型 D、学习型 7、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 A、马斯洛 B、弗罗德 C、亚当斯 D、费斯汀格 8、无论遇到什么人,在什么场合下,首先会想到“他喜欢我吗?“在得到肯定的或否定的答案后, 再采取适当的行动的人是属于人际关系类型中的哪一类型?(A) A、驯顺型 B、进取型 C、分离型 D、包容型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

人际交往心理学 目录 摘要 (2) 一对人际交往要有清醒的认 (2) 二把握成功的交往原则 (3) 三沟通之桥梁 (3)

良好人际交往与沟通,和谐人际关系与未来 【摘要】青年时期是一个关注交往,需要理解,渴望友谊的时期。通过人际交往结成一定的人际关系,是个体能够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生活,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培养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径。我们不仅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更要对清晰地认识人际交往,把握好人际交往的原则,避免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危机,形成良好顺畅的沟通,增加了解,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未来。 【关键词】人际交往人际关系认识原则沟通和谐 据报载:山东大学社会学系选取在济南举办的两场高校毕业生招聘会,现场发1500份问卷,对今年高校毕业生供需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统计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最看重的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大学生的个人能力成为用人单位关注的重点,特别是人际交往能力更成为重中之重。 人际交往与沟通的问题并不是中学生所独有的,但这一问题在中学生中具有特殊性。中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为走向社会做职能前阶段的专业基础准备,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也是必要的准备之一,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和谐的人际关系与美好的未来。踏入高中以及大学,我们面临着新的环境,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远离家乡,在学校里学习生活,这中环境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我们正常学习,生活的保障,更是我们自我发展的深层需要。为实现这种需要,首先要对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理论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一)对人际交往要有清醒的认识 所谓人际交往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以及个人与群体之间,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交流消息,转达思想,表达情感和需要,从而在心理和行为上产生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 人际交往的过程,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系列活动,人与人的每次交往只是系列交往活动中的一部分。人际交往这一过程,又会表现出主动性,双向性,相互认识性等几个特点。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又是有联系的。人际交往是人际关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人际关系是人际交往的表现和结果。 作为人际交往的主体—中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要清醒地认识到以下几点:1、交往是双向的,没有交流就没有了解。只有开放自己,才能更有效的接近他人。 2、交往是平等的。交往时,要把双方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即不能觉得低人一头,也不能自高、自傲、高高在上,平等互利交往,才有可能良好持久。 3、交往是有选择性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你,要选择能够与你产生共鸣的人做为交往对象,一定要注意交往对象与自己是否真的可以持久交往,一厢情愿会造成两败俱伤。 4、交往的期望值不要太高。不要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你的知心朋友。“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有层次的交往中一定要避免因感情投入过多而回报较少造成的心理失落感。 5、交往过程中要相互信任。美国哲学家和诗人爱默生曾经说过:你信任人,人们才对你重视。从积极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的动机和言行,不要枉加揣测,不要

心理学论述题题库

心理学论述题题库 心理学题库 1、教师在社会中充当着哪些角色?你以前是怎样理解教师角色的? (1)根据我国教师的活动、职责和任务,可把教师的角色划分为以下几种: ①教员——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角色; ②父母形象角色、朋友角色、管理员角色; ③青少年团体工作者,公共关系人员,心理辅导人员等社会活动家等角色; ⑤学生灵魂塑造者角色。 (2)以前对教师角色的理解可由学生自己发挥 2、结合自己性格的形成,谈谈你对“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的理解。 可由学生自由发挥。 1、分析一位你印象最深的教师在人格特征和教育能力方面的突出表现。 可由学生自由发挥。 2、联系实际分析说明心理活动具有高度的整合性。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所表现的各种心理现象都是密切联系,交互影响,具有高度的整合性。 ①在整个心理过程中,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认识是情感和意志的基础,认识活动受情感和意志的制约。情感又是意志行动的积极的动力因素,反之,意志行为又丰富着情感。 ②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点也是密切关联的,个性倾向性渗透于各种心理特点之中,个性特点也反映出个人的倾向,两者在总体上体现着一个人完整的个性。 ③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三者体现着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在“动态—过渡态—稳态”方面的相互关系和时相特征。说明人的个性是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而个性又总是通过各种心理过程表现出来。反之,已形成的个性倾向和特点又积极地影响着心理过程,而使人的心理过程总是带有个性的色彩。 1、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解决问题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过程。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 (1)动机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条件。动机是推动人们解决问题的动力因素。 ①在一定的程度内,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 ②但动机水平过强或过弱,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2)个体对问题情境的知觉特点影响问题的解决。 ①问题情境是指问题呈现的方式。 ②当问题的呈现方式越符合人们的经验或知觉的习惯,人们就越易于知觉问题情境,问题的解决也就越容易。

人际关系-沟通-社会心理学资料讲解

沟通的概念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 第七节人际沟通 第一单元沟通的结构与功能 沟通是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 人际沟通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 是一种面对面的直接沟通形式。 大众沟通,亦称传媒沟通,是一种通过媒体(如影视、报刊、网络)中介的沟通过程。 二、沟通的结构 沟通过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与背景等七个因素构成。 图2—3是沟通过程及其构成要素的关系。 图2—3沟通模式 (本图引自L.L.贝克尔《沟通>,1987年第4版,第9页) (一)信息源 在人际沟通中,信息源是具有信息并试图沟通的个体。他始发沟通过程,确定沟通 对象,选择沟通目的。在沟通前一般还需要一个准备阶段,整理思绪使自我心理感受清 晰与明确。 (二)信息 信息是沟通者传达给他人的观念和情感。但个体的感受必须转化为各种不同的可以为他人觉察的信号。在各种符号系统中,最重要的是词语。词语可以是声音信号,也可以是形象符号(文字);面对面沟通除了词语本身的信息外,还有沟通者的心理状态的信息,使 沟通双方产生情绪的互相感染。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三)通道 通道是沟通的信息载体。个体的感官均可接受信息,其中视听信息占的比例较大 际沟通是以视听沟通为主的沟通。 (四)信息接受者 信息接受者是沟通的另一方。个体在接受带有信息的各种音形符号后,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把它“转译”为沟通者试图发送的信息或态度、情感。 (五)反馈 反馈使沟通成为一个双向的相互过程。在沟通中,双方都不断把信息回送给对方。这种信息回返过程叫反馈。反馈可告知发送者,接受者所接受和理解信息的状态。 (六)障碍 人际沟通常常发生障碍。例如信息源的信息不充分或不明确,编码不正确,信息没有正确转化为沟通信号,误用载体及沟通方式,接受者的误解以及信息自然的增强与衰减等。此外,沟通双方的主观因素也可能造成障碍。如果彼此缺乏共同经验,也难以沟通。 (七)背景 背景是沟通发生时的情境。它可能影响沟通的每一因素以及整个沟通过程。不仅许多意义是背景提供的,而且甚至词语意义也会随背景不同而改变。 三、沟通的功能 (一)获取信息的手段。 (二)思想交流与感情分享的工具。· (三)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2004.1

浙江省200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605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三阶段是:_____阶段、接触阶段和_____阶段。 2.戴维斯认为人际关系中有四种交往模式,即_____型、集中型、_____型和流言型。 3.霍桑实验由照明实验、_____实验、群体实验和_____实验组成。 4.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归属需要、_____需要和_____需要。 5.社会测量法的结果可用矩阵表示法、_____法和_____法来表示。 6.态度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过程,通过两步实现:首先是_____,第二是_____。 7.态度具有顺应功能、_____功能、防御功能和_____功能。 8.凯利提出了归因三个维度,分别是特异性、_____反应、_____。 9.印象形成过程包含三种成分,即行动者、_____和交往的_____。 10.人际的非言语沟通主要途径有:脸部表情、_____和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等程度的差距可以产生最( )的态度改变。 A.大 B.小 C.多 D.少 2.失调程度与不一致的认知数及重要性成( )。 A.正比 B.反比 C.等比 D.对比 3.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属于( )。 A.优先效应 B.新近效应 C.晕轮效应 D.定型 4.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是由( )提出的。 A.琼斯和戴维斯 B.凯利 C.韦纳 D.罗特 5.双方关系先差后好,比一直都好,更有吸引力。这是( )理论的观点。 A.强化 B.对比 C.得失 D.相等 6.在群体压力作用下,采取与他人相同的行为,属于( )。 A.遵从 B.模仿 C.感染 D.从众 7.多人在一起工作,效率降低了,是( )。 A.社会助长作用 B.社会惰化 C.社会赞同 D.相互作用 8.成功与失败理论认为努力属于( )因素。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

分数: 医学心理学 课程结业论文 学院:张仲景国医国药学院 专业:中医学 班级:15级中医升(3)班 姓名:冯迎会 学号:1516514007

论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论文摘要:大学生活中最棘手的问题莫过于人际交往问题了,因此,如何使自己能更好地进行与人际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人际交往重要性真诚方法 人际交往也称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人际交往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反映着人们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从动态讲,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一切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但都超不出信息沟通与物质交换的范围;从静态讲,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情感联系。据估计,大学生每天除了睡眠外,其余时间中有70%左右用于人际交往。有的人对成功人士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为85%的成功人士与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关。因此,人际交往对大学生起着重要作用。 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包括认知、动机、情感、态度与行为等。认知是个体对人际关系的知觉状态,是人际关系的前提。动机在人际关系中有着引发、指向和强化功能。情感是人际关系的重要调节因素,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体验,如满意与不满意、喜爱与厌恶等,人们正是根据自身情感体验不断调整人际关系。情感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往往被当作判断人际关系状态的决定性指标。态度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变量,其直接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形成与发展,例如态度与偏见、歧视的相关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1)表达理解能力,表达理解能力意味着一个人是否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思想表现出来,还要让他人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其次就是理解他人的表达。一个人的表达能力,也能直接地证明其社会适应的程度。(2)人际融合能力,表明了一个人是否能够体验到人的可信以及可爱,它和人的个性(如内外向等)有极大的关系,但又不完全由它决定,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意味。(3)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一些孩子的一大弱点是依赖性强,独立性解决问题能力差,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弊端,因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交往能力。人与人相处会有这么多的冲突,就其根源上来说,主要的原因就是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都是出于私心而活动,看到的事物总是他有限视野中的东西,对于事物的观点也都是来自自己的认知架构。因此,每个人看到的事实都不一样,讨论起来,必定会出现人际的冲突。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甲乙丙三个朋友合作承揽一件工作。事成之后,得到了30万的酬劳。这时候,难题来了,该怎么分配这笔钱呢?很显然的,甲认为平均分配是很不合理的,因为甲投入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在做这件工作,大部分比较核心的工作都是甲做的。因此,他觉得自己分七成是合理的,他认为乙可以分两成,丙分一成。乙的想法是,虽然甲做了大部分核心的工作,但是这份工作是乙去承包的,乙也负责所有的联络与计划,他投入了不少的心力。因此他觉得自己应该要分四成。他认为甲可以分五成,丙分一成就好了。至于丙呢?丙负责所有的杂务与跑腿,他四处奔波,粗重的工作大都是他做的。虽然他做的事情大多是出力的工作,他可不认为自己付出的比乙少。因此,他认为甲得四成,乙得三成,自己得三成是很合理的分配。 试想,这三个朋友聚在一起要讨论利润怎么分配时,会是什么样的情况?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分配是合理的,都认为对方提出的分配是荒谬的,冲突就避免不了了。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37)

. 浙江省2008年4月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605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与人际关系心理学的联系最为密切的相关学科是( ) A.心理学 B.行为科学 C.社会学 D.社会心理学 2.如果要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正确性,应该采用的交往模式是( ) A.圆形传递 B.轮式传递 C.链式传递 D.Y式传递 3.按照人际反应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修茨的观点,个人的感情需求得到满足后产生的行为特征应该是( ) A.相容 B.超越 C.同情 D.冷漠 4.从小请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态度改变的方法是( ) A.登门拜访法 B.全面宣传法 C.参与活动法 D.沟通信息法 5.人们对自己的亲友予以特别对待并且自以为是公道的、不偏不倚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首因效应 B.新近效应 C.定型 D.晕轮效应 6.我们热情洋溢是为了避免对方冷淡,这种强化方式是( ) A.积极的强化 B.消极的强化 C.厌恶形式的强化 D.惩罚 7.想当班委,但又不敢参加竞选,这种冲突属于( ) A.接近—接近型 B.回避—回避型 C.接近—回避型 D.双重接近—回避型 8.在管理和解决冲突过程中效果最差的做法是( ) A.威胁 B.让步 C.仲裁 D.协商 9.根据海德的平衡理论,如果甲的好友乙喜欢踢足球,而甲不喜欢踢足球,为达认知平衡,甲可以采取的做法是( )

A.不让乙踢足球 B.改变对乙的亲密关系 C.鼓励乙踢足球 D.顺其自然,什么也不做 10.对人先贬后扬要比一成不变地讲好话更吸引人、讨人喜欢,这一观点来自( ) A.强化理论 B.相等理论 C.得失理论 D.相互作用论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 2.自我呈现就是印象管理。( ) 3.协商的最佳策略是开头采取强硬立场,然后只作出小小的让步。( ) 4.决策之后,没有被选中的项目会被看得更有吸引力。( ) 5.行为的线索比行为的结果对人们施加的影响更大。( ) 6.无论是遵从者还是反遵从者,都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 ) 7.按情感体验划分态度,可以把态度分为外显的态度和内隐的态度。( ) 8.一般地说,年龄较小、地位较低的以及具有相似人格特质或生理特点的个体更容易产生模仿。( ) 9.人际吸引中的互补因素,其作用多发生在交情较深的朋友、恋人、夫妻间。( ) 10.出于互惠规范,我们会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儿童、老人、残疾人或病人。( )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一般说来,人际关系恶化是由于人际冲突、________和________的结果。 2.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其他人的影响。 3.人际吸引又称________,是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其他人所抱的________。 4.人际冲突的主要形式包括________冲突和________冲突。 5.时尚现象往往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生活行为和风度礼仪方面。 6.影响遵从的群体特点有________和________。 7.霍桑实验主要包括照明实验、福利实验、________和________。 8.自我障碍是个体为保护________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种________策略。 9.个体寻找目标的过程主要包括确定目标、________和________。 10.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低级的需要是________需要,最高级的需要是________需要。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睡眠者效应 2.自我实现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39)

. 浙江省2010年1月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605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弗罗姆 B.马斯洛 C.亚当斯 D.修茨 2.“我的儿子真是又聪明又可爱”,反映了态度的( ) A.社会性 B.具体性 C.协调性 D.情感性 3.在交谈中,我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的一方看成是主动积极的,这种偏见称为( ) A.自我服务偏见 B.显著性偏见 C.行为中心偏见 D.行动者与观察者的偏见 4.有关个人性格或行为与事件结局之间关系的泛化性期待称为( ) A.控制源 B.归因模式 C.自我定型 D.个性范式 5.习得无助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______的关系。( ) A.稳定 B.肯定 C.相反 D.以上都不对 6.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记录行为的方式是( ) A.计数法 B.日记描述法 C.计量法 D.轶事记录法 7.阿希范例的研究结果是由于个体受到了______的影响。( ) A.群体性压力 B.社会性压力 C.规范性压力 D.信息性压力 8.我们喜欢让自己得到超过付出的人是因为( ) A.强化 B.相互作用 C.得失理论 D.相等理论 9.“前怕狼,后怕虎”,这种冲突形式属于( )

A.接近-接近型 B.接近-回避型 C.回避-回避型 D.双重接近-回避型 10.“冲突的螺旋式上升”产生的前提是( ) A.单方有权威胁 B.单方不妥协 C.双方有权威胁 D.双方不沟通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1分,共9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人际关系研究有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 2.霍桑实验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鲁纳与他的学生在1927-1932年间做的。( ) 3.态度的核心成分是情感成分。( ) 4.认知失调程度随着差异性认知重要性的减少而增加。( ) 5.韦纳认为,能力是一种内在、不可控的归因结果。( ) 6.牢骚是群体舆论的一种心理表达形式。( ) 7.结群的需求是一种人类与高级动物才有的社会现象。( ) 8.冲突不一定产生消极的结果。( ) 9.归因偏见只是存在于少数人身上的现象。( )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______过程中形成的______关系。 2.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是通过两步来实现的,即______到______。 3.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身______的______掌握。 4.影响使用威胁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和冲突的强度。 5.人际冲突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内化 2.隐含的个性理论 3.折扣原则 4.双重接近-回避型 5.社会两难情景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实践任务。 2.简述影响认知失调的因素。 3.简述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 摘要: 交往时人类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无论人生的哪个阶段,都离不开人际交往。人一生的成长、发展、成功和幸福是与和他人的交往相联系的;人一生的愉快、烦恼、快乐、悲伤、爱与恨等,也同样与他人的交往分不开。 人际交往不仅决定着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而且也直接决定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如果人际交往良好,就会产生积极的心理适应,使人心情舒畅地学习与生活,如果人际交往不良,就会造成人际关系失调,引起消极的心理适应,使人心情苦闷,紧张不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心理健康的前提。 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亚里士多德 经历了高考的洗礼,进入了大学的殿堂的新生们,可能首先发现大学与中学不同的地方在于,在大学,人际之间的交往占了很大的一部份,你必须学会与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同学、老师、宿管以及社会上的人等等。如何处理好自己与他们的关系,如何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交往,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去学习与思考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马加爵事件,那正是因为没有处理好人际交往,从而使自己心理扭曲,而走上了杀人的道路。 这件事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为此,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要正视和解决不愿交往﹑不懂交往﹑不善交往的问题,塑造自身形象,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人际交往的概念 人际交往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个层面: 1、物质层面的交往,具体表现为金钱、货物的交换,以及劳动力的交换,反映人际、群际间一定的经济利益关系。人生物质交往时其他一切交往的基础,任何人都无法越过一定的经济关系而超然存在。 2、知识信息的交流。这是人际间借助于言语与非言语的媒体所实现的知识信息的共享,是思想关联的沟通过程,也是口头的与非口头的交际过程。 3、心灵对话、人格碰撞的过程。在交往全面而深刻的展开的过程中,相互间不仅是交往物质形态的东西,也不仅是交流信息,处理具体的事物,而是在有意无意地表明各自的人生态度与追求,是在表现一种对整个世界精神、人生意义的关注,表明各自的人格倾向、心灵冯妙。人的肉体终究有一天会随着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而消失、毁灭,但他们心灵中的某些精神却可能是永恒的。 交往的真正意义、价值是为了寻求真诚的友谊和合作,是在每一次思想的“欢宴”、精神的“会餐”中,开阔视野,吸收营养,从而深入人心,改造人生的。 二、人际交往重要性 1、人际交往与个性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与其照看着之间通过积极的交往,形成稳定的亲密关系,以满足

#教育学心理学论述题和简答题

教育学论述题和简答题 一、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答:(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教师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2)精深的专业知识。教师须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的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识。 二、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答:(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三.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答: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学生尊重教师是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表现,教师热爱学生应是一种热爱祖国教育事业,关心人类未来的深层次情感。教师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地关心爱护。(2)民主平等。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特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服从于对真理的探讨。(3)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四.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 答: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和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应如何相互结合,形成正向的教育合力? 答:(1)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2)家庭、社会和学校相互支持,目标一致。 (3)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4)加强学校和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六.试论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答:美育能促进教育目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 (1)美育可以促进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它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具有特殊的功效。 (2)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 (3)美育具有怡情健身作用,可以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体育。 七.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试加以论述 答:(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④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 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③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八.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答:(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师是教育者,他要将国家社会规定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闻道在先,是已知者,而学生是未知者,所以,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

人际关系心理学(填空题)

第一章绪论 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作这专用名词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最先提出来的。 3、人际关系作为早期行为科学理论之一,也称(人群关系论),1933年由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创立。 4、从心理学角度考察,人际关系包含三种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5、在人际关系心理学各理论流派中,提出群体动力学的心理学家是(勒温),提出人际特质理论的心理学家是(修茨)。 6、弗罗姆提出的理论流派是(期望理论),海德和凯利提出的理论是(归因理论)。 7、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就测量法而言,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 8、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9、在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中,(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心理学联系尤其密切。 10、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11、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12、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三个阶段是:(注意)阶段、接触阶段和(融合)阶段。 13、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包括:冷漠阶段、(疏远)阶段和终止阶段。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1、人际关系的心理学实验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 2、(莱维特)为了探索正式群体中个体的相互作用的交往模式,提出了四种有代表性的人际关系沟通模式。 3、人际沟通四种模式包括:圆形传递、(轮式传递)链式传递和(Y 式传递)。 4、对非正式群体的人际关系交往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戴维斯)。 5、在非正式群体中存在的四种人际关系交往模式分别是:(单线型)、集中型、偶然型和(流言型)。 6、对人际关系的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是(纽科姆)。 7、人际关系从其结构组成来说可以分为五类: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和活动型。 8、人际关系中交往积极性的经典实验——霍桑实验是心理学家(梅奥)和他的学生一起进行的。 9、霍桑实验包括四个分实验:(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和(态度调查)。 10、人际关系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修茨)。 11、修茨认为,在人际关系的建立中,不同的人际关系需要会构成不 同的人际关系。这里的人际需要包括:包容的需要、控制的需要和(感情的需要)。 12、在需要理论中,较为著名的三个理论是:(需要层次理论)、E.R.G理论和(成就激励理论). 1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14、E.R.G理论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压缩为三个需要,包括:生存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和(成员发展需要)。 15、归因理论主要包括两种:(海德)提出的通俗心理学和韦纳提出的(成就动机归因)。 16、韦纳认为成就动机的归因必须包括两个步骤:一是控制源,二是(稳定性)。 17、社会测量法的结果都可以通过图表方式出来,常用的方法有(矩 阵表示法)、图示法和(数学公式法)三种。 第三章态度及其转变 1、心理学中最早使用态度这一概念的心理学家是(斯宾塞)。 2、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3、态度由三部分组成,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其中态度的核心成分是(情感成分)。 4、态度的功能包括:顺应功能、(认识功能)防御功能和(调节功能)。 5、态度的特性包括: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具体性)和态度的协调性。 6、心理学家伯恩.克劳雷和(斯台茨)首先把学习理论应用在态度的研究中。 7、态度形成与发展中的平衡理论是由(海德)提出的。 8、态度一致性理论认为,(态度的一致性)是导致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9、态度的形成与发展的心理条件包括:个体的需要、个体的(经验)、交往的对象和性质以及个体的(自我意识) 10、态度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过程通过两步实现:首先是(内化),第二是(同化)。 11、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来的。 12、人们可以通过参加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这种态度改变的方法称为(参与活动法)。 13、态度转变中的沟通包括下列三个因素:沟通者、(沟通内容)和(沟通对象)。 14、私下保留的态度要比公开表达过的态度更(容易)改变。 第四章行动与态度 一、填空题 1、认知失调理论首先是由(费斯汀格)提出来的。 2、认知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类:认知无关、(认知协调)和(认知失调)。 3、“纽约到巴黎有4800多公里”与“北京今天下雨”之间的认知关系属于(认知无关)。 4、认知失调程度与不一致认知数和(不一致认知的重要性)成正比,与(协调性认知数)和协调性认知的重要性成反比。 5、减少失调的方法包括:改变认知、(增加认知)和(改变重要性)。 6、抽烟的人虽然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是为了摆脱这种认知失调的不舒服状态,往往会追求那些讲述抽烟害处不大或完全没有害处的信息,这是采用(增加认知)的方法来减少失调。 7、诱导服从实验是由(费斯汀格)和(卡尔史密斯)做的。 8、能够产生诱导服从的前提因素包括:(自愿选择)、承诺、(责任感)和预期的消极后果。 9、诱导服从实验的结论认为,为完成行为而提供的诱因与将要发生的态度改变的程度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反)的关系。 10一般来说,如果我们对公众作出违反自己态度的表白,与我们自己私下思考这些违反自己态度的表白相比,我们会体会到更多的失调。这是(承诺)因素在起作用11、在认知失调理论的一些研究中, (不足障碍)研究对于儿童教育的应用,尤其对于我们理解儿童内 化态度等有着重要意义。 12、一般来说,一个决策过程往往会在作 出决定后产生(失调)。13、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应 用于(心理治疗)、儿童教育、消费行为和(决策)等方面。 14、一个人在数个备择方案中选中一个方案,作出了决定。当实行了 这个方案后,虽然发现它是一个拙劣的方案,但他往往会坚持自己作 出的决定。这种现象称为(承诺升级)。 第五章印象形成 1、所谓人际印象形成是指,认知的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 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 2、印象形成过程包括三个成分:(行动者)、知觉者和(交 往情景)。 3、印象形成的特点包括:一致性、(评估性)、中心特质的作用和 (隐含的个性理论)。 4、普通人都有着关于个性中哪些特质互相联系在一起,哪些特质互相 没有关系的假设,这些假设称为(隐含的个性理论)。 5、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包括:累加模式、平均模式和(加权 平均模式)。 6、知觉者在形成一个对他人的整体印象中是把所有单个特质的评估的 值简单相加而得到的,这种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是(累加模 式)。 7、在印象形成中,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包括(优先效应)和(新 近效应)。 8、(新近效应)又称为近因效应,是指我们获得的最新信息会对于形 成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 9、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的印象后,我们往往会以与这 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价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这就叫做(晕轮 效应)。 10、“北方人身材魁梧,豪爽率直;南方人身材矮小,灵活精明”。这 种人际印象的偏见称为(定型)。 11、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这种现象 称为(自我实现预言)。 12、所谓印象管理就是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印象的过 程。 13、自我表现论主要是心理学家(戈夫曼)提出来的。 14、、亚历山大提出了(情景认同论)来解释印象管理。 15、(自我表现)是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向他人显 示自己,以达到印象管理目的的技术。 16、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包括:(情感因素)、参照群体的认同和(其 他人的影响) 第六章人际知觉 1、(人际知觉)是个体试图了解周围人们的认知过程。 2、人际的非言语沟通包括三种:脸部表情、(目光接触)和(身 体语言)。 3、人们对于辨认表示(危险)的表情应该特别容易。 4、归因的理论化是从(海德)开始的,他提出了(通俗心理学) 的理论来解释归因。 5、相应推论理论主要是由心理学家琼斯和(戴维斯)提出的。 6、相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的归因是通过(非共同效果)和社会赞许 这两个因素来完成的。 7、(凯利)提出的归因理论称为因果归因模型。 8、韦纳提出了(成功和失败)的归因模型。 9、成功和失败的归因理论认为归因包括两个步骤的过程,一是决定(控 制源),二是决定(稳定性)。 10、控制源理论是由(罗特)提出来的,他把人分为(内控者) 和(外控者)。 11、控制源理论认为,(内控者—外控者)是因果归因的一个基本 维度。 12、对人的归因偏见主要有三种:行为中心偏见、(显著性偏见) 和(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 13、我们对他人的知觉常常根据他的行为,而忽略行为发生的环境的 前后关系,这种现象称为(行为中心)偏见。 14、从归因理论来看,在冲突中,对冲突行为的(归因)可能要 比引起冲突的行动本身更为重要。 第七章自我知觉 1、凯利的自我归因理论有三条线索,即实体的特异性、(一致性反应) 和(一贯性)。 2、詹姆士认为情绪能分成两个部分:(情感的)和(认知的) 3、沙赫特和辛格认为,情绪由两个因素组成:包括(生理上的激起) 和(认知标签) 4、沙赫特和辛格的理论模型E=AχC中,A代表(情感),C代表(认 知)。 5、我们常常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的(或情景的))的因素, 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的原因。 6、习得无助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学习)和(归因)两个方 面。 7、习得无助者的心理问题常常表现在(动机)、情绪和(认知) 三个方面,其中情绪上容易产生轻微或严重的(忧郁)症。 8、个人对缺乏控制所作的归因中的归因维度主要表现在(内在性—— 外在性)、(普遍性)和(稳定性)等三个方面上。 9、自我障碍是个体为(保护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 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种(归因)策略。 10、习得无助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三个问题,表现为(动机)、(认 知)和(情绪)几个方面。 第八章自我导向 1、控制行为变量的两种方式是那些突然产生的(行为线索)和紧随其 后而来的(行为结果)。 2、卡罗利区分了自我调节变化的四个阶段:(1)问题识别,(2)(承 担义务),(3)扩展自我管理,(4)(习惯形成)。 3、自我控制是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 象的人的高级心理活动。 4、个体的活动对象主要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两 个方面。 5、当个体觉得无法成为环境改变的动因的时候,经常会产生(无助 感)。 6、自我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它是以(人们之间)相互作用为基础 的。在人际交往中任何一方都必须学会(自我控制)。 7、自我控制能力是由提高(自我意识)、把握自我控制、形成(习惯 性行为)等因素构成的。 8、控制行为变量的方式主要包括(行为的线索)和(行为的结果)。 9、操作学习理论认为:行为的结果常常成为继续出现期望行为的(强 化物)。 10、卡罗利的自我调节变化阶段中扩展自我管理阶段主要包括(自我 监察)和自我管理、(自我强化)几个方面。 11、人际交往焦虑的人,自言自语的行为主要通过控制(注意力),来 提高交往的(表演力)。 12、个体寻找目标的过程主要包括(确定目标)、选择目标和(记 录行为)三个阶段。 13、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的含义包括:(丰满人性)的实现,以及 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 14、改变过去的行为习惯中,首先是摆脱和改变过去的行为习惯,同 时还要建立新的(行为链)才真正有助于新行为的建立。 第九章人际影响 1、研究偏离和独立的理论有布雷姆提出的(对抗理论)和霍兰德提 出的(个人特质信任学分理论)。 2、个体保留他的个人观念而仅仅改变其公开行为,这种遵从形式叫 作(简单的服从)。既在公开行为上又在私下态度上与群体相一致, 这种遵从形式叫(内心接受) 3、非遵从行为至少包括两种形式:即(反模仿)和(独立)。 4、群体成员遵从了群体的规则或规范时,群体会给予成员积极的(强 化),而当成员违反了这些规范时群体会给予(约束)。 5、独立是个体对如何行动作出(自己)的决定,而不是简单地对(群 体压力)作出反应。 6、群体对个体施加的压力使其遵从主要有(群体的信息)压力和(群 体规范性社会)压力。 7、影响遵从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特点)、群体的特点和(具体的 任务或情景)三个方面。 8、个体间的行为感染主要通过(语言)、(动作)、(表情)及其 他方式引起因(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动),主要是(情绪) 的传递。 9、心理学家认为:简单的模仿是(本能)的倾向,而复杂的模仿包 括对模仿对象的(感知)和(理解),这些认识和理解是(理 性)的。 10、儿童的模仿现象总是(由近及远)的,模仿的基本趋势是从(无 意)模仿到(有意)模仿,从游戏的模仿到(生活实践)的模仿, 从(外部)特征的模仿到(内部特质)性内容的模仿。 11、时尚的形成经历了(模仿)、(感染)和(从众) 等连锁反应,成为社会上一时的普遍行为。 12、时尚根据发展的过程,分为(阵热)、(流行)和(时 狂)。 13、时尚现象的表现形式有(文化态度)、(装饰)、(风度礼仪)和(生 活行为)等几个方面。 14、舆论的形成过程经历了(问题的发生)、(引起议论)和(意见的 归纳与综合)三个阶段。 第十章利他行为 1、影响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旁观者效应、(情景的模糊性)及(榜 样人物的作用)。 2、利他行为理论主要有:生物学理论、(社会规范理论)和(学习 和模仿理论)。 3、利他行为中求助者的特点经常表现为(依赖性)、(亲密关系 和吸引力)、(类似性)、(责任)。 4、利他行为的产生是由很多因素引起的。例如,人们的价值观念、社 会规范和个人信仰等等,都会影响人们的利他行为。单就社会规范来 说,就有(社会责任规范)、(互惠规范)和(平等规范) 等会促进人们去帮助他人。 5、利他行为发生后,个体会感觉到愉快、自豪、骄傲、感到满足,这 种现象称为(自我奖赏)。 6、助人行为的认知决策过程的最后一个步骤称为(执行助人行 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可能的(代价)所影响。 7、利他行为不只是发生在(紧急事态)时,也表现在长期地承担(社 会责任)的行动中。 8、利他行为理论中的生物理论认为利他行为受先天决定是(本能) 的表现,同时还指出利他行为的目的是(保存基因)。 9、利他行为理论中的生物学理论中在解释基因判断的观点认为,个体 是依据(熟悉性)和(邻近性)来推论基因的类似性。 10、利他行为的社会规范理论认为影响利他行为的社会规范主要包括 (社会责任规范)和(回报规范)两种。 第十一章人际吸引 1、人际吸引的个人特质因素包括个体的外表和容貌、(才华和能力) 以及(个性品质)等成分。 2、人际吸引的理论可归为两类,一类是(强化的),另一类是 (认知的)。 3、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有三类:情景因素、(个人特质因素) 和(类似和互补)。 4、强化过程是通过(奖励)、(惩罚)等强化形式来完成。 5、人际关系中的强化理论主要揭示(情感强化)和(人际吸引) 之间的关系。 6、人际吸引中的相互作用论着重探讨交往双方间(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对人际吸引的影响。是西方社会心理学(互动) 理论的一种,是一种(真相倚)情形。 7、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包括(情景因素)、(个体特质因素) 和(类似和互补因素)等几大类。 8、个性品质具有的吸引力,经常表现为(持久)、(稳定)、 (深刻)的特点。 9、在所有个性品质中,最具有吸引力的是(真诚),最富排斥力的 是(虚伪)。 第十二章人际合作与冲突 1、冲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个人内部冲突),一类是(人际冲 突)。 2、人际冲突的形式有(“零—总和”)冲突和(“非零—总 和”)冲突。 3、社会交换理论用(比较水平)来说明个体对于交往结果的满意 程度。 4、社会两难情况是指自私的行为产生个体的(得益),但可能导致 集体的(损失)的一种情景。 5、社会交换情景中混合型行为方式表现为(个人主义者—竞争者类 型)和(个人主义者—平衡者类型)两面三刀种形式。 6、个人内部的冲突可以分为四种形式:(接近—接近)型、(回避 —回避)型、(接近—回避)型和双重接近—回避型。 7、研究合作与冲突的情景类型有两种,即(社会两难情景)和(囚 徒两难情景)。 8、报复是指人们对他人的(恶意伤害)和(侵犯的行为),往往采 取同样的方式进行回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