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重点考前整理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重点考前整理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重点考前整理

以下是考前老师说的重点,很重点的哦~~(下划线是老师强调一定一定掌握的题)

N解:(一对一对出现)

1剂型:把药物制备成适合某种给药途径的适宜形式及一类药物制剂的总称

2制剂:以剂型体现药物具体品种,可直接用于患者

1悬点: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最高使用温度,温度升高可导致表活溶解度下降并析出,溶液混浊,这种发生浑浊的现象起的起昙,此时的温度称为浊点或昙点

2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CMC

3 krafft值:是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特征值和使用温度下限,溶解度随温度急剧变化点,与CMC重合K越高C越小

1增溶剂:在药物的水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以增大其溶解度的过程。加入的表面活性剂称之为增溶剂

2助溶剂:在药物溶解(配制)时,加入第三种物质,使其形成络合物、复盐、缔合物,以增加其在溶媒中的溶解度的过程

3潜溶剂: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出现极大值,大于各单纯溶剂中溶解度,这种现象称为潜溶(cosolvency)。

1有限溶胀:水分子与高分子的亲水基团发生水化作用而使体积膨胀使高分子空隙间充满水分子

2无限溶胀:高分子间存在水分子降低了高分子间作用力,溶胀继续,最终高分子化合物完全分散在水中形成高分子溶液

1絮凝:混悬剂中加入电解质,是ξ电势下降,混悬剂中微粒形成疏松聚集体,经振摇可恢复,使混悬剂处于稳定状态

2反絮凝:在絮凝状态的混悬剂中加入电解质,使电位开高,阻碍微粒发生絮凝,使絮凝状态转为非絮凝状态

1灭菌制剂:采用某一物理、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所有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一类药物制剂

2无菌制剂:采用某一无菌操作方法或技术制备的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一类药物制剂

1 D值:在一定温度下,杀灭90%微生物(或残存率为10%)所需的灭菌时间

2 F值:在一定灭菌温度(T)下给定的Z值所产生的灭菌效果与在参比温度(T0)下给定的Z值所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常用于干热灭菌

3 F0值:在一定灭菌温度(T)、Z值为10℃所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 ℃、Z值为10℃所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仅用于热压灭菌

4 Z值:降低一个lgD值需要升高的温度,即灭菌时间减少到原来的1/10所需升高的温度,或在相同灭菌时间,杀灭99%的微生物所需提高的温度。

1微囊:利用天然的或合成高分子材料或共聚物(简称囊材)作囊膜壁壳,将固体或液体药物(简称囊芯物)包裹而成药库的微型胶囊微囊microencapsule)

2微球:若使药物溶解和(或)分散在高分子材料基质中,形成基质型,微小的球状实体的固体骨架物称微球(microsphere)

1纳米粒:粒径在10—100NM,药物可以溶解包裹于脂类或多聚体分子等高分子材料中形成载体纳米粒,隐藏药物理化性质,体过程依赖载体理化性质

2纳米囊:将固体药物或液体药物作为囊心物包裹形成的药库型纳米粒,由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薄层聚合物膜包裹,油性或水性核心所组成的一类显微药物载体

1脂质体或称类脂小球,液晶微囊是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薄膜中所制成的超微型

球状体,是一种类似微型胶囊的新剂型,由磷脂和胆固醇(缓冲剂调节流动性)构成。

2胶束:由两亲性物质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的一种热力学稳定胶体溶液

1靶向制剂TDS:靶向给药系统TDS是载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地使药物浓集于靶器官、靶组织、靶细胞且疗效高、毒副作用小的给药系统,为第四代药物剂型,且被认为是抗癌药的适宜剂型。

2 经皮给药系统TDDS:药物以一定速率透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的一类制剂,一般指经皮给药新剂型,贴剂,由背衬膜、含药机制、胶黏剂和防粘层数层组成

缓控释制剂概念

1缓释制剂(sustained) :指口服药物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且每24小时用药次数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从3-4次减少至1-2次的制剂。

2控释制剂(controlled) :指口服药物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且每24小时用药次数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从3-4次减少到1-2次的制剂。

各章重点:

表面活性剂:

1.HLB值大:增溶剂,小:油包水型乳化剂,3—6油包水乳化剂7-9润湿剂13-18増溶剂

表面活性剂分类1)阴离子:O/W型:硬脂酸钠、硬脂酸钾、油酸钠、油酸钾、十二烷基硫酸钠2)阳离子:氢氧化钙、季铵盐3)非离子:脂肪酸山梨坦司盘W/O 聚山梨酯O/W 聚氧乙烯型O/W

2.稳定性试验方法: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

3.药物制剂原则:安全有效稳定质量可控顺应性

液体制剂

1.定义: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制剂,可供服和外用。

2.优点:1、药物的分散度大,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

2、给药途径广泛,可服,也可外用

3、便于分取剂量,服用方便,适用于婴幼儿和老年患者

4、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如调整制剂浓度

5、某些固体药物制成液体,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缺点:1、易化学降解

2、体积大、携带、运输和贮存不便

3、易霉变、需加入防腐剂

4、易产生物理稳定性问题

4.防腐剂:尼泊金类:对羟基苯甲酸酯0.01%-0.25%

苯甲酸及其盐:0.05%~0.10%

山梨酸及其盐:0.05%~0.20% 苯甲醇、苯乙醇

苯扎溴铵0.02%-0.2%

醋酸氯已定0.02%-0.05%

6.水溶性抗氧剂: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抗坏血酸油溶性抗氧化剂: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生育酚

7.混悬剂: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非均相液体制剂

不稳定因素:1、微粒沉降StockesV= 2r2(ρ1-ρ2)g/9η;2、微粒荷电与水化;3、絮凝与反絮凝;4、结晶增长与转型:饱和溶液中小的微粒不断溶解大的微粒不断长大

保证稳定性加入:

1、助悬剂(增加分散媒的粘度,降低药物微粒的沉降速度;吸附微粒表面形成保护膜阻碍微粒合并絮凝;触变性维持微粒分散,如甘油糖浆阿拉伯胶淀粉浆琼脂海藻PVP PV A 卡波普MC CMC-Na)

2、润湿剂(表活非离子HLB7-11吐温伯洛沙姆,阴SLS)

3、絮凝剂、反絮凝剂(枸橼酸盐,酒石酸盐,AlCl3)

8、乳剂: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混合,其中一相液体以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形成的非均匀相液体分散体系。静脉注射乳剂:磷脂伯洛沙姆

固体微粒:θ<90°时形成O/W型乳剂

辅助乳化剂:增加水相粘度:HPC MC CMC-Na,增加油相:石蜡硬脂酸甘油酯

形成理论:降低表面力,形成牢固乳化膜

不稳定性原因:1、分层(重力产生,振摇恢复可逆已引起絮凝破坏)2、絮凝3、转相4、合并与破裂5、酸败

增加药物溶解度:1、减小粒径:研磨、机械/气流粉碎、微粉化;2、成盐:如苯妥英、巴比妥、青霉素等制成钠盐;3、固体分散体:药物高度分散于可溶性载体;4、包合技术:使用环糊精;5、潜溶:采用复合溶剂;6、助溶:添加小分子物质;7、增溶:采用表面活性剂

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

1、热原:注射后引起人体特殊致热反应物质1)性质:耐热性滤过性水溶性不挥发性可被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破坏,被表活吸附;2)除去方法:1高温法250度30分2酸碱法3吸附法4活性炭5离子交换法弱6凝胶过滤法7反渗透法(三醋酸纤维膜)8 超滤法

2、注射剂: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的灭菌溶液、乳浊液和混悬液,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缩液

优点:药效迅速、作用可靠;适用于不宜口服药,不能口服人;可以产生局部定位作用缺点:使用不便且注射疼痛,制造过程复杂、成本高

质量要求:无菌无热原澄明度安全性渗透压降压物质PH稳定性

生产过程:原辅料和容器的前处理、称量、配制、过滤、灌封、灭菌、质量检查、包装安瓿洗涤设备:喷淋式、超声波和气水喷射式安瓿洗涤机组(180℃干热灭菌1.5h)注射用无菌粉末包括冷冻干燥制品生和无菌分装产品抗,冷冻干燥原理:当压力低于

4.597mmHg时,不管温度如何变化,水只以固态或气态存在,将药物溶液预先冻结成固

体,然后在低温低压条件下,使固体中的冰直接升华从而除去水分,适于对热敏感在水中不稳定的药物

工艺流程:预冻恒压降温:产品低于共熔点以下10-20℃,时间1-3h;升华干燥:抽真空,使达0.1mmHg;缓缓加热使温度逐渐达到-20℃;再干燥:温度升高至0℃或室温注射用水(纯水蒸馏)、纯化水(原水去除离子)、灭菌后注射用水

3、生产区:无洁净度要求;控制区:10万级;洁净区:1万级;无菌区:100级

4、每种灭菌方法针对的灭菌对象(物理灭菌和化学灭菌)物理灭菌包括干热湿热射线滤过,

湿热灭菌包括热压灭菌(耐高温和耐高压蒸气的药物、玻璃金属瓷器橡皮塞滤膜过滤器等),流通蒸汽(消毒及不耐高热制剂的灭菌),煮沸灭菌(安瓿或其他物品

如注射器、注射针头)低温间歇(不耐高温热敏感)射线(热敏)过滤0.22um G6孔

固体制剂

1、特点:物理、化学稳定性比液体制剂好;生产制造成本较低,服用与携带方便;制备过程前处理的单元操作经历相同;药物在体首先溶解后才能透过生理膜,被吸收入血。

2、改善药物溶出速度方法:1增大药物的溶出面积:通过粉碎减小粒径,提高崩解度;2增大溶解速度常数:提高搅拌速度,以减少药物扩散边界层厚度或提高药物的扩散系数3 提高药物的溶解度:提高温度,改变晶型,制成固体分散物、包合物

3、散剂: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①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②对外伤的独特作用(保护、吸收分泌液、促进凝血);③贮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④剂量易于控制,可调节,便于婴儿服用⑤制备工艺简单。

4、颗粒剂:药物粉末与适宜的辅料混合而制成的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状制剂。飞散性、附着性、静电性、聚集性、吸湿性等均较散剂小,有利于操作,环境污染小

5、辅料和原料混合:等量递加混合法(倍散)密度小(质轻)或粒径大者先放入

6、粉粹设备:机械式粉碎机球磨机流能磨研钵

7、片剂:指药物与药用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分剂量准确,工业化程度高,

可满足医疗的要求,易于携带和使用,稳定;不适用于婴幼儿及昏迷病人,可能出现溶出度或生物利用度等问题

8、湿法制粒压片过程以及湿法制粒过程:药物+辅料粉粹过筛混合+粘合剂/润湿剂制软材,造粒,干燥,整粒+润滑剂/崩解剂混合,压片(不适用对水对热不稳定易稀释)制粒意义:增加制剂的可压性;增加辅料的流动性;可以防止各成分筛分;可以防止粉尘飞扬;可以防止药粉聚集

9、可用于直接压片:微晶纤维素、可压性淀粉、喷雾干燥乳糖、磷酸氢钙二水合物

10、片剂四大辅料:稀释剂(淀粉、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MCC直接压片)、崩解剂(消除因粘合剂或高度压缩形成的片剂结合力,促使片剂在胃肠液中迅速碎裂成细小颗粒的辅料,羧甲基淀粉钠CMS-Na,MCC,干淀粉,PVPP)、润滑剂(PEG4000 硬脂酸镁滑石粉氢化植物油)、粘合剂与润湿剂(润湿剂:系指本身没粘性,但能诱发待制粒物料的粘性的辅料如乙醇和水;粘合剂:系指对无粘性或粘性不足的物料给予粘性,从而使物料聚结成粒的辅料如PVP EC)

11、崩解剂作用机制:1毛细管作用:在片剂中形成容易润湿的毛细管通道,水能随毛细管进入片芯,使其湿润瓦解2膨胀作用:吸水膨胀,瓦解结合力3润湿热:药物水中溶解产生热,使部空气膨胀4产气作用:遇水产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如泡腾片

12、片剂评价指数:外观,硬度,脆粹度,片重差异,含量均匀度,崩解度,溶出度

13、影响片剂成型的因素:物料的压缩成形性、熔点或结晶形态、粘合剂和润滑剂的用量、水分、压力

14、制备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裂片处方中粘合剂选择不当,用量不够或细分过多;工艺中压力过大,冲头与模圈不符2松片压力过小,粘合剂用量不足选择不当,颗粒过于干燥3粘冲:颗粒太潮,润滑剂用量不足或混合不匀,冲模表面粗糙4崩解迟缓:崩解剂选择不当用量不足,粘合剂用量太多黏性太强,压片压力过大,润滑剂用量过多5片中差异过大:颗粒流动性不好粗细相差悬殊,下冲升降不灵活,加料斗装量时多时少6变色或色斑:颗粒过硬,有色片剂,接触金属离子7麻点

15、溶出速度限定:一般片剂≤15min糖衣片≤60min薄膜衣片≤30min肠衣片胃液≥2h肠液≤60min

16、糖包衣步骤:隔离层,粉衣层,糖衣层,色衣层,打光

17、薄膜包衣和肠溶膜包衣(CAP,HPMCP,丙烯酸树脂EudragitL,S)

18、胶囊剂:优点:掩盖不良嗅味、提高稳定性;体起效速度快,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弥补其他剂型的不足,液态药物固体剂型化;可延缓药物释放和定位释放;外观好,易识别硬胶囊:将一定量的药材提取物加药粉或辅料制成均匀的粉末或颗粒,充填于空心胶囊中制成,或将药材粉末直接分装于空心胶囊中制成。

软胶囊:将油类或对明胶物无溶解作用的非水溶性的液体或混悬液等封闭于胶囊壳中而成的一种制剂,其形状有圆形,椭圆形,鱼形,管形等材料(甘油+明胶+水)A型(PH7-9)B型(PH4.7-5.2)

软胶囊制备:滴制法和压制法

19、膜剂:药物溶解或均匀分散于膜材料中或包裹于成膜材料隔室,加工成型的单层、多层或复合层膜状制剂。优点:吸收起效快;小而轻,应用、携带及运输方便;工艺简单,无粉尘飞扬;含量准确,配伍变化少,分析干扰小;缺点: 载药量小,适用于小剂量药物成膜材料:聚乙烯醇PV A:匀浆制模,由聚醋酸乙烯酯醇解,聚合度小,水溶型大,柔韧性差;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 A:热塑制模,控释膜剂,水不溶性高分子及复合制膜20、滴丸剂:是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基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制剂。

半固体制剂:

1、软膏剂定义:药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具有适当稠度,易涂布于皮肤、粘膜或创面的外用半固体制剂。特点:触变性和热敏性

基质类型:油脂性(花生油凡士林石蜡羊毛脂蜂蜡)、水溶型(聚乙二醇)和乳膏基质(油相:硬脂酸石蜡高级脂肪醇凡士林;水相)

2、制备:研合熔融乳化法(等温乳化法:1)将油相加热至80℃使熔化2)将水溶性成分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期中作业

胶囊剂的发展及应用 ——中药胶囊剂 前言 鉴于传统的中药制剂(丸、散、膏、丹)存在的缺点,近年来胶囊剂型在中药制剂的应用越来越多,尤以软胶囊为重。我国中药胶囊制剂起步较晚,初始发展缓慢。但自8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先进设备的引进和研制,我国中药胶囊在研发、质量提高和市场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应该看到,由于中药胶囊弥补了传统中药方剂的缺点,深受国内外广大用户的欢迎和喜爱。市场对中药胶囊制剂的需求不断增加,中药胶囊,中成药已成为中国制药行业进入西方医药市场的一个突破口,成为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方向。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虽然已经有所发展,整体水平依旧低于发达国家。近年来中药胶囊剂的发展和应用,所涉甚广,笔者仅在此讨论一二。 一.中药胶囊剂的制备及制备方面的发展 1.中药软胶囊的制法主要有两种方式: 模压法:将明胶与甘油、水等溶解后制成胶板或胶带,再将药物置于两块胶板之间,用钢模压制成型。 滴制法:以甘油明胶与油状药物分别盛于液槽中,通过滴制机喷头使两液按不同速度喷出,是一定量的明胶将定量的油状液包裹后,滴入另一种不相混溶的冷却液中,明胶液在冷却液中因表面张力作用而形成球形,并逐渐凝固而成软胶囊剂。 发展:近年来,超微粉碎技术逐渐应用到中药领域,研究发现药材经超微化粉碎后,粉末颗粒大小分布均匀,球性度及均质度均得到明显改善。中药饮片经过微粉碎后可得到200—300目的细粉,此细粉较易混悬在油溶性基质中,而制成中药软胶囊。此法过程中可不产生过热现象,甚至可在低温状态下进行,既可干法粉碎,也可湿法粉碎,并且粉碎速度快,有利于保留不耐高温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各种营养成分,从而提高药效。 2.中药硬胶囊的制备主要有三种方式: 直接型:直接将处方中的药材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化验、填充、磨光、包装。

药剂学“透皮给药系统”真题及相关知识点总结

考试交流群:331227626中公教育事业单位考试网药剂学“透皮给药系统”真题及相关知识点总结 推荐阅读:2013事业单位招聘| 卫生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单选题】下列关于透皮给药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药物分子量大,有利于透皮吸收 B.药物脂溶性越大,越有利于透皮吸收 C.能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流,避免首过效应 D.剂量大的药物适合透皮给药 【答案】C。 解析:皮肤表面的角质层是影响透皮给药系统药物吸收最大的屏障,角质层下是活性表皮,二者共同构成表皮层。药物分子量过大,难以透过角质层,不利于吸收,故A选项错误;药物脂溶性大,易于透过角质层,但难以进入角质层下由水性组织构成的活性表皮,故B 选项错误;药物经皮给药能避免口服给药可能发生的首过消除,药物直接进入血液,C选项正确;药物经皮肤进入血液的速度和剂量都十分有限,剂量大的药物不适合制成经皮给药制剂,故D选项错误。 小结: 经皮给药制剂,也称透皮给药系统,中公教育专家安雅晶认为,常考点有以下两方面。 1.经皮给药制剂的特点: (1)优点 ①避免口服给药可能发生的肝首过效应及胃肠灭活; ②维持恒定的最佳血药浓度或生理效应,减少胃肠给药的副作用; ③延长有效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 (2)局限 皮肤是限制体外物质吸收进入体内的生理屏障。水溶性药物的皮肤透过率非常低,不宜制成经皮给药制剂。一些本身对皮肤有刺激性和过敏性的药物不宜设计成经皮给药制剂。 2.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

考试交流群:331227626中公教育事业单位考试网(1)生理因素 包括:皮肤的水合作用,角质层的厚度,皮肤条件,皮肤的结合作用与代谢作用等。 (2)剂型因素与药物的性质 包括:药物剂量和药物的浓度,分子大小及脂溶性,pH与pKa,制剂中药物的浓度等。

中国药科大学生理学考研复习笔记

中国药科大学生理学考研复习笔记 绪论 考纲要求 1、机体与环境的关系:刺激与反应,兴奋与抑制,兴奋性和阈。 2、稳态的概念,内环境相对恒定的重要意义。 3、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的生理意义和功能。 考纲精要 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1、新陈代谢:是指机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2、兴奋性:指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特定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而刺激是指能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反应的各种内外环境的变化。 刺激引起组织兴奋的条件:刺激的强度、刺激的持续时间,以及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这三个参数必须达到某个最小值。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引起组织兴奋所需刺激强度与刺激持续时间呈反变关系。 衡量组织兴奋性大小的较好指标为:阈值。 阈值:刚能引起可兴奋组织、细胞去极化并达到引发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3、生殖: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个体,这种功能称为生殖。生殖功能对种群的繁衍是必需的,因此被视为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 二、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对多细胞机体而言,整体所处的环境称外环境,而构成机体的细胞所处的环境称为内环境。内、外环境与生命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当机体受到刺激时,机体内部代谢和外部活动,将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变化称为反应。反应有兴奋和抑制两种形式。 三、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机制 机体内存在三种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1、神经调节:是机体功能的主要调节方式。调节特点:反应速度快、作用持续时间短、作用部位准确。基本调节方式: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完美奉献】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考试重点名词解释

药理名解来源:徐翔的日志 1、分布:药物吸收后从血循环到达机体各个部位的组织的过程为分布。 2、生物利用度: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称为生物利用度。 3、吸收、首过效应: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首过消除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全身血循环前必须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大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过效应。 4、副反应: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 量反应:效应的强弱呈连续增减的变化,可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者称为量反应。 质反应:如果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者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则称为质反应。 5、消除半衰期: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其长短可反应体内药物消除速度。 6、内在拟交感活性:有些β受体阻断药与β受体结合后除能阻断受体外,对受体具有部分激动作用,称内在拟交感活性。 7、零级消除动力学: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 8、一级消除动力学: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浓度成正比。 9、肝肠循环:被分泌到胆汁内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排泄出去,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为肠肝循环。 10、不良反应: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 11、ED50, LD50:ED50为半数有效量,即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物剂量;如效应为死亡,则称为半数致死量,即LD50。 12、稳态血药浓度:按照一级动力学规律消除的药物,其体内药物总量随着不断给药而逐步增多,直至从体内消除的药物量和进入体内的药物量相等,体内药物总量不再增加而达到稳定状态,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称为稳态浓度。 13、调节痉挛:动眼神经兴奋时或毛果芸香碱作用后环状肌向瞳孔中心方向收缩,造成韧带放松,晶状体由于本身弹性变凸,屈光度增加,此时只适合视近物,而难以看清远物,毛果芸香家的这种作用称为调节痉挛。 14、调节麻痹:阿托品能使睫状肌松弛而退向外缘,使悬韧带拉紧,晶状体变为扁平,其

中药药剂学复习重点总结

一、绪论 1.中药药剂学: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院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 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中药药剂学任务:学习、继承和整理有关药剂学的理论、技术和经验;吸收和应用现代 药学及相关学科中有关的理论、方法、技术、设备、仪器、方法等加速中药药剂的现代化;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制中药新剂型,新制剂,并提高原有药剂的质量;积极寻找中药药剂的新辅料;加强中药药剂基本理论研究 3.中药药剂学地位作用:联系中医中药的桥梁,中药现代化的主要载体 4.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根据防治疾病的需要选择剂型;根据药物本身性质选择剂型; 根据五方便的要求选择剂型 5.三小三效五方便。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五方 便:服用方便,携带方便,生产方便,运输方便,储存方便。 6.中药药剂学常用的术语: 1)药物与药品:凡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为药物,包括原料药和药品。药品是 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2)制剂:根据药典或标准规定的处方,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 药品,称为制剂。 3)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目前 常用的有40多种。 4)方剂:根据医师临时处方,将药物或制剂经配制而成,标明具体使用对象,用法和用量 的制品。 5)成药:系指可以不经医师处方公开销售的制剂 7.中药药剂学发展的历史:夏禹时期已经发现曲,能酿酒和发现酒的作用;汤剂最早使用剂型,晋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记有药酒和汤剂:《五十二病方》记有丸剂;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为近代制剂工艺规程的雏形;唐《新修本草》(载药844,特点图文并茂,以图为主)最早的药典;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宋官方编写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第一部制剂规范,设立专门生产成药和专门经营管理的机构 8. 质量控制分析法:显微鉴定法,理化鉴定法 9. 药剂分类:按物态分类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液体剂型和气体剂型。按制备方法分类 将主要工序采用同样方法制备的剂型列为一类。按分散系统分类真溶液型药剂、胶体溶液类剂型、乳浊液类剂型和混悬液类剂型、固体分散体剂型等。按给药途径和方法分类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和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 10.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 11.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指药品生产过程中, 用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良药品的一套科学管理方法。GMP有国际性的、国家性的、和行业性的三种类型。GLP:指药品安全试验规范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题库

药理学总论习题 选择题 一. A型题 1.副作用是指 A.受药物刺激后产生的异常反应 B.停药后残存的生物效应 C.用药后给病人带来的不适反应 D.用药量过大或时间过长引起的反应 E.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2. 副作用是在哪种剂量下产生的不良反应 A. 最小有效量 B. 治疗剂量 C.大剂量 D. 阈剂量 E. 与剂量无关 3.阿托品治疗胃肠痉挛时引起的口干称为药物的 A. 毒性反应 B. 副作用 C. 治疗作用 D. 变态反应 E. 后遗效应 4.服用巴比妥类药物后次晨的“宿醉”现象称为药物的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C.后遗效应 D.变态反应 E.特异质反应 5.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 停药数月后仍不恢复, 这种现象称为药物的 A.副作用 B.后遗效应 C.变态反应 D.特异质反应 E.停药反应 6.注射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称为药物的 A. 副作用 B. 毒性反应 C. 后遗效应 D. 停药反应 E.变态反应 7.副作用的产生是由于 A.病人的特异性体质 B.病人的肝肾功能不良 C.病人的遗传变异 D.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 E.药物的安全范围小 8.感染病人给予抗生素杀灭体内病原微生物为 A. 全身治疗 B. 对症治疗 C. 局部治疗 D. 对因治疗 E.补充治疗 9. 部分激动剂的特点是 A.与受体的亲和力较强,但内在活性较弱 B.与受体的亲和力较弱,但内在活性较强 C.与受体的亲和力较弱,内在活性也较弱 D.被结合的受体只能一部分被活化 E. 能部分增强激动药的生理效应 10.受体拮抗剂的特点是,与受体 A. 无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B.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C. 有亲和力,有较弱的内在活性 D.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试卷3答案

中国药科大学工业药剂学试卷3答案 一.名词解释 1.1.剂型与制剂 剂型:药物不能直接供患者用于疾病的防治,必须制成适合于患者应用的最佳给药形式,即药物剂型或称剂型 制剂:根据药典和部颁标准,将药物制成适合临床需要并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药剂称为制剂 2.2.GLP 与GCP GLP:药品安全试验规范(Good Laboratory Practice,简称GLP),是在新药研制的实验中,进行动物药理试验(包括体内和体外试验)的准则,如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试验、生殖试验、致癌、致畸、致突变以及其它毒性试验等都有十 分具体的规定,是保证药品研制过程安全准确有效的法规。 GCP: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简称GCP),是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监查、稽查、记录、分析总结和报告。 3.3.Isoosmotic Solution 与Isotonic solution Isoosmotic Solution:等渗溶液是指渗透压与血浆相等的溶液,是物理化学的概念 Isotonic solution:等张溶液是指与红细胞张力相等,也就是与细胞接触时使细胞功能和结构保持正常的溶液,是生物学的概念 4.4.F0与F值 Fo值表示一定灭菌温度(T),Z值为10℃时,一定灭菌温度(T)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Z值为10℃产生的灭菌效力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min)。即将被灭菌物品各不同受热温度均所达到与湿热灭菌121℃产生的灭菌效力相同时所相当的灭菌时间 F值为在一定温度(T),给Z值所产生的灭菌效力与参比温度(To)给定Z值所

物理药剂学知识点总结

粉体学 一、名解 1、粉体学:研究粉体所表现的基本性质及应用。 2、粉体特点:流动性与液体相似,压缩性与气体相似,抗压性(抗形变)与固体相似。 3、粒径测定方法:光学显微镜(0.5-um)电子显微镜(0.01-)筛分法(45-)沉降法(0.5-100)库尔特计数法(1-600) 4、比表面积(粒子粗细)的测定:比气体透过法(1-100)氮气吸附法(0.03-1) 5、流动性(flowability)评价:休止角(越小越好)、流出速度(加入助流玻璃球越少越好)、压缩度(反映凝聚性和松软状态,变大时流动性下降) 6、增加流动性措施:增大粒子大小;减小表面粗糙度;含湿量适当(适当干燥);加入助流剂 7、吸湿性(moisture absorption)固体表面吸附水分的现象,用吸湿平衡曲线表示。 8、临界相对湿度(CRH)水溶性药物固有特征参数:水溶性药物相对湿度较低时几乎不吸湿,相对湿度增大到一定值,吸湿量急剧增加,这个吸湿量开始急剧增加的相对湿度称CRH。(CRH下降,吸湿性上升) 测定CRH意义:CRH可作为药物吸湿性指标,一般愈大愈不吸湿;为生产贮存环境提供参考;为选择防湿性辅料提供参考。 9、润湿性(wetting)固体界面由固-气界面变为固-液界面的现象。 润湿剂(wetting agent)能增加疏水性药物微粒被水润湿的能力附加剂。 10、黏附性(adhesion)不同分子间产生的引力如粉体的粒子与器壁间的黏附。 11、凝聚性(cohesion)同分子间产生的引力如粒子与粒子间的黏附。 12、压缩性(compressibility)粉体在压力下体积减少的能力。 13、成形性(compactibility)物料紧密结合成一定形状的能力。 14、休止角:粉体堆积层的自由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最大角。 15、密度&真密度&颗粒密度&松密度或堆密度&振实密度&孔隙率 密度:单位体积粉体的质量;真密度ρt=W/Vt;颗粒密度ρg=W/Vg;松密度或堆密度ρb=W/V,振实密度(即最紧松密度)ρbt;ρt≥ρg≥ρb;空隙率(孔隙率):粉体中空隙所占有的比率 二、粒子径测定方法:1、光学显微镜法2、筛分法3、库尔特计数法 4、沉降法 5、比表面积法 三、比表面积的测定:1、吸附法(BET法) 2、透过法3、折射法 四、粉体的流动性:用休止角、流出速度和内磨擦系数衡量。 休止角:θ越小流动性越好,θ<300流动性好 流出速度:越大,流动性越好 内磨擦系数:粒径在100—200um,磨擦力开始增加,休止角也增大。 θ≤300 为自由流动,θ≥400不再流动,增加粒子径,控制含湿量,添加少量细料均可改善流动性。 稳定性 名解 1、药物的稳定性研究意义:是处方前研究工作的重要而必需的内容,从而合理地进行处方设计,并筛选出最佳处方,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稳定的药物制剂,为生产提供可靠的处方和工艺,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国药科大学生理会考到的实验汇总

中国药科大学生理会考到的实验汇总 组织兴奋性的观察 预习要求:知道什么是阈强度阈上刺激兴奋性兴奋的概念神经肌肉接头化学传递机制骨骼肌收缩原理肌肉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问题:讨论刺激强度,频率和肌肉收缩关系? 普鲁卡因对神经作用原理? 为什么要将制备好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先放在任氏业液中浸泡一段时间? 说明骨骼肌产生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的发生机制(细胞分子水平)? 脊髓反射 预习要求:复习反射,反射弧组成,反射中枢和反射中枢活动的一般规律内容。问题:决定和影响反射时长短的体内外因素主要有那些?(屈肌反射,搔抓反射)反射弧试验中利用了几种反射?反射途径如何? 除屈肌反射和搔抓反射以外还有那些脊髓反射? 去大脑僵直 预习要求:复习肌紧张调节机理 问题:在中脑水平切断兔脑,其肌紧张性为何发生变化? 如在上述结果基础上切断延髓或切断脊髓背根将对肌紧张产生什么影响? 红细胞渗透脆性 预习要求:红细胞的生理特性血浆的理化性质 问题:为什么科研临床上要用各种浓度的NaCl溶液? 输液时为什么要用等张溶液? 蟾蜍心起搏点分析 预习要求: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的组成窦房结对潜在起搏点的控制方式 问题:为什么正常起搏点能主导心脏节律性活动? 试讨论窦房结的起搏离子流基础 蟾蜍心室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预习要求:心肌的生理特性 问题:心肌的生理特性和兴奋性周期性变化的关系,并与神经骨骼肌相比较

期前收缩后,是否就一定出现代偿间歇? 蟾蜍心脏的神经支配 预习要求:心脏的神经支配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机制 问题:心脏神经支配和作用机制? 刺激迷走交感混合神经时,为什么以迷走神经的兴奋作用为主? 化学物质对蟾蜍离体心脏活动影响 预习要求:心肌的四大生理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心脏活动的神经和体液调节理论问题: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产生机理? 有那些因素影响心肌的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人体心电图描记 预习要求:心电图产生原理及各波形的生理意义了解各波形的形状,大小,以及正常值范围 问题:P-R间期和Q-T间期的正常值和心率有什么关系? 用心肌细胞电位来解释心电图各波及间期的形成? 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预习要求: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的理论减压反射在维持动脉血压稳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问题:短期夹闭对侧颈总动脉对全身血压的影响?为什么?加入夹闭部位在颈总动脉窦以上影响是否相同? 刺激减压神经向中端与离中端对血压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迷走神经为何要切断并刺激离中端,结果如何?为什么? 蟾蜍肠系膜微循环观察 预习要求:微循环的组成及其功能的相关理论 问题:为什么不同血管中的血流流动状态不同?动脉中的血流为什么有轴流和壁流之分? 家兔呼吸运动调节 预习要求:呼吸节律形成的机制呼吸的反射性调节及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试卷6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 1.药物的治疗指数是指 A.ED50与LD50的比值 B.LD50与ED50的比值 C.LD50与ED50的差 D.ED95与LD5的比值 2.药物与受体结合后, 激动或阻断受体取决于药物的 A.剂量 B.脂溶性 C.亲和力 D.内在活性 3.β1受体主要分布于以下哪一器官 A.骨骼肌运动终板 B.支气管粘膜 C.胃肠道平滑肌 D.心脏 4.具有较强中枢兴奋作用的拟肾上腺素药物是 A.多巴胺 B.麻黄碱 C.去甲肾上腺素 D.间羟胺 5.能够同时阻断α和β受体的药物是 A.普萘洛尔 B.吲哚洛尔 C.拉贝洛尔 D.阿替洛尔 6.先应用α受体阻断剂再用肾上腺素,则血压变化为 A.升压作用基本不变 B.升压作用翻转为降压作用 C.升压作用加强 D.取消升压作用 7.氯丙嗪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2受体产生 A.锥体外系副作用 B.抗精神病作用 C.口干、便秘、视力模糊 D.体位性低血压 8.苯妥英钠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外周神经痛 B.牙龈增生 C.过敏反应 D.眼球震颤、共济失调 9.吗啡镇痛作用的机制是 A.阻断中枢阿片受体 B.激动中枢阿片受体 C.抑制中枢PG合成 D.抑制外周PG合成 10.使血浆肾素水平明显降低的抗高血压药是 A.氢氯噻嗪 B.哌唑嗪 C.普萘洛尔 D.硝苯地平 11.利多卡因对哪种心律失常无效 A.室性早搏 B.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C.心室纤颤 D.心房纤颤 12.强心苷治疗心衰最基本的作用是

A.正性肌力作用 B.增加自律性 C.负性频率作用 D.缩短有效不应期 13.硝普钠主要用于 A.高血压危象 B.中度高血压 C.肾型高血压 D.轻度高血压 14.可用于加速毒物排泄的药物是 A.氢氯噻嗪 B.呋塞米 C.氨苯喋啶 D.乙酰唑胺 15.肝素过量所致出血可用的解救药物是 A.右旋糖酐 B.硫酸鱼精蛋白 C.垂体后叶素 D.维生素K 16.雷尼替丁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机制为 A.吸附胃酸,降低基础胃酸分泌 B.阻断组胺H2受体,抑制胃液分泌 C.抑制H+、K+-ATP酶,减少胃酸分泌 D.中和过多的胃酸 17.对绿脓杆菌和抗药金葡菌均无效的药物为 A.阿莫西林 B.哌拉西林 C.头孢他定 D.头孢拉定 18.作用于敏感菌核糖体50S亚基,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抗菌药物是 A.庆大霉素 B.红霉素 C.四环素 D.青霉素 19.氨基糖苷类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血液毒性 B.肝脏毒性 C.变态反应 D.耳毒性 20.5-氟尿嘧啶抗肿瘤的机制是 A.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酶 B.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C.抑制核苷酸还原酶 D.抑制胸苷酸合成酶 1.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___。 2.具有保钾作用的利尿药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体内的受体可分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型。 4.阿司匹林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用,这些作用的机制均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5分)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 分,共15 分)

绝对有用的药剂学总结

总结 一、一些辅料的用途 1.乳糖 片剂:填充剂,尤其是粉末直接压片的填充剂; 注射剂:冻干保护剂 2.微晶纤维素 片剂:粉末直接压片的填充剂;“干粘合剂”;片剂中含20%微晶纤维素时有崩解剂的作用3.甲基纤维素 片剂:黏合剂 混悬剂:助悬剂 缓(控)释制剂:亲水凝胶骨架材料(弱) 4.羧甲基纤维素钠 片剂:黏合剂 混悬剂:助悬剂 缓(控)释制剂:亲水凝胶骨架材料 5.乙基纤维素 片剂:黏合剂(不溶于水) 缓(控)释制剂:骨架材料或膜控材料 固体分散体:难溶性载体材料 6.羟丙基纤维素 片剂:黏合剂、薄膜包衣材料 混悬剂:助悬剂 缓(控)释制剂:亲水凝胶骨架材料、微孔膜包衣片的致孔剂 7.羟丙甲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片剂:黏合剂、薄膜包衣材料 混悬剂:助悬剂 缓控释制剂:亲水凝胶骨架材料、微孔膜包衣片的致孔剂 8.醋酸纤维素酞酸酯 肠溶材料 9.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 肠溶材料 10.醋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 肠溶材料 11.邻苯二甲酸聚乙烯醇酯(PV AP) 肠溶材料 12.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StyMA) 肠溶材料 13.丙烯酸树脂(肠溶型I、II、III号)、Eudragit L,Eudragit S(有时出现Eudragit L 100或Eudragit S 100) 肠溶材料 14.Eudragit RL,Eudragit RS: 难溶性载体材料 15.Eudragit E(与丙烯酸树脂IV号相当)

胃溶型高分子材料 16.醋酸纤维素 2007年执业药师药剂学辅导第6 页,共114 页 水不溶型材料,可用于包衣或制备渗透泵片剂 17.聚乙烯吡咯烷酮(聚维酮PVP)类 P27:片剂:黏合剂 P58:片剂:胃溶型薄膜衣材料 P81:微丸:硝苯地平微丸(固体分散物) P193:混悬剂:助悬剂 P221:固体分散物:水溶型载体材料 P227:缓(控)释制剂:亲水胶体骨架材料 P235:缓(控)释制剂:微孔膜包衣片中的致孔剂 18.聚乙烯醇 膜剂:成膜材料、助悬剂 19.羧甲基淀粉钠 片剂:崩解剂 20.交联聚维酮 片剂:崩解剂 21.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片剂:崩解剂 22.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片剂:崩解剂 23.聚乳酸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用于制备微球、纳米粒等24.甘油(山梨醇丙二醇的作用与甘油比较接近) 液体制剂:溶剂、注射剂溶剂、助悬剂、保湿剂 胶囊和包衣材料中做增塑剂 软膏、经皮给药系统:渗透促进剂 增加疏水性药物的可湿性、静脉脂肪乳中渗透压调节剂甘油明胶(用于软膏、栓剂、固体分散体) 25.甘油明胶 P80:滴丸剂:水溶性基质 P85:栓剂:水溶性基质 P96:软膏剂:水溶性基质 26.十二烷基硫酸钠(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乳剂、软膏:乳化剂 固体制剂的润湿剂/片剂的润滑剂 增溶剂 27.聚乙二醇(PEG)类 P28:片剂:水溶性润滑剂(PEG 4000, 6000) P58:片剂:薄膜包衣处方中的增塑剂 P77:胶囊剂:软胶囊中非油性液体介质(PEG 400) P79:滴丸剂:水溶性基质(PEG 4000, 6000,9300) P85:栓剂:栓剂基质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期末章节大题整理

《药理学》常考大题及答案整理﹝盗来的,大家加油背啊﹞来源:★梁怡★的日 志 《药理学》常考大题及答案整理 沁 写在前面:这份东西是根据一位马师兄(很抱歉我忘记名字了)的题目提纲整理的,里面的一些对章节学习的提示也是来自于他。大题基本都COVER到了,答案我是尽量按照书上的,可能会有漏的点请大家自己补充,PS,由于我只是一名考试党,只能说尽量帮助大家度过考试。对于考试中的非主流题目虽然不能担保了,但是背完它大题基本就没问题的。另外,下划线表示我没找到书上的答案。 第二章第三章:药效学和药动学 基本上不出大题,但是喜欢出选择题,所以还是要理解一些关键性的概念(比如药效学里头的神马效能,效价强度,治疗指数,激动药和拮抗药啊,药动学里头的ADME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概念等)(还有就是药动学那里的一些公式可以不用理会,考试不考计算)。 总论部分兰姐会讲得比较细,只要大家把她讲的容掌握就差不多了。 以前考过的大题有: 1效价强度与效能在临床用药上有什么意义? (1)效价强度是达到一定效应(通常采用50%全效应)所需剂量,所需剂量越小作用越强,它反映药物对受体的亲和力。其意义是效价强度越大时临床用量越小。 (2)效能是药物的最大效应,它反映药物的在活性,其意义一是表明药物在达到一定剂量时可达到的最大效应,如再增加剂量,效应不会增加;二是效能大的药物能在效能小的药物无效时仍可起效。 2什么是非竞争性拮抗药? 非竞争性拮抗药是指拮抗药与受体结合是相对不可逆的,它能引起受体够性的改变,从而干扰激动药与受体的正常结合,同时激动药不能竞争性对抗这种干扰,即使增大激动药的剂量也不能使量效曲线的最大作用强度达到原有水平。随着此类拮抗药剂量的增加,激动药量效曲线逐渐下降。 3肝药酶活化剂对合用药物的作用和浓度的影响? 第六章到十一章:传出神经系统药 一般会出简答题,但不会出论述题。 从第七章到十一章的容都比较重要,但是从历年大题来看以β受体阻断药考得最多,其次是阿托品。 以前考过的大题有: 1普萘洛尔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和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心血管:阻断心肌β1受体,产生负性肌力、负性节律和负性传导,心输出量、

中国药科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部分章节复习试题及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二章绪论&人体的基本组成 内环境、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被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神经调节快速、精确 体液调节缓慢、广泛、持久 自身调节准确、简单、有限 负反馈、正反馈的概念 如果反馈信号对控制部分作用的结果使输出变量向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变化则为负反馈。 如果反馈信号对控制部分作用的结果是使输出变量在原先活动的同一方向上进一步加强则为正反馈。 单位膜的液态镶嵌模型假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液态镶嵌模型------生物膜是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从而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何谓细胞周期、何谓神经元,神经纤维? 细胞周期:细胞经过生长和分裂完成增值的全过程,称细胞增值周期,简称~ 神经元: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是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感受刺激、传导冲动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的轴索外包胶质细胞所构成,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的分类。 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 周围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有哪几种? 施万细胞、卫星细胞 人体基本组织的分类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细胞的物质转运有几种方式,各有何特点。 一、被动转运(顺浓度,不耗能) 1.单纯扩散(不需膜上蛋白质帮助):脂溶性高,小分子,不带电荷的非极性分 子:O2 N2 CO2 乙醇尿素水(渗透) 2.易化扩散(需膜上蛋白质帮助) 二、主动转运(逆浓度差,耗能) 1.原发主动转运(需ATP直接供给能量) 2.继发主动转运(不需A TP直接供给能量) 三、出胞和入胞(膜的流动性) 简述易化扩散的特点和类型 特点见上。 类型: 1.经载体的易化扩散 被转运的物质与载体蛋白特异位点结合→载体蛋白变构→被转运物质反转到膜的另一侧被脱离。 饱和现象、立体构想特异性、竞争性抑制 2.经通道的易化扩散 通道蛋白(离子通道) 离子的选择性和门控特性 何谓原发主动转运、继发主动转运 原发主动转运:由细胞膜或内膜上具有ATP酶活性的特殊蛋白泵,直接水解ATP提供能量而将一种或多种物质逆着各自的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跨膜转运。 钠钾泵:每水解一分子A TP,可以逆浓度梯度将三个钠离子移出胞外,同时将两个钾离子移入胞内。 继发主动转运:一些物质借助于钠泵的工作所建立的钠离子在细胞膜两侧的浓度势能,逆浓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 何谓静息电位,简述其生产机制 在安静状态下,在细胞膜内外两侧存在着电位差,膜内电位低于膜外电位,这就是静息膜电位,简称静息电位。(习惯以膜外作为参考,膜内电位表示膜电位)机制:主要是因为钾离子的外流。P45 何谓动作电位?简述骨骼肌动作电位产生机制 当细胞受到刺激时膜电位所经历的快速而逆转的倒转和复原称为动作电位。 (极化超极化去极化超射复极化) 机制:在适当的刺激作用下,膜首先去极化达到阈电位,随之钠电导迅速增加使大量钠离子内流导致去极。此后钠电导减小,钾电导增加,大量钾离子外流导致复极。 (海豚毒素可阻断钠离子电流。四乙胺可阻断钾离子电流) 什么是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现象 试比较局部兴奋和动作电位的不同 局部兴奋:如果所施加的去极化的刺激强度不足以是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触发动作电位,但仍然可以引起细胞膜发生一定程度的去极化,这就是局部兴奋。如肌细胞的终板电位,感受器细胞的感受器电位和神经元突触处的突触后电位等。

(完整版)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复试真题整理

第一篇药理学总论 一绪论 附加题:试述你对未来研究工作的设想(设计)或建议(或对药理学的见解)93 比较用离体标本和整体动物研究药物的优缺点95 一个新药的研制,从初筛到上市,需经过哪些研究步骤00 试列举评价药物毒性的参07 药物在组织内浓集对其发挥药理作用和产生毒性作用均有影响,请各举一例说明这两方面的影响07 试述毒理学实验中常用的参数有哪些07 什么是GLP?GLP的目的及实验范围?10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 何谓生物利用度,试述其实用意义95 列举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产生的后果95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99 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其消除速常数(Ke)为1.0h-1,求出该药的t1/2.99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产生的后果00 何谓半衰期?其临床意义是什么01 对口服给药,静脉滴注,采取何法使血药浓度循序达到稳态浓度01 何谓半衰期,有何临床意义03 半衰期是不是一个固定数值04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意义06 三药物效应动力学 在从事新药的药效学研究中,应注意哪些主要问题94 何谓“首过效应”,如何避免它95 请解释:高敏性,耐受性和变态反应95 激动剂的量-效关系有三种作图方式,试作图和解说97 Sigma受体激动时的药理作用97 何谓受体数目的上调(up-regulation)和下调(down-regulation)00 何为不良反应?举例说明其分类07 药物不良反应有哪些,分别举例说明其特征07 四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何谓血脑屏障,哪些药物不易通过它?举例说明新生儿血脑屏障的差别95 试举例说明躯体依赖性与psychological dependence与药物依赖性之间的关系97 何为身体依赖性?简述其产生机制。如何评价之07 什么是药物的身体依赖性,简述其评价方法和原理07 第二篇化学治疗药 五抗微生物药物概论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复试真题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复试真题

注:5-单硝酸异山梨酯略溶于水(1mg/mL),M.P.70°C,口服吸收迅速,无首过效应,消除半衰期4-5小时。 4.在固体制剂的生产过程中,粉体的流动性有何实际意义?举例说明如何改善粉体的流动性。(8分) 5.试述冷冻干燥原理及其基本工艺过程。(7分) 6.试从卡波姆(Carbomer)的结构说明其性质和作用。(5分) 7.计算:(每题5分) (1)配制5%硫酸卡那霉素滴眼液1000mL,加入5.3g硼酸和1.4g硼砂调节pH,为使溶液等渗,尚需加入氯化钠多少? 1%溶液冰点下降值分别为:硫酸卡那霉素0.041;硼酸0.28;硼砂0.25;氯化钠0.58 (2)某水包油乳剂处方中韩5%硬脂酸和20%的蓖麻油,现拟用吐温81和司盘83为混合乳化剂,试计算两者最佳比例。 已知:HLB值: 乳化硬脂酸=17;乳化蓖麻油=13;吐温81=10;司盘83=3.7 8.请评述研究胃肠道内药物吸收的各种试验方法,并比较他们的优缺点。(15分)

9.药动学研究中有经典隔室模型的方法、生理学模型的方法以及不依赖室模型的方法共三大类,请阐明各种研究方法的原理、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原则以及三者优缺点的相互比较。(15分) 中国药科大学2000年药剂学复试真题(原题) 1.试述茶碱缓释片释放度测定过程及在设计释放度试验时应考虑的问题(10分) 2.写出至少三种释药速度方程,并对膜控释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讨论(10分) 3.试述润滑剂、助流剂、润湿剂或是粘合剂在压片过程中对流动性和均匀性的作用和机理。(10分) 4.试述渗透泵型、脉冲型、结肠定位型控释片的控释机理。(15分) 5.细胞色素C为细胞色素激活剂,拟制成规格为15mg/2ml 的注射剂供用,试述其制备工艺及注意事项。(15分)

《药剂学》龙晓英版_知识总结

药剂学知识总结 第一章绪论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剂型与制剂:把各种药物制成适合于治疗或预防应用、与一定给药途经想适应的给药形式。以剂型制成的具体药品成为制剂。 制剂学与调剂学:研究制剂生产工艺理论的科学成为制剂学。研究方剂的配制、服用等有关技术和理论的科学称为调剂学。两者以往总称药剂学。 药物传递系统:药物传递系统(DDS)是药物新剂型,新制剂,新技术的总称。包括:1.缓释和控释给药系统2.靶向给药系统3.黏膜给药系统4.经皮给药系统。 药物剂型的分类 1. 按给药途径分类:经胃肠道给药剂型;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2. 按分散系统分类:溶液型、胶体溶液型、乳剂型、混悬型、气体分散型、微粒分散型、固体分散型。 3. 按形态分类: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 4. 按制法分类:浸出剂型、无菌剂型。 第二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药物稳定性:不仅指制剂有效成分的化学降解,同时包括导致药物疗效下降、毒副作用增加的任何改变。一般包括:化学稳定性、物理稳定性、生物学稳定性、药效学稳定性和毒理学稳定性。 研究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的目的:提高制剂质量,保证药品药效与安全,提高经济效益。 影响制剂稳定性因素 处方因素:1.pH的影响2.广义酸碱催化的影响3.溶剂的影响4.离子强度的影响5.表面活性剂的影响6.处方中机质或赋形剂的影响。外界因素:1.温度的影响2.光线的影响3.空气(氧)的影响4.金属离子的影响5.温度和水分的影响6.包装材料的影响 药物制剂稳定化的其他方法 1.改变剂型或改进生产工艺 2.制成难溶性盐或稳定的衍生物。 稳定性试验 A新药申请药物稳定性的实验方法:1.影响因素实验2.加速实验3.长期实验4.稳定性实验的基本要求5.稳定性重点考查项目。 B恒温法:1.经典恒温法2.活化能估算法3.温度系数法(Q10法) C线性变温法 D热分析方法 E固体制剂稳定性试验的特殊要和方法 第三章液体制剂 液体药剂:指将药物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溶剂)制成的服或外用液体制剂。 分类: 1、均匀相液体制剂:低分子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 2、非均匀相液体制剂:溶胶剂、混悬剂、乳剂。 特点(与固体制剂(散剂、片剂等)相比) 优点:①分散度大,吸收快,迅速;②给药途径广泛,可服,也可皮肤、粘膜和腔道给药;③便于分取剂量,服用方便;④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5提高生物利用度。 缺点:①药物分散度大,化学稳定性差;②体积较大,携带、运输、贮存不方便;③水性液体制剂容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综合 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总集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综合 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总集 第一章绪论 1. 人体生理学:研究人体活动生命规律或生理功能的科学。★ 2. 离体器官或组织实验法:从活着的动物身上取出要研究的器官或组织置于近乎生理状态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或观察。 3. 活体解剖实验法:一般在动物失去知觉(麻醉或去大脑)而仍存活的情况下进行实验。 4. 慢性实验法:以完整健康清醒的机体为对象,在外界环境尽量保持自然的条件下,对某种功能进行研究。 第二章细胞和基本组织 1. 液态镶嵌学说:细胞膜的共同特点是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后者以a-螺旋或球形蛋白质的形式存在。 2. 嵌入蛋白:镶嵌在整个脂质双分子层上的蛋白质。 3. 表在蛋白:只附着在脂质双分子层上的蛋白质。 4. 单纯扩散:物质分子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扩散。 5. 易化扩散:不溶于脂质的或是很难溶于脂质的某些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分子,和Na K Cl 等离子,借助细胞膜上某些特殊的蛋白质顺浓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扩散。 6. Na泵:镶嵌在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上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7. 出胞:内分泌细胞内的激素或神经末梢内的递质,外分泌腺细胞内的分泌颗粒在分泌 时向细胞膜靠近,然后分泌颗粒膜或囊泡膜与细胞膜相互融合,最后在融合出破裂,将 其中的物质排出细胞。 8. 入胞:细胞外的物质被细胞膜“识别”后与其粘附,然后该处细胞膜内陷形成吞饮泡 进入细胞内。如物质是固体称为吞噬,是液体称为吞饮。 第三章略 第四章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 1. 刺激:能引起机体或组织细胞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变化。 2. 兴奋性:机体或组织细胞受到外界发生改变的刺激时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3. 兴奋:将机体受到刺激产生生物电现象的过程及表现称为~。 4. 反应:刺激所引起的机体或组织细胞的代谢改变及活动变化。 5. 可兴奋组织:在受到刺激后能迅速产生某种特殊生物电反应的组织,包括神经,肌肉,腺体。 6. 阈强度(阈值):能引起细胞或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低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高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 7. 阈刺激:刺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 8. 化学门控通道:它是细胞膜上的一种特异蛋白质,兼有受体和离子通道的功能,可以和一种特异的化学物质直接结合,从而引起通道的开放,这种由化学物质而引发的通道 开放称为~★ 9. 电压门控通道:由膜电位控制开放的通道。 10. 机械门控通道:由机械刺激引起的膜电位的变化而控制的通道。 11. 生物电现象:组织细胞不论在安静或活动时都具有电变化,这种现象称为~ 12. 静息电位(跨膜电位,静息电降,膜电位):细胞未受到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上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13. 去极化:细胞原来静息时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的状态。

完整版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复试真题.doc

中国药科大学 1999 年药剂学复试真题 ( 原题 ) 1.国内生产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输液 )处方组成如下: L- 赖氨酸盐酸19.2g L- 缬氨酸 6.4g 盐 L- 蛋氨酸 6.8g L- 组氨酸盐酸 4.7g 盐 L- 亮氨酸10.0g L- 苯丙氨酸8.6g L- 异丙氨酸 6.6g L- 苏氨酸7.0g L- 精氨酸盐酸10.9g L- 色氨酸 3.0g 盐 甘氨酸 6.0g L- 半胱氨酸盐 1.0g 酸盐 亚硫酸氢钠0.5g 注射用水加至 1000mL 试述其处方组成的依据、制备工艺及生产中常见的问题。 (10 分 ) 2.外用避孕药醋酸苯汞欲制成泡腾片供用,每片含醋酸苯 汞 0.003g ,试述其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及注意要点。(15 分) 3.欲将预防和治疗心绞痛和CHF 的药物 5- 单硝酸异山梨 酯制成缓释制剂 (口服 24 小时 / 次 )供用,试述其处方设计、 制备工艺及注意点。(15 分 )

注: 5- 单硝酸异山梨酯略溶于水(1mg/mL) , M.P.70 ° C,口服吸收迅速,无首过效应,消除半衰期4-5 小时。 4.在固体制剂的生产过程中,粉体的流动性有何实际意义? 举例说明如何改善粉体的流动性。(8 分 ) 5.试述冷冻干燥原理及其基本工艺过程。(7 分) 6.试从卡波姆 (Carbomer)的结构说明其性质和作用。(5分) 7.计算: (每题 5 分 ) (1)配制 5% 硫酸卡那霉素滴眼液 1000mL ,加入 5.3g 硼酸和1.4g 硼砂调节 pH ,为使溶液等渗,尚需加入氯化钠多少? 1% 溶液冰点下降值分别为:硫酸卡那霉素0.041 ;硼酸0.28 ;硼砂 0.25 ;氯化钠 0.58 (2)某水包油乳剂处方中韩 5% 硬脂酸和 20% 的蓖麻油,现拟用吐温 81 和司盘 83 为混合乳化剂,试计算两者最佳比例。 已知: HLB 值: 乳化硬脂酸 =17 ;乳化蓖麻油 =13 ;吐温 81=10 ;司盘 83=3.7 8.请评述研究胃肠道内药物吸收的各种试验方法,并比较 他们的优缺点。 (15 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