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乐活动:木瓜恰恰恰

打击乐活动:木瓜恰恰恰

打击乐活动:木瓜恰恰恰

活动目标:

1、根据图谱拍出相应节奏,并能为基本节奏型匹配相应的身体

动作。

2﹑引导幼儿在前四句句末,随音乐节奏边拍×××,边念“恰

恰恰”。

3、培养幼儿对打击乐活动的兴趣,,在合作中体验打击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

根据图谱拍出相应节奏,并能为基本节奏型匹配相应的身体动作。

活动难点:

随音乐节奏边拍×××边念“恰恰恰”。

活动准备:

音乐《木瓜恰恰恰》,带有各种水果的图谱,PPT课件,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请幼儿观看有关印尼的风俗民情以及生活习惯的图片,为引出课题做铺垫。

二﹑展开部分

1..初步欣赏音乐,感知音乐结构

(1)听了刚才的音乐你的心情怎么样?(2)你想用什么动作

第 1 页/ 共 2 页

大班音乐《打击乐--木瓜恰恰恰》说课稿

大班音乐《打击乐--木瓜恰恰恰》说课稿 大班音乐《打击乐--木瓜恰恰恰》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木瓜恰恰恰》是一首改编歌曲,曲风来自印尼的热带雨林风情。旋律活泼流畅、节奏明快跳跃、段落清晰分明、意境优美,里面有很多幼儿喜欢的水果,具有较强感染力。本乐曲以AB两段构成,且分段鲜明,易于幼儿欣赏分辨,较适合以打击乐的形式来诠释对乐曲的表现。 2.随着大班幼儿对乐曲结构及对乐曲理解能力的提高,加上我班幼儿非常喜欢节奏表达方式,喜欢用各种乐器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有一定的演奏基础,因此以《木瓜恰恰恰》开展打击乐活动,可以让幼儿感受到节奏活动带来的快乐,并提升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及和同伴间合作演奏的能力。 二、说活动目标 认知和能力目标: 1.能根据图谱和教师的暗示拍出相应的节奏,学习用打击乐器演奏《木瓜恰恰恰》。 情感目标: 2.喜欢参加打击乐活动,感受和同伴合作演奏的快乐。 三、说重难点 重点:学习看图谱演奏乐器《木瓜恰恰恰》。 分析:图谱教学在打击乐中为幼儿带来直观形象的可视效果,幼儿通过观察图谱的、大小和颜色深浅不同来区分节奏型,乐曲间的相互配合以及相互合作的规律。大班初期可以在教师的提示下学习看图谱完整演奏较长的曲目。 难点:能看指挥进行分声部演奏,保持与集体的一致性。 分析:在打击乐中,除了自我感受、自我表达音乐的风格,分声部合作演奏是非常重要的,对幼儿的合作能力也有一定促进的作用。在器乐训练过程中,大家要保持一致,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要注意倾听音乐和他人的演奏,并使自己的演奏与整体音响相协调。在打击乐演奏过程中学习看指挥,即努力使自己服从于整体音响形象。要使每个人演奏的音响服从于整体音响达到完善协调和一体的感觉,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打击乐】中班木瓜恰恰恰

打击乐中班《木瓜恰恰恰》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结构,根据图谱掌握相应的节奏。 2、初步学习用打击乐器演奏《木瓜恰恰恰》。 3、演奏中,注意相互配合,与集体形成默契。 活动准备:圆舞板铃鼓小铃音乐《木瓜恰恰恰》范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演奏《木瓜恰恰恰》进入活动主题。 二:基本部分: 1、听音乐,幼儿用乐器演奏《木瓜恰恰恰》。 师:我们刚刚是用哪一种乐器来演奏的? 幼儿:圆舞板、铃鼓、小铃 2、刚刚我们是用圆舞板、铃鼓、小铃演奏的。今天老师想用一种乐器来演奏,就只用铃鼓来演奏,怎样才能演奏的又好听又好看呢?你们能不能演奏的又好听又好看呢? 幼儿:能(让幼儿说一说怎样演奏呢) 师:我在电视里找了一段阿姨表演节目的录像片,里面的阿姨就是用一种乐器又好听,又好看。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3、让幼儿欣赏大屏幕 师:这段阿姨表演的是不是又好听又好看呢?

幼儿:是 师:怎么好看呢?(让幼儿学一学) 幼儿:阿姨的动作 师:让幼儿试一试怎样用铃鼓做好看的动作(可以敲一敲、摇一摇……) 4、让幼儿把音乐范例《木瓜恰恰恰》上面的菠萝和木瓜这一段配上动作。(刚才小朋友想了很多动作,上面敲,左右一起敲,下面敲、旁边敲) 师:菠萝这可以换个什么动作? 幼儿:铃鼓可以放底下和后面敲 师:老师在木瓜和菠萝上贴上相应的图片。让幼儿拿出铃鼓按照图片做相应的动作(听音乐再做一遍) 5、合作表演,让幼儿欣赏大屏幕。 师:有没有发现屏幕中的阿姨怎么合作的? 幼儿:幼儿阿姨不敲自己的鼓,敲旁边的鼓。 师:她们有没有敲的乱七八糟的? 幼儿:没有 师:这里面肯定有诀窍,今天老师也让小朋友试一试。要求:“咚哒哒”“咚”是敲在自己的鼓上,“哒哒”是敲在别人的鼓上。而且三个小朋友还要合作的好。(三个三个的小朋友拿着铃鼓下位,去试试看,怎样让“咚”敲在自己的鼓上,“哒哒”敲在别人的鼓上)

《木瓜恰恰恰》教学反思

《木瓜恰恰恰》教学反思 歌曲《木瓜恰恰恰》是一节以欣赏切入的情景式音乐课。这首印度尼西亚歌曲,它通过“叫卖”的形式,以欢快、活泼的旋律唱出了卖瓜人的喜悦心情。由于歌曲运用了恰恰恰的弱起节奏以及连续的切分节奏,给歌曲的演唱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1、本单元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通过熟悉外国的民间音乐,了解世界个地的地理风貌和风土人情。因此,在导入时,通过观赏印尼的风光及讲解,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音乐,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歌曲的兴趣。 2、遵循了音乐是音响艺术、听觉艺术的原则,歌曲是听会的,随着衬词拍节奏等,都是为了增加学生聆听歌曲的遍数,歌曲就是在数次听辩中不知不觉学会的,减轻了学生学习新歌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3、我把歌曲所具有的独特旋律、节奏特点与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来积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自发性的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切分节奏是本课的难点,我通过听节奏,打节奏,唱歌词等练习中循序渐进的感受切分节奏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4、为歌曲设计打击乐伴奏以及肢体伴奏,达到渲染课堂气氛 5、在拓展教学这一环节中,我搜集了歌曲〈卖货郎〉〈卖汤圆〉等歌曲,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段,更明确地使学生了解了“叫卖”这一艺术形式,并鼓励学生加入各种叫卖声来进行演唱。大大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表现欲望,为本节课的教学掀起一阵小小的高潮,从而使歌曲的演唱技能进一步得以提高。 当然,本节课中也出现了许多不足的地方: ⒈整节课时间太赶,没能突出课堂重点。 ⒉切分音的强弱关系还需重点指导,学生在演唱歌曲时的弱强弱体现的还不够明

木瓜恰恰恰打击乐教案

木瓜恰恰恰打击乐教案 【篇一:大班打击乐教案:木瓜恰恰恰】 幼儿园教案大全 活动目标: 1、感受印尼歌曲的风格,熟悉乐曲结构,并根据图谱拍出相应的节奏型。 3、注意看指挥演奏,体验师生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谱一张,视频音乐,课件,幼儿人手一件打击乐器(圆舞板、三角铁、铃鼓若干)。 活动过程: 一、感受印尼歌曲的风格、结构。 1、看视频短片,感受印尼歌曲的风格。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地方? 小结:印度尼西亚是一个热闹的岛国,那里盛产各种各样的水果, 那里的人们热情、善良,能歌善舞。 2、欣赏歌曲,感知乐曲结构。 教师: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有没有听到特别的地方? “恰恰恰”是不是从乐曲的开始到结束都有? 小结:这首歌曲有两段,前面一段每句的句末有“恰恰恰”,后面一 段没有。 二、熟悉图谱,用身体动作演奏。 1、出示图谱,观察图谱,说出图谱上的图标,认识重复记号。 2、身体动作练习。(引导幼儿用拍手、跺脚、 拍肩等动作看图进行节奏练习。) 三、学习用乐器演奏。 1、集体配器。 1)介绍乐器,认识并巩固三种不同乐器的打击方法。 2)尝试根据图谱为乐曲匹配相应的乐器。 2、完整徒手练习演奏。 3、看图谱集体完整演奏。 4、看指挥演奏。 5、面向观众演奏。 幼儿园教案大全

【篇二:《木瓜恰恰恰》教学设计】 木瓜恰恰恰 ——音乐学科三年级欣赏课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按照“以听觉为中心”的观点组织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进行欣赏课《木瓜恰恰恰》的教学。 (二)理论依据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把握并表 现音乐的风格,在对比、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变化。养成聆听音乐的 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 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 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二、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分析:《木瓜恰恰恰》是印度尼西亚流传很广的一首歌曲。通 过欢快、活泼的旋律唱出了卖瓜人的喜悦心情。由于歌曲运用了恰 恰恰的节奏,使歌曲显得非常活泼并富有情趣。歌曲分三段体,大 调式。歌词非常生活化,表现了卖瓜人挑着瓜到城里去卖的过程。(二)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平时上课时纪律比较好,各个都很认真,整体的音乐 基础还可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不错,对音乐充满浓厚的兴趣,学生 在演唱时不喊唱,认识到气息的作用,演唱时充满感情。 各班的学生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 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大约占整体学生的30%―35%左右, 中等生的人数占多数,大约是50%―55%,这批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进 一步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对于音乐有缺乏兴趣,所以 情况不是很好。 音乐方面比较差的同学在班中占15%―20%,其中包括唱歌音准不佳,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视谱不会等。这些学生对音乐课喜欢, 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也学不好。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木瓜恰恰恰》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木瓜恰恰恰》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标题问题是大班艺术教案活动之一的打击乐《木瓜恰恰恰》随着大班幼儿对乐曲的结构及对曲子理解能力的提高,幼儿逐步喜欢通过打击乐活动来体现对乐曲的喜爱。乐曲《木瓜恰恰恰》是一首符合我们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的曲子。乐曲的结构是常见的再现式三段体A-B-A。A段旋律优美,体现印尼人民丰收喜悦的表情;B段的旋律活泼、明快,作者以切分音的方式表现丰收后人们聚集在一起欢快舞蹈的场面。整首乐曲旋律简洁、节奏明快、乐段清晰、富有感染力,所以以《木瓜恰恰恰》开展打击乐演奏活动,易给幼儿享受到奏乐活动带来的快乐,以及能促进幼儿的合作协调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能使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体现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将该活动设计为两课时。在第一课时幼儿初步感受了印尼乐曲的风格,音乐的结构、初步看图谱拍打节奏。因此我从情感态度、能力、认知水平三个方面预定第二课时的目标: 1、进一步感受印尼乐曲的风格,在合作中体验打击乐活动的快乐。

2、学习用打击乐器演奏《木瓜恰恰恰》。 3、幼儿学习连结本身的声部,并与其它声部协调一致。 以上目标的提出主要是想通过目标的实现让幼儿享受奏乐活动的快乐,发展幼儿运用打击乐器进行艺术展现的能力,同时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其中包罗对节奏感、结构感等音乐要素的敏感性。 3、教材重难点 按照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学习用打击乐器演奏《木瓜恰恰恰》。活动难点:能进行简单的分声部演奏,在连结本身声部的同时,与其它声部协调一致。 4、教学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经了解有关印尼的风俗民情以及生活习惯。 (2)物质准备:画有各种水果及果篮的图谱、磁带、打击乐器、印度风情课件。 (3)场地准备:幼儿座位设计为“品字型”。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我力求达到“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本次活动采用的主要教法有: 1、激趣法:活动开始部分让幼儿听着《木瓜恰恰恰》的歌曲跳恰恰舞,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此外教师借助了多媒体课件,让幼儿欣赏印尼风情,给幼儿以直观经验,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2021中班打击乐教案 木瓜恰恰恰

中班打击乐教案木瓜恰恰恰廖小华老师 中班打击乐教案:木瓜恰恰恰 活动目标: 1、根据图谱和教师的暗示拍出相应的节奏型,初步学习打击乐演奏《木瓜恰恰恰》。 2、探索在“恰恰恰”处的配器方案。 3、演奏中,在音色、音量和表情上形成默契。 活动准备: 1、《木瓜恰恰恰》的图谱,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2、将幼儿座位排成“满天星”,分别使用铃鼓、木鱼、串铃、碰铃四种乐器。(人手一件) 活动过程: 1、教师指导幼儿根据图谱学习相应的节奏型。

(1)教师出示教学图谱 教师:你看到图上有哪些水果? (2)教师指图,幼儿拍手。 教师:现在水果们想和小朋友玩一个拍手的游戏,老师指得快你们就拍得快,老师指得慢你们就拍得慢。在B段果篮有飘带的地方小朋友拍一下手打开。 2、在教师的帮助下,幼儿学习将音乐与图谱匹配。 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看教学图谱拍节奏。 教师:这里有一首好听的乐曲,里面还有“恰恰恰”的声音,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看图拍手。 3、教师引导幼儿倾听a段音乐,在每一句的句末随节【小班安全教案 /】奏念“恰恰恰”

(1)教师:刚才在图谱中“樱桃”的地方,音乐里有什么?我们也来说一说。 (2)教师唱曲谱,放慢速度帮助幼儿重点练习A段音乐,每一句句末念“恰恰恰”。 (3)教师指图,幼儿随音乐完整地拍出节奏,进一步感知乐曲的结构。 4、教师请一个幼儿指图,其余幼儿拍节奏,进一步感知乐曲结构。 5、幼儿学习看指挥分声部拍节奏。 (1)教师一边唱一边当指挥,先尝试指向各个小组,引导幼儿明确指挥手势的含义。 教师:现在我来当指挥,我指到哪组,哪组小朋友就拍手。 (2)在整首乐曲的录音伴奏下,教师指挥,幼儿完整拍节奏。 6、教师引导幼儿探索配器方案。

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活动《木瓜恰恰恰》

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活动《木瓜恰恰恰》含 课件 活动目标: 1、在师生合作中体验打击乐活动的快乐; 2、幼儿 进一步学习保持自己的声部,并与其它声部协调一致;3、学习用打击乐器演奏《木瓜恰恰恰》,并能达到简单的分声部演奏。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磁带,打击乐器。 2、经验准备:幼儿已经了解有关印尼的风俗民情以及生活习惯。 活动重点: 学习用打击乐器演奏《木瓜恰恰恰》。 活动难点: 能进行简单的分声部演奏,在保持自己声部的同时,与其它声部协调一致。 活动过程: 1、入场:《加沃特舞曲》,以节奏为主线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课件欣赏:印尼风俗民情,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导入新课。 3、印尼舞蹈:《东方之珠》,感受印尼歌曲的风格。

4、幼儿整体欣赏音乐,进一步熟悉音乐结构。 5、在教师的提示下,按乐曲结构,看图谱拍节奏,并在恰恰恰处边拍边念。 6、幼儿分声部练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反复练习不同声部的节奏型。 7、指导幼儿根据形成的节奏方案设计出配器方案,并尝试演奏。 8、组织幼儿分声部进行乐器演奏。此环节中,可以鼓励幼儿为乐队做指挥。 9、活动延伸:鼓励幼儿用自己的形体语言来表现这首乐曲,在轻松欢快中结束活动。 课件下载 1、ppt多媒体课件 2、FLASH动画课件 活动目标: 1、在师生合作中体验打击乐活动的快乐; 2、幼儿进一步学习保持自己的声部,并与其它声部协调一致; 3、学习用打击乐器演奏《木瓜恰恰恰》,并能达到简单的分声部演奏。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磁带,打击乐器。 2、经验准备:幼儿已经了解有关印尼的风俗民情以及生活习惯。 活动重点: 学习用打击乐器演奏《木瓜恰恰恰》。 活动难点: 能进行简单的分声部演奏,在保持自己声部的同时,与其它声部协调一致。 活动过程: 1、入场:《加沃特舞曲》,以节奏为主线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课件欣赏:印尼风俗民情,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导入新课。 3、印尼舞蹈:《东方之珠》,感受印尼歌曲的风格。 4、幼儿整体欣赏音乐,进一步熟悉音乐结构。 5、在教师的提示下,按乐曲结构,看图谱拍节奏,并在恰恰恰处边拍边念。 6、幼儿分声部练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反复练习不同声部的节奏型。 7、指导幼儿根据形成的节奏方案设计出配器方案,并尝试演奏。

大班打击乐:木瓜恰恰恰

大班打击乐:木瓜恰恰恰 教材分析 打击乐《木瓜恰恰恰》这是一首充满印尼风味的作品。它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段落清晰,意境优美,很有感染力。非常适合大班幼儿进行演奏和创编活动。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初步感受印尼歌曲的风格,了解歌曲AABA的结构。难点是学习用打击乐器演奏《木瓜恰恰恰》,并能分声部合奏。 幼儿基础分析 这是大班幼儿本学期第二次打击乐活动,他们已经对一些常见的打击乐有所了解,大部分的幼儿能够正确的使用一些常见的打击乐器。但是个别幼儿还不太会拿碰铃。在节奏谱上,孩子们基本上能按节奏敲打,部分幼儿对于节奏变换的比较频繁的节奏就很难掌握了。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印尼歌曲的风格,了解歌曲AABA的结构。 2.学习用打击乐器演奏《木瓜恰恰恰》,并能分声部合奏。

3.体验合作打击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节奏谱子、打击乐器(碰铃、沙球、圆舞板) 一、感受印尼歌曲的风格、结构。 1.看视频短片,感受印尼歌曲的风格。(听一段) ①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地方? 小结:印度尼西亚是一个热闹的岛国,那里盛产各种各样的水果,那里的人们热情、善良,能歌善舞。 ②提问:歌曲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过渡:哪里听见了恰恰恰呢? 2.出示图谱,欣赏歌曲,感知乐曲结构。(完整欣赏) ①提问:在歌曲的哪里出现了“恰恰恰”? ②提问:歌曲有几段?哪里是重复的? 小结:这首歌曲是AABA的结构,A段每句的句末有“恰恰恰”,B段没有。 二、熟悉图谱,用身体动作演奏。 过渡语:孩子们你们能用身体动作为这首乐曲打节奏吗? 1.身体动作练习。(1—2遍) (引导幼儿用拍手、跺脚、拍肩等动作看图进行节奏练习。) 三、学习用乐器演奏。 过渡语:刚才我们都用身体动作为乐曲打节奏,接下来乐器宝宝也想和你们一起,你们欢迎吗? 1.集体配器。 ①介绍乐器,认识并巩固三种不同乐器的打击方法。 ②尝试根据图谱为乐曲匹配相应的乐器。 2.完整徒手练习演奏。 3.看图谱集体完整演奏。 4.分声部演奏(看指挥)。 5.交换乐器和声部进行演奏。

中班打击乐教案:木瓜恰恰恰

活动目标: 1、根据图谱和教师的暗示拍出相应的节奏型,初步学习打击乐 演奏《木瓜恰恰恰》。 2、探索在“恰恰恰”处的配器方案。 3、演奏中,在音色、音量和表情上形成默契。 活动准备: 1、《木瓜恰恰恰》的图谱,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2、将幼儿座位排成“满天星”,分别使用铃鼓、木鱼、串铃、碰铃四种乐器。(人手一件) 活动过程: 1、教师指导幼儿根据图谱学习相应的节奏型。 (1)教师出示教学图谱 教师:你看到图上有哪些水果? (2)教师指图,幼儿拍手。 教师:现在水果们想和小朋友玩一个拍手的游戏,老师指得快你们就拍得快,老师指得慢你们就拍得慢。在B段果篮有飘带的地方小朋友拍一下手打开。 2、在教师的帮助下,幼儿学习将音乐与图谱匹配。 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看教学图谱拍节奏。 教师:这里有一首好听的乐曲,里面还有“恰恰恰”的声音,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看图拍手。

3、教师引导幼儿倾听A段音乐,在每一句的句末随节奏念“恰恰恰” (1)教师:刚才在图谱中“樱桃”的地方,音乐里有什么?我们也来说一说。 (2)教师唱曲谱,放慢速度帮助幼儿重点练习A段音乐,每一句句末念“恰恰恰”。 (3)教师指图,幼儿随音乐完整地拍出节奏,进一步感知乐曲 的结构。 4、教师请一个幼儿指图,其余幼儿拍节奏,进一步感知乐曲结构。 5、幼儿学习看指挥分声部拍节奏。 (1)教师一边唱一边当指挥,先尝试指向各个小组,引导幼儿 明确指挥手势的含义。 教师:现在我来当指挥,我指到哪组,哪组小朋友就拍手。 (2)在整首乐曲的录音伴奏下,教师指挥,幼儿完整拍节奏。 6、教师引导幼儿探索配器方案。 (1)教师:《木瓜恰恰恰》是一首打击乐,打击乐就要用打击 乐器演奏,我们这里有铃鼓、碰铃、串铃、木鱼,在“恰恰恰”的地方用哪一种乐器演奏,更像“恰恰恰”的声音呢?为什么? (2)教师:飘带的地方用什么乐器演奏?为什么? (3)教师引导手持铃鼓的幼儿空手模仿乐器的动作练习一次。

【原创】打击乐:木瓜恰恰恰

艺术活动:木瓜恰恰恰(演奏) 活动目标: 1、感受印尼歌曲的风格,熟悉乐曲结构。 2、幼儿能看图谱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3、在集体合奏中体验演奏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图谱、木瓜实物、铃鼓、碰铃、响板、沙球若干 活动过程: 一、感受印尼歌曲的风格,乐曲结构。 1、观看课件《印尼风光》: 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一个地方旅游——请看大屏幕。(幼儿观看)你看到了什么?(预设幼1:有大海;幼2:有很多树、水果;幼3:有很多人,有的人头上还顶着水果)这是什么地方呢?(幼:?) 小结:老师告诉你们吧,这个地方叫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印尼是一个热闹的岛国,那里的人们待人热情又善良,还能歌善舞,那里盛产各种各样的水果,有芒果、香蕉、番石榴、菠萝、榴莲、橘子还有木瓜,瞧,这就是木瓜。 2、出示实物木瓜:大家好,我的名字叫木瓜,我是一种来自印尼的水果。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印尼乐曲,名字叫做《木瓜恰恰恰》,请大家一起来欣赏吧! 3、欣赏乐曲,感知乐曲结构。 师:听了这首乐曲,你有什么感觉?(幼1:感觉很好听;幼2:听了很快乐;幼3:很有趣)有没有听到特别的地方?(幼:没有)它有几段?(幼1:一段;幼2:两段;幼3:三段)我们再欣赏一遍,看谁的小耳朵最灵,听出来这首乐曲有几段?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二、结合图谱,再次欣赏音乐。 1、教师随音乐帮助幼儿熟悉图谱。 师:谁的小耳朵最灵,听出了这首乐曲有几段?(幼:两段)有没有听到比较特别的地方?(幼:有听到“恰恰恰”) 师:“恰恰恰”是不是从乐曲的开始到结束都有?(幼:第一段有,第二段没有) 小结:这首乐曲有两段,第一段每句的句子末尾有“恰恰恰”,第二段没有。 2、幼儿尝试用身体动作来表示图谱中的水果,并进行拍奏。 师:这么好听的乐曲,老师真想为它伴奏,小朋友一边看图谱,一边看老师做了哪些动作? (师拍奏)木瓜、樱桃、菠萝分别是用什么动作表示的?(幼:“木瓜”是拍拍手,“樱桃”是念“恰恰恰”,“菠萝”是拍拍腿) 师:小朋友你们也想为这首歌曲伴奏吗?小朋友一边看着图谱,一边做动作。(教师指图,幼儿徒手练习) 师:小朋友拍的真好,配上音乐再来一遍,好吗?(听音乐徒手练习) 师:现在我们为第二段乐曲伴奏,先看老师是怎样伴奏的?(师示范)刚才老师做了什么动作?飘

四年级音乐《木瓜恰恰恰》教案

四年级音乐《木瓜恰恰恰》教案 教学目标: 1. 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和喜悦心情。 2. 简介印尼,了解一些“叫卖”的艺术形式。 教学重点: 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教学难点: 正确地演唱《木瓜恰恰恰》的弱起小节及切分音的节奏。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各种水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很高兴能和你们共同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随着音乐来放松一下。(播放音乐,学生和老师一起律动。) 过渡语:同学们的模仿力可真棒,现在就让老师带你们去市场上转转,看看那里都发生了哪些新鲜事。 二、导入: 1. 教师拿报纸表演卖报的情景。 师:这首歌曲大家熟悉吗? 生:熟悉。 师:那你们说说老师是卖什么的? 生:卖报纸的。 师:回答正确,那告诉老师,我是用什么方式叫卖的? 生:唱歌的形式。 师:对。那你们是不是觉得很新鲜呀? 生:是。 师:这种方式和我们平时说话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有旋律感、生动、嘹亮、悠长。 师:这种流传在民间的以唱歌的方式来叫卖的歌曲就叫卖歌。 2. (课件出示叫卖歌曲含义)师生齐读共同了解其含义。 过渡语: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另外一首叫卖歌曲。请同学们仔细听,看这首歌曲是卖什么的? 三、学习歌曲 (一)听一听 1. (播放《木瓜恰恰恰》的歌曲)生仔细听。 生:这首歌曲是卖水果的。 师:它的主打产品是什么水果? 生:木瓜。(课件出示木瓜图片) 2. 生描述木瓜的形状、颜色、味道。 (二)了解印尼

1. 你知道木瓜生长在哪儿吗?(多媒体展示画面,师讲解) 木瓜主要产地在印尼,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由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13667个大小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被人们称为千岛之国。由于那里的火山十分活跃,所以被称为火山之国。印尼小姑娘漂亮的服饰和翩翩的舞姿都令人赏人悦目。印尼最有名的旅游胜地巴厘岛,那里风景如画,景色怡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有神仙岛、花之岛的美称,那里盛产水果,有芒果、番石榴、榴莲,还有木瓜,看,我们来到了热闹的水果市场,如果要让你来卖水果,你会怎么叫卖? (生:我高兴急切地吆喝:我的水果好,快来买呀!) 2. 那我们来听听还有哪些水果?听录音范唱。 3. 师范唱。 4. 体验歌曲带来的感受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次听听这首歌,听它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生:活泼、欢快、喜悦…… 这首歌的名字就叫《木瓜恰恰恰》(课件出示歌名)。 5. 感受恰恰韵律。 师:同学们听出来了吗?这首歌哪儿最有特点? 生:恰恰恰 师:这个恰恰恰是轻快的还是笨重的?出现在每个乐句的前面还是末尾?(师生一起说“恰恰恰”。) 6. 师生一起随着歌声唱唱轻快的“恰恰恰”。 7. 如果让你给这段歌声加上伴奏的话,你觉得在哪儿加比较合适?(生略)让我们拿起自己制作的沙锤来为这段音乐加上伴奏。 8. 大家仔细看,我随着音乐加上了恰恰恰的动作,大家可能发现,不管我手上的动作怎样变化,我都随着音乐在扭胯,让我们来试试吧。 9. 我们一起边说边做,看谁的动作既能合上音乐的感觉又和别人都不一样(师生共同扭胯)。(发现较好学生,请她上台带领同学们再来一次。) 10. 刚才我们又唱又跳,真开心! (三)唱一唱 1. 师生合作演唱歌曲 (出示歌谱放伴奏) 2. 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 师:第一部分的四句节奏是一样的。后部分的两句是一样的。也就是刚才我们的吆喝节奏。 3. 学唱第一部分歌词 ⑴读歌词 ⑵唱歌词 ⑶分组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4. 学唱第二部分歌词 ⑴读歌词 ⑵唱歌词 ⑶分组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5. 自学第三部分 ⑴读歌词 ⑵唱歌词 ⑶分组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大班打击乐“木瓜恰恰恰”教案及反思21

大班打击乐《木瓜恰恰恰》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结构,根据图谱掌握相应的节奏型。 2.初步学习用打击乐器演奏《木瓜恰恰恰》,能看指挥,协调一致的演奏乐器。。 3.体验为《木瓜恰恰恰》伴奏所带来的成功感。 活动准备: 1.图片:木瓜、铃鼓、小铃、响板、。 2.打击乐图谱、节奏卡( XX X )、电脑。 2.排好打击乐位置,位置下人手一件铃鼓、碰铃、串铃、指挥棒。 活动过程: 一、谈话,认识节奏小卡。 小朋友,你认识这个节奏吗?用手拍的话,怎么拍?老师还可以给这个节奏配上 一个词“恰恰恰”,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二、欣赏歌曲《木瓜恰恰恰》 1、请大家在欣赏歌曲的时候,找找哪里有“恰恰恰”,可以轻轻跟着一起唱出来。 2、歌曲里面除了听到“恰恰恰”,还听到了什么? 3、小结:这是一首印度尼西亚的的歌曲,那里盛产各种甜美的瓜果,大家边吃边 唱歌跳舞,特别的开心,所以乐曲听上去是什么感觉? 4、出示木瓜,介绍歌曲名称《木瓜恰恰恰》。 三、观看打击乐图谱,了解图谱内容。 1、老师把歌曲的节奏展示在这里,除了有节奏,还有各种水果,请大家找找看,歌曲里面的恰恰恰是哪一种水果呢? 2、幼儿随教师指图拍手,慢速的拍出节奏。 四、幼儿倾听歌曲,熟悉乐曲结构,并将音乐与图谱相匹配。 1、倾听时,教师可边指图边引导幼儿匹配、感受,随教师指图拍节奏。要求幼儿能够整齐的作出反应,注意休止符的地方。 2、了解乐曲ABA的结构,认识重复符号,了解第三段和第一段是一样的。 四、幼儿分部练习。 1、在教师放慢速度演唱歌曲旋律声中,根据教师面对不同小组的动作,幼儿学习迅速、准确地用身体节奏节奏动作表示。 2、在伴奏下,幼儿根据教师指挥迅速作出节奏动作反应。 五、指导幼儿根据预定的节奏方案设计出配器方案。

大班打击乐活动:木瓜恰恰恰

大班打击乐活动:木瓜恰恰恰 教学目标: 1、欣赏印尼民曲《木瓜恰恰恰》,学习用打击乐器演奏乐曲。 2、培养幼儿对打击乐活动的兴趣,,在合作中体验打击乐活动的快乐。 教学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经了解有关印尼的风俗民情以及生活习惯。 2、物质准备:实物木瓜、“水果丰收景象”的课件、三角铁、铃鼓、沙锤、画有各种水果的图谱、三种乐器的标志图和图谱中水果的大图片、乐曲CD。 3、场地准备:幼儿座位设计为“品字型”。 教学过程: 1、律动入场:《木瓜恰恰恰》。 教师出示真实的木瓜提问: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 幼儿回答:木瓜 教师:对了,木瓜是印度尼西亚盛产的水果之一,上次我们看了一些与印度尼西亚有关的图片,了解了一些印度尼西亚的风土人情,听说今年印度尼西亚的木瓜丰收了,他们要开一个“木瓜庆祝会”,邀请我们参加呢!来!我们边欣赏他们的民歌《木瓜恰恰恰》,边围圆圈玩游戏和品尝木瓜吧!(教师托着木瓜与幼儿一起入室) 2、游戏:“快乐恰恰恰”。 1)请幼儿欣赏乐曲 师:小朋友,我们来到了“木瓜庆祝会”的现场了,请你们欣赏一下水果丰收的景象吧!(幼儿观看课件,欣赏乐曲。)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乐曲叫什么名字呢? 幼:《木瓜恰恰恰》 师:您觉得这首乐曲有什么地方是很有趣的呢? 幼:每一个乐句的后面都有×××(恰恰恰)的节奏。 师:你会用什么动作表示×××(恰恰恰)的节奏呢?【启发幼儿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动作,并边做动作,边说×××(恰恰恰)】

2)游戏:“快乐恰恰恰”。 第一次游戏:幼儿听音乐按节奏踏步走,当听到“恰恰恰”时边做动作,边说×××(恰恰恰)。 第二次游戏:幼儿与好朋友合作游戏,当音乐到“恰恰恰”时,按老师的提示与好朋友碰撞身体的相应部位。(请幼儿交换朋友,游戏重复两次) 3、幼儿倾听乐曲,了解乐曲结构: 师提问:你觉得这首乐曲有几段?每段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幼儿根据以往欣赏乐曲的经验进行回答) 4、(教师出示图谱)今天,老师还带了一幅图谱来,这是什么乐曲的节奏图谱呢?图谱上有什么水果?里面的节奏应该怎么打?引导幼儿读唱图谱,并将音乐与图谱相匹配。 5、幼儿听音乐随教师指图拍节奏,引导幼儿在每一乐句末练习念、拍“恰恰恰”。(请个别幼儿出来示范打、重点辅导跟不上的幼儿。) 6、指导幼儿根据预定的节奏方案设计出配器方案: 师:你们听到音乐里有什么乐器在唱歌吗?它们是怎样唱的? 幼:有三角铁,有铃鼓,还有沙锤 师:它们是一起唱的吗? 幼:不是,它们是轮流唱的。 师:是谁先开始唱的? 幼:三角铁 师:“菠萝”处可用什么乐器演奏? 幼:用三角铁 师:“木瓜”处是什么乐器在唱歌呢?可用什么乐器演奏? 幼:是铃鼓 师:×××(恰恰恰)是什么乐器在唱歌呢?可以用什么乐器演奏? 幼:可以用沙锤 师:小朋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三种乐器,分别是铃鼓、三角铁和沙锤,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按水果组就座。 7、组织幼儿进行乐器演奏。 (1)在录音伴奏下,教师指挥,幼儿演奏。

大班打击乐活动木瓜恰恰恰说课稿

大班打击乐活动《木瓜恰恰恰》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大班艺术领域活动之一的打击乐《木瓜恰恰恰》随着大班幼儿对乐曲的结构及对曲子理解能力的提高,幼儿逐步喜欢通过打击乐活动来表现对乐曲的喜爱。乐曲《木瓜恰恰恰》是一首符合我们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的曲子。乐曲的结构是常见的再现式三段体A-B-A。A段旋律优美,表现印尼人民丰收喜悦的心情;B 段的旋律活泼、明快,作者以切分音的方式体现丰收后人们聚集在一起欢快舞蹈的场面。整首乐曲旋律简洁、节奏明快、乐段清晰、富有感染力,所以以《木瓜恰恰恰》开展打击乐演奏活动,易给幼儿享受到奏乐活动带来的快乐,以及能促进幼儿的合作协调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能使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将该活动设计为两课时。在第一课时幼儿初步感受了印尼乐曲的风格,音乐的结构、初步看图谱拍打节奏。因此我从情感态度、能力、认知水平三个方面预定第二课时的目标: 1、进一步感受印尼乐曲的风格,在合作中体验打击乐

活动的快乐。 2、学习用打击乐器演奏《木瓜恰恰恰》。 3、幼儿学习保持自己的声部,并与其它声部协调一致。 以上目标的提出主要是想通过目标的实现让幼儿享受奏乐活动的快乐,发展幼儿运用打击乐器进行艺术展现的能力,同时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其中包括对节奏感、结构感等音乐要素的敏感性。 3、教材重难点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学习用打击乐器演奏《木瓜恰恰恰》。活动难点:能进行简单的分声部演奏,在保持自己声部的同时,与其它声部协调一致。 4、教学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经了解有关印尼的风俗民情以及生活习惯。 物质准备:画有各种水果及果篮的图谱、磁带、打击乐器、印度风情课件。 场地准备:幼儿座位设计为“品字型”。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我力求达到“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本次活动采用的主要教法有: 1、激趣法:活动开始部分让幼儿听着《木瓜恰恰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