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

2020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
2020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

2020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

一、疾病概述

(一)定义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

的急性气管-支气管黏膜炎症,常发生于寒冷季节或气温突然变冷

时[1,2]。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咳嗽,可伴有其他呼吸道症状如咳痰、

气喘、胸痛,上述症状无其他疾病原因解释,可对本病作出临床诊断。

鉴别诊断: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需与肺炎、变应性鼻炎、急性上呼

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支气管哮喘、肺癌、百日咳、充血性心力

衰竭等疾病鉴别。

二、药物治疗原则

(一)镇咳

对于频繁或剧烈咳嗽造成的不适,影响学习、生活、工作和睡眠,

甚至可能引起气胸、肋骨骨折、晕厥等并发症的患者,可酌情应用

右美沙芬、喷托维林或苯丙哌林等镇咳药[3,4]。痰多者不宜使用

可待因等强力镇咳药。对于白天工作需要精神警觉(如驾驶员)的

患者,慎用可待因或其他含阿片镇咳药。可待因和右美沙芬使用时间不宜过长。

(二)祛痰

溴己新、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和标准桃金娘油等均具有化痰作用。(三)解痉抗过敏

对于支气管痉挛(喘鸣)的患者,可给药解痉平喘和抗过敏治疗,如氨茶碱、沙丁胺醇[4,5]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等。

(四)抗感染治疗

不推荐对无肺炎的急性单纯性气管-支气管炎进行常规抗菌药物治疗[6,7,8,9]。对存在过去一年曾住院治疗、口服皮质类固醇、糖尿病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其中一项且年龄≥80岁的患者,或者存在两项且年龄≥65岁的患者,可酌情使用抗菌药物。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常见治疗药物见表1。

表1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药物治疗

三、治疗药物

(一)溴己新

1.药品分类:

祛痰药。

2.用药目的:

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伴有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的祛痰治疗。

3.禁忌证:

对盐酸溴己新或其辅料成分过敏者禁用。

4.不良反应及处理:

偶有恶心、胃部不适、氨基转移酶升高,通常为一过性,无需处理;严重不良反应有皮疹等,如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应停药就医。5.剂型和规格:

片剂,8 mg/片。

6.用法和用量:

(1)成人:8~16 mg/次、3次/d,餐后口服。

(2)儿童:

①口服:4~8 mg/次、2~3次/d。

②肌内注射:2~4 mg/次、1~2次/d。

(3)特殊人群用药:老年人用药无特殊;有胃溃疡或胃溃疡病史者慎用;肝功能不全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7.药物代谢动力学:

自胃肠道吸收快而完全,口服后约1 h起效,4~5 h作用达高峰。绝大多数代谢产物随尿排出,另外少许经粪便排出。

8.药物相互作用:

与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合用,可增加抗菌作用;与阿莫西林合用可增加后者在肺的分布浓度。

(二)氨溴索

1.药品分类:

祛痰药。

2.用药目的:

适用于伴有痰液分泌不良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性、慢性支气管肺疾病者的祛痰治疗。

3.禁忌证:

对盐酸氨溴索及其制剂辅料过敏者禁用。

4.不良反应及处理:

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轻微的上消化道不良反应如胃部灼热、消化不良。如果发生,一般无需停药,给予对症处理。

5.剂型和规格:

片剂、胶囊、分散片,每片或每粒30 mg;口服溶液剂,100 ml∶0.3 g;氨溴索注射液,1 ml∶7.5 mg、2 ml∶15 mg、4 ml∶30 mg;冻干粉针,30 mg。

6.用法和用量:

(1)成人:

①口服:急性疾病或者慢性疾病的初始治疗,30~60 mg/次、2~3次/d,餐后服。如需长期服用,14 d后剂量可减半。

②静脉滴注:15 mg/次、2~3次/d;严重病例可以增至每次30 mg。

(2)儿童:

①口服:1.2~1.6 mg·kg-1·d-1,分3次。

②慢速静脉滴注:

(a)注射液:>6岁,15 mg/次、2~3次/d;≤6岁,7.5 mg/次、2~3次/d。

(b)冻干粉:>6岁,15 mg/次、2~3次/d;2~6岁,7.5 mg/次、3次d;<2岁,5 mg/次、2次/d。

(3)特殊人群用药:老年患者可按推荐剂量服用;肝肾功能受损者应咨询医生后才可使用;妊娠期(3个月后)及哺乳期妇女慎用。7.药物代谢动力学:

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0%,肺组织浓度高,血清半衰期约为7 h。主要通过结合反应在肝脏代谢,约90%经肾脏清除。

8.药物相互作用:

氨溴索与某些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红霉素、多西环素)合用可升高抗菌药物在肺组织的浓度分布。

(三)乙酰半胱氨酸

1.药品分类:

祛痰药。

2.用药目的:

用于改善痰液黏稠引起的呼吸困难、咳痰困难。

3.禁忌证:

对乙酰半胱氨酸过敏者禁用;本品含有阿司帕坦,患有苯丙酮酸尿症者禁用。

4.不良反应:

口服偶尔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一般减量或停药即缓解。罕见皮疹和支气管痉挛等过敏反应。

5.剂型和规格:

颗粒剂,0.1 g/包、0.2 g/包;泡腾片,0.6 g/片;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每支3 ml∶0.3 g。

6.用法和用量:

(1)成人:口服,0.2 g/次、2~3次/d。泡腾片0.6 g/次、1~2次/d,用半杯温开水溶解,最好在晚上服用。

(2)儿童:口服。0.1 g/次、2~4次/d。

(3)特殊人群用药:老年人用药无特殊;有胃溃疡或胃溃疡病史者慎用;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只有在非常必要时,权衡利弊后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7.药物代谢动力学:

口服吸收良好,2~3 h血药浓度达峰,肺组织可达有效浓度。8.药物相互作用:

乙酰半胱氨酸能增加金制剂的排泄;应避免与抗菌药物在同一溶液内混合服用;不可与酸性药物同服,否则可降低其作用。雾化吸入溶液与橡胶、铁、铜等可发生反应,雾化吸入时应采用塑料和玻璃容器。

(四)桉柠蒎

1.药品分类:

祛痰药。

2.用药目的:

适用于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者的祛痰治疗。

3.禁忌证:

对桉柠蒎过敏者禁用。

4.不良反应及处理:

不良反应轻微,偶有胃肠道不适及过敏反应,如皮疹、面部浮肿、呼吸困难和循环障碍,如发生面部浮肿、呼吸困难和循环障碍应立即停药就医。

5.剂型和规格:

肠溶软胶囊,0.12 g/粒、0.3 g/粒。

6.用法和用量:

口服。桉柠蒎宜于餐前半小时,凉开水送服,禁用热开水;不可打开或嚼破后服用。

(1)成人:急性患者,0.3 g/次、3~4次/d;慢性患者,0.3 g/次、2次/d。

(2)4~10岁儿童:急性患者,0.12 g/次、3~4次/d;慢性患者,0.12 g/次、2次/d。

(3)特殊人群用药:尚不明确。

7.药物代谢动力学:

口服给药,桉柠蒎油中的单萜成分吸收迅速且完全。

8.药物相互作用:

避免同服强力镇咳药;其他尚不明确。

(五)羧甲司坦

1.药品分类:

祛痰药。

2.用药目的:

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引起的痰液稠厚、咳嗽困难。

3.禁忌证:

对羧甲司坦或者其辅料成分过敏者禁用;消化道溃疡活动期患者禁用。

4.不良反应:

偶有恶心、胃部不适、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

5.剂型和规格:

片剂,0.1 g/片、0.25 g/片;口服溶液剂,10 ml∶0.2 g、10 ml∶0.5 g。

6.用法和用量:

(1)成人:片剂,0.25~0.75 g/次、3次/d;口服溶液剂,0.2~0.5 g(10 ml)/次、3次/d。

(2)儿童:口服,30 mg·kg-1·d-1,分3次。

(3)特殊人群用药:消化道溃疡者慎用;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慎用。

7.药物代谢动力学:

口服起效快,服用后4 h可见明显疗效。

8.药物相互作用:

应避免同时服用强力镇咳药。

(六)标准桃金娘油

1.药品分类:

祛痰药。

2.用药目的:

用于治疗急、慢性鼻窦炎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咳痰。

3.禁忌证:

对标准桃金娘油过敏者禁用。

4.不良反应:

罕见胃肠道不适、原有的肾结石和胆结石的移动。偶见过敏反应,如皮疹、面部红肿、呼吸困难和循环障碍。

5.剂型和规格:

标准桃金娘油胶囊:成人装,每粒含300 mg;儿童装,每粒含120 mg。

6.用法和用量:

口服,宜在餐前30 min用较多的凉开水送服。勿将胶囊掰开或咀嚼服用。

(1)成人:服用成人装。急性患者,1粒/次、3~4次/d;慢性患者,1粒/次、2次/d。

(2)4~10岁儿童:服用儿童装。急性患者,1粒/次、3~4次/d;慢性患者,1粒/次、2次/d。

(3)特殊人群用药:哺乳期妇女慎用。

7.药物代谢动力学:

口服给药后,标准桃金娘油的单萜成分吸收迅速且完全。

8.药物相互作用:

尚不明确。

(七)右美沙芬

1.药品分类:

镇咳药。

2.用药目的:

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干咳。

3.禁忌证:

对氢溴酸右美沙芬及其辅料成分过敏者;妊娠3个月内妇女;哺乳期妇女;有精神病史、使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停药未满2周的患者。

4.不良反应:

偶有头晕,轻度嗜睡,口干、便秘及恶心等。

5.剂型和规格:

(1)氢溴酸右美沙芬片:15 mg/片。

(2)氢溴酸右美沙芬缓释片:15 mg/片、30 mg/片。

(3)氢溴酸右美沙芬颗粒(按右美沙芬计):7.5 mg/包、15 mg/包。

(4)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100 ml∶150 mg。

6.用法和用量:

(1)成人:片剂、糖浆剂、颗粒剂,15~30 mg/次、3~4次/d;缓释片剂,30 mg/次、2次/d,不可掰碎服用。

(2)2岁以上儿童:宜选用儿童剂型,如颗粒剂、糖浆剂、口服溶液,不同剂型的用法用量有差异,建议参照具体说明书给药。一般推荐剂量为:2~6岁儿童2.5~5 mg/次,6~12岁儿童5~10 mg/次,3~4次/d。2岁以下小儿不宜使用。

(3)特殊人群用药:妊娠3个月内和哺乳期间的妇女禁用;哮喘患者、多痰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服药后30 min起效,作用持续6 h。经肝脏代谢,经肾脏排泄。8.药物相互作用:

不得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及抗抑郁药并用;不宜与乙醇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物并用,因可增强对中枢的抑制作用。

(八)喷托维林

1.药品分类:

镇咳药。

2.用药目的:

适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干咳。

3.禁忌证:

对喷托维林或其制剂辅料过敏者禁用。

4.不良反应:

偶有便秘、轻度头痛、头晕、嗜睡、口干、恶心、腹泻等。5.剂型和规格:

片剂,25 mg/片。

6.用法和用量:

(1)成人:口服,25 mg/次、3~4次/d。

(2)5岁以上儿童:口服,12.5 mg/次、2~3次/d。

(3)特殊人群用药: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用药经验不足,必须使用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药动学参数不详。

8.药物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药物不详。

(九)苯丙哌林

1.药品分类:

镇咳药。

2.用药目的:

用于治疗刺激性干咳,对急、慢性支气管炎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均可使用。

3.禁忌证:

对苯丙哌林过敏者禁用。

4.不良反应:

服药后可出现一过性口咽发麻,尚有乏力、头晕、上腹不适、食欲缺乏、皮疹等不良反应。

5.剂型和规格:

磷酸苯丙哌林片或胶囊,每片或每粒20 mg;磷酸苯丙哌林缓释片,40 mg/片。

6.用法和用量:

(1)口服,成人20~40 mg/次、3次/d。

(2)特殊人群用药:儿童及老人尚不明确,妊娠期妇女慎用。

口服易吸收,服药后10~20 min即生效。镇咳作用可维持4~7 h。8.药物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药物不详。

(十)可待因

1.药品分类:

镇咳药。

2.用药目的:

镇咳,用于较剧烈的频繁干咳,如痰液量较多宜并用祛痰药。3.禁忌证:

对可待因或其制剂辅料过敏者禁用;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禁用;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禁用;多痰患者、已知为细胞色素P450 2D6酶(CYP2D6)超快代谢者禁用。

4.不良反应:

多见心理变态或幻想、呼吸不规则、心率异常等;少见呼吸抑制、惊厥、耳鸣、震颤、荨麻疹过敏反应、精神抑郁和肌肉强直等;长期使用可引起依赖性:鸡皮疙瘩、食欲缺乏、腹泻等;逾量时可出现头晕、嗜睡、不平静、精神错乱等。

5.剂型和规格:

磷酸可待因片,15 mg/片、30 mg/片。

6.用法和用量:

(1)18岁以上成人,口服,15~30 mg/次,30~90 mg/d;极量为90 mg/次,240 mg/d。

(2)特殊人群用药:老年患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用药尚不明确。7.药物代谢动力学:

本药口服后易经胃肠道吸收,镇痛起效时间为30~45 min,60~120 min之间作用最强。镇痛作用持续时间为4 h,镇咳作用持续时间为4~6 h。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25%,主要分布于肺、肝、肾和胰,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经肾排泄,主要以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形式。半衰期为2.5~4.0 h。

8.药物相互作用:

与抗胆碱药合用时,可加重便秘或尿潴留;与美沙酮或其他吗啡类药物合用时,加重中枢性呼吸抑制作用;与肌肉松弛药合用时,呼吸抑制更为显著。

(十一)美敏伪麻溶液

1.药品分类:

感冒用药。

2.用药目的:

适用于缓解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及过敏引起的咳嗽、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

3.禁忌证:

妊娠3个月内妇女禁用;2岁以下儿童禁用。

4.不良反应及处理:

少数患者可出现嗜睡、头晕、心悸、兴奋、失眠、恶心等,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5.剂型和规格:

每毫升含氢溴酸右美沙芬2 mg、马来酸氯苯那敏0.4 mg及盐酸伪麻黄碱6 mg。

6.用法和用量:

口服。

(1)1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10 ml/次、3~4次/d,24 h内不超过4次。

(2)2~12岁儿童:用法、用量见表2。

表2 儿童美敏伪麻溶液用法和用量

(3)特殊人群用药:尚无明确资料。

7.药物代谢动力学:

尚不明确。

8.药物相互作用:

不宜与抗抑郁药、解痉药、氯霉素、洋地黄苷类药物等并用。正在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或停服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后14 d内,禁用美敏伪麻溶液。

(十二)沙丁胺醇

1.药品分类:

平喘药。

2.用药目的:

用于缓解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等伴有的支气管痉挛。

3.禁忌证:

对沙丁胺醇过敏者及其他肾上腺受体激动剂过敏者禁用。

4.不良反应及处理:

吸入药物全身吸收少,全身不良反应较少。常见不良反应有骨骼肌肉的震颤(通常手部较为明显)、头痛、心动过速。多数情况下,这些不良反应较轻微,可耐受并继续用药,如不能耐受请及时就医。与其他吸入治疗一样,用药后可能会发生非常罕见的异常支气管痉挛并伴随喘鸣加重。应立即改用替代治疗或用其他速效吸入型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并立即停止使用,对患者进行评估,如果必要,制订其他替代治疗方案。

5.剂型和规格:

(1)气雾剂:100 μg/揿、200揿/瓶。该吸入气雾剂由药物和吸入装置组成。药物为硫酸沙丁胺醇,吸入装置称为定量压力气雾剂(pMDI),患者通过pMDI喷嘴吸入药物。

(2)雾化吸入溶液:5.0 mg/支(2.5 ml/支)或5.0 mg/支(1.0 ml/支),5支/盒。

6.用法和用量:

(1)沙丁胺醇气雾剂:仅用于经口吸入,对吸气与喷药同步进行有困难的患者可借助储雾罐。必要时用,每次1~2揿,需要时可每4小时重复1次,但24 h内不宜超过6~8次。

(2)吸入用沙丁胺醇溶液:仅用于经口吸入,应通过雾化器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①成人:可将2.5~5.0 mg吸入用沙丁胺醇溶液置于雾化器,让患者吸入雾化的溶液。根据支气管痉挛缓解程度可调整剂量,最高可达10.0 mg。

②儿童:12岁以下患儿最小起始剂量为2.5 mg,最高可达5.0 mg。每日可重复4次。

(3)特殊人群用药:老年患者不需调整剂量;只有在预计母亲获益大于胎儿潜在风险时,妊娠期患者才可使用该药;沙丁胺醇可能分泌入乳汁,除非母亲获益大于对新生儿的潜在危险,否则不推荐哺乳期妇女使用,或者使用期间暂停哺乳。

7.药物代谢动力学:

沙丁胺醇为速效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后3~5 min起效,作用持续时间为4~6 h,最大作用时间为60~90 min。半衰期为3.8 h。8.药物相互作用:

同时应用其他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会增加不良反应;并用茶碱类药物时,可能增加不良反应。

(十三)氨茶碱

1.药品分类:

平喘药。

2.用药目的:

用于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平喘治疗。

3.禁忌证:

对氨茶碱过敏、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未控制的惊厥性疾病患者禁用。4.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胃部不适、呕吐、食欲缺乏,也可见头痛、烦躁、易激动;中毒时表现为心律失常、心率增快、肌肉颤动或癫痫;因胃肠刺激而导致血性呕吐物或柏油样便。

5.剂型和规格:

片剂,0.1 g/片、0.2 g/片;缓释片,0.1 g/片;注射液,2 ml∶0.25 g、2 ml∶0.50 g。

6.用法和用量:

(1)成人:

①口服:常用量为0.1~0.2 g/次,0.3~0.6 g/d;极量0.5 g/次,

1.0 g/d。

②肌内注射:0.25~0.50 g/次,应加用2%盐酸普鲁卡因。

③静脉注射:25~50 mg/次,用25%或5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20~40 ml,注入速度≤10 mg/min。静脉注射茶碱类速度过快和/或浓度过高,可造成心律不齐,此种用法应慎重选择,仅在特殊需要时严格按照规范应用。

④静脉滴注:0.25~0.50 g/次,0.50~1.00 g/d,以5%或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滴注。

⑤注射给药极量为0.50 g/次,1.00 g/d。

(2)儿童:

①口服:一次3~5 mg/kg,每6~8小时一次。

②静脉注射:未用过氨茶碱患儿,负荷量4~6 mg/kg,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维持半小时静脉滴注,之后改为维持量0.8~1.0 mg·kg-1·h-1。

(3)特殊人群用药:氨茶碱可透过胎盘屏障,可随乳汁排出,妊娠期妇女和哺乳期妇女应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使用。

7.药物代谢动力学:

口服或胃肠道外给药均能迅速吸收。在体内氨茶碱释放出茶碱,后者的蛋白结合率为60%,分布容积(Vd)约为0.5 L/kg,半衰期为3~9 h;空腹状态下口服时,其血药浓度在2 h达峰。大部分以代谢产物形式经肾排泄,10%以原形排出。

慢性支气管炎的诊疗规范

慢性支气管炎 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病情若缓慢进展,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肺原性心脏病。它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尤以老年人多见。 【病因】 一、外因: 1.吸烟; 2.感染因素。感染是慢支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为病毒和细菌感染; 3.理化因素。如刺激性烟雾、粉尘、大气污染的慢性刺激,常为慢支的诱发病因之一; 4.气候。寒冷常为慢支发作的重要原因和诱因; 5.过敏因素。 二、内因: 1.呼吸道局部防御及免疫功能减低; 2.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诊断要点】 一、症状 1、咳痰一般痰呈白色粘液泡沫状,晨起较多,常因粘稠而不易咯出。慢性支气管炎症状在感染或受寒后症状迅速加剧,痰量增多,粘度增加,或呈黄色脓性痰或伴有喘息。偶因剧咳而痰中带血。 2、咳嗽长期、反复、逐渐加重的咳嗽是本病的突出表现。轻者仅在冬春季节发病,尤以清晨起床前后最明显,白天咳嗽较少。夏秋季节,咳嗽减轻或消失。重症患者则四季均咳,冬春加剧,日夜咳嗽,早晚尤为剧烈。 3、反复感染寒冷季节或气温骤变时,容易发生反复的呼吸道感染。此时病人气喘加重,痰量明显增多且呈脓性,伴有全身乏力,畏寒、发热等。肺部出现

湿性音,查血白细胞计数增加等。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尤其易使老年病人的病情恶化,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4、气喘当合并呼吸道感染时,由于细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痰液阻塞及支气管管腔狭窄,可以产生气喘(喘息)症状。病人咽喉部在呼吸时发生喘鸣声,肺部听诊时有哮鸣音。这种以喘息为突出表现的类型,临床上称之为慢性支气管炎;但其发作状况又不像典型的支气管哮喘。 二、体征 1、急性发作期可在背部或双肺底听到干湿罗音,咳漱后可减少或消失; 2、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可听到啸鸣音和呼气延长; 3、并发肺气肿时,有肺气肿体征。 三、实验室检查 1、X线检查早期可无明显改变反复急性发作者可见两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及斑点状阴影以下肺野为明显此系由于支气管管壁增厚细支气管或肺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或纤维化所致。相关推荐:知道气管炎的症状为针对性治疗做准备。 2、痰液检查急性发作期痰液外观多呈脓性涂片检查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合并哮喘者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痰培养可见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卡他摩拉菌等生长。 3、白细胞分类计数缓解期患者白细胞总数及区别计数多正常急性发作期并发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可升高合并哮喘的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多。 4、肺功能检查一秒用力呼气量和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比值早期多无明

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规范临床治疗效果 朱海燕

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规范临床治疗效果朱海燕 发表时间:2019-03-05T09:58:02.62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1期作者:朱海燕,梁岩[导读] 本文将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4月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资料整理如下,旨在判定呼吸内科规范治疗效果。 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266700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随着老龄化的加剧、环境污染的严峻化,该疾病病发率逐年上涨,给患者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基于此,本文将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4月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资料整理如下,旨在判定呼吸内科规范治疗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从我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呼吸内科收治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抽取76例,数表法分成两组:38例观察组由15例女性、23例男性组成,年龄40~75岁,平均(52.6±1.4)岁;病史1~12年,平均(7.2±0.9)年:38例对照组由16例女性、22例男性组成,年龄40~76岁,平均(52.7±1.5)岁:病史2~12年,平均(7.3±1.O)年,2组患者基线资料统计无差异 (P>0.05)。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实用内科学》标准,伴有喘息、咳嗽等症状,X线检查显示双肺斑块模糊,呼吸功能受损;签署知情书;(2)排除标准:过敏史患者;精神异常患者;其他疾病患者。 1.3方法 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静滴头孢唑肟钠,每天2次,每次2g;若患者对头孢过敏,可静滴左氧氟沙星,每天1次,每次0.05g。38例观察组在对照组上给予呼吸内科规范治疗,包括: (1)缓解症状给予盐酸氨溴索,将其溶于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剂量分别为30mg、50ml,每天1次;(2)支气管扩张剂使用异丙托溴铵,每天3~4次,每次使用1小瓶:(3)喘息患者给予氨茶碱,每天1次,每次0.3g: (4)对于缓解期患者,给予健康宣教,如预防粉尘、气体等对支气管带来的刺激;规律作息,合理运动,戒烟酒,注意保暖。 1.4判定项目 首先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标准:症状消失,X线检查恢复正常,表明疾病缓解;症状改善,X线检查趋于正常,表明疾病好转;症状未变化,或病情加剧,表明治疗无效;然后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5统计学方法 将文中数据输入软件包SPSS18.0中,治疗结果、不良反应属于计数资料,用(n,%)表示、卡方检验,P<0.05,统计有差异。 2、结果 2.1患者治疗结果比对 结果表明,观察组好转率为97.4%,对照组好转率为78.9%,统计有差异(P<0.05)。 2.2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 结果表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0%,统计有差异(P<0.05)。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感染、非感染等因素引发的内科疾病,通常是气管黏膜、支气管黏膜出现轻微炎症,随着时间的延长出现喘息、咳嗽、咳痰等症状。慢性支气管具备季节性,冬季病发,春季缓解,给患者工作、生活带来严重影响。针对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多选用抗生素药物治疗,能从某种程度上缓解病情。但是,由于该疾病进展慢、易复发,影响常规治疗效果。因此,加强患者对症治疗非常重要。呼吸内科规范治疗旨在根据患者病情特征,实施阶段性的治疗,如日常的健康宣教,急性发作期的对症处理。缓解期的预防复发等。比如,急性发作期以控制感染、祛痰、缓解症状为主,常用药物为盐酸氨溴索、异丙托溴铵、氨茶碱,其中,氨茶碱具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支气管黏膜水肿、充血,增加心排出量的作用。并且,还能改善患者肌收缩力和呼吸功能:盐酸氨溴索具有溶解分泌物、促进粘液排出的特征,按时、按量的服用药物,患者粘液分泌多能恢复正常;异丙托溴铵是一种常用于支气管扩张药物,和抗生素联用能有效预防感染。报告显示,该药物服用4-5小时候达到最高峰,疗效持续8小时左右,痰液溶解效果显著。对于处于病情缓解期的患者而言,多用健康宣教、行为规范来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张朝辉的一项和慢性支气管炎治疗的报告中,对所在医院6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发现,实施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6%,低于呼吸内科规范治疗观察组的97.1%,统计有差异(P<0.05),该研究表明通过给予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针对性的呼吸内科治疗,能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疾病的治疗结果。本研究中,观察组行呼吸内科规范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好转率为97.4%,对照组好转率为78.9%,统计有差异(P<0.05),和上述报道相似,说明:和常规疗法相比,规范治疗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效果更为显著;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低于对照组的21.0%,统计有差 异(P<0.05),进一步证实呼吸内科规范治疗的应用效果。 综上,给予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规范治疗作用显著,能稳定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孙忠.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规范治疗体会【J】.中国社区医 师,2014,30(31):34-35.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3(20):1234. 【3】杜晓琴.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规范治疗的效果观察【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5):60-62.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治疗常用药物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治疗常用药物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常发生于寒冷季节或气温突然变冷时。新近发布的《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基层诊疗提供了规范性指导,列出了常用的治疗药物及应用要点。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治疗策略是什么?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治疗策略在于最大程度地减轻症状。对于许多轻微咳嗽患者,日常活动及睡眠不受影响时,可选择观察。患者如果出现发热,解热药可有助于缓解不适。嘱患者适当体息、注意保温、多饮水,避免吸入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对于有显著喘鸣、活动后或夜间咳嗽明显患者可予对症治疗。 下列患者应转诊: 1.经过抗感染、镇咳、化痰和解痉抗过敏等治疗症状没有改善而且持续进行性加重的患者。 2.初始诊断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然而咳嗽持续超过8周、需进一步明确病因和需要鉴别诊断的患者。

常用治疗药物有哪些? 常用的对症治疗手段包括镇咳、祛痰、解痉抗过敏以及抗感染等。需注意,对症治疗并不能缩短病程。 表1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治疗常用药物

注意事项知多少? 1.镇咳

?对于频繁或剧烈咳嗽造成的不适,影响学习、生活、工作和睡眠,甚至可能引起气胸、肋骨骨折、晕厥等并发症的患者,可酌情应用镇咳剂。 ?但对于痰多者不宜用可待因等强力镇咳药,以免影响痰液排出。?对于白天需要精神警觉(如驾驶员)的患者,慎用可待因或其他含阿片镇咳剂。 ?可待因和右美沙芬不宜使用时间过长,可能出现药物依赖。 2.解痉抗过敏 ?对于支气管痉挛(喘鸣)的患者,可给予解痉平喘和抗过敏治疗。 ?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吸入或全身性使用皮质类固醇可有效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 3.抗感染治疗 ?不推荐对无肺炎的急性单纯性气管-支气管炎进行常规抗菌药物治疗。 ?对存在过去一年曾住院治疗、口服皮质类固醇、糖尿病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其中一项且年龄≥80岁的患者,或者存在两项且年龄≥65岁的患者,可酌情使用抗菌药物。 ?一般可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氟喹诺酮类。

小儿支气管炎如何用药

小儿支气管炎如何用药?2 008年05月14日星期三09:46 P.M.支气管炎在小儿时期很常见,大都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在发病开始时,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鼻塞、流涕,以后逐渐出现断续的干咳。病初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咳嗽有痰,初为粘痰,很快变成脓痰,经过5—10天后,痰液变稀,咳嗽逐渐消失。发病时可无热或发热 38.5℃左右,热度经2—4天退去。 在婴幼儿时期,有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炎,称喘息型支气管炎,多见于2岁以下虚胖小儿,往往有湿疹及过敏病史。起病不久就出现哮喘症状,可反复发作,一般到入学年龄时症状消失,仅有少数至年长后发展成为支气管哮喘,其发病原因可能为患儿对感染过敏而表现为支气管痉挛,引起喘息。 患支气管炎的患儿要注意休息,保持卧室的空气流通,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多饮开水。供给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每次各1片,每日3次。对慢性和多次发病患儿,应供给维生素AD,每次1片,每日2—3次。年幼体弱病孩,轻症可口服磺胺类药物或青霉素类药物,并配用一定的化痰止咳药,起协同治疗作用。磺胺类药可选用复方新诺明,每日每千克体重20毫克,分2次口服。由于磺胺类药物排泄较慢,易在肾脏中引起结晶沉淀,故用药期间要供给充分水分,以利排泄。有的孩子对磺胺类药物有过敏。用后发生皮疹、剥脱性皮炎等,若遇有过敏史的不能用。青霉素类药物可选用阿莫西林,每日每千克体重40—80毫克,分3—4次饭后口服。口服青霉素类药物也要注意有无青霉素过敏史,对有青霉素过敏的小儿要慎用,对特异性体质,以及容易引起过敏应的小儿甚至要禁用。这类患儿可改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拉定,每日每千克体重25—50毫克,分3—4次服用。化痰止咳药可选用化痰片,每次1/2一l片,每日3次。 对于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过敏性咳嗽,通过血象检查可发现嗜伊红计数增高,此类咳嗽往往病程较长,可增加抗过敏的药物赛庚啶,每日每千克体重0。25毫克,分3次口服。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咳嗽是机体的防御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频繁剧烈的咳嗽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临床上,咳嗽是内科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咳嗽病因繁多且涉及面广,特别是胸部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慢性咳嗽患者,此类患者最易被临床医生所疏忽,很多患者长期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炎”,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而无效,或者因诊断不清反复进行各种检查,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随着人们对咳嗽的关注,我国近年来开展了有关咳嗽病因诊治的临床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结果。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急、慢性咳嗽的诊断和治疗,加强咳嗽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组织相关专家,参考国内外有关咳嗽的临床研究结果,于2005年制定了“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指南制定以来,对国内的临床实践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很多专家及同行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为进一步完善掼,及时反映国内外咳嗽诊治方面的研究进展,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对2005版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进行了修订。 一、咳嗽的分类 咳嗽通常按时间分为3类: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时间<3周,亚急性咳嗽为3~8周,慢性咳嗽>8周。咳嗽按性质又可分为干咳与湿咳。不同类型的咳嗽病因分布特点不同。慢性咳嗽病因较多,通常根据胸部X线检查有无异常分为二类:一类为X线胸片有明确病变者,如肺炎、肺结核、支气管肺癌等;另一类为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主或惟一症状者,即通常所说的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简称慢性咳嗽)。 二、病史与辅助检查 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和查体能缩小咳嗽的诊断范围,提供病因诊断线索,甚至得出初步诊断并进行经验性治疗,或根据现病史选择有关检查,明确病因。 1、询问病史:应注意咳嗽的持续时间、时相、性质、音色,以及诱发或加重因素、体位影响、伴随症状等。了解痰液的数量、颜色、气味及性状对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询问咳嗽持续的时间可以判断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咳嗽,缩小诊断范围。了解咳嗽发生的时相亦有一定提示,如运动后咳嗽常见于运动性哮喘,夜间咳嗽多见于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 A)和心脏疾病。痰量较多、咳脓性痰,应考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常咳白色黏液痰,以冬、春季咳嗽为主。痰中带血或咳血者应考虑结核、支气管扩张和肺癌的可能。有过敏性疾病史和家族史者应注意排除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相关的咳嗽。大量吸烟和职业性接触粉尘、化工物质也是导致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有胃病史的患者需排除胃食道反流性咳嗽(gastroesophageal reflux-related chronic cough,GERC)。有心血管疾病史者要注意慢性心功能不全等引起的咳嗽。高血压患者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是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之一。 2、体格检查:包括鼻、咽、气管、肺部等,如气管的位置、颈静脉充盈、咽喉鼻腔情况,双肺呼吸音及有无哮鸣音和爆裂音。查体若闻及呼气期哮鸣音,提示支气管哮喘;如闻及吸气期哮鸣音,要警惕中心性肺癌或支气管结核,同时也要注意心界是否扩大、瓣膜区有无器质性杂音等心脏体征。 3、相关辅助检查:(1)诱导痰检查:最早用于支气管肺癌的脱落细胞学诊断。诱导痰检查嗜酸粒细胞增高是诊断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osinophilic bronchitis,EB)的主要指标,常采用超声雾化吸人高渗盐水的方法进行痰液的诱导(附件1)。(2)影像学检查:建议将X线胸片作为慢性咳嗽的常规检查,如发现明显病变,根据病变特征选择相关检查。X线胸片如无明显病变,则按慢性咳嗽诊断程序进行检查(见慢性咳嗽诊断程序)。胸部CT检查有助于发现纵隔前

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

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 (2011年版) 第一章病原学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为单股、负链、分节段RNA病毒。常为球形囊膜病毒,直径80-120nm,丝状体常见于新分离到的病毒,长度可达数微米。根据核蛋白(nucleocapside protein,NP)和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MP)分为甲、乙、丙三型。甲、乙型流感病毒都带有8个不同的RNA节段,丙型流感病毒只有7个RNA节段,少一个编码神经氨酸酶蛋白的节段。甲、乙型毒株基因组分别编码至少10和11种蛋白。由于基因组是分节段的,故易产生同型不同株间基因重配,同时流感病毒RNA在复制过程中不具有校正功能,其发生突变的频率要高于其它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蛋白结构及其基因特性又可分成许多亚型,至今甲型流感病毒已发现的血凝素有16个亚型(H1-16),神经氨酸酶有9个亚型(N1-9)。甲型流感病毒的命名规则:类型、分离宿主(如果宿主是人则可以省略)、分离地点、分离序列号和分离年份(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亚型)[如A/Brisbane/10/2006(H3N2)]。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命名法和甲型流感病毒相同,但无亚型划分。甲型流感病毒在动物中广泛存在,目前已知所有亚型包括16种血凝素亚型和9种神经氨酸酶亚型的甲型流感病毒都可以在鸟类特别是在水禽中存在,甲型流感病毒还可以感染其它动物,如猪、马、海豹以及鲸鱼和水貂等。目前为止,乙型流感病毒除感染人之外还没有发现其它的自然宿主。丙型流感病毒除感染人之外还可以感染猪。流感病毒很容易被紫外线和加热灭活,通常56℃ 30min可被灭活。流感病毒在pH 值<5或>9,病毒感染性很快被破坏。流感病毒是包膜病毒,对于所有能影响膜的试剂都敏感,包括离子和非离子清洁剂、氯化剂和有机溶剂。 第二章流行病学 流感在流行病学上最显著的特点为:突然暴发,迅速扩散,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流行。流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国北方地区流行高峰一般发生在冬春季,而南方地区全年流行,高峰多发生在夏季和冬季),一般流行3-4周后会自然停止,发病率高但病死率低。 国家流感中心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cf4205018.html,)提供每周更新的我国流感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信息。 一、概况 流感分为散发、暴发、流行和大流行。在非流行期间,发病率较低,病例呈散在分布,病例在发病时间及地点上没有明显的联系,这种情况叫散发;一个集体或一个小地区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很多病例叫暴发;较大地区的流感发病率明显超过一般的发病水平,可称为流行;大流行有时也称世界性大流行,传播迅速,流行广泛波及全世界,发病率高并有一定的死亡。 甲型流感病毒常以流行形式出现,能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常常引起局部暴发,不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丙型流感病毒主要以散在形式出现,主要侵袭婴幼儿,一般不引起流行。 二、传染源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成人和年龄较大的儿童患季节性流感(无并发症)期间,病毒在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6天。住院的成人患者可以在发病后持续一周或更长的时间散播有感染性的病毒。婴幼儿流感以及人H5N1禽流感病例中,长期排毒很常见(1-3周)。包括艾滋病在内的免疫缺陷

急性支气管炎诊疗规范

急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就是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所致得支气管黏膜炎症。就是常见病、多发病,往往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也常为肺炎得早期表现。本病多同时累及气管、支气管。临床以咳嗽伴(或不伴)有支气管分泌物增多为特征。 【病因】 1、感染,引起本病得病毒有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细菌有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病毒与细菌可以直接感染气管支气管,也可先侵犯上呼吸道,继而引起本病。近年来由支原体与衣原体引起者逐渐增多。 2、物理、化学刺激,吸入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或烟雾(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氨气、氯气、臭氧等)等可以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得急性炎症。 3、变态反应,引起气管与支气管变态反应得常见变应原包括花粉、有机粉尘、细菌蛋白质、真菌孢子以及在肺内移行得钩虫、蛔虫得幼虫。 【临床表现】 急性感染性支气管炎往往先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得症状:鼻塞、不适、寒战、低热、背部与肌肉疼痛以及咽喉痛。剧烈咳嗽得出现就是支气管炎出现得信号。开始时干咳无痰,但几小时或几天后出现少量黏痰,稍后出现较多得黏液或黏液脓性痰。明显得脓痰提示多重细菌感染。有些患者有烧灼样胸骨后痛,咳嗽时加重。在无并发症得严重病例,发热38、3~38、8℃可持续3~5天。随后急性症状消失(尽管咳嗽可继续数周)。持续发热提示合并肺炎。可发生继发于气道阻塞得呼吸困难。 无合并症得急性支气管炎几乎无肺部体征。可能闻及散在得高音调或低音调干啰音,偶然在肺底部闻及捻发音或湿啰音。尤其在咳嗽后,常可闻及哮鸣音,持续存在得胸部局部体征提示支气管肺炎得发生。 严重并发症通常仅见于有基础慢性呼吸道疾病得患者。这些患者得急性支气管炎可致严重得血气异常(急性呼吸衰竭)。 【检查】 1、胸部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或正常,偶有肺门阴影增浓。 2、血液生化检查,周围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由细菌引起或合并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诊断】 通常根据症状与体征作出诊断,但如果病情严重或迁延,有指征作胸部X线检查以排除其她疾病或合并症。当存在严重得基础慢性呼吸道疾病时,应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对抗生素治疗无效或有特殊情况(如免疫抑制)得患者,应作痰革兰氏染色与培养,以明确致病菌。

小儿支气管炎病历模板

患者王英,女性,5岁,汉族,未婚,学生,主因:咳嗽、咳痰一周,加重伴发热2天余。以“小儿支气管炎”守住入院。 一、病例特点: 1.病史:患者母亲诉于1周前因不慎受凉后开始出现咳嗽,咳痰.曾就医于当地村卫生室,村医给予口服药物治疗,具体剂量及用药不详,但效果不佳,患者咳嗽,咳痰较入院前两天加重,并伴有发热,为明确诊断并彻底治疗,今日到我院门诊就医,要求住院治疗,门诊经检查以"支气管炎"收住入院.自发病以来,无胸闷,呼吸困难.腹痛,腹泻等症状。 2.查体: T:37.2℃ P:90次/分 R:20次/分 BP:未测 发育正常,营养一般,神志意识清楚,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苍白、出血斑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头颅形状正常,无畸形,头发分布均匀,头部活动自如。五官端正,双眼结膜无充血、水肿、出血及黄染,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双耳无畸形,外耳道通畅,听力正常。鼻外观正常,鼻腔通畅,无异常分泌物,鼻窦区无压痛。口唇红润,无紫绀、疱疹、皲裂、溃疡及色素沉着,牙龈无红肿、溢脓、出血、溃疡,咽部无充血水肿,无异常分泌物,双侧扁桃体无肿大,舌型未见明显异常,舌面无异常,舌运动无震颤、偏斜。未见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颈软,无抵抗,气管位置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两肺呼吸运动如常,触觉语颤两侧对称,未触及胸膜摩擦感。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的干湿性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范围正常,心尖区无抬举样搏动,心界无扩大。心率90次/分,律齐,心音正常,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外周血管无异常。腹部形态正常,全腹质软,肝、脾、胆囊肋下未触及,未触及包块及肿块,腹部无压痛,莫菲氏征阴性,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轻度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腹水征阴性,双肾区及双侧输尿管走行区无叩击痛。全腹肠鸣音正常,3-4次/分,未闻及气过水声。结肠充气试验阴性,腰大肌试验阴性。肛门直肠未查,外生殖器未查。脊柱发育正常无畸形,脊柱活动自如,四肢无畸形、水肿、压痛、肌肉萎缩。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3.专科情况:T:37.2℃ P:90次/分 R:20次/分 BP:未测,胸廓对称无畸形,两肺呼吸运动如常,触觉语颤两侧对称,未触及胸膜摩擦感。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的干湿性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 4.辅助检查:1.血常规示:白细胞7.5*10*9/L,淋巴细胞比率43.2%,

支气管肺炎用药指南

支气管肺炎用药指南 【定义】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的一种主要常见病,尤多见于婴幼儿,也是婴儿时期主要死亡原因。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肺炎,肺炎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但夏季并不例外,甚至有些华南地区反而在夏天发病较多。支气管肺炎由细菌或病毒引起。 【诊断依据】 1.临床症状,起病急骤或迟缓,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肺部固定中细湿罗音。 2.X线胸片:早期见肺纹理增粗,以后出现小斑片状阴影,以双肺下野、中内带及心膈区居多,并可伴有肺不张或肺气肿,斑片状阴影亦可融合成大片,甚至波及整个节段。 3. 血象:白细胞明显升高时能协助细菌性肺炎的诊断,白细胞减低或正常,则多属病毒性肺炎。 【治疗】 1.一般治疗 (1)护理环境要安静、整洁。要保证休息,避免过多治疗措施。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使空气比较清新,并须保持一定温度、湿度。 (2)饮食应维持足够的入量,给以流食如人乳、牛乳、米汤、菜水、果汁等,并可补充维生素C、A、D、复合维生

素B等。对病程较长者,要注意加强营养,防止发生营养不良。 2.抗生素疗法:年龄是提示病原的最好的线索:≤3月,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多见;3月~5岁,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多见;≥5岁,肺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多见。社区获得性肺炎,考虑细菌感染者,可选用青霉素、头孢和或阿奇霉素联合治疗;病毒感染者,以对症治疗为主;早期病毒感染者,一周后合并细菌感染可能性大或者混合感染。同时根据血培养及药敏试验及时调整敏感抗生素;严重感染者,第一时间采集血培养,根据血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 3.对症治疗 (1)退热治疗:一般先用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冰枕,或“双氯芬酸钾栓”、“布洛芬口服液”等退热。 (2)止咳平喘的治疗:应清除鼻内分泌物,有痰时用祛痰剂(如氨溴索),合并雾化疗法(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胺),痰多时可吸痰,同时多饮水。 (3)病情较重者需要吸氧。 (4)严重肺炎以及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往往发生心力衰竭,出现心率加速、烦躁不安、肝脏在短时间内增大、浮肿、面色苍白发灰,甚至心脏扩大及有奔马律。心力衰竭时除给氧、祛痰、止咳、镇静等一般处理外,应早用强心药

咳嗽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完整版

咳嗽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完整版 一、概述 在内科门诊,咳嗽是最常见的求诊症状,对患者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有负面影响,需要规范诊治。 按病程咳嗽可分为急性咳嗽(<3周)、亚急性咳嗽(3~8周)和慢性咳嗽(>8周),按性质又可分为干咳与湿咳(每天痰量>10 ml)。 根据X线胸片检查结果可将慢性咳嗽分为两类:一类为X线胸片有明确病变者,如肺结核、支气管肺癌等;另一类为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即传统概念的慢性咳嗽。 慢性咳嗽在社区人群中患病率约10%,可占国内呼吸专科门诊量三分之一左右,30~40岁年龄段最多,男女比例接近[1,2,3]。 二、病因学分析 (一)病因 急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为普通感冒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其次为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等原有疾病的加重,或者为环境因素或职业因素暴露。

亚急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后咳嗽(PIC),其次为慢性咳嗽的亚急性阶段,少部分为迁延性感染性咳嗽。 慢性咳嗽常见病因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和变应性咳嗽(AC),共占慢性咳嗽病因的70%~95%。国内以CVA最常见,占慢性咳嗽病因的32.6%,其次为UACS和EB,而GERC近年有增多趋势[4,5,6]。其他病因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气管-支气管结核、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药物性咳嗽、支气管肺癌和心理性咳嗽等。少见和罕见咳嗽病因所占比例很少,但涉及病因繁多。 少部分慢性咳嗽患者即使经全面检查和治疗,病因仍无法明确,称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或特发性咳嗽,近年来亦称之为"咳嗽高敏综合征"[7]。 (二)病理生理机制 咳嗽反射弧中咳嗽感受器、传入神经以及咳嗽中枢的任一环节受到影响,都可能导致咳嗽的发生。由于咳嗽反射传入神经分布较广,因此除呼吸系统疾病外,消化、心血管、耳鼻喉等系统的疾患也可引起慢性咳嗽。

慢性支气管炎诊疗指南

慢性支气管炎诊疗指南 【临床表现】 (一)起病前有急性呼吸道感染史。 (二)常在寒冷季节发病。 (三)咳嗽、咳痰为主,尤以晨起为著。出现过敏现象而发生喘息。 【体格检查】 急性发作期及慢性迁延期体检肺部可闻干湿性罗音,肺底居多,或可闻及哮鸣音。 【辅助检查】 (一) X线检查早期无异常。可见两肺纹理增粗,紊乱,呈条索/斑点状或网状阴影,通常以两肺下野多见。 (二)肺功能检查早期无异常。重症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FEV1/FVC即的比值减少,)FVC(占用力肺活量)1.可<70%。 (三)血液检查急性发作期或并肺部感染时,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喘息型者嗜酸性粒细胞可增多;缓解期多无异常。 (四)痰液检查 ①涂片中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已破坏的杯状细胞,并可见革兰氏染色阳性或阴性球菌和域杆茵;喘息型者可见较多

嗜酸性粒细胞。 ②培养可见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甲型链球菌、萘瑟 氏球菌等常见致病菌。 【诊断标准】 (一)慢性(每年持续或累计3个月、连续两年或以上)咳嗽(多伴咳痰,初时咳嗽有力、日重,并发肺气肿,咳痰(多为大量白色粘液痰,清晨夜间较多。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加、且变稠、呈黄/绿色。年老病重者不易咳出),伴或不伴喘息。多在冬季反复发作,常以感冒为诱因。. (二)如每年发病持续不足3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亦可诊断。 (三)排除心肺等其它疾患所致者。 【治疗】 一、急性发作用及迁延期 (一)控制感染 1.急性发作期选用敏感抗生素口服,必要时采用注射疗法。常用抗生素有青霉素、红霉素类及第一代头孢菌素,必要时亦可选用喹诺酮类。 2.迁延期者宜采用或并用中药清热解毒剂及扶正固本方药。(二)对症治疗 1.应用祛痰,止咳药以改善症状,痰多者忌用镇咳剂。常用药物有复方甘草片合剂、氯化胺合剂;溴己新(必嗽平)、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分析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4-05-13T13:17:21.8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1期供稿作者:刘淑艳[导读] 为广谱的抗病毒药物,并不常规用于RSV毛细支气管炎。 刘淑艳 (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爱辉镇中心卫生院 164300) 【摘要】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25例该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5例患儿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该病采取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对于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患者治疗 【中图分类号】R5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1-0097-02 毛细支气管炎为一病理学描述,其特征为小气道上皮细胞的急性炎症、水肿和坏死,黏液产生增多,以及支气管痉挛;用于临床诊断,是指婴幼儿的急性呼吸道疾病,表现为卡他症状,有时伴有低热,几日后出现咳嗽、呼吸增快,肺过度充气,胸凹陷,肺部出现广泛的湿啰音、喘鸣音或两者并存。呼吸道合胞病毒是毛细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病原。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收治25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儿18例,女性患儿7例。年龄在5个月~12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8岁。典型的临床特点:鼻塞伴/不伴流涕以及刺激性咳嗽为首发症状;1~3日后,出现进行性的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肺过度充气;听诊早期可闻及细湿啰音,常伴有呼气相高调喘鸣。 1.2结果:25例患儿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 2 治疗 RSV感染的治疗基本上是支持治疗。住院指征主要是肺脏听诊有啰音及氧饱和度降低,其他需要考虑的有呼吸暂停、有基础心肺疾病、年龄小于6周、小于32周的早产儿和(或)慢性肺疾病、严重的呼吸窘迫、严重脱水、低氧血症等。对住院治疗的病儿应密切监测病情,保持气道通常(体位、吸痰等),给予足够的液体。呼吸道管理非常重要,必须在喂养之前、每次吸入治疗之前及必要时给患儿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2.1补液由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呼吸急促,从气道丢失水分增加,以及进食进水减少,故机体的液体需要量较多,同时为了减少吸入的可能,所以医生应当评估患儿是否有脱水表现,给予口服、鼻饲或静脉补液。 2.2支气管扩张剂及胆碱能受体拮抗剂支气管扩张剂的应用并不能改善氧饱和度,不能减少住院率及住院时间,只能使临床症状评分短期得到改善[1]。因此,应用短效的β2受体激动剂及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后临床症状体征有改善时,方可考虑重复应用。通常,β2受体激动剂对有特应性体质或有哮喘家族史的患儿效果较好。 2.3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并不常规用于 RSV毛细支气管炎。有报道,病毒诱发的喘息,早期应用全身性激素——口服泼尼松3日,可以有效降低严重程度、住院时间及症状持续时间。而病毒诱发的轻度喘息,短期应用高剂量吸入激素(0.8~ 3.2mg/d二丙酸倍氯米松或布地奈德)可以减轻症状并减少全身性激素的应用。但是一项荟萃分析指出糖皮质激素用于毛细支气管炎对病情并无明显改善。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其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 2.4利巴韦林为广谱的抗病毒药物,并不常规用于RSV毛细支气管炎。偶用于严重的RSV感染及有高危因素的RSV感染患儿。但应限于发病早期[2]。 2.5免疫球蛋白每月注射1次RSV免疫球蛋白,每次750mg/kg,可明显降低RSV感染率、早产儿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儿的住院率,但不能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临床症状,也不能减少机械通气的使用,疗效不确定,作为预防用药仍有争论。 2.6白三烯受体调节剂由于已经确定白三烯在RSV感染中发挥作用,因此,白三烯调节剂可作为发作性病毒诱发喘息的治疗选择。国外的研究显示:RSV毛细支气管炎婴儿服用孟鲁司特治疗后,咳嗽症状明显减少,关于孟鲁司特组患儿无症状天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多,喘息再次发生延迟约2个月[3]。国外有报道,年龄6个月以上,剂量为每日4mg,疗程为2周~1个月。2.7预后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RSV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发作频繁,哮喘患病率增高。研究显示,RSV毛细支气管炎的住院婴儿在接下来的2年中,几乎有一半(44%)发生反复喘息,明显高于对照组(13%)。另一项研究对未住院治疗的轻~严重RSV感染婴儿进行前瞻性研究,在6、8、11、13岁时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6岁时,感染过RSV的儿童发生反复喘息的情况比非RSV感染儿童高4.3倍。但是这种差异到13岁时不再具有统计学意义。帕利珠单抗为直接针对RSV表面糖蛋白的人类重组单克隆抗体,抗病毒活性较RSV免疫球蛋白高20~30倍。可以在RSV流行季节每月注射一次。每次15mg/kg,连用5次,可以降低病毒效价、降低感染率、住院率及高危婴儿ICU的住院率,减少中到重度感染持续的天数,安全有效。 3 讨论 RSV毛细支气管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世界许多地区都能够预测其流行季节。在温带地区,中国北方RSV的流行季节通常为冬季,而中国南方包括香港地区的高峰季节则在春季或夏季。赤道以北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发病高峰季为雨季,而南美和南非地区,流行发生在旱季。美国流行季节的开始时间的中位数月份为12月末,流行高峰季节为2月初。英国和北欧大部分地区,流行开始的时间及高峰季节都略有提前。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00. [2]韩丽英;毛细支气管炎60例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7年03期 [3] 黄雪玲,魏淑丽.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42例疗效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11年01期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诊疗指南

毛细支气管炎 【ICD-10编码】J21.900 【定义】 毛细支气血管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多见于1~6 个月的小婴儿,以喘憋、三凹征和气促为主要临床特点。微小的呼吸道管腔易因黏稠分泌物阻塞,黏膜水肿及平滑肌痉挛(1岁半以)而发生梗阻,并可引起肺气肿或肺不。本病多发于冬春两季,呈散发性或流行性发病,后者称为流行性毛细支气管炎,又因该病是以喘憋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特殊类型肺炎,故又称喘憋性肺炎。 【病因】 最常见的病原体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90%的婴幼儿2岁感染过RSV,其中约40%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因为RSV感染后机体不能产生长期或永久的免疫力,所以常可重复感染。其他如人类偏肺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等及肺炎支原体也可导致毛细支气管炎。 【诊断要点】 1. 症状 (1)本病发生于2 岁以下小儿,多数在6 个月以,喘憋和肺部哮鸣音为其突出表现。 (2)主要表现为下呼吸道梗阻症状,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相延长伴喘鸣。呼吸困难可呈阵发性,间歇期呼气性哮鸣消失。 (3)严重发作者,可见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口周和口唇发绀。 (4)全身中毒症状较轻,可无热、低热、中度发热,少见高热。 (5)本病高峰期在呼吸困难发生后的48~72 小时,病程一般约为1~2 周。

2. 体征 (1)体格检查发现呼吸浅而快,60~80 次/分,甚至100 次/分,伴鼻翼扇动和三凹征;心率加快,可达150~200 次/分。 (2)肺部体征主要为呼气相哮鸣音,亦可闻及中、细湿啰音,叩诊可呈鼓音。肝脾可由于肺气肿而推向肋缘下,因此可触及肝脏和脾脏。 (3)由于过多换气引起不显性失水量增加,加之入量不足,部分患儿多发生较严重脱水,小婴儿还可能发生代性酸中毒。 (4)其他症状包括:轻度结膜炎,程度不等的喉炎,少数病例有中耳炎。 3. 辅助检查 (1)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大多在正常围。 (2)采集鼻咽拭子或分泌物使用免疫荧光技术、免疫酶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可明确病原。 (3)X线胸部检查:大部分病例表现有全肺程度不等的阻塞性肺气肿,约半数有支气管周围炎影像或有肺纹理增厚,可出现小点片阴影。10%的病例出现肺不。 (4)肺功能:RSV感染后多可检测到肺功能异常,常表现为小气道限制性通气障碍。 (5)血气分析可了解患儿缺氧和CO2潴留程度。典型病儿可显示PaO2下降和PaCO2正常或增高。pH值与疾病严重性相关。病情较重者可有代性酸中毒,由于通气/灌流(V/Q)不均而出现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发生I型或II型呼吸衰竭。 【鉴别诊断】

小儿支气管炎及护理(20210201172031)

小儿支气管炎及护理 小儿支气管炎的症状 一开始宝宝可能表现出感冒的症状,诸如嗓子疼、疲倦、流鼻涕、发冷、疼痛、低烧(37.8~38.3摄氏度)等。接着会发展为咳嗽,起初只是干咳无痰,但之后会加重,咳出发绿或发黄的痰。宝宝咳嗽的时候,还可能会作呕或呕吐出来。 宝宝也许还会觉得胸痛、气短、气喘。如果支气管炎严重,他可能会发几天烧,而且大概要咳上几周的时间后,才能完全康复。 有些人(包括几乎所有吸烟的成年人或长期吸二手烟的孩子)得一次支气管炎症状要持续几个月,这称为慢性支气管炎(相对于传染性或急性支气管炎来说)。正因为如此,一定不要在家里抽烟。 怎样临床诊断出小儿支气管炎呢? (一)临床表现 1、初起有发烧、恶寒、头痛、咽干等。 2、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 (二)主要类型 1、急性支气管炎初期为干咳,痰量逐渐增多,渐成粘液脓性痰。 2、慢性支气管炎以持续性咳嗽为主,多月不愈,早晚加重,尤以夜间为明显。痰量或多或少,以咳出为快。症,状在夏季较轻,冬季易出现急性发作,使病情加重。反复发作者,体质多瘦弱。可并发肺不张、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 (三)理化检测 1、早期呼吸音可变粗,双侧可听到水泡音。 2、X 线检查:急性者可无特殊发现。慢性者可有相应慢性炎症改变。 小儿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 怎样治疗小儿支气管炎呢?看看以下方法:

、控制感染 急性支气管炎如为细菌感染,可选用下列抗菌药物:复方新诺明0.05/kg/ 日分二次口服、青霉素3-5万U/ mg/日分2次肌注,麦地霉素、红霉素30-50mg/kg/日分3-4次口服。 如无明确细菌感染情况或混合感染可用或加用病毒唑10-15 mg/kg/日分2次肌注,或5 mg/kg/日分2次作雾化吸入,亦可试用a-干扰素20万U/日肌注。 二、对症治疗 1、止咳祛痰:若痰粘稠不易吸出,可用雾化吸入及选用10%氯化铵合剂、必嗽平、小儿强力痰灵(2-4岁1-2片,5-8岁2-3片)。。频繁干咳影响睡眠及休息,可服少量镇咳药物,如异丙嗪及氯丙嗪0.5-1mg/kg/次,每日2-3次,应注意避免用药过量及时间过长,影响纤毛的生理性活力,使分泌物不易排出。 2、解痉 氨茶碱:2-4 mg/kg/次3-4次/日口服。 舒喘灵:6岁以下1-2 mg/日,分3-4次口服或0.1 mg/kg/次,舒喘灵气雾剂(0.5%1揿=0.1 mg)1-2 揿/次每日2-3 次。 喘鸣严重时可加用强地松1 mg/kg/日,分3次口服,4-7天为一疗程。亦可用丙酸倍氯松气雾剂,局部用药可减少全身用药副作用。婴幼儿难以合作不宜选用,儿童每次1-2揿 (50址100卩0 /次,每日2-4次。 三、中药治疗 1、止咳平喘:在缓解期可以用一些止咳平喘的中药制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症状。... 小儿支气管炎的护理 支气管炎是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患病率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达高峰。当患支气管炎时,小儿常常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食欲减退或伴呕吐、腹泻等,较小儿童还可能有喘憋、喘息等毛细支气管炎表现。尽管有少数患儿可能发展成为支气管肺炎,但大多数患儿病情较轻,以在家用药治疗和护理为主,家长应遵医嘱给患儿按时间用药并做好家庭护理:

支气管肺炎及重症肺炎诊疗常规

支气管肺炎及重症肺炎诊疗常规 【概述】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是累及支气管壁和肺泡的炎症,为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肺炎,2 岁以内儿童多发。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北方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室内居住拥挤、通风不良、空气污浊,致病微生物增多,易发生肺炎。此外有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先天性以及病等并存症及低出生体重儿、免疫缺陷者均易发生本病。 【病因】最常为细菌和病毒,也可由病毒、细菌“混合感染”。发达国家小儿肺炎病原以病毒为主,主要有RSV、ADV、流感及副流感病毒等;发展中国家则以细菌为主。细菌感染仍以肺炎链球菌多见,近年来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和流感嗜血杆菌有增加趋势。病原体常由呼吸道入侵,少数经血行入肺。 【临床表现】2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起病多数较急,发病前数日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肺部固定性的中、细湿啰音。 1.主要症状①发热:热型不定,多为不规则发热,亦可为弛张热或稽留热。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儿、重度营养不良患儿体温可不升或低于正常。②咳嗽:较频繁,在早期为刺激性干咳,极期咳嗽反而减轻,恢复期咳嗽有痰。③气促:多在发热、咳嗽后出现。④全身症状: 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轻度腹泻或呕吐。 2.体征①呼吸增快:40~80 次/分,并可见鼻翼扇动和三凹征。 ②发绀:口周、鼻唇沟和指趾端发绀,轻症病儿可无发绀。③肺部啰音:早期不明显,可有呼吸音粗糙、减低,以后可闻及较固定的中、细湿啰音,以背部两侧下方及脊柱两旁较多,于深吸气末更为明显。肺部叩诊多正常,病灶融合时,可出现实变体征。 3.重症肺炎的表现重症肺炎由于严重的缺氧及毒血症,除呼吸系统改变外,可发生循环、神经和消化等系统功能障碍。 (1)循环系统:可发生心肌炎、心力衰竭。肺炎合并心衰的表现:①呼吸突然加快>60 次/分。②心率突然>180 次/分。③突然极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绀,面色苍白或发灰,指(趾)甲微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以上三项不能用发热、肺炎本身和其他合并症解释者。④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怒张。⑤肝脏迅速增大。⑥尿少或无尿,眼睑或双下肢水肿。具备前5 项即可诊断为肺炎合并心力衰竭。 (2)神经系统:肺炎并发中毒性脑病至今尚无可靠的诊断方法,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