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课件

实验心理学课件
实验心理学课件

绪论实验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实验心理学是以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19世纪以来,心理学家使用生理学、物理学和数学方法运用在心理学研究之中,使心理学走上了实验研究的科学之路。

?一些哲学家和生理学家赫尔姆霍茨、韦伯、费希纳和冯特等人率先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一些感觉和知觉范围内的问题,他们的共同努力促进了实验心理学的形成。

?冯特奠定了心理学研究的实验基础之后,众多后来者采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发展出了众多的心理学研究流派。

一、实验心理学的形成

?(一)韦伯

?韦伯(1795-1878)是德国解剖家、生理学家,感觉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物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他1795年6月24日生于萨克森的维登堡,1815年获莱比锡大学博士学位,两年后任该校医学院讲师,1818年任解剖学和生理学助力教授,1821年任教授。主要从事血液循环和感觉,特别是触觉的研究工作。代表著作有:《论触觉》(1834)、《触觉与一般感觉》(1846)等。

?韦伯对心理学主要有两大贡献:一是用实验系统证明了两点阈限的概念,二是发现了韦伯率。?韦伯第一次用实验证明和测量了两点阈限

?阈限概念本来是赫尔巴特提出的,但是缺乏实验的根据。韦伯先用圆规的一个尖端同两个尖端交错着接触被试的各部分皮肤,然后一点点扩大两点之间的距离。在不用视觉的情况下,让他把从一点到两点的距离感觉报告出来。韦伯把刚刚能辨别出皮肤上两个刺激点的最短距离称为两点阈限。这一概念从实验心理学的建立至今仍在广泛的应用。

?韦伯提出了心理学上第一个定量的差别阈限定律即韦伯率

?韦伯首先发现重量的最小可觉差异,确定两重物之间的最小可觉差异与标准之比是一个常数。后来又推广到研究皮肤表面的两点阈,线的长度和音的高低,发现它们的比值也是一个常数。据此,韦伯于1834年提出了韦伯率,即差别阈限的定律。

?刚能察觉出刺激有差别时,刺激得增量和原来刺激值的比是一个常数。韦伯率用数学公式表示:△I / I = K

?(I : 代表标准刺激的强度△I :代表刚能一起感觉的刺激曾量,亦即差别阈限 K :代表常数)

?韦伯既打破了对阈限的哲学思辨,又超越了对感觉现象用经验检验的局限,在心理学史上他第一次对感觉与外在刺激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定量分析,用数学公式表示出人的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之间的函数关系,提出了心理学的第一个定量法则——韦伯率。这样,韦伯不就不仅把赫尔巴特的理论设想变为科学事实,而且为开创心理物理学、建立实验心理学立下了功绩。

?(二)费希纳

?费希纳(1801—1887),德国物理学家、哲学家,莱比锡大学教授。

?费希纳接受过物理学和数学的训练,他感觉到,当刺激的强度增大时,它应该要求更大的差别(绝对值上的差别)来产生一定大小的感觉增大。从数学上来说,刺激在长度上的几何增大会导致感觉的算术增大。

?例如:按照传递到耳朵上的能量,一阵雷声的响声比日常谈话的声音要响好多倍;按分贝——分贝是指人耳能够分辨的最小响度差别——来说,它只是响两倍而已。

?为了表达刺激强度与感觉强度之间的关系,费希纳从数学上转变了韦伯定律,重新加以调整然后写出来:S=klogR

?费希纳拼命要把这份荣誉还给他以前的老师,因此,他把这个公式称作韦伯定律——是他本人给韦伯的公式和他自己的公式命名的——可是,后来的心理学家按照这些公式各自的归属把修改后的公式叫做费希纳定律。

?费希纳余下的9年花在辛苦的实验工作当中,收集着大量能够确证这个定律的数据。他不知

疲劳地让受试者们举起重物,注视光源,听各种杂音和音调,观察彩色样本等等,并宣布它们是不同的或是同样的。在这些年里,他对每种刺激的强度进行了范围广泛的实验,使用到了测量这些判断的三种方法。仅在这些方法中的一种里面,他便列出了24576种判断的表格和计算结果。他认为,第一次系统地探索物理和心理学王国之间的数量关系,这是一种新的科学专业,因此命名为“心理物理学”。

?他的三种心理物理法,即最小变化法、平均差误法和恒定刺激法。很快就被广泛接受,而且在今天心理学的每一个实验室里还在经常使用着。

?1860年,费希纳出版了两卷本的《心理物理学纲要》,把他的研究成果公诸于世。《心理物理学纲要》的确是富于创见的,并立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些心理学家认为,心理物理学的方法学是一个可怕的话题。许多年以后,威廉·詹姆斯写道:“如果像他这样一位可敬的老人会用他的怪想使这门科学永久地背上负担,而且,在一个充满各种容易产生成果的、引人注目的事物的世界里,如果迫使未来的学者们在这些繁杂的田地里耕耘,不仅要去研究他的作品,而且得研究那些反对他的更枯燥的作品,那可真是一件要命的事。”

?尽管对费希纳说仅仅可以注意到的差别都是相等的这个假想的有效性存在激烈的争论,可是,他的方法一般却都认为是天才的突破。这三个方法将肉体的生理机构与它们所引起的主观的经验连接起来了。

?(三)冯特

?冯特(1832—1920)是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

?冯特生于德国曼汉市附近巴顿的一个牧师家庭,自幼就养成一种好学深思的习惯。19岁入杜平根大学,第二年秋转到海德堡大学继续学习医学和哲学,毕业后留校教生理学。1856春冯特到柏林大学跟当时被誉为“生理学之父”的约翰.谬勒学习和研究生理学,同年返回海德堡大学,先后获医学、哲学两个博士学位。1857年任该校生理学讲师。

?1858年后冯特任著名生理学教授赫尔姆霍茨的助手十余年,协助指导学生做肌肉收缩和神经冲动传导的实验。此时,冯特开始研究生理心理学。1862年开设“自然科学的心理学”(后改为“生理心理学”)讲座。到1864年冯特升任副教授。1874年冯特到苏黎世大学担任哲学教授。

这时他的学术兴趣已由生理学转向心理学。

?1875年冯特到莱比锡大学人哲学教授,长达40多年,致力于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和著述工作,并于1879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德文则叫“心理学研究所”或是“心理学院”)。此后世界各国青年学生慕名前来学习的很多。1881年他创办心理学专门刊物《哲学研究》,发表莱比锡实验论文报告。1903年又改名为《心理学研究》。1889年他被任命为莱比锡大学校长。于1920年去世,终年88岁。

?冯特是一位学识渊博、著述甚丰的学者。他的著作不仅数量多,近500种,且涉及面广,除心理学外,还发表大量有关生理学、物理学、哲学、逻辑学、语言学、伦理学、宗教学方面的著作。可以说,冯特兼生理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于一身,但正如他的学生铁钦纳所说的:“冯特的全部思想集中于心理学”。他最大的贡献也在心理学。

?在实验室里,冯特和他的学生把微时测定器、“发声器”(一个金属架子,上面升起一只长臂,有只球会从这里落下来,掉在一个平台上)、报务员的发报键、电池及一台变阻器用线连接起来,来测量“知觉的长度”,按照现代心理学的说法,就是“反应时”。具体做法是请被试注意观察发声器上的球,当他听到球落到平台上,立即按键发报。“知觉的长度”就是球落到平台与按动发报键之间的时间差。

冯特的主要心理学著作有:

?1、《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1858~1862)。在本书中,冯特第一次正式提出“实验心理学”一词;

?2、《关于人类和动物心灵的讲演录》(1863)。

?3、《生理心理学原理》(1873~1874)。《原理》被以后心理学界推崇为科学心理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是科学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4、《心理学大纲》(1896)。

?5、《语言史与语言心理学》(1901)。

?6、《心理学引论》(1911)。

?7、《民族心理学》(共十卷,1900~1920)。本书是冯特用历史法研究人类高级心理过程的社会心理学专著。冯特在生命的最后20年主要精力用来撰写这部巨著,他名义上称之为民族心理学,而实际上则是一部关于语言、艺术、神话、宗教、风俗、法律、道德等多卷本的社会心理学,内涵丰富、意义重大。

二、实验心理学的发展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构造主义心理学流行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以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和铁钦纳为其代表人物。

其基本观点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为人的意识,意识的内容可能类似于物质的化学元素组成,是由一些基本的“心理元素”所组成的。

?“内省实验法”的研究方法

?第一,只有训练有素的观察者才能进行内省,坚持反对使用未受过训练的观察者。

?第二,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好是根据记忆来进行内省描述,这样内省就变成了回忆,内省考察变成了事后考察。

?第三,自我观察包括注意和记录两部分。

?第四,内省者必须在情绪良好、精神饱满和身体健康时,在周围环境安适、摆脱外界干扰时,才能进行观察。

?第五,内省必须是公正而无私地描述意识状态自身,而不是描述刺激本身。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流行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以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杜威为其代表人物。

?机能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意识,但与构造主义不同的是,机能主义心理学强调要研究意识的机能而非其结构。詹姆斯认为意识像水流一样,他将其称作“意识流”。?1890年,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一书。

?詹姆斯并不太重视心理实验,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工作不应局限在实验室内,还要考虑人是如何调整行为以适应环境不断提出的要求的。这个观点有其合理性,但纯粹抛弃心理实验也使得他的许多极具说服力的论点就失去了论据的支撑。由于机能主义心理学和构造主义心理学都未能很好地解决方法学方面的问题,所以他们关于到底应该研究意识的机能还是构造的争论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1896年,杜威在《心理学评论》上发表一篇文章,题目是《在心理学中的反射弧概念》。他在这篇文章中认为反射弧是一个连续的整合活动,不能把反射弧简单地还原为感觉和运动元素。他还认为一个反射与它前后的反射是相连的,不能孤立开来理解。他虽没有指名反对构造心理学在美国的代表铁钦纳,却以反射弧概念为题。反对构造心理学的元素主义,并阐明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功能的主张,为美国机能心理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产生于1913年,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提出。华生认为,实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应该是所谓的意识而应该是行为。

?华生指出一向认为纯属意识的思维和情绪,其实也都是内隐和轻微的身体变化。前者是全身肌肉,特别是言语器官的变化,后者是内脏和腺体的变化。20年代以来记录肌肉电位变化的技术不断提高,已经发现心理活动伴有轻微的肌肉收缩。但连带发生的事件并不一定就是同一事件。所以思维时有轻微的肌肉收缩,并不足以证明思维就是轻微的肌肉收缩。

?他提出了行为的基本模式是“刺激—反应”(S—R)的过程。

?一些新行为主义者对华生的理论加以修正,提出“S—O—R”的行为模式。

?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方法论上深受进化论问世以来的动物心理学的影响。动物不会作内省报告,所以只能根据它对刺激的反应来推测其心理。这样就使早期的动物心理学染上浓厚的拟人论色彩。摩根提出要尽量克服拟人论,经过勒布的进一步努力,直至桑代克,均未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华生做过许多动物心理学的研究,最后得出一反拟人论的结论,断言人和动物在心理上没有质的差别,但不能按人的心理来推测动物的心理,相反地要像研究动物心理那样来研究人的心理。因此,他非常赞赏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法,因为它可以使像感觉辨别这样的主观经验转化为反应差异的客观事实。

?但从根本上看,华生与巴甫洛夫完全不同。华生否认神经中枢在动物行为中的特殊重要性,认为它仅起联络作用。巴甫洛夫则把身体外周器官活动与神经中枢活动的关系看作投影关系,考察外周器官的活动,目的在于了解神经中枢的活动。再者,巴甫洛夫不否认意识,而且非常强调人和动物在心理上的本质差别。

?华生认为除极少数的简单反射外,一切复杂行为都取决于环境影响,而这种影响是通过条件反射实现的。因此他把巴甫洛夫式的条件反射当作行为主义的“枢石”。华生夸口说,给他一打健康婴儿,让他在可以完全控制的环境里去培育,他能使任何一个婴儿变成任何一种人物。

他在婴儿的情绪行为上做了实验,使婴儿的爱、惧通过条件反射的改变而改变。他后来侈言要建立行为主义的实验伦理学。

(四)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二十世纪70年代开始其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相反,认知心理学家研究那些不能观察的内部机制和过程,如记忆的加工、存储、提取和记忆力的改变。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总结各方面前辈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完成了《认知心理学》一书,这标志着一种崭新的实验心理学思想——认知心理学的产生。

?认知心理学家往往把信息加工过程分解为一些阶段,即对从刺激输入到反应这样的全过程进行分解。他们常用使用反应时法。即通过测量一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来以此确定这个过程的性质和与其他过程的关系。

?例如:

?假定一个人看屏幕上投射的字母 E,如果投射时间很短,比如一毫秒,那么这个人就不会看到什么,这说明知觉不是瞬时的;投射时间长一点,比如五毫秒,那么这个人就会看到某种东西,但不知是什么,这说明知觉产生了,但辨别尚未产生;如果投射时间长度足以使人看出这个字母不是O或Q,但看不出是 E还是 F或 K,那么这个人就产生了部分的辨别。由此人们就可以确定完全辨别、部分辨别或刚刚看出有东西所需的的时间。这一切表明,知觉是累积的,它包括几个特定的阶段。

?认知心理学重视心理学研究中的综合的观点,强调各种心理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认知心理学在具体问题的研究方面,认知心理学往往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在扩大心理学研究方法方面都有所贡献。

第一章实验设计

一、心理实验中的变量

二、实验设计

三、非实验设计和准实验设计

四、心理实验研究的基本程序

一、心理实验中的变量

(一)自变量的类型

自变量:研究者在实验中要操纵和改变,假定会影响被试心理或行为的因素。

1、刺激特性自变量

不同的刺激特性可作为自变量引起被试的不同反应。

2、环境特性自变量

实验的环境特点,如不同的温度、亮度、噪音、人员、时间变化等情况都可能成为实验选取的自变量。

3、被试特性自变量

被试的各种特点,如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来自农村还是城市、性格的内向还是外向、自信还是自卑等等,也可以作为心理实验的自变量。

4、造成被试差别自变量

当被试特点在各方面都大致相同或者我们无意考察他们的自然特点差异时,在心理实验中主试就经常通过分组等方式,造成不同被试在某一方面的差异并对此进行实验研究。

(二)因变量的特性

因变量:被试的某种行为反应的特征,假定它会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1、因变量的可靠性

因变量的可靠性即实验结果的一致性或信度。

2、因变量的有效性

当确是自变量而不是其他变量因素造成因变量的变化时,我们就说这种因变量是有效的;当不是自变量而是其它变量或我们难以确定究竟是什么引起了因变量的变化时,我们认为这时的因变量是无效的。

3、因变量的敏感性

自变量的变化引起因变量相应的变化,这样的因变量是敏感的。如果自变量的变化不能引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或者自变量很大的变化引起因变量很小的变化,这样的因变量是不敏感的。(三)额外变量的控制

“自变量的混淆”

例如:在按性别分组进行的反应时实验中,两组被试实验环境的灯光、噪音甚至主试指导语的说明都应该保持一致,不然,我们就难以确定实验结果的差异是由被试特点自变量性别所造成的还是由我们所不想了解的若干环境变量所造成的。

(四)心理实验的概念

由两个以上的自变量或同一自变量两个以上的处理水平引起相应因变量结果的出现,该过程方能认为是实验研究的过程。

这是一个实验么?

例如:“假如你是一个在上环境心理学课的学生,要做一份作业。作业的要求是,去图书馆抢占一张桌子,并且抢到空桌后还要通过非语言、非暴力的手段尽可能地阻止其他人坐下来。(B.H .坎特威茨等著. 郭秀艳等译. 实验心理学)

二、实验设计

(一)组间设计

组间设计就是把人数相等的不同组被试分配到不同自变量或同一自变量的不同水平上去,接受不同的实验处理。

例如:我们想了解人们对于红光信号的刺激和绿光信号的刺激哪一个反应速度更快一些。如何保证不同组被试在各方面的同质性:

1、匹配被试

2、随机分配被试

(二)组内设计

组内设计是使每个被试接受全部的变量处理。对所有被试而言,他们所接受的实验处理都是一样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组内设计的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被试异质性所带来的实验误差,但组内设计由于所有被试要先后接受多次实验处理,由此却有可能引发顺序误差。

如何消除顺序误差?

1、完全平衡的方法

所谓完全平衡的方法就是为了消除实验的顺序误差,我们把实验的所有顺序全部做一遍,然后取几次实验的平均数作为实验的结果。

例如:考察红绿黄三种色光的区别,实验安排将按ABC、ACB、BAC、BCA、CAB、CBA六种顺序进行

全部实验的顺序数为n(n-1)(n-2)(n-3)……

2、不完全平衡法

当一个实验中变量个数为n时,实验次数也采取n次,使每个变量在每个顺序位置上出现一次,即可达到基本的变量顺序平衡。这种实验顺序的安排即不完全平衡法,或被称作拉丁方方法。如果在一个实验中有n个变量,拉丁方的变量排列方法为:

第一个顺序:1、2、n、3、n-1、4、n-2、5、n-3……

第二个顺序:2、3、1、4、n、5、n-1、6、n-2……

……

第n个顺序:n、1、n-1、2、n-2、3、n-3、4、n-4……

(三)混合设计

在同一实验中,一些自变量由组间设计处理,另一些则由组内设计处理,这种方法即混合设计。例如:某一实验中要考察是否注射兴奋剂对个体声光反应速度的影响。其中一个变量是注射肾上腺激素(A),存在两个处理水平,注射(A1)和不注射(A2);另外一个变量是反应时测试(B),存在两种处理方式,对声音的反应时测试(B1)和对灯光的反应时测试(B2)。

1 A1B1——A1B2

2 A1B2——A1B1

3 A2B1——A2B2

4 A2B2——A2B1

三、非实验设计和准实验设计

(一)非实验设计

在非实验研究中也可能会操纵、变化一个自变量,但整个研究过程对无关变量的控制缺失,致使研究结果可靠性降低。(没有比较)

1、单组事后测定 X Y

2、单组事前事后测定 Y1 X Y2

3、固定组比较设计 X Y1

Y2

(二)准实验设计

研究者可以对一些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变量进行分类,将其视为自变量的因素,使用真实验设计的某些方法搜集、整理、统计分析资料。(有比较)

1、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事前事后测定设计

Y1 X Y2

Y3 Y4

2、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X1Y1 X0Y2 X1Y3 X0Y4

3、循环法设计:拉丁方设计的方法安排实验顺序

四、心理实验研究的基本程序

实验设计是一个实验研究的核心,而一个实验研究的展开和顺利进行,要通过精心的准备、系统的论证、严密的设计、严格的控制、高效的运行,最终才有可能形成正确的有价值的结论。因此,心理实验研究要遵循着某种基本的逻辑程序进行,才能保证实验的最终成功。

(一)发现问题、提出假设

一个好的假设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科学性。2、预测性。3、可行性。

(二)确定研究类型实验、准实验还是非实验。

(三)选择与控制变量

根据假设确定因变量、自变量并对可能影响实验的无关变量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考虑如何对各种变量加以操纵。

(四)选择与分配被试

使用人类被试还是非人类被试?被试应具备哪些特征?用组间、组内还是混合设计的方式分配被试到各个不同的自变量上去?

(五)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求取平均数、方差、相关系数还是进行χ2检验、t检验、F检验以及多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六)得出结论(杜绝编造结论。)

(七)撰写实验报告

一份实验报告的构成:

1、题目和作者

2、摘要

3、引言

4、实验方法

5、实验结果

6、讨论

7、参考文献

第二章心理物理法

定义:就是研究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科学。

物理量是指对身体各感官的刺激;

心理量是指各种感觉或主观印象。

●亮度(luminance)——明度(brightness)

●强度——响度

心理物理法

心理物理学的先驱是G. T. Fechner(1801-1887)。

Fechner通过对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之间的数量关系的长期研究,发展出了测量感觉的基本方法。

一百多年来,心理物理学方法不断发展,但它的中心问题仍然是物理量和心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问题。

心理物理学方法所处理的问题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感觉阈限的测量;

●阈上感觉的测量,也就是心理量表的制作。

自从上世纪50年代,W. P. Tanner, Jr.和J. A. Swets把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SDT)引入心理学领域以来,又为心理物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有力工具。一、感觉阈限的测量

著名的实验心理学史专家Edwin G. Boring(1950)认为对内部感受(internal impression)(the …psycho? of psychophysics)与外部世界(the …physics? of the psychophysics)之间关系的测量方法的引入,是科学心理学开始的一个标志。

这主要是因为科学家使用心理物理学的方法提出了第一个心理现象的精确定律(mathematical laws),尽管这个定律不一定那么完美。

●首先,测量感觉是非常困难的,我们不能象测量石头的重量或光的强度那样来测量感觉。

●其次,内部判断与作用于感受器的物理量之间并不是完全一对一的。因此,我们必须把

物理刺激及其引起的感觉区分开。

(一)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被叫做绝对阈限(absolute threshold)。

按照这种说法,低于绝对阈限的刺激强度我们总是感觉不到的,而高于绝对阈限的刺激强度我们总是能感觉到的。

有50%的次数能引起感觉,50%的次数不能引起感觉的那一种刺激强度。

(操作定义)

差别阈限是有50%的次数能觉察出差别,50%的次数不能觉察出差别的刺激强度的差别。

差别阈限值也称最小可觉差(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j.n.d)。

1846年E. H. Weber发表了他关于重量差别阈限的研究,系统地阐明了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之间的关系。

他指出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成正比,并且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的比例是一个常数,通常用△I/I = k 表示。在这里,△I代表差别阈限,I代表标准刺激强度,k是小于1的常数。K也称作韦伯比例或韦伯分数。

不同感觉道的韦伯分数是不同的。后来,Fechner把这个关于差别阈限的规律称为韦伯定律(Weber Law)。

韦伯定律的主要贡献

●第一,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辨别能力的指标。

●第二,可对不同感觉道的感受性进行比较。

(二)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

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有三种

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平均差误法

学习者应特别注意这三种方法的实验程序和实验结果的统计处理。

1、最小变化法

最小变化法的刺激由递减和递增的两个系列组成,每次呈现刺激后让被试报告他是否有感觉。刺激的增减应尽可能地小,目的是系统地探求被试由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的转折点,即在多强刺激时,由有感觉变为无感觉,或由无感觉变为有感觉。每个系列的转折点就是该系列的绝对阈限。

当用最小变化法进行实验时,被试会产生习惯误差或期望误差。

所谓习惯误差就是指被试因习惯于由原先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或感觉状态,而对新的刺激作了错误的判断。

期望误差是指被试因过早期望将要来临的刺激而导致错误的判断。

把整个实验中每个刺激系列的阈限值放在一起求取平均数,得到的就是这种感觉的绝对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的计算公式为:

DL=[(Lu-St)+(St-Li)]/2=(DLu+DLi)/2=(Lu-Li)/2

式中,Lu为差别感觉阈限的上限,Li为差别感觉阈限的下限,St为标准刺激,DLu为上差别阈限,DLi为下差别阈限。

2、恒定刺激法

刺激通常都由5——7个组成,在实验过程中维持不变,因而这种方法叫做恒定刺激法。刺激的最大强度要大到它被感觉的概率达到95%左右,刺激的最小强度要小到它被感觉的概率只在5%左右。各个刺激之间的距离相等,与最小变化法不同的是,恒定刺激法的刺激是随机呈现的,每个刺激呈现的次数应相等。

在用恒定刺激法来测量差别阈限时,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是继时呈现的,这就可能产生时间误差。如主观相等点小于标准刺激,就产生负的时间误差。反之,就产生正的时间误差。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两点阈的实验记录

刺激值(单位:毫米) 8 9 10 11 12 报告两点的次数(共200次) 3 12 60 141 192

报告两点的百分比(%) 1.5 6 30 70.5 96

两点阈值

RL=x1+(x2-x1)(y-y1)/(y2-y1)

=10+(11-10)(0.5-0.3)/(0.705-0.3)

=10.49毫米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的实验记录

比较刺激判断次数百分比(%)

(克)小于等于大于

112 0 11 89

108 3 20 77

104 6 22 72

100 31 30 39

96 52 30 18

92 72 17 11

88 90 8 2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所获得的差别感觉阈限为:

DL=(Lu-Li)/2

={[100+(104-100)(0.50-0.39)/(0.72-0.39)]-[96+(100-96)(0.50-0.52)/(0.31-0.52) ]}/2

=2.48克

3、平均差误法

这个方法的典型实验程序是,实验者规定以某一刺激为标准刺激,然后要求被试调节另一个比较刺激,使后者在感觉上与标准刺激相等。

客观上一般不可能使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完全一样,于是每一次比较就都会得到一个误差,把多次比较的误差平均起来就可得到平均误差。

因为平均误差与差别阈限成正比,所以可以用平均误差来表示差别感受性。

求平均误差的方法有两种

●把每次调节的结果(或每次的判断)与标准刺激之差的绝对值平均起来作为差别阈限。

●把每次调节的结果与主观相等点之差的绝对值平均起来作为差别阈限。在这里,主观相

等点是相等地带的中点,它等于各比较刺激的平均值。

DL=∑∣x-St∣/n

或DL=∑∣x-PSE∣/n

三种方法的比较

以上3种古典心理物理学方法各有自己的特点

●最小变化法的实验程序和计算过程都具体地说明了感觉阈限的含义,但它会因其渐增和

渐减的刺激系列而产生习惯误差与期望误差。

●恒定刺激法的实验结果可以应用各种数学方法加以处理,因而便于与其它测定感受性的

方法进行比较。在应用3类反应的实验程序时,被试的态度会对差别阈限值有较大影响。

●平均差误法的特点是求等值,它的实验程序容易引起被试的兴趣,但对不能连续变化的

刺激则不能用平均差误法来测其差别阈限。

二、心理量表

物理刺激可由物理量表来测量。

但是,心理量的大小却不能用物理量表来测量。

●首先,这是因为刺激的物理值的变化不一定会引起心理上相应的一对一的变化。

●其次,有一些物理刺激本身就难以用物理量表来测量。

心理量表与物理量表一样,也有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三类。

(一)顺序量表

顺序量表是既没有相等的单位,也没有绝对零点的心理量表,它只是被试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自变量排出的一个等级顺序。

顺序量表的制作通常采用等级排列法和对偶比较法来完成。

10对刺激呈现的次序

刺激白蓝红紫黑

蓝 1

红 2 3

紫 8 4 5

黑 10 9 6 7

(二)等距量表

等距量表是有相等的单位,但没有绝对零点的心理量表。一般采用感觉等距法和差别阈限法来制作等距量表。

例如:通过纯音发生器可以自由调整出不同音高的声音。我们想在1000Hz到5000Hz的音频范围内找到一个声音频率,该频率的声音距离1000Hz和5000Hz声音在音高上感觉是感觉等距的。

(三)等比量表

等比量表是既有绝对零点又有相等单位的心理量表。

制作等比量表的最常用方法是分段法。

例如:线段长度的判断。设定5CM,10CM,15CM,20CM的线段。通过自我调节,要求被试调出1/2,1倍,2倍,3倍的长度。将调试结果作为纵坐标,标准长度作为横坐标形成一条曲线。(四)心理物理判断的相对性

实际上,任何刺激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总是在时间顺序上或空间上相对于一定的上下关系(context)或背景(background),因此,对刺激的知觉不仅依赖于刺激本身,也依赖于其背景。

三、信号检测论

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SDT)是信息论的一个重要分支。

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W. P. Tanner和J. A. Swets把它应用于人的知觉过程,使心理物理学方法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一)色子游戏

假设一次掷三颗色子:两颗是正常的,即每个面有一个数字,依次为1到6。第三颗是特殊的,三面写0,另三面写3。

你的任务是猜测,特殊色子的哪一面朝上?

在猜测之前,告诉你三颗色子朝上的数目总和。

操作特征曲线

以虚报率作为横坐标,击中率作为纵坐标做图时,我们就可以形象地看到随着标准的变化,击中率与虚报率也相应地发生变化的情形。

这个曲线上各点代表在特定刺激条件下被试所采用的各种反应方式,所以叫做接受者操作特点(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

(二)人对信号刺激的觉察

色子游戏

已知色子数目总和 3

判断 0

信号觉察

获得某种感觉信号

判断噪音

因此,上面对色子游戏的分析也就完全适用于人对信号的觉察过程。

●人对信号的觉察也有击中、虚报等四种情形;

●随着标准的变化,其击中率与虚报率也在变化;

●也同样可以绘制其操作者特征曲线和分布曲线。

(三)信号检测论的实验方法

有无法? d?

评价法

1、有无法

这个方法要求事先选定SN刺激和N刺激,并规定SN和N出现的概率,然后以随机方式呈现SN 或N,要求被试回答,刚才的刺激是SN还是N。

根据被试对呈现刺激的判断结果来估计P(y/SN)和P(y/N)。

判断标准指数β=YSN /YN

辨别力指数d'=ZSN-ZN

若P(y/SN)=0.2和P(y/N)=0.1

通过查正态分布表可知,

YSN =0.2803,

YN=0.1758,

ZSN=-0.84,

ZN=-1.28。

则β=1.594,d'=0.44。

先定概率与β关系

信号出现的实验结果

先定概率 y n

0.20 SN 0.17 0.83 β=2.94

N 0.04 0.96 d'=0.80

0.60 SN 0.55 0.45 β=1.25

N 0.25 0.75 d'=0.80

0.80 SN 0.85 0.15 β=0.60

N 0.59 0.41 d'=0.81

当被试的反应方式或判断标准发生变化时,虽然击中率和虚报率也发生变化,但如果信号和噪音的差别不变,根据击中率和虚报率计算出来的SN分配和N分配的平均数的距离并不变化,也就是对于ROC曲线上的各点来说,d’是恒定的,所以ROC曲线又叫做等感受性曲线。

纯机遇线

2、评价法

第三章反应时间

反应时间的概念

反应时间的研究简史

反应时间的测定方法

减法反应时

加法反应时

开窗实验

反应时间的速度与准确性的权衡

反应时间作为因变量的优越性

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

测量反应时间的注意事项

一、反应时间的概念

反应时间(reaction time, RT)是心理实验中使用最早、应用最广的反应变量之一。

反应时间是指从刺激的呈现到反应的开始之间的时距。

反应并不能在给予刺激的同时就发生。

刺激的呈现引起一种过程的开始,此过程在机体内部的进行是潜伏的,直至此过程到达肌肉这一效应器时,才产生一种外显的、对环境的效应为止。因而,反应时间往往也被称为“反应的潜伏期”。

在反应的潜伏期中包含着感觉器官、大脑加工、神经传入传出所需的时间以及肌肉效应器反应所需的时间,其中大脑加工所消耗的时间最多。

二、反应时间的研究简史

对反应时间的研究最早始于天文学。

“人差方程”——不同观测者所得数据的差异。

1850年生理学家Helmholtz运用反应时间来测定神经的传导速度。

1868年,荷兰生理学家Donders发明了分离反应时间的实验。

1879年,Wundt及其学生以反应时间为指标进行了一系列得实验研究。

20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认知心理学兴起。

三、反应时间的测定方法

减法反应时加法反应时开窗实验

1、减法反应时

Donders受天文学家关于人差方程研究和Helmholtz测定神经传导速度研究的影响,于1868年在其“关于心理过程的速度”一文中,把心理时间的测定引入心理学,并提出反应时间的相减法。

(1)反应时ABC

Donders首先测定3种不同的反应时间:

A- 反应时间:S1→R1

B-反应时间:S1→R1 S2→R2

C-反应时间:S1→R1 S2

反应时间的相减法最初是被用来测定某一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的。

但是,反过来看,也可以从两种反应时的差数来判定某个心理过程的存在。

认知心理学正是这样来应用反应时间相减法的。

减法反应时间的实验当时受到内省心理学家的攻击。

当一个训练有素的内省者进行Donders反应时,他们注意到C反应的感受不像是一个A反应加上其他的什么东西,B反应也不像是C反应加上别的什么,而是觉得三种反应均不相同。(2)Posner的实验

Posner等曾设计过一个实验,运用反应时相减法来证实,短时记忆的信息除听觉编码之外,是否还存在视觉编码的问题。

他们在实验中安排了两种材料:一种是形同音同的两个字母如AA;另一种是形状不同但读音相同的两个字母如Aa。

并安排了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同时呈现;另一种是继时呈现,时间间隔为0.5s、1s和2s。 要求被试判定所呈现的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反应,记录反应时间。

在这两种情况下,正确反应都是“相同”。

Posner的实验——结果 Posner的实验——结论

应用减法反应时间的方法,证明了某些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可有视觉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阶段。

(3)cooper&shepard心理旋转实验

(4)句子、图形匹配实验

克拉克和蔡斯认为:

第一个阶段是将句子转换为其深层结构,而且对“之下”的加工要长于对“之上”的加工(参数a),对否定句的加工要长于对肯定句的加工(参数b);

第二个阶段是将图画转换为命题,并常有前面句子中所应用的介词(“之上”或“之下”);

三个阶段是将句子和图画两者的命题表征进行比较,如果两个表征的第一个名词相同,则比较所需的时间比不同时为少(参数c),如果两个命题都不含有否定,则比较所需的时间比任一命题含有否定时为少(参数d);

最后的阶段为作出反应,其所需的时间被认为是恒定的(参数t)。

这样,对句子和图画匹配的任务来说,减法反应时实验就在于将依赖所呈现的句子和图画的诸反应时加以比较。

2、加法反应时(1)

Sternberg在进行一系列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对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有独立作用的四个因素:

识记项目的数量(记忆集大小)

探针刺激的质量(清晰和不清晰)

反应的类型(肯定的或否定的)

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

3、反应时间的“开窗”实验

四、反应时间的速度与准确性的权衡

研究者们为了研究人类信息加工的特性,常常把反应时间作为指标。其考虑的逻辑是,心理加工过程的复杂性和反应时间的长短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即对一个复杂刺激的加工所需时间较长;而对一个简单刺激的加工时间则要短一些。

然而,反应时实验中除了反应速度之外还有反应准确率问题。

研究者们注意到,被试有时会以牺牲准确率为代价去换取反应速度,有时则会以牺牲反应速度为代价去换取反应准确率,亦即被试能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或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建立一个反应速度与反应准确率的标准来指导他的反应。这就是反应速度与准确率的权衡

(speed-accuracy trade-off, SAT)。

五、反应时间作为因变量的优越性(1)

有人研究过反应时间和判断次数以及判断信息之间的关系。

其研究方法大致如下:

六、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

反应时间与刺激强度有关

反应时间与刺激的时间特性以及空间特性有关

反应时间与所刺激的感觉器官有关

反应时间与被试的机体状态有关

反应时间与机体的适应水平

反应时间与被试的准备状态

反应时间与额外动机

反应时间与被试的年龄

反应时间与练习

个体差异与反应时间

七、测量反应时间的注意事项

避免过早的反应以及其他错误的反应“假反应”——“侦察实验”

反应数目要和刺激数目相等

第四章感知觉实验

?视觉系统

?视觉的基本功能

?颜色视觉

?听觉

?听觉的基本功能

?知觉的基本问题

?知觉组织的高级过程

一、视觉系统

?眼睛

?视神经通路与大脑

?神经细胞的感受野

?特征觉察器(feature detectors)的概念

二、视觉的基本功能

?视觉的感受性

?光谱感受性 -暗适应和光适应

?空间辨别

?时间辨别

?客体的识别与定位:焦点系统与周围系统

1、光谱感受性

?人眼不能看到所有的光线。

?人眼的适宜刺激,即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大约是400nm(紫色)——700nm(红色)。

?人眼对不同波长光线的感受性是不同的。

?人眼视网膜有两种感光细胞

–锥体细胞

–杆体细胞

?Purkinje效应

–J.E.Purkinje1825 年发现,在日光下看起来明度相等的红花和蓝花,到了黄昏时,即光度变弱时,两种花的色调都变淡了,但蓝花看起来却比红花显得亮些。这种现象,即当照度降低,使锥体视觉转换到杆体视觉时,眼睛对光谱短波部分感受性提高的效应叫做Purkinje 效应(荆其诚,1987 )。

2、暗适应与光适应

?暗适应(dark adaptation)

?明适应(light adaptation)

(二)空间辨别

?眼睛的空间辨别能力即视锐度(visual acuity)表现为觉察目标刺激的存在以及辨别物体细节的准确性。

?视角(visual angle):离眼睛一定距离的物体的大小与眼睛形成的张角。

1、觉察

?觉察(detection)不要求区分物体各部分的细节,只要求发现对象的存在。

?在暗背景上觉察明亮的物体主要决定于物体的亮度,而不完全决定于物体的大小。

?人们觉察明亮背景上的暗物体的能力是很强的,这种觉察主要取决于视网膜上刺激物的投影与其周围的亮度差别,所以,在明亮背景上觉察暗物体,主要是对比的辨别。

2、定位、解像与识别

?定位(localization)是觉察两根线是否连续或彼此有些错位的能力。

?解像(resolution)是知觉某一模式具体元素之间分离的能力。

?识别(recognition)是确认物体及细节的能力。

(三)时间辨别

?在某种条件下,闪烁的灯光可能会被知觉为连续的。

?物理上闪烁的光在主观上引起的感觉介于闪烁于稳定之间时的频率叫做临界闪光频率(critical flicker frequency),或临界融合频率(critical fusion frequency),简写为CFF。

?眼睛的周缘部分比中心区域更容易觉察闪烁。

(四)客体的识别与定位:焦点系统与周围系统

?焦点系统(focal system,又称what通路)主管客体的识别与再认,这就是膝状体-纹状体视觉系统(geniculo-striate visual system),它包括视网膜中央凹在内的中心区、外侧膝状体和初级视皮层区(纹状体);

?周围系统(ambient system,又称where通路)主管客体的定位,这就是视网膜背盖视觉系统(retinotectal visual system),它包括视网膜的中央凹区域以及边缘区域、上丘和外纹状体。

三、颜色视觉

?颜色是人类环境的一个普遍特色。

?颜色加强了物体表面的对比,促进了客体的觉察与区分,为再认客体提供了清楚的线索。(一)颜色的明度、色调和饱和度

?颜色的明度与其物理刺激光波强度-亮度相对应。

?颜色的色调与其物理刺激的光波波长相对应。

?颜色的饱和度与其物理刺激的光波的纯度相对应。

(二)颜色混合

?加法的颜色混合(additive color mixture)

?减法的颜色混合(subtractive color mixture)

?熟悉性和过去的经验对外观颜色的作用被归结为记忆色(memory color)。

(三)颜色理论

?三色理论(trichromatic receptor theory,又称杨-赫尔姆霍茨理论:Young-Helmholtz theory)

?对立机制理论(opponent-process theory)

(四)色盲:色弱、色盲(全色盲、部分色盲)

?仅仅由黑白刺激也可以产生颜色感觉,人们称之为主观颜色(subjective color )。?四、听觉

?(一)听觉的物理刺激

?1、纯音与复合音

?2、声音的发生与控制

?(二)声音的测量

?对于声音强度的测量一般用声级计。

?除此之外,示波仪、声谱仪、声图仪或语图仪等声学仪器,可对声音的波形、频率、音色、音长等复杂成分进行分析和测量,通过绘图仪的显示,从而可形象地“看到”声音。?五、几种听觉现象

?(一)音高

?(二)响度

?(三)声音的掩蔽

?1、纯音对纯音的掩蔽

?2、噪音对纯音的掩蔽

?3、非同时性掩蔽

?(四)声音的疲劳与适应

?1、声音的疲劳

?把新的声音刺激阈限需要提高的量(dB)作为声音疲劳的指标,称“暂时阈移”(TTS)。?2、听觉的适应

?(五)声音的相互作用

?1、音色

?2、拍音

?3、差音与和音

六、知觉的基本问题

?知觉(perception)

–是在刺激直接作用于感官时产生的;

–是指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是人类认知活动过程的开端。

知觉的基本问题

?知觉不仅是对到达大脑特定区域的感觉系统中神经冲动的简单传递,而且也包括对视野中外部刺激的内部表征和意识。

?知觉是从到达我们感受器官的刺激中抽取意义的过程。

?在这一点上,我们把知觉看作是问题解决的过程。

(一)直接和间接知觉

?直接知觉(direct perception)

–以Gibson为代表

–把知觉看作是从环境中提取相关信息的直接过程

?间接知觉(indirect perception )

–以Gregory 为代表

–知觉是较为活跃的和主动的过程

–知觉是当前呈现的外部刺激和大脑中已经存在的对外部世界的内部表征两者之间的匹配过程

?在当代认知心理学中,间接加工过程具体体现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对立的过程。?自下而上过程(bottom-up,又称数据驱动过程,data-driven process),是从组成图形或事物的最简单的、最基本的成分开始的。

?自上而下过程(top-down,又称概念驱动过程,conceptually driven process)认为,较高级的、整体的和抽象的水平影响低级的操作和运行。

(二)意识和知觉

?知觉过程中关于意识(awareness)的关键问题是:

–对感觉经验赋予意义的过程是否是在自动地、没有言语意识参与下进行的?

?对于盲视(blindsight)的研究为意识和知觉的关系提供了实验依据。

?盲视是Weiskrantz提出的概念,用来描述没有意识到知觉存在时盲区(scotoma)所产生的视觉能力。

?盲视研究中最著名的神经心理学病例是对DB所做的研究。

七、知觉组织的高级过程

?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理论

?知觉定势

(一)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的组织原则

–接近性(proximity or nearness )

–相似性(similarity )

–连续性(good continuation )

–共同性(common fate )

–对称性(symmetry )

–封闭性(closure )

组织作用的测量

(二)知觉定势(perceptual set)定势和自上而下加工

(三)运动知觉

?诱导运动(induced movement)

?似动现象(apparent movement)

?自主运动(autokinetic movement)

?运动后效(movement aftereffects)

(四)空间知觉

?非视觉性深度线索

?单眼视觉深度线索

?双眼视觉线索

1、非视觉性深度线索

?眼睛的调节

?双眼视轴的辐合

2、单眼视觉深度线索

?大小(size)

?插入(interposition)

?阴影(shading)

?线条透视(liner perspective)

?空气透视(aerial perspective)

?结构级差(texture gradients)

?运动视差(motion parallax)

3、双眼视觉深度线索

?双眼视差(binocular disparity ):膜相应点和视野单像区

视野单像区和潘弄范围

(六)恒常性和错觉

?知觉恒常性(perceptual constancy)

?视错觉(visual illusions)

(一)知觉恒常性

?明度恒常性(lightness constancy)

?大小恒常性(size constancy)

?形状恒常性(shape constancy)

?经典的Holway-Boring实验考察了影响大小恒常性的几种因素。

?在这个实验中,观察者坐在两个长长的、漆黑的走廊的交叉处,在其中一个走廊距离观察者10ft.(大约3m)远的地方有一个可调节的、发光的圆形刺激物;同时在另一个走廊中呈现标准圆形刺激物,距离观察者10至120ft.(大约3m至36m)。标准刺激物上标有刻度,以便使得观察者的眼睛到刺激物的距离不同时投射到视网膜上的视像保持相同(视角为1o)。?观察者的任务是调节比较圆形刺激物的大小,使其与标准圆形刺激物的大小看起来相同。?一共有四种实验条件

–提供正常的双眼观察条件

–只允许单眼观察

–通过一个小孔进行单眼观察——人工瞳孔

–在每个标准圆形刺激物的周围用黑布遮挡,组成一条黑布的通道,进一步减少地板、墙壁和天棚等深度线索的作用

(二)视错觉

?优势眼的确定:睁开双眼,把手指和垂线对齐。

?闭左眼,不动,右眼优势

?闭左眼,左移,左眼优势

?闭右眼,不动,左眼优势;

?闭右眼,右移,右眼优势;

第五章记忆

?一、记忆实验的基本问题

?二、记忆问题研究的历史

?三、三种记忆系统

一、记忆实验的基本问题

?(一)实验材料的选择

?(二)实验材料的呈现

?(三)记忆效果的检查

(一)实验材料的选择

?1、所选材料长度不宜过大,难度不宜太难,使用时间不宜太长。这样才能使实验能够较容易地顺利进行下去。

?2、材料的内容应该是比较新颖的。这样才能使内容对所有被试而言具有同样的熟悉程度,以免因不同的材料对不同的被试而言具有不同的熟悉程度而影响了实验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3、实验材料在意义上和数量上应该是容易区分和记录的,以便主试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方便的量化处理。

(二)实验材料的呈现

?1、全部呈现法

?2、提示法

(三)记忆效果的检查

?1、回忆法

保持量=正确回忆的项目/原识记项目

保持量=正确回忆的项目/原识记标准项目

?2、再认法

保持量=(认对的项目-认错的项目)/(原有项目+新项目)

?3、节省法

保持量=(初学时的时间或遍数-再学时的时间或遍数)/初学时的时间或遍数

?4、重建法

二、记忆研究的历史

(一)艾宾浩斯的研究

?Ebbinghaus受到Fechner的《心理物理学纲要》的启发,企图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英国经验主义者所描述的联想过程。他在人为的实验室条件下产生联想,并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对记忆进行客观的测量,我们称之为新联想主义心理学。

?为了使记忆的研究数量化,艾宾浩斯创造了两个工具。

?第一是无意义音节(nonsense syllables);

?第二是测量记忆的方法即节省(savings method)法。

遗忘曲线(the forgetting curve)

?The forgetting curve.

?Ebbinghaus measure the savings in relearning a list of nonsense syllables after various periods of time had elapsed since original learning.

?Notice that forgetting is rapid at first and then levels off.

对此项工作的评价

?Ebbinghaus的工作也受到一些责难和非议。

?一种批评是他制作的无意义音节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且各音节之间的难度也不一定相等。

?另一种批评是关于他自己做被试所产生的一些问题:因为在这种情形下可能产生前摄和倒摄抑制;他自己知道了每一个实验的目的,这对实验结果会产生微妙的影响;以他自己一个人的实验结果不能推广到其他人身上去,等等。

?这些批评并不是全无道理,但Ebbinghaus介绍了测量记忆的方法,较好地控制了实验条件,不仅对记忆过程进行了客观的研究,对印象深度和遗忘量也做到了数量化。

?在高级心理过程只能作为思辨哲学研究的课题时,艾宾浩斯能做到这一点确实是难能可贵的。至于他工作中的缺点,如果和他的贡献比较起来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艾宾浩斯在小结他研究记忆的方法时写道:在研究心理过程时应用所谓自然科学的方法,遇到两种根本性的困难:

心理活动的经常变化和反复无定使之不能布置稳定的实验情境;

心理过程无法测量或计量。

(二)巴特利特的研究

?巴特利特对艾宾浩斯的研究持批评态度。

?他认为记忆不仅是形成联想,学习与记忆是一个活跃的过程(active processes),涉及意义的追求(effort after meaning),把识记材料纳入一定的图式(schemas)。

?他批评艾宾浩斯为避免过去知识的影响而使用无意义音节作为学习和记忆的材料,使记忆陷入一种人为的状态,因而对日常生活的记忆缺乏现实意义。艾宾浩斯过于注意记忆的材料而忽视了被试的态度和他们过去的经验等影响记忆的其他因素。

巴特利特的生平简介

?Bartlett (1886.10.20 ——1969.9.30)

?1914年起在剑桥实验心理学研究室任教,1922年任主任,1931年正式成为剑桥大学实验心理学教授。1944年创建属于英国医学研究院的应用心理学研究所。1932年被推为皇家学会会员,1948年被授予“勋爵”,是英国实验心理学家第一人。

?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Bartlett认为图式是指过去反应或过去经验的主动组织过程,它不仅使个别成分一个接一个地作用起来,而且将他们组织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在Bartlett的记忆过程中,图式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在记忆过程中,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改变事件的某些细节,使整个事件更符合已有的图式,意义更明确。

?Bartlett认为人总能在不知不觉中将新的事物纳入自己的图式中,并不断地对已有的图式进行重建。

?记忆的心理重建理论(reconstruction):Bartlett认为记忆是一种心理重建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他认为,对既往事件的记忆不只是简单的保存和再现,而是受文化态度和个人习惯渲染的心理重建。

?他通过实验证明了人们对一个事件很少在其发生的当时被如实地知觉到,观察或知觉中的遗漏部分在记忆过程中进行重建时,被以往的经验所填补。

1. 关于故事的研究

?Bartlett从“北美印第安民间故事”中选了一个叫做“鬼魂的战争”(The War of the Ghosts)的故事。

2. 关于图画的实验

?Bartlett用图画作材料,应用顺序再产生的方法进行的研究,同样证实了他的设想。(三)Ebbinghaus和Bartlett实验的比较(1)

?他们都是经验主义的心理学家,都试图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而不是思辨的方法去揭示心理规律;

?但是Ebbinghaus是新联想主义的心理学家,而Bartlett是格式塔学派的心理学家,他们的研究是有很大区别的。

(三)Ebbinghaus和Bartlett实验的比较(2)

三、三种记忆系统

?记忆过程通常包括三个相互有机联系的阶段:

?编码(encoding)

?存储(storage)

?提取(retrieval)

(一)记忆的多重存储模型

?记忆的多重存储模型强调记忆作为不同的结构而存在,所以多重存储模型又叫做形态模型(modal model)。它强调每一结构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如感觉存储、短时存储与长时存储作为3种不同的记忆结构(memory structure),在信息存储的时间长短、容量和遗忘快慢等方面是不同的。

1. 感觉存储或感觉记忆

?在感觉记忆中,心理学家研究得最多的是视觉形象的存储(iconic memory)与听觉回声的存储(echoic memory)。

Sperling的部分报告法

?美国心理学家Sperling 在1960年关于视觉形象存储的研究是经典性的。

?Sperling的部分报告法就证实了,视觉形象的存储可以在瞬间保持较多的信息。

2. 短时存储或短时记忆

?短时存储的容量

实验心理学重点(来自2008级辅修班)

注:最近找到一个中文的‘实验心理学重点.doc'文档,这个文档来自2008级辅修实验心理学课堂,可能是某个同学或任课老师自己总结出来的提纲,我把它上传到2009辅修班的共享文件夹,供大家参考。其中的大部分内容我的ppt文件中都有(会随着课程的深入逐步讲到),没有的东西不要求掌握,期末考试也不会考(期末考试的范围不出我的ppt文件)。 另,除了主要教科书外,本课程中文参考书可以选择: 舒华、张学民、韩在柱《实验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首选) 张学民、舒华《实验心理学纲要》 朱莹《实验心理学》2000版本 范老师 实验心理学重点 实验设计是重点 1.实验的含义 从观察发展的历史看来,实验实质上就是一种观察。只不过和自然观察不同,它是一种人为操纵和控制现象发生条件下的观察,能说明因果性关系。所以一般将广义的观察包括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而狭义的观察特指自然观察。 实验研究(操纵和控制) 非实验研究(自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的定义) 2.自变量的操纵 (1)如何操纵自变量的变化? 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依次取一些不同的点,然后观察在这些不同值的条件下,相应的因变量的值有没有差异。如果有差异就说明因变量是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即它们之间有因果关系。如果没有差异就说明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没有影响。当然前提是对其它有关变量进行控制。 上述在自变量取值范围内的一些不同的点就是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实验研究中在确定自变量之后,就应该进一步确定自变量的水平了。 (2)自变量水平的确定问题 自变量的水平可以是性质上的差别,也可以是数量程度上的差别。自变量至少有两个水平,以便研究者操纵自变量的变化。 如果实验者因特定的目的而选取自变量的几个特定的水平,这时候称之为固定水平。如果实验者因一般的目的而随机抽取自变量的一些水平,这时候称之为随机水平。心理学研究中大部分是前者。即使探讨自变量和因变量一般关系的时候,心理学家也通常采用固定水平的方法。所以实际上心理学研究中,水平的选取基本上都是由实验者特定选取。 自变量的水平选取一般都是参考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目的来确定。如果没有资料,还应该通过预实验来确定。 (3)自变量的操作性定义 有些研究中自变量的定义是比较具体的,可以直接观察和测量,比如一些刺激变量。但有些研究中自变量的定义却是比较抽象的,不能直接观察和测量。对于前者,我们可以方便的确定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对于后者则比较困难。所以有必要对后者进行操作性定义。 操作性定义就是将抽象的定义转化为可直接观察、测量的特征的过程。 3. 因变量的观测

实验心理学答案完整版

实验心理学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一、实验设计题:设计一个实验想了解年龄对再认能力的影响。 设计一个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的实验。 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关键字母法是否能够提高儿童的英语词汇记忆能力。 设计一个实验想了解语文教材对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 设计一个速度——准确性权衡的实验。 组别前测处理后测 实验组 O1 X O2 控制组 O3 / O4 实验设计举例 举例1:设计一个实验想了解有无反馈对划线准确性的影响。 ①自变量:在练习中是否给与被试反馈。自变量有两个水平。 因变量:画线的准确性,用画出的线段与标准线段长度误差的平均值表示。 额外变量:被试的姿势、态度,被试原本的画线能力,周围环境的干净整洁,主试的态度等。 ②实验设计是单因素两水平的被试间前测后测实验设计,模式如下: O1:第一组被试先练习画线20次的线段长度的平均值与标准长度的误差。 O2:再练习画线80次中给予反馈之后,再画线20次的线段长度的平均值与标准长度的误差。

O3:第二组被试先练习画线20次的线段长度的平均值与标准长度的误差。 O4:再练习画线80次中不给予反馈之后,再画线20次的线段长度的平均值与标准长度的误差。 ③两组是随机抽样,随机分组,保证实验前相等。 ④通过独立样本单因素共变数分析,检验两组后测成绩是否有差异,若O2﹤O4,则反馈对画线准确性有促进作用。 举例2:设计一个实验考察暴力场面对人的记忆的影响。 实验假设:暴力场面有损人的记忆。 被试:某大学的自愿参加者;随机分配到以下两组。 组一:看带有暴力场面的电影 组二:看非暴力场面的电影 看完电影之后,要求两组被试回答25道关于电影中事件的问题。其中一道题非常关键:问被试,在银行外面露天停车场踢球的男孩穿的足球衫上的号码是多少。 自变量:暴力场面,有两个水平,一是看暴力电影,二是看非暴力电影。 因变量:正确回忆出男孩运动衫号码的人数的百分数。 额外变量的控制:实验环境方面:要求两组被试在同样规模的电影院、同时看同样片长的两部电影。被试回答问题的方式:发答 题纸让被试以书面形式回答,独立完成不能相互交流。 实验设计模式: 组别处理 后测 实验组R 看暴力电影 O1 控制组R 看非暴力电影/ O2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来检验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差异,在统计学意义上,若O1 < O2,则说明暴力场面使人们的记忆力下降。 二、简述题

经典心理学实验范式整理

实验心理学经典范式整理 潜变量分析(latent variable analysis) 近年来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潜变量分析。传统研究方法认为一个执行测验的成绩就能够代表一种执行功能,而潜变量分析采用多个执行测验对同一执行功能进行测量,并从中提取它们的共性,形成该执行功能的潜变量。对测量同一执行功能的多个任务应涉及不同的实验刺激和实验程序,以避免在潜变量提取后的执行结构中仍含有非执行的成分。潜变量提取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诸如纯度,结构有效性等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各执行功能间,以及执行功能与其他一些认知结构间的关系。Miyake等报告的一项研究表明,虽然三项执行功能(对优势反应的抑制,注意转换和记忆刷新)间存在一定的相关,但也清晰地表现出相互可分离性;并且,这三种执行功能在一系列复杂执行任务(包括神经心理学测验)中的贡献是不一样的。然而,由于潜变量提取需要进行多项测验,结构方程建模还需要较大的样本量,使得这种研究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 n-back范式 n-back范式要求被试者将刚刚出现过的刺激与前面第n个刺激相比较,通过控制当前刺激与目标刺激间隔的刺激个数来操纵负荷。当n=1时,要求被试者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相邻的前一个刺激;当n=2时,则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前面隔一个位置上的刺激;当n=3时,要求比较的是当前刺激和它前面隔两个位置上的刺激,依此类推获得不同程度的任务难度。任务类型包括字母匹配任务,位置匹配任务和图形匹配任务三类。在位置匹配任务中,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呈现的位置是否相同,而不管两者是否为同一个字母或图形;在字母或图形匹配任务中,则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是否为同一字母或图形,而不管他们的呈现位置如何。该范式的优点在于将任务设计成在工作记忆上施加一连续的,参数可变的负荷,而其他任务需要保持恒定。P.O.Harvey等(2004)用n-back范式评估年轻抑郁症住院病人的刷新加工,抑郁病人在n-back任务中显示了较差的操作。 他们的结果说明:排除包括2-back和3-back条件的复杂信息管理,1-back条件是一个更纯的刷新加工测量方法。n-back任务也被广泛用于工作记忆的神经成像研究中。神经成像研究应用n-back任务有如下几个理由(Braveretal,1997;Cohenetal,1997;Jonidesetal,1997):首先,比较神经成像研究早期应用的任务,n-back任务是一

考研实验心理学知识点(6)

考研实验心理学知识点(6) 第六章知觉 知觉的定义 知觉(perception):是在刺激直接作用于感官时产生的;是指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是人类认知活动过程的开端。 一、知觉的基本问题 知觉不仅是对到达大脑特定区域的感觉系统中神经冲动的简单传递,而且也包括对外部刺激的内部表征和意识。 知觉是从到达我们感受器官的刺激中抽取意义的过程。在这一点上,我们把知觉看作是问题解决的过程。 (一)直接和间接知觉 直接知觉,以Gibson为代表,把知觉看作是从环境中提取相关信息的直接过程。 间接知觉,以Gregory为代表,认为知觉是较为活跃的和主动的过程,是当前呈现的外部刺激和大脑中已经存在的对外部世界的内部表征两者之间的匹配过程。 在当代认知心理学中,间接加工过程具体体现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对立的过程。 自下而上过程(又称数据驱动过程)认为,知觉加工是从组成图形或事物的最简单的、最基本的成分开始的。 自上而下过程(又称概念驱动过程)认为,知觉加工中较高级的、整体的和抽象的水平影响低级的操作和运行。 (二)意识和知觉 知觉过程中关于意识的关键问题是:对感觉经验赋予意义的过程是否是在自动地、没有言语意识参与下进行的? 对于盲视的研究为意识和知觉的关系提供了实验依据。 盲视是用来描述没有意识到知觉存在时盲区所产生的视觉能力。 盲视研究中最著名的神经心理学病例是对DB所做的研究。 二、知觉组织的高级过程 (一)图形与背景(知觉的对象性) 图形具有iexcl;事物iexcl;±的特性,边界形成轮廓。 图形看起来离观察者较近,在背景的前面。 图形看来更明显、更好记忆、更具深刻性。 对图形和背景的区分是知觉组织的最基本的环节。 (二)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理论(知觉的整体性) 格式塔心理学的组织原则:接近性(proximityornearness)相似性(similarity)连续性(goodcontinuation)共同性(commonfate)对称性(symmetry)封闭性(closure)组织作用的测量 (三)形状知觉的拓扑学研究 拓扑学研究的是在拓扑变换下图形保持不变的性质和关系。 所谓拓扑变换是一对一的连续变换。在拓扑变换下图形保持不变的性质被称为拓扑性质。

实验心理学答案49836

一、实验设计题: 设计一个实验想了解年龄对再认能力的影响。 设计一个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的实验。 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关键字母法是否能够提高儿童的英语词汇记忆能力。 设计一个实验想了解语文教材对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 设计一个速度——准确性权衡的实验。 组别前测处理后测 实验组O1 X O2 控制组O3 / O4 实验设计举例 举例1:设计一个实验想了解有无反馈对划线准确性的影响。 ①自变量:在练习中是否给与被试反馈。自变量有两个水平。 因变量:画线的准确性,用画出的线段与标准线段长度误差的平均值表示。 额外变量:被试的姿势、态度,被试原本的画线能力,周围环境的干净整洁,主试的态度等。 ②实验设计是单因素两水平的被试间前测后测实验设计,模式如下: O1:第一组被试先练习画线20次的线段长度的平均值与标准长度的误差。

O2:再练习画线80次中给予反馈之后,再画线20次的线段长度的平均值与标准长度的误差。 O3:第二组被试先练习画线20次的线段长度的平均值与标准长度的误差。 O4:再练习画线80次中不给予反馈之后,再画线20次的线段长度的平均值与标准长度的误差。 ③两组是随机抽样,随机分组,保证实验前相等。 ④通过独立样本单因素共变数分析,检验两组后测成绩是否有差异,若O2﹤O4,则反馈对画线准确性有促进作用。 举例2:设计一个实验考察暴力场面对人的记忆的影响。 实验假设:暴力场面有损人的记忆。 被试:某大学的自愿参加者;随机分配到以下两组。 组一:看带有暴力场面的电影 组二:看非暴力场面的电影 看完电影之后,要求两组被试回答25道关于电影中事件的问题。其中一道题非常关键:问被试,在银行外面露天停车场踢球的男孩穿的足球衫上的号码是多少。 自变量:暴力场面,有两个水平,一是看暴力电影,二是看非暴力电影。 因变量:正确回忆出男孩运动衫号码的人数的百分数。 额外变量的控制:实验环境方面:要求两组被试在同样规模的电影院、同时看同样片长的两部电影。被试回答问题的方式: 发答题纸让被试以书面形式回答,独立完成不能相互交流。实验设计模式: 组别处理

实验心理学题目整理

一.名词解释:: 1. 双耳分听技术:让被试双耳同时听见两个分离的相互独立的声音信息。 本质:让被试双耳同时听见不同声音。 2. 追随耳实验:要求被试在双耳分听实验过程中始终复述某一个耳朵听到的信息,并且忽略所有来自另一只耳朵的信息。分别为“追随耳”和“非追随耳”。 3. 材料限制:指作业收到任务的低劣质量或不适宜的记忆信息的限制,因而即使分配到较多的资源也不能改善其作业水平。 4. 资源限制:指其作业收到所分配资源的限制,一旦得到较多的资源,这种过程便能顺利进行。因此,两个同事进行的作业若对资源的总需求量超过中枢能量,就会干扰。此时两个作业水平受互补原则决定,即一个作业应用的资源增加多少就会使另一个作业可得的资源减少多少。 5. 客体和特征特征是某个维量的一个特定值。客体是一些特征的结合。 6. 错觉性结合实验。指在不注意的条件下,向被试呈现的不同客体的特征发生彼此交换的现象。 7. 任务定义注意:在实验控制条件下,对某些刺激值或刺激维度而非其他刺激值或刺激维度的反应。 8. 加工定向注意:将注意看做一个把心理集中于多个感觉输入的一个的主动加工过程,注意提高了某些“被注意到”的任务或信息的加工质量。即为了改进加工的速度或准确性而把认知加工过程限制并集中在所有当前信息的某个子集上的过程。 9.(1)外围提示和符号提示。外围提示指提示直接出现在将被注意的位置,此类提示能自动引起注意,也被称为外源提示。 符号提示指提示只是指出注意应指向某个位置的一个符号。这种提示不会自动使注意指向被提示的位置,因此也被称为中间提示或内源提示。 (2)预言性提示和非预言性提示 预言性提示指对整个实验中有效试验次数多于无效试验次数的提示。(即目标更频繁地出现在被提示的位置上) 非预言性提示指在整个实验中有效试验次数与无效实验次数接近的提示。(即目标出现在被提示位置的次数并不比不被提示的位置多) 10.双任务范式:是在多个并行任务间注意的指向和调节作用。 11.警戒:持续性注意的一种形式,指个体在一定环境中为觉察特定的,难以预测而又较少出现的信号所保持的准备状态。(注意章节) 14.自下而上加工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而从上而下加工则指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 15.不可能图形:是一种无法获得整体知觉经验的图形,也可说是一种特殊的错觉。 16.主观轮廓:错觉现象,指人们在一片完全同质区域中知觉到的轮廓。 17.知觉恒常性:人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特性的组织加工过程。 18.暗适应:指在低亮度环境下感觉缓慢提高的过程。 19.视敏度:指分辨物体细节和轮廓的能力。 20.闪光融合:P369 21.视错觉:指单凭眼睛所见而形成的失真或扭曲的知觉经验。 22.接近法则:P372 23.听觉掩蔽:指两个声音同时呈现时,一个声音因受到另一个声音影响而减弱的现象。 24.促声融合:来自双耳的声觉信息融合成了来自一个“中央耳”的信息。

实验心理学重点(附内容)

Lecture 1 导论 1、冯特、艾宾浩斯对实验心理学的贡献和影响 冯特: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生理心理学原理》是近代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最重要的著作。使心理学脱离哲学而转变成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独立科学。 艾宾浩斯:通过严格的系统测量来研究记忆。打破冯特的“不能用实验研究高级心理过程”的宣言,以自己作被试进行了著名的记忆实验。开辟了实验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Lecture 2 科学心理学 1、掌握实验范式的概念,熟悉一些常用范式,如习惯化范式、stroop effect等 实验范式是指按照某一比较公认的路线或观点所采取的研究方向或研究步骤。 “按既定的用法,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范式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可模仿的成功的先例。 实验范式实际上就是相对固定的实验程序。用途,第一,是为了是某种心理现象得到更清晰准确的描述和表达,第二,是为了检验某种假设、新提出来的概念。 习惯化范式:习惯化是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去习惯化是指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又会增强。用来探讨新生儿和婴幼儿的感知觉、注意等。 Sstroop effect:Stoop发现red green blue grayyellow,这些单词分别用这五种颜色写出来,但单词的意义和颜色相矛盾,比如,用红色写的“green”。让被试逐个将这些单词的颜色读出来,这叫唱色;让被试将单词读出来,这叫念字。发现唱色明显较慢。80年代以后,传统的Stroop效应与启动效应等范式结合而形成了新的实验范式:Stoop范式。 2、科学的方法的特征 在经验观察的基础上对心理行为现象的解释,具有可重复性和自我校正性。 心理研究也遵循科学探究的步骤。 科学方法的优越性(两个原则): A、强调经验观察:采用一定方法,系统观察现象,获得资料。“实验”的方法 B、提供了帮助人们判断知识和信念正误的程序,公开的、可以自我校正。观察所得组织为理论,并可检验或证伪。 3、理论的概念、功能及理论与实验的关系 理论:解释多个事件或关系的一组相关表述。 功能:为数据的系统化组织提供框架;依靠理论对实验结果作出预测。 与实验的关系:

经典心理学实验范式整理

经典心理学实验范式整理

————————————————————————————————作者: ————————————————————————————————日期: ?

实验心理学经典范式整理 潜变量分析(latent variable analysis) 近年来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潜变量分析。传统研究方法认为一个执行测验的成绩就能够代表一种执行功能,而潜变量分析采用多个执行测验对同一执行功能进行测量,并从中提取它们的共性,形成该执行功能的潜变量。对测量同一执行功能的多个任务应涉及不同的实验刺激和实验程序,以避免在潜变量提取后的执行结构中仍含有非执行的成分。潜变量提取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诸如纯度,结构有效性等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各执行功能间,以及执行功能与其他一些认知结构间的关系。Miyake等报告的一项研究表明,虽然三项执行功能(对优势反应的抑制,注意转换和记忆刷新)间存在一定的相关,但也清晰地表现出相互可分离性;并且,这三种执行功能在一系列复杂执行任务(包括神经心理学测验)中的贡献是不一样的。然而,由于潜变量提取需要进行多项测验,结构方程建模还需要较大的样本量,使得这种研究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 ?n-back范式 n-back范式要求被试者将刚刚出现过的刺激与前面第n个刺激相比较,通过控制当前刺激与目标刺激间隔的刺激个数来操纵负荷。当n=1时,要求被试者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相邻的前一个刺激;当n=2时,则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前面隔一个位置上的刺激;当n=3时,要求比较的是当前刺激和它前面隔两个位置上的刺激,依此类推获得不同程度的任务难度。任务类型包括字母匹配任务,位置匹配任务和图形匹配任务三类。在位置匹配任务中,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呈现的位置是否相同,而不管两者是否为同一个字母或图形;在字母或图形匹配任务中,则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是否为同一字母或图形,而不管他们的呈现位置如何。该范式的优点在于将任务设计成在工作记忆上施加一连续的,参数可变的负荷,而其他任务需要保持恒定。P.O.Harvey等(2004)用n-back 范式评估年轻抑郁症住院病人的刷新加工,抑郁病人在n-back任务中显示了较差的操作。?他们的结果说明:排除包括2-back和3-back条件的复杂信息管理,1-back条件是一个更纯的刷新加工测量方法。n-back任务也被广泛用于工作记忆的神经成像研究中。神经成像研究应用n-back任务有如下几个理由(Braveretal,1997;Cohenetal,1997;Jonidesetal,1997):首先,比较神经成像研究早期应用

《实验心理学》复习内容和干货

实验心理学 跨考的同学,我想最头疼的心理学科目应该是实验心理学,并不是不尊重统计心理学,因为统计心理学啃张厚粲一本书大致就能明白,但是实验心理学,郭秀艳的版本是不足以让你完全明白的,还需要结合朱莹和张学民的版本,在看过一些实验报告才能够形成固定的答题模式。博仁独创的“6+6”答题模板,即(1)研究目的;(2)研究假设;(3)研究方法:①被试;②实验工具;③自变量;④因变量;⑤额外变量;⑥实验步骤。(4)研究结果;(5)讨论;(6)结论。这个模板足以应付考试中的实验题,下面博仁的老师就向大家详细说明变量这一章节和一道北大实验设计真题。 一.自变量及其操纵 (一)含义: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 (二)种类: 1.刺激特点自变量 ①含义:刺激的不同特性会引起被试不同的反应。 ②例子:迅速呈现的字母串、记忆词表、错觉图形等。 2.环境特点自变量 ①含义:是指进行实验时环境的各种特点。 ②例子:温度、是否有观众在场、噪声、白天或黑夜。 变量 思维导图 无关变量 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条自变量 额外变量 变量 在实验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因变量 因变量 对因变量不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

3.被试特点自变量 ①含义:又称机体变量,是指在外界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被试间不同程度的持续性特征。 ②例子: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内外倾个性特征、左手或右手为利手、自我评价高或低等。 4.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 ①含义:指通过主试的言语、态度以及用某些方法使被试的机能状态、特性等产生一时的变化,将这种一时的变化作为引起被试反应的自变量。 ②例子:如疲劳、焦虑等。 (三)操纵自变量 1.下操作定义 (1)布里奇曼提出。主要有三种方法:①条件描述法:如“饥饿”是指连续24小时没进食物的状态; ②指标描述法:如“青少年”是指“年龄在7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人”;③行为描述法:如为了饥饿的小白鼠做实验,“饥饿”是指一分钟内压低杠杆10次以上而获取食物的小白鼠。 (2)确定自变量的各个水平 ①因素型实验的自变量一般不超过4个水平。 ②函数型实验可取3~5个水平。 二.因变量及其观测 (一)含义:因为操作自变量而引起的被试的某种特定反应。 (二)种类: 1.客观指标 (1)反应速度:如简单反应时或潜伏期、走完一个迷津所需要的时间、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某项作业的数量等。 (2)反应速度的差异:如作为考察被试各种高级认知机能的指标。 (3)反应的正确性。 (4)反应的标准。 (5)反应的难度。 2.主观指标 (1)口语记录 (三)观测 1.反应控制 (1)规范的指导语:内容确定;完全;简单明确。

实验心理学的相关实验设计

1.设计一个多因素实验,要求有一个自变量与语言有关,一个与自变量与语言无关,分别说明: (1)你研究的问题; (2)自变量; (3)因变量; (4)变量控制; (5)实验材料的处理; (6)实验过程; (7)数据的统计处理。 答:(1)我研究的问题是:年龄与文章主题熟悉度对小学儿童阅读理解的影响。 (2)自变量 ①年龄(被试间变量),分三个水平:8岁(小学一年级儿童)、10岁(小学三年级儿童)、12岁(小学五年级儿童); ②文章主题熟悉度(被试内变量),分两个水平:熟悉(和儿童生活紧密相关的文章,如描述游乐园的文章)、不熟悉(儿童很难接触领域的文章,如论述某个生僻物理原理)。 (3)因变量 因变量为阅读理解成绩,对被试回答文章后选择题的情况进行评分,每道题答对计1分,答错或未答计0分,共30 题,满分为30分。每位被试的得分即阅读理解成绩。 (4)变量控制 ①儿童性别,控制方法:在同一个年龄选择同样数量的男生、女生; ②儿童智力水平,控制方法:排除智力水平太高或太低的儿童(教师评定); ③文章字数,控制方法:全部选择字数在400左右的文章,字数变动在20字之内; ④生字水平,控制方法:将生字控制在5~10个,生字指超出小学语文大纲的汉字。 (5)实验材料 ①与儿童生活紧密相关的文章3篇,每篇400字左右,包含生字5~10个每

篇文章后有5道针对文章内容的选择题,四选一,由五位资深语文教师共同编制; ②儿童很难接触领域的文章3篇,每篇400字左右,包含生字5~10个每篇文章后有5道针对文章内容的选择题,四选一,由五位资深语文教师共同编制。 (6)被试选择、材料分配与实验过程 共60人。 每个被试均阅读全部的6篇文章,阅读完每篇文章都要完成文章后的选择题,共限时40分钟,文章呈现的顺序在被试间按照拉丁方进行平衡。 (7)数据的统计处理 ①数据整理:删除得分在平均数上下三个标准差之外的被试数据; ②描述统计分析:计算出6个处理水平结合下被试得分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③方差分析:使用SPSS软件分析主效应和交互作用。 如果因素一(年龄)主效应显著,再进行事后检验,判断差异主要存在于哪两个或三个因素之间。然后结合描述统计分析,得出显著大于或显著小于的结论。 如果因素二(文章主题熟悉度)主效应显著,则可结合描述统计分析,得出显著大于或显著小于的结论。 如果两因素交互作用显著,则分两个方向进行简单效应检验:在年龄三个水平上,分别对熟悉度两个水平之间差异的显著性进行检验,考察在年龄的哪一个或哪几个水平上,熟悉度不同的文章差异显著;也可以在文章主题熟悉度的两个水平上,分别对年龄三个水平之间差异的显著性进行检验,考察在主题熟悉度的哪一个或两个水平上,不同年龄个体的阅读理解成绩差异显著。 2.设计实验,说明咖啡是否对人的集中注意有影响? 答:(1)被试:北大在校大学生16名,年龄18~24岁,男女各8名,视力正

认知心理学期末重点

●认知:①认知是人类智慧之本及其运作。 ②认知是感觉输入受到转换、缩减、添加、储存、提取和使用的全部过程。 ——Neisser ●认知心理学: 广义:以认知为取向的心理学。一切对认知(cognition)或认识过程的研究,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主张人的心理因素如认知、价值、选择等 在人的行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重视对高级认知过程如思维、智力等的研究。)狭义:指以信息加工观点为特征的心理学,即信息加工心理学。(把人的认知系统看成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并和计算机进行类比。计算机从周围环境接受输入的信 息,经过加工并储存起来,然后产生有计划的输出。人的系统和计算机一样。)美国百科全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的学科,即研究人接受、编码、操作、提取和利用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知觉、语言、智能、表象、 思维、推理、问题解决、概念形成和创造性。 ●信息加工方式: ①自下而上的加工(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直接依赖于刺激的特性或外部输入的感觉信 息)自上而下的加工(人脑对信息的加工依赖于人已有的知识结构) ②系列加工(对输入的信息是依次一个一个地加以处理)如:观看图片时,注视点总 是从一处跳到另一处,形成一定的扫描路线;语言的线条性。 平行加工(同时对所有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如:人对个别字母的辨认不如将字母放在一定的单词中;人对个别线段的识别不如将线段放在一个有结构的图形中。 ③控制性加工(各种要求意识努力的认知加工。由注意发动,由注意维持)如:人的阅 读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的活动。 自动化加工(速度快,不容易受意识的控制,不需注意,或特别花费精力就可发生的认知加工。)如:读者从单词中提取信息的过程,往往是一种自动化过程。 ●产生背景: ①哲学背景:理念论(柏拉图)和实在论(亚里士多德);唯物论(笛卡儿“天赋观念 说”)和经验论(洛克“白板说”) ②心理学背景:早期实验心理学的影响(冯特在创建实验心理学时,就立志志要以自然 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心理学)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继承和反动(J.B.华生);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强调经验的整体性) ③相关学科背景: 计算机科学的影响:计算机科学是当代认知心理学产生于发展的最重要条件。计算机对逻辑符号的操作与运用和人在思维时对语言、符号的操作与运用之间具有类 似之处,这样就可以在形式上把心理活动理解为对符号的操纵或加工过程。 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渗透: 1、启发认知心理学家从系统、信息、控制的角度来研究人脑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 2、认知心理学从这些理论中借用了很多术语。 语言学的影响:语言学研究的新进展,推动了认知心理学的产生。Chomsky的语言学理论对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反应时实验法: 反映时技术:反应时是指自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至被试做出某一反应的时间。反应时又称为有机体反应潜伏期。它是一种反应变量,可作为个体成绩指标或内部 加工信息过程的复杂程度的指标。 减法反应时实验:用两种反应时的差数来判定某个心理过程的存在。该实验方法由荷兰

实验心理学专业知识汇总资料

实验心理学考点整理 第一章 1、实验心理学:在实验控制条件下对心理能力会行为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分支,是应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心理规律的科学。 2、实验心理学的科学属性(1)客观性(2)验证性(3)系统性 3、获取知识信念两类方法(1)科学方法:演绎逻辑;归纳逻辑;中庸逻辑 (2)非科学方法:权威;注意凝聚;先验(ppt) 4、心理学研究方法:理论(思辨)的研究方法:理论心理学/心理学史等 现象学的研究方法:观察/个案/访谈 实证的研究方法:相关/实验 5、描述研究法:描述一种我们感兴趣的行为或现象为什么会发生。分为观察法(自然观察法与参与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 观察法样例:费孝通—江村经济福西—观察山地大猩猩 如何保证观察本身不会对观察结果产生影响?(反应性问题的控制) a.无干扰观察——艾布尔艾贝斯费尔特的无表情研究(调整镜头的角度) b.无干扰测量(如:课堂分析系统) 6、相关研究法a.是对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互相关系的测量b.与描述性研究方法相比,相关研究在控制、测量和统计分析更严格 c.相关研究的目的是在于证实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并对其关系的强度和性质进行描述,并不解释内在原因 d.相关研究法优点:显示共变关系,提示因果关系。有因果一定有相关,有相关不一定有因果。 缺点:相关的前提必须满足;无法确定因果方向。 注:高相关不等于真的相关(可能与第三变量有关)高相关不等于因果关系推导因果关系时,相关关系是前提(因果一定相关,相关不一定因果) 低相关不等于无关系(全距和样本太少)问卷调查是因果研究,实验研究是相关研究。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第二章 1.心理学研究的规则:(1)多重条件规则;(2)避免混淆因素规;(3)则随机化规则;(4)统计检验规则;(5)使用全部数据规则 1.1多重条件规则 a.任何实验都必须不止一个条件

实验心理学期末知识点整理

必考考点 选择题 反应性:观察过程中参与者的反应 要求特征:导致被试猜测实验目的或实验者期望的一些有用线索 社会惰化列联研究决策标准感受性 差别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间的最小差别。 操作性定义: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反应的刺激值 不肯定间距 韦伯定律 最小可觉差JND:相距为一个差别阈限的两个刺激之间的差别所引起的内部感觉 费希纳定律:相信所有的最小可觉差都会产生相同的感觉增加,想做比例量表,其实是顺序量表。 史蒂文斯定律 盲视:描述被试不承认有意识知觉时其盲点具有知觉能力 客观阈限、主观阈限会聚操作 SOA 提示-刺激间隔心理不应期 不对称迁移等于延续效应阻滞实验消退 对偶联合回忆前摄干扰量表衰减效应 被试变量 ?天生的(年龄、性别、种族) ?社会引起的(社会阶层、宗教、居住区) ?疾病有关的(肢体残缺、智力低下、脑外伤、灾难后果) 简答题 阈限:我们能不能说乙的听觉更敏锐一些? 可能甲乙都有着同等的听觉感受性,但是他们判断是否听到声音的标准不一样。乙也许比较冒进,只要听到似乎有声音就说“有人敲门”;甲也许比较保守,除非有百分百的把握否则就会说“没听见”。 操作性定义的优缺点: 优点:1.它有利于提高研究的客观性,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观测、可检验的项目 2.又处于研究假设的检验 缺点:往往只能涉及变量的少数特征,具有明显的排他性,难以表达完整意义。 实验设计 不同情绪对于不同情绪内容材料的记忆效果? 两个自变量各三个水平记忆效果再认的记忆数 什么实验设计、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方法,实验程序,实验预期结论

现成的实验 说出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有哪些三阶交互作用 主效应,有效应,无效应的条件 拉丁方设计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 1、在实验心理学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有费希纳、冯特和艾宾浩斯。 2、费希纳的贡献:(1)联系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费希纳定律(2)心理现象的定量研究方法: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和均差法。(这三种针对的都只是感觉) 费希纳对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影响:一方面,他关于感觉测量的思想被后人进一步深化:对各种心理现象都试图进行科学量化研究,并用数字形式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从费希纳阈限思想的不足和缺陷出发,后人发展出了新的心理物理方法——信号检测论。 3、冯特的贡献:(1)冯特倡导用心理现象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反对把神学和哲学上的灵魂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为心理学的独立开辟了道路(2)冯特提出必须用试验方法研究心理学,并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对心理现象进行量化的科学研究,从而创立了实验心理学这门新学科,使心理学真正地走进了科学殿堂。(3)冯特的伟大之处还在于运用莱比锡大学的心理实验室培养了一大批学生,撒遍心理学国际性发展的种子。 冯特的影响:他的研究实践和大量著述宣告了实验心理学的诞生,搭建了实验心理学这座大厦的框架。 4、艾宾浩斯的贡献:(1)证明了试验方法可以用来研究高级心理过程(2)从根本上变革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范式(3)为实验心理学提供了新的变量测量方法,解决了高级心理过程的量化问题(4)通过实验研究,建立了第一个和高级心理过程有关的函数关系---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的影响:(1)诱使后背心理学家们不断尝试将实验法应用于各种心理现象(2)他采用的人工条件下实验研究的方法,成为此后所有实验心理学研究的金科玉律,保证了实验心理学结论的客观性(3)仅从记忆研究这一点来说,艾宾浩斯对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5、科学的目标: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6、非科学方法的特点:听信权威之言、注意凝聚、先验 7、科学方法的特点:强调系统的经验观察、能够自我校正、 8、实验室实验的优势:实验室情景比真实生活更可靠、实验室情景得出的结果更具说服力、不会直接将实验室结论无限推广到真实生活中去。 9、科学的原则:系统的经验原则、可重复原则、可证为原则、俭省原则 8、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相关研究法和实验法 9、怎样理解观察法是听自然演讲实验法还是向自然发问? 10、研究人类被试的伦理原则: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保障被试退出的自由、保护被试免遭伤害、保密原则。 11、实验心理学的一般伦理:在进行心理学实验研究中,研究者自始至终都应该奉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审慎的工作作风。 12、实验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确定课题、选择被试、确定实验控制(因素型、函数型)、数据整合和撰写研究报告。 13、怎么选择课题:实际需要、理论需要、个人经验、前人研究与文献资料 14、构成实验的三大要素:假设、变量、控制 15、自变量包括:作业变量、环境变量、被试变量 16、对自变量的操纵:下操作定义、确定自变量的各个水平(2*2表示有两个自变量,每一个包含两个水平) 17、因变量要是客观的、量化的、有效的 18、实验心理学中的典型额外变量:实验者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皮革马利翁效应)、要求特征(霍桑效应、安慰剂效应)。

实验心理学复习个人整理

第一章 实验研究步骤:(1)查阅以往的研究文献(2)实验验证(3)提出理论解释结果(4)从理论到实践。 科学方法的特征:在经验观察的基础上寻求现象解释的可重复性,并进行自我校正。 实验心理学是科学的原因:(1)从经验观察:观察感觉、记忆、情绪等;拥有一套有效、稳定的观察方法,其观察结果必须尽可能避免其他因素的影响。(2)从自我校正:理论观点是可以检验、反驳质疑。 心理学科学方法:观察法、相关研究法、实验法 第二章 实验心理学的含义与内容体系:实验心理学就是在实验控制条件下,对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其内容就是阐述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阐述实验法在一些专门领域中的应用。 费希纳:联系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心理现象的定量研究方法。“心理测量学”--感觉测量的思想被后人进一步深化,对各种心理现象都试图科学量化;“信号检测论”--针对其阈限思想的缺陷与不足发展出来。 冯特:倡导用心理现象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提出必须用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培养了一大批心理学人才。实验心理学的开山之人,费希纳让心理量化成为可能,冯特宣告实验心理学的诞生。 艾宾浩斯:证明实验法可以用来研究高级心理过程,从根本上变革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保证了实验心理学结论科学性,解决了高级心理过程的量化问题,找到某些行为指标的变化来反映心理过程的特性,建立第一个高级心理过程函数遗忘曲线。 实验心理学研究伦理:(一般伦理是实事求是,严谨审慎)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保障被试退出的自由,保护被试免遭伤害,消除有害结果,保密原则。 实验心理学一般程序:课题确定,被试选择,实验因素控制,数据整合,撰写实验报告。 第三章 变量: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可变的事物属性。 自变量:在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者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对其操作定义进行控制,即用可感知、度量的事物、时间、现象和方法做出具体界定。 因变量:因为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的现象变化。对其指示语进行控制。 其他变量: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称为相关变量,其中实验者不用于研究的条件称为额外变量;对因变量不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称为无关变量。对额外变量的控制方法有:排除法、恒定法、匹配法、随机化法、抵消平衡法(事前控制),统计控制法(事后控制)。 实验设计基本类型:(1)根据实验控制条件的严密程度:真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非实验设计;(2)根据实验中要操纵变量的多少:单因素实验设计、多因素实验设计;(3)根据在各种自变量及各种被试处理水平中是否相同被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实验心理学笔记整理 一、绪论(考1道单选,1道多选,2题共3分) 1.什么是实验心理学 广义(实验的心理学):应用实验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即科学心理学的代名词)。 狭义(心理实验学):研究如何进行心理实验的一门心理学学科,包括实验的基本理论、技能以及心理学各分支领域的实验研究成果。 2.实验心理学的主要目的 用以说明和解释人在完成某项任务时的心理活动是如何进行的(即通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来推断心理活动的方式),进而达到“控制”行为。 3.实验法的优点(与其他研究方法的区别)(容易出多选) 1、可以创造实验条件使事件产生。 2、可以重复实验并对其结果进行验证。 3、可以系统变化实验条件来考察事件的变化。 4、可以得出因果关系。 强调对各种变量的严格控制 4.实验法的局限性 1、有些复杂心理活动还难以使用实验法 2、有些特定心理现象(如违背伦理道德)不能使用实验法。 3、实验条件的人为性等因素导致实验结果缺乏实用性。 5.心理实验研究的程序 发现问题、查阅文献、理论思考、提出假设、实验设计、 进行实验、数据分析与结果统计、根据前人的研究和理论进行讨论、 撰写实验报告、发现新问题 6.几个重要的人以及其贡献 费希纳对科学心理学的贡献 1、用量化思想联系了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费希纳定律),表明可以用实验法研究心理学。 2、心理现象的定量研究方法(三种传统心理物理法)。 3、对现代实验心理学具有深远影响。 奠定了心理测量学的基础。 后人为弥补传统心理物理法的缺陷而发展出信号检测论。 冯特对科学心理学的贡献 1、倡导以心理现象(意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而非“灵魂”。 2、提出必须用实验法研究心理学,并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3、培养了一大批学生,促进科学心理学在国际内传播。

实验心理学整理版

一、名词解释(4个) 1.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实验者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具有刺激特点、环境特点、被试特点、暂时被试差别四种类型。 2.额外变量:不准备研究而对被试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使实验结果发生混淆的主要根源。可以通过排除、恒定、匹配、随机、抵消、统计等进行控制。 3.变量混淆:应该控制的变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它就会造成因变量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未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混淆的结果是额外变量就是潜在的自变量。 4.主效应:指由一个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引起的因变量变化,多出现在多因素试验设计中。5.交互效应:(指一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受其他自变量的影响情况。)当一个因素(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大小因其他因素的水平或安排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时所产生的交互作用影响因变量的结果。 6.嵌套设计:指在实验设计中一个自变量的每个水平仅与另一个自变量的某个水平相结合。7.真实验设计:是在各种设计方法中要求控制条件最严密、操纵自变量最有效和测定记录因变量最准确的一种。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常常需要将这类研究置于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也称为实验室研究设计。(张一中,1998) 8.随机区组设计:将控制的额外变量分为几个组,组内同质,每一区组接受全部实验处理,同一区组内被试按设计要求随机地接受处理的实验设计。目的是对某些特殊额外变量进行控制,使处理效应的估计更加精确。 9.拉丁方设计:拉丁方设计又叫轮换设计,即让各组被试都接受不同的处理,对实验处理的顺序和实验时间的顺序采用了轮换的方法。 10.被试内设计:被试内设计是指每个或每组被试接受所有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的真实验设计,又称“重复测量设计”。 11.被试间设计:指要求每个被试(组)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对另一被试(组)进行另一种自变量水平处理的实验设计。这种设计的特点是,比较在不同被试之间进行,因此,这种设计又称为组间设计。 12.混合实验设计:既包含非重复测量的变量(被试间因素),又包括重复测量的因素(被试内因素)的实验设计。 13.反应时:反应时间是指从刺激的呈现到反应的开始之间的时距。刺激的呈现引起一种过程的开始,此过程在机体内部的进行是潜伏的,直至此过程到达肌肉这一效应器时,才产生一种外显的、对环境的效应为止。因而,反应时间往往也被称为“反应的潜伏期”。在反应的潜伏期中包含着感觉器官、大脑加工、神经传入传出所需的时间以及肌肉效应器反应所需的时间,其中大脑加工所消耗的时间最多。 二、效应的处理(简答4个) 1.实验者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者为搜集能证明其假设的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有意无意地通过不同的表情、动作、语言将预期的要求暗示给被试(人或动物),造成一种引起实验结果有利于证明原假设的效应,即称为实验者效应。 2.被试效应:(霍桑效应、被试者效应)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的情况我们称之为“霍桑效应。也可以是,由于实验对象对其被试身份的认知及态度而产生有意识的变化。 (处理) (1)采用双盲实验法,让主试和被试都不知道自己是在做实验。 (2)另外一种方法是“霍桑控制”, 也就是增加一个霍桑控制组, 设计如下: 在该实验中儿

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期末复习知识点

、选择题 1.实验的研究方法:观察法、相关法、实验法P22 2.自变量:在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 3.因变量:因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的现象变化或结果,是实验者要观察和记录的变量。 4.额外变量:除了自变量外其他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其他变量随机的额外变量:偶然起作用的额外变量。(如受到意外干扰、 仪器性能不稳定等)系统的额外变量:经常地、稳定地起作用的变量。 5.操作性定义:根据可观察、可测量或可操作的特征来界定研究变量的定义。用于详细说明研究者要观察、测量和操作研究变量 的程序和活动。这指出研究者要测量一个变量必须做些什么,来界定或给予一个研究变量的含义。例如:智力:在某个智力量表上测得的分数。身高:为受测者采立姿,由地面到头顶点的垂直距离。攻击性、抑 郁、焦虑、饥饿 6.实验者效应:主试(实验者)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表情、手势、语气)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主试的 期望。 控制办法:指导语标准化、采用双盲实验设计 7.被试期望效应:由于受试者预期某些测试结果,于是无意识地以某种形式操纵了实验步骤,或向实验人员报告他们希望得到的 结果。受试者期望效应能严重歪曲实验结果,因此需利用双盲( double-blind )方式进行实验来消除这效应。 8.数据的统计方法: 1)集中趋势:指一个可以代表分布中所有分数的数值。包括平均数、中数和众数研究问题:参加研究的女性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参加研究的男性的平均年龄是多少? 2)差异量数:标准差(SD )是常用的描述分数离散程度的指标。 研究问题:男性每周学习小时数的标准差是多少? 3)相关量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程度,用相关系数表示。数据类型不同,计算相关的公式不同。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研究问题:学生的出生顺序与第一年的绩点有什么关系?皮尔逊积差相关研究问题:学习 小时数与第一年的绩点有什么关系? 4)卡方:用来确定观察次数与期望次数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的非参数统计。 研究问题:男性和女性在研究水平上存在差异吗? 5)T 检验:用于判断两组等距或等比变量在统计上是否存在显着差异,分为独立样本t 检验和相关样本 t 检验。 研究问题 1(独立样本):研究水平高的学生和低的学生相比,第一年的绩点更高吗?研究问题 2(相关样 本):注:相关样本一般用于两种情况(1)同一个体的成对数据( 2)经过严格匹 配的数据对研究水平高的学生来说,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绩点是否存在差异? 6)方差分析:自变量为分类变量,因变量为连续变量 研究问题:学习满意度三个水平之间的学习小时数有没有差异? 7)线性回归:与皮尔逊积差相关类似,都是表示变量之间的显着关系。 线性回归的优点是可以使用多个自变量,用公式,由已知自变量预测因变量的值。研究问题:如何根据学生的 学习时间,预测他们的绩点? 二、简答题 a)三个研究方法(测验一)P22 b)第二章第二节实验研究的设计 a)多自变量设计 a)按设计中包含自变量的数目,可分为单自变量设计(单因素)、多自变量设计(多因素) 如: 2*3 实验设计,有几个自变量,每个自变量有几个水平? 心理学实验往往同时操纵 2-4 个自变量。当自变量数目超过一个的时候,实验就出现了新的现象交互作用b)主效应是指由每个自变量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 c)交互作用的效应是指当一个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大小因其他自变量的水平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时。如果某 - 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大小,不受其他自变量水平的影响,我们就说这个自变量与其他自变量是没有交互作用 的。 d)简单效应与主效应的区别:主效应是忽略其它因素的情况下检验一个因素的处理效应;简单效应是分别检验一个因素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