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下册华中师大等校编第二章光学分析法导论作业答案

《分析化学》下册华中师大等校编第二章光学分析法导论作业答案
《分析化学》下册华中师大等校编第二章光学分析法导论作业答案

第二章光学分析法导论作业答案

1、解释下列名词

(1)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P10

原子光谱:由原子产生的光谱称为原子光谱。

分子光谱:由分子产生的光谱称为分子光谱。

(2)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P13和P14

发射光谱:基态原子获得一定的能量处于激发态,当激发态原子返回基态或较低能级时发射出的特征谱线,即为发射光谱。

吸收光谱:当光辐射通过基态原子或分子时,原子或分子选择性地吸收一定频率的光辐射,跃迁到高能态所产生的特征光谱。(3)分子荧光、磷光和化学发光P15

分子荧光:基态分子吸收一定波长的光跃迁至单重激发态,当其由单重激发态回到基态时产生的二次辐射即为分子荧光。

分子磷光:基态分子吸收一定波长的光跃迁至单重激发态,然后过渡到三重激发态,当其由三重激发态回到基态时产生的光辐射即为分子磷光。

化学发光:化学反应物或反应产物受反应释放的化学能激发而产生的光辐射。

(4)分子振动光谱和分子转动光谱P14

分子振动光谱:分子在振动能级间跃迁产生的光谱,也叫红外吸收光谱。

分子转动光谱:分子在转动能级间跃迁产生的光谱,也叫远红外吸收光谱和微波。

2、计算(1)670.7nm 锂线的频率;(2)3300cm -1谱线的波长;(3)钠588.99nm 共振线的激发电位。

3、电子能级间的能量差一般为1-20eV ,计算在1eV ,5eV 时相应的波长(nm )。 107eV .21099.588101.6021099792.21063.6c h E J 1038.31099.5881099792.21063.6c h E )3(3030nm cm 10030.3330011)2(s 10470.4107.6701099792.2)1(7-19-1034197-103441147-10=??????==?=????===?===?=??==-----λλσλλυc 解:248.1nm 10602.151********.21063.6E c h 1241nm 10

602.11101099792.21063.6E c h 197

1034197

1034=??????===??????==----λλ解:

光学分析部分习题.docx

第二章光分析方法导论 一、选择题 1、 请按能量递增的次序,排列下列电磁波谱区:红外、射频、可见光、紫外、X 射线、微波、丫射 线( A 、 微波、射频、红外、可见光、紫外、X 射线、丫射线 B 、 射频、微波、红外、可见光、紫外、X 射线、丫射线 C 、 丫射线、X 射线、紫外、可见光、红外、微波、射频 D 、 丫射线、X 射线、紫外、可见光、红外、射频、微波 2、 请按波长递增的次序,排列下列电磁波谱区:红外、射频、可见光、紫外、X 射线、微波、丫射线( 微波、射频、红外、可见光、紫外、X 射线、丫射线 射频、微波、红外、可见光、紫外、X 射线、丫射线 Y 射线、X 射线、紫外、可见光、红外、微波、射频 丫射线、X 射线、紫外、可见光、红外、射频、微波 请按能量递增的次序,排列下列电磁波谱区:远红外、可见光、近紫外、近红外、远紫外( 某分了的转动能级差△ E=0.05eV ,产生此能级跃迁所需吸收的电磁辐射的波长为( 248pm D 、2480pm A 、 B 、 D 、 3、 A 、 远红外、 近红外、 可见光、近紫外、 远紫外 B 、 远红外、 近红外、 可见光、远紫外、 近紫外 C 、 远紫外、 近紫外、 可见光、近红外、 远红外 D 、 近紫外、 远紫外、 可见光、近红外、 远红外 4、 A 、 请按波长递增的次序,排列下列电磁波谱区:远红外、可见光、近紫外、近红外、远紫外( 可见光、近紫外、 远红外、 近红外、 远紫外 B 、 远红外、 近红外、 可见光、远紫外、 近紫外 C 、远紫外、 近紫外、 可见光、近红外、 远红外 D 、 近紫外、 远紫外、 可见光、近红外、 远红外 5、 下列哪种光谱分析法不属于吸收光谱( A 、 C 、 分了荧光光谱法 原了吸收光谱法 B 、 D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 法 6、 A 、 下列哪种光谱分析属于发射光谱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B 、 原了吸收分光光度法 C 、 原了荧光光谱法 D 、 激光拉曼光谱法 7、 A 、 2.48pm 24.8屮Yi C 、

光学分析法导论练习题

光学分析法导论练习题 1.对下列的物理量单位进行换算: (1) 150pm X射线的波数(cm-1); (2) 670.7nm Li线的频率(Hz); (3) 3300cm-1波数的波长(μm); 答案:(1);(2);(3)3.03μm。 2.计算下列电磁辐射的频率(Hz)、波数(cm-1)及光量子的能量(用电子伏eV、尔格erg及千卡/摩尔表示): (1)波长为589.0nm的钠D线; 答案:;(2)在12.6μm的红外吸收峰。 答案:。 3.将波长443nm的光通过折射率为1.329的甲醇溶液时,试计算: (1)在甲醇溶液中的传播速度;(2)频率; (3)能量(J);(4)周期(s)。 答案:(1);(2);(3);(4)。 4.辐射通过空气(n=1.00027)与某玻璃(n=1.7000)界面时,其反射损失的能量大约有多少? 答案: 6.7% 5.何谓光的二象性?何谓电磁波谱? 6.请按照能量递增和波长递增的顺序,分别排列下列电磁辐射区:红外线,无线电波,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微波。 7.光谱法的仪器通常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自测题 1.电磁辐射的二象性是指: A.电磁辐射是由电矢量和磁矢量组成; B.电磁辐射具有波动性和电磁性; C.电磁辐射具有微粒性和光电效应;D.电磁辐射具有波动性和电磁性。 2.光量子的能量与电磁辐射的哪一个物理量成正比? A.紫外;B.波长;C.波数;D.周期。 3.可见区、紫外区、红外光区、无线电波四个电磁波区域中,能量最大和最小的区域分别为: A.紫外区和无线电波区;B.可见光区和无线电波区; C.紫外区和红外区;D.波数越大。 4.有机化合物成键电子的能级间隔越小,受激跃迁时吸收电磁辐射的 A.能量越大; B.频率越高; C.波长越长; D.波数越大。 5.波长为0.0100nm的电磁辐射的能量是多少eV?(已知) A.0.124;B.12.4eV;C.124eV; D.eV。 6.下列四种波数的电磁辐射,哪一种是属于可见光区? A. B. C. D. 7.频率为MHz的电磁辐射是处在哪个光区? A.紫外光区; B.可见光区; C.红外光区; D.无线电波区。 8.可见光的能量是在下列的哪个范围内?(已知) A. B. C. D. 9.当光由空气(n=1.00027)通过玻璃(n约为1.5)时,在每一个空气-玻璃介面上,光能损失约为多少? A.2%; B.4%;C.6%; D.8%。 10.钠D线在真空中的波长是589.99nm,它通过空气(n=1.00027)以折射率为1.275溶液时的波数分别是多少? A. B.

仪器分析各章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绪论 问答题 1. 简述仪器分析法的特点。 第二章色谱分析法 1.塔板理论的要点与不足是什么? 2.速率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3.利用保留值定性的依据是什么? 4.利用相对保留值定性有什么优点? 5.色谱图上的色谱流出曲线可说明什么问题? 6.什么叫死时间?用什么样的样品测定? . 7.在色谱流出曲线上,两峰间距离决定于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还是扩散速率?为什么? 8.某一色谱柱从理论上计算得到的理论塔板数n很大,塔板高度H很小,但实际上柱效并不高,试分析原因。 9.某人制备了一根填充柱,用组分A和B为测试样品,测得该柱理论塔板数为4500,因而推断A和B在该柱上一定能得到很好的分离,该人推断正确吗?简要说明理由。 10.色谱分析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哪几种?当样品中各组分不能全部出峰或在组分中只需要定量其中几个组分时可选用哪种方法? 11.气相色谱仪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12.气相色谱仪的气路结构分为几种?双柱双气路有何作用? 13.为什么载气需要净化?如何净化? 14.简述热导检测器的基本原理。 15.简述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16.影响热导检测器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分别是如何影响的? 17.为什么常用气固色谱分离永久性气体? 18.对气相色谱的载体有哪些要求? 19.试比较红色载体和白色载体的特点。

20.对气相色谱的固定液有哪些要求? 21.固定液按极性大小如何分类? 22.如何选择固定液? 23.什么叫聚合物固定相?有何优点? 24.柱温对分离有何影响?柱温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25.根据样品的沸点如何选择柱温、固定液用量和载体的种类? 26.毛细管色谱柱与填充柱相比有何特点? 27.为什么毛细管色谱系统要采用分流进样和尾吹装置? 28.在下列情况下色谱峰形将会怎样变化?(1)进样速度慢;(2)由于汽化室温度低,样品不能瞬间汽化;(3)增加柱温;(4)增大载气流速;(5)增加柱长;(6)固定相颗粒变粗。 29.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甲烷的沸点分别为40℃,62℃,77℃,试推测它们的混合物在阿皮松L柱上和在邻苯二甲酸二壬酯柱上的出峰顺序。 30.流动相为什么要预先脱气?常用的脱气方法有哪些? 31.高压输液泵应具备什么性能? 32.在HPLC中,对流动相的要求是什么? 33.何谓梯度洗脱?适用于哪些样品的分析?与程序升温有什么不同? 33.什么是化学键合固定相?化学键合相的特点有哪些? 34.反相键合相色谱法具有哪些优点? 35.为何高效液相色谱法一般采用全多孔微粒型固定相? 36.指出下列物质在正相色谱和在反相色谱中的洗脱顺序: 37.在硅胶柱上,用甲苯为流动相时,某物质的保留时间为28 min,若改用CCl4或CHCl3。为流动相,指出哪一种溶剂能减少该物质的保留时间? 第三章光学分析法导论 一、选择题 1.在光学分析法中, 采用钨灯作光源的是( ) (1)原子光谱(2)分子光谱(3)可见分子光谱(4)红外光谱 2.可见光的能量应为( ) (1) 1.24×104~1.24×106eV (2) 1.43×102~71 eV (3) 6.2 ~3.1 eV (4) 3.1 ~1.65 eV 3.已知:h=6.63×10-34 J×s则波长为0.01nm的光子能量为( )

第二章 光学分析法导论

第二章 光学分析法导论 1、解释下列名词 (1)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 (2)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 (3)统计权重和简并度 (4)分子振动光谱和分子转动光谱 (5)禁戒跃迁和亚稳态 (6)光谱项和光谱支项 (7)分子荧光、磷光和化学发光 (8)拉曼光谱 答:(1)由原子的外层电子能级跃迁产生的光谱称原子光谱; 由分子成键电子能级跃产生的光谱称分子光谱。 (2)原子受外界能量(如热能、电能)作用时,激发到较高能态,但很不稳定,再返回基态或较低能态而发射特征谱线形成的光谱称原子发射光谱。 由基态原子蒸气选择性地吸收一定频率的光辐射后跃迁到较高能态产生的原子特征光谱称原子吸收光谱。 (3)由能级简并引起的概率权重称为统计权重。 在磁场作用下,同一光谱支项会分裂成2J+1个不同的支能级,2J+1称为简并度。 (4)由分子在振动能级间跃迁产生的光谱称分子振动光谱; 由分子在不同转动能级间跃迁称分子转动光谱。 (5)不符合光谱选择定则的跃迁叫禁戒跃迁; 若两光谱项之间为禁戒跃迁,处于较高能级的原子有较长寿命,称为亚稳态。 (6)光谱项:用n 、L 、S 、J 四个量子数来表示能量状态,符号n 2S+1L J ; 光谱支项: J 值不同的光谱项。 (7)荧光和磷光都是光致发光。 荧光是物质的基态分子吸收一定波长范围的光辐射激发至单重激发态,再由激发态回到基态产生的二次辐射; 磷光是单重激发态先过渡到三重激发态,再由三重激发态向基态跃迁产生的光辐射; 化学发光是化学反应物或产物受反应释放的化学能激发产生的光辐射。 (8)拉曼光谱:入射光子与溶液中试样分子间非弹性碰撞引起能量交换而产生的与入射光频率不同的散射光谱。 2、阐明光谱项中各符号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答:光谱项:n 2S+1L J ; 其中 n 为主量子数,与个别单独价电子的主量子数相同,取值仍为1,2,3,…任意正整数。 L 为总角量子数,其数值为外层价电子角量子数l 的矢量和,即:∑=i i l L 两个价电子耦合所得的总角量子数与单个价电子的角量子数l 1、l 2有如下的取值关系: L = (l 1+l 2),(l 1+l 2 -1),(l 1+l 2 -2),…,|l 1-l 2| 其值可能为L =0,1,2,3,…,相应的光谱项符号为S ,P ,D ,F ,…。若价电子数为3时,应先把2个价电子的角量子数的矢量和求出后,再与第三个价电子求出矢量和,就是3个价电子的总角量子数,依此类推。 S 为总自旋量子数,价电子自旋与自旋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较强的,多个价电子的总自旋量子数是单个价电子量子数m s 的矢量和,即:∑=i i s m S ,

1.光学分析法导论

第一章 光学分析法导论 (An Introduction to Optical Analysis ) 1.1 电磁辐射的性质 电磁辐射(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是一种以极大的速度(在真空中为 2.9979× 1010cm ·s -1)通过空间,不需要任何物质作为传播媒介的能量。它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光、紫外-可见光以及X 射线和γ射线等形式。电磁辐射具有波动性和微粒性。 1.1.1 电磁辐射的波动性 根据Maxwell 的观点,电磁辐射的波动性可以用电场矢量E 和磁场矢量M 来描述,如图1.1.1所示。它是最简单的单个频率的平面偏振电磁波。平面偏振就是它的电场矢量E 在一个平面内振动,而磁场矢量M 在另一个与电场矢量相垂直的平面内振动。电场和磁场矢量都是正弦波形,并且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与物质的电子相互作用的是电磁波的电场,所以磁场矢量可以忽略,仅用电场矢量代表电磁波。波的传播以及反射、衍射、干涉、折射和散射等现象表现了电磁辐射具有波的性质,可以用以下波参数来描。 图1.1.1 电磁波的电场矢量E 和磁场矢量M 1)周期T 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通过空间某一固定点所需要的时间间隔称为周期,单位为s (秒)。 2)频率ν 单位时间内通过传播方向上某一点的波峰或波谷的数目,即单位时间内电磁场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它等于周期的倒数1/T ,单位为1/s (1/秒),称为赫兹,以Hz 表示。电磁波的频率只取决于辐射源,与通过的介质无关。 3)波长λ 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的直线距离。若电磁波传播速度为c ,频率为ν,那么波长λ为: νλ1 ?=c (1.1.1) 不同的电磁波谱区可采用不同的波长单位,可以是m ,cm ,μm 或nm ,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m=102cm=106μm=109nm 。 4)波数 每厘米长度内含有波长的数目,即波长的倒数: c νλ== 1 (1.1.2) 单位为cm -1(厘米-1),将波长换算成波长的关系式为:

光分析习题解答

第二章 光学分析法导论 3、 计算:(1)670.7 nm 锂线的频率;(2)3300 cm -1谱线的波长;(3)钠588.99 nm 共振线的激发电 位。 解:(1)1141 101047.47.670100.3--?=??==s nm s cm c v λ (2)nm cm 303033001 1 1 == = -σ λ (3)J eV nm s cm s eV c h E 19-110151077.33107.299.588) 100.3()10136.4(?==?????=?=--λ 第三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1、已知丙酮的正己烷溶液的两个吸收峰 138nm 和279nm 分别属于л→л*跃迁和n→л*跃迁,试计算л、n 、 л*轨道间的能量差,并分别以电子伏特(ev ),焦耳(J )表示。 解:对于л→л*跃迁,λ1=138nm =1.38×10- 7m 则ν=νC =C/λ1=3×108/1.38×10- 7=2.17×1015s -1 则E=hv=6.62×10-34×2.17×1015=1.44×10-18J E=hv=4.136×10 -15 ×2.17×1015=8.98ev 对于n→л*跃迁,λ2=279nm =2.79×10- 7m 则ν=νC =C/λ1=3×108/2.79×10- 7=1.08×1015s -1 则E=hv=6.62×10-34×1.08×1015=7.12×10-19J E=hv=4.136×10 -15 ×1.08×1015=4.47ev 答:л→л*跃迁的能量差为1.44×10-18J ,合8.98ev ;n→л*跃迁的能量差为7.12×10-19J ,合4.47ev 。 2、何谓生色团及助色团?试举例说明。 生色团(Chromophore ):分子中能吸收紫外或可见光的结构单元。生色团是指含有π键的不饱和基团。如--C=C--,苯等 助色团(Auxochrome ):它们本身不能吸收紫外或可见光,但是当它们与生色团相连时能使化合物的λmax 向长波方向位移(红移)并增强其强度的官能团(氧、氮、卤素、硫等)。这些基团中都含有孤对电子。如-NH 2,-OH ,-SR ,-Cl 、-Br 、-I 等。 3、作为苯环的取代基,-NH 3+ 不具有助色作用,-NH 2却具有助色作用;-OH 的助色作用明显小于 -O - 。试说明原因。 答:助色团中至少要有一对非键电子n ,这样才能与苯环上的л电子相互作用产生助色作用,由于 -NH 2中有一对非键n 电子,因此有助色作用,而形成-NH 3+ 基团时,非键n 电子消失了,则助色作用也就随之消失了。 由于氧负离子O - 中的非键n 电子比羟基中的氧原子多了一对,因此其助色作用更为显著。 8、比较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与双光束分光光度计有什么不同?

光学分析法导论习题

光学分析法导论习题 一.填空题 1. 光速c≈3×1010cm·s-1是在中测得的。 2.原子内层电子跃迁的能量相当于光,原子外层电子跃迁的能量相当于光和。 3.分子振动能级跃迁所需的能量相当于光,分子中电子跃迁的能量相当于光。 4.钠的基态光谱支项为 ,钠的共振谱线以表示。 5.,和三种光分析方法是利用线光谱进行检测的。 6.指出下列电磁辐射所在的光谱区(光速为3×1010cm·s-1)。 (1)波长588.9nm ;(2)波数400cm-1; (3)频率2.5×1013Hz ;(4)波长300nm 。 二.选择题 1.电磁辐射的微粒性表现在下述哪种性质上 A. 能量 B. 频率 C. 波长 D. 波数 2.当辐射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中时,下述哪种参量不变? A. 波长 B.频率 C.速度 D.方向 3.镁的L=2光谱项可具有几个J值? A.1 B.2 C.3 D.4 4.下述哪种分析方法是基于发射原理的? A.红外光谱法 B.荧光光度法 C.核磁共振波谱法 D.分光光度法 5.带光谱是由于 A 炽热固体发射的结果 B 受激分子发射的结果

C 受激原子发射的结果 D 简单离子发射的结果 ?习题 一.填空题 1. 光速c≈3×1010cm·s-1是在头真空中测得的。 2.原子内层电子跃迁的能量相当于 X 光,原子外层电子跃迁的能量相当于紫外光和可见光。 3.分子振动能级跃迁所需的能量相当于红外光,分子中电子跃迁的能量相当于紫外可见光。 4.钠的基态光谱项为 32S 1/2 ,钠的共振谱线以 32P 3/2 或32P 312 表 示。 5.原子发射,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三种光分析方法是利用线光谱进行检测的。 6.指出下列电磁辐射所在的光谱区(光速为3×1010cm·s-1)。 (1)波长588.9nm ;(2)波数400cm-1; (3)频率2.5×1013Hz ;(4)波长300nm 。 二.选择题 1.电磁辐射的微粒性表现在下述哪种性质上(A) A. 能量 B. 频率 C. 波长 D. 波数 2.当辐射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中时,下述哪种参量不变?(B) A. 波长 B.频率 C.速度 D.方向 3.镁的L=2光谱项可具有几个J值?(C) A.1 B.2 C.3 D.4 4.下述哪种分析方法是基于发射原理的?(B) A.红外光谱法 B.荧光光度法 C.核磁共振波谱法 D.分光光度法 5.带光谱是由于(B) A 炽热固体发射的结果 B 受激分子发射的结果 C 受激原子发射的结果 D 简单离子受激发射的结果 一、选择题 1、请按能量递增的次序,排列下列电磁波谱区:红外、射频、可见光、紫外、X射线、

(整理)光学分析习题

第二章 光分析方法导论 一、选择题 1、请按能量递增的次序,排列下列电磁波谱区:红外、射频、可见光、紫外、X 射线、微波、γ射线( B ) A 、微波、射频、红外、可见光、紫外、X 射线、γ射线 B 、射频、微波、红外、可见光、紫外、X 射线、γ射线 C 、γ射线、X 射线、紫外、可见光、红外、微波、射频 D 、γ射线、X 射线、紫外、可见光、红外、射频、微波 2、请按波长递增的次序,排列下列电磁波谱区:红外、射频、可见光、紫外、X 射线、微波、γ射线( C ) A 、微波、射频、红外、可见光、紫外、X 射线、γ射线 B 、射频、微波、红外、可见光、紫外、X 射线、γ射线 C 、γ射线、X 射线、紫外、可见光、红外、微波、射频 D 、γ射线、X 射线、紫外、可见光、红外、射频、微波 3、请按能量递增的次序,排列下列电磁波谱区:远红外、可见光、近紫外、近红外、远紫外( A ) A 、远红外、近红外、可见光、近紫外、远紫外 B 、远红外、近红外、可见光、远紫外、近紫外 C 、远紫外、近紫外、可见光、近红外、远红外 D 、近紫外、远紫外、可见光、近红外、远红外 4、请按波长递增的次序,排列下列电磁波谱区:远红外、可见光、近紫外、近红外、远紫外( C ) A 、远红外、近红外、可见光、近紫外、远紫外 B 、远红外、近红外、可见光、远紫外、近紫外 C 、远紫外、近紫外、可见光、近红外、远红外 D 、近紫外、远紫外、可见光、近红外、远红外 5、下列哪种光谱分析法不属于吸收光谱( A ) A 、分子荧光光谱法 B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C 、原子吸收光谱法 D 、红外吸收光谱法 6、下列哪种光谱分析属于发射光谱法( C ) A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B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C 、原子荧光光谱法 D 、激光拉曼光谱法 7、某分子的转动能级差0.05eV E ?=,产生此能级跃迁所需吸收的电磁辐射的波长为( B ) A 、2.48μm B 、24.8μm C 、248μm D 、2480μm 8、产生能级差 2.5eV E ?=的跃迁所需吸收的电磁辐射的频率为( B ) A 、Hz 100.613? B 、Hz 100.614 ? C 、Hz 100.615? D 、Hz 100.616?

光学分析法导论发射光谱习题

第二章光学分析法导论习题(P223) 1、光谱法的仪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2、单色器由几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3、简述光栅和棱镜分光的原理。 4、影响光栅色散率(线色散率)的因素有哪些?线色散率的单位是什么? 5、波长为500nm和520nm的光谱线垂直照射到光栅上,经焦距为两米的成像物镜系统进 行光谱测量,若光栅刻线数分别为600条/mm,1200条/mm,问一级光谱和二级光谱中这两条线之间的距离为多少? 6、一台配有长63.5mm,刻线数为600条/mm光栅的光谱仪,理论上至少要用哪一级光谱 才能分辨开309.990nm和309.997nm的铁双线? 7、某光谱仪光栅长5cm,刻线数为1000条/mm,暗箱物镜焦距为1m,光线垂直光栅入射, 问分别用一、二级光谱时在衍射为30°处的波长各为多少?在此波长下所能分辨开的最小波长差各为什么?此时的倒线色散率为多大? 第三张原子发射光谱法习题(P242) 1、光谱项的意义是什么? 2、光谱分析常用的激发光源有哪几种?比较它们各自的特点? 3、发射光谱分析中,如何选择分析线和分析线对? 补充题 1、原子发射光谱是怎样产生的?其特点是什么? 2、原子发射光谱仪由哪几部分组成?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3、名词解释:(1)激发电位;(2)电离电位;(3)原子线;(4);离子线;(5)共振线;(6) 灵敏线(7)等离子体;(8)自吸;(9)基体效应 4、简述ICP的形成原理及其特点。 5、光谱定性分析摄谱时,为什么要使用哈特曼光阑?为什么要同时摄取铁光谱? 6、光谱定量分析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要采用内标法?简述内标法的原理。 7、为什么原子发射光谱可采用内标法来消除实验条件的影响? 8、采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下列试样时,选用什么光源为宜? (1)矿石中组分的定性、半定量分析; (2)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10-2数量级) (3)钢中锰的质量分数(10-4~10-3数量级) (4)污水中的Cr、Mn、Cu、Fe等的质量分数(10-6~10-3数量级) 9、某合金中Pb的光谱的定量测定,以Mg作为内标,实验测得数据如下:根据下面数据,(1) 绘制工作曲线; (2)求溶液中A、B、C的质量浓度。 溶液黑度计读数(透光率)Pb的浓度(mg mL-1) Mg Pb 1 7.3 17.5 0.151 2 8.7 18.5 0.201 3 7.3 11.0 0.301 4 10.3 12.0 0.402 5 11. 6 10.4 0.502 A 8.8 15.5 B 9.2 12.5 C 10.7 12.2

现代仪器分析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光学分析法导论 一、选择题 1.电磁辐射的粒子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能量B.频率C.波长D.波数 2.当辐射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下列哪种参量不变() A.波长B.速度C.频率D.方向 3.电磁辐射的二象性是指() A.电磁辐射是由电矢量和磁矢量组成B.电磁辐射具有波动性和电磁性 C.电磁辐射具有微粒性和光电效应D.电磁辐射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 4.可见光区、紫外区、红外光区、无线电波四个电磁波区域中,能量最大和最小的区域分别为() A.紫外区和无线电波区B.可见光区和无线电波区 C.紫外区和红外区D.波数越大 5.有机化合物成键电子的能级间隔越小,受激跃迁时吸收电磁辐射的() A.能量越大B.频率越高C.波长越长D.波数越大 6.波长为0.0100nm的电磁辐射的能量是() A.0.124B.12.4eV C.124eV D.1240 eV 7.受激物质从高能态回到低能态时,如果以光辐射形式辐射多余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A.光的吸收B.光的发射C.光的散射D.光的衍射 8.利用光栅的()作用,可以进行色散分光。 A.散射B.衍射和干涉C.折射D.发射 9.棱镜是利用其()来分光的。 A.散射作用B.衍射作用C.折射作用D.旋光作用 10.光谱分析仪通常由以下()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A.光源、样品池、检测器、计算机 B.信息发生系统、色散系统、检测系统、信息处理系统 C.激发源、样品池、光电二级管、显示系统 D.光源、棱镜、光栅、光电池 二、填空题

1.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能量,波长越长,频率、波数越(),能量越();反之,波长越短,能量越()。 2.在光谱分析中,常常采用色散元件获得()来作为分析手段。 3.物质对光的折射率随着光的频率变化而变化,这中现象称为()。 4.吸收光谱按其产生的本质分为()、()、()等。 5.由于原子没有振动和转动能级,因此原子光谱的产生主要是()所致。 6.当光与物质作用时,某些频率的光被物质选择性的吸收并使其强度减弱的现象,称为(),此时,物质中的分子或原子由()状态跃迁到()的状态。 7.原子内层电子跃迁的能量相当于()光,原子外层电子跃迁的能量相当于()和()。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光学分析法? 2.何谓光谱分析法和非光谱分析法? 3.简述光学分析法的分类。 4.简述光学光谱仪器的基本组成。 5.简述瑞利散射和拉曼散射的不同。 答案 一、选择题 ACDACDBBCB 二、填空题 1.越小小高 2.单色光 3.色散 4.分子吸收光谱原子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波普 5.电子能级跃迁 6.光的吸收能级较低能量较高 7.x紫外线可见光 三、简答题

光学分析法概论

第九章光学分析法概论 1、光学分析法有哪些类型。 基于辐射的发射建立的发射光谱分析法、火焰光度分析法、分子发光分析法、放射分析法等;基于辐射的吸收建立的UV-V is光度法、原子吸收光度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等;基于辐射的散射建立的比浊法、拉曼光谱法;基睛辐射的折射建立的折射法、干涉法;基于辐射的衍射建立的X-射线衍射法、电子衍射法等;基于辐射的旋转建立的偏振法、旋光法、圆二色光谱法等。 2、吸收光谱法和发射光谱法有何异同? 吸收光谱法为当物质所吸收的电磁辐射能由低能态或基态跃迁至较高的能态(激发态),得到的光谱发射光谱法为物质通过电致激发、热致激发或光致激发等激发过程获得能量,变为激发态原子或分子,当从激发态过渡到低能态或基态时产生的光谱。 3、什么是分子光谱法?什么是原子光谱法? 原子光谱法:是由原子外层或内层电子能级的变化产生的光谱,它的表现形式为线光谱。属于这类分析方法的有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以及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 分子光谱法:是由分子中电子能级、振动和转动能级的变化产生的光谱,表现形式为带光谱。属于这类分析方法的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分子荧光光谱法和分子磷光光谱法等。 4、简述光学仪器三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辐射源(光源):提供电磁辐射。 波长选择器:将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或有一定宽度的谱带。 检测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5、简述常用的分光系统的组成以及各自作用特点。 分光系统的作用是将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或有一定宽度的谱带。分光系统又分为单色器和滤光片。单色器由入射狭缝和出射狭缝、准直镜以及色散元件,如棱镜或光栅等组成。 棱镜:色散作用是基于构成棱镜的光学材料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光栅:利用多狭缝干涉和单狭缝衍射两者联合作用产生光栅光谱。 干涉仪:通过干涉现象,得到明暗相间的干涉图。 滤光器是最简单的分光系统,只能分离出一个波长带或只能保证消除给定消长以上或以下的所有辐射。 6、简述常用辐射源的种类典型的光源及其应用范围。

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答案1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解释下列名词: (1)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2)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3)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 答:(1)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光、电、热、磁等)为基础的分析方法,这类方法一般需要特殊的仪器,又称为仪器分析法;化学分析是以物质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2)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标准曲线是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与仪器响应信号的关系曲线;标准曲线的直线部分所对应的被测物质浓度(或含量)的范围称为该方法的线性范围。 (3)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物质单位浓度或单位质量的变化引起响应信号值变化的程度,称为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是指使用同一方法,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测定所得测定结果的一致程度;试样含量的测定值与试样含量的真实值(或标准值)相符合的程度称为准确度;某一方法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上可以检出被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质量,称为这种方法对该物质的检出限。 第三章光学分析法导论 1.解释下列名词: (1)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2)原子发射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 (3)统计权重和简并度;(4)分子振动光谱和分子转动光谱; (5)禁戒跃迁和亚稳态;(6)光谱项和光谱支项; (7)分子荧光、磷光和化学发光;(8)拉曼光谱。 答:(1)由原子的外层电子能级跃迁产生的光谱称为原子光谱;由分子的各能级跃迁产生的光谱称为分子光谱。 (2)当原子受到外界能量(如热能、电能等)的作用时,激发到较高能级上处于激发态。但激发态的原子很不稳定,一般约在108 s内返回到基态或较低能态而发射出的特征谱线形成的光谱称为原子发射光谱;当基态原子蒸气选择性地吸收一定频率的光辐射后跃迁到较高能态,这种选择性地吸收产生的原子特征的光谱称为原子吸收光谱。 (3)由能级简并引起的概率权重称为统计权重;在磁场作用下,同一光谱支项会分裂成2J+1个不同的支能级,2J+1称为能级的简并度。 (4)由分子在振动能级间跃迁产生的光谱称为分子振动光谱;由分子在不同的转动能级间跃迁产生的光谱称为分子转动光谱。 (5)不符合光谱选择定则的跃迁叫禁戒跃迁;若两光谱项之间为禁戒跃迁,处于较高能级的原子具有较长的寿命,原子的这种状态称为亚稳态。 (6)用n、L、S、J四个量子数来表示的能量状态称为光谱项,符号为n 2S 1 L;把J值不同的光谱项称为光谱支项,表示为n 2 S 1 L J。 (7)荧光和磷光都是光致发光,是物质的基态分子吸收一定波长范围的光辐射激发至单重激发态,再由激发态回到基态而产生的二次辐射。荧光是由单重激发态向基态跃迁产生的光辐射,而磷光是单重激发态先过渡到三重激发态,再由三重激发态向基态跃迁而产生的光辐射。化学发光是化学反应物或反应产物受反应释放的化学能激发而产生的光辐射。 (8)入射光子与溶液中试样分子间的非弹性碰撞引起能量交换而产生的与入射光频率不同的散射光形成的光谱称为拉曼光谱。 113

《仪器分析》第二章 光学分析法导论习题答案

第二章光学分析法导论 1. 已知1电子伏特=1. 602×10-19J,试计算下列辐射波长的频率(以兆赫为单位),波数(以cm-1为单位)及每个光子的能量(以电子伏特为单位):(1)波长为900pm的单色X射线;(2)589.0nm的钠D线;(3)1 2.6μm的红外吸收峰;(4)波长为200cm的微波辐射。 解:已知1eV=1.602×10-19J, h=6.626×10-34J·s, c=3.0×108m·s-1 ①λ=900pm的X射线 Hz,即3.333×1011MHz cm-1 J 用eV表示,则eV ②589.0nm的钠D线 Hz,即5.093×108MHz cm-1 J 用eV表示,则eV ③12.6μm的红外吸收峰 Hz,即2.381×107MHz cm-1 J 用eV表示,则eV ④波长为200cm的微波辐射 Hz,即1.50×102MHz

cm-1 J 用eV表示,则eV 2. 一个体系包含三个能级,如果这三个能级的统计权重相同,体系在300K温度下达到平衡时,试计算在各能级上的相对分布(N i/N).能级的相对能量如下。 (1) 0eV,0.001eV,0.02eV;(2) 0eV,0.01eV,0.2eV; (3) 0eV,0.1eV, 2eV。 解:已知T=300K, k=1.380×10-23J·K-1=8.614×10-5eV·K-1, kT=8.614×10-5×300=0.0258eV ①E0=0eV, E1=0.001eV, E2=0.02eV ②E0=0eV, E1=0.01eV, E2=0.2eV ③E0=0eV, E1=01eV, E2=2eV

光学分析法导论思考题与练习题

思考题与练习题 1.对下列的物理量单位进行换算: (1)150pm X射线的波数(cm-1); (2)670.7nm Li线的频率(Hz); (3)3300cm-1波数的波长(μm); 答案:(1);(2);(3)3.03μm。 2.计算下列电磁辐射的频率(Hz)、波数(cm-1)及光量子的能量(用电子伏eV、尔格erg 及千卡/摩尔表示): (1)波长为589.0nm的钠D线; 答 ; 案: (2)在12.6μm的红外吸收峰。 答 。 案: 3.将波长443nm的光通过折射率为1.329的甲醇溶液时,试计算: (1)在甲醇溶液中的传播速度; (2)频率; (3)能量(J); (4)周期(s)。 答案:(1);(2);(3);(4)。 4.辐射通过空气(n=1.00027)与某玻璃(n=1.7000)界面时,其反射损失的能量大约有多 少? 答案:6.7% 5.何谓光的二象性?何谓电磁波谱?

6.请按照能量递增和波长递增的顺序,分别排列下列电磁辐射区:红外线,无线电波,可 见光,紫外光,X射线,微波。 7.光谱法的仪器通常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自测题 1.电磁辐射的二象性是指: A.电磁辐射是由电矢量和磁矢量组成; B.电磁辐射具有波动性和电磁性; C.电磁辐射具有微粒性和光电效应; D.电磁辐射具有波动性和电磁性。 2.光量子的能量与电磁辐射的哪一个物理量成正比? A.紫外;B.波长; C.波数;D.周期。 3.可见区、紫外区、红外光区、无线电波四个电磁波区域中,能量最大和最小的区域分别为 A.紫外区和无线电波区; B.可见光区和无线电波区; C.紫外区和红外区; D.波数越大。 4.有机化合物成键电子的能级间隔越小,受激跃迁时吸收电磁辐射的 A.能量越大;B.频率越高; C.波长越长; D.波数越大。 5.波长为0.0100nm的电磁辐射的能量是多少eV?(已知)

光学分析法导论

第2章光学分析法导论 【2-1】解释下列名词。 (1)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2)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 (3)闪耀光栅和闪耀波长(4)光谱通带 答:(1)原子光谱:由原子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光谱称为原子光谱。 分子光谱:由分子能级跃迁产生的光谱称为分子光谱。 (2)发射光谱:原来处于激发态的粒子回到低能级或基态时,往往会发射电磁辐射,这样产生的光谱为发射光谱。 吸收光谱:物质对辐射选择性吸收而得到的原子或分子光谱称为吸收光谱。 (3)闪耀光栅:当光栅刻划成锯齿形的线槽断面时,光栅的光能量便集中在预定的方向上,即某一光谱级上。从这个方向探测时,光谱的强度最大,这种现象称为闪耀,这种光栅称为闪耀光栅。 闪耀波长:在这样刻成的闪耀光栅中,起衍射作用的槽面是个光滑的平面,它与光栅的表面一夹角,称为闪耀角。最大光强度所对应的波长,称为闪耀波长。 (4)光谱通带:仪器出射狭缝所能通过的谱线宽度。 【2-2】简述棱镜和光栅的分光原理。 【2-3】简述光电倍增管工作原理。 答:光电倍增管工作原理: 1)光子透过入射窗口入射在光电阴极K上。 2)光电阴极电子受光子激发,离开表面发射到真空中。 3)光电子通过电子加速和电子光学系统聚焦入射到第一倍增极D1上,倍增极将发射出比入射电子数目更多的二次电子,入射电子经N级倍增极倍增后光电子就放大N次方倍。 4)经过倍增后的二次电子由阳极P收集起来,形成阳极光电流,在负载RL上产生信号电压。 【2-4】何谓多道型检测器?试述多道型检测器光电二极管阵列、电荷耦合器件和电荷注入器件三者在基本组成和功能方面的共同点。 【2-5】请按能量递增和波长递增的顺序,分别排列下列电磁辐射区:红外,无线电波,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微波。 答:能量递增顺序: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 波长递增顺序:X射线、紫外光、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 【2-6】计算下列电磁辐射的频率和波数。

《分析化学》下册华中师大等校编第二章光学分析法导论作业答案

第二章光学分析法导论作业答案 1、解释下列名词 (1)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P10 原子光谱:由原子产生的光谱称为原子光谱。 分子光谱:由分子产生的光谱称为分子光谱。 (2)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P13和P14 发射光谱:基态原子获得一定的能量处于激发态,当激发态原子返回基态或较低能级时发射出的特征谱线,即为发射光谱。 吸收光谱:当光辐射通过基态原子或分子时,原子或分子选择性地吸收一定频率的光辐射,跃迁到高能态所产生的特征光谱。(3)分子荧光、磷光和化学发光P15 分子荧光:基态分子吸收一定波长的光跃迁至单重激发态,当其由单重激发态回到基态时产生的二次辐射即为分子荧光。 分子磷光:基态分子吸收一定波长的光跃迁至单重激发态,然后过渡到三重激发态,当其由三重激发态回到基态时产生的光辐射即为分子磷光。 化学发光:化学反应物或反应产物受反应释放的化学能激发而产生的光辐射。 (4)分子振动光谱和分子转动光谱P14 分子振动光谱:分子在振动能级间跃迁产生的光谱,也叫红外吸收光谱。

分子转动光谱:分子在转动能级间跃迁产生的光谱,也叫远红外吸收光谱和微波。 2、计算(1)670.7nm 锂线的频率;(2)3300cm -1谱线的波长;(3)钠588.99nm 共振线的激发电位。 3、电子能级间的能量差一般为1-20eV ,计算在1eV ,5eV 时相应的波长(nm )。 107eV .21099.588101.6021099792.21063.6c h E J 1038.31099.5881099792.21063.6c h E )3(3030nm cm 10030.3330011)2(s 10470.4107.6701099792.2)1(7-19-1034197-103441147-10=??????==?=????===?===?=??==-----λλσλλυc 解:248.1nm 10602.151********.21063.6E c h 1241nm 10 602.11101099792.21063.6E c h 197 1034197 1034=??????===??????==----λλ解:

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答案.doc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光学分析法导论第三章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法第四章红外吸收光谱法 第五章分子发光分析法 第六章原子发射光谱法 第七章 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八章电化学分析导论 第九章电位分析法 第十章极谱分析法 第十一章电解及库仑分析法第十二章色谱分析法

第一章绪论 1.解释下列名词: (1)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2)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3)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 答:(1)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光、电、热、磁等)为基础的分析方法,这类方法一般需要特殊的仪器,又称为仪器分析法;化学分析是以物质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2)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标准曲线是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与仪器响应信号的关系曲线;标准曲线的直线部分所对应的被测物质浓度(或含量)的范围称为该方法的线性范围。 (3)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物质单位浓度或单位质量的变化引起响应信号值变化的程度,称为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是指使用同一方法,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测定所得测定结果的一致程度;试样含景的测定值与试样含量的真实值(或标准值)相符合的程度称为准确度;某一方?法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上可以检出被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质量,称为这种方法对该物质的检出限。 2.对试样中某一成分进行5次测定,所得测定结果(单位//gm!/')分别为0.36, 0.38, 0.35, 0.37, 0.39o (D 计算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 (2)如果试样中该成分的真实含量是0.38/zg mL-1,试计算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 解:(1)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一0.36 + 0.38 + 0.35 + 0.37 + 0.39 x = ---------------------------------------- = 0.37 /zgrnL 标准偏差 E 尸i=l n-\ ,(0.36-0.37)2 +(0.38 - 0.37)2 +(0.35 - 0.37)2 +(0.37-0.37)2 +(0.39 — 0.37)2 9 9 5^1 = 0.0158//g mL-1 相对标准偏差& = Mx 100% =业挫! x 100% = 4.27% x 0.37 (2)相对误差E, =x 100% = -0'37-0,38x 100% = -2.63% o 〃0.38 3.用次甲基蓝-二氯乙烷光度法测定试样中硼时,为制作标准曲线,配制一系列质量浓度向(单位 mg-L"1)分别为0.5, 1.0, 2.0, 3.0, 4.0, 5.0的标准溶液,测得吸光度A分别为0.140, 0.160, 0.280, 0.380, 0.410, 0.5400试写出该标准曲线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并求出相关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