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方剂学—固涩剂

(精)方剂学—固涩剂
(精)方剂学—固涩剂

方剂学——第九单元固涩剂

细目一概述

要点一固涩剂的适用范围

固涩剂适用于气、血、精、津液耗散滑脱之证,症见自汗、盗汗、久咳不止、久泻久痢、遗精滑泄、小便失禁,以及崩漏带下等。

要点二固涩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凡外邪未去,里实尚存者,均应慎用,以免“闭门留寇”,转生他变。

细目二固表止汗

要点牡蛎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黄芪麻黄根牡蛎各一两

【用法】为粗散,加小麦,水煎服。

【功用】敛阴止汗,益气固表。

【主治】体虚自汗、盗汗证。自汗,夜卧更甚,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舌淡红,脉细弱。

【组方原理】

君:煅牡蛎—敛阴潜阳,固涩止汗。

臣:黄芪—益气实卫,固表止汗。

佐:麻黄根—收敛止汗。

佐使:小麦入心经,养气阴,退虚热。

【鉴别】牡蛎散与玉屏风散均具固表止汗之功。

牡蛎散固表敛汗之力较强,主治卫气不固,心阳不潜之自汗、盗汗,属标本

兼治之法;

玉屏风散健脾益气之力较大,主治表虚自汗或体虚易感风邪者,属治本之法。

细目三敛肺止咳

要点九仙散《卫生宝鉴》,引王子昭方

【组成】人参款冬桑白皮桔梗五味子阿胶乌梅各一两贝母半两罂粟壳(蜜炒黄)八两

【功用】敛肺止咳,益气养阴。

【主治】久咳肺虚证。久咳不已,咳甚则气喘自汗,痰少而黏,脉虚数。

【组方原理】

君:罂粟壳—敛肺止咳。

臣:五味子、乌梅—收敛肺气,养阴润肺;

人参—益气生津,阿胶—滋阴养肺。

佐:款冬花、桑白皮—止咳平喘,

贝母—润肺止咳化痰;

桔梗—利肺化痰止咳,兼能载药上行。

方歌:九仙罂粟乌梅味,参胶桑皮款桔贝,

敛肺止咳益气阴,久咳肺虚效堪谓。

趣记:九仙丧母,阿梅五人应借款

九仙桑母,阿梅五人罂桔款。

细目四涩肠固脱

要点一真人养脏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当归白术各六钱肉豆蔻半两肉桂甘草(炙)各八钱白芍药一两六钱木香一两四钱诃子一两二钱罂粟壳三两六钱【功用】涩肠固脱,温补脾肾。

【主治】久泻久痢,脾肾虚寒证。泻痢无度,滑脱不禁,甚至脱肛坠下,脐腹疼痛,喜温喜按,倦怠食少,舌淡苔白,脉迟细。

【组方原理】

君:罂粟壳—涩肠固脱。

臣:肉豆蔻—温中涩肠;诃子涩肠止泻。

佐:肉桂—温肾暖脾;人参、白术—补气健脾;

当归、白芍—养血和血;木香—理气醒脾。

佐使:甘草—和中调药。

方歌:真人养脏木香诃,当归肉蔻与粟壳,

术芍参桂甘草共,脱肛久痢服之瘥。

趣记:穆桂英,当草蔻要人,可诛。

木桂罂,当草蔻要人,诃术!

【鉴别】真人养脏汤与芍药汤均可治痢疾。

真人养脏汤涩肠固脱之力较强,重在治标,适宜于脾肾虚寒,关门不固之泻痢无度;

芍药汤偏于清热燥湿,调和气血,适宜于湿热壅滞肠中,气血失和之湿热痢疾。

要点二四神丸《内科摘要》

【组成】肉豆蔻二两补骨脂四两五味子二两吴茱萸一两

【用法】为末。另取生姜、大枣五十枚共煮,取枣肉为丸。

【功用】温肾暖脾,涩肠止泻。

【主治】脾肾阳虚之肾泄。五更泄泻,不思饮食,食不消化,或久泻不愈,腹痛喜温,腰酸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组方原理】

君:补骨脂—补命门之火,以温养脾土。

臣:肉豆蔻—温中涩肠。

佐:吴茱萸—温脾暖胃以散阴寒;

五味子—固肾涩肠;姜、枣—温补脾胃。

方歌:四神故纸与吴萸,肉蔻五味四般须,

大枣生姜为丸服,五更肾泄最相宜。

趣记:四神将枣子肉喂鱼,治五更泻。

四神姜枣脂肉味萸,治五更泻。

【鉴别】四神丸与理中丸、痛泻要方均可治泄泻。

四神丸偏于温肾涩肠,主治脾肾阳虚所致五更泄;

理中丸重在温中祛寒,并补益脾胃,主治中焦虚寒之泄泻;痛泻要方补脾为主,兼以抑肝,主治脾虚肝旺之痛泻。

细目五涩精止遗

要点一金锁固精丸《医方集解》

【组成】沙苑蒺藜芡实莲须各二两龙骨(酥炙)牡蛎各一两

【功用】涩精补肾。

【主治】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遗精滑泄,神疲乏力,腰痛耳鸣,舌淡苔白,

脉细弱。

【组方原理】

君:沙苑蒺藜—补肾固精。

臣:莲须—固肾涩精,芡实、莲子—益肾涩精,补脾养心,交通心肾。

佐:煅龙骨、煅牡蛎—收敛固涩,助君臣药涩精止遗。

要点二桑螵蛸散《本草衍义》

【组成】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人参茯神当归龟甲各一两

【用法】研末,睡前以人参汤调下。

【功用】涩精止遗,调补心肾。

【主治】心肾两虚之遗精、遗尿。小便频数,或尿如米泔色,或遗尿,或遗精,心神恍惚,健忘,舌淡苔白,脉细弱。

【组方原理】

君:桑螵蛸—补肾涩精止遗。

臣:龙骨—涩精止遗,镇心安神;龟甲—滋阴潜阳,补益心肾。人参—大补元气,当归—补养营血。

佐:茯神—宁心安神,使心气下达于肾;远志—安神定志,通肾气上达于心;菖蒲—开心窍,益心智。

方歌:桑螵蛸散龙龟甲,参归茯神菖远加,

调补心肾又涩精,心肾两虚尿频佳。

趣记:神龙远飘,仆人归家。

神龙远螵,蒲人归甲。

【鉴别】桑螵蛸散与缩泉丸均具有缩尿止遗之功。

桑螵蛸散偏于调补心肾,主治心肾不交之遗精、遗尿。

缩泉丸长于温肾祛寒,主治下元虚冷,膀胱失约之尿频、遗尿。

细目六固崩止带

要点一固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白术一两生黄芪六钱龙骨牡蛎萸肉各八钱生杭芍海螵蛸各四钱茜草三钱棕边炭二钱五倍子五分

【功用】固冲摄血,益气健脾。

【主治】脾肾亏虚,冲脉不固之崩漏。血崩或月经过多,或漏下不止,色淡质稀,头晕肢冷,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淡,脉微弱。

【组方原理】

君:山萸肉—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臣:煅龙骨、煅牡蛎—固涩滑脱;

白术、黄芪—补气健脾。

佐:生白芍—补益肝肾,养血敛阴;

棕榈炭、五倍子—收敛止血;

海螵蛸、茜草—止血化瘀。

方歌:固冲芪术山萸芍,龙牡倍榈茜海蛸,

益气健脾固摄血,脾虚冲脉不固疗。

趣记:固茜要骑海鱼,总被龙母笑;

固茜药芪海萸,棕倍龙牡蛸。

要点二固经丸《丹溪心法》

【组成】黄芩白芍龟板(炙)各一两黄柏三钱椿根皮七钱半香附二钱半

【功用】固经止血,滋阴清热。

【主治】阴虚血热之崩漏。月经过多,或崩中漏下,血色深红或紫黑稠黏,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舌红,脉弦数。

【组方原理】

君:龟板—滋养肝肾,潜阳制火。

白芍—敛阴益血以养肝。

臣:黄芩—清热泻火以止血;

佐:黄柏—泻火坚阴。椿根皮—固涩止血;

香附—理气调经。

方歌:固经丸用龟版君,黄柏椿皮香附芩,

更加芍药糊丸服,漏下崩中均可宁。

【鉴别】固经丸与固冲汤均有固涩止血之功,可用于治疗月经过多,崩漏下血。

固经丸用于阴虚火旺,迫血妄行之崩漏;

固冲汤用于脾肾两虚,冲脉不固之血崩。

要点三易黄汤《傅青主女科》

【组成】山药(炒)芡实(炒)各一两黄柏(盐炒)二钱车前子(酒炒)一钱白果十枚

【功用】补益脾肾,清热祛湿,收涩止带。

【主治】脾肾虚弱,湿热带下。带下黏稠量多,色如浓茶汁,其气臭秽,舌

红,苔黄腻。

【组方原理】

君:炒山药、炒芡实—补脾益肾,固精止带。

臣:白果—收涩止带。

佐:黄柏—清热燥湿,车前子—清热利湿。

方歌:易黄山药与芡实,白果黄柏车前子,

固肾清热又祛湿,肾虚湿热带下医。

趣记:玉皇要百车果实。

易黄药柏车果实

【鉴别】易黄汤与完带汤均治带下。

完带汤乃因脾虚肝郁,湿浊下注所致;

易黄汤乃因脾肾虚弱,湿热下注所致。

固涩剂功效主治

牡蛎散敛阴止汗,益气固表。体虚自汗、盗汗。

九仙散敛肺止咳,益气养阴。久咳肺虚。

真人养脏

涩肠固脱,温补脾肾。久泻久痢,脾肾虚寒。

四神丸温肾暖脾,涩肠止泻。脾肾阳虚之肾泄。

金锁固精

涩精补肾。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

桑螵蛸散涩精止遗,调补心肾。心肾两虚之遗精、遗尿。

固冲汤固冲摄血,益气健脾。脾肾亏虚,冲脉不固之崩漏。

固经丸固经止血,滋阴清热。阴虚血热之崩漏。

易黄汤补益脾肾,清热祛湿,收涩止带。脾肾虚弱,湿热带下。

精选方剂学补益剂练习题

1.下列除哪一项外,均属四君子汤的主治证候? A.面色白光白 B.气短懒言 C.食少体倦 D.腹胀肠鸣 E.舌淡,脉虚弱 2.下列除哪一项外,组成中均含有四君子汤的药物? A.补中益气汤 B.参苓白术散 C.异功散 D.六君子汤 E.香砂六君子汤 3.益气渗湿法的代表方是: A.补中益气汤 B.玉屏风散 C.败毒散 D.参苓白术散 E.四君子汤 4.补中益气汤中最能体现“益气升阳”的药对配伍是: A.黄芪—人参 B.人参—白术 C.黄芪—炙甘草 D.人参—柴胡、升麻 E.黄芪—升麻、柴胡 5.患者发热汗出,渴喜热饮,少气懒言,面色萎白,便溏食少,舌淡苔薄白,脉虚弱。治宜首选: A.参苓白术散 B.生脉散 C.补中益气汤 D.桂枝汤 E.当归补血汤 6.生脉散的功效是: A.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B.清热解暑,益气生津 C.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D.益气养阴,清燥润肺 E.以上均非 7.生脉散应用五味子的主要作用是: A.敛肺止咳 B.敛心安神 C.敛阴止汗 D.收敛止泻 E.以上均非 8.患者眩晕心悸,唇爪无华,月经量少,少腹作痛,舌淡,脉细。治宜选用: A.归脾汤 B.逍遥散 C.四物汤 D.当归补血汤 E.以上均非 9.当归补血汤中黄芪配当归的作用是: A.益气生血 B.益气摄血 C.益气活血 D.益气通便 E.以上均非 10.患者心悸征忡,健忘失眠,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宜选用: A.归脾汤 B.小建中汤 C.生脉散 D.逍遥散 E.以上均非

11.炙甘草汤中应用桂枝的作用是: A.温经散寒 B.温阳化气 C.平冲降逆 D.温阳通脉 E.解肌发表 12.体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理论的方剂是: A.百合固金汤 B.二至丸 C.一贯煎 D.六味地黄丸 E.肾气丸 13.六味地黄丸的方义,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熟地黄滋肾阴,益精髓 B.山萸肉、山药滋肾阴、补肺气 C.泽泻配熟地黄泻肾降泄 D.丹皮配山萸肉以泻肝火 E.茯苓配山药以益脾 14.患者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弦。治宜选用: A.四逆散 B.逍遥散 C.一贯煎 D.半夏泻心汤 E.以上均非 15.患者常感腰痛脚软,下半身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舌淡胖,脉沉细。治宜选用: A.四逆汤 B.当归四逆汤 C.六味地黄丸 D.肾气丸 E.以上均非 16.体现王冰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理论的方剂是: A.左归丸 B.六味地黄丸 C.地黄饮子 D.肾气丸 E.以上均非 17.组成药物中含肉桂的方剂是: A.肾气丸 B.地黄饮子 C.炙甘草汤 D.小青龙汤 E.以上均非 18.归脾汤与四物汤均能养血补虚,但归脾汤的功效重在: A.固冲摄血 B.益气健脾 C.养心安神 D.活血调经 E.以上均非 19.四物汤与逍遥散均能养血补肝,但其中四物汤并能: A.疏肝解郁 B.益气健脾 C.温经散寒 D.活血调经 E.以上均非 20.参苓白术散与补中益气汤的共同药物是: A.黄芪、人参 B.升麻、柴胡 C.人参、茯苓 D.白术、茯苓 E.人参、白术

中医(专长)-方剂学-补益剂练习题

第八单元补益剂 一、A1 1、归脾汤的功用是 A、健脾养心,益气摄血 B、健脾益气,宁心安神 C、滋阴清热,补心安神 D、健脾升阳,渗湿止泻 E、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2、归脾汤和补中益气汤两方均具有的功用是 A、升阳举陷 B、益气补脾 C、补脾养心 D、益气退热 E、养心安神 3、归脾汤中配伍茯苓意在 A、利水消肿 B、健脾渗湿 C、宁心安神 D、渗湿止泻 E、涤痰除饮 4、炙甘草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麦冬、麻仁、枣仁 B、生地、元参、麦冬 C、阿胶、当归、芍药 D、生姜、大枣、黄芪 E、生地、阿胶、麦冬 5、炙甘草汤的功用是 A、益气健脾,养阴润肺 B、健脾益气,补肺宁嗽 C、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D、益气健脾,养血柔肝 E、补脾益肺,宁嗽止血 6、补益剂应用时需注意 A、真虚假实证、真实假虚证均可使用补益剂 B、补益剂中须配伍理气醒脾之药,注意补而不滞 C、补益剂多味厚滋腻,宜大火久煎 D、宜饭后立即服用补益剂,助药物吸收 E、补益剂性质温和,适用范围广,虚证实证俱可 7、参苓白术散的功用是 A、健脾益气,升阳举陷 B、健脾养胃,理气化痰

C、健脾益气,和中养胃 D、健脾益气,渗湿止泻 E、健脾助运,养胃渗湿 8、补中益气汤功用是 A、益气补血,健脾温阳 B、健脾益气,养胃和中 C、健脾养胃,渗湿和中 D、补中健脾,升阳举陷 E、补中健脾,渗湿止泻 9、主治劳倦伤脾所致的发热,后世称为“甘温除热法”的方剂是 A、归脾汤 B、炙甘草汤 C、竹叶石膏汤 D、白虎加人参汤 E、补中益气汤 10、地黄饮子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A、温肾补阳药 B、滋补肾阴药 C、养阴润肺药 D、化痰开窍药 E、平肝息风药 11、肾气丸原方用量最大的药物是 A、桂枝 B、山药 C、炮附子 D、干地黄 E、山萸肉 12、六味地黄丸中的君药是 A、茯苓 B、黄芪 C、熟地 D、山药 E、山茱萸 13、完带汤的臣药为 A、苍术、人参、车前子、白芍 B、白术、人参、车前子、陈皮 C、苍术、白芍、黑荆芥、柴胡 D、白术、白芍、黑荆芥、陈皮 E、苍术、白术、车前子、白芍 14、完带汤证兼有寒湿,小腹疼痛者,宜加 A、干姜、盐茴香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练习题及答案:固涩剂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练习题及答案:固涩剂 一、A1 1、桑螵蛸散中配伍龙骨、龟甲的意义是 A、补肾助阳,固精缩尿 B、滋养肾阴,补心安神 C、收敛固涩,镇心安神 D滋阴潜阳,固精缩尿 E、固涩止遗,补肾益精 2、易黄汤的功用是 A、补肾止带,清热祛湿 B、清热祛湿,收涩止带 C、补气健脾,化湿止带 D健脾益肾,收涩止带 E、疏肝健脾,化湿止带 3、固涩剂使用时应注意 A、固涩剂治疗耗散滑脱之证,不可使用补益剂,以免留邪 B、不论有无外邪,均可使用固涩剂 C、元气大虚,亡阳欲脱所致的崩中不止者,宜兼顾重用回阳固脱之品 D热病多汗、痰饮咳嗽等证,可用固涩剂 E、实热崩带、伤食泄泻等证,首选固涩剂 4、固涩剂常见临床表现

A、自汗、盗汗 B、久咳、久泻、久痢 C、遗精滑泄 D崩漏、带下 E、以上皆是 5、治疗五更泄泻的首选方剂是 A、四神丸 B、理中丸 C、吴茱萸汤 D真人养脏汤 E、金匮肾气丸 6、四神丸的功用是 A、补气健脾,涩肠止泻 B、温中涩肠,益气固脱 C、温补脾肾,固肠止泻 D健脾益气,渗湿止泻 E、涩肠固脱,温补脾肾 7、九仙散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乌药、生枳壳 B、知母、密蒙花 C、山药、五倍子 D诃子、炙黄芪

E、人参、桑白皮 二、B 1、A. 一贯煎 B. 四神丸 C. 九仙散 D. 牡蛎散 E. 真人养脏汤 <1> 、治疗久泻久痢,脾肾虚寒证的方剂是 A B C D E <2> 、治疗体虚自汗、盗汗证的方剂是 A B C D E 2、A. 一贯煎 B. 四神丸 C. 九仙散 D. 右归丸 E. 止嗽散 <1> 、功能敛肺止咳的方剂是 A B C D E <2> 、功能固肠止泻的方剂是 A B C D E 答案部分

方剂学 -固涩剂练习

第十单元固涩剂 一、A1 1、固涩剂常见临床表现 A、自汗、盗汗 B、久咳、久泻、久痢 C、遗精滑泄 D、崩漏、带下 E、以上皆是 2、固涩剂使用时应注意 A、固涩剂治疗耗散滑脱之证,不可使用补益剂,以免留邪 B、不论有无外邪,均可使用固涩剂 C、元气大虚,亡阳欲脱所致的崩中不止者,宜兼顾重用回阳固脱之品 D、热病多汗、痰饮咳嗽等证,可用固涩剂 E、实热崩带、伤食泄泻等证,首选固涩剂 3、桑螵蛸散中配伍龙骨、龟甲的意义是 A、补肾助阳,固精缩尿 B、滋养肾阴,补心安神 C、收敛固涩,镇心安神 D、滋阴潜阳,固精缩尿 E、固涩止遗,补肾益精 4、固冲汤的功用是 A、益气健脾,固冲摄血 B、益气滋阴,化瘀止血 C、滋阴清热,止血固经 D、温补肝肾,固冲止血 E、降火坚阴,止血固经 5、真人养脏汤的功用是 A、温中祛寒,补益脾胃 B、益气健脾,缓急止痛 C、涩肠固脱,温补脾肾 D、温补脾肾,涩肠止泻 E、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6、牡蛎散中配伍麻黄根的意义是 A、益气敛阴潜阳 B、益心气,养心阴 C、收敛止汗,引药气外固腠理 D、益气实卫

E、退虚热 二、B 1、A.牡蛎、当归 B.黄芪、菖蒲 C.黄芪、小麦 D.人参、黄芪 E.茯神、远志 <1> 、牡蛎散中含有的药物为 A B C D E <2> 、桑螵蛸散中含有的药物为 A B C D E 2、A.固冲汤 B.玉屏风散 C.补阳还五汤 D.当归补血汤 E.补中益气汤 <1> 、益气升阳法的代表方剂是 A B C D E <2> 、益气摄血法的代表方剂是 A B C D E 3、A.一贯煎 B.牡蛎散 C.真人养脏汤 D.右归丸 E.止嗽散 <1> 、治虚寒泻痢、滑脱不禁之良方是 A B C D E <2> 、主治体虚自汗、盗汗方剂是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固涩剂主要适用于气、血、精、津耗散滑脱之证。凡是气、血、精、津滑脱不禁,散失不收,表现为自汗、盗汗、久咳不止、久泻久痢、遗精滑泄、小便失禁、崩漏、带下等均可使用固涩剂治疗。【该题针对“固涩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固涩剂使用时需注意: (1)固涩剂治疗耗散滑脱之证,皆因正气亏虚而致,故应根据病情配伍相应的补益药,使之标本兼顾。(2)若为元气大虚,亡阳欲脱所致的大汗淋漓、小便失禁或崩中不止者,须急用大剂参附之类回阳固脱,而非单纯固涩剂所能治疗。

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固涩剂)模拟试卷4

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固涩剂)模拟试卷4 (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 1.真人养脏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丁香 B.党参 C.罂粟壳√ D.桂枝 真人养脏汤的组成药物:人参、当归、白术、肉豆蔻、肉桂、炙甘草、白芍药、木香、诃子、罂粟壳。 2.桑螵蛸散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牡蛎 B.茯苓 C.党参 D.远志√ 桑螵蛸散的组成药物: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人参、茯神、当归、龟甲(酥炙)。 3.治疗泻下滑脱不禁。应首选的方剂是 A.四神丸 B.补中益气汤 C.附子理中丸 D.真人养脏汤√ 真人养脏汤具有涩肠固脱,温补脾肾,专治泻痢无度,滑脱不禁,甚至脱肛坠下,脐腹疼痛,喜温喜按,倦怠食少,舌淡苔白,脉迟细。四神丸主治五更泻。补中益气汤主治气虚发热。附子理中丸治脾胃虚寒。 4.真人养脏汤中当归芍药的作用 A.养血和血√ B.活血止痛 C.收敛活血 D.养血止痛 在真人养脏汤中当归、白芍是养血和血的作用。 5.桑螵蛸散的病位涉及脏腑 A.心肝 B.心脾 C.心肾√ D.脾肾 桑螵蛸散的功效是调补心肾,涩精止遗,主治心肾(病位)两虚证。 6.固经丸的功效 A.清热理气,固经止血 B.清热收涩,理气固经 C.滋阴清热,固经止血√ D.滋阴养血,固经止血 固经丸的功效是滋阴清热,固经止血。 7.固冲汤中具有化瘀作用的药是 A.茜草√ B.生杭芍 C.当归 D.三七

固冲汤的药物组成是白术、生黄芪、煅龙骨、煅牡蛎、山萸肉、生杭芍、海螵蛸、茜草、棕边炭、五倍子,排除C 和D;其中B生白芍味酸收敛,功能补益肝肾,养血敛阴;方中茜草固摄下焦,既能止血,又能化瘀,使血止而无留瘀之弊。 8.四神丸用于哪种泄泻 A.湿热泄泻 B.五更泄泻√ C.寒湿泄泻 D.脾虚泄泻 四神丸用于五更泄泻,不思饮食,食不消化,或久泻不愈,腹痛喜温,腰酸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9.固涩剂的适应症是 A.大汗淋漓 B.小便失禁 C.久泻不止√ D.痰饮咳嗽 应用注意事项:元气大虚,亡阳欲脱所致的大汗淋漓、小便失禁或崩中不止,须急用大剂参附之类回阳固脱不可,而不能单纯固涩;凡外邪未尽者,不宜过早使用,以免“闭门留寇”;对于热病多汗、痰饮咳嗽、火扰遗泄、热痢初起、湿热或伤食泄泻、实热崩带等由实邪所致之证,均非本类方剂之所宜。 10.缩泉丸的药物组成不包含 A.乌药 B.益智仁 C.山药 D.甘草√ 缩泉丸的药物组成是乌药、益智仁、山药。 11.下列哪些适合固涩剂 A.痰饮咳嗽 B.伤食泄泻 C.大汗淋漓 D.自汗、盗汗√ 应用注意事项:元气大虚,亡阳欲脱所致的大汗淋漓、小便失禁或崩中不止,须急用大剂参附之类回阳固脱不可,而不能单纯固涩;凡外邪未尽者,不宜过早使用,以免“闭门留寇”;对于热病多汗、痰饮咳嗽、火扰遗泄、热痢初起、湿热或伤食泄泻、实热崩带等由实邪所致之证,均非本类方剂之所宜。 12.牡蛎散中臣药是 A.黄芪√ B.麻黄根 C.牡蛎 D.小麦 煅牡蛎咸涩微寒,敛阴潜阳,固涩止汗,为君药,生黄芪味甘微温,益气实卫,固表止汗,为臣药,君臣相配,是为益气固表、敛阴潜阳的常用组合。 13.九仙散对肺部的作用不包含 A.敛肺 B.补肺 C.肃肺√ D.清肺 九仙散的配伍特点:集敛肺、补肺、清肺于一方。 14.四神丸中治肾泄的药 A.肉豆蔻 B.补骨脂√ C.五味子

固涩剂

固涩剂 一、简答题 1、为什么牡蛎散既可治自汗,又可治盗汗? 牡蛎散所治,既有阳虚自汗,复有阴虚盗汗之证。本方用药既益气固表,又养阴敛汗。方中黄芪甘温补肺,益气固卫;牡蛎益阴,并能收涩止汗;麻黄根功专收涩为止汗要药;小麦益心气,养心阴,除虚热。诸药合用,具有益气阴、固肌表、敛汗液之效,故无论自汗、盗汗,均可用之。 2、真人养脏汤与四神丸同属温涩之剂,如何区别运用。 真人养脏汤与四神丸均有温补脾肾,涩肠止泻之效,均为脾肾虚寒之泄泻而设。但真人养脏汤药多效广,除温补敛涩外,还有益气养血,调气和中的作用,故用于大便滑脱不禁,腹痛喜温喜按,倦怠食少者;四神丸药精而力专,长于温健脾肾,壮火而益土,故常用于五更泄泻。 3、桑螵蛸散主治何证?其用药有何特点? 桑螵蛸散主治心肾两虚,水火不相济所致的小便频数,或遗尿,遗精滑泄以及心神恍惚,健忘食少等证。因本方所治治证病在心肾不交,故治宜调补心肾,涩精止遗。方中所用药物,既有补肾涩精之品,又有补心养神之药。其中桑螵蛸补肾益精,固脬止遗为君,配龙骨、龟板涩精止遗,并能益阴补心,同时,方中又用人参补心气;当归养心血;茯神安心神;菖蒲,远志开心窍;合而以交通心肾,收敛固涩。此即本方用药之特点。 4、完带汤与龙胆泻肝汤均可治妇女带下,运用上有何不同? 带汤与龙胆泻肝汤均可用于治妇女带下,其区别是:完带汤功专补中健脾,化湿止带,主治脾虚肝郁,湿浊下注之带下色白。并以清稀无臭,面色白,倦怠便溏、舌淡苔白, 脉缓或濡弱为特点。龙胆泻肝汤所治之带,是因湿热下注引起,以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为特点。 5、完带汤在药物配伍上有何特点? 完带汤为治脾虚湿盛带下证的常用方剂。本方具补中健脾,化湿止带之效。其配伍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是重用白术、淮山药,健脾祛湿止带,与人参,甘草配伍,以增强补气健脾之功;第二是方中用苍术、陈皮燥湿行气运脾,以治带下,与白术、车前相合,集“燥湿、运湿、利湿”于一体,以加强止带作用;第三是柴胡与白芍相配,舒肝升阳,使湿气不致下流成带;第四是取芥穗入血分祛风利湿而止带,且用炒炭,以增强其收涩之功。

中医考试辅导方剂学 709 固涩剂

第九单元固涩剂 一、概述 固涩剂适用于气、血、精、津液耗散滑脱之证,症见自汗、盗汗、久咳不止、久泻久痢、遗精滑泄、小便失禁,以及崩漏带下等。 固涩剂应用注意事项: 固涩剂多适宜于正虚无邪者,凡外邪未去,里实尚存者,均应慎用,以免“闭门留寇”,转生他变。 二、固表止汗 牡蛎散 【组成药物】 黄芪一两、麻黄根一两、煅牡蛎一两、小麦百余粒 【功用】敛阴止汗,益气固表。 【主治】体虚自汗、盗汗证。 【鉴别】 牡蛎散与玉屏风散均具固表止汗之功。但牡蛎散固表敛汗之力较强,主治卫气不固,心阳不潜之自汗、盗汗,属标本兼治之法;玉屏风散健脾益气之力较大,主治表虚自汗或体虚易感风邪者,属治本之法。 三、敛肺止咳 九仙散 【组成药物】人参一两、款冬花一两、桑白皮一两、桔梗一两、五味子一两、

阿胶一两、乌梅一两、贝母半两、罂粟壳八两 【功用】敛肺止咳,益气养阴。 【主治证候】久咳肺虚证。咳嗽不已,咳甚则气喘自汗,痰少而黏,脉虚数。 四、涩肠固脱 四神丸 【组成药物】肉豆蔻二两、补骨脂四两、五味子二两、吴茱萸一两、生姜四两、红枣五十枚 【功用】温肾暖脾,涩肠止泻。 【主治】脾肾阳虚之肾泄证。五更泄泻,不思饮食,食不消化,或久泻不愈,腹痛喜温,腰酸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三、敛肺止咳 【鉴别】 四神丸与理中丸、痛泻要方均可治泄泻。 但四神丸偏于温肾涩肠,主治脾肾阳虚所致五更泄;理中丸重在温中祛寒,并补益脾胃,主治中焦虚寒之泄泻;痛泻要方补脾为主,兼以抑肝,主治脾虚肝旺之痛泻。 四、涩肠固脱 真人养脏汤 【组成药物】人参六钱、当归六钱、白术六钱、肉豆蔻半两、肉桂八钱、炙甘草八钱、白芍药一两六钱、木香一两四钱、诃子一两二钱、罂粟壳三两六钱【功用】涩肠固脱,温补脾肾。

(精)方剂学—固涩剂

方剂学——第九单元固涩剂 细目一概述 要点一固涩剂的适用范围 固涩剂适用于气、血、精、津液耗散滑脱之证,症见自汗、盗汗、久咳不止、久泻久痢、遗精滑泄、小便失禁,以及崩漏带下等。 要点二固涩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凡外邪未去,里实尚存者,均应慎用,以免“闭门留寇”,转生他变。 细目二固表止汗 要点牡蛎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黄芪麻黄根牡蛎各一两 【用法】为粗散,加小麦,水煎服。 【功用】敛阴止汗,益气固表。 【主治】体虚自汗、盗汗证。自汗,夜卧更甚,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舌淡红,脉细弱。 【组方原理】 君:煅牡蛎—敛阴潜阳,固涩止汗。 臣:黄芪—益气实卫,固表止汗。 佐:麻黄根—收敛止汗。 佐使:小麦入心经,养气阴,退虚热。 【鉴别】牡蛎散与玉屏风散均具固表止汗之功。 牡蛎散固表敛汗之力较强,主治卫气不固,心阳不潜之自汗、盗汗,属标本

兼治之法; 玉屏风散健脾益气之力较大,主治表虚自汗或体虚易感风邪者,属治本之法。 细目三敛肺止咳 要点九仙散《卫生宝鉴》,引王子昭方 【组成】人参款冬桑白皮桔梗五味子阿胶乌梅各一两贝母半两罂粟壳(蜜炒黄)八两 【功用】敛肺止咳,益气养阴。 【主治】久咳肺虚证。久咳不已,咳甚则气喘自汗,痰少而黏,脉虚数。 【组方原理】 君:罂粟壳—敛肺止咳。 臣:五味子、乌梅—收敛肺气,养阴润肺; 人参—益气生津,阿胶—滋阴养肺。 佐:款冬花、桑白皮—止咳平喘, 贝母—润肺止咳化痰; 桔梗—利肺化痰止咳,兼能载药上行。 方歌:九仙罂粟乌梅味,参胶桑皮款桔贝, 敛肺止咳益气阴,久咳肺虚效堪谓。 趣记:九仙丧母,阿梅五人应借款 九仙桑母,阿梅五人罂桔款。 细目四涩肠固脱 要点一真人养脏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精选】方剂学固涩剂练习题

1、真人养脏汤的药物组成中无: A、干姜 B、肉桂 C、人参 D、肉豆蔻 E、罂粟壳 2、固冲汤的药物组成中无: A、人参 B、白术 C、黄芪 D、山萸肉 E、白芍 3、四神丸治证的病机是: A、脾气虚 B、脾阳虚 C、肾阳虚 D、脾肾阳虚 E、胃阳虚 4、固冲汤治证的病机是: A、脾气虚弱,冲脉不固 B、脾阳虚不摄血 C、胞宫虚寒,瘀血内阻 D、营血虚滞 E、肾阳虚,冲脉不固 5、桑螵蛸散的药物组成中无: A、人参、 B、当归 C、牡蛎 D、石菖蒲 E、远志 6、组成药物中有罂粟壳的方剂是: A、桑螵蛸散 B、四神丸 C、真人养脏汤 D、固冲汤 E、缩泉丸 7、组成药物中有山萸肉的方剂是: A、真人养脏汤 B、固冲汤 C、金锁固精丸 D、桑螵蛸散 E、九仙散 8、组成药物中无龙骨的方剂是: A、金锁固精丸 B、固冲汤 C、桑螵蛸散 D、真人养脏汤 E、镇肝熄风汤 9、真人养脏汤的功用是: A、温中祛寒,补益脾胃 B、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C、涩肠止泻,温中补虚 D、温肾暖脾、固肠止泻 E、温肝暖胃,降逆止呕 10、具有益气健脾,固冲摄血,用治崩漏的方剂是: A、归脾汤 B、补中益气汤 C、固冲汤 D、黄土汤 E、理中汤

11、脾肾虚寒,火不生土之五更肾泄之证。治宜: A、四神丸 B、真人养脏汤 C、桑螵蛸散 D、理中丸 E、桃花汤 12、补火生土法的代表方是: A、真人养脏汤 B、四神丸 C、理中丸 D、黄土汤 E、补中益气汤 13、“交通心肾”法的代表方是: A、归脾汤 B、真人养脏汤 C、四神丸 D、桑螵蛸散 E、生脉散 14、四神丸与真人养脏汤的共同药物是: A、五味子 B、肉豆蔻 C、白术 D、吴茱萸 E、肉桂 15、固冲汤与归脾汤的共同药物是: A、龙骨、牡蛎 B、白芍、当归 C、人参、茯苓 D、酸枣仁、龙眼肉 E、白术、黄芪 16、以下哪一方剂,不宜用治妇人崩漏: A、固冲汤 B、黄土汤 C、归脾汤 D、温经汤 E、四物汤 17、脾肾虚寒,久泻久痢者。治宜选用: A、四君子汤 B、真人养脏汤 C、白头翁汤 D、参苓白术散 E、芍药汤 18、症见血崩量多,血色紫黑稠粘,手足心热,腰膝痠软,舌红,脉弦数。治宜选用: A、归脾汤 B、固冲汤 C、固经汤 D、大补阴丸 E、温经汤 1、组成药物中含有龙骨、牡蛎的方剂是: A、牡蛎散 B、金锁固精丸 C、桑螵蛸散 D、固冲汤 E、镇肝熄风汤 2、具有“交通心肾”功用的方剂是: A、地黄饮子 B、天王补心丹 C、桑螵蛸散 D、生脉散 E、归脾汤 3、功能“补脾摄血”而用治崩漏证的方剂是: A、固冲汤 B、归脾汤 C、补中益气汤 D、黄土汤 E、生化汤

方剂学 第九单元 固涩剂练习题

方剂学第九单元固涩剂练习题 一、A1 1、固冲汤的功用是 A、益气健脾,固冲摄血 B、益气滋阴,化瘀止血 C、滋阴清热,止血固经 D、温补肝肾,固冲止血 E、降火坚阴,止血固经 2、易黄汤的功用是 A、补气健脾,化湿止带 B、固经止血,滋阴清热 C、补益脾肾,祛湿止带 D、健脾益肾,收涩止带 E、疏肝健脾,化湿止带 3、关于牡蛎散和玉屏风散的叙述,错误的是 A、均具固表止汗之功 B、牡蛎散固表敛汗之力较强 C、玉屏风散健脾益气之力较大 D、牡蛎散属标本兼治之法 E、玉屏风散属治标之法 4、麻黄根在牡蛎散中的配伍意义是 A、益气敛阴潜阳 B、益心气,养心阴 C、收敛止汗 D、益气实卫 E、退虚热 5、九仙散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乌药、生枳壳 B、知母、密蒙花 C、山药、五倍子 D、诃子、炙黄芪 E、人参、桑白皮 6、下列病证中,不适宜用固涩方剂的是 A、血热崩漏 B、小便失禁 C、崩漏带下 D、肾虚遗精 E、久咳不愈 7、真人养脏汤的功用是 A、温中祛寒,补益脾胃 B、益气健脾,缓急止痛

C、涩肠固脱,温补脾肾 D、温补脾肾,涩肠止泻 E、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8、治疗五更泄泻的首选方剂是 A、四神丸 B、理中丸 C、吴茱萸汤 D、真人养脏汤 E、金匮肾气丸 二、B 1、A.固冲汤 B.四物汤 C.固经丸 D.当归补血汤 E.补中益气汤 <1> 、治疗脾肾亏虚,冲脉不固之崩漏的方剂是 A B C D E <2> 、治疗阴虚血热之崩漏的方剂是 A B C D E 2、A.一贯煎 B.四神丸 C.真人养脏汤 D.右归丸 E.止嗽散 <1> 、治疗泻痢无度,滑脱不禁的方剂是 A B C D E <2> 、治疗脾肾阳虚之肾泄的方剂是 A B C D E 3、A.固冲汤 B.金锁固精丸 C.肾气丸 D.桑螵蛸散 E.易黄汤 <1> 、治疗心肾两虚之遗精的方剂是 A B C D E <2> 、治疗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的方剂是 A B C D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