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尧虞舜夏商周

唐尧虞舜夏商周
唐尧虞舜夏商周

黄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国名口诀

“五胡十六国”口诀

前后南三燕,西秦南凉鲜卑建;

前西二凉和北燕,政权仍为汉族建;

前赵北凉夏匈奴;

前秦后凉汉(成汉)氐建;

羯后赵,羌后秦,十六小国长混战。

南北朝国名口诀

南朝:宋齐梁陈相交替。

北朝:北魏分东西(东魏、西魏),北周灭北齐。

“五代十国”口诀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可记作:

梁唐晋汉周,前边都带后。

十国——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又称南平)、前蜀、后蜀、北汉,可记作:前后蜀,南北汉,

南唐、南平曾为伴,

吴越、吴、闽、楚十国,

割据混战中原乱。

-----或者:

前后蜀、南北汉,

南唐、南平伴,

吴越、吴、闽、楚,

十国乱中原。

古体诗版《中国历史歌》

茫茫太古有炎黄,五帝相传至夏商。

文武开周丰镐险,难防幽厉太昏狂。

轻燃烽火媚褒姒,后祸闲观似路旁。

救驾无人如郑友,争权尽是效齐姜。(郑友:郑伯友为抗击犬戎而牺牲。齐姜:指齐桓公姜小白)

春秋战国强吞弱,五霸诸雄短竞长。

遍地皆蒙鲜血染,同宗各把弩弓张。

自从嬴政混同日,秦国威风四海扬。

贱视民氓如粪土,英雄十万戍渔阳。

陈吴引火燎丰沛,刘氏旌旗继项梁。

高帝灭秦诛项后,久安无事汉无央。

偏生王莽乱朝政,光武中兴定四方。

汉末黄巾妖贼起,神州境内出三皇:

孙吴曹魏窃神器,昭烈乘时续汉光。

一统固非西晋弱,乱华空叹五胡强。

南方晋国归刘宋,北地蛮夷十六邦。

蓦见周齐吞两魏,混同南北出隋唐。

梁唐晋汉纷纷过,赵宋吞周五季亡。

战夏和辽金劫至,靖康变后渡长江。(指“靖康之变”后,宋人南渡长江,在临安建立新的宋政权)

蒙元灭宋都燕赵,又见朱明起凤阳。

靖难相残诛惠帝,北京复遇甲申殇。

刁民点火烧西北,建虏乘机出沈阳。

剪灭残明成一统,南疆义愤起洪杨。

丧权辱国真奇耻,惹动枪声响武昌。

城内逼宫城外变,驱除帝制废纲常。

反袁护法嗟民国,割据纷争是北洋。

马教东来联国共,同心北伐灭传芳。(“传芳”指孙传芳,如作“同心北伐孙传芳”,则犯了三平尾之忌)

中山甫逝联盟破,革命红旗树井冈。

八一秋收频暴动,分庭抗礼据山乡。

中原大战烟才灭,又起刀兵剿共忙。

万里长征艰苦路,直通陕北地头王。

西安督剿被囚缚,兵谏只因张学良。

继起八年持久战,联师抗日保边疆。

百团大战扬威后,惜见皖南同室伤。

幸得驱倭终有果,和谈未遂又开枪。

渝城巧计愚人梦,全面进攻全泡汤。

辽沈平津淮海后,国军落魄走穷荒。

凯歌高奏定江北,劲旅长驱入建康。

立业幽燕如赶考,翻开历史崭新章。

新编二十四朝代歌

开天辟地盘古爷,三皇五帝治人间

奴隶社会夏商周,春秋战国一统秦。

陈吴刘项前后汉,宦官掌权天下反

三国分为魏蜀吴,百年尽归司马炎。

两晋相继安东南,五胡来把中华乱。

中原分为十六国,南北两朝向下传。

隋唐盛世享太平,五代十国起狼烟。

大宋匡胤息纷争,奈何北西多祸患。

谢贡磕头纳岁币,辽金西夏屡犯边。

成吉思汗猛善战,终究天下尽归元。

疆域版图近万里,英雄难掩身后乱。

元璋振臂复正统,大明辉煌三百年。

自成献忠出乱世,三桂降清做汉奸。

大清哆嗦十二代,封建社会至此完。辛亥革命一声响,中国有了孙中山。推翻帝制当总统,难料世凯搞封建。二十一条真卖国,日本鬼子进了关。换个委座蒋中正,不打鬼子打内战。人民救星共产党,打跑老蒋把国建。伟大领袖毛泽东,带领我们勇向前。全国上下一片心,建设美好新家园。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朝代歌及解析

《朝代歌》解析 朝代歌: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西东晋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朝代歌串联了从中国传说时代一直到封建帝制灭亡所有的朝代,但是其中例如唐尧,南朝北朝、五代十国等仍然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因此,本文将对朝代歌中很多小朋友模棱两可的时代进行较为详细解析。 一.传说时代 时间: 【约公元前30世纪-公元前21世纪初】(大致距离今天5000年到4000年) 这个时代的历史充满了各种不确定和传其中朝代歌中涉及到的有唐尧和虞舜。 唐尧,就是我们常说的尧帝。 《千字文》(尖子班)中的“有虞陶唐” 里的陶唐就是他,以及《幼学琼林》中 的“尧,眉分八彩”,也是指的他。之所 以称他为唐尧,不是小朋友们误解的以 为第一个朝代是唐代,而是因为尧帝被 称为陶唐氏。传位给舜。【传位方式:禅 让制】虞舜,就是舜帝。 也就是《幼学琼林》里面“目有重瞳” 那个。也被称为有虞氏,(《千字文》“有 虞陶唐”曾经提到过。)传位给禹。【传 位方式:禅让制】 二,奴隶社会 1,夏朝时间: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禹建立了夏朝,并且传位给启。【传位方式:世袭制】从这里开始,古代的帝王们纷纷效仿,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夏朝共经历了17位帝王,最后一位是有名的暴君,桀。 2,商朝时间: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成汤建立商朝,共经历了31位帝王,最后一位是我们很熟悉的商纣王。这样一算,感觉商朝的帝王都迷之短命啊。(其实也有可能是老一辈当太久,导致儿子上位太晚了,以此类推哈哈哈,神奇的猜想。) 3.周 (1)西周时间: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武王(姬发)伐纣,建立西周。经历13位帝王,最后一位又是大家熟悉的周幽王。 三.无法形容的社会性质(欢迎专业人士补充说明,解答疑惑) 此处咨询了高中历史老师,正统观点应 该划分为两部分,春秋社会性质为奴隶 社会,战国时期性质为封建社会。(1)东周时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 (2)春秋时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3)战国时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1年 这三个时间放在一起,他们并不是按顺序出现的,春秋战国和东周是同时存在的,只是到了战国后期,即公元前256年,东周被秦国灭了。 周平王迁都洛阳(以前在镐京,就是现在陕西西安镐京村)。经历25位帝王,最后一位周赧王。很遗憾在春秋的各位大神的光环之下,东周的各位天子好像都不是特别的出名。 春秋时期:五个大人物很重要。齐桓公(姜小白)晋文公(重耳)楚庄王(熊旅)吴王阖闾(阖闾的发音是:和驴)越王勾践这几个人不是同时存在的,而是轮流出场的哈。一个死了另一个才崛起的。 战国时期:七个国家很重要。齐楚秦燕赵魏韩。其中,秦灭六国的时候,大将军王翦带着他的儿子灭掉了其中五个!王翦一生也从无败绩。被秦始皇奉为“帝师”。 四.封建社会 1.秦朝时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秦始皇(赢政)统一天下,中国第一次成为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主义国家。

孔子定义的“儒商”

《论语?雍也》第六篇第二十八章: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誓,可谓仁之方也已。” 这一章的提问者是端木赐,我们现代所说的“儒商”的始祖。在这一章里,孔子确定了“儒商”的定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端木赐,字子贡,出生于公元前520年,比孔子小三十一岁。他是孔子学生中最富有的一位,与贫穷的颜回形成了两个极端。当然,端木赐的富有不是来自于父母的馈赠和遗产,是靠自己敏锐而老到的经商才能赚得的。孔门学说之所以能够传播得如此深远,在一定程度也都得益于端木赐的慷慨解囊,是他用自己的财力去支持并推广孔子学说。 孔子活着的时候,子贡非常尊重孔子。孔子死后,有学生逢迎子贡,说孔子的学问没有子贡高,并表示愿意跟着子贡学习。子贡很严肃地驳斥这些人,说,贬低孔子是无知,毁谤孔子如同毁谤日月一样不自量。孔子死后,子贡在孔子的陵墓前筑庐守墓三年,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为孔子守孝。 如何行“仁” 子贡能言善辩、口齿伶俐,有外交才能,而且深谙低买高卖的商业之道,所以有些自视清高。但他非常认同孔子的学说。所以,当他致富后,便想实现老师所说“仁”的境界。于是有了这段经典的对话。 子贡问孔子:“假如有这样一个人,广泛而无条件地救济民众,这个人怎么样,可以算得上是您说的仁人了吗?”子贡在这里说的这个人,很可能是暗指自己,其含蓄的意思是问:“老师,如果我拿出钱来帮助大家,而且不要好处,那我是不是就具有了‘仁’的品德呢?” “仁”是孔子学说的本源,是孔子所认为的君子人格的首要表现。那么,“仁”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单从说文解字的角度来说,“仁”是一个“人”加上一个“二”,可以理解为是要处理好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处理的关系说到底就是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家里有父母、夫妻、孩子之间的关系,单位里有同事、上级、下级之间的关系,社会上有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所谓“做人”,就是要处理好上述种种关系。人做到位了,自然有人愿意帮助你,扶持你,提拔你,喜欢你,尊重你…… 所以,“仁”的本质,就是做人。孔子把做人进行了可操作性的划分:子女对父母的关系重在孝,父母和子女的关系重在亲,夫妻的关系重在顺,兄弟之间的关系重在悌,和上级的关系重在忠,和下级的关系重在敬,等等。处理好这些关系的逻辑层次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从自己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这就是修身;把自己管理好了,才可以齐家,用服众的方式,让家庭和和睦睦;在这个基础上,才可能具备治国的能力,进而平天下。但是,做人的根本首先要明理,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孔子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仁”的德行,但“仁”的内涵又是极其丰富的,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明白的。所以,当颜渊、仲弓等弟子向孔子求问“仁”的时候,孔子的回答看起来是不一样的,但其本质却是一样的。 而子贡的这个问题,是从施与的角度求解“仁”的,话里话外有一种有钱人的高人一等的自我炫耀感,但大方向是正确的。所以,孔子并没有打击子贡的这种显摆,反而幽了一默,说:“能做到这种地步,何止是达到了‘仁’!那一定是圣人了。我做不到!就连唐尧虞舜那样拥有绝对威望和权力的明君也做不到啊!”在不落痕迹地批评了子贡的想法之后,孔子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仁”者的标准:“有仁德的人,自己想立于天地之间创一番事业,首先一定会帮助别人达到目标;要自己通达,首先要帮助别人通达。凡事能够从帮助身边的人和事做起,做到推己及人,就可以说是仁的方向了。” 巧合的是,在佛教典籍《金刚经》中,释迦牟尼与其最年长的弟子须菩的对话录中也有类似问答。须菩提向释迦牟尼提问:“请问世尊,如果有人把非常非常多的最贵重的宝贝布施给大家,救济世界上所有的众生。这个人福报和善报应该很大吧?”释迦牟尼回答:“如果这个人从自己开始,多做好事和善事,多多帮助其他人,度化其他人,他所得的福报和善报要胜于单纯

朝读经典三年级学生读本

1 / 5 第一单元:中华源 第一课:始祖神话 俗说天地开辟,唯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 第二课:华夏之号 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第三课:华夏民族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一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第四课:泱泱中华 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 第五课:中国历史朝代歌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第二单元九州同 第六课九州起源 皇帝画野,始分都邑; 夏禹治水,初奠山川。 第七课九州山河 第七课九州山河

2 / 5 (一)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为天下之五岳。 (二)中国水,三大纲,黄河黑水扬子江。淮通江,济入黄,四渎今只二渎长。 第八课古风唐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第九课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第三单元:人文兴 第十课:化成天下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第十一课:人文初祖辟中国,始三皇,皇帝尧舜垂衣裳。 第十二课:五伦讲洪水平,五伦讲,黎民于变愚变良。 第十三课:礼乐匡 稼穑教,礼乐匡,夏忠商质周文章。 第十四课:百工之事 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坐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 第四单元立诚信 15.何谓信 【宋】袁采

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所谓信也。 16.无信不立 3 / 5 《论语为政》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17.君子耻不信 《荀子非十二子篇 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 18.晋侯守信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 19.商鞅 【宋】王安石 自古驱民在信诚, 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 商鞅能令政必行。 第五单元谨守时 20.无失其时 《孟子梁惠王上》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

唐尧虞舜夏商周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唐、虞”分别是“尧、舜”的姓,并不是指朝代 尧舜禹不算朝代了,夏朝才算立国开始(而且还有争议)从夏朝开始算起,商朝周朝分西周和东周东周为春秋和战国,此后是秦朝西汉东汉再是魏蜀吴三国西晋东晋南朝北朝朝代很多南朝四个宋齐梁陈北朝有北魏后分东魏西魏北周北齐。南北朝之后为隋唐两朝五代十国国家一大堆再是北宋南宋元朝明朝清朝。 “唐尧”即尧王,“虞舜”就是舜,尧舜过后是夏朝、殷商和周朝。 春秋战国乱悠悠:春秋是奴隶制解体时期,春秋是封建制建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体制变革的时代。春秋时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国时七雄互相征伐故曰“乱纷纷”。 秦汉三国晋统一:秦朝统一六国,汉朝天下大一统,东汉末年群雄纷争形成三国鼎立,司马氏统一三国国号为晋。 南朝北朝是对头:北方少数民族崛起,晋王朝偏安江南,南北朝对峙。 南北朝大致是在同一个时期的,南朝开端以刘裕建宋开始,历宋齐梁陈四朝,以隋灭陈结束,大致在公元420年-589年。 北朝以拓跋珪建代国开始,亦或以拓跋焘统一北方始,历北魏、西(东)魏、北周(北齐)三个时期,以杨坚登基建隋北周灭亡结束。大致在公元386年(439年统一北方)-581年。南北朝的时代,类似于历史上宋金对峙的时代,南朝志在恢复中原,北朝志在混一宇内,双方自然会是对头。 但在东西魏、北周(齐)这段时间,中国的形式类似三国时期,三方曾互为盟友攻伐一方。所以南北朝并不是完全处于南北敌对的状态,只能说是大势如此。 隋唐五代又十国:隋朝统一南北,结束分裂。接下来是强盛的唐朝。唐朝由于农民起义和藩镇割据走向衰亡,出现五代十国的分裂乱象。 宋元明清帝王:宋朝结束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同一了华北(含)以南得得中国,接着是三个统一全国的朝代元、明、清。 五胡十六国指的具体是什么? 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主要的16国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该时期也被称为“五胡乱华”时期。此外还有贯穿并活跃于整个十六国舞台的内迁丁零人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一)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随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二) 五帝黄颛喾尧舜, 三代夏商西东周。 春秋战国秦一统, 西汉三国二晋收。 宋齐梁陈南朝号, 北魏二分又齐周。 隋唐五代十国宋, 辽夏金元俱寇仇。 明清民国封建毕, 社会主义得自由。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三)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提问者:fayuak47 - 试用期一级

其他回答共8 条 历史朝代歌 第一种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楚吴 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第二种 [香港版本]第一首 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秦朝并六国,赢政称始皇。楚汉鸿沟界,最后属刘邦,西汉孕新莽,东汉迁洛阳。末年黄巾出,三国各称王,西晋变东晋,迁都到建康,拓跋入中原,国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国,南朝宋齐梁,

南陈被隋灭,杨广输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后则天皇,残皇有五代,伶官舞后庄,华歆分十国,北宋火南唐,金国俘二帝,南宋到苏杭,蒙主称大汗,最后被明亡,明到崇帧帝,大顺立闯王,金田太平国,时适清道光,九传至光绪,维新有康梁,换位至宣统,民国废末皇,五四风雨骤,建国存新纲,抗日反内战,五星红旗扬 第三种[香港版]第二首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第四种[香港版本]第三首 夏、商、周, 春秋、战国、秦。 西汉、新 公元界线平帝分, 东汉、三国、西东晋, 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辽、金, 元、明、清。 民国寿命短,

朝代歌及解析

朝代歌及解析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朝代歌》解析 朝代歌: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西东晋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朝代歌串联了从中国传说时代一直到封建帝制灭亡所有的朝代,但是其中例如唐尧,南朝北朝、五代十国等仍然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因此,本文将对朝代歌中很多小朋友模棱两可的时代进行较为详细解析。 一.传说时代 时间:【约公元前30世纪-公元前21世纪初】(大致距离今天5000年到4000年) 这个时代的历史充满了各种不确定和传其中朝代歌中涉及到的有唐尧和虞舜。 唐尧,就是我们常说的尧帝。 《千字文》(尖子班)中的“有虞陶唐”里的陶唐就是他,以及《幼学琼 林》中的“尧,眉分八彩”,也是指的他。之所以称他为唐尧,不是小朋友们误解的以为第一个朝代是唐代,而是因为尧帝被称为陶唐氏。传位给舜。【传位方式:禅让制】虞舜,就是舜帝。 也就是《幼学琼林》里面“目有重瞳” 那个。也被称为有虞氏,(《千字文》“有虞陶唐”曾经提到过。)传位给禹。 【传位方式:禅让制】 二,奴隶社会 1,夏朝时间: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禹建立了夏朝,并且传位给启。【传位方式:世袭制】从这里开始,古代的帝王们纷纷效仿,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夏朝共经历了17 位帝王,最后一位是有名的暴君,桀。 2,商朝时间: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成汤建立商朝,共经历了31位帝王,最后一位是我们很熟悉的商纣王。这样一算,感觉商朝的帝王都迷之短命啊。(其实也有可能是老一辈当太久,导致儿子上位太晚了,以此类推哈哈哈,神奇的猜想。) 3.周

轻松历史背记口诀

《轻松历史背记口诀》 (1)“见糖留一把”———唐朝建立于618年(轻松记忆) (2)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家呜呜的哭(马克思的生日 1818.5.5)(3)马克思“一爬一爬”(1818年)的就“一爬爬到山”(1883)顶去了(人生真伟大)——马克 思(1818——1883) · 一.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 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补充五胡十六国口诀: 前后南三燕,西秦南凉鲜卑建; 前西二凉和北燕,政权仍为汉族建; 前赵北凉夏匈奴;前秦后凉汉(成汉)氐建; 羯后赵,羌后秦,十六小国长混战。 ▲用口诀法记忆中国历史朝代 盘古三皇五帝更, 夏商周(西周、东周)秦两汉(西汉、东汉)成, 蜀魏吴争晋(西晋、东晋)南北(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 (注:三皇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用口诀法记忆“五代十国”名称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可记作: 梁唐晋汉周, 前边都有后。 十国——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又称南平)、前蜀、后蜀、北汉,可记作: 前后蜀,南北汉, 南唐、南平曾为伴, 吴越、吴、闽、楚十国, 割据混战中原乱。 ▲用口诀法记忆南北朝国名 南朝:宋齐梁陈相交替。 北朝:北魏分东西(东魏、西魏),北周灭北齐。 ▲用口诀法记忆道家、儒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孔孟儒,行“仁政”; 道“无为”,老庄兴; 子墨子,讲“非攻”; 韩非子,“法治”行。 ▲用口诀法记忆安史之乱起止年代 公元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公元763年被唐军打败,历时8年。叛乱的起止年 代可用口诀来记: 安禄山,史思明,

历史朝代歌

历史朝代歌 第一首 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秦朝并六国,嬴政称始皇。楚汉鸿沟界,最后属刘邦,西汉孕新莽,东汉迁洛阳。末年黄巾出,三国各称王,西晋变东晋,迁都到建康,拓跋入中原,国分南北方,北朝互征伐,南朝篡位忙,北隋灭南陈,杨广输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后则天皇,残皇有五代,伶官舞后庄,华歆分十国,北宋火南唐,金国俘二帝,南宋到苏杭,蒙主称大汗,最后被明亡,明到崇帧帝,大顺立闯王,金田太平国,时值清道光,九传至光绪,维新有康梁,换位至宣统,民国废末皇,五四风雨骤,建国存新纲,抗日反内战,五星红旗扬。 第二首(学生易记)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第三首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公元界线平帝分。东汉、三国、西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民国寿命短,社会主义气象新。以上约计四千二百春。 第四首 夏后殷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皇收,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兼五胡。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后称雄。宋齐梁陈是南朝,北魏齐周称北朝。北周灭齐传于隋,隋又灭陈再统一。隋灭唐兴称富强,五代十国各称王。契丹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汴梁。五代梁唐晋汉周,宋朝建国陈桥头。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汴京北宋消。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兴起国号元。灭金灭宋归一统,元朝统治九十年。明代共传十六君,满洲初起号后金。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北京。人民觉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国立。人民民主再胜利,齐心奔向共产国。 第五首 盘古开天又辟地,炎黄二帝战蚩尤。尧舜大禹夏商周,春秋战国秦二汉。三国二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又十国。北南二宋元明清,中华民国共和国。 第六首(用口诀法记忆中国历史朝代) 盘古三皇五帝更,夏商周(西周、东周)秦两汉(西汉、东汉)成,蜀魏吴争晋(西晋、东晋)南北(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注:三皇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苏教版《朝代歌》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人教版《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朝代歌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和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朝代起止年代创建人都城 黄帝尧舜禹约170万-4000年前黄帝尧舜夏朝前2070-1600 启阳城 商朝前1600-1046 汤亳→殷 西周前1046-771 武王镐 东周前770-256 周平王洛邑 春秋前770-476 洛邑 战国前475-221 秦朝前221-206 秦始皇咸阳 西汉前202-公元8年汉高祖长安 新朝8-23 王莽长安 东汉25-220 光武帝洛阳 三国 魏220-265 曹操洛阳 蜀221-263 刘备成都 吴222-280 孙权建业 西晋265-316 司马炎洛阳 东晋317-420 司马睿建康 十六国304-439 南北朝420-581 隋朝581-618 杨坚大兴 唐朝618-907 唐高祖长安 五代十国891-979 宋朝北宋960-1127 赵匡胤开封 南宋1127-1279 高宗临安 辽朝916-1125 耶律阿宝机上京 西夏1038-1227 李元昊兴庆 金朝1115-1234 阿骨打中都 元朝1206-1368 忽必烈大都 明朝1368-1644 朱元璋南京→北京 清朝1616-1912 努尔哈赤北京 大事记编辑 原始社会 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约80万年前蓝田人生活在陕西蓝田一带

约20——7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7000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5000——7000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4000——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时期 奴隶社会 夏(约公元前21世纪到约公元前16世纪) 约公元前21世纪禹传子启夏朝建立 商(约公元前16世纪到约公元前11世纪) 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 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元年我国历史开始有明确纪年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国学×参考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封建社会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 公元8年12月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公元17、18年绿林赤眉起义爆发 东汉(25年到220年) 25年东汉建立 73年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官渡之战 208年赤壁之战 三国(220年到280年) 220年魏国建立 221年蜀国建立 222年吴国建立 263年魏灭蜀

屈原《离骚》原文及翻译

屈原《离骚》原文及翻译 家世生平 帝高阳之苗裔兮,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子孙, 朕皇考曰伯庸。我的父亲字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岁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月, 唯庚寅吾以降。正当庚寅日那天我降生。 皇览揆余初度兮,父亲仔细揣测我的生辰, 肇锡余以嘉名:于是赐给我相应的美名: 名余曰正则兮,父亲把我的名取为正则, 字余曰灵均。同时把我的字叫作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天赋给我很多良好素质, 又重之以修能。我不断加强自已的修养。 扈江离与辟芷兮,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 纫秋兰以为佩。把秋兰结成索佩挂身旁。 汩余若将不及兮,光阴似箭我好像跟不上, 恐年岁之不吾与。岁月不等待人令我心慌。 朝搴阰之木兰兮,早晨我在山坡采集木兰, 夕揽洲之宿莽。傍晚在小洲中摘取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时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 春与秋其代序。四季更相代替变化有常。 唯草木之零落兮,我想到草木已由盛而衰, 恐美人之迟暮。害怕君王逐渐衰老。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利用盛时扬弃秽政, 何不改乎此度也?为何还不改变这些法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乘上千里马纵横驰骋吧, 来吾道夫先路也!来呀,让我在前引导开路! 以上是第一部分:叙述诗人家世出身,生辰名字,以及自已如何积极自修,锻炼品质和才能 政治理想 昔三后之纯粹兮,从前三后公正德行完美, 固众芳之所在。所以群贤都在那里聚会。 杂申椒与菌桂兮,杂聚申椒菌桂似的人物, 岂惟纫夫蕙茝!岂止联系优秀的茝和蕙。 彼尧舜之耿介兮,唐尧虞舜多么光明正直, 既遵道而得路。他们沿着正道登上坦途。 何桀纣之猖披兮,夏桀殷纣多么狂妄邪恶, 夫唯捷径以窘步。贪图捷径落得走投无路。 唯夫党人之偷乐兮,结党营私的人苟安享乐, 路幽昧以险隘。祖国的前途黑暗而险阻。 岂余身之惮殃兮,难道我害怕招灾惹祸吗, 恐皇舆之败绩!我只担心祖国为此覆灭。 忽奔走以先后兮,前前后后我奔走照料啊, 及前王之踵武。希望君王赶上先王脚步。

《离骚》原文翻译及赏析

《离骚》原文翻译及赏析 《离骚 》原文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惟 通:唯)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1 / 16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掔木根以结茞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a href='/wenxue/zawen/' target='_blank'>杂文 抠猓 酆跛幕摹?/p>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女嬃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曰:
2 / 16

朝代歌及解析

朝代歌: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西东晋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朝代歌串联了从中国传说时代一直到封建帝制灭亡所有的朝代,但是其中例如唐尧,南朝北朝、五代十国等仍然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因此,本文将对朝代歌中很多小朋友模棱两可的时代进行较为详细解析。 一.传说时代 时间: 【约公元前30世纪-公元前21世纪初】(大致距离今天5000年到4000年) 这个时代的历史充满了各种不确定和传其中朝代歌中涉及到的有唐尧和虞舜。 唐尧,就是我们常说的尧帝。 《千字文》(尖子班)中的“有虞陶唐” 里的陶唐就是他,以及《幼学琼林》中 的“尧,眉分八彩”,也是指的他。之所 以称他为唐尧,不是小朋友们误解的以 为第一个朝代是唐代,而是因为尧帝被 称为陶唐氏。传位给舜。【传位方式:禅 让制】虞舜,就是舜帝。 也就是《幼学琼林》里面“目有重瞳” 那个。也被称为有虞氏,(《千字文》“有 虞陶唐”曾经提到过。)传位给禹。【传 位方式:禅让制】 二,奴隶社会 1,夏朝时间: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禹建立了夏朝,并且传位给启。【传位方式:世袭制】从这里开始,古代的帝王们纷纷效仿,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夏朝共经历了17位帝王,最后一位是有名的暴君,桀。 2,商朝时间: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成汤建立商朝,共经历了31位帝王,最后一位是我们很熟悉的商纣王。这样一算,感觉商朝的帝王都迷之短命啊。(其实也有可能是老一辈当太久,导致儿子上位太晚了,以此类推哈哈哈,神奇的猜想。) 3.周 (1)西周时间: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武王(姬发)伐纣,建立西周。经历13位帝王,最后一位又是大家熟悉的周幽王。 三.无法形容的社会性质(欢迎专业人士补充说明,解答疑惑) 此处咨询了高中历史老师,正统观点应 该划分为两部分,春秋社会性质为奴隶 社会,战国时期性质为封建社会。(1)东周时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 (2)春秋时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3)战国时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1年 这三个时间放在一起,他们并不是按顺序出现的,春秋战国和东周是同时存在的,只是到了战国后期,即公元前256年,东周被秦国灭了。 周平王迁都洛阳(以前在镐京,就是现在陕西西安镐京村)。经历25位帝王,最后一位周赧王。很遗憾在春秋的各位大神的光环之下,东周的各位天子好像都不是特别的出名。 春秋时期:五个大人物很重要。齐桓公(姜小白)晋文公(重耳)楚庄王(熊旅)吴王阖闾(阖闾的发音是:和驴)越王勾践这几个人不是同时存在的,而是轮流出场的哈。一个死了另一个才崛起的。 战国时期:七个国家很重要。齐楚秦燕赵魏韩。其中,秦灭六国的时候,大将军王翦带着他的儿子灭掉了其中五个!王翦一生也从无败绩。被秦始皇奉为“帝师”。 四.封建社会 1.秦朝时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秦始皇(赢政)统一天下,中国第一次成为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主义国家。(这句话建议大家记下来)秦朝共经历3位皇帝:嬴政、胡亥、子婴。

定场诗

伤情最是晚凉天,憔悴厮人不堪言,吆酒催肠三杯醉,寻香惊梦五更寒, 钗头凤斜倾有泪,徒迷花寥我无缘,小楼寂寞心与月,也难如钩也难圆! 大将生来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风吹橐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太平待到归来日,朕与将军解战袍。 八月中秋薄露,路上行人凄凉,小桥流水桂花香,日夜千思万想, 心中不得宁静,清早览罢文章,十年寒苦在书房,方显才高志广!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侯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播种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金山竹影几千秋,云索高飞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银月滚金球, 远自湖北三千里,近到江南十六州,美景一时观不透,天缘有分画中游! 野草闲花遍地愁,龙争虎斗几时休,抬头吴越楚,再看梁唐晋汉周! 伏法朝朝忧闷,强梁夜夜欢歌,损人利己骑马骡,正直公停挨饿, 修桥补路瞎眼,杀人放火儿多,我到西天问我佛,佛说……我也没辙! 马瘦毛长蹄子肥,儿子偷爹不算贼,瞎大爷娶个瞎大奶奶,老两口过了多半辈儿谁也没看见谁! 难难难,道德玄,不对知音不可谈,对了知音谈几句,不对知音枉废舌尖! 色色色,千古一过,君子失德小人常乐,大丈夫也难把美人关过! 好色风流,不是冤家不聚头,只为淫人妇,难保妻儿否,嬉戏眼前谋,聂惋身后,报应从头,万恶淫为首,因此上美色邪淫一笔勾! 曲不为直终必弯,养狼当犬看家难,墨染鸬鹚黑不久,粉刷乌鸦白不坚, 蜜饯黄莲终清苦,强摘瓜果不能甜,好事总得善人做,那有凡人做神仙! 依山傍水房树间,行也安然,住也安然; 一条耕牛半顷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 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 夜晚妻子话灯前,今也谈谈,古也谈谈; 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为儿打食四海漂,为儿孙垒下窝巢,终朝打食几千遭,唯恐儿孙不饱; 小燕将养数日,臂膀扎下翎毛,忘了父母养育劳,展翅摇铃飞了; 飞到旷野荒郊,遇见避鼠的狸猫,连皮带骨一起嚼,可叹小燕的残生丧了! 湛湛青天不可欺,张飞喝断挡阳桥,虽然不是好买卖,今天来的人不少。

朝代歌及解析之欧阳学文创作

《朝代歌》解析 欧阳学文 朝代歌: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西东晋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朝代歌串联了从中国传说时代一直到封建帝制灭亡所有的朝代,但是其中例如唐尧,南朝北朝、五代十国等仍然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因此,本文将对朝代歌中很多小朋友模棱两可的时代进行较为详细解析。一.传说时代时间:【约公元前30世纪-公元前21世纪初】(大致距离今天5000年到4000年) 这个时代的历史充满了各种不确定和传其中朝代歌中涉及到的有唐尧和虞舜。唐尧,就是我们常说的尧帝。 《千字文》(尖子班)中的“有虞陶唐”里的陶唐就是他,以及《幼学琼林》中的“尧,眉分八彩”,也是指的他。之所以称他为唐尧,不是小朋友们误解的以为第一个朝代是唐代,而是因为尧帝被称为陶唐氏。传位给舜。【传位方式:禅让制】虞舜,就

是舜帝。 也就是《幼学琼林》里面“目有重瞳”那个。也被称为有虞氏,(《千字文》“有虞陶唐”曾经提到过。)传位给禹。【传位方式:禅让制】 二,奴隶社会 1,夏朝时间: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禹建立了夏朝,并且传位给启。【传位方式:世袭制】从这里开始,古代的帝王们纷纷效仿,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夏朝共经历了17位帝王,最后一位是有名的暴君,桀。 2,商朝时间: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成汤建立商朝,共经历了31位帝王,最后一位是我们很熟悉的商纣王。这样一算,感觉商朝的帝王都迷之短命啊。(其实也有可能是老一辈当太久,导致儿子上位太晚了,以此类推哈哈哈,神奇的猜想。) 3.周 (1)西周时间: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武王(姬发)伐纣,建立西周。经历13位帝王,最后一位又是大家熟悉的周幽王。 三.无法形容的社会性质(欢迎专业人士补充说明,解

2020年朝代歌及解析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朝代歌》解析 朝代歌: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西东晋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朝代歌串联了从中国传说时代一直到封建帝制灭亡所有的朝代,但是其中例如唐尧,南朝北朝、五代十国等仍然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因此,本文将对朝代歌中很多小朋友模棱两可的时代进行较为详细解析。 一.传说时代 时间:【约公元前30世纪-公元前21世纪初】(大致距离今天5000年到4000年) 这个时代的历史充满了各种不确定和传其中朝代歌中涉及到的有唐尧和虞舜。 唐尧,就是我们常说的尧帝。 《千字文》(尖子班)中的“有虞陶唐” 里的陶唐就是他,以及《幼学琼林》中 的“尧,眉分八彩”,也是指的他。之所 以称他为唐尧,不是小朋友们误解的以 为第一个朝代是唐代,而是因为尧帝被 称为陶唐氏。传位给舜。【传位方式:禅 让制】虞舜,就是舜帝。 也就是《幼学琼林》里面“目有重瞳” 那个。也被称为有虞氏,(《千字文》“有 虞陶唐”曾经提到过。)传位给禹。【传位 方式:禅让制】 二,奴隶社会 1,夏朝时间: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禹建立了夏朝,并且传位给启。【传位方式:世袭制】从这里开始,古代的帝王们纷纷效仿,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夏朝共经历了17位帝王,最后一位是有名的暴君,桀。 2,商朝时间: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成汤建立商朝,共经历了31位帝王,最后一位是我们很熟悉的商纣王。这样一算,感觉商朝的帝王都迷之短命啊。(其实也有可能是老一辈当太久,导致儿子上位太晚了,以此类推哈哈哈,神奇的猜想。) 3.周 (1)西周时间: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武王(姬发)伐纣,建立西周。经历13位帝王,最后一位又是大家熟悉的周幽王。 三.无法形容的社会性质(欢迎专业人士补充说明,解答疑惑) 此处咨询了高中历史老师,正统观点应 该划分为两部分,春秋社会性质为奴隶 社会,战国时期性质为封建社会。(1)东周时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 (2)春秋时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3)战国时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1年 这三个时间放在一起,他们并不是按顺序出现的,春秋战国和东周是同时存在的,只是到了战国后期,即公元前256年,东周被秦国灭了。 周平王迁都洛阳(以前在镐京,就是现在陕西西安镐京村)。经历25位帝王,最后一位周赧王。很遗憾在春秋的各位大神的光环之下,东周的各位天子好像都不是特别的出名。 春秋时期:五个大人物很重要。齐桓公(姜小白)晋文公(重耳)楚庄王(熊旅)吴王阖闾(阖闾的发音是:和驴)越王勾践这几个人不是同时存在的,而是轮流出

唐尧虞舜夏商周

黄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国名口诀 “五胡十六国”口诀 前后南三燕,西秦南凉鲜卑建; 前西二凉和北燕,政权仍为汉族建; 前赵北凉夏匈奴; 前秦后凉汉(成汉)氐建; 羯后赵,羌后秦,十六小国长混战。 南北朝国名口诀 南朝:宋齐梁陈相交替。 北朝:北魏分东西(东魏、西魏),北周灭北齐。 “五代十国”口诀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可记作: 梁唐晋汉周,前边都带后。 十国——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又称南平)、前蜀、后蜀、北汉,可记作:前后蜀,南北汉, 南唐、南平曾为伴, 吴越、吴、闽、楚十国, 割据混战中原乱。 -----或者: 前后蜀、南北汉, 南唐、南平伴, 吴越、吴、闽、楚, 十国乱中原。 古体诗版《中国历史歌》 茫茫太古有炎黄,五帝相传至夏商。 文武开周丰镐险,难防幽厉太昏狂。 轻燃烽火媚褒姒,后祸闲观似路旁。 救驾无人如郑友,争权尽是效齐姜。(郑友:郑伯友为抗击犬戎而牺牲。齐姜:指齐桓公姜小白) 春秋战国强吞弱,五霸诸雄短竞长。 遍地皆蒙鲜血染,同宗各把弩弓张。 自从嬴政混同日,秦国威风四海扬。 贱视民氓如粪土,英雄十万戍渔阳。 陈吴引火燎丰沛,刘氏旌旗继项梁。 高帝灭秦诛项后,久安无事汉无央。 偏生王莽乱朝政,光武中兴定四方。 汉末黄巾妖贼起,神州境内出三皇:

孙吴曹魏窃神器,昭烈乘时续汉光。 一统固非西晋弱,乱华空叹五胡强。 南方晋国归刘宋,北地蛮夷十六邦。 蓦见周齐吞两魏,混同南北出隋唐。 梁唐晋汉纷纷过,赵宋吞周五季亡。 战夏和辽金劫至,靖康变后渡长江。(指“靖康之变”后,宋人南渡长江,在临安建立新的宋政权) 蒙元灭宋都燕赵,又见朱明起凤阳。 靖难相残诛惠帝,北京复遇甲申殇。 刁民点火烧西北,建虏乘机出沈阳。 剪灭残明成一统,南疆义愤起洪杨。 丧权辱国真奇耻,惹动枪声响武昌。 城内逼宫城外变,驱除帝制废纲常。 反袁护法嗟民国,割据纷争是北洋。 马教东来联国共,同心北伐灭传芳。(“传芳”指孙传芳,如作“同心北伐孙传芳”,则犯了三平尾之忌) 中山甫逝联盟破,革命红旗树井冈。 八一秋收频暴动,分庭抗礼据山乡。 中原大战烟才灭,又起刀兵剿共忙。 万里长征艰苦路,直通陕北地头王。 西安督剿被囚缚,兵谏只因张学良。 继起八年持久战,联师抗日保边疆。 百团大战扬威后,惜见皖南同室伤。 幸得驱倭终有果,和谈未遂又开枪。 渝城巧计愚人梦,全面进攻全泡汤。 辽沈平津淮海后,国军落魄走穷荒。 凯歌高奏定江北,劲旅长驱入建康。 立业幽燕如赶考,翻开历史崭新章。 新编二十四朝代歌 开天辟地盘古爷,三皇五帝治人间 奴隶社会夏商周,春秋战国一统秦。 陈吴刘项前后汉,宦官掌权天下反 三国分为魏蜀吴,百年尽归司马炎。 两晋相继安东南,五胡来把中华乱。 中原分为十六国,南北两朝向下传。 隋唐盛世享太平,五代十国起狼烟。 大宋匡胤息纷争,奈何北西多祸患。 谢贡磕头纳岁币,辽金西夏屡犯边。 成吉思汗猛善战,终究天下尽归元。 疆域版图近万里,英雄难掩身后乱。 元璋振臂复正统,大明辉煌三百年。 自成献忠出乱世,三桂降清做汉奸。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