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马桶项目年终总结报告

智能马桶项目年终总结报告
智能马桶项目年终总结报告

智能马桶项目年终总结报告

一、智能马桶宏观环境分析

二、2018年度经营情况总结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四、2019主要经营目标

五、重点工作安排

六、总结及展望

尊敬的xxx科技发展公司领导:

近年来,公司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

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

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统筹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开放

内涵式发展,加快现代化、国际化进程,建设行业领先标杆。

初步统计,2018年xxx科技发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95.11万元,同比增长11.12%。其中,主营业业务智能马桶生产及销售收入为7629.80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91.98%。

一、智能马桶宏观环境分析

(一)中国制造2025

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进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加快现代服务业、新

动能培育、民生急需领域相关产业发展,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强化基础研究,加大研发投入,努力

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二)工业绿色发展规划

进入21世纪,大规模开发利用化石能源导致的能源危机、环境危

机日益凸显,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上的传统工业文明陷入困境。国际

金融危机爆发后,以资源消耗和需求拉动为支撑的经济增长模式受到

了巨大冲击。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开始重新审视工业部门在财富形

成和积累中的重要作用,相继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旨在以创新

激发制造业活力,重振实体经济。同时,在全球经济艰难复苏和深度

调整的大背景下,发达国家实施“绿色新政”,意图通过发展新兴绿

色产业和绿色技术,发掘新的绿色增长点,将全球工业带入绿色化发

展的新路径,为重塑全球产业链、推动消费者行为变革提供持续动力,进而在实体经济领域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中国制造2025》把绿色发展作为基本方针,部署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工业绿色发展

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8%,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22%,工业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3%,绿色低碳能源占工业能源消费量比重达到15%,绿色制造产业产值达到10万亿元,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工业全

领域全过程的普遍要求,工业绿色发展整体水平显著提升。推进工业

节能,优化工业结构是根本,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是关键。“十二五”

期间,结构节能对工业节能的贡献率由“十一五”期间的1.6%提高到

17.5%,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的加大,预计“十三五”时期结构

节能的贡献率将达到28.9%。因此,“十三五”时期,工业内部结构优化将是实现工业节能目标的主要途径。结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优化、

产品结构优化和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十三五”时期我国工业将围绕

上述领域推动结构节能。首先,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一方面提高高耗

能行业准入门槛,严控新增产能,积极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另

一方面,加快能耗低、污染少,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绿色产业发展。其次,推进产品结构优化,积极开发高附加值、低能源消耗、低

排放的产品。最后,推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一方面降低化石能源使用,推动工业企业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或清洁能源中心建设,另一方面,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2015年,我部与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工

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十三五”时期,我部将继续

深入推进焦化、工业炉窑、煤化工、工业锅炉等重点用煤领域实施煤

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改造,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分质利用。

(三)xxx十三五发展规划

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实现以下目标:产业规模持续

壮大,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

产总值比重达到15%,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

碳、数字创意等5个产值规模10万亿元级的新支柱,并在更广领域形成大批跨界融合的新增长点,平均每年带动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加速发展,顺应经济转型需要的新兴产业,正在成为中国经济蓄势前行的新动力。发展新兴产业能够完善国民经济产业体系,增加有效供给,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又能促进经济发展。新兴产业大都为技术、资金、知识密集型产业,其发展能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新兴产业又能为传统产业提供技术支持,有利于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优化产业结构。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认识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和要求,有助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

(四)鼓励中小企业发展

从经济的贡献看,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了6500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民营

经济占GDP的比重超过了60%,撑起了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作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部分,民营经济未来将继续稳步发展壮大,为促

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从促进产业发展看,民

营企业机制灵活、贴近市场,在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技术创新、促进

转型升级等方面力度很大,成效很好。据统计,我国65%的专利、75%

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由民营企业完成的。从吸纳

就业看,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是就业的主要承载主体。全

国工商联统计,城镇就业中,民营经济的占比超过了80%,而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了90%。民营企业贴近市场、嗅觉敏锐、机制灵活,在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认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

业和培育工业设计企业,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升级。同时,大量民营企业走在科技、产业、时尚的最前沿,能够综合运用科技成

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工业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创新,服务于工业设计,丰富产品品种、

提升产品附加值,进而创造出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

(五)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破解世界性难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经济全球化大势不会逆转;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随着我国不断扩大开放,各国都希望在中国寻找更多发展机遇,这些因素有力支撑了有关“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当前形势是长期和短期、内部和外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坚持从实际出发,辩证看待形势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应当大有作为也能够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2018年度经营情况总结

2018年xxx科技发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95.11万元,同比增长11.12%(830.06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智能马桶生产及销售收入为7629.80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91.98%。

2018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2018年公司实现利润总额2241.89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44.02万元,增长率18.13%;实现净利润1681.42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03.56万元,增长率13.77%。

2018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三、行业及市场分析

目前,区域内拥有各类智能马桶企业709家,规模以上企业21家,从

业人员35450人。截至2018年底,区域内智能马桶产值164450.03万元,

较2017年143699.78万元增长14.44%。产值前十位企业合计收入

81900.52万元,较去年71112.72万元同比增长15.17%。

2018年区域内智能马桶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7401.22万元,同比

2018年22906.89万元增长19.62%;行业净利润15126.59万元,同比2017年12641.31万元增长19.66%;行业纳税总额56662.90万元,同比2017年48088.69万元增长17.83%;智能马桶行业完成投资56080.24万元,同比2017年46905.52万元增长19.56%。

区域内经济发展持续向好,预计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6000.04亿元,年均增长6.97%。预计区域内智能马桶行业市场需求规模将达到247408.86

万元,利润总额86076.74万元,净利润25108.75万元,纳税18295.36万元,工业增加值97502.14万元,产业贡献率10.11%。

区域内智能马桶行业市场预测(单位:万元)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

在企业层面,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推进行业兼并重组。鼓励传统支柱产业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和行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产业整体布局。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方式参与企业兼并重组,支持兼并重组企业整合内部资源,通过优

化技术、产品结构等化解过剩产能,支持和培育优强企业发展壮大。加速产业转移园区扩能增效,提升产业转移承接力。加速产业集聚,推动县域产业园区依托资源优势打造专业园区,着力扶持我市产业转移重点园区成为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实施传统产业提升行动,充分发挥国家、省、市三级扶持政策的作用,实施以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为核心的传统产业改造工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二)进一步促进节能清洁发展

实施工业能效赶超行动,加强高能耗行业能耗管控,在重点耗能行业全面推行能效对标,推进工业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推广工业智能化用能监测和诊断技术。到2020年,工业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化水平显著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降低18%以上,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石化、化工等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提升工业生产效率和能耗效率。开展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行动,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工业园区的应用,将可再生能源占比指标纳入工业园区考核体系。

进入21世纪,大规模开发利用化石能源导致的能源危机、环境危机日益凸显,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上的传统工业文明陷入困境。国际

金融危机爆发后,以资源消耗和需求拉动为支撑的经济增长模式受到

了巨大冲击。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开始重新审视工业部门在财富形

成和积累中的重要作用,相继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旨在以创新

激发制造业活力,重振实体经济。同时,在全球经济艰难复苏和深度

调整的大背景下,发达国家实施“绿色新政”,意图通过发展新兴绿

色产业和绿色技术,发掘新的绿色增长点,将全球工业带入绿色化发

展的新路径,为重塑全球产业链、推动消费者行为变革提供持续动力,进而在实体经济领域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中国制造2025》把绿色发展作为基本方针,部署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工业绿色发展

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8%,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22%,工业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3%,绿色低碳能源占工业能源消费量比重达到15%,绿色制造产业产值达到10万亿元,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工业全

领域全过程的普遍要求,工业绿色发展整体水平显著提升。推进工业

节能,优化工业结构是根本,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是关键。“十二五”

期间,结构节能对工业节能的贡献率由“十一五”期间的1.6%提高到17.5%,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的加大,预计“十三五”时期结构

节能的贡献率将达到28.9%。因此,“十三五”时期,工业内部结构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