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计划

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计划
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计划

《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学习计划

转变教学方式,教师的素质是关键,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对教师提出更多的要求,如要求教师们不再是单纯的教书匠,还应是学者,是科研人员;教师们还应具有政治家的谋略,有经济家的理财观念,有电脑专家们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等,在诸多要求中,更新教育观念尤为重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动的课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及实操作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习:

一、关注人文,树立我是学生的观念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师生间的交往,重视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当前师生人际关系中普遍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强调教师在师生关系、教学关系中的主体地位,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关注学生的人文精神,倡导弘扬学生的个性,这就要求教师们要树立起“我是学生的观念”要求教师们卸下那副师道尊严的面孔,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与学生们一道活动,探索,成为学生学习上的伙伴,使师生关系真正建立在“和谐、民主、平等”的基础上。

二、直面挑战,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二十一世纪,科技的信息化,文化的多元化,将我们带进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都对每个教师提出了挑战,这就要求每位教师必须“活到老,学到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

其次,信息技术已成为新世纪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其在我们的教育中也日趋重要。《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课程的变革和发展。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将产生巨大的变革,教师的角色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教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源泉,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多种多样,有的可能是教师闻所未闻,接受信息技术的教育也摆在每位老师的面前。

三、加强实践,树立课后反思的观念

与课前必须认真备课一样,课后反思也应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教师对整堂课的内容、结构、教学方法、设备的使用等都进行了反思,并及时地进行调整。所以用心地建立一种反思的自评制度是很重要的。有一位教育学者曾经说过:“写一辈子的教案、未必有成就感,但坚持写三年的教学后记就能成为一名教师。

四、以人为本,树立全新的课堂评价观念

当今,基础教育的重心发生了转移,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日益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那种以教师为中心,以

书本知识为本位的评价标准已成为一种陈规陋习,因此,评价一堂课的好坏,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标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维状态:这堂课学生是否能做到积极思维,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发表意见是否具有独特性、创造性。

2、交往状态:课堂上学生是否善于学习和欣赏别人的优点,听取别人的意见,与同学之间是否做到团结合作,相互帮助。

3、生成状态:学生课前预习时所遇到的困难是否都已得到解决;对下一次的学习是否更具有信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