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授课教案

审计授课教案
审计授课教案

审计学教案第一章

审计学教案第一章 审计学教案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及其存在的动因;理解并掌握审计的概念、对象、职能和作用;了解审计假设的各种理论及其不足之处;理解审计目标及其与企业管理当局五项认定的关系;理解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本质特征;结合当前经济社会现状,对不同类型审计活动如何发展各自的职能作用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要点】1?审计的产生、发展和存在的动因。 2. 审计的涵义. 3. 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对象。 4?审计职能与作用。 5?审计假设、审计目标、五项认定。 6?审计的独立性。 7?审计种类。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本章共分5节。 【案例引入】见教材。 第一节审计的起源与发展一、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一)受托经济责仃:关系是申计产生的臬础 我国著名的会计审计学家杨时展教授认为:“审计因受托责任的发生

而发生,又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 1?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不断演进的,也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2?资源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以及管理者内部分权制,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早期形成的基本根据,也是审计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3?资源财产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无法直接监督,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 直接动因 (二)市讣的产牛.更址『市讣关系人理:仑 第一关系人 依提委报 约供托告 厶士 审资审结 查料查果 委托经管财产 第二关系人承担受托经济责任第三关系人按照审计关系人理论,审计行为的发生必须有审计人、被审计人和审计委托人或授权人三方面关系人,他们顺次为第一关系人、第二关系人和第三关系人。其中,审计人是第一关系人,作为被审计人的第二关系人是财产的受托经管者;第三关系人即为财产的所有者。三者关系如上图所示。 (三)加强经济管理和控制是审计发展的动力 (四)现代科学管理为申讣的发展提-供r方注和于設

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1 《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审计学 总学时:64 授课学时:64 实验学时:0 授课对象:会计专业 先修课程: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法 财务分析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主要教材及参考书: 1、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审计》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3月 2、李晓惠主编,《审计实验室3——风险审计的技术和方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5 3、黄世忠主编,《会计数字游戏:美国十大财务舞弊案剖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6 4、李若山著,《注册会计师:经济警察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6 5、王泽霞著,《管理舞弊导向审计研究》.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1 一、课程教学目的 审计学课程是一门用以培养学生能审会查能力的应用型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主要研究审计工作的资格条件和审计技术方法、不同审计主体的审计特点、审计思路、审计流程、审计风险和审计方案的选择,围绕审计质量与效率的均衡问题展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

1、正确处理好审计质量与审计效率、审计收益与审计成本、审计机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职业道德与技术经验相结合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审计职业道德观念,成为合格的审计人才。 2、掌握审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准则、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们的审计职业素质。 3、能查会审的能力,查账技巧、审计分析能力、审计风险识别能力、审计工作协调和沟通能力以及审计方案的设计能力。 4、拥有审计风险意识和审计风险的应对能力,应有审计整体观念、团队精神,树立正确的审计职业观,警示学生们切莫急功近利、见利忘义的不良风气,一身正气作审计。 5、审计学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案例教学,将审计工作搬到课堂上、增加趣味性、有用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通过审计资格考试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内容有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审计工具、审计技巧的训练和审计方案的设计等。 (一)课堂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前言:审计工作的运行规律(讲课4学时) 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一个中心;六个贯穿;审计流程;五项认定和八个目标。 基本要求:在分章讲解之前,先将审计学的中心思想、审计思路及审计工作的运行规律,做些高度概括和总结,使学生们有个整体轮廓,为以

审计学教案

2014~2015学年上学期 教 案 课程名称:审计学 任课教师:

教案首页 授课日期 班级11计文12 课题:审计概述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审计的产生于发展阶段的划分,熟悉财务活动、财务关系的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审计活动、审计关系的内容。 授课方法:讲授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中级审计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教学过程 1、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和发展 2、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含义 3.理解审计方法 4.了解审计监督体系 5.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其他审计的关系,如果会计师事务所人员在为审计客户提供内部审计服务时承担管理层职责,将产生非常严重的不利影响,导致没有防范措施能够将其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会计师事务所人员在向审计客户提供内部审计服务时不得承担管理层职责。

教案首页 授课日期 班级11计文12 课题: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目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含义 授课方法:讲授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中级审计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教学过程 一、审计监督体系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与政府审计的关系 注意:注册会计师审计与政府审计的区别。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注意:联系——任何一种外部审计在对一个单位进行审计时都要对其内审情况进行了解并考虑是否利用其工作成果。

教案首页 授课日期 班级11计文12 课题:主要介绍注册会计师的考试、业务范围、会计师事务所、协会等内容。 教学目的要求:理解注册会计师的考试 教学重点、难点:注册登记 授课方法:讲授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中级审计管理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教学过程 根据《注册会计师法》规定,申请成为执业注册会计师的申请人,应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全科成绩合格,并从事审计业务两年以上的,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册会计师协会申请注册。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申请人应当准予注册,并报财政部备案。 不予注册的情形有:(1)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2)因受刑事处罚的;(3)因在财务、会计、审计、企业管理或者经济管理工作中犯有严重错误受行政处罚、撤职以上处分的;(4)自行停止执行注册会计师业务满1年的。

审计学原理教案.doc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课程教案 (2)公允性。被审计单的会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而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

五、授课小结 该章节内容较为简单,涉及基础知识较多,同学们接受容易.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审计学原理授课日期、课次2014.3.12 2 授课班级、地点101/102/103/ 授课时数 104 授课内容(章节)第二章授课形式面授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分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登记/组织形式/管理体制 掌握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独立审计的基本准则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独立审计的基本准则 三、教学准备:(PPT、教具、图表、习题等) PPT习题 四、教学过程与时间分配: 第二章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与职业规范 一、注册登记 根据《注册会计师法》规定,申请成为执业注册会计师的申请人,应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全科成绩合格,并从事审计业务两年以上的,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册会计师协会申请注册。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申请人应当准予注册,并报财政部备案。申请注册者,如果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注册:(1)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2)因受刑事处罚,自刑法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之口止不满五年的;(3)因在财务、会计、审计、企业管理或者其他经济管理工作中犯有严重错误受行政处罚、撤职以上处分,自处罚、处分决定之口起至申请注册之口止不满两年的;(4)受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的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五年的;(5)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不予注册情形的。

r 审计业务 二、注册会计 师业务范围 (1)审查企业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 (2)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 (3)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 计业务注册会计师业务出具有关的报告 (4)办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出具相应的报告 咨询服务业务

会计类审计学培训教案

《审计学》考试辅导串讲 一、《审计学》试题题型、题量 2010年《审计学》考试的题型以2009年《审计学》考题为例,讲明目前题型、题量的分布状况;2010年按照那个题型应试: 《审计学》题型、题量分值 二、2010年考试大纲和教材变化 2010年《审计学》考试大纲有所变动,教材变化幅度大. 《审计学》教材框架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审计基础知识(第一章----第三章) 第二部分:审计差不多理论与方法(第四章----第六章)

第三部分:财务报表审计实务(第七章----第十二章) 三、命题规律 1.以“全面考核,重点突出,理论结合实务”为命题原则 2.考核审计准则 3.考核财务报表审计实务 4.注重风险导向审计 5.考核审计专业知识和差不多技能 四、复习思路 1.通读指定教材,突破重点和难点 2.结合财务报表审计实务,掌握审计准则 3.结合企业会计准则 4.强化应试练习,掌握答题技巧 5.历年考题为应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审计概论 【学习重点】 审计的定义和特征(掌握)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进展(熟悉) 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其他审计之间的关系(掌握)

审计的分类和审计方法(熟悉) 第一节审计的定义和特征 一、审计的含义 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同意托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治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治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它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一)审计的主体 (二)审计的授权者(或托付者) (三)审计的客体(对象)

《审计学》教学大纲(1)

《审计学》 课程大纲 适用专业:会计学 编制单位:会计学教研室 编制日期:2015年03月06日 经济管理系制 《审计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内容 (一)课程教学目标 1、课程定位 审计学是研究审计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学科,涉及审计的性质、审计关系、审计对象和方法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实务问题。为会计学专业主干核心课程,面向会计学院会计学、审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本科以及财政金融专业开设。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审计学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实践工作中怎样干审计工作,在特定场合审查什么、如何进行审查;了解现代审计发展的现状及其趋势;把握审计与会计以及其他专业经济监督的关系;以及如何应付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审计》课程的复习与应试等。

(二)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章总论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审计产生动因的不同观点 1、审计起源于会计 2、审计起源于财政监督的需要; 3、审计起源于经济监督的需要。 二、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与条件 1、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是审计产生的根本前提; 2、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3、审计是阶级社会的产物 三、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我国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2、我国民间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3、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三、国外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审计的概念及本质 二、审计的本质 1、独立性 2、 第三节审计的对象、职能和作用 1、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 2、被审计单位的各种作为提供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营管理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 1、经济监督 2 3 三、审计的作用 1、制约性作用 2 3、证明性作用 第二章审计组织及审计人员形式

审计学教案第一章-总论

审计学教案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及其存在的动因;理解并掌握审计的概念、对象、职能和作用;了解审计假设的各种理论及其不足之处;理解 审计目标及其与企业管理当局五项认定的关系;理解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本质特征;结合当 前经济社会现状,对不同类型审计活动如何发展各自的职能作用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要点】1.审计的产生、发展和存在的动因。 2?审计的涵义. 3?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对象。 4?审计职能与作用。 5?审计假设、审计目标、五项认定。 6.审计的独立性。 7?审计种类。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本章共分5节。 【案例引入】见教材。 第一节审计的起源与发展 一、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一)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基础 我国著名的会计审计学家杨时展教授认为:“审计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又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 1?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不断演进的,也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2?资源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以及管理者内部分权制,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早期形 成的基本根据,也是审计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3?资源财产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无法直接监督,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二)审计的产生奠定了审计关系人理论 第一关系人 依提委报约供托告 厶+ 审资审结查料查果委托经管财产第二关系人承担受托经济责任第三关系人按照审计关系人理论,审计行为的发生必须有审计人、被审计人和审计委托人或授权人三方面关系人,他们顺次为第一关系人、第二关系人 和第三关系人。其中,审计人是第一关系人,作为被审计人的第二关系人是财产的受托经管者;第三关系人即为财产的所有者。三者关系如上图所示。 (三)加强经济管理和控制是审计发展的动力 (四)现代科学管理为审计的发展提供了方法和手段 (五)审计的动因审计存在和发展的动因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主要的学说包括:受托经济责任论(认为审计是在两权分离所形成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下,基于经济监督的客观需 要而产生的卜代理人学说(审计的出现是委托人和代理人利益最大化的共同选择)、信息经济学说(审计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使市场更有效率)、保险论(审计就是一种降低风险的活动,

《审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审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1.教学大纲说明 1、课程性质及其在专业中的地位 《审计学原理》是广播电视大学财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审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开设时间在《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之后。 2、课程的总体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因考虑到该课程为财会专业和审计专业共用,为避免与审计专业的其他后续课程重复,故本课程教学中重在讲授基本原理,对审计实务则基本不涉及。 3、课程的学时和学分 本课程计划课内学时72,4学分。(注册视听生财会专业课内学时54,3学分) 4、教学媒体的应用 本课程的教学媒体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电视录像。其中,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门课程的全部内容;学习指导书除对本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的掌握进行方法性的指导外,还配备一定量的习题,以强化学生对审计基本方法的掌握与运用;电视录像主要是讲述该课程的重点、难点、思路和方法及运用,而不是对该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全面的讲授。 二、大纲本文 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审计的定义,审计与会计的关系,审计的对象和目的,审计的职能和作用。了解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审计工作任务。 教学内容: 第一节审计的概念

一、审计的涵义 审计的定义审计关系人审计的基本特征现代审计 二、审计与会计的关系。 审计与会计的联系审计与会计的区别 第二节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审计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基础 审计产生的原因不同组织形态审计的产生社会主义时期的审计 二、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我国民间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三、西方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西方民间审计的产生与发展西方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四、现代审计的发展 20世纪以来审计的重要发展现代审计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审计对象和审计目的 一、审计对象 审计对象及其发展审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二、审计目的 国家审计的目的民间审计的目的内部审计的目的 第四节审计的职能、作用与任务 一、审计的职能 经济监督经济评价经济鉴证 二、审计的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审计的作用包括制约性和促进性作用。 三、审计任务 基本任务具体任务 第二章审计的分类与方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审计学教案第一章

审计学教案第一章审计学教案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及其存在的动因;理解并掌握审计的概念、对象、职能和作用;了解审计假设的各种理论及其不足之处;理解审计目标及其与企业管理当局五项认定的关系;理解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本质特征;结合当前经济社会现状,对不同类型审计活动如何发展各自的职能作用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要点】1.审计的产生、发展和存在的动因。 2.审计的涵义. 3.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对象。 4.审计职能与作用。 5.审计假设、审计目标、五项认定。 6.审计的独立性。 7.审计种类。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本章共分5节。 【案例引入】见教材。 第一节审计的起源与发展一、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一) 我国著名的会计审计学家杨时展教授认为:“审计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又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 1. 2.资源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以及管理者内部分权制,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

3.资源财产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无法直接监督,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二) 第一关系人 依提委报 约供托告 审资审结 查料查果 委托经管财产 第二关系人承担受托经济责任第三关系人按照审计关系人理论,审计行为的发生必须有审计人、被审计人和审计委托人或授权人三方面关系人,他们顺次为第一关系人、第二关系人和第三关系人。其中,审计人是第一关系人,作为被审计人的第二关系人是财产的受托经管者;第三关系人即为财产的所有者。三者关系如上图所示。 (三)加强经济管理和控制是审计发展的动力 (四) (五)审计的动因审计存在和发展的动因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主要的学说包括:受托经济责任论(认为审计是在两权分离所形成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下,基于经济监督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代理人学说(审计的出现是委托人和代理人利益最大化的共同选择)、信息经济学说(审计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使市场更有效率)、保险论(审计就是一种降低风险的活动,甚至认为审计是分担风险的一种服务)、冲突论(会计报表的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需要外部独立专家发表意见)、多因决定论(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了审计的出现)。

审计学课程最新教学大纲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本科教学大纲 学系:会计学系 课程名称:审计学

二○一○年 审计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审计学(英文)Audit and Assurance Services 课程类别:必修课编号: 学时:54学时 主编者:李洪斌/张媛单位:会计学系职称:副教授/助教 主审者:单位:职称: 授课对象: 本科生专业:会计学年级:2008级 编写日期:2010 年8 月 一、课程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审计学是经济管理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已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是会计学专业,尤其是注册会计师方向的核心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了解审计的性质及需求、审计的法律环境以及审计的内部控制测试方法,同时应掌握审计报告的形式,审计的目标、计划、方案和分析性程序的制定,重要性和风险的判断,以及审计方法在各业务循环中的应用并能在熟练运用于实际业务操作中。此外,学生应通过在课外阅读英文原版教材及审计准则、法案,提高专业英语阅读及写作能力,具备日后从事审计工作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审计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学科,由此本课程主要是围绕审计决策的过程,全面系统的阐述审计的基本原理、理论知识和技能,我国及国外的审计环境与法规,以及基本审计程序。具体内容如下:-

第Ⅰ部分审计职业 第1章对审计及其他保证服务的需求(2学时) ?审计的发展与性质 ?审计与会计的区别 ?对审计的经济需要 ?保证服务 ?审计的种类 ?审计师的种类 ?注册会计师 第2章注册会计师职业(1学时) ?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 ?会计师事务所的结构 ?《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和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 ?证券交易委员会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公认审计准则 ?审计准则说明书 ?国际审计准则 ?质量控制 第3章审计报告(3学时) ?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财务报表与遵守《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404条款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组合报告 ?带说明段或修正用语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偏离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情况 ?重要性 ?偏离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情况讨论 ?审计报告决策过程 ?电子商务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选题参考-审计学教案资料

论文选题参考-审计学

《审计学》课程论文选题参考题库 1.风险导向审计的应用及存在问题的探析 2.审计重要性在应收账款审计中应用的探析 3.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的探讨 4.××公司审计案例分析 5.电子审计证据在审计中应用的思考 6.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的探析 7.对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制度改进的思考 8.××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 9.应收账款(或存货、固定资产等)的审计风险与防范 10.对沈阳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探析 11.对完善沈阳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思考 12.沈阳民营企业销售环节内部控制制度的探析 13.对沈阳民营企业仓储环节内部控制制度的探析 14.对沈阳民营企业采购环节内部控制制度的探析 15.对企业应收账款审计的几点思考 16.对企业货币资金审计的思考 17.对企业存货审计的思考 18.对企业固定资产审计的思考 19.对企业无形资产审计的探讨 20.对企业营业收入审计的探讨 21.对企业生产成本审计的思考 22.对企业资产负债表审计的探讨——以××企业为例 23.对企业利润债表审计的探讨——以××企业为例 24.上市公司舞弊审计研究 25.浅谈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6.试论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对完善我国国家审计技术方法的启示 27.我国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研究 28.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加强内控审计 29.关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理论与实务的探讨 30.试论审计风险的规避与控制 31.论企业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32.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研究 33.加强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思考

34.关于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研究 35.XX公司内部审计问题研究 36.关于地方审计机关开展效益审计的思考 37.当前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的现状与思考 38.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调查与思考 39.内部审计如何适应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和发展 40.内部效益审计程序研究 41.从会计信息失真看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42.内部审计:公司治理的左膀右臂 43.关于开展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的思考 44.试论平衡计分卡在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中的应用 45.浅谈基层审计机关探索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几种途径 46.试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XX公司销售与收入的内部控制剖析 47.关于某中小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调查报告 48.银行商业汇票的内部控制——XX案例分析 49.我国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问题探讨 50.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内部控制探析 51.小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 52.银行授信业务的内部控制研究——XX集团的授信设计 53.中小企业存货内部控制问题探讨 54.企业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分析 55.上市公司对外投资的内部控制研究 56.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部控制研究 57.高校内部控制弱化的原因及对策—基于XX高校的调查报告 58.关于证券公司反洗钱内部控制的思考 59.会计委派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60.xx公司清算审计程序设计及相关问题探讨 61.分析性复核在审计中的应用研究 62.xx会计事务所内部治理问题探讨 63.论应收账款审计方法的改进——基于XX上市公司的案例分析 64.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审计策略探析 65.地方政府干预下的审计失败案例研究——对XX公司舞弊的分析 66.经营失败与审计失败关系的研究——XX公司舞弊案例分析 67.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论基础及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 68.审计风险模型的演进与最新发展研究

兰州商学院审计学培训教案

审计学教案 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审计产生和进展的历程及其存在的动因;理解并掌握审计的概念、对象、职能和作用;了解审计假设的各种理论及其不足之处;理解审计目标及其与企业治理当局五项认定的关系;理解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本质特征;结合当前经济社会现状,对不同类型审计活动如何进展各自的职能作用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要点】 1.审计的产生、进展和存在的动因。 2.审计的涵义. 3.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对象。 4.审计职能与作用。 5.审计假设、审计目标、五项认定。 6.审计的独立性。 7.审计种类。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本章共分5节。 【案例引入】见教材。 第一节审计的起源与进展

一、审计产生和进展的客观基础 (一)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基础 我国闻名的会计审计学家杨时展教授认为:“审计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又因受托责任的进展而进展。” 1.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不断演进的,也是审计产生和进展的客观基础 2.资源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治理权分离以及治理者内部分权制,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早期形成的差不多依照,也是审计赖以存在和进展的社会条件 3.资源财产所有者对经营治理者无法直接监督,是审计产生和进展的直接动因 (二)审计的产生奠定了审计关系人理论 第一关系人 审计 依提委报 约供托告 审资审

结 查料查果 被审计审计托 托付经管财产 第二关系人承担受托经济责任第三关系人 按照审计关系人理论,审计行为的发生必须有审计人、被审计人和审计托付人或授权人 三方面关系人,他们顺次为第一关系人、第二关系人和第三关系人。其中,审计人是第一关 系人,作为被审计人的第二关系人是财产的受托经管者;第三关系人即为财产的所有者。三者关系如上图所示。 (三)加强经济治理和操纵是审计进展的动力 (四)现代科学治理为审计的进展提供了方法和手段 (五)审计的动因 审计存在和进展的动因能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要紧的学讲包括:受托经济责任论(认为审计是在两权分离所形成的受托经

审计学教案

审计学讲义第一章学习提要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审计的产生和进展,明确审计的职能、任务和作用,掌握审计的本质属性。本章要紧内容:一、审计的产生和进展;二、审计的职能、任务和作用;三、审计的本质 重点与难点 审计的职能、任务和作用、审计的对象、目的、独立性。 内容讲解 一、审计的产生和进展 (一)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 首先,私有制是审计产生的客观条件之一;财产所有者与财产经营者的分离是审计产生的另一个客观条件。 (二)官厅审计的产生和进展 它产生于奴隶社会的末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审计的国家之一。职位,宰夫。 官厅审计在我国一直连续到清末。

(三)社会审计的产生和进展 社会审计是股份制的产物。 世界上第一位社会审计人员是1720年受英国议会托付,负责清查南海公司破产事件的查尔斯·斯内尔。1853年在苏格兰成立的爱丁堡会计师协会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审计执业团体。 中国,第一位注册会计师——谢霖先生;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谢霖创办)——“正则会计师事务所” (四)审计工作在我国的必要性 1、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适当分离,决定了审计工作的必要性; 2、社会主义初级时期政治和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审计工作的必要性; 3、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决定了审计工作的必要性; 4、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决定了审计工作的必要性; 5、对外开放政策,决定了审计工作的必要性。 二、审计的职能、任务和作用

审计的职能是审计的本质属性,指的是审计所具有的固有功能,审计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审计的职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在正确认识审计职能的基础上,依照当时社会需要,对审计提出一定的要求,就构成了审计的任务。审计的任务是人们给予审计去完成的,因此是主观的产物。完成了审计任务,就发挥了审计的作用,可见,审计的作用是完成审计任务后的结果。 (一)审计的职能 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的职能。 1、经济监督 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指的是,通过审计,监察和督促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在规定的范围内,在正常的轨道上进行。 要发挥其职能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监督必须由权利机关实施。 (2)要有严格的客观标准和明确的是非界限。 2、经济评价

(完整版)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经济学专业本科 学时:36 学时 学分:2学分 课程代码:B01000831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的性质 审计学是研究审计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学科,涉及审计的性质、审计关系、审计对象和方法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实务问题。为会计学专业主干核心课程,本课程是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课:基础会计、经济法;专业课: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商业会计等之后的一门必修课,综合性、应用性强,在会计专业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课程的任务 审计是对经济组织进行经济业务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记录经济业务的会计资料及其相关资料和管理过程、结果进行监督、检查的活动。它为真实客观的评价经济组织的效率和效益提供可靠的保证,同时也为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提供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所必需的信息进行技术支持。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以审计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对审计学基本理论及实际应用的讲解,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务要有充分的理解,并培养审计业务操作技能,通过课外练习培养动手能力,以适应未来实际工作的需要,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审计学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实践工作中怎样干审计工作,在特定场合审查什么、如何进行审查;了解现代审计发展的现状及其趋势;把握审计与会计以及其他专业经济监督的关系;以及如何应付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审计》课程的复习与应试等。。 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一)总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为全书的概述,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审计目标、对象、职能、任务和作用,审计的定义、分类、独立性以及审计与其他经济监督体系的关系,为后面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审计产生、发展的社会基础;知悉中外审计产生、发展的主要史实及其规律;进而理解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建立审计制度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其次,使学生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正确理解审计是一种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并对审计对象、

审计学教学与实训课程

审计学教学与实训课程

《审计学教学与实训课程》 课程实验教学手册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2008 年 4 月1 日

一、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 编号12001040 课程 名称审计学 开课 系部 审计学 系 课程总课时68 实验 课时 6 执行 时间 2007年9 月 面向专业审计专业、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税务专业等 教材资料教材:《计算机审计教学与实训教程》;软件:审计之星教学软件 本课程实验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内部控制及其测试与评价、账表检查、凭证检查的实验,对审计软件有深入的了解,从而理解审计流程、掌握分析问题和发现疑点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分析、抽象、归纳与综合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利用审计工具发现会计错弊的表现形式与查证技巧能力。对他们从事审计工作,推动企业信息化和审计信息系统建设,带来一定的实践经验。 实验项目内容序号项目名称时数项目类型必开选开内容简述1 内部控制及其测试与 评价 2 操作型必开测试与评价2 实质性测试——账表 检查 2 操作型必开账表检查方法 3 实质性测试——凭证 检查 2 操作型必开凭证检查方法 合计8

备注说明 制定 人:高圣荣审定 人: 陈力 生 实验教 学负责 人 高前善 注:类型指:操作型、设计型、综合型。 日 期实验内容实验 课时 实验 形式备注 第四周内部控制制度设定,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审 计预警。 2 实验室集中课后做实验报告 第八周账户余额异常方向检查,账户发生额波动趋 势检查,销售毛利波动检查。 2 实验室集中课后做实验报告 第十二周凭证典型对应检查、大额分析检查、随机抽 样。 2 实验室集中课后做实验报告 合计 6 实验形式:指实验室集中、课外分散等实验形式。 三、实验项目 实验一内部控制及其测试与评价 [实验目的] 理解“内部控制”在审计流程中的作用,要求掌握如何设计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如何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出具报告、 给出企业审计预警结果和相应的图表列示。 [实验内容] 1.内控制度设定:内控制度是企业对经营活动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可以根据被审计单位具体情况利用“审计之星”系统制定内部控制制 度,管理内部控制程序。 2.内控情况评价报告:在审计实务中,审计人员要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 制实施符合性测试和评价,包括调查和了解内部控制、记录内部控制、 测试内部控制和评价内部控制等步骤。审计人员可以利用本系统进行

《审计学》课程教案

《审计学》课程教案 一、课程性质及其在专业中的地位 《审计学原理》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会计专业、企业财务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审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开设时间在《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之后。 二、课程教学目的 明确审计的意义和目的,掌握审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认识在我国实行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完善我国的审计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审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创造条件。 三、教学时数 48个学时(6天)。其中,44个学时(5.5天)讲授课程,4个学时(半天)用于复习与串讲。

四、考核知识点和重点 第1章审计概论 考核知识点: 1、审计的定义和特征 2、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政府审计、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 3、审计的分类和审计方法 4、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重点:掌握三种审计的关系和特点 第2章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考核知识点: 1、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及其基本原则 2、独立性:

独立性的含义、威胁独立性的情形、防措施、业务期间、特定情况下对独立性原则的运用 3、专业胜任能力与 4、收费、佣金及业务招揽 5、其他职业道德:与执行鉴证业务不相容的工作、接任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 重点:理解独立、客观和公正原则的具体容 第3章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与法律责任 考核知识点: 1、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 审计准则的含义、目标和作用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演进,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框架结构 2、审计质量控制准则 质量控制制度的目的和要素,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职业道德规,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 3、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概述,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防 重点:职业准则体系的构成、注册会计师的业务围 第4章审计目标与计划审计工作 考核知识点: 1、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与实现

审计学教案

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及其存在的动因;理解并掌握审计的概念、对象、职能和作用;了解审计假设的各种理论及其不足之处;理解审计目标及其与企业管理当局五项认定的关系;理解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本质特征;结合当前经济社会现状,对不同类型审计活动如何发展各自的职能作用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要点】1.审计的产生、发展和存在的动因。 2.审计的涵义 3.主体、审计客体、审计对象。 4.审计职能与作用。 5.审计假设、审计目标、五项认定。 6.审计的独立性。 7.审计种类。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本章共分5节。 【案例引入】见教材。 第一节审计的起源与发展一、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一)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基础 我国著名的会计审计学家杨时展教授认为:“审计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又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 1.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不断演进的,也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2.资源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以及管理者内部分权制,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早期形 成的基本根据,也是审计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3.资源财产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无法直接监督,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二)审计的产生奠定了审计关系人理论 第一关系人 依提委报 约供托告 审资审结 查料查果 委托经管财产 第二关系人承担受托经济责任第三关系人按照审计关系人理论,审计行为的发生必须有审计人、被审计人和审计委托人或授权人三方面关系人,他们顺次为第一关系人、第二关系人和第三关系人。其中,审计人是第一关系人,作为被审计人的第二关系人是财产的受托经管者;第三关系人即为财产的所有者。三者关系如上图所示。 (三)加强经济管理和控制是审计发展的动力 (四)现代科学管理为审计的发展提供了方法和手段 (五)审计的动因审计存在和发展的动因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主要的学说包括:受托经济责任论(认为审计是在两权分离所形成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下,基于经济监督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代理人学说(审计的出现是委托人和代理人利益最大化的共同选择)、信息经济学说(审计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使市场更有效率)、保险论(审计就是一种降低风险的活动,甚至认为审计是分担风险的一种服务)、冲突论(会计报表的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需要外部独立专家发表意见)、多因决定论(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了审计的出现)。 (六)审计业务范围的拓展 会计报表审计一直是各国注册会计师的主要业务。但随着企业经济活动国际化和多元化

审计学教案教案资料

审计学教案 第 1 次课程教学方案 一、教学的大纲: 第一章审计与鉴证概论 第二章注册会计师管理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及其存在的动因;理解并掌握审计的概念、种类、职能和作用;鉴证业务的含义与类别、了解审计假设的各种理论及其不足之处;同时,也了解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一些基本概况。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审计与鉴证概论 一、审计与鉴证概论 (一)产生与发展 1.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基础 资源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以及管理者内部分权制,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早期形成的基本根据,也是审计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资源财产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无法直接监督,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2)发展的历程 按审计对象不同可分为:会计账目审计阶段、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财务报表审计阶段 按审计模式不同可分为:账项导向审计、内控导向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 2.鉴证业务的产生与发展 随着企业经济活动国际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许多会计师事务所也不断调整发展战略。除了证实会计报表的公允性、合法性这一审计工作之外,审计工作逐步转型为社会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专业服务。审计的重心由传统的会计报表审计业务向鉴证服务转变。 1993年5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召集举行了一个有关审计前途的研讨会,指出了审计未来发展的方向——认证服务。1994年,AICPA成立了认证服务特别委员会(ASEC),对认证服务具体的执行准则、有待开拓的认证服务展开了持续性的系统研究。与此同时,国际各大会计公司纷纷推出认证服务,在其所提供服务的分类清单中,第一项通常是“认证服务”,审计仅仅是认证服务下的一个项目。 国际会计公司已将认证服务作为其最核心的业务领域。目前,AICPA制定了相关标准的认证服务包括:电子商务认证、信息系统认证、绩效评价认证、风险评估认证、养老工作认证、其他认证服务。 3.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与鉴证业务的发展 二、审计的概念与种类 (一)什么是审计 关于审计定义的不同观点: 中国审计学会1995年定义:“审计是独立检查会计账目,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审计准则公告第一号》中,给审计下了一个较为狭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