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的资料大全

有关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的资料大全
有关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的资料大全

2008年12月24日,美国防部副首席信息官发布了《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2.0版草案》,开始征询意见。这是自2007年4月23日颁布《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1.5版》的过渡版本之后,首次推出2.0版。该草案定于2008年12月29日至2009年1月22日交由首席信息官执行委员会、国防部体系结构和标准委员会以及相关单位评审,2009年1月23日至2月5日对评审意见进行汇总,2月6日至26日最后定稿,呈交国防部首席信息官批准。国防部体系结构2.0是以数据为中心,引进了国防部体系结构元模型(Meta-model)的概念,元模型由概念数据模型(Conceptual Data Model)、逻辑数据模型(Logical Data Model)和物理交换规范(Physical Exchange Specification)组成,是构成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模型取代了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以前版本中的核心体系结构数据模型(Core Architecture Data Model)。2.0版的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分为三卷。第一卷的主要内容包括11部分:简介、体系结构的适用性、国防部体系结构回顾、企业体系结构、客户需求、体系结构规划、方法论、体系结构表示方法、国防部体系结构元模型、基于体系结构的分析、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的配置管理以及与其他框架的关系。第二卷的主要内容包括:简介、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元模型、《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2.0版视图。第二卷的支持文件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的模型开发程序、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的产品开发问卷分析报告、《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2.0元模型数据词典。第三卷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理交换规范。在2.0版中,共计有49个视图,这些视图并非都是必不可少的,可根据需要来确定哪些视图是必须的。

描述了美国国防部(DoD)体系架构(DoDAF)的系统视图(System View,SV)和技术标准视图(Technical Standard View,TV)产品。第一部分文章介绍了DoDAF 概述并描述了运作视图(Ope rational View,OV)产品。

这几篇文章讨论了以遵从美国国防部(DoD)体系架构(DoDAF)的方式为复杂系统架构建模的方法。它们阐述了如何利用建模最佳实践连同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和IBM Rational 工具来创建不但遵从DoDAF,而且在不转移主要系统开发目标的投入精力的情况下增加复杂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中的重要价值的模型视图。

在第1 部分文章中,我介绍了DoDAF 规范的概述,并探究了其运作视图(OV)产品。这是对要比较备选系统架构,并管理其开发的政府机构和其他运作决策者最有意义的产品。

在此第2 部分,我将说明系统视图(SV)产品。这是与DoD 承包商和其他设计并实现这些复杂系统架构的人最相关的模型视图。为了完整地了解DoDAF 规范,我还将在第2 部分中简要介绍技术标准视图(TV)产品。

系统视图产品

包含运作架构的系统必须协作,用以实现运作视图中指定的任务功能,这些我在第1 部分文章中提到了。系统视图(SV)产品的用途是提供在考虑中的系统的多种透视图。这些视图描述了系统的结构并表明如何与企业架构的其他要素相互作用。

各种SV 产品是从主题系统架构的白盒扩展得来的,这确定了为了达到所期望的行为必须相互作用的系统的逻辑和物理组件。这些系统(逻辑组件)和系统节点(物理组件)是原型的类,并且由系统环境图表示。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创建SV-10c 序列图(见下)时所指定的运作或请求消息。其他SV 产品提供更多关于物理和逻辑系统接口、系统交互,和在运作企业环境下系统的有计划的演进。

表 1 罗列并描述了系统视图产品并推荐了一个创建它们的合理顺序。后面的部分更详细地介绍了 SV 的每一种产品。

产品 标题 描述 表示 创建顺序

SV-1 系统接口描述 在节点内部和节点之间确定系统和系统组件及其接口。通过实现公共接口的逻辑和物理透视图的一致建模。

含有类、位置,和接口的类图

3 SV-2 系统通信描述

为物理节点及其相关的通信基础构架建模。 复合结构图 部署图 6 SV-3 系统矩阵

为企业整个架构的环境中的系统和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建模。 存储模型文本矩阵 导出 XML 5 SV-4 系统功能描述 确定系统行为及与该行为相关的信息流。 每个系统用例的活动图

8 SV-5 系统功能可溯性矩阵的运作活动

将系统内部行为(实现)映射到运作外部活动上(规范)。 存储模型文本矩阵

导出 XML 9 SV-6 系统信息交换矩阵 详细说明系统要素之间的信息交换,包括应用程序和分配给那些要素的硬件。

存储模型文本矩阵

导出 XML 10 SV-7 系统性能参数矩阵 描述系统要素的性能特征。 存储模型文本矩阵

导出 XML

联合实现表

11 SV-8 系统演进描述

描述朝着指定的未来实现增加的已计划的演进。 带有时间线的进度安排或项目计划 12 SV-9 系统技术预测

描述很可能影响系统的当前或指定的未来状态的新兴技术。 文本文档 13 SV10a 系统规则模型 描述业务需求或运作任务需求所利用的影响系统功能的约束。 也许有或者许没有合并到模型中(OCL/SysML )的架构约束

模型参考文本文档中的功能和非

功能需求

1

SV-10b 系统状态转换描述 描述系统对事件的响应。 状态转移图 **

SV-10c 系统时间/跟踪描述 根据实现了反映 OV-6c 中确定的行为的运作场景或关键活动的运作序列和活动,描述内部系统行为。

行为的逻辑和物理实现的序列图 2(逻辑

的)

4(物理

的) SV-11 物理数据模型 描述数据存储和移动的物理实现。 类图指明模式到 OV-7 中逻辑数据要素的关系 7 ** 状态转移图可选择地用于为对需要特殊处理的复杂事件的关键实时的响应建模。

SV-1:系统接口描述

SV-1 为主题系统的内部架构创建了基础。它描述了系统、系统节点,和存在于它们内部及其间的接口。这样,SV-1 提供了运作视图和系统视图之间的联接。这要求对系统进行逻辑分解并将逻辑功能分配到物理组件上。该视图中的分类器表示对应运作视图中确定的每个系统用例流或场景(源于对主题系统的运作或消息)的逻辑和物理版本的序列图中的对象。

我们开始来确定构成主题系统的候选逻辑要素。最初的发现过程可能是凭直觉并且根据领域经验。此处,重点是开始考虑可能构成逻辑子系统的组件。这些可能最终成为子系统,甚至是基本的,但该差别还不重要。之后,由于用例的流下和联合实现的活动,我们给那些

为了实现指定行为而分配了逻辑功能的要素确定余下的位置(以及当我们为逻辑要素发现一个需求时的附加逻辑要素)。由该信息,我们可以将序列图中指示的运作分配给接口,每一个都是由逻辑(类)和物理(位置)要素实现的。SV-1 图包含类、位置、接口,和那些系统及系统节点之间的连接。

SV-2:系统通信描述

SV-2 称为系统通信描述。目的是反映物理节点(位置)及其通信基础架构,SV-2 是由复合结构图,一种UML 2.0 的工件,表示的。复合结构图表示为一个明显地连接到与角色相关的通信口上的角色或对象的容器(参见图1)。由于潜在的容量和各种与通信连接相关的信息,将这些模型要素与需求存储库,如IBM Rational RequisitePro?,中的实体相关联,利用属性值作为支持信息是可取的。

图1:描述了物理节点及其通信基础架构的复合结构图

SV-3:系统矩阵

SV-3 是存在于系统分解的任意指定层次中的系统到系统关系的矩阵视图。至少,矩阵应该确定哪个系统与其他系统有关。必要时,您还可以包含与那些关系的特征有关的附加内容。您能从SV-10c 序列图中显示的行为的逻辑和物理实现中建立起来的关系得到生成SV-3 的信息内容。

SV-4:系统功能描述

SV-4 描述了支持需要的系统行为所必需的功能和需要的数据流。它采用带有分配给负责活动的系统要素的分区的活动图的形式。向活动流中加入对象流,目的是指示指定的活动所必需的数据对象的输入和输出。SV-4 的信息内容提供了另一种来自带有消息和参数的 SV-10c 序列图的信息视图。

SV-5:运作活动到系统功能可溯性矩阵

SV-5 提供了运作活动(例如,用例流、场景)和实现了所需行为的系统功能(运作)之间的可溯性。我们用该信息生成一个列出运作节点、它们必须支持的运作,及那些运作的实现的分层列表。理论上您要扩展这些内容,包含那些共同协作影响实现的系统或子系统,并且包含发送到那些系统或子系统的消息或运作。

SV-6: 系统信息交换矩阵

SV-6 是一个数据交换矩阵,类似于第 1 部分文章中所描述的 OV-3,表示主题系统的组件系统和子系统之间的基于行为的交互。您可以利用 IBM Rational 基于 Eclipse 的建模工具,通过获得 SV-10c 的内容来自动地生成 SV-6。每个矩阵行表示一个数据交换,由 SV-10c 序列图中的一个交互中的角色或对象之间所传递的数据的特征所组成。矩阵为每对交互并交换信息的对象或角色确定一个唯一的数据交换。特定的数据交换特征与非功能的需求或设计约束相关。每个信息交换需求(Information Exchange Requirement ,IER )的内容表示一个数据对象的具体实例,此处,属性表示 DoDAF 所需的数据特征。

SV-6 强调所交换信息的逻辑和运作特征。该产品的目的不是尽力获得体系结构中所交换信息的所有细节,而是要帮助我们了解交换的最重要的方面。表 2 和表 3 显示了相关信息内容的实例,取自 DoDAF 规范。 1 此内容要追溯到补充的或非功能的需求。

接口标识符 数据交换标识符 数据描述

生产者 消费者 事务特性 系统接口名称和标识符 系统数据交换名称和标识符 数据要素名

称和标识符

内容

格式类型

媒体类型

精度

计量单位

数据标准

发送系统名称和标识符

发送系统功能名称和标识符 接收系统名称和标识符 接收系统功能名称和标识符 事务类型 触发事件 所获得的互用性层 临界性

接口标识符 数据交换标识符 性能属性 信息保证 安全

系统接口名称和标识符系统数据交换名称和标识符周

期性

间性

吐量

访问控制

可用性

保密性

分发控制

完整性

非抵赖用

保护(类型名称、持续时间、日期)

分类

分类警告

可发布性

安全标准

SV-7:系统性能参数矩阵

SV-7 描述了对于有效达到主题系统的任务目标很关键的特征。该信息可以以表格、图表,或矩阵最好地表示出来。应用领域决定着该视图的特定内容。在DoDAF 规范中可以得到一个概念的实例作为参考资料。一个联合实现表格(Joint Realization Form)特别为该意图而设计,称为系统运作规范,还可以通过IBM Rational Software Services 得到。当完成时,您应该将SV-7 存储在与模型相关的文档文件夹中,或者存储为IBM Rational RequisitePro 中的可跟踪的需求文档。

图2 例举出一个示例系统运作规范表格。

图2:系统运作规范表格(SV-7)

SV-8:系统演进描述

SV-8 是不断演进的企业环境中系统演进的计划或进度方案。SV-8 是由调度工具获取的,如Microsoft Project。关键的里程碑是关于对系统的结构和/或行为的变更的增量式的实现。我们推荐将与进度相关的文件存储在与基于Eclipse 的模型相关的文档文件夹中。SV-9:系统技术预测

SV-9 确定了很可能影响到系统在其企业环境中的结构或行为的新兴技术。理论上说,您要将技术上增量的变更与SV-8 中的里程碑联系起来,从而简化整个决策制定和企业管理。

SV-10a:系统规则模型

SV-10a 获取限制满足运作目标所涉及的系统或子系统的行为的约束。信息以文本形式获取并以文档形式生成。您要利用适合组织观众的模板来获取信息。

区别商业规则/约束和需求是具有挑战性的。在这点上,我们应该铭记,活动图中的决策点应该反映那些规则的具体实例。有一些内容可能适用于用SysML 或对象约束语言(Object Constraint Language,OCL)来表达,并且用于验证建模工具中的架构工件。然而,该视图的主要产品是文档。SV-10a 类似于OV-6a(第1 部分文章中所描述的),但反应更低层的系统分解。如同OV-6a 一样,我推荐您使用文档及一个有关的需求管理工具,像IBM Rational RequisitePro。

SV-10b:系统状态转换描述

当一个或多个关键架构要素的行为是事件驱动时,用状态图建模在理解该行为方面特别有用。此处这个方法证明是有效的,生成SV-10b。SV-10c:系统事件/跟踪描述

SV-10c 为OV6c中确定的每个运作描述了主题系统的内部行为。我们使用序列图着重于利用消息交互的系统/子系统和系统节点。这些消息表示由相关的系统、子系统,或系统节点做出的对系统/子系统/系统节点的请求。运作规范存在于运作视图的层次中,并且在系统视图中实现。您通过选择拥有运作的类、单击鼠标右键,并选择DoDAF > Create Operation Realizations来为实现创造结构。任何作为那些请求一部分(例如,参数)而交换的信息由IO 实体类的实例表示。每个消息交互还表示一个数据交换,并用于填充SV-6 矩阵。您通过选择DoDAF > Create SV-6来创建该内容。矩阵显示在SV-6 选项卡中。

SV-11:物理数据模型

SV-11 是OV-7(第1 部分中所描述的)的补充。我么使用一个类图来表示存储OV-7 逻辑数据模型和SV-4 的数据对象所表示的信息所必需的数据库模式关系。

技术标准视图产品

技术标准视图提供了指导或约束系统视图中描述的系统的实现的指导。在增量地开发系统,用以满足运作视图中指定的任务目标的情况下,TV 反映出制定设计决策所依靠的标准和限制因素。

TV 描述了适用于当前体系结构(TV-1)和该体系结构演进(TV-2)的标准,如表4 中所描述的。

产品标题描述表示

创建顺

序TV-1 技术架构概要

文件

提取应用到特定架构上的标准文本文档中的参考模型标准和约束。考虑使用IBM Rational RequisitePro 或等同的需求工具。1

TV-2 标准技术预测描述在特定的时机应用到架构上

的新兴标准文本文档中的参考模型标准和约束(带有时间或里程碑标准)。考虑使用IBM Rational RequisitePro 或等同的需求工具。

2

TV-1:技术架构概要文件

TV-1 描述了可能影响运作企业的现有标准和运作约束。DoDAF 规范提供了一个示例模板,暗示利用基于文本的文档可以最好地获得该信息。我推荐您进一步结合具体标准和它们所影响的架构要素之间的关系,利用像IBM Rational RequisitePro 这样的需求管理工具。

您可以将标准的具体特性存储为该标准的属性,以便可溯性的建立成为一个相当简单的过程。

TV-2:标准技术预测

TV-2 描述了随着运作企业及其组件系统演进的过程中可能影响到它及其体系结构的潜在的和新兴的标准及运作约束。在该产品中获取了两类信息:

?对TV-1 中提到的标准或约束所进行的预期的变更

?对标准或与提供新的系统和功能的企业的演进相关联的新标准所进行的变更

除了追踪性对于那些属于上面所述后者范畴实体的SV-8 和SV-9 是必需的以外,获取此信息的方法与TV-1 的一样。

结束语

在第二部分文章中,我已经介绍了扩展并补充了第一部分中所介绍的运作视图(OV)中获取的信息的DoDAF 系统视图(SV)和技术标准视图(TV)产品。我已进一步地介绍了随着我们从抽象功能到具体的逻辑和物理表示,不断增加地精心设计企业架构,系统工程团队能够如何利用DoDAF 产品的内容。

一个健壮、可伸缩的过程,外加适当的自动化足以推动在集中的模型存储库中的一致的架构内容的开发。这样的存储库提供了对更大的开发组织和运作企业中的关键决策制定者必不可少的实现。IBM Rational 通过将已证实的系统工程过程和一个强大的、集成工具集进

行整合,将在格式良好的系统架构模型的环境中对遵从DoDAF 产品的创建进行自动化来支持DoDAF 的遵从。

C4ISR AF 1.0 ----于1996年6月推出。

C4ISR AF 2.0 ----于1997年12月推出。

DoDAF 1.0 ----于2003年8月推出,增加其运用范围,不局限C4ISR里,可以应用到所有的任务领域(Mission Area);同时也推出CADM v1.01。

DoDAF 1.5 ----于2007年4月推出,特别强调以网路为中心(Net-Centric)的概念,在体系结构的描述里体现了网络为中心的概念;也推出CADM v1.5以便储存Net-Centric新概念的描述文件。

DODAF2.0----于2009年5月28日推出,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2.0是以数据为中心,引进了国防部体系结构元模型(Meta-model)的概念,元模型由概念数据模型(Conceptual Data Model)、逻辑数据模型(Logical Data Model)和物理交换规范(Physical Exchange Specification)组成,是构成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模型取代了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以前版本中的核心体系结构数据模型(Core Architecture Data Model)2.0版的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分为三卷。第一卷的主要内容包括12部分:简介、体系结构的适用性、国防部体系结构各卷和期刊总览、企业体系结构、体系结构规划、客户需求、方法论、体系结构表示方法、国防部体系结构元模型、基于体系结构的分析、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的配置管理以及与其他框架的关系。第二卷的主要内容包括:简介、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元模型、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视图。第三卷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理交换规范。在2.0版中,共计有49个视图,这些视图并非都是必不可少的,可根据需要来确定哪些视图是必须的。

All Viewpoint 体系结构描述中许多跨域性(overarching)方面与所有视图有关。全局视点模型提供了对整个体系机构描述都有关的信息,如体系机构描述的范围和背景。范围包括问题域和时间跨度。体系结构描述存在的背景由组成背景的相关条件构成。这些条件包括条令、战术、技术、规程;相关的目标和设想的表述;作战思想(CONOPS);想定和环境条件。

The Capability Viewpoint 功能视点采集执行特定的一系列动作而达到的企业目标,或者在特定标准和条件下通过执行一系列任务而获得期望效果的能力。它为体系结构描述中所描述的功能提供战略级背景和相应的高层范围,比在作战思想图中定义的基于想定的范围更加概略性。这个模型是高层模型,利用术语描述,使得决策者更加容易理解,可以用于功能进化战略级的交流。

The Data and Information Viewpoint 数据和信息视点采集业务信息需求和结构化的业务流程规则,描述了与信息交换有关的信息,如属性、特征和相互关系。在卷2中对数据进行了完整的描述。在适当的情况下,该模型需要采集的数据应该由COI考虑。

The Operational Viewpoint 作战视点采集了组织、任务、或执行的活动,以及在完成任务工程中需要交换的信息。该视点记录了交换的信息类型、频度,信息交换所支持的任务和活动以及信息交换本身一些性质。

The Project Viewpoint 项目视点说明了项目计划如何组合成具有前后承接关系的投资组合计划。该视图提供了一种描述多个项目间组织关系的方法,每个项目负责交付单个的系统或功能。

The Services Viewpoint 服务视点说明了系统、服务以及支持作战活动的功能性的组合关系。DOD的进程包括作战、业务、智能和基础架构功能。服务视点中的功能和服务资源以及组件可以与OV中的体系结构数据关联。这些系统功能或服务资源支持了作战活动方便了信息交换。

The Standards Viewpoint 标准视点是控制系统各部分或元素间组合、交互和互依赖性的规则的最小集合。其目标是确保系统能够满足特定的一系列作战需求。该视图提供了技术系统实现指导,基于此指导可以形成工程规范、建立通用模块,开发产品线。它包括技术标准、执行惯例、标准选项、规则和标准。

The Systems Viewpoint 该视点采集了关于自动化系统、互连通性和系统功能方面的信息。不久的将来,随着DOD将重点转移到面向服务的环境和云计算,该视点会消失。

美国国防部体系架构框架(DoDAF) 为DoD 系统架构的描述、表示,和战争打击及商业运作和过程的集成定义了一种通用的途径。DoDAF 的目的是确保在全组织范围内架构描述之间可以进行比较并相关联,包括不同的军区。1 DoDAF 通过指导如何描述系统架构(使其能够被评估和理解)及根据同一指南开发的其他体系结构描述来说明该需求。运作决策制定者可以利用顺应DoDAF 的报告来比较备选系统的架构,并管理现有系统的演进。

符合报告由模型视图组成,这些模型视图足够详细地描述了能够管理DoD 的系统架构,并且使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 (CBO) 为了采购目的对系统进行评估。要与DoD 做生意的公司要在它们计划系统时,遵从DoDAF 的一部分或全部。

在本文中,我论述了一种方法来为复杂系统架构建模,并构造符合DoDAF 的视图。在探究DoDAF 产品时,我将说明您可以怎样利用运作企业的架构模型,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标记法,和IBM Rational 工具来帮助您在结构良好的系统架构模型中生成完整、正确,且符合DoDAF 的视图。

利用IBM Software Development Platform 来遵从DoDAF

构建复杂系统要求具有了解并管理复杂关系的特别能力。彻底地了解企业架构2对有效的设计、实现、部署和演进系统的维护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完整的与该架构相符的模型是对该理解的关键——并且对于减少风险及管理系统的复杂性

是必要的。DoDAF 内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在增量地定义系统时所利用的体系结构的“窗口”。

已生成的符合DoDAF 的报告支持对主要的面向任务的系统的赞助及筹款的搜索。然而,通过在系统生命周期的早期描述系统架构,系统工程团队可以从该投资中了解到更加多的价值。例如,您越早识别出集成挑战和运作依赖,您就会更有效地达成关键的决策。

IBM Rational 用集成产品的方式全面支持DoDAF,这些产品是证实了的系统工程过程(Rational Unified Process? for Systems Engineerin g,或称RUP-SE),和设计用来简化发现、描述、实现,和演进多种与DoD 运作任务相关的复杂企业架构的功能。

IBM Rational 工具明显地符合DoDAF 的规范,建立在IBM Rational 的基于Eclipse 的建模解决方案上,包括IBM Rational Software Architect?、IBM Rational Software Modeler?,和IBM Rational Systems Developer ?。整个系统开发团队能够使用用于需求管理的IBM Rational RequisitePro?、用于配置管理的IBM Rational ClearCase?、用于变更管理的IBM Rational ClearQuest?,及其他IBM Rational 产品。Ready for Rational Partners 所提供的扩展功能和插件进一步增强了Systems Modeling Language (SysML) 建模和基于状态机的可执行模型的能力。

遵守DoDAF 的最佳途径不需要系统开发的主要工作之外的工作。IBM Rational 方法将DoDAF 产品与整个体系结构建模工作合并起来,让DoDAF

视图来表示一个演进的企业架构,该架构是与实现此架构的系统相符合且起源于这个系统的。

如同任何复杂的活动一样,学习利用DoDAF 创建并维护企业架构需要对系统工程的原则,及有关DoDAF 知识的熟练运用。IBM Rational 能够很好的提供服务,并优化您的工作。本文余下的部分向您介绍了DoDAF 并举例说明了如何在描述企业体系结构的情况下满足符合DoDAF 的需求。

关键的DoDAF 要素

DoDAF 着重于对运作企业的重要架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符合DoDAF 模型的核心要素是节点(nodes)、需求线(needlines)、服务(services),以及信息交换(information exchanges)。总的来说,这些实体描述了运作企业中重要活动的结构和分配。

?节点——系统、参与者,和工作人员。DoDAF 的本质要素是节点,表示逻辑或物理实体(工作人员、系统,或子系统),在企业的内部或外部运行,其任务是以某种方式与一个或多个企业要素交互。节点是组成运作企业的复杂系统架构和设计的

基础。架构将更着重于节点之间的关系,而设计更多地处理单个节点的结构和行为。

因此,DoDAF 的主要目标——以及对运作企业的架构建模的好处——是描述

节点可以通过其进行协作以完成任务的一种方式。

在DoDAF 中,我们处理三种节点:在运作视图(OV)中所描述的并表现参与者、工作人员,和系统的联合的运作节点(operational nodes)、作为实现运作节点行为的逻辑要素的系统(systems),及表示贮存逻辑系统或子系统的物理要素或位置的系统节点(system nodes)。

?需求线——关系及依赖。在DoDAF 中,协作的运作节点之间的关系表示为需求线(needlines)。每一条需求线都表示出一个节点向另一个节点提供一个或多个在运行上必要的服务和相关信息的需求。需求线是抽象的,因为它们可能表示单个的

服务或信息交换,或者一组服务或信息交换。不论在哪种情况下,需求线都举例说

明了,一个运作节点依赖于另一个节点来获得服务或信息,并指定了服务或信息流

动的方向。

?服务——重要的运作功能。服务表示一个节点给予另一个节点的一个或多个可运行的重要功能。每种服务还隐式或显式地表示节点之间的信息传递,并且可能被描述为一个消息或运作。

?信息交换——所传递信息的特征。信息交换与一组功能性的和非功能性的需求相关,表现出获取、传递或使用信息所受的约束的特征。

复杂系统开发的最佳实践

通过把所需的DoDAF 内容的生产与精心设计企业架构(EA)及其相关需求的整个过程无缝地合并在一起,您可以有效地去除复杂系统开发中可感知到的遵从DoDAF 所带来的负担。此外,您可以利用在DoDAF 产品中获得的非常宝贵的工程信息来减少系统开发中成本和进度安排的风险。

详细设计架构的结构和行为的IBM Rational 方法是基于已证实的原则的。“系统工程的六条原则”是一些实用的指导方针,它们为很好地管理系统的演进提供了基础。它们强调了开发复杂系统的组织应该关注的关键领域。它们还使组织能够评估难题,并分析其原因。3

?分解系统,而不是需求。在进入下一更低层之前,开发一个抽象层次。明确地精心设计用例及所获得的行为。务必不仅考虑逻辑架构,还要考虑架构的物理或面向位置的方面。为所描述的每个抽象层次查明并编制逻辑和物理架构之间的关系。对下一个更低抽象层重复操作,直至架构能足以满足开发组织的需求。

?即要分离又要集成。为所描述的每个抽象层分析黑盒及白盒视图。争取平衡两种观点以避免某一方向上的过度行为。分离太多会导致功能分解和相关的集成问题,太过强调集成,您会有错过重要功能问题的危险。

?系统和组件应协作,开发团队也应该这样。需要协作的组件和系统/子系统的开发人员依赖于全面的相关性知识。开发人员如果不协作,您就会增加集成失败的风险。

?规范贯穿架构中。您应该了解每个抽象层上的需求,并利用它们导出在每个抽象层上协作的要素功能。

?在生命周期中要减少风险并增加价值。当各种资源可以用来实现此原则时,就能减少成功的障碍。

?开发组织应该考虑产品架构。开发团队技能的最佳实践要求在整个迭代过程中将责任从一个角色移到另一个角色。组织具有多重互补技能的团队提供了更多的管理灵活性,并且为组织增加了全面的个人能力。

风险管理推进了企业架构开发的整个过程。严格地应用迭代过程,并使用标准的符号,如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会形成在连续的更低层抽象层次上的对系统结果和行为的多种观点的全面可视化表示。循环地对子系统定义层和内部设计应用这些原则可形成一个完整、一致的架构工程模型。而这又为复杂系统的设计、实现、开发、管理,和受控的演进提供了基础。符合DoDAF 模型的组织结构

DoDAF 构成了视图周围的架构信息。全视图(AV)产品的目的是提供在运作企业环境中的主题系统的全景透视图,并说明了拱型的关系,如Concept of Operation (CONOPS) 和关键任务目标及策略,以及架构上的重要术语的整合的词典。

运作视图(OV)着重于主题系统的表面上可见的结构和行为。此视图描述了运作节点及其关系,并确定反映任务需求的依赖,因而为企业定义和演进提供全部的环境。

认识到内部结构和行为是系统视图(SV)的焦点,它将功能和非功能需求(来自运作视图)的严格分配合并到逻辑和物理系统要素和接口上。

技术标准视图(TV)中反映出对企业的运作架构的标准约束,并描述了系统的当前和未来状态。

OV 是本月文章的焦点,在第2 部分中,我将介绍SV 和TV。图1 中例举了各种DoDAF 视图之间的关系。

图1:DoDAF 视图间的关系

DoDAF 视图是如何联系的

DoDAF 视图内及之间的一致性是关键的。DoDAF 视图的最佳推导要求多重抽象层次(即,系统分解)之间建模的一致性。当我们深入到架构模型中,向企业的连续抽象层次中循环地应用严格的系统架构发现过程时,我们对要素有了更多的了解,并可能使用其他方法来表示其特征。例如,最初我们可能用用例或环境图的方式来表示满足用户需求的复杂系统。当我们对所支持的活动(系统白盒行为)有更多的了解时,我们可能增加类、活动,和/或序列图来反映额外的细节。在一个图中作为参与者进行描述的节点(nodes)在其它图中可能更适合表示为类或对象。组成子系统的类运作的集合可能实现服务(services)。

在确定对每个核心DoDAF 要素建模有多好时,您必须首先了解该要素下的必要语义,以及所有可应用的约束条件,然后在给定的整个工程工作环境中应用恰当的表示法。此环境包括建模工作的风险、复杂性、工具、表示法,和目标。

生成 DoDAF 视图的全部过程是迭代且增量的。随着对架构信息的获取更加广泛与深入,所有视图(AV-1 和 AV-2)在进行着演进。将 AV-1 用作基础,分析运作企业的架构的交互以及主题系统,这导致发现了系统和运作节点之间的高层交互。完全地描述这些高层关系是运作视图的着重点。

只有在您充分了解了外部系统行为(在企业层)之后,您才能继续详细描述系统视图。这是我们开始设计并组织为全面的开发提供基础的内部行为和子系统交互的地方。这里,我们还将协调多种让我们通过联合实现的实践和用例流来处理必要的运作行为的物理和逻辑实现的观点。

所有视图产品

下面表格简要地描述了所有视图产品,以及您创建它们的顺序。

产品 标题 描述 表示 创

建顺

AV-1 概述和总结信息

文本文档,描述了主题系统的范围、目的、预计用户,和运作环境。提供对企业性质,以及企业如何与主题系统交互的全面了解。支持对系统使用的战略上的观察。

参考模型的文本文档。

1

AV-2 整合的字典 用于描述架构的所有术语的定义。提供一组标准的参考术语,保持体系结构所有的客户所了解的含义是一致的。 存储模型,基于存储库的文本,可导出 XML 。 进

行中 DoDAF 所有视图(AV)产品概述了在主题系统演进过程中开发、部署,并管理这些系统所处于的环境。这个概述描述了任务目标、策略、运作概念,及运作的一般环境,和相关的专门术语。

AV-1:概述和总结信息

AV-1 是对运作环境和要在演进的系统中实现的任务功能的文字概述。其焦点是需要在该环境内建立的主题系统或企业。Relevant Concepts of Operations (CONOPS) 和策略在抽象层次上表示出来,适用于执行的领导来简化决策的制定。AV-1 的内容表现出获取必要商业驱动的指导或观察,以及正在开发的主题系统的需求。

需求方或开发组织可能准备AV-1,尽管,同所有DoDAF 视图产品一样,与拥有广泛的运作经验的问题领域专家(SME) 的实质交互是必要的。以此处描述的方法,您可以利用文字处理器生成AV-1 文档并将参考链结与包含可视化DoDAF 产品的模型相关联。

AV-2:整合的字典

AV-2 表示一个简单的,但对系统和软件开发很必要的概念。通过建立一个与架构相关的定义和可能模糊的术语的单一集中的词汇表,就可以充分地满足对含义的一致性和清晰性的需求。

IBM Rational 方法将由IBM Rational 的基于Eclipse 的建模工具,包括IBM Rational Systems Developer、IBM Rational Software Architect,和IBM Rational Software Modeler,所管理的模型存储库中的集成字典的不断演进的版本合并起来。在您生成模型要素时,您可以将要素合并到IBM Rational 的基于Eclipse 的建模工具中的工程信息中(您随时都可以从这些信息中提取AV-2)。所有与DoDAF 原型相关的图形化模型要素可以以此方式

自动获取。您需要手动地添加文本参考,或者通过一些其他的工具,如IBM Rational RequisitePro,访问它们。

运作视图产品

DoDAF 运作视图是由各种产品组成的,这些产品提供了对整个企业环境中的主题系统的外部结构和行为的多种观点。在这些视图中,我们描述了系统及其角色之间的交互,系统所需的任务目标,及为了实现那些目标的必要依赖和交互。OV 的焦点是影响该任务的那些需求和功能。系统视图(SV) 说明了OV 是如何实现的。下面的表格简要地说明了OV 产品,并建议了一个创建这些产品的顺序。

产品

标题描述表示创建顺序

OV-1高级运

作概念

图运作概念的图形抽象,

支持企业的任务。

高级的抽象图形,企业环境图(Enterprise

Context Diagram),企业用例图(Enterprise

Use-Case Diagram)

1*

OV-2运作节

点连接

描述运作节点、活动、连通

性,和信息流。

带有需求线和IO 实体的企业环境图4**

OV-3运作信

息交换

矩阵节点间交换的信息及

信息的属性。

贮存模型的文本矩阵,可导出XML4**

OV-4命令关

系图表命令、控制,和运作组

织之间的协调关系。

带有组织要素的自由形式的图2**

OV-5活动模

型活动、活动间的关系、

I/O、约束条件,及执

行活动的机制。

针对每个企业用例的活动图2**

OV-6a运作规

则模型识别影响运作活动的

业务规则和过程约束

条件。

模型约束(OCL/SysML),参考模型的功能及非

功能的需求

2**

OV-6b运作状

态转换

描述识别事件和运作序列

之间的关系。

状态转移图4**

OV-6c运作事

件/跟

踪描述识别追溯到场景或关

键活动的外部可视的

运作序列和动作。

序列图3

OV-7

* OV-1 的内容首先开始,但到OV-2 完成时才能完成OV-1 的图形。

** 这些产品不是连续地相依赖的,可以按别的顺序创建,否则这些产品将是相互依赖的且要共同地开发。

*** 状态转移图是可选地用于构建对需要特殊处理的复杂事件的关键的实时响应。

图2 的活动图中显示了可能生成产品的顺序。所提议的顺序是基于建立在上面谈论的系统工程的六个原则之上的架构的发现过程的。依照此顺序,您可以有效地生成符合DoDAF 的产品,而不用减少定义企业架构的主要任务。

美国国防部架构框架(DoDAF)介绍

美国国防部架构框架(DoDAF)介绍 摘要: DoDAF是由美国国防部的US Undersecretary of Defense for Business Transformation工作小组所制定的系统体系结构框架(Architecture Framework,简称AF)。 关键词: DODAF,C4ISR,美国国防部,架构框架 DoDAF是由美国国防部的US Undersecretary of Defense for Business Transformation工作小组所制定的系统体系结构框架(Architecture Framework,简称AF)。其前身是C4ISR (Command, Control, Communications, Computers, 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and Reconnaissance )体系结构框架。近年来,基于DoDAF而发展出来的有:英国国防部提出的MODAF和NAF (NATO Architecture Framework)。 美国国防部(DoD)于2004年2月颁布了《体系结构框架》的1.0版本用于指导国防指挥 1.DoDAF的演进 C4ISR AF 1.0 ----于1996年6月推出。 C4ISR AF 2.0 ----于1997年12月推出。 DoDAF 1.0 ----于2003年8月推出,增加其运用范围,不局限C4ISR里,可以应用到所有的任务领域(Mission Area);同时也推出CADM v1.01。 DoDAF 1.5 ----于2007年4月推出,特别强调以网路为中心(Net-Centric)的概念,在体系结构的描述里体现了网络为中心的概念;也推出CADM v1.5以便储存Net-Centric新概念的描述文件。 DODAF2.0----于2009年5月28日推出。 与前几版相比,2.0版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 1)体系结构开发过程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数据为中心,主要是提供决策 数据; 2)三大视图(作战、技术和系统)转变为更为具体的视图。现在的视图有 八种,分别是全视图、数据与信息视图、标准视图、能力视图、作战视

美国国防部架构框架DoD介绍

美国国防部架构框架 D o D介绍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美国国防部架构框架(DoDAF)介绍 摘要:DoDAF是由美国国防部的USUndersecretaryofDefenseforBusinessTransformation 工作小组所制定的系统体系结构框架(ArchitectureFramework,简称AF)。 关键词:DODAF,C4ISR,美国国防部,架构框架 DoDAF是由美国国防部的USUndersecretaryofDefenseforBusinessTransformation工作小组所制定的系统体系结构框架(ArchitectureFramework,简称AF)。其前身是 C4ISR(Command,Control,Communications,Computers,Intelligence,SurveillanceandRec onnaissance)体系结构框架。近年来,基于DoDAF而发展出来的有:英国国防部提出的MODAF和NAF(NATOArchitectureFramework)。 美国国防部(DoD)于2004年2月颁布了《体系结构框架》的1.0版本用于指导国防指挥 1.DoDAF的演进 C4ISRAF1.0----于1996年6月推出。 C4ISRAF2.0----于1997年12月推出。 DoDAF1.0----于2003年8月推出,增加其运用范围,不局限C4ISR里,可以应用到所有的任务领域(MissionArea);同时也推出CADMv1.01。 DoDAF1.5----于2007年4月推出,特别强调以网路为中心(Net-Centric)的概念,在体系结构的描述里体现了网络为中心的概念;也推出CADMv1.5以便储存Net-Centric新概念的描述文件。 DODAF2.0----于2009年5月28日推出。 与前几版相比,2.0版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 1)体系结构开发过程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数据为中心,主要是提供决策数据;

软件体系结构总结

第一章:1、软件体系结构的定义 国内普遍看法: 体系结构=构件+连接件+约束 2、软件体系结构涉及哪几种结构: 1、模块结构(Module) 系统如何被构造为一组代码或数据单元的决策 2、构件和连接件结构(Component-And-Connector,C&C) 系统如何被设计为一组具有运行时行为(构件)和交互(连接件)的元素 3、分配结构(Allocation) 展示如何将来自于模块结构或C&C结构的单元映射到非软件结构(硬件、开发组和文件系统) 3、视图视点模型 视点(View point) ISO/IEC 42010:2007 (IEEE-Std-1471-2000)中规定:视点是一个有关单个视图的规格说明。 视图是基于某一视点对整个系统的一种表达。一个视图可由一个或多个架构模型组成 架构模型 架构意义上的图及其文字描述(如软件架构结构图) 视图模型 一个视图是关于整个系统某一方面的表达,一个视图模型则是指一组用来构建 4、软件体系结构核心原模型 1、构件是具有某种功能的可复用的软件结构单元,表示了系统中主要的计算元素和数据存储。 2.连接件(Connector):表示构件之间的交互并实现构件

之间的连接 特性:1)方向性2)角色3)激发性4)响应特征 第二章 1、软件功能需求、质量属性需求、约束分别对软件架构产生的影响 功能性需求:系统必须实现的功能,以及系统在运行时接收外部激励时所做出的行为或响应。 质量属性需求:这些需求对功能或整个产品的质量描述。 约束:一种零度自由的设计决策,如使用特定的编程语言。 质量原意是指好的程度,与目标吻合的程度,在软件工程领域,目标自然就是需求。 对任何系统而言,能按照功能需求正确执行应是对其最基本的要求。 正确性是指软件按照需求正确执行任务的能力,这无疑是第一重要的软件质量属性。质量属性的优劣程度反映了设计是否成功以及软件系统的整体质量。 系统或软件架构的相关视图的集合,这样一组从不同视角表达系统的视图组合在一起构成对系统比较完整的表达

软件体系结构风格研究分析

软件体系结构风格研究分析 软件体系结构风格研究,分析了各种风格的特点、优缺点,最后重点介绍了三层C/S软件体系结构。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软件危机使得人们开始重视软件工程的研究。起初,人们把软件设计的重点放在数据结构和算法的选择上。随着软件系统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整个系统的结构显得越来越重要。 软件体系结构风格分析 最初的软件体系结构是Mainframe结构——客户、数据和程序都被集中在主机上,通常只有少量的GUI界面,对远程数据库的访问比较困难。随着PC的广泛应用,该结构逐渐被淘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了Client/Server分布式计算结构,应用程序的处理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分担。随着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这种结构在系统的部署和扩展性方面暴漏出不足。随着Inter的发展,一个更灵活的体系结构“三层/多层计算”体系结构应运而生。 Garlan和Shaw将通用软件体系结构风格总结为以下几类:

1.数据流风格:批处理序列;管道/过滤器。 2.调用/返回风格:主程序/子程序;面向对象风格;层次结构。 3.独立构件风格:进程通讯;事件系统。 4.虚拟机风格:解释器;基于规则的系统。 5.仓库风格:数据库系统;超文本系统;黑板系统。C2风格是最常用的一种软件体系结构风格。从C2风格的组织规则和结构图中,我们可以得出,C2风格具有以下特点: (1)系统中的构件可实现应用需求,并能将任意复杂度的功能封装在一起;(2)所有构件之间的通讯是通过以连接件为中介的异步消 息交换机制来实现的;(3)构件相对独立,构件之间依赖性较少。系统中不存在某些构件将在同一地址空间内执行,或某些构件共享特定控制线程之类的相关性假设。 2.数据抽象和面向对象风格。目前软件界已普遍转向使用面向对象系统,抽象数据类型概念对软件系统有着重要作用。这种风格的构件是对象,或者说是抽象数据类型的实例。对象是一种被称作管理者的构件,因为它负责保持资源的完整性。对象是通过函数和过程的调用来交互的。图2是数据抽象和面向对象风格的示意图。面向对象的系统有许多的优点: (1)因为对象对其他对象隐藏它的表示,所以可以改变一个对象的表示,而不影响其他的对象。(2)设计者可将一些数据存取操作的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强烈推荐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 专业推荐 2013.11.7

1.1.共享平台逻辑架构设计 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系统建设 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 2 应用资源采集 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括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采集和管理。对于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采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对于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采集模板的搭建,采集后的数据经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分析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3 数据分析与展现 采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分析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括了对资源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 4 数据的应用 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相关人员包括局内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登录不同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关架构进行描述。 1.2.技术架构设计 如上图对本次项目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设计,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本次项目整体建设内容应当包含了相关体系架构的搭建、应用功能完善可开发、应用资源全面共享与管理。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1.3.整体架构设计 上述两节,我们对共享平台整体逻辑架构以及项目搭建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分别的设计说明,通过上述设计,我们对整体项目的架构图进行了归纳如下:

软件构架、架构和框架的区别

软件构架、架构和框架的区别 nizhigang2000的文章 软件框架(Software Framework)介绍 面向某领域(包括业务领域,如ERP,和计算领域,如GUI)的、可复用的“半成品”软件,它实现了该领域的共性部分,并提供一系列定义良好的可变点以保证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可以说,软件框架是领域分析结果的软件化,是领域内最终应用系统的模板。 随着软件规模的扩大、应用的广泛和软件复用技术的发展,以子程序或类(Class)为单位的软件复用有许多不足:(1)子程序库日趋其庞大以致于使用人员难以掌握,(2)大多数类粒度很小,且其自身往往不能完成有用的功能。这一问题迫使人们在复用中将一组类(或模块)及其交互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由此出现了软件框架。 软件框架至少包含以下组成部分: (1)一系列完成计算的模块,在此称为构件。 (2)构件之间的关系与交互机制。 (3)一系列可变点(也称热点,Hot-spots,或调整点)。 (4)可变点的行为调整机制。 开发人员通过软件框架的行为调整机制,将领域中具体应用所特有的软件模块绑定到该软件框架的可变点,从而得到最终应用系统,这一过程称为软件框架的例化(instantiation)。通过软件框架的使用,开发人员可将主要精力放在应用所特有的模块的开发上,从而大大提高了软件生产率和质量。 软件框架的行为调整机制是指如何针对具体的应用调整该框架的可变部分、如何在可变点加入特定应用模块所采用的方法和规则。行为调整机制可分为四种: (1)模板参数化。软件框架提供代码自动生成工具,该工具根据用户设置的参数自动生成所需的代码。 (2)继承和多态。通过面向对象中的子类继承和重载,在子类中加入新的功能或改变父类的行为。 (3)动态绑定。在运行时刻动态绑定所需的对象服务,可通过软件模式技术实现。 (4)构件替换。通过替换框架中可插拔的构件来加入业务特定的功能, 不同于一般的可复用软件制品,软件框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逆向控制(Inversion of Control),在复用过程中,前者需被显式调用,控制是在应用特定的模块中,软件框架则不然,应用开发人员只要将应用特定的模块绑定到框架内,框架则根据自己的交互机制自动调用该模块,控制由框架负责。 软件框架有很多种。按其应用的范围可分为: (1)系统基础设施框架。用于简化系统级软件的开发,如操作系统、用户界面、语言处理等,典型例子为MacApp, Microsoft’s MFC等。 (2)中间件集成框架。用于组装分布式应用和构件,典型例子为Microsoft’s DCOM, JavaSoft’s RMI, OMG’s CORBA等 (3)企业应用框架。用于各类应用领域,如电信、制造业、金融等。 按其表现形态可分为: (1)白盒框架。支持白盒复用,大型的类库或子程序库通常均提供白盒框架来协助复用。(2)黑盒框架。支持黑盒复用。中间件集成框架一般为黑盒框架。 构架和架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软件体系结构(software architecture).体系结构一般包括三个部分:构件,用于描述计算;连接器,用于描述构件的连接部分;配置,将构件和连接器组成一个有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说明书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说明书 编者说明: 随着OO方法论地日臻成熟,其思想也从编程(OOP)到了设计(OOD)和分析(OOA),而软件体系结构则是从设计的最高层进行设计与规划的技术,本文档模板就是用来帮助你从用例视图、逻辑视图、进程视图、部署视图等方面对系统进行总体描述。 1.文档简介 [本节主要是描述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说明书的目的、范围、相关术语、参考资料和本文档的摘要性介绍。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属于高层设计文档,是符合现代软件工程要求的概要设计。] 1.1 目的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说明书,将从设计的角度对系统进行综合的描述,使用不同的视图来描述其不同方面。在本小节中,将对该文档的结构进行简要的说明,明确该文档针对的读者群,指导他们正确的地使用该文档。] 1.2 范围 [说明该文档所涉及的内容范围,以及将影响的内容。] 1.3 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 [与其它文档一样,该文档也需要将本文档中所涉及的所有术语、缩略语进行详细的定义。还有一种可简明的做法,就是维护在一个项目词汇表中,这样就可以避免在每个文档中都重复很多内容。] 1.4参考资料 [在这一小节中,应完整地列出该文档引用的所有文档。对于每个引用的文档都应该给出标题、标识号、日期以及来源,为阅读者查找这些文档提供足够详细的信息。] 1.5 概述 [在本小节中,主要是说明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说明书各个部分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就像一个文章摘要一样。同时也应该对文档的组织方式进行解释。]

2. 体系结构表示方式 [本节说明软件体系结构在当前系统中的作用及其表示方式。它将列举其所必需的用例视图、逻辑视图、进程视图、部署视图或实施视图,并分别说明这些视图包含哪些类型的模型元素。] 3. 软件体系结构的目标和约束 [本节说明对软件体系结构具有某种重要影响的软件需求和用户目标,例如,系统安全性、保密性、第三方组件的使用、可移植性、发布和重新使用。它还要记录可能适用的特殊约束:设计与实施策略、开发工具、团队结构、时间表、遗留系统等。]

软件体系结构作业完整版

第一章: 1.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谈对软件危机的看法。 软件危机是指软件生产方式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计算机需求,开发和维护过程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以下几个原因导致:(1)软件自身特点 (2)开发人员的弱点 (3)用户需求不明 (4)缺乏正确理论指导 (5)开发规模越来越大 (6)开发复杂度越来越高 可以通过软件生命周期的模型和软件工具的使用来缓解危机,通过程序自动化和软件工业化生产的方法实现软件标准化的目标,进一步缓解软件危机带来的影响。 软件危机有利有弊,除了带来许多麻烦,也给我们带来许多挑战,克服危机的过程,我们在技术上和创新上都有了一个提升,也算是间接为软件产业的发展做了贡献。 2.什么是软件重用,软件重用的层次可以分为哪几个级别? 软件重用:是指在两次或多次不同的软件开发过程中重复使用相同或相似软件元素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代码重用(2)设计结果重用(3)分析结果重用 3.什么是可重用构件?相对于普通的软件产品,对可重用构件有何特殊要求? 可充用构件表示软件重用过程中,可重用的软件构件元素。 可重用构件的特殊要求: (1)可重用构件应该具有功能上的独立性与完整性; (2)可重用构件应该具有较高的通用性; (3)可重用构件应该具有较高的灵活; (4)可重用构件应该具有严格的质量保证; (5)可重用构件应该具有较高的标准化程。 4.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的优势是什么?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面临哪些挑战和困难? 优势:基于构件的软件将软件开发的重点从程序编写转移到了基于已有构件的组装,更快地构造系统,减轻用来支持和升级大型系统所需要的维护负担,从而降低了软件开发的费用困难和挑战:没有可依据的参考,可用资源和环境缺乏,开发难度高,而各方面需求增长速度与日剧增,更新和升级的跟进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此外,在同一系统采用多个开发商提供的构件,它 们之间的兼容性可能是开发过程中所要面对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挑战和困难: (1)在同一系统采用多个开发商提供的构件,它们之间的兼容性可能是开发过程中所要面对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2)采用随处可以购买到的构件可能会使开发出来的软件产品丧失技术上的独创性和市场上的竞争力;(3)第三方的构件开发商可能歇业,这会使购买的构件失去维护服务。这些都是在购买第三方构件进行软件开发时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充分的估计。 5.简述3种应用最为广泛的构件技术规范COM、CORBA和EJB的各自特点。CORBA的特点: (1)实现客户与服务对象的完全分开,客户不需要了解服务对象的实现过程以及具体位置。 (2)应用程序间的统一接口。

框架结构体系结构设计说明

框架结构体系结构设计 第一章建筑设计 1.1 设计资料 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年均气温27.6度,最高气温39度,最低气温4.3度。东北风为主导风向,基本风压0.35kN/m2,基本雪压0kN/m2。年降雨量1002.3mm,最大雨量135.6mm/d。 拟建建筑场地已经人工填土平整,地形平坦,地面高程为2.4m。土质构成自地表向下依次为: ①杂填土:厚度约为0.6m,承载力特征值fak=85kPa,天然重度16.2kN/m2。 ②灰色粘土:厚度约为1.8m,承载力特征值fak=120kPa,天然重度18.4kN/m2。 ③褐色粉质粘土:厚度约为1.6m,少量粉砂,含粘粒,饱和,松散稍密状。承载力特征值fak=220kPa,天然重度19.4kN/m2。 ④中砂:厚度约为6.7m,以中粗砂为主,饱和,属密实状态,承载力特征值为240kPa,工程地质性质良好,可作为持力层。 场地地下水水位高程约为2.3m。经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判定该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经地质勘察部门确定,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的加速度为0.1g,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建筑场地为Ⅱ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场地特征周期为0.45s。梁、板、柱的混凝土均选用C30,梁、柱主筋选用HRB400,箍筋选用HPB300,板受力钢筋选用HRB335。 1.2 建筑设计方案 一个设计应满足到适用、耐久、美观三大要求。首先,应考虑场地的环境、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材料设备、建筑经济及建筑艺术等问题,同时,还应考虑建筑与结构,建筑与各种设备等相关技术的综合协调,以及如何以更少的材料、劳动力、投资和时间来实现各种要求。该工程为多层住宅楼,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该住宅楼层 m左右。 数为6层,建筑面积47002 1.3 结构设计说明 本工程采用 ,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其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及燃烧性能均按民用建筑设计规范执行.全部图纸尺寸除标高以米为单位外均以毫米为单位。本工程结构图中所注标高均为结构标高。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期末复习整理解读

1面向对象编程中是如何体现封装性的? 封装是把过程和数据包围起来,对数据的访问只能通过已定义的界面。 2重载和重写的含义 重载是发生在一个类中,方法名相同,参数不同 重写(覆盖)是子类继承父类,子类可以通过重写的方法隐藏继承的方法 3 什么是接口回调,过程细节是什么? 概念:把可以实现某一接口的类创建的对象的引用赋给该接口声明接口变量,那么该接口变量可以调用被类实现(重写)的接口方法。 4试举例说明什么是组合关系和依赖关系 组合(关联)关系:A类中成员变量是用B类声明的对象。公司--职员 依赖关系:A类中某个方法的参数是用B类声明的对象,或某个方法返回的数据类型是B类的对象 5抽象类和接口,区别是什么?如何应用 抽象类:抽象类中有抽象方法;抽象类中不能用new运算符创建对象;抽象类的对象做商转型对象 接口:(1)接口中只可以有public权限的抽象方法,不能有非抽象方法; (2)接口由类去实现,即一个类如果实现一个接口,那么他必须重写接口中的抽象方法 (3)接口回调 区别:接口中只有常量,不能有变量;抽象类中既可以有常量也可以有变量; 抽象类中也可以有非抽象方法,接口不可以。 应用:定义抽象方法:public abstract void 方法名(); 在子类实现抽象方法:public void 方法名(){} 接口:public interface 接口名{}接口只负责定义规则,不负责任何实现;实现交给实现接口的类 (6)面向对象的六条基本原则包括: 开闭原则,里式代换原则,单一职责,依赖倒转、迪米特法则(接口隔离)。 (7)什么是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是从许多优秀的软件系统中总结出的成功的可复用的设计方案。是一套被反复使用、多数人知晓的、经过分类编目的、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使用设计模式是为了可重用代码、让代码更容易被他人理解、保证代码可靠性 (8)什么是框架?框架与模式的区别有哪些? 框架是针对某个领域,提供用于开发应用系统的类的集合。 区别:层次不同、范围不同、相互关系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说明书(模板)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说明书 1.文档简介 [本节主要是描述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说明书的目的、范围、相关术语、参考资料和本文档的摘要性介绍。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属于高层设计文档,是符合现代软件工程要求的概要设计。] 1.1 目的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说明书,将从设计的角度对系统进行综合的描述,使用不同的视图来描述其不同方面。在本小节中,将对该文档的结构进行简要的说明,明确该文档针对的读者群,指导他们正确的地使用该文档。] 1.2 范围 [说明该文档所涉及的内容范围,以及将影响的内容。] 1.3 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 [与其它文档一样,该文档也需要将本文档中所涉及的所有术语、缩略语进行详细的定义。还有一种可简明的做法,就是维护在一个项目词汇表中,这样就可以避免在每个文档中都重复很多内容。] 1.4参考资料 [在这一小节中,应完整地列出该文档引用的所有文档。对于每个引用的文档都应该给出标题、标识号、日期以及来源,为阅读者查找这些文档提供足够详细的信息。] 1.5 概述 [在本小节中,主要是说明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说明书各个部分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就像一个文章摘要一样。同时也应该对文档的组织方式进行解释。] 2. 体系结构表示方式 [本节说明软件体系结构在当前系统中的作用及其表示方式。它将列举其所必需的用例视图、逻辑视图、进程视图、部署视图或实施视图,并分别说明这些视图包含哪些类型的模型元素。]

3. 软件体系结构的目标和约束 [本节说明对软件体系结构具有某种重要影响的软件需求和用户目标,例如,系统安全性、保密性、第三方组件的使用、可移植性、发布和重新使用。它还要记录可能适用的特殊约束:设计与实施策略、开发工具、团队结构、时间表、遗留系统等。] 4.用例视图 [本节使用用例分析技术所生成的系统用例模型,描述其中的一些用例或场景。在该模型中纳入用例或场景,应该是系统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功能部分。] [另外,在本节中还应该选择一个主要的用例,对其进行描述与解释,以帮助读者了解软件的实际工作方式,解释不同的设计模型元素如何帮助系统实现。] 5. 逻辑视图 [逻辑视图主要是反映系统本质的问题领域类模型,在逻辑视图中将列出组成系统的子系统、包。而对每个子系统、包分解成为一个个类,并说明这些关键的实体类的职责、关系、操作、属性。这也是OO思想的体现,以类、类与类之间的协作、包、包与包之间的协作模型来表达系统的逻辑组织结构。] 5.1概述 [在本小节中,列出逻辑视图的顶层图,该图将反映系统由哪些包组成,每个包之间的关系与协作,以及包的层次结构。使得读者对整个软件体系结构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5.2影响软件体系结构的重要设计包 [在本小节中,将从逻辑视图中选择有重要意义的设计包,每个设计包有一个小节来描述,说明这些包的名称、简要的说明、该包中的主要类和相关的类图。对于包中的重要的类,还应该说明其名称、简要说明、主要职责、操作、属性等。] 6. 进程视图 [本节主要描述该软件体系结构下,系统运行态的情况。描述系统在执行时,包括哪些进程(包括线程、进程、进程组),以及它们之间是如何进行通信的、如何进行消息传递、接口如何。并且来说明如何进行组织。]

软件体系结构课后作业及答案

1、就项目管理方面而言,软件重用项目与非重用项目有哪些不同之处。 答:使用软件重用技术可减少重复工作,提高软件生产率, 缩短开发周期。同时,由于软构建大多经过严格的质量认证,因此有助于改善软件质量,大量使用构建,软件的灵活性和标准化程度可得到提高。 2、实际参与/组织一个软件重用项目的开发,然后总结你是如何组织该项目的开发的 答:参加了一个网页管理系统的开发,该项目重复使用已有的软件产品用于开发新的软件系统,以达到提高软件系统的开发质量与效率,降低开发成本的目的。在过程中使用了代码的复用、设计结果的复用、分析结果的复用、测试信息的复用等。 3、为什么要研究软件体系结构? 答:1.软件体系结构是系统开发中不同参与者进行交流和信息传播的媒介。 2.软件体系结构代表了早期的设计决策成果。 3.软件体系结构可以作为一种可变换的模型。 4、根据软件体系结构的定义,你认为软件体系结构的模型应该由哪些部分组成? 答:构件(component)可以是一组代码,如程序的模块;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程序(如数据库的SQL服务器); 连接件(connector)是关系的抽象,用以表示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如过程调用、管道、远程过程调用等; 限制(constrain):用于对构件和连接件的语义说明。 5、在软件体系结构的研究和应用中,你认为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答:(1)缺乏同意的软件体系结构的概念,导致体系结构的研究范畴模糊。 (2)ADL繁多,缺乏同意的ADL的支持。 (3)软件体系结构研究缺乏统一的理论模型支持。 (4)在体系结构描述方便,尽管出现了多种标准规范或建议标准,但仍很难操作。 (5)有关软件体系结构性质的研究尚不充分,不能明确给出一个良体系结构的属性或判定标准,没有给出良体系结构的设计指导原则,因而对于软件开发实践缺乏有力的促进作用。 (6)缺乏有效的支持环境软件体系结构理论研究与环境支持不同步,缺乏有效的体系结构分析、设计、方针和验证工具支持,导致体系结构应用上的困难。 (7)缺乏有效的体系结构复用方案。 (8)体系结构发现方法研究相对欠缺。 1、选择一个规模合适的系统,为其建立“4+1”模型。 逻辑视图(Logical View),设计的对象模型(使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时)。 过程视图(Process View),捕捉设计的并发和同步特征。 物理视图(Physical View),描述了软件到硬件的映射,反映了分布式特性。 开发视图(Development View),描述了在开发环境中软件的静态组织结构。 架构的描述,即所做的各种决定,可以围绕着这四个视图来组织,然后由一些用例(use cases)或场景(scenarios)来说明,从而形成了第五个视图。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强烈推荐汇总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 --专业推荐 2013.11.7 1.1. 共享平台逻辑架构设计 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系统建设 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 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 2 应用资源采集 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括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采集和管理。对于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采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对于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采集模板的搭建,采集后的数据经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分析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3 数据分析与展现 采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分析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括了对资源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 4 数据的应用

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相关人员包括局内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登录不同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 关架构进行描述。 1.2. 技术架构设计 如上图对本次项目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设计,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本次项目整体建设内容应当包含了相关体系架构的搭建、应用功能完善可开发、应用资源全面共享与管理。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1.3. 整体架构设计

软件体系结构期末复习题概述

《软件体系结构》期末复习题 简答题: 1、软件体系结构建模的种类有: 结构模型、框架模型、动态模型、过程模型、功能模型。 2、“4+1”视图模型从5个不同的视角包括: 逻辑视图、进程视图、物理视图、开发视图和场景视图来描述软件体系结构。 3、构件:是具有某种功能的可重用的软件模板单元,表示了系统中主要的计算元素和数据存储。 连接件:表示构件之间的交互。 配置:表示构件和连接件的拓扑逻辑和约束。 端口:表示构件和外部环境的交互点。 角色:定义了该连接交互的参与者。 4、画出“4+1”视图模型图,分析各部分的原理和功能。 5、软件体系结构风格: 是描述某一特定应用领域中系统组织方式的惯用模式。 6、软件体系结构 (Software Architecture) 软件体系结构以组件和组件交互的方式定义系统,说明需求与成品系统之间的对应关系,描述系统级别的可伸缩性、能力、吞吐量、一致性和兼容性等属性。软件体系结构由组件、连接件和属性组成。 7、分层系统的优点有: 1)支持基于抽象程度递增的系统设计,使设计者可以把一个复杂系统按递增的步骤进行分解; 2)支持功能增强,因为每一层至多和相邻的上下层交互,因此功能的改变最多影响相邻的上下层; 3)支持重用。只要提供的服务接口定义不变,同一层的不同实现可以交换使用。这样,就可

以定义一组标准的接口,而允许各种不同的实现方法。 8、分层系统的缺点有: 1)并不是每个系统都可以很容易地划分为分层的模式,甚至即使一个系统的逻辑结构是层次化的,出于对系统性能的考虑,系统设计师不得不把一些低级或高级的功能综合起来; 2)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正确的层次抽象方法。 9、 B/S体系结构的优点有什么? 答:1)基于B/S体系结构的软件,系统安装、修改和维护全在服务器端解决。用户在使用系统时,仅仅需要一个浏览器就可运行全部的模块,真正达到了“零客户端”的功能,很容易在运行时自动升级。 2)B/S体系结构还提供了异种机、异种网、异种应用服务的联机、联网、统一服务的最现实的开放性基础。 10、B/S体系结构的缺点有什么? 答:1)B/S体系结构缺乏对动态页面的支持能力,没有集成有效的数据库处理功能。 2)B/S体系结构的系统扩展能力差,安全性难以控制。 3)采用B/S体系结构的应用系统,在数据查询等响应速度上,要远远地低于C/S体系结构。 4)B/S体系结构的数据提交一般以页面为单位,数据的动态交互性不强,不利于在线事务处理(OLTP)应用。 11、DSSA 答案:DSSA就是在一个特定应用领域中为一组应用提供组织结构参考的标准软件体系结构 11、软件体系结构的动态性主要分为: 交互式动态性、结构化动态性、体系结构动态性等三类。 12、请画出基于构件的动态系统结构模型画。 13、软件产品线 产品线是一个产品集合,这些产品共享一个公共的、可管理的特征集,这个特征集能满足选定的市场或任务领域的特定需求。这些系统遵循一个预描述的方式,在公共的核心资源(core assets)基础上开发的 14、SOA 即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架构。它是一个组件模型,它 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 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它应该独立于 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得构建在各种这样的 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 14、RIA

安全管理体系结构框架最新版本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4) 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制度 (6) 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8) 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10) 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 (11) 防护用具使用管理制度 (13)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15) 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责任制 (16) 企业法人安全生产责任制 (17) 总经理安全生产责任制 (18) 安全生产副总经理安全生产责任制 (19) 总工程师安全生产责任制 (20) 安全部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 (22) 专职安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24)

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企业法定代表人是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依法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项目经理是项目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项目工程的安全施工负责。 2.企业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领导小组)”,领导和协调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明确一名副总经理主管安全生产工作,并设置安全部,配备和派驻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各项目部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受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见框图)。 3.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原则,责任到人,形成安全管理体系网络,安全管理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公司安全管理目标分解到部门及项目部,项目部分解到管理人员、作业班组,公司对部门及项目部安全生产考核为年度考核,项目部考核为月考核,考核采用打分表形式,由公司和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分别实施。 4.各工程项目应在建设单位领取施工许可证前,依据《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备案工作程序》办理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备案手续,在办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备案手续时,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临时设施、围挡等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设施要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应通过安监机构的勘验。 5.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建设工程项目,由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分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负责,分包合同中应当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负连带责任,分包单位应服从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分包单位因不服从管理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由分包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6.根据工程情况公司向项目部派驻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设置安全生产管理科,工程项目派驻人员比例为:1万平方米以下的工程不少于1名;1万-5万平方米的工程不少于2名;5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工地,按专业派驻3名以上专职安全员,组成安全管理科(组),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各施工班组应设置兼职安全员。 7.各级领导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在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时,同时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严格管

美国国防部架构框架(DoDAF)最新进展

美国国防部架构框架(DoDAF)最新进展 摘要:DoDAF是由美国国防部的US Undersecretary of Defense for Business Transformation 工作小组所制定的系统体系结构框架(Architecture Framework,简称AF)。 关键词:DODAFC4ISR美国国防部架构框架 DoDAF是由美国国防部的US Undersecretary of Defense for Business Transformation工作小组所制定的系统体系结构框架(Architecture Framework,简称AF)。其前身是C4ISR (Command, Control, Communications, Computers, 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and Reconnaissance )体系结构框架。近年来,基于DoDAF而发展出来的有:英国国防部提出的MODAF和NAF (NATO Architecture Framework)。 DoDAF的演进 C4ISR AF 1.0 ----于1996年6月推出。 C4ISR AF 2.0 ----于1997年12月推出。 DoDAF 1.0 ----于2003年8月推出,增加其运用范围,不局限C4ISR里,可以应用到所有的任务领域(Mission Area);同时也推出CADM v1.01。 DoDAF 1.5 ----于2007年4月推出,特别强调以网路为中心(Net-Centric)的概念,在体系结构的描述里体现了网络为中心的概念;也推出CADM v1.5以便储存Net-Centric新概念的描述文件。 DODAF2.0----于2009年5月28日推出。与前几版相比,2.0版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一是体系结构开发过程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数据为中心,主要是提供决策数据;二是三大视图(作战、技术和系统)转变为更为具体的视图。现在的视图有八种,分别是全视图、数据与信息视图、标准视图、能力视图、作战视图、服务视图、系统视图、项目视图;三是描述了数据共享和在联邦环境中获取信息的需求;四是定义和描述了国防部企业体系结构;五是明确和描述了与联邦企业体系结构的关系;六是创建了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元模型;七是描述和讨论了面向服务体系结构(SOA)开发的方法。 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2.0是以数据为中心,引进了国防部体系结构元模型(Meta-model)的概念,元模型由概念数据模型(Conceptual Data Model)、逻辑数据模型(Logical Data Model)和物理交换规范(Physical Exchange Specification)组成,是构成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模型取代了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以前版本中的核心体系结构数据模型(Core Architecture Data Model)。 2.0版的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分为三卷。第一卷的主要内容包括12部分:简介、体系结构的适用性、国防部体系结构各卷和期刊总览、企业体系结构、体系结构规划、客户需求、方法论、体系结构表示方法、国防部体系结构元模型、基于体系结构的分析、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的配置管理以及与其他框架的关系。第二卷的主要内容包括:简介、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元模型、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视图。第三卷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理交换规范。在2.0版中,共计有49个视图,这些视图并非都是必不可少的,可根据需要来确定哪些视图是必须的。 DODAF2.0中的视图 与前几版相比,2.0版将原来的三大视图(作战、技术和系统)转变为更为具体的视图。现在的视图有八种,分别是全视图、数据与信息视图、标准视图、能力视图、作战视图、服务视图、系统视图、项目视图 All Viewpoint 体系结构描述中许多跨域性(overarching)方面与所有视图有关。全局视

软件体系结构试题试题+答案

1、设计模式一般用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a) A.同一问题的不同表相B不同问题的同一表相 C.不同问题的不同表相 D.以上都不是 2、下列属于面向对象基本原则的是( c ) A.继承 B.封装 C.里氏代换D都不是 3、Open-Close原则的含义是一个软件实体( a ) A.应当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B.应当对修改开放,对扩展关闭 C.应当对继承开放,对修改关闭 D.以上都不对 4、当我们想创建一个具体的对象而又不希望指定具体的类时,可以使用(a )模式。 A.创建型 B.结构型C行为型D.以上都可以 5、要依赖于抽象,不要依赖于具体。即针对接口编程,不要针对实现编程,是( d ) 的表述 A.开-闭原则 B.接口隔离原则 C.里氏代换原则 D.依赖倒转原则 6、依据设计模式思想,程序开发中应优先使用的是( a )关系实现复用。 A, 委派 B.继承C创建 D.以上都不对 复用方式:继承和组合聚合(组合委派) 7、设计模式的两大主题是( d ) A.系统的维护与开发 B 对象组合与类的继承 C.系统架构与系统开发 D.系统复用与系统扩展 8、单子模式中,两个基本要点( a b )和单子类自己提供单例 A .构造函数私有 B.唯一实例 C.静态工厂方法 D.以上都不对 9、下列模式中,属于行为模式的是( b ) A.工厂模式B观察者C适配器以上都是 10、“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是( d )原则的通俗表述 A.接口隔离 B.里氏代换 C.依赖倒转 D.迪米特:一个对象应对其他对 象尽可能少的了解 11、构造者的的退化模式是通过合并(c )角色完成退化的。 A.抽象产品B产品C创建者D使用者 12、单子(单例,单态)模式类图结构如下: 下列论述中,关于”0..1”表述的不正确的是( d ) A.1表示,一个单例类中,最多可以有一个实例. B.”0..1”表示单例类中有不多于一个的实例 C.0表示单例类中可以没有任何实例 D.0表示单例类可以提供其他非自身的实例 13、对象适配器模式是(a )原则的典型应用。 A.合成聚合复用原则 B.里式代换原则 C.依赖倒转原则 D.迪米特法则

为什么要研究软件体系结构

一.为什么要研究软件体系结构? 软件体系结构为软件系统提供了一个结构.行为和属性的高级抽象,由构成系统的元素的描述。这些元素的相互作用.指导元素成的模式以及这些模式的约束组成。不仅指定了系统的组织结构和拓扑结构,而且显示了系统需求和构成系统的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提供了一些设计决策的基本原理。 二.根据软件体系结构的定义,你认为软件体系结构的模型应该有哪 些部分组成? 构件: 可以是一组代码,如程序的模块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程序如数据库的SQL服务器; 连接件:是关系的抽象,用以表示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如过程调用、管道、远程过程调用等; 限制:用于对构件和连接件的语义说明。 三.引入了软件体系结构以后,传统软件体系结构发生了那些变化?这种变化有什么好处? 软件体系结构的引入使软件设计开发更加具体和形象,它的模型更使得软件过程更加方便和多样化。 其好处在于:包括程序员在内的绝大多数系统的利益相关人员都借助软件体系结构来进行彼此理解、协商、达成共识或者相互沟通的基础,软件体系机构的模型可以应用到具有相似质量属性和功能需求的系统中,并能够促进大规模软件的系统级复用,在很多方面使得软件开发更加人性化。 四.体系结构描述语言与程序设计语言有什么区别? 典型的ADL在充分继承和吸收传统程序设计语言的精确性和严格性特点的同事,还应该具有构造抽象重用组合易购和分析推理等各种能力和特性。 五.描述软件体系结构的核心模型。 综合软件体系结构的概念,体系结构的核心模型由5中元素组成:构件连接件配置端口和角色。其中,构件连接件和配置是最基本的元素。 (1)构件是具有某种功能的可重用的软件模板单元,便是了系统中主要的计算元素和数据储存。 (2)连接件表示了构架之间的交互,简单的连接件如管道过程调用时间广播等,更为复杂的交互如客户-服务器通信协议数据库和应用之间的SQL链接等。 (3)配置表示了构件和连接件的拓扑逻辑和约束。 六.分析B/S,二层C/S和三层C/S的优缺点。 二层C/S结构的优点: C/S 体系结构具有强大的数据操作和事务处理能力,模型思想简单,易于人们理解和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