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轻质混凝土组成特点

高强轻质混凝土组成特点
高强轻质混凝土组成特点

高强轻质混凝土组成特点

发表时间:2018-03-06T12:07:25.01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作者:周仲景于鹏秦宇郑翔宇

[导读] 高强轻质混凝土(High-Strength Light Weight Concrete,以下简称HSLC)是指利用高强轻粗集料、普通砂。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 150000

摘要:本文介绍了高强轻质混凝土的性能及应用和发展状况。探讨了轻质高强混凝土的高强化途径和轻质化途径,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思路。

关键词:轻质;高强;混凝土

高强轻质混凝土(High-Strength Light Weight Concrete,以下简称HSLC)是指利用高强轻粗集料、普通砂、水泥和水配制而成的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3,强度等级为LC30以上的结构用轻质混凝土。从HSLC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它除了和普通混凝土一样由粗、细集料、水泥和水组成以外,所不同的是对表观密度的最大限值和最小的强度等级限值有所界定。

一、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特点:

1.轻质高强:

轻骨料商品混凝土的干表观密度一般为760~1950kg/,结构轻集料商品混凝土的干表观密度为1400~1950kg/,普通商品混凝土的干表观密度一般为2000~2800kg/,与之相比,轻骨料商品混凝土可减轻20%~40%,而其强度可以达到普通商品混凝土用的强度等级

CL15~CL50。

2.抗震性能好:

地震力和上部结构的自重成正比,当结构采用轻骨料商品混凝土将降低地震力。同时,由于轻骨料商品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比同等级的普通商品混凝土低,结构的自振周期将变长,变形能力增强,结构破坏是将消耗更多的变形能,因此,轻骨料商品混凝土有利于改善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抵抗动荷载作用的能力。

3.抗裂性好:

和普通商品混凝土相比,轻骨料商品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较小,使得由于冷缩和干缩作用引起的拉应力相对较小,表现为轻骨料商品混凝土的抗裂性较好,这时改善结构的耐久性,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是非常有利的,并有助于降低结构在使用期间的维修费用。

4.耐久性好:

使用轻骨料能有效避免商品混凝土的碱集料反应问题,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二、混凝土高强化途径

1.采用高强度水泥

通过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及水泥标号的提高,可以明显的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2.使用外加剂

通过使用外加剂(减水剂等),在相同流动性的前提下可以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从而提高混凝土强度;

3.采用优质骨料

通过选择优质骨料,如合理级配、高强度骨料、合理的骨料形状等,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

4.减小水胶比

虽然通过减小水胶比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但由于现代混凝土工程施工特点的要求(高层、大体积等需要大流动性混凝土),因此,该途径的采用受到限制。

二、混凝土轻质化途径

1.高强轻质骨料

包括天然轻集料(浮石)、烧结天然材料(陶粒)、热处理工业废渣(膨胀矿渣)及有机材料(塑料)等。

2.掺加粉煤灰

由于粉煤灰的体积密度小于水泥的体积密度,粒性好、填充密实,对水泥颗粒起分散作用,使其分布更均匀。

3.加纤维

包括钢纤维、玻璃纤维、聚丙烯纤维等。纤维在混凝土中的主要作用,在于限制在外力作用下水泥基料中裂缝的扩展。在受荷(拉、弯)初期,当配料合适并掺有适宜的高效减水剂时,水泥基料与纤维共同承受外力,而前者是外力的主要承受者;当基料发生开裂后,横跨裂缝的纤维成为外力的主要承受者。与普通混凝土相比,纤维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拉与抗弯极限强度,尤以韧性提高的幅度为大。

三、高强轻质混凝土结构特点

轻骨料混凝土的组成除用轻骨料代替普通混凝土的天然岩石骨料外,其余材料组成与普通混凝土基本相同。而轻骨料对混凝土主要性能的影响与普通集料对混凝土主要性能的影响有许多相同之处,但轻骨料与普通骨料的不同点主要是质轻、内部具有高度的多孔性、在水泥浆中具有吸水放水的作用,本身强度低,弹性模量低。

四、高强轻质混凝土发展

随着现代化建筑工程的发展,建筑设计在诸如形状、高度、不规则柱网、无梁楼盖等方面越来越要求具有极大的自由度,更高效、高强度的轻质混凝土应用越来越多。高强轻质混凝土HSLC(High―StrengthLightweight Concrete)由于重量轻、强度高和耐久性好等特点,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广泛应用于水工构筑物、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和城市立交桥等工程中,其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注:本位为2017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高强轻质混凝土的创新设计》研究成果。指导教师:周仲景;学生:于鹏、秦宇、郑翔宇。

高强轻质混凝土

高强轻质混凝土;配合比 一、前言 现代混凝土作为人造建筑材料已有170多年的历史。在生产实践过程中,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为了解决普通混凝土质量大的缺点,人们逐渐开发出了混凝土的新品种一一轻质混凝土。1913年美国首先用回旋窑烧制了页岩陶粒,为轻质混凝土的发展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由于轻质混凝土是一种比强度高,保温耐火,抗震性能好,无碱集料反应等新型混凝土,可广泛应用在各种工业与民用建筑等构筑物上,具有很好的技术经济价值,所以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世界各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应用,成为建筑材料工业中发展最快的轻质高强的新型建筑材料之一。 在轻质混凝土的发展初期,由于其强度较低且人们对其力学性质研究较少,使其应用的范围有所局限。随着研究的深入、高强轻集料即高强陶粒的问世。人们利用高强陶粒配制出了密度等级为1600~1900,强度等级在LC30以上的,广泛用于结构的高强轻集料混凝土。它以优良的力学性能和潜在的好处,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在北欧等国被广泛地应用于高层、超高层建筑结构,大跨度桥梁和城市立交桥及海洋工程中。而在我国,由于对轻质高强混凝土的研究还不十分系统,其用于承重结构的还不多。 二、HSLC基本概念及优势 1. 高强轻质混凝土的定义 高强轻质混凝土(High-Strength Light Weight Concrete,以下简称HSLC)是指利用高强轻粗集料(在我国通常称它为高强陶粒)、普通砂、水泥和水配制而成的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3,强度等级为LC30以上的结构用轻质混凝土。从HSLC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它除了和普通混凝土一样牵涉到粗、细集料、水泥和水以外,所不同的是还涉及到表观密度(原称容重)的最大限值和最小的强度等级限值。 2. HSLC在公路桥梁中的优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桥梁逐渐向大跨度发展,这也使混凝土自重大的缺点更加突出,限制了桥梁跨度的进一步提高。HSLC以其高强、轻质的特点,显然能够克服普通混凝土无法克服的自重过大的缺陷,实现桥梁跨度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在桥梁结构向大跨、重载、轻质、耐久方向发展的今天,HSLC当是今后桥梁建设上主要使用的材料之一。HSLC在桥梁工程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减轻梁体自重,增大桥梁的跨越能力; (2)减低梁高; (3)提高桥梁的耐久性,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4)抗震能力好; (5)降低工程造价。 三、HSLC配合比设计 HSLC配合比设计的任务在于确定能获得预期性能而又最经济的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用量,它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目的是相同的,即在保证结构安全使用的前提下,力求达到便于施工和经济节约的要求。由于HSLC所使用高强陶粒的特性,它还不能像普通混凝土那样,用一个较公认的强度公式作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础。虽然,国内外都有不少研究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强度公式,但都存在很大局限性,离实际应用还有很大差距。所以,现阶段,主要还是通过参数的选择和简单经验公式的计算,最终经过试验的方法来确定各组分材料的用量。

超高强混凝土的研究进展

超高强混凝土的研究进展3 李 悦 (北京工业大学建工学院,北京100022) 摘 要: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强度等级超过100M Pa 的超高强混凝土已经研制成功并在工程中应用。介绍了活 性粉末混凝土、无纤维增强混凝土及纤维增强混凝土等三类超高强混凝土的性能特点及其研究现状,并且讨论了今后超高强混凝土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超高强混凝土; 研究进展; 纤维 The Research Progresses of Super H igh Strength Concrete L I Y ue (T he co llege of arch itectu 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Beijing U n iversity of T echno logy ,Beijing 100022,Ch ina ) Abstract : W ith the developm en t of bu ilding techno logy ,the super h igh strength concrete w ith the strength degree over 100M Pa already w as developed successfu lly and app lied in field .T h is paper in troduces the p roperties and research p rogresses of th ree k inds of super h igh strength concrete ,w h ich are reactive pow der concrete ,fiber reinfo rce concrete and non -fiber reinfo rced concrete .Fu rthermo re ,the develop ing trend of super h igh strength concrete w as also discu ssed . Key words : super h igh strength concrete ; research p rogresses ; fiber 混凝土材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工程材料,其强度等级是反映混凝土研究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一般认为强度等级达到或超过C 60的为高强混凝土,但对超高强混凝土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文中认为强度等级超过C 100的为超高强混凝土。在我国,C 100以上的超高强混凝土已经在重要工程中开始使用,国外已经在实验室中配制出了抗压强度超过800M Pa 的超高强混凝土,并正在研制1000M Pa 的极高强混凝土。但是,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不断提高,随之而来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高强混凝土的脆性大,并且混凝土强度越高,材料的脆性就越大,超高强混凝土甚至会出现爆裂破坏现象。为了克服此缺点,一个有效的途径是掺加纤维的方式来改善其延性。综述了超高强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为该类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指导。 1 活性粉末混凝土 活性粉末混凝土(R eactive Pow der Concrete ,缩写为R PC )是一种超高强、低脆性,且具有高耐久性的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R PC 实现高强化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提高材料组分的细度与活性,减少材料内部的缺陷(孔隙与微裂缝),获得超高强度与高耐久性。根据这个原理,R PC 所采用的原材料平均颗粒尺寸在0.1~1.0mm 之间,目的是尽量减小混凝土中的孔间距,从而提高拌合物的密实度。最早的R PC 由法国最大的营造公司Bouygues 公司在1993 年率先研制成功。它由级配良好的细砂、水泥、石英粉、硅灰及高效减水剂等组成,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延性,掺入了直径约0.15~0.20mm 、长度为3~12mm 的微钢纤维。它有2个强度等级:一是经高温高压处理后强度达800M Pa 的R PC 800;二是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例题

高强(C6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1] 基本特点: 1)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质量480±20kg; 2)水泥用量不低于42.5级,每立方米水泥质量不超过400kg; 3)砂率0.38~0.40,砂率尽量选小些,以降低粘度; 4)使用掺合料取代部分水泥,宜矿渣(10%~20%)与粉煤灰(10%~15%)复掺; 5)优先选用聚羧酸减水剂,并复配有相容性良好缓凝剂与消泡剂; 6)粗骨料粒径不应大于31.5mm,如果强度等级大于C60,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25mm;7)粗骨料的针片状含量不宜大于5.0%; 8)粗骨料的含泥量不应大于0.5%,泥块含量不宜大于0.2%; 9)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宜大于2.6; 10)细骨料含泥量不应大于2.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

3 基本规定 3.0.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混凝土配制强度、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设计要求。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规定。 3.0.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并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要求;配合比设计应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细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5%,粗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2%。 3.0.3 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3.0.4 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符合表3.0.4的规定,配制C15及其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可不受表3.0.4的限制。 表3.0.4 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 3.0.5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5-1的规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 3.0.5-2的规定。 表3.0.5-1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 注:①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之外的通用硅酸盐水泥时,混凝土中水泥混合材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应不大于按普通硅酸盐水泥用量20%计算混合材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

轻质高强混凝土研究方案

轻质高强混凝土研究方案 1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正值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建设的高潮,混凝土的需求量还将不断地快速增加,成为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轻骨料混凝土是一种利用人造或天然轻质骨料替代普通密度骨料的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 轻骨料混凝土具有轻质高强、隔热保温性能好、耐火性能好、抗震性能好、耐久性能好及综合经济技术效果好等优点。同时, 由于在生产轻骨料和配置轻骨料混凝土的时候, 利用了粉煤灰、硅灰等工业固体废弃物, 有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轻骨料混凝土的显著优点, 使其在大跨度桥梁、高层建筑、海洋工程等工程应用中具有巨大的技术经济优势和突出的社会效益, 已成为现代混凝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结合我公司现有情况,有必要对轻质高强混凝土进行研发,力争配制出经济合理、安全可靠、适用性强的轻质高强混凝土,并且使我公司所属的搅拌站具备生产轻质高强混凝土的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 研究目标 本次试配实验采用全系列进行轻质高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选择水胶比、掺和料掺量为因素,利用工作性(坍落度)、强度、表观密度三个指标进行评价,选择最佳的配合比进行二次实验,其中表观密度越小越好,强度越高越好,坍落度在不离析的条件下越大越好。并优选出经济合理、安全可靠、适用性强的轻质高强混凝土配合比,用于参加“大赛”并积累数据库,为以后的生产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 3 研究的主要内容 3.1不同水胶比对轻质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 3.2不同粉煤灰、矿粉复合掺入量对轻质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 3.3不同硅粉、矿粉、粉煤灰复合掺入量对轻质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 3.5不同硅粉掺量对轻质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 3.6不同目标表观密度对轻质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 3.7在满足强度及施工要求,选出各个强度等级最经济的混凝土配合比。

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与发展

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与发展 一、概述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对于建筑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 大跨度和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地涌现在城市建设中,成为现代化大都市的重要象征。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尺寸较大, 而钢结构造价较高, 使得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以其独特的优点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重大工程中。钢骨混凝土结构(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以下简称SRC)是指在钢骨周围配置钢筋,并浇筑混凝土的结构,充分发挥了钢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特点。钢骨分为实腹式和空腹式。实腹式钢骨混凝土构件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节约钢材、提高混凝土利用系数、施工方便等优点, 在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SRC 结构的特点是在混凝土内配置钢骨, 这些钢骨可以是轧制的, 也可以是焊接的。在大型建筑中经常配置焊接的钢骨, 可以根据构件截面大小、受力特点, 考虑到受力的合理性, 灵活选择焊接钢骨各个板件的宽度和厚度。所配置的钢骨的形式有角钢、工字钢、宽翼缘工字钢、双十字钢、双槽钢、十字形钢、箱形方钢管等, 工程中常用H形和十字形。 二、钢骨混凝土结构特点 SRC构件的内部钢骨与外包混凝土形成整体、共同受力,其受力性能优于这两种结构的简单叠加。 与钢结构相比,SRC构件的外包混凝土可以防止钢构件的局部曲面,并能提高钢构件的整体刚度,显著改善钢构件的平面扭转屈曲性能,使钢材强度得以充分发挥。采用SRC结构,可比纯钢结构节约钢

材达50%以上。此外,外包混凝土增加了结构耐久性和耐火性,欧美国家最初发展SRC结构就是出于对钢结构防火和耐久性方面的考虑。 与RC结构相比,由于配置了钢骨,大大提高了构件的承载力,尤其是采用实腹钢骨的SRC构件,其抗剪承载力有很大提高,并大大改善了受剪破坏时的脆性性质,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正是由于这一点,SRC结构在日本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钢骨的制作与构造措施 (1)钢骨的制作必须采用机械加工,并宜由钢结构制作厂家承担。型钢的切割、焊接、运输、吊装、探伤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 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 81《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GB 50221《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 钢材、焊接材料、螺栓等应有质量证明书, 质量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规定。焊接前应将构件焊接面除油、除锈,焊工应持证上岗。施工中应确保施工现场型钢柱拼接和梁柱节点连接的焊接质量,型钢钢板的制孔应采用工厂车床制孔, 严禁现场用氧气切割开孔, 在钢骨制作完成后, 建设单位不可随意变更, 以免引起孔位改变造成施工困难。 (2)钢骨混凝土中设置抗剪栓钉的要求。钢骨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显著区别之一是型钢与混凝土的粘结力远远小于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根据国内外的试验, 大约只相当于光面钢筋粘结力的45%。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认为钢筋与混凝土是共同工作的, 直至构件破坏;而在钢骨混凝土中,由于粘结滑移的存在, 将影响到构件的破坏形态、计算假定、构件承载能力及刚度、裂缝。通常可用两种

轻集料混凝土种类

用轻集料配制成的、容重不大于1900公斤/米3的轻混凝土,也称多孔集料轻混凝土。 轻集料混凝土按轻集料的种类分为:①天然轻集料混凝土。如浮石混凝土、火山渣混凝土和多孔凝灰岩混凝土等。②人造轻集料混凝土。如粘土陶粒混凝土、页岩陶粒混凝土以及膨胀珍珠岩混凝土和用有机轻集料制成的混凝土等。③工业废料轻集料混凝土。如煤渣混凝土、粉煤灰陶粒混凝土和膨胀矿渣珠混凝土等。 按细集料种类分为:①全轻混凝土。采用轻砂做细集料的轻集料混凝土。②砂轻混凝土。部分或全部采用普通砂作细集料的轻集料混凝土。 按其用途分为:①保温轻集料混凝土。其容重小于800公斤/米3,抗压强度小于5.0兆帕,主要用于保温的围护结构和热工构筑物。②结构保温轻集料混凝土。其容重为800~1400公斤/米3,抗压强度为5.0~20.0兆帕,主要用于配筋和不配筋的围护结构。③结构轻集料混凝土。其容重为1400~1900公斤/米3,抗压强度为15.0~50.0兆帕,主要用于承重的构件、预应力构件或构筑物。 轻集料混凝土具有自重轻、保温隔热和耐火性能好等特点。结构轻集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最高可达70兆帕,与同标号的普通混凝土相比,可减轻自重20~30%以上,结构保温轻集料混凝土是一种保温性能良

好的墙体材料,其热导率为0.233~0.523瓦/(米·开),仅为普通混凝土的12~33%。轻集料混凝土的变形性能良好,弹性模量较低。在一般情况下,收缩和徐变也较大。轻集料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与其容重和强度成正比。容重越小、强度越低,弹性模量也越低。与同标号的普通混凝土相比,轻集料混凝土的弹性模量约低25~65%。 轻集料混凝土大量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其他工程,可收到减轻结构自重;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节约材料用量;提高构件运输和吊装效率;减少地基荷载及改善建筑功能(保温隔热和耐火等)等效益。因此,在20世纪60~70年代,轻集料混凝土的生产和应用技术发展较快,主要向轻质、高强的方向发展,大量应用于高层、大跨度结构和围护结构,特别是大量用于制作墙体用的小型空心砌块。中国从50年代开始研制轻集料及轻集料混凝土,主要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大型外墙板和小型空心砌块,少量用于高层和桥梁建筑的承重结构和热工构筑物。

高强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高强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高强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着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能够更好的了解到在现代化混凝土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从而找到提升高强混凝土强度的方法。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以及科学的进行工艺上的改变,从而更好的提升高强混凝土的强度。 【关键词】高强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 高强混凝土是具有高强抗压能力、密度大以及孔隙率低等特点的现代化新型建筑材料,被大量的运用于大型桥梁建筑以及高层建筑中。高强混凝土具有的强大抗压能力,能够提高建筑的安全性,提高其经济效益。由于普通的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较短,使用环境也较为复杂,混凝土的耐久性越强,现代化混凝土的工作效率也越高。而对影响高强混凝土强度的因素进行研究,能够不断提高其性能,发挥材料的优势,提升建筑的水平。 1 高强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强混凝土的制成和运用涉及到了一系列工艺,对其中的关键步骤和材料运用进行分析,能够找到高强混凝土的重要影响因素,从而不断改进高强混凝土的强度,提高其运用范围。 1.1 水泥等级 水泥等级对水泥强度的影响是成正比的,在保证矿渣掺量p1.3 掺合料品种 不同品种的掺合料会影响到高强混凝土的强度。按照一定的比例,对矿渣、硅粉以及粉煤灰进行掺合,并且在保证砂率以及水胶比相同的前提下,所得到的高强混凝土的流动性以及抗压强度都是不同的。相对来说,硅粉和矿渣的组合能够带来更高的强度。 1.4 水胶比 水胶比不同会直接影响到拌和物的流动性,最终造成高强混凝土的强度不同。传统的普通混凝土在水化过程中的用水量很大,多余的水分会在水泥硬化以后蒸发,在水泥板区域内形成大量的孔隙,以及水分蒸发过程中形成的微管等缝隙,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到混凝土的最终性能。在高强混凝土中掺入高效的减水剂,从而降低水胶比,获得更高的强度。 1.5 砂率 砂率的不同也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在胶凝材料相同的情况下,运用不同的砂率来进行混凝土制成,会得到不同的流动性和抗压强度。砂率的大小对混凝

轻质混凝土

轻质混凝土 轻质混凝土又称为发泡水泥、泡沫混凝土等,是一种利废、环保、节能、低廉且具有不燃性的新型建筑节能材料。泡沫混凝土是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式根据应用需要将空气或氮气、二氧化碳气、氧气等气体引入混凝土浆体中,经过合理养护成型,而形成的含有大量细小的封闭气孔,并具有相当强度的混凝土制品。泡沫混凝土的制作通常是用机械方法将泡沫剂水溶液制备成泡沫,再将泡沫加入到含硅质材料、钙质材料、水及各种外加剂等组成的料浆中,经混合搅拌、浇注成型、养护而成的一种多孔材料。 河南华泰建材开发有限公司具有多年的泡沫混凝土生产经验,也是国内最大的泡沫混凝土生产企业。多年来河南华泰坚持不懈,走出了一条自主研发,以实践检验技术的道路,其生产的HT泡沫混凝土近年来在国内发展迅速,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展。HT泡沫混凝土制品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①轻质高强

泡沫混凝土密度小,常用泡沫混凝土的密度等级为300—1200kg/m3,相当于普通混凝土的1/5—1/10.抗压强度大于0.25Mpa,可根据建筑物设计要求生产出不同强度的泡沫混凝土产品。在建筑物的内外墙体、层面、露面、立柱等建筑结构中采用该种材料,一般可使建筑物自重降低25%左右,有些可达结构物总重的30%-40%。近年来,密度为160 kg/m3的超轻泡沫混凝土也在建筑工程中获得了应用。由于泡沫混凝土的密度小,可显著降低建筑物自重,提高构建的承载能力,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因此,在建筑工程中采用泡沫混凝土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②保温隔热 由于泡沫混凝土中含有大量封闭的细小孔隙,热工性能良好,密度等级300—1200kg/m3范围的泡沫混凝土,导热系数为0.06—0.3W(M.K)之间,采用泡沫混凝土作为建筑物墙体及屋面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节能效果。 ③隔音、防火性能佳 泡沫混凝土属多孔材料,吸音能力0.09-0.19%,具有良好的隔音性能,在建筑楼层和高速公路隔音板、地下建筑顶层等领域,均可采用该材料作为隔音层。泡沫混凝土区别于传统隔音材料,无机、不燃,从而具有良好的防火性,可提高建筑物的安全防火性能。 ④低弹抗震 泡沫混凝土的多孔性使其具有较低的弹性模量,从而使其对冲击力载荷具有良好的吸收和分散作用。同时泡沫混凝土轻质高强的特性,可有效减低建筑物的荷载20%--40%,建筑物荷载越小,抗震能力越强。 ⑤施工速度快 现场浇注,机械化施工,其施工速度比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快1/3 泡沫混凝土的原料

我国轻集料混凝土之发展状况

我国轻集料混凝土之发展状况 【摘要】轻集料混凝土是建筑材料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功能性建筑材料,轻集料混凝土能有效的减轻结构自重,并且具有良好的隔热和隔声效果,从而降低建筑的基础造价和总造价。本文主要从轻集料混凝土的特点及存在问题阐述了轻集料混凝土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轻集料;混凝土;发展 0 引言 在建筑业高速发达的今天,混凝土作为一种大众的建筑材料备受关注。21世纪的混凝土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向轻质、高强、耐久。发展结构用轻集料混凝土,能有效减轻结构自重,使混凝土向轻质高强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高性能混凝土在国内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高层建筑、海上建筑、公路桥梁、原子能工业等建筑中应用的越来越多,并带来了一定的技术经济效益,但是自重大使混凝土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若能有效减轻自重[1-3],并且达到轻质高强、耐久性好,其技术经济效益会更加显著,由此高性能化轻集料混凝土的发展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与普通高性能混凝土相比,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能够在保持较高强度的基础上,使混凝土的自重降低20%以上,这对于结构恒载占有较大比例,且对材料性能具有较高要求的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海洋工程等现代大工程而言,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较高性能普通混凝土无疑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4-5]。 1 我国轻集料混凝土的应用发展现状 我国轻集料混凝土发展和应用相对较晚。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人造轻集料,先后研制成黏土陶粒、页岩陶粒和烧结粉煤灰陶粒,几经起伏目前年产量达300万立方米。据1990年对北京、上海、黑龙江、吉林、沈阳等10个省市不完全统计的资料表明,从70年代-80年代的10年中,用于房屋建筑外墙板的轻集料混凝土约占其总量的50%;用于建筑砌块约占砌块的27%。但是,由于我国的轻集料质量较差,以粉煤灰为主的其他品种陶粒的质量不尽人意。所配置的结构用轻集料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一般为1800kg/m3-1950kg/m3,抗压强度为C5-C25,既密度较大,而强度偏低,使其使用和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20世纪90年代我国轻集料混凝土的应用发生了出乎意料的变化。它在墙体中的应用从以高层建筑外墙板为主,改变成以高层建筑框架填充墙用的小型空心砌块为主的格局;而在承重结构中的应用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所减少,出现了近十年来的全国各地新建的万余栋高层、超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和高速公路桥等,极少应用结构轻集料混凝土的奇怪现象,分析原因主要是国内轻集来过多偏重于是墙体材料的应用,而用于承重结构的高性能陶粒的生产与发展,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轻集料混凝土发展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

浅谈C100高强混凝土的配置研究

浅谈C100高强混凝土的配置研究 摘要:高强混凝土是采用普通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材料,另掺高效复合外加剂和活性掺合料配制而成,本文简要介绍了高强混凝土的特点、原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并给出用南宁本地的材料成功配制出C100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 关键词:高强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 近些年来,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物趋向高层化、大型化和大跨度发展,因此,高强混凝土也得到广泛的应用。尽管国际上C100级高强混凝土的配制技术比较成熟,国内在试验室也已经成功配制出C100~C150高强混凝土,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普遍认可或通用的高强混凝土配比的设计方法。本文根据南宁本地区原材料的供应情况(主要是砂、石、水泥),以及其他原材料的市场情况,通过试配和优化、反复修改后确定一个较佳的配合比。 1 高强混凝土的特点 1.1 强度高、节省材料 高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很高,可使钢筋混凝土柱和拱壳等以受压为主的构件的承载力大幅度提高。在受弯构件中,可降低截面的受压区混凝土高度。从而使构件截面减小,降低结构自重,增加有效使用面积,适用于大跨、重载、高耸等工程结构。 1.2 流动性高、早期强度高 高强混凝土在配制过程中使用高效减水剂等,能同时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早强的性能,可采用商品混凝土和泵送等机械化施工工艺。由于高强混凝土具有早期强度高的特点,施工中可以早期拆模,缩短拆模时间,加速模板的周转,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速度。 1.3 良好的耐久性 由于高强混凝土的低水灰比(水胶比),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有较高的密实性,抗外部侵蚀能力强,能承受恶劣的环境条件,提高结构的使用寿命。但是,高强混凝土受压时表现出较小的塑性和更大的脆性,随着混凝土等级提高,这一特征越明显。因此,在配制高强度混凝土时,不能单纯地追求抗压强度的高指标,而应兼顾混凝土在工程结构上所需要的其他力学性能指标。

轻质高强混凝土试验研究

轻质高强混凝土试验研究 发表时间:2018-06-15T15:06:46.7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作者:陈伟东[导读] 摘要:通过对轻质高强混凝土的试验研究,利用天山水泥和当地可用的原材料,配制强度等级较高的轻质混凝土。 新疆天山筑友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通过对轻质高强混凝土的试验研究,利用天山水泥和当地可用的原材料,配制强度等级较高的轻质混凝土。为我公司商混站提供科学合理的混凝土配制方案和数据支撑,提高在同行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轻质;混凝土;性能试验 前言:我公司的搅拌站以生产混凝土为主,为了满足以后混凝土市场的需求,我公司搅拌站必须具备生产轻质高强混凝土的能力。所以我公司有必要进行轻质高强混凝土的研发,利用当地可用的原材料,配制强度等级较高的轻质混凝土,为我公司搅拌站生产的轻质混凝土提供科学合理的配合比,此项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试验所用的原材料检测结果 1胶凝材料 本次试验采用天山水泥厂生产的 P.O42.5R水泥,其检测3天强度30.0兆帕,28天强度53.1兆帕,玛拉斯电厂F类I级粉煤,新疆105团S75矿渣粉,新疆哈密的硅灰,硅灰28天需水量比92%、28天活性112%。 2、粗骨料 从表1-1可以看出,本次试验所采用的页岩陶粒,除筒压强度和粒型系数结果不符合规范要求外,其他项目检测结果均满足GB/T17431.1-2010《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第1部分:轻集料》中的技术要求。从表1-2中可以看出,本次试验所采用的陶粒颗粒级配均满足GB/T17431.1-2010《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第1部分:轻集料》中的要求,基本满足轻质高强混凝土试验所需粗骨料的要求。 3细骨料 4 本试验采用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本次试验所采用的减水剂符合标准GB/T8096-2008《混凝土外加剂》中的要求。 二、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试验 为减少试配过程中原材料的浪费,特对相应的配比进行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试验。根据GB/T50119-201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试验方法检测水泥胶砂扩展度,找出胶砂扩展度在350±20mm范围内的掺量点,最终确定最佳掺量。本次试验中所用的减水剂与水泥的相容性一般,部分配比胶砂扩展度超过规范要求,基本可以满足GB/T50119-201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范》要求的胶砂扩展度。 三、轻质高强混凝土强度试验 本次试验根据JGJ51-2002《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的设计方法,设计轻质高强混凝土。一共设计13个配比,采用100mm×100mm×100mm正方体的三联试模成型抗压强度试件。现场进行试配及调试,根据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的方法测拌合物的坍落度、扩展度和表观密度,其结果详见表3-1。 表3-1 轻质高强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检测结果

轻集料混凝土

轻集料混凝土 轻集料混凝土是指用轻粗集料、轻砂(或普通砂)等为集料配制而成的干表面密度不大于1900公斤/米的水泥混凝土,也称多孔集料轻混凝土。 种类 轻集料混凝土按轻集料的种类分为:天然轻集料混凝土。如浮石混凝土、火山渣混凝土和多孔岩混凝土等。人造轻集料混凝土。如黏土陶粒混凝土、页岩陶粒混凝土以及膨胀珍珠岩混凝土和用有机轻集料制成的混凝土等。工业废料轻集料混凝土。如煤渣混凝土、粉煤灰陶粒混凝土和膨胀矿渣珠混凝土等。 按细集料种类分为:全轻混凝土。采用轻砂做细集料的轻集料混凝土。砂轻混凝土。部分或全部采用普通砂作细集料的轻集料混凝土。 按其用途分为:保温轻集料混凝土。其容重小於800公斤/米,抗压强度小於兆帕,主要用於保温的围护结构和热工构筑物。结构保温轻集料混凝土。其容重为800~1400公斤/米,抗压强度为~兆帕,主要用於配筋和不配筋的围护结构。结构轻集料混凝土。其容重为1400~1900公斤/米,抗压强度为~兆帕,主要用於承重的构件、预应力构件或构筑物。 特点 轻集料混凝土具有自重轻、保温隔热和耐火性能好等特点。 结构轻集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最高可达70兆帕,与同标号的普通混凝土相比,可减轻自重20~30%以上,结构保温轻集料混凝土是一种保温性能良好的墙体材料,其热导率为~瓦/(米?开),仅为普通混凝土的12~33%。轻集料混凝土的变形性能良好,弹性模量较低。在一般情况下,收缩和徐变也较大。轻集料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与其容重和强度成正比。容重越小、强度越低,弹性模量也越低。与同标号的普通混凝土相比,轻集料混凝土的弹性模量约低25~65%。 轻集料混凝土大量应用於工业与民用建筑及其他工程,可收到减轻结构自重;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节约材料用量;提高构件运输和吊装效率;减少地基荷载及改善建筑功能(保温隔热和耐火等)等效益。因此,在20世纪60~70年代,轻集料混凝土的生产和应用技术发展较快,主要向轻质、高强的方向发展,大量应用於高层、大跨度结构和围护结构,特别是大量用於制作墙体用的小型空心砌块。 中国从50年代开始研制轻集料及轻集料混凝土,主要用於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大型外墙板和小型空心砌块,少量用於高层和桥梁建筑的承重结构和热工构筑物。 轻集料技术要求 保温及结构保温轻集料混凝土用的轻粗集料,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 ㎜。结构轻集料混凝土用的轻粗集料,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0 ㎜。 轻粗集料的级配应符合表的要求,其自然级配的空隙率不应大于50% 。 轻粗集料的级配表 筛孔尺寸 d min 1/2d max d max 2d max 圆球型的及单一粒级累计筛余 (按重量计,% )≥ 90 不规定≤ 10 0 普通型的混合级配≥ 90 30 ~70 ≤ 10 0 碎石型的混合级配≥ 90 40 ~60 ≤ 10 0

高强与超高强混凝土配制技术

高强与超高强混凝土配制技术 陈友治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阐述了研究开发高强与超高强混凝土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制备技术和途径,说明了主要原材料及其性能要求。 关键词:高强与超高强混凝土;制备;材料性能 Abstract: Expounded in this article is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high-stregth concrete and superhigh-strength concrete and their manufacturing technique and relative approaches.The main raw materials and the required performance are explained as well. Key words: high-strength concrete and 引言 混凝土是人类最大宗的建筑结构材料,其发展可以划分为低强低耐久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三个阶段。从我国目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混凝土配制技术、施工性能、 设计和使用要求、施工机械及操作水平来看,目前正处于高强混凝土的配制和使用阶段, 这一时期还将经历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充分利用地方资源,研究优质实用的高强或超高强混凝土配制技术,全面提高混凝土的生产和使用水平,是建材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举措。 1 研究、开发、应用高强与超高强混凝土的重大意义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有能力拓展生存的空间。目前,人们正在向高空、地底及海洋进军,现代建筑物越来越高层化、大跨化、轻量化;在海洋深处建造大型结构物, 在海面上建造巨大的工作平台;越来越多的跨大江、深谷、海峡的大跨度桥梁和海底隧道 在建造。所有这些,都要求混凝土的质量越来越高。因此,高强度、高耐久性、高泵送性 是混凝土材料发展的方向。 目前,一般认为 C 50~C 90属高强混凝土范畴, C 100及以上强度等级是超高强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研究应用高强与超高强混凝土具有下列优越性: (1)有效地减轻结构自重。钢筋混凝土的最大缺点是自重大,在一般的建筑中,结构自重 为有效荷载的8~10倍。当混凝土强度提高时,结构自重降低。一些世界著名的专家预 言,80 %~90 %的钢结构工程可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代替,当混凝土强度达到100 MPa时,可以设计成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应当与钢结构一样轻,因为这时二者的 比强度(强度与质量的比值)大致相等[1]。 (2)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高强与超高强混凝土由于强度的提高、内部孔结构的改 善以及胶凝物质相组成的优化,其耐久性得到很大的改善。

《轻集料混凝土》

ZL复合轻集料干拌垫层混凝土 施工新技术 北京六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0年12月

1 前言 1.1 轻集料混凝土的现状 轻集料混凝土具有节能、节省资源、降低建筑造价等突出优点,轻骨料混凝土得到较快发展。骨料、轻砂(或普通砂)、水泥和水配制而成的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3的混凝土,称为轻集料混凝土。由于陶粒混凝土质轻、高强、保温等性能特点,决定了陶粒混凝土是目前生产量较大的轻质材料。目前我国陶粒总产量中粘土陶粒约占65%,其中很多地区的厂商为急功近利非法采挖农耕粘土作主原料,破坏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由于超轻陶粒市场大、粉煤灰等工业废渣的价格越来越贵,利用工业废渣的陶粒生产线相对较少,利废数量低于七八十年代。 轻集料混凝土具有质轻、抗震、耐火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楼面垫层及屋面找坡层等。然而由于轻集料的多孔性,使轻集料混凝土的特性与普通混凝土有很大的差异。轻集料的多孔、轻质的特点虽然可以降低轻集料混凝土的自重,但同样也会对轻集料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硬化后的强度和耐久性能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在拌合和浇筑阶段,由于轻集料多孔性质使轻集料的吸水率大大增加,轻集料混凝土在搅拌振捣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轻集料上浮分层甚至产生离析现象,这就给轻集料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带来了不利影响。另外,在轻集料混凝土硬化阶段,轻集料混凝土较高的水泥用量,且在轻集料混凝土早期硬化过程中混凝土体积稳定性与轻集料中水分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此外,轻集料混凝土硬化后的收缩变形较大,严重影响轻集料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1.2 陶粒混凝土垫层禁止使用 为保证北京市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北京市建设领域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根据北京市建委和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发布了《北京市建设工程禁止和限制使用建筑材料及施工工艺目录(2007年版)》,根据目录要求,黏土和页岩陶粒及以黏土和页岩陶粒为原材料的建材制品自2008年1月1日起,在北京市建设工程中停止使用。 1.3 研制新型轻集料混凝土 针对轻集料混凝土应用存在的问题,开发新型的轻集料混凝土势在必行。本项目的目的是开发一种干拌复合轻集料混凝土垫层,通过系统地研究轻集料的结构特性、影响干拌复合轻集料混凝土垫层性能的各项因素及干拌复合轻集料混凝土垫层的配制技术,配制轻质、工作性能佳、高耐久性和符合施工要求的干拌复合轻集料混凝土垫层,并建立各影响因素与轻集料混凝土性能的关系,为干拌复合轻集料混凝土垫层的系统配制和应用奠定基础。产品达到了优良的技术要求如下: 1.3.1产品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轻质、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 密度:600-800Kg/m3;

浅析高强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

浅析高强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 发表时间:2015-09-15T14:53:21.120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5月总第198期供稿作者:颜杰华[导读]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广陆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一个国家在材料科学领域所取得的成绩。 颜杰华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广陆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528100)【摘要】随着建筑理念和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物的结构形式越来越复杂,对建筑材料特别是混凝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具有优异性能的高强混凝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从高强混凝土的概念和优点入手,阐述了其性能要求和配制要求,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强混凝土;研究;应用;问题混凝土作为最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在建设行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高层建筑、大跨度结构物的不断出现,普通混凝土在某些时候已不能满足设计与施工的需要,随着材料学的不断发展,高强混凝土应运而生。高强混凝土以其强度高、耐久性好等诸多优点,在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地下防护工程等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取得的良好的经济效益,而其研究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一个国家在材料科学领域所取得的成绩。 1、高强混凝土的概念及优点高强混凝土是指强度等级不低于C60 的混凝土,是由水泥、粗细骨料、外加剂、矿物掺合料和水,通过常规工艺拌制生产出来的强度等级较高的混凝土。 高强混凝土与传统的混凝土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物截面尺寸小,较高的混凝土强度可以使构件的承载力提高,在相同荷载大小作用下,构件的截面尺寸可相应减小,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物的美观度,还有利于室内空间的利用;2、耐久性好,高强混凝土有较高的自密实性,因此耐久性较好,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使用寿命较普通混凝土高;3、经济性好,尽管高强混凝土的生产成本较普通混凝土高,但建筑物的混凝土和钢筋用量可大幅减少,且为施工工程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2、高强混凝土的性能要求 2.1 拌合物性能 高强混凝土拌合物应符合以下规定:1、泵送拌合物的坍落度不小于220mm,扩展度不小于500mm,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在5~50s 内,坍落度经时损失不大于10mm/h;2、拌合物在生产、运输及施工过程中不应产生离析和泌水现象,初凝和终凝时间应满足施工需求; 3、拌合物选用的试验方法要符合普通混凝土的现行国家标准。 2.2 力学性能 高强混凝土的等级强度可分为C60、C65、C70、C75、C80、C85、C90、C95、C100 九个等级(超过C100 的为超高强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在力学性能确定时选用的试验方法要符合普通混凝土的现行国家标准。 2.3 耐久性能 高强混凝土的抗冻、抗侵蚀、抗渗、抗碳化等耐久性能等级划分应参照普通混凝土的国家现行标准,且其早期抗裂试验的单位面积的总开裂面积不宜大于700mm2/m2。此外,用于受氯离子侵蚀环境条件、盐冻环境条件、盐渍土环境条件下的高强混凝土要满足规范上的特殊要求。 3、高强混凝土的配制要求 3.1 配合比要求 高强混凝土在配合比设计和选用时除了符合普通混凝土现行行业标准的规定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1、水胶比宜为0.24~0.34,胶凝材料用量宜为480~600kg/m3,砂率宜为35~42%;2、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的种类、用量应通过实验确定,矿物掺合料的用量宜为25~40%,若选用硅灰,则其用量不宜大于10%;3、设计配合比应在生产前根据骨料含水量进行调整,得出施工配合比;4、大体积高强混凝土应在配合比设计阶段控制其施工过程中绝热温升不超过50 度。 3.2 原材料要求 3.2.1 水泥 高强混凝土所用水泥应符合以下规定:1、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出厂时间不得超过3 个月,不得结块;2、水泥中氯离子含量应严格控制,不得大于0.03%;3、对于有预防碱骨料反应设计要求的结构物,水泥内碱含量应低于0.6%;4、混凝土强度等级超过C80 时,水泥28d 胶砂强度不宜低于50MP。 3.2.2 骨料 高强混凝土所用骨料应符合以下规定:1、宜选用细度模数为2.6~3.0 的II 区中砂,砂的含泥量不得大于2%;2、宜选用非碱活性的砂,不得采用再生细骨料;3、宜选用连续级配,最大公称粒径不大于25mm 的粗骨料,作为其来源的岩石抗压强度应比混凝土强度等级高30%,含泥量不得大于0.5%;4、宜选用非碱活性的粗骨料,不得采用再生粗骨料。 3.2.3 外加剂 高强混凝土所用外加剂应符合以下规定:1、外加剂性能应稳定,且与其他原材料有良好的适应性;2、宜采用高效减水剂,当配制C80 及以上等级混凝土时,减水率不宜小于28%;3、当应特殊要求采用膨胀剂或防冻剂等其他外加剂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3.2.4 矿物掺合料 用于高强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包括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钢渣粉和磷渣粉,应符合以下规定:1、宜选用I、II 级的F 类粉煤灰;2、粒化高炉矿渣粉用于C80及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时,不宜低于S95级;3、硅灰用于C80 及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时,其SiO2含量宜大于90%,比表面积不宜小于15000m2/kg;4、矿物掺合料的放射性应符合国家标准。 在上述掺合料中,硅灰常用于C80 及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硅灰是无定形的SiO2颗粒,粒径非常小,它不仅可以填充水泥颗粒之间的空隙,提高混合物的密实度,还能参与水泥的水化反应形成硅酸钙凝胶,因此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并且能提高后期强度,因此广泛地应用于高性能混凝土和高强度混凝土。

c高强混凝土配比

C80高强混凝土配比 C80混凝土强度高对材料要求也高: 水泥:优质52.5水泥; 粉煤灰:I级优质粉煤灰; 矿粉:不低于S95级,最好是S105级优质矿渣粉; 砂:级配合理的优质中砂; 石子:5-20mm级配良好的石子,针片状颗粒含量不超过5%或尽量小; 高性能减水剂:正常掺量范围内最大减水率不小于35%; 如果有其它性能要求尚需要复掺其它外加剂; 配合比范围:水泥 380kg,矿粉:120kg,粉煤灰:70kg,水:148kg,砂:720kg,石:992kg,外加剂:约8-10kg,只是一个大致的数,不作为工程应用依据。 如果有硅粉,水胶比、水泥、矿粉、粉煤灰均要做相应调整。施工条件,如泵送与否,也要做相应调整。如果需要根据实际材料确定确切的配合比可以再研究。 1)粗集料除进行压碎指标试验外,对碎石尚应进行岩石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其结果 不应小于要求配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R的1.5倍。 2)高强混凝土宜采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宜大于2.6,含泥量不应大于2.0%,泥块含量 不应大于0、5%。 3)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规范规定。当无可靠的强度统计数据及标准差数值时, 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平均值)对于C50~C60应不低于强度等级的1.15倍,对于C70~C80应不低于强度等级值的1.12倍。 4)高强混凝土所用砂率及所采用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的品种、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5)高强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00kg/m^3,水泥和混合材料的总量不超过550~ 600kg/m3,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胶结料质量的30%,沸石粉不宜超过10%,硅粉不宜超过8%~10%。各种混合料的掺用种类及数量,必须通过试验后确定。 6)高强混凝土配合比提出后,尚应进行6~10次重复试验进行验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