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改革文献综述

医疗改革文献综述
医疗改革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农村居民医疗改革探讨【文章摘要】

本文就我国目前农村医疗改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做了理论性分析。提出了国家应加大对农村医疗的财政投入,完善医疗政策,切实服务农民,增强宣传力度,防止对政策理解模糊。

【关键词】农村医疗改革农村医疗改革

一、绪论

1.1 我国农村医疗服务的界定

我国农村医疗服务界定的目的是解决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问题,特别是老年人和贫困人群的医疗保障问题,为各项卫生改革政策和措施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对此我国农村医疗服务的界定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的意见。

第一种观点,从法律的角度认为,享受医疗卫生服务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即:健康权),建立和完善农村医保体系是一种公平性的体现,也是农民公平享有健康权利的保障。

第二种观点,从福利的角度认为,医保作为全民可得的福利权,应被纳入公共服务范围,农村居民理应同城镇居民一样平等享有医疗卫生服务的权利。由于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其费用应由公共财政来支持。

第三种观点,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认为,医疗卫生服务是一种商品,应符合价值规律实行等价交换,不能因其他理由而无视市场规律。尤其是中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覆盖项目和范围的广泛性以及所面对的庞大人口基数,政府不可能承担得起这样庞大的开支。

第四种观点,就“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概念中“基本”一词的内涵界定而言认为,城乡居民有权得到“基本”医疗保健服务,超出“基本”层次的医疗服务应等同市场行为,实行等价付费。(在医改方向和目标确定后,“基本”医疗如何界定就成为制定医改方案和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

本人认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是指政府利用权利或公共资源,为满足居民基本健康的平等化,在分担居民健康风险的条件下,提供居民需求导向型的卫生服务时,既要解决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问题,又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

二、农村医疗改革的意义

农村医疗改革出台,将对农村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将有效地促进农村医疗卫生环境的转变,有利于我国农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将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农村医疗改革对广大的农村来说,是个里程碑,它将直接影响农村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继而影响农村居民千百年来的养儿防老保守思想,这有利于我国社会福利体系的建设。

三、我国农村医疗改革的现状

农村医疗在最初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由公共卫生所负责农村村民的基本医疗,后来,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变,公共卫生所基本上由乡村医生充当,此后,逐渐演变成私人诊所,因为资金匮乏、医疗设备差,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低等因素,同时政府全面放松了干预和控制,越来越多地依靠市场发展医疗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的商业化、市场化取向已显现出严重的后果,如医疗服务价格与费用迅速攀升,未能形成一系列整体性的医疗器械和一套完整的医疗服务体系,农民的医疗再次出现“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此外,农村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农民的身体健康是否真的可以“健康”下去是个不可确定的问题。自从2003年国家提出“新农合”,即新农村合作医疗后,绝大多数地区农村农民参与了新农合,只要参保人员每人每年交10元就可以享受新农合。这样的标准基本上对农民而言是没有任何负担的,农村参保人员几乎达到了80.5%的比例,这样农民若是出现小病便可去乡村医疗服务机构就医,大病则可以去指定医院就医,可以报销一定比例的医疗费用。

当前,农村重新建立了医疗服务社,国家投资资金,使农村合作医疗机构设施基本完善,卫生状况良好、医生技术水平也有保证。农民就医方便、快捷,可以解决农民的一般性病症,给农民群众带来了好处,农民对于此项政策也基本满

意。

医疗作为一项基本的国民福利,理应纳入公共服务系统当中,国民健康是一个国家的最基本的公民的健康权的保证。保障公民的健康权,是国家的义务和职责所在。

四、我国农村医疗改革存在的问题

4.1 政府对农村医疗改革的资金投入不足

尽管近几年政府加大了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提出了3年内各级政府预计投入医疗改革费用8500亿,政府对农村医疗改革费用的投入3年大概在1000亿左右,占医疗总投入的11.7%,但总体上仍然不足。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0%,但卫生总费用仅占世界总额的3%。2009年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投入占24.7%,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平均为75%左右),也低于很多发展中国家水平(平均为55%左右)。2009年中央财政卫生投入1277亿元,占中央财政总支出的2.9%,中央和地方政府卫生总投入为3900多亿元,仅占GDP的1.16%。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政府预算卫生投入为4439亿元,仅比2009年政府财政支出增加0.1个百分点。我国卫生总费用支出不足大大制约了农村医疗改革和完善。

4.2 农村卫生所医疗设备差

我国农村卫生所设施条件普遍比较落后,公共卫生体系薄弱,特别是边远地区缺乏必要的检查治疗设备,按照卫生部要求完成农村卫生院基本医疗设备的装备任务,房屋、设备和人员进行配套建设,农村卫生院的基本医疗设备配置标准必须达到34件,逐步满足农村居民的防保和基本医疗卫生需求。而我国有的农村卫生院医疗设备投入不足,卫生资源投放主要集中在城市,卫生资源分配与需求是“倒三角形”,很多地方县乡财政困难,对卫生事业重视不够,以致投入逐年减少,造成了农村卫生设施建设滞后,医疗设备陈旧,半数以上卫生院基本诊疗设备空缺,80%的农村医院没有检验、急救和交通工具,医疗设备简陋,只有简单的听诊器、血压计和温度计,就是我们所说的“老三样”,连一些基本的工

作都无法开展。

4.3 政府监管制度不完善

政府卫生部门对医疗机构存在重扶持、轻监管的倾向,近几年虽有些扭转,但仍不够有力。政府卫生部门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质量、合理用药、收费标准以及医疗广告等实施有效监管。但目前各级卫生部门都没有专门监管医院的机构,也缺乏监管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的人才。例如,不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各种门诊部(室)随处可见。这些形形色色的门诊部(室),多数不具备执业的条件。房屋设置不足或不合理,执业人员没有执业医师证,用药不规范,诊疗不安全。患者到这些门诊部(院)看病,往往是花了钱,看不好病,最后还得去医院。再比如,虚假医疗广告泛滥,屡禁不止,屡打不绝,已成为一大“顽症”和社会公害,它极大地损害了社会诚信,国家将此列为整顿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点,部署专项行动加以整治。

4.4 政府在农村医疗改革中的角色定位不准确

我国农村医疗改革领域出现的这些严重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的方面的原因,也有历史原因,既有文化因素,也有体制因素。从政府责任和扮演角色出发来分析造成中国医疗体系陷入困境的原因。医疗服务是私人物品,卫生服务是公共物品。根据比较优势的理论,政府与市场应该分工协作,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市场提供私人物品。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卫生发展的基本规则,但遗憾的是,并不是现行体制运行的规则。我们沿用的是计划经济年代形成的四位一体的体制:管办不分、医防不分、医卫不分、医药不分。政府错位非常严重。一方面,政府垄断了医院,效率低下,医疗服务提供不足,价格居高不下,“看病难”与“看病贵”并存,政府越位。另一方面,政府在传染病防治、妇幼保健、急救等方面投入不足,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不足,政府缺位。第三,政府既是规则的制定者,也是规则的具体实施者,即使裁判又是运动员,这种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的混淆,使得政府在医疗保障领域内的完全错位。可以说,在现行体制下,在政府的越位、缺位和错位的大背景下,医疗体制资源投入越多,政府愈加越位,

愈加缺位,也愈加错位。

4.5 医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技术水平低

医务人员是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目前,我国农村卫生所普遍存在高学历人员、业务骨干、农村实用中初级卫生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医技水平也参差不齐,累计平均的培训时间是7.3个月,其中经济富裕地区的村医累计培训时间为7.8个月,而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地区村医平均只受过5.7个月的培训。农村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各方面的素质普遍不太高,服务设施和基本条件也比城市差,影响了卫生服务的提供能力和水平。有相当部分医务人员没有经过正规医学院校学习,他们中有一部分是半路出家或子承父业的医务人员。因此即缺乏患者至上的服务意识又缺乏扎实的技术水平。

以四川省为例,全省农村医务人员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仅占乡村医务人员总数的3.1%,20.3%的医务人员为在职培训合格者,由于经费等因素的制约,90%以上的农村医务人员极少接受继续教育、进修学习,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受到限制。而且人才流失现象突出,四川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乡村医生收入水平低,导致农村医务人员不稳定,选择外出打工、改行等现象较为普遍,流失情况比较严重。正规大中专毕业生也不愿意到基层医院,更难长期留住。

五、解决我国农村医疗改革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解决我国农村医改存在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强化政府责任”。要依据中国国情,全面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在明确医疗卫生事业,社会公益性质及基本目标定位的基础上,以构建农村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突破口,合理选择政府对农村卫生事业的干预重点和方式。

总结

我国的农村医疗改革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已经不再是一个新生的事物,这项

政策已经在全国基本覆盖,大多数农民已经受益,感受到了这项政策带给他们的最直接的好处。但是,在一个新政策开始执行的最初阶段,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弊端会在执行的过程当中逐渐的显现出来,显示它不成熟的地方。但是,我们不可否认这项政策出台的现实意义。任何一项改革都是一项充满艰苦困难的过程,农村医疗改革涉及面广、程序复杂,其所面临的困难更是可想而知,但是,只要坚持把“政府主导,市场支持,民众参与”三者结合起来,寻求一个动态的平衡、良性的循环过程,相信农村医疗改革在不断实践中完善,最终会令大家满意,它必将成为我国农村医改的典范,一定能够发挥其作用,解决农民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并使之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马若兰,秦兴平.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我国农村医疗改革[J].视点杂志,2010(6):6-8

[2] 顾海,陶丽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机制中效率与公平问题的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12):708-710

[3] 李向云,杜元钰,金志训.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现状分析及改进思路[J].宏观经济管理,2004(11):12-15

[4] 李东.西部农村卫生资源供给与农户需求分析报告.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 张建华,郑文贵,尹爱田.乡村医生行医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19):232-234

[6] 杨悦,尹戎.关于中国卫生资金配置的评价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20):526-528

[7]李绍光.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5):16-20

[8] 唐德龙,冯英.我国农村医疗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分析[J].2005(1):25-27

[9]胡雪,李丽丽.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6-34

[10]陈锡文.中国农村公共财政制度(第一版)[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11]张晓山.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2003(1):14-24

[12]于振海.卫生资源严重失衡[J].瞭望新闻周刊,2003(6):32-36

[13]高强.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J].农村经济,2003(2):34-39

[14]秦晖.从医改失败看我国公共服务部门的问题[J].中国改革论坛—医疗保障专题,2007(8):78-80

[15]黄晓慧.我国农村医疗改革现状与趋向[J].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月刊,2007(7):167-170

[16] 胡兰英.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J].农村经济,2005(11):70-72

[17] 顾昕.医改重构政府角色抓小放大建立第三方购买制度[J].2006(2):12-15

[18] 张雪峰.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问题研究[J].理论探索,2005(1):21-26

[19] 马晓洁.加大农村医疗卫生财政支出[J].中国发展观察,2007(2):23-40

[20] 四川省卫生统计提要(2007)[Z].四川省卫生厅,2008

[21] Guan,X,Zhan,H.J.,& Liu,G.(2007).nstitutional and individual autonomy:investigating predictors ofattitudes toward institutional care in ChinaI[J].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 Human Development,64,83–107

[22] Hill,T.D.,Ross,CE.,& Angel,R.J.(2005).Neighborhood disorder,psychophysiological distress,and healthJ[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46,170–186

有关新课程实施的参考文献

有关新课程实施的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EB/OL]. 国务院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EB/OL]. . com/view/. [3]吴小鸥.《新课程改革教材建设十年回顾及趋势展望》[J]教育科学研究 2012′1 [4] 陈兴中,付强,蔡小蓉. 《盘点新课堂——成都市郫县新课程改革调研报告》[J].教育科学论坛.2010 年第 1 期(总第 271 期) [5] 杨新宇.《西部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 《教学与管理》 2012年2月20日 [6] 张文革. 《重庆市初中地理学科新课程课堂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 万方数据:王毓殉. 《天津市普通高中教师适应新课改情况调研报告》[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年4月第2期 [8] 董洪丹,卢志,李维明,陈静亦,贾贵洲. 《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J]. 教育科学论坛. 2011年第3期(总第285期) [9] 白秀英、任丽平. 《陕西省高中物理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J].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11月.第24卷第4期 [10] 孙枝莲,胡卫平,温彭年,李金碧. 《山西省初中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报告》[J]. 教育理论与实践.第25卷(2005年)第7 期第35-39页 [11] 赵爱君.《浅谈实施县级中学新课程改革》[J]. 科技教育.发展月刊 [12] 杭州市教育局调查组.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J]. 新课程在实施 [13] 马仲明①马力②. 《湖南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调研报告》[J].当代教育论坛.2009年第4期(下半月刊) [14] 万伟. 《高中教师在变革中成长———基于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报告》[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年第8期 [15] 万伟. 《高中教师在变革中成长———基于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报告》[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年第8期

农民工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农民工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工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是我国经济建设中重要的生力军,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特殊群体,也是当前我国一个庞大的弱势群。然而他们的社会保障程度低,面临着各种尴尬和困难,这一问题引起了学术界以及政府的关注,其中,农民工医疗保险是社会公认的亟需解决的三大保障项目(养老、工伤、医疗)之一。农民工在城市中生活和工作的条件都是最脏、最累、最危险的,较为恶劣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条件无法保证甚至损害农民工的健康权益,其微薄的经济收入,难以承担城市中昂贵的医疗费用。这不仅仅不利于农民工的健康,容易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也不利于工业化人力资本的积累,不利于城市的发展和稳定与和谐社会的建立。因此对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笔者通过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对它们的观点综述如下。 二、主题部分 从公开发表的已有成果来看,学术界有关农民工医疗保险的研究大致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民工医疗保险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杜受祜、陈希勇认为家庭健康保障是目前农民工健康保障体系的主要方式,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公平性和可得性差,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还不能满足农民工健康保障的需求,农民工医疗救助状况令人堪忧。(杜受祜、陈希勇,2008)朱友梅,刘子森从调查中得出农民工的健康防护意识匮乏,习惯于以身扛病,心理健康状况的堪忧,他们不仅外部对其没有足够的保护措施.如企业保险、工伤赔偿,其自身的健康防护意识也极其缺乏。(朱友梅、刘子森,2009)宋静、冷明祥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农民工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农民工作为流动入口的主体,是寄生虫病和传染病在城市的传播和流行的重要传染源。而农民工

医疗保险概述

医疗保险概述 医疗保险大家都知道的,但是真正的医疗保险并不只是大家所知道的,下面小编为你揭开医疗保险的面纱。 医疗保险是指为被保险人的治疗疾病时发生的医疗费用提供保险保障的保险。这时,医疗费用不仅包括医生的医疗费和手术费用,还包括住院、护理、使用医院设备的费用以及各种检查费用和医院杂费。医疗保险是健康保险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医疗保险中,由于疾病的发生导致被保险人遭受实际的医疗费用损失,这种损失可以用货币来衡量。所以,医疗保险可以具有补偿性,即保险人在保险金额的限度内补偿被保险人实际支出的医疗费用。医疗保险也可以采用定额给付方式,但只在某些特定保障项目中适用,如住院医疗费、手术费、护理费等。当医疗保险采用补偿方式时,保险人通常是按照实际医疗费用进行补偿。 医疗保险的费率厘定不仅取决于被保险人的年龄,还到决于被保险人的性别、健康状况、职业与嗜好等因素。例如,性别与某些疾病的发病率相关,某些职业的工作环境及特点与某此疾病的高发率相关。因此,医疗保险的纯保费是依据损失率来计算的。

医疗给付保险的承保条件一般比较严格,对疾病产生的原因需要直当严格的审查。为防止已患病的被保险人投保,长期医疗保单中常规定一年观察期(多为半年),被保险人在观察期内因疾病支出的医疗费,保险人不负责。观察期结束后,保险人才开始承担保险责任。 医疗给付保险一般规定一个最高保险金额,保险人在保险金额限度内支付被保险人所发生的费用,超过此限额时,则保险人停止支付。医疗费用分摊条款是医疗给付保险的又一主要特征。该条款通常要求被保险人承担部分医疗费用,用以鼓励被保险人将医疗费用控制至最低,从而有助于保险人将医疗给付保险的成本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上。医疗费用分摊条款通常采取免赔额和比例分担两种形式。免赔额通常是一个固定额度,如100元或200元。只有当被保险人支付的医疗费用超过一固定额度,保险人才开始支付该保险单下发生的医疗费用。大部分医疗给付保险单中都包括一个年度免赔额。在每一日历年度内,被保险人必须先行支付规定的数额,保险人负责承担超过部分的医疗费用支出。医疗费用分摊的另一种形式为比例分担,即以地超过免赔额以上的医疗费用,采用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共同分摊的比例给付方法。如许多医疗给付保险中都包含了20%的比例分担条款。在该条款下,被保险人在支付了免赔额之后仍需支付其余部分医疗费用的20%。这样,既保障了被保险人的经济利益,又促进了被保险人对医疗费用的节约。大多数医疗保险还规定了停止损失条款。停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研究文献综述

2011年12月,教育部印发包括义务教育语文在内的十九个学科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坚持了《语文课标实验稿》的改革思路和基本理念,同时又根据社会和教育的发展需要,进行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等方面的修订和完善,修改达二百多处!课程标准的完善更新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指引着各学科教改的前进方向。《语文新课标》一经发行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语文教育届掀起了一股研究探讨《语文新课标》的风潮,教育类期刊高频出版相关文章。随着2012年秋季学期《语文新课标》的实施,针对《语文新课标》的研究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研究范围涉及比较研究、课程性质、课程理念、教学建议、增删条目等方面。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通过“文献”,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主题,搜索出2012年至2014年10月共652篇文献。本文中,重点对发表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1年)的文章进行分析,尝试总结归纳出目前关于《语文新课标》研究的重点与不足,为下一轮课程标准的修订提供理论支持,推进语文学科的建设。 一、搜索结果分析 从总体发展趋势看,《语文新课标》研究具有明显的时间分布特征:集中在2012年和2013年,2014年陡然下滑。如此短暂的三年,研究文献竟有552篇之多,涉及期刊论文、优秀硕士论文、会议论文。2014年的研究降温也暗示出《语文新课标》研究告一段落,对此前的文献进行整理也显得尤为必要。 对文献主题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对《语文新课标》进行整体解读的文章数量最高,其次是比较研究,学习体会占很大一部分。对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内容和实施建议的文献研究也有一定数量。 研究《语文新课标》的文献作者中,绝大多数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小学教师作者不到百分之十,同时,这小部分一线教师的写作内容多偏向于学习心得体会等主观体会类,比如陈宝铝《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学习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之浅见》(2013年)。 二、《语文新课标》研究的角度 (一)比较研究 1.与2001年版《语文课标实验稿》相比 从时间横向上看,《语文新课标》批判继承《语文课标实验稿》(2001年)的内容与改革思路,在众多二者的对比研究文献中,较为系统全面的是扬州大学马琳的硕士论文《2011年版和200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比较研究》(2013年),该论文从两版语文课程标准产生的背景、课程标准的内容和结构三方面进行比较,其中课程标准内容比较部分包括前言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附录,基本覆盖《语文新课标》的全部范畴,文章最后还对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了思考并提供相应建议。 2.与国外母语课程标准进行对比 通过统计发现与我国进行比较研究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以及英国等等。在这些国家中,将美国作为比较对象的频率较高。其中硕士论文如湖南师范大学杨益斌《中美母语课程标准小学写作部分的比较》(2012年),期刊文献有曾素林、郭元祥二人共同撰写的《中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比较及启示》,他们通过两国课程标准理念与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标准实施建议的比较得出我国的课程标准在体现教育公平、课程目标设置等方面的不足以及三条完善途径:“重视相关研究结论和研究证据的支持,提高课程标准的实证性;着力课程目标细化、具体化,增强其可操作性、可评估性;加强学科联系和渗透,重视跨学科学习语文。”[1]

关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文献综述

关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文献综述4 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医疗保险) 前言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出台的历史背景 2002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2011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比2002年上升了12.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18867万人。国家统计局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的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5万人,占50.32%。同2000年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上升1.91个百分点。城镇人口比重增加,老龄化的进程加快,意味着那些城镇居民对医疗保险需求的人群也随着增加。为了实现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的目标,国务院决定,从2007年起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起初,城镇居民保障重点在住院和门诊大病,其中,提到了:(1)参保范围: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都可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缴费和财政补助标准:2007年时,中央对中西部的补助标准是20元,成年人个人缴费是70元,其每年每人的筹资标准是220元,学生儿童个人缴费10元,其每年每人筹资标准是100元。重度残疾、享受低保待遇和特殊困难家庭的学生儿童,个人不缴费,医疗保险费由中央补助25元。成年人中低保,重残,低收入60周岁以上老人中央补助50元,个人不缴费。2013年时中央财政补助是188元,成年人缴费是70元,学生儿童个人缴费30元,由于省市县级补助情况不同,每人每年的缴费也就相应的提高。重度残疾、享受低保待遇和特殊困难家庭的学生儿童,个人不缴费,医疗保险费全部由政府补助188元。成年人中低保,重残,低收入60周岁以上老人中央补助50元,个人不缴费(详见图表一,图表二)。(4)起付标准和报销比例:一级医疗机构起付标准为100-540元,其报销比例为60%-80%。二级医疗机构起付标准是250-720元,其报销比例为50%-70%。三级医疗机构起付标准是500-980元,其报销比例为40%-60%。(换句话说,住越小的医院,报销的费用也就越多)。当然各地经济情况有所不同,在订立其起付标准和报销比例也就不同,不过,都是参照以上标准来订立(详见图表三)。(5)基本保额:2007年时,一个自然年度内,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最高支付限额为每人每年12000-18000元如果是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门诊透析治疗)、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器官移直抗排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门诊用药治疗),精神病(门诊用药治疗)(简称“门诊大病”)的患者,年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可提高到每人2万元。学生,儿童因患白血病及其它恶性肿瘤的费用报销可在最高支付限额基础上提高20%。到了2013年,最高支付限额为90000元(详见图表三)。具体报销比例和累计最高报销限额由各统筹地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此外,国务院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就医管理,经办管理和服务,基金管理和监督,信息系统的建设,相关制度衔接做了相关规定。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文献综述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文献综述 第一部分绪言 在这一部分中,着重介绍基础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发生的历史背景,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取得的成就,通过对原有课程标准的深入分析,进而提出课程改革是当务之急,并预测其走向和趋势,最后给出改革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对策。 第二部分历史发展 在我国基础义务教育阶段,由于过去课程普遍反映为繁,难,偏,旧,很不适宜当今社会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此年龄阶段的心理发育的特点,所以课程改革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自2003年起提出新课程改革的方法和思路,2007年开始加大了改革的深度和力度,从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第三部分现状分析 在这一部分,我着重分析几个重点问题,并且以此为突破口,希望管窥蠡测对整个新课程改革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进一步明白新课程改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一关于语文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 新的语文课程理念包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即人文性,实践性和民族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二当今课堂教学中的异化现象 在异彩纷呈的教学新现象中,我有一些明显的感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轻知识与技能的传授;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教学过程重合作探究,轻独立思考。从而在一些课程上造成了本末倒置,缘木求鱼。 三新课改与学校文化的重建 学校应该是一个目标明确的场所,一个相互交流思想的场所,一个充满正义感的场所,一个纪律严明的场所,一个互相关心的场所,一个欢庆聚会的场所。构建和谐校园,追求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应该是终极追求。所以,它的基本观点有:无限相信教师和学生的潜力;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实验的基本途径有: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建设数码社区;构筑理想殿堂;优化家校合作。对于现行体制,有四大改变: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传统教育改革和科研的范式。 四对于教师对于新课改的冷漠态度的审视 这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教师个体被动,专业自主权欠缺;竞争专制的学校文化氛围;封闭保守的传统文化教育观念。如下建议仅供参考:倡导自我更新的教师专业发展;营造合作民主的学校氛围;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创立健康的社会运行机制和人文环境。 五新课改推行过程中的欠缺 难以拿捏指导的力度,教师的教学无所适从;难以适应师生关系的改变,教师担心失去尊严;难以整合过去的经验,教师对知道缺乏信心;难以通晓评估的理念,教师指导压力重重;难以整合多元化学习经历,教师的理解更添困惑。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教师的专业发展要以教师的专业需要为起点;关注教师是环境互动的产物,伙伴协作致力于改变情景脉络。 第四部分未来趋向及建议

国外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浅谈

国外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 摘要:大学生医疗保险是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发展较为成熟美、英、德、法、新加坡等5个国家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和完善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包括完善多层次的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强制实行大学生医疗保险等。 关键词大学生医疗保险国际比较 一、文献综述 1.国内学者的研究 我国有关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因此理论研究较少,可以说目前,大多数研究只是通过对大学生医疗保险现状的描述,进而提出初步的建议或措施,还缺少对于新的大学生医疗保险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 (1)对现行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存在问题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费医疗不再能满足大学生的医疗需求,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大学生公费医疗存在的问题,研究此类问题的学者也逐年增加。 刘铁明(2006)认为,在突发疾病与意外事故前,目前的大学生公费医疗显得苍白无力。传统的公费医疗体制下,对于一旦出现大、重疾病的学生来说,有限的投入成了杯水车薪。易建明,陈阳林(2007)简要分析大学生医疗保险的问题,他们认为大学生医疗保险全国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且保障水平低,学生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过重;国家财政拨款不够,学校承担责任不够。余青、戚巍(2007)指出当前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面临的问题有:公费医疗不再适应社会发展;公费医疗地域限制太大;重大疾病患者难以得到医疗保障等等。安华(2009)认为目前的大学生公费医疗社会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差。现行的大学生公费医疗体制中,国家将计划内大学生的医疗经费拨给各高校后,各校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制定报销比例。各地各校的标准都不一样,可以说是各校管各校,社会化程度低,医疗保险抗风险的能力较差。 (2)对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障的筹资制度的研究 李均(2006)针对现状得出应该探索适应大学生筹资形式的社会医疗保险制

合作学习研究文献综述

合作学习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完善 ,合作学习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专家学者对合作学习进行了大量而广泛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与研究,本文试就这合作学习研究方面做一综述。 关键词:合作学习概念理论基础现状与问题分析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并于80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的合作学习,在80年代被介绍到了我国,90年代在一些学校中开始采用,但真正在我国引起重视还是在新世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之后。《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中也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这次改革促使国内越来越多的教育人士关注合作学习, 中小学的教师和学生几乎都能对合作学习有比较准确的认识, 课堂中越来越多的师生从合作学习中受益。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以“合作学习”为关键词搜索到2001 年至今的论文2110余篇, 可见其影响的广泛。 一、关于合作学习的概念 关于合作学习的定义有很多,以下是国内外若干代表性的合作学习定义: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教授斯莱文认为 ,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根据他们整个小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著名学者,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美国肯塔基大学嘎斯基教授认为 ,合作学习是为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 ,由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合作与互助的学习活动。英国著名学者赖特认为 ,合作学习是学生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在小组中共同学习的学习环境。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沙伦博士认为 ,合作学习是组织和促进课堂教学并以自主与合作为基本特征的一系列教学方法的总称。[1]我国以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王坦在《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中提出的定义较为权威以及达成了共识“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2]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文献综述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文献综 述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文献综述 第一部分绪言 在这一部分中,着重介绍基础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发生的历史背景,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取得的成就,通过对原有课程标准的深入分析,进而提出课程改革是当务之急,并预测其走向和趋势,最后给出改革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对策。 第二部分历史发展 在我国基础义务教育阶段,由于过去课程普遍反映为繁,难,偏,旧,很不适宜当今社会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此年龄阶段的心理发育的特点,所以课程改革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自2003年起提出新课程改革的方法和思路,2007年开始加大了改革的深度和力度,从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第三部分现状分析 在这一部分,我着重分析几个重点问题,并且以此为突破口,希望管窥蠡测对整个新课程改革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进一步明白新课程改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一关于语文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 新的语文课程理念包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即人文性,实践性和民族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二当今课堂教学中的异化现象 在异彩纷呈的教学新现象中,我有一些明显的感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轻知识与技能的传授;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教学过程重合作探究,轻独立思考。从而在一些课程上造成了本末倒置,缘木求鱼。 三新课改与学校文化的重建 学校应该是一个目标明确的场所,一个相互交流思想的场所,一个充满正义感的场所,一个纪律严明的场所,一个互相关心的场所,一个欢庆聚会的场所。构建和谐校园,追求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应该是终极追求。所以,它的基本观点有:无限相信教师和学生的潜力;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实验的基本途径有: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建设数码社区;构筑理想殿堂;优化家校合作。对于现行体制,有四大改变: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传统教育改革和科研的范式。 四对于教师对于新课改的冷漠态度的审视 这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教师个体被动,专业自主权欠缺;竞争专制的学校文化氛围;封闭保守的传统文化教育观念。如下建议仅供参考:倡导自我更新的教师专业发展;营造合作民主的学校氛围;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创立健康的社会运行机制和人文环境。 五新课改推行过程中的欠缺 难以拿捏指导的力度,教师的教学无所适从;难以适应师生关系的改变,教师担心失去尊严;难以整合过去的经验,教师对知道缺乏信心;难以通晓评估的理念,教师指导压力重重;难以整合多元化学习经历,教师的理解更添困惑。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教师的专业发展要以教师的专业需要为起点;关注教师是环境互动的产物,伙伴协作致力于改变情景脉络。

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将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基础建设也迅猛发展,城市需要大量劳动力。而我国有 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并且农村生产力低下,农民收入水平极低,不能满足生活 上和子女的上学需要,于是农民进城务工成为必然趋势。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 政治体制,在从传统社会像现代社会转变的这一过程中,出现了职业流动和社会身 份转变不一致、不协调,从而产生了我国特有的在城市从事劳动的农民即农民工。 因此关于农民工的医疗保险的研究涉及到各个方面。本文要介绍的文章是以下几个 方面:一、农民工医疗保障的现状研究;二、农民工医疗保障的障碍问题研究;三、农民工医疗保障的对策研究;四、国外关于农民工研究现状。 一、农民工医疗保障的现状研究 邵念、陈爱云指出“这一群体患病后不就诊、应住院不住院、住院后提前出院、选择低廉自我医疗措施的比例相当高。同时,他们收入不高且不稳定,在城市中几 乎享受不到任何形式的社会保障,在面临较大疾病风险时,就会陷入‘吃饭还是吃药’的两难境地”①。 王芳在《医疗保障的社会分层分析》中提出,现阶段我国城市中的农民工基本 没有医疗保险,大多数农民工根本享受不到单位的医疗保险待遇,而是完全依靠自 己有限的个人积蓄,这种依靠自身的保障是一种十分脆弱的保障,不利于促进社会 公平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②。 针对农民工目前这种无保障的现状,不少城市尤其是外来农民工比较多的经济 发达的地区,对农民工医疗保障模式进行了探索。杨艳、陈立坤、唐荣分析了上海、北京和深圳三个城市为农民工提供医疗保障政策和措施后指出“这些政策都将农民 工当成可长期在同一个城市居住的人来对待,所实施的保障模式大致和城镇职工的 医疗模式相似。但是农民工的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强,不适合这些具有很强地区性 的保障政策③。 ①邵念、陈爱云.浅析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障现状[J].农民工医保,2010(10). ②王芳、卢祖洵、王红、肖峥山.医疗保障的社会分层分析[J].中国社会保障,2009(10). ③杨艳、陈立坤、唐荣.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探讨[J].北京市计划经济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5).

惠州市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细则概述

惠州市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条根据《惠州市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办法》(惠府令第74号,以下称《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下列用语的含义:?居民是指具有本市户籍的城镇和农村户籍居民。职工医保是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灵活就业人员)。 居民医保是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社保所是指乡镇(街道)社会保险管理所。?特困群众是指本市户籍人员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农村“五保户”、城镇“三无对象”(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和经市、县(区)人民政府确认的其他特殊困难居民及完全丧失或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居民。?医保费是指社会基本医疗保险费。?医保基金是指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包括职工医疗保险基金、居民医疗保险基金和医疗保险补助基金。?灵活就业人员是指具有本市户籍的下岗失业人员及未实现就业的居民。 社会申办退休人员是指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在本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及其下属机构(以下称社保经办机构)按月领取养老金的无单位退休人员。?大学生是指在本市各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含高职、民办高校、独立学院)、科研院所中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含港、澳、台、华侨学生);中职技校学生是指在我市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含民办)接受全日制教育的学生;大学生和中职技校学生以下统称为大中专学生。 困难企业是指经县(区)以上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管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以下称人社)和财政部门认定为生产经营确有困难的国有、集体企业。 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是指乡镇卫生院、行政村卫生站和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门诊定点机构是指参保人按照长住地就近的原则,选定作为本人或家庭成员门诊首诊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和二级、三级定点医疗机构。 医疗费用的自付比例部分是指参保人住院治疗时发生的符合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并由个人按一定比例支付的部分医疗费用。?参保证明是指由社保经办机构出具的居民参保证明或社会保障卡以及参保职工目前使用的社保IC卡。 第三条各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负责辖区内居民参保的宣传发动、政策咨询,并在每年的10至12月份组织村民委员会和社区工作站动员所有居民参加居民医保。一个村原则上由村民委员会统一选定一个缴费档次,并统一为辖区内居民代办参保缴费手续。?社保所应加强对参保人资料的审核和管理,原始资料应按要求归档,并于每年的3月31日前移交给所属县(区)社保经办机构。?各门诊定点机构均应为登记管理的参保人办理门诊就医登记手续,并上传到所在地的社保经办机构;同时应按规定为参保人建立健康档案和进行健康指导。?第四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所有用人单位均应按有关规定到经营地或工商登记地的地税部门及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参保及缴费登记,并按规定每月到地税部门申报缴纳职工医保费。 符合参加居民医保条件的居民,到户籍登记地社保经办机构或社保所办理参保手续。 大中专学生到学校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或社保所办理参保手续。?第五条职工医保由所在单位统一办理参保手续。居民医保以家庭为参保单位,同一户口簿内符合参保条件的成员必须按同一缴费档次同时参保。大中专学生由学校组织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参保。? 在全日制学校就读的学生或未满18周岁的居民,不能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职工医保。?第六条参加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应按相应的规定按时参保缴费。?(一)用人单位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及社会申办退休人员办理参加职工医保时,由用人单位和灵活就业人员及社会申办退休人员按有关规定到地税部门和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参保、缴费和登记等相关手续。?(二)村民委员会为本辖区内居民办理参保时,应由家庭填写《惠州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表》,由村民委员会代收医保费。村民委员会应汇总《惠州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表》报送所在乡镇(街道)社保所或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参保登记手续。 居民以家庭为单位参保时,应向社保经办机构或社保所提供户口簿及复印件,同时填写《惠州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表》,办理参保登记手续。?(三)大中专学校为大中专学生办理参保(参加B档)时,应由学校或班级统一填写《惠州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表》,同时提供参保大中专学生的身份证复印件,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参保登记手续。?(四)特困群众参加居民医保(参加B档)时,应持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发放的有效证件或残疾人联合会发放的残疾证明(只限各类残疾一级和二级人员)随家庭一起参加居民医保。 第七条职工医保费由地税部门负责征收;居民医保费由社保经办机构负责征收。?退休时办理了逐月缴费的参保职工,如需改为一次性趸缴,其退休后的职工医保缴费年限计算为一次性趸缴的缴费年限。?由村民委员会代办参保缴费的,在办理参保登记手续后,村民委员会应到社保经办机构指定的收费单位缴纳代收的居民医保费。 居民以家庭为单位办理参保缴费的,居民应凭社保经办机构或社保所打印的缴费凭证,到社保经办机构指定的收费单位缴纳居民医保费。?由学校组织参保的大中专学生的医保

新课改文献综述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文献综述 前言 目前,“教师角色”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表述,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顾明远在《教育大词典》中指出,“教师的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联系的被期望行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实际角色行为;二是教师角色期望。”有些学者认为,教师角色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所需要明确和适应的定位问题,是与其教学行为、管理行为有着直接联系的,也是教师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领域。 我国已经进入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全面推广阶段,新课程在理念和价值目标上都进行了重构,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角色的研究也因此呈现了新的态势,要求明确教师角色、职责,并在观念、素质等各个层面作了调适。 正文 一、新课程下教师角色内容研究 1、教师角色内容的宏观研究层面。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师应该是“引导者、合作者、学习者和研究者”。以此为契机,教育者和一线教师们开始了对教师角色的研究。袁振国(2001)、解学仁(2003)、顾永清(2004)、朱沛雨(2005)等对传统教师知识传播者角色进行了反思与批判,认为教师角色可以分为:“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研究者、开发者、创造者、合作者、设计者、实践者、参与者、决策者、协调者、父母与朋友等。而韦娟(2004)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分析认为:“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师应该是学习的组织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从专业化发展的角度看,教师应该与学生、同事共同发展的个体;从教学的实施过程来看,教师应该成为反思性实践者;从职业专业化的角度看,教师应该成为教育教学的临床专家;从学校民主管理的角度看,教师应该成为学校和班级民主管理的参与者。”刘兴民(2004)认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转换的内容有:由知识的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指导者、促进者;由教书匠成为研究者;由课堂的执行者成为教育教学意义上的交往者;由个体劳动者成

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研究 +文献综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研究生学位论文文献综述 研究课题 研究生 年级2009级 学科、专业农村与区域发展-农村金融与保险 攻读学位农业推广 导师 学院经济学院

论文工作的 起止时间2011 年10月-2012 年10月 2011 年月日 注意:1、上页仅为文献综述封面样本,研究生本人写出文献综述具体容。 2、请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暂行规定》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撰写规》的有关要求撰写文献综述。 3、请进入https://www.360docs.net/doc/d04714720.html, (一)点击“培养工作”,在“中期考核”中下载: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暂行规定 (二)点击“学位管理”,在“论文评审与答辩”中下载: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撰写规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变革的巨大力量。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劳动力综合素质低,使得他们大多从事于劳动密集型及体力型行业。超长的劳动时间、高负荷的劳动强度、简陋的生活条件及有限的收入,使得这一群体巫需获得医疗保险,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然而,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二元制度,所衍生的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社会结构、二元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形成和固化,农民工长期被排除在医疗保障制度之外。少数地方政府虽然自行制定了有关农民工医疗保险的政策,但由于各地农民工医疗保险模式差异大、医保关系转移接续难等问题,农民工的参保率普遍偏低。现阶段,基于农民工健康保障问题的重要性和农民工对医疗保险需求的迫切性,就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进行研究,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城市化建设,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推动社会公正和谐,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以医疗保险相关理论为指导,阐述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险的探索与实践,结合市的农民工医疗保险现状调查,分析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进而促进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接轨。 一、农民医疗保险问题的研究背景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我国工业化率已超过50%,而城市化水平却只达到36.09%,两者相差近15个百分点,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相比,落后近10个百一分点。由此可以断定,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现象也必将长期存在。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一项研究显示,在2025年前中国城市将面对40%至50%城市人口都将是农民工的事实。如果政府不能有效地将其纳入被称为“社会矛盾减压阀”的社会保险体系,将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的警钟”。因此,现阶段对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二、国外研究的主要经验 (l)关于贫困的研究。主要包括: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1798年出版的《人口原理》

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作者:f红苹果出自:缘分的天空 [摘要]:在近五年有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问题研究的文献中,涉及课堂教学问题研究的有如下:关于课堂教学系统的适应问题﹑关于课堂教学制度的创建问题﹑关于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化问题﹑关于社会的支持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课堂教学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近期,笔者在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新课改”研究类文章近有数百篇,同时也浏览了不少关于新课改的系列书籍。在阅读过程中发现,新课改实施中对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研究纵说纷纭。本文拟就近五年来,我国教育理论者和实践工作者对新课改中课堂教学的问题研究作一梳理,以期使人们对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存在问题有更全面清晰的了解。 一﹑新课改中的课堂教学问题研究 文献所反映的新课改中的课堂教学问题,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一)关于课堂教学系统的适应问题 课堂教学系统,它包括物质、制度、观念等多个层面。新课程改革无疑是对原有课堂教学观念、教学组织结构、教学物质设施的一次冲击、突破和创新。①目前,新课改中存在着教育实践者对新课改追求的理想化的课堂教学系统不相适应的问题。究其原因是教师教学理念还没有完成转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观念存在偏差,有的片面理解素质教育精神,对传统教学一概否定;有的缺乏课改功底,为了课改而去改,缺乏对学科主体特性的把握;还有的各持一端,立场不坚等等。于是在操作中,课堂教学便出现了片面强调所谓的活动,而忽视“双基”培养的现象,使“合作”、“激励”流于形式,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出极分化。 [1]另外,由于课堂评价制度未能及时创新,许多教师还把握不好必要的课堂秩序和学生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再者,现有的教研制度与教师教育制度还没有跟上新课改的步伐,致使

课改前后师生互动情况的文献综述

课改前后师生互动情况的文献综述 新课改下教学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一堂没有交往、没有互动性的学习过程,已不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学生们应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应当成为自己的主人,来真正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因此我们首先应当做的是把学生当作一个主体的人来看待,认识到师生双方都是彼此关系的创造者,都有交流的直观能动性,师生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在这种师生互教互学的过程中,突现学生的价值,把课堂学习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使学生向学、乐学、爱学。我们更必须有扭转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由专家走向师生的新的理念,从而真正地发挥学生的生命力和主体性,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让我们的课堂大放异彩。 在进行课改前后师生互动情况的调查时,我们有必要进行此课题的文献检索与分析,了解前人的研究,获取帮助和发现不足。 通过检索近十年的文献,我们共发现相关图书49本、期刊文章462篇、报纸文章11篇、学位论文1篇。 学术发展趋势表(2001—2010) 学术发展趋势曲线图 20406080100120140160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 年份 篇数

总体上,近年来课改前后师生互动情况获得的关注越来越多,其中2009年至2010年增幅最大,说明社会和学者愈关心课改前后师生互动情况,也说明学者们的研究在前几年的基础上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从图书一轨看,在2003年、2006年、2008年形成研究该课题的高峰,高峰过后跌入低谷。 从期刊一轨看,在2005年和2010年形成高峰,并且2010年研究该课题的学术文章涌现。 从论文来看,找到相关的学位论1篇,2008年华东师范大学博士黄兴丰《数学课堂活动的研究——聚焦探索实践课,反思数学教学改革》,反映出思考该课题的专家、学者少。 从篇章数的角度来看,课改前后师生互动情况的研究总体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并在2005—2006、2008、2010年形成较大的规模,反映出人们对该课题的关注不断上升。另一方面,研究在2007年发展缓慢,可能与教育焦点的变化有关。 关于研究的主要内容方面,以中文期刊为例,找到相关的中文期刊472篇,其中文化、科学、教育、体育360篇,社会科学总论21篇,综合性刊物15篇,自然科学总论11篇,经济8篇,文学8篇,数理学科和化学8篇,政治、法律5篇,历史、地理4篇,工业技术4篇,艺术3篇,语言、文字2篇,可以看出,文学、科学、教育、体育方面是研究课改前后师生互动情况的重点。 我们随机抽取期刊97篇进行分析,其中涉及农村中小学教学95篇。97篇期刊中,研究课堂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率24篇,其余73篇多为研究中小学某一科目教学如何进行师生互动。73篇中,研究语文课堂师生互动20篇、数学18篇、英语9篇、思想政治8篇、历史2篇、地理2篇、化学1篇、信息技术3篇、音乐3篇、美术1篇、其它2篇,可以看书中小学语文和数学教学是重点。在研究中小学某一科目教学的师生互动中,多为研究该科目的课堂师生互动,思考新课改下如何进行教学,进行师生互动,“新课改”成为研究背景,主题为如何开展师生互动帮助教学,课改前后情况的研究仍是空白。 从研究主体来看,多为中小学一线教师,由自身课堂教学引发对师生互动的思考,此外还有一名职业学院教师和一名师范大学教师关注该领域。 从研究方法来看,多为由教学经验上什为理论,反思课堂师生互动,而少有理论走向实践的研究。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随着新课改的推移,人们对课改前后师生互动情况的关注上升,中小学一线教师对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进行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的关注目前是主体。相关研究仍存在着不足的地方:研究主体单一,专家、学者少;研究方法方面,理论支撑不足;研究内容方面,课改前后情况的研究少,大多研究中小学科目教学中如何进行师生互动,研究的层面较浅。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运行方式的文献综述

财经管理 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21期104一一 作者简介:许靖敏(1994-),女,山东威海人,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医保个人账户;薛镭(1960-) ,男,天津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战略管理与创新二医疗健康机构管理二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独立董事等(通 讯作者)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运行 方式的文献综述 许靖敏一薛一镭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广东深圳518055 )摘一要:在整体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背景下,结合国外经验,我国从1993年开始探索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 保险个人账户.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各地区在中央相关文件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情况,均对个人账户的运行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地区间在个人账户的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内外部情况的变化,个人账户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学术界对于个人账户的保留与否也存在着争议,不同学者从数据分析二建立模型二理论探讨等方式入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也为日后个人账户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借鉴. 关键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 23一一一一一文献标识码:A一一一一一一d o i :10.19311/j .c n k i .1672G3198.2019.21.053一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能够满足参保人 员的基本门诊医疗需求,减轻住院个人自付费用负担,具有强制自我保障和资金积累功能.但是由于各省相关政策差异大二支付范围较小等原因,造成费用控制二资金积累和个人约束等效果不明显的问题,资金滥用 现象时常发生.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颁布的? 健 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改进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制度的科学合理设计和稳健运行,不仅关系到参保人的利益,同时对保证社会和谐稳定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学界关于个人账户的保留与否及如何管理使用存在诸多争论,尚无统一观点和经过论证的可行方案.因此,如何对个人账户进行改革是一个具有较强实际意义的问题. 1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发展 1.1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建立与运行 在借鉴德国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和新加坡储蓄账户模式的基础上,我国于1993年颁布? 关于职工医疗制度改革的试点意见?,建立了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相结 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下简称 职工医 保 ).个人账户建立的初衷是为了激活医疗服务市场机制,使供方之间进行市场竞争二供需双方进行博弈,从而达到医疗服务市场的供需平衡二控制医疗服务费用的过快增长. 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资金来源主要由参保人 个人缴费(一般为工资收入的2%)二参保人单位缴费的 部分划拨(一般为30%左右, 同时考虑年龄因素)以及补充性医保费构成.个人账户的资金可用于医疗支出,在起付线以下的支付范围内,可以自由选择医疗服务,资金结余可结转留在以后使用.按照?国务院关于 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结合各地区 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各省在账户的统筹运行和使用范围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整理北京二江苏二四川二贵州四省个人账户设置情况对比如表1所示,个人账户主要支付模式比较如表1所示. 表1一代表性省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设置情况对比 省份 运行机制 使用范围 北京个人缴费及企业缴费中按一定比例划入的部分,构成个人账户,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按月拨付. 可用于支付门二急诊医疗费用;到定点药店购药的费用;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起付标准金以下的医疗费用以及起付标准金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按比例应由个人负担 的医疗费用. 江苏由参保单位和个人按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 11%共同缴纳, 分别为9%和2%,个人医疗账户按规定由医保中心年初一次性划入. 个人账户分设一级账户和二级账户.一级账户用于支付医疗费用,上年有结余的可 冲抵医保目录部分药品个人先付部分和诊疗项目费用个人先付部分.二级账户为上年度个人账户累计超过3000元以上部分, 可冲抵起付段二起付线以上的个人支付二参加规定的医疗补充保险的个人支付以及为家人缴纳保费二参加健康维护套餐等. 四川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单位缴纳的一般按统筹地区所有用人单位 缴费总额的30%左右划入个人账户. 可用于支付职工本人及其配偶二夫妻双方父母二子女在统筹地区内等需个人负担的医疗服务费用;在省内定点零售药店购买与疾病治疗和医疗康复相关的药品二医疗器械二医用耗材二辅助器具等费用以及在统筹地区内支付由政府开展的医疗保障相关的社会保险个人需要缴纳的费用等. 贵州 在职职工个人缴费全部划入个人账户,原则上从单位缴费总额中划入在职职工个人账户部分,实行按比例划账的办法,可按年龄段每10年一档确定划账比例,年龄越大,比例相对越高. 可用于支付自费医药费用二健康体检费用;目录外的国药准字号药品二健字号保健品二消字号消毒制剂和中药饮片以及家用的医疗器械费用;项目外的预防接种疫苗费用;大额医疗救助个人缴费费用;购买本人商业健康保险产品费用;长期照护保险费用;直系亲属基本医疗保险缴费费用. 一一资料来源: 各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方网站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