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繁盛走向衰落_咸同兵燹破坏下的徽州社会

从繁盛走向衰落_咸同兵燹破坏下的徽州社会
从繁盛走向衰落_咸同兵燹破坏下的徽州社会

中国农史(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2010.4

从繁盛走向衰落:咸同兵燹破坏下的徽州社会

郑小春

(巢湖学院思政部,安徽巢湖238000)

【摘要】徽州是遭受咸同兵燹破坏最为深重的一个地区。长达十余年的激烈战火,给徽州人口、经济等造成了严重破坏和深远影响,徽州社会从此进入了一个由盛转衰时期。对于徽州社会的破坏,清军和地方团练无疑是祸首,太平军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徽州社会的由盛转衰,也是近代江南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咸同兵燹;徽州;人口;经济

【中图分类号】S-09;K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459(2010)04-0088-12

From Prosperity to Decline:Huizhou Society through the War Havoc under the Reigns of Xianfeng and Tongzhi

ZHANG Xiao-chun

(Department of M arxism and Ideology,Chaohu College,Chaohu238000)

Abstract:Huizhou was the area suffered the gravest havoc of the war destroys during the reigns of Xian-feng and Tongzhi.The heavy fighting more than ten years between the national army and Taiping army made serious destruction to the population and the economy,and it also had the profound influence for Huizhou. Huizhou society henceforth entered the period from prosperity to decline.Regarding the Huizhou society's de-struction,the Qing armed forces and the local militia were without doubt the chief culprit,and Taiping army al-so had certain responsibility.

Key word:the War Havoc under the Reigns of Xianfeng and Tongzhi;Huizhou;population;economy

太平天国时期,徽州曾经是太平军与清军交战最为激烈的一个主战场,也是遭受兵燹破坏最为深重的一个地区,徽州社会的发展由此进入了一个由盛转衰时期。有关太平军与清军在徽州地区的历年战事,已有诸多前期研究成果论及。至于这次兵燹给徽州社会所造成的破坏和影响,却很少有人进行较为系统地专论。1然而,咸同兵燹破坏下的徽州社会,实属中国社会经济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领域。本文以新发现的民间文书和地方文献为中心,将个案介绍与总体考察相结合,拟对十余年兵燹给徽州社会所造成的破坏和影响进行较为系统地考察,以对明清时期徽州社会的发展由繁盛走向衰落的原因进行初步揭示。

[收稿日期]2010-05-26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09CFX010)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07CZS009)的中期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郑小春(1972-),男,巢湖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明清徽州区域社会史、法制史。

1目前学界只有对咸同兵燹与徽商衰落关系的专论,参见张海鹏、王廷元主编:《徽商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

从繁盛走向衰落:咸同兵燹破坏下的徽州社会

一、太平天国时期的徽州

咸丰三年(1853)二月太平军首次进入安徽,从此以后,直至同治三年(1864)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安徽一直是太平军与清军激战的一个主战场。在当时整个战局中,安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是最为重要的地区之一,其中安庆在军事上不仅是天京的门户和屏障,还与江北的庐州,江南的芜湖成鼎立之势,是太平天国粮源和兵源的保障。因此,安徽的战略地位对太平军和清军来说都极其重要,由此成为双方攻守最为激烈的一个地区。

在整个安徽战局中,徽州地区的战略地位尤为关键,太平军与清军在此频繁激战了十余年。徽州地处安徽南部山区,与浙赣两省毗邻,境内山脉纵横,峰峦密布,是出入皖赣接济芜湖和安庆之要道通衢,占领了徽州就可策应安庆和天京两个地方,对安徽乃至整个战局极为关键。徽州地区的得失,影响深远,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咸丰四年(1854),太平军正式兵入徽州,在此后的十余年里,徽州一府六县处于频繁战火之中。据《太平军兵争期内皖省府州县经过兵事年月表》1统计,徽州下辖六个县被太平军攻占情况,黟县和绩溪县各15次,祁门县和婺源县各11次,休宁县10次,歙县4次。其中有五个县在10次以上,六个县总共66次,平均每县11次,远远高出安徽其它任何地区。要注意的是,这些数字仅仅是对各县被太平军攻占的统计,若加上太平军过境而引发的战火,那将远远超过以上统计数字。因此从区域来看,徽州六县遭兵最为频繁,成为安徽境内太平军与清军交战最为激烈的地区。

在太平军频繁而猛烈的冲击下,徽州原守军难以抵御和自保。咸丰三年二月,太平军进逼绩溪县,知县方殿谟欲将平日搜刮的银两满装几担私运出境,乡民闻讯后围困县衙,喊杀贪官。方殿谟无法脱身,托士绅出面解围,将希图中饱尚未解库的粮款拨出一千元籴米存公,救济地方,并将亏欠公款的污吏收监追缴,乡民始退;2咸丰四年,太平军正式入徽,祁门知县唐治和巡检司钟普塘在与太平军交战时战死;3咸丰五年(1855),太平军兵犯徽州府城,兵备道徐荣战死,府城陷,歙县知县廉骥自杀。4这些事件说明,徽州地方官吏腐败严重,守军作战能力很弱,不能保护地方安全,徽州社会深处水火之中。

鉴于徽州地区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在原守军不能自保的情况下,清廷不断组织加强军务防备,逐渐在徽州形成了两支主要武装防备力量:一是清军(或称官军)。主要包括张芾督办皖南军务时的徽防军,以及后来入徽作战的曾国藩的湘军、左宗棠的老湘营、浙江巡抚的浙江军和台勇等;二是徽州各地举办的以武装自保的地方团练。以上各支武装在徽州与太平军总共激战了十余年,其活动经费主要依赖就地筹饷,给徽州各个社会阶层带来了沉重负担。

总之,太平天国时期的徽州,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在一府六县之地既有太平军,又有编制复杂的清军,还有地方团练。这期间徽州地区的军事、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斗争,犬牙交错,激烈而复杂。几支武装在十余年时间里频繁交战,六个县大都是反复得而复失,形成拉锯战局面。5复杂的斗争,长年不断的战火,给徽州社会造成了严重破坏和深远影响。

1安徽通志馆编纂:《安徽通志稿·大事记》,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

2绩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绩溪县志·大事记》,黄山书社1998年,第20页。

3同治《祁门县志》卷36《杂志·记兵》,同治十二年刻本。

4民国《歙县志》卷3《武备志·兵事》,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

参见(民国)许承尧:《歙事闲谭》卷16《程笃原撮录〈安徽通志〉徽州兵事》(李明回等点校本),黄山书社2001年。

二、兵燹对徽州社会的破坏

对徽州社会的破坏,主要来自在徽州长年作战的几支武装,即清军、地方团练和太平军。有关清军借剿太平军之机屠杀掳掠乡民的情况,前期研究成果多有涉及。关于徽州团练对本地乡民肆意杀戮的记载不多,但有参与掳掠本地乡民财物的记载(详后)。寓目所及之文书资料显示,来自太平军的扰害也不容忽视,这应当与太平军对徽州战略地位的错误认识有关。尽管徽州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但太平军一直把徽州作为一条由安庆、建德到浮梁、南昌、九江、天京的通道,所以始终没有在徽州建立长久

踞点,所到之处多为暂时逗留,尽管沿途也发布安民告示,1但扰民现象依旧相当严重。下面根据新发

现的文书资料,来对祁门沙堤叶氏和黟县屏山朱氏两个宗族的受难情况进行个案介绍,以管窥徽州社会遭受兵燹破坏的大体情况。

首先来看祁门沙堤叶氏的受难情况。

沙堤叶村地处祁门西乡十八都境内,地势坦荡开阔,是进出祁门县的交通要道。据祁门县志记载,太平军在咸丰四年正月首次犯境祁门,即“由建德乘虚入西乡之榉根岭”。2在此后的十余年里,包括沙堤叶村在内的整个西乡,成为太平军进出祁门县最为频繁的地区,在西乡发生较为激烈的战事记载,就有十几次之多。频繁的战火给包括沙堤叶村叶氏在内的整个西乡乡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来看下面一纸合约:

这是一纸咸丰七年(1857)十一月沙堤叶村叶含芬等《立齐心杀贼合同文约》,亦即叶氏宗族组建团练的合同文约。合约一开始在解释组建团练原因时,概述了咸丰四年以来太平军犯境“节次蹂躏”给本族所造成的沉重灾难。由于深受太平军扰害,且又“无计可除”,因此在官府倡办下叶氏宗族立下了这纸合约,正式组建团练以抵御太平军,武装自保。

此后,分别在同治元年(1862)和二年(1863)里,太平军又两次盘踞十八都叶村等地,给叶氏造成了更为深重的灾难。尤其是同治元年“二月二十九日,贼(即太平军)窜西赤岭入境,盘踞十七、十八、十九三都,烧叶村民房八十余家,伦坑民房二十余家,以及上下汪村、金山、栗里、马山、上下若坑、陈田、曹村、塘下、许村、彭垅、历溪民房百五十余家,大肆杀掠,耕牛掳尽。三月初三日遁赤岭去。”4这次受难的共有十几个村庄,叶村破坏最为严重。幸运的是,我们发现了叶氏宗族上报这次受难情况的一纸文书:

1同治《祁门县志》卷36《杂志·记兵》记载:咸丰六年九月,“贼目陶金汤带大股贼入,沿途延宕,出示安民。”

2同治《祁门县志》卷36《杂志·记兵》。

3刘伯山编:《徽州文书》第2辑,第2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45页。

祁门县志》卷36《杂志·记兵》。

立齐心杀贼合同文约人叶含芬、允秋、蔚文,以反约内人等,自咸丰四年以来,贼犯境节

次蹂躏,惨不勘言,□□□□□□负屈,被掳掠者,号救无门,甚而遭凶毙命,烧毁民房,个个

痛心切齿,处处搜劫一空,人心皇皇(惶),无计可除。若非齐心防者,猛力向前,恐贼匪得志,

窥探再来,视为奇货可居,将合家男女大小安之何地?是以邀同合议,预备提防,酌定费派何

出?鼓励团丁。公议规条开明于后,一凡遇警,鸣锣即来,照名给发,在前在后逐一排行。如

有故违,查出禀究,决不枉纵,切谓言之不早也。立此合同,一样六纸,各收一纸存照。

计开(九条规约章程,略)

咸丰七年十一月初二日立齐心杀贼合同文约人可公股允秋等(下略)3

2010.4

从繁盛走向衰落:咸同兵燹破坏下的徽州社会

具禀人:叶光荣等

报为□烧民房、惨情难绘、号泣勘详事:生□族居沙堤叶村,自唐至今,六百余年,其间虽□□□,未有如此奇惨者。切痛本年二月二十八日,石埭踞贼窜入赤岭。比发二人侦□□□□□□□意□□□□□□□□。二十九日五更时分,贼众乘夜分股四围,生村男妇老幼逃命不逮,被杀死者有人,被铳死者有人,跌死者有人,遭伤耳目手足头脑者有人,被掳未回者有人。

赫然一炬,通头东西南北相连,火焰光天,烧毁祖祠民房庄屋,查点新旧共计八十一重,所剩之屋均系破壁碎门,家内一无所有。生于本月初四回家,惊惶梦寐,对此残墟,拊心抱痛,血泪交流。嗟!聚族三百锅烟,旧虽岁歉,采薇充饥,犹聚一村,遭此奇灾,逃亡奔走,散处不归。惨见前有祖祀,今断香烟;家有田园,无牛耕种。统计仅剩在家数十老幼,夜有牛衣,日无口食,朝夕相对,情何以堪!扪心细想,无计可施,只得疾则呼天,穷则呼父。为此,泪随笔下,原情真报,恳施善章。倘回家者,查有烧毁要据,另行开明,恳赐执照。泣叩

□□□□大老爷恩赏勘明,裁□□□,保全生灵,万感鸿恩,朱衣万代。切禀。

批:日前贼窜岭防,该村蹂躏情形,本县早已备悉,幸授师迅到,贼即遁去。刻又筹议集团派防,已经禀明道宪,督饬绅董熟筹办理。据禀,遇害男女,深堪怜悯,候即汇案请恤。失去契据,至候军情大定,各户报齐,再行核办。至于现请赈抚之处,经费难筹,候据情转上宪,如何办理,另行示遵。尔等应即乘时布种,自图善后。1

这是一纸同治元年沙堤叶村叶光荣等上报被烧民房禀状及知县批文。从禀状描述来看,这次太平军入境,叶氏遭受了自唐代迁徙定居叶村以来最为惨重的破坏,族人死伤众多,81幢祖祠民房庄屋被付之一炬,几近全村三分之二。族人原本“犹聚一村”,“遭此奇灾,逃亡奔走,散处不归”。仅剩在家数十老幼,“夜有牛衣,日无口食。”出现了一幅“前有祖祀,今断香烟;家有田园,无牛耕种”的凄凉景象。

从知县批文可以看出,太平军还焚毁了大量契据,给当地生产经营秩序也带来了一定的破坏。叶氏宗族上报难情乞请官府给予赈抚,但由于战事紧张,经费难筹,只能“候据情转上宪,如何办理,另行示遵”。其实,这意味着官府的赈抚将遥遥无期。

总上来看,太平军给沙堤叶氏造成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人员伤亡和财物毁损。

再来看黟县屏山朱氏的受难情况。

屏山朱氏居住黟县九都,东邻阜岭,北近羊栈岭。据方志记载,太平军经由羊栈岭出入祁门和黟县非常频繁,太平军从羊栈岭出入时,朱氏宗族住居的屏山村首当其害。我们发现了同治二年七月黟县屏山朱氏向官府出具的一则《殉难男妇被焚房屋清册》,2记载的受难情况非常具体,极为罕见。由于资料较长,特将主要文字迻录如下:

告状人职员朱元璠年六十二朱其轼年五十八岁抱呈韩元年三十岁

为叠遭贼躏、焚杀独惨、尊造清册、叩汇详恤事:某族居外九都,东邻阜岭,北近羊防,逆贼从两岭窜入者,定以某村为渊薮。今二月,贼自羊防窜入,焚杀掳掠,却不过甚。三月,贼从阜岭乌合突竄,其焚杀掳掠真有不堪言状。加以六月十七日,贼又从羊防而入,惨上加惨,莫能形容。幸大军迅剿,贼被痛创始遁。贼退民归,釜甑具空,四邻悄然。尚有烈节妇女,因贼掳老妇,勒令执役。目见耳闻,述其形状,悉而且详,至各会各户,所有契墨字据,不无遭焚遗失,俟各查清另禀。犹有旁村他姓被难者,亦已嘱清查续禀。可怜十屋九焚,十田九荒,流离转徙,何堪忍言。某等且将本族之仅所见闻者,恪录清册,共十页,恭呈父师大老爷,俯悯遭惨,汇

1《清同治元年祁门县沙堤叶村叶光荣等上报被烧民房禀状及知县批文抄白》,原件藏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

2这件《殉难男妇被焚房屋清册》,在民国九年时为朱氏后裔纂修族谱时获得,于是将之录入了《(黟县屏山)朱氏重修宗谱》卷8《补遗》。

详请恤,万代公侯,切禀。

殉难丁男:(共八人,略)

殉难女丁:(共三十二人,略)

烈节女子:(共四人,略)

被焚房屋:(祠堂民房商铺等共八十余幢,略)

同治贰年七月日殉难男妇被焚房屋清册

具呈人职员朱元璠等

从《清册》来看,屏山朱氏族人深受太平军掠害,人员和财物损失惨重。《清册》记录的仅仅是同治

二年间的受损情况,其它年份和旁村及本村他姓(按,主要为舒姓1)

或逃或死情况并没有录入。从状文的描述以及殉难男女的情况来看,太平军所到之处“焚杀掳掠,却不过甚”,乡民“惨上加惨,莫能形容”,太平军被官军击退后,村庄呈现出“釜甑具空,四邻悄然”的惨景,而各会各户“所有契墨字据,不无遭焚遗失。”“可怜十屋九焚,十田九荒,流离转徙,何堪忍言。”其中殉难丁男共8人,殉难女丁共32人,烈节女子共4人,被焚房屋80余幢。清册还对各“殉难丁男”、“殉难女丁”和“烈节女子”被致死的情况一一作了注解,十分凄惨。男丁如:刀砍毒殴身死、刀砍身死、枪戳身死、被缚投塘身死、在山上被掳勒挑不从毒打身死,等等;女丁如:刀砍抛水身死、抱幼子奔逃不及被贼夺子毒打身死、被掳入城杀死且尸骸遍寻无踪、枪戳投水身死、被殴投井身死、刀砍投水身死、逃避村后山上受饿身死、被掳入城

勒爨不从登时杀死、

勒挑无力登时杀死山头田塝下、被焚身死、遭殴投水身死、逃出饿死外六都地方、毒殴身死、勒死、刀死,等等。甚至有的是全家罹难,如烈节女子朱舒氏一家遭遇:

由是观之,与沙堤叶氏一样,太平军给屏山朱氏造成的损伤同样表现在人员伤亡和财物毁损两个主要方面。

在生产经营上,太平军的入境给朱氏带来的打击也非常大。由于死亡人数众多,从而使得朱氏失

去了大量耕作劳力,致使一度出现

“十田九荒”局面。而在大量被焚毁的房屋中还有不少是商业用房,如“木匠店”、“茶饼店”、“租药店”、“典屋”、“漕坊店屋”等等,这对朱氏以及当地商业的打击同样非常大。此外,由于各会社(如文会等)和各民户大量的契墨字据遭焚遗失,可以想象必定会给当地生产经营秩序(如土地流转、债权债务等)和相关社会关系(如主佃关系等)造成一定的破坏。所以兵燹之后,徽州各地乡民在进行田土交易时,常常要在买卖契中加上诸如“原来赤契、税票因兵燹遗失,倘后捡

出,以作废纸”、“老契因兵乱遗失,如捡出,以作废纸,不得行用”2之类的批照,以防日后纷争。

以上两个宗族个案,不排除在禀告记录时有浮夸的可能,但还是可以从中管窥徽州社会遭受过境太平军破坏的大体情况,再加上清军和地方团练的屠掠,当时的徽州社会真可谓一片生灵涂炭,而广大乡民显然又是最为直接的受害者。

1要注意的是,朱氏其实并非属于屏山村最大的姓氏,自明以降屏山村一直是舒氏聚族而居,所以屏山村又称“舒村”。由此可以推断,舒氏所遭受的损失可能超过朱氏,只是目前尚无文献可征罢了。

2相关契约文书,参见安徽省博物馆编:《明清徽州社会经济资料丛编》第1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

185、186、187、416、538页。

朱舒氏,年五十一岁,故儒朱荣□之妻,监生朱荣瑞之嫂,年二十三岁夫故,有遗腹生子

培福,守节抚孤,及长,择师就读。今三月贼至,与子逃避不及,刀死。子培福被打死,孙学木亦

被戕死,四代五口,全家殉难。

2010.4

从繁盛走向衰落:咸同兵燹破坏下的徽州社会

三、兵燹给徽州社会造成的影响

咸同兵燹给徽州社会造成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人员伤亡和财物毁损两个方面。但这只是表面和暂时的,其后还将对宗族重建,1以及当地人口、经济、文化、大众心态等造成更为深远的影响。限于篇幅,以下仅以人口和经济方面的影响来说明之。

首先,来看咸同兵燹对徽州人口的影响。

一是人口锐减。“安徽以长江中游屏蔽太平天国首都,受兵之祸尤烈。曾国藩驻在皖南徽州数年,万山之中,村落为墟。皖北则益以苗捻之役,又大兵后累有凶年,人民死伤无数。”2诚如斯言,长达十余年的战火给徽州乃至整个安徽造成的劫难,首当其冲的就是人员重大伤亡,致使人口骤降。后人统计,咸丰元年(1850)安徽人口数为3763万,到了同治十二年(1873)人口数骤降至1450万,3损失超过了2000万。其中,皖南人口锐减最为严重。《清稗类钞》载:“同治壬戌,粤寇难作,江南几无孑遗,徽、宁、池、太等郡男丁百无一二。”4据曹树基研究表明,战争期间皖南人口损失达900万,约占皖南战前人口的81%。5如在石埭县,战后归来之人户,“仅及战前十分之一二”。6而宁国县自兵燹后,“土民存者不足百分之一”。7徽、宁两府,“孑遗之民,存什一于千百,”“积骸成莽,人类将尽。”8同治三年,曾国藩奉旨实地查明灾情后向朝廷奏称道:“据查核,皖南徽、宁、广等属兵戈之后,继以凶年,百姓死亡殆尽,白骨遍野,此受害最重者也。”“徽池宁国等处属,黄茅白骨,或竟日不逢一人。”“其尤甚者,或终日不过行人,百里不见炊烟。”9

具体到徽州,方志在记载这段历史时,留下了很多诸如“阖门尽忠”“满门节义”之类的文字,展示了徽州生灵涂炭的一幕幕惨象。前文介绍的叶氏和朱氏的受难情况就是两个典型的例证。据统计,嘉庆十五年(1810),黟县户32732,口246478,同治六年(1867年),降为户19097,口155445;10道光年间,歙县户114950,口617111,同治八年(1869)降为户57477,口309604;祁门县,道光五年(1825)户31757,口470279,同治十年(1871)降为户23163,口100249;11绩溪县,道光三十年(1850)全县人口22万,咸丰十年(1860)至同治三年,人口直接死于战争十分之二,加上灾害死亡和外逃避难者,同治四年(1865)较道光末年人口仅存十分之二,其时全县人口不足4万;12休宁县,乾隆二十八年(1763)全县

1咸同兵燹之后,徽州宗族重建遇到了资金等方面的重重困难。如祁门县李源陈氏,“不幸于同治二年四月廿七日,祠遭贼毁,村宇为墟。建宗庙于煨烬之余,越数年而告竣。秩丁之脂膏已竭,而祖宗之祭器尚属阙如。”参见《清同治十三年四月祁门李源永垂不朽碑记》,原碑现立于安徽省祁门县新安乡李源陈氏宗祠内墙上。

2安徽通志馆编纂:《安徽通志稿·食货考》。

3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人口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0页。

4[清]徐珂:《清稗类钞》第15册《婚姻类》,中华书局,1986年。

5曹树基:《中国人口史》(清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90~504页。

6民国《石埭备志汇编》卷1《大事记稿》,民国三十年铅印本。

7民国《宁国县志》卷4《政治志下·风俗》,民国二十五年刻本。

8[清]沈葆桢:《沈文肃公政书》卷7《奏折》,光绪六年刻本。

9[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卷21《豁免皖省钱漕粮折》,光绪二十九年石印本。

10民国《黟县四志》卷9《政事志·户口》,民国十二年刻本。

11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8页。

12绩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绩溪县志·大事记》,第128页。又据《陶甓公牍》记载,“绩邑山多田少,道咸之间产米合小麦仅敷民食十分之六,杂粮俱作正餐。兵燹以后,户口未复,产米与民食,约可相敷。”可见绩溪县人口下降得确实非常厉害。参见(清)刘汝骥:《陶甓公牍》卷12《法制科·绩溪风俗之习惯·饮食》,宣统三年安徽印刷局校印本。

66028丁(按:一般来说,当时统计时每户一丁,丁、口之比大体接近1∶51),咸丰十年境内“人百存一”,2光绪三十年(1904)为户9687,口58412。3人口的变化在一些宗族的内部统计中也有体现,如绩溪上庄胡氏宗祠于道光年间落成时,全族6000多人,同治四年冬至会祭,查点人口,只有1200人。其它各村,大概相同。4可见,徽州六县人口数字战前战后变动非常之大。

以上相关统计和文献记载,不管精确真实与否,但至少说明了包括徽州在内的皖南地区战后人口骤降的这样一个重要事实。

连年战火之后,瘟疫、自然灾害和饥荒往往也会随之而来。如瘟疫和自然灾害,咸丰十一年(1861)前后,从江西彭泽到安徽东流一带,由于“连年战斗,尸骸腐朽,蒸郁积为瘟气,……肿头烂足而死者十有八九,多道毙”。5“宁国各属军民死亡相连……河中积尸生虫,往往缘船而上,河水及井水皆不可食。其有力者,用舟载水于数百里之外。臭秽之气中人,十病八九。诚宇宙之大劫,军行之奇苦也。”6徽州亦然。在绩溪县,咸丰十一年底大雪,饥寒致死甚众,尸横野壑。同治元年和三年全境暴发瘟疫,人口锐减十分之六。7在休宁县,咸丰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至次年正月初一,连降大雪,雪深4~8尺。同治元年八九月间,清军及民众染疫大批死亡,清军鲍超兵营患者万余人,日死数十人。8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和广德四府一州,“其民死于兵疫饥饿者十之八九,存者无见。”9有的记载甚至称疾疫死亡超过了战争死亡:“庚申之乱,徽人之见贼遇害者,才十之二三耳,而辛酉五月贼退之后,以疾疫亡十之六七。”10百姓死于饥荒亦复不少,原因多种,或避乱荒山,饥饿而死;或处在围城中,粮绝而死;又或在粮荒粮贵下,无力买粮,活活饿死。《歙事闲谭》记载:战火中幸运逃生者,往往“无从觅食,死饥死寒者,不计其数”。11“贼未退以前,乡村粮食已尽,往往掘野菜和土而食。贼既退,米价每斗至二千钱,肉每斤五六百钱,日不能具一食。绩溪近泾、太之乡村,有至于食人者。”12曾国藩也有类似记载:“皖南食人肉,每斤卖百二十文”。13“口粮极缺,则到处皆然。……皖南百姓则皆人食人矣。”14可见战争期间乃至战后发生的重大瘟疫和饥荒等,也造成了人员大量死亡,致使徽州人口进一步严重锐减。

二是人口素质下降。兵燹之后人口的锐减,引发了徽州相关习俗的一系列变化,其中一个重要习俗变化即是严重早婚现象,而这种早婚现象又给当地人口造成了生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双双下降的深远影响。如黟县原来婚嫁年龄,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但到了清末年间时,“黟俗男女婚嫁皆在十七八岁以上。”15男女婚嫁年龄的大幅下降,大都希望通过早婚来增加人口和劳力,显然这与兵燹导

1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86页。

2《休邑粮累全案》,同治年间刻本。

3休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休宁县志·大事记》,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94页。

4绩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绩溪县志·大事记》,第128页。

5[清]邓文滨:《醒睡录初集》卷2《迁徒须防乱后瘟》,民国申报馆本。

6[清]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二》,岳麓书社,1986年,第997页。

7绩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绩溪县志·大事记》,第128页。

8休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休宁县志·大事记》,第19页。

9[清]胡传:《台湾日记与禀启》卷1《上皖南道表爽秋视察》(台湾文献丛刊第71种),台北大通书局有限公司、宗青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第140页。

10[清]黄崇惺:《凤山笔记》下卷,抄本,原件藏安徽省图书馆。

11[民国]许承尧:《歙事闲谭》卷31《休宁县绅士合词再禀曾督师》。

12[清]黄崇惺:《凤山笔记》下卷。

13[清]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997页。

14[清]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814页。

刘汝骥:《陶甓公牍》卷12《法制科·黟县民情之习惯·婚嫁之年龄》。

从繁盛走向衰落:咸同兵燹破坏下的徽州社会

导致劳力短缺有关。祁门县“富厚之家,往往男未及冠,女未及笄,即议婚嫁,筋力未强,疾病丛生”。1绩溪县男女婚嫁年龄原本较为正常,婚嫁每在二十岁外,但“粤匪(即太平天国运动)而后,户口凋零,家家俱望添丁,婚嫁年龄较早,久而沿为习惯。绩人又素无远志,学问、经济之企望,其取偿也易盈。为父母者,但早为子女完婚,子孙众多,含饴是乐。其愿已足,痨瘵病多,人种日弱。学问牵于爱欲,而程度日低。经济繁于食齿,而困难日甚。”2可见,早婚给两县人口体质直接造成了“疾病丛生”、“痨瘵病多,人种日弱”之严重影响。而绩溪县,男女因过早结婚,玩物丧志,于是“子孙众多”、“经济繁于食齿,而困难日甚”,进而又引发了“学问牵于爱欲,而程度日低”的文化素质下降的连锁反应。在婺源县,早婚带来的影响同样是双重的,不仅“子姓繁而尩羸强半”,而且“学殖落而进取难言”。3

徽州人口的大幅下降,尤其是人口生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的与日俱衰,预示着徽州往昔教育与科举的繁盛景象逐渐一去不复返了。

其次,来看咸同兵燹对徽州经济的影响。

一是纳税负担加重。人口的锐减给徽州各地赋税征收带来了巨大困难。如绩溪县,在兵灾、瘟疫后境内人烟稀疏,田地荒废,“田园千里尽荒丘”。为尽快恢复地方税收,同治九年(1870)官方进行田亩插签登记,剔荒征熟,谁插签、谁完税,即归谁所有。当时全县插签只有9万亩,县署无法上报,赋税难收,只得又将屋基地补税,合计18万多亩。4说明徽州人口骤降,导致完税充役人户大量减少,给徽州税课征收带来了巨大困难,也给存留下来的纳税人户造成了沉重压力。再来看一则祁门沙堤叶氏文书:为隐蔽民灾、拟详未详、□恩难□、以救生灵事。生族不幸住在中途,自咸丰四年至今,十个正年,迭遭匪难,遂□十二三次,家家被劫扫空矣。惟同治元年二月二十九夜,惨□□□,烧

毁祖祠民房八十一家。所因咸丰十一年,在生等村居设□□碉□,贼最恨□,乘其不备,防守

无人,突然超过五约等处,直入生族,烧毁□□无□□□□灾难,未有如此奇惨者。计其锅

烟,断绝三分有二;计其人口,逃亡一半,死伤一半;计其在家,颇有家计者,又无房屋;有房屋

者,又无家计。将□祖祠万难创设,国课□难催征。况且族居已久,虚粮又多,七户已倒三户,

粮差可鞫寥也。户□犹存,今又死者长已矣。逃者未知何日回来,生等日夜痛心,寝(下缺)

……前宪赏勘,仍欲照直申详。谁知案悬高搁,□□□□□,实未申详。今幸腊月十五,签朱书

锁拿带县,尽法究处等谕,骇得生者□□□□□莅任,爱民如子,生等敢陈实情。抄呈原词,乞

赐施恩详明,以达民隐。

□□□赏鉴民情,困极苦极,是否垂怜,生等死亦足矣,望光切禀。5

这则文书应当是叶氏族人在同治二年之后所拟,从文字表达可知,其与前引叶光荣等禀状基本相同。从前引叶光荣等禀状来看,叶氏已经将本族难情上报,乞请给予赈抚,而这则文书却说明,“案悬高搁”,地方官府其实根本就没有将叶氏难情向上详请。

文书主要说明,由于饱受战火创伤,民房庄屋烧毁严重,税户死亡和外逃避难者甚众,加上虚粮又多,导致叶氏国课万难催征。在催征不及而官府即将“签朱书锁拿带县,尽法究处”之下,叶氏不得不再次具禀,将受难详情再次一一托出,期望官府赏鉴民情,垂怜民难,给以赈恤,减免税课。可见,大量人口的伤亡和外逃,给存留下来的饱受创伤的纳税充役人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负担和压力,可谓雪上加霜。

1[清]刘汝骥:《陶甓公牍》卷12《法制科·祁门民情之习惯·婚嫁之年龄》。

2[清]刘汝骥:《陶甓公牍》卷12《法制科·绩溪民情之习惯·婚嫁之年龄》。

3[清]刘汝骥:《陶甓公牍》卷12《法制科·婺源民情之习惯·婚嫁之年龄》。

4绩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绩溪县志·大事记》,第158页。

清同治二年祁门县沙堤叶村叶某为隐蔽民灾国课无着乞赐施恩禀文草底》,原件藏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

二是乡村经济凋敝。由于战火频繁、人员死伤严重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灾害,使得整个徽州土地荒芜现象非常严重。战事结束后,曾国藩奉旨实地查明灾情,他在奏折中说:“安徽用兵十余年,通省沦陷,杀戮之重,焚掠之惨,殆难言喻……纵有城池克复一两年者,田地荒芜,耕种无人,徒有招徕之方,

殊乏来归之户。……地方虽有已复之名,而田亩多系不耕之土。”1两江总督马新贻进一步指出:“兵燹

之后,各省之中以皖南荒田为最多,其地方亦以皖南为最盛。”2具体在徽州,由于破坏严重,徽州与浙

江一样出现了

“届春耕之期,民间农器毁弃殆尽,耕牛百无一存,谷豆杂粮种籽无从购觅”3的惨景,生产严重受挫。绩溪庙子山一带计有二十多个村庄,“同治初年,大难敉平,人口减十之八,田地荒瘠。”

4绩溪《上川明经胡氏宗谱》一段记载更有代表性:“道咸间,(胡氏)子姓既繁,近村一二十里无不辟垦,

种黍植茶,殆鲜旷土。自经兵燹,山野荒芜,迩来虽稍稍开拓,然视前时十一二耳。”5而在黟县,由于劳

力不足,田地大量荒芜,只得“召籍外之民垦植,议三年获不责纳”。6可见战后徽州一府六县生产破坏

严重,土地荒芜现象普遍,垦殖率较战前大幅下降。

关于战前战后徽州一府六县垦殖率的具体变化,今人有统计,见下表:说明:

此表数据是从赵赟和满志敏二人所发文章辑出,详见赵赟、满志敏:《太平天国战争前后安徽的垦殖考量》,

《地理研究》2008年第6期。

从上表统计来看,徽州一府六县战前战后垦殖率波动非常大,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时人说法。徽州本来山多田少,地瘠产薄,加上“兵燹之余,日不能给矣。而又重之以徭役,愈不能安矣……额以无定而

横征,胥以朋奸而中饱,农以苛猛而骚苦,人以借支而波累,奈之何而民不穷且遁也。”7可见长年兵祸

致使徽州生灵涂炭,几无耕种劳作之人,加上战后课税横征,吏治腐败,民不聊生,导致乡村经济恢复

速度极其缓慢。如歙县赋税,一直到了“宣统末,较之原额,尚不及十分之六。”8而在绩溪县,由于兵燹

以后一直“户口未复”,因此直至宣统年间境内仍然“小麦产数不过稻米十分之二三,种杂粮者更少,而荒田尚多”。9其他几县也好不到哪里去,说明战后徽州乡村经济陷入了极度凋敝的状态。三是徽商一蹶不振。有关咸同兵燹给徽商造成的深远影响,张海鹏、王廷元二位主编的《徽商研

究》一书已有深刻评议,10这里仅择要点述之。明以降,徽商活动的范围主要在长江中下游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地,以及京杭大1[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卷21《豁免皖省钱漕粮折》。

2[清]马新贻:《马端敏公奏议》卷7《招垦荒田酌议办理章程折》,光绪二十年闽浙督署校刊本。

3[清]黄崇惺:《凤山笔记》下卷。

4民国《绩溪庙子山王氏谱》卷20《世传六·农人传》,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

5宣统《绩溪上川明经胡氏宗谱》下卷之下《拾遗》,参见张海鹏、王廷元主编:《明清徽商资料选编》,黄山书社1985年,第9页。

6民国《黟县四志》卷9《政事志·田地》。

7[清]洪玉图:《歙问》,参见张海鹏、王廷元主编:《明清徽商资料选编》,第13页。

8民国《歙县志》卷3《食货志·赋役》。

9[清]刘汝骥:《陶甓公牍》卷12《法制科·绩溪风俗之习惯·饮食》。

王廷元主编:《徽商研究》,第609~630页。

县、府

垦殖率

歙县休宁县婺源县祁门县黟县绩溪县徽州府战前(%)

1113106181111战后(%)3421343

2010.4

从繁盛走向衰落:咸同兵燹破坏下的徽州社会

运河两岸的浙江、江苏、山东、河北等地,最重要的是在长江中下游,而这片区域正是太平军与清军交战最为激烈和频繁的区域,最终导致徽州商帮在“吴楚贸易”、江南市镇商业活动陷于瘫痪,徽商四大支柱产业像“盐、典、茶、木”等均遭致命打击。此外,由于徽州本土十余年处于战火中,徽州财货以及徽商资本惨遭劫掠,损失巨大,战火冲击了徽商家园,致使徽州一府六县呈现出一片凋零的景象。又,咸丰三年,地方官府为募集镇压太平军军费,开征厘金。咸丰四年厘金成为全国性税种,大为民累,各地徽商更是深受其害。《歙事闲谭》记载:“徽商满天下,西省厘金半出于徽商。”1另外,太平天国时期,徽州驻有徽防军、湘军、外来兵勇以及徽州团练等多支武装,这些武装的活动费用主要靠就地捐资助饷。据载,仅张芾在徽州用兵六年的时间里,“六邑捐输数百千万”。2《歙事闲谭》也指出:“徽郡六邑,地当冲要,山险民稠。自军兴以来,助饷捐赀,盈千累万。”3“徽郡六邑……递年捐资助饷,不下数百万两,以期固我藩篱,保我疆域。”4这其中,徽商就是捐资助饷的一个主要承担者,大量的商业资本被战争化为流水。要言之,太平天国运动的区域是徽商经营活动的主要区域,其吴楚贸易大动脉被切断,使得长江中下游的商业限于瘫痪,徽商赖以壮大的支柱产业影响最大。徽商本土的破坏更大,致使徽商大量资金积累被劫掠一空,徽商家园遭受严重破坏。在经历了十余年战乱之后的徽州商业元气大伤,给徽商以致命打击,从此之后徽商加快了衰落的步伐,逐渐褪去了昔日的辉煌,一个自明中叶开始执掌商界牛耳几百年的商帮从此淡出了历史舞台。

其实,明清时期的徽州还是一个文化教育高度发达的地区,战火之下当地文化教育也在劫难逃。限于篇幅,这里暂且略去不论。要言之,明清时期的徽州是一个人口素质很高且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很发达的地区,特别是明中叶之后在大量徽商挈资返乡建设下,徽州社会一度达到了高度繁盛的状态。然而在咸同兵燹严重破坏下,尤其是徽商遭到致命打击,致使徽州元气大伤,万难恢复。从此,徽州社会经历了一段较长的衰落时期。

四、余论:兵燹与徽州社会的衰落

咸同兵燹给徽州社会造成了严重破坏和深远影响,其中清军和地方团练无疑是祸首。清自顺治至道光,先后六朝近二百年,徽州地区不见兵革,乡民安居乐业,人口滋生自繁,社会呈现一片繁盛景象。然自咸丰四年始,徽州受兵祸特重,在清军剿杀太平军的十余年中,徽州成为太平军与清军激战的一个主战场,人口和经济遭受了极大破坏。如此“非常之奇祸”5的制造者,清军乃至地方团练显然是祸首。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肆屠掠,致使徽州人口锐减。清军进剿太平军时,滥行残杀,往往杀良冒功,不分青红皂白地进行“剿洗”,以绝所谓“祸种”。而曾国藩驻兵徽州数年,不仅大肆劫掠财货,而且也杀戮无常,致使“万山之中,村落为墟”。6由于生者寥寥,昔日良田美园,变成荒原旷场。二是长年筹饷,致使徽州民财殆尽。驻扎在徽州的清军、兵勇和地方团练主要依靠就地筹饷。战争一开始,大批在外经商的徽州商人挈资返乡,因此咸丰五年时“故令下而数十百万金立办”。然而随着军队数量增加以及战火的破坏和持续,至咸丰六年时,“然糜饷益众,遂复议户捐矣。”到了咸丰七年,由于户捐一

1[民国]许承尧:《歙事闲谭》卷31《徽郡难民公檄(咸丰十一年辛酉正月日)》。

2[清]黄崇惺:《凤山笔记》上卷。

3[民国]许承尧:《歙事闲谭》卷31《徽郡难民公檄(咸丰十一年辛酉正月日)》。

4[民国]许承尧:《歙事闲谭》卷31《休宁县众绅士公禀曾督宪》。

5[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卷21《豁免皖省钱漕粮折》。

安徽通志馆编纂:《安徽通志稿·食货考》。

再复举,致使“素封之家,力已不继”,1更不要说普通家庭了。这其中遭到致命打击的是一度创造明清商业奇迹和推动徽州社会走向繁盛的徽商。三是大肆掳掠,致使徽州破坏加重。据近人陈去病《五石脂》记载,曾国藩驻师祁门,借清剿太平军之机,就曾“纵兵(按,指湘军)大掠,而全郡窖藏(按,徽州窖藏一般主要为钱财之物)一空,故至今(按,指民国时期)谈湖湘者,尤为切齿”。除了湘军,入徽的外来兵勇,如台勇、贵州勇,在徽州也是大肆掳掠,“颇为民患苦”。2与湘军、兵勇一样,徽州团练也参与了本地掳掠,绩溪文人曹向辰所作的《徽练难》就曾尖锐地指出了地方团练之掠害:“团练难难难,徽州未曾驱民害,反觉添民残。养兵千日养你抢,为勇即系为盗端。”3总之,清军、兵勇和地方团练的大肆杀戮、长年筹饷以及大肆掳掠,使得徽州人口锐减、田地荒芜、民财殆尽,最终导致战后徽州在人口和经济等方面的恢复能力骤降的严重后果,徽州社会从此陷入了衰落。

对于徽州社会的破坏,太平军也负有一定责任。据时人黄崇惺目击记载,太平军在徽州,“其焚掠之惨,胁迫之苦,较他郡为尤烈。徽人向之累于捐输者,今且为贼掳胁,火其居,拘其身,而索其财矣。向之惮于迁徙者,今且无地可迁,无物可载,壮者不能挈其家,老者不能顾其子。其始奔窜山岭,惟畏贼至;其后则寒饿困殆,求一饱而不可得,不复能奔窜,亦不知贼之可畏矣。”4这段记载和前文叶氏、朱氏两个宗族个案所提供的信息基本契合,其中固然存有污蔑之词,但都共同反映了太平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给徽州社会造成了人员死伤、财物毁损等一系列严重破坏的事实。这些记载有过分夸大的可能,也确有将清军等所造成的破坏尽推太平军的事实,但是客观地说,太平军对当时徽州社会的破坏确实应当负有很大责任。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农民运动,太平军在进军途中,打击了官僚、豪绅、地主,焚烧了衙门、粮册、田契、借券,对封建统治秩序进行了猛烈扫荡,但在现实中太平军也不可避免地伤害了乡民。因此,尽管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作用值得肯定,但徽州社会所遭受的深重劫难还是透露了这样一个重要信息:即太平军所到之处给当地乡民带来了相当沉重的灾难,其与广大乡民关系的紧张(至少在徽州是这样),应当是导致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的一个不容低估的原因。

咸同兵燹的严重破坏,是导致明清以来的徽州社会从繁盛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战争问题从来就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政治斗争问题,自有战争始,战争过程中以及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总会综合引发剧烈的人口波动、严重的经济衰退和文化浩劫等一系列深远的社会问题,战争往往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拐点。咸同兵燹破坏下的徽州社会就是这样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徽州僻处皖南山区,其一府六县行政格局自宋代以来即已形成,并一直延续至近代。近千年来,徽州虽历经多次改朝换代和农民运动的战乱,但除了极少数诸如明末清初奴仆起义以外,历朝兵火鲜有波及。相对稳定的行政格局和社会秩序,尤其是自明中叶以来,在徽商的大力建设下徽州社会显示出了勃勃生机,诚可谓“郁郁乎盛矣”。5这期间,徽州在商业、文化、教育、科举、宗族等诸多方面创造了一个个神话和奇迹,始终是一个经济文化发达且为众多人所向往留念的地方,堪称封建社会晚期的一颗“夜明珠”。6然而,徽州“盖自咸丰三年设防,至同治四年幼逆就擒,凡十三年,合江南、浙江、江西三省之兵力驻于境上,其军事实与金陵相终始。”7由于长时间处于社会动荡之中心,加上多支武装在此频繁激战和劫掠,从而给徽州

1[清]黄崇惺:《凤山笔记》上卷。

2[清]黄崇惺:《凤山笔记》下卷。

3[清]曹向辰:《徽练难》,参见胡在渭辑:《徽难哀音》中编《诗歌》,抄本,原件藏安徽省图书馆。

4[清]黄崇惺:《凤山笔记》上卷。

5万历《歙志》考卷5《志六·风土》,万历三十七年刻本。

6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前言”,第1页。

黄崇惺:《凤山笔记》上卷。

从繁盛走向衰落:咸同兵燹破坏下的徽州社会

社会造成了人口锐减、人口素质下降、纳税负担加重、乡村经济凋敝、徽商一蹶不振等一系列深远影响。直至宣统年间,徽州几个县依旧尽显一幅幅“承平四五十载,元气卒不可复”、1“元气未复”2的衰颓景象。因而,咸同兵燹可谓宋代以来徽州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战乱,它对徽州社会所造成的严重破坏和深远影响,则是徽州历史上任何一次动乱所难以相比的。在咸同兵燹严重破坏之下,明清以来徽州社会数百年高度繁盛的景象逐渐风光不在了。

徽州社会的由盛转衰,也是近代江南社会演迁的一个缩影。太平天国时期,整个江南地区的激烈战火主要集中在徽州、南京、苏州和杭州一线,而这条线所贯穿的恰恰是当时江南乃至全国的高度繁荣的经济文化圈,堪称为“江南黄金线”。然而,长达十余年连绵不断的战火以及太平军的统治,促使这个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中心发生重大转移,战争前后呈现出了极大反差。在徽州,这期间的徽州宗族和徽商深受重创,陷入了重振乏力的困境,整个徽州社会在人口、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与战前相比呈现出了极大反差。例如在婺源县,“乾嘉之间,五乡富庶,楼台拔地,栋宇连云。兵燹以来,壮丽之居,一朝颓尽,败垣破瓦,满目萧然,承平四五十载,元气卒不可复,生计既极艰难,商贾迥不如前。”3“道光以前,婺邑商战大竞,家裕户饶……发逆而后,商业衰颓,十室九空。”4可以说,正是在近代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关键当口,徽州社会饱受前所未有之摧残和劫难,其元气尽衰、重振乏力,尤其是徽商群体急剧衰退并逐渐被沿海商帮所取代,诚可谓致命一击,从此徽州社会进入了由盛转衰时期,并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经历了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低谷,最终失去了一个向近代化转型发展的契机。而在南京,由于太平军的统治以及接踵而来的外国银行的大举侵入,致使此地以典当等行业为代表的商业经济日益衰落。尤以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苏、杭等地为典型,战火驱使此地大批避难的官商、富绅和文人以及破产的农民和失业的手工业者迁移至上海,富商庞大的游资为上海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资金,而破产的农民则为上海的发展注入了大量的廉价劳力。5各地的人、财、物等资源可谓积聚上海,上海工商业由此迅速崛起,一步步迈向了近代化,迅速发展成为新的经济中心。而苏州、杭州等地则日趋衰落,经济中心地位逐渐失守,迈向近代化的步伐趋缓。繁盛了千数百年的江南黄金线由此黯然失色。

[参考文献]

[1]张海鹏,王廷光.徽商研究[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

[2]安徽省博物馆.明清徽州社会经济资料丛编(第1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3]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

1[清]刘汝骥:《陶甓公牍》卷12《法制科·婺源风俗之习惯·居处》。

2[清]刘汝骥:《陶甓公牍》卷12《法制科·休宁民情之习惯·受学者百分之比例》。

3[清]刘汝骥:《陶甓公牍》卷12《法制科·婺源风俗之习惯·居处》。

4[清]刘汝骥:《陶甓公牍》卷12《法制科·婺源民情之习惯·共产析产之趋势》。

相关学者的评议,参见艾洁、王涛:《“太平天国与江南社会学术研讨会”综述》,《学术月刊》2001年第7期。

徽州文化

徽州文化 古徽州府 什么是徽州文化? 徽州文化是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徽州是时间概念,即从1121年至1911年。徽州这一名称始于宋宣和三年(112 1年),方腊起义遭到镇压,改歙州为徽州。从宋置和三年(1121年)一直到清宣统三年(1911年),徽州这一名称一直没有变更,或称路或称府。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留县,徽州这一名称随之也就不复存在。1949年以后设立的徽州专署或仃署,由于管辖范围不同,已不屈于徽州府这一概念。 一府六县是地域概念,即原徽州府属歙、黟、婺源、休宁、祁门、绩溪六县。在长达890年的时间里,这六个县一直稳定地隶属于徽州,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徽州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学科,凡与徽州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内容,都屈徽州文化范畴,通常我们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来加以概括。 徽州文化的现存及其原因和价值 康熙六年(1667年)正式撤销江南省分为安徽、江苏二省。安徽是因江北有安庆,江南有徽州,取二地之首字而称安徽。徽州,公元前222年就有歙县、黟县两个大县,明清时更为昌盛。徽州文化,以其广博深邃的内涵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科学界的青睐,同时也引起了经济界的关注。这三年中,我有幸参加并主持了一次全国徽学研讨会,四次国际徽学研讨会。各地、各国专家学者踊跃参加研讨,表现了高度的热情。老徽学研究者对我说:"我三十年前就加入了徽州籍了。一些教授专家,几乎一生精力倾注于徽学。一种地方文化能够引起国内外的如此重视,足以见其存在的重要和价值。研究徽州文化,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徽州文化的内涵 谈徽州文化,我们必要先了解一下徽州。徽州,作为一个地域的名称,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前身经历了从"三天子都" "蛮夷"之地属吴、越、楚秦置黟歙,新都郡,新安郡,歙州的漫长历程。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在此后的86 6年中,徽州的名称一直延用,直至198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黄山市时止。现在我们讲的徽州地域包括:黄山市的歙县、黟县、休宁县、祁门县、屯溪区、徽州区和黄山风景区;宣城地区的绩溪县和江西婺源县等。尽管千百年来,朝代的不断变更,

徽州解说词

中央电视台十集文化系列片《徽州》解说词 第一集:《前世今生》 走进徽州,走进徽州的村落。 像很多落户徽州的宗族一样,西递的胡氏,也是带着一个百转千回的故事来到这一片山水之间的。《西递明经胡氏壬派宗谱》说,西递的胡氏本来姓李,他们的祖先出自帝王之家,他们是唐朝李世民的后代,落在徽州,便长成西递的平常人家了。胡门一族从婺源迁到了西递,并在西递生根发芽,然后枝繁叶茂。追慕堂是建在西递的胡家祠堂。走马楼坐落在西递村头,这一幢修建于道光年间的建筑,是西递的胡家常说常新的话题。我们从走马楼上下来,走了很远的路,还能听到落日的楼头,传过来的琅琅书声。 2000年的岁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西递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专家们说,这样的乡村是古老文明绵绵不绝的化石,是中国乡土建筑的典范。 一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还有宏村。前来宏村考察的专家说,青山绿水的自然风光蕴含着无限的优美。在这样的背景下,是古老而朴素的民居和宁静又悠深的街巷,这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意大利的威尼斯和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可是这两个地方都是大城市,像宏村这样的乡村,真是举世无双啊。聚住在宏村的是汪氏宗族,宏村的故事,它的开始与西递并无二致。“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牛腿,屋为身,

凿湖作牛肚,引泉为牛肠,”宏村是牛形的村落。在宏村的承志堂,我们见到了大堂之上,安然端坐在太师椅上的徽州。承志堂是清末宏村盐商汪定贵的私宅,四处奔波经营有方然后腰缠万贯的汪定贵最明确的想法是,富贵不归故里光宗耀祖,就像是穿一身华丽衣服在黑夜里行走。 如果说流水使宏村添了隽秀和灵动,那么,坐落在宏村的南湖书院,使这一方水土,又多了几分书卷气。 第二集:八千里路 徽州人不蹲家,经营走八方。无徽不成镇,离开家园的徽商,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大的商帮集团。 山和山环抱之间的徽州,流水是进出的道路。“深潭与浅滩,万转出新安”。在徽州,因为新安江,这条徽州的母亲河,这流水两岸美丽的风景,才有了沧桑的意蕴。“歙山多田少,况其地瘠,其土骍刚,其产薄,其种不宜稷粱,是以其粟不支,而转输于他郡,则是无常业而多商贾,亦其势然也。”这是清朝洪玉图写在《歙问》中的一段话,因为地少人多,山上又收不了更多的庄稼,加之赋役繁重,社会动荡,灾荒迭作,为了生存,徽州人开辟出了一条经商之路。 在杭州胡雪岩旧居,粉墙高耸,仰望这一片天空,或许当年胡雪岩抬头时就已经想到了天有多高,心就有多高。而最初的时候,胡雪岩只是杭州一家钱庄里的学徒。自1860年开办钱庄起,仅仅四五年

商道良心_民间故事

商道良心 刘侍中初下商海,结果亏得血本无归。绝望中,幸好有吴老板及时相助。生意人往往为利奔波,可这吴老板却是为了哪般…… 一、意外受雇 清雍正年间,山东利津有个刘侍中,父亲去世,在坟前守孝不足一年,老母亲又病入膏肓。为给老人治病,刘侍中不惜重金请医问药,虽然母亲病体见好,可家中却无钱付药资。实在没法,刘侍中孤注一掷,向亲朋借了点钱,准备到南方经商。 因为对南方气候不了解,刘侍中刚把货物备齐,没等启程回山东就赶上了梅雨季节。等到天晴,贩来的丝绸上全生了霉点!百十两银子都打了水漂,刘侍中又气又急,忍不住失声痛哭。 哭声惊动了一位住店的中年男子,男子告诉刘侍中,他祖上有个祛除丝绸霉点的秘方。刘侍中一听,赶紧许诺,如果霉点处理掉,他赠一半货物作为酬劳。“这倒不用!只是祖上有训,秘方不能外传,还需把货物搬到我房里,不知兄弟是否信得过我?”中年男子说。 反正这一批货已成废物,还有什么信不信得过?刘侍中当场答应下来。中年男子吩咐管家和伙计们,把刘侍中的货物搬进自己房里。 第二天,中年男子要刘侍中查点货物。刘侍中进屋一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只见自己货物上的霉点踪迹皆无,整整齐齐摆放在那里。这祖传秘方简直是仙方!刘侍中非常高兴,按照承诺,就要把一半货物送给中年男子做酬劳。中年男子推谢道:“兄弟也是个讲

信誉的人!这一半货物,我看就免了,你要觉得心里过意不去,就请牛管家和伙计们一顿酒饭,他们可是劳累了大半夜!” 刘侍中欣然同意,当即请旅店老板准备酒菜,款待大家。喝酒聊天中,刘侍中才知道,中年男子姓吴名方兴,徽州人士,经商已有多年。 “在商海里摸爬滚打了多年,很少见到兄弟这么讲信誉的人,如果兄弟不嫌我人粗,酬劳低,可否在我手下屈就?每年,我给你一百两银子做工钱怎样?”一百两?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刘侍中当即答应下来,吴方兴也很高兴,大家放量豪饮,尽兴而归。 二、如来显灵 吴方兴确是做生意的行家,他选中的货物十有八九都能挣钱,刘侍中跟着他走南闯北学了不少生意经。且这吴方兴脾性随和、心地善良,乐善好施,跟伙计们也处得像亲兄弟一样,刘侍中庆幸自己找到了一位好东家。 这一年,北方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吴方兴却说,风调雨顺之后,往往是灾年。他在北方买了一大块空地,大兴土木建筑粮仓。 粮仓还没建好,吴方兴老家来人,说吴老爷子病重。吴方兴一听,立即带着牛管家匆匆赶回老家。临行,他把生意诸事托付给刘侍中,要他一定要把所有的粮仓购满粮食。吴方兴走后,刘侍中按他的嘱咐,大量收购粮食直到仓房全满。 转年,果然是个灾年。麦收将至,雨水涟涟,长在地里的麦子都生了长长的芽子,七月,天又开始了持续的大旱,如火的骄阳把庄稼

徽派建筑

徽派建筑研究与传承 摘要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此句不但表明了徽派建筑的发源地——皖南徽州拥有风光秀丽的自然风景,且历史源远流长,徽派建筑文化更是无与伦比。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流派中最重要的派别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古徽州地区。徽派建筑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人们称作“徽州古建三绝”,在中外建筑领域都有很高的名声与赞誉。徽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历史文化的积淀给予了这里独特的文化气息,成就了它的古朴、自然、典雅的品格,而这些文化上的特征也扎根在徽派建筑特色之中。徽派民居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人们模仿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宏村,西递相继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皖南己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旅游观光之地,这些都充分表明了人们对徽派建筑文化的深刻认识。徽派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经济、技术的载体己经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关注。在众多的追求“欧美”、“口韩”的今天,探索地域文化特征,保护地方特色,弘扬民族文化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针对徽派建筑研究与传承进行研究,主要介绍徽派建筑的特点,以及徽派建筑的一些重要的构成元素,例如“徽州三雕”以及与其他建筑相比独有的建筑特色。 关键词:徽派建筑、建筑类型、文化传承 1建筑历史背景与特色 1.1历史渊源 徽州地区的土著是“古越人”,他们是先秦时候就生活在长江中下游以南的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的居住特征是“巢居”。自汉代开始,中原大规模向徽州地区移民,带来了中原汉文化,并且后来反客为主,成为徽州文化的主流。但是汉文化并没有完全抛弃越文化,更没法脱离越文化生长的气候地理环境。所以,现今保留下来的徽州古民居,正是这种古越人巢居建筑——干栏木楼和北方四合院结合的产物。 在明朝的时候,徽派建筑仍然是楼居模式,主要活动在楼上,一层和二层的高度比是1:2。到了清朝的时候,徽式建筑基本上接受了北方

徽州文化

徽州文化专题课程考查 《论徽州文化的生成与价值》 院部: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2014年6月18日(14:30-17:00)

一.徽州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基础 1、社会基础 徽州是一个移民社会,徽州人中大部分是中原世家大族,他们一部分是避难迁徙到徽州,还有一部分人是来徽州做官,后因社会变动或个人原因而留居徽州,这些人直接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是徽州文化形成的“基因”。另外这些人从外面来,知道徽州外部的世界也很精彩,就下决心要打出去,创立新事业开辟新天地。再加上徽州山多地少,“生齿日繁,则生计日隘”,徽州人被迫离乡背井,当时就有徽谣流传:“前世不修,身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徽州人走出去主要通过做官和行商,两者都必须有文化,所以徽州文风兴盛,读书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十户之村不废诵读”就形成了。徽商遍布各地,财势强大,形成“无徽不成镇”。科举入仕的,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代,仅徽州本土就出了168位进士、1 7位状元。徽州人才荟萃、名人辈出,“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同胞翰林”、“四世一品”、“父子丞相”……佳话频传。《中国人名大辞典》共收集清以前历代名人4万人,徽州名人就有800余人。2000年初,黄山市曾评出三十位杰出徽州历史文化名人,理学家朱熹、新安医学创始人之一汪机、珠算大师程大位、新安画派创始人渐江、马克思《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一位中国人理财家王茂荫、哲学家戴震、近代著名画家黄宾虹、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革命音乐家张曙、著名学者胡适……名列其中。就连国家主席江泽民、副主席胡锦涛,他们的祖籍也分别在徽州的旌德和绩溪。由于外出人数之多,当时有“十三在邑,十七在外”之说。徽商和徽州士人的大量外出,不仅使他们自身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将这种开放的性格和品质带回了桑梓故里,从而直接为徽州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促进和推动了徽州文化,以更加宽广的胸怀接纳和融合其他地区先进文化的传入和发展。2.经济基础 徽商是徽州文化的原动力,是徽州文化发展的“催化剂”。作为位居明清两代全国十大商帮之首的徽商,拥有一种良好的传统,那就是注重文化知识的积累和投入。他们虽投身茫茫商海,却贾而好儒,是名副其实的儒商。在徽州人的内心深处,“天下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徽商经营致富后,不仅对自己子孙的教育舍得投资,而且不忘回报乡里和社会,对家乡的文化教育尤其格外关注。为此,他们不惜斥巨资用来兴办学校和书院,鼓励读书,培养人才。如清代大盐商歙县棠樾人鲍志道一次就为该县紫阳书院膏火捐资8000两白银。在徽州,有一句谣谚,即“三代不读书,好比一窝猪”、“娇子不娇书,娇书变养猪”。徽商对徽州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关注,直接推动了徽州文化的繁荣与发达。 3.思想基础 中原地区世家大族源源不断地举家南迁和徽州山环水绕、相对封闭的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宗族的大量存在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成为其生存的土壤和基础,逐渐使徽州形成了聚族而居之势。徽州聚族而居的文化特征,不仅造就了徽州同姓血缘家族的凝聚力,而且由血缘而地缘,形成了浓郁的乡土观念。扶贫济困、兴文重教、勤俭持家、以众帮众,已成为徽州宗族文化以及乡土文化的重要特征和鲜明性格,为儒家伦理思想的弘扬和勤俭持家风气的维系,输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使徽州文化的发展充满了勃勃的生机与活力。由朱熹所

明清时期徽州宗族内部的血缘秩序控制

明清时期徽州宗族内部的血缘秩序控制* 陈瑞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53) 摘要:明清时期徽州宗族通过各种形式的制度设计以及对各类制度、规范的积极实践,在反对异族伪冒,限制异族承祧,提倡族内承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较好地实现了维持宗族内部血缘秩序稳定的目的。徽州宗族尽管遇到或面临宗法关系松弛、从内部开始瓦解等不利因素,但通过主观努力依旧获得了一定的发展,较为顽强地保持住了继续发展的趋势。通过对血缘这一宗族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关键要素的讨论,可以较好地揭示在环境变动情形下徽州宗族所显示出的能动性和应变力。 关键词:徽州宗族;血缘秩序;环境变动;应变力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识码:A 宗族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人群共同体。血缘是宗族存在的基础和宗族构成的要件之一,也是宗族区别于其它社会组织形态最重要的标识之一,而血缘秩序稳定与否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衡量宗族内部凝聚力及其各类功能发挥的一个主要标志。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之处,辖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6县的徽州府是明清时期中国境内宗族组织极为发达、宗族制度较为典型的地域之一,血缘认同在该时期徽州宗族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学术界对徽州宗族血缘问题较为关注,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1。本文拟在这些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社会控制为视角,对前人较少涉及的明清徽州宗族内部血缘秩序控制问题作一初步考察,以求教于方家。 从总体上说,明清时期徽州宗族十分重视血缘认同及族内血缘秩序的建构与维护,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另一方面,这一时期徽州社会中也存在着大量的异族伪冒、异族承继宗祧等冲击或破坏宗族血缘秩序的现象。针对上述情形,徽州宗族往往通过自身积极的主观努力以维持和控制宗族内部的血缘秩序。本文拟从异族伪冒、异族承祧、族内承继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扩张、分流与内卷:明清徽州人口与社会研究”(06CZS008)的阶段性成 果。 1早期的研究如:叶显恩从讨论明清徽州佃仆制的角度提出:“在温情脉脉的血缘关系的外衣下,(徽州)宗族内部进行着血淋淋的阶级压迫。”(《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55-156页)近年来的研究如:赵华富从徽州宗法制度形成的角度提出:“汉代以来,从全国各地——主要是中原地区——迁入徽州地区的封建士大夫和仕宦,为了维系和巩固血缘群体的凝聚力和血缘群体的兴旺发达,他们从徽州当地血缘群体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继承周代和中原地区宗法制某些因素的基础上,逐渐建立了一种新的宗法制度。”(《徽州宗族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卞利在讨论徽州族谱纂修时提出:“徽州族(家)谱之纂修,……是徽州宗族传统中严格血缘、尊卑和长幼秩序的最直接体现。”(《明清徽州社会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页)唐力行从徽商资本与宗族关系的角度提出:“徽商资本源源不断地给宗族血缘纽带输送营养,不仅加固而且还扩大了宗族血缘群体。”(《徽州宗族社会》,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栾成显从明清徽州宗族异姓承继的角度提出:“血缘关系,或者说男性血缘关系,本是宗族形成命脉之所系,是宗族组织建立的基础。按照一定秩序维系这种血缘关系,则成为宗法制度的一个核心内容。在这里,宗祧承继成为问题的关键。宗祧承继,关乎宗法关系下身份秩序的维持,关乎宗族的延续与血统的纯正。……异姓承继确是对宗族血缘关系的致命性一击。因此应该说,宋代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异姓承继的相当普遍,实则表明这时的宗族已有从内部开始瓦解的倾向了。”“明清异姓承继的普遍及有关法规的调整,表明封建宗法关系的松弛。”(《明清徽州宗族的异姓承继》,《历史研

小学三年级民间故事(五篇)

小学三年级民间故事(五篇) 【篇一】小学三年级民间故事 神农尝百草: 神农氏本是五氏之一,出生在烈山的一个石洞里,传说身体透明,头上长有两角,即牛头人身。他的特殊外形和勤劳勇敢,长大后被人们推为部落首领,因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热的南方,称炎族,大家就称他为炎帝。有一次他见鸟儿衔种,由此发明了五谷农业,因为这些卓越的贡献,大家又称他为神农。 他看到人们得病,又到都广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园取瑶草而遇天帝赠神鞭,神农拿着这根神鞭从都广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神农尝百草多次中毒,都多亏了茶解毒。 因誓言要尝遍所有的草,最后因尝断肠草而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恩德和功绩,奉他为药王神,并建药王庙四时祭祀。在我国的川、鄂、陕交界传说是神农尝百草的地方,称为神农架山区。【篇二】小学三年级民间故事 定城砖的传说: 定城砖指放置在嘉峪关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的一块砖。 相传明正德年间,有一位名叫易开占的修关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筑,只要经他计算,用工用料十分准确和节省。监督修关的监事管不信,要他计算嘉峪关用砖数量,易开占经过详细计算后说:”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监事管依言发砖,并说:”如果多出一块或少一块,都要砍掉你的头,罚众工匠劳役三年。”竣工后,只剩下一

块砖,放置在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监事管发觉后大喜,正想借此克扣易开占和众工匠的工钱,哪知易开占不慌不忙的说:”那块砖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砖,如果搬动,城楼便会塌掉。”监事管一听,不敢再追究。从此,这块砖就一直放在原地,谁也不敢搬动。现在,此砖仍保留在嘉峪关城楼之上。【篇三】小学三年级民间故事 万年灰与燕京城: 人们都说,是秦始皇最早修的万里长城。其实开始的长城并不是他修的。早在秦始皇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有个燕王,他的国土小、兵马少、力量弱,随时都有被邻国吃掉的危险。为了保住国土,燕王就征用了民夫,在他的国土边界山顶上筑起高高的城墙,以防外敌入侵。 因为那时还没有石灰,他筑的城墙,石、砖都是用泥抹的。为了抢时间,早日修好城墙,他下令冬天也不停工。天冷,和泥得用热水,因此,民夫们就把大铁锅抬到工地上,用三块石头支起来,添柴烧开水。天长日久,铁锅被烧了个大窟窿,满锅的水全漏光了;把锅下的火浇灭了。可民夫们也意外地发现,水洒在支锅的石头上,热石头遇到水就炸开了,炸出许多白面面,民夫们瞅着、想着,好生奇怪。有个人把这白面面用水和和,觉得比泥还滋润,还有粘性,就把它抹在石条和砖缝里。 第二天,民夫们发现,用这白面面抹的石条和砖缝,要比用泥抹的结实的多。燕国人得到了启发,从此,就烧石灰,来抹城墙缝。

徽州文化

《徽州文化专题》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全校公共课总学时:32学时 总学分: 2 开课学期:理工科第3学期,文科第4学期 适用专业:全校本科先修课程:各本科专业基础课程 后续课程: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大纲执笔人:张孝进 参加人:赵自云、洪永稳、胡翠莉、秦然然、冯韵、朱宏胜、周涛、杨瑾、贾芳芳、王相飞等审核人:沈昌明、潘定武编写时间: 2012 年 8 月 编写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2 )年版 一、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黄山学院校本特色课程。选用的教材是由黄山学院教研人员自主编写出版的安徽省高等学校“十一五”省级规划教材——《徽州文化十二讲》。 本课程选取了徽州文化与徽州学、徽州的地理与社会、徽州村落、徽州宗族、徽商、徽州教育、徽州学术、徽州杰出历史人物、徽州科技与工艺、徽州艺术、徽派建筑、徽州文书等十二个关节点来梳理徽州文化,来构筑徽州文化体系,具有系统性、普及性与创新性特点。 二、本课程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的开设,是我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打造黄山学院自身的品牌具有相当大的价值。 本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在校大学生了解徽文化、宣传徽文化和研究徽文化,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与影响。 三、本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徽州文化的基本知识,引发对徽州文化的兴趣,更好地认识自己所处的地域社会环境特点,接受地域文化的熏陶,最终达到在地域文化知识环境里,潜移默化地实现综合发展,并为从事相关徽州文化课题的学术研究及毕业后的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四、学生学习本课程应掌握的方法与技能

“徽州砖雕”阅读附答案

“徽州砖雕”阅读附答案 (一) 自古以来,徽州砖雕就被誉为我国古徽州地域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砖雕是在徽州盛产的青灰砖上雕刻图案的一种建筑装饰。徽派建筑多用青灰色屋脊和屋顶,雪白色粉墙,水墨青砖的门罩、门楼和飞檐等,砖雕装嵌其中,显得和谐美观。徽州砖雕的图案涉及人物、山水、花卉、走兽、文字等,可谓无所不包。其工艺更是令人赞叹不已,见方尺余、厚不及寸的砖坯上能被雕出情节复杂、前后透视、多层镂空的画面。此外,门楼上访四角翘起、弯曲上扬的砖雕可以避雷,门枢上方的门罩砖雕可以引导鱼雨水顺墙面流下,窗罩的方框砖雕能够遮挡墙面上方的雨水,避免墙窗潮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二) 明代是徽州砖雕的大发展时期,随着徽州商帮的异军突起,徽州砖雕在民居、祠堂、庙塔等建筑中得以广泛应用。这一时期的徽州砖雕构图强调对称,刻风粗犷质朴,多借助于简单线条进行人物造型。清代时,徽州商帮雄踞中国商界翘楚。据《歙县志》记载,商人致富后,即回家“修祠堂,建园第,重楼宏丽”,以此光宗耀祖,炫耀故里。同时,徽商“贾而好儒”的文化品质使他们追求生活的艺术品味,强调用建筑的布局、结构、装饰展现主人的涵养,这也促进了徽州砖雕艺术的发展。另外,徽州本土的新安画派、徽州版画等艺术流派也逐渐繁荣起来,对徽州砖雕建筑艺术的发展也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此时的徽州砖雕风格渐趋细腻繁复,注重情节和构图,雕刻层次更加分明。 (三) 位于安徽屯溪博物馆的一幅门罩砖雕作品,颜色为淡灰色,由52块砖雕拼接而成。砖雕画面主板内容为《三国演义》中的三组故事,从左至右分别为长坂坡赵子龙单枪救阿斗、刘备招亲、借东风。主板画面雕刻有楼台、亭阁、屋宇、人物,布局严谨,远近适宜,层次分明。其四周有数块花卉、寿字纹等雕刻,下面左右边角处刻有对狮,活灵活现。这幅砖雕雕工精细,线条流畅活泼,人物、建筑、狮子极富立体感。 14. 文段(一)主要介绍了徽州砖雕和谐美观、、、实用性强的特点。(2分) 15.阅读文段(二),概括明清时期徽州砖雕得以发展的原因。(3分) 答: 16.借助文段(二)的相关内容,判断文段(三)中屯溪博物馆的门罩砖雕是明清哪个朝代的作品,并简要说明理由。(3分) 答: 参考答案: 14.答案示例:图案题材广泛工艺精湛(共2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5.答案示例:①徽州商帮的崛起。②儒学思想的影响(或“徽商‘贾而好儒’的文化品质使他们追求生活的艺术品位”)。③徽州艺术流派的繁荣。(共3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6.清代 示例一:屯溪博物馆的门罩砖雕作品内容为《三国演义》中的故事,体现了

徽州私撰家谱与公修族谱的差异

?徽学研究? 徽州私撰家谱与公修族谱的差异 翟屯建 (黄山市地方志办公室,安徽 黄山 245000) 摘 要:祠堂、族谱、族田是近世家族制度的三项标志。明中叶,近世家族制度形成以后,宗族设立谱局修谱成为纂修族谱的主要形式,但也还存在个人撰写家谱的现象。设立谱局修谱为公修族谱,个人撰写家谱为私撰家谱。本文主要从规模、篇幅与流传形式,体例与内容,记载内容的真实性三个方面,对徽州私撰家谱与公修族谱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宗族;修谱形式;差异 中图分类号:K248;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5X(2006)06-0076-03 The difference betw een privately-w ritten pedigree and publicly-w ritten clan pedigree in H uizhou prefecture ZH AI Tun-jian (Huangshan Local Chronicles O ffice,Huangshan245000,China) Abstract:Ancestral hall,clan pedigree and clan field are three marks of m odern family system.S ince the m odern family sys2 tem was formed in M id M ing Dynasty,the pedigee bureau established by clan writes pedigree has been the main form of writing clan pedigree.But privately-written pedigrees still exist.The pedigree written by the pedigree bureau is called publicly-written clan pedigree,and the pedigree written by individual is called privately-written pedigree.Mainly from their contents,authenticity of the contents,scale,space and how they were handed down,this article makes com parative study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ri2 vately-written pedigree and publicly-written clan pedigree in Huizhou prefecture. K ey w ords:clan;form of writing pedigree;difference 宋代以来,随着以尊祖、敬宗、睦族为宗旨的近世家族制度的形成,宗族设立谱局修谱,成为宗族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宗族社会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徽州设立谱局修谱约始于明嘉靖前后,是中国近世家族制度形成较早、宗族统治较为严格的地区①。我们把设立谱局修谱称之为公修族谱,因为设立谱局要集聚全族精英,动用族中公产,获得全族之认同。在宗族设立谱局修谱的同时,也有个人独立纂修家谱的,以个人力量纂修的家谱,不必动用公产,无须获得族众的认同,我们称其为私撰家谱。私撰家谱和公修族谱同为宗谱,但两者有相当的差异。 一、规模、篇幅与流传形式 公修族谱动用全族的人力和财力,如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婺源大畈汪氏修统宗谱,设立谱局,确定汪湘、汪隆、汪钅吾、汪道真、汪伦、汪长卿、汪同文、汪元吉8人专职修谱事宜。汪湘为主修,负责审定全书,兼管经 费;汪隆、汪钅吾负责来人接待和刊印工作,同时负责出纳;汪道真、汪伦负责各支派世系图和文稿的监督和催办;汪长卿、汪同文、汪元吉负责各支派世系图和文稿的考辨,然后交主修裁正。明万历五年(1577)刊印的《新安大阜吕氏宗谱》集中了36人的力量,设有总裁、编修、催督、考订、誊书、刊谱等多个职责岗位,各司其责。正因为如此,族谱的规模宏富,篇幅一般都比较大。清乾隆十八年(1753)刊印的《休宁古林黄氏重修族谱》8卷,每卷长51厘米,宽31.5厘米,共重15公斤。民国六年(1917)婺源《清华胡氏宗谱》24卷首1卷末1卷,26册,装在一只高约1米的木匣子内,一个人轻易不能搬动。 私撰家谱由于是以个人力量撰写,谱的规模、篇幅 67①参见翟屯建:《族谱的纂修与管理》,载上海图书馆 编:《中华谱牒研究》,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黄山市文化遗产名录

黄山市列入国家级及省级有关名录 世界自然遗产1处:黄山风景区 世界文化遗产2处: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 世界地质公园1处:黄山风景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处: 黄山风景区(5A)、 黄山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5A) 齐云山、 黄山市花山谜窟——渐江风景区 省级风景名胜区1处:太平湖 国家4A级旅游景区19处:齐云山、太平湖、黄山赛金花故居·归园景区、歙县雄村景区、芙蓉谷、东黄山、九龙瀑、翡翠谷、唐模、徽州古城、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新安江山水画廊、祁门牯牛降景区、黟县南屏、黄山市花山谜窟——渐江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3处:黄山国家森林公园、徽州国家森林公园、齐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3处:黄山、齐云山、祁门牯牛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黄山风景区、祁门牯牛降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个:歙县

国家重点历史文化名街(街区)2处:屯溪老街(中国十大名街)、黄山市歙县渔梁街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1个: 黟县西递、宏村、南屏、屏山村、关麓村, 歙县徽城镇渔梁村、歙县郑村镇棠樾村、安徽省歙县许村镇、 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村、 休宁县万安镇、休宁县商山乡黄村 全国生态文化村3个:歙县昌溪乡昌溪村、黟县宏村、徽州区唐模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9处:徽州区蜀源、龙山湖、翡翠新村、木坑竹海等 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太平湖 首批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名录129项 一、民间舞蹈(18项) 1、黎阳仗鼓屯溪区黎阳镇黎阳社区 2、跳钟馗徽州区岩寺镇上朱村 3、柳翠娘徽州区文化馆岩寺镇 4、渔翁戏蚌徽州区文化馆唐模村 5、龙舞歙县霞坑镇昌溪乡 6、狮子舞歙县溪头镇森村乡 7、麒麟舞歙县富堨镇 8、跳钟馗歙县雄村乡、徽城镇、郑村镇

谈对徽州文化的认识

魅力徽州 我是一名来自安徽的学生,而安徽文化最有名的就是徽州文化,所以我简单介绍一下徽文化。徽州文化,即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指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至少经历了大半个世纪,被誉为是并列与敦煌学和藏学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 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学科,凡与徽州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内容,都屈徽州文化范畴。 徽州文化被誉为“东南邹鲁”,徽商称雄明、清两代数百年,聚集钱财,富甲一方,因而能广修楼宇,徽商“贾而好儒”,修神庙办学堂投资教育,培养做官的乡亲弟子,并且积极的参与政治,徽商们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审时度势,长期奔波于五湖四海。即使长期在外五湖四海。即使长期在外,他们也不忘家乡,积攒钱财来修建房屋,光宗耀祖,因此就有了今天的徽派建筑,徽派建筑的整体设计构思严谨,题材新颖,总体和谐,充分发挥了工匠高超的技艺和大胆的创新精神,徽匠独具匠心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充分体现在了徽派建筑中。 2000年,西递、宏村作为皖南古村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向世人展示徽匠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建筑艺术,不仅如此,安徽的巢湖,肥东,肥西,六安等地有建筑之乡的美誉,我们要打造徽匠品牌,积极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让世人了解认识徽派建筑,将徽匠精神发扬光大。 徽州文化延绵不绝,磅礴久远,自古至今,代代英才于此孕育,再次发光。活字印刷术创始人毕昇,为谁辛苦为谁忧;一代思想先驱朱熹“问渠哪得清如水,唯有源头活水来”万古流芳;先天而忧,后天而乐的詹天佑,为中国铁路事业鞠躬尽瘁;“万世师表”陶行知,为平民,为农工,俯首教育,孜孜以求。天之骄子,多孕于此,中林敏秀之地,散发着万物清明之灵。徽州文化永存,徽州精神永存。 身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要做一片绿叶,将根深深地插入这养我爱我的祖国。徽州精神永驻我心,它激励着我。作为一名学生,我应该树立远大理想,一个没有远大理想和崇高生活目标的人就像一只没有翅膀的鸟,一台没有马达的机器,一盏没有乌斯的灯泡;我应该立志成才,滚滚长江东流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我应该珍惜时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落,百年明日能几何?用徽匠精神支撑自己,为理想和事业去奋斗,将徽匠精神发扬光大,用自己的真情托起明天的太阳。 计算机系网管班王菲

徽州图形符号的象征

徽州图形符号的文化传承在文化强省中的作用 姓名:常皖娟专业:环境艺术设计(学硕)学号:2150620115 摘要:安徽省作为徽州文化的代表省份,皖南地区到现在仍然保持着徽州文化的韵味和图形符号,如何将徽州文化的发展合理运用到安徽文化强省建设当中,是本文探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徽州民居艺术风格文化内涵文化强省 一、徽派民居的艺术风格 徽派民居的总体风格特色被一些专家总结为朴素淡雅的建筑色调,别具一格的山墙造型,紧凑通融的天井庭院,奇巧多变的梁架结构,景致优美的雕刻装饰,古朴雅致的室内陈设。 徽派民居的内部基本形式是天井、庭院式的布置。即由房屋和围墙组成对称、封闭的空间,院内以朝南方向的厅堂为主,东西两厢为辅,中间为天井,平面组成为“凹”字形。房屋除大门外,只开少数小窗,采光主要靠天井。 庭院内地面或铺设青石板,或用不同颜色的鹅卵石铺成美丽的图案。有的甚至还有假山、鱼池、花台、盆景等。庭院的围墙上,还可以看到精美的石雕漏窗。这些布局给人以园林化情调,回味无穷。 天井是徽州民居最基本的建筑格式,几乎每一座民居都设有天井。从建筑功能上看,天井的主要功能当然是使屋内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并有利于排水。天井四周的檐下撑木多雕成各种神仙人物、飞禽走兽和戏剧故事,非常生动。居室中的厅堂面对天井开放,厅堂与天井融为一体。坐在厅堂内能够沐浴朝霞,观看星斗。这是名副其实的坐“井”观天。 徽派民居的外形,几乎全部都是粉墙青瓦。远处望去,较大的村落,往往是绿树丛中灰白的一片。这种灰白色,在绿水青山的映衬下,会产生一种宁静祥和的效果。并且这种单色色调的构成,往往体现了更多层次的审美内容。 徽派民居的外观造型还有一重要特色,便是“马头墙”的设置。这种高大的马头墙是在邻居发生火灾时,起着隔断火源,防止火势蔓延的作用。所以马头墙又称封火墙。马头墙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千变万化,为塑

关于《徽州文化》课程及徽州文化的一些感悟

关于《徽州文化》课程及徽州文化的一些感悟 这个学期学习了《徽州文化》这门课程,算是第一次正式地了解了徽州文化。以前听到“徽州文化”这个概念,脑子里首先蹦出来的观念总是“安徽文化”,其实不然,现在对徽州文化的概念总算有了一个正确的理解。 所辖的六县(歙县、黟县、休徽州文化即徽文化,是徽州府 (府治在今歙县县城徽城镇) 、绩溪、祁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而不等同于安徽宁、婺源 (今属江西) 文化。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很多文化学者都在研究这极具特色的文化。他们研究的方向有很多,比如徽州的商业文化、学习文化、建筑、美食等领域。不管在哪个领域,文化本身都异彩纷呈,灿烂丰富。 在《徽州文化》的课上,首先印象最深的还是关于徽州文化宗族方面的内容。徽州宗族对于研究徽州文化和历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徽州宗族历史悠久,姓氏众多。除了徽州本土的姓氏之外,更有其他宗族迁往此地,对于徽州的发展更是锦上添花。对此呢,就会想到自己的姓氏起源,以前上过民俗相关的课程,也对自己的姓氏起源做过分析。孙姓的堂号是“映雪堂”,出自西晋孙康囊萤映雪夜读的典故,而孙姓后人以此为励,把“映雪”作为堂号,旨在激励子孙发奋读书,立志成材。记得某年的清明节,我们孙姓的人都聚在一起,说是“晒谱”,就是把宗谱拿出来见见太阳,并且大家围在一起吃饭。我有幸参加了那个活动,才知道我们这一脉的祖先。 徽州宗族对徽州历史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各行各业均有所成就,对徽州经济的发展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里不得不提到徽商。 徽商资本雄厚、活动范围广、经营项目多,是当时最大的最有影响的商帮之一。他们的商业活动遍布全国,主要经营盐、米、丝、茶等。徽商的商业活动不是单独进行的,他们往往以宗族为核心,以此对外发展。 此外还有不得不提的徽菜,它是中国汉族八大菜系之一。一道道美食背后有都严格的讲究: 一是就地取材,以鲜制胜;二是善用火候,火功独到:根据不同的原料分别采用大火、中火、小火烹调;三是善于烧炖,浓淡相宜;四是注重天然,以食养身。徽菜继承了祖国医食同源的传统,讲究食补,这是徽菜的一大特色。比如“黄山炖鸽”、“红烧果子狸”、“徽州圆子”等色香味俱全的美食。 由此,我也想到我家乡的美食,虽然没有徽菜这么有名,但也为大众喜爱。当涂大肉面是马鞍山小吃中的新品牌,起源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因205国道途经当涂段,故很多面馆都叫“205面馆”,打出广告“正宗当涂大肉面”。我曾经吃过很多次,很多品种。大肉都是肥而不腻的,也有大片瘦肉的,总之面条劲道,面汤香醇,当属佳品。 以上是我自己大致的理解,还有我觉得教学方法很好,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让学生自己展示自己所知道的徽州文化。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老师漏掉的部分,而且在其他方面也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了徽州文化。比如徽州的古建筑,徽州菜系,徽州民居等等。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自己所熟知所了解所感兴趣的徽州文化做了一个总结,加深了印象,又能让这些文化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对于文化的小区域传播有一定的作用。 徽州文化是文化丛中的一朵奇葩,它是传统文化的代表。现在一提起徽州文

(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1单元 中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 ——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 [时空坐标·单元概览] [阶段特征] 先秦是指秦朝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这一时期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基本奠定。 [时空坐标] [整体感知] 政治—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到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最高统治权力传承秩序逐步确立和完善;西周实行分封制,但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政治制度由贵族政治开始向官僚政治转变。 经济—农业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过渡;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出现,小农经济模式逐渐形成;手工业和商业出现并发展。 文化—“百家争鸣”是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文学方面,诗歌成为当时代表性的文学形式。 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与经济 先秦时期的政治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

夏朝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2.神权色彩 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3.行政管理 商朝中央设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王位世袭制按血缘关系传承王位。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家天下”取代“公天下”的开端,也是历史的进步。 二、西周的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 1.背景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2.目的 进行有效统治,拱卫王室。 3.内容 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核心内容土地和人民 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楚等 诸侯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诸侯权利再次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等级序列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1)积极:周朝初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稳定了当时的统治秩序,使周朝的政治文化得以稳定延续。 (2)消极:周朝后期诸侯势力强大,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是导致诸侯分裂、割据混战的重要根源。 三、西周的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

赞徽州古村落

赞徽州古村落 【黄山日报】家住徽州斗山街作者:江稳平2012.3.19 古徽州府所在地歙县,是中国文化史上独树一帜的徽文化和影响悠远的程朱理学的发祥地,也是曾经称雄中国商界300多年、创造了“无徽不成镇”神奇的徽商故里。而我一直居住的、被誉为“锦绣江南第一街”的斗山街,便是“出门包袱雨伞,归来腰缠万贯”的徽商荣归故里、聚族而居的地方。 从气势恢宏的徽州府衙前步入熙熙攘攘的中和街,再从举世无双的许国石坊(俗称“八脚牌楼”)穿过万世师表陶行知纪念馆,转入大北街徜徉20余米,便抵达斗山街西端入口处。 说起这条街的得名,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话说古时候有七块陨石坠落于此,连成一串珍珠似的七座小山丘,形似北斗七星,因此山名便叫斗山,这条街自然称之为斗山街了。 一色青石板铺就的斗山街呈“Y”形,分前街、后街和主街,全长约500米。斗山街高墙林立,豪宅连片,它是集古民居、古街道、故雕刻、古水井、古牌坊于一体的著名旅游景点,实为影视剧拍摄、艺术院校师生写生的佳地。 斗山街不是一条商业街,整条街上没有一间店铺,那幢幢相连的古建筑,全都是徽商大贾的住宅。从西端入口前行短短几步,汪家大院便呈现在眼前。这座大院始建于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为典型的两进三开间上下对堂式徽派古民居。上房窗门上精雕细琢着葫芦、葵扇、鱼鼓、花篮、莲花、长剑、横笛、玉版等法器的“暗八仙图”,以及琴、棋、书、画“四友图”,体现了徽商对子孙后代寄予从小刻苦学习、长大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厚望。“五蝠捧月图”和“双鹤腾云图”,因“蝠”谐“福”音、“鹤”喻“长寿”,是寓有祝愿长辈高福高寿之意。下房窗门上雕刻的“九松图”,因“松”与“孙”谐音,取意为“九孙图”,表达了徽商对多世同堂、子孙满堂的向往。两厢走道槛子门上雕刻的十二月花,则暗喻了徽商对月月开花月月红利、一年四季财源滚滚的企盼。 汪家大院对面是“岳飞饮马槽”。相传爱国将领岳飞率部北征抗金,从杭州途经歙县,长途奔波至斗山街时,饥渴难耐的战马驻足不前,就在这时,地下突然冒出一股清泉,战马引颈畅饮,昂首长啸。从此,这股泉水永不枯竭。 歙县号称全国“牌坊大观园”,但在现存82座牌坊中,木质牌坊仅有2座,斗山街便有1座。从“岳飞饮马槽”沿着主街继续前行10余米就能看见它。关于这座牌坊的来历,还有一个与朱元璋有关的传说!相传元末朱元璋举事起兵,途经歙县,腹中饥饿难熬,命随从四处寻找食物,随从在草堆中搜寻出逃难百姓藏匿的几块豆腐,但已经发酵长毛。因别无他物,随从只得将长毛豆腐放在炭火上烤热给朱元璋吃。更糟糕的是由于元兵追杀,朱元璋又与部属失去了联系,一个人蜷伏在斗山街叶氏家的废园里。25岁便守寡的叶氏发现后,心生怜悯,趁夜深人

安徽省饮食文化的分布特征与成因论文

安徽省饮食文化的分布特征与成因 目录 摘要 (1) 英文摘要 (2) 1绪论 (3)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3)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3) 2安徽省饮食文化形成的地理因素分析 (4) 2.1自然地理因素 (4) 2.1.1自然资源 (4) 2.1.2气候环境 (4) 2.2人文地理因素 (4) 2.2.1经济发展水平 (5) 2.2.2历史文化因素 (5) 2.2.3政治因素 (5) 3安徽省饮食文化分布特征 (6) 3.1淮北平原 (6) 3.2江淮地区 (7) 3.3大别山区 (7) 3.4皖江地区 (8) 3.5皖南山区 (8) 4安徽省饮食文化的开发 (9) 4.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9) 4.2突出特色,打造品牌 (11) 4.3跨界融合,共同发展 (11) 4.4宣传策划,推广营销 (11) 5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摘要 饮食文化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它的的形成与分布有很多的因素,地理因素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类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由他们所处地理生态环境决定的,人类饮食文化差别就是适应这种地理环境的产物。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安徽菜以其独有的风格和特色独树一帜,尤其是徽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近年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安徽菜不断创新,赢得了市场,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通过对安徽省饮食文化的研究与分析,我们可以透视其生活方式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通过相关文献和专家学者的研究,以安徽省这一区域内的饮食文化为研究对象,从地理学的角度,探讨安徽省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分布特点,为安徽省饮食文化的继承创新、饮食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安徽省餐饮业的发展等问题提出解决对策,赋予安徽省饮食文化新的市场生命力。 关键词:安徽;饮食文化;徽菜;分布特征;成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