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中咬合桩和地下连续墙优缺点

基坑支护中咬合桩和地下连续墙优缺点
基坑支护中咬合桩和地下连续墙优缺点

浅谈基坑支护中咬合桩和地下连续墙的优缺点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私家车保有量增大,伴随而来的是道路的拥挤不堪,于是一些大中城市开始修建地铁。由于地铁站基坑深度大,一些换乘线路的地铁站基坑深度最深的已达到20

多米;地铁站一般建在城市的繁华地段,其基坑周围高层建筑物多、且距离基坑边距离小,周围市政管线密集,对基坑支护的安全要求很高。

【关键词】基坑支护咬合桩地连墙优缺点

中图分类号:tv55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由于各种基坑的支护形式差异很大,而且基坑支护的特点是使用寿命短,属于工程建设的一种措施性结构,因此在设计时一般只注重于成本的控制,近年来深基坑支护倒塌、支护结构位移大导致周围建筑破坏等案例时有发生,笔者在此浅谈钻孔咬合桩和地下连续墙两种支护方法的一点看法,抛砖引玉抓好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质量,以确保主体工程的顺利进行。下文中所说的本工程系指武汉某基坑支护工程。一、咬合桩和地连墙概述

钻孔灌注咬合桩是指平面布置的排桩间相邻桩相互咬合(桩圆周相嵌)而形成的钢筋混凝土“桩墙”,它用作建筑物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是利用各种挖槽机械,借助泥浆的护壁作用,在地下挖出窄而深的沟槽,并下放钢筋笼,浇注混凝土而形成一道防渗、挡土和承重功能的连续地下墙体。

二、咬合桩优点

15 排桩墙支护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5 排桩墙支护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5.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基坑采用由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预制桩构成的排桩墙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要求、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 适用于黏性土、砂土和软土中深度不大的排桩墙支护工程施工。 15.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300—201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0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025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JGJ120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94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106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104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15.3 术语 15.3.1 建筑基坑 为进行建筑物(包括构筑物)基础与地下室的施工所开挖的地面以下空间。 15.3.2 基坑支护 为保证地下结构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 15.3.3 基坑侧壁 构成建筑基坑围体某一侧面。 15.3.4 排桩 以某种桩型按队列式布置组成的基坑支护结构。 15.3.5 排桩墙支护结构 由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灌注桩等类型桩,以一定的排列方式组成的基坑支护结构。其排列形式有密式、疏式、双排式等;按受力特点又可分为悬臂式、拉锚式。 15.3.6 冠梁 设置在支护结构顶部的钢筋混凝土连梁。 15.3.7 腰梁 设置在支护结构顶部以下传递支护结构与锚杆或内支撑支点力的钢筋混凝土梁或钢梁。 15.3.8 土层锚杆 由设置于钻孔内、端部伸入稳定土层中的钢筋或钢绞线与孔内注浆体组成的受拉杆件。 15.4 施工准备

(完整版)排桩支护设计与计算

排桩支护设计与计算 8.7.1概述 基坑开挖事,对不能放坡或由于场地限制而不能采用搅拌桩支护,开挖深度在6~10米左右时,即可采用排桩支护。排桩支护可采用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桩或钢板桩。 图8-4排桩支护的类型 排桩支护结构可分为: (1)柱列式排桩支护当边坡土质尚好、地下水位较低时,可利用土拱作用,以稀疏钻孔灌注桩或挖孔桩支挡土坡,如图8-4a所示。 (2)连续排桩支护(图8-4b)在软土中一般不能形成土拱,支挡结构应该连续排。 密排的钻孔桩可互相搭接,或在桩身混凝土强度尚未形成时,在相邻桩之间做一根素混凝土树根桩把钻孔桩排连起来,如图8-4c所示。也可采用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如图8-4d、e所示。 (3)组合式排桩支护在地下水位较高搭软土地区,可采用钻孔灌注排桩与水泥土桩防渗墙组合的方式,如图8-4f所示。 按基坑开挖深度及支挡结构受力情况,排桩支护可分为一下几种情况。 (1)无支撑(悬臂)支护结构:当基坑开挖深度不大,即可利用悬臂作用挡住墙后土体。 (2)单支撑结构:当基坑开挖深度较大时,不能采用无支撑支护结构,可以在支护结构顶部附近设置一单支撑(或拉锚)。 (3)多支撑结构:当基坑开挖深度较深时,可设置多道支撑,以减少挡墙挡压力。根据上海地区的施工实践,对于开挖深度<6m的基坑,在场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重力式深层搅拌桩挡墙较为理想。当场地受限制时,也可采用φ600mm密排悬臂钻孔桩,桩与桩之间可用树根桩密封,也可采用灌注桩后注浆或打水泥搅拌桩作防水帷幕;对于开挖深度在4~6m的基坑,根据场地条件和周围环境可选用重力式深层搅拌桩挡墙,或打入预制混凝土板桩或钢板桩,其后注浆或加搅拌桩防渗,设一道檩和支撑也可采用φ600mm钻孔桩,后面用搅拌桩防渗,顶部设一道圈梁和支撑;对于开挖深度为6~10米的基坑,以往采用φ800~1000mm的钻孔桩,后面加深层搅拌桩或注浆放水,并设2~3道支撑,支撑道数视土质情况、周围环境及围护结构变形要求而定;对于开挖深度大于10m的基坑,以往常采用地下连续墙,设多层支撑,虽然安全可靠,但价格昂贵。近来上海常采用φ800~1000mm 大直径钻孔桩代替地下连续墙,同样采取深层搅拌桩放水,多道支撑或中心岛施工法,这种支护结构已成功用于开挖深度达到13米的基坑。

基坑支护工程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

基坑支护工程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一、工程概述 (1) 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5) 三、地下连续墙设计的基本情况 (6) 第二章编制依据 (10) 一、国家标准 (10) 二、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 (10) 三、其它 (10) 第三章施工计划 (11) 一、场地清理及硬化 (11) 二、施工顺序 (11) 三、工期计划 (11) 四、施工准备 (12) 第四章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技术 (18) 一、施工总体流程 (18) 二、施工平面布置 (18) 三、导墙施工 (22) 四、主要施工设备 (26) 五、地下连续墙施工流程 (27) 六、泥浆制备与使用 (28) 七、成槽施工 (30) 八、清底换浆及刷壁 (34) 九、锁口管吊放 (35) 十、碎石填筑 (35) 十一、钢筋笼加工制作 (36) 十二、接驳器的施工 (40) 十三、钢筋笼吊装 (40) 十四、水下混凝土浇筑 (42) 十五、超灌混凝土剔除 (43) 十六、地连墙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44) 十七、开挖堵漏方案 (47) 十八、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49)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述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建设单位: 代建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总承包单位: 专业施工单位: 本工程为XX中医医院迁建工程门急诊楼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建设地址位于XX市迎泽区双塔西街与新建南路十字路口东北角,紧临街道,处于交通繁忙及人流密集区。 本工程基坑深度18.2m,基坑外形呈不规则形,总体上东西短南北长,东西宽约78.8m(局部92.0m),南北长约165.7m,基坑的安全等级为一级,支护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10。 本工程±0.000绝对标高为783.330m。导墙顶标高为782.45。设计地连墙成槽深度为40.75m,墙高40m,冠梁高800mm,墙及冠梁厚800mm,墙体混凝土设计强度C35,抗渗等级P8级。地连墙槽段接头采用锁口管柔性接头。地下连续墙兼做止水帷幕。 本工程基坑周边环境条件复杂,场地北面离基坑约7m有两栋XX市房地局住宅楼,一栋12层,一栋10层;东侧北部有一栋16层高层住宅楼,离基坑边约16m,东侧南部住院楼与拟建建筑相连,西侧北部在建杂病楼距基坑约5.0m;南侧无建筑物。

20-4基坑支护形式:排桩或地下连续墙

(二)排桩或地下连续墙式挡土结构 排桩或地下连续墙式挡土结构:又称板式支护结构,由围 护桩墙和支锚结构组成。 根据有无支锚结构可分成三种类型 (1)悬臂桩墙式挡土结构:不设置内支撑或土层锚杆等,基坑内施工方便。墙身刚度小,内力和变形较大,不宜用于开挖较深基坑(在软土场地中不宜大于5m)。 (2)内支撑桩墙式挡土结构:设置单层或多层内支撑可有效地减少围护墙体的内力和变形,内支撑对土方的开挖以及地下结构的施工带来不便。有缘学习+V星ygd3076 (3)土层锚杆桩墙式挡土结构:通过固定于稳定土层内的单层或多层土层锚杆来减少围护墙体的内力与变形。

围护墙体类型及特点 围护墙体 钢板桩 钢砼板桩钻孔灌注桩 SMW工法 地下连续墙

截面形式:拉森U 形、H 形、Z 形、钢管等。 优点:材料质量可靠,施工速度快,重复使用,占地小, 结合多道支撑,可用于较深基坑。 缺点:价格较贵,施工噪音及振动大,刚度小,变形大,需注意接头防水,拔桩容易引起土体移动。 (1)钢板桩 (a )U 形(b) H 形(c )Z 形(d) 钢管

(2)钢筋混凝土板桩 截面形式:矩形榫槽结合、工字形薄壁、方形薄壁 优点:造价比钢板桩低。 缺点:施工不便、工期长、施工噪音、振动及挤土明显, 接头防水性能较差。 (a )矩形榫槽结合(b) 工字形薄壁(c )方形薄壁

(3)钻孔灌注桩 桩径:一般在600~1200mm。 优点:施工噪音低,振动小,环境影响小,刚度、强度较大。缺点:施工速度慢,质量难控制,需处理泥浆。 适用:钻孔灌注桩作为围护桩在软土地区可用于开挖深度在5~12m(甚至更深)的基坑。

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排桩墙支护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排桩墙支护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第1章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深度不超过7m 的基坑支护工程 第2章材料准备 水泥:应采用32.5 号或42.5 号普通水泥要求新鲜无结块 第3章施工机具 1.层搅拌机 深层搅拌机是进行深层搅拌桩施工的关键机械目前国内外有中心管喷浆方式和叶片喷浆方式后者是使水泥浆从叶片上若干个小孔喷出使水泥浆与土体混合较均匀对于大直径叶片和连续搅拌是合适的但因喷浆孔小易被浆液堵塞它只能使用纯水泥 浆而不能采用其他固化剂采用中心管喷浆双搅拌轴的 SJB-1 型深层搅拌机详见图128-1 SJB-1 型深层搅拌机技术性能及配套灰浆泵灰浆 搅拌机性能见表128-1 具体配套设 备及布置见图128-2 1

2 2.套机械:主要有灰浆搅拌机集料斗灰浆泵 第4章 工艺流程 1. 工艺流程桩位放样搅拌机定位安装预搅下沉喷浆搅拌提升重复搅拌下沉重复喷浆搅拌提升至孔口关闭搅拌机清洗移位工艺流程见图128-3 SJB-1 型搅拌机性能 表 128-1

2. 桩位放样按照施工图用测量仪器测放样桩每根桩中心插放竹管对中为防止误差积累每50 米设一控制桩进行复核随时消除桩位偏差桩位偏差均3cm 范围内 3. 桩机定位用起重机(或用塔架)悬吊深层搅拌机到达指定桩位对中当地面起伏不平时应使起吊设备保持水平机座用枕木垫实并用水平尺检测机座水平度并用目测 法和吊线法随时检查钻杆垂直度偏差过大时应及时进行调整 4. 预搅下沉待深层搅拌机的冷却水循环正常后启动搅拌机电机放松起重机钢丝绳使搅拌机沿导向架搅拌下沉下沉速度可由电机的电流监测表控制工作电流不得大于70A 如果下沉速度太慢可从输浆系统补给清水以利钻进 5. 制备水泥浆:待等深层搅拌机下沉到一定深度时即开始按设计确定的配合比拌制水泥浆待压浆前将水泥浆倒入集料斗中灰浆搅拌系统程序为:设置集浆池桶安置灰浆泵送系统灰浆配制过滤灰浆输送 6. 提升喷浆搅拌深层搅拌机下沉到设计深度后开启灰浆泵将水泥浆压入地基中 并且边喷浆边旋转同时严格按设计确定的提升速度提升深层搅拌机 3

排桩墙支护工程技术标准

排桩墙支护工程技术标准

天龙房地产有限公司排桩墙支护工程 标 准 大

全 1 一般规定 1.1 在基坑(槽)或管沟工程等开挖施工中,当可能对邻近建(构)筑物地下管线、永久性道路产生危害时,应对基坑(槽)、管沟进行支护后再开挖。 1.2 有支护基坑(槽)、管沟开挖前应做好下述工作: 1 开挖前,应根据支护结构形式、挖深、地质条件、施工方法、周围环境、工期、气候和地面载荷等资料制定施工方案、环境保护措施、监测方案,经审批后方可施工。 2 土方工程施工前,应对降水、排水措施进行设计,系统应经检查和试运转,一切正常时方可开始施工。 3 有关支护结构的施工质量应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 1.3 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1.4 基坑(槽)、管沟的挖土应分层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基坑(槽)、管沟边堆置土方不应超过设计荷载,挖方时不应碰撞或损伤支护结构、降水设施。 1.5 基坑(槽)、管沟土方施工中应对支护结构、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和监测,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待恢复正常后方可继续施工。基坑工程监测项目可按表1.5选择。

方法及精度要求、监测点的布置、监测周期、工序管理和记录制度以及信息反馈系统等。 2 监测点的布置应满足监控要求,从基坑边缘以外1~2倍开挖深度范围内的需要保护物体均应作为监控对象。 3 位移观测基准点不应少于2点,且应设在影响范围以外。 4 监测项目在基坑开挖前应测得初始值,且不应少于2次。 5 基坑监测项目的监控报警值应按1.7条规定执行。 6 各项监测的时间间隔可根据施工进程确定。当变形超过设计规定或表7.1.7的规定,或监测结果变化速率较大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当有事故征兆时,应连续监测。 7 基坑开挖监测过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提交阶段性监测结果报告。工程结束时应提交完整的监测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 1) 工程概况; 2) 监测项目和各测点的平面和立面布置图; 3) 采用的仪器设备和监测方法; 4) 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和监测结果过程曲线; 5) 监测结果评价等。 1.6 基坑、(槽)、管沟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对坑底进行保护,经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垫层施工。对特大型基坑,宜分区分块挖至设计标高,分区分块及时浇筑垫层。必要时,可加强垫层。 1.7 基坑(槽)、管沟土方工程验收必须确保支护结构安全和周围环境安全为前提。当设计有指标时,以设计要求为依据,如无设计指标时应按表1.7的规定执行。 基坑侧壁安全等级 监测项目 一级 二级 三级 支护结构水平位移 应测 应测 应测 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变形 应测 应测 宜测 地下水位 应测 应测 宜测 桩、墙内力 应测 宜测 可测 锚杆拉力 应测 宜测 可测 支撑轴力 应测 宜测 可测 立柱变形 应测 宜测 可测 土体分层竖向位移 应测 宜测 可测 支护结构界面上侧向压力 应测 宜测 可测

地铁深基坑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抓斗)

目录 第一章综合说明 (5) 1.1 编制依据 (5) 1.2 编制原则 (5) 1.3 遵循地主要技术标准和规范 (5) 1.4 工程概况 (6) 1.4.1 工程简介 (6) 1.4.2 地连墙设计概况 (7) 1.4.3 周边环境概况 (7) 1.4.4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8) 1.4.4.1 主要工程地质土层 (8) 1.4.4.2 水文地质条件.承压水层地处理 (8) 1.4.5 地下水地腐蚀性评价 (9) 1.4.6 主要工程数量 (9) 第二章地下连续墙施工重点及难点地分析与对策 (9) 2.1 工程重点及难点 (9) 2.2 施工中针对工程重点及难点地对策 (10) 第三章总体目标.施工组织与部署 (12) 3.1 总体目标 (12) 3.1.1 工期目标 (12) 3.1.2 质量目标 (12) 3.1.3 安全目标 (12) 3.1.4 文明施工目标 (12) 3.1.5 环境保护目标 (12) 3.2 施工组织与部署 (12) 3.2.1 施工段划分 (12) 3.2.2 施工阶段安排 (13) 3.2.3 现场管理组织管构 (13) 3.3 资源配置计划 (14) 3.3.1 施工劳动力组织 (14) 3.3.1.1导墙施工队人员计划 (14) 3.3.1.2 渣土废浆运输队人员计划 (15) 3.3.1.3地连墙施工队人员计划 (15) 3.3.1.4钢筋笼制作队人员计划 (16) 3.3.1.5 其它人员计划 (16) 3.3.2 施工主要机械设备 (16) 3.4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7) 3.4.1 施工平面布置原则 (17) 3.4.2 施工总平面布置 (18) 3.4.2.1 临时用地 (18) 3.4.2.2 临时生产.生活设施布置 (18) 3.4.2.3 施工便道 (18) 3.4.2.4 施工临时供电 (19)

排桩地下连续墙支护质量通病防治

排桩地下连续墙支护质量通病防治 6.1.1 悬壁式排桩、地下连续墙嵌固深度不足 1.现象 基坑挖土分两步挖,当第二步挖到将近坑底时发现桩倾侧,桩后裂缝,坑上地面也产生裂缝, 附近道路下沉,邻近房屋出现竖向裂缝,不久,排桩倒塌,连接圈梁折断,桩后土方滑移入基坑内, 基坑支护破坏。 2,原因分析 悬臂桩的埋深嵌固只有悬臂长的1/3~1/2,嵌固不足,嵌因深度未通过计算确定;其次是水管下水道、 化粪池漏水,使土的物理参数改变,还有的工程,一场大雨造成排桩倒塌,使土的r、φ及c值发生变化, 促使基坑工程坍塌。 3.防治措施 悬臂桩的嵌固深度必须通过计算确定,计算应考虑土的物理参数因素,按本节附录中的公式计算。 不按土的物理参数的具体情况计算确定的嵌固深度,或按经验确定的嵌固深度必将产生重大事故。 6.1.2 锤击式悬臂桩(预制桩、锤击沉管桩)位移太大,有的桩上部折断 1.现象 在软土淤泥质土地区工程桩采用450mm×450mm锤击预制桩或采用∮500锤击沉管桩(配筋8∮18), 为施工方便,将支护桩采用与工程桩相同的配筋与桩径,用锤击桩为挡土桩。基坑开挖土方时并将 土方堆积在坑旁边,基坑开挖后发现桩位移,最大位移达1.15m,有的桩在地面下3~5m处折断。 2.原因分析 (1)(1) 悬臂式挡土桩的直径按规范规定不得小于 ∮600(配筋不得小于∮20)。与工程桩不同, 悬臂式挡土桩主要承受水平力,同时在坑边堆土,促使增大侧壁水平压力,因而有的桩在抗弯不 足情况下折断。 (2)在软土淤泥质土中已经锤击密布工程桩(3~4d),锤击数

又多,地基土中静孔隙水压力急剧上升, 且无法很快消散,地基中产生强烈挤土作用,工程桩也会产生大的位移,支护挡土桩又系外排桩, 因而位移很大。 3.防治措施 (1)(1) 支护挡土桩应用∮600或大于∮600的灌注 桩,不用锤击450mm×450mm的预制桩, 或∮500的锤击沉管桩,因其抗弯性能不足。 (2)基坑挖土应随挖随运,不得堆在坑旁,以免增加支护桩的水平压力。 6.1.3钢板桩渗漏 钢板桩是由带锁口或钳口的热轧型钢制成,将单块钢板桩互相连接就形成钢板桩墙, 在基坑工程中用以挡水和挡土。 我国常用的拉森式钢板桩,如图6-2所示。 在软土地区基坑深在5m以上时,必须采用拉 结方式,悬臂式桩只能用于5m以下(按规范规定)。 钢板桩施工,先安装围檩,分片将钢板桩打入 土中,筑成封闭式围圈,然后在圈内挖土。围檩及 钢板桩施工立面如图6-3所示。 1.现象 基坑挖土过半时,发现钢板桩渗漏,主要在接 缝处和转角处,有的地方还涌砂。 2.原因分析 (1)钢板桩旧桩较多,使用前禾进行矫正修理 或检修不彻底,锁口处咬合不好,以致接缝 处易漏水。转角处为实现封闭合拢,应有特殊型式的转角桩,这种转角桩要经过切断焊接工序, 可能会产生变形

排桩与土钉墙支护施工技术

复杂环境下基坑支护技术 ——排桩与土钉墙相结合的支护施工技术 马如慕 (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 100102) [摘要]财智中心工程位于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以东,聚新街以南。该工程地下环境及周边环境复杂,南侧邻近职工家属楼,东侧邻近新建高层住宅楼(地下二层,地上十六层),西侧邻近主干道中华北大街,且中华大街正建兴建地铁工程,北侧侧邻近聚新街,基抗四周邻近建筑物、道路不超过15米,基坑挖深14米多,属于Ⅰ类深基坑工程。同时地下有原有厂房基础,东侧有人防工程,施工场地非常狭小,现场无法放坡挖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综合分析比较,选择排桩(也叫护坡桩)与土钉墙相结合的支护施工方法,并组织了专家认证。 [关键字]排桩;护坡桩;土钉墙;支护 1、工程概况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38760m2,建筑高度53.90m,本工程设计标高±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75.75m。地下三层、地上十五层,地下室负三层层高4.40m,负二层层高 3.70m,负一层层高5.20m;地上一层层高3.75m,二层层高3.70m,三至十五层层高3.55m,挖土深度14m多,属于Ⅰ类深基坑工程。 2、场地条件 本工程地下环境及周边环境复杂,南侧邻近职工家属楼,东侧邻近新建高层住宅楼,西侧邻近主干道中华北大街,且中华大街正建兴建地铁工程,北侧侧邻近聚新街,基坑四周邻近建筑物、道路不超过15m。同时地下有原有厂房基础,东侧有旧人防通道,施工场地非常狭小。 3、施工组织编制依据 1)《财智中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总平面定位图” 3)“基坑支护图” 4)国家、行业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13(J)133-201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岩土工程治理手册》 《基坑工程手册》(刘国彬、王卫东主编) 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2009]8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4、基坑支护设计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综合考虑安全、经济、施工工期等因素,选择排桩(护坡桩)与土钉墙相结合的支护施工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⑴基坑北坡(1区): 基坑北侧邻近聚新街,基坑深度14m。 1.5m以上,放坡并喷射C20细石混凝土。 1.5m以下采用排桩拉锚支护,护坡桩间距1.2m,桩径为0.6m,桩长17.5m(含冠梁),嵌固深度5.0m,主筋13E22,箍筋Φ8@150,加强筋E16@2000,砼强度C25,冠梁高500mm,宽800mm;设计预应力锚索3道及3道钢梁,一桩一锚,锚索长度为14.0m、15.0m、20.0m,孔径150mm,配筋为1s15.2、1s15.2、2s15.2钢绞线,预应力为150KN、150KN、190KN,腰梁采2根20a槽钢。面层内设钢板网,喷射C20细石混凝土,厚度为40mm。 ⑵基坑西坡、南坡(2区): 西侧邻主干道中华北大街;南侧距离一层平房5m,距离6层的职工家属楼15m,基坑深度14m。 6.0m以上采用土钉墙喷锚支护,开挖坡度1:0.20,设计土钉3道,土钉长度为4.3m、5.8m、4.3m,竖向间距1.60m,水平间距1.50m,土钉配筋均为1E16钢筋,土钉孔径100mm,土钉水平向设1E14的连接筋。面层内设钢板网,喷射C20细石混凝土,厚度为50mm。 6.0m以下采用排桩拉锚支护,护坡桩间距1.2m,桩径为0.6m,桩长13.5m(含冠梁),嵌固深度5.5m,主筋12E22;设计预应力锚索2道及2道钢梁,一桩一锚,锚索长度为15.0m、

排桩支护(最终版)

紧邻别墅的基坑支护型式研究 罗飚 (中铁二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贵州贵阳 550003) 摘要:某隧道明挖段基坑K1+230-275段紧邻别墅,本文采用了钻孔桩+横撑的结构型式对基坑进行了支护。采用理正深基坑7.0计算软件对基坑进行了计算,得出基坑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抗倾覆安全系数;并对基坑开挖进行了数值开挖模拟,得出了地表位移、排桩位移及内力、第一道横撑的位移及内力,以此评价基坑开挖完之后基坑及别墅的稳定性,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基坑,别墅,钻孔桩,横撑,位移。 The Research about Supporting Type of Pit which is Adjacent to the Villa Luo biao (China Railway Erju 1st Engeneering Co.,Ltd,Guizhou Guiyang 550003) Abstract: The Opening excavation section of K1+230-275 in a tunnel pit which is adjacent to the Villa, it use the structure type of bored piles+crossbar to support the pit . The rationale deep pit 7.0 calculation software is use for calculation,and obtain the the safety factor overall stability、he safety factor of against overturning;and it carry out numerical simulations for the pit ,and obtain the displacement surface 、displacement and internal force of row piles 、the displacement and internal force of first cross brace,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stability of the pit and the villa .It have a certain significa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Keywords: pit, villa, bored pile, crossbars displacement. 1.工程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某隧道K1+230-275段紧邻3栋别墅,该段隧道为明挖,明挖基坑深度为13.2m,宽21.4m,具体见图1所示。别墅离基坑的距离分别为4.5m、3m、4m。该段围岩从上而下依次为1m厚填筑土、2m厚软粘土、4m厚圆砾层、4m强风化板岩、中风化板岩。

排桩墙支护工程施工设计工艺标准

.. 排桩墙支护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5 范围15.1 预制桩构成的排桩墙基坑支护结构的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基坑采用由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要求、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适用于黏性土、砂土和软土中深度不大的排桩墙支护工程施工。规范性引用文件15.2 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标准。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 JGJ104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术语15.3 15.3.1 建筑基坑为进行建筑物(包括构筑物)基础与地下室的施工所开挖的地面以下空间。 15.3.2 基坑支护加固与保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为保证地下结构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护措施。基坑侧壁15.3.3 构成建筑基坑围体某一侧面。排桩15.3.4 以某种桩型按队列式布置组成的基坑支护结构。15.3.5 排桩墙支护结构其排灌注桩等类型桩,以一定的排列方式组成的基坑支护结构。由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列形式有密式、疏式、双排式等;按受力特点又可分为悬臂式、拉锚式。冠梁15.3.6 设置在支护结构顶部的钢筋混凝土连梁。15.3.7 腰梁设置在支护结构顶部以下传递支护结构与锚杆或内支撑支点力的钢筋混凝土梁或钢梁。土层锚杆15.3.8 由设置于钻孔内、端部伸入稳定土层中的钢筋或钢绞线与孔内注浆体组成的受拉杆件。施工准备15.4 专业资料 .. 15.4.1 技术准备 15.4.1.1 熟悉排桩墙的设计文件。 15.4.1.2 研究施工区域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了解土层构造、土层的力学性能指标及地下水位等情况,以确定排水、截水措施。 15.4.1.3 查明施工区域地下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位置和情况,考虑施工对邻近建筑物或地域的影响。 15.4.1.4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15.4.1.5 做好施工试验准备工作。 15.4.2 物资准备 15.4.2.1 水泥:强度等级宜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普通硅酸盐水泥。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水泥进场后,应进行强度及安定性复检。

单支点排桩支护结构设计示例

单支点排桩支护结构设计示例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一.基坑侧壁安全等级的确定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与其它建筑结构设计一样,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各项预定功能。不同的基坑工程,其功能要求则不同。为了区别对待各种不同的情况,《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根据支护结构破坏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把基坑侧壁划分为不同的安全等级。建筑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应根据表1选用相应的侧壁安全等级及重要性系数。 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及重要性系数表1

建筑基坑分级的标准各种规范不尽相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对基坑分级和变形监控值的规定如表1-2。 基坑变形监控值(cm)表2 注:1.符合下列情况之一,为一级基坑: 重要工程或支护结构做主体结构的一部分; 开挖深度大于10m; 与临近建筑物、重要设施的距离在开挖深度以内的基坑;

基坑范围内有历史文物、近代优秀建筑、重要管线等需严加保护的基坑。 2.三级基坑为开挖深度小于7m,且周围环境无特殊要求的基坑。 3.除一级和三级外的基坑属于二级基坑。 4.当周围已有的设施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这些要求。 基坑支护结构均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对于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及对支护结构变形有限定的二级建筑基坑侧壁,尚应对基坑周边环境及支护结构变形进行验算。 二.计算参数的确定 基坑工程支护设计的主要计算参数,包括土的重力密度γ及土的抗剪强度指标c、φ值。 对于超固结土,用常规试验方法进行剪切试验获得的粘聚力,包括真粘聚力和表观粘聚力两部分,其中表观粘聚力比真粘聚力要大的多。而超固结土一旦遇水,表观粘聚力迅速下降至真粘聚力。因此应对试验给出的粘聚力值进行折减后,才能用于基坑工程设计。根据长春地区的工程经验,将c值乘以0.4~0.5的折减系数,给出

地下连续墙深基坑支护的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地下连续墙深基坑支护的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发表时间:2012-12-20T15:07:24.23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2年9月Under供稿作者:黄炎生 [导读] 然后总结经验,加强对质量通病的防范,才能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保证工程质量。 黄炎生 身份证号码:440782************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重点对深基坑支护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和主要技术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深基坑;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 Underground continuous wall of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technical measures Huang Yansheng ID number: 440782************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the project examples, focusing on supporting of deep foundation pit underground continuous wal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main technical measure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 deep foundation pit; underground continuous wal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1 概述 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城市高层建筑、以及各种大型地下建筑基础埋深的增加与周围环境和施工场地的限制,地下连续墙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深基坑工程施工。地下连续墙施工是指在地面上使用挖槽设备,在泥浆护壁的作用下,沿着深开挖工程的周边,开挖一条狭长的深槽,在槽内放置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筑成一段钢筋混凝土墙的施工过程。地下连续墙技术分类复杂,按成墙方式可分为:桩排式、槽板式、组合式,按开挖情况:地下连续墙、地下防渗墙。地下连续墙具有很多优点,如刚度大,既挡土又挡水,施工时无振动,噪音低,适用于城市密集建筑群及夜间施工。浇筑混凝土时无须支模和养护,墙体刚度大于一般挡土墙,能承受较大土压力,可避免地基沉陷和塌方,其不足之处在于需用专门设备进行施工,成本较高,一次性投资大,技术难度较大。 2 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工程,其基坑内平面面积约9500m2,开挖深度9.80m,是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基坑支护工程。综合考虑场地条件、工程地质、开挖深度和周围环境,确定采用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作为支护、止水结构,地下连续墙同时作为地下室的外墙,而且部分单元墙段上设有承力柱。地下连续墙墙厚0.8m,墙顶标高-1.750m,墙底标高为-20.40m,地下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8,墙身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250。由于基坑地质条件复杂,因此基坑的支护对工程的安全至关重要。 3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 拟建工程表面覆盖层均为湿度较大的杂填土,场地土由上至下分别为:第四系人工堆积杂填土(含建筑垃圾)、含有机质填土、第四系坡残积有机质黏土、第四系坡和残积红黏土。土层的重度在17.4~20kN/m3 之间,抗剪切系数C 在10~45.7kPa 之间,膨胀角在9~26°之间。土层力学参数偏低。现场勘察表明场地下方埋有大量的地下管线,且周边为繁华商业街和居民区,场地环境条件对施工较为不利。为防止成槽施工和基坑土方开挖引起地基沉降,带来管线折断下沉、房屋倾斜等一系列问题,在施工中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 4 施工工艺及主要技术措施 4.1 工艺流程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图 4.2 成槽加固 因场地地质有深厚的淤泥或淤泥质土分布到基坑底下3m,此范围内为防止地下连续墙成槽塌孔和地面沉陷,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对连续墙及导墙两侧的土体进行加固,来提高土体强度和抗渗性。 4.3 导墙施工

排桩支护支护施工工艺标准[详细]

排桩支护施工工艺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排桩挡墙的施工工艺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建筑工程施工、火电工程采用排桩支护基坑工程施工,其它项目施工可参照执行. 排桩支护结构包括灌注桩、预制桩、板桩等类型桩构成的支护结构.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排桩挡墙使用于-7~-13米基坑,地底土质为塑性较好的粘土.地下水位丰富的地区多采用双层搅拌水泥灌注桩. 预制桩是种传统的支护挡墙结构,截面带企口,互相搭接,有一定挡水作用,顶部社圈梁把板桩连成一体.此种方案近年来很少用,在此不再叙述. 钢板桩按分类有槽钢钢板桩使用于基坑4米以内的基坑,轧锁口钢板桩使用于开挖深度7~10米的基坑.本标准主要阐述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排桩挡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汇编》 《建筑施工手册》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 104-97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3施工准备 3.1 作业人员 起重机操作工、钻机操作工、钢筋工、砼工、起重工、普工. 3.2技术准备 a)认真研究工程的地质报告,基础深度,四周的建设环境(建筑物距离、高度,道路,管沟,地下水情况,地表水情况等等),确定支护的形式.针对建筑基础尺寸确定排桩支护的范围,设计出支护的平面布置图. b)了解工程质量要求和施工检测内容与要求,如基坑支护尺寸的允许误差,支护坡顶的允许最大变形,对临近建筑物、道路、管线等环境安全影响的允许程度等; c)施工地区的地质勘探资料,查明该地区的土层分布和各土层的物理力学特征,包括:天然密度、含水量、孔隙比、渗透系数、压缩模量、内聚力、内摩擦角等,以便确定土层锚杆的布置和选择钻孔方法. d)进行排桩设计;编制支护设计组织设计; e)排桩设计:悬臂式支护结构嵌固深度设计值h d按公式: h p∑E pj-1.2γ0h a∑E ai≥0 式中:∑E pj—桩、墙底以上根据(JGJ 120-9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3.5节确定的基坑内侧各土层水平抗力标准值e pjk的合力之和; h p—合力∑E pj作用点至桩、墙底的距离; ∑E ai—桩墙底以上根据本规程第3.4节确定的基坑外侧各土层水平荷载标准值e aik的合力之和; h a—合力∑E ai作用点至桩、墙底的距离.

基坑支护结构施工之地下连续墙【最新版】

基坑支护结构施工之地下连续墙 1、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下连续墙成槽前应设置钢筋混凝土导墙及施工道路。导墙养护期间,重型机械设备不应在导墙附近作业或停留; (2)地下连续墙成槽前应进行槽壁稳定性验算; (3)对位于暗河区、扰动土区、浅部砂性土中的槽段或邻近建筑物保护要求较高时,宜在连续墙施工前对槽壁进行加固; (4)地下连续墙单元槽段成槽施工宜采用跳幅间隔的施工顺序; (5)在保护设施不齐全、监管人不到位的情况下,严禁人员下槽、孔内清理障碍物。 2、地下连续墙成槽泥浆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护壁泥浆使用前应根据材料和地质条件进行试配,并进行室内性能试验,泥浆配合比宜按现场试验确定;

(2)泥浆的供应及处理系统应满足泥浆使用量的要求,槽内泥浆面不应低于导墙面0.3m,同时槽内泥浆面应高于地下水位0.5m以上。 3、槽段接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成槽结束后应对相邻槽段的混凝土端面进行清刷,刷至底部,清除接头处的泥沙,确保单元槽段接头部位的抗渗性能; (2)槽段接头应满足混凝土浇筑压力对其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安放时,应紧贴槽段垂直缓慢沉放至槽底。遇到阻碍时,槽段接头应在清除障碍后入槽; (3)周边环境保护要求高时,宜在地下连续墙接头处增加防水措施。 4、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吊装所选用的吊车应满足吊装高度及起重量的要求,主吊和副吊应根据计算确定。钢筋笼吊点布置应根据吊装工艺通过计算确定,并应进行整体起吊安全验算,按计算结果配置吊具、吊点加固钢筋、吊筋等;

(2)吊装前必须对钢筋笼进行全面检查,防止有剩余的钢筋断头、焊接接头等遗留在钢筋笼上; (3)采用双机抬吊作业时,应统一指挥,动作应配合协调,载荷应分配合理; (4)履带吊起重钢筋笼时应先稍离地面试吊,确认钢筋笼已挂牢,钢筋笼刚度、焊接强度等满足要求时,再继续起吊; (5)履带吊机在吊钢筋笼行走时,载荷不得超过允许起重量的70%,钢筋笼离地不得大于500mm,并应栓好拉绳,缓慢行驶。 5、预制墙段的堆放和运输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制墙段应达到设计强度100%后方可运输及吊放; (2)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排水通畅。垫块宜放置在吊点处,底层垫块面积应满足墙段自重对地基荷载的有效扩散。预制墙段叠放层数不宜超过3层,上下层垫块应放置在同一直线上; (3)运输叠放层数不宜超过2层。墙段装车后应采用紧绳器与车板固定,钢丝绳与墙段阳角接触处应有护角措施。异形截面墙段运输

排桩墙支护工程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二、三级的工程基坑支护。排桩墙可以根据工程情况做成悬臂式支护结构、拉锚式支护结构、内撑式和锚杆式支护结构,悬臂式结构在软土场地中不宜大于5m。 二、施工准备 2.1技术准备 1?施工区域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排桩墙桩的设计文件。 3?施工区域内地下管线、设施、障碍资料。 4.相邻建筑基础资料。 5.施工区域的测量资料。 6.桩工艺性试验。 7.施工组织设计。 2.2材料要求 1.水泥:宜用P. O 3 2. 5水泥,具有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水泥重量允许偏差w± 2%。 2.石子:宜使用材质坚硬、级配良好、5mm?40mm的卵石或碎石,含泥量不大于2%, 质量符合相关规范规定。 3.砂:宜使用含泥量w± 3%的中砂或粗砂,质量符合相关规范规定。 4.外加剂:可使用速凝剂、早强剂、减水剂、塑化剂,外加剂溶液允许偏差三±2%。 5.水:混凝土拌合用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有关规定。 6.钢材:主筋宜使用HRB 335、HRB400级热轧带肋钢筋,箍筋宜使用$ 6?$ 8圆钢, 型钢应满足有关标准要求。 7.钢板桩、预制混凝土方桩、预制混凝土板桩的规格、型号按设计要求选用。 2.3主要机具 1?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可根据设计要求的桩型选用冲击式钻机、冲抓锤成孔机、长螺旋钻机、回转式钻机、潜水钻机、振动沉管打桩机等打桩机械及其配套的其他机具设备。 2.预制钢筋混疑土桩(方桩、板桩)、钢板桩可根据设计的桩型及地质条件选用柴油打桩机、蒸汽打桩机、振动打拔桩机、静力压桩机等打桩机械及其配套的其他机具设备。 2. 4作业条件 1.排桩墙支护的基坑,应支护后再予开挖。内支撑施工应保证基坑变形在设计要求的控制范围内。 2.施工现场应具备临时设施搭设场地和作业施工空间。 3.场地应满足泥浆排放条件。在含水层范围内的排桩墙支扩基坑,应有可靠的止水措施,确保基坑施工和相邻建筑物的安全。 4.施工现场应具备满足施工要求的测量控制点。 三、施工工艺 3.1工艺流程 1.钢板桩排桩墙 圖基放媳蕖编 T痢板粧辰1-4基础腌工Z廊板粧莎I 2.灌注桩排桩墙 丽壬帝趣施冗一惬麵務虜一唾画4破配比寇型施订 3 ?预制桩(方桩、板桩)排桩墙 宣圖T颁真町?1立輕他註広絶)| T収电移忖,區国

地下连续墙基坑支护毕业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文件备案编号:) 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名称: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工程概况 (2) 1.2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 (2) 1.2.1 车站工程地质层分布与特征描述 (2) 1.2.2 水文地质条件 (4) 1.2.3 不良地质现象 (4) 第二章支护方案的选择及比较 (5) 2.1基坑支护的类型及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5) 2.1.1 深层搅拌水泥土围护墙 (5) 2.1.2 土钉墙 (5) 2.1.3 排桩支护 (5) 2.1.4 槽钢钢板桩 (5) 2.1.5 钻孔灌注桩 (6) 2.1.6 钢板桩 (6) 2.1.7 SMW工法 (6) 2.1.8 地下连续墙 (7) 2.2方案的比较及确定 (7) 2.2.1 基坑的特点 (7) 2.2.2 支护方案的选择 (7) 第三章土压力计算 (9) 3.1荷载的确定 (9) 3.2地下水对土压力的影响 (9) 3.3按分层土计算土压力 (10) 3.4参数加权平均计算 (11) 第四章结构内力计算 (14) 4.1计算理论的确定 (14) 4.2结构内力计算及配筋 (14) 4.2.1 土压力计算 (14) 4.2.2 用等值梁法计算弯矩 (16) 4.3地下连续墙的配筋计算 (23) 第五章基坑稳定性分析 (26)

5.1基坑的整体稳定性验算 (26) 5.2基坑的抗隆起稳定验算 (26) 5.3基坑的抗渗流稳定性验算 (28) 5.4基坑支护结构踢脚稳定性验算 (29) 第六章支撑设计 (31) 6.1方案比较 (31) 6.2围檩设计 (31) 6.3支撑设计 (33) 6.4立柱设计 (34) 第七章基坑变形估算及控制 (35) 7.1概述 (35) 7.2基坑的变形估算 (35) 7.2.1 水平位移估算 (35) 7.2.2 基坑隆起估算 (35) 7.2.3 地表沉降估算 (36) 第八章降水设计 (37) 8.1概述 (37) 8.2降水的作用 (37) 8.3降水方案选择 (37) 8.3.1 降水施工方案 (37) 8.3.2 降水的设计 (38) 第九章施工组织设计 (39) 9.1地下连续墙施工主要技术措施 (39) 9.2地下连续墙的施工 (39) 9.3保证工程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 (45) 9.4技术管理措施 (48) 9.5安全生产措施 (49) 9.6文明施工措施 (52) 9.7环境保护措施 (54) 第十章地下连续墙施工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63) 10.1连续墙施工的问题及处理 (63) 10.2土方开挖的应急措施 (66) 结论 (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