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中心城市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研究

区域中心城市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研究
区域中心城市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研究

区域中心城市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研究

——以三门峡市和渑池县为例

三门峡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处,区位优越、资源丰富,作为区域中心城市,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知识创新基地,能够广泛地吸引和聚集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和区域经济的核心增长极,从而有力地辐射带动区域发展,增强区域的竞争优势。

渑池县隶属于三门峡市管辖。近年来,渑池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扬渑池精神,以全面贯彻省、市、县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动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渑池县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有效推动了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对于促进渑池当地经济和三门峡地区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三门峡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

三门峡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对渑池县域经济发展有辐射和带动作用,渑池县域经济发展是三门峡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基础和依赖,三门峡和渑池县之间是互为影响、互为促进、互为支撑、上下依托的关系。尤其是2004年渑池县升格为扩权县以来,县域经济更是飞速发展,有力的推动了区域中心城市三门峡的经济大发展,使得三门峡的城市竞争力日益突出,有力的奠定了三门峡作为河南省西部中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效应。

一、县域经济在推进地级中心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三门峡坚持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跻身中原崛起第一梯队的重大举措,积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全市县域经济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走在了全省前列。

1、县域经济加快推进地级中心城市经济发展

长期以来,三门峡经济主要依赖下属县和县级市。以2010年为例,三门峡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874.39亿元,比2009年增长15.2%,增速在18个省辖市中名列第一。2010年,三门峡市地方财政总收入81.72亿元,比2009年增长21.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9.74亿元,增长19.8%。其中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为10.03亿元,渑池县、灵宝市、陕县和义马市一般预算收入总量分别达到10.16亿元、9亿元、6.9亿元和6.08亿元,分别列全省第12、17、23和27位。除市本级以外,其它7个县市区的一般预算收入为39.7亿元,增长21.4%,占全市收入的79.8%。县域经济的飞速发展为本县(市)经济发展做贡献的同时,也为三门峡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大放异彩。

2、县域经济加快推进地级中心城市集群化发展

影响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带动力和辐射力的关键因素是城市综合竞争力。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是培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有助于提高产业竞争力,有助于推进地级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化和发展产业集群。渑池县通过发展县域经济,培植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园区平台建设、创新招商引资思路、壮大优势产业规模,有力的促进了三门峡市的集群化发展。渑池县紧紧围绕这个思路,大力发展“一区四园”(即渑池县产业聚集区和天坛铝工业园、英豪煤化工工业园、仁村光伏产业园、果元工贸园)建设。这些工业园区的

兴建,使东方希望、中迈碳素、南京雨润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三门峡,不仅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资金、技术、人才和新的发展理念,而且各个企业集中连片,产生了聚集效应,为三门峡实现跨越式发展攒足了后劲。

3、县域经济加快推进地级中心城市特色化发展

推进特色化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县域特色经济,升级传统产业,培育新的产业优势和物色产品,充分发挥县域的资源优势。一是利用传统文化特色,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经济”。长期以来,渑池县委、县政府以打好“仰韶文化”这张文化特色牌为己任,以文化育县,实现跨越发展。二是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资源经济”。渑池县不断创新、拓展、综合发展煤、电、铝等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工业,以资源强县。三是充分利用山水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事业。渑池县积极开发“山水经济”,在南村黄河湿地、仰韶大峡谷、红石峡、韶山景区等旅游资源基础上,挖掘开发新的山水旅游项目,以旅游推县。四是利用政策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制定和利用各项优惠政策,发挥政策效应,以政策促发展。今年是建党90周年和仰韶文化发现90周年纪念日,以此为契机三门峡和渑池市县两级将围绕这个主题继续做好做大文化这张牌,为县域经济出一份力、为三门峡特色化发展增添有生力量、为三门峡经济腾飞添砖加瓦。

4、县域经济加快推进地级中心城市品牌化发展

产业是城市的基础,品牌是城市的形象。渑池县强化“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品牌区域”的发展理念,通过建立健全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工作机制,引导、鼓励企业努力争创全国、全省名牌产品或商标,打造了一批精品名牌,仰韶酒、仰韶水泥、义翔牌氧化铝粉、仰韶大杏、“笃忠”牌

辣椒和西瓜等等。坻坞小米和南村玫瑰2个无公害农产品获得国家认证,段村牛心柿、坻坞小米、仰韶大杏等“仰韶三宝”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河南仰韶酒业有限公司、河南南村玫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家企业被省政府认定为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至此,在原有的旭源牛业有限公司、河南仰韶生化有限公司、河南尚正食品有限公司的基础上,渑池县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已达5家,占全市17家的30%,居三门峡市首位。品牌、名牌产品的培育和打造既是渑池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措施,又是三门峡区域经济长期发展的有力保障。

5、县域经济加快推进地级中心城市一体化发展

按照三门峡市委市政府的规划,三门峡市区域中心城市建设重点为:三门峡市区(一城三区)、灵宝城区、义马和渑池城区、卢氏城区。三门峡将形成西有灵宝、东有义马渑池一体化、中有三门峡中心城区的“一主城区两副城区”的“大三门峡”。渑池、义马两地相距三公里,义马煤化工、渑池铝工业在全省有一定影响,经济实力分别位居全省第五和第十五位,财政收入几乎占三门峡市财政收入的1/3。在三门峡看来,二者工业基础好、经济关联度高、产业定位相近,强强连手后,将使义马和渑池成为310国道沿线城镇经济“隆起带”的龙头。义马、渑池目前已经完成总投资2.7亿元,道路全长4.08公里的义渑快速通道一期工程,义渑快速通道二期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槐扒黄河提水二期(西段村水库)正在收尾,两地城市日供水能力25万方,为义渑一体化做了积极的前期准备,为大项目的实施创造了条件。这些建设布局的实施有力的推进了三门峡一体化发展。

县域经济在推进地级中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发展、集群化发展、特色化发展、品牌化发展、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事实一再告诉我们,县域经济是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县域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由之路,是发展县域特色农业、特色旅游业的最佳方式,是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全面发展的生力军,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

二、区域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做法与特点

(一)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做法与特点

近几年,三门峡经济工作突出“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保民生、保稳定”五个方面,在做强传统产业、做大优势产业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优化生存和发展环境,推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全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不断加快。继续坚持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跻身中原崛起第一梯队的重大举措,积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全市县域经济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连年大踏步增长,走在了全省前列。今年一季度,三门峡市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实现了“十二五”首季的良好开局。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累计完成83.5亿元,同比增长33.1%,增速居全省第5位。金融机构支持力度加大,各项贷款余额361.8亿元,增长27.8%,居全省第1位。对外贸易强劲增长,进出口总值分别达2401万美元和2971万美元,分居全省第4位和第2位。实际利用外资和省外资金增速分居全省第3位和第2位。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25.2亿元,增长29.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9亿元,增长28.3%,收入

规模在全省排名第9位。消费市场更加繁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1.1亿元,增长18.5%,居全省第4位。

1、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做法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三门峡资源丰富,已发现矿藏66种,保有储量居全省前三位的有31种,作为资源型城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抓调整促转型实现又好又快科学发展:一是通过资讯化改造、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体制创新做强传统产业;二是高度重视发展污染轻、耗能少、运量小的“都市型工业”;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型、高新技术型、精深加工型、先进制造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壮大新兴优势产业、培育战略先导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2)抓好特色农业,有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0年,三门峡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0亿元,比2009年增长4.7%。全年粮食产量达63.25万吨,比2009年增长0.7%,仅次于1998年的63.55万吨,成为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水果产量达175万吨,同比增长8%。全年肉类总产量7.88万吨,比2009年增长4.4%;禽蛋产量4.76万吨,增长1.3%;奶类产量3.62万吨,增长4.9%。年末大牲畜存栏41.39万头,比2009年年末下降2.5%;生猪存栏64.72万头,增长0.4%;家禽存栏982.75万只,下降1.1%。特色农业稳步发展。按可比口径计算,全市果、牧、林、烟、蔬菜、食用菌、中药材、饲草等八大特色产业产值占全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80%,达到80.2%,比2009年提高1.3个百分点。继续在全市开展了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竞赛活动,目前全市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7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30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全市有477

个村编制完成了村庄规划,已开工建设新型农村住宅社区37个。

(3)壮大第三产业。一是不断推进服务业发展。二是大力发展文化和旅游业。加快建设市文化体育中心、虢国文化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全面实施《三门峡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推动景区资源整合,开发完善黄河生态游、黄河文化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产品。三是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积极发放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农机购置补贴,做好低排量汽车销售购置税减免等工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四是积极培育扶持物流、中介服务和社区服务等第三产业,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4)坚持产业集约发展。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要求和中心城市的功能分区,着力办好城市工业区和各类开发区。遵循这个思路,三门峡建设了一批工业园区,引进了一批具有全局带动作用的大型工业项目。三门峡工业园、三门峡技术经济产业集聚区、义马市煤化工产业集聚区、灵宝市产业集聚区、渑池县产业集聚区、陕县产业集聚区和卢氏县产业集聚区等7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不断补充和扩大集聚规模,2010年7个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242.8亿元,新开工项目119个,投产77个,在建125个,三门峡产业集聚区、义马煤化工产业集聚区被确定为全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园区建设和项目引进不仅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资金、技术、人才和新的发展理念,而且各个企业集中连片,产生了聚集效应,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攒足了后劲,成功的提升了三门峡市在区域发展中的整体竞争力。

(5)完善城市规划体系。三门峡作为区域中心城市,近几年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区域经济继续发展,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三纵四横”交通枢纽建设加快推进,三淅高速、连霍高速扩建等重点项目开工。改造建设陕州大道、上官路等8条城市道路,集中供热二期等民生工程顺利完成,城中村和旧城改造稳步推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卫生城市扎实开展,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建成农村公路380公里,完成造林绿化48.7万亩,新增和改善灌溉农田3.1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4平方公里,解决农村10.19万人饮水安全;完成搬迁扶贫880户、3762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9亿元。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40个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试点累计完成投资13亿元,建成10034套,入住4100户、18个农村社区基础设施配套到位,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

(6)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发展活力持续增强。三门峡市11家商业流通企业改制进展顺利,3家企业改制方案获市流通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批准。投资体制、公用事业、集体林权等改革深入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启动,稳步推进。注重抓好资本市场的推进工作,义煤集团、灵宝金源等2家公司被确定为主板重点上市后备企业,灵宝华宝公司、渑池方圆陶粒砂公司被确定为创业板重点上市后备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7%。全市引进省外、市外资金超过80亿元,增长27%。利用外资2.6亿美元,居全省第三位。

(7)不断发展社会事业,民生工程得到加强。扎实推进省十项民生工程和市十件实事,市文体中心体育场封顶,市中心医院病房楼投入使用。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加快,建

成廉租房4331套、21.66万平方米;建设经济适用房777套,竣工3.91万平方米。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89万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7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4%;新农合参合率达97.89%。加快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市外国语高中正式招生,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达2.1万人,仰韶文化博物馆主体竣工。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社会救助力度加大。人口计生和人民防空工作被评为全国先进。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应急保障能力增强,成功处置中石油陕西柴油泄漏事件。抗洪救灾取得重大胜利,灾区倒房重建如期完成,荣获全国防汛抗旱先进集体。

2、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特点

——城市的辐射能力和集聚功能不断增强,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城乡一体化进程快速发展;

——带动县域经济的大发展;

——特色农业稳固发展;

——市政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持续改善。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做法与特点

通过发展县域经济,渑池县不仅甩掉了贫困的帽子,而且各项经济指标连年攀升。2010年渑池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0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88亿元,较上年增长21%。工业经济总量占全县GDP的比重达到71%。对县财政的贡献份额达到80%以上。铝工业、能源化工、加工制造、建材耐材和高新技术

五大主导实现增加值82.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重达97%,主营业务收入占工业的比重达到75%。2010年渑池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1588亿元,较上年增长19.5%。综合经济实力继续保持全省前20强。先后获得了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和“中原最具投资价值县市”荣誉。

1、县域经济发展的做法:

(1)统一思想,弘扬一种精神,坚持观念创新

渑池县在努力开拓、发展县域经济时候,始终不忘弘扬渑池精神(艰苦奋斗、求实创新、团结拼搏、勇于争先),坚持观念创新,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渑池县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干部通过弘扬渑池精神,坚持观念创新,增强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扶持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为己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营造了积极良好的发展氛围。

(2)大力发展工业,主抓项目带动,加快产业聚集区建设

加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先后与东方希望、中国有色集团、义煤集团、天瑞集团、三门峡市电业局、江苏雨润集团等企业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促成了1500吨多晶硅、2×30万千瓦电厂和东方希望100万吨氧化钙、60万吨4A沸石等一批重大项目的落地。2010年共实施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重点项目55个,完成投资59.9亿元,其中东方希望年产100万吨氧化钙、方圆实业4万吨新型石油支撑剂等31个项目已建成投产;2011年一季度全县共引进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19个,其中超亿元项目8个,引进

资金12.7亿元。尤其是投资5亿元的年产100万台洗衣机和100万台电冰箱、投资12亿元的康乐休闲食品工业园、投资2.2亿元的拟箔铝石粉等几个大项目顺利签约落地。总投资1.3亿元的三门峡方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微孔轻质骨料项目已竣工。义煤集团年产30万吨高精度铝板带箔项目总投资41.6亿元,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达2.3亿元的三门峡天意高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0万吨纳米环保阻燃剂项目正在建设当中。

(3)继续抓好农业,不断调整农业结构,加快新农村建设,

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朝天椒、烟叶等特色经济作物面积发展到51万亩,畜禽养殖场发展到654个,畜禽养殖小区发展到18个,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以仰韶牛心柿、仰韶大杏和仰韶贡米为代表的“仰韶三宝”种植面积已达5.83万亩,年产量达到1.3万吨,产值1.92亿元,带动发展深加工企业100多家,各类从业人员达到2多万人。初步实现了“申报一个地标,创建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活跃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目标,为推动县域特色优势农业发展,丰富旅游商品内涵,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优化第三产业,加快实施文化育县战略

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力打造仰韶文化、和谐文化、渑池曲剧三张名片,不断彰显城市魅力,提升文化的软实力,促进和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积极推进豫西文化长廊、仰韶村遗址保护规划和仰韶文化产业园、仰韶文化博物馆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推

进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致力于服务业的结构升级和增强服务业的竞争力,作为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突破口。积极发展房地产、旅游、社会服务、文化、教育、体育等需求潜力大的行业,培育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信息、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科技服务等中介服务行业,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

(5)加强企业改制,盘活企业资产,加快国企转制步伐

进一步拓宽国企改革思路,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出台有关优惠政策,认真制定改革和发展规划,通过采取产权转让、资产重组、合并托管、依法破产、嫁接改造等等措施拓宽加快国有企业退出通道,优化资源配置,盘活存量资产,促使企业重焕生机、重现活力。2001至2006年份,渑池县实行承包和股份经营,共改制盘活企业12个,改制面达80%以上,精简人员43名,年减少亏损50万元,通过合并托管,解决了多散亏问题。2007年以来,渑池县委、县政府更是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己任,顺利完成了煅烧厂改制收购,增强了天瑞集团的投资信心,促成了天瑞集团一系列新的投资项目在渑池落户。

(6)全民招商引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连年来,渑池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和深度,8月16日县委县政府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学习“苏州经验”,召开了声势浩大的“思想大解放、经济大开放、全民大创业”实践活动动员大会,掀起了新一轮的招商创业热潮,号召全民招商。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招商引资的浓厚氛围;二是创新工作方法,全面提升招商引资效果;三是充分利用各种对口帮扶的契机,主动出击寻求与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

合作,借助别人的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和市场等优势,促进县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产业、产品的优化升级;四是制定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号召全民招商。2009年以来先后参加了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中博会、厦洽会和中原文化港澳行、宝岛行等招商引资活动,组织到宁波、太原、宁夏、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一对一”招商活动,累计签订投资协议23个。2010年,共引进投资项目46个,吸引省内外资金28.4亿元,投资总额达133.4亿元。

(7)多措并举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环境,改善民生

推进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完善城市供热、供水、天然气管网,实施城市电网改造,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以解决上学、就医、休闲为重点,加大公共设施投入,新建县人民医院、外国语小学,实现卫生、教育、游园的合理布局。道路建设成绩斐然,积极推进义马渑池快速通道、韶州路建设和连霍高速公路改扩建。以县城为中心,大面积实施绿化,建成100米以上的防护林带,形成环城绿化屏障。对横贯城区的连霍高速公路、陇海铁路、310国道三条主干道等以树木绿化为主体,形成城市绿化景观架构。对渑池县城区四横七纵的路网和公园广场实施带状绿化,形成良好的生活、休闲、娱乐空间。

2、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工业经济比重加大,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城镇化步伐加快;

——民营经济成为最具生机和活力的力量;

——特色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亮点;

三、扩权强县后实现市县共赢的定位、路径与对策

河南省政府于2004年5月决定,赋予巩义市等5个县(市)与省辖市相同的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社会管理权限;赋予新密市等30个县(市)省辖市的部分经济管理权限,三门峡地区的义马市、灵宝市、渑池县名列其中。渑池县正式成为河南省35个扩权县之一。这标志着,渑池县在项目申报、用地报批、证照发放方面与巩义市等5个县(市)享有相同的经济管理权限,同时享有这5个县(市)享有的部分税收权限。

扩权强县作为一种政府财政体制改革,其核心内容是通过扩大县一级政府的相关权力,以使县一级政府具有更大的自主权,从而为实现县一级政府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职能奠定基础。扩权强县有力的促进了市县经济社会大力发展,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系列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实现市县共赢该如何定位、实现市县共赢该选择什么样的路径和对策等等,都是时代赋予的重要课题,对其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1、扩权强县暴露出的若干问题

一是扩权强县暴露出地最棘手问题是扩权县与地级市的关系处理上,以及扩权县与省直部门的有效对接上。一是省市两级惜权”思想严重,权力没有真正放开,支持优惠政策得不到真正落实;二是地级市对扩权县的支持力度有所减弱,出现“省县两头热,地市中间冷”的现象。

二是增加了扩权县与上级应酬的工作量。扩权县有了省市“两个婆婆”,“一头应酬”变为“两头应酬”,应酬成本加大。

三是市与县的协调发展问题显现。长期实行市管县体制的县对市的经济依附性很强,扩权强县,不一定适合。

四是部分扩权县对扩权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与省级主管部门的沟通不够及时和积极主动,对扩权政策存在着“等、靠”思想,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没有用足用好用活有关扩权政策。

五是省级有关部门存在着对接不到位问题。省少数部门以及中央和省有关垂直部门,缺乏与扩权相关的实施细则和办法,仍沿用老套路安排工作,使扩权县不易操作。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县市政府的行政管理难度,削弱了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扩权强县后实现市县共赢的定位

扩权强县有助于减少管理层次,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带动县域经济“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扩权强县”目的和意义主要在于通过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尽力摆脱“市刮县”现象,进一步精简机构,减少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能。实施扩权强县,扩权县得到的最大实惠是管理权的扩大,拥有了更大的发展主动权,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时扩权县还得到了一系列发展扶持政策。此外,在目前国情条件下扩权强县能够有效消除“市刮县”现象,有效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

因此,扩权强县的定位在于,通过财政体制的“扁平化”,使县级拥有更大的经济自主权,渐进带动行政体制的“扁平化”。而政府管理体系随着财政体制的“扁平化”,可以有效实现政府机构的精简,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促使政府职能合理定位,并提升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统筹协调水平。

3、扩权强县后实现市县共赢的路径

在扩权强县的背景下,要想实现市县共赢必须通过“竞争+合作”的路径模式。

路径之一,市县合作。按照“纳什均衡”(又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原理,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共赢只能在合作的前提下实现,这种共赢不是双方均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是双方共获利的最大化,是一种共获利最大化的均衡。正如“囚徒困境”的模型中,最好的博弈结果是双方被判的总年数最少,而不是某个囚徒被叛无罪,因为它的代价是另一个人的刑期更长。在市、县的博弈中,最好的结局是市、县利益均衡,而不是一方获很多利益,另一方损失更多利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合作带来的共赢对市和县、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是一个利好的结果。

路径之二,市县竞争。合作并不排斥竞争。合作只有在竞争中实现才是有意义的,合作也只有以竞争为基础,才是高水平的。因此,在强调合作的同时,要提倡和开展市县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是凭借自身实力和谋略的竞争,渑池县要在竞争中把自己做大做强,而三门峡市也要在竞争中实现不断的自我发展。扩权强县扩大了县级经济管理权限和社会管理权限,对于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无疑构成了挑战。挑战就是竞争。然而,区域中心城市作为统筹大局的指挥者和舵手,应该、也完全可以理性地对待这种挑战和竞争。

进一步看,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无论在层次、规模、循环的范围上都存在显著的区别。县域经济更多的是实体经济,是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而中心城市经济更多的是生产要素流动、信息流动、服务提供、组织创新等。可以说,二者是两个不同层级的循环过程。即使将来城乡一体化,也仅仅是要素收益均等,而不可能是产业、实体经济的雷同。因而,扩权强县在市与县之间加强了竞争,但这种竞争是良性的,可持续的。当然,对于市来说,扩权

强县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尤其在财力上会受到直接影响,可能影响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竞争力。因此,上级政府在进行扩权强县时,应考虑这一因素,在政策上作出一些调整。

4、扩权强县后实现市县共赢的对策

扩权强县实际上是把市从“城乡合治”的泥潭中解救出来,使市能够专注于城市的发展,将自身有限的资源、有限的精力、有限的特色用于自身熟悉的城市区域。与此同时,扩权县也能轻装前进,更有精力处理权限范围内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有效地实现市县共赢。

其一,明确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功能。扩权强县要淡化的实际上是市、县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而非区域间经济上的联系。中心城市要重视市管县体制下形成的经济联系,充分利用这种联系来强化自身的聚集功能,从而增强自身的发展实力、辐射和服务区域的能力。通过市场的经济辐射与服务功能,同样可以将县域纳入自身发展的势力范围,并且随着实力的增强,范围会不断拓展。扩权强县是客观上要求中心城市由行政管理功能向经济辐射功能的回归。

其二,重视区域中心城市的创新扩散与传播的中转功能。扩权强县从根本上是激发经济主体发展经济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经济发展过程,依赖于创新的扩散和传播,而创新的扩散很大程度上是沿着城市等级向外扩散。因而,必须重视和强化中心城市承上启下的中转功能。

其三,正确看待和处理市县的关系。河南省社科院曾撰文建议,为了稳定省辖市,河南在扩大县的管理权限中,对凡涉及经济利益的基数划分或需要参照基数数字的,需要及时指导、协调扩权县与所属省辖市的,都按照公平合理、不

挤不占、协商一致、双方认可的原则,做好基数划分工作,省辖市因县扩权受到的短期经济损失可从省里得到补偿。

其四,正确处理一些扩权县资金不到位的问题。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吴海峰觉得,应该彻底取消市级资金配套机制,将由省辖市配套的资金全额由省级财政直接划拨给扩权县(市)或从转移支付中弥补,从根本上解决部分配套资金悬空的问题。在“扩权强县”的基础上,应逐步确立以财产税为主体的县级地方税体系,并逐步完善,改革转移支付制度,切实增加县乡财政收入。

其五,正确处理扩权县行政成本增加的问题。省有关部门召开的与扩权县联系较密切的会议,由扩权县有关部门参加,综合性、全局性会议可采用电视电话会议或文件形式进行传达。扩权县与省辖市有关部门在省里参加同样内容的会议后,省辖市召开传达上级会议精神的会议不再要求扩权县参加。省政府、省直有关部门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支持扩权县的信息网络建设,通过网络传递非涉密政策,减少人力、物力开支。解决扩权县财政困局的根本点应该放在提高扩权县自身的发展能力上。扩权县要通过扩大投资、加快发展、涵养税源,寻求从根本上破解财政困局的办法。另外,在保护县域发展积极性的同时,有效缩减县域财政差距。扩权县还应尽快调整和理顺扩权县相关部门的工作体制、工作机制、人员组织等内部机构,实现与省直部门的对接。

四、结束语

整体来看,河南城市化水平较低,区域中心城市规模、功能和经济效益与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相比经济发展水平低、辐射功能弱、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差、城市生态功能弱。

三门峡作为河南省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域差异显著;中心城市辐射功能弱,城市内在潜质差;中心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差,城市生态功能弱等。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严重制约省辖中心城市发展和县域经济发展。

但是,三门峡做为中部地区一个经济腾飞、活力新兴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有着自己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发展潜力巨大,再加上下属县和县级市对三门峡经济发展有着突出的基础作用和支撑作用。因此,一方面着力中心城市建设,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实现跨地区的城市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动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必须通过积极发展县域经济,发展产业集群,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服务功能;集聚人才资源,加强城市区域创新;强化内外产业关联,提高区域经济水平,多方举措提升三门峡市的综合竞争力。

总之,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省辖中心城市或者是地级中心城市的发展,除了自身力量之外,离不开县域经济的发展,市县两级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上下依托、互为辅助、互为支撑、互为促进的双赢关系,缺一不可。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 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 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 “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所谓“苏州模式”,实际上是类似于早年日本和韩国“政府主导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政府除了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制定非常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来吸引外资。有外商笑称,“在苏州办事,找厂长、经理没有用,要找局长、找书记”。

长沙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长沙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刘亦彪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市县域(包含长沙县、望城区、宁乡县、浏阳市,下同)经济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揽,加速转型创新,县域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但发展的制约因素逐渐凸显,部分指标呈回落趋势,经济增长仍然面临下行压力。 一、县域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一)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度提升。初步测算,上半年全市县域经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9.05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119.62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1067.26亿元,增长12.4%;第三产业302.18亿元,增长9.2%。上半年全市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41.6%,比上年同期提升0.2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5%,分别比上年同期和2013年提升4.5和0.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经济增长4.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升0.1百分点。 (二)增速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上半年全市县域GDP同比增长11.3%,虽然较上年同期有一定回落,但各县(市、区)GDP增速均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浏阳市、望城区、长沙县、宁乡县GDP增速分别为12.3%(全市第一)、11.5%(全市第二)、11.3%(全市第三)、10.2%,分别高于全市2.2、1.4、1.2、0.1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省3.0、2.2、2.0、0.9个百分点。 同时,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销售面积、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际利用外资、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增速也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详细情况见下表)。

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问题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问题研究 【摘要】重庆市直辖以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区域之间很不平衡,“一圈”与“两翼”在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上的差距很大,这既有地形地貌的原因,也有工业布局和具体经济政策方面的原因。要实现经济协调发展,就要重视规划,按照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要求,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并贯彻好成渝经济区的相关具体政策。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差异均衡发展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指针。重庆市是我国目前行政区域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辖市,也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经济的协调发展,将为西部地区各省份的协调发展提供实践经验,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差异性分析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现状。重庆经济区域划分为“一圈两翼”,即以主城为核心、以大约一小时车行距离为半径范围的城市经济区(“一小时经济圈”),以万州为中心的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北翼”)和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城镇群

(“渝东南翼”)。自直辖以来,重庆的经济一直呈稳步发展的态势,GDP从1997年直辖之初的1509.75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0011.37亿元①。但是,重庆市各区(县)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直辖以来,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具有以下特点②:第一,总体绝对差异扩大;第二,总体相对差异有所扩大;第三,两极差异不断扩大;第四,从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来看,主要表现为一小时经济圈增长比较快,与渝东北经济、渝东南经济区差异扩大。因此形成了“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典型二元结构。 2011年,重庆“一圈”的GDP达到了4368.49亿元,大约占重庆市GDP总量的43.63%;而相对发展滞后的渝东南经济带,其GDP总量仅为537.98亿元,仅占重庆市GDP总量的5.37%。2011年重庆“一圈”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35万元,“两翼”实现2.01万元③。由此不难看出,都市经济圈与周边的渝东南、渝东北经济带,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增长优势。 重庆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大。从2008~2011年,重庆市三大区域GDP总值(表1)可以得知,每年一小时经济圈的生产总值远远大于渝东北和渝东南两翼。即使不从“一圈”和“两翼”对比,仅从渝东北翼和渝东南翼的GDP总值来比较,二者也存在明显差距。这无疑体现出重庆市三大经济区域在发展上的巨大差距,而这种差距

县域经济发展论文县域经济体系论文

县域经济发展论文县域经济体系论文 县域经济评价理论体系的研究 摘要:为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客观测评,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了县域经济评价的理论体系。界定了县域经济的内涵,分析了县域经济评价的特点。应用系统理论与方法提出了县域经济评价的理论体系框架。具体研究了县域经济评价的目标与定位、评价原则、评价理论依据与方法、评价的操作环节。给出了一套系统化的县域经济评价理论体系,为县域经济评价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县域经济理论体系评价方法指标 作为我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基本单元,县的设置历史悠久,承载着连接城乡的重要作用。而县域经济也相应地成为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是宏观与微观经济的纽带、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发展县域经济是我国近年来制定的重要宏观战略之一,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科学地落实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摆在国家乃至地方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而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科学度量又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关于县域经济评价的研究引起人们的重视,如文献[1]对县级区域经济研究内涵进行了述评;文献[2]研究了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模型;文献[3]较系统地研究了不同驱动原理下的赋权方法,为县域经济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建立了扎实的基础;文献[4]依据相关经济原理筛选县域经济评价的相关指标,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赋权方法对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动态评价。上述研究丰

富了县域经济评价理论,但关于县域经济评价理论的系统化体系的研究还较缺乏。 1 县域经济的内涵界定 目前关于县域经济的定义较多,从社会再生产角度来看,县域经济是指县的空间地域内的经济活动,包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再生产过程,是县域X围内国民经济各部门、再生产各环节和各种运行机制构成的综合体[5];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县域经济是县域内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总称,它既包括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的生产部门,也包括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商业等第二、三产业的生产部门,还包括财政、金融、邮电通信、信息等第三产业的服务部门和新兴产业,以及以上各部门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6];从行政层次角度来 看,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所规定的X围为管理对象,由县级政权所领导的,在服从国家宏观管理的前提下,以发展本地经济为宗旨的经济[7];从系统角度来看,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5]。 综上所述,县域经济的空间界定是以县级区域划分的国土为界,以县城为中心,以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县域经济的调控主体界定为县级政府;县域经济的产业界定虽以第一产业为主,也包括第二、三产业;县域经济的层次界定为处于国家、省、市、自治区等更高一层的经济区域中,而下面又有乡镇、村、户多层次的经济体系,具体由县级经济、乡(镇)级经济和村级经济所构成。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探讨

目录 一、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 ㈠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1) 1.农业生产的耕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等 (2) 2.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不充分 (2) 3.农村资金供求矛盾突出 (2) 4.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 (2) ㈡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主要问题 (3) 1.土地城镇化大于人口城镇化 (3) 2.城市就业和城市贫困 (3) 3.当前收入差距问题 (3) 二、城乡统筹一体化,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 (3) 三、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根本出路探索 (4) 1.经济增长与农业的关系 (4) 2.人口的增长与经济问题 (5) 3、如何(怎样)解决三农问题? (5) 主要参考文献 (7)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探讨 【内容提要】加快发展,加快西部贫困地区的脱贫步伐,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及西部大开发的总目标。西部地区幅员广阔,农村人员比重大,是我国农产品的重点产区,经济基础差,农村经济发展和小康,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农村区域进而整个国家小康目标的实现。要加快西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我们首先要深化认识贫困地区的生态资源、农村劳动力供求及转移、教育事业、城市贫困、就业不充分和收入差距等问题及原因。“三农”问题是我国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关系到改革开放的全局,是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解决西部贫困地区脱贫的根本出路。本文就城乡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发展新农村经济,提出了一些想法。 【关键词】贫困、农村经济、统筹、三农问题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在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中,需要经济、技术、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创新、发展,去赶超发达国家,提升综合国力,建成一个现代化的文明的富强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建国以来,我国在促进和调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多以政策倾斜、经济扶持为主,东西部地区经济大联合,用经济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由原来的“输血方式”逐步向“造血方式”转化,国家在很久以前就已经下定决心,下大力量改变贫困地区的面貌,并且为此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进程仍旧相当缓慢。要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我们首先要深化认识贫困地区贫穷的现状和原因,从而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摆脱贫困。 一、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反贫因是人类面临的一项共同历史任务。贫困不是社会主义,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消灭贫困、消除两极分化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城乡差距、东西差距越拉越大,西部农村贫困问题非常严重,并成为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西部大开发的第一仗便是要消灭贫困。 ㈠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不少贫困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财政极度困难,尤其是县、乡镇一级,国家机器运转吃力,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可以列出一个很长的单子:官员腐败、下岗失业、性比失调、医患矛盾、三农问题、收入差距扩大、城市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劳工权益得不到保障等等。在这些问题中,有些是阶段性的、有些是长期性的、有些是其他问题派生出来的、有些则是许多问题的根源,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问题的存在,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收入差距扩大,导致社会整体消费不足,有些问题是一时解决不了的,只有长期性或通过其他方面来加以缓解。 1.农业生产的耕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等。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西

济南市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运用区域规划理论中的增长极理论与比较法对济南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研究,重点通过比较法对济南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第三产业是济南市的优势产业,并以南部山区的规划发展为例对此加以说明,最后运用增长极理论就如何加快和完善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如何利用优势产业加快济南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提出几点意见与分析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济南市区域规划经济发展理论与方法 0:序言 增长极的形成,应具有历史、技术经济和资源优势三个方面的条件。从历史条件看,不同形式的集聚范围内,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社会文化环境如果具有了优势条件,就有利于增长极的形成。从技术经济条件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在技术和制度方面具有较强创新和发展能力的区域,更适合于增长极的产生和发展。从资源条件看,在原料、能源以及水源等资源优势的区域,新的增长极更有利于形成。 经济增长极作为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力量,它自身不仅形成强大的规模经济,对其他经济也产生着支配效应、乘数效应和极化与扩散效应。这三种效应的产生,充分显示了经济增长极的重大意义。 比较法是国际和地区间进行经济交流和合作的基础,是在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条件下各国能互利和双赢的基础。各国、各地区生产和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劳务,进口自己不具有优势的产品和劳务,不仅对自己有利,而且也对别人有利,更对地区和全球有利。抓住比较优势,就是最落后的发展中地区也能成功地抓住机遇。对于大多数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就是采用增长极理论与比较法,对济南市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 1:济南概括 济南地理位置与资源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2016-2020年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深度分析 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内容简述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县域经济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总体相对较低,但其发展态势良好,具有后发优势。近年来,县域经济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并在承接产业转移、优化经济结构、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以及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支持、引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将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列为重点内容,其中,与“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有所不同的是,在区域经济建设方面,不应再仅仅强调主体功能区的作用,也不要再继续将重点放在几个大的区域协调方面,而是要具有新的全局观念,可将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支持全国的县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上面。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共十七章。首先介绍了县域经济的概念、特征等,接着分析了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环境,然后重点分析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现状,并对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及百强县的发展做了详细的透析。随后,报告具体分析了我国重点省、区、市、县的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及有益经验。最后分析了县域经济的未来前景与发展趋势。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商务部、财政部、地方统计局、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中投顾问市场调查中心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县域经济发展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地方经济发展,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

城市群的演变过程与中国城市群的发展

城市群的演变过程与中国城市群的发展 国土地区所课题组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城市群的出现。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已形成城市群的发展格局的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要继续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加强统筹规划,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这是党和国家对促进城市化进程和区域发展的战略决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将产生重要而且深远的影响。 一、城市群的基本概念与界定标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演进,在一个区域内,资本、信息、资源、技术等逐渐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网络,城市便是支撑这个网络系统的关键节点。以大都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已经成为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并开始主导国家经济乃至全球经济。 (一)城市群的基本概念 城市群是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区域空间形态的高级现象,能够产生巨大的集聚经济效益,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标志之一。对城市群概念的表述,学者们莫衷一是,但认识在渐趋一致,即城市群是有很多城市组成的,彼此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共同对区域发展产生影响。本文所谓的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几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二)与都市圈、城市连绵区等相关概念的区别 和城市群相关的概念有很多,比如都市圈、城市连绵区、城市带、组团式城市等等。由于这些概念存在着一定的共性,有时将其混用。但其实,城市群与都市圈的概念是有区别的,城市带与城市连绵区也各有定义。 有关城市连绵区的研究相对深入、全面,它是城市群的一种特殊形态,指以若干个数十万以至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为核心,与周围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干线大小城镇连续分布的巨型城市一体化地区。 城市带是指在一条交通干线上分布了大大小小很多个城市。和城市群概念不同的是,城市带所强调的是城市分布的形态,但城市之间不一定存在密切联系,而城市群强调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及相互影响。 组团型城市和城市群极为类似,在经济联系、功能互补、交通发达方面都可谓典型的城市群,本质区别是,前者是一个呈分散状布局的城市,是现代大都市为避免交通拥堵和环境恶化通过建立新区形成的多中心格局,也有将周围的城市扩展进来,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组团型城市。而城市群则是由多个城市组成的集合体,无论如何发展也不会成为一个城市。 都市圈一词出现和使用的频率极高。此概念起源于日本,日本在太平洋沿岸分布了京滨、阪神、名古屋三大都市圈,共同构成东海道城市群。因此,可以认为,每个城市群都有一个或多个都市圈。都市圈属于同一城市场的作用范围,一般是根据一个或几个大都市辐射的半径为边界并以该城市命名。 城市是一个区域的中心,通过极化效应集中了大量的产业和人口,获得快速的发展。随着规模的扩大,实力的增强,城市对周边区域产生辐射带动效应,形成一个又一个都市圈或城市圈。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际之间交通条件的改善,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出现,相邻城市辐射的区域不断接近并有部分重合,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影响越来越大,就可以认为形成了城市群。城市群的出现是一个历史的嬗变过程。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其他论文文档]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1)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1)论文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在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与时共进的特征。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 引言。 1958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个10 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 国外研究现状。 2. 1 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 R. R. Nelson)的低水平 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 P. N. Rosenstein- 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 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 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 1965 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J. G. 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 型 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 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 个 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 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 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 型。 (4)钟型发展理论( Bell Shaped Theory)

民用航空机场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航空运输是全球最重要的产业之一。而航空业的发展及其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也是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正是航空运输业,为我们提供了世界范围的运输网络,使全球范围的商务和旅行成为可能。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中,航空运输业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自从1949年第一架喷气式客机开航以来,全球商业航空运输量已经增长了70倍。这种增长是任何一种其它的运输方式都无法相比的,同时也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航空服务需求促进了航空运输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带来了世界范围内数百万的航空乘客量和数十亿美元的商业销售额。 多年来,世界航空业的需求稳步增长。乘客数量在过去的10年内增长了45%,比20世纪80年代中期翻了两番。货运交通的增长更快,吨公里数在过去10年内增长了80%,比80年代中期提高了3倍。这种快速增长的驱动因素很多。首先,随着GDP的增长,可支配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商业与休闲出游的机会增多。其次,航空业效益的提高和逐渐增加的竞争,使全球航空费用比20世纪70年代中期降低了40%(可比价)。第三,全球化推动了空间相互作用和国际贸易,增加了长途旅行和在国外政策和社会环境优越的地区进行商务活动的频率。最后,70年代源自美国,并在80年代逐步被欧盟及其它地区所采纳的放松管制政策,使得航空业得以迅速扩张、重组以及实现航线网络结构最优化,这极大提高了航空业的承运规模,并降低了航空飞行的费用,因而促进了乘客数量的持续增长。根据航空运输组织(ATAG)[1]的研究,2004年航空系统输送近20亿的定期航班乘客,3800×10t的货物,以及40%(按照货物价值)的区域间货物出口量,和大约40%的国际旅行。航空运输业在世界范围内带来了总计2900万个就业,和大约29600亿美元的全球经济影响,相当于全世界GDP 的8%。 很久以来,人们都认为运输对经济发展有强大的积极影响,运输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可以是间接的也可以是直接的。例如,便捷的交通网络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扩大服务市场,还可以在广阔的活动范围内形成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集聚经济式的节约。更间接的实例还包括交通设施建设所诱发的其它行业的就业机会,以及建设中的自然资源投入和劳动需求所引发的乘数效应。 航空服务水平和航空网络的组织对于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与日俱增。Bell和Feitelson指出,在每一个城市体系中,高效的交通网络都有两个最基本的效果——使商品和服务的流通更加便捷;使劳动者的流动更及时,更有效。这对于需要频繁交流和直接接触的现代生产和生活来说至关重要。尽管近代技术革命减少了某些领域直面接触的需要,许多经济部门之间依然严重的依赖于他们和同行、供应商、顾客等的直接接触。Nooteboom认为便捷的交通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空间、认知和文化距离,从而成为知识交换的关键。对于管理和辅助人员(administrative and auxiliaryemployees)来说,由于涉及到各个层次的沟通,合作研究以及开发领域的工作,尤其需要面对面的频繁交流,因而高效的交通网络就愈加重要,相应的,这部分从业人员的乘机率大大高于其它产业。Button和Taylor的研究指出,从事信息业,生物科技,电子业以及管理的新经济部门,员工的乘机率是传统产业雇员的1.6倍。 在现代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运作模式的诸多决定因素中,“接近空港”而带来的可达性越来越关键。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更好地理解航空运输系统的性质,以及航空运输和机场在城市集聚区的作用。这篇文章集中探讨航空机场的经济作用。笔者将通过分析主要机场,特别是大型枢纽机场的优势,以及这种机场所在城市和地区所获得经济利益,着重探讨机场相关活动和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1 航空枢纽对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影响 如今,航空枢纽已经基本拥有现代城市所拥有的一切功能和物质性基础设施,和地方社区一起承担许多职责,包括不可或缺的公共服务的职能。一个机场可能有上百个承租人,从事一系列的航空事业或商业活动,为机场和地方创造可观的收入。机场年度预算可能达到上千万、上亿美元,投资计划可能达到数百万、数十亿,或者更多。即使是一个中型的商业机场,候机楼群、通用航空设施和机场辅助支撑设施(如用于飞机维护保养的建筑与器械,跑道、停机坪,滑道等航行区域)也价值数亿美元。现代机场是一笔“大生意”,极大影响着现代人类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 因此,航空服务的方式对人口的地理分布,产业的发展和布局,都有重要影响。航空放松管制20年来,美国国内主要的航空公司都发展了轴辐式(hub-and-spoke)的航空网络。这为美国公众减少了航空费用,并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旅行线路。这种轴辐式的结构,使得不同城市航空服务的质量和数量差别很大。 某个城市成为航空枢纽,不仅给乘客带来多种利益,也对本地的整个经济状况产生重大的影响。居住在枢纽城市的居民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黑龙江省做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出现了经济发展渐缓、工业化水平下降、技改收效甚微、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多等诸多问题,严重束缚了黑龙江经济在21世纪发展。针对上述问题,应通过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提高创新投资、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等措施,抓住“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实现再崛起。关键词:经济发展;黑龙江;区域经济改革开放以来,赶超战略下建立起来的大量不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国有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缺乏自生能力的问题逐步由隐性变为显性,加上国有企业所背负的沉重的社会性包袱,使黑龙江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暴露出一系列比较严重的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一、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经济发展渐缓黑龙江经济在国家建设初期的倾斜政策支持下,从无到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发展速度始终位居全国前列。直到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除京、津、沪三个直辖市以及台湾省外,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中,黑龙江的gdp总额位于全国的第二位,但到2007年,则名列全国第15位,且人均gdp 增长速度则下降到全国水平以下,全国为13.5%,黑龙江为12.1%,在全国的排序为第13位。值得指出的是,2007年,黑龙江省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为13 786元,黑龙江为10 24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 541元,已经位居全国倒数第2位。 2.工业化水平下降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曾经拥有令人称道的优势产业。但这些建设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优势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或因资源限制,或因体制制约,或因技术落后纷纷失去昔日的光彩。如黑龙江的石油产业、林业产业因资源枯竭日益陷于困境;其他产业如矿山机械、金、轻工、纺织、制药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因产业结构老化、耗能严重,即将被市场淘汰出局。整个老工业基地中,除少数国家特殊政策保护的骨干企业外,大部分企业都已成为夕阳产业,呈现出日益衰落的景象。与此相伴随,工业化水平也出现下降趋势。改革开放前,黑龙江省工业在整个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改革开放后,黑龙江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出现下降趋势,这一现象并不是黑龙江所独有的,而是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缩影。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工业所占比重较高,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总值规模小,比重低,缺乏对经济增长的整体带动作用。2007年,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237.27亿元,位居全国第15位,且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水平为1706.72亿元)。新技术产业规模小,导致东北老工业基地增长缺乏后劲,也难以充分发挥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作用。以上说明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3.技改收效甚微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了进一步推进黑龙江地区的经济增长,先后投入了上千亿元的技改投资。但由于原有经济体制中一些制度因素制约,各自为政,分散决策,使得重复建设、相互掣肘的问题经常发生,投资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在拨改贷以后,由于大部分国有企业自有资金有限,技改资金多为银行贷款,大大加重了企业负担。很多项目,几经讨论,多方论证终获批复。但在论证期间,失去了良好的市场机遇,加之贷款导致沉重的债务包袱,致使项目投产之日,即是亏损之时。 4.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多黑龙江经济由于工业结构偏重,产业结构老化,导致工业经济效益急剧下降,且一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逐渐被淘汰出局,在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的条件下,由于企业的大量关停并转,使得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急剧缩减,其实际人数由1990年的504.7万人下降到2006年的374.9万人,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39.6%下降到2006年的29.1%。这部分从第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并不是全部转移到具有较大吸纳能力的第三产业,而是有相当一部分逆向回流到第一产业。二、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针对提出的上述问题,黑龙江省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进程中,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发展,早日走出困境。 1.积极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坚持“有进有退”的原则,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

最新2016-2020年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pdf

2016-2020年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内容简述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县域经济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总体相对较低,但其发展态势良好,具有后发优势。近年来,县域经济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增 长的推动力量,并在承接产业转移、优化经济结构、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以及吸纳农村 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支持、引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将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列为重点内容,其中,与“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有所不同的 是,在区域经济建设方面,不应再仅仅强调主体功能区的作用,也不要再继续将重点放在几个大的区域协调方面,而是要具有新的全局观念,可将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支持全 国的县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上面。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共十七章。首先介绍了县域经济的概念、特征等,接着分析了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环境,然 后重点分析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现状,并对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及百强县的发展 做了详细的透析。随后,报告具体分析了我国重点省、区、市、县的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及有 益经验。最后分析了县域经济的未来前景与发展趋势。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商务部、财政部、地方统计局、中投顾问产业 研究中心、中投顾问市场调查中心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 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县域经济发展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地方经济发展,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 考工具。

城市圈经济理论的发展研究

城市圈经济理论的发展研究 【摘要】文章结合国内外城市圈理论研究与经济发展实例,对城市圈经济的基本特征、界定标准和演进层次进行了综合分析,进而指出城市圈经济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基本模式和重要载体。 【关键词】城市圈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 【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GL156);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2YJAZH121);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1173);西安工业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 城市圈经济的研究综述 国外关于城市圈经济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初,20世纪中后期日趋成熟和完善,成为区域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和研究方向。我国对城市圈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于洪俊、宁越敏结合我国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巨大城市带的概念。1998年,高汝熹、罗明义对城市圈的发展过程进行重新定义。1999年,崔功豪又提出了城市圈的空间格局,即使城市的功能相互协调,形成一种圈层结构,以此来不断地拓展城市的发展规模。 城市圈经济的基本特征 根据国内外对城市圈经济的研究现状,可将城市圈经济的特征总结如下:⑴城市圈经济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经济体系

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⑵城市圈经济有利于统筹城市经济圈的合理化布局,进而不断扩大中心城市辐射范围。⑶城市经济圈由多个城市组成,可以实现城市间信息的交流共享。⑷城市经济圈经济发展以核心城市作为中心,向周边城市进行辐射。 城市圈经济的界定标准 1954年,日本政府对“城市圈”的功能作出了详细的论述,明确了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职能,并提出了中心城市发展计划,以此带动其他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1960年,日本又提出了“重大城市圈”的定义,重大城市圈人数必须达到100万。1990年,美国提出了城市中心至少所能容纳的人数,即人口总数不得低于5万。与美国、日本相比,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步伐较为缓慢。但是由于人口基数较大,急需建立一批城市经济圈,以使中西部人口比例逐步趋于均衡。 城市圈经济的演进层次 按照地区基本特点、都市区域范围、枢纽城市数量、一体化程度的高低,城市圈经济的演进可分为一中心、两中心、多中心和大城市经济带四个层次: ⑴一中心大城市群经济。一中心大城市群经济的经济枢纽城市具有唯一性。经济枢纽城市在人口数量、科技水平、市场化进程、经济水平等方面都保持领先,它是所划定经济区域内经济活动的推进性单元和原始动力。一中心大城市群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农经081 ) 摘要:“统筹区域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要求之一。当前,我国正在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在此发展进程中,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区域发展特色。怎样正视我国东南西北地区的差距和发展潜力,是统筹区域发展的前提之一。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概述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髓就是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中央对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关系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企业”,要“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党中央下决心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这将使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与此相适应,将逐步形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并为最终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国情 2.1 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有差异。

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09036225.html, 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任凤娟 来源:《中国经贸》2016年第15期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经济对社会安定稳固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决策权力的逐步下放,县域经济规模扩张,综合实力壮大,发展步伐加快,在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愈加明显。 合肥市地处华东腹地,安徽省会,全省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近年来经济社会保持健康较快发展,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迈出坚实步伐。“十二五”期间,经2011年的行政区划变动,县域经济单位由三县调整为四县一市,即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庐江县和巢湖市,县域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县域总量不断扩张。2015年,合肥市县域生产总值(GDP)1863.4亿元,比2010年净增加955.6亿元,现价增长1.95倍。 2.县域产业结构升级。2015年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为1 3.2:61.5:25.3,与2010年比,一产比重下降3.8个百分点,二产、三产分别提高2.1和1.8个百分点。 3.县域工业地位凸显。截止2015年末,县域规上工业企业1543家,比2010年末增加近500家,县域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37.3%,比2010年提高2.5个百分点。 4.县域财政较快增长。2015年县域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192.05亿元、12 5.18亿元,分别为2010年的2.6倍和2.9倍,“十二五”年均增长分别达20.6%和23.3%。 5.县域人民生活改善。2015年,肥东、肥西两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超过全市平均429元和746元,2010年五县市收入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6.县域发展好于全省。2015年,县域GDP增长10.2%,高于全省县域平均增速1.3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高于全省县域平均增速1.9个、1.1个和0.5个百分点,五县市居民收入增速均超过全省9.3%的水平。 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县强,才能市强。合肥市始终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且取得长足的发展,其中肥西、肥东等县在全省排名靠前,肥西县位列《2016中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排行榜》第78位,但县域整体份额偏低,2015年末县域户籍人口464.4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5.2%,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一)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一) 摘要:黑龙江省做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出现了经济发展渐缓、工业化水平下降、技改收效甚微、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多等诸多问题,严重束缚了黑龙江经济在21世纪发展。针对上述问题,应通过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提高创新投资、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等措施,抓住“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实现再崛起。 关键词:经济发展;黑龙江;区域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赶超战略下建立起来的大量不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国有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缺乏自生能力的问题逐步由隐性变为显性,加上国有企业所背负的沉重的社会性包袱,使黑龙江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暴露出一系列比较严重的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一、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经济发展渐缓 黑龙江经济在国家建设初期的倾斜政策支持下,从无到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发展速度始终位居全国前列。直到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除京、津、沪三个直辖市以及台湾省外,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中,黑龙江的GDP总额位于全国的第二位,但到2007年,则名列全国第15位,且人均GDP增长速度则下降到全国水平以下,全国为13.5%,黑龙江为12.1%,在全国的排序为第13位。值得指出的是,2007年,黑龙江省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为13786元,黑龙江为1024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541元,已经位居全国倒数第2位。 2.工业化水平下降 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曾经拥有令人称道的优势产业。但这些建设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优势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或因资源限制,或因体制制约,或因技术落后纷纷失去昔日的光彩。如黑龙江的石油产业、林业产业因资源枯竭日益陷于困境;其他产业如矿山机械、金、轻工、纺织、制药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因产业结构老化、耗能严重,即将被市场淘汰出局。整个老工业基地中,除少数国家特殊政策保护的骨干企业外,大部分企业都已成为夕阳产业,呈现出日益衰落的景象。与此相伴随,工业化水平也出现下降趋势。改革开放前,黑龙江省工业在整个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改革开放后,黑龙江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出现下降趋势,这一现象并不是黑龙江所独有的,而是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缩影。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工业所占比重较高,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总值规模小,比重低,缺乏对经济增长的整体带动作用。2007年,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237.27亿元,位居全国第15位,且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水平为1706.72亿元)。新技术产业规模小,导致东北老工业基地增长缺乏后劲,也难以充分发挥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作用。以上说明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3.技改收效甚微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了进一步推进黑龙江地区的经济增长,先后投入了上千亿元的技改投资。但由于原有经济体制中一些制度因素制约,各自为政,分散决策,使得重复建设、相互掣肘的问题经常发生,投资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在拨改贷以后,由于大部分国有企业自有资金有限,技改资金多为银行贷款,大大加重了企业负担。很多项目,几经讨论,多方论证终获批复。但在论证期间,失去了良好的市场机遇,加之贷款导致沉重的债务包袱,致使项目投产之日,即是亏损之时。 4.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多 黑龙江经济由于工业结构偏重,产业结构老化,导致工业经济效益急剧下降,且一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逐渐被淘汰出局,在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