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紫癜性肾炎中医诊疗方案

儿童紫癜性肾炎中医诊疗方案
儿童紫癜性肾炎中医诊疗方案

儿童紫癜性肾炎中医诊疗方案

(2018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紫癜性肾炎诊治循证指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学组发布,2016年)[1]。

1.诊断标准

在过敏性紫癜病程6月内,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其中血尿和蛋白尿的诊断标准分别为:

(1)血尿:肉眼血尿或1周内3次镜下血尿红细胞≥3个/高倍视野/HP;

(2)蛋白尿:满足以下任一项者:①1周内3次尿常规定性示尿蛋白阳;②24h尿蛋白定量>150mg或尿蛋白/尿肌酐(mg/mmol)>0.2;c.③1周内3次尿微量白蛋白高于正常值。

(3)极少部分患儿在过敏性紫癜病程6个月后,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者应争取进行肾活检,如为IgA系膜区沉积为主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则亦可诊断为紫癜性肾炎。

2.临床分型

(1)孤立性血尿型;

(2)孤立性蛋白尿型;

(3)血尿和蛋白尿型;

(4)急性肾炎型;

(5)肾病综合征型;

(6)急进性肾炎型;

(7)慢性肾炎型。

3.病理分级

(1)肾小球病理分级

Ⅰ级:肾小球轻微异常;

Ⅱ级:单纯系膜增生。分为①局灶/节段,②弥漫性;

Ⅲ级:系膜增生,伴有<50%肾小球新月体形成和(或)节段性病变(硬化、粘连、血栓、坏死),其系膜增生可分为①局灶/节段,②弥漫性;

Ⅳ级:病变同Ⅲ级,50%~75%的肾小球伴有上述病变,分为①局灶/节段,②弥漫性;

Ⅴ级:病变同Ⅲ级,>75%的肾小球伴有上述病变,分为①局灶/节段,

②弥漫性;

Ⅵ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2)肾小管间质病理分级:

(-)级:间质基本正常;

(+)级:轻度小管变形扩张;

(++)级:间质纤维化、小管萎缩<20%,散在炎性细胞浸润;

(+++)级:间质纤维化、小管萎缩占20%~50%,散在和(或)或弥漫性炎性细胞浸润;

(++++)级:间质纤维化、小管萎缩>50%,散在和(或)或弥漫性炎性细胞浸润。

(二)证候诊断

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2008年)[2]。

1.主证

(1)湿热内侵证:尿中多泡沫,小便短赤,血尿、蛋白尿;脘闷纳呆,疲倦乏力,头身困重;或颜面下肢水肿;或紫癜反复,皮损溃烂;或关节肿痛;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2)阴虚火旺证:病程较长,紫癜消退,尿中多泡沫,小便短赤,血尿、蛋白尿;腰膝酸软,咽干口燥,手足心热,盗汗,头晕耳鸣,面色潮红,咽部暗红,或紫癜反复发作,量少色淡;舌质嫩红,苔少或无,脉细数。

(3)肺脾气虚证:病程较长,紫癜消退;尿中多泡沫,蛋白尿、血尿;或有浮肿,多汗,乏力,气短懒言,口淡不渴,平日易感冒,感染后加重;或紫癜反复发作,量少色淡;舌淡有齿痕,苔白,脉沉细。

(4)气阴两虚证:病程较长,紫癜消退;尿中多泡沫,小便短赤,血尿、蛋白尿;多汗,乏力,常易感冒,手足心热,盗汗,面色潮红;舌红少津,苔薄或无,脉细无力。

(5)脾肾阳虚证:病程日久,尿中多泡沫,蛋白尿、血尿;全身浮肿,尿少,畏寒肢冷,面色晄白,神疲乏力,纳差,便溏;舌体胖,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或弱。

2.兼证

(1)血瘀证:皮肤紫癜,关节疼痛,腹痛,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或凝血功能检查中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增高,凝血酶原时间缩短。

(2)风热证:鼻塞,流涕,咳嗽,咽红,或伴发热,或皮肤紫癜,色红,细碎,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3)血热证:病程短,皮肤紫癜,色赤红或紫红,量大;或腹痛,大便鲜血,小便黄或赤;舌质红或紫红,舌苔黄干,脉洪数或弦滑。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主证

(1)湿热内侵证

治法:清热利湿

推荐方药:小蓟饮子加减。生地黄、小蓟、滑石、蒲黄、藕节淡竹叶、当归、山栀子、炙甘草。或具有清热解毒利湿功效的中成药、中药注射剂。

(2)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清热

推荐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熟地黄、黄柏、知母、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茯苓、丹参、墨旱莲、女贞子。

(3)肺脾气虚证

治法:益气健脾

推荐方药: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加减。药物组成:黄芪、防风、白术、人参、茯苓、陈皮、法半夏、熟地黄、山茱萸。或具有益气健脾功效的中成药、中药注射剂。

(4)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

推荐方药:参芪地黄汤加减。太子参、黄芪、茯苓、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白术、益母草。或具有益气养阴功效的中成药、中药注射剂。

(5)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阳利水

推荐方药:真武汤加减。药物组成:茯苓、炒白术、白芍、制附子(先煎)、黄芪、党参、当归、陈皮、车前子(包煎)、炙甘草等。

2.兼证

(1)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

推荐方药:四物汤加减。药物组成:川芎、当归、熟地黄、牛膝、桃仁、甘草等。或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注射剂。

(2)风热证

治法:疏风清热

推荐方药:银翘散加减。药物组成:连翘、金银花、桔梗、薄荷、淡竹叶、

甘草、荆芥等。或具有疏风清热功效的中成药。

(3)血热证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

推荐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药物组成:水牛角(先煎)、生地黄、赤芍、牡丹皮、黄芩、蒲公英、白茅根、藕节、甘草等。或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成药、中药注射剂。

(二)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1.艾灸疗法

方法: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艾灸仪贴片贴于相应的穴位,调节温度(45℃左右,以患儿耐受为宜),施灸时间为30分钟,1天1次,1周为1疗程。用于2岁以上患儿。常用穴位:肾俞、复溜、足三里、脾俞、气海、腰阳关等。适用于所有证型患者。

2.耳穴压豆

方法:将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双侧),每次揉按各穴15分钟左右,以增强刺激,1天1次,1周为1疗程。常用穴位:耳尖、神门、肺、脾、肾、三焦、皮质下。适用于所有证型患者。

3.低频脉冲疗法

方法:调节电流强度,以引起明显的震颤感而不致痛为宜,先施以弱电流消除患儿紧张情绪,再将电流调到治疗量,强度调节范围在20~60 Hz左右,每次30分钟,1天1次,1周为1疗程。用于2岁以上患儿。常用穴位:关元、水道、肾俞、膀胱俞、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涌泉。适用于所有证型患者。

4.中药熏蒸疗法

对皮肤紫癜较多患者,可选择应用中药熏蒸床进行中药熏蒸药浴治疗。

(三)西医治疗

参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学组2016年发布的《紫癜性肾炎诊治循证指南》。

1.基础治疗:营养支持疗法可选用维生素、电解质、白蛋白、血浆等;合并感染时可短期使用抗感染药物,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高凝倾向者给以抗凝治疗。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适用于孤立性少量蛋白尿或合并镜下血尿或病理Ⅱa级者。

3.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的治疗

(1)非肾病水平蛋白尿或病理Ⅱb、Ⅲa级:建议对于持续蛋白尿>1g (d·1.73m2),已应用ACEI或ARB治疗,GFR>50ml(min·1.73m2)的患儿,给

予糖皮质激素治疗6个月。

(2)肾病水平蛋白尿、肾病综合征、急性肾炎综合征或病理Ⅲb、Ⅳ级:建议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临床类型较重、肾脏病理呈弥漫性改变或新月体比例较高者,可加用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3)急进性肾炎或病理Ⅴ级、Ⅵ级:糖皮质激素冲击1~2疗程后,口服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及抗凝治疗。

(四)护理调摄要点

1.一般护理:包括房间、床铺、生命体征测量等。

2.饮食护理:忌食容易引起过敏的食品;忌食辛辣、海腥发物和煎炸、炙烤、油腻、硬固之品;根据患者体质制定饮食计划。

3.生活护理:嘱患儿注意休息,防寒保暖,避免因外感后引起疾病反复加重病情;患儿病期不要到公共场合活动,急性期病情重者应卧床休息,经常更换体位,防止血栓等并发症形成。

4.情志护理:加强对患儿家长的疾病宣教,减轻患儿家长及患儿紧张恐惧心理,保持心态稳定,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3]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疗效评价标准拟定。

1.中医证候疗效标准

临床缓解: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率≥95%;

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率≥70%;

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率≥30%;

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率<30%。

2.疾病综合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缓解:皮肤紫癜、肉眼血尿、水肿、腹痛、关节疼痛等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尿红细胞消失,尿蛋白转阴,24小时尿蛋白定量<0.15g,肾功能恢复或保持正常,持续3月以上。

显效:皮肤紫癜、肉眼血尿、水肿、腹痛、关节疼痛等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尿蛋白减少≥50 %,尿红细胞减少≥50 %,肾功能恢复或保持正常,持续3月以上。

有效: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尿红细胞减少≥25%,尿蛋白减少≥25%,肾功能改善或维持原水平,持续3月以上。

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二)评价方法

1.儿童紫癜性肾炎中医证候积分表

2.中医证候积分疗效评定标准

证候积分率=(治疗前的证候积分-治疗后的证候积分)/治疗前的积分×100%。

3.实验室检查指标

包括尿液分析、尿沉渣红细胞计数、24小时尿蛋白、肾功能检测等。

4.根据患者入院与出院当天病情,按照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

四、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学组,紫癜性肾炎诊治巡证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17,55(9):647-651.

[2]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 [M]. 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87-189.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56-162.

牵头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

牵头人:翟文生(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要完成人:

翟文生(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杨濛(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袁斌(江苏省中医院)

杨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俞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狼疮性肾炎中医诊疗方案

狼疮性肾炎中医诊疗方案 (2018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1997年修订的SLE分类标准[1]。SLE分类标准的11项中,符合4项或4项以上者,在除外感染、肿瘤和其他结缔组织病后,可诊断SLE。同时具备第7条肾脏病变即可诊断为狼疮性肾炎。 表1 美国风湿病学院1997年修订的SLE分类标准 1.颊部红斑固定红斑,扁平或高起,在两颧突出部位,常不累及鼻唇沟附近皮 肤 2.盘状红斑片状高起于皮肤的红斑,黏附有角质脱屑和毛囊栓;陈旧病变可发 生萎缩性瘢痕 3.光过敏对日光有明显的反应,引起皮疹,从病史中得知或医生观察到 4.口腔溃疡经医生观察到的口腔或鼻咽部溃疡,一般为无痛性 5.关节炎非侵蚀性关节炎,累及2个或更多的外周关节,有压痛,肿胀或积 液 6.浆膜炎胸膜炎或心包炎 7.肾脏病变尿蛋白>0.5g/24小时或+++,或管型(红细胞、血红蛋白、颗粒或 混合管型) 8.神经病变癫痫发作或精神病,除外药物或已知的代谢紊乱 9.血液学疾病溶血性贫血,或白细胞减少(<4×10^9/L),或淋巴细胞减少(<1.5 ×10^9/L),或血小板减少(<100×10^9/L) 10.免疫学异常抗ds-DNA抗体阳性,或抗Sm抗体阳性,或抗磷脂抗体阳性(后者包括抗心磷脂抗体、或狼疮抗凝物阳性、或至少持续6个月的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三者之一) 11.抗核抗体在任何时候和未用药物诱发“药物性狼疮”的情况下,抗核抗体滴 度异常 (二)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狼疮性肾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风水相搏证:泡沫尿,眼睑头面先肿,继而遍及全身,上半身肿甚,来势 迅速,皮肤薄而发亮,小便短少,或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舌淡,苔薄白,脉 浮紧。 2.阴虚内热证:泡沫尿,下肢浮肿,乏力,腰膝酸软,两颧红赤,形体消瘦,

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药方

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药 方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药方1、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药方:益肾汤 组成:黄芪25克,生地15克,茯苓、山药、防己、黄精、狗脊、川断、蒲公英、川楝子、甘草各15克,白术、白茅根、枸杞子各25克,银花50克。 用法:水煎,早晚各服1次,每日1剂。1个月为一疗程,连服2~3个疗程,观察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2、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药方:益气温肾活血汤 组成:党参、黄芪各30~60克,当归、葫芦巴、锁阳、益母草、牛膝、鹿衔草、徐长卿各10~15克。 加减:肾阳虚加附片、仙灵脾、仙茅;肾阴虚加山萸肉、生地、知母;夹瘀加丹参、水蛭;夹湿加泽泻、车前子、茯苓。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1次。 疗效:本方治疗浮肿163例,水肿完全消退93例,减轻38例,无改变32例,总有效率为%;治疗蛋白尿237例,完全消失88例,减少1个(+)以上95例,无变化44例,加重10例,总有效率为%。 3、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药方:清心莲子饮 组成:黄芩、地骨皮各20克,麦冬、车前子、柴胡、莲子、茯苓各15克,黄芪、党参各50克,甘草5克。 加减:咽干咽痛,黄芪、党参减量,加银花、白花蛇舌草、连翘;浮肿去甘草,加益母、冬瓜皮;腰膝酸软加杜仲、女贞子、山萸肉、旱莲草;尿

中红细胞增多加蒲黄炭、坤草、仙鹤草、阿胶;白细胞增多加扁蓄、瞿麦、蒲公英、紫花地丁。 用法:水煎,分早晚2次服,每日1剂。 疗效;共观察86例,完全缓解30例,基本缓解22例,好转15例,无变化19例,总有效率为%。 4、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药方:清浊肾复汤 组成:黄芪、巴戟天各30克,白茅根、焦白术、淮山药各20克,鹿角胶、山萸肉、萆稼各15克,木通、肉桂各10克,砂仁9克。 加减:脾肾阳虚配服金匮肾气丸。 用法:水煎,分早晚2次服,每日1剂。金匮肾气丸饭前服,每日3次,每次1丸。 疗效:共观察38例,完全缓解25例,基本缓解8例,好转5例,服药15剂左右,蛋白尿开始好转,尿量增加,水肿消退,自觉症状改善。 5、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药方:五虫汤 组成:蝉衣5克,制僵蚕9克,广地龙9克,乌梢蛇9克,地鳖虫3克,生黄芪15克,益母草15克,白茅根15克,鹿衔草30克,茯苓15克,芡实15克。 加减:气虚加重黄芪量并加党参;阳虚加菟丝子、附子;阴虚加山药、山萸肉、楮实子;血瘀加丹参。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34例,基本缓解5例,好转2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

肾衰病(慢性肾衰竭)中医诊疗方案

肾衰病(慢性肾衰竭)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 部分》(GB/T16751.1-1997)。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肾脏病学》(王海燕主编,第 2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及美国肾脏基金会2002 年制订的 K/DOQI“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王海燕,王梅,译.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年)。 症状:有慢性肾脏病史,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倦怠、乏力、嗜睡等; 体征:当病人某一系统损害时,就可有该系统的体征。如:浮肿、贫血貌、 心动过速、心包摩擦音等。不明原因的高血压、贫血等,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经过肾活检或检测损伤标记物证实的肾脏损伤或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持续< 60ml/min · 1.73m2≥3 个月。肾脏损伤的标志物 包括蛋白尿、尿试纸条或尿沉渣异常或肾脏影像学检查异常。 (二)病期诊断 1.CKD-3期: GFR30~59ml/min ·1.73m2,临床出现乏力、轻度贫血、食欲减退等症状。 2.CKD-4期: GFR 15~29ml/min ·1.73m2,临床出现贫血、代谢性酸中毒、钙磷代谢紊乱、水电解质紊乱等。 3.CKD-5期:GFR <15ml/min ·1.73m2,酸中毒症状明显,全身各系统症状严重。 (三)证候诊断 1.脾肾气虚证: 症候:饮食减少,脘腹胀满,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大便溏薄,面色萎黄,口淡不渴,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细。 2.脾肾阳虚证: 症候:形寒怕冷,纳差,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五更泻,面 色萎黄,口淡不渴,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3.气阴两虚证: 症候:倦怠乏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夜尿清长,舌淡有齿痕,脉沉。 4.阴阳两虚证:

肾病综合症的诊断标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肾病综合症的诊断标准 导语:肾脏是我们体内一个重要的器官,如果它出现了问题,我们身体里的其他器官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我们的健康。肾病综合症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 肾脏是我们体内一个重要的器官,如果它出现了问题,我们身体里的其他器官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我们的健康。肾病综合症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出现,病发时会出现脸色苍白,精神萎靡等症状。所以我们应该要对于肾病综合症的诊断标准有一定的了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它的步骤吧。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步骤如下:① 是否肾病综合征;② 是否原发性肾病综合征;③需与全身系统及先天遗传疾病所致的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相鉴别;④ 是哪种肾小球疾病引起,必须作肾活检才能确诊。 能引起肾病综合症的主要疾病常见有:1. 过敏性紫癜肾炎:好发于青少年,有典型的皮肤紫癜,可伴有关节痛、腹痛及黑便,多在皮疹出现后1~4周左右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典型皮疹有助于鉴别。 2. 系统性红斑狼疮:好发于青少年和中年女性,以多系统受损的临床表现和免疫学检查可见出多种抗体,一般不难鉴别。 3.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以蛋白尿或NS 为主要临床表现,国内依据以下三点进行诊断:①血清HBV抗原阳性;②患肾小球肾炎,并可除外红斑狼疮等继发性肾小球肾炎;③肾活检切片中找到HBV抗原。 4. 糖尿病肾病:好发于中老年,常见于病程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早期可发现尿微量白蛋白排除增加,以后逐渐发展成大量蛋白尿、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病史及特征性眼底改变有助于鉴别诊断。 5. 肾淀粉样变性:好发于中老年,肾淀粉样变性是全身多器官受累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急性肾小球肾炎诊疗指南

急性肾小球肾炎诊疗指南 【概述】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指一组病因不一,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多有前驱感染,以血尿为主,伴不同程度蛋白尿,可有水肿、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等特点的肾小球疾患。本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以5~14 岁多见,校于2岁少见,男女之比为2:1。 【诊断及鉴别诊断】 往往有前期链球菌感染史,急性起病,具备血尿、蛋白尿和管型尿、水肿及高血压等特点,急性期血清ASO滴度升高,C3浓度降低,均可临床诊断急性肾炎。 诊断多不困难,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只在考虑有急进性肾炎或临床、化验不典型或病情迁延者才进行。急性肾炎必须注意和以下疾病鉴别。 1.其他病原体感染的肾小球肾炎多种病原体可引起急性肾炎,可从原发感染灶及各自临床特点相区别。 2.IgA肾病以血尿为主要症状,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多在上呼吸道感染后24~48小时出现血尿,多无水肿、高血压、血清C3正常。确诊靠肾活体组织检查免疫病理诊断。 3.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既往肾炎史不详,无明显前期

感染,除有肾炎症状外,常有贫血,肾功能异常,低比重尿或固定低比重尿,尿改变以蛋白增多为主。 4.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具有肾病综合征表现的急性肾炎需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鉴别。若患儿呈急性起病,有明确的链球菌感染的证据,血清C3降低,肾活体组织检查病理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者有助于急性肾炎的诊断。 5.其他还应与急进性肾炎或其他系统性疾病引起的肾炎如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相鉴别。 【治疗】 本病无特异治疗。 1.休息急性期需卧床2~3周,直到肉眼血尿消失,水肿减退,血压正常,即可下床作轻微活动。血沉正常可上学,但应避免重体力活动。尿沉渣细胞绝对计数正常后方可恢复体力活动。 2.饮食对有水肿、高血压者应限食盐及水。食盐以60mg/(kg·d)为宜。水分一般以不显性失水加尿量计算。有氮质血症者应限蛋白,可给优质动物蛋白0.5 g/(kg·d)。 3.抗感染有感染灶时用青霉素10~14天。 4.对症治疗 (1)利尿:经控制水、盐入量仍水肿、少尿者可用氢氯噻嗪1~2 mg/(kg·d),分2~3次口服。无效时需用呋噻米,口服剂量2~5 mg/(kg·d),注射剂量1~2 mg/(kg·次),每日

水肿病(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诊疗方案

水肿病(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诊疗方案 (2019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以周身水肿,或眼睑、足跗浮肿,尿中泡沫增多为主症。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KDIGO肾小球肾炎临床实践指南》[1]、《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2]及《肾脏病学》[3]。 (1)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浮肿、高脂血症),可伴少量镜下血尿; (2)部分病人伴高血压; (3)肾活检病理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 (4)血抗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阳性; (5)排除继发因素。 (二)证候诊断 参考《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 (试行方案) 》[4]、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本虚证: (1)气阴两虚证:周身水肿,或眼睑、足跗浮肿,尿中泡沫增多,面色少华或面色晦暗,倦怠乏力,易感冒,腰酸膝软,手足心热,口干咽燥,午后潮热。舌红或淡红、苔薄或少苔,脉细或细数。 (2)肺脾气虚证:周身水肿,或眼睑、足跗浮肿,尿中泡沫增多,神疲懒言,纳少、腹胀,易感冒,自汗,大便溏。舌淡红,舌体胖、或舌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3)脾肾阳虚证:周身水肿,或眼睑、足跗浮肿,尿少,尿中泡沫增多,面色晄白,形寒肢冷,腰膝酸软,甚则出现胸腹水,神疲乏力,腹胀纳差,大便稀溏,性功能低下或月经失调。舌淡胖、有齿印,苔白滑, 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4)肝肾阴虚证:周身水肿,或眼睑、足跗浮肿,尿中泡沫增多,目睛干

涩,眩晕耳鸣,咽干舌燥,腰酸膝软,潮热盗汗,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大便偏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弦细数。 2.标实证: (1)瘀血内阻证:周身水肿,或眼睑、足跗浮肿,尿中泡沫增多,腰部刺痛,或久病;或见面色晦暗或黧黑,唇色紫暗或有瘀斑,肢体麻木。舌暗,或舌有瘀点、瘀斑,或舌下脉络瘀滞,脉细涩或涩。 注: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往往存在高凝状态,故瘀血内阻的病机贯穿疾病全程,与其他证候同时存在。 (2)风湿内扰证:周身水肿,或眼睑、足跗浮肿,尿中泡沫增多,短期内加重;有新近出现或加重的困乏和水肿,舌红或淡红,苔薄腻,脉弦或弦细或沉。 (3)水湿内停证:周身水肿,或眼睑、足跗浮肿,尿中泡沫增多,肢体困重,胸闷腹胀,纳呆,便溏。舌淡胖苔白腻,脉濡或缓。 (4)湿热内蕴证:周身水肿,或眼睑、足跗浮肿,尿中泡沫增多,胸脘烦闷,头重且沉,口苦口黏,纳呆泛恶,渴饮不多,大便粘滞,小便短赤,灼热涩痛。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论治 1.本虚证: (1)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 ①推荐方药:参芪地黄汤加减。黄芪、党参、地黄、山药、当归、白芍、川芎、女贞子、旱莲草、金樱子、芡实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②饮食疗法:宜食益气养阴之物,忌辛辣、生冷、油腻之品。可选用莲子、红枣、山药、木耳等食物。 (2)肺脾气虚证 治法:补益肺脾 ①推荐方药:玉屏风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党参、菟丝子、白术、防风、山药、地黄、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②饮食疗法:宜食补益肺脾之物,忌辛辣、油腻、生冷之品。可选用甘栗、红枣、山药、黄芪、胡萝卜、鸡肉等食物。 (3)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补脾肾 ①推荐方药:实脾饮合济生肾气丸加减。干姜、附子、白术、茯苓、炙甘

32肾病科慢性肾衰(慢性肾脏病4~5期)中医诊疗方案(2018版)

慢性肾衰(慢性肾脏病4~5期)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慢性肾衰[参照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16751.1-1997)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 诊断依据:慢性肾衰是指由肾病日久,致肾气衰竭,气化失司,湿浊尿毒不得下泄,以少尿甚或无尿,或以精神萎靡,面色无华,口有尿味等为常见症状的肾衰病。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国际肾脏病组织2012年发布的《KDIGO-CKD指南》。 慢性肾脏病定义:1.肾损害≧3个月,肾损害指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伴或不伴GFR降低,表现为以下之一:病理异常;或有肾损害指标,包括血或尿成分异常,或影像学检查异常;2.GFR<60ml/min/1.73㎡≧3个月,有或无肾损害。 病期诊断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分为: 1.CKD1期 2.CKD2期 3.CKD3期 4.CKD4期 5.CKD5期 (二)证候诊断 1.正虚证: (1)脾肾气虚证: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脘腹胀满,大便烂,口淡不渴。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2)脾肾阳虚证:畏寒肢冷,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腰部冷痛,脘腹胀满,大便烂,夜尿清长。舌淡有齿痕,脉沉弱。 (3)气阴两虚证:倦怠乏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夜尿清长。舌淡有齿痕,脉沉。 (4)肝肾阴虚证:头晕,头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淡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5)阴阳两虚证:畏寒肢冷,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腰酸膝软,夜尿清长,

大便干结。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2.标实证: (1)水湿证:面肢浮肿,肢体困重,胸闷腹胀,恶心呕吐,纳呆便溏,舌淡胖苔白腻,脉濡或缓。 (2)湿热证:头重而沉,胸脘烦闷,口苦口粘,纳呆泛恶,尿色黄赤混浊,或灼热涩痛,大便粘滞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3)血瘀证:肢体刺痛、麻木,痛有定处,夜间加重,肌肤甲错,口唇紫暗,舌质黯淡或有瘀斑、舌下脉络迂曲,脉涩或结代。 (4)溺毒证:呕恶纳呆、口有氨味,神识呆钝,或烦闷不宁,皮肤瘙痒,衄血或便血,舌苔污浊垢腻,脉滑数。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正虚证 (1)脾肾气虚 治法:益气健脾补肾 推荐方药:四君子汤加味。党参、黄芪、白术、淮山、茯苓、山萸肉、菟丝子、炙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脾肾阳虚 治法:温补脾肾 推荐方药:实脾饮合肾气丸加减。熟附子、白术、茯苓、党参、干姜、仙灵脾、山萸肉、熟地、菟丝子、巴戟天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3)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养阴 推荐方药:参芪地黄汤加减。黄芪、山萸肉、党参、熟地、淮山、茯苓、丹皮、首乌、菟丝子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4)肝肾阴虚 治法:滋补肝肾 推荐方药:六味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减。山萸肉、熟地、淮山、茯苓、丹皮、女贞子、旱莲草、白芍、泽泻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5)阴阳两虚 治法:阴阳双补 推荐方药:金匮肾气丸合二至丸加减。肉桂、仙灵脾、山萸肉、熟地、茯苓、泽泻、淮山、女贞子、旱莲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糖尿病肾病中医诊疗方案

肾病 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 一、特色诊疗方法 1. 内治法: 1.1辨证论治:参照陈以平教授主编《肾病的辨证与辨病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P142糖尿病肾病进行辨证分型。(以下证型诊断需具备主症二项或主症一项, 次症二项即可) 1.1.1气阴两虚燥热证 主症:口干咽燥,烦渴多饮,腰酸膝软,消瘦乏力 次症:夜尿频多,面色无华或灰暗,舌瘦小,脉沉细弱。 治则:益气养阴清热 方药:糖肾A方 选用药物:南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山萸肉、淮山药、葛根、生地、玄参、银花 1.1.2脾肾阳虚血瘀证 主症:畏寒肢冷,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 次症:脘腹胀满,大便稀薄,夜尿清长,舌淡有齿痕,脉沉弱。 治则:温补脾肾,活血化瘀 选方:糖肾B方 选用药物:黄芪、葛根、川芎、牛蒡子、当归、桃仁、红豆杉、片姜黄、仙灵脾、红花 1.1.3水湿泛滥瘀浊证 主症:肢体浮肿,倦怠乏力,尿少胸闷,动则气喘,面色晦暗。 次症:腰部冷痛,脘腹胀满,夜尿频,舌淡胖嫩,脉沉细涩。 治则:温阳利水,化瘀泻浊 选方:糖肾C方 选用药物:炮附子、仙灵脾、巴戟、黄芪、制大黄、白术、茯苓、山萸肉、车前子、葫芦瓢 1.1.4随症加减恶心呕吐者, 加用紫苏、半夏降逆止呕; 皮肤瘙痒者,用地肤子; 水肿者, 加汉防己、葫芦瓢等利水消肿, 并配以温肾药仙灵脾、巴戟天达到温肾利水之功; 夜尿频多者,加桑螵蛸、黄精; 眠差者, 加灵芝、夜交藤助眠; 腰酸者, 加用狗脊; 耳鸣者, 加用葛根、灵

磁石; 腹胀者, 加用木香、荔枝核; 血脂高者, 加用绞股蓝总甙片或加用生山楂、何首乌、茶树根等; 尿酸高者, 加用生山楂、秦皮等; 血糖控制欠佳者, 加用蚕茧壳; 低蛋白血症者, 加用黑料豆。 1.2中成药 1.2.1 金芪降糖片主要成分为黄芪、金银花, 具益气清热之效, 且有降糖作用; 有研究证实, 金芪降糖片的主要药效特点是改善糖代谢、脂代谢, 改善机体的胰岛素抵抗, 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有益于糖尿病某些微血管并发症的防治。 1.2.2 蚓激酶主要成分是水蛭素。功能破血逐瘀, 通脉止痛, 用于治疗痰瘀凝聚诸症。糖尿病肾病虚与滞并存, 应慎用破血之品, 水蛭喜食人血而性迟缓, 借其善入之力攻积, 借其迟缓之性则气血不伤。 1.2.3黑料豆丸: 主要组方为黑料豆、黄芪等, 功能益气健脾, 长期服用可提升血浆白蛋白。临床观察证实, 黑料豆丸能降低患者尿蛋白、升高血白蛋白、调节免疫功能、降低血脂, 对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2 .外治法 2.1 针灸 (1)适应症:糖尿病肾病患者。所有针灸病人均进行糖尿病知识教育,制定糖尿病食谱,血糖得到严格控制。 (2)治法:补肾活血针法。 (3)操作规程:取穴: 肝俞、胃脘下俞、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太溪。采用苏州申隆医疗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全球牌针具,规格为0.35*50mm,0.35*75mm。患者采取侧卧位,所选穴位常规消毒,针刺深度以得气为度,得气后行补泻手法,其中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太溪行捻转补法,以补肾活血治其本,其它穴位行小幅度平补平泻捻转手法,以分利浊毒治其标。留针20分钟,每日针刺1次,连针5天休2天,连续30天为一疗程。 (4)疗效分析:糖尿病肾病病程长,机体处于脏腑阴阳气血失衡的状态,取背俞穴以扶正固本,调节功能。脾俞、关元、肾俞、足三里、太溪具有益气养阴、补肾健脾之功;肝俞、胃脘下俞、阴陵泉、三阴交能除湿降浊,利水湿,活血祛瘀。诸穴合用,标本兼治,共奏补肾健脾、活血祛瘀、分利泻浊之效。糖尿病肾病的病人常合并脂质代谢紊乱,血胆固醇浓度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肾功能的减退呈正相

中医辨证施治慢性肾炎

中医辨证施治慢性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慢性肾炎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以水肿、蛋白尿、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具有慢性进行陛发展的倾向。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青壮年为主,其中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病程冗长,临床表现颇受变异。慢性肾炎可以由三种情况发展而来:一是急性肾炎迁延不愈,病史超过1年以上;二是以往有急性肾炎病史,过了若干年后,而机体的免疫反应过程却继续缓慢的进展,过了若干年后,在某种诱因的作用下,如感冒、疲劳等,肾炎的症状重复出现,并且持续不消失;三是慢性肾炎的病呈隐匿存在,患者无明显症状,当典型的症状出现时,已经属于慢性。患慢性肾炎3~10年,或更长一些时间,可以产生两侧肾脏萎缩变小,进入慢性肾功能衰竭期,从而危及生命。 现代医学对引起慢性肾炎的原因迄今尚未完全明了,但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密切相关。慢性肾炎的病理变化大多为双侧弥漫性,少数呈局灶性。按病情变化,一般分为隐匿型、肾病型、高血压型、肾功能减退型和混合型五种类型。慢性肾炎属于中医的“水肿”,“虚劳”,“腰痛”等范畴。 1 临床表现 1.1脾肾阳虚,水湿内盛型面色胱白,神萎倦怠,形寒肢冷,周身高度浮肿,可伴有胸水,腹水,尿少,腹胀,纳减,呕恶,甚则咳逆上气不能平卧,苔薄白或薄腻,脉沉细。 1.2脾阳虚弱。水湿中困型面色微硄,略有形寒,疲乏无力,浮肿较

轻,但持续较久,并可见纳呆、便溏,恶心,呕吐等,舌质淡、苔多腻,脉濡细。 1.3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面热升火,眩晕头痛,心悸失眠,腰酸遗泄,或有微肿,舌质偏红、苔薄,脉弦细。 1.4阴阳两虚,正气衰惫型面色晦滞,精神萎靡,形体消瘦,胸闷腹胀,纳呆厌食,恶心呕吐,尿少或清长,腹泻或便秘,心悸气短,甚则烦躁不宁,昏迷不醒,抽搐惊厥,舌质淡胖,苔薄白腻或黄腻,脉沉细或弦细。 1.5脾肾两虚。气血不足型面色少华,四肢乏力,疲倦少寐,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纳食不佳,不肿或微肿,苔薄,脉软弱无力。 2 治疗方法 2.1辨证组方 真武汤加减附子(先煎)9克,白术9克,茯苓15克,生姜皮6克,大腹皮12克,泽泻15克,肉桂(后下)3克,陈葫芦瓢50克,车前子(包煎)30克。 黄芪补中汤加减黄芪15克,党参15克,白术9克,陈皮9克,厚朴6克,猪苓9克,茯苓15克,胡芦巴15克。 ,平肝潜阳 地黄饮子加减生地黄15克,天冬、麦冬各9克,石斛12克,杜仲9克,枸杞子9克,山茱萸6克,肉苁蓉9克,龟板15克,牡蛎30克,远志9克。 温脾汤加减附子(先煎)9克,人参9克,生或制大黄9克,生半夏9

中医诊疗方案肾病科

肾病科 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目录 肾劳(慢性间质性肾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紫癜肾(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肾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痛风肾病(尿酸性肾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尿血病(隐匿型肾小球肾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慢肾风(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诊疗方案 劳淋(再发性尿路感染)诊疗方案 肾风(IgA肾病)诊疗方案 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诊疗方案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早中期诊疗方案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晚期诊疗方案

肾劳(慢性间质性肾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 (1)夜尿量增多是诊断肾劳的重要依据。 (2)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时轻时重,遇劳加重或诱发。常伴倦怠乏力、小便清长,腰痛或腰膝酸软。 (3)排除其他引起夜尿量增多的疾病。 2.西医诊断:参照陈楠主编《肾小管间质肾病诊疗新技术》、董德长主编《实用肾脏病学》确定诊断。 (1)有慢性肾盂肾炎、肾移植慢性排异病史及滥用镇痛药、马兜铃酸类中草药、环孢素或他克莫司、锂制剂等服药史; (2)起病隐袭,以夜尿增多为首发症状,禁水12小时尿渗透压<800mOsm/kg·H2O; (3)尿改变轻微,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可有尿糖阳性(空腹血糖正常); (4)血肌酐升高而无明显水肿; (5)贫血出现早而重,与血肌酐升高程度不成比例; (6)不伴高尿酸血症、干燥综合征等全身性疾病及大量蛋白尿、水肿等肾

小球疾病; (7)病理检查见肾小管灶状或多灶状萎缩,肾间质灶状或多灶状纤维化伴淋巴及单核细胞浸润,肾小球无明显异常或病变相对较轻。 (二)证候诊断 1.脾肾气虚证:小便清长,夜尿增多,面色萎黄或苍白无华,倦怠乏力,嗜睡,食少纳呆,腰膝酸软,形体瘦弱。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濡细。 2.气阴两虚证:腰膝酸软,夜尿增多,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或盗汗,口干或口渴,五心烦热。舌质淡红,苔少乏津,脉细数。 3.肾阳虚衰证:畏寒肢冷,夜尿增多,小便清长,倦怠乏力,腰痛。舌质淡,舌苔薄白而润,脉沉细无力。 4.寒湿困脾证:恶寒纳呆,肢体困重,夜尿增多,腹胀便溏,恶心或呕吐,倦怠乏力。舌质淡胖,舌苔白腻,脉沉滑。 5.肾虚血瘀证:夜尿增多,腰膝酸软,舌下脉络瘀滞,腰痛固定,肌肤甲错,肢体麻木。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舌苔白,脉细涩。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脾肾气虚证 治法:健脾益肾。 推荐方药:六君子汤合水陆二仙汤加减。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砂仁、山药、山萸肉、菟丝子、炒杜仲、金樱子、芡实、覆盆子等。 中成药:口服金水宝胶囊、百令胶囊、黄芪颗粒等。 2.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

过敏性紫癜诊疗规范[精.选]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舒综合征,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临床特点为血小板不减少性紫癜,常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和蛋白尿。多发生于2~8岁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春秋二季居多。 【病因】 本病的病因尚未明确,虽然食物过敏(蛋类、乳类、豆类等),药物(阿司匹林、抗生素等)、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疫苗接种、麻醉、恶性病变等与过敏性紫癜发病有关,但均无确切证据。 【发病机理】 B淋巴细胞多克隆活化为其特征,T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CD40配体(CD40L)过度表达,促进B淋巴细胞分泌大量IgA和IgE。30~50%患儿血清IgA浓度升高,急性期外周血IgA+B淋巴细胞数、IgA类免疫复合物或冷球蛋白均增高。IgA、补体C3和纤维蛋白沉积于肾小球系膜、皮肤和肠道毛细血管,提示本病为IgA免疫复合物疾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IL-6等前炎症因子升高。本病家族中可同时发病,同胞中可同时或先后发病,有一定遗传倾向,部分患儿为HLA-DW35遗传标志或C2补体成分缺乏者。综上所述,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理可能为:各种刺激因子,包括感染原和过敏原作用于具有遗传背景的个体,激发B细胞克隆扩增,导致IgA 介导的系统性血管炎。 【病理】 过敏性紫癜的病理变化为广泛的白细胞碎裂性小血管炎,以毛细血管炎为主,亦可波及小静脉和小动脉。血管壁可见胶原纤维肿胀和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周围散在核碎片。间质水肿,有浆液性渗出,同时可见渗出的红细胞。内皮细胞肿胀,可有血栓形成。病变累及皮肤、肾脏、关节及胃肠道,少数涉及心、肺等脏器。在皮肤和肾脏荧光显微镜下可见IgA为主免疫复合物沉积。过敏性紫癜肾炎的病理改变:轻者可为轻度系膜增生、微小病变、局灶性肾炎,重者为弥漫增殖性肾炎伴新月体形成。肾小球IgA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也见于IgA肾病,但过敏性紫癜和IgA肾病的病程全然不同,不似同一疾病。 【临床表现】 多为急性起病,各种症状可以不同组合,出现先后不一,首发症状以皮肤紫癜为主,少数病例以腹痛、关节炎或肾脏症状首先出现。起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可伴有低热、食欲不振、乏力等全身症状。 1.皮肤紫癜。反复出现皮肤紫癜为本病特征,多见于四肢及臀部,对称分布,伸侧较多,面部及躯干较少。初起呈紫红色斑丘疹,高出皮面,压之不褪色,数日后转为暗紫色,最终呈棕褐色而消退。少数重症患儿紫癜可融合成大疱伴出血性坏死。部分病例可伴有荨麻疹和血

3肾病科 慢肾风中医诊疗方案

慢肾风(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慢性肾小球肾炎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9):129—132). (1)诊断要点 ①起病缓慢,病情迁延,时轻时重,肾功能逐步减退,后期出现贫血、电解质紊乱,血尿素氮、血肌酐升高等。 ②有不同程度得水肿、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贫血及高血压等表现。 ③病程中可因呼吸道感染等原因诱发急性发作,出现类似急性肾炎得表现. (2)病理特点 一般有如下几种类型:①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②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③膜性肾病;④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⑤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得《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第1版)(中华医学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 (1)要点: 慢性肾炎得诊断并不完全依赖病史得长短,多数慢性肾炎其病理类型决定其起病即为慢性病程。一般而言,凡有尿检异常(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水肿及高血压,病程迁延,无论有无肾功能损害均应考虑此病,肾活检病理检查可确诊并有利于指导治疗。 慢性肾炎个体间差异较大,临床表现多样,易造成误诊。特别应注意某一表现突出者,如高血压突出者而易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增生性肾炎(如IgA肾病等)感染后急性发作者易误诊为急性肾炎,应予以鉴别,同时应注意除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及遗传性肾小球肾炎。 (2)肾炎主要与以下疾病鉴别:无症状性血尿或(与)蛋白尿;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继发性肾小球肾炎;遗传性肾炎(Alport 综合征). (3)分级诊断 参考《慢性肾小球肾炎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9):129—132)。 依据蛋白尿、肾功能、水肿与高血压得程度将慢性肾小球肾炎分为轻型与重

中医治疗肾病的真实案例与治疗感悟(二)

中医治疗肾病的真实案例与治疗感悟(二) (三)我自2007年春天发病至今,已经三年时间。在整个求医治病的过程中,我感受很多,有的甚至刻骨铭心。在此期间,我学习了许多相关知识,思考了一些问题,获得了不少感悟,现将我六个方面的认知和体会陈述于下。1、中西医的特点和区别。我接受过西医的长时间治疗,也接受过中医的长时间治疗,我既吃过大量的西药,也服过大量的中药,我觉得中医与西医确实各有特点。西医研究的对象是疾病,中医研究的对象是人,是人的健康。西医的哲学基础是还原论和机械论,中医的哲学基础是整体论和辨证法。西医理论形成的基础是物质形态的人体,其所要把握的是人的器官实体及其分子结构和化学成分等。中医理论形成的基础是人的整体生命状态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其所要把握的是人体功能结构关系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西医的重点是治已病,追求治愈目标。中医则特别注重治未病,强调养生保健。西医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主要在局部上做文章,多是治标。而中医则是调整人体生命状态,注重人与环境的关系,注重人体各部分、各层次、各脏腑组织之间的联系,因而往往能够标本兼治。西医治病是采取对抗性治疗法。首先着力寻找有形的致病因子,如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确定人体受损的精确空间定位,然后通过人

工合成药物或手术等去直接杀灭、清除细菌及病毒等病原体,从而排除病因和修复受损的人体部件。西医这种方法的结果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首先,病原体及药物的研究存在滞后性;其次,细菌及病毒的耐药性不断增强,并不断发生变异,使得我们防不胜防。中医治病则是采取扶正祛邪法。扶正就是通过中药或针灸等手段,调动和强化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及功能修复力,调整人体生命状态对常态的偏离,从而恢复人体内在平衡。而祛邪不是直接去跟细菌和病毒斗,不是将病邪赶尽杀绝,而是通过改变引起细菌及病毒过量繁殖的人体环境,把病邪控制在人体可承受的程度。打个可能不太贴切的比喻,南宁市的南湖由于各种污染,超出了其本身的自净化能力,使其中的腐败菌大量繁殖,一度出现湖水发臭,鱼儿翻死的现象。如果要中医与西医来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就可能不同。西医会先检测湖水中主要有哪些细菌及病毒,然后配制杀灭这些细菌及病毒的药水倾倒湖中,这种方法可能会奏效于一时,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中医的方法则是引活水进南湖使之循环流动,改变南湖的水环境,恢复其生态平衡,从而达到使湖水变清的目的。总体说来,看 西医比较贵,而且技术越发展费用越高,超出了许多民众的承受能力。相对来说,看中医比较便宜,切合广大民众的承受能力。西医是在古希腊和罗马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现代医学,真正的现代医学的诞生还不到200年。但西医由

终末期肾病诊疗方案

终末期肾病诊疗方案 【病因和发病机制】 以各种原发性及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占首位,其次为泌尿系统先天畸形(如肾发育不良,先天性多囊肾,膀胱输尿管反流等),遗传性疾病(如遗传性肾炎,肾髓质囊性病,Fanconi综合征等)全身性系统疾病中以肾小动脉硬化,高血压,结缔组织病等多见,近年来,终末期肾病的原发病有所变化,肾间质小管损害引起的终末期肾病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糖尿病肾病,自身免疫性与结缔组织疾病肾损害,引起的也有上升趋势。 【临床表现】 终末期肾病影响到各个系统和器官,可引起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但是,在80%的肾单位丧失以前,或当GFP下降到25ml/分钟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或只有很少的生化改变,在诸如多囊肾等慢性进行性疾病中,即使GFR低于10ml/分钟,也可以没有症状,这是由于残存肾单位巨大的适应作用所致。慢性肾功能衰竭晚期主要引起如下多种临床病变: 1.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肾脏的基本功能即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肾功能不全时,由于其排泄或代谢功能障碍,必然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然而,同ARF不一样,CRF在其漫长的病程中由于机体各种代偿机制,这些代谢紊乱有时显得并不十分明显,事实上,在轻中度CRF时,丧失部分功能的肾脏仍然较完全地排出各种外源性摄入和体内产生的物质或废物,当正常的肾功能丧失约70%时,一般只会出现部分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只有当肾功能进一步下降,以及摄入或体内产生过多的水,电解质,酸性或碱性物质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 2.糖,脂肪,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障碍。 3.各系统功能障碍 ①消化系统;②心血管系统;③呼吸系统;④神经系统;⑤血液系统;⑥运动系统;⑦皮肤变化;⑧免疫系统;⑨内分泌系统,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障碍。 检查 1.尿液检查

终末期肾脏病常规透析治疗标准化诊疗方案

终末期肾脏病常规透析治疗标准化诊疗方案 一、终末期肾脏病常规透析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终末期肾病(ICD-10:N18.0)。 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ICD-9-CM-3:39.95)或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 1、确诊为终末期肾病,并排除可逆性因素。 2、实验室检查:非糖尿病肾病eGFR小于10ml/(min?1.73m2),糖尿病肾病eGFR小于15ml/(min?1.73m2)。 3、已有血液透析通路或腹膜透析通路:自体动静脉内瘘、移植人造血管、半永久性深静脉置管,或者腹膜透析导管。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 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ICD-9-CM-3:39.95)或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18.0终末期肾病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7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2)肝肾功能、碱性磷酸酶、电解质、酸碱平衡、血糖、血脂、血型、凝血功能、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HIV、梅毒等)、血清铁、铁蛋白、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iPTH; (3)胸片、心电图、泌尿系统超声波检查、超声心动图。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动静脉内瘘或人造血管的血管彩超检查,或腹透液常规、腹透液细菌培养+药敏实验。 (七)开始血液透析日为入院第3–5天(视病情决定,若有急诊透析指征,应及时透析) 1、一般首次血液透析时间不超过2–3小时,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延长每次透析时间,直至达到设定的要求(每周2次透析者5.0–5.5小时/次,每周3次透析者4.0–4.5小时/次;每周总治疗时间不低于10小时)。 2、选择合适的透析器,一般首次透析选用膜面积较小

紫癜性肾炎诊治指南

紫癜性肾炎诊治指南 疾病简介: 紫癜性肾炎(anaphylatic purpura nephritis)是指过敏性紫癜(Allergic purpura)引起的肾脏损害,其病因可为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感染所引起的变态反应,或为某些药物,食物等过敏,或为植物花粉、虫咬,寒冷刺激等引起。临床表现除有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外,主要为血尿和蛋白尿,多发生于皮肤紫癜后一个月内,有的或可以同时并见皮肤紫癜、腹痛,有的仅是无症状性的尿异常。如果蛋白丢失过多,亦可出现肾病综合征的表现,如果血尿、蛋白尿长期持续存在,亦可伴有肾功能减退,最后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过敏性紫癜导致肾受累的比例为20%~100%,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发病原因 其病因可为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感染所引起的变态反应,或为某些药物、食物等过敏,或为植物花粉、虫咬、寒冷刺激等引起。常与以下因素有关: 1.感染:有1/3病例起病前1~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常见病原体有:病毒:柯萨奇、EB病毒、腺病毒、水痘病毒、风疹病毒、乙肝病毒等。细菌:沙门氏菌、军团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支原体、阿米巴原虫、蛔虫。 2、药物:抗生素、磺胺、异烟肼、卡托普利等。 3、食物、鱼、虾蟹等。 4、冷刺激,植物花粉、虫卵、蚊虫、疫苗接种,动物羽毛、油漆等。 发病机制 1.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系统性小血管炎,紫癜性肾炎也属免疫复合物性肾炎,其发病主要通过体液免疫,但也涉及细胞免疫,一些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凝血机制均参与本病发病。 2.本病发病有种族倾向,有一些研究提示本病与遗传有一定关系. 病理生理 病理改变 病理改变以肾小球系膜增生性病变为主,常伴节段性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坏死、新月体形成等血管炎表现。免疫病理以IgA 在系膜区、系膜旁区呈弥漫性或节段性分布为主,除IgA 沉积外,多数病例可伴有其他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成分的沉积, IgG和IgM分布与IgA 分布相类似。部分毛细血管壁可有I 病理分级

过敏性紫癜血液病诊疗指南

过敏性紫癜血液病诊疗指南 过敏性紫癜为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皮肤紫癜、黏膜及某些器官的一种出血性疾病。一般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 【临床表现】 发病前1~2周有全身不适、低热、乏力及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症状,随之出现典型表现。依症状体征不同,可分为以下 1.单纯型为最常见类型。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紫癜融合形成淤斑,主要局限于四肢,对称,成批反复发作,可同时伴有皮肤水肿、荨麻疹,严重者可融合成大血泡,中心呈出血性坏死。 2.腹型除皮肤紫癜外,可出现一系列消化道症状和体征,如恶心、呕吐、呕血、腹泻,腹痛最为常见,常为阵发性绞痛。腹部症状、体征多与皮肤紫癜同时出现,偶可发生于紫癜之

前。 3.关节型除皮肤紫癜外,因关节部位血管受累及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及功能障碍。病变多发生于膝、踝、肘及腕等大关节,呈游走性反复性发作,经数日可愈,不留畸形。 4.肾型病情最为严重,发生率高达12~40%。在皮肤紫癜的基础上,出现血尿、蛋白尿及管型尿,偶见水肿、高血压及肾衰。肾损害多发生于紫癜后1周左右,多在3~4周内恢复,少数可进展为慢性肾炎或者肾病综合征。 5.混合型皮肤紫癜合并其他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1.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半数以上阳性。镜检可见毛细血管扩张,扭曲及渗出性炎性反应。 2.尿常规检查肾型或者混合型可有血尿、蛋白尿及管型尿。 3.血象血小板计数正常血小板功能正常,BT 可延长。 【诊断要点】

1.诊断标准 (1)四肢和臀部皮肤(以小腿伸侧面多见)分批对称出现紫癜,常高出皮面,伴痒,根据类型不同,可有腹部、关节或肾脏症状。 (2)束臂试验可阳性,而血小板计数和其他出凝血检查均正常。 (3)排除其他原因的紫癜。 2.分型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五型: ①单纯型:仅表现为皮肤紫癜,紫癜的特点是对称地分批出现于四肢,可高出皮面,伴痒。以下各型可在皮肤紫癜发生前或后出现: ②腹型:有腹痛、腹泻和便血。 ③关节型:关节肿胀疼痛,多见于膝、踝、腕、肘关节。 ④肾型:有肉眼或镜下血尿,尿蛋白阳性。 ⑤混合型:除皮肤紫癜外,其他三型中有两型或以上合并存在。 【鉴别诊断】 1.腹型应与急性阑尾炎鉴别本病腹型腹痛虽甚

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药方

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药方 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药方:益肾汤 组成:黄芪25克,生地15克,茯苓、山药、防己、黄精、狗脊、川断、蒲公英、川楝子、甘草各15克,白术、白茅根、枸杞子各25克,银花50克。 用法:水煎,早晚各服1次,每日1剂。1个月为一疗程,连服2~3个疗程,观察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2、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药方:益气温肾活血汤 组成:党参、黄芪各30~60克,当归、葫芦巴、锁阳、益母草、牛膝、鹿衔草、徐长卿各10~15克。 加减:肾阳虚加附片、仙灵脾、仙茅;肾阴虚加山萸肉、生地、知母;夹瘀加丹参、水蛭;夹湿加泽泻、车前子、茯苓。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1次。 疗效:本方治疗浮肿163例,水肿完全消退93例,减轻38例,无改变32例,总有效率为80.3%;治疗蛋白尿237例,完全消失88例,减少1个(+)以上95例,无变化44例,加重10例,总有效率为77.2%。 3、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药方:清心莲子饮 组成:黄芩、地骨皮各20克,麦冬、车前子、柴胡、莲子、茯苓各15克,黄芪、党参各50克,甘草5克。 加减:咽干咽痛,黄芪、党参减量,加银花、白花蛇舌草、连翘;浮肿去甘草,加益母、冬瓜皮;腰膝酸软加杜仲、女贞子、山萸肉、旱莲草;尿中红细胞增多加蒲黄炭、坤草、仙鹤草、阿胶;白细胞增多加扁蓄、瞿麦、蒲公英、紫花地丁。 用法:水煎,分早晚2次服,每日1剂。 疗效;共观察86例,完全缓解30例,基本缓解22例,好转15例,无变化19例,总有效率为77.9%。 4、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药方:清浊肾复汤 组成:黄芪、巴戟天各30克,白茅根、焦白术、淮山药各20克,鹿角胶、山萸肉、萆稼各15克,木通、肉桂各10克,砂仁9克。 加减:脾肾阳虚配服金匮肾气丸。 用法:水煎,分早晚2次服,每日1剂。金匮肾气丸饭前服,每日3次,每次1丸。 疗效:共观察38例,完全缓解25例,基本缓解8例,好转5例,服药15剂左右,蛋白尿开始好转,尿量增加,水肿消退,自觉症状改善。 5、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药方:五虫汤 组成:蝉衣5克,制僵蚕9克,广地龙9克,乌梢蛇9克,地鳖虫3克,生黄芪15克,益母草15克,白茅根15克,鹿衔草30克,茯苓15克,芡实15克。 加减:气虚加重黄芪量并加党参;阳虚加菟丝子、附子;阴虚加山药、山萸肉、楮实子;血瘀加丹参。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34例,基本缓解5例,好转2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