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估算气井合理产量的新方法

一种估算气井合理产量的新方法
一种估算气井合理产量的新方法

气井产能计算方法介绍

气井产能计算方法介绍及应用 气井产能计算方法介绍及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气井产能常用的4种方法,一点法测试、系统试井、等时试井和修正等时试井。通过实际生产实例来分析计算方法在白马庙气田蓬莱镇组气藏气井产能,白云岩气藏基质酸化后产能预测,苏里格气田特殊开采模式下的气井产能中的应用。并在综合比较中得出不同气井应采用的计算方法,使理论值与实际值误差缩小,从而指导实际开采工作,提高开采效率和质量。关键词:气井产能;计算方法;应用; 引言:本文介绍了气井产能常用的4种方法,一点法测试、系统试井、等时试井和修正等时试井。通过实际生产实例来分析所采用的计算方法,使理论值与实际值误差缩小,从而指导实际开采工作,提高开采效率和质量。 一、气井产能试井测试计算方法 气井产能试井测试主要包括4种方法,即一点法测试、系统试井、等时试井和修正等时试井。1.一点法测试 一点法测试是测试一个工作制度下的稳定压力。该方法的优点是缩短测试时间、减少气体放空、节约测试费用、降低资源浪费;缺点是测试资料的分析方法带有一定的经验性和统计性,分析结果有一定的偏差。经验表明,利用该方法测试,当测试产量为地层无阻流量的0.36倍时,测试结果最可*。测试流动时间可采用以下计算公式: [1] 式中:——稳定时间,h;——排泄面积的外半径,m;——在下的气体黏度,;——储存岩石的孔隙度; K——气层有效渗透率,;——含气饱和度。 2.系统试井 系统试井又称为常规回压试井,也称多点测试,是测量气井在多个产量生产的情况下,相应的稳定井底流压。该方法具有资料多,信息量大,分析结果可*的特点。但测试时间长,费用高。系统试井测试产量的确定:①最小产量至少应等于井筒中携液所需要的产量,此外还应该足以使井口温度达到不生成水化物的温度;②最大产量不能破坏井壁的稳定性,对于凝析气藏,还要考虑减 少地层中两相流的范围;③测试产量必须保持由小到大的顺序。 3.等时试井 等时试井测试,首先以一个较小的产量开井,生产一段时间后关井恢复地层压力,待恢复到地层压力后,再以一个稍大的产量开井生产相同的时间,然后又关井恢复,如此进行4个工作制度。最后以—个小的产量生产到稳定。等时试井与系统试井相比,缩短了开井时间,但由于每个工作制度都要求关井恢复到原始压力,使得关井恢复时间较长,整个测试时间较长,测试费用比较高。确定等时试井流动时间,—般要求开井生产时间必须大于井筒效应结束的时间,并且要求开井流动结束时,探测半径必须达到距井30m的范围,以便在流动期能够反映地层的特性,参考公式为: [1] 式中:——在储存温度压力下的气体黏度,;——在储存温度下的气体压缩系数,。如果公式计算的结果小于井筒储存效应结束的时间,则流动期时间必须要大于井筒储存效应结束的时间。确定每—工作制度下关井时间,要求关井压力恢复到原始地层压力,便可进行下—工作制度的测试。最后延续期流动 4.修正等时试井 修正等时试井是等时试井的改进,二者的最大区别是后者开井生产的时间与关井恢复的时间

落实管理制度 夯实井控基础工作

落实管理制度夯实井控基础工作 公司基本情况: 吐哈井下技术作业公司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随着吐哈油田的诞生而组建的一个专业化服务公司。公司现有职工1287人,有作业队14个、大修队9个、检泵队5个、侧钻队10个、试油队7个,压裂队4个,特种作业队、井下工具公司、设备中心、测试队、特车队、汽车队、小车队各1个。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公司目前主要从事浅钻、修井、大修、侧钻、试油、测试、压裂酸化以及特种作业、特车服务等工作,服务的油田对象由开初单一的吐哈油田,逐渐扩大到塔里木、青海、玉门、陕蒙等油气田,并走出国门,远赴委内瑞拉、印度尼西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等国进行工程技术服务。 多年来公司始终把井控工作作为安全生产和QHSE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井控设计及现场管理、完善井控装备、开展井控技术培训、严格井控管理制度、坚持井控检查,有效地保证了生产安全;井控实践中,经历了高温高压、含H2S 气体、深井浅井等等各种复杂的施工作业井况,经历了惊心动魄的险情和战胜特殊作业的喜悦。近几年来,随着对井控重要性的认识,对井控管理和技术的深入了解和掌握,井控工作逐渐走向成熟,走向精细化,形成了自己的井控文化,公司自1994年以来未发生井喷失控

事故。 下面就公司近两年的井控管理工作向各位领导、专家进行汇报:一、立足一线,落实井下作业井控七项管理制度 井控管理的重点在基层,关键在班组,要害在岗位。落实井控七项管理制度是做好井控工作的保证,公司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制定出了符合管理实际的井控七项管理制度: 井控分级责任制度:公司成立井控领导小组,公司经理是井控工作第一责任人,按照井控管理职责,进行井控管理;各技术服务公司、分公司、施工队成立井控小组,负责本单位的井控管理工作。各级负责人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恪尽职守,做到有职、有权、有责。公司每季度进行一次井控工作检查;各分公司每月进行一次井控工作检查;作业队每天通过交接班、防喷演习等形式对井控工作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杜绝了井喷事故发生。 井控操作证制度:认真贯彻集团公司井控技术培训的规定,根据井控工作的重要性,公司实施全员培训、全员取证计划,对所有一线员工进行培训,逐步实现生产岗位全员取证。目前,现持有有效井控操作证的1060人,其中:前线持证人员962人;公司领导持证10人,

气井产能确定方法归类总结

气井产能确定法 气井产能是进行气井合理配产、评价气田生产能力的重要依据,其评价结果的可靠与否,直接关系到气田能否实现安全平稳生产。目前常用的气井产能确定法可分为六大类: 一、无阻流量法 气井绝对无阻流量是反映气井潜在生产能力的主要参数之一。利用气井绝对无阻流量百分比大小确定气井产能的法称为无阻流量法,该法通常用于新井产能的确定。 气井绝对无阻流量值可通过气井产能测试直接求取,如多点的系统试井(或称为回压试井、稳定试井)、等时试井、修正等时试井及单点测试等法。某些条件下,对未进行产能测试的井,可应用已知气井绝对无阻流量与其地层系数或与其储能系数统计回归得到的经验关系式(q AOF ~Kh 、q AOF ~φhS g )来估算,还可采用简化试气经验判别法。 (一)产能测试法 有关不同产能测试法的适用条件及气井绝对无阻流量值求取的法,请参见行业标准《SY/T 5440 试井技术规》。 另外,在采用单点测试法求取气井绝对无阻流量时,除利用已有的一点法公式外,还可根据各自气田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于本地区气田的一点法产能公式,其原理与法如下: 气井的无量纲IPR 曲线的表达式为:()2 1D D D q q P αα-+= (1) 也可变形为:D D D q q P )1(/αα-+= (2) 式中: () 22 2/R wf R D P p p P -= (3) AOF g D q q q /= (4) )/(AOF Bq A A +=α (5) (5)式中的A 、B 为气井二项式产能程系数A 、B 。

由(1)式得: ()α α α α - ? ? ? ? ? ? ? ? - ? ? ? ? ?- + = 1 2 1 1 4 1 2D D p q(6) 将(4)式代入(6)式得: () ? ? ? ? ? ? ? ? - ? ? ? ? ?- + - = 1 1 4 1 1 2 2D g AOF p q q α α α α (7) 上面式中的α值,可通过其他井多点产能测试资料计算的二项式产能程系数A、B统计回归确定,见图1。 图1、2分别为某气田多点产能测试资料的统计回归曲线,根据回归曲线即可得到该气田的二项式和指数式产能程。这样,利用该产能程与单点测试实际数据,就可计算得到更为可靠的气井无阻流量值。 图1 某气田气井二项式产能程系数α统计回归求取图 图2某气田气井指数式产能程指数n统计回归求取图

月度自然递减率预测方法研究及应用

月度自然递减率预测方法研究及应用 肖武张孝天丁利 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摘要:自然递减率是反映油田产量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针对以往凭经验进行预测的状况,基于大量 的矿场实际数据研究分析提出一套月度自然递减率预测方法。根据该方法,可以简单快捷的预测月度自然递减率,合理确定年度部署分月的产量运行、工作量安排,可以作为开发生产动态趋势预警的重要参考,能有效地指导油田开发生产管理。 关键词:月度自然递减率;年度部署;开发生产预警; 引言 自然递减率作为一项开发指标,综合反映油田生产基础状况,代表长远的稳产潜力,也是年度部署的重要依据,在油田开发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油田开发生产管理过程中,大多数凭经验或与历史同期对比的简单方法来预测分析年度自然递减率的变化趋势,缺乏合理依据;同时由于分析的时间跨度过大,难以及时发现问题。为了保障开发生产的平稳运行,及时发现油田生产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超前预警,及时调整部署,研究提出一套月度自然递减率的预测方法,对于指导油田开发生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1自然递减率的分类及其计算方法 在油田的生产动态分析中,通常用递减率来对分析油田开发规律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递减率的概念运用极其广泛,各个油田都根据自己的实际应用,应用不同的递减率来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产量的递减。自然递减率指的是在没有新井投产及各种增产措施情况下的产量递减率,常用的包括年度自然递减率,月度阶段递减率、月度折算年自然递减率。 1.1年度自然递减率 在油田实际应用过程中,年度自然递减率计算公式为: D=[q0∑T-(B-C-E)]/q0∑T*100(1) 式中 q0—上年末标定的日产油水平,t/d; B—当年的产油量,t; C—当年的新井产油量,t; E—当年的老井措施增油量,t; ∑T—年度累计日历天数,d;

西方经济学(选择)

选择 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2、生产可能性曲性是指(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最大产量的组合)。 3、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任何一点都表明(一些资源可能被闲置)。 4、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家庭和企业的经济行为)。 5、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6、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7、以下哪一项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某品牌彩电降价对全国彩电市场价格的影响)。 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总体状况,如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 9、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10、下列说法中属于实证表述的是(低利率会刺激投资)。 11、经济学研究方法中的规范方法(研究“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12、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叫做(存量)。 13、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的数值叫做(流量)。 14、经济学上的需求是指人们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 15、当家庭年均收入为1万元时,能作为需求的是(价格为2000元左右的彩电)。 16、需求曲线是表示(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 1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对小汽车的需求将(减少)。 1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咖啡的价格急剧升高时,对荼叶的需求将(增加)。 19、需求定理表明(计算机的价格下降会引起其需求量增加)。 20、需求定理味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汽车价格上升,汽车需求量将减少)。 21、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 22、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 23、某消费者只消费衣服和食物,衣服的价格上升从而变得相对贵了,这种相对价格上升的影响叫做(替代效应)。 24、光盘价格上升的替代效应是(光盘价格相对其他商品价格的上升对光盘需求的影响)。 25、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从A点移动到B点是(需求量的变动)。 26、在图形上,某种商品随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表现为(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27、下列哪种情况将导致商品需求量的变动而不是需求的变动(该商品的价格下降)。 28、引起汉堡包需求增加的原因是(一场新的汉堡包热)。 29、对化妆品的需求减少是指(收入减少引起的减少)。 30、整个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其原因是(需求减少)。 31、燕京啤酒价格下降一般会导致(替代燕京啤酒的其它啤酒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32、如果A商品的价格上升导致B商品的需求曲线右移,我们可以得知A和B是(替代品)。 33、如果A商品的价格上升导致B商品的需求曲线左移,我们可以得知A和B是(互补品)。 34、在一般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增加一般会导致(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35、下列哪一项不是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移动的原因(该商品的价格变化)。 36、供给曲线是表示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37、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38、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时,它的供给量(减少)。 39、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时,它的供给量(增加)。 40、引起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原因是(生产该商品的技术进步了)。 41、在均衡价格下(供给量等于需求量)。 42、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那么(存在供给不足)。 43、如果现行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市场上就会出现短缺,结果造成超额(需求)。 44、根据供求定理,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45、根据供求定理,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46、下列哪一种情况不是市场经济的特征(生产者按主管部门指令生产)。 47、需求的价格弹性公式是(需求量变化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百分比)。 48、计算需求弹性的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是(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49、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10%,需求量变动20%,则它的弹性系数为(2) 50、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2,价格由1元上升到1.02元会导致需求量(减少4%)。 51、如果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3,价格上升30%时需求将(减少10%)。 52、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时,该商品的需求量不变,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等于0)。 53、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5%,需求量因此变动5%,那么该商品的需求(单位弹性)。 54、如果(需求量变化百分比小于价格变化百分比),我们就说一种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 55、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大于0小于1)。 56、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商品价格上升5%将使(需求量的减少小5%)。 57、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从5元上升至5.50元,需求量从200下降至190,因此该种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 58、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10元下降到9元,需求量从70增加到75,则该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59、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商品价格上升5%将使(需求量的减 少超过5%)。 60、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9元下降到8元,需求量从50增加到60,则该 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 61、某商品的价格从5元下降到4元,需求量增加了100单位,则该商品 的需求(无法确定)。 62、下列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最小的是(食盐)。 63、假设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为2,那么当收入变动10%时,需求量将变 动(20%)。 64、恩格尔系数是指(用于食物的支出与全部支出之比)。 65、一般地说,劣等商品的收入弹性(为负值)。 66、当某种商品的需求与收入同方向变化时,该种商品是(正常商品)。 67、如果一种商品的供给弹性系数为2,当价格由2元上升为2.04元时会 导致该种商品的供给量(增加4%)。 68、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其供给量都不变,这说明该 种商品的供给(无弹性)。 69、如果(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我们就说一种 商品的供给富有弹性。 70、如果一种商品的供给富有弹性,这种商品的价格上升10%会使(供给 量的增加大于10%)。 71、如果一种商品的供给缺乏弹性,这种商品的价格上升10%会使(供给 量的增加小于10%)。 72、供给弹性的大小与时间有关,一般来说(长期高于短期)。 73、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5%,需求量因此变动10%,那么(该商品 价格下降时总收益会增加)。 74、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1时(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 75、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小于1时(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 76、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0.5,价格(上升)会导致总收益(增 加)。 77、对香烟征税时,税收(主要由消费者承担)。 78、对奢侈品征税时,税收(主要由生产者承担)。 79、消费者从物品与劳务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称为(效用)。 80、基数效用是指(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 81、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方法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82、序数效用是指(效用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用序数来表 示)。 83、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方法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84、某人愿意用20元买第一件衬衫,愿意用35元买头两件衬衫。第二件 衬衫的边际效用是(15)。 85、某人愿意用20元买第一件衬衫,愿意用35元买头两件衬衫,用45 元买头三件衬衫。第三件衬衫的边际效用是(10)。 86、总效用达到最大时(边际效用为0)。 87、边际效用为0时的总效用(达到最大)。 88、商品的边际效用用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 89、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 M Y Y X X MU P MU P MU = =)。 90、已知X商品的价格为5元,Y商品的价格为2元。如果消费者从这 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时,商品Y的边际效用为30,那么,此 时X商品的边际效用为(75) 91、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 品组合比例却不同)。 92、无差异曲线的一般形状是(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一条曲线)。 93、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 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叫做(消费可能线)。 94、某位消费者把他的所有收入都花在可乐和薯条上。每杯可乐2元,每 袋薯条5元,该消费者的收入是20元,以下哪个可乐和薯条的组合在该 消费者的消费可能线上?(5杯可乐和2袋薯条)。 95、如果商品的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则消费可能线(向右上方 平行移动)。 96、如果收入不变而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上升,则消费可能线(向左下 方平行移动)。 97、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在(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切之 点)实现了均衡。 98、消费者对某物品的需求量与价格这所以成反向变动,根源在于(边际 效用递减规律)。 99、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企业形式是(股份制公司)。 100、股份制公司的一个缺点是(双重纳税)。 101、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生产技术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102、产量的增加量除以生产要素的增加量的值等于(边际产量)。 103、一个企业使用50单位的劳动,可以生产出1800单位的产量;使用 60单位的劳动,可以生产出2100单位的产量。生产额外一单位劳动的边 际产量是(30)。 104、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而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时(总产量先增后减)。 105、当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为0)。 106、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107、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递增)。 108、当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递减)。 10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 减少)。 110、如果生产过程中存在规模收益递减,这意味着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时 (产量增加的比率小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 111、内在经济是指(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 量增加)。 112、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113、等产量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产量增加)。 114、机会成本是指(作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 最好的一种)。 115、在正常情况下,经济成本与经济利润(前者比会计成本大,后者比 会计利润小)。 116、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只能根据产量调整可变生产要素的 时期)。 117、即使企业不生产也必须支付的成本是(固定成本)。 118、下列项目中可称为可变成本的是(生产工人的工资)。 119、当产量为3单位,固定成本为120元,可变成本为90元时,平均成 本为(70)。 120、某企业生产5件衣服的总成本为1500元,其中厂房和机器折旧为 500元,工人工资及原材料费用为1000元,那么平均可变成本为(200)。 121、已知产量为9单位时,总成本为95元,产量增加到10单位时,平 均成本为10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为(5元)。 122、某企业生产1000单位产量时用110元,生产1100单位产量时用133 元,在这个范围内生产额外一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是(0.23元)。 123、在短期,随着产量的增加,固定成本(不变)。 124、在短期,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可变成本(先减后增)。 125、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是因为(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126、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平均成本曲线 的最低点)。 127、下面关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如果边际 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一定下降;;;在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边 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128、随着产量的增加,长期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是(先减后增)。 129、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一定是(相交于平均成本曲 线的最低点)。 130、收益是指(成本加利润)。 131、企业每增加销售一单位产品所获得的收益叫做(边际收益)。 132、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133、产品差别是指(索尼牌彩电与海尔牌牌彩电的差别)。 134、每个企业都可以充分自由地进入或退出某个行业的市场是(完全竞 争市场)。 135、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企业不能控制(价格)。 136、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与价格轴垂直的线)。 137、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之间的关系是(平均收益 等于边际收益)。 138、假如某企业的收益不足以弥补可变成本,为了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 度,它应该(停止生产)。 139、完全竞争市场中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以(边际收益等于边际 成本)为原则来决定产量。 140、在垄断市场上,企业数量是(一家)。 141、在垄断市场上,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LMC=SMC)。 142、一个行业有很多企业,每个企业销售的产品与其他企业的产品略有 差别,这样的市场结构被称为(垄断竞争)。 143、最需要进行广告宣传的市场是(垄断竞争市场)。 144、拐折的需求曲线假定,当一家寡头的价格变动时,它的竞争对手(只 响应降价,不响应提价)。 145、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 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146、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147、姿本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是(利息)。 148、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线)。 149、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创新是指(把牡丹牌彩电打入美国市场)。 150、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时,劳伦斯曲线将(与45。线重合)。 151、基尼系数可以从劳伦斯曲线中计算出,基尼系数的提高表示(收入 分配不平均程度的增加)。 152、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等于0)。 153、基尼系数等于1,表明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 154、按照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表示收入差距悬殊时的基尼系数为(0.5以 上)。 155、按照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表示收入分配比较平均的基尼系数为 (0.2~0.3)。 156、按照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基尼系数的临界点为(0.4)。 157、当劳伦斯曲线和绝对不平均线所夹面积为0时,基尼系数(等于1)。 158、当劳伦斯曲线和绝对平均线所夹面积为0时,基尼系数(等于0)。 159、市场失灵指的是(仅仅依靠价格调节并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160、下面哪一项不是市场失灵的原因(私人物品)。 161、公共物品的特征是(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162、下面哪一项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国防)。 163、下面存在搭便车问题的物品是(路灯)。 164、下面哪一项经济活动可能引起正外部性(在街心花园种花)。 165、下面哪一项经济活动可能引起负外部性(汽车排出的废气)。 166、某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的概率是(0.9)。 167、道德危险意味着(投保人掩盖自己的疾病,欺骗保险公司)。 168、逆向选择意味着(为防被欺骗,保险公司对投保人收取较高的保费)。 169、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 值总和)。 170、在下列情形中,应该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当年生产的拖拉 机)。 171、在下列情况中作为最终产品的是(旅游公司用于载客的小汽车)。 172、个人收入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差别是(个人所得税)。 173、以下哪个选项是流量(国内生产总值)。 174、以下哪个选项是存量(失业人数)。 175、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与劳动力总数的比率)。 176、失业率是失业人数与(劳动力总数)的比率。 177、经济增长最简单的定义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178、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是(技术进步)。 179、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制度、资源、技术)。 180、假定资本量为100万,所生产的产量为50万,则资本一产量比率为 (100万/50万=2)。 181、根据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当资本一产量比率为4,储蓄率为20% 时,经济增长率为(5%)。 182、假如要使经济增长率从5%提高到8%,在储蓄率为20%的条件下, 根据哈罗德模型,资本一产量比率应该是(2.5)。

储气井安全管理规定

CNG加气站储气井安全管理规定 储气井是CNG汽车加气站站区的主要危险源,在生产运行过程中检查、维护不当,则可能酿成重大事故,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为确保储气井的安全运行,分析储气井的事故表现形式,制定切实可行的检查、维护和保养规程,是预防储气井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为了更有效的监督储气井的安全运行,现将储气井的事故表现形式、及维护保养制度下发到北站。望严格认真执行。 一、储气井事故的主要表现形式 储气井事故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筒体上串、井口装置泄漏、井下泄漏、井管爆裂等现象。 1、筒体上串 这种情况多数是因为井筒与井壁间的环形空间封固质量而引起的,筒体内在25 的压力作用下,会产生弹性拉伸变形,而封固面的摩擦阻力不足以抵抗筒体弹性变形产生的作用力,井筒就会串出地面,称为“冒井”。 2、井口装置泄漏 如果储气井出现上述“冒井”现象,不及时处理,就会造成连接管线压力集中,卡套松动,发生泄漏或冲管事故,使大量高压气体喷出,如不及时处理,则会酿成较大事故。

3、井下泄漏 这种泄漏发生在井下,一般多出现在螺纹连接处或管壁出现裂纹、穿孔等现象,如果储气井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能稳压的情况,又排除了井口装置泄漏的因素后,即可认为是“井下泄漏”,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很难采取补救措施,只能作报废处理。 4、井管爆裂 井管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腐蚀,“氢脆”现象而发生爆裂,若固井质量达标,爆裂后,仅会发生气体泄漏现象,若固井质量差,井筒会在高压天然气的作用下窜出地面,产生严重事故。 二、储气井的检查、维护和保养 加强储气井的检查、维护和保养是预防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坚持正确的日常检查、维护和保养,会有效地减小事故的发生,站区储气井是站区的主要危险源,我们应对站区的储气井给予高度的重视,以确保站区的生产安全运行。 1、坚持储气井的日常检查,定期检查、检验制度 储气井应安排定期检查、检验。经检查、检验发现有严重安全隐患的储气井,应立即停用并由原制造安装单位进行修理,经修理并检验合格的允许使用。

经济学基础 笔记 (二)

第五、六章 生产理论 第一节 厂商和生产 一、生产函数 1、生产:生产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产品的行为 2、生产要素(factor of production ) : (1)劳动(labour ):人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2)土地(nature ):自然资源 (3)资本(capital ):能够带来利润的一切物品,包括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 (4)企业家才能(entrepreneur ):企业家创建和经营企业的才能 3、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 : (1)定义 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条件不变得情况下,厂商投入生产要素数量和最大产出数量 之间的关系 (2)公式: Q=f(L,K) 假定生产过程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劳动(L),资本(K ) 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数 一、短期和长期的划分:生产要素投入量是否全部可变 1、生产中的短期(short run): (1)定义 一种投入要素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即不改变生产规模的时期 (2)短期生产函数(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定义:至少有一种要素投入不变的生产函数,某些要素改变在既定的生产规模下 公式: 在Q = f (L ,K )中,假设资本投入量固定不变,而劳动投入量可变 意义:在资本投入固定的情况下,各种劳动投入水平对应的最大产量 2、生产中的长期(long run): 所有投入都可变(生产规模改变)。 3、生产上的短期与长期不同于日历上的短期与长期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短期生产函数中资本投入固定 1.定义: (1)总产量(Total Product ,TP ):每一劳动投入量对应的最大产量 () K L f ,TP = (2)平均产量(Average Product ,AP ):平均一单位劳动投入产生的产量 () L K L f L TP AP ,== (3)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 ,MP ): 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量所导致的总产量的增 加量 2、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 (1)定义: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当其它投入保持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连续增加到 一定数量以后,该要素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趋势 (,)Q f L K =

4.第三节产量递减分析教程

一、油田产量变化规律 二、产量递减的几个基本概念 三、油气田产量递减分类 四、递减类型的确定 五、递减规律的应用

就油田开发全过程而言,任何油田的开发都要经历产量上升、产量稳定、产量递减三个阶段(图4-11)。产量递减分析方法是针对已处于产量递减阶段的油田,预测和分析油藏动态 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

不同的油藏类型、不同的地质条件、不同的开发政策、不同的开发措施、不同的工艺技术水平,进入油田三个开发阶段的时间、长短、产量水平及其变化规律也不一样。一般说来,油气田越大,全面建成生产能力时间越长,稳产速度要求越高,则产量上升阶段越长;天然能量充足或保持压力水平开采,稳产速度较低,则稳产阶段越长;能量不充足,稳产速度高,则产量稳产期短。根据统计资料表明,水驱开发油田,当采出油田可采储量的60%左右,即进入产量递减阶段。稳产期的采油速度越高,产量递减会越快;封闭型弹性驱动油藏、重 力驱动油藏产量递减快。

二、产量递减的几个基本概念油气田产量递减阶段,产量递减的大小通常用递减率表示,即单位时间内的产量递减分数,见图4-12,其表达式为: 90) -(4 1dt dQ Q D -=式中:

在矿场实际应用中,有时用递减系数这一概念表示产量递减的快慢程度,递减系数与递减率的关系为: (4-91)Arps研究认为瞬时递减率与产量遵循下面的关系: (4-92) 式中: —比例常数;D -=1αn KQ D =K

三、油气田产量递减分类 目前国内外提出的一系列描述产量递减规律的数学模型中以阿普斯(J.J.Arps)递减模型用的最多最广。而其他模型,如柯佩托夫递减模型、桥西递减模型、龚珀茨递减模型、威伯尔递减模型、罗杰斯蒂递减模型,据俞启泰先生的研究,都是阿普斯递减模型的特例。 指数递减n=0

4产量递减分析法

产量递减分析法 油气田开发模式 油气田开发模式,是指任何油气田从投产到开发结束,油气田产量随生产时间变化全过程的态式。概括起来,油气田的开发模式共分为6种(见图4-1):(a)投产即进入递减;(b)投产后经过一段稳产后进入递减;(c)投产后产量随时间增长,当达到最大值后进入递减; (d)投产后产量随时间增加,在经过一个稳产阶段后进入递减; 图(e)和图(f)分别为图(d)和图(c)模式的变异形式。 上述六种开发模式,只要已经进入递减期,均可利用产量递减法预测油气田的可采储量和剩余可采储量。 图4-1 油气田开发模式图

油气田开发的实际经验表明,何时进入递减阶段,主要取决于油、气藏的储集类型,驱动类型、稳产阶段的采出程度,以及开发调整(细分层系、打加密井)和强化开采工艺技术的效果等。根据统计资料表明,对于水驱开发的油田来说,大约采出油田可采储量的60%左右,就有可能进入产量递减阶段。在图4-2上给出了前苏联23个水驱砂岩油田的无量纲产量QD(不同年份的产量除以最高年产量),与可采储量的采出程度RD的关系图,而这些油田的RD 值已达80%~99.8%。由图4-2可以看出,对于水驱开发的油田来说,大约采出可采储量的60%左右,就有可能进入产量递减阶段。 阿尔浦斯(Arps)递减类型 对于业已进入递减阶段的油气田,阿尔浦斯(Arps)根据矿场实际的产量递减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从理论上提出了指数、双曲和调和三种递减类型。下面将介绍其主要的内容。 一.递减率、递减系数和递减指数 当油、气田的产量进入递减阶段之后,其递减率由下式表示:(4-1) 式中:D—瞬时递减率,又称为名义递减率,月或年,%/月或%/年; Q— 油、气田递减阶段t时间的产量,油田为10m/月,或是10m/年,气田为10m/月或10m/年; t—递减阶段的生产时间,月或年; dQ/dt—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变化率(见图4-3)。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生产和成本 一、思考题 1.试比较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 2.谈谈你对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看法。 3.请解释经济学家关于成本、利润的概念为什么与会计学上的有关概念不同? 4.机会成本对决策分析有什么意义?为什么? 5.为什么长期和短期的平均成本曲线都是U形? 6.什么是规模经济?如何确定企业的适度规模? 7.利润最大化假说对企业行为分析还有现实意义吗?谈谈你的看法。 8.为什么MR=MC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厂商确定产量的基本原则? 二、计算题 1.对某一小麦农场的研究得到了如下的生产函数:Q=KA0.1L0.1E0.1S0.7R0.1,式中,Q为每一时期的产量;K为常数;A为土地的投入量;L为劳动的投入量;E为设备的投入量;S为肥料和化学药品的投入量;R为其他资源的投入量。 (a)该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递增、递减还是不变?为什么? (b)当所有的投入量增加100%时,产量增加为多少? 2.某公司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C=190+53Q,式中,C为总成本,Q为总产量;二者均以万计。 (a)该公司的固定成本是多少? (b)如果该公司生产了100,000单位产品,它的平均可变成本是多少? (c)其所生产的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多少? (d)其平均固定成本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思考题 1.答:(1)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都假设行为人是理性的,即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 (2)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目的是解释消费者行为,并把分析结果总结在需求曲线中,为供求论的使用奠定基础。而生产者行为理论的目的则是解释生产者行为,并把分析结果总结在供给曲线中,也作为供求论研究价格决定的基础。 (3)消费者行为理论中序数效用论使用的分析工具为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二者的切点即为消费者均衡点。生产者行为理论使用的分析工具有些也类似,如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二者的切点即为生产者均衡点。 2.答:所谓收益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是指在技术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固定不变的条件下,连续地把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加到一定数量之后,总产量的增量即边际产量将会出现递减现象。收益递减,既可以指边际产量递减,也可以指平均产量递减,有时还指总产量递减,后者又称为绝对的收益递减。 收益递减只发生在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超过一定限度以后,而在此之前,产量收益是递增的。这是因为,一定的技术规定了可变生产要素与不变生产要素之间有一个数量上的最佳配合比例。开始时由于可变要素投入量小于最佳组合比例所

气井工作制度选择方法(原标准)

Q/SL1502-2000 前言 本标准由胜利石油管理局采油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油气集输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光稳李敏巴月山

胜利石油管理局企业标准 Q/SL1502-2000 气井工作制度选择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井工作制度选择原则、选择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胜利石油管理局的现有气井。 2选择原则 气井的工作制度是指采气井的压力和产量所遵循的关系,气井所选择的工和制度应保证在开采过程中,能从气井得到最大的允许产量,并使天然气在整个采气过程中(地层→井底→井口→输气管线)的压力损失分配合理,延长气井的生产周期,保持压力、产量相对稳定。对气井工作制度选择不适当,会使气井过早水淹、出砂、带来破坏性的生产;选择方法适当,会使气井长期保持相对高产、稳产。因此,工作制度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类型气藏的地质条件、驱动方式、水的活跃程度、气井的生产能力、单位压降采气量的大小、以及目前的需要和长远利益等条件进行综合考虑,以提高气藏的无水采收率、最终采收率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确定出最合理的工作制度。 3选择方法 综合考虑气藏的地质特点和采气条件,我局选择气井工作制度的方法有三种。 3.1 定产量制度(q rc=常数)

在地层岩石胶结是紧密气藏、依靠弹性能量开采的气藏上的气井早期生产的情况下,选择定量制度的方法。此方法,可采用气井允许的合理产量生产,具有产量高、经济采收率高的优点。 日产气量可按式(1)计算: ??????????? ??+-??? ??+??? ??-?????=+-1_1122131212110066.4k k k g SC k k k k Z T r d p q (1) 式中:q sc ——日产气量,104m 3/d ; P 1——上流压力,Mpa ; d ——气嘴直径,mm ; T ——气藏温度,K ; R g ——天然气相对密度; K ——绝热指数,无因次。 定产量制度的方法,还可以采用试井的方法。在具备试井的条件下,求得气井无阻流量,以无阻流量的1/5~1/4作为气井的合理生产能力。 注:当产量超过无阻流量的1/5~1/4时,气体就会出现非线性流动流动,流动效率下降。因此,从合理利用地层能量的角度出发,气井产量应该控制在无阻流量的1/5~1/4以内。 3.2 定生产压差(⊿P =常数)制度 在地层岩石胶结不紧密、地怪层疏松、易出砂的气井,边底水活跃的情况下,选择定生产压差制度的方法。此方法,主要是控制边水推进;防止疏松砂岩地层出砂和地层塌陷的作用。 生产压差按式(2)计算:

气井产能确定方法归类总结

气井产能确定方法 气井产能是进行气井合理配产、评价气田生产能力的重要依据,其评价结果的可靠与否,直接关系到气田能否实现安全平稳生产。目前常用的气井产能确定方法可分为六大类: 一、无阻流量法 气井绝对无阻流量是反映气井潜在生产能力的主要参数之一。利用气井绝对无阻流量百分比大小确定气井产能的方法称为无阻流量法,该方法通常用于新井产能的确定。 气井绝对无阻流量值可通过气井产能测试直接求取,如多点的系统试井(或称为回压试井、稳定试井)、等时试井、修正等时试井及单点测试等方法。某些条件下,对未进行产能测试的井,可应用已知气井绝对无阻流量与其地层系数或与其储能系数统计回归得到的经验关系式(q AOF ~Kh 、q AOF ~φhS g )来估算,还可采用简化试气经验判别法。 (一)产能测试法 有关不同产能测试方法的适用条件及气井绝对无阻流量值求取的方法,请参见行业标准《SY/T 5440 试井技术规范》。 另外,在采用单点测试方法求取气井绝对无阻流量时,除利用已有的一点法公式外,还可根据各自气田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于本地区气田的一点法产能公式,其原理与方法如下: 气井的无量纲IPR 曲线的表达式为:()2 1D D D q q P αα-+= (1) 也可变形为:D D D q q P )1(/αα-+= (2) 式中: () 22 2/R wf R D P p p P -= (3) AOF g D q q q /= (4) )/(AOF Bq A A +=α (5) (5)式中的A 、B 为气井二项式产能方程系数A 、B 。

由(1)式得: ( ) αα α α-?? ????? ?-??? ??-+= 1211412 D D p q (6) 将(4)式代入(6)式得:()?? ? ?????-??? ??-+-= 1141122D g AOF p q q αααα (7) 上面式中的α值,可通过其他井多点产能测试资料计算的二项式产能方程系数A 、B 统计回归确定,见图1。 图1、2分别为某气田多点产能测试资料的统计回归曲线,根据回归曲线即可得到该气田的二项式和指数式产能方程。这样,利用该产能方程与单点测试实际数据,就可计算得到更为可靠的气井无阻流量值。 图1 某气田气井二项式产能方程系数α统计回归求取图

高级递减资料

作者简介:刘晓华,女,1971年生,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气田开发研究工作。地址:(065007)河北省廊坊市万庄44号信箱。电话:(010)69213087。E‐mail:lxh69@petrochina.com.cn 现代产量递减分析基本原理与应用 刘晓华1,2 邹春梅2 姜艳东2 杨希翡2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刘晓华等.现代产量递减分析基本原理与应用.天然气工业,2010,30(5):50‐54. 摘 要 近期国际上出现了利用油气井日常生产数据通过“递减曲线典型图版拟合法”计算储层储渗参数的现代产量递减分析技术,这为油气田开发动态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在调研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情况,系统阐述了现代产量递减分析方法中的基本概念以及常用的Arps、Fetkovich、Blasingame、Agarwal‐Gardner、NPI及FMB递减曲线典型图版的理论基础、适用条件和主要功能,并给出了应用实例。现代产量递减分析技术的出现,实现了不同类型油气井、不同阶段生产曲线的标准化,为利用大量的日常生产动态数据定性和定量分析油气井储渗特征提供了手段。与不稳定试井相比,该方法成本低、资料来源广泛,但由于是基于不稳定试井的基本思想发展而来的,生产动态数据录取的准确性对分析结果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还不能代替不稳定试井分析。 关键词 储量计算 动态分析 递减 物质平衡法 不稳定试井 原理 应用 DOI:10.3787/j.issn.1000‐0976.2010.05.012 1 现代产量递减分析中的基本概念 1.1 不稳定流与边界流 对于一个具有边界的气藏,气体从储层流向井筒的过程主要分为不稳定流和边界流两个阶段 [1] 。不稳 定流阶段发生在流动的早期,此时压力变化尚未传播 到气藏的边界,边界对流动不会产生影响,类似于在无限大介质中的流动。当压降传播到气藏边界、边界开始对流动产生影响时,气井的流动就进入了边界流阶段,拟稳定流属于边界流。1.2 物质平衡时间函数和拟时间函数 为了建立变产量和定产量之间的等效关系 [1‐2] ,定 义物质平衡时间为:tc=Qq=1q∫ t 0 qdt。 拟时间:在时间函数中考虑到气体PVT性质的变化,利用t时刻平均地层压力下黏度和压缩系数, 即:ta=μgiCgi ∫ t 0 1 珔μ 珋cgdt。物质平衡拟时间函数为:tca=μ iCgiq ∫ t 0 q珔μ珋 cgdt。对岩石的压缩系数随压力变化的气藏,物质平衡拟时间函数为:tca=μ iCti q ∫ t 0 q珔μ 珋ctdt。 2 递减曲线典型图版类型 2.1 Arps传统递减曲线与典型图版 传统递减曲线就是Arps给出的3种产量递减规律[3]。 指数递减: q=qie -Dt (1) 双曲递减: q= qi (1+bDit) 1/b (b为常数,0<b<1) (2) 调和递减:q= qi (1+Dit) (3) Arps后来引入了无因次产量qDd(qDd=q/qi)和无因次时间tDd(tDd=Dit)函数,将传统的递减曲线绘制在qDd—tDd双对数坐标中,统一了曲线形式,建立了递减曲线典型图版(图1)。用无因次函数表示的递减曲 线形式为[1] : qDd=qqi =1 (1+btDd)1/b (4)式中:b=0为指数递减;0<b<1为双曲递减;b=1为调和递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