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隧道洞身开挖自检资料填写齐全

洞身开挖质量检验评定表

施工单位:合同号:GZTJ-14

监理单位:编号:ZP-002-□□□-□□□□□□□□□-□□□□桩号及部位ZK78+270-ZK78+315洞身开挖分项工程名称左幅洞身开挖所属分部工程洞身开挖

基本要求1)不良地质段开挖前应做好预加固、预支护。2)当前方地质出现变化迹象或接近围岩分界线时,必须用地质雷达、超前小导航、超前探孔等方法先探明隧道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方可进行开挖。3)应严格控制人挖。当石质坚硬完整且岩石抗压强度大于30Mpa并确认不影响衬砌结构稳定和强度时,允许岩石个别凸出部分(每1㎡不大于0.1㎡)凸入衬砌断面,锚喷支护时凸入不大于30mm,衬砌时不大于50mm,拱脚、墙脚以上1m内严禁欠挖。4)开挖轮廓要预留支撑沉落量及变形量,并利用量测反馈信息及时调整。5)隧道爆破开挖时应严格控制爆破震动。6)洞身开挖在清除浮石后应及时进行初喷支护。

实测项目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

允许偏差

实测值或实测偏差值

质量评定

平均值、

代表值

合格率

(%)

权值得分1△

拱部

超挖

(mm)

破碎石、软土等

(Ⅰ、Ⅱ类围岩)

平均100,最大150 +60 +35 +20 +90 +80 +56 +28

3 中硬石、软岩

(Ⅲ、Ⅳ、Ⅴ类围岩)

平均150,最大250

硬岩(Ⅵ类围岩)平均100,最大200

2

边墙超挖

(mm)

每侧+100,-0 50 60 45 55 70 90 95 40

2

全宽+200,-0 20 40 80 60 60 55 57

3 仰拱、隧底超挖(mm)平均100,最大250 20 40 80 60 60 55 27 1

合计 6

外观鉴定洞顶无浮石减分0 监理

意见

符合JTGF80/1-2004检验评定标准

质量保证资料齐全、真实减分0

工程质量等级评定评分: 100 质量等级:合格计算:复核:检验负责人:日期:2010.12.12

检验申请批复单

施工单位:中铁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GZTJ-11

监理单位:湖北省公路工程咨询监理中心编号:ZK-012-□□□-□□□□□□□□□-□□□□工程项目隧道工程

工程地点及桩号ZK78+270-ZK78+315八里匾隧道

具体部位洞身开挖

检验内容拱部超挖,边墙宽度,仰拱、隧底超挖

要求到现场检验时间:2010年12月12日

施工单位递交日期、时间和签字:2010年12月11 日

驻地办收到日期、时间和签字:2010年12 月11日

现场监理人员意见:(监理员)

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签名:日期:2010年12 月11 日

本项目可以继续进行:可以继续进行质量证明附件:ZJ-156

ZJ-194

ZJ-195

ZJ-196

ZJ-198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日期:(监理组长)施工单位收到日期、时间和签字:

李铭

2010.12.11

洞身开挖质量检验表

施工单位:合同号:

监理单位:编号:ZJ-156-□□□-□□□□□□□□□-□□□□

分项工程名称ZK78+270~ZK78+315洞身开挖所属分部工程洞身开挖施工时间2010.11.6 桩号及部位ZK78+270-ZK78+315八里匾隧道检查人记录人邹翔检验时间 2010.12.8

项次检验项目

设计值

(规定值)

允许偏差检验结果检验频率和方法

1△

拱部

超挖

(mm)

破碎岩土

(I、II类

围岩)

平均100,最

大150

+60 +35 +20 +90 +80 +56 +28

激光断面仪:每20m抽一

个断面,测点间距≤1m 中硬岩、

软岩(Ⅲ、

Ⅳ、Ⅴ类

围岩)

平均150,最大

250

硬岩(Ⅵ

类围岩)

平均100,最大

200

2

边墙

超挖

(mm)

每侧+100,-0 50 60 45 55 70 90 95 40

全宽+200,-0 20 40 80 60 60 55 57

3 仰拱、隧底超挖

(mm)

平均100,最

大250

20 40 80 60 60 55 27 水准仪:每20m检查3处

外观质量:洞顶无浮石自检结论:

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质检工程师:日期:2010.12.8

隧道洞身开挖情况记录表

施工单位: 合同号:GZTJ-14

监理单位: 编号:ZJ-195-□□□-□□□□□□□□□-□□□□ 施工负责人:冯令 日

期:2010.11.23 质检工程师: 日期:2010.11.23

分项工程名称 左幅洞身开挖

施工日期 2010.11.6 检测日期 2010.11.23

桩号及部位

ZK78+270-ZK78+315八里匾隧道

开挖方法与设备

调查项目

情况记录

处治结果记录

开挖面的地质条件(岩质、岩体

状态等)

围岩为强风化片岩,岩体

节理裂缝较发育,岩体破

碎,局部较破碎,岩体强

度较低,围岩稳定性较差,

拱部易掉块

及时初期支护,短进尺

开挖面的涌水(涌水量、涌水压力及排水的水量、水温、混浊度、

PH 值、水的比值等)

开挖面后方区段的围岩及支护状

支护后稳定

地表面、地面建筑物及洞口状况 无变化

气象(气候、气温、气压、降雨

量等)、地震等情况

隧道附近的地表水及地下水情况(指对隧道施工质量有影响的)

甲烷或其他可燃气体情况 无

隧道洞身开挖情况记录表

施工单位: 合同号:GZTJ-14

监理单位: 编号:ZJ-195-□□□-□□□□□□□□□-□□□□ 施工负责人: 日期:

2010.12.6 质检工程师: 日期:2010.12.6

分项工程名称 左幅洞身开挖

施工日期

2010.11.21

检测日期 2010.12.6

桩号及部位

ZK78+270-ZK78+315八里匾隧道

开挖方法与设备

调查项目

情况记录

处治结果记录

开挖面的地质条件(岩质、岩体

状态等)

围岩为强风化片岩,岩体节理裂缝较发育,岩体破

碎,局部较破碎,岩体强

度较低,围岩稳定性较差,

拱部易掉块。

及时初期支护,短进尺

开挖面的涌水(涌水量、涌水压力及排水的水量、水温、混浊度、

PH 值、水的比值等)

开挖面后方区段的围岩及支护状

支护后稳定

地表面、地面建筑物及洞口状况 无变化

气象(气候、气温、气压、降雨

量等)、地震等情况

隧道附近的地表水及地下水情况(指对隧道施工质量有影响的)

甲烷或其他可燃气体情况 无

隧道断面地质情况记录表

施工单位:合同号:GZTJ-14

监理单位:编号:ZJ-196-□□□-□□□□□□□□□-□□□□

隧道名称八里匾隧道施工日期2010.11.6

桩号及部位ZK78+270-ZK78+315洞身开挖地质描述符合设计

开挖情况

施工描述

部位

围岩级别检测值(超挖mm) 断面开挖,采用

Ⅴ级围岩的开

挖支护法,短台

阶,两边交错开

槽,坚持短进

尺,弱爆破,快

封闭,强支护的

原则指导施工

开挖。

设计实际

拱部ⅤⅤ+70

边墙

左ⅤⅤ+60

右ⅤⅤ+50 隧底ⅤⅤ+40 仰拱ⅤⅤ+30

附:开挖断面草图

施工负责人:日期:2010.11.22 质检工程师:日期:2010.11.22

隧道断面地质情况记录表

施工单位:合同号:GZTJ-14

监理单位:编号:ZJ-196-□□□-□□□□□□□□□-□□□□

隧道名称八里匾隧道施工日期2010.11.22

桩号及部位ZK78+270-ZK78+315洞身开挖地质描述符合设计

开挖情况

施工描述

部位

围岩级别检测值(超挖mm) 断面开挖,采用

Ⅴ级围岩的开

挖支护法,短台

阶,两边交错开

槽,坚持短进

尺,弱爆破,快

封闭,强支护的

原则指导施工

开挖。

设计实际

拱部ⅤⅤ66

边墙

左ⅤⅤ74

右ⅤⅤ53 隧底ⅤⅤ58 仰拱ⅤⅤ60

附:开挖断面草图

施工负责人:日期:2010.12.6 质检工程师:日期:2010.12.6

隧道洞身开挖测量记录表

施工单位:合同号:GZTJ-14

监理单位:编号:ZJ-198-□□□-□□□□□□□□□-□□□□

分项工程名称左幅洞身开挖施工日期2010.11.6 检测日期2010.11.12 桩号及部位ZK78+310.2-ZK78+314.2上导洞开挖方法与设备

测点桩号

洞顶高程宽度

路面基底

高程外观检查左中右左侧右侧全宽

m m m

ZK78+314.2 设计398.216 400.869 398.216 5.169 5.169 10.338 实测398.256 400.905 398.268 5.208 5.198 10.380

ZK78+313.4 设计398.221 400.873 398.221 5.169 5.169 10.338 实测398.261 400.924 398.273 5.200 5.245 10.395

ZK78+312.6 设计398.225 400.878 398.225 5.169 5.169 10.338 实测398.285 400.988 398.305 5.213 5.240 10.400

ZK78+311.8 设计398.230 400.882 398.230 5.169 5.169 10.338 实测398.275 400.963 398.313 5.225 5.230 10.410

ZK78+311 设计398.234 400.887 398.234 5.169 5.169 10.338 实测398.269 400.955 398.299 5.204 5.233 10.425

ZK78+310.2 设计398.238 400.891 398.238 5.169 5.169 10.338 实测398.286 400.977 398.295 5.198 5.225 10.400

合格率

超欠挖控制描述

洞顶无浮石,无欠挖,超挖适当

施工负责人:日期:2010.11.12 质检工程师:日期:2010.11.12

隧道洞身开挖测量记录表

施工单位:合同号:GZTJ-14

监理单位:编号:ZJ-198-□□□-□□□□□□□□□-□□□□

分项工程名称左幅洞身开挖施工日期2010.11.12 检测日期2010.11.18 桩号及部位ZK78+305.6-ZK78+309.4上导洞开挖方法与设备

测点桩号

洞顶高程宽度

路面基底

高程外观检查左中右左侧右侧全宽

m m m

ZK78+309.4 设计398.243 400.895 398.243 5.169 5.169 10.338 实测398.284 400.926 398.294 5.209 5.199 10.390

ZK78+308.6 设计398.247 400.900 398.247 5.169 5.169 10.338 实测398.277 400.945 398.296 5.210 5.188 10.400

ZK78+307.8 设计398.252 400.904 398.252 5.169 5.169 10.338 实测398.301 400.940 398.300 5.208 5.200 10.412

ZK78+307 设计398.256 400.907 398.256 5.169 5.169 10.338 实测398.300 400.966 398.310 5.230 5.230 10.420

ZK78+306.2 设计398.260 400.913 398.260 5.169 5.169 10.338 实测398.311 400.960 398.315 5.222 5.220 10.405

ZK78+305.6 设计398.265 400.917 398.265 5.169 5.169 10.338 实测398.322 400.976 398.325 5.253 5.190 10.408

合格率

超欠挖控制描述

洞顶无浮石,无欠挖,超挖较合适

施工负责人:日期:2010.11.18 质检工程师:日期:2010.11.18

隧道洞身开挖测量记录表

施工单位:合同号:GZTJ-14

监理单位:编号:ZJ-198-□□□-□□□□□□□□□-□□□□

分项工程名称左幅洞身开挖施工日期2010.11.18 检测日期2010.11.24 桩号及部位ZK78+300.8-ZK78+304.8上导洞开挖方法与设备

测点桩号

洞顶高程宽度

路面基底

高程外观检查左中右左侧右侧全宽

m m m

ZK78+304.8 设计398.268 400.921 398.268 5.169 5.169 10.338 实测398.300 400.960 398.314 5.250 5.188 10.400

ZK78+304 设计398.273 400.926 398.273 5.169 5.169 10.338 实测398.312 400.965 398.326 5.230 5.190 10.410

ZK78+303.2 设计398.277 400.930 398.277 5.169 5.169 10.338 实测 398.305 400.990 398.316 5.190 5.194 10.390

ZK78+302.4 设计398.281 400.935 398.281 5.169 5.169 10.338 实测398.315 400.980 398.300 5.190 5.200 10.395

ZK78+301.6 设计398.286 400.939 398.286 5.169 5.169 10.338 实测398.326 400.965 398.344 5.200 5.230 10.420

ZK78+300.8 设计398.290 400.943 398.290 5.169 5.169 10.338 实测398.330 400.998 398.352 5.215 5.240 10.415

合格率

超欠挖控制描述

洞顶无浮石,无欠挖,超挖适当

施工负责人:日期:2010.11.24 质检工程师:日期:2010.11.24

隧道洞身开挖测量记录表

施工单位:合同号:GZTJ-14

监理单位:编号:ZJ-198-□□□-□□□□□□□□□-□□□□

分项工程名称左幅洞身开挖施工日期2010.11.24 检测日期2010.11.30 桩号及部位ZK78+296-ZK78+300上导洞开挖方法与设备

测点桩号

洞顶高程宽度

路面基底

高程外观检查左中右左侧右侧全宽

m m m

ZK78+300 设计398.295 400.947 398.295 5.169 5.169 10.338 实测 398.316 400.988 398.300 5.200 5.230 10.390

ZK78+299.2 设计398.299 400.952 398.299 5.169 5.169 10.338 实测 398.324 400.998 398.316 5.212 5.234 10.398

ZK78+298.4 设计398.303 400.956 398.303 5.169 5.169 10.338 实测398.320 401.005 398.326 5.232 5.260 10.400

ZK78+297.6 设计398.308 400.961 398.308 5.169 5.169 10.338 实测398.395 401.008 398.365 5.189 5.255 10.400

ZK78+296.8 设计398.312 400.965 398.312 5.169 5.169 10.338 实测398.390 401.006 398.360 5.190 5.210 10.412

ZK78+296 设计398.317 400.969 398.317 5.169 5.169 10.338 实测398.380 401.016 398.360 5.190 5.215 10.420

合格率

超欠挖控制描述

洞顶无浮石,无欠挖,超挖适当

施工负责人:日期:2010.11.30 质检工程师:日期:2010.11.30

隧道洞身开挖测量记录表

施工单位:合同号:GZTJ-14

监理单位:编号:ZJ-198-□□□-□□□□□□□□□-□□□□

分项工程名称左幅洞身开挖施工日期2010.11.30 检测日期2010.12.6 桩号及部位ZK78+291.2-ZK78+295.2上导洞开挖方法与设备

测点桩号

洞顶高程宽度

路面基底

高程外观检查左中右左侧右侧全宽

m m m

ZK78+295.2 设计398.321 400.974 398.321 5.169 5.169 10.338 实测398.362 401.010 398.380 5.230 5.240 10.400

ZK78+294.4 设计398.325 400.978 398.325 5.169 5.169 10.338 实测398.364 401.016 398.386 5.240 5.250 10.412

ZK78+293.6 设计398.330 400.983 398.330 5.169 5.169 10.338 实测398.380 401.022 398.400 5.190 5.210 10.390

ZK78+292.8 设计398.334 400.987 398.334 5.169 5.169 10.338 实测398.395 401.030 398.405 5.195 5.215 10.395

ZK78+292 设计398.339 400.992 398.339 5.169 5.169 10.338 实测398.360 401.038 398.410 5.195 5.200 10.415

ZK78+291.2 设计398.343 400.996 398.343 5.169 5.169 10.338 实测398.400 401.040 398.420 5.250 5.198 10.420

合格率

超欠挖控制描述

洞顶无浮石,无欠挖,超挖适当

施工负责人:日期:2010.12.6 质检工程师:日期:2010.12.6

隧道洞身开挖测量记录表

施工单位:合同号:GZTJ-14

监理单位:编号:ZJ-198-□□□-□□□□□□□□□-□□□□

分项工程名称左幅洞身开挖施工日期2010.12.6 检测日期2010.12.12 桩号及部位ZK78+286.4-ZK78+290.4上导洞开挖方法与设备

测点桩号

洞顶高程宽度

路面基底

高程外观检查左中右左侧右侧全宽

m m m

ZK78+290.4 设计398.347 401.000 398.347 5.169 5.169 10.338 实测398.388 401.020 398.400 5.240 5.200 10.400

ZK78+289.6 设计398.352 401.005 398.352 5.169 5.169 10.338 实测398.392 401.045 398.405 5.238 5.245 10.422

ZK78+288.8 设计398.356 401.009 398.356 5.169 5.169 10.338 实测398.390 401.050 398.412 5.240 5.252 10.410

ZK78+288 设计398.361 401.014 398.361 5.169 5.169 10.338 实测398.400 401.066 398.420 5.220 5.260 10.415

ZK78+287.2 设计398.365 401.018 398.365 5.169 5.169 10.338 实测398.415 401.077 398.430 5.200 5.260 10.408

ZK78+286.4 设计398.369 401.022 398.369 5.169 5.169 10.338 实测398.420 401.060 398.450 5.190 5.255 10.405

合格率

超欠挖控制描述

洞顶无浮石,无欠挖,超挖适当

施工负责人:日期:2010.12.12 质检工程师:日期:2010.12.12

隧道洞身开挖首件施工总结

延安安塞经志丹至吴起高速公路 洞身开挖 首件工程评价报告 江西有色工程有限公司 LJ-24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O一O年六月十五日

延安安塞经志丹至吴起高速公路首件工程认可证书

洞身开挖首件工程总结 一.工程概况 花盖梁隧道左线出口ZK106+496-ZK106+499段洞身开挖作为此隧道的首件工程,此段属于V围岩浅埋段,全长3 m,隧道建筑限界净宽11.25米(0.75m检修道+0.5m左侧侧向宽度+2×3.75m行车道+1.50m右侧侧向宽度+1.00m检修道),隧道按喷锚构筑法技术要求设计,均采用曲墙带仰拱复合式衬砌;洞口段围岩超前支护采用超前管棚周壁预注浆支护,初级支护采用径向系统锚杆、钢架支撑配合喷射砼形成整体;洞口加强段采用单侧壁导坑开挖法施工; 二:施工目的 延吴高速公路LJ-24合同段花盖梁隧道项目短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施工不确定因素较多,出现问题后很难处理,为确保隧道工程质量,根据《延安安塞经志丹至吴起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我项目部进行了洞身开挖首件工程施工(ZK106+496-ZK106+499,该段洞身开挖于2010年03月24日开始施工,本着“预防为主,先导试点”的原则,对首件工程的各项工艺、技术和质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最佳工艺,建立样板工程,以指导后续工程批量生产,预防和纠正后续批量生产中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通过首件工程施工达到以下目的: (1).施工组织检验:通过首件工程施工,确定人员、机械之间的最佳组合。 (2).收集数据:由首件工程确定在此施工工艺下各项技术指标的控制方法。总结出的技术参数作为指导大批量施工控制的依据。

隧道洞身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1

新屋隧道洞身开挖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及编制范围 编制依据 (1)新屋隧道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本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3)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规定; (4)施工现场实际及施工准备情况; (5)云浮罗定至茂名信宜(粤桂界)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手册; (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7)《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8)公路隧道技术细则(JTG/T F-60-2009); (9)《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 (10)《爆破作业项目管理要求》(GA991-2012); (11)《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2)《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指南》; (13)《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指南》; (14)《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15)我单位拥有的科技工法成果和现有的企业管理水平,劳力、设备技术能力,以及在同类高速公路施工中所积累的丰富的施工经验。 编制原则

(1)施工方案遵循技术先进、经济可行、安全可靠的原则; (2)充分考虑现场地质条件,做到施工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3)施工组织力求科学合理; (4)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保证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最大力度加快施工进度,确保计划工期; (5)高度重视环保、水保,保证环境不受到污染; (6)加强文明施工; (7)洞身开挖减少对围岩的扰动,采用光面爆破,控制好开挖轮廓; (8)除非围岩破碎,节理发育等不良地质外,开挖断面周边一律进行光面爆破。 编制范围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云茂高速TJ11标新屋隧道洞身开挖及初期支护。 2 工程概况 新屋隧道简介 新屋隧道穿构造剥蚀丘陵,左线隧道起迄里程ZK83+926~ZK86+427,长2501m,进口端洞门采用削竹式,洞口设计标高,出口端洞门采用削竹式,洞口设计标高,坡度%,隧道最大埋深约;右线隧道起迄里程K83+938~K86+390,长2452m,进口端洞门采用削竹式,洞口设计标高,出口端洞门采用削竹式,洞口设计标高,坡度%,隧道最大埋深约。隧

隧道施工汇报材料

一、工程概况 XX工程主要为翔安岸端隧道工程及翔安岸部分接线工程:右线隧道起讫里程为YK9+700~YK12+610,长2910m,其中明洞长140m,暗洞2770m(其中陆域地段长250m,海域地段长2520m);通风竖井一座(中心桩号YK11+300),井深约52m;砂层段地下连续墙三期共625m(沿线路纵向);左、右线接线路基均为挖方路基(其中右线长745m,左线长755m),土方开挖数量约为100万m3。原合同造价4.03亿,合同工期35.5个月(2005年9月15日~2008年8月31日)。 2006年业主委托施工接线路基B标,起讫里程为YK13+355~YK14+790,线路全长约1.4km,主要包括西滨互通式立体交叉主线路基、路面及防护工程。 二、工程特点、难点 (一)工程特点 (1)“V”形剖面,下坡施工,施工过程容易积水,施工排水量大,。 (2)地质复杂,本标段隧道需要穿越陆域浅埋段、富水砂层和F2、F3风化槽,V 级围岩所占比例达到50%以上。 (3)断面大,工法多,工期紧。主隧道按三车道设计,最大开挖断面达170.7m2,施工中根据隧道区域地质条件,主要采用CRD法、双侧壁导坑法、上下台阶法、中导洞等多种方法进行施工。由于地质情况比较复杂,施工进度达不到原施组要求,造成工期比较紧张。 (4)隧道结构防腐、抗渗要求高,本工程使用年限按100年设计,陆域隧道二衬为C45防腐砼,抗渗等级为S8,海域隧道二衬为C45高性能防腐砼,抗渗等级为S12,初期支护要达到不渗不漏,二次衬砌达到Ⅰ级防水即无湿迹。 (5)施工风险大。地下水是海底隧道施工中的最大风险,稍有不慎,很可能在施工中发生涌水、突水和突泥,造成隧道持续坍塌或严重进水,将对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造成极大威胁,甚至导致工程报废,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二)工程难点 ⑴隧道穿越陆域浅埋全风化层段施工

隧道洞身开挖

隧道洞身开挖 隧道的开挖应根据隧道长度、断面大小、结构形式、工期要求、机械设备、地质条件等,选择适宜的开挖方案,开挖方案应具有较大适应性,且应与支护、衬砌施工相协调。如需变换开挖方法时应有过渡措施,并按以下原则进行控制: 1 Ⅰ~Ⅲ级围岩的中小跨度隧道、Ⅳ级围岩中跨度隧道和Ⅲ级围岩的大跨度隧道在采用了有效的预加固措施后可采用全断面法施工。 2 Ⅲ~Ⅳ级围岩的中小跨度隧道、Ⅴ级围岩的中小跨度隧道在采用了有效的预加固措施后可采用台阶法开挖。 3 Ⅳ~Ⅴ级围岩或一般土质围岩的中小跨度隧道宜采用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施工。 4 三车道浅埋段的Ⅴ、Ⅵ级围岩应按中隔壁法、交叉中隔壁法或双侧壁导坑法施工。 5 围岩较差、跨度大、浅埋、地表沉降需要控制的场合应采用中隔壁法(CD法)或交叉中隔壁法(CRD法)施工。两车道土质和类土质、含水量大、承载力低的围岩应采用中隔壁法或交叉中隔壁法施工。 6 浅埋大跨度隧道及地表下沉量要求严格而围岩条件很差时应选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 7 V级围岩和浅埋段的Ⅳ级围岩每循环进尺控制在2榀钢拱架长度以内。 8 浅埋段开挖应根据围岩及环境条件确定开挖方法,宜采用中隔壁法、

交叉中隔壁法、双侧壁导坑法或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围岩的完整性较好时,宜采用台阶法开挖,不应采用全断面法施工。 9 浅埋隧道开挖时应严格控制地表沉陷,减小循环开挖进尺和防止塌方。 10 浅埋隧道开挖后应尽快进行初期支护施工。 11 浅埋段围岩自稳能力差时,可采用地表砂浆锚杆、超前管棚、超前小导管、注浆等加固围岩稳定地层的辅助工程措施。 12 浅埋隧道开挖应增加地表沉降、拱顶下沉的量测及反馈,量测频率不宜小于深埋段的2倍。 13 浅埋隧道开挖应采取措施控制围岩变形:爆破开挖时,应短进尺、弱爆破、早支护,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敷设拱脚锚杆,提高拱脚处围岩的承载力;及时施工仰拱或临时仰拱;地质条件差或有涌水时,可采用地表预注浆结合洞内环形固结注浆。

隧道洞身开挖施工方案

---------------------------------------------------------------------------------------------------------------------------------------------- 目录 一、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2) 二、工程概况 (3) 三、施工工艺及方法 (4) 四、质量验收及控制标准 (8) 五、设备配备 (8) 六、劳动力组织 (9) 七、质量保证措施 (9) 八、安全保证措施 (10) 九、环境保护措施 (11)

---------------------------------------------------------------------------------------------------------------------------------------------- 一、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一)、编制依据 1、《贵州省沿河至榕江高速公路沿河至德江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一合同段; 2、现场踏勘、施工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和信息; 3、我公司多年积累的类似施工经验; 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 5、当地水文、气象及本标段的地质资料; 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D60-2004); 7、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8、《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67-95); 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J/T F60-2009); (二)、编制原则 1、遵循合同文件标准条款的原则,积极响应合同文件的各项条款,严格执行合同文件的规定,标准统一,格式规范; 2、遵循设计文件,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的原则,在编写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中,严格按设计标准、现行规范和质量验

隧道工程(自考复习资料)

新奥法:奥地利隧道施工法,是奥地利工程师布希维首先提出来的。以控制爆破为开挖方法,以 喷射混凝土和锚杆作为主要支护手段,通过检测控制围岩的变形,动态修正设计参数和变动施工 方法的一种隧道施工方法,其核心内容是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在锚喷支护技术基础上总结 和发展起来的。 锚喷支护:是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等结构组合起来的支护形式。 喷射混凝土是利用高压空气将掺有速凝剂的混凝土混合料通过混凝土喷射机与高压水混合喷射到 岩面上迅速凝结而成的。 实际开挖线:为保证衬砌外轮廓,开挖时往往稍大,尤其是用钻爆法开挖时,实际开挖线不可避 免的成为不规则形状,因为比衬砌外轮廓线大,有成为超挖线。衬砌内轮廓线:衬砌的完成线在 内轮廓之内的空间,即为隧道的净空断面。衬砌外轮廓线:外保持净空断面的形状,衬砌必须有 足够的厚度的外缘线,也称为最小开挖线。 墙效应:隧道边墙给驾驶员带来的唯恐和冲撞的心里影响。 隧道净空:隧道衬砌内轮廓线所包围的空间,包括隧道建筑限界通风及其他所需的断面积。 支护结构通常分为初期支付(一次支护)和永久支护(二次支护、二尺衬砌)。一次支护是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加固岩体和阻止围岩的变形、坍塌而设置的临时支护措施(木支护、型钢支护、 锚喷支护等。)二次支护是为了保证隧道净空和结构的安全而设置的永久性衬砌结构,有整体衬砌、复合衬砌、拼装衬砌、锚喷衬砌等。 围岩压力:隧道开挖后,围岩作用在支护上的压力,是隧道支撑和衬砌结构的主要荷载之一。其 性质、大小、方向以及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对正确进行隧道设计和施工有很重要的影响。 空间效应:洞室在掘进过程中,由于受到开挖面的约束。使开挖面附近的围岩不能立即释放其全部位移,这种现象称为开挖面的空间效应。 弹性抗力:约束着衬砌变形的围岩,相应的产生被动抵抗力,即为弹性抗力。 隧道:以任何方式修建,最终使用于地表以下的条形建筑物,其空洞内部净空面积在2平方米以上者均为隧道。 曲墙式衬砌:对于Ⅳ级以下围岩中,水平压力较大,为了抵抗较大的水平压力把边墙也做成曲线 形状,当基础条件较差时,防止衬砌沉陷,抵抗底鼓压力,使衬砌做成环形封闭结构可以设置仰 拱。 直墙式衬砌:通常用于垂直围岩压力大、水平围岩压力小的情况,一般用于ⅠⅡ级围岩,有时也 用于Ⅳ级。 隧道亮度曲线:沿隧道轴线,由入洞外的接近段、过渡段、中间段直至出口段,司机在白天所需 要的路面亮度变化曲线,称为亮度曲线。 纵向式通风:从一个洞口直接引入新鲜空气,由另一个洞口把污染空气排出的方式,与自然通风 原理是相同的。 半衬砌:拱圈直接支承在坑道围岩侧壁上时,称为半衬砌。 越岭隧道:从一个水系进入另一个水系,路线为穿越分水岭而修建的隧道。 简答题 新奥法施工的原则: 1.少扰动; 2.早喷锚; 3.勤测量; 4.紧封闭。分全断面法、台阶法、分部开挖法。 隧道综合治水的原则:为避免和减少水的危害,我国隧道工作者总结出“截、堵、排相结合”的 综合治水原则,并以模筑混凝土衬砌作为防水(治水)的基本措施。 截:在隧道以外将地表水和地下水疏导截流,使之不能进入隧道工程范围内; 堵:以衬砌混凝土为基本防水层,其他防水材料为辅助防水层,阻隔地下水,使之不能进入隧道 内的防水措施,必要时可采用注浆堵水措施。 排,认为设置排水系统,将地下水排出隧道。 结合,就是因地制宜、综合考虑、适当选择治水方案、做到技术可行、费用经济、效果良好、保

500-1隧道工程施工、竣工资料所需表格目录清单(建筑助手)

隧道工程施工、竣工资料所需表格目录清单 工序或 分项、分 部工程 名称 资料名称表号备注 开工准备分项(分部)工程开工申请及批复单监表A3-2 每个分 部工程 应做一 个开工 报告施工组织计划及施工方案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表记录表01 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记录表02 进场设备报给验单及附表监表A7 施工放样报验单监表A4 平面放样记录表记录表03 高程检测记录表记录表04 承包人每周工作计划监表4-1 明洞明洞 浇筑 工序检验申请批复单监表A5 明洞浇筑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检表77-1 水泥砼抗压强度检验评定报告B14 水泥砼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C23 隧道现场检测记录表记录表40 大面平整度检测记录表记录表52 混凝土浇筑申请报告单监表A19 模板安装现场质量检验检验报告单检表50-1 模板台车检查记录表记录表47 混凝土施工检查记录表记录表23 混凝土养护检查记录表记录表24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中间交工证书监表A14 明洞 防水 层 工序检验申请批复单监表A5 明洞防水层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检表77-2 隧道现场检测记录表记录表40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中间交工证书监表A14 明洞 回填 工序检验申请批复单监表A5 明洞回填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检表77-3 隧道现场检测记录表记录表40 高程检测记录表记录表04 台背填石施工检查记录表 记录表 08-1-1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建筑施工# 146

隧道工程施工、竣工资料所需表格目录清单 工序或 分项、分 部工程 名称 资料名称表号备注中间交工证书监表A14 洞身开挖工序检验申请批复单监表A5 每循环 (分上 下台阶 施工应 分开报 检) 洞身开挖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检表78 隧道断面测量记录表(拱部)记录表63 隧道现场检测记录表(边墙超挖) 记录表40 隧道断面测量记录表(边墙、仰拱、隧底)记录表63 隧道开挖施工记录表记录表36 隧道施工观测记录表记录表37 隧道地质描述图记录表42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每类围 岩每 100米中间交工证书监表A14 洞身衬砌(钢纤维) 喷射混凝 土支护 工序检验申请批复单监表A5 (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支护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检表79 水泥砼抗压强度检验评定报告B14 水泥砼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C23 隧道现场检测记录表记录表40 锚喷支护施工记录表记录表38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中间交工证书监表A14 锚杆支护 工序检验申请批复单监表A5 锚杆支护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检表82 锚杆拉拨试验记录记录表41 隧道现场检测记录表记录表40 锚杆(导管)注浆施工记录表记录表46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中间交工证书监表A14 钢筋网支 护 工序检验申请批复单监表A5 钢筋网支护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检表88-1 隧道现场检测记录表记录表40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中间交工证书监表A14 隧道仰拱工序检验申请批复单监表A5 建筑施工# 146

隧道洞身开挖施工工艺标准

隧道洞身开挖施工工艺 本标段隧道根据地质情况洞门、明洞段采用明挖法。暗挖段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施工方法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大小、衬砌类型、埋深、隧道长度、工期要求及环境制约等因素综合研究确定。 本标段隧道为双线隧道,正洞洞身段U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川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施工,W级围岩采用三台阶法施工(土质地段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V级围岩深埋地段采用三台阶临时横撑(临时仰拱)法施工,V级围岩土质地层、断层破碎带、偏压带、浅埋段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 施工时加强地质超前预报,提前采取各项开挖方法和支护措施。U、川级围岩开挖采用光面爆破,W、V级围岩开挖采用预裂爆破法或光面爆破,人工配合机械开挖,严格控制超欠挖。 1、全断面法施工 全断面法利用多功能作业台车配合手持风钻钻孔,楔形掏槽,塑料导爆管非电起爆系统,毫秒微差有序起爆,应用光面爆破技术。全断面开挖法施工流程示意图见下图: 施工步骤:1—全断面开挖 2 —初期支护3 —全断面二次衬砌 全断面法施工示意图 2、台阶法施工 台阶法(或加临时仰拱)开挖采用多功能作业台车配合风钻钻眼,塑料导爆管非电起爆系统,毫秒微差有序起爆。上台阶由挖掘机扒碴,下台阶用装载机装碴,出碴采用无轨运输,装载机装碴,自卸车运碴;隧道开挖后及时施作初期支护,仰拱施工紧跟。 台阶法(或加临时仰拱)施工示意见下页图

台阶法施工工序横断面 台阶法(或加临时仰拱)施工工序示意图 施工工序: 1) 弱爆破开挖①部;施作①部周边的初期支护:初喷混凝土,铺钢筋网, 架立钢架(设 锁脚锚杆),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施作下一循 环超前支护(仅用于有超前支护情况); 2) 架设①底部临时横撑(此步仅适用于台阶法加临时横撑); 3) 弱爆破开挖②部;施作边墙初期支护:初喷混凝土,铺钢筋网,架立钢 架(设锁脚锚 管或锚杆),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4) 弱爆破开挖③部;施作隧底喷混凝土(仅适用于仰拱底部设计有喷混凝 土时),必要 时在墙脚处设置临时横撑(图中未示)。 3、三台阶法施工 施工顺序:超前支护—上台阶开挖—上台阶初期支护—中台阶开挖—中台 阶初期支护—下台阶开挖—下台阶初期支护—仰拱开挖—仰拱、填充—拱墙衬 砌。 开挖方法:岩石地段采用多功能作业台架风动凿岩机钻眼;黄土地段采用 人工辅以铣挖设备开挖,必要时风钻钻孔弱爆破。施工时先开挖上台阶,待开 挖达到一定长度后再开挖中台阶及下台阶,形成上中下三个台阶同时并进施 工,及时进行支护,封闭成环。 施工步序见下页“三台阶法施工工序示意图” 「■— VI I18临时横撑 (必要时设 锁脚锚管 隧 道 中 线 (必要时设置) =一寸| 锁脚锚管 2 -2 Vl IV ■- ■ 型钢钢架或格栅钢架 VI 锁脚锚管 锁脚锚管 118临时横撑

隧道工程复习资料

简答题 1、什么是隧道围岩?围岩压力?围岩的分级如何? 隧道围岩是隧道开挖后,在其周围一定范围内,对隧道稳定性产生影响的那部分岩体。 围岩压力是围岩变形或松动而作用在支护上的压力,它是隧道衬砌结构上的主要荷载,其大小与分布因隧道所处的地质条件,断面形状和尺寸,施工方法等因素不同而异。 围岩分级由差到好分为Ⅳ~Ⅰ级,根据其主要工程地质特征,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围岩开挖后的稳定状态来分级 2.新奥法隧道施工的基本原则,基本原理? 基本原则:少扰动,早锚喷,勤量测,紧封闭。 基本原理:①围岩岩体是隧道承载的主要部分。 ②用最小的支护阻力设计支护结构。 ③控制围岩的初始变形。 ④适应围岩的特性,采用薄层柔性的支护结构。 ⑤采用量测来检验并修改设计及施工。 3、隧道的定义及类型。 定义:以某种用途、在地面下用任何方法按规定形状和尺寸修筑的断面积大于2m2的洞室。 类型:按地质条件分为:土质隧道和石质隧道;按埋置深度分为:浅埋隧道和深埋隧道;按所在位置分为:山岭隧道、水底隧道、城市隧道;按用途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 4、隧道衬砌的类型及适用条件 答:一、整体式混凝土衬砌:1.直墙式衬砌(适用于地质条件比较好,以垂直压力为主,而水平围岩压力较小的情况)2.曲墙式衬砌(适用于地质较差,有较大水平围岩压力的情况.)二、装配式衬砌(适用于盾构法施工的城市地下铁道和水底隧道.)三、锚喷式衬砌(适用于在围岩较好的军事工程,各类用途的使用期较短及重要性较低的隧道.)四、复合式衬砌(适用于高速铁路山岭隧道或围岩稳定性差、地下水发育地段.)5、隧道洞口原则,确定洞口的因素。 答:原则:1.洞口不宜设置在隘口、沟谷的中心或沟底低洼处;2.洞口应避开不良地质地段;3.当隧道线路通过岩壁陡立基岩裸露处时,最好不刷动或少刷动原声地表,以保持山体的天然平衡;4.减少洞口路堑段长度,延长隧道提前进洞;5.洞口线路宜与等高线正交;6.线路位于有可能被水淹没的河滩或水库回水影响范围内时,隧道洞口标高应高出洪水位加波浪高度,以防洪水灌入隧道;7.为了确保洞口的稳定安全,边坡及仰坡均不宜开挖过高;.隧道洞口原则,确定洞口的因素。8.当洞口附近遇有水沟或水渠横跨线路时,可设置拉槽开沟的桥梁或涵洞,以排泄水流;9.当洞口地势开阔,有利于施工场地布置时,可利用弃渣有计划有目的地改造洞口场地,以便布置运输便道、

隧道洞身开挖方案

XXX 隧道洞身开挖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参考文献有如下: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二、工程概况 XXX 隧道为分离式短隧道.该隧道位于贵州省XX 至XX 高速公路第X 合同段,隧道出口处有县道公路通过,交通条件方便。隧道详细参数。 表2-1XXX 隧道参数表 左幅隧道洞身开挖工程桩号为ZK59+913~ZK60+363, 其中ZK59+913~ZK60+240和ZK60+300~ZK60+353为Ⅴ级围岩,ZK60+353~ZK60+363由Ⅴa 级围岩变更为Ⅵa 级围岩,隧道围岩地质差,隧道穿过地层为粉质粘土、砂岩、粉砂质泥岩,断层破碎及影响带,构造复杂。ZK60+240~ZK60+300为Ⅳ级围岩,该段围岩为灰岩,岩石较坚硬,岩体较破碎,呈镶嵌破裂结构。右幅隧道洞身开挖工程桩号为YK59+898~YK60+377, 其中YK59+898~ 隧道名称 洞口桩号 全 长 (m ) 界限 (宽X 高) (m) 线路 情况 洞门型式 衬砌类型 照明方式 通风 方式 进 口 出 口 坡度(%) 衬砌类型及长度(m ) 坡长(m) 进口 出口 明洞 Ⅵ级 Ⅴ级 Ⅳ级 XXX 隧道 ZK59 +908 K60 + 375 467 10.25*5 0.98 467 端 墙 式 端 墙 式 17 10 380 60 光电照明 自然通风 YK59 +898 K59 +390 492 0.8 492 台 阶 式 端 墙 式 13 414 65

最新重庆交通大学隧道工程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隧道分类 0隧道:以任何方式修建,最终使用于地表下面的条形建筑物,空洞内部净空断面在2m⒉以上者均为隧道。 1 按岩层分为:岩石隧道(软岩,硬岩)、土质隧道。 2 按隧道长度分为:特长隧3000;长隧道1000-3000; 中长隧道500-1000;短隧道500; 3 按断面面积分为:特大断面隧道100大断面50-100中等断面10-50小断面3-10极小3 第二章隧道的勘察 1 隧道勘察的方法,主要有:收集与研究既有资料、调查与测绘、勘探、实验与长期观察。 2 调查与测绘是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方法 3 勘探按岩石的物理性质可采用挖探、钻探、地球物理勘探。挖探主要为:坑探和槽探。 4 工程地质调查主要有:直接观察和访问当地群众 第三章隧道总体设计 1 越岭隧道平面位置的选择:平面位置选择是指隧道穿越分水岭的不同高程及不同方向的垭口选择,着重考虑以下因素 :A 路线总方向上的垭口B 地质条件C 隧道长度D 两侧展线难易程度E 工程量大小以及路桥隧总体线形 2 哑口位置选择应考虑:A 优先考虑在路线总方向上或其附近的低垭口,此时垭口在两侧具有良好展线的横坡时,一般越岭隧道最短。B 虽远离路线总方向,但垭口两侧具有良好的展线条件,又不损失越岭高程的垭口。C 隧道一般选在分水岭垭口两边河谷标高差不多,并且两边河谷平面位置接近处。D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良好的垭口。 3、越岭隧道高程的选择:考虑运营条件的改善和通航能力的提高,宜采用低高程方案,但必须进行地形、地质、施工、运营、经济技术等多种因素综合比较来确定最优隧道高程。 3不良地质条件主要:有滑坡,崩坍,松散堆积,泥石流,岩溶及含盐,含煤,地下水发育 不良地质隧道的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前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详细分析,深入调查,制定相应施工方案和措施,备注材料,组织设计,使工程优质、安全、高效。2)特殊地质地段隧道施工,以先治水、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早衬砌、勤检查、稳步前进为指导原则。 4 隧道洞口位置选择原则:A 洞口应尽可能地设在山体稳定、地质较好、地下水不太丰富的地方; B 洞口不宜设在垭口沟谷的中心或沟底低洼处,不要与水争路;C 洞口应尽可能设在路线与地形等高线相垂直的地方,使隧道正面进入山体,洞门结构物不致受到偏侧压力;D 隧道标高应在洪水位以上;E 考虑洞口稳定性,边坡以及仰坡均不宜开挖过高;F 洞口附近有水沟或沟渠横跨路线时,应慎重处理,设置桥涵净空不宜过小;G 洞口以外应当留有生产活动的场所。(洞口位置选择是隧道勘测设计的重要环节) 5 隧道的平面线形设计:隧道平面线形,一般采用直线、避免曲线。如必须设置曲线时,应尽量采用大半径曲线并确保视距要求。 6 隧道净空断面与横断面 隧道净空:隧道衬砌内轮廓线所包围的空间,包括隧道建筑限界、通风及其它所需的断面积。 建筑限界:指隧道衬砌等任何建筑物不得侵入的一种限界。 7 设计衬砌断面积主要解决:内轮廓线、轴线、厚度。 第四章隧道围岩工程性质、分级与围岩压力 1 地面结构:一般由结构和地基组成。 地下结构:由周边围岩和支护结构所共同组成并相互作用的结构体系,其中以围岩为主。 2 围岩压力:是指隧道开挖后,围岩作用在隧道支护结构上的压力,时隧道支撑或衬砌结构的主要荷载之一。 3隧道围岩:隧道周围一定范围内,对其稳定性产生影响的岩体。 4 岩体的构成要素:1)不同尺寸和类型的岩块(结构面)2)岩块间的填充物3)岩块间相互作用的应力状态4)环境因素(地下水,地温) 5 隧道围岩分级方法:A 按岩石强度为单一岩性指标的分级方法(代表为土石分类法)B 以岩体构造、岩性特征为代表的分级方法(代表为泰沙基分级法)C 以地质勘探手段相联系的方法(代表为弹性波速度

隧道洞身开挖支护方案

隧道洞身开挖支护方案 1.方案目的 明确隧道开挖支护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现场施工,保证安全和质量。 2、编制依据 1、施工合同文件 2、设计文件 3、施工组织设计 4、同类施工经验 3、编制范围 Nakettiya隧道及Bambarenda隧道洞身开挖支护施工。 4、施工工艺及方法 洞身开挖支护包括:超前支护、洞身开挖、初期支护。 4.1暗洞开挖初支施工工艺 4.1.1开挖方法 暗洞用台阶法开挖。采用挖机开挖,人工配合修整,自卸车运渣。

开挖透视图 开挖步骤图

开挖初支施工工序正面示意图 施工工序纵断面示意图 边墙锚杆 钢拱架间距为

施工步骤: 第1步:施作超前支护后,开挖上台阶,施作上台阶初期支护; 第2步:开挖左右侧下台阶并施作初期支护; 第3步:开挖隧底并施作仰拱初期支护封闭成环。 4.1.2台阶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台阶法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4.1.3超前支护施工 4.1.2.1支护体系 方案中没有考虑洞口段施工时已施工的超前大管棚。隧道共有二种支护体系: ①第一类超前支护体系 采用I型CHS42.4×3.2钢花管超前注浆加固地层。钢花管外插角10°~15°,3.5m长,环向间距为0.4m,纵向间距2.4m。在拱部168°范围设置。

I 型超前支护纵断面示意图 ②第二类超前支护体系 采用II 型CHS42.4×3.2配合I 型CHS42.4×3.2钢花管超前注浆加固地层。II 型钢花管外插角30°~35°,3.5m 长,环向间距为0.4m ,纵向间距2.4m 。在拱部168°范围设置。I 型及II 型钢花管错开布置。 II 型配合I 型超前小导管超前支护纵断面示意图 I 型CHS42.4××3.2钢花管 I

隧道洞身开挖安全技术交底

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 洞身开挖安全技术交底

二.全断面法开挖 1.采用全断面法开挖隧道时,应控制一次同时起爆的炸药量,减少爆破震动对围岩的影响。 2.在地质条件较差地段采用全断面法开挖隧道时,必须对围岩进行超前支护或预加固,并控制循环进尺。 3?当隧道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必须根据情况及时变换适宜的开挖方法。 4.隧道开挖爆破后应先采用机械进行找顶,然后用人工找顶。 三.台阶法开挖 1.采用台阶法开挖隧道时,应根据围岩条件,合理确定台阶长度和高度。围岩稳定性较差时,台阶长度应控制在一倍洞径。 2.当围岩地质较差、开挖工作面不稳定时,应采用短进尺或上下台阶错开开挖或预留核心土措施,必要时采用喷射混凝土或玻璃纤维锚杆对开挖工作面进行加固。 3.台阶上部开挖循环进尺应根据围岩地质条件和初期支护钢架间距合理确定,并不得超过1.5m. 4.当围岩地质较差、变形较大时,上部断面开挖后应立即施作锁脚锚杆、扩大拱脚、临时仰拱等措施,控制围岩及初期支护变形量。 5.台阶下部断面一次开挖长度应与上部断面相同,不得超过 1.5m。 6.台阶下部开挖后,必须及时喷射混凝土进行封闭;当设有钢架时,必须及时安装下部钢架并喷射混凝土,严禁拱脚长时间悬空。 7.仰拱开挖应控制一次开挖长度,开挖后应立即施作初期支护,封闭成环。 四.分部法开挖 1.采用分部法开挖隧道时,应选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的方式,特殊情况采用弱爆破

开挖时,必须严格控制炸药用量。 2.采用分部法开挖隧道时,应根据地质条件、隧道断面等情况合理进行分部,开挖进尺应控制1.0m以内。 3.分部开挖的各部,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并尽早封闭成环。 4.采用分部法开挖,各部钢架基脚处应施作锁脚锚管(杆)或采用扩大拱脚等措施,减少拱脚下沉量。 5.采用中隔壁法、交叉中隔壁法开挖隧道时,同层左、右两侧沿纵向应错开一定距离,错开距离应控制在10-15m范围内,同侧上、下层开挖工作面相距应保持3-5m。 6.采用双侧向壁导坑法开挖隧道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侧壁导坑形状应近似椭圆形,导坑宽度不应大于0.3倍隧道宽度。 ②侧壁导坑、中槽部位开挖应采用短台阶,台阶长度3-5m,必要时应预留核心土。 ③侧壁导坑开挖应超前中槽部位10-15mo 7.采用分部法开挖的临时支护应根据监控量测结果逐段拆除,每段拆除长度不得大于15m 五.钻爆作业 1.钻孔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1钻孔前,必须由专人对开挖作业面安全状况和作业人员安全防护进行检查,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1.2钻孔作业过程中,必须采用湿式钻孔;严禁在残孔中继续钻孔。 1.3钻孔作业中应注意观察开挖工作面有无异常漏水、气体喷出、围岩变化 等情况。 1.4凿岩台车工作前,必须检查泵、空压机等,使其处于正常状态;应检查管路与

隧道洞身开挖出渣运输方案样本

元江至蔓耗高速公路( 红河段) 那炳1#隧道洞身开 挖出渣及运输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元江至蔓耗高速公路( 红河段) 第六项目经理部 3月20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原则 (2) 1.3适用范围 (2) 二、工程概况 (3) 2.1工程概况 (3) 2.2工程地质 (3) 2.3主要工程数量表 (4) 三、洞身开挖 (4) 四、超欠挖处理措施 (9) 五、施工组织安排 (14) 5.1工期安排 (14) 5.2施工组织机构 (14) 5.3主要人员及机械配备 (16) 四、工期保证措施 (16) 五、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17) 7.1质量目标 (17) 7.2保证措施 (17)

八、安全保证体系措施 (20) 8.1安全保证体系 (20) 8.2保证措施 (20) 九、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措施 (21)

一、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 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 ] 87号文;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破物品管理条例》;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TG F90- ) ;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 6、《云南省公路建设项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安全管理办法》; 7、《爆破安全规程》( GB6722- ) ; 8、《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细则》( JTJ/TD7012-01- ) ; 9、《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 JTJ/TD7012-02- ) ; 10、《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 ) ; 1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JTGC20- ) ; 1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 ) ; 1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G F60- ) ; 1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 FTG/T F60- ) ; 1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 ) ;

隧道工程复习资料大全

隧道工程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什么是隧道?通常指用作地下通道的工程建筑物。 隧道在我国交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重要性:隧道是交通线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 必要性:快速畅通的交通网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低等级公路已不适应高速经济发展的需要; 紧迫性: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相对较少,与我国人口、经济发展相比,太少。社会经济发展,交通必先行。 隧道工程的发展前景和需要解决的难题有哪些方面? 发展:今后的隧道技术研究方向为非爆破的机械化施工,合理规划与环境保护,设计可靠合理,使用安全等方面。问题:数量大,难度大,造价高。对围岩的性质还只能从定性的角度去衡量,工程应用中偏离较大,计算模型的选用和计算理论不完全符合实际,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方法还比较落后。 隧道按照用途分为哪些类型? (1)交通隧道:提供运输的孔道和通道 (铁路隧道、公路隧道、水底隧道、地下铁道、人行地道。) (2)水工隧道:是水利工程和水利发电枢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引水隧道,尾水隧道,导流隧道(泄洪隧道),排沙隧道。) (3)市政隧道:是城市中为安置各种不同市政设施的地下孔道。 (给水隧道、污水隧道、管路隧道、线路隧道、人防隧道。) (4)矿山隧道:其作用主要是为采矿服务的。 (运输巷道、给水隧道、通风隧道。) 在我国《隧规》中隧道按照长度分为哪些类型? (1)特长隧道:L>3000 m (2)长隧道:3000 m ≥L>1000 m (3)中长隧道:1000 m ≥L>500 m (4)短隧道:L≤500 m 第二章隧道勘察 隧道勘察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隧道勘察的目的:1. 查明隧道所处位置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2. 为规划、设计、施工提供资料3. 对存在的岩土工程问题、环境问题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建议 4. 隧道施工和运营对环境保护的影响提出意见 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有何异同? 初勘步骤:收集资料,工程地质选定隧道线位,初步勘察资料整理 详细勘察:1.目的:为线位布设和编制施工图设计提供完整的工程地质资料 2.任务:在初勘基础上,进一步查明隧道沿线地质特征和不良地质规模、大小范围 3.步骤:(1)前期的准备工作(2)沿线地质勘察(3)试验(4)资料整理(5)编写详勘报告 隧道勘察方法除了收集资料、调查测绘、勘探外,据你所知还有哪些高科技手段和方法可用于隧道勘察?电法勘探;电磁法勘探(地质雷达);地震勘探;声波探测;重力勘探;磁力勘探;放射性勘探 第三章隧道总体设计 名词解释: 垭口:当线路必须跨越分水岭时,分水岭的山脊线上总会有高程较低处。

最新隧道工程期末总复习资料(完整版)

1.隧道的构成及分类 隧道构成:主体建筑物(洞身衬砌、洞门) 附属建筑物(通风系统、照明系统、防排水设备、安全设备)隧道分类:按用途(交通、水工、市政、矿山隧道) 按底层(岩石、土质隧道) 按所处位置(山岭、城市、水底隧道) 按施工方法(钻爆法、明挖法、机械法、沉埋法隧道) 按断面形式(圆形、矩形、马蹄形隧道) 按开挖断面大小(特大断面、大断面、中等断面、小断面、极小 断面隧道) 按长度(特长、长、中长、短隧道) 2.隧道洞口位置的选用原则 总原则:早进洞、晚出洞;目的:确保施工、运营的安全 具体原则: 1.洞口应尽可能设在山体稳定、地质较好处,不应设在排水困难的沟谷低洼 中心 2.洞口应尽可能设在线路与地形等高线正交处 3.隧道洞口的路肩设计标高,应高于洪水设计标高 4.边坡、仰坡不宜开挖过高,以保证洞口安全 5.当隧道穿过悬崖陡壁时,可贴壁进洞 6.当洞口地形平缓时:由于选定洞口位置有较大的伸缩范围此时,此时应结 合洞外填方路堑施工难易、路堑排水支农要求、弃碴场地、施工力量及机械设备等情况全面考虑 7.注重环境保护 3.选择越岭隧道的位置主要以什么作为依据? 平面位置与立面位置的选择 (1)平面位置的选择——选择垭口 (2)立面位置的选择——选择高程 4.隧道位于曲线上的缺点以及隧道坡度折减(原因及要求) 隧道位于曲线上的缺点: ⑴建筑限界加宽,增大开挖土石方量,增加衬砌圬工量; ⑵断面变化,支护和衬砌尺寸不一致,技术复杂; ⑶空气阻力加大,抵消部分机车牵引力; ⑷通风条件变坏; ⑸钢轨磨损增大,养护工作量增加; ⑹施工测量困难,精度降低。 坡度折减原因: ⑴列车车轮与钢轨面间的粘着系数降低; ⑵洞内空气阻力增大。 注: ⑴上坡进洞前半个远期货物列车长度范围内,也要折减; ⑵限制最小坡度:≥3‰。 5.隧道净空与界限关系 机车车辆限界—基本建筑限界—隧道建筑限界—隧道净空

隧道工程质检资料顺序清单(运用实操)

隧道工程质检资料顺序清单 六、隧道工程 开工报告: 分项开工申请批复单 施工放样报验单 工程放线测量计算记录 原材料进场报验单(石材、水泥、砂、石子、钢筋等检验报告)试验资料(砂浆、砼配合比、) 施工组织设计 1、洞口 洞口开挖检验申请批复单 采用土方路基质量检验单或石方路基质量检验单 测量资料 中间交工证书 洞口和翼墙检验申请批复单 采用明挖基底检验单 收方及验基记录 洞门砌筑质量检验单 测量资料 中间交工证书 洞口截水沟、排水沟检验申请批复单 浆砌排水沟质量检验单 浆砌排水沟质量检验评定表 测量资料 中间交工证书 2、明洞 明洞模板、钢筋安装检验申请批复单 钢筋安装质量检验评定表 钢筋安装质量检验单 模板安装质量检验单

中间交工证书 明洞浇注检验申请批复单 明洞浇注质量检验单 明洞浇注质量检验评定表 砼施工记录 拆模检验记录 测量资料 中间交工证书 明洞防水层检验申请批复单 明洞防水层质量检验单 明洞防水层质量检验评定表 中间交工证书 明洞回填检验申请批复单 明洞回填质量检验单 明洞回填质量检验评定表 测量资料 中间交工证书 3、洞身 洞身开挖检验申请批复单(以围岩类别分段)小导管注浆质量检验单 隧道开挖地质监测质量检验单 洞身开挖质量检验单 洞身开挖质量检验评定表 测量资料 中间交工证书 洞身支护检验申请批复单 隧道周边位移量测质量检验单 隧道水平收敛量测质量检验单 钢筋安装质量检验评定表 钢筋安装质量检验单

模板安装质量检验单 锚杆支护质量检验单 锚杆支护质量检验评定表 钢筋网支护质量检验单 钢筋网支护质量检验评定表 钢支撑支护质量检验单 钢支撑支护质量检验评定表 (钢钎维)喷射混凝土支护质量检验单(钢钎维)喷射混凝土支护质量检验评定表格栅钢架质量检验单 超前锚杆质量检验单 超前锚杆质量检验评定表 超前钢管质量检验单 超前钢管质量检验评定表 砼施工记录 拆模检验记录 中间交工证书 防水层检验申请批复单 防水层质量检验单 防水层质量检验评定表 中间交工证书 止水带检验申请批复单 止水带质量检验单 止水带质量检验评定表 中间交工证书 预注浆堵水检验申请批复单 预注浆堵水质量检验单 中间交工证书 衬砌 衬砌、仰拱模板、钢筋安装检验申请批复单

隧道洞身开挖

洞身开挖现场质量检验记录表(二) 承包单位: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合同号: №2 监理单位:重庆锦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编 号: 共 页 第 页 工程名称 均昌隧道 施工时间 桩号及部位 围岩类别 V 检验时间 桩 号 距隧中路面顶之高差(m) 左 侧 宽 右 侧 宽 全 宽 备注 实测值(m) 设计值(m) 超(+) 欠(-) (mm) 实测值 (m) 设计值(m) 超(+) 欠(-) (mm) 实测值 (m) 设计值(m) 超(+) 欠(-) (mm) 结论: 检查人签字: 年 月 日 承包人项目总工: 年 月 日 现场监理: 年 月 日

洞身开挖现场质量检验记录表(一) 承包单位: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合同号: №2 监理单位:重庆锦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编 号: 共 页 第 页 工程名称 均昌隧道 水准点 施工时间 桩号及部位 围岩类别 V 检验时间 桩 号 距中或距隧轴之距离(m) 后视 (m) 视线 高程(m) 拱 部 仰拱、隧底 备注 前视(m) 高程(m) 设计高(m) 超(+) 欠(-) (mm) 前视 (m) 高程(m) 设计高(m) 超(+) 欠(-)(mm) 结论: 检查人签字: 年 月 日 承包人项目总工: 年 月 日 现场监理: 年 月 日

记录表127-1 隧道断面地质描述记录表 承包单位: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2监理单位:重庆锦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号: 工程名称均昌隧道围岩 级别 设计级别V 实际级别V 桩号及部位开挖时间 铺底里程衬砌里程 日循环次数循环长度日进尺长度台阶长度 地质素描人员素描时间 饱和极限 抗压强度 极硬岩R b>60MPa □硬质岩R b=30~60MPa □软质岩R b=5~30MPa □极软岩R b≤5MPa □ 岩体描述岩石名称 砂岩片麻状花岗岩片麻岩花岗岩石英岩花岗片麻岩其他 岩石颜色 白色灰白灰色灰褐褐黄黄色褐色灰黄褐红紫红岩石产状水平□倾斜与水平向角度(逆时针0~180度)度直立□ 岩体填充物类型及产状 岩体结构特征地质构造影响程度轻微□较重□严重□很严重□风化程度未风化□微风化□中风化□全风化□强风化□节理发育程度不发育□较发育□发育□很发育□ 裂隙间距(mm)>5 □3~5 □1~3 □<1□裂隙状态密集□部分张开□开口□夹有粘土□裂隙形态随机、方形□柱状□层状、片状□土砂状、细片状□岩体完整程度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 土体及石块类 型(主要为进 出口端) 素填土卵石、漂石(含角砾)粉质粘性土砂质粘性土块石、碎石 初始应 力状态 埋深(m) 地质构造应力状态极高地应力□高地应力□一般地应力□其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