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发展规划参考资料

石油化工发展规划参考资料
石油化工发展规划参考资料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南

(摘选)

第一章“十一五”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主要成就和问题

一、主要成就

经济规模跃上新台阶,2010年全行业实现总产值8.88万亿元(现行价格),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能源保障开创新局面,国内新增石油地质探明储量42亿吨,新增天然气地质探明储量2.5万亿立方米,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5.1亿吨;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园区建设成为新亮点;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

二、主要问题

结构性过剩矛盾日益突出;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不足;产业集中度仍然偏低;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第二章“十二五”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一、国际环境

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总的来看,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世界经济复苏曲折缓慢,资源环境压力持续增大,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

二、国内环境

“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改革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将更加进一步提升,行业管理的体制与机制进一步完善。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已进入由大国向强国转变的新阶段。总的来看,未来五年,是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时期,也是实现转变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时期。

第三章“十二五”石油和化工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主线,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全面实施科技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质量兴业和“走出去”等五大战略,加快推进传统石油和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新能源、生物化工、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积极推进新型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建设一批管理规范、专业突出、产业配套、资源充分利用的现代化工园区;努力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占据行业制高点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技术;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和企业集团;初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的发展模式,推进石油和化学工业由大国向强国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二、战略目标

行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行业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到2015年,行业总产值达到16万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幅达6%以上。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以上。突破

80~100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在重要产业领域抢占一批科技制高点,建设一批国家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率明显提高。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形成一批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新的增长点,传统产业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继续上升。2015年,精细和专用化学品率提高到45%以上,销售收入过千亿的企业超过15家。

节能环保跃上新台阶。201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均比“十一五”末下降15%。COD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均减少10%,氨氮排放总量减少12%,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8%,废水达标排放。化工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有效处置率达到100%。全行业清洁生产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质量品牌竞争力明显提升。主要产品质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一批技术领先、质量过硬的行业知名品牌和世界级自主品牌。行业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成为支撑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技术基础。

本质安全水平大幅提高。“以人为本”的责任关怀理念普遍树立,实施责任关怀的企业数量大幅提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先进、健全并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行业重特大事故明显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多发易发的势头得到根本性扭转。

三、主要任务

(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工艺和装备的升级改造,提高传统产业的节能降耗、安全环保、品种质量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化工新材料;加快研制高端专用化学品;配套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快发展工业生物技术替代传统工艺;加快推进“三废”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抓好新型煤化工示范项目的完善、评估和成熟技术的适度推广工作,促进新型煤化工的健康、有序发展。

优化产业布局。规范化工园区发展,鼓励企业向专业化园区集中。园区要形成企业相互关联、供应配套集中、物流高效传输、环境统一治理、循环综合利用、管理不断提升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统筹协调产业区域转移,鼓励优势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围绕管网规划,建设大型炼化基地和原油、成品油储备基地,限制产能过剩地区新建炼油项目。新型煤化工试点项目主要在煤炭资源丰富、水资源充足、环境容量大、运输条件较好的地区布

点,限制煤炭调入省发展现代煤化工。继续实施大型基础肥料向煤、磷资源产地转移,复合肥、配方肥向市场消费地转移,中小型基础肥料企业向化肥二次加工转变的结构调整。

(二)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大力发展大宗、关键合成材料制造新技术,开发工程塑料、膜材料、特种纤维及其树脂基复合材料等新材料制备技术,开发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的产品与技术。开发高性能子午胎、绿色农药、电子化学品以及精细化工产品等清洁制备技术,提高高端化学品的自给率。发展新催化材料与技术、新分离材料与技术、纳米材料与技术、化工过程强化技术及节能减排技术,提高产业核心技术水平。发展新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中低品位化学矿和重质油等劣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技术、新型煤化工技术、废旧化工材料的高值化再利用技术,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积极发展光化学、离子液体、二氧化碳减排和利用等绿色化工技术。

推广一批成熟技术和装备。加快推进重点技术的产业化示范工作,促进工程设计、装备制造与技术工艺配套协调。围绕产品升级、节能减排,推广一批成熟的先进适用技术与装备。

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要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逐步提高研发投入在销售收入中的比重。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在重点领域组建8~10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5~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1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5~2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积极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强化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加强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

(三)促进行业节约安全清洁发展

大力促进节能减排。加强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管理,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完善主要耗能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体系。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设备,做好炼油、乙烯、氮肥、氯碱、纯碱、电石、黄磷等高耗能行业的节能技术改造工作。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做好农药、染料、涂料等行业的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创建一批“化工清洁生产绿色园区”。抓好农药、染料、铬盐等高污染行业的结构调整,加快改造落后生产装置。大力发展可再生资源和过程排放控制技术。鼓励发展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和综合利用新产品、新技术和新设备。

推进实施责任关怀。大力宣传责任关怀理念,开展企业和园区责任关怀试点,把责任关怀理念贯彻到企业的总体发展规划和方针目标中,不断提升企业形象。

努力提升行业本质安全水平。建立科学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做好安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研究提出行业的安全准入条件。贯彻《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形成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化工园区安全管理的模式,鼓励企业研发、采用先进适用的安全生产技术和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新标准。

(四)实施“质量兴业”战略

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建立健全“行业自律、企业主体、社会监督”的质量工作体系,建立行业产品质量监测预警网络平台,形成行业产品质量发展合力推进机制。规划建设一批质量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做好新兴产业产品质量检测能力培育和实验室建设。支持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到2015年,自主品牌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0%,形成500个行业知名品牌和10个世界级自主品牌。

加强重要领域标准化工作。继续开展化工行业国家标准化体系工程建设,并研制出一批关键技术标准。加强节能减排、安全、健康、环保、新兴产业、重大化工装备等领域的标准制修订工作。支持标准化技术机构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

(五)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

优化外贸结构。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提升在全球石油和化学工业分工中的地位。延长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推动从加工向研发、设计、制造、物流等高附加值环节升级。鼓励企业建立境外营销网络,把出口产品价值链延伸到境外批发和零售终端。在巩固和拓展美、日等传统市场同时,支持企业开拓新兴市场。在WTO 规则下,建立健全贸易摩擦预警系统,维护产业安全。对国内市场供给缺口较大的资源类产品,鼓励增加进口。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继续发挥外资在引进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方面的作用。鼓励外资投向新兴产业。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增加投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鼓励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开展合资合作,提高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水平。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国内石化企业开展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支持国内企业开展境外油气、钾矿、天然橡胶等资源开发合作。加强统筹规划,推动无机盐、农药、染料、纯碱、烧碱、化肥等优势企业到国外投资建厂。

(六)构建大中小配套协调的行业企业体系

通过改革、改造与重组,加快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构建产业布局合理、管理水平先进、竞争优势明显、大中小企业配套的行业企业体系。

培育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企业加快推进兼并重组,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石油和化工企业集团。鼓励大型石化企业与大型煤电企业联合。推进农药原药企业与制剂企业合并重组,打造一体化的大型农药企业集团。

增强中小企业发展活力。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和改组。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实施精品战略,提升市场竞争力。鼓励支持大型企业主动与中小企业开展产业链分工合作,提高中小企业的协作配套水平。发展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发展生产性服务企业。加快发展石油和化工科学研究、勘察设计、工程建设、工程承包、物流仓储、软件开发等现代服务业。加强危险化学品储运设施建设。建设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加快发展清洁生产审核、绿色产品(包括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等)认证评估、环境投资及风险评估服务等。

第四章“十二五”石油和化工重点行业发展方向

“十二五”行业发展方向主要是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培育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新能源、生物化工和节能环保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一批新的行业增长点,全面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实现行业与资源、环境、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油气开采

按照“稳定东部、加快西部、开发海域、拓展海外”的思路,重点开拓海域及主要油气盆地和陆地油气新区。依靠科技进步,大幅提高油气田采收率。推动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加强境外油气资源合作开发。

完善油气干线管网和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形成以油田和大型原油码头为中心,覆盖主要炼化企业,东西衔接,南北贯通,国内原油、进口原油和成品油灵活调节的管道输送网络。扩建和新建原油储备基地,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成渝地区建设成品油储备基地。扩大LNG进口来源和渠道,在沿海地区适当建设液化天然气接收站。

二、原油加工

提高准入门槛,控制炼油产能盲目扩张。新建炼油项目需按大型化、炼化一体化要求,规模控制在1000万吨/年以上。严格控制现有小型炼油装置再次扩大原油加工能力,加快淘汰200万吨/年及以下的小炼油企业,防止以沥青、重油加工等名义新建小炼油项目。

在统筹兼顾全国总量平衡和消除区域供需失衡前提下,以现有企业改造扩建为主,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产业基地和产业聚集区。争取到2015年,形成若干个2000万吨/年级的炼油生产基地,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炼油能力比重进一步提高,炼油企业平均规模达到700万吨左右。

完善原油一次、二次加工配套装置,提高综合加工和炼化一体化能力,积极推动油品质量升级改造。争取到2015年,原油加工能力控制在6.5亿吨/年以内,成品油产量达到3亿吨左右。汽油质量标准达到国Ⅳ以上,柴油质量标准达到国Ⅲ以上,轻油收率达到78%。吨原油加工耗标油低于60千克。

三、石油化工

(一)乙烯

依托炼油企业改扩建及新增大炼油项目,综合平衡区域市场容量,适当安排大型乙烯项目建设,提高乙烯自给率。鼓励乙烯原料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推进炼油、乙烯、芳烃等一体化的综合大型石化基地建设。积极开展烯烃基础性、共性关键技术和装备的自主创新研究,统筹规划乙烯副产C4、C5、C9等资源的综合利用。

继续对现有大型乙烯企业实施扩能降耗和提高竞争能力的改扩建,努力使吨产品消耗标油低于600千克。争取到2015年,全国乙烯产能达到2600万吨/年左右,当量乙烯自给率达到70%左右。丙烯产能2200万吨/年,自给率75%左右。

(二)合成材料

合成树脂聚烯烃树脂在增加产量的同时,要从通用型向专用型和高档化发展。热固性树脂要提高质量,增加产品品种,加强应用研究。加快吸水树脂、导电树脂等功能性树脂和可降解聚合物的开发与生产。加强可再生“绿色”树脂的研发及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推动关键设备国产化,研发新的聚合技术和新型高效催化剂。

合成橡胶加快丁基橡胶(特别是卤化丁基橡胶)、乙丙橡胶和异戊橡胶工业化的技术、设备开发。加快特种橡胶的开发和生产。发展苯乙烯类嵌段共聚橡胶SIS和SEBS等产品,增加专用产品比例。发展有利于提高橡胶工业产品品质、档次的合成橡胶新产品,增加粉末橡胶、液体橡胶等专用品种和产量。

合成纤维提高通用型纤维的质量,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差别化纤维和多纤材料,提高功能性纤维的比例。大力发展特种合成纤维。加快己内酰胺、丙烯腈、乙二醇等装置的技术改造,增加碳纤聚丙烯腈原丝的供应。对二甲苯(PX)力争自给率达到85%左右。

(三)有机化学原料

加快国内缺口较大、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基础有机化工原料和高端有机化工产品规模化发展。鼓励发展重要农药、染料、医药中间体。鼓励发展丙烯直接氧化法制环氧丙烷、甘油法制环氧氯丙烷、丁二烯法制己二腈等先进生产工艺和裂解碳五的分离及深加工、煤焦油深加工技术等。

四、新型煤化工

有序开展新型煤化工研发示范,努力提高示范项目技术、经济和环保管理水平。在全面总结示范工程经验、评价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经济性和碳排放指标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产业化发展。在保障经济性的前提下,在沿海地区适度布点进口甲醇制烯烃项目。

加大核心技术装备的开发和应用,重点包括:先进煤气化技术、大型空分技术、合成气变换与净化技术、煤基多联产关键技术、褐煤高效洁净综合利用技术、甲醇芳构化技术、甲醇蛋白产业化技术、煤层气开发利用关键技术和60万吨/年以上规模甲醇合成等基础技术。推进煤的洁净利用,提高高灰、高硫、低值煤的综合利用水平。

防止甲醇、二甲醚产能盲目扩张,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积极开发下游产品,有序推进醇醚燃料示范发展,缓解产能过剩矛盾。

五、农用化学品

化肥严格控制氮肥、磷肥产能的盲目扩张。鼓励发展符合测土配方施肥要求的复混肥、专用肥、缓控释肥、生物肥,适合节水农业需求的全水溶性肥料、液体肥,以及利用中低品位磷矿生产的新型肥料,适度发展硝基肥料等多元肥料。

氮肥行业鼓励发展大颗粒尿素,积极研发和推广新型煤气化技术、先进净化和合成技术;对具备条件的20万吨/年以上合成氨企业进行原料结构调整,减少对无烟块煤和天然气的过度依赖。积极推广先进节能减排工艺技术。

磷肥行业重点支持中低品位磷矿精选和利用技术,磷矿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湿法磷酸净化技术等。做好部分关键设备的材质、制造工艺的研究工作。

钾肥行业重点是增加钾肥产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大海水提钾和不溶性钾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化力度。鼓励境外钾资源开发,建立国家钾肥储备制度。

农药鼓励发展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的农药新品种、新制剂、专用中间体、助剂的生产,以及清洁生产工艺。逐步淘汰高毒、高风险农药品种。支持和鼓励农药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力争到2015年,农药创新品种累计达50个以上,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型的新品种占总产量的50%以上,高毒、高风险品种的产量降至3%以下。化工集中区的农药原药企业达到全国50%以上。组建一批农药原药、制剂一体化的大型企业集团,争取使生产企业数量减少30%。

六、基础化学品

发展重点是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产能;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实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的水平;开发新的下游产品,延长产业链。

氯碱大力推广自主研发的离子膜、干法乙炔、电石渣干法制水泥和低汞触媒等先进技术和工艺。加强热电联产、直购电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开发高附加值耗碱、耗氯产品,开发精细化、专用化和系列化的聚氯乙烯产品。到2015年,乙炔法聚氯乙烯全部使用低汞触媒,吨聚氯乙烯的汞消耗量下降50%。

纯碱鼓励纯碱生产采用先进自动化控制技术及大型、高效节能设备。继续提高纯碱质量,特别是联碱法纯碱的质量;提高重质纯碱和干燥氯化铵产能,争取到2015年,重质纯碱产能和干燥氯化铵产能分别达到总能力的60%。

无机盐加强对磷、钾、硫、氟、铬、硼、锰等重要矿产资源的勘探力度,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有序开发资源;鼓励中低品位矿石开发及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副产物、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降低高耗能产品比重,着力培育锂盐等新型产业,提高精细化率。重点发展无机纳米粉体材料、无机功能性新材料、无机有机复合材料、高端专用无机化学品等。

硫酸继续进行原料结构调整,3~5年内不再建设新的硫酸装置,充分利用冶炼副产硫酸资源;鼓励石油、天然气、原油加工、煤电等行业回收硫资源。提高行业整体余热回收利用率;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保证尾气SO2、酸雾等指标达到新的排放标准。

电石严格执行准入条件,淘汰落后产能。推进电石产能向资源、能源产地集中,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形成一批产能在20万吨/年以上的大型企业,打造5~8个百万吨级的电石生产基地。建成若干个“煤-热电(焦炭)-化工(电石-乙炔化工)-建材”的一体化产业基地。积极开发电石下游产品。推进氧热法电石炉的产业化,加大大型密闭式电石炉的推广力度。力争到2015年,密闭式电石炉的产能比重达到80%,吨电石综合能耗下降到1吨标煤以内。

七、化工新材料

有机硅控制总量,严格执行准入条件,限制10万吨/年以下的单体项目建设。提高单体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加快下游产品的发展和加工应用。

氟化工加强氟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利用,严格限制萤石、氟化氢的出口,鼓励中低品位萤石采选利用和磷肥副产氟硅酸制氟化氢。鼓励干法氟化铝、高分子比冰晶石等高性能无机氟化盐的发展。鼓励环境友好新型含氟制冷剂的开发及规模化生产。推进系列含氟特种单体的开发及产业化。加快高性能聚四氟乙烯、可熔融性氟树脂、含氟膜材料等产品的生产及开发。

工程塑料积极推广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聚芳醚酮、聚苯硫醚、聚芳醚树脂系列产品。提高聚甲醛和热塑性聚酯等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种类。加强功能化、专用化工程塑料新产品及其应用研究。加快树脂共混、改性及合金化的进程,鼓励发展环保型改性材料、新型阻燃材料。

热塑性弹性体重点发展聚氨酯弹性体、聚酯弹性体、聚脲弹性体以及聚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加快助剂和加工应用的研究和开发。

复合材料大力发展以特种纤维为骨架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尽快掌握碳纤原丝生产、碳化等关键技术;提高树脂基材环氧树脂的质量;加强应用研究,尤其是在航空、航天、工业领域的应用。

聚氨酯加快研发先进生产技术和聚氨酯泡沫稳定剂、高效低毒阻燃剂。鼓励再生资源型生物基可降解聚氨酯原料、熔纺氨纶切片等技术的开发研究。加快聚氨酯新标准制定,大力推进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推广应用,尤其是节能保温方面的应用。争取形成几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异氰酸酯生产基地。

八、精细化工及专用化学品

涂料提高准入门槛,加快淘汰溶剂法氯化橡胶生产工艺和含有害物质的涂料产品。限制1万吨/年以下氧化铁颜料生产线。重点发展水性涂料、粉末涂料、高固体分涂料、辐射固化涂料等环境友好型产品,以及建筑、桥梁、航空、汽车、船舶、重防腐等专用涂料,推广溶剂型涂料全密闭式一体化生产工艺。争取到2015年,钛白粉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20%。

染料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工艺。重点开发和推广催化、三氧化硫磺化、连续硝化、绝热硝化、定向氯化、组合增效、表面处理、“三废”治理、循环再生和综合利用技术。研发推广环保、高附加值和功能性品种。

胶粘剂淘汰技术落后和质量低劣产品,限制溶剂型氯丁橡胶、丁苯热塑性橡胶、聚氨酯和聚丙烯酸酯等类胶粘剂通用型产品的发展,加快推进水性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加快高端产品开发,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专用化学品电子化学品重点发展高纯试剂、高纯(特种)气体、高性能新型封装材料、高性能基板树脂、新型液晶材料。水处理剂重点发展聚丙烯酰胺、聚天冬氨酸、壳聚糖等高性能、环保型水处理剂。饲料添加剂重点发展蛋氨酸、丙酸等短缺品种,限制发展氯化胆碱等过剩品种,取缔瘦肉精等违禁添加剂的生产。食品添加剂重点发展仿生态、安全型添加剂。表面活性剂重点发展高性能含氟、含硅表面活性剂和脂肪酸类、葡萄糖类等天然产品为原料的表面活性剂。鼓励发展高性能环保型阻燃剂、高性能橡塑助剂及高档造纸化学品、皮革化学品、油田化学品等。

九、新能源和生物化工

新能源提高核能、风能、太阳能等能源的化工原材料配套水平。发展能量储存、转换的锂离子电池材料,完善盐湖提锂技术。加快煤层气的开发利用,进一步完善提高致密砂岩气、页岩油、油砂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技术水平。

生物化工对柠檬酸、赖氨酸、腐植酸、乳酸等传统生物化工产业,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出口产品的档次。加快发展单细胞蛋白、酶制剂、生物试剂、生物芯片、干扰素、生物传感器等高端产品。积极推进工业生物技术替代传统工艺,鼓励发展生物基新材料,发展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合成技术、高分子材料聚合与改性的生物技术。在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等领域开发和推广生物法合成技术。逐步扩大非粮法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的生产规模。

重点开发生物乙烯产业化关键技术,耐盐性高分子聚天门冬氨酸的合成技术,生物能源制造关键技术及生物能源与化工产品的耦联技术,高效生产菌种构建和高通量筛选技术,新型好氧、厌氧和复合的高效反应器、高效生物脱氮除磷新工艺及应用技术等。

十、橡胶制品

控制轮胎总量,限制斜交胎发展,进一步提高子午胎比例。继续提高载重子午胎和工程子午胎产量,特别是无内胎载重子午胎的产量。继续提高轻载和国产轿车子午胎的比例,在增加系列化产品的同时,提高低断面、扁平化、大轮辋高性能轿车子午胎比例。

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传统用途输送带的性能和质量,重点发展具有功能性和特殊要求的产品。炭黑行业要加快低滚动阻力炭黑和功能型炭黑新品种研发推广应用,开发市场急需的专用炭黑新品种。胶鞋行业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使高、中档产品占总量的比例由现不足50%提高到65%左右。

十一、装备制造业

大力提高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乙烯、大型对苯二甲酸、大化肥、大型煤化工、大型天然气及LNG、化工气体液化和储运、页岩气压裂等成套设备,大型离心压缩机组、大型容积式压缩机组、关键泵阀、反应热交换器、大型反应塔、大型干燥设备、挤压造粒机、特大型空分设备、低温泵等重点设备自主化率,力争使自主化率达到90%以上。推进深水勘探开发重大装备、深水水下生产设施、深水工程施工作业重大装备及应急维修装备的研制。

提升橡胶机械制造的竞争优势。争取到2015年,研制10~15套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大型成套石油和化工装备。

十二、节能环保

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炉、多喷嘴及清华炉等先进煤气化设备和技术,推进腐植酸原位气化炼铁技术、氧阴极离子膜法烧碱技术、氧热法电石技术的产业化。鼓励开发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应用技术,支持企业采用碳含量低、可再生的原料,发展具有环保特性的产品。积极推广无碳能源技术,鼓励开发石化行业余热回收技术。鼓励LNG冷能的利用,特别是大型空分设备对LNG冷能的利用。

鼓励先进环保技术在行业的应用。抓好资源循环利用中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与推广,重点发展磷矿、钾矿等共伴生矿产资源和磷石膏、铬渣、电石渣、氨碱废渣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以及废塑料、废橡胶等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鼓励二氧化碳及其他工业尾气的回收利用,禁止开采地下二氧化碳气井。

大力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和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组织开展能效对标活动和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试点工作,积极开发和推广高效高效换热设备、余热余压利用装备、节能监测设备、绝热保温材料。满足石油化工行业自身发展对节能环保技术、设备和产品的需要,也为冶金、有色、建材、电力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撑。

第五章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的措施建议

一、加强产业政策研究,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政策保障。

二、加大科技投入,加快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三、抓好典型培育,推动大型企业集团、化工园区的发展。

四、重视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创新型科技和管理人才。

五、强化行业引导,保障《指南》的顺利实施。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 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

绍兴市上虞区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 (2014-2020) 编制单位:绍兴润和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完成日期:2014年9月12日

前言 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 会稳定的大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 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化工行业是我区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区今后一个时期规 范发展的重点产业。 “十二五”时期,绍兴市上虞区加大技改力度,着力优化产品结构层次,提升产品附加值,延伸优化产业链,积极引导机械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精细 化工业生态化发展、轻工纺织业品牌化发展和照明电器业集约化发展。基本 明确了上虞区产业布局,以提升产业结构、节能减排为主攻方向,以产业集 聚、做大企业、规模扩张与安全、环保、质量并重提升,坚定不移地实施省 委“八八”战略,着力推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大力促进产业集群和新兴产业 发展,打造成杭州湾经济带中重要的医药、染料和石油化工制造业基地。 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必须从源头抓起,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 责任和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实现上虞区化工 行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 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 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和《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行业安全发展规 划编制导则的通知》(浙安监管危化〔2013〕132号)的要求,制定绍兴市上虞区的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2014~2020)。

目录 1总论 (1) 1.1规划背景及意义 (1) 1.2规划范围 (1) 1.3规划时限 (1) 1.4规划原则 (1) 1.5编制依据 (2) 1.6规划成果 (4) 2区域概况 (5) 2.1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5) 2.2化工行业发展现状 (6) 2.2.1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区(化工园区) (7) 2.2.2道墟镇 (10) 2.3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概况 (10) 2.3.1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 (10) 2.3.2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 (11) 2.3.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11) 2.3.4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 (11) 2.3.5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 (11) 2.3.6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事故 (12) 2.3.7化工行业安全风险分析 (14) 2.4化工行业安全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3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24) 3.1指导思想 (24) 3.2规划目标 (24) 3.2.1总体目标 (24) 3.2.2分类目标 (25) 4产业发展 (27) 4.1产业发展政策 (27)

石油化工项目投资计划书(参考模板)

石油化工项目投资计划书 xxx公司

石油化工项目投资计划书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论 第二章投资背景和必要性分析 第三章项目市场研究 第四章产品及建设方案 第五章土建工程说明 第六章运营管理模式 第七章项目风险评估分析 第八章 SWOT分析 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第十章投资规划 第十一章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第十二章项目结论

摘要 该石油化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1898.7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451.6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43%;流动资金2447.0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57%。 达产年营业收入19230.00万元,总成本费用14477.27万元,税金及附加208.06万元,利润总额4752.73万元,利税总额5616.34万元,税后净利润3564.5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051.79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9.94%,投资利税率47.20%,投资回报率29.96%,全部投资回收期4.84年,提供就业职位295个。 报告根据我国相关行业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分析投资项目项目产品的发展前景,论证项目产品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并确定项目的目标市场、价格定位,以此分析市场风险,确定风险防范措施等。

第一章项目概论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一)项目名称 石油化工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 该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依托x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石油化工为核心的综合性产业基地,年产值可达19000.00万元。 二、项目承办单位 xxx公司 三、战略合作单位 xxx科技发展公司 四、项目建设背景 x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把加快发展作为主题,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加速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努力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该项目的建设,通过科学的产业规划和发展定位可成为x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示范项目,有利

精细化工行业发展规划

精细化工行业发展规划 20xx年—20xx年

近年来,全球各个国家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都把发展精细化工产品作为传统化工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重点发展战略之一,其化工产业均向着“多元化”及“精细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电子、汽车、机械工业、建筑新材料、新能源及新型环保材料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电子与信息化学品、表面工程化学品、医药化学品等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全球范围内精细化学品市场规模将保持高于传统化工行业的速度快速增长。 精细化工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附加值较高,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综合技术水平。我国十分重视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目前精细化工行业已经成为化工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近年来我国精细化工行业已取得较大的发展。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近年来我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发展迅速,2005年到2017年,我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由1.62万亿元增长至8.71万亿元,业务规模扩大超过5倍。 作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一部分,精细化工行业在我国行业统计中分类为专用化学品业制造业。2005年-2014年,我国专用化学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从3,169亿元增长到1.94万亿元,业务规

模扩大超过6倍,增长速度较快,且增长速度高于化工行业的整体平 均水平,具体情况如下: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为多 个行业服务的精细化工行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得到了快速发展。精 细化工总产值占化工行业总产值的比例为精细化率,精细化率的高低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科技进步程度等诸多 方面。全世界范围而言,目前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精细化 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我国部分精细化工产品凭借优异的产品质量,已 经开始在国际市场拥有更多的竞争力,并占据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但由于基数相对较低、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等原因,我国精细化率 总体相对较低。虽然我国已逐渐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及中 间体的加工地与出口地,但在高端化工类产品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还 有较大差距,部分高科技产品进口依存度较高。由于精细化工行业在 化工行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未来我国将持续把提升 精细化工行业科技水平、提高精细化率作为国家战略发展的方向之一。 精细化工产品具有产品种类繁多、应用领域广泛、工艺技术复杂、产品附加值高、产品对下游客户粘度较高等特点。近年来,借助于高 新技术的进步,随着石油和化工行业向深加工方向发展,国际国内精 细化工行业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化工行

陕西省盐化工产业发展规划

陕西省盐化工产业发展规划 盐化工是指利用盐或盐卤资源,生产纯碱、烧碱、盐酸等相关化工产品以及进一步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的化学工业。盐化工产品用途极为广泛,主要应用于化工、建材、轻工等多个行业。为适应我省能源化工产业迅猛发展的现状,进一步提高我省盐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和水平,推动我省盐化工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特编制本规划。规划实施期为2012-2015年,展望至2020年。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 (一)产业现状 我省盐化工起步于1958年的西安化工厂,经过多年发展,产业规模已处于全国中游水平。截止2011年底,全省规模以上盐化工企事业共有12家,总资产82.5亿元,职工总数1.2万人。2011年盐化工产业完成总产值56.74亿元,同比增长32.3%;完成销售收入54.8亿元,同比增长28.1%;实现利润1.48亿元,同比增长3.2%。主要产品产量:烧碱(折纯)41.46万吨,纯碱27.6万吨,聚氯乙烯47.7万吨,氯化铵28.9万吨。 (二)发展优势 我省盐化工产业发展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 一是盐资源储量丰富。我省盐资源以岩盐为主,集中在陕北地区,主要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内伊陕斜坡的东部,在早奥陶纪形成的米脂凹陷内。分布区域北起神木、南至延长、西至靖边、东至佳县,主要分布于榆阳、米脂、绥德、佳县、清涧、吴堡、横山等县(区),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远景储量达6万亿吨。2010年我省盐保有储量8857亿吨,位居全国第一。 二是能源供应充足。盐化工产业属于高载能基础产业,陕北地区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能源化工基地,电力、煤炭等能源供应充足,具有发展盐化工产业得天独厚的能源优势。截止2010年底,全省电力装机总量达到2542万千瓦,预计2015年电力装机将达到6000万千瓦(含“西电东送”2370万千瓦);煤炭保有储量1654亿吨,居全国第4位;石油剩余可采储量2.49亿吨,居全国第6位;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5628亿立方米,居全国第4位。 三是发展潜力较大。陕北地区处于我国承东启西的结合部,已形成“一纵两横”的铁路骨架格局和“一纵三横”的高速公路格局,交通便利,市场辐射半径大,具有发展盐化工产业的区位优势。陕北地区将建成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与快速发展的现代煤化工产业相比,我省盐化工产业的规模和水平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十二五”期间,随着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陕煤化集团北元化工100万吨聚氯乙烯、延长石油精细盐化工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建设,陕北地区将形成较为完善的盐化工产业链,盐化工和煤化工协调发展前景广阔。 虽然有着诸多优势,但目前我省盐化工主要产品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2%,存在着资源勘探力度不够、企业规模较小、以初级产品为主且产品结构单一、新技术研发不够等一些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三)发展机遇 “十二五”期间,全国盐化工产业将进入注重结构调整、提升增长质量的新阶段。盐化工产业及相关上下游企业间的资源重组、高附加值新产品制造技术的研发推广、环境友好型生产工艺的广泛应用等将成为这一阶段盐化工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这也为我省盐化工产业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一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将进一步加快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促进我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二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颁布实施,将拉动我省投资的大幅增长,包括盐化工产品在内的基础工业品有稳定的市场需求。三是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发展历史分析

)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摘要:本文回顾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各阶段的特征。目前,中国石化正在向规模大型化、布局集中化、炼化一体化、生产园区化方向发展。其次, 本文分析了中国石化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来看, 中国石化的空间格局呈现出“东西强、中部弱”, “北方强、南方弱”,“沿海强、内地弱”的分布特征; 辽中南、京津冀和沪宁杭等八大石化产业基地已成为支撑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 中国石化; 空间格局; 集聚 一、中石化的成立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前身是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1983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成立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这年7月12日,中国石化总公司成立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从此,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正式宣告成立。1998年5月26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划转企业交接协议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胜利油田管理局、中原石油勘探局、江汉石油管理

局、河南石油勘探局、江苏石油勘探局、华东输油管理局等12个油田和输油企业划入石化总公司。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 二、总部的区位选择 公司总部是整个公司的中心。其功能是制定影响公司发展方向的战略决策。公司总部最为重要的权力之一就是资金控制。作为一家在香港、纽约、伦敦、上海四地交易所成功发行股票上市的全球性大公司,中石化总部的视野是全球,所考虑的时间尺度也较为长远。因此,总部的区位要求可以概括为:(1)便利的交通运输;(2)及时的信息获取;(3)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基于我国的特殊情况,国有大型企业主管部门多为中央部委和省、市政府。这些机构均位于首都、直辖市和省会。中石化的总部选择也不例外。其总部位于中国首都北京。北京是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中国第二大城市。因此,北京基本能满足中石化总部对区位条件的要求。 图1中石化总部所在地 三、子公司及其区位分布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实业投资及投资管理;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储运(含管道运输)、销售和综合利用;

冰雪产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冰雪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与对策分析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中国冰雪产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国冰雪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冰雪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表示,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冰雪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尤其是我国冰雪产业的核心层(冰雪运动竞赛表演、冰雪运动技能培训、冰雪器械制造业等)价值创造活动能力薄弱。而“相关层”(包括冰雪生态旅游、节庆活动以及文娱表演等,后文简称为“冰雪休闲业”)却成为吸引旅游者消费的主要驱动力,如长春冰雪旅游节、克拉玛依冰雪旅游文化节等等都成为举办地当地经济的重要来源。相关层价值创造活动的游客消费行为具有较大随机性,以运动技能和习惯为基础的消费行为具有持续性、稳定性。因此,我国冰雪产业依然存在巨大发展空间。另外,我国冰雪体育产业消费者的20%是固定的高水平冰雪运动爱好者,不成系统的、初步的滑雪体验性消费人群占到80%,而国外冰雪产业消费人群只包括有5%的初学者人群。 综合分析,未来我国优化冰雪体育产业结构的核心任务在于:保证相关层价值创造能力平稳增长的基础上,加大对冰雪体育产业核心层的投入与扶持,促进核心层价值创造活动能力提升。现阶段,核心层价值创造提升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冰雪装备制造业低端徘徊 国内滑雪板生产经营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东莞、浙江宁波、北京、黑龙江哈尔滨和吉林临江等地区,我国滑雪运动装备制造企业主要经营形式为外商加工和贴牌生产,缺乏知名品牌和核心技术,造成我国冰雪装备自主知识产权品牌过少且竞争力不足。从市场份额来看,国内冰雪运动装备产品市场划分为:滑雪服占市场份额的50%、滑雪手套占75%、滑雪眼镜占73%、滑雪帽占25%。由于缺乏技术竞争力,利润率最高的“滑雪板”、“滑雪鞋”以及“滑雪手杖”市场几乎大部分被国外品牌占领,如久负盛名的滑雪品牌Atomic(阿托米克)?Salomon(萨洛蒙)、bizzard(暴风雪)、Nitro(奈乔)、Voelkl(沃克)等将冰雪装备市场分割殆尽。虽然,我国冰雪制造企业已逐步意识到“低端制造”再难为继,纷纷加速自身产品的科技升级,如2014年6月,冬奥会“三冠王”王蒙创立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其核心业务包括体育产品的生产加工、体育服装出口贸易、体育经纪等多项内容,并表示要打造自主品牌改变国内冰上运动器材被国际品牌垄断的局面。2015年6月“黑龙冰刀”恢复生产启动仪式在齐齐哈尔黑龙冰刀制造有限公司举行,标志我国冰雪装备制造业自主品牌与核心技术开发已经扬帆起航。但是,客观分析未来加强自主创新、科技升级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冰雪体育服务业缺乏合理规划

常德市盐化工产业发展规划(2008-2020年

常德市盐化工产业发展规划(2008-2020年) 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之一,也是化学工业必不可少的基础原料,特别是作为化学工业基础的“三酸两碱”中的盐酸、烧碱及纯碱生产,都是以盐为基本原料。盐化工产品用途极为广泛,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人们的衣、 食、住、行各个方面。 纯碱和烧碱两大工业是我国原盐消费主导行业,其主要产品两碱及液氯、盐酸是轻工、造纸、纺织、建材、化学品等许多工业行业生产的基础原料。近几年,我国两碱的产能和市场需求年年增长,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和消费大国。目前,我国已形成以纯碱和氯碱为龙头,下游产品开发并存的盐化工业格局。而目前由于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对生产纯碱所用原料从海盐向高纯度真空制盐、盐卤的方向转换,离子膜烧碱的发展对高纯度的真空制盐需求量增大,都为盐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加快盐化工产业链延伸步伐,积极开拓精细化工新领域,提供市场需要的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精细化学品和专用化工产品,是中国整体盐化工业的发展方向。 常德市人民政府已将盐化工产业列为十一大优势产业之一,其生产基地主要在津澧地区。市委、市政府要求充分利用储量丰富、分布集中、品质高纯的资源优势,统一规划,在稳定现有制盐、氯碱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

展性能好、附加值高、市场需求大的深加工产品,为常德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产业支撑,将津澧地区打造发展成具有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在全省和湘鄂周边区域具有重要经济地位的盐化工产业基地。 为合理开发利用我市岩盐、芒硝等资源,加快培育壮大盐化工产业,特制订常德市2008至2020年盐化工产业发展规划。 一、产业发展现状 (一)基础资源情况 我市的盐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澧县盐井矿区和曾家河至谭家铺矿区。盐井矿区储量约1亿吨,岩盐矿NaC1含量81.81-96.32%,深度650-800米;曾家河至谭家铺矿区岩盐和芒硝储量丰富,埋深250-320米,厚度13-28米,初步估算盐矿石资源量7700万吨,无水芒硝资源量1200万吨,钙芒硝资源量10亿吨。另外由盐井矿区已探明的矿源延伸到主矿源:澧县盐井--松滋南湖街--公安申津渡三角区贮量初步探明约42亿吨以上。 (二)产业发展情况 近几年来,常德市盐化工产业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抓住市场信息,初步完成了技术改造与投资,已形成规模以上企业4家,正待核准的有首信化工、三鑫化

论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及发展

论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及 发展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谈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武汉工程大学08级化工02班,湖北武汉430073)摘要:石油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本文主要通过对目前我国石油化工的发展规模和面临的挑战两个方面概括和总结了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通过对石油化工行业现状的仔细分析,阐述了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即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未来之路。 关键词:石油化工行业;现状;发展趋势 China's petrochemical industry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ubei Wuhan 430073,China) Abstract: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is the basis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is to promote the country's economy continued to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important pillar industry.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at present our country 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scale and challenge of the two briefly and summari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Through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etrochemical industry careful analysi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of petrochemical industry trend in Chin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that is, the road of the future. Keywords: 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the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trend 石油化工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认真分析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利于保持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趋势、确定行业发展规划,有利于应对目前复杂多变的国际能源形势,有利于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 1 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

精细化工行业产业链分析

精细化工行业产业链分析 一、精细化工定义及特点 一、精细化工定义 精细化工,是生产精细化学品工业的通称。 精细化工具有品种多,更新换代快;产量小,大多以间歇方式生产;具有功能性或最终使用性:许多为复配性产品,配方等技术决定产品性能;产品质量要求高;商品性强,多数以商品名销售;技术密集高,要求不断进行新产品的技术开发和应用技术的研究,重视技术服务;设备投资较小;附加价值率高等特点。 二、精细化工特点 (一)行业周期性较强 我国精细化工行业是受经济波动以及政策影响较大、周期性较强的行业,行业的周期性与经济增长的周期性保持较大的相关性,2008年以来,精细化工行业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大风大浪以及09年国家政策的扶持,2010年开始恢复其正常的发展态势,需求逐渐恢复、行业的景气程度缓慢回升,虽然2012年我国经济开始步入结构性调整,求质量、轻速度,精细化工行业在保持周期性的同时,行业发展步伐以及表现仍然要优于整个经济的表现。 (二)发展依赖科技创新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南》首次提出把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列为主要任务,争取到“十二五”末期形成一批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增长点,把精细和专用化学品率提高到45%以上。与此相关,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生物质能源、生物化工和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新型煤化工等都被《指南》列入了发展方向。精细化工行业具备较高的技术壁垒,要求企业具有较强的新技术开发能力、技术升级能力和技术储备。企业核心技术及持续的研发能力是保证其高速成长的源泉。传统型精细化工产品向高新型精细化工产品转型的关键的桥梁就是技术,所以说科技创新是精细化工行业的重要生产力。 (三)“资源环境压力”和“市场需求潜力”使行业发展面临两难选择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精细化工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精细化工化学工业大多数是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行业,截至2012年,化工行业排放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数量分别占全国工业“三废”排放总量的16%、7%和5%,位居第1、4、5位,和国外比,我国精细化工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水平明显偏高,而排放物处理率明显偏低,行业快速发展势必会带来资源环境问题。例如,我国农药实际使用药效只有35%,其余的65%均以污染源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 市场需求潜力要求行业加快发展。近年来,发达国家大规模向外转移重化工业,造成相关产品的供求出现局部紧张,为我国发展精细化工行业带来机遇,日益增长的内需也为精细

2018年全球冰雪产业市场分析:正处于升级发展阶段 阿尔卑斯地区成为最大滑雪胜地

2018年全球冰雪产业市场分析:正处于升级发展阶段阿尔 卑斯地区成为最大滑雪胜地 全球冰雪产业目前处于升级发展阶段滑雪人群趋于集中度相对较高 目前,全球各国政府都积极组织制定滑雪产业规划、政策法规等,并且非常重视滑雪产业的教育、科研和推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全球冰雪产业目前处于升级发展阶段,在保留着滑雪运动古朴宁静的乡村风格基础上,提供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服务。 目前全球滑雪人群趋于稳定,滑雪人群趋于集中度相对较高,全球接待滑雪人数百万次以上的滑雪场地80%以上集中在阿尔卑斯地区,从而使得阿尔卑斯地区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滑雪胜地。 全球冰雪产业处于升级发展阶段,行业配套日趋完善 全球冰雪产业发展从19世纪中叶开始,1921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决定于1924年在法国的夏蒙尼举行“1924国际冬季体育运动周”活动,在这项活动结束两年后,国际奥委会正式确认这届比赛为第一届冬季奥运会,第一届冬奥会的举办拉开了全球冰雪产业发展的帷幕。从19世纪中叶到2019年,全球冰雪产业发展大致上可以分为起源阶段、蓬勃发展阶段、全面扩张阶段和升级发展阶段。 全球冰雪产业发展历程分析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目前,全球各国政府都积极组织制定滑雪产业规划、政策法规等,并且非常重视滑雪产业的教育、科研和推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滑雪行业的国家或地区性协会和团体,如各国的滑雪协会、滑雪联合会和滑雪俱乐部等大量的民间组织

也对滑雪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们与政府部门相配合,从不同角度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从全球范围看,各国滑雪消费普遍依赖国内市场,国际化程度很低,如法国19%为国内滑雪者。因此,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显然成为增加经营收益的有效途径,国际滑雪产业正朝着多样化、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全球冰雪产业发展特征分析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全球滑雪人数保持稳定,主要集中于阿尔卑斯地区 2019年4月,Laurent Vanat发布《2019全球滑雪市场报告》,从报告数据来看,2009-2018年,全球滑雪人次基本稳定在3亿-3.6亿之间,加上室内滑雪场的话预估人次为4亿。2017/18雪季是今年全球呈现上升趋势的第二年,这是经历了3年下滑之后的积极现象,这样的增长主要由中国引领,但增长并不仅限于亚太地区。事实上,除美国以外的所有其他地区在上个雪季都经历了增长。 2009-2018年全球滑雪人数统计及增长情况

浑南新城发展规划简介

沈阳市浑南新城发展规划简介 1、浑南新城简介 浑南新区沈阳市南面“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面积292平方公里,人口40万,是重点发展高新技术的国家级产业基地,是老城区延伸的新城区,是向“大浑南”辐射的桥头堡,即“现代服务业的中心、研发创新的基地、新兴产业的制高点和展示形象的窗口”。 2、浑南新城规划 浑南新城是沈阳市未来的行政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依托新行政中心、南站综合枢纽、全运村及设施、文化创意、科技总部等五大功能区建设,重点发展现代商贸、商务会展、现代物流、科技研发、文化体育等现代服务业,建设第三代城市典范。 目前,浑南新城建设已全面启动,新城12条82公里“五横四纵”核心区道路主体框架初步确立,桃仙大街、航空路和白塔河路竣工通车,全运路、全运南路和全运北路已具备通车条件。管网、管廊建设工作陆续展开,部分路网管线开始预埋、铺设。全运村及运行中心、沈阳新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正式开工。浑南新城目前规划30余条公交线路,连接沈阳市区和苏家屯等周边区域。 2、浑南新城国家大学科技城 沈阳国家大学科技城毗邻行政中心和全运村,距离桃机国际机场5公里,占地面积约5平方公里,是创新型、生态型、科技型园区。该区将逐步发展成为产学研合作基地、高新技术研发基地、人才培训基地、高校产业生产基地。 目前,沈阳国家大学科技城先期启动1平方公里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引进清华、浙大等10家国内名校及科研院所,在科技城设立科技成果

转化基地及研发中心,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使之成为科技创新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辐射源。并力争将清华引入园区 3、浑南新城航高基地 航高基地是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航空研发、航空制造、临空物流、航空服务等产业,建设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支线飞机、公务机总装基地,规模最大的飞机大部件转包基地,最专业的“一站式”飞机维修基地,实力最强的航空研发、培训基地,东北亚地区最高效、便捷的航运基地和物流基地。 目前,沈阳市政府与中航工业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Q400飞机大部件转包项目投产,沈飞民机公司钣金生产线等5个项目全线开工,南航沈阳维修基地新机库等3个项目即将开工 4、浑南新城出口加工区 出口加工区是封闭式综合出口加工区,具有“境内关外”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打造成为沈阳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沈阳市综合保税物流基地。目前,地域范围扩大至30平方公里,向综合保税区发展,突出保税加工功能。 5、浑南新城欧式国际风情 位于李相地区,以前李村为核心。利用邻近桃仙国际机场的区位优势,加快空港国际旅游城建设。着重发展休闲商务及生态休闲业,加快陨石山森林公园的建设,打造集生态休闲、生态旅游、生态居住于一体的国际化休闲度假小镇。 根据《沈阳经济区城际连接带空间发展规划》的发展要求,要在李相片区强化欧式发展理念,依托李相新城项目开发建设,加快村屯改造、撤村建居步伐,提高村屯绿化、美化、亮化、硬化水平。

石油化工发展趋势及机遇

未来石油化学工业发展趋势及中国创新发展机遇 未来十年,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前夕,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了一批跨国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和高层管理人员,对“未来十年世界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的创新发展机遇”进行深入讨论,用了9个月的时间,五易其稿,形成了“跨国公司看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未来”的研究报告。这个报告在9月11~12日召开的2014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上向业界公开发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李寿生作为报告发布人指出,“第三只眼睛”看中国的全球视野和独到见解,值得全行业认真学习、仔细倾听和深入思考。整个研究报告共分五个部分,4万多字,现摘要介绍其主要观点。 一、未来十年世界石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未来十年,全球石油和化学工业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全球石化产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变化和新的趋势。未来全球石化产业发展的五大新趋势: (一)新兴市场快速崛起,推动全球石化消费市场持续高速增长 1.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推动全球石化市场重心东移 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为全球石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市场空间,并推动市场增长重点由北美、西欧加快转向高速增长的亚太和南美地区。未来十年,亚洲将持续保持全球石化产品需求增长中心的地位。 2.全球石化产业发展速度将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在未来中长期发展阶段,全球石化产业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石化产业发展速度都将超过GDP增速。 (二)原料多元化进程加快,推动全球能源原料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1.页岩气大规模开发推动全球油气供给重心向西转移 北美“页岩气革命”正在推动世界油气工业从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跨越。非常规天然气尤其是页岩气的快速增长,使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产气国。随着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深入推进,全球能源供给的重心将加快从中东向西半球转移。 2.中国现代煤化工重大突破开辟了原料供应新途径 中国对进口石油依赖度的快速增长以及油价的持续高位促使中国使用更多的煤炭来替代进口石油。现代煤化工的技术突破加快了以“煤代油”的进程。中国正在开展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等工程示

盐化工区域发展现状与发展规划

盐化工区域发展现状与发展规划 我国盐化工资源分布 我国盐化工资源主要是以海盐、湖盐和井矿盐三种形式,东部地区生产海盐为主、中部和西南地区生产井矿盐以及西北地区生产湖盐的总格局。 我国盐资源的开发利用,基本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有效保护的原则。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乱开滥采或者非法侵占盐资源。 近年来我国各地结合自身资源优势,纷纷建立盐化工园区,以达到盐化工企业资源共享,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增强盐化工企业竞争力。 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以盐化工为主的工业园区主要分布在陕西、山东、四川、湖北... 中国盐化工园区/基地统计表 江苏盐城盐化工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响水县抢抓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加快推进等重大机遇,陆续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其中盐化工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响水县围绕“保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总体要求,大力发展盐化工特色产业,专门委托原化工部所属的连云港中蓝连海化工设计院编制了盐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并顺利通过市组织的专家评审。目前,5.7平方公里的盐化工产业园内路、水、电、热等基础设施基本配套,盐化工产业链项目加速集聚。2010年上半年,总投资10亿元的东泰矿卤制盐项目启动。该项目采用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生产技术,具有安全环保、出盐率高等一系列优点,与传统的海水晒盐相比,单位面积的生产效率可提升20倍。企业全部达产达效后,可实现年产原盐50万吨,芒硝5万吨,精制卤水75万方的生产规模,实现利税5000万元以上。响水东泰生产的优质矿盐是盐化工产业的基础原料,其正式投产标志着该县盐化工产业链已向上游延伸,盐化工产业链条得以拉长。与此同时,投资10亿元的绿利来化工、投资3.2亿元的大明化工等21个“盐字头”项目也正加速推进。目前响水已有规模以上盐化工企业27家。 滨海经济开发区沿海工业园盐化工产业园以氯碱项目为龙头,一批使用烧碱、氯气、氢气、盐酸等基础化工原料企业为配套,逐步构筑以“氯碱化工”为主体

三门县滨海新城产业发展规划

三门县滨海新城产业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前言 第一部分规划依据、目的及背景 第二部分总体思路和目标定位 第三部分产业发展规划 第四部分支撑服务体系

前言 三门,位于浙东沿海三门湾畔,地处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东濒三门湾,南接临海,西枕天台,北邻宁海。大陆海岸线长167公里,海域约481.7平方公里。全县总面积为1510平方公里,辖10镇4乡,总人口40万。 三门是连接宁波、温州的大陆桥,为长三角经济区南翼,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宁波机场、黄岩机场、北仑港、海门港距县城均在100公里之内;甬台温、上三线高速公路穿境而过,104国道、甬临省道、台州沿海大通道交汇境内;健跳港为天然深水良港,常年不淤,为省定台轮停泊点,健跳港区是台州港六大港区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三门人民凭着永不屈服、敢闯敢拼的精神,在资源相对缺乏、经济相对落后的条件下艰苦创业、奋力拼搏,走出了一条具有三门特色的工业兴县的道路。2003年底,全县共有工业企业19000余家,其中国有和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为68家;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58亿元,其中国有及5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6.2亿元;已经形成了橡胶、机电、化工、工艺品等四大支柱行业。1978年~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0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人均GDP 万元。 当前,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动,三门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众多新的机遇与挑战。滨海新城建设,是三门在本世纪头二十年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是“三港三城”建

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滨海新城,是三门在新形势下贯彻中央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加快崛起、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争先进位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省委省政府建设温台沿海产业带的战略安排、实现台州区域均衡发展的客观需要。根据滨海新城建设要求,特编制本规划,主要提出关于区块今后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本规划范围为三门滨海新城,主要由东部珠游溪北侧用地、晏站涂围垦工程及花鼓漫岛构成,规划总用地3057.5万平方米。规划基准年为2004年,根据开发时序,近期为2005~2010年,中期为2011~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规划以近中期为主。 第一部分规划依据、目的及背景 一、规划依据 1、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 2、台州市生产力布局规划(送审稿) 3、《台州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 4、台州市五大主导行业发展规划 二、规划目的 (一)确立滨海新城的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是建成三门城市东扩的综合发展区,全县生产力布局的

某县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编制导则

目录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3) 4 编制程序 (4) 4.1 选择编制单位 (4) 4.2 现状调查及资料分析 (4) 4.3 规划编制 (4) 4.4 规划评审与发布 (4) 5 主要内容 (6) 5.1 总论 (7) 5.2 区域概况 (8) 5.3 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10) 5.4 产业发展 (11) 5.5 总体布局 (11) 5.6 危险化学品运输 (13) 5.7 防控措施 (13) 5.8 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及设施规划 (14) 5.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管 (15) 5.10 规划效果预测 (15) 5.11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5) 5.12 附图及附件 (16)

6 编制格式 (16) 6.1 封面 (16) 6.2 批准页 (16) 6.3 目次 (16) 6.4 印刷与装订 (17)

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编制导则 1 范围 本导则规定了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编制的程序、内容和方法。 本导则适用于县级以上安全监管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内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化工园区(化工集中区)的安全发展规划编制可参照本导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导则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导则。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导则。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 《国务院关于印发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发〔2011〕47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11〕47号)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08〕26号)

石油化工项目规划建议

石油化工项目规划建议书编制时间:2013.11

一、产品方案: 该产品方案选择方向: 一是:以山东华鸿股份有限公司所需的乙二醇和PTA为基础向前前延伸产业链条; 二是:多产化工原料,为未来进一步向后延长化工产品链条做好储备,以实现效益最大化和应对市场挑战而灵活选择深加工产品。 三是:不与三大石油公司争夺汽柴油市场。 为此,本次规划的基础产品是:乙烯、丙烯和芳香烃,同时生产乙二醇和PTA和副产液化气。日后可根据市场需要择期生产如下产品(目前市场较好): 1、以乙烯为主与苯生产聚乙烯; 2、以乙烯为主生产乙烯-醋酸乙烯酯(EAV); 3、以丙烯为原料生产聚丙烯、环氧丙烷或丙烯腈; 4、以苯或乙苯为原料生产苯乙烯; 5、可将液化气中的C4、C5中烯烃分离生产各种烯烃产品,如 丁二烯、聚异丁烯、顺丁橡胶、丁苯橡胶等; 表一:产品方案

二、产能 表二:产品数量表 三、原料 目前国内原油进口没有放开,因原油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且60%以上依赖进口,因而今后一段时间放开可能性较小。国内三大石油公司除炼原油外,开始炼制重质油的比例也逐年上升,再加上山东地炼及周边得河北、河南地炼大规模扩张,不仅国内石脑油原料紧缺,国内重油原料也将继续趋于紧缺,因而我公

司石化项目今后只能依靠进口国外的重油或燃料油为主,当然也可考虑国内液化石油气的深加工制乙烯、丙烯或芳构化制芳香烃,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已走这条路,但经济性也很难预测,液化石油气价格会否因为大量利用液化石油气深加工以及京津唐与山东周边燃煤炉改气炉而盘升,仍然未知。 因采用的重油来源不同,选择的加工路线会有不同,因而要充分调研不同来源的重油的市场情况,以便选择合理加工路线。 四、重油炼化线路示意图

鞍山经济开发区精细化工产业规划

鞍山经济开发区精细化工产业规划 鞍山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12年11月6日) 根据省、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产业要求,鞍山经济开发区将规划建设以煤焦油深加工、工程塑料为线的,集生产、研发、试验检测、展示交易等基础功能为一体的精细化工产业园。 一、精细化工产业现状 精细化工产业是鞍山经济开发区四大主导产业中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科技含量最高,附加值最大,竞争力最强的产业。经过六年多的培育和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已呈蓬勃发展态势,并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开发区新材料产业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已利用面积3.076平方公里。 截至目前,开发区精细化工项目有 成及在建31个、拟开工10个),总投资超过 (其中建成及在建66.3亿元、拟开工17.4亿元)。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为20亿元。鞍钢60万吨/年煤焦油项目,15万吨/年苯加氢项目、中钢热能院16万吨针状焦项目、国锐化工5万吨尼龙66盐项目等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牵动力的的重大化工源头项目已陆续实施并竣工投产。

以鞍钢60万吨煤焦油集中加工项目为主体的全国最大的百万吨煤焦油集中加工基地即将形成;以中钢热能院16万吨针状焦项目为代表的全国最大煤焦油精深精制加工基地初具规模;以国锐化工5万吨尼龙66盐项目为核心的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尼龙66干盐产业基地已形成,其二期5万吨尼龙66树脂切片和10万吨工程塑料项目实施后,将成为东北地区最大尼龙和工程塑料生产基地;以鞍钢贝克吉利尼水处理有限公司年2万吨水处理剂项目、鞍山市华隆合成香料制造有限公司合成乙位突厥酮项目、国科生化公司左旋肉碱项目为代表的新型高档有机颜(染)料、环保型溶剂、助剂等一批高技术项目实施为起点,一个高技术、环保型精细化工材料深加工产业基地正在日益壮大。 三、精细化工产业园发展规划 (一)发展定位 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以核心企业为龙头,以重大项目为切入点,以“园区化、集中化和上下游一体化”为发展模式,以开发区10平方公里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区为载体,依靠东北地区雄厚的化工产业基础优势、丰富的基础化工原材料优势和我市独特的煤焦油资源优势、人才资源以及科研优势,重点发展煤焦油精深深加工、工程塑料、涂料、精细新材料产业,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国内技术装置最先进、企业集中度最高、加工程度精

吉林省冰雪旅游产业总体规划

吉林省冰雪旅游产业总体规划 项目名称:《吉林省冰雪旅游产业总体规划》 委托客户:吉林省旅游局 项目背景: 吉林作为国内冰雪资源大省,拥有丰富的冰雪资源和有利的区位条件,但是其冰雪旅游市场及产品开发却一直落后于邻省——黑龙江省,与成为冰雪旅游强省的目标仍有相当距离。面对目前国内冰雪旅游市场快速发展的机遇和国内多个冰雪资源大省激烈的竞争与挑战,吉林省旅游部门充分意识到开发冰雪旅游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故期望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积极把握国内冰雪旅游新兴市场快速发展的机遇,激活省内冰雪资源的潜力,推进冰雪旅游及其相关产业的大力发展。 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在参与项目前期竞标并中标的前提下,有幸承担了《吉林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任务。冰雪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形式在国内兴起,黑龙江、河北等地先后进行了滑雪旅游产业的专项规划,为各自区域内的冰雪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国内其他地区如新疆、内蒙等地也都依托自身丰富的冰雪资源开始面向国内重点的客源市场开发特色冰雪旅游产品。 项目期限: 本规划为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为使本规划与相关规划对接,确定规划期限为 2010~2020年。 规划意义: 国内首个冰雪旅游产业规划,第三例相关冰雪旅游的专项规划 另外两例规划分别是《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发展规划》,2003年由世界旅游组织及黑龙江人民政府共同编制完成;《河北省张承地区滑雪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09年由河北省旅游局与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共同编制完成。 规划将推动吉林由冰雪资源大省发展成为冰雪旅游强省。 目前国内能称为“冰雪旅游强省”的只有黑龙江省。吉林省作为冰雪旅游资源大省,一直以来由于对自身冰雪旅游产业的培育发展不足,使得冰雪资源大省没有发展成为冰雪旅游强省,本次规划将通过有效的产业规划手段,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整合相关产业,培育发展冰雪旅游产业,从而将吉林发展成为冰雪旅游强省。 冰雪旅游产业将成为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中新的经济支柱产业 冰雪旅游产业将在吉林省旅游产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必须发挥其支柱性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