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隧道施工过程中需注意问题分析论文

关于黄土隧道施工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分析【摘要】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在道路施工过程中,所面临的地质地貌状况也越发复杂,通常会遇到一些会穿越隧道的情况,在此过程中,黄土隧道的开挖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环节,黄土容易坍塌,对隧道造成影响,因此,加强对黄土隧道开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将从黄土隧道坍塌的原因作出分析,并探究黄土隧道开挖的施工工艺,提出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黄土隧道,开挖过程,存在问题,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我国是黄土分布很广泛的地区,尤其在华北、西北以及东北这些地区。近几年来,在公路和铁路建设中黄土隧道的数量很多,在施工和设计过程中难度也很大。黄土隧道在我国具有很独特的特点,比如说在施工过程中很难预注浆、很容易出现塌方的现象,也很容易被水湿陷等。而且在造价上黄土隧道的成本也比较高,我国修建隧道和隧道连拱的经验比较少,这样很不利于我国黄土隧道的大规模建设。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使用具有可行性的工艺,还要注意隧道施工的质量,这样才能保证隧道的正常使用。

二、黄土隧道易坍塌的原因

1.土体内自由水的渗透

由于开挖前黄土中的孔隙裂隙水存在于被封闭的环境中,处于平衡状态,是近乎静止的,在没有外来压力的情况下,不会产生渗

隧道 论文

金竹林隧道施工中产生的问题 1 文献综述 1.1隧道概况 金竹林隧道全长3249m,位于云南省大关县与彝良县的交挢处。地处乌蒙山区,属四川盆地至云贵高原的过度地带,高中山峡谷地貌。 隧道进口为双线车站大跨段,位于块 石堆积体中,并穿越团山断裂带,积土 较厚。大跨段设有全圆格栅钢架,拱部 超前小导管注浆。隧道衬砌断面多,进 口段双线车站485m有7种不同的衬砌断 面,单线隧道中有14种不同的衬砌断面。 进口主体工程完工用时21个月,共施工1313.5m,其中双线车站大跨段485m,单线825.5m。最高月成洞133m。出口端与金竹林大桥相连,桥台施工与隧道施工相互影响较严重。隧道内涌水较大,且出口为反坡施工,抽水困难,隧道围岩复杂,部分围岩非常软弱,节理发育,容易坍方。出口端,计155m为坡积层,采用长管棚施工。出口施工共计22个月,完成1935m,平均月成洞88m,最高月成洞137.5m。 1.2技术方案 金竹林隧道在建成以后,尚未投入运营 时,隧道内出现多处大量渗水现象,未下雨时 是渗水,下雨时是喷水,路面积水严重。对于 空洞较大的地段,采用泵送混凝土进行回填, 对于渗漏水严重的地段,采取注浆封堵,并对 整条隧道进行凿槽引排。 在隧道部分地段存在有空洞,时间一长就形成了暗藏的“蓄水池”,造成隧道内都出现渗漏水现象,于是在现场施工中采用泵送C15 混凝土进行回填。因隧道进出口端渗漏水现象非常严重,从而决定在对中墙上方围岩进行压密注浆,对其

上方围岩裂隙进行充填,堵塞渗水通道。[1] 金竹林隧道受地质构造影响,隧道穿越地层围岩节理裂隙发育,稳定性差,由于初期支护抗力不够,引发坍方段及前方断层破碎,其主要为“滞后工作面坍方”。最后处理该问题,采用密排小导管超前支护方案,即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密排布设小导管,利用小导管的支护抗力,按新奥法施工原则进行安全施工。由于各坍方段地质、土压力均有所差,所以每段采取的方法细节上都有不同。[2] 金竹林隧道均处在古滑坡地质区,与岩层走向基本平行一致。出口段右洞二衬施工完成后,在进行左洞深部开挖时发生坍方,导致右洞YK49+890~YK50+933段43 m范围内的二衬拱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 经过一系列研究,最后确定破裂区设计采用小导管钻孑L单液注浆补强,中间严损段(YK50+904~916)重新换成钢筋混凝土拱,两端裂缝段(YK49+890~YK50+904,YK50+916—933)进行环氧树脂浆液处理的方案。小导管注浆及换拱处理后效果较好。经过长时问的监控量测确定隧道的变形达到稳定时,再采用环氧树脂进行注浆法修补二衬裂缝,使裂缝封闭。[3] 综上三个为金竹林隧道施工中所产生的问题,经过研究,已得出很好的解决办法。 2 技术思考 隧道内排水一般均采用排水沟方式,类型主要有中心排水沟和路测排水沟,

高速公路工程重难点分析

高速公路工程重难点分析 根据本合同段的工程内容、数量以及施工难度,隧道工程**** 隧道为我合同段的控制性工程作为本合同段的重点、难点工程。本标段****隧道,设计为三车道(设计净宽14.5m),出口段500米设计净宽17米,并设有紧急停车带,工程地质情况复杂,进出口坡度相对较陡,坡面覆盖浅层坡基层,易坍塌;洞身 al+pl eol)硬)硬塑粉质粘土、下更新统(为第四系中更新统(QQ12塑黄土、第三系(N)粘土岩组成,岩土裂隙发育,遇水、暴露2易开裂崩解,具有膨胀性,在隧道开挖过程中需采用安全可靠的支护方案。隧道设计为分离式隧道:净宽14.5m,净高5米,为典型的大跨度黄土隧道,需采用大跨度黄土隧道施工技术。同时设有紧急停车带,三车道黄土大跨径黄土隧道设置紧急停车带为全国首例,施工难度大。 1.1技术难点分析 1、针对大跨度黄土隧道,如何保证开挖拱角不失稳坍塌是本工程的难点。 2、隧道结构复杂,洞口段、滑坡地段、正洞与横洞交叉处施工是隧道安全、顺利建成的关键。 、根据设计文件提供的地质水文调查,洞内有线状渗水,3. 如何解决洞内排水问题,避免水对隧底黄土的浸泡降低地基承载力的问题。

4、全国首例三车道设置紧急停车带,确定何种开挖工艺才能保证洞身安全和施工安全,安全渡过该段施工。 5、针对设计采用的双侧壁施工法和CD施工法,在较小的施工空间内如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效率。 6、为满足施工进度的要求,需制订隧道冬季施工技术措施。1.2 控制工程技术要点(隧道工程) 1、首先做好洞顶、洞门及洞口的防排水系统工程,并妥善处理好陷穴、裂缝,以免地面积水浸蚀洞体周围,造成土体坍塌。 2、在含有地下水的黄土层施工时,洞内外排水沟应进行铺砌,必要时应配合井点降水等将地下水位降至隧道衬砌底部以下,以保施工顺利进行。 3、在干燥无水的黄土层中施工,应管理好施工用水,不使废水漫流。 4、如发现工作面有失稳现象,应及时用喷砼封闭,加设锚杆、架立钢支撑等加强支护。 5、施工时要特别注意拱脚与墙脚处断面,严禁超挖,若有超挖采用同标号喷射砼进行补平,如发现该处土体承载力不够,应立即加设锚杆或采取其它措施进行加固。 6、在开挖与浇筑仰拱时,为防止边墙向内位移,宜采取短进尺临支护。. 7、喷射机所用的压力,一般以不超过0.2Mpa为宜。 8、钻锚杆孔时,宜采用干钻,锚杆采用早强砂浆式锚杆、自进

黄土隧道施工工艺工法范文

黄土隧道施工工艺工法 为了预防在黄土中开挖隧道的大变形和坍塌问题,采用台阶分布开挖法(又称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结合喷射砼及时封闭开挖面,用超前管棚支护、钢拱支撑、挂网、打锚杆等来加强土体强度及限制围岩应力重新分布,实施短开挖,快循环来减少对土体的扰动,是目前黄土隧道施工的较完整的方法。 1.施工方法及工艺要点 1.1根据工地实际情况,设计并施打超前管棚。钢管真径一般为ф60 mm,长4.5m,间距30cm,外插角20,首尾相接长度不少于1.5m。钢管内充填20号砼或者水泥砂浆。 1.2上半断面人工用风镐及电铲掏槽。掏槽宽度约1m,纵向掏槽深度每次约0.8m。 1.3开挖后立即射砼封闭断面。喷射4cm厚的20号砼,封闭开挖断面,以免孔隙水从断面处渗出,而使土体失稳。 1.4架钢拱及挂网。钢拱规格为Ⅰ20a,按设计断面计算用量。拱架之间的间距依每次开挖长度约为0.8m,每榀钢拱纵向用ф20钢筋连接,钢筋间距1.2m。管棚尾端焊接于拱架腹部,以增强共同支护作用。ф8钢筋网格间距为20cm×20cm。 1.5喷射砼填充钢拱间空隙。拱架与开挖轮廓之间的所有间隙用20号砼喷射充填密实,先喷拱架与轮廓之间空隙,再喷拱架,然后再喷拱架之间,直至喷到规定的厚度。 1.6按上述1-5的方式开挖5m左右后,开挖支撑掌子面的核心土支持部分。

1.7在上半断面初期支护稳定的条件下,开始开挖下半断面:首先通过在上半断面的钢拱的拱脚打注浆锚杆,以防止拱架及围岩变形与下沉。钻进后进行注浆,两侧以等间距各打5根锚杆。经过做试验,这样的锚杆与黄土结合后,抗拨力可达8t以上。 1.8开挖出碴完成后立即喷射砼封闭围岩,然后架钢拱支撑和挂网,经分层喷射砼直到设计厚度。再铺设土工布防水板,做二次衬砌。

黄土隧道施工要点

黄土地区隧道施工功法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0901班 黄松 学号090210127

黄土地区隧道施工功法 黄土隧道概述。黄土是第四系堆积的大陆沉积物,是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并有针状孔隙、垂直节理的特殊土。《铁路工程地质技术规范》(TBJ12-85) 将黄土划分为黄土和黄土质土两大类。按形成时代和结合工程建设的特点,又将黄土分为老黄土和新黄土、非湿陷黄土和湿陷黄土等。施工大断面黄土隧道时,由于黄土本身土体强度低、开挖过程中地层失去平衡内应力重新分布、施工振动、施工工艺不当等因素等影响,都会引起隧道围岩下沉、大变形或坍塌等严重后果,给隧道施工质量、安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隧道出口段实际黄土的地质情况及土层特性,为了预防在开挖过程中隧道的大变形和坍塌问题,采用台阶分布开挖法(又称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结合喷射砼及时封闭开挖面,用超前管棚(锚杆)支护、钢拱支撑、挂网、打锚杆等来加强土体强度及限制围岩应力重新分布,实施短开挖,快循环来减少对土体的扰动,并结合本隧道复合式衬砌设计情况及相应规范要求,参照我公司近年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特将施工过程的控制要点汇编如下,望各队、管理组严格遵照执行,确保庆兴隧道安全、优质、高效地施工。 施工方案的选定。应兴隧道按新奥法组织施工,严格遵循“超前探、管超前、短进尺、强支护、勤量测、紧衬砌”的原则。用先进量测技术取得围岩状态参数,通过对信息、数据的综合分析和处理,判定地质变化,反馈于设计和施工,实行动态管理信息化施工。根据情况,明洞及洞口部分可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修边;下穿公路浅埋段采用大管棚法超前支护、公路面铺设厚钢板后,按交叉中隔壁(CRD)开挖法施工;洞内Ⅴ级黄土围岩采用预留核心土短台阶七部开挖法施工;Ⅳ级黄土围岩采用预留核心土台阶开挖法;斜井采用预留核心土短进尺全断面法;洞身开挖均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实施,出碴采用侧卸式装载机配合挖掘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衬砌采用整体液压衬砌台车,砼由自动计量拌合站拌合,运输罐车运输,输送泵泵送入模灌筑,二次衬砌全断面一次施作。 隧道施工应严格按照工程部下发的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等技术文件内容规定,初期支护应紧跟开挖面及时施作,尽快封闭。 洞口工程施工前,应先检查边、仰坡以上的山坡稳定情况,清除悬石或土体。

坚硬围岩隧道施工方法论文

浅谈坚硬围岩隧道施工方法 摘要:隧道施工的原则是尽量保护围岩,想办法加强围岩的自支护能力,施工中采取的一切措施都是为了保护围岩。保护围岩的措施应视围岩的性质、围岩的原有支护能力而采取不同的爆破方法,本文论述了硬围岩隧道施工方法。 关键词:隧道坚硬围岩施工爆破方法 abstract: the principle of tunnel construction is try to protect the surrounding rock, try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supporting the construction, all the measures are taken to protect the surrounding rock. protection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and depending on the nature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measures, the original support ability and surrounding rock by different blasting metho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hard rock tunnel construction method. keywords: tunnel construction blasting method of surrounding rock hard 中图分类号:u4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隧道施工的质量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围岩的伤害程度,二是支护和衬砌的效果,这两个问题是我们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忽视的问题,施工中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的把围岩的损伤程度控

公路黄土隧道施工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公路黄土隧道施工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黄土具有垂直节理发育、透水性好、遇水易软化变形等特性,含水量的变化对围岩的强度影响很大。同时,黄土隧道一般埋深较浅,浅埋、偏压问题普遍存在,在雨季施工和施工方法不当的情况下,极易导致施工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为确保公路黄土隧道的施工安全及工程监理质量,现将黄土隧道的施工技术要点予以下发,请各相关单位遵照执行。 一、前期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结合外业勘测情况,优化隧道线型设计,不应设计黄土连拱隧道,尽可能少采用小净距隧道。 2、黄土隧道设计中,要进行细致的现场踏勘,并加强隧址区域的地质勘察工作,以便于掌握详细的隧址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3、设计要有效地查明确黄土隧道洞顶陷穴、冲沟、裂缝和落水洞等的位置,分析对隧道施工及运营的影响,并提出处治范围和处治措施。 4、设计图纸要明确隧道地基承载力的要求,承载力不足时应提出相应的处治措施。 5、设计阶段要对黄土隧道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6、设计单位应做好设计服务工作,开工前应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强调施工必须注意的事项。 二、安全评估及施工准备

1、隧道施工前,应由建设管理单位组织相关专家结合设计单位编制的“隧道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对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及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进行审查。 2、施工单位必须认真进行地表普查,对隧道上方及周围对隧道施工及运营有影响的冲沟、陷穴、落水洞、地裂缝等进行处治。 3、在隧道进洞前,建设管理单位应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核定洞门位置,明确进洞方案。 4、隧道进洞及施工过程中应准备必要的足够数量的应急抢险物资,以确保在隧道出现险情时可及时组织抢险,如备用工字钢、方木及成品钢拱架等,数量必须满足二排扇形排架支撑和掌子面支撑所需材料。 5、认真贯彻落实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各项保证措施。 6、衬砌台车、仰拱栈桥应在进洞前制作、拼装完毕。衬砌台车长度一般不大于9m,栈桥长度一般为5m。 7、制定合理的隧道施工工期,不得随意压缩工期。 9、隧道内必须在施工掌子面设置逃生通道。通道可采用长度大于50m、直径大于600mm的钢管,壁厚不小于10mm。 三、隧道施工技术要点 把握“一短、两快、三严、四及时”的施工要点。即短进尺;快循环、快封闭;严格工艺、严格标准、严格管理;及时支护、及时量测、及时反馈、及时二次衬砌;用双控法保证隧道施工早成环,确保黄土公路隧道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隧道工程施工论文

● 1 洞门的作用[1] 隧道洞门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隧道洞门可以减少洞口土石方开挖量。洞口段范围内的路堑是根据地质条件以一定坡率开挖的,当隧道埋至较深时,开挖量较大,设置隧道洞门可以起到挡土墙的作用,减少土石方开挖量。 (2)稳定边坡、仰坡。修建洞门可以减小引线路堑的边坡高度,缩小正面仰坡的坡面长度,使边坡及仰坡得以稳定。 (3)引离地表水流。地表水流往往汇集在洞口,如不排除,将会侵害路线,妨碍行车安全。修建洞门可以把水流引入侧沟排走,确保运营安全。 (4)装饰洞口。洞口时隧道唯一外露部分,是隧道的正面外观。修建洞门可以起到装饰作用,特别在城市附近、风景区及旅游区内的隧道更应配合当地的环境,给予艺术处理,进行美化。 ● 2 隧道洞门设计形式[2] 根据隧道洞口所处的地形、地质条件,洞门形式也有所不同,主要有如下几种: 2.1 洞口环框 当洞口石质坚硬稳定(I-II级围岩),且地形陡峻无排水要求时,可仅修建洞口环框,以起到加固洞口和减少洞口雨后滴水的作用。

2.2 端墙式(一字式)洞门 端墙式(一字式)洞门是最常见的洞门。它适用于地形开阔、石质较为稳定(II-III 级围岩)的地区,由端墙和洞门顶排水沟组成。端墙的作用是抵抗山体纵向推力及支持洞口正面上的仰坡,保持其稳定。洞门顶排水沟用来将仰坡流下来的地表水汇集后排走。 2.3 翼墙式(八字式)洞门 当洞口地质较差(IV级及以上围岩),山体纵向推力较大时,可以在端墙式洞门的单侧或双侧设置翼墙。翼墙在正面起到抵抗山体纵向推力,增加洞门的抗滑及抗倾覆能力的作用。两侧面保护路堑边坡,起挡土墙作用。翼墙顶面与仰坡的延长面相一致,其上设置水沟,将洞门顶水沟汇集的地表水引至路堑侧沟内排走。 2.4 柱式洞门 当地形较陡(IV级围岩),仰坡有下滑的可能性,又受地形或地质条件限制,不能设置翼墙时,可在端墙中部设置2个(或4个)断面较大的柱墩,以增加端墙的稳

浅埋隧道施工技术研究毕业论文

浅埋隧道施工技术研究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1) Abstact (2) 目录 (3) 1 绪论 (6) 1.1 浅埋隧道的简介 (6) 1.1.1 浅埋隧道的判断 (6) 1.1.2 浅埋隧道的特点 (6) 1.2 浅埋隧道施工技术研究现状综述 (7) 1.2.1 国外的现状 (7) 1.2.2 国浅埋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7)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方法和容 (7) 1.3.1 研究意义 (7) 1.3.2 研究方法 (8) 1.3.3 研究容 (8) 2 浅埋隧道施工工艺及特点 (9) 2.1 明挖法 (9) 2.2 盖挖法 (10) 2.2.1 盖挖顺作法 (10) 2.2.2 盖挖逆作法 (12) 2.2.3 盖挖半逆作法 (14) 2.3 浅埋暗挖法 (15) 2.3.1 浅埋暗挖法简介 (16) 2.3.2 浅埋暗挖的优点 (16)

2.3.3 浅埋暗挖法施工步骤: (16) 2.3.4 浅埋暗挖法的核心技术 (17) 2.3.5 浅埋暗挖常用施工方法 (18) 2.4 盾构法 (22) 2.4.1 盾构施工流程 (22) 2.4.2 盾构施工法优点 (23) 2.4.3 盾构施工法存在的缺点 (23) 2.4.4 盾构法施工适用围 (24) 3 浅埋隧道施工技术分析 (25) 3.1 明挖法施工技术要点 (25) 3.1.1 放坡开挖技术 (25) 3.1.2 型钢支护技术 (25) 3.1.3 连续墙支护技术 (27) 3.1.4 混凝土灌注桩支护技术 (27) 3.1.5 土钉墙支护技术 (27) 3.1.6 锚杆支护技术 (28) 3.1.7 混凝土和钢结构支撑支护方法 (29) 3.1.8 明挖法三种基本类型: (29) 3.2 盖挖法施工技术分析 (30) 3.2.1 盖挖逆作法的施工计划 (30) 3.3 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要点 (31) 3.3.1 浅埋暗挖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31) 3.3.2 常用的辅助工法 (32) 3.4 盾构法施工 (34) 3.4.1 盾构法施工准备工作 (34) 3.4.2 盾构施工变形与沉降控制 (34) 4 工程应用分析 (36) 4.1 工程概况 (36) 4.2 浅埋土质地层施工基本原则 (36)

黄土隧道施工专项方案

目录

黄土隧道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新建隧道延长米/5座,占管段长度的%,前岭隧道长1807m,是管段内控制性工程; 工程地质条件 1)地层岩 地表为厚度不等的Q1~3的黄土质土,硬塑,局部可见成层分布的姜石。本段下伏为E泥质粉砂岩及含砾砂岩,其下为Z细晶白云岩,细晶~中晶结构,薄~中厚层,夹有燧石条带,产状较为稳定。 2)地质构造 测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具有典型的地台双层结构:结晶基底和盖层。基底岩浆活动频繁,变质变形强烈复杂。由于盖层厚度差异较大,该段隧道仍有穿过基底地层及其构造带的可能。 3)地震动参数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地震动反应谱周期。 4)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黄土遇水易湿陷,该段表层饱和砂质黄土,可能会液化。 工程水文条件 1).地表水 本工区范围属黄河流域洛河水系,洛河为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洛南县,呈西东流向,经洛南、卢氏、洛宁、宜阳、偃师等在偃师槐庙村与伊河相会,形成伊洛河,后经巩义市神堤村汇入黄河,总流域面积18881km2,干流长,河道平均比降%。洛河卢氏县境内长113km,控制流域面积2425km2,主河床平均比降%,本工区跨越的主要河流有洛河、范里河、文峪河等。 区域内河谷的特点是落差大,水流急,弯曲度大,峡谷河段长,支流多,水量分布不均,且随季节性变化很大。经调查,旱季沟谷多水流小甚至断流,洪水季节水量大,甚至出现山洪,据当地老百姓讲,洪水期豫西大峡谷水面将高于地面2m以上。 2).地下水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按其赋存空间及区内地层岩性及构造可分为:可溶岩岩溶水、基岩裂隙水(含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等类型,各地下水类型的主要特征详述如下: (1)岩溶水 分布于隧道可溶岩段,赋存于裂隙、溶隙及溶洞中,由于地层主要为白云石大理岩,岩溶裂隙及溶洞弱发育,岩溶裂隙连通性稍差,岩溶水整体水量不大。 (2)风化裂隙水 主要赋存于强风化的基岩裂隙中,岩体受风化影响而破碎,透水性较强,含水较均一,水量总体较小,一般风化裂隙水在地表0~30m深较发育,出口附近花岗岩埋深较浅段地层内的裂隙水对隧道工程影响较大。(3)构造裂隙水 赋存于构造破碎带之中,主要分布于沿线的断层带附近及深部地区,随着深度的增加,裂隙的张开程度及连通性逐步减弱,其含水性随之逐步降低,其含水性具有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弱的特点。深部主要为沿着部分张开构造裂隙或断层带脉状裂隙水。 编制依据 (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7-2003;

隧道施工测量方法论文

浅谈隧道施工测量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摘要:工程测绘是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地理信息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其公益服务性在于它是直接为政府宏观决策服务,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及时、适用、可靠的测绘保障,为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提供服务;其基础性在于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农林、水利、土地、矿产、城建等部门的规划设计。本文主要介绍隧道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及施工人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隧道施工测量;综合实践;检验检测 中图分类号: u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is for the national economy, national defense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 provide basic, fundament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of public welfare undertakings, the public service is that it is directly for government macro decision service, for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and provide timely and reliable surveying and mapping security, rich people’s material and cultural life provide services; its basic is widely used in energy, transportation, agriculture, forestry, water conservancy, land, mineral resources, urban construction department of planning and design.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sic

黄土隧道施工技术小结

黄土隧道施工技术小结 一、前言 大部分的黄土具有湿陷性,下沉稳定的黄土在受水浸湿后,土结构迅速破坏,并产生显著下沉,对隧道施工产生巨大的威胁。因此,选择怎样的施工工艺、工法,这个将直接关系到黄土隧道施工的安全、稳定,而我局晋中南项目部大部分隧道恰好为黄土隧道,本文结合历年来前辈们对黄土隧道施工的经验及作者在工作、学习中的一些认识,总结出一些黄土隧道的施工方法及工艺要点,希望能给正在施工的黄土隧道的施工员一点点启示和帮助。 图1 三台阶七步流水法动画效果图 图2 三台阶七步流水法现场效果图

目前,黄土隧道开挖一般采用三台阶七步流水法(图1、图2)。该方法由中铁十二局集团首创,广泛的应用在黄土隧道施工中,能很好的满足黄土隧道的施工要求。开挖顺序如图2中数字所示。其中第1步为上台阶环形土开挖,留核心土。2与3错开2~3m,4与5错开2~3m。第6步为依次开挖上、中、下核心土,第7步为隧底开挖。 黄土隧道施工的原则:管超前,短进尺,强支护,严治水,早封闭,勤量测。下面将从以上6个方面对黄土隧道施工技术进行总结。 二、详细论述 1.管超前 1.1超前管棚 管棚法被认为是隧道施工中解决冒顶最有效最合理的方法。黄土隧道进洞和出洞必须设置超前管棚。掘进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需要打超前管棚。超前管棚的设置需要把握的主要是管棚的布眼、外插角和环向间距。管棚的直径按设计选取。如需连续设置管棚,管棚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5m。如果管棚长度不够需连接加长,优先考虑螺纹连接,也可以采用套管焊接,但不允许对焊后直接使用。 1.2超前小导管 超前小导管一般采用直径38~50mm的无缝钢管制作。在小导管的前端做成约10cm长的圆锥状,在尾端焊接直径6~8mm钢筋箍。距后端100cm 内不开孔,剩余部分按20~30cm梅花形布设直径6mm的溢浆孔。施作超前小导管应该注意的问题有:注浆眼的布置、外插角、孔口止浆封堵、注浆压力控制等。小导管需配合钢拱架使用,按布置的注浆眼位置焊穿钢拱架中隔板钻眼,完成后将导管顶入岩层。打入后用塑胶泥封堵孔口导管与孔壁间隙,并在导管附近及工作面喷混凝土,以防止工作面坍塌。注浆过程

公路黄土隧道施工技术要点

公路黄土隧道施工技术要点 山西省交通运输厅 二〇一一年九月

前言 我省地处黄土高原,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黄土隧道的设计较为常见,由于施工管理经验较为欠缺,建设过程中存在不少安全和质量方面的问题。为了切实解决当前黄土隧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省厅在部颁规范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公路黄土隧道施工技术要点》。 该要点是在现行隧道工程设计、施工规范的基础上,结合我省黄土地区地质特点编制而成,主要对现行规范未包含的内容结合我省实际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要点明确,指导性强,强化了黄土隧道施工组织的薄弱环节,要点的出台将对提高黄土隧道的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黄土具有垂直节理发育、透水性好、遇水易软化变形等特性,含水量的变化对围岩的强度影响很大。同时,黄土隧道一般埋深较浅,浅埋、偏压问题普遍存在,在雨季施工和施工方法不当的情况下,极易导致施工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为确保公路黄土隧道的施工安全及工程质量,现将黄土隧道的施工技术要点予以下发,请各相关单位遵照执行。 一、前期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结合外业勘测情况,优化隧道线型设计,不应设计黄土连拱隧道,尽可能少采用小净距隧道。 2、黄土隧道设计中,要进行细致的现场踏勘,并加强隧址区域的地质勘察工作,以便于掌握详细的隧址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3、设计要有效地查明确黄土隧道洞顶陷穴、冲沟、裂缝和落水洞等的位置,分析对隧道施工及运营的影响,并提出处治范围和处治措施。 4、设计图纸要明确隧道地基承载力的要求,承载力不足时应提出相应的处治措施。 5、设计阶段要对黄土隧道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6、设计单位应做好设计服务工作,开工前应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强调施工必须注意的事项。 二、安全评估及施工准备

不良地质隧道施工论文

不良地质条件隧道 施工技术论文 论文名称:隧道洞口段 2013年10月20日 隧道洞口段 要摘:隧道洞口段施工是整个隧道工程施工的关键。针对隧道洞口的特点,如何做到超前思维,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进洞施工方案,使其既能减少隧道洞口边坡开挖和防护工程量,同时也能加快洞口段的施工进度,确保施工安全,对此进行施工技术研究。结论:隧道洞口施工应根据现场地形、地质、水文条件,从环保角度出

发,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进洞方案,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法和步骤开展施工。 关键词:洞口段特点位置的选择支护技术开挖技术 Tunnel portal section Abstract:Tunnel portal construction is the key to the whole tunne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unnel portal, how to do forward thinking, to develop a feasible construction plan into the hole, make it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tunnel entrance slope excavation and protection of quantities, at the same time also can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ole section,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onclusion: the tunnel portal construction should according to the site topography, geology, hydrology cond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rmulat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solution into the hole, adopting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ethod and steps to carry out th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the mouth of the cave the characteristic location choice supporting excavation technology 1 引言 在隧道开挖和衬砌施工过程中,围岩、衬砌的受力和变形情况难以获得确定解答,施工中开挖方法和支护形式是隧道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如何选择合理的开挖方法和支护形式是隧道工作者要考虑的。在隧道现场施工中,一般根据上部地质情况、土层覆盖厚度、结构受力特征、隧道开挖的时空效应及施工各工序间的相互影响等因素而决定施工方法,精简施工工序,提高施工效率,一般情况下,还要对经济情况、工期的影响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数值分析来综合考虑。 2 隧道洞口段特点 (1)洞口段部位穿过山体表层,而山体表层岩石风化程度高,稳定性差。 (2)洞口段处于浅埋地段,并且围岩破碎软弱,隧道口部成洞比较困难。 (3)隧道轴线与山体或岩层走向斜交时,山体对洞口段易形成偏压 在隧道工程中,洞口段埋深小,难以形成载拱;洞口段围岩一般较为破碎,地质条件差,而边仰坡开挖又将破坏山体原有平衡。因此洞口段往往是地质条件最为复杂的地段,如果设计方案考虑不周,或施工方法选用不当,会导致隧道进洞困难,出现坡面崩塌、滑动,偏压,地表下沉,基础承载力不够现象,影响邻近建筑物。 2 隧洞洞口段位置选择 洞口位置选择是否合理,将对隧道的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有重大的影响。所以在隧道路线设计中,洞口位置的选择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理想的洞口位置应该选择地质

隧道论文

《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 结业论文论文题目:梯子山隧道施工工艺及质量保证 系部: 专业名称: 班级: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年月日

目录 前言??????????????????????????????????????????????????????????????????????????????????????????????????4 1 工程概况???????????????????????????????????????????????????????????????????????????????????????4 1.1 地理位置及平纵断面?????????????????????????????????????????????????????????4 1.2主要设计标准???????????????????????????????????????????????????????????????????????4 1.3衬砌结构???????????????????????????????????????????????????????????????????????????????4 2 施工总体安排????????????????????????????????????????????????????????????????????????????????5 2.1施工阶段???????????????????????????????????????????????????????????????????????????????5 3 各分项工程施工顺序及主要项目?????????????????????????????????????????????????5 3.1 各分项工程施工顺序???????????????????????????????????????????????????????????5 3.2 主要项目施工方案???????????????????????????????????????????????????????????????5 3.2.1 穿越104 国道段施工方案????????????????????????????????????????????5 3.2.2 明洞段施工方案????????????????????????????????????????????????????????????6 3.3导洞施工????????????????????????????????????????????????????????????????????????????????6 3.3.1 基底处理???????????????????????????????????????????????????????????????????????6 3.3.2中墙衬砌????????????????????????????????????????????????????????????????????????6 3.3.3中隔墙顶部填充????????????????????????????????????????????????????????????6 3.3.4中隔墙右侧支顶????????????????????????????????????????????????????????????6 3.3.5中隔墙顶部围岩加固?????????????????????????????????????????????????????7 3.4主洞施工???????????????????????????????????????????????????????????????????????????????7 3.5钻爆方案???????????????????????????????????????????????????????????????????????????????7 3.5.1放样布眼???????????????????????????????????????????????????????????????????????7 3.5.2定位开眼???????????????????????????????????????????????????????????????????????8 3.5.3 钻眼??????????????????????????????????????????????????????????????????????????????8 3.5.4 清孔??????????????????????????????????????????????????????????????????????????????8 3.5.5 装药??????????????????????????????????????????????????????????????????????????????8 3.5.6联结起爆网路????????????????????????????????????????????????????????????????8 3.6初期支护???????????????????????????????????????????????????????????????????????????????8 3.6.1喷射混凝土????????????????????????????????????????????????????????????????????8

(建筑工程管理]大断面黄土隧道三台阶七步法施工工艺

(建筑工程管理)大断面黄土隧道三台阶七步法施工 工艺

大断面黄土隧道三台阶七步法施工工艺 摘要:结合西平铁路中咀壹号隧道试验段施工。对大断面黄土隧道三台阶七步法开挖技术进行总结,重点阐述了三台阶七步法开挖法的适用条件、施工工艺及具体的施工要点和技术特点。且详细述说了三台阶七步法开挖法的安全保证措施。该方法较好的解决了黄土隧道施工中的诸多技术难题,且能充分利用开挖空间和大型施工机械,干扰少,速度快。 关键词:西平铁路大断面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工艺 1.工程简介 西安至平凉铁路始自西安市,向西北经礼泉、乾县、永寿、彬县、长武及甘肃宁县、甘肃泾川等县至平凉市,正线全长263.1km,其中陕西省境内线路长161.3km,投资约为50多亿元,甘肃省境内线路长101.8km,投资约为20余亿元。 西平铁路为国家Ⅰ级电气化单线铁路,设计时速120km,运输能力为货运量3000万吨/年,单向客运量160万人/年。 西平铁路自陇海铁路茂陵站引出,至平凉市崆峒区和宝中铁路平凉南站接轨,连接陇海、宝中俩条重要的铁路干线,设26座车站。建成后的西平铁路运量大且货源集中,兼顾部分省际交流及地方客货运输的铁路。建设工期4年。 位于第壹标段的中咀壹号隧道全长1162米,整体南高北低,周边冲沟发育,切割深度50~200m,小型冲沟较多,大型冲沟于进出口各有壹个。沟俩侧坡面较陡,沟内小型浅层高度滑坡、错落发育,多有溜坍、坍塌。可见地质条件发杂多变,施工难度大,安全形势严峻均对进度产生严重影响。对按时交工造成压力。 2.施工方案的确定 黄土隧道工程地质较差,施工断面大,确立施工方案必须遵循以下原则:重

隧道防排水施工工艺(论文)

铁路隧道复合式衬砌防排水施工工艺 摘要目前铁路隧道设计采取“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以达到隧道防水质量可靠的目的;隧道结构防排水设施措施由环向排水管、纵向排水管、在复合式衬砌之间设置土工布加防水板和隧道两侧的排水沟组成完善的排水系统;本文结合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工程实例,浅析了隧道复合式衬砌防排水机理,并就隧道防排水材料,特别是EV A防水板和施工缝与变形缝施工工艺重点进行了概述,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工艺 1、衬砌背后排水系统 1.1盲管及泄水管的设置和材料要求 (1)拱墙初期支护与二衬之间环向设¢50mm透水软管,间距宜为5~10m,当水量较大时,可在水量较大处增设1~2道,集中出水部位应设独立盲管引排,其管径应根据围岩渗水量的大小确定;边墙墙角处纵向设¢80mm透水软管纵向附膜盲沟,纵向盲管应设在衬砌边墙脚处防水层外,纵向坡度不得小于2‰,一般与线路纵向设计坡度一致;环向盲管在边墙底部通过纵向软管式盲沟与隧道洞内侧沟相连;盲管应具有一定的弹性,透水性好,能承受0.5Mpa的压力,并不易锈蚀。 (2)在边墙底部纵向盲沟处设横向泄水管,泄水管的管径为¢80mm,沿线路纵向间距为8m;电力电缆槽及通信、信号电缆槽底部

设置¢40mm的泄水管,间距为3~5m。横向泄水管采用PVC管。 1.2盲管的安装 1、基面处理 对于洞内涌水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段,可采用超前钻孔排水、辅助坑道排水、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堵水、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井点降水及深井降水等辅助施工方法。当涌水较集中时,喷锚前可用打孔或开缝的摩擦锚杆进行排水;当涌水面积较大时,喷锚前可在围堰表面设置树枝状软式透水管,对涌水进行引排,然后再喷射混凝土;当涌水严重时,可在围岩表面设置汇水孔,边排水边喷射。在喷射混凝土完成后,用引水管连接汇水孔等排水装置将涌水引入排水沟内。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隧道涌水情况,导致隧道轴线范围内的地下水位下降,情况严重时可能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用水。对于此种情况,处理涌水就不能一味地通过引排水来解决隧道渗漏水问题,一般可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堵水、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等辅助施工方法。注浆前进行反复注浆试验,根据注浆效果,确定注浆能力及工作参数等,减少工作的盲目性。 2、排水盲管施工工艺 环向、纵向排水盲管施工工艺主要为:钻孔定位、安装锚栓、铺设盲管、捆绑盲管、盲管纵向环向连接。 施工步骤与方法施作: (1)按规定画线,画线时注意盲管尽可能走基面的低凹处和有出水点的地方,以使盲管位置准确合理。

铁路黄土隧道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文章编号:1009-6825(2012)35-0200-02 铁路黄土隧道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收稿日期:2012-09-26 作者简介:赵志国(1977-),男,工程师 赵志国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13) 摘要:通过对黄土的特性及对隧道施工的影响进行分析,从施工准备、洞口施工、开挖、初期支护、防排水、二次衬砌、附属洞室施工等方面对铁路黄土隧道施工要点进行了叙述,提出了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铁路,黄土隧道,施工要点,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U455.4文献标识码:A 1黄土的特性 1.1概述 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黄土广泛分布,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厚度最大、类型最复杂的一个地区。其面积大约60万km2,厚度一般为20m 30m,最厚可达200m左右,形成典型的黄土地貌。基于黄土普遍具有遇水后易崩解,并发生大量沉陷(湿陷)的特性,因此黄土地区隧道施工一直是困扰工程安全的一个重要课题。1.2黄土的特征及分类 黄土是一种在特定地理环境条件下第四纪以来沉积和成壤的地质体,在第四纪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土,基本色调是棕黄或者浅黄色;颗粒成分以粉粒为主,约占整个颗粒的60% 70%,不含大于0.25mm的颗粒,具有孔隙,孔隙度达40% 50%;同时黄土层理不明显,垂直节理发育,直立性强;一般黄土天然含水量小,遇水易剥落侵蚀,容易产生潜在的剥蚀而形成坍穴。 TBJ12-85铁路工程地质技术规范将黄土划分为黄土和黄土质土两大类。按形成时代和结合工程建设的特点,又将黄土分为老黄土和新黄土、非湿陷黄土和湿陷黄土等。 1.3黄土对于隧道施工的影响 1)老黄土地层中常具有各方向的构造节理,在隧道开挖时,土体容易顺着节理张松或剪断。如果这种地层位于隧道顶部,则易出现“坍顶”;如果位于侧壁,则易出现在侧掉土、坍塌。2)新黄土一般具有多孔性和垂直节理,有肉眼能看到的大孔隙,呈松散结构状态,密度较低,垂直节理面上因节理切割形成竖向的软弱层,软弱层之间粘聚力很小,在下部隧道开挖过程中面状体容易塌落形成临空面,受开挖扰动和支护缺陷的影响,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形成塌方。同时由于新黄土地区的围岩应力释放快,即变形速度快,具有突然性,属于脆性破坏,所以现场施工中变形监测和控制尤为重要。3)当隧道修建在黄土溶洞上方时,有基础下沉的危险。而由于黄土强度较低,浅埋隧道上部土体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受到扰动而整体下沉。地表下沉造成围岩松动压力而变。4)在含地下水的黄土地层中修建隧道,由于黄土受水浸湿,呈不同程度的湿陷性,会突然发生下沉现象,使开挖后的围岩迅速丧失自稳能力,如果支护措施满足不了变化的情况,极易造成坍塌。 2铁路黄土隧道施工要点 2.1施工准备 隧道施工前要对施工图和地质条件、地形地貌进行核对,并做好黄土中构造节理的产状与分布状况的调查,根据调查、核对情况做好施工方案及应对措施,并做好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的准备工作。 2.2洞口施工 1)洞口工程施工前,应先清除悬石或土体、处理危石。采用人工或机械,严格按设计坡度自上而下开挖,应尽可能保护土体原状结构。边仰坡开挖与设计的坡面防护应紧密衔接,开挖后的坡面应达到稳定、平整的要求。施工期间实施不间断监测和防护。2)隧道进洞前应核对隧道洞口是否处于偏压、浅埋或者滑坡体范围内。如果存在较大偏压,应考虑减载和反压或支挡的措施,避免开挖后洞内初期支护受偏压影响而发生开裂和变形;如果洞口段存在浅埋,则应慎重考虑进洞的位置,可采取浅埋段明做,调整明暗交界的位置,暗洞进洞后根据现场条件及时延长明洞。3)为了保证进洞安全,黄土隧道进出口和明挖段交界处一般设有大管棚超前支护,大管棚长度根据土体的稳定性设计一般在18m 30m为宜。 2.3隧道开挖 1)开挖方法。黄土隧道开挖应根据隧道断面大小、围岩级别采用台阶法、三台阶弧形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CRD法等开挖方法。单线Ⅳ级围岩宜采用台阶法开挖;双线Ⅳ级围岩单线Ⅴ级围岩宜采用三台阶弧形导坑法开挖;双线Ⅴ级围岩宜采用交叉中隔壁法(CRD法)分部开挖;双线V级围岩洞口浅埋或偏压段宜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开挖方法除考虑围岩级别外,还应结合土层含水量、施工中变形监测结果综合考虑。 施工中围岩发生变化即施工开挖方法需要变化时,应做好工艺转变的严格控制,尤其做好掌子面的封闭施工工作。 2)开挖步距。小型机械作业宜选择上台阶长5m,下台阶长15m。开挖工作面距仰拱和填充的距离20m 30m。开挖循环进尺根据不同围岩级别采用0.5m 1.5m。Ⅴ级围岩地段及洞口浅埋段、斜井交叉口段上弧导每循环进尺限制为1榀钢架,边墙落底不得超过2榀,仰拱全幅开挖不得超过4m;Ⅳ级围岩地段每循环进尺限制为2榀钢架,边墙落底不得超过4榀,仰拱全幅开挖不得超过6m。 3)黄土隧道开挖,应严格人工配合机械开挖,杜绝使用大型机械设备一次开挖到位。由于黄土本身的抗扰动性较差,使用大型机械设备一次开挖至设计断面,大面积的扰动往往出现超挖、损坏钢架等。施工中应预留一定的开挖断面(一般为预留20cm 30cm),后期由人工进行修面开挖至标准断面。 4)黄土隧道开挖施工中,制定可行的开挖过程控制手段,减少机械设备对土体的扰动,开挖面及未衬砌地段应随时检查,险情应及时处理,不得危及衬砌、初期支护及施工设备的安全。减少上、下台阶施工的相互干扰,并及时封闭成环。杜绝和减少超 · 002 ·第38卷第35期 2012年12月 山西建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38No.35 Dec.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