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双梁桥式起重机计算书

电磁双梁桥式起重机计算书
电磁双梁桥式起重机计算书

一、概述

本起重机用于钢板装卸,室内使用,两小车最大起重量为40吨。起重机的形式为正轨箱形双梁双小车桥式起重机。

二、设计执行的标准和依据

2.1 相关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373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GB3811-1983 起重机设计规范

GB/T14405-1993 通用桥式起重机

GB6067-1985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5905-1986 起重机试验规范和程序

GB50256-96 电气装置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

JB4315-85 起重机电控设备

GB/T14407 通用桥式和门式起重机司机室技术条件

GB/T10183-88 桥式和门式起重机制造及轨道安装公差

GB164-88 起重机缓冲器

GB10051.1~5-88 起重吊钩

GB5905-86 低压电器基本标准

GB50278-98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905-86 控制电器设备的操作件标准运动方向

ZBK26008-89YZR 系列起重及冶金用绕线转子三项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

三、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

1.起重机工作级别:A6;

2.起重能力:

跨度:37.5m

双小车形式

一号小车:主起升20t

二号小车:主起升20t

两小车最大起重量40t。

3.起升机构

工作级别:M6

额定起重量:20t

起升高度:11m

起升速度:0.4~19.76m/min

4.小车行走机构

工作级别:M6

行走速度:31.5m/min

走轮数:4只,驱动轮:2只

走轮直径:Φ350

轮压:~67.5kN

轨距×基距:2000×1700

轨道型号:24kg/m

5.大车行走机构

工作级别:M6

行走速度:~68.64m/min

走轮数:8只,驱动轮:2只

走轮直径:Φ500

轮压:~220kN

轨距×基距:37500×6000

轨道型号:QU80

6.装机容量:~196kW

7.电源:AC380V50Hz,三相四线制

8.起重机总重:~85t。

四、主要性能与使用要求

4.1 机构

4.1.1一号起重小车

一号起重小车上有20t起升绞车。变频电机通过减速器驱动双联卷筒,带动20t吊钩,完成起升下降。起重量限制和保护装置是安装在卷筒一端,而起升高度限制器一套装在卷筒端头,另一套重锤式起升高度限制器则装在小车架下面。

起升速度0.4~19.76m/min。

钩头上可悬挂LMC—130Z电磁铁,可吊重17吨,通过航空插头实现与吊钩上的电源快速分离,吊钩上的电缆通过小车上的发条式电缆卷筒实现电缆与吊钩同步。

4.1.2二号起重小车

同一号小车。两起重小车设有同步装置,可同步起升和运行,并根据需要可设置刚性联结,联合工作可以完成不超过40t(包括电磁铁)的钢板的吊运。

4.1.3小车行走机构

两台小车的行走机构是相同的。

小车行走机构有4个走轮,驱动比为1/2。走轮直径Φ350,两端均装有缓冲器。

4.1.4大车行走机构

大车行走机构由四个台车组成,每个台车有2个走轮,整台起重机共有8只走轮,2只为主动轮。

主动台车由绕线电动机和减速器通过万向轴驱动主动车轮,布置在大梁外侧的平台上。

为了防止碰撞造成机损,行走机构的两端均装有缓冲器,此外在行走机构的两端各装有限位开关(现场配制)。

4.1.5司机室

司机室固定在主梁一端的下部,司机室为全封闭结构,具有良好隔热、隔音效果,并配有风扇、取暖和消防设备。司机室的骨架为钢结构,玻璃为钢化玻璃,宽敞明亮,视野清晰(司机室订货须符合技术规格书及图纸要求)。

在司机室侧面设有平台,侧面平台上有通向主梁的扶梯,司机出入方便。

4.1.6供电装置

本起重机的大车供电采用安全滑触线供电。继电器设在主梁的下部对应司机室的另一端。小车供电采用悬挂电缆供电。悬挂电缆安装在主梁的另一侧,且在主梁两端都有悬挂电缆分别向两小车供电。

4.1.7润滑与密封

(1) 本起重机采用手动润滑。

(2) 各减速器有良好的密封条件,防止漏油。 4.2 钢结构

本起重机的金属结构主要有主梁和端梁等。这些结构形式在同类起重机上使用多年,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均满足起重机设计规范和使用要求。

1. 主梁

本起重机主梁截面为正轨箱形结构。在主梁上面板正中的位置安装有小车轨道,供小车行走之用。主梁材料采用Q235B ,施工焊接时应制定严格的工艺程序。

本起重机共有两根主梁。在一侧主梁上面设有安装供电电缆装置的支架结构,供电装置导轨悬挂在支架上,供给起重小车电源。

2. 端梁

端梁是一个箱形结构梁。端梁与主梁焊接联接,同时端梁下部安装有大车行走机构。

五、起重机的设计计算 5.1 起升机构的设计计算 5.1.1 钢丝绳的受力计算 起升载荷:

N G Q P g Q 205k 10)5.020(g )(=×+=+=

式中,Q ——起重量;

——吊钩质量,按起重量的2.5%计算。 g G 钢丝绳的最大静拉力

max S N S 55k .2793

.024205

max =××=

式中,

:滑轮组倍率, i 8=i :卷筒卷入支数,a 2=a

0η:机构总效率,93.00=η

5.1.2选用钢丝绳的型号 6W(19)-17.5-155I 钢丝绳的破断拉力为:

0F )(1069.185.010985.1550N F ×=××=

5.1.3 钢丝绳安全系数

04

5

max 0661.1210

34.11069.1n S F n =>=××== 满足要求。

5.2电动机选择 5.2.1电动机功率

η

1000v P p Q e ?≥

式中,:起升速度,v s m /s m v /33.060

76

.19==

)(97.7093

.0100033.0100.25kW P e =×××=

5.2.2选择电动机型号YZP280M-6

kW N e 75=

rpm N 9851= 满足使用要求。

5.3减速器的选择 5.3.1速比的确定 由i m d D n v ?+??=

)(1π 可得 v

m d D n i ?+??=)

(1π

:电机转速,1n m p r ?? :卷筒直径,

D m D 5.0= :钢丝绳直径,

d m d 0175.0=19.2076

.194)

0175.05.0(982=×+××=

πi

5.3.2选择减速器型号:

QJR-D400-20ⅢP ,,高速轴许用功率103kW,减速器满足使用要求。 20=i

5.4 制动器的选择 5.4.1 制动转矩的确定

i

m d D Q K T Z

Z ??+?≥2)(η

:制动安全系数,取=1.75

Z K Z K )(79.105220

4293

.0)0175.05.0(100.275.15m N T Z ?=×××+×××=

5.4.2 制动器的选择

选择 ,制动力矩 630~160080/4004E YWZ ?m N ? 制动转矩满足要求。

5.5 起制动时间验算

5.5.1 起动时间和起动平均加速度验算 起动时间:

[]()

[]

q j q q t T T J n t ≤??=

55.9 (s ) n:电动机额定转速n=985 m p r ??

[]J :机构运动质量换算到电动机轴上的总转动惯量(),

2m Kg ?[]()η

??+?++=2

22

40)(15.1i m d D Q J J J e d 式中 :电动机转子的转动惯量,=1.65

d J d J 2

m Kg ? :制动轮和联轴器的转动惯量,=3.747

e J e J 2

m Kg ?[]()2

2

222

523.61030.221.693

.020*******.05.08.9100.2)747.365.1(15.1m Kg J ?=×+=×××+×÷×+

+×=? q T :电动机平均起动转矩,取。

()m N ?n T 8.116.7279857595509550

=×==n

P

T n

q T =1308.88

()m N ?j T :电动机静阻力矩

()m N ?)(56.69593.02042)

0175.05.0(100.2250m N i m D Q T j ?=×××+××=

????=η ()

)(05.156.69588.130855.923

.6985s t q =?××=

[]q

t 取1.8, []q

q

t t < 满足要求。

5.5.2 制动时间和制动平均减速度验算 满载下降制动时间

[]

[]Z j Z Z t T T J n t ≤??=)

(55.9'

'

' s 'n :满载下降时电动机转速 ,取m p r n ??=×=5.10839851.11.1

[]'

J :下降时换算到电机轴上的机构总转动惯量 ()2

m Kg ?

[]

()()2

22

22

52

220'

23.61099.121.620

44093

.00175.05.08.9100.2747.365.115.140)(15.1m Kg i m D Q J J J e d ?=×+=×××+×÷×++×=???+

+=?η

Z T :制动器的制动转矩, )(31.832m N T Z ?= ':满载下降时制动轴静转矩j T )(m N ?

())(59.60193.020

420175.05.0100.2250'm N i m D Q T j

?=×××+××=????=η ()

06.359.60131.83255.923

.65.1083=?××=

Z t (s )

制动平均减速度

Z

j t v a '

=

:满载下降速度(m/s ), =1.1v

'v 'v )/(12.006

.333

.01.12s m a j =×=

j a <[=0.2

]a

5.6 起升机构传动链的各零部件均满足标准20吨起升机构的要求。

六. 小车运行机构的计算 6.1 电动机的选择

6.1.1 电动机功率的计算

n

v

P mc w P G P wI G x ?++=Ση1000]

)([

式中,:一般取0.8~0.9, G 8.0=G :风阻力,=0

wI P wI P :小车运动部分所有质量的重力;(N ) ΣG P N P G 531065.2108.9)0.70.20(×=××+=Σ :摩擦阻力系数,一般取w 008.0=w ; :坡度阻力系数,; mc 002.0=mc η:机构总效率,9.0=η;

:小车运行速度,v s m m v /525.0min /5.31==; :电动机数量,

n 1=n )(24.11

9.01000525.0)]002.0008.0(1065.2[8.05kW P x =×××+×××=

6.1.2 电动机的初选

电动机选择 61322?M YZR kW P 7.3= m p r n ??=908 6.1.3 电动机的过载校验

???

??

??∑+??≥

a j Ⅱas

n t n J v F m P 9128010001

2ηλ

n P :基准接电持续率时电动机额定功率(kW )

m :电动机个数

as λ:平均起动转矩标准值,对绕线型异步电动机取1.7

j ⅡF :运行静阻力

())(2650)002.0008.0(1065.25N m w P F C G j Ⅱ=+××=+=∑

J ∑:机构总转动惯量()

2m Kg ?

η

?++?+=∑22

21)(3.9)(n v G Q m J J K J

1J :电动机转子转动惯量()2m Kg ?,07.01=J

2m Kg ?2J :电动机轴上制动轮和联轴器转动惯量()2m Kg ?,=0.54

2J 2m Kg ?K :计及其它传动件飞轮矩影响的系数,折算到电动机轴上可取K=1.2

n :电动机额定转速(),m p r ??m p r n ??=908 a t :机构初选起动时间,

s t a 4=()

2

22

3822.009.0732.09

.0908525.010)720(3.91)54.007.0(2.1m Kg J ?=+=×××+×+

×+×=∑ ()kW P n 01.2491280908822.09.01000525.026507.1112=??

?

???××+×××=

6.1.4 起动时间与起动平均加速度验算 1.满载,上坡,迎风时的起动时间

)

(55.9j mq T T m J

n t ??∑?=

(s )

:电动机额定转速 , n=908

n m p r ??

:电动机的平均起动转矩mq T m N ? m N T T n mq ?=×

×==89.58900

7

.395505.15.1 :满载,上坡,迎风时作用于电动机轴上的静阻力矩(j T m N ?) η

??=

i D F T j Ⅰj 2000

:运行静阻力 N j ⅠF

)(2646)002.0008.0(8.910)70.20(3N F

j Ⅰ

=+×××+= D :车轮直径(mm ),D=350mm )(33.169

.05.312000350

2646m N T j ?=×××=

)(84.1)

33.16189.58(55.9822

.0908s t =?×××=

平均加速度

)/(29.084

.1525.02s m t v a ===

6.2 减速器的选择

6.2.1减速器速比的计算

由i D n v ??=

π 可得 v

D

n i ??=π :减速器速比

i :电动机转速,n=908n m p r ?? :小车轮直径

D m D 35.0=68.315

.3135.0908=××=πi

6.2.2 减速器的选择

QJR236-31.5VPL 5.31=i ,许用功率13.9. kW 6.2.3 减速器的计算输入功率

η

1000)(1v F F m P g j j ?+?=

j F :运行静阻力(N )

2646)002.0008.0(8.910)720(3=+×××+=j F (N)

g F :运行起动时的惯性力(N )

t

g v

G Q F g ??+=)(λ

λ:机构中旋转质量的惯性力增大系数,取1.2

)(32.94384

.18.9525

.010)70.20(2.13N F g =×××+×=

)(09.29

.01000525

.0)32.9432646(kW P j =××+=

6.3 制动器的选择

6.3.1 制动转矩的计算

m N m n J J K n v G Q t m m i D F F F T Z

m w Ⅱ

P Z ???

??????+++?′+′???+=55.9()(975.012000)

(2121)ηη

:坡道阻力(N ),

P F )(20.529002.08.910)720(3

N F P =×××+=w ⅡF :风阻力,=0

w ⅡF 1m F :满载运行时最小摩擦力(N )

)(2.14115

.1008

.08.910)720(31N F m =×

××+= m ′:制动器个数,=1 m ′Z t :制动时间,=4s

Z t )

(77.3018.3541.455.9190854.007.0(2.19009.0525.08.910)720(975.04115.3120009.0350)2.14112.529(23m N T Z ?=+?=?????

????

???××+×+××××+×+××××?=)

6.3.2 选择制动器

选择YWE 4-150/E23, 制动力矩100m N ?,制动力矩符合要求。

6.4 小车运行机构传动链的各零部件均满足标准20吨小车的要求。

七. 大车运行机构的计算 7.1 电动机的选择

7.1.1电动机功率的计算

n

v

P m w P G P w c G D ?++×=

Ι∑η1000])([

式中,:一般取0.8~0.9,取 G 8.0=G :风阻力,

Ιw P 0=Ιw P :起重机运行部分所有质量的重力,

∑G P )(1025.1108.9)8725.20(63N P G ×=××+×=∑

w :摩擦阻力系数,=0.006 w c m :坡度阻力系数,=0.001

c m η:机构总效率,η=0.9

v :大车运行速度,v =68.64m/min=1.14m/s n :电动机数量,n =2

)(43.42

9.0100014.1)]001.0006.0(1025.1[8.06kW P D =×××+×××=

7.1.2 电动机初选

选择 YZR180L-8 N=11, 700kW m p r ?? 7.1.3 电动机的过载校验

??

?

????∑+??≥

a j Ⅱas

n t n J v F m P 9128010001

2ηλ

n P :基准接电持续率时电动机额定功率(kW )

m :电动机个数,m=2

as λ:平均起动转矩标准值,对绕线型异步电动机取1.7

j ⅡF :运行静阻力(N)

())(8750)001.0006.0(1025.16N m w P F C G j Ⅱ=+××=+=∑ J ∑:机构总转动惯量()2m Kg ?

η

?++?+=∑22

21)(3.9)(n v G Q m J J K J

1J :电动机转子转动惯量,

39.01=J 2m Kg ?2J :电动机轴上制动轮和联轴器转动惯量,=3.939

2J 2m Kg ?K :计及其它传动件飞轮矩影响的系数,折算到电动机轴上可取K=1.2

n :电动机额定转速,m p r n ??=700 a t :机构初选起动时间,

s t a 9=()

2

22

390.1351.339.109

.070014.110)8725.20(3.92)939.339.0(2.1m Kg J ?=+=×××+××+

×+×=∑ ()kW P n 70.599128070090.139.0100014.187507.1212=??

?

???××+×××=

7.1.4 起动时间与起动平均加速度验算 1.满载,上坡,迎风时的起动时间

)

(55.9j mq T T m J

n t ??∑?=

:电动机的平均起动转矩(mq T m N ?) m N T T n mq ?=×

×==11.225700

11

95505.15.1 :满载,上坡,迎风时作用于电动机轴上的静阻力矩(j T m N ?) )(91.1519

.0162000500

87502000m N i D F T j j ?=×××=

??=

∏η

)(42.3)

91.151211.225(55.990

.13700s t =?×××=

平均加速度

)/(33.042

.314.12s m t v a ===

7.2 减速器的选择 7.2.1减速器速比的确定

01.1664

.685

.0700=××=??=

ππv D n i 7.2.2 减速器的选择

选QJR-D236-16I/IIP ,许用功率21kW .

16=i 7.2.3 减速器的计算输入功率

η

1000)(1v F F m P g j j ?+?=

8750=j F (N)

)(1094.198.914

.11025.12.1)(46N t g v G Q F g ×=××××

=??+=λ )(83.179

.0100014

.1)1094.18750(214kW P j =×××+×=

7.3 制动器的选择 7.3.1 制动转矩的计算

)(55.9()(975.012000)

(2121m N m n J J K n v G Q t m m i D F F F T Z

m w Ⅱ

P Z ???

??????+++?′+′???+=)

ηη

:坡道阻力,

P F )(1250001.01025.16N F P =××=w ⅡF :风阻力,=0

w ⅡF 1m F :满载运行时最小摩擦力(N )

)(50005

.1006

.01025.161N F m =×

×= m ′:制动器个数,=2 m ′Z t :制动时间,=9s

Z t )

(07.12944.15537.2655.92700939.339.0(2.17009.014.11025.1975.09

21

21620009.0500)50001250(26m N T Z ?=+?=?????××+×+×××××

×+××××

?=)

7.3.2 选择制动器

YWZ 4-300/E30, 制动力矩250。 m N ?

7.4 大车运行机构传动链的各零部件均满足要求。 7.5 大车轮压的计算

kN Kg P N 83.21218335

.373

.354400001400081400087000==×++?=

八. 金属结构的设计计算 8.1 桥架的主要参数

跨度:,按37.5m 计算校核。 ,5.37m L Q =基距:,

m w C 7=

桥架总重: Kg G Z 63020=主梁及附件重: Kg G L 25000=

8.2 载荷计算

8.2.1 主梁自重载荷

m N g L G q Q L /1019.78.95

.37250001.131

×=××==? 式中:1?:自重的动载系数,1?=1.1

:单根主梁及附件质量(),=25000 L G Kg L G Kg 8.2.2 主梁所受的集中载荷

()()N

G g G Q P P P P x

g 5331243211048.14

8.910271.18.91025.0201.14

×=××××+×××+×=

++=

===??

2?:起升载荷动载系数,2?=1.1,

Q :起重量,Q=20t , :吊钩质量,=0.5t. g G g G 8.2.3 大车制动主梁的水平惯性载荷

m N L ma q Q g /3305.37/33.0250005.1/5.1=××==

m ==25000Kg,

L G a :大车起、制动加速度,

2/s m 2/33.042

.314.1s m t v a ===

, t :加速时间,t =3.42s. 8.2.4

大车制动主梁所受小车惯性载荷

N a m P x gx 431067.233.0102275.15.1×=××××=?=

8.3 主梁的计算 8.3.1 主梁特性的计算 8.3.1.1 主梁截面面积

241056.6221008220800mm A ×=××+××=

8.3.1.2 主梁惯性矩:

4

101010321083.41023.11060.328210012

1

2106020800mm I x ×=×+×=×××+×××=

4

999231041.6107.41071.123748210022080012

1

mm I y ×=×+×=×××+×××=

8.3.1.3 主梁抗弯模量

3710

1056.410601083.41060mm I W x x ×=×==

379

1071.1374

1041.6374mm I W y

y ×=×==

8.3.1.4 主梁截面腹板最大静矩:

371085.1455081050mm S x ×=×××=

8.3.2 主梁受力计算

8.3.2.1 主梁所受的最大垂直弯矩

mm

N qL L P M Q

Q xw ?×=×+×=×××+

××××=+=9993

2335211081.61026.11055.58

105.371019.74105.371048.14844 8.3.2.2 主梁所受的最大水平弯矩

mm

N L q L P M Q

g Q

gx yw ?×=×+×=××+

×××=+=888323421008.31058.01050.28

105.373304105.371067.284 8.3.2.3 主梁跨中的最大剪切力

N

L q

P Q Q 5553511083.21035.11048.15.371019.72

1

1048.12

×=×+×=×××+×=+

= 8.3.3 主梁的强度计算

8.3.3.1 主梁所受的最大弯曲应力计算

MPa W M W M y yw x xw 35.16601.1834.1481071.11008.31056.41081.67

8

79=+=××+××=+=σ

8.3.3.2 主梁跨中剪应力计算

MPa I S Q x x 77.68

21083.41085.11083.2210

7

5=××××××=??=δτ 8.3.3.3 主梁最大复合应力

[]MPa MPa 17676.16677.6335.16632222=<=×+=+=στσσ

8.3.4

主梁静刚度计算

[]mm L f mm EI PL f Q x Q

5.371000

321083.4101.248105.371048.12481059353

==<=××××××××==

50t起重机技术协议

电动双梁桥式起重机技术要求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甲方)和(乙方),就乙方为甲方制造试验室中使用的电动双梁桥式起重机事宜,达成如下技术协议: 1.使用条件 1.1 海拔高度≤1000m 1.2 环境条件 电源:交流,三相380V±10%,50HZ±1%; 环境温度:0℃~45℃; 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85%。 1.3 安装场地 甲方试验室(武汉)室内。 2.标准 GB/T 3811 《起重机设计规范》 GB6067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5905 《起重机试验规范和程序》 GB10051.1~5 《起重吊钩》 GB4315 《起重机电控设备》 GB 14405 《通用桥式起重机》 GB3323 《钢熔化焊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等》 其它相关的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 3.基本参数 该设备用于电机试验室中设备吊装,50吨全车变频调速桥式起重机起吊设备。 3.1全车变频调速主要性能参数 起重量:Gn=50/10t 主起升50t,副起升10 t 跨度:S=13.5m 大车轨距13.5m 起升高度≥10m 工作级别:A5

速度 起升:主起升0.2~1.75m/min 副起升0.62~6.04m/min 小车运行:0.5~48.1 m/min 大车运行:1.9~18.24m/min 导电方式:H型单极安全滑触线 大车最大轮压:≤396kN;小车最大轮压:≤175kN 小车运行机构车轮轨距:2.5m 起重机高度(轨道面至起重机顶端距离):≤2.8m(含小车高度) 轨道中心线至吊车端部≤300mm 大钩起升最大高度时,吊钩中心线距离轨道面≤1.0m 操作方式:操纵室+遥控器。 3.2设备组成 设备应包括起重机的机械、电器电控及安全防护系统等,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箱梁结构桥架系统 大车、小车运行装置 主、副起升机构 司机室及全套操作系统 电控柜及其电控系统 全套安全防护装置 大车道轨及安全滑线 安装用的所有附件和辅件,随机备件和附件。 3.3电气设备 起重机应设置总断路器。 进线处应设置主隔离开关。 必须设置紧急断电开关,在紧急情况下,应能切断起重机总控制电源。紧急断电开关应设在司机操作方便的地方。 起重机必须设失压保护和零位保护。 必须设置超速保护。

180t桥式起重机计算

140/32T*22M铸造起重机增容改造计算书1、主起升机构计算 起重量180t 吊具20t 起升速度7m/min 起升高度22m 工作级别M7 1.1钢丝绳的选择 起升载荷Q=180+20t(包括吊梁重量) 滑轮倍率m=6 滑轮效率η≈0.95 钢丝绳安全系数n=7.0 钢丝绳最大静拉力S S=Q=(180+20)×9.85=86.4KN 2×2×2×m×η2×2×6×0.95 选择钢丝绳 30NAT 6*19W+IWR-1870 钢丝绳直径φ30 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599KN 安全系数校 η=599 =7≥7 86.4 2、电动机选择 2.1计算电动机静功率Pj 起升载荷Q=180+20t 起升速度V=7m/min 机构总效率η=0.85 电动机台数2台 P j= QV = (180+20)×9.85×7×103 =135KW 2×1000×η2×1000×60×0.85 (共9页第1页) 1.2.2选择电动机 选用YZR400L2-10电机 额定功率200KW,同步转速588r/min S3 60% 功率170KW 同步转速591r/min 1.3减速器传动比计算 起升速度7m/min 卷筒直径Do=φ1400 单层双联缠绕,倍率m=6 钢丝绳直径do=30 电动机转速n电=591r/min 钢丝绳平均中径(计算直径)D=1430mm i=π×D×n电=π×1.43×591=63.1

m×v6×7 选减速器传动比I=63.02 1.4选择制动器 1.4.1高速级制动器选择 起升载荷Q=180+20t 减速器传动比I=63.02 卷筒计算直径D=1.43m 钢丝绳直径do=30 滑轮倍率m=6 机构总效率η=0.85 制动器数量n=4 制动安全系数K=1.25 制动力矩 T E=K×Q×D×η = (180+20)×9.85×103×1.43×0.85×1.25×2 =3947Nm 2×n×m×I4×6×63.02 选择制动器 选用YWZD-630/300制动器,制动力矩4500Nm(共9页第2页)2、副起升机构计算 起重量40t 吊具2t 起升速度9.33m/min 起升高度24m 工作级别M6 2.1钢丝绳的选择 起升载荷Q=40+2t(包括吊钩重量) 滑轮倍率m=4 滑轮效率η≈0.97 钢丝绳安全系数n=6 钢丝绳最大静拉力S S=Q=(40+2)×9.85=53.3KN 2×2×2×m×η2×4×0.97 选择钢丝绳 22NAT 6*19W+IWR-1870 钢丝绳直径φ22 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322KN 安全系数校 η=322 =6>6 53.3 2.2、电动机选择 2..2.1计算电动机静功率Pj 起升载荷Q=40+2t 起升速度V=9.33m/min 机构总效率η=0.9 电动机台数1台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某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建筑轴线及柱网平面见图1。层高4.5m。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5kN/m2,其分项系数。楼面面层为30mm厚现制水磨石,下铺70mm厚水泥石灰焦渣,梁板下面用20mm厚石灰砂浆抹灰梁、板混凝土均采用C25级;钢筋直径≥12mm时,采用HRB335钢,直径<12mm,采用HPB235钢。 二、结构布置 楼盖采用单向板肋形楼盖方案,梁板结构布置及构件尺寸见图1。 图1 单向板肋形楼盖结构布置 三、板的计算 板厚80mm。板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取每m宽板带为计算单元,有关尺寸及计算简图如图2所示。 图2 板的计算简图 1.荷载计算 30mm现制水磨石 m2 70mm水泥焦渣 14kN/ m3×0.07m= kN/ m2 80mm钢筋混凝土板25kN/ m3×0.08m=2 kN/ m2 20mm石灰砂浆 17kN/ m3×0.02m= kN/ m2 恒载标准值g k= kN/ m2 活载标准值q k= kN/ m2

荷载设计值 p =×+×= kN/ m 2 每米板宽 p = kN/ m 2.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 板厚 h =80mm ,次梁 b×h=200mm×450mm 边跨l 01=2600-100-120+80/2=2420mm 中间跨l 02=2600-200=2400mm 跨度差(2420 3.配筋计算 b =1000mm ,h =80mm ,h 0=80-20=60mm ,f c = N/mm 2, f t = N/mm 2, f y =210 N/mm 2 对轴线②~④间的板带,考虑起拱作用,其跨内2截面和支座C 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可折减20%,为了方便, 其中ξ均小于,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条件。 281 0.35%100080 ρ= =?>min 1.270.2%45450.27%210t y f f ρ==? =及 板的模版图、配筋图见图3 。板的钢筋表见下表。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及计算书 设计题目: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学院:土木与建筑学院 指导老师:汪峰 姓名: 学号: 班级: 2014年6月

一、基本资料 1.标准跨径:20 m 计算跨径:19.50 m 主梁全长:19.96 m 2.桥面净宽:净7.5 m+2×0.25 m 3. 车辆荷载:公路— 级 4. 人群荷载:3.0 KN/m2 5. 选用材料: 钢筋:采用HRB300钢筋,HRB335钢筋。 混凝土:主梁C40 人行道及栏杆:C25 桥面铺装:C25(重度24KN/m) 6. 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桥梁工程》.姚玲森编.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年 《桥梁工程》.邵旭东等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年 《桥梁工程》.范立础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 《简支梁桥示例集》.易建国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年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桥梁教研室.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材科, 2002年 《梁桥设计手册》.桥梁编辑组.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年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北京 《拱桥设计手册(上、下)》.桥梁编辑组.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年 《配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袁国干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 二、桥梁尺寸拟定 1.主梁高度:h=1.5m 梁间距:采用5片主梁,间距1.8m。 2.横隔梁:采用五片横隔梁,间距为4×4.85m,梁高1.0m, 横隔 梁下缘为15cm,上缘为16cm。 3.主梁梁肋宽:梁肋宽度为18cm。 4.桥面铺装: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沥青砼厚2.0cm, 下层为C25 防水混凝土垫层厚10.0cm。桥面采用1.5%横坡。 5.桥梁横断面及具体尺寸:(见作图)

QD50-10T-16.5M通用桥

通用桥式起重机计算书(QD50/10t-16.5m) 编制: 批准: 起重机计算书

第一部分主梁设计计算 一、主梁设计计算 1、主要参数: 起重量Q=50/10t 工作级别A5 跨度LK=16.5m 小车总重Gxc=15.425t 2、主梁截面形状尺寸: 上盖板δ=22mm 材料Q235-B 下盖板δ=18mm 材料Q235-B 腹板δ1=6mm 材料Q235-B 腹板δ2=6mm 材料Q235-B 腹板间距b=500mm 腹板高h0=1000mm 3、主梁截面性质: (1)主梁截面面积 S=500*22*18+1000*6*2 =210000mm2 (2)半个桥架的质量:设加筋肋系数K=1.1 Gqj=K*ρ*S*Lk =1.1*7.85*10-6*210000*16500 =10085kg (3)主梁均布载荷集度

q=10085/16500 =0.61.kg/mm (4)主梁形心位置的确定 X0=226mm Y0=560mm Xmax=560mm Ymax=226mm (5)主梁截面惯性矩的确定 对于X轴 Ix=(500*103/12+500*10*5052)*2+(6*10003/12)*2 =0.44×1010mm4 对于Y轴 Iy=(10*5003/12)*2+(1000*63/12+1000*6*2232)*2 =8.04×108mm4 (6)主梁截面对X轴Y轴的抗弯模数 对于X轴 Wxmin=Ix/Xmax =0.44×1010/560 =7.86×106mm3

对于Y轴 Wymin=Iy/Ymax =8.04×108/226 =3.56×106mm3 4、作用于主梁上的载荷及内力计算 Ⅰ:按载荷组合IIa计算 桥架重量Gqj=1.0×Gqj=20170kg 小车重量Gxc=1.0×Gxc=15425kg 起升载荷Qq=ΨII×Qq=1.25×(50000+1268)=64085kg ΨII取1.2 (水平惯性载荷Pgy不考虑) (1)小车轮压的计算 Bx=2500mm b1=1231mm b2=1329mm P1=Q q/2×b2/Bx+Gxc/4 (代入相应数值) =8438kg P2Q q/2×b1/Bx+Gxc/4 (代入相应数值) =7956kg (2)当四轮小车作用于桥架时,主梁最大的弯距截面处距A点的距离: X=[p1+p2(1-Bx/Lk)+qLk]/[2×(p1+p2)/ Lk+q] (代入相应 数值)

MH10t计算书

MH型 10tx18mx9m 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 计 算 书 xxxxx有限公司

一.型号规格 型号:MH型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 起重量Gn:10t 跨度S:18m 起升高度H:9m 工作级别:A3 控制方式:地面按钮控制 起升速度:7m/min 葫芦运行速度:20m/min 起重机运行速度:20m/min 二.设计制造安装标准 GB/T3811-1983 起重机设计规范 GB/T6067-1985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JB/T5663.1-1991 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型式和基本参数 JB/T5663.2-1991 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技术条件 GB10183-1988 桥式和门式起重机制造及轨道安装公差 GB50278-1998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三.计算(验算) 1.葫芦:采用“豫源”牌CD1型10tx9m葫芦作为起升机构。“豫 源”牌CD1型10t葫芦小车作为运行机构。葫芦总重量:1010kg 2.祥见葫芦说明书:主要配套件 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备注

电动机ZD151-4 / 13kw 1 起升 吊钩组10t 1 钢丝绳6x37-15-200 1 电动机ZDY121-4 / 0.8kw 2 运行 3.主梁:此起重机为单梁结构,由452x675x675x6的U型槽+32# 工字钢+10x110钢板组成,总宽度为452mm,总高度为1212mm,材料为Q235,主梁重量为6700kg,主梁的惯性矩I=645685cm4主梁的垂直静刚度验算: f=QS3/48EI≤[f]=S/800=2.25cm Q=Gn×1.25+1010=13510kg f=13510×18003/(48×2.1×106×645685)=1.21cm<[f] 结论:此主梁结构满足要求。 4.支腿:支腿为变截面结构,30#槽钢组焊而成,在门架平面内, 支腿上平面宽度为1800mm,下平面宽度为300mm,在支腿平面内,为上下平面宽度相同,垂直宽度为300mm,上下平面中心距为3000mm。支腿高度为h1=10110mm。 每条支腿重量为1200kg。 支腿平面内的支腿刚度验算: 小车轮压P=11010kg 截面的最小回转半径r=15cm 支腿的长细比 λ=h1/r=1011/15=67.4<[λ]=150

结构梁板荷载计算书

梁板荷载计算 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一、楼面恒载 1、120mm 厚楼板 120 厚砼板: 25×0.12=3KN/m2 楼面地砖面层(详见建筑楼面做法) (0.6~0.8KN/m2) 取0.8KN/m2 板底8厚水泥石灰膏砂浆涂料 0.2KN/m2 恒载合计 4KN/m2 取值 4.5KN/m2 2、130mm 厚楼板 130 厚砼板: 25×0.13=3.25KN/m2 楼面地砖面层(详见建筑楼面做法) (0.6~0.8KN/m2) 取0.8KN/m2 板底8厚水泥石灰膏砂浆涂料 0.2KN/m2 恒载合计 4.25KN/m2 取值 4.5KN/m2 3、140mm 厚楼板 140 厚砼板: 25×0.14=3.5KN/m2 楼面地砖面层(详见建筑楼面做法) (0.6~0.8KN/m2) 取0.8KN/m2 板底8厚水泥石灰膏砂浆涂料 0.2KN/m2 恒载合计 4.5KN/m2 取值 4.5KN/m2 4、楼梯间:恒活荷载:8 , 3.5 二、屋面恒载 1、120mm 厚楼板 反光涂料 0.04 KN/m2 50 厚 C20 细石混凝土及涂料 1.25 KN/m2 20 厚抗裂防渗砂浆 0.4 KN/m2 70 厚挤塑聚苯板 0.3 KN/m2 10 厚低标号砂浆隔离层 0.2 KN/m2 防水卷材及涂膜 0.2 KN/m2 20 厚 1:3 水泥砂浆找平层 0.4 KN/m2 找坡层 0.7 KN/m2 砼结构板 25×0.12=3.0KN/m2 恒载合计 6.49 KN/m2 取值 7KN/m2

2、140mm 厚楼板 反光涂料 0.04 KN/m2 50 厚 C20 细石混凝土及涂料 1.25 KN/m2 20 厚抗裂防渗砂浆 0.4 KN/m2 70 厚挤塑聚苯板 0.3 KN/m2 10 厚低标号砂浆隔离层 0.2 KN/m2 防水卷材及涂膜 0.2 KN/m2 20 厚 1:3 水泥砂浆找平层 0.4 KN/m2 找坡层 0.7 KN/m2 砼结构板 25×0.14=3.5KN/m2 恒载合计 6.99 KN/m2 取值 8KN/m2 活荷载:楼梯取值 3.5KN/m2 ;办公区 2.0KN/m2 ;不上人屋面 0.5KN/m2。 三、梁间荷载 1、楼层内墙(200 厚),使用加气砼砌块,容重 7.0 KN/m3 加气砼砌块0.2×7=1.4 KN/m2 两侧找平粉刷 0.04×20=0.8KN/m2 恒载合计 2.2KN/m2 1.1 、标准层框架梁上内隔墙线荷载(层高 3.6m,梁高 0.5m) 2.2× 3.1=6.82 KN/m 取值 7 KN/m 1.2 、标准层次梁上内隔墙线荷载(层高 3.6m,梁高 0.4m) 2.2× 3.2=7.04 KN/m 取值 7.5 KN/m 1.3 、四层梁上内隔墙线荷载(层高 3.4m,梁高 0.4m) 2.2×3=6.6 KN/m 取值 7 KN/m 2、外墙(200 厚),使用加气砼砌块,容重 7.0 KN/m3 内墙找平粉刷 0.02×20=0.4 KN/m2 加气砼砌块 0.2×7=1.4 KN/m2 20厚水泥砂浆 0.02×20=0.4 KN/m2 30厚挤塑聚苯板 0.1KN/m2 12 厚 1:3:1 中砂水泥抗裂砂浆 0.012×20=0.24KN/m2 8 厚 1:3 聚合物防水砂浆 0.008×20=0.16KN/m2 真石漆 0.04KN/m2 恒载合计 2.74 KN/m2 2.1 、标准层框架梁上墙线荷载(层高 3.6m,梁高 0.65m) 2.95×2.74=8.08KN/m 取值 8.5 KN/m

通用桥式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

通用桥式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草案)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一、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一般环境中的工作的双梁通用桥式起重机(其取物装置为吊钩、电磁或抓斗中的一种或同时用其中的二种或三种)型式试验,起重机范围为 3.2?320吨,跨度范围为10?34米,升起高度不大于32米。 二、试验依据 1 、《通用桥式起重机》GB/T14405-1993 2、《起重机设计规范》GB3811 3、《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 4、《起重机械型式试验规程》 三、试验条件(环境条件、所需提供的样机机所覆盖产品的图纸等技术文件) 试验现场应符合下列条件: 1 、试验现场的环境和场地应符合GB /T14405 及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起重机的电源为三相交流,频率为50Hz,电压为380 (允差为—15%?10%), 试验现场的环境不得有易燃、易爆及腐蚀气体,起重机试验地点的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m (超过1000m时应对电动机容量进行校核),环境温度应在-25C ~40C 范围内,在40C时的相对湿度不超过50%,起重机运行轨道的安装符合GB10183 的要求(受检单位应对此给与确认); 测量桥梁等尺寸时, 应在室内, 在无日光和温差的影响下进行; 2、试验现场应具备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应有影响起重机试验的物品、设施,保护起重机升、运行等各种试验的能正常进行; 3、受检单位应提供全套受检样机的图样及覆盖产品的有关图纸(总图和部件图)和相关技术文件。 4、型式试验分两个阶段进行,桥架检验和安装完成后的动作试验和应力测试。必要时在厂内制造过程中也可进行个别项目的检车试验

四、试验的主要仪器设备: 通用桥式起重机型式试验主要的仪器设备表

混凝土梁板结构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梁板结构课程 设计计算书
姓名: 学号: 专业:

混凝土梁板结构设计课程设计计算书
目录
1 设计题目 ................................................................................................................. 1 1.1 基本条件 ....................................................................................................... 1 1.2 基本条件 ....................................................................................................... 1 2 结构布置及截面尺寸 ............................................................................................. 1 2.1 结构的布置 ................................................................................................... 1 2.2 板的截面尺寸确定 ....................................................................................... 2 2.3 次梁截面尺寸确定 ....................................................................................... 2 3 板的设计计算 ......................................................................................................... 3 4 次梁的设计计算 ..................................................................................................... 5 5 主梁的设计计算 ..................................................................................................... 7 6 施工图 ................................................................................................................... 15
I

桥梁设计大赛计算书

桥梁结构设计理论方案 作品名称 参赛学校 参赛队员、 专业名称 指导教师 大庆市大学生结构创新设计竞赛组委会 二○一一年

目录

1设计说明 根据本次大赛要求及所提供材料,本组成员秉承“安全、节省、承载力高、美观”原则,设计此桥梁“步步精心”结构模型。桥梁以桁架结构为主体,尽量做到受力均匀,拉杆和压杆合理分布。其中“杆件承载力充分利用和桥身自重轻”为此设计最大亮点。 1.1设计构思 在接到比赛要求最初,本组成员经过分析得出“材料本身承载力强、材质轻、只适合粘结”的结论,初步确定以“平面结构,主梁主要承力,桁架结构”为大体思路。 为减轻桥梁自重,我们决定尽量多用拉杆,但在模拟加载过程中,发现此想法难以实现。遂改用另一种减重方式,即尽量使每根杆都受力均匀,所受最大拉(压)力和最小拉(压)力差值最小。 1.2结构选型 在确定“平面结构、主梁主要承力、桁架结构”为大体思路后,设计步骤如下: ①根据大赛尺寸要求,初步确定桥梁的跨度、高度和宽度; ②根据以往经验和资料分析,设计出桥梁大体模型; ③以实际情况为准,提取计算简图; ④利用结构力学求解器软件对结构进行模拟加载,计算出各杆所承受轴力及弯矩,以确定桥 梁各单元杆件截面尺寸; ⑤结合杆件密度,取最优荷重比。 1.3详细计算 1.3.1设计资料 根据大赛要求,可以确定桥梁跨度L=1300mm,净跨L0=1200mm,桥宽B=185mm,由经验和资料初步确定桥高H=150mm,竖向腹杆间距由比赛小车车轮中心轴距离确定,选为120mm。

1.3.2桥梁形式、尺寸及支撑布置 根据上述原则,最终确定桥梁如图1-1,1-2 图1-1正视图 图1-2俯视图 1.3.3基本假定 ①节点粘结处按照铰接计算; ②支座简支; ③荷载取为竖直集中静荷载,分别作用在结点和单元上 ④考虑动荷载影响,计算荷载取为实际荷载1.2倍; ⑤忽略桥本身自重, ⑥材料材质均匀。 ⑦定义杆件单元和结点码,下文提到单元和结点码皆基于此定义 图1-4

双梁门式起重机设计计算书(—)150吨20米

第一章设计出始参数 第一节基本参数: 起重量PQ=150.000 ( t ) 跨度S = 20.000 (m ) 左有效悬臂长ZS1=0.000 (m) 左悬臂总长ZS2=1.500 (m) 右有效悬臂长YS1=1.500 (m ) 右悬臂总长YS2=0.770 (m) 起升高度H0=20.000 (m) 结构工作级别ABJ=5级 主起升工作级别ABZ=0级 副起升工作级别ABF=5级 小车运行工作级别ABX=5级 大车运行工作级别ABD=5级 主起升速度VZQ=3.4000 (m/min) 副起升速度VFQ=3.4000 (m/min) 小车运行速度VXY=2.4000 (m/min) 大车运行速度VDY=2.4000 (m/min) 第二节选用设计参数 起升动力系数02=1.20 运动冲击系数04=1.10 钢材比重R=7.85 t/m'3 钢材弹性模量E=2.1*10'5MPa 钢丝绳弹性模量Eg=0.85*10'5MPa 第三节相关设计参数 大车车轮数(个)AH=8 大车驱动车轮数(个)QN=4 大车车轮直径RM=0.7000(mm) 大车轮距L2=11.000 (m) 连接螺栓直径MD=0.0360 (m) 工作最大风压q1=0/*250*/(N/m'2) 非工作风压q2=0/*600*/(N/m'2) 第四节设计许用值 钢结构材料Q235----B 许用正应力[ σ ] I=156Mpa [ σ ] II=175Mpa 许用剪应力[ ? ]=124Mpa 龙门架许用刚度:

主梁垂直许用静刚度: 跨中(Y)x~1=S/800=30.00mm 悬臂(Y)1=ZS1/700=2.00mm 主梁水平许用静刚度: 跨中(Y)y~1=S/2000=12.00mm 悬臂(Y)1=ZS1/700=2.00mm 龙门架纵向静刚度: 主梁严小车轨道方向(Y)XG=H/800=16.4mm 许用动刚度(f )=1.7H z 连接螺栓材料8.8级螺栓 许用正应力[ σ ] 1s=210.0Mpa 疲劳强度及板屈曲强度依GB3811-83计算许用值选取。 第二章起重小车设计 第一节小车设计参数 小车质量(t) GX=50.000(t) 小车车距(m) B=3.500(m) 轨道至主梁内边(m) L5=0.030(m) 小车轨距( m ) L6=2.500(m) 小车左外伸(m) L7=0.500(m) 小车右外伸(m) L8=0.500(m) 主梁与马鞍间距(m) L11=0(m) 吊钩下探量(m) H6=2.000(m) 小车轨道截面高(m) H7=0.120(m) 小车高H8=1.650(m) 小车顶至马鞍(m) 小车罩沿大车轨道方向 迎风面积(m'2) XDS=12.000(m'2) 小车罩垂直于大车轨道方向 迎风面积(m'2) XXS=12.000(m'2) 钢丝绳金属丝截面积(m'2) DO=6.550700e-004(m'2) 滑轮组钢丝绳分支数半NO=5 小车轨道型号QU70 小车外罩至导电架距离(m)L9=0.97(m) 小车外罩至栏杆距离(m) L10=0.970(m) 法兰至主梁上盖板距离(m)HD=1.800(m) 第二节设计计算 为工厂便于组织生产,提高标准件的通用性,设计中不进行起重小车设计,而采用5t--50t 通用桥式起重机小车。此,起重机小车设计详见5t--50t通用桥式起重机小车计算说明书。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T 型梁桥设计计算书 1 行车道板内力计算 1.1恒载产生的内力 以纵向1米宽的板条进行计算如图1.1所示。 图1.1铰接悬臂板计算图示(单位:cm ) 沥青混凝土面层:= 0.02×1.0×21= 0.42/kN m C25号混凝土垫层:=0.06×1.0×24=1.44/kN m T 形翼缘板自重: = 0.100.16 1.025 3.25/2 kN m +??= 合计:g=i g ∑=++=0.42+1.44+3.25=5.11/kN m 每米宽板条的恒载内力: 弯距:22011 5.110.95 2.3122AG M gl kN m =-=-??=-? 剪力:0 5.110.95 4.85AG V gl kN ==?=1.2荷载产生的内力 按铰接板计算行车道板的有效宽度如图1.2所示)。 由<<桥规>>得=0.2m ,=0.6m 。桥面铺装厚度为8cm ,则有: =+2H=0.2+2×0.08=0.36m =+2H=0.6+2×0.08=0.76m 荷载对于悬臂板的有效分布宽 度

为:=+d+2=0.36+1.4+1.90=3.66m 冲击系数采用1+=1.3, 作用为每米宽板条上的弯矩为: 01(1)/2(/4)AP M P a l b μ=-+??- 1.3140/2/3.66(0.950.76/4)=-??-18.90KN m =-? 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剪力为: 图1.2 荷载有效分布宽度图示(cm ) 140(1) 1.324.8622 3.66 AP P V KN a μ=+=?=? 1.3内力组合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内力组合: 1.2 1.4 1.2 2.31 1.418.9029.23j Ag Ap M M M KN m =+=-?-?=-? 1.2 1.4 1.2 4.85 1.424.8640.62j Ag Ap V V V KN =+=?+?= 1.4 截面设计、强度验算 (HRB335钢筋:335sk f MPa =,280sd f MPa =,C25混凝土:16.7,ck f MPa = 1.78,11.5, 1.23tk cd td f MPa f MPa f MPa ===) 翼缘板的高度:h=160mm ;翼缘板的宽度:b=1000mm ;假设钢筋截面重心到截面受拉边缘距离=35mm ,则=125mm 。 按<<公预规>>5.2.2条规定:010()2d u c x M M f bx h γα==- 1.029.2311.51000(0.125)2 x x ?=???- 解得:x=0.0224m 验算00.550.1250.0688()0.0224()h m x m ξ=?=>= 按<<公预规>>5.2.2条规定:sd s cd f A f bx = 211.5 1.00.0224/280920s A mm =??= 查有关板宽1m 内钢筋截面与间距表,考虑一层钢筋为8根由规范查得可供使

5吨双梁桥式抓斗起重机设计计算书

1.设计规范及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373)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GB3811—2008 《起重机设计规范》 GB6067—2009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5905-86 《起重机试验规范和程序》 GB/T14405—93 《通用桥式起重机》 GB50256—96 《电气装置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 JB4315-1997 《起重机电控设备》 GB10183—88 《桥式和门式起重机制造和轨道安装公差》 GB/T14407—93 《通用桥式和门式起重机司机室技术条件》 GB164—88 《起重机缓冲器》 GB5905—86 《低压电器基本标准》 GB50278-98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及验收规范》 GB5905—86 《控制电器设备的操作件标准运动方向》 ZBK26008—89 《YZR系列起重机及冶金用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 条件》 2.设计指标 2.1设计工作条件 ?气温: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20℃ ?湿度:最大相对湿度90% (3)地震: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2.2设计寿命 ?起重机寿命25年 ?电气控制系统10年 ?油漆寿命10年 2.3设计要求 2.3.1 安全系数 2.3.1.1钢丝绳安全系数n≥6 2.3.1.2结构强度安全系数 载荷组合Ⅰ n≥1.5 载荷组合Ⅱ n≥1.33 2.3.1.3抗倾覆安全系数n≥1.5 2.3.1.4 机构传动零件安全系数 n≥1.5

2.3.2钢材的许用应力值(N/mm2)表1

[σs]-钢材的屈服点; [σ]-钢材的基本许用应力; [τ]-钢材的剪切许用应力; [σc]-端面承压许用应力; 2.3.3螺栓连接的许用应力值(N/mm2) 10.9级高强度螺栓抗剪[τ]=350 2.3.4焊缝的许用应力值(N/mm2) 对接焊缝: [σw] = [σ] (压缩焊缝) [σw] = [σ] (拉伸1、2级焊缝) [σw] = 0.8[σ] (拉伸3级焊缝) [τw]= [σ]/21/2(剪切焊缝) 角焊缝: (拉、压、剪焊缝) [τw]= 160(Q235钢)200(Q345钢)2.3.5起重机工作级别: 利用等级 U7 工作级别 A6 机构工作级别为 M6 3.设计载荷 3.1竖直载荷 3.1.1起升载荷 额定起升载荷:5t 3.1.2桥式起重机自重载荷 主梁:7.536t 端梁:1.374t

机械毕业设计1310T桥式起重机设计(箱型梁设计及受力计算)

设计题目:10t桥式起重机设计 设计项目计算与说明结果 第1章前言 桥式起重机是一种重要的物料搬运机械。桥式起重 机的桥架沿铺设在两侧高架上的轨道纵向运行,起重小 车沿铺设在桥架上的轨道横向运行,构成一矩形的工作 范围﹐就可以充分利用桥架下面的空间吊运物料,不受 地面设备的阻碍。桥式起重机可分为普通桥式起重机﹑ 简易梁桥式起重机和冶金专用桥式起重机3种。 物料搬运成了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 已有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自动 化程度的提高,作为物料搬运重要设备的起重机在现代 化生产过程中应用越来越广,作用愈来愈大,对起重机 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起重机正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 大型化和专业化、模块化和组合化、轻型化和多元化、 自动化和智能化、成套化和系统化以及新型化和实用化 是这场变革得主题。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桥式起重机行业已经形成 了一定的规模,市场竞争也越发激烈。桥式起重机行业 在国内需求旺盛和出口快速增长的带动下,依然保持高 速发展,产品几近供不应求。尽管我国起重机行业发展 迅速,但是国内起重机仍缺乏竞争力。从技术实力看, 与欧美日等发达地区相比,中国的技术实力还有一定差 距。目前,过内大型起重机尚不具备大量生产能力。从 产品结构看,由于技术能力所限,中国起重机在产品结 构上也不完善,难以同国外匹敌。 桥式起重机可分为以下几类: 1.通用桥式起重机 1)抓斗桥式起重机 抓斗桥式起重机的装置为抓斗,以钢丝绳分别联系 抓斗起升、起升机构、开闭机构。主要用于散货、废旧 钢铁、木材等的装卸、吊运作业。这种起重机除了起升 闭合机构以外,其结构部件等与通用吊钩桥式起重机相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计算书 姓名: 学号: 班级: 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 2013年12 月12日

目录 一.某多层工业建筑楼盖设计任务书 1 (1)设计要求 1 (2)设计资料 1 二.某多层工业建筑楼盖设计计算书 1 (1)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1 (2)板的设计 1 (3)次梁的设计 3 (4)主梁的设计 6 附图1.厂房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 附图2.板的配筋示意图 附图3.次梁配筋示意图 附图4.主梁配筋示意图 附图5.板平法施工图示例 附图6.梁平法施工图示例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任务书 (1)设计要求 ①板、次梁内力按塑性内力重力分布计算。 ②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 ③绘出结构平面布置图、板、次梁和主梁的施工图。 本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有:荷载计算、计算简图、内力分析、截面配筋计算。 构造要求、施工图绘制。 (2)设计资料 ①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q k =5.2KN/m 2 ②楼面做法 楼面面层用15mm 厚水磨石(3/25m KN =γ ),找平层用20mm 厚水泥砂浆(3/20m KN =γ ),板底、梁底及其两侧用15mm 厚混合砂浆顶棚 抹灰(3/17m KN =γ) 。 ③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30C ,主梁和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 箍筋采用HPB400级。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1.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确定主梁(L 1)的跨度为6.0m ,次梁(L 2)的跨度为6.0m 主梁每跨内布置 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0m 。楼盖结构的平面布置图见附图1。 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厚h ≥l/40=2000/30=67mm ,对于工业建筑的楼板, 按要求h ≥80mm ,所以板厚取h=80mm 。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18~l/12=333~500mm ,取h=500mm ,截面宽b= (1/2~1/3)h ,取b=200。 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15~l/10=400~600mm ,取h=600mm ,截面宽b= (1/2~1/3)h ,取b=300mm 。 柱的截面尺寸b×h=400mm×400mm 。 2.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①.荷载计算 恒荷载标准值(自上而下) 15mm 水磨石面层 0.015×25=0.375KN/㎡ 20mm 水泥砂浆找平层 0.020×20=0.40KN/㎡ 80mm 钢筋混凝土板 0.080×25=2.00KN/㎡ 15mm 板底混合砂浆 0.015×17=0.255KN/㎡ 小计: 3.03KN/㎡ 活荷载标准值: 5.2KN/㎡

桥梁设计手算计算书(DOC)

设计原始资料 1.地形、地貌、气象、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地震烈度等自然情况 (1)气象:天津地区气候属于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部分地区受海洋气候影响。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旱,春季大风频繁,夏 季炎热多雨,雨量集中,秋季冷暖变化显著。年平均气温12.20C, 最冷月平均气温-40C,七月平均气温26.40C。 (2)工程地质:天津地铁一号线经过地区处于海河冲积平原上,地形平坦,地势低平,地下水位埋深较浅,沿线分布了较多的粉砂、细砂、粉土,均为地震可液化层,局部地段具有地震液化现象。沿线地层 简单,第四系地层广泛发育,地层分布从上到下依次为人工堆积层、新近沉积层、上部陆相层、第一海相层、中上部陆相层、上部及中 上部地层广泛发育沉积有十几米厚的软土。 a.人工填土层,厚度5m,?k=100KP a; b.粉质黏土,中密,厚度15m,?k=150 KP a; c.粉质黏土,密实,厚度15m,?k=180KP a; d.粉质黏土,密实,厚度10m,?k=190KP a。 第一章方案比选 一、桥型方案比选 桥梁的形式可考虑拱桥、梁桥、梁拱组合桥和斜拉桥。任选三种作比较,从安全、功能、经济、美观、施工、占地与工期多方面比选,最终确定桥梁形式。 桥梁设计原则 1.适用性 桥上应保证车辆和人群的安全畅通,并应满足将来交通量增长的需要。桥下应满足泄洪、安全通航或通车等要求。建成的桥梁应保证使用年限,并便于检查和维修。 2.舒适与安全性 现代桥梁设计越来越强调舒适度,要控制桥梁的竖向与横向振幅,避免车辆在桥上振动与冲击。整个桥跨结构及各部分构件,在制造、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3.经济性 设计的经济性一般应占首位。经济性应综合发展远景及将来的养护和维修等费用。 4.先进性 桥梁设计应体现现代桥梁建设的新技术。应便于制造和架设,应尽量

MG型45t20t双吊钩门式起重机计算书

MG型45/20t吊钩门式起重机 设计(验算)书 xxxxxxxxxxx公司

1.项目简介 1.1xx公司经过市场调研后发现,xx市附近一部分大型构件厂,需 要一较大起重量的起重机,但原有厂房偏小,扩建成本过大,而现有空地面积不是很大。根据市场这一需求,MG型吊钩门式起重机能满足要求:起重量为50t以下,跨度为15m以下,起升高度为12m以下。xx公司决定设计生产此类起重机。 1.2样机型号规格 型号:MG型吊钩门式起重机 起重量Gn:主钩45t,付钩20t 跨度S:12m 起升高度H:9m 工作级别:A6 控制方式:司机室控制 2设计制造安装标准 GB/T3811-1983 起重机设计规范 GB/T6067-1985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T14405-1993 通用桥式起重机 GB/T14406-1993 通用门式起重机 GB/T14407-1993 通用桥式和门式起重机司机室技术条件 GB10183-1988 桥式和门式起重机制造及轨道安装公差 GB50278-1998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整机设计

3.1构想:由于xx公司生产QD型50t及其以下吊钩桥式起重机, 已有成熟图纸和经验,所用图纸是“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 的通用图纸,得到多年检验,产品性能可靠。决定45t小车按 QD50t小车生产,起重机主梁桥架采用中轨箱形桥架,支腿为变 截面箱形结构,大车运行为台车型式。 3.2参数: 起重量Gn:主钩45t,付钩20t 跨度S:12m 起升高度H:9m 起升速度:按QD型吊钩桥式起重机相应速度: 主钩约7.5m/min,付钩约12m/min 小车运行速度:20---30m/min 大车运行速度:30---40m/min 4设计(验算) 4.1小车 4.1.1 主钩(45t)起升机构:全套采用QD50t-M6起升机构。 实际主要配套件

框架梁模板计算书

框架梁模板(扣件钢管高架)计算书 本高支撑架计算采用PKPM施工安全设施计算软件计算。计算书中钢管全部按照Φ48×3.0计算。 本高支撑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计算梁段:BKL-407(3A)。高支架搭设高度为18.08米,基本尺寸为:梁截面B×D=500mm×700mm,梁支撑立杆的横距(跨度方向) l=1.00米,立杆的步距h=1.50米,梁底增加1道承重立杆。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 梁截面宽度 B(m):0.50;梁截面高度 D(m):0.70; 混凝土板厚度(mm):120.00;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m):1.0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10; 立杆步距h(m):1.50;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1.00;

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18.28;梁两侧立柱间距(m):0.80; 承重架支设:1根承重立杆,方木支撑垂直梁截面;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 扣件连接方式:单扣件,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0.85; 2.荷载参数 模板自重(kN/m2):0.35;钢筋自重(kN/m3):1.5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5;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18.0;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kN/m2):2.0;振捣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m2):2.0; 3.材料参数 木材品种:杉木;木材弹性模量E(N/mm2):10000.0; 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7.0;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7; 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0;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0; 4.梁底模板参数 梁底方木截面宽度b(mm):50.0;梁底方木截面高度h(mm):100.0; 梁底纵向支撑根数:4;面板厚度(mm):18.0; 5.梁侧模板参数 主龙骨间距(mm):500;次龙骨根数:4; 主龙骨竖向支撑点数量为:2; 支撑点竖向间距为:100mm; 穿梁螺栓水平间距(mm):500; 穿梁螺栓直径(mm):M12; 主龙骨材料:钢管;截面类型为圆钢管Φ48×3.0; 主龙骨合并根数:2; 次龙骨材料:木枋,宽度50mm,高度100mm; 二、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1.梁侧模板荷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