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2017)

两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2017)
两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2017)

两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

湖北口中学张益洪

【复习目标】:

1、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

简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认识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

2、知道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召开,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主要内容,知道战后建立的国际新秩序。

3、列举二战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4、知道《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和雅尔塔会议召开的史实,简述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5、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用。

【复习过程】

一、牢记历史,自主复习。(根据导学案提示,自由复习,小组内相互

【查缺补漏】

紧扣考点结合书本设置抢答题师生互动处理

【探究拓展】

1、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2、一战后召开了哪两次重要会议?对中国产生怎样影响?中国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直击中考】

1、(十堰市2009)巴尔干半岛素有“欧洲的火药桶”之称。二十世 纪 初,下列哪一事件点燃了这一“火药桶” A .德国突袭波兰 B .萨拉热窝事件

C .珍珠港事件

D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2、(十堰市2011)任何战争在客观上都会对自然和人类造成重大破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生很多战役,其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是 A .马恩河战役 B .索姆河战役 C .日德兰海战 D .凡尔登战役

3、(2008·扬州市)2008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3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给人类留下的启迪是

①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战胜共同敌人 ②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始终难以合作

③世界各国都应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④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A .①② B . ②④ C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4、(2008年成都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的标志是

A 《人权宣言》

B 《独立宣言》

C 《联合国家宣言》

D 《大西洋宪章》 5、(2009·广东汕头)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看法,错误的是 A .它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了重新瓜分世界而展开的战争,交战双 方都没有正义性

B .是人类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战争,也是人类史上空前劫难

C .战争是残酷的,但它对人口优化却产生了积极作用

D .战争是野蛮的,但它却孕育了战后的一些文明成果

6、(2005 徐州市)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障是 A 、美国的参 B 、第二战场的开辟 C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D 、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 阅读下材料,完成问题。 【重温战争历程】 材料一 201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爆发75周年。为铭记历史,警惕战争,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将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1、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年

月日)和标志。

材料二 : 右图是一幅宣传海报,上面有残破的 美国国旗和相关文字。其中文字的意思是“记住12月7日!” 2、

请写出材料二中提到的“12月7日”发生历史事件及影响。

【感悟战争启迪】

材料二:“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 3、请举出中国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三个将领。

两次世界大战教案

九年级复习课 两次世界大战 白泉学校吕智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依据考标,掌握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关考点,训练学生将中外历史同一主题历史事件关联起来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横向查找相关联的知识点,训练学生联系知识点,整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教学重点:对两次世界大战考点的复习和方法指导。 教学难点:调动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联系知识的兴趣。 教学设计理念:学生从学校带走的不能只有知识和成绩,一定要是一种获取知识的能力。老师少讲,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方法和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出示反战雕塑图片,提问:从这张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反对战争,停止杀戮) 2、请大家回忆一下,1914年的6月28日,在欧洲,一位赛尔维亚青年怀着民族屈辱与仇恨,开枪射杀了奥匈帝国的王位继承人。这个重大事件是什么?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而1914还只是这个世纪噩梦的开始。 二、梳理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世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亲爱的孩子,我们今天回顾它们,不是

3、把自己会填的空帮老师填上。 4、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校正答案。 三、关联不同书上的知识点 1、过渡:刚才大家完成这个表格用到了哪几本书?(九上,九下) 是的,这是世界史的内容,可是我们知道,世界是一个整体,一战和二战这两件历史事件绝不是单独存在的,他们必定还与许多国家、许多历史事件相关联。由此,我们在历史书中找一找:两次世界大战发生时、发生后,中国、其他国家发生了哪些与这两次世界大战密切相关的事件? (学生尝试自己找2分钟)在查找历史事件上,有没有人能给同学一些方法或建议。 2、方法归纳 ①确定查找范围: 四、认识提升 1、观察表格,认识到战争的另一面:战争对科技的促进作用,科技有时又决定着战争的胜负。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最全版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案 第11课 20世纪初的国际冲突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一战前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文字史料、图片史料等的解读,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史实的意识和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战争根源的分析,使学生意识到在保持人类发展和进步同时远离战争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索避免战争的可行方案,培养全局观和现代意识。 二、各栏目的参考答案 (一)练习与测评 1、两大军事集团是如何形成的?它们的矛盾引起了哪些冲突?最终结果如何? 答:20世纪初,以欧美国家为中心的世界体系形成,工业发展突飞猛进。由于各国在经济上的激烈竞争,对殖民地的疯狂争夺,逐渐形成了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加剧了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1879年,德、奥两国缔结针对俄国的秘密军事同盟条约。1882年意大利同法国争夺突尼斯失败,加入德奥同盟。以德国为首的三国同盟形成,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一方初告形成。 三国同盟的建立促使俄法两国接近。1892年,两国签订针对同盟国的秘密军事同盟条约。为了对付主要敌人德国,英国不得不放弃传统的“光荣孤立”政策,1904年英法两国签订协约,1907年8月31日,英俄签订协约,标志着和三国同盟对抗的另一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英、法、俄三国协约的最后形成。 两大军事集团接连在地中海和巴尔干地区爆发冲突,主要有两次摩洛哥危机、波斯尼亚危机和两次巴尔干战争。 1914—1918年,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终于导致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为什么说巴尔干地区是20世纪初欧洲的一座“火药库”? 答:第一,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的东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汇合处,既控制着地中海和黑海的门户,也控制着通往印度洋的航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历来是各个国家争夺的重点。 第二,20世纪初,随着土耳其帝国的日益衰落,尚未被瓜分的土耳其及其统治下的巴尔干半岛,成为帝国主义瓜分的重要目标,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既有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也有巴尔干各族人民与帝国主义矛盾,还有巴尔干人民同土耳其封建统治者的矛盾,还有因民族关系复杂,宗教交错而造就的巴尔干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所有这些矛盾、特别是列强之间的矛盾使巴尔干半岛地区经常发生纠纷、冲突和战争。 第12课大战的爆发与过程

高三阶段特征复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填空+高考真题)

工业文明的转型与探索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20世纪初——1945年)整体阶段特征: 政治:俄国十月革命将__________________由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现代化的新模式。帝国主义要求重新__________________,矛盾不断激化,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经济:苏俄(联)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逐步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计划经济体制;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开始实行__________________的政策,开创了__________________发展的新模式。 思想: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的兴起,突出表现了在生产力高度发达背景下人类精神的空虚和迷茫,着力描述人类__________________的一面;以__________和量子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科学诞生,预示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即将到来,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一、20世纪前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一)政治:美国_______________总统宣布实行新政,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维护了美国的资产阶级______________制度;德国、日本建立______________专政,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二)经济: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__________________,即生产_______________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②直接原因:_______________和销售的矛盾。 ③具体原因:__________________扩大导致市场萎缩,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经济虚假“繁荣”,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2)爆发:1929年10月,从美国纽约开始,然后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表现为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下跌,失业人数猛增。 (3)特点:______________特别广、_____________特别长、__________________特别大。 (4)影响:国际上,各国纷纷__________________,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国内局势上,示威游行、罢工等抗议活动接连不断,__________________在一些国家泛滥。 2.挽救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改革——罗斯福新政 (1)背景:胡佛“__________________”政策的失败 ①措施:由__________________和私人企业合作,扶持__________________以摆脱危机。 ②结果:经济危机愈演愈烈,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动荡不已。 (2)措施:整顿金融、调整工业、调节农业、社会保障。 (3)特点:在确保资本主义__________________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4)影响 ①一定程度上减轻了____________的破坏,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_____________统治。 ②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__________________势力,巩固了民主政治。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1

第7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课程标准】: 简述“同盟国”“协约国”的成员国,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课文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后起的帝国主义列强(美、德)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列强(英、法)争霸世界的矛盾日益尖锐,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并疯狂地扩军备战,最终导致大战爆发。这场帝国主义战争规模空前,给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还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影响深远。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望,理解抽象的历史与社会问题心力与智力相对初一年级学生有了提高;辨证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在电影电视以及其他媒体已经了

解一战的情况,九年级学生尤其是男孩子对战争历史比较感兴趣,能够比较容易地进入本课程,对于概念化与系统知识的认识比七年级学生也大有提高。 【设计思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大事。本课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因后果的发展为线索展开,首先从2013年11月11日的一则纪念“一战”的新闻报道开始,引导学生追根溯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接着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最后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影响。以此为主线,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引导学生正确分析“一战”的原因和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影响是上好本课的关键。教师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借助多媒体课件,采用动态图示法、谈话法、讨论法等手段,动静结合,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教学重点】: 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难点】: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首先我们观看一段2013年11月11日的新闻视频。 刚才我们观看了今年11月11日世界各国纪念一战95周年的新闻视频。世界各国都在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说明一战是重大的,是世界范围的。那么一战是怎样发生的?给世界历史造成了什么影响?今天,我们就乘坐时光列车回到95年前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去重温那段历史,去寻找我们的答案。 展示: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本课的结构图。 学习新课: 1、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展示: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和影响。 美国参议院漫画说明什么问题?垄断组织干预和控制国家政治,积极对外侵略扩张。 2、帝国主义国家争霸世界的矛盾十分尖锐: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美、德)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英、法)激烈展开了世界霸权的争夺。

两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两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 木孔中学刘小丽 考标要求 一战 1、简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了解两大军事集团的基本史实及严重后果。 2、知道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二战: 1、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2、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二战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3、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4、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从原因、过程、性质、影响等方面,回顾两次世界大战的基本史实,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件的基本能力。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学生联系历史与现实的谈古论今的能力和感悟历史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归纳、分析、比较、感悟,学生掌握了历史事件的基本线索,并形成了正确历史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课复习,学生体会出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课前学生学案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 1.原因 根本原因: 具体原因:(两大军事集团) 直接原因(导火线): 2.时间: 3.交战双方: 4.主要战场:主要战线: 5.主要战役: 6.结束: 7.大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 8.性质:(除塞尔维亚等极少数国家是民族解放和自卫战争) 9.影响: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1.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绥靖政策) 2.性质: 3.二战的开始与扩大 开始: 扩大: 进一步扩大: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 标志: 作用: 5.转折性战役 ①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②太平洋战场转折性战役: ③北非战场转折性战役: 6.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与苏德战场相呼应): 7.雅尔塔会议及其影响(1945.2 苏、美、英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 8.法西斯国家投降 ①,法西斯集团开始解体 ②,欧洲战事结束 ③1945.8.15日本无条件投降,9.2 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④二战结束: 9.影响:

高中历史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师)精编版

高三班姓名学号专题十五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1918—1939)(一)总体形势: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并存(二)社会主义 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第一次胜利 1、历史背景 ①经济:20世纪时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仍是落后的农业国; ②政治:腐朽的沙皇制度占统治地位,社会矛盾尖锐,反沙皇专制统治斗争 不断爆发; ③军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各种矛盾; ④新力量:工人阶级的布尔什维克党成立 总结:在以上因素的作用下,俄国成为了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 2、革命进程: ①二月革命倒沙皇:推翻统治俄国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 (资产阶级性质革命), 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形成苏维埃和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②《四月提纲》指方向: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还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③“七月事件”抛幻想:临时政府大肆逮捕和杀害布尔什维克党人。 ④十月革命现曙光:列宁亲自领导工人、士兵在彼得格勒起义,攻占资产阶临时 政府的据点(冬宫)。莫斯科等城市的武装起义相继取得成功。 3、苏维埃政权的措施: ①《告工人、士兵和农民》:正式宣布推翻临时政府,全国政权归苏维埃。 ②《和平法令》:向交战国建议“立即缔结停战协定”,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 和平”。 ③《土地法令》: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消灭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和地主阶级。 4、历史意义: 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启示:资本主义可以被社会主义取代 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 斗争,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④保持了苏维埃俄国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 计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一)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中,采用图片导入。幻灯片展示11.11光棍节,每年的11月11日,英国都要举行纪念活动,因为1914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在硝烟中放下了刺刀。 图片导入的意图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质疑,在教师适当的讲解中,学生明白战争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破坏性,由此引发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探究兴趣。 (二)活动探究、寻求真知 三站旅行:第一站----萨拉热窝 教师投影《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对比表》和“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形成”的有关材料。 问题设计: (1)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从材料中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 教师这样设计,一是能够培养学生从图表反映的数据得出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二是通过材料的阅读培养学

生从中获取历史信息,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教师设计这两个问题的意图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与变化相反,各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占有状况未变,还都是按旧的力量对比划分的。这样矛盾就产生了。作为帝国主义筵席上的迟到者——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决不满意仅仅得到一些残羹剩饭,他们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正如列宁所说:“世界是第一次被分割完了,所以将来只有重新分割,也就是从一个‘主人’转归另一个‘主人’。而不是从‘无主’的变为‘有主’的。”“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土”。这正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由于矛盾的变化,各帝国主义大国出于自身的利益拉帮结派寻找盟友,重新组合,导致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这是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第二站:凡尔登 活动三探究战争的残酷性(教师投影并板书) 教师投影展示如下图片: 教师在展示图片后引导学生思考: (1)面对凡尔登战役的图片,你有何感想? (2)新式武器的发明与刚刚结束的哪次科技革命有关?由此,你对科学技术的作用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教师展示新式武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认识一战的残酷,究其原因,是因为战争中大量的武器被发明并运用到战争中。这样做,第一可以吸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习题----两次世界大战习题

中考历史专题习题----两次世界大战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6分。请将选项写在上面的表格中) 1、三国同盟的核心是 A奥匈帝国B德国C俄国D意大利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A德国突袭波兰B萨拉热窝事件C三国同盟形成D三国协约形成、 3、三个法西斯国家灭亡的先后顺序是 A德、意、日B意、德、日C日、德、意D意、日、德 4、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由于 A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导致B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打击 C法西斯势力掌握了国家政权D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5、“9。11”事件发生后,有人称之为是美国自建国以来本土所遭到的第二次大规模袭击,你认为第一次应该是指 A列克星顿枪声B珍珠港事件C中途岛战役D约克镇战役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使德军陷入东西两面受敌,顾此失彼困境的事件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爆发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C雅尔塔会议的召开D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7、你认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障是 A美国的参战B第二战场的开辟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D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人民的浴血奋战 8、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有①加强国际合作,有利于战胜共同的敌人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相互合作③世界各国应互不侵犯、和平共处④和平来之不易,战争悲剧不能重演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9、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实行过一系列非常措施,被称为 A战时政策B临时政策C非常经济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0、罗斯福新政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是 A缩减农业生产B恢复银行信用C实施产业复兴法D发展对外贸易 11、最早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国家是 A德国B日本C西班牙D意大利 12、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被称为 A苏联自由民主体制B斯大林模式C苏维埃政权制D苏联社会主义体制 13、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脏”会议,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B德国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C德国向协约国支付巨额赔款D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 14、20世纪30年代,一位莫斯科居民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时,他的寄信地址栏中写的国名应该是 A沙皇俄国B苏联C苏维埃俄国D俄罗斯联邦 15、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通过的与中国有关的文件是①《凡尔赛和约》②《四国条约》③《九国公约》④《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6“冷战”时代开始的标志是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马歇尔计划的提出D北约的建立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美国文学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时期。20年代,各种流派相继出现,表现了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矛盾和精神世界方面的问题。30年代基本上是左翼文学占主导地位,从30年代后期起,文学界分化成各个流派,又出现了纷坛多样的局面。总的来说,现代派文学与左翼文学是这个时期两股最大的文学思潮。从这个时期起,美国文学开始发生世界性的影响。1930年后,美国作家陆续得到诺贝尔文学奖金。 现代派文学的兴起 20世纪初,美国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垄断资本进一步集中,大城市人口密集,工农运动规模越来越大。社会面貌与人的精神面貌,已非19世纪传统现实主义手法与惠特曼式的风格所能准确反映。大战前的最初10年为孕育新的风格、新的流派作了准备。欧洲的现代派文艺不断介绍到美国。 19世纪下半期美国的诗歌处于过渡阶段,继惠特曼后只出现了一个重要诗人艾米莉·狄更生。她一反浮夸的浪漫主义诗风,以不规则的韵律、奇特的对照和自由的联想,打开了通向美国现代诗的道路。 1912年,《诗刊》在芝加哥创办,标志着现代派文艺的开始。《诗刊》的头3卷里,出现了庞德(1885-1973)、韦·林赛(1879- 1931)、艾·洛威尔(1874-1925)、威·卡·威廉斯(1883-1963)、桑德堡(1878-1967)、沃·斯蒂文斯(1879-1955)、艾·李·马斯特斯(1868-1950)、玛·莫尔(1887-1972)等人的作品。这些人后来都成为美国有成就的诗人。其中有意象主义者,有接近劳动人民的芝加哥诗派,有20世纪的田园诗人,有新的乡土主义者,有抽象哲理派诗人。他们的共同点是表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越来越突出的人的异化,并或多或少流露出仿惶和悲观的情绪。即使是田园诗,弗罗斯特笔下的新英格兰风光也笼罩着疏远、陌生与死亡的阴影。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作是艾略特的《荒原》(1922)。这首诗为西方现代社会提供了一个象征性的比喻。 现代主义在戏剧方面的代表人物是奥尼尔,他的剧作受到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的影响。他对美国社会的合理性表示怀疑,创造了美国现代的悲剧。在小说方面,格。斯泰因(1874-1946)与舍。安德森(1876-1941)开创了美国现代派小说的道路。 迷惘的一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几年之后,对这次战争的厌恶情绪开始在文学上有所反映。“迷惘的一代”的作家大多参加过这次战争,他们普遍有一种被欺骗、被出卖的感受。他 “迷惘的一代”们不再相信虚伪的道德说教,而以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来表示自己的消极抗议。 的代表作是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1926)。有些作家没有赶上参加战争,如“爵士时代的歌手”菲茨杰拉尔德,他的情绪是和“迷惘的一代”相通的。海明威、菲茨杰拉尔德等作家唱出了幻灭的哀歌。稍晚的托马斯·沃尔夫(1900-1938)在短短的10年间写出了好几百万字小说,其中的主人公都是他自己,主题是不断寻求连作者自己也不甚清楚的目标。 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这个时期传统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仍然不断出现,并且有所发展。德莱塞这个时期的作品,包括《欲望三部曲》(1912,1914,1947)和《美国的悲剧》(1925),对现实的反映和批判越来越深刻。辛·刘易斯的《大街》(1920)粉碎了“村镇是美好的世外桃源”的神话。他后来的作品对商业、科技、宗教界的问题都作了揭露,他所塑造的巴比特成了庸俗、浮夸、讲求实利的中产阶级的典型人物。女作家蔽拉·凯瑟(1873-1947)以歌颂拓荒者开始,进而批判金钱势力,后来又从历史中去发掘现代美国所缺乏的精神美。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一、课标内容 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时间、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二、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观看视频、史料讲解、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2.学习目标: 目标1:结合教材,识记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国的组成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结束的时间、导火索、凡尔登战役等基本史实。 目标2:阅读教材及材料,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重点) 目标3:阅读教材,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一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重点) 目标4:分析一战爆发的性质和影响,体会战争的残酷。(难点) 三、教学活动 1.课堂导入 师:一战导火线:奥匈皇储被杀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一战” 2.讲授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目录 (2)自主学习 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教材,识记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国的组成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结束的时间、导火索、凡尔登战役等基本史实。 (3)合作探究 出示任务:任务二: 【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说出两次工业革命对欧洲国家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影响:在两次工业革命特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欧洲成为世界的中心。 【合作探究】2.阅读材料及教材,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帝国主义列强的国力比较表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总结。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主要原因: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合作探究】3.阅读教材,理出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国家的矛盾。 学生回答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组成国,教师根据PPT图示讲解其中的矛盾。 一战前夕欧洲列强的主要矛盾

两次世界大战比较分析

两次世界大战比较分析 15思政专接本梁忠秋151500000519 当今世界,局部战争连绵不绝,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国际危机层出不穷,“太平”世界并不太平。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关系到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人类命运和文明的兴衰荣枯的重大问题。争取世界和平,避免战争的灾难,是国际社会最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近代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对战争现象和影响的分析研究有助于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国际关系特点的认识。20世纪,世界上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这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下面我们从战争原因、战争性质、战争规模及转折点、战争结果、战争影响等几个方面简单梳理一下两次世界大战。 一、战争原因 工业革命进入新时期后,资本主义经济在高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在加剧.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实力对比发生了急剧变化,英法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已占有广阔的世界市场,其对殖民地的依赖性使经济发展缓慢而且落后了;新兴的美、德、日等国经过统一和改革,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采用新技术,经济迅速崛起,但海外市场狭窄.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及军事等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更加明显.这种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根本原因,不同的是第一次时间大战的直接原因是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1929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英法的绥靖政策等。这就是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

因和具体原因。 二、战争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分别是德奥意组成的同盟国以及由 英法俄国组成的协约国。所以战争的性质是帝国主义之间的争霸战争是非正义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分别是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却分为性质不同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帝国主义争霸战争,第二阶段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正义战争.1941年6月22日苏联参战根本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政治性质;1940年5月希特勒德国进攻西欧,英法被迫抗击,战争性质改变。 三、战争规模及转折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欧洲,分为东线、南线和西线,其中西线起决定作用。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分为三个,分别是欧洲战场、亚洲太平洋战场和北非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远远超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战出现的新型的战术要多于一战,无论是死伤人数还是参战人数、国家、损失、战火波及的地区,二战都要比一战大很多。众所周知,一战最大规模的战役为1916年2月21日凡尔登战役。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二战最大规模战役为斯大林格勒战役,这一次战役取得的辉煌成果使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空前、且具有转折性意义的战役。 四、战争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战争,目的是重新瓜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第3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了解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谐的威胁,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历史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发挥历史地图,图画,资料的作用,培养学生动手查资料,积极动脑的良好习惯。坚持论从史出的科学历史观,运用史实分析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情感培养目标: 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认识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教具】 课件、多媒体、展示板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 播放:两伊战争科索沃战争美国入侵伊拉克国家的视频 师:刚才我们感受到了局部战争的激烈与残酷,也给当地居民带来了灾难,那么世界范围内的战争与局部战争相比,又会带来多大灾难呢?让我们共同走进第一世界大战! 【落实课标】【解读课标】 (屏幕展示内容标准)学生自读,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应用、落实课标】 1、探究一:帝国主义争霸世界

探究目标:(1)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局势发生的变化。 (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 情景与问题:观看图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相关片段。 (1)英法美德经济实力对比 (2)各国殖民地占有量对比 请思考:(1)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发生什么变化?(2)经济实力的变化,促使德国的对外扩张政策有什么新要求? (3)一战前,这些国家在对外政策上有何共同追求?在斗争与勾结中这些国家开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资料,使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背景过程,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 老师要巡回指导学生如何分组合作、互动交流、引导、激发调动他们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小组内的合作交流,初步形成学习成果,然后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展示得出的结论,最后通过师生合作,完善答案,形成以下结论: (1)美德两国实力强,后来居上;英法两国实力变弱;经济实力发生不平衡。 (2)强烈要求对外扩张,抢夺殖民地。 (3)共同追求;重新分割世界,抢夺更多的殖民地。两大集团,三国同盟,三国协约。2、探究二:大战的爆发 探究目标:导火线、爆发时间、标志、参战国。 情景与问题:播放“斐迪南大公被刺”的资料片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巴尔干半岛”地图。请思考:(1)素有“火药桶”之称的地方在哪里?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 (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标志是什么? (4)想一想:在哪些参战国家?望风使舵的国家是谁? 过程与方法: (1)老师通过展示“萨拉热窝事件”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巴尔干半岛”图片,结合学生阅读的教材知识,提取有效地历史信息,使学生置身于世界大战一触即发的最前沿,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十二讲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文明 学生

第十二讲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文明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20世纪上半期(十月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现代史的第一个阶段,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及两种现代化模式探索调整是这一时期典型的特点。 政治: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社会主义由理论到现实,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局面,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由盛转衰。 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探索并建立,1929—1933年,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出现了大危机、大动荡,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初步调整,并行发展,相互借鉴。 文化:现代主义艺术兴起,反映人类精神空虚和迷茫,电影电视艺术发展进步 整合一俄国十月革命与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 1.俄国十月革命 (1)背景: ①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落后,社会矛盾尖锐,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了俄国社会的矛盾,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2)过程: ①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专制统治。 ②“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③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巩固政权: ①颁布《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将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②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4)历史意义: 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②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③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2.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①背景: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国内外敌人的严重威胁。 ②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③特点:背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点。 (2)新经济政策: ①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苏俄国内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②内容:向农民征收粮食税;运用商品交换,促进市场的繁荣;部分恢复和发展私营经济;废除实物分配制。 ③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3.“斯大林模式” (1)形成的原因: ①外部: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②内部: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 (2)内容: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实行单一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③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教案

第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教案 【课标要求】 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2.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学习,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②通过小组讨论,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在交流合作中寻找历史的智慧。 过程与方法 学会从历史图片、历史资料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感悟历史; 学会独立思考,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不断深入上升为理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对历史史实的理解。 学会用讨论法分析历史现象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感悟追求和平、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 ⑵引发“人类如何远离战争?”的思考,激发为和平而不断努力的斗志。 【学习重难点】 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2.重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产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下图是德国一战中阵亡将士陵园。在一战中死亡人数相当于过去1000年间欧洲发生的所有战争中死亡总人数的两倍。欧洲,理性之灯渐渐熄灭了,黑暗吞噬着它!亲身经历了战争的人们目睹了战争的残酷性,也感受到了失去亲人是切肤之痛,

如何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怎样分析这次大战的性质?这次大战对人类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案导学 一、规模空前的帝国主义战争 1、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 2、依据 (1)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集团中的主要帝国主义列强,都是为了夺取霸权和奴役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权利参加战争的。 (2)在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秘密协定,用来瓜分势力范围、决定某些地区和国家的归属。 【问题探究】阅读下列材料: 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德国还要催垮英国的海上垄断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 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 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和德国舰队。法国的目的是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夺取德国的萨尔区,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 日本的参战,是为了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攫取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意大利则要在地中海建立霸权。 美国参战是为了捞取战利品,争夺战后世界霸权。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编》上册 请思考: 各国参战的目的总的来说是为了什么?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 答案:(1)目的:抢占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2)性质: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二、战争催生了新世界 1、对欧洲:(1)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使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 2、对美国: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战后,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它成为欧洲的最大债主,并在欧洲的重建中发挥了无法替代的作用。

两次世界大战复习课教案

两次世界大战复习课教案(探讨) 一、两次世界大战的新课标要求 一战: 1、了解两大军事集团的基本事实及严重后果 2、知道萨拉热窝事件的过程及后果 3、以凡尔登战役为例,理解一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考点) 二战: 1、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及影响 2、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二战爆发, 逐渐扩大的主要事件(考点) 3、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事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作用。 4、简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战、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考点)

三、归纳与两次世界大战相关的重要会议 一战: 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凡尔赛体系形成————确立了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华盛顿体系形成————确立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统治的“新秩序”。 二战: 慕尼黑会议(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1942年1月,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雅尔塔会议————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四: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 同:1、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2、核心参战国:德国。 3、影响:都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 4、战后都形成了新的国际秩序。 5、都成立了新的国际组织。 6、客观上都促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7、战前都形成了军事集团。 异:性质:一战是一次帝国主义战争,二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五、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一战: 1、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转交给日本, 激起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2、一战后期,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使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为中国共产党 成立奠定了基础。 3、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出现了“黄 金时代”。 二战;

两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2017)

两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 湖北口中学张益洪 【复习目标】: 1、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 简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认识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 2、知道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召开,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主要内容,知道战后建立的国际新秩序。 3、列举二战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4、知道《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和雅尔塔会议召开的史实,简述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5、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用。 【复习过程】 一、牢记历史,自主复习。(根据导学案提示,自由复习,小组内相互 【查缺补漏】 1 / 2

紧扣考点结合书本设置抢答题师生互动处理 【探究拓展】 1、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2、一战后召开了哪两次重要会议?对中国产生怎样影响?中国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直击中考】 1、(十堰市2009)巴尔干半岛素有“欧洲的火药桶”之称。二十世纪初,下列哪一事件点燃了这一“火药桶” A.德国突袭波兰B.萨拉热窝事件 C.珍珠港事件 D.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2、(十堰市2011)任何战争在客观上都会对自然和人类造成重大破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生很多战役,其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是 A.马恩河战役B.索姆河战役 C.日德兰海战D.凡尔登战役3、(2008·扬州市)2008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3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人类留下的启迪是 ①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战胜共同敌人②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始终难以合作 ③世界各国都应和平共处,互不侵犯④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2008年成都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的标志是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联合国家宣言》D《大西洋宪章》5、(2009·广东汕头)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看法,错误的是 A.它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了重新瓜分世界而展开的战争,交战双方都没有正义性 B.是人类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战争,也是人类史上空前劫难 C.战争是残酷的,但它对人口优化却产生了积极作用 D.战争是野蛮的,但它却孕育了战后的一些文明成果 6、(2005 徐州市)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障是 A、美国的参 B、第二战场的开辟 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D、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 阅读下材料,完成问题。 【重温战争历程】 材料一201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爆发75周年。为铭记历史,警惕战争,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将举行各种纪念活动。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年 月日)和标志。 材料二:右图是一幅宣传海报,上面有残破的美国国旗和相关文字。其中文字的意思是“记住12月7日!” 2、请写出材料二中提到的“12月7日”发生历史事件及影响。 【感悟战争启迪】 材料二:“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 3、请举出中国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三个将领。 2 / 2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道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形成及组成国家;理解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及后果;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大战开始的时间;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进程的概况;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及影响。通过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培养综合分析能力;通过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探讨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萨拉热窝事件的学习,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通过阅读、梳理教材内容,观看图片、图表,阅读史料,进一步培养获取和整理有效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关系,认识近代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弊端,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立场。通过对凡尔登战役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的学习,树立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促进国际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1.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形成。2.萨拉热窝事件。3.凡尔登战役。 二、难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2.第一世界大战的性质。 课型:新课。 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萨拉热窝事件的资料,并整理成故事。2.班级分组。 教学方法:讲解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2课时。班级: 自制课件。 教具(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本课设计了四个子目,先后讲述了一战爆发的原因,一战进程中的重大战役,一战的结果、性质及其影响。主题鲜明,重点突出。讲述的过程中要注意各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与过渡,在突出主题的同时,使学生能够对一战有一个整体的印象。本课教学时间为2课时。 一、导入新课: 方式一:使用本课导语,以《好兵帅克》一书导入,其中的设问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增强学习新课的热情。方式二:由回顾中国历史中的相关史实导入,如回顾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等史实,以此引入新课,这样便于消减学生对世界历史的陌生感,也有利于将中外历史相对照。方式三:剪辑“萨拉热窝事件”或者“凡尔登战役”的影视资料,直接以情景方式导入新课。 二、“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一目,是本课的重点之一。 1.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原因。将英、德、法、美实力比较(参考教材分析部分),以数据表的形式呈现,用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分析。根据表格,通过观察19世纪70年代前后英、法、美、德等国家在工业产量排名上的变化,对比分析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接着,探究得出这是由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的。“工业产量”的数据呈现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没有直接呈现“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的具体情况稍加分析说明。然后,对比1913年英、法、美、德等国家所占殖民地面积的情况,可以看出后起的强国实力与所占殖民地不平衡的状况。正因为如此,形成了几个帝国主义大国之间加紧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紧张局面。可以德国为例,结合辅栏的“说说”鼓励学生谈谈:后起的德国为什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2.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过程。讲述“三国同盟”的形成时可以把“三国协约”的形成联系起来,在讲述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过程中需涉及各大国之间的利益和冲突。讲述过程中结合教材提供的《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图》,边分析边画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内在联系。在讲述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过程时,使学生加深对“三国同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