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钢中魏氏组织和贝氏体的形态和结构

低碳钢中魏氏组织和贝氏体的形态和结构
低碳钢中魏氏组织和贝氏体的形态和结构

贝氏体的力学性能

贝氏体的力学性能 贝氏体的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贝氏体的组织形态。贝氏体中的铁素体和碳化物的相对含量、形态、大小、分布都会影响贝氏体的性能。 1、贝氏体中铁素体的影响 铁素体晶粒尺寸越小,贝氏体的强度和硬度越高,韧性和塑性也有所改善。钢的奥氏体化温度越低,奥氏体晶粒较小,贝氏体转变时的铁 素体尺寸越小;贝氏体转变温度越低,铁素体尺寸也越小。 铁素体形态对贝氏体性能也有影响,铁素体呈条状或片状比呈块状强度及硬度要高。随着贝氏体转变温度降低,铁素体形态由块状、条状向片状转化。 降低贝氏体转变温度,铁素体的过饱和度增加,位错密度增大,可以使贝氏体的强度及硬度升高。 2、贝氏体中渗碳体的影响 当碳化物尺寸一定时,钢中的含碳量越高,碳化物数量越多,贝氏体的强度及硬度升高,但塑性及韧性降低。 当含碳量一定时,转变温度越低,碳化物越弥散,贝氏体的强度和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降低不多。 当碳化物为粒状时,贝氏体的塑性和韧性较好,强度和硬度较低。 碳化物为小片状时,贝氏体的塑性及韧性下降;碳化物为断续杆状时,塑性、韧性及强度、硬度均较差。 由此可见,上贝氏体的形成温度较高,形成的铁素体和碳化物均较粗大,特别是碳化物呈不连续的短杆状分布于铁素体条中间,使铁素体和碳化物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方向性。 在外力作用下,极易沿铁素体条间产生显微裂纹,导致贝氏体的

塑性和韧性大幅度下降。 下贝氏体的形成温度较低,生成的铁素体呈细小片状,碳化物在铁素体基体上弥散析出,铁素体的过饱和度以及位错密度均较大,使得下贝氏体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以及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通过等温淬火获得下贝氏体组织是提高材料强韧性的重要方法 之一。

骨状态的指标

观察指标①光镜下的骨组织形态结构;②骨密度( BM D) ;③骨钙和骨磷含量。 观察指标的时间和方法:各实验组在第10周和第20周随机取5只大鼠用lOg/L 戊巴比妥钠溶液腹腔麻醉( 3. 0 mg/kg)后再处死。取左侧股骨经固定、脱钙、脱水、石蜡包理,再切片HE染色200倍光镜观察骨组织形态结构;取右侧股骨分离软组织后烘干用XR一600双能X光骨密度测量仪测量骨密度,扫描宽度为1. 5 cm,长度为4. 3 cm,扫描速度为4. 0 s / m。测量骨密度后的右侧股骨再置于105℃烤48 h至恒重,称重后再把干骨移人柑祸内,加热炭化至无烟,降温至600℃恒温60 min,加20%的盐酸溶解,用去离子水至容量刻度,用W FX一IE2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骨钙含量。骨磷测量采用测定骨钙同样方法烘干至恒重称重后再加人20%的盐酸,置于110℃烤箱中24 h使之完全溶解,最后开瓶加去离子水至容量刻度,应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公司生产的磷试剂盒,722型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骨磷的含量,按说明书操作。 观察指标(1)体重和饲料摄入量:每周称量1次体重,记录2次食物摄入量。(2)股骨重量测定:实验结束动物处死后剥离右侧股骨。于105"{2烤箱中烤至恒重.称量骨干重。(3)股骨骨密度测定:用双能x光骨密度仪测最左侧股骨中点及远心端的骨密度。(4)骨钙含量测定: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剥离钉侧股骨,于105℃烤箱中烤至恒重,称世骨干霞,移入坩埚内,置电炉上炭化至无烟为止。移入马弗炉,升温至500℃,恒温30 rain,再升温至700℃。恒温60 min。样品灰化后,加入20%的盐酸完全溶解,移入50 m1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定容至刻度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仪器为SPECTRAA220Z原子吸收光谱仪(澳大利亚V ARIAN公司)。(5)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和尿素氮。上述指标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 参数测量采用德国OPTON公司生产的AIRS型训-算机半自动图象分析系统,每只鼠观察荧光切片和甲苯胺蓝染色切片各2张。测量参数如下: 相对骨小梁体积=骨小梁面积/总面积X100% 平均骨小梁厚度=200 X骨小梁面积//1. 199X骨小梁周长。 平均骨小梁间隔=200x(总面积一骨小梁面积)/1. 199X骨小梁周长。 矿化沉积率=荧光双标记间距/双标记间隔时间。

组织结构图

奥氏体碳与合金元素溶解在γ-Fe中的固溶体,仍保持γ-Fe的面心立方晶格。晶界比较直,呈规则多边形;淬火钢中残余奥氏体分布在马氏体间的空隙处 铁素体碳与合金元素溶解在a-Fe中的固溶体。 亚共析钢中的慢冷铁素体呈块状,晶界比较圆滑,当碳含量接近共析成分时,铁素体沿晶粒边界析出。 渗碳体碳与铁形成的一种化合物。 在液态铁碳合金中,首先单独结晶的渗碳体(一次渗碳体)为块状,角不尖锐,共晶渗碳体呈骨骼状。过共析钢冷却时沿Acm线析出的碳化物(二次渗碳体)呈网结状,共析渗碳体呈片状。铁碳合金冷却到Ar1以下时,由铁素体中析出渗碳体(三次渗碳体),在二次渗碳体上或晶界处呈不连续薄片状。

400×307 组织说明: 正常水爆清砂铸件组织,由延初生奥氏体晶界析出形成的粗厚 魏氏体组织:如果奥氏体形成粗大,冷却速度有比较合适,先共析相有可能形成

珠光体铁碳合金中共析反应所形成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珠光体的片间距离取决于奥氏体分解时的过冷度。过冷度越大,所形成的珠光体片间距离越小。在 A1~650℃形成的珠光体片层较厚,在金相显微镜下放大400倍以上可分辨出平行的宽条铁素体和细条渗碳体,称为粗珠光体、片状珠光体,简称珠光体。在650~600℃形成的珠光体用金相显微镜放大500倍,从珠光体的渗碳体上仅看到一条黑线,只有放大1000倍才能分辨的片层,称为索氏体。在600~550℃形成的珠光体用金相显微镜放大500倍,不能分辨珠光体片层,仅看到黑色的球团状组织,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放大10000倍才能分辨的片层称为屈氏体。 珠光体+铁素体 电镜照片-珠光体片层

贝氏体的组织形态和晶体学

贝氏体的组织形态和晶体学 2009-09-14 16:58:30 作者:来源:互联网浏览次数:0 文字大小:【大】【中】【小】 简介:贝氏体的组织形态随钢的化学成分及形成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贝氏体按组织形态的不同区分为无碳化物贝氏体,上贝氏体,下贝氏体,粒状贝氏体以及柱状贝氏体等。由于目前对贝氏体的组织形态的划分 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 贝氏体的组织形态随钢的化学成分及形成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贝氏体按组织形态的不同区分为无碳化物贝氏体,上贝氏体,下贝氏体,粒状贝氏体以及柱状贝氏体等。由于目前对贝氏体的组织形态的划分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还有一些其它贝氏体形态的报导。这里仅对最主要的无碳化物贝氏体,上贝氏体,下贝氏体以及粒状贝氏体等的组织形态进行讨论。 一、无碳化物贝氏体(B无) 无碳化物贝氏体由板条铁素体束及未转变的奥氏体组成,在铁素体之间为定富碳的奥氏体,铁素体与奥氏体均无碳化物析出,故称为无碳化物贝氏体,是贝 氏体的一种特殊形态(图4-1)。

1、形成温度围 在贝氏体转变的最高温度围形成。 2、组织形态 是一种单相组织,由大致平行的铁素体板条组成。铁素体板条自奥氏体晶界处形成,成束地向一侧晶粒长大,铁素体板条较宽,板条之间的距离也较大。随着贝氏体的形成温度降低,铁素体板条变窄,板条之间的距离也变小。在铁素体板条之间分布着富碳的奥氏体。由于铁素体与奥氏体均无碳化物析出,故称为无 碳化物贝氏体。

富碳的奥氏体在随后的等温和冷却过程中还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可能转变为珠光体、其它类型的贝氏体或马氏体,也有可能保持奥氏体状态不变。所以说无 碳化物贝氏体是不能单独存在的。 3、晶体学特征及亚结构 无碳化物贝氏体中的铁素体形成时也能在抛光试样表面形成浮凸。惯习面为{111}A,铁素体与母相奥氏体的位向关系为K-S关系。氏组织铁素体在形成时也能引起浮凸,惯习面{111}A,也是位向关系也是K-S关系,形态也与无碳化物贝氏体铁素体极其相似,因此多数人认为氏组织铁素体即无碳化物贝氏体。 在铁素体存在着一定数量的位错,位错密度较低。 二、上贝氏体(B上) 1、形成的温度围 在贝氏体转变区的较高温度区域形成,对于中、高碳钢,上贝氏体大约在3 50~550℃之间形成。因其形成在转变区的高温区,所以称为上贝氏体。 2、组织形态 上贝氏体是一种两相组织,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成束大致平行的铁素体板条自奥氏体晶界向一侧或两侧奥氏体晶长入。渗碳体(有时还有残余奥氏体)分布于铁素体板之间,整体在光学显微镜下呈羽毛状,故可称上贝氏体为羽毛状 贝氏体(图4-2)。

魏氏体

首先,大家都知道:钢材进行热加工和热处理,如果加热温度控制不当,加热不均会使材料超温,导致材料机械性能恶化。根据超温的程度和时间长短,钢材会发生脱碳,过热和过烧现象。 当高温加热后,在第一阶段加热, 在此阶段加热后冷却,当冷至Ar3温度,A析出F,至Ar1,奥氏体发生共 析反应转变为P。 如在Ar3至Ar1冷却较快,会析出F的魏氏体组织。降低钢的冲击性能,会使钢的机械性能恶化。 在焊接冶金过程中,由于受热温度和很高,使奥氏体晶粒发生严重的长大现象,冷却后得到晶粒粗大的地热组织,故称为过热区。此区的塑性差,韧性低,硬度高。其组织为粗大的铁素体和珠光体。在有的情况下,如气焊导热条件较差时,甚至可获得魏氏体组织。 .粗大组织的遗传:有粗大马氏体、贝氏体、魏氏体组织的钢件重新奥氏化时,以慢速加热到常规的淬火温度,甚至再低一些,其奥氏体晶粒仍然是粗大的,这种现象称为组织遗传性。要消除粗大组织的遗传性,可采用中间退火或多次高温回火处理。 在亚共析钢或过共析钢中,由高温以较快的速度冷却时,先共析的铁素体或渗碳体从奥氏体晶界上沿着奥氏体的一定晶面向晶内生长,呈针状析出。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从奥氏体晶界上生长出来的铁素体或渗碳体近似平行,呈羽毛状或三角形,其间存在着珠光体的组织。这种组织称为魏氏组织。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魏氏组织大多是铁素体魏氏组织.魏氏组织常伴随着奥氏体晶粒粗大而出现,因此,使钢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塑性和冲击韧性显著降低,同时使脆性转折温度升高。魏氏组织容易出现在过热钢中,因此,奥氏体晶粒越粗大,越容易出现魏氏组织。钢由高温较快地冷却下来往往容易出现魏氏组织,慢冷则不易出现。钢中的魏氏组织一般可通过细化晶粒的正火、退火以及锻造等方法加以消除,程度严重的可采用二次正火方法加以消除。 工业上将先共析的片(针)状铁素体或片(针)状碳化物加珠光体组织称魏氏组织,用W表示。前者称α-Fe魏氏组织,后者称碳化物魏氏组织: 亚共析钢 (1)一次魏氏组织F:从奥氏体中直接析出片状(截面呈针状)分布的F称一次魏氏组织F。 (2)二次魏氏组织F:从原奥氏体晶界上首先析出网状F,再从网状F上长出的片状F称二次魏氏组织F。 两者往往连在一起组成一个整体,人为分为两种是它们的形成机制不同。钢中常见的是二次魏氏组织F。亚共析钢魏氏组织F单个是片(针)状的,整体分布形态为(1)羽毛状;(2)三角状;(1)两者混合型的。 YB31-64规定亚共析钢魏氏组织评级标准为0~5共6级。 (3)与上贝氏体的区别:上贝氏体是成束分布的,Wα组织是彼此分离的,束与束交角较大。 2.过共析钢 (1)一次魏氏组织碳化物:白色针状,基体珠光体组织。 (2)二次魏氏组织碳化物:网状碳化物上长出针状碳化物,基体为珠光体。

魏氏组织形成原因的及如何解决

魏氏组织的形成原因及如何解决 魏氏体的起因我们认为:一是锻造的加热温度过高;二是冷却速度过快所致;在亚共析钢或过共析钢中,由高温以较快的速度冷却时,先共析的铁素体或渗碳体从奥氏体晶界上沿着奥氏体的一定晶面向晶内生长,呈针状析出。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从奥氏体晶界上生长出来的铁素体或渗碳体近似平行,呈羽毛状或三角形,其间存在着珠光体的组织。这种组织称为魏氏组织。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魏氏组织大多是铁素体魏氏组织.魏氏组织常伴随着奥氏体晶粒粗大而出现, 魏氏体的危害:1.在最终热处理会有增大变形的倾向;2.使钢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塑性和冲击韧性显著降低,同时使脆性转折温度升高。魏氏组织容易出现在过热钢中,因此,奥氏体晶粒越粗大,越容易出现魏氏组织。钢由高温较快地冷却下来往往容易出现魏氏组织,慢冷则不易出现。钢中的魏氏组织一般可通过细化晶粒的正火、退火以及锻造等方法加以消除,程度严重的可采用二次正火方法加以消除。 带状组织产生,低碳钢在低温锻造时候会形成带状组织,一般通过正火可以消除。 魏氏体产生,锻造时候,热处理的时候过热组织,缓慢冷却产生。一般可以通过高温退火或多次正火消除! 这两种组织会引起强度降低,对低温冲击更敏感,会明显降低低温冲击值! 魏氏体组织是含碳0.6%的碳钢或低合金钢在奥氏体晶粒体较粗和冷速适中的条件下,先共析出铁素体呈片状或粗大羽毛状,与原奥氏体呈一定的位向关系的组织。过共析钢魏氏体组织中的渗碳体呈针状或杆状出现于原奥氏体晶粒内部。 热锻造中的魏氏组织是怎么产生的?后续的热处理工序怎么去消除它? 锻造后比较高的温度淬火,也就是直接放入水中冷却就会形成魏氏体。锻后正火就可以消除。 淬火操作不会造就魏氏体。 回复5# 含碳量<0.5%时,先共析铁素体常分为:轴状、网状及针状三类 奥氏体晶粒较细,冷速较快,多呈轴状; 奥氏体晶粒较粗,冷速较慢,多呈网; 奥氏体晶粒粗大,冷速较适中,多呈针状。 所以魏氏组织是在奥氏体晶粒粗大的前提下,空冷时在适中的冷速下析出片状、针状铁素体形成的。 锻件预防:控制锻造加热温度,把握冷却速度; 停锻温度不能过高,锻件堆放或坑冷 魏氏组织的消除:正火处理 所谓冷速较快、适中和较慢,是什么概念?如从850℃经30min冷到500℃是快还是慢? 魏氏组织的成因和消除我个人认为要从他的定义着手的:沿着过饱和固溶体的特定晶面析出,并在母相内呈一定规律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

2.5.4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 2.5.4.1 不脱钙骨骨标本的包埋 (1)包埋前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洗脱方法 ①将1500ml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倒入分液漏斗(2L)中。 ②加入5% NaOH溶液500ml,充分摇匀,静置,待溶液分层后,放出下层溶液,弃去。 ③重复操作“2”三次,三次的总量与单体量相当(洗脱阻滞剂)。 ④加入500ml蒸馏水,充分摇匀,静置,待溶液分层后,放出下层溶液,弃去。 ⑤重复操作“2”三次,三次的总量与单体量相当(洗脱NaOH)。 ⑥将上述处理过的单体放入无水CaCl2(1000 ml:500g)脱水2次。 ⑦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⑧-20℃保存备用,第二天取出看有无冰晶漂浮:无,表明无水可备用;有,则需重新脱水。 (2)胫骨上段包埋前的制备过程 ①暴露骨髓腔 将固定液中的胫骨用低速锯锯开,暴露骨髓腔,解剖部位如下:

②脱水 分别通过70%乙醇2天,95%乙醇2天,100%乙醇1天,100%乙醇1天,四个脱水过程,二甲苯透明1天。 ③渗透 先后用浸液Ⅰ、浸液Ⅱ、浸液Ⅲ分别浸透2天。 三种浸液的配制方法如下: 浸液Ⅰ甲基丙烯酸甲酯90ml,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ml,磁力搅 拌器上搅拌3小时。 浸液Ⅱ甲基丙烯酸甲酯90ml,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ml,过氧化 笨甲酰1.0g,磁力搅拌器上搅拌4小时。 浸液Ⅲ甲基丙烯酸甲酯90ml,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ml,过氧化 苯甲酰2.5g,磁力搅拌器上搅拌6小时。 (3)包埋 用新鲜配置的浸液Ⅲ(当日配置)倒入装有浸润好的骨头块容积约为15 ml 的小瓶中,倒入的包埋剂约,盖好瓶盖,并在瓶盖上插一注射器针头,室温过夜。第二天把包埋瓶置入37-39℃的水育箱中聚合约48小时,直至包埋块形成。 若为胫骨中段骨,则需在包埋前几天预先倒入少量包埋剂于小玻璃瓶中作包埋块底衬,变硬后为1.5cm高为宜。包埋时将胫骨中段至于瓶中央,在倒入2cm高的包埋剂。若为胫骨上段,仅需将其锯开面贴瓶底中央包埋,倒入约3.5cm高的包埋剂即可。 2.5.4.2 不脱钙股组织片的制备 (1)载玻片的制备 ①清洗 把玻片在酸缸中浸泡24小时,取出,先用自来水冲洗,后用单蒸水冲洗,晾干。 ②上胶 称取1.8g明胶溶于200ml的双蒸水中,加热溶解明胶(90度)称取1g的硫

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贝氏体、魏氏组织、马氏体、莱氏体.

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贝氏体、魏氏组织、马氏体、莱氏体. 钢铁由铁矿石提炼而成,来源丰富,价格低廉。钢铁又称为铁碳合金,是铁(Fe)与碳(C)、硅(Si)、锰(Mn)、磷(P)、硫(S)以及其他少量元素(Cr、V等)所组成的合金。通过调节钢铁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和热处理工艺(四把火:淬火、退火、回火、正火),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金相组织,从而使钢铁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能。 将钢材取样,经过打磨、抛光,最后用特定的腐蚀剂腐蚀显示后,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织称为钢铁的金相组织。钢铁材料的秘密便隐藏在这些组织结构中。 在Fe-Fe3C系中,可配制多种成分不同的铁碳合金,他们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组织各不相同,但由几个基本相(铁素体F、奥氏体A和渗碳体Fe3C)组成。这些基本相以机械混合物的形式结合,形成了钢铁中丰富多彩的金相组织结构。常见的金相组织有下列八种: 1. 铁素体 碳溶于α-Fe晶格间隙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属bcc结构,呈等轴多边形晶粒分布,用符号F表示。其组织

和性能与纯铁相似,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而强度与硬度较低(30-100 HB)。 在合金钢中,则是碳和合金元素在α-Fe中的固溶体。碳在α-Fe中的溶解量很低,在AC1温度,碳的最大溶解量为0.0218%,但随温度下降的溶解度则降至0.0084%,因而在缓冷条件下铁素体晶界处会出现三次渗碳体。随钢铁中碳含量增加,铁素体量相对减少,珠光体量增加,此时铁素体则是网络状和月牙状。 2. 奥氏体 碳溶于γ-Fe晶格间隙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具有面心立方结构,为高温相,用符号A表示。 奥氏体在1148℃有最大溶解度2.11%C,727℃时可固溶

贝氏体

第四章贝氏体转变 在珠光体转变与马氏体转变温度范围之间,过冷奥氏体将按另一种转变机制转变。由于这一转变在中间温度范围内发生,故被称为中温转变。在此温度范围内,铁原子已难以扩散,而碳原了还能进行扩散,这就决定了这一转变既不同于铁原子也能扩散的珠光体转变以及碳原子也基本上不能扩散的马氏体转变。一般是铁素和碳化物所组成的非层片状组织。 钢中贝氏体转变首先由美国著名冶金学家Bain等人于1930年作了研究和阐述,因此这种转变被命名为贝氏体转变,转变所得产物则被称为贝氏体。我国柯俊教授在这方面亦曾信信作过有益的贡献,他和他的合作者发表的论文至今仍在国内外广为援引。 贝氏体转变既具有珠光体转变,又具有马氏体转变的某些特征,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到目前为止还研究得很不够的一种转变。由于转变的复杂性和转变产物的多样性,致使还未完全弄清贝氏体转变的机制,对转变产物贝氏体也还是无法下一个确切的定义。 虽然我们对贝氏体转变了解得还很不够,但贝氏体转变在生产上却很重要,因为在低温度范围内,通过贝氏体转变所得的下贝氏体具有非常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而且为获得下贝氏体组织所采取的等温淬火工艺或连续冷却工艺均可减少工件的变形和开裂。为了获得贝氏体,除了采用等温淬火的方法以外,也可在钢中加入合金元素,冶炼成贝氏体钢,如我国的14CrMnMoVB和14MnMoVB等。这类钢在连续冷却条件下即可得到贝氏体。因此,对贝氏体转变进行研究和了解,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而且还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考虑到贝氏体转变的复杂性,也考虑到对贝氏体转变机制还存在很多争议,这里首先着重介绍贝氏体转变的一些基本现象,在弄清楚基本现象的基础上,对目前还在争论中的贝氏体转变机制作一般介绍。 §4-1贝氏体转变基本特征 贝氏体转变兼有珠光体转变与马氏体转变的某些特征。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贝氏体转变温度范围 对应于珠光体转变的A1点及马氏体转变的M S点,贝氏体转变也有一个上限温度B S点。奥氏体必须过冷到B S以下才能发生贝氏体转变。合金钢的B S点比较容易测定,碳钢的B S 点由于有珠光体转变的干扰,很难测定。贝氏体转变也有一个下限温度B f点,但B f与M f 无关,即,B f可以高于M S,也可以低于M S。 二、贝氏体转变产物 与珠光体转变一样,贝氏体转变产物也由α相与碳化物组成的两相机械混合物,但与珠光体不同,贝氏体不是层片状组织,且组织形态与转变温度密切相关,其中包括α相的形态、大小以及碳化物的类型及分布等均随转变温度而异,就α相形态而言,更多地类似于马氏体而不同于珠光体。因此,Hehemann称贝氏体为铁素体与碳化物的非层状混合组织。Aaronson 则称之为非层状共析反应产物或非层状珠光体变态。可以看出,Aaronson强调的是贝氏体转变与珠光体转变一样,都是共析转变,只是因为转变温度不同而导致转变产物的形态不同。

魏氏组织

魏氏组织 魏氏组织的形成 在亚共析钢或过共析钢中,由高温以较快的速度冷却时,先共析的铁素体或渗碳体从奥氏体晶界上沿着奥氏体的一定晶面向晶内生长,呈针状析出。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从奥氏体晶界上生长出来的铁素体或渗碳体近似平行,呈羽毛状或三角形,其间存在着珠光体的组织。这种组织称为魏氏组织。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魏氏组织大多是铁素体魏氏组织.魏氏组织常伴随着奥氏体晶粒粗大而出现,因此,使钢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塑性和冲击韧性显著降低,同时使脆性转折温度升高。魏氏组织容易出现在过热钢中,因此,奥氏体晶粒越粗大,越容易出现魏氏组织。钢由高温较快地冷却下来往往容易出现魏氏组织,慢冷则不易出现。钢中的魏氏组织一般可通过细化晶粒的正火、退火以及锻造等方法加以消除,程度严重的可采用二次正火方法加以消除。 你知道你的答案在哪里借鉴来的,我的观点和你正好不一样。 第一、过共析钢可以析出碳化物,不会形成魏氏组织。一般碳含量低于0.6%的碳钢和合金钢会出现。 第二、冷速不可能太快。淬火是不会产生魏氏组织的,他的冷却速度很快呀。 一般形成魏氏组织的情况应该为奥氏体晶粒较粗和适中的冷速两种条件下。 本人摘抄一段书上的原话《金属学及热处理》崔忠圻编P274页 在实际生产中,含碳量小于0.6%或者大于1.2%的钢在铸造、热轧、锻造后空冷,焊缝或热影响区空冷,或者当加热温度过高,并以较快的速度冷却时,先共析铁素体或先共析渗碳体从奥氏体晶界生长出来的近于平行的或者其他规则排列的针状铁素体或渗碳体加珠光体组织。他们被称为魏氏组织。分别称为铁素体魏氏组织和渗碳体魏氏组织。 魏氏组织中铁素体是按切变机构形成的,与贝氏体中铁素体形成机理相似,在试样表面上也会出现浮凸现象。由于铁素体是在较快的冷却速度下形成的,因此铁素体只能沿奥氏体某一特定晶面(惯习面{111}A),并以一定的晶体学位向关系(K-S关系:(111)//(110)、[110]//[111])切变共格长大,形成针状铁素体。这种针状铁素体可以从奥氏体中直接析出,也可以沿奥氏体晶界首先析出网状铁素体,然后再从网状铁素体平行的向晶内长大。当魏氏组织中的铁素体形成时,铁素体中的碳扩散到两侧的母相奥氏体中,从而使铁素体针之间的奥氏体浓度不断增加,最终转变为珠光体。按贝氏体转变机构形成的魏氏组织,其铁素体实际上就是无碳贝氏体。 魏氏体形成过程中不光有先共析相的析出而且有碳原子的扩散,除了存在有粗大奥氏体外,还应当有先共析相单向形核长大的条件,所以奥氏体中成分不均匀、冷却速度过慢都会促进魏氏体的形成。 铸钢零件的组织中,经常出现魏氏体组织,分析一下它的形成原因就明确了。 铸钢凝固过程: 液态——均晶凝固(——非平衡包晶转变)——非均匀奥氏体——先共析相析出——共析反应。 铸钢退火(正火)首先是改善了钢中奥氏体晶粒的均匀性才会消除魏氏体组织。

亚共析钢魏氏组织的组织遗传现象研究

亚共析钢魏氏组织的组织遗传现象研究 李智超,马栓柱,杜素梅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阜新.天津工业大学,天津) 摘要:以三种低碳合金钢的粗大魏氏组织为原始组织,分别以慢速、中速进行奥氏体化加热。晶粒度测试表明:慢速加热条件下出现组织遗传现象,中速加热时可细化晶粒。慢速加热奥氏体化过程中,观察到球状奥氏体和针状奥氏体。 关键词:魏氏组织;组织遗传现象;针状奥氏体 钢的组织遗传现象是指非平衡组织在一定加热条件下,形成新奥氏体晶粒继承和恢复原始粗大晶粒的现象。对钢非平衡组织的组织遗传现象,以往人们研究的原始组织多为马氏体和贝氏体[],而对魏氏组织()的组织遗传现象很少研究。实际生产中,亚共析钢在铸锻焊后的砂冷和空冷中经常出现。由于伴随粗大晶粒的对力学性能有不利影响,因此均希望通过退火或正火予以消除并细化组织。但加热工艺控制不当时,所获组织仍然是粗大的,不能达到细化晶粒的目的,即发生了组织遗传现象。研究的组织遗传现象,既具有相变理论研究意义,更具有生产实用价值。 实验用钢及实验方法 实验采用三种工业常用钢材、、。三种工业用钢制备生产工艺中经历焊接工序,而低碳(合金)钢在焊接接头组织中易出现,故对三种实验用钢进行焊接热模拟实验,以便获得。实验用钢化学成分见表。 实验采用日本产型热模拟实验机。实样尺寸××,高频感应真空加热℃×。冷却介质采用氩气,冷却速度控制在~℃。 将具有的试样分别以慢速(℃)、中速(℃)在箱式炉中加热到℃,保温后淬火。采用饱和苦味酸加少量洗涤剂腐蚀试样,测定奥氏体(γ)晶粒度,分析组织遗传现象。 为观察分析以为原始组织加热时奥氏体形成特点,将部分试样分别采用慢速、中速加热到两相区、℃,保温不同时间、、、、,获得不同含量奥氏体,然后淬火,观察组织。 实验结果及分析

人体骨骼的形态和各部位的名称

人体骨骼得形态与各部位得名称 成年人得全身骨骼共有 206 块,每块骨头都有一定得形态与功能,形态与功能就是相互制约得,功能不同,形态也就各异。通常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四种形态: <1>长骨?形体较长而坚硬,分布于人体四肢,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长骨多呈管状,内含空腔,有骨髓,如股骨、胫骨、肱骨、尺骨、挠骨、指骨等。?〈2> 短骨?形似立方体,富于而压性,往往集群地连在一起,多位于承受压力而运动得复杂部位,如手腕得腕骨与脚腕得跗骨等。 <3>扁骨 多呈板状,富于弹性与坚固性,主要构成骨性腔得壁,对腔内器官起到保护作用、如颅骨部位得顶骨、枕骨与胸部得肋骨等。? <4> 不规则骨?形态很不规则,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类得骨骼。如髋骨、椎骨、颞骨等、 2、人体骨骼各部位得名称与数量 ? 人体骨骼依据结构、功能、位置又可分为颅骨、躯干骨、上肢 1> 颅骨 骨、下肢骨四个部分: ? < 共 29 块,除下颌骨与舌骨外,都借助于骨缝或软骨牢固地结合在一起。依据功能与位置,又可细分为脑颅与面颅两部分: ?①脑颅: 共 14 块,位于颅骨后上方,构成颅腔,起容纳与保护脑子得作用。

额骨1—位于颅得上前方,由额部与眼眶上部构成。 顶骨 2 - 位于颅顶中部线两侧、额骨与枕骨之间。 枕骨1—位于颅骨得后下部,形成颅后与颅底得一部分、 ?蝶骨 1 —位于颅底中部、枕骨得前方,因其形似蝴蝶,故名、?颞骨 2 —位于颅骨两侧、参于颅底与颅腔侧壁得构成。?筛骨 1 - 位于额骨之下、蝶骨前方及左右眼眶之间。?听小 骨 6 —位于左右耳室之内,可分为锤骨、砧骨、镫骨。 ②面颅: 共 15 块,位于颅骨得前下方,构成口腔,并与脑颅共同 构成鼻腔与眼眶,以维持面部形态。 上颌骨 2 - 位于面颅中央,上方与额骨、颧骨等围成眼眶,与鼻骨围成鼻腔。 鼻骨 2 - 位于两眼眶之间,构成鼻梁上部。?下鼻甲 2 - 位于鼻腔得外侧壁,为一对卷曲得薄骨片。 泪骨 2 —位于两眼眶内侧壁得前部,为一对薄而不规则得小骨片、?颧骨2—位于上颌骨得外上方,构成面颊及眼眶底与外侧壁得一部分。 腭骨 2 —位于上颌骨得后方。 犁骨 1 - 位于鼻腔内及颅下部,为一斜方形骨板,构成鼻中隔得后下部。?下颌骨1—位于面颅得前下部、上颌骨得下方。?舌骨 1 —位于下颌骨与喉之间,借助肌肉与韧带悬于颈得前正中。

下贝氏体和上贝氏体在组织和性能上有何区别

下贝氏体和上贝氏体在组织和性能上有何区别呢, 上贝氏体-过饱和针状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渗碳体在铁素体针间。过冷奥氏体在中温(约350~550℃)的相变产物,其典型形态是一束大致平行铁素体板条,并在各板条间分布着沿板条长轴方向排列的碳化物短棒或小片;典型上贝氏体呈羽毛状,晶界为对称轴,由于方位不同,羽毛可对称或不对称,铁素体羽毛可呈针状、点状、块状。若是高碳高合金钢,看不清针状羽毛;中碳中合金钢,针状羽毛较清楚;低碳低合金钢,羽毛很清楚,针粗。一般不穿晶,只在一个晶粒内。上贝氏体的渗碳体是以片状分布在界面,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下贝氏体-同上,但渗碳体在铁素体针内。过冷奥氏体在350℃~Ms的转变产物。其典型形态是双凸透镜状含过饱和碳的铁素体,并在其内分布着单方向排列的碳化物小薄片;在晶内呈针状,针叶不交叉,但可交接。下贝氏体在性能上和马氏体接近,强度,硬度较高,其渗碳体以弥散的质点相分布在基体中,有很不错的强韧性,综合性能较好。 关于贝氏体: (1)上贝氏体为过冷奥氏体在550~400℃温区等温形成的一种组织,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呈羽毛状。上贝氏体常沿奥氏体晶界形核,向晶内发展。从电子显微照片上可以看到:在平行的铁素体条间有短棒状或串珠状渗碳体断续分布,其硬度为35~45HRC。上贝氏体的铁素体内含有一定程度的过饱和碳量,具有体心立方点阵,与奥氏体保持严格的晶格学位向关系,过去认为是西山关系,进一步研究证明为K-S关系,其惯习面为(111)A。在磨光的试样表面呈现浮凸。上贝氏体机械性能低劣,使用价值不大。 (2)下贝氏体下贝氏体为过冷奥氏体于400~200℃温区形成的一种组织。其组织形态与上贝氏体明显不同,类似于片状马氏体的回火组织。在光学显微镜下呈黑色片状(针状或竹叶状),互成一定角度。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或X射线结构分析:这种组织乃是由过饱和α固溶体与其长轴成50~60o角度分布的碳化物质点形成。其硬度为45~50HRC。双面金相分析表明:下贝氏体铁素体的立体形态为双凸镜状。下贝氏体铁素体具有较高的碳过饱和度,有的含碳量高达0.2%,晶体结构为体心立方点阵。其内部析出的碳化物不是渗碳体,而是ε相(Fe2.4C),属六方晶系。下贝氏体中铁素体与母相奥氏体保持严格的晶体学位向关系(K-S关系),惯习面为(225)A。其亚结构为高密度位错,在磨光的试样表面亦呈现浮凸。可见,下贝氏体形成亦具有切变特征。下贝氏体具有优良的强韧性,硬度和耐磨性也很高,缺口敏感性和脆性 转变温度较低,是一种理想的淬火组织,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因此,以获得这种组织为目的的等温淬火工艺,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无碳贝氏体又称无碳化物贝氏体,产生于亚共析钢,特别是低碳钢中。一般钢经高温奥氏体化后,晶粒粗大,过冷至贝氏体形成温区上部,大约在600~500℃之间可形成无碳贝氏体。研究表明:无碳贝氏体的形成往往有一定条件。一是在硅钢和铝钢

骨结构

第二章骨的构造与骨折愈合 第一节骨的结构 人体有206块骨,通常依据骨的形态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每一块骨骼都是由四种基本组织构成的器官,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从解剖学和生理学上都可以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虽然骨的形状各异,但是骨的结构具有共同的模式,即骨的表面被覆一层骨膜,骨膜深方是结构致密的皮质骨,虽然皮质骨的厚薄不等,但是都形成一个封闭的皮质骨壳,即骨的外表面。在表层皮质骨的深方是海绵状的松质骨。在长骨的内部和松质骨的小梁骨之间有骨髓腔,容纳骨髓。骨组织是组成骨器官最基本的成分。骨组织属于结缔组织,是由细胞和矿化的细胞外间质组成的、坚硬的结缔组织。在生活状态下,骨组织有活跃的新陈代谢,其对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应力变化,有积极的反应,并且以其微细结构周期性的重塑建,适应内外环境和应力的变化。骨的基本功能可以概括为支持、运动和保护等3个主要方面。此外,骨组织是机体代谢所必需的、最重要的钙离子“库”;红骨髓是机体的造血器官;骨组织合成及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参与机体造血、内分泌和免疫等许多系统的机能调节。 一、骨的组织学构造骨由骨膜、骨质和骨髓等3部分构成。骨膜是骨的被覆。骨质即骨组织,由骨系细胞和骨间质组成。骨系细胞主要指骨原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等,有时也涉及到中胚层间充质的多能干细胞。骨间质即骨组织的细胞外间质,通常分为有机间质与无机间质。有机间质由骨胶原纤维和无定形基质组成;无机间质即骨盐,它们主要沉积在骨的胶原原纤维上。为方便起见,拟分骨系细胞、细胞间质、骨膜和骨髓4个标题介绍。 (一)骨组织的细胞:骨组织的基本细胞有4种:骨原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其中骨细胞最多,埋于骨间质内部,其它细胞均位于骨质的表面(边缘)。 1. 骨原细胞(Osteogenic cell):也称前骨母细胞(Preosteoblast)或骨祖细胞,它们是骨组织的干细胞。位于骨外膜和骨内膜的深方。骨内膜除贴覆在长骨干皮质骨内面外,也贴覆在小梁骨表面和骨内管道系统的腔面。换言之,在骨

金相组织

金相组织 金属平均晶粒度: 【001】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 GB 6394-2002 【010】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测定…GB 10852-89 【019】珠光体平均晶粒度测定…GB 6394-2002 【062】金属的平均晶粒度评级…ASTM E112 【074】黑白相面积及晶粒度评级…BW 2003-01 【149】彩色试样图像平均晶粒度测定…GB 6394-2002 金相组织,用金相方法观察到的金属及合金的内部组织.可以分为:1.宏观组织.2.显微组织. 金相即金相学,就是研究金属或合金内部结构的科学。不仅如此,它还研究当外界条件或内在因素改变时,对金属或合金内部结构的影响。所谓外部条件就是指温度、加工变形、浇注情况等。所谓内在因素主要指金属或合金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是反映金属金相的具体形态,如马氏体,奥氏体,铁素体,珠光体等等。 1.奥氏体-碳与合金元素溶解在γ-fe中的固溶体,仍保持γ-fe的面心立方晶格。晶界比较直,呈规则多边形;淬火钢中残余奥氏体分布在马氏体间的空隙处 奥氏体 2.铁素体-碳与合金元素溶解在a-fe中的固溶体。亚共析钢中的慢冷铁素体呈块

状,晶界比较圆滑,当碳含量接近共析成分时,铁素体沿晶粒边界析出。 铁素体 3.渗碳体-碳与铁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在液态铁碳合金中,首先单独结晶的渗碳体(一次渗碳体)为块状,角不尖锐,共晶渗碳体呈骨骼状。过共析钢冷却时沿ac m线析出的碳化物(二次渗碳体)呈网结状,共析渗碳体呈片状。铁碳合金冷却到a r1以下时,由铁素体中析出渗碳体(三次渗碳体),在二次渗碳体上或晶界处呈不连续薄片状。 4.珠光体-铁碳合金中共析反应所形成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珠光体的片间距离取决于奥氏体分解时的过冷度。过冷度越大,所形成的珠光体片间距离越小。在a1~650℃形成的珠光体片层较厚,在金相显微镜下放大400倍以上可分辨出平行的宽条铁素体和细条渗碳体,称为粗珠光体、片状珠光体,简称珠光体。在650~600℃形成的珠光体用金相显微镜放大500倍,从珠光体的渗碳体上仅看到一条黑线,只有放大1000倍才能分辨的片层,称为索氏体。在600~550℃形成的珠光体用金相显微镜放大500倍,不能分辨珠光体片层,仅看到黑色的球团状组织,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放大10000倍才能分辨的片层称为屈氏体。 5.上贝氏体-过饱和针状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渗碳体在铁素体针间。过冷奥氏体在中温(约350~550℃)的相变产物,其典型形态是一束大致平行位向差为6 ~8od铁素体板条,并在各板条间分布着沿板条长轴方向排列的碳化物短棒或小片;典型上贝氏体呈羽毛状,晶界为对称轴,由于方位不同,羽毛可对称或不对称,铁素体羽毛可呈针状、点状、块状。若是高碳高合金钢,看不清针状羽毛;中碳中合金钢,针状羽毛较清楚;低碳低合金钢,羽毛很清楚,针粗。转变时先在晶界处形成上贝氏体,往晶内长大,不穿晶。 6.下贝氏体-同上,但渗碳体在铁素体针内。过冷奥氏体在350℃~ms的转变产物。其典型形态是双凸透镜状含过饱和碳的铁素体,并在其内分布着单方向排列的碳化物小薄片;在晶内呈针状,针叶不交叉,但可交接。与回火马氏体不同,马氏体有层次之分,下贝氏体则颜色一致,下贝氏体的碳化物质点比回火马氏体粗,易受侵蚀变黑,回火马氏体颜色较浅,不易受侵蚀。高碳高合金钢的碳化物分散度比低碳低合金钢高,针叶比低碳低合金钢细。

简述骨的构造

. 简述骨的构造。 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骨膜是一层坚韧的结缔组织膜,覆盖在骨的表面;内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对骨营养、再生、和感觉有重要作用。骨质有骨密质和骨松质两种。前者质地坚硬致密,布于骨的表层;后者呈海绵状,由许多片状的骨小梁交织而成,布于骨的内部。骨髓填充在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空隙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胎、幼儿的骨髓全是红骨髓。5岁之后,长骨骨干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称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 。 2. 椎骨的一般形态如何?颈、胸、腰椎各有哪些主要特征和区别? 椎骨由前方短圆柱形的椎体和后方板状的椎弓组成; 第1颈椎:又名寰椎,环状、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 第2颈椎:又名枢椎,自椎体向上有一突起,称齿突。 第7颈椎:又名隆椎,棘突特别长,末端不分叉。 胸椎:共12块,棘突较长,棘突尖斜向后下方,重叠呈复瓦状. 椎骨体两侧和横突前两面有关节面,与肋骨小头和肋骨结节相连,上下关节的 关 节面呈额状位.椎体从上向下逐渐增大,横断面呈心形。上关节突关节面朝向后, 下关节突关节面朝向前。 腰椎:共5块,椎骨最大,棘突似四方形的薄板,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呈矢位. 骶骨的形态特点: 由5个骶椎融合而成,呈三角形,底向上,尖向下,前面凹,背面隆凸。骶骨岬、骶前孔、骶正中嵴、骶后孔、骶管、骶管裂孔、骶角,上份有耳状面(与髋骨相关节)、骶粗隆。 尾骨的形态特点: 仅第一尾椎还有横突和上关节突的痕迹 3. 试述肩关节的结构和运动。 结构:由肱骨头与肩胛骨关节盂构成,也称盂肱关节,是典型的多轴球窝关节。 运动:可做三轴运动,即冠状轴上的屈和伸,矢状轴上的收和展,垂直轴上的旋转运动。 4. 过度张口可造成下颌关节脱位,发生这种情况时该关节处于怎样的状态?应 该如何正确复位? 张口过大使关节囊过分松弛,下颌头滑至关节结前方而不能退回关节窝,造成下颌关节脱位。复位时,先将下颌骨拉向下,超过关节结,再将下颌骨向后推,就能将下颌头纳回下颌窝内 5. 试述膝关节的构造和运动 构造: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髌骨与股骨的髌面相接,股骨的内、外侧髁分别与胫骨的内、外髁相对。主要为屈伸,在屈膝时由于侧副韧带松驰,稍可作旋转运动。 6. 试比较肩关节与髋关节结构特点的差异之处?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差异?

贝氏体和魏氏组织区别

有个问题,一直搞不明白,就是上贝氏体与魏氏体的区别 上B:多呈羽毛状特征:光镜下分辨不清楚铁素体与渗碳体两相,渗碳体分布在铁素体条之间,碳含量低时,碳化物沿条间呈不连续的粒状或链珠状分布,碳含量高时,碳化物呈杆状甚至连续状分布。电镜下:条状铁素体大致平行,铁素体条间分布与铁素体轴相平行的细条状渗碳体,铁素体条内有较高的位错密度,为一束大致平行的自奥氏体晶界长入奥氏体晶内的铁素体。 魏氏组织:由于高温形成粗晶奥氏体,在冷却时游离铁素体除沿晶析出外还有一部分铁素体从晶界伸向奥氏体晶内,或在晶粒内部独自析出。 1.上贝氏体分为以下三种: A、无碳(化合物)贝氏体:在低碳低合金钢中出现几率较多,其中的铁素体片条平行排列,其尺寸和间距较宽,片条间是富碳奥氏体或其冷却过程的产物; B、粒状贝氏体:当奥氏体冷却到上贝氏体的较高温度区,析出贝氏体铁素体后,由于碳扩散到奥氏体中,使奥氏体不均匀地富碳,不再转变为铁素体。这些奥氏体区(岛)一般逞粒状或长条状,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 C、经典上贝氏体:由板条状铁素体和条间分布不连续碳化物所组成。贝氏体铁素体条间碳化物是片状形态的细小渗碳体。经典上贝氏体的形态逞羽毛状。 2.魏氏体:对亚共析钢,指从晶界向晶内生长的一系列具有一定取向的片(或针)状铁素体,从单个形态来看虽呈片(或针)状,但从整体来看,由于许 多片常常是相互平行的,形似羽毛状,但与无碳化物贝氏体相比,显得较粗大且末端较尖细。对于过共析钢来说,是指类似形态的渗碳体。 该组织会在一定的冷却速度范围内形成,奥氏体晶粒粗大容易出现此组织,因此当工件经过铸造,锻造,焊接或热处理过热后当从高温以较快的速度冷 却容易出现此组织,可以通过退火或正火消除。 魏氏体:是沿奥氏体晶面析出的组织。亚共析钢时是铁素体,称魏氏组织铁素体;过共析钢时是渗碳体,称魏氏组织渗碳体。通常我们接触到的魏氏体都是魏氏组织铁素体。成因为高温+快冷,是过热的特征组织。 两者的组织特征: 魏氏组织铁素体:过冷奥氏体先析出相,单相组织,铁素体呈针状,针体较粗,针间距离较宽,光镜下可辨间距,针间组织为珠光体; 上贝氏体:过冷奥氏体中高温转变产物,复相组织,基体为铁素体,第二相为碳化物。铁素体呈相互平行的条状,铁素体条细窄,条间距离非常小,光镜下不可辨间距,条间组织为碳化物,碳化物形态光镜下不可辨。上贝氏体由晶界向两边(或一边)晶内生长,在光镜下呈羽毛状。 魏氏体是一种钢材过热状态下快速冷却得到的组织,为针状结构。同羽毛状贝氏体的贝氏体形成条件是截然不同的,力学性能存在很大差异。一旦判断错了将给产品的质量评价造成误断。要区分并不难:由于过热造成晶粒粗大,魏氏体中铁素体针条在显微镜100倍下观察已清晰显现;然而贝氏体在该放大倍率下是看不到铁素体排列规律的,需要更高的倍数才能观察到羽毛状组织,虽然它们形态似乎有些相近,毕竟存在本质的区别,一个低倍数就能看清,另一个必须再放大数

实验家兔骨折愈合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研究

实验家兔骨折愈合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研究 天津医院骨研所兰耋羹轰魏典 摘要作者应用骨组织形态计量方法测定丁132个(术后2~90天)实验家兔骨折血台标本的 15项骨计量学指标的变化。并对所获指标数据进行丁计算机统计分析、制图处理,继而找出了骨折 自然愈合过程中的多种骨计量学指标参数。提出骨折血台过程中,类骨质生成量及矿化沉积率变化 均旱驻峰样政峦瑚象 国内外学者多用病理学、组织化学和超 微结构等方法对骨折愈合和促进骨折愈合的 方法进行了研究0.2]。这些研究方法所得结果 仅停留在单纯形态学水平,因而在评价骨折 愈台中常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也由于这些方 法受技术条件所限,不可能为骨折实验模型 提供一组鉴定骨折愈合速度的客观指标。而 常规观察骨折标本多进行脱钙制片,失掉了 占骨重2/S的矿物质,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 破坏骨组织形态,影响对骨折愈合的观察。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bone histomotphometfy 啪简称骨计量学)采用四环素活体双标记 方法,利用四环紊能与钙特异结合并沉积在

骨矿化前沿(minaralization front)的特性,在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骨内二次标记的四环素荧 光线距离等变化,从而求得骨矿化沉积率 (minaralization apposition rate),骨体积(bone volume)等十数项骨动力学及骨形态学指标。 本文采用骨计量学方法测量骨折愈合各 时期中新生骨痴的各种骨计量学指标变化, 找出与观察骨折愈合有关的骨计量学指标。 从而开辟研究实验骨折愈合和鉴定骨折愈合 速度的新方法,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如:中 西药物、微量元素、器械方法等)和骨折愈合 机理的研究。 材料方法 一、实验性家兔骨折模型的制备和四环 紊标记方法及不脱钙切片的制作 本次实验选用家兔70只,在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下,使用三角型双锯片电动摆锯,将家兔双侧桡骨中上1/S交界处锯成3mm宽的骨折缺损。术后不傲任何固定,采用复合饲料喂养。标记四环耳缘静脉注射两次,剂量为每公斤体重50II1g,首次在处死前9天,第二次在处死前3天。共获骨折模型标本132十,其中有10只寡四环紊标记,按传统方法取材用于脱钙切片与不脱钙切片的对照观察。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