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

一、施工准备工作

1、准备施工机械设备和质量检测仪器

1)主要机械(压路机、推土机、装载机、洒水车、混合料运输车、搅拌机、振动梁、振捣棒、压纹器等等)的数量、型号、性能及配套施工能力应满足施工的最少配臵要求,同时还要求满足工程进度的要求。

2)试试验检测设备应能满足本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基本要求。

2、对原材料进行源头控制,按规定频率进行自检,报请试验室对原材料按规定频率进行抽检,不合格材料不允许进场,已进场的不合格材料必须清除出场。进场的原材料必须进行明显标识,主要包括原材料名称、产地、进场日期、数量、检验是否合格等。

3、堆料场、拌和场

1)拌和场的粗、细集料的存放场地必须硬化处理隔水隔泥,隔仓并设有良好的排水设施。水泥、生石灰、熟石灰分仓堆放,生石灰硝化场达到环保要求。水泥、石灰、细集料要求有防雨措施。

2)、拌和场要有明确的水泥混凝土、水泥稳定粒料、水泥砂浆、砂灰碎石等混合料配合比牌子,内容包括设计配合比、施工配合比。

4、混合料组成设计、配合比

承包人必须到试验室进行混合料的组成设计。组成设计包括:根据稳定的材料指标要求,通过试验选取合适的集料、水泥和石灰,确定合格的集料配合比、水灰比、坍落度,水泥和石灰剂量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合理的混合料配合比必须达到强度要求,具有较小的温缩和干缩系数(现场裂缝较少),施工和易性好(粗集料离析较小)。

5、认真检查每块模板高度,高度不够的模板应清除出场。

二、试验检测

按规定频率检查原材料(砂石级配、含水量、含泥量、石灰、水泥)、水泥用量、石灰剂量、混合料强度、弯沉、压实度、厚度、宽度、平整度、横坡等。

三、施工过程控制

(一)、天然级配砂砾石底基层

A、试铺试验路段

1.下承层的检查

天然级配砂砾石底基层铺筑前,应对土路基(或片石垫层)的表面进行检查。对表面的浮土、积水等应清除干净。

2.通过试铺确定以下内容,为正式施工提供依据

1)确定一次铺筑的合适厚度和松铺系数。

2)确定标准施工方法。例:碾压机械组合:顺序、速度、遍数。养生的方法、时机及洒水间隔时间。

3)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

B、施工过程检查

1.施工现场的检查

1)在砂砾石摊铺前,对放样进行复核,检查挂线宽度、高度、线型。

2)对施工段落的作业面表面进行检查,表面要干净、无浮土、积水。

3)砂砾石摊铺应保证厚度、路拱坡度合格,摊铺平整度一致。

4)检查摊铺后粗、细集料分布情况,如出现细集料离析现象或局部粗集料“窝”,应要求专人适当处理。

5)砂砾石的碾压应遵循生产试验段确定的程序与工艺。严禁车辆在已完成(但还未板结)的路段上行驶。

6)碾压应达到要求压实度,同时没有明显的轮迹。

2.原材料控制

原材料是控制天然级配砂砾石底基层施工质量的关键,为确保底基层符合质量要求,应经常检查进场砂砾石,控制砂砾石含泥量、级配,不合格砂砾石坚决不允许使用。

3.养生

1)每一段碾压完成以后应立即开始养生。

2)养生方法:洒水养护,洒砂碾压。在板结、交验前应始终保持底基层处于润湿状态。

3)底基层板结前应封闭交通,不允许任何车辆通行。

C、检验

施工结束后,应对以下内容进行检查:已成型的段落的弯沉、厚度、压实度、平整度、中线平面偏位、纵坡坡度、宽度、横坡度。

(二)、水泥稳定粒料或石灰稳定碎石基层

A、试铺试验路段

1.下承层的检查

1)砂灰碎石基层铺筑前,现场监理应对砂砾石底基层的表面进行检查。对表面的浮土、积水等应清除干净。

2)水泥稳定粒料、砂灰碎石基层施工前,应保证作业面表面的湿润。

2.通过试铺确定以下内容,为正式施工提供依据

1)验证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比例及拌和时间。

2)确定一次铺筑的合适厚度和松铺系数。

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例:碾压机械组合:顺序、速度、遍数。养生的方法、时机及洒水间隔时间。

4)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

5)严格组织拌和、运输、碾压等工序,缩短延迟时间。

B、施工过程检查

1.施工现场的检查

1)应在水泥稳定粒料或水稳碎石摊铺前,对放样进行复核,检查挂线宽度、高度、线型。

2)对施工段落的作业面表面进行检查,表面要干净、无浮土、积水、表面要洒水湿润。

3)基层混合料摊铺应保证厚度一致,松铺系数一致,路拱坡度合格,摊铺平整度一致,接缝平整。

4)检查摊铺后粗、细集料分布情况,如出现细集料离析现象或局部粗集料“窝”,应要求专人适当处理。

5)混合料车进场后,要有专人指挥停放、卸料。

6)混合料的碾压段落必须层次分明,设臵明显的分界标志。遵循生产试验段确定的程序与工艺。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

7)碾压宜在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下完成,并达到要求压实度,同时没有明显的轮迹。

2.后场质量控制

混合料拌和场(后场)是控制水泥稳定粒料、砂灰碎石施工质量的关键,为确保混合料都符合质量要求,应主要检查以下内容:

1)开料拌和前,拌和场的备料应能满足1-2天的摊铺用料。

2)每天开始搅拌前,应检查场内各种集料的含水量,计算当天的配比,外加水及天然含水量的总和要比最佳含水量略高。实际的水泥或石灰剂量可以大于混合料组成设计时确定的水泥或石灰剂量约0.5%。

3)每1-2小时检查一次拌和情况,主要检查配合比、含水量是否变化。

4)装车时车辆应前后移动,分三次装料,避免混合料离析。

3.养生

1)每一段碾压完成以后应立即开始覆盖养生。

2)养生方法:应采用草袋或麻布湿润后人工覆盖在碾压完成的基层表面。2小时后再洒水。在7天内应始终保持基层处于润湿状态,至少在15天内正常养护。

3)养生期应封闭交通,不允许任何车辆通行。

C、检验

施工结束后,应对以下内容进行检查:对已成型的段落的弯沉、厚度、压实度、平整度、中线平面偏位、纵坡坡度、宽度、横坡度、。

(三)、水泥混凝土面层

A、试铺试验路段

1.下承层的检查

1)水泥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水泥稳定粒料或砂灰碎石基层的表面进行检查。对表面的浮土、积水等应清除干净。

2)水泥混凝土浇筑前,应保证作业面表面的湿润。

2.通过试铺确定以下内容,为正式施工提供依据:

1)验证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比例、水灰比及拌和时间。

2)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

3)做好钢筋翻样,钢筋制作根据翻样图进行制作,要求尺寸、数量、钢筋型号准确。

4)确定钢模脱模剂及用量,确定模板固定方式及弯曲度(弯道)、垂直度等,确定拆模、抹光、压纹、切缝时间。

5)严格组织拌和、运输、振捣、等工序,缩短延迟时间。

B、施工过程检查

1.施工现场的检查

1)应在水泥混凝土浇筑前,对放样进行复核,检查模板间宽度、模板高

度及路拱度、线型。

2)对施工段落的作业面表面进行检查,表面要干净、无浮土、积水、表面要洒水湿润。

3)混合料车进场后,要有专人指挥停放、卸料。

4)振捣棒拔出时速度要慢,以免产生空洞;振动时应把握尺度,防止漏振和过振,以彻底捣实混凝土,但时间不能太久,以至造成离析。振动梁运行过程中不得有空洞、凸起,保证平整度。浇捣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模板变形及漏浆,有发生现象应立即纠正。混凝土捣实后24小时之间,不得受到振动。

5)吸水完成后立即抹光,将凸出石子或不光之处抹平。最后用靠尺板检查路面平整度,符合要求后用铁抹子人工抹光。

6)抹面完成后进行表面横向纹理处理。压纹时应掌握好砼表面的干湿度,现场检查可用手试摁砼,确定适当后,在两侧模板上搁臵一根槽钢,提供压纹器过往轨道。

7)拆模时应小心,不得损边掉角。

8)压槽完成后设臵围档,以防人踩、车碾破坏路面。

9)横向缩缝切割:横向施工缝采用锯缝,缝深7cm,宽5mm。切割时必须保持有充足的注水,在进行中要观察刀片注水情况。切缝机开始切缝时间(昼夜平均温度-5°,开始切缝时间4天;昼夜平均温度0°,开始切缝时间3天;昼夜平均温度15°,开始切缝时间2天;昼夜平均温度20°,开始切缝时间1.5天;昼夜平均温度≥25°,开始切缝时间1天)。这里的开始切缝时间指混凝土抹平成型后所经历的时间。

10)在锯缝处浇灌沥青胶泥。灌缝前应清除缝内的临时密堵材料,缝顶面高度与路面平齐。

2.后场质量控制

混合料拌和场(后场)是控制水泥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为确保混合料都符合质量要求,应主要检查以下内容:

1)开料拌和前,拌和场的备料应能满足1-2天的摊铺用料。

2)每天开始搅拌前,应检查场内各种集料的含水量,计算当天的配比,外加水及天然含水量的总和要比最佳含水量略高,要严格控制好水灰比。

3)每1-2小时检查一次拌和情况,检查配合比、水灰比是否变化。

4)装车时车辆应前后移动,分三次装料,避免混合料离析。

3.养生

1)砼浇注完成12小时后,可拆模进行养生。

2)养生方法:应湿润混凝土,然后人工覆盖薄膜。在7天内加强保湿养生,21天内常规养生。

3)养生期应封闭交通,不允许任何车辆通行。

C、检验

施工结束后,应对以下内容进行检查:对已成型的段落的混凝土抗折强度、厚度、平整度、中线平面偏位、纵坡坡度、宽度、横坡度进行抽检。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 1)、基层验收:基层表面应平整,表面高程、横坡度、宽度、平整度、密实度及强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有现场监理工程师工序验收的合格签认。混凝土面层施工前应对基层做全面检查,建立严格的交接制度。 2)、拌合站人员、配套机械设备、材料、原材料试验设备及人员都已齐备。经试拌、生产的混凝土符合要求。 3)、施工设备:混凝土施工现场配置三辊轴摊铺机、运输设备、测量仪器等。 4)、砂石料准备:砂子要求含泥量不超过3%,细度模数大于,级配良好;石子要求级配良好,针片状含量控制在10%以内,最大粒径控制在30mm以内。 5)、水泥准备:宜用终凝时间不超过6h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结块水泥严禁使用。 6)、混凝土配合比: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和外加剂,对所选用的砂石料、水、水泥抽检取样,进行试配,制作试样,根据试件养护7天的抗压强度,得出试配结果,做为控制指标(附后)。 7)、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采用自卸车进行运输,车厢要求平整、光滑、严密、不漏浆,使用前后冲洗干净。混凝土拌和料在搅拌机出料后,蓬布覆盖并运输过程中防颠簸导致离析,运至现场

浇筑的时间最长不超过1小时,在气温30-35摄氏度时最长时间不得超过45分钟。运到浇筑地点的混凝土,应具有符合规范要求的坍落度和均匀性。车辆倒车及卸料时,设专人进行指挥,分多堆进行卸料,卸料到位后运输车迅速离开现场。 2、支立模板 支立模板:模板采用槽钢,槽钢高度与砼高度相同。每米模板应设置1处支撑固定装置。横向施工缝端模板应按设计规定的传力杆直径和间距设置传力杆插入孔和定位套管。两边缘传力杆到自由边距离不宜小于150mm。每米设置一个垂直固定孔套。按照事先分好的板块铺设模板,模板安装稳固、直顺、平整、无扭曲,相邻模板连接应紧密平顺,不得有底部漏浆、前后错茬、高低错台等现象。模板应能承受摊铺、振实、整平设备的负载进行、冲击和震动时不发生移位。严禁在基层上挖槽,嵌入暗转模板。 模板安装检验后,与混凝土拌合物接触的表面应涂抹脱模剂,接头应粘贴胶带或塑料薄膜等密封。 模板上顶高程为混凝土路面高程。采用水准仪测量控制,控制模板顶面高程在允许范围内。 调试摊铺机械,依据路面宽度和规范要求协同监理和业主现场划分摊铺宽度。普通混凝土面板采用矩形,其纵向和横向接缝应垂直相交,纵缝两侧的横缝不得相互错位。纵缝应直顺。 施工工艺详见工程施工工艺框 三辊轴机组铺筑

过水路面施工方案

过水路面施工方案 一、材料 1、 A、水泥:应采用强度高、收缩性小、耐磨性强、抗冻性好的水泥。基本性能和化学成份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92)和《道路硅酸盐水泥》(GB13693-1992)的规定。 B、水泥标号不得低于425号。 C、水泥进场时,应有产品合格证及化验单,承包人应对品种、标号、包装、数量、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验收,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2、粗集料:用于混凝土的砾石应质地坚硬、耐久、洁净,有良好的级配。 3、细集料:宜采用天然砂和人工砂或石屑。其质地坚硬、耐久、洁净,有良好的级配。 4、水: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应清洁,宜采用饮用水。 5、钢筋:a、钢筋应符合图纸的要求。b、钢筋应顺直,不得有裂缝、断伤、刻痕、表面油污和颗粒或片状锈蚀应清除。 6、接缝填料:接缝板宜选用杉木板、纤维板、泡沫橡胶板或泡沫树脂板等材料。 二、水泥混凝土混合料设计和控制应符合《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三、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及养护

1、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拌和、运输、摊铺及养生,应按照《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2、在浇筑混凝土面层前,应将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基层表面上的浮土杂物予以清除,并进行必要的修整。 3、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拌和,其容量应根据摊铺机械的性能、工程量和施工进度配置。 4、使用小型机具施工时,模板宜采用钢模板,也可采用质地坚实变形小的木模板。模板应连接牢固、紧密,不允许漏浆,并应按要求的坡度和线向安设。混合料摊铺前应对模板进行全面检查,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 5、摊铺应在整个宽度连续进行。中途如因故停工,应设施工缝。摊铺厚度应考虑振实预留高度。采用人工摊铺时,严禁抛掷和耧耙,以防离析。 6、对混合料的振捣,每一位置的持续时间,应以混合料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并泛出砂浆为准,不宜过振。振捣时应铺以人工找平,并应随时检查模有无下沉,变形或松动。 7、表面平整时,应选用较细的碎(砾)石混合料,严禁用纯砂浆找平。 8、做面时严禁在混凝土面板上洒水、撒水泥粉,当烈日暴晒或干旱风吹时,宜在遮荫棚下进行。 9、混凝土板做面完毕,应及时养护。 四、接缝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方法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方法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方法提要:模板及其架设与拆除施工模板应采用足够刚度的槽钢,轨模或钢制边侧模板,不应使用木模板、塑料模扳等易变形模板更多精品来自保安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方法 水泥混凝土路面,包括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和混凝土小块铺砌等面层板和基层所组成的路面。目前采用最广泛的是就地浇筑的普通混凝土路面,简称混凝土路面。所谓普通混凝土路面,是指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外不配置钢筋的混凝土路面。 水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好、养护费用少、有利于夜间行车、有利带动当地建材业发展等优点。但它对水泥和水的需要量大,且有接缝、开放交通较迟、修复困难等缺点。 水泥混凝土面层铺筑的技术方法有小型机具铺筑、滑模机械铺筑、轨道摊铺机铺筑、三辊轴机组铺筑和碾压混凝土等方法。 一、模板及其架设与拆除 施工模板应采用足够刚度的槽钢,轨模或钢制边侧模板,不应使用木模板、塑料模扳等易变形模板。 支模前在基层上应进行模板安装及摊铺位置的测量放样,核对路面标高、面板分板、胀缝和构造物位置。 纵横曲线路段应采用短模板,每块横板中点应安装在曲线切点上。

模板安装应稳固、平顺、无扭曲,应能承受摊铺、振实、整平设 备的负载行进,冲击和振动时不发生位移。 模板与混凝土拌合物接触表面应涂脱模剂。模板拆除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8.0mPa方可进行。 二、混摇土拌合物搅拌 搅拌楼的配备,应优先选配间歇式搅拌楼,也可使用连续搅拌楼。每台搅拌楼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标定和试拌。在标定有效期满或搅拌楼搬迁安装后,均应重新标定。施工中应每15d 校验一次搅拌楼计量精确度。搅拌楼配料计量偏差不得超过规定。不满足时,应分析原因,排除故障,确保拌合计量精确度。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的搅拌楼时,应使用自动配料生产,并按需要打印每天对应路面摊铺桩号的混凝土配料统计数据及偏差。 应根据拌合物的粘聚性、均质性及强度稳定性试拌确定最佳拌合时间。 外加剂应以稀释溶液加入,其稀释用水和原液中的水量,应从拌合加水量中扣除。 拌合引气混凝土时,搅拌楼一次拌合量不应大于其额定搅拌量的90%。纯拌合时间应控制在含气量最大或较大时。 三、混凝土拌合物的运输应根据施工进度、运量、运距及路况,选配车型和车辆总数。总运力应比总拌合能力略有富余。确保新拌混 凝土在规定时间内运到摊 铺现场

过水路面专项施工方案

过水路面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一、概述 本合同段共有过水路面13处,过水路面总长度475m,C30混凝土计3493 m2,本项目首件工程设在k41+695处,长度50m,22cm水泥混凝土数量为420 m2,钢筋R235:521.64kg,HRB335:181.4kg,此段过水路面是拆除新建段落。 二、方案依据 1、依据JTG D40-2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三、过水路面的施工组织方案 1、施工场地:设在k41+695 。 2、配备人员:安装模板工4人、混凝土拌合机2人、混凝土工4人、钢筋工4人,养生1人,共15人。 3、机械:拌合机1台(350型)、装载机1台、振捣棒2个、30KW发电机1台。15kw发电机1台 4、施工、检测人员;项目总工:曹刚 结构工程师:阿不都.力提浦 质检工程师:张长东 试验工程师:李旭娟 5、试验、检测仪器设备 电子称1台、架盘天平1台、坍落度设备1套、3米直尺1个、钢尺2把(5m、30m 各一把) 6、施工准备及方案 1)、严格控制原材料,未经检测的及检测不合格的原材料(钢筋、水泥、砂石料等)一律不得进场,进场的各种原材料分开堆放,钢筋加工在固定的台座上进行。 2)、混凝土拌和机在使用前需进行调试,以保证拌和机正常运转,模板采用槽钢,现浇构件必须采用22mm厚的定型槽钢模板,钢筋在填缝处涂抹防锈漆做防锈处理。 3)、材料进场前,必须先检验,待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每道过水路面进场材料均以115%备料,进场后必须堆放整齐、质检、试验人员100%进行现场抽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抽检,水泥必须覆盖。

4)、施工工艺 施工准备→20cm级配砾石施工→底模检查→支模→钢筋加工安装→模板检查→测材料含水量→调整施工配合比→浇筑混凝土→拆模→养生 5)、施工时注意与原有路面的顺接,处理好过水路面出口处新旧护坡的衔接,使出口护坡形成整体,过水路面为单向横坡,要求施工时从过水路面前后各20m范围内,完成单向与双向横坡的过度。 6)6)、实施时间:2010年7月10日—2010年8月30日 四、检测项目及频率1、原材料 2、钢筋

路基工程施工工艺及流程图(史上最全).

路基工程施工工艺及流程图(史上最全) 1前期准备工作 <1>路基开工前,首先要进行测量定线工作,其内容包括导线、中线、水准点复测、断面检查与补测。测量精度以交通部颁布的《公路路线勘测规程》的要求为标准。测量的工具,使用精度符合要求的全站仪,红外线测距仪,经纬仪和水准仪。当导线点与水准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对其进行加密,成果资料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查后签字认可后使用。 在开工前进行施工放样,放出路基边缘、坡口、坡脚、边沟护坡道、借土场等具体位置,标明其轮廓,报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 对工程沿线及借土场应取有代表性的土样,按JTJ051-93标准试验方法,进行天然液限、塑性指数、密度、含水量等的试验。用于填方的土样,测量最大干容性、最佳含水量或毛体积比重和土的加州承载比GBR值,测试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2>清理掘除。在路线用地范围内的树木、杂草、灌木等应予清除,按照监理工程师指定的深度和范围清除并运至工程师指定地点,路基用地范围内的结构物按要求清除,对于路基附近的危险建筑予以适当加固,对文物古迹妥善保护。路基表面清理完工后,并根据规范的要求进行填前碾压并达到监理工程师的规定要求。挖方或填方区域内,所有的腐植土、淤泥、表层植土均应挖出干净,按环保规定弃置路基范围用地以外,并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弃土条例要求处理,对因挖出孔穴、障碍物而留下的孔洞、树根按要求进行处理。 2路基的填筑方法 路基宜采用水平分层填筑,即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如果原地面不够平坦,填筑应从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过压实达到符合规定要求后,再添一层。对于原路面纵坡大于12%的地段。可采用纵向分层填筑法施工,沿纵坡逐层、分层填压达到密实。但填之路堤的上部,仍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水平分层填筑是填筑路堤的基本方法,它最能保证质量,一般均采用。 在同一路段如果要用到不同性质填充材料时,要注意以下情况: <1>不同性质的填充材料要分层填筑,不得混填,以免内部形成薄弱面或水囊,影响路表的稳定性。 <2>路堤上部受车辆荷载的作用影响很大,一般宜将冻稳性、水稳性好的土质填在路堤的上层部位;如果路堤的下部可能受水浸淹时,也应采用水稳性好的土质来填筑。

透水砖及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透水砖及透水混凝土路面材料、配比及施工 1 透水砖 1.1 技术指标要求 (1)透水砖 参照《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GB/T25993-2010和《混凝土路面砖》GB28635-2012的要求,确定透水砖的性能指标和试验方法。透水砖的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透水系数和抗冻性分别满足表1~表4的要求。 表1 透水砖的抗折强度 表2 透水砖的劈裂抗拉强度 表3 透水砖的透水系数(cm/s) 表4 透水砖的抗冻性能

1.2 产品规格 产品的规格尺寸见表6,也可根据需要确定。 表6规格尺寸单位为毫米 样品示意图: 图1 样品图示 1.3 透水砖施工工艺 (1)透水人行道结构 典型的用透水砖铺设的人行道结构见图2、图3。

图2 典型透水人行道结构(一) 图3 典型透水人行道结构(二) (2)透水人行道施工工艺 ①基础整理:即先清理铺设透水砖场地,夯实地平基础,同时把周边的杂草及其他植物清除,并把较轻软的位置加固。施工时,要特别小心沟渠流水对吃路基层的冲击。 ②铺碎石工序:在整理过的地面上铺碎石路基层,一般要求的厚度大约为100 毫米,可以用手压机逐层压平,让底层碎石压入基础一半。将铺碎石层压入路基至25 毫米时应分段压平。 ③铺沙工序:在铺有碎石的路基上铺上粗沙后,工人站在“踏脚砖”上,有木尺板由前面将沙拉向自己的位置,把沙刮平,达到水平标准为止。沙多刮走,沙少填满,总之刮平。 ④铺砖工序:在施工时,采用倒退式路线,把砖块一排循环铺设,这样施工可

避免脚直接踩在沙面上,引起铺设不平,更重要的是确保路面平直,美观。铺砖时请留意砖与砖之间的缝隙为 3 毫米,防止砖与砖之间接连。 ⑤水平规范:施工铺设需要2条直线“打对角”以确保砖块的平衡效果。希望每铺1米的距离,应用直线检查一次,逐步进行不断的检查,看砖块铺设后是否保持直线平衡。如有砖面不平,用胶锤加强轻轻敲打,以至完全平整。 ⑥填缝工序:用铲刀或泥水刀去分开相连接的砖块,然后再填细沙,用扫把将沙进行扫进缝隙填满沙。但填缝隙时一定要干的细沙。 ⑦压平整理:用方型地毯机在砖块上面压平,如尚有不平的,比如凸出之处,用胶锤敲平,凹陷下去的地方,需要砖块拿起再加底沙刮平才铺砖,检查合格后,把多余的沙扫走,清洁砖面。 ⑧边控处理:所有的路面都要有边缘位置之控制,最简单的做法是用凝混边控;也可以用石材道沿砖边控。 2 透水混凝土路面 2.1 技术指标要求 参照《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2009的要求,确定透水混凝土路面的性能指标和试验方法。碎石的性能指标、透水混凝土的性能、透水混凝土从搅拌机出料至浇筑完毕的允许最长时间分别满足表7~表9的要求。 表7 碎石的性能指标 表8透水混凝土的性能

主便道过水路面施工方案

云南青水公路项目主便道过水路面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二0一七年八月 过水路面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青水公路项目施工主便道设计为平行于施工红线,途径地段需要多次跨过万古村跃进社、兴隆社之间的山沟河道。河道为长流水河道,无枯水期。雨季汛期时,河道河水水深超过1米,河面宽度超过6米以上,水流水势较大。根据施组要求和工期计划安排,本段主便道跨河均采用暗埋直径φ1.0米的圆涵管,并浇筑掺量为25%片石砼过水路面。 过水路面沿线路方向采用凹曲线线形设计,过河圆涵管段采用平直段,为了主便道在河道处不设急弯,过水路面与河道平面设计均采用斜交设置。 二、技术方案 1、钢筋砼圆涵管 本段主便道过水路面圆涵管采用直径φ1.0米的钢筋砼圆涵管,单节长度2米,采取外购方式,由车辆运输到施工现场,机械吊装安装作业。每个过水路面均设3排纵向圆涵管排列。 圆涵管安装前,应先做好管底基础施工,基础厚度20cm,采用C20片石砼浇筑。管底流水面高度与河道水流低水位期高度持平,管节拼缝采用砂浆抹面修饰。 每排圆涵管之间的间距不小于50厘米,纵向排列成直线。圆涵管入水口端宜与过水路面侧面平齐。 2、过水路面桥身

过水路面桥身采用C20片石砼浇筑,厚度1.5米,桥身宽度7米,片石砼中片石掺量为25%。 施工桥身前,通过堆码土袋做围堰,阻断并临时改移河道,确保施工过水路面桥身时桥址基坑位置无大量积水,利用潜水泵将少量渗水排出基坑外,在对基坑底部清除碎石层和软泥层后,浇筑10厘米厚的C15砼垫层,并施工抹平。 垫层浇筑完成后,先浇筑暗埋圆涵管底部20厘米厚的基础底层,并预埋好固定涵管捆扎铁丝用的钢筋桩子。基础地层片石砼采用支模浇筑。然后对照河道河流中心线路,对涵管中心线路位置进行测量放样,弹线标示。待涵管底部基础砼强度达到30%以上时吊装圆涵管,并用楔子临时固定住涵管管节。根据设计桥面宽度,采用木模支模,并打好斜撑加固,模板内部安装拉杆对拉,防止涨模或跑模。 浇筑片石砼时,采取浇筑一层砼,抛填一层片石,确保片石掺量达到砼量的25%。抛填片石后,要对砼进行振捣,确保片石砼振捣密实无遗漏。片石砼分层厚度不得超过30厘米,振捣砼时,振动棒要确保插入到一层砼中。浇筑到顶后,路面要压平拉防滑条,在桥面两侧做好钢管栏杆立柱预埋。为了防止浇筑砼过程中,圆涵管产生上浮现象,每节涵管在浇筑前应先采用2道铁丝捆扎固定在基础面上,同时放缓浇筑砼速度。 过水路面砼施工完成后,要及时养护,确保养护时间不少于5天。在过水路面养护期间,安排施工人员做好防护栏杆安装,并刷红白油漆标示。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交底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交底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图: 主要施工机具: 水泥砼拌和机,自卸汽车,发电机,振捣器,电动抹平机,真空泵和锯缝机。 一、开工前的各项工准备工作 (一)、开工前准备 开工前,对施工、试验、测量、机械、管理等岗位的技术人员和各工种技术工人,以及一般工人进行培训,未经培训人员不得单独上岗操作。 (二)、拌和站准备: 1、拌和站内部布置须满足原材料储运、混凝土运输、供水、供电、钢筋加工等使用要求。 2、拌和站保障搅拌、清洗、养生用水的供应,并保证水质。供水量不足时,拌和站设置与日搅拌时相适应的蓄水池。

3、拌和站保证充足的电力供应,电力总容量须满足全部施工用电设备、夜间施工照明及生活用电的需要。 4、确保摊铺机械、运输车辆及发电机等电力等动力设备的燃料供应,本工地设置油料储备库。 5、摊铺现场和拌和站之间须建立快速有效的通讯联络,用于进行生产调度的指挥。本工程一律采用手机联络,要求24小时联络畅通。 6、根据本工程特点,在建立水泥混凝土拌和站。 (三)、材料的准备: 1、水泥的储存和供应要求:确保施工期间的水泥供应。水泥仓库覆盖或设置顶篷防雨,并设置在地势较高处,严禁水泥受潮或浸水。 2、砂石料储备:施工前,储备正常施工5-8d的砂石料。砂石料场底部作硬化处理。不同规格的砂石料之间设隔离设施,并设标识牌,严禁混杂。低温天、雨天、大风天及日照强烈的条件下,在砂石堆上部架设顶篷或覆盖,覆盖砂石料数量不少于正常施工一周的用量。 3、原材料与混凝土车辆不得相互干扰。 (四)、机械设备的准备: 1、保证在混凝土路面施工前,各项投入机械的完好率。 2、对施工中的小型机具,要有备用品。 二、施工技术标准及施工工艺 (一)、原材料技术要求 1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要求满足重交通路面水泥龄期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的标准,水泥进场时每批量须附有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指标合格的检验证明,并满足重交通路面的要求。本工程一律采用统一采购的水泥。 2、碎石: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不得使用不分级的统料。 3、砂:采用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中砂,也可使用细度模数在2.0~3.5之间的中粗砂。 4、水:采用饮用水。 5、钢筋:钢筋要求顺直,不得有裂纹、断伤、刻痕、表面油污和锈蚀。 (二)、配合比技术要求 1、砼配合比:兼顾经济性的同时满足弯拉强度、工作性、耐久性的要求。 2、水灰比:在满足弯拉强度计算值和耐久性两者要求的水灰比中取最小值。 3、砂率:注意最优砂率与砂的细度模数、粗集料种类之间的密切关系。 4、配合比的要求:实验室的基准配合比要通过实际拌和检验和不小于100m试验段的验证,并根据料场砂石料含水量、拌合物实测视密度、含气量、坍落度及其损失,调整单位用水量、砂率或减水剂掺量。调整时,水灰比、单位水泥用量不得减小。考虑施工中原材料含泥量、泥块含量、含水量变化和施工变异性等因素,单位水泥用量适当增加5~10kg。满足试拌试铺的工作性、28d(至少7d)配制弯拉强度、抗压强度和耐久性等要求的配合比,经监理和建设方批准后方可确定为施工配合比。

过水路面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 1.1本施工项目按招标文件、图纸、答疑书等相关资料,以及补遗书。 1.2建设单位对本工程的工期、质量要求等。 1.3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和交通部部颁公路施工规范、规程。 二、编制原则 本工程按照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对人力、物力、财力的分配,在首先考虑重点和关键工程的同时,也要安排好一般工程的衔接及现有路基的施工现状,按业主要求工期交付验收。本着“精心组织、规范施工、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思路指导施工。 三、工程概况 针对G6高速公路及辅道G110交通拥堵现状,为从根本上解决通道的“瓶颈” 问题,自治区将采取眼下应急分流、保通和长远解决拥堵两大措施。乌兰察布市拟修建集宁至呼和浩特市应急砂石路。公路全长68.125公里。起点K0+000位于陈家村,与梅岱线相接,终点至侯家窑,与侯家窑至美岱三级公路相接。路线呈东西走向,采用二级路标准设计,设计行车速度每小时六十公里。起、终点位于凉城县境内,中段经过卓资山境内。全线路面宽度为13.35 米,路拱横坡度为百分之二,小桥、明涵采用12米宽,暗板涵和管涵与路基同宽。 四、过水路面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 1 、施工前准备 1.1地质调查核实 施工前搜集详细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基基础设计资料,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全面掌握本地区的地基处理经验和类似工程的地基处理经验和使用情况,必要时补充钻探查明地质以指导施工。 1.2图纸复核、恢复定线及放样 根据图纸和设计单位提供的测设基准资料进行恢复定线测量,对于永久性坐标点、中线控制桩、转点桩、交点桩、水准基点桩等已认真核对,牢固栓桩,并将结果保留到交工验收,必要时做永久保护。复测结果符合要求后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进行加密放样。根据现场情况布设加密控制点、水准点。根据主线中桩坐标,从控制点用全站仪在直线段每20 米放出中桩,在曲线段每10 米放出中桩,用水准仪逐桩测量原地面高程。同时

道路施工工艺流程

道路施工工艺流程 主要施工方法 (一)、人行道块料铺设 1、放样 人行道铺砌前,根据设计的平面及高程,沿人行道中线(或边线)进行测量放线,每 5m~10m 安测一块砖作为控制点,并建立方格网,以控制高程及方向。 2、垫层 根据测量测设的位置及高程,进行垫层施工。人行道垫层采用 15cm 厚 C15 非泵送商品混凝土垫层。 3、铺砌 (1)一般采用“放线定位法”顺序铺砌,彩砖应紧贴垫层,不得有“虚空”现象。(2 )经常用三米直尺沿纵横和斜角方向测量面层平整度,发现不符要求,及时整修。 (3 )铺砌必须平整稳定,纵横缝顺直,排列整齐,缝隙均匀。 4、灌缝及养生 铺筑完成后,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灌缝。用过筛干砂掺水泥拌和均匀将砖缝灌满,并在砖面洒水使砂灰下沉,表面用符合设计要求的水泥砂浆勾缝,勾缝必须勾实勾满,并在表面压成凹缝;待砂浆凝固后,洒水养生 7d 方可通行。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1、施工放样施工前根据设计要求利用水稳层施工时设置的临时桩点进行测量放样,确定板块位置和做好板块划分,并进行定位控制,在车行道各转角点位置设控制桩,以便随时检查复测。 2、支模根据砼板纵横高程进行支模,模板采用相对应的高钢模板,由于是在水泥稳定碎石层上支模,为便于操作,先用电锤在水泥稳定碎石层上钻孔,孔眼直径与深度略小于支撑钢筋及支撑深度,支模前根据设计纵横缝传力杆拉力杆设置要求对钢模进行钻孔、编号,并严格按编号顺 序支模,孔眼位置略大于设计传力杆,拉力杆直径,安装时将钢模垫至设计标高,钢模与水泥稳定砂石层间隙用细石砼填灌。以免漏浆,模板支好后进行标高复测,并检查是否牢固,水泥砼浇筑前刷脱模剂。 3、砼搅拌、运输砼采用现场集中搅拌砼,由我司提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试验配合比设计,要求搅拌时严格按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准确下料。砼采用砼运输车运送。 4、钢筋制作安放钢筋统一在场外按设计要求加工制作后运至现场,水泥砼浇筑前安放。 5.1 自由板边缘钢筋安放 自由板边缘钢筋安放,离板边缘不少于 5cm ,用预制砼垫块垫托,垫块厚度为4cm ,垫块 间距不大于 80cm ,两根钢筋安放间距不少于 10cm 。在浇筑砼过程中,钢筋中间保持平直,不变形挠曲,并防止移位。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方案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方法 根据设计要求,该工程项目中的路面为12cm厚的水泥混凝土面层。 1.3:7灰土垫层铺设 A.材料准备: 1.采用就地挖出的粘性土及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土,不含有机杂质,土料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15mm; 2.应用Ⅲ级以上块灰,含氧化钙70%以上,使用前1~2d消解并过筛,其粒径不应大于5mm。 B. 施工机具: 搅拌机、蛙式打夯机、手扶式振动压路机、机动翻斗车、手推车、铁锹、铁耙、人工夯、喷壶、环刀、橡皮锤、削土刀、水准仪、塔尺、钢尺、量斗、筛子、木耙等。 C 工艺流程: 基土清理→基土验收隐蔽→灰土拌制→灰土铺设→质量验收 1.工程施工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基本已整平或回填完毕,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并办理隐蔽验收手续; (2)根据设计对垫层的厚度、干密度要求及现场土料情况、施工条件,进行了必要的压实实验,已选定了土料,确定了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土厚度、碾压遍数等参数。

(3)施工机具设备已备齐,经维修试用,可满足施工要求,水、电已接通。 2.灰土拌制:灰土的配合比一般采用3:7或2:8(石灰:土,体积比),石灰和土料应计量,用人工翻拌,不少于三遍,使达到均匀、颜色一致。并适当控制含水量,现场以手握成团,两指轻捏即散为宜,如土料水份过多或过少时,应晾干或撒水湿润; 3.灰土铺设:灰土摊铺虚铺厚度一般为200~250mm(夯实后约100~150mm厚),垫层厚度超过150mm应由一端向另一端分段分层铺设,分层夯实。各层厚度钉标桩控制,夯打采用蛙式打夯机或木夯,大面积宜采用小型手扶振动压路机,夯打遍数一般不少于三遍,碾压遍数一般不少于6遍,应根据设计要求大的干密度,在现场试验确定; 4.垫层接缝:灰土分段施工时,不得在地面受荷重较大的部位接缝,上下两层灰土的接缝距离不得小于500mm。当灰土垫层标高不同时,应做成阶梯形,接槎时应将槎口切齐; 5.雨期施工:灰土应连续施工,尽快完成,施工中应有防雨排水措施,刚打完的或尚未夯实的灰土,如遭受雨淋浸泡,应将积水和松散灰土除去,并补填夯实;受浸泡的灰土应晾干后再夯打密实。 6.冬期施工:不得在基土受冻的状态下铺设灰土,土料不得含有冻块,应覆盖保温,当日拌和灰土,应当日铺垫夯完,夯完灰土的表面应用塑料薄膜或草袋覆盖保温。气温在—10℃以下不宜施工。 7.质量控制:灰土应逐层检查,用贯入仪检验,以达到控制压实系数所对应的贯入度为合格,或用环刀取样检验灰土的干密度,检验点数,

路面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路面排水系统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我合同段K0+000-K30+900的路面排水系统工程,由路面表面排水、中央分隔带排水、超高段排水、路堑边沟排水组成。 1、合同段主要工程内容与目标 本合同段内主要工程内容包括K000+000~K30+900范围内的主线、互通匝道的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沥青面层及路面排水等附属工程施工。 质量目标为分项工程一次检验合格率100%,标段交工验收质量评定为合格,竣工验收质量评定为优良。 2、路面排水工程内容 按照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路面排水分项工程包括以下子分项工程:①路面横向排水 路面横向排水包括连接超高段纵向排水沟雨水井中的Φ250PVC横向排水管和连接中央分隔带纵向盲沟内带孔纵向集水管的Φ100PVC横向排水管两种型式,Φ250PVC横向排水管主要排除超高段由超高一侧进入中央雨水井中的雨水,通过横向管将水排出路基以外,Φ100UPVC横向排水管主要排除由中央分隔带渗入中央带纵向盲沟中进入带孔纵向集水管的雨水,通过横向排水管,将水排出路基外。

②纵向排水盲沟 纵向排水盲沟是沿主线上整体式路基设置在中央分隔带路中线路基下的碎石渗水沟,通过设置在纵向盲沟内的Φ100带孔纵向集水管与横向PVC管的连通,将由盲沟内渗入到带孔纵向集水管中的雨水进入横向排水管,然后排出路基。 ③纵向排水沟 纵向排水沟是设置在主线超高地段超高一侧沿中央带路缘石边缘布设的钢筋砼排水沟,通过横坡和纵坡的作用,将路面雨水由横向进入钢筋砼纵向排水沟,通过纵坡进入设置在纵向排水沟下的钢筋砼雨水井,再通过横向排水管将水排出路基以外。 ④雨水井 在主线超高段的超高一侧,为了排出进入到纵向排水沟的路面雨水,沿超高段纵向排水沟底部每隔44米左右的距离,设置一道雨水井,使纵向排水沟的雨水通过纵坡将雨水汇集到雨水井中,再通过与雨水井连通的横向排水管将雨水排出路基外。 ⑤路堑边沟 路堑边沟是设置在路堑地段路基边缘的排水沟,主要作用是排除路堑地段的路面雨水和由横向排水管进入到路堑边沟的雨水。 ⑥急流槽

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

附件: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 1 设计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B01—2003) (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D40—2002) (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F30—2003) (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 034-2000) (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D30—2004) (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 033-95) (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 F80/1-2004) 2 工程设计 2.1技术指标 一、二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水泥混凝土面板厚26,基层为20厚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30厚12%石灰稳定土,采用特重交通等级设计。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以28d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要求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5.0,抗冻标号不小于F200。 三、四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水泥混凝土面板厚20,基层为30厚12%石灰稳定土,采用中等交通等级设计。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以28d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要求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4.5,抗冻标号不小于F200。 路基填筑维持原设计要求不变。 2.2路面接缝设计 2.2.1 纵向接缝 路面宽度大于6m的混凝土面板,在公路中心线处设一道纵向施工缝,采用平缝形式。其余部位纵缝均为缩缝,采用假缝形式,缩缝位置与行车道分幅一致,但不得大于4.5m。 路面宽度等于6m的混凝土面板,在公路中心线处设一道纵向缩缝,采用假缝形式。 路面宽度小于等于4.5m的混凝土面板,不设纵缝。 纵缝均与公路中心线平行。纵向接缝无论是施工缝还是缩缝,均在缝内

水泥路面施工组织设计

主车道刷黑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二○一八年五月十日 1 一工程概述 本工程为路面改建工程,公路等级为平原微丘二级公路,全长49.1344Km,起止桩号:K19+050~K68+184.40.设计行车速度为80Km/S,局部40Km/S,本合同段设计路基宽12m,行车道宽9m.两侧设1.5m宽的土路肩.全线路面均采用C35水泥砼高级路面.目前本合同段以完成单幅(左幅)4.56Km的工作量 1 工程量 (见工程量汇总表附后) 2 质量保证

质量是一个施工企业的生命,我项目部把“质量第一”作为工作重点,我们严 格按照各项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和各项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去组织实施,制定精品工程具体细则,为确保目标的实现,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保证措施: a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项目经理部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成员由多方面人员组成,主要是质检工程师、班组质检员,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制定改进措施。 b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操作,严格按照监理程序办事 每道工序都要通过各施工班组自检、项目经理部复检,上报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后现进行下道工序,确保各工序质量合格。 c提高质量意识 只有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才能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 定岗定责,奖惩分明。 d注重影响工程质量的内含因素 初步确定此项工程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是有丰富的管理和施工经验的人,是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具有很强的实战能力。 合理配备工程需要的机械,尽量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高等级公路工程量大, 质量要求高,没有足够的先进设备,是无法保证工程质量的,在此项工程中我项目部将配备先进的机械设备用于施工。 采用先进的检测仪器,及时、准确掌握工程质量,一切用数据说话。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

附件: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 1设计依据 (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⑵《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3)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 2003) (4)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 2004) (6)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033-95) ⑺《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F80/1-2004) 2工程设计 2.1技术指标 一、二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水泥混凝土面板厚26cm 基层为2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30cm厚12%石灰稳定土,采用特重交通等级设计。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以28d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要求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5.0MPa,抗冻标号不小于F200。 三、四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水泥混凝土面板厚20cm 基层为30cm 厚12%S灰稳定土,采用中等交通等级设计。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以28d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要求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 4.5MPa,抗冻标号不小于 F200。 路基填筑维持原设计要求不变。 2.2路面接缝设计 2.2.1 纵向接缝路面宽度大于6m的混凝土面板,在公路中心线处设一道纵向施工缝,米 用平缝形式。其余部位纵缝均为缩缝,采用假缝形式,缩缝位置与行车道分幅一致,但不得大于4.5m。 路面宽度等于6m的混凝土面板,在公路中心线处设一道纵向缩缝,采用假缝形式。 路面宽度小于等于4.5m的混凝土面板,不设纵缝。 纵缝均与公路中心线平行。纵向接缝无论是施工缝还是缩缝,均在缝内设置拉 杆。 如原路设有纵缝,纵缝的设置应与原路一致。 2.2.2 横向接缝 横向接缝为4?6m等间距布置,分块面积不得大于25m2 横缝采用设传力杆的假缝形式。每日施工结束或因临时原因中断施工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应尽可能选在缩缝处。设在缩缝的施工缝,采用设传力杆的平缝形式。遇有困难需设在缩缝之间时,施工缝采用设拉杆的企口缝形式。 2.2.3 胀缝设计 与原路相接处和与桥头搭板处应设置胀缝,由于无法设置传力杆,在端部5.0m 范围内设置双向钢筋网。其余胀缝间距应根据施工期间的温度情况设置,高温期施工,可不设胀缝,

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流程

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流程

沥青摊铺工艺要求 一、混合料的摊铺 摊铺附,检查下承层的质量,粘层不足、污染部位及时清理干净并补撒粘层沥青。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作业面上摊铺沥青混合料,开始摊铺时,停在现场的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在3辆以上,混合料在摊铺时温度不低于140℃,摊铺速度均匀进行,尽量减少停机。在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卸料时停在摊铺机前10~30cm处,以保证不撞击摊铺机,此时运料车挂空挡,由摊铺机推动前移。由于特殊原因停机待料,以现场摊铺面的沥青温度为准,当温度低于135℃时,抬起摊铺机熨平板,作横向接缝。 下面层的平整度将直接影响上面层的铺筑质量,同时下面层在厚度上是作一次调整,为上面层铺筑创造良好条件。下面层带线用“基准钢丝法”找平,即在铺筑边线外20cm打入稳固的支撑杆(对应中线桩号),支撑杆间距为10米,根据桩位处下面层顶设计高程加上一个常数为钢丝标高。在弯道半径较小段及边坡点附近或加宽段加密支撑杆。支撑杆和基准钢丝架设标高经核对无误后,再开始摊铺,在铺筑过程中现场设l~2人来回检查,防止车辆、施工人员及其他机械碰撞支撑杆或钢丝。 上面层直接受行车荷载作用。上面层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性质及行车安全。上面层采用“浮动基准梁法”找平。在开始摊铺前已经将 基准梁安装在摊铺机上,并将自动找平传感器放在基准梁的某个部位。使摊铺机摊铺时带着基准梁一起前进。上下两层的纵向接缝间隔1m以上,施工缝垂直。 A、对外形不规则、路面厚度不同、空间受到限制以及人工构造物接头

等摊铺机无法工作的地方,经监理工程师批准采用人工摊铺,摊铺时做到: ①沥青混合料卸在铁板上,摊铺时扣揪摊铺,以防温度降低、离析。 ②边摊铺边整平,以防离析。 ③摊铺中途无停顿,各工序做到衔接紧密。 ④低温、大风时,避免人工摊铺。 B、沥青混合料摊铺时做到以下儿点: ①摊铺均匀、缓慢、连续不断的进行。 ②摊铺混合料视气温情况,气温较低加热熨平板,且缩短碾压长度。 ③气温低于10℃时,摊铺沥青砼按照《重庆市政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冬期施工指南》实施。 ④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符合规范要求。 ⑤摊铺好的砼未经碾压禁止行人、车辆在上走动。 二、混合料的压实 我们将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具体的压实工艺由试验段确定),以达到最佳压实效果,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两种机型,特别地段使用小型压路机或人工热夯。 沥青砼的压实分为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三个阶段进行,压路机碾压时慢而均匀,并符合规范规定。 A、初压时混合料温度控制在135℃以上,并且碾压中不得产生推移、发裂,压路机从低的一侧向高的一侧碾压,振动压路机压实时,压路机轮迹重叠10~20cm,胶轮碾压时,相邻碾压带重叠1/3—1/2轮宽,端部成梯状延伸,最后一轮斜压,压完全幅为一遍。初压一般碾压2遍,初压后立即检查

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方案

第二节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一、路基施工 道路路基施工前清除0.3m表层耕植土、有树根草皮或腐殖土。 路基基础采用机械镐头机开挖原有路床。开挖至设计高度 路基采用冲击式压路机压实,遵循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慢后快,先边后中,先高后低,以及轮迹要重叠等原则。碾压自路边向中央进行,一般碾轮每次重叠15-20cm,碾压至无显著轮迹且达到密实度要求为止。 路基压实后,必须密实、均匀、稳定,有足够的的强度和稳定性,无松散、弹簧、翻浆,及表面不平整等现象。 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 本工程车行道道路基层采用18cm厚(据工程量清单)5%水泥稳定碎石。根据设计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层试块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3.0 MPa。压实度≥98%。 水泥稳定碎石采用现场拌合,水泥稳定碎石的原材料必须先经监理确认。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前对路基的设计高程和路中线、路边线进行复核测量,符合规定偏差,并经现场监理检核认可。 恢复中线桩,并在两侧边缘外设指示桩,标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边缘的松铺高程和设计高程。 混合料运至现场后,立即摊铺整平。然后用轮胎压路机立即快速辗压1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再重复以上步骤。 整型后立即进行辗压。机械摊铺整型时,用12t以上的振动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进行辗压。辗压时,按由边到中由低到高、重叠1/2轮宽的原则进行辗压,在规定的时间(加水拌和到辗压张了不超过3-4h)内辗压至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并且无明显轮迹时为止。一般需辗压6-8遍,辗压速度先慢后快,头2遍1.5-1.7km/h,以后用2.0-2.5km/h。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应尽可能避免纵向接缝,在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不应斜接。 保湿养生,养生期宜不少于7d。养生应及时,在辗压结束压实度检验合格后,立即开始养生。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集料颗粒的组成应是一根顺滑的曲线。 ◇集料压碎值≯30%,碎石颗粒中细长及扁圆颗粒的含量不应超过20%。 ◇集料的液限<28%,塑性指数<9%。 ◇混合料必须拌和均匀,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度要求达到98%,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3.0 MPa。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图

一、概述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指以水泥混凝土板和基(垫)层所组成的路面,亦称为刚性路面。它包括普通水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和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等。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其抗压、抗弯、抗磨损、高稳定性等诸多优势,在各级路面上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高等级公路中水泥混凝土路面日渐增多,加上近年来农村公路建设中普遍采用水泥路面,使得水泥混凝土路面科学化、规化施工成为广大公路建设者关注的问题。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核心环节是混凝土的拌和生产和混凝土的摊铺,本文仅对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进行探讨。 二、工艺流程 1、模板安装 模板宜采用钢模板,弯道等非标准部位以及小型工程也可采用木模板。模板应无损伤,有足够的强度,侧和顶、底面均应光洁、平整、顺直,局部变形不得大于3mm,振捣时模板横向最大挠曲应小于4mm,高度应与混凝土路面板厚度一致,误差不超过±2mm,纵缝模板平缝的拉杆穿孔眼位应准确,企口缝则其企口舌部或凹槽的长度误差为钢模板±1mm,木模板±2mm。 2、安设传力杆 当侧模安装完毕后,即在需要安装传力杆位置上安装传力杆。 当混凝土板连续浇筑时,可采用钢筋支架法安设传力杆。即在嵌缝板上预留园孔,以便传力杆穿过,嵌缝板上面设木制或铁制压缝板条,按传力杆位置和间

距,在接缝模板下部做成倒U形槽,使传力杆由此通过,传力杆的两端固定在支架上,支架脚插入基层。 当混凝土板不连续浇筑时,可采用顶头木模固定法安设传力杆。即在端模板外 侧增加一块定位模板,板上按照传为杆的间距及杆径、钻孔眼,将传力杆穿过 端模板孔眼,并直至外侧定位模板孔眼。两模板之间可用传力杆一半长度的横 木固定。继续浇筑邻板混凝土时,拆除挡板、横木及定位模板,设置接缝板、 木制压缝板条和传力杆套管。 3、摊铺和振捣 1)摊铺前的准备工作 混凝土摊铺前的准备工作很多,主要强调一下摊铺前洒水的卸料工序。 1.1 洒水 摊铺前洒水是一个看似简单的工序,往往不被施工人员重视,但如果洒水处理 不好会严重影响路面质量。 洒水量要根据基层材料、空气温度、湿度、风速等诸多因素来确定洒水量,即 保证摊铺混凝土前基层湿润,而且尽可能撒布均匀,尤其在基层不平整之处禁 止有存水现象。从目前施工现场来看,大多数情况下是洒水量不足,因为基层 较干,铺筑后混凝土路面底部产生大量细小裂纹,有些小裂纹与混凝土本身收 缩应力产生的裂重叠后使整个混凝土路面裂纹增多。 1.2 卸料 自卸车的卸料也是常常不被重视的工序,在施工中经常发生堆料过 多给施工造成困难,有时布料过少使混凝土量不足,路面厚度得不到保证。这 种混凝土忽多忽少现象会严重影响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在施工过程多数施工 者死板地间隔一定距离卸一车料,而忽视了基层不平整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客 观上是普遍存在的。目前许多企业施工水平不是很高,尤其是对路面基层的标 高控制不到位,造成基层平整度较差,加大了混凝土路面施工的难度。在实际 施工中,我们可对基层表面与面层基准标高线隔段实测来决定混凝土的卸料量,这样会避免卸料不均的问题。 对于半干硬性现场拌制的混凝土一次摊铺容许达到的混凝土路面板最大板厚度 为22~24cm;塑性的商品混凝土一次摊铺的最大厚度为26cm。超过一次摊 铺的最大厚度时,应分两次摊铺和振捣,两层铺筑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3Omin,下层厚度约大于上层,且下层厚度为3/5。每次混凝土的摊铺、振捣、整平、 抹面应连续施工,如需中断,应设施工缝,其位置应在设计规定的接缝位置。 振捣时,可用平板式振捣器或插入式振捣器。 施工时,可采用真空吸水法施工。其特点是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比常用的增 大5%~10%,可易于摊铺、振捣,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混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