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刚构桥施工工艺

连续刚构桥施工工艺
连续刚构桥施工工艺

连续刚构桥施工工艺

1.连续梁桥、连续刚构桥概念

两跨或两跨以上连续梁桥,属超静定体系。连续梁在恒活载作用下,产生支点负弯距对跨中正弯距有卸载作用,使内力状态比较均匀合理。连续梁在连续梁与墩之间设有支座,连续刚构将主梁做成连续梁体与薄臂桥墩固结而成。

2.梁体悬浇施工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连续刚构桥采用悬臂施工的方法,需要施工中进行体系转换。即在悬臂浇注混凝土施工时,结构受力状态呈T形刚构、悬臂梁,待主梁合拢后形成连续刚构或连续梁。

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梁桥、连续梁桥墩梁是铰接(设置支座),不能承受弯距,在悬臂浇注时需采取措施,设置临时支座将墩梁固结,待悬臂施工至合拢状态后才能拆除临时支座形成连续梁桥。T型刚构、连续刚构桥墩梁是固结的,采用悬臂浇注施工时,结构本身已具有承受悬臂梁体重量的抗弯能力,可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设置临时托架和挂篮进行悬臂施工。2.1.悬臂梁体分段

悬臂浇筑施工时,梁体一般要分四大部分浇筑,0#段(即墩顶段)、0#段两侧对称分段悬臂浇注部分和不平衡梁段、边孔在支架上浇注部分、中跨和边跨合拢部分。

2.2.悬浇程序(墩梁铰接)

1、在墩梁间设置临时固结系统,然后在托架上浇注0#段。

2、在0#段上安装悬臂挂篮,向两侧依次浇注对称梁段和不平衡梁段。

3、在临时支架上浇注边跨梁段。

4、在挂篮上浇注中跨和边跨合拢段。

2.3.施工工艺

2.3.1.0#段施工

0#段结构复杂,预埋件、钢筋、各向预应力钢束及其孔道、锚具密集交错,梁面有纵横坡度,端面与待浇段密切相连,要精心施工。混凝土浇注顺序先底板、再腹板、后顶板。

施工程序如下:

(1)安装墩顶托架平台(如梁底距离地面较小,可立钢管支架,如距离较大,则墩顶预埋型钢作为牛腿支架);

(2)浇注支座垫石及临时支座;

(3)安装永久盆式橡胶支座;

(5)安装底板部分堵头模板;

(6)托架平台试压。

(7)调整模板位置及标高;

(8)绑扎底板和腹板的伸入钢筋;

(9)安装底板上的竖向预应力管道和预应力筋;

(10)绑扎腹板、横隔板钢筋及管道定位筋;

(11)安装腹板纵向预应力管道及预应力钢筋。

(12)安装全套模板。

(13)绑扎顶板底层钢筋网及管道定位筋。

(14)安装顶板纵向预应力管道及横向预应力管道和预应力筋。

(15)安装顶板上层钢筋网。

(16)浇注梁体混凝土。

(17)拆模,两端混凝土连接面凿毛。

(18)预应力钢筋张拉及孔道压浆。

梁体混凝土要求一次性浇注成型。浇注时,因梁体较高(一般为5~8m),为防混凝土输送不到位或漏振,需在腹板上开窗输送砼及振捣,其开窗的方案及混凝土浇注方法如下:

开窗方案:

①顶板接浆漏斗开窗

顶板钢筋不用割断,可先松开扎丝,把相应位置钢筋拔开即可,内模必须设置开口,可设活动板,以便封窗。在顶板中心线上设两个窗口。

②腹板进浆开窗

腹板进浆开窗:在每侧腹板距底板顶面3.5m处设4个窗口,以便人员进入腹板捣固和浇筑。

每窗要割断φ16钢筋3根,φ12钢筋5根,每根钢筋只允许一个切口,钢筋切割要交错进行,恢复时采用绑焊连接。

③底板开窗:可在其内模中部开宽度为1.2m的通长窗,包含隔板部位,以便串筒从顶板接漏斗浆进行灌注,随灌满随封窗。

④封窗:先准备好焊机、帮条短钢筋,焊工随时准备封焊钢筋;采用活动管架支撑,先留好带木、活动小板封模。

混凝土灌注:

T构部分的梁体悬臂砼必须两侧对称进行浇筑,按底板→腹板→顶板的顺序对称浇筑混凝土。顶板混凝土浇注顺序先对称从浇注翼缘板外侧向中心浇注。

混凝土捣固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负责捣固的人员要事先到现场了解波纹管布置,捣固时不得碰撞波纹管,也不得用振动棒压在钢筋上振动。

留置8组抗压试件(3组作为同条件养护、5组标养)及3组弹性模量试件(二组作同条件养护、一组作为28天标养。)

养护

顶板及外模部份采用铺、挂麻袋浇水养护,内模部份采用直接浇水养护。

预应力施工

连续梁梁体为全预应力结构,在梁体纵向、横向和竖向都设有预应力筋。纵横向预应力筋钢束一般都采用15.2钢绞线,竖向一般都采用PSB830精扎螺纹钢筋。预应力施工步骤:孔道预留:

孔道预留采用波纹管。波纹管的定位一般采用钢筋定位网,定位网间距为0.5m。波纹管接长处应用大于其型号的套管连接,并用胶布密封,以防漏浆。纵向管道较长时,在管道中间增设压浆通气孔,作为排气孔或压浆孔,以保证孔道压浆饱满。

锚垫板预埋:

锚下垫板安装时,须使垫板平面与管道垂直并准确对中,千斤顶与垫板准确对中,以免张拉时发生断丝、滑丝。浇注砼时必须对锚垫板处的部分进行充分捣固,以免出现蜂窝。

钢束下料、存放:

钢铰线存放在干燥的地方防止锈蚀,钢铰线的下料切割采用砂轮切割机切割,严禁用电、气焊切割。编好的钢束应置于平坦的场地妥善保管,避免淋雨及重压。

钢束的下料长度L=孔道理论长度+钢束工作长度1.4m。钢束的下料在箱梁上进行,可将钢绞线成捆吊至箱梁上后,在箱梁上下料编束。

钢绞线穿束:

长30m以下的钢绞束,可按整束人工穿入。长30m以上,可先用钢丝绳穿入扩孔器,在孔道内来回拖拉,磨顺孔道,增大空间,后用卷扬机通过钢丝绳牵引整束钢绞线进入孔道,用倒拉法穿入。

长30m以上,也可通过牵引用钢丝网套穿入,穿入确有困难时,只可逐根穿入,把先穿入的数根在孔道内拉顺,并来回拖拉,磨顺孔道,增大空间,以便于其余钢绞线的穿入。

预应力张拉:

①张拉前准备工作:

a、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配套使用。

千斤顶校正有效期为一个月且不超过200次张拉作业。

压力表选用防振型,采用1.0级,校正有效期为1周,采用0.4级,校正有效期为1个月。若施工中发生下列情况应重新进行校正:

千斤顶发生故障或漏油严重,油泵压力表不能退回原点,油泵倒地或重物撞击油压表。b、对预应力束张拉顺序编成表格,在张拉孔边标明索的编号,以便对号入座,并按先后次序进行张拉。

c、对预应力束进行张拉伸长值计算。根据技术规范精确地计算出每束钢绞线的伸长值。

②预应力张拉:

各梁段钢束张拉必须在该梁段悬灌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且满足龄期要求后方可按设计顺序进行张拉。

纵横向预应力筋采用两端同时张拉,张拉程序为:

a)初应力张拉:0~初应力,作伸长值标记。初始应力为控制应力的0.1。

b)控制应力张拉:拉至控制应力,测量钢绞线伸长值,持荷5min,千斤顶回油,夹片自行

或被顶压锚固。测总回缩量及夹片外露量。钢束张拉采用应力及伸长量双控,且以钢束张拉力控制为主,以伸长量作为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应控制在±6%的误差内,否则暂停张拉,查明原因后处理。

孔道压浆

a)孔道压浆宜在预应力完成后24小时内压浆。压浆前应用高压水冲洗孔道,并检查是否有串孔现象。

b)为保证梁体的耐久性,管道内压浆采用高性能无收缩防腐蚀管道压浆剂。

c)压浆时,出浆口阀门必须待出浓浆后方可关闭。进浆口阀门必须待压力上升至0.6~

0.7MPa,持荷2min,保压时间且无漏水和漏浆时关闭。锚具上的漏浆缝隙,应在压浆前封闭。

d)压浆时最高气温不宜高于35℃,冬季施工应防止浆液受冻。

e)压浆前,锚具周围的钢丝间缝隙和孔洞予以填封,以防冒浆。水泥浆的要求:在符合和易性要求的条件下,水泥浆的水灰比尽可能小一些,一般采用0.3~0.4;掺入适量减水剂时,水灰比可减少到0.35;采用对预应力钢材无腐蚀作用的水及减水剂。水泥浆的泌水率最大不超过4%,拌合后3小时泌水率控制在2%,24小时后全部被浆体吸回。水泥浆拌和时间不少于2分钟,直到获得均匀稠度为止。

f)压浆后的管道在24小时内不得受振动。当白天温度高于35℃时,压浆宜在夜间进行。压浆时,每一工作班留取不少于3组试样标准养生28天,检查其抗压强度作为水泥浆质量的评定依据。

2.3.2.悬臂段施工

悬臂段按设计分段用挂篮对称悬浇,设计分段长度一般为3~4m。悬臂段施工如下:

1、挂篮结构

挂篮类型有由型钢焊接而成的三角形挂篮、菱型挂篮、贝雷梁或万能杆件组拼的挂篮。挂篮是施工梁段的承重结构,又是施工梁段的作业平台。

挂篮由承重结构、悬吊系统、模板系统、行走及锚固系统组成,挂篮自重不得超过设计允许值。

A、承重结构:

承重结构是挂篮的主要受力构件,主要由主梁(可由万能杆件或贝雷桁架组拼或型钢加工而成)、前上横梁和后上横梁组成一体,承受吊杆及内模滑梁、外模滑梁传递过来的荷载。主梁后部有竖向锚固装置,除固定挂篮外,还可以起到传递施工荷载的作用。

B、悬吊系统:

悬吊系统主要是将底模系统、内模系统、外模系统、施工工作平台的自重及其上面的荷载传递到承重结构上,主要由精轧螺纹钢筋吊杆来完成。

C、模板系统:

1)、模板系统主要由底模系统、外模系统、内顶模系统组成。

2)、底模系统由前下横梁,后下横梁,纵梁及大面积钢模组成。下横梁与纵梁之间采用活动联结,以保证其灵活性;大面积钢模置于纵梁上,可采用点焊形式其相对固定在一起。下横梁与悬吊系统相联,将施工荷载传给已浇梁段,同时保证移动挂篮时模板与主梁同步移动。滑梁是通过精扎螺纹钢吊杆吊挂起来。

3)、外模系统由外模滑梁、外模承重梁、外模支架及大面积钢模组成。外模滑梁主要用于挂篮前移时带动外模其他构件一起前移;外模承重梁主要是承受翼板传来的各种荷载;外模采用桁架式模板。

4)、内模系统由内模滑梁、内模支架及大面积钢模组成。内模滑梁主要用于挂篮前移时带动内模其他构件一起前移,并承受顶板传来的各种荷载;内模支架主要是定型顶板及加固模板,同时也承受顶板传来的荷载。e.混凝土养生、预应力管道清洗、预应力钢束穿索及端头混凝土凿毛。

f.砼达到设计张拉强度后,两端对称张拉纵向预应力束和交错张拉横向预应力束。并进行管道压浆。(预应力施工同0#段施工)

g.挂篮卸挂、脱模、前移就位,进行下一块段施工。

(2)、钢筋及预应力筋安装

在底模板及外侧模、封头模安装调整好以后,即可绑扎钢筋,按照先底板、侧板,后顶板次序绑扎钢筋及安装预应力管道和竖向预应力筋,注意预留挂篮吊杆孔位。此时应特别注意竖

向预应力筋的压浆管道及通气管道,横向预应力筋的压浆通气管道,纵向预应力管道位置定位、接头包扎情况是否漏浆,并保持预应力管道的顺道。

预应力管道严格按设计的要求布置,当与普通钢筋发生矛盾时,优先保证预应力管道的位置正确。

(3)、悬臂段砼浇注

在各项工序完成后,方可浇筑砼,砼浇筑时,用泵机对称浇筑。对预应力管道位置,振动时要特别小心。并用水平仪观测挂篮的变形,如果挂篮的变形值过大,砼还未终凝,这时可用吊杆将底模适当抬高。在浇筑2#段时,可根据1#段浇筑时挂篮的变形值再次调整立模预留高度。

悬浇时,必须对称浇筑,不平衡重偏差不超过设计规定的要求,浇筑从前端开始逐步向后端,最后与已浇梁端连接。对上、下梁段的接触面应凿毛、清洗干净。砼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砼成型后,要适时覆盖,洒水养生,使砼处于湿润状态,严禁干湿交替出现。

梁段混凝土的浇筑由陆上混凝土拌和场集中拌制,浇筑顺序是先底板、腹板,最后浇顶板。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严格控制梁段的尺寸,细部尺寸误差不得大于该细部尺寸的±1%。挂篮的移动和拆除阶段,也必须保持平衡。

当砼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封端模板,进行端头混凝土凿毛。以确保下一节段混凝土与上一节段混凝土密切结合。

为防止砼裂缝和棱角碰损,箱梁砼强度达到15Mpa以后才能拆除非承重的侧模板,砼强度达到35Mpa才能拆除其余的模板和支架,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张拉预应力束。2.3.3.边跨直线段施工

边跨直线段为一个梁段时,其托架可采用墩顶预埋工字钢作为支撑牛腿;边跨直线段为一个以上的梁段时,需在墩顶四周搭设膺架,然后在其上铺上纵横梁后,安装边跨施工模板,并对工作平台进行预压重,然后绑扎钢筋和安装预应力管道,现浇直线梁段混凝土。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按设计要求张拉预应力钢束及预应力钢筋。施工时注意根据设计要求,边跨直线段施工与悬臂最后一节施工的时间要保证相近。

2.3.4.合拢段施工

合拢段一般长度为2米,合拢段施工严格按照设计程序和施工工艺要求,先合拢中跨再合拢边跨。

(1)、挂篮移位和模板、钢筋安装

中跨合拢时,T构上的挂篮均布置在悬臂端端头处,以保证悬臂端的受力平衡,利用一个挂篮作为中跨合拢段的施工支架。安装吊架,铺设底模平台,收紧所有拉杆螺栓,使模板紧贴已灌混凝土面。安装外模,绑扎底、腹板钢筋,预应力管道,预先穿束并在混凝土灌注后,适当左右抽动钢束。安装内模及箱梁内顶模,绑扎顶板钢筋及预应力管道。外模采用挂篮侧模,内模采用木模钉镀锌铁皮。

(2)合拢段混凝土临时锁定

选择当天最低温度时焊接临时锁定刚性骨架,临时锁定刚性骨架可根据梁段所受的温度应力采用4组25~36工字钢(每组2~3片),与预埋在梁体内的钢板焊接。

(3)、合拢段施工步骤

A、观测合拢前5天温度变化,根据观测提供的气候资料选择合拢的最佳时间。一般一天的最低温度在凌晨一点钟到五点钟左右。从锁定体外支撑到浇筑砼应该在这4h之内完成。

B、中跨合拢段施工时,其中一个挂篮后移2米左右,另外一个挂篮前移跨过合拢段至另一端悬臂梁上,形成合拢段施工支架。

C、安装吊架,铺设底模平台,收紧所有拉杆螺栓,使模板紧贴已灌混凝土面。

D、安装外模,绑扎底、腹板钢筋,预应力管道,预先穿束并在混凝土灌注后,适当左右抽动钢束。合拢段钢筋、预应力波纹管均根据实际长度下料。由于合拢段预应力孔道波纹管均需同两端预留孔道对接,接头数量较多,为防止堵管现象的发生,在两侧梁体波纹管安装时,适当加大外露长度,并保护其不被损伤或在根部弯折。合拢段波纹管安装时,对接处用接头波纹管包裹,并用胶布包缠封闭,混凝土浇筑前,认真检查每根波纹管接头,以及波纹管底部。混凝土浇筑后,利用通孔器对各孔道进行认真检查,及时消除造成漏浆的各种因素。

E、安装内模及箱梁内顶模,绑扎顶板钢筋及预应力管道。外模采用挂篮侧模,内模采用木模钉镀锌铁皮。

F、临时锁定。合拢段临时锁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由于温差变形引起的箱梁的伸缩,以及混凝土凝固过程中的收缩,防止合拢段混凝土产生缩裂或压坏。锁定时间选在一天中温度较低的时刻进行,于钢筋绑扎后、混凝土浇筑前进行。按设计要求对预张拉钢束进行张拉,预张拉完成后,焊接工字钢体外支撑,锁定合拢口。

一般的连续刚构梁在施工中,为了改善刚构墩的受力情况,在中跨合拢时设计会要求进行顶梁操作。根据合拢时的温度并结合长期收缩受力情况和梁、墩的受力情况确定顶推力、顶推水平位移、顶推时中跨合拢梁端竖向位移值。

G、在一天中最低温度时灌注跨中合拢段混凝土,为缩短灌注混凝土及张拉间隙时间,采用早强剂,并掺入膨胀剂,以免新老混凝土结合面产生裂缝。混凝土作业的结束时间,尽可能安排在气温回升之前,在3-5小时内浇注完成。混凝土浇筑完毕,顶面覆盖草袋,箱梁内外及合拢段前后1米范围内,由专人不停的撒水养护。待合拢段混凝土达到设计张拉强度和满足龄期后,拆除体外支撑,补张拉纵向预应力钢束至设计吨位。然后按设计顺序张拉其他预应力钢束及竖向预应力钢筋。张拉压浆完成后才能拆除挂篮。

合拢前,相邻两T构的最后3段在立模时必须进行联测,以便互相协调,保证合拢精度;清除T构上不必要的施工荷载,复查、调整两悬臂合拢施工荷载,使其对称相等,如不相等,用压重调整。

(4)、合拢段混凝土的灌注及养护

为使合拢段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结构体系处于稳定状态,预先在悬臂两端施加水箱配重待刚性支承锁定后,再浇筑混凝土,边灌注混凝土边卸载,使悬臂挠度保持稳定。

混凝土浇筑选用早强高强微膨胀混凝土,以尽早达到张拉要求。混凝土浇筑选择在一天温度最低时浇筑。浇筑完毕后应覆盖麻袋并洒水养护,保持潮湿状态,减少箱梁顶面因日照不均所造成的温差。

(5)、张拉压浆

待合拢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临时锁定刚性骨架,张拉纵向、横向预应力钢束,张拉顺序按设计给定顺序张拉。张拉完毕后进行压浆。

(6)、边跨合拢段施工

边跨合拢段除了不须进行预张拉外,其余的施工步骤与中跨合拢段相同。

(7)、体系转换

在悬浇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两端的平衡,使不平衡弯矩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内,确保结构及施工安全。待合拢段施工完成后,拆除临时支座,完成体系转换。

2.3.5连续梁线性控制

悬浇施工箱梁由于受自重、温度、外荷等因素影响产生挠度,砼自身的收缩、徐变也会使箱梁产生标高变化,这种变化随着跨度的增大而增加。为了使成桥后的桥面线型符合设计线型要求,必须在悬臂浇筑时进行标高控制,在施工中对已浇筑的箱梁各工序进行挠度、温度等观察,并以此随时调整悬浇箱段的立模高度。

在现场成立施工监控工作小组,进行有效的监控工作。每节段浇注砼前后、张拉前后都对各梁段进行测量并将测量成果提交监控单位,监控单位电算校核反馈分析后将下一节段的立模预抬值控制文件签发至施工单位实施。

原始数据在施工中实测统计后报监控单位,包括: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及干容重;挂篮的实际重量(含模板);钢绞线的弹性模量及截面积;纵向预应力束孔道摩阻系数及偏差系数、锚圈口摩阻损失、钢束回缩量;挂篮、托架及膺架的变形量;

预拱度的设置应根据每节段挠度的数值确定,影响挠度的的因素主要有:挂篮的变形、箱梁段的自重、预应力的大小、施工荷载、结构体系转换、混凝土收缩与徐变、日照和温度变化等。其关键是在每节段箱梁施工时对立摸的标高进行精确控制。

测点布置:在桥轴线及左、右挡碴墙角的中心线组成三条纵轴线,在每箱段的前端对称设置测点,对称设置的目的在于两方面作用,其一是通过三个点的挠度比较,可观察该块箱梁有无出现横向扭转,其二是在同一块箱梁上有三个观测点,其测量结果可进行比较,相互验证,以确保各块箱梁挠度观测结果的正确无误。为保证测值准确,测点采用长8~10cm的φ10mm钢筋,把顶部作为测标,在浇筑砼前把测标下端点焊到桥面钢筋上,也可在浇筑砼时植入,顶部露出桥面5mm左右,以不影响施工为度。在0#段上设置临时水准点,绝对基准点设置在岸上。观测时间在挂篮就位后、砼浇筑前后、张拉后、挂篮前移后几个阶段都进行观察,以及对温度变化观测。

张拉力所引起的箱梁挠度有时间滞后效应,亦即张拉后上挠变形不会立即发生,而是在张拉后的4~6小时完成,因此张拉阶段的挠度观测,应安排在张拉完成6~10小时后进行,以真实地反映张拉所引起的箱梁挠度变化。

刚构桥合龙段施工方案(DOC)

刚构桥合龙段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X XXXXXX高速公路X期工程XX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图纸,总监办下发的文件和要求。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5、《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年版)。 6、现场踏勘及调查了解的施工环境、条件等。 7、XX省省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标准化指南(试行) 》。 二、工程概况 XXXXXXXX期工程XX合同段,路线位于XX市XX区境内,起于KX+06Q终于KX+145,路线全长5.085km。 XXX大桥位于XX区XX村境内,为跨越XXX水库大坝的一座左右幅分离式大桥;左线桥起点桩号为 ZKX+295,终点桩号为ZKX+683.5,桥梁全长388.5m,共分两联,桥跨组合为5X 30m+( 62+110+62) m 右线桥起点桩号为YKX+286,终点桩号为YKX+674.5,桥梁全长388.5m,共分三联,桥跨组合为4 X 30m+ (62+110+62) m+30m第二联上部结构为(62+110+62) m三跨P.C变截面连续箱梁,由上、下行分离的两个单箱单室箱型截面组成,采用纵、横、竖三向预应力体系;箱梁桥下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空心薄壁墩,低桩承台,群桩基础。第一联上部结构为5X 30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T梁,下部结构桥墩采用 柱式墩配桩基础;第三联上部结构为 1 X 30m的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台采用重力式U型台配 扩大基础。 主桥上部结构为单箱单室变截面箱梁,箱梁顶面宽度为16.75m,底面宽度为8.75m。主跨刚构墩顶梁 高6.2m,跨中梁高2.5m,桥址处于平曲线过渡段,箱梁顶面设置2?4%的单向横坡,同一断面箱梁底板保 持水平,通过箱梁腹板的高差实现顶板单向横坡。箱梁分块15对,其分段长度分别为3.0m、3.5m和4m> 梁段最大块重为155t。箱梁腹板厚度0#梁段由1.3m渐变0.65m, 1?10#梁段为0.65m, 11#梁段为0.65?0.45m, 12?15#梁段为0.45m,底板厚度由箱梁根部1.4m渐变为0.28m,顶板厚度不变。箱梁梁高变化端梁底曲线采用R= 367.255m圆弧曲线。 主桥箱梁设置了三向预应力体系,设置有纵向束、横向束和竖向束。纵向预应力束采用两端张拉方式, 顶板束、临时束预备束均采用①S15.2-21规格的钢绞线,底板束采用① S15.2-19规格的钢绞线,横向预

刚构桥挂蓝施工合拢段施工方案

合拢段施工方案 合拢段梁高均为2.3m,底板厚度为25cm,腹板厚度为50cm,箱梁顶板厚为26cm。每个合拢段长度为2.5m,边跨合拢段C50混凝土为25.76m3,重;中跨合拢段砼数量为31.94m3,重。 1、总体方案 全桥箱梁合拢由边至中进行,即先合拢边跨,最后合拢中跨,边跨合拢段采用落地支架施工,施工支架同边跨现浇段,中跨合拢段底模系统自制,结构和挂篮底模相同,采用横桥向双拼32#槽钢+顺桥28#工字钢+横桥12#槽钢+顺桥10*10方木+1.8cm厚竹胶板,采用精轧螺纹钢反吊在已完成的梁段底板上。 边跨现浇段施工结束后将挂篮底模落下,挂篮退至0#块,安装边跨合拢段支架,预压后进行边跨合拢段施工,中跨合拢段利用一个挂篮的底篮进行合拢。(具体步骤参见附图) 在施工现浇段10#、10’#节段时预埋好劲性骨架接头钢板,劲性骨架的锁定按又撑又拉的原则进行设计,劲性骨架预埋时充分估计施工误差,留足预埋槽钢之间的间距,且同一合拢段后施工的一个悬臂端槽钢预埋时其横向、竖向相对应箱梁的位置应与先施工的一个悬臂端(槽钢已预埋)保持一致,尽量使合拢时两节预埋槽钢在一条直线上。 合拢段合拢时必须满足设计要求,轴线偏差小于1cm,两端高差

不大于2cm。合拢前对节段的标高及轴线进行联测,并连续观测气温变化及梁体相对标高的变化和轴线偏移量,观测合拢段在温度的影响下的梁体长度变化。连续观测时间不少于48小时,观测间隔一般可3小时观测一次。并将结果上报监理和设计单位,以便必要时对合拢工艺采取相应的措施。 挂篮施工完成后先将底模落下,再将挂篮退回0#块拆除。合拢前清除T构上不必要的施工荷载,使全桥T构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合拢温度选择在一天中温度最低的时段进行。合拢时间宜选在日照温差小的阴天或温度变化幅度较平稳的时间段进行。大致是午夜合拢锁定,凌晨开始浇注混凝土。 边跨合拢段砼浇筑前先解除3#、6#墩顶的支座锁定(支座出厂时厂家已锁定、用氧割切除其锁定螺铨)。 合拢段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养生至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按设计张拉底板预应力束并锚固。 关于体系转换的过程:边跨合拢段位于相对稳定的现浇支架上,相对变形和受力较小,对合拢段受力是有利的,由于受力主要由支架承受,故在边合拢段时不采用水箱配重。边跨合拢段张拉完成后,立即对硫磺支座通电融解解除其约束。中跨合拢段锁定后,立即解除4#、5#墩顶的支座锁定,然后浇注合拢段砼。 2、施工工艺流程图 2. 1. 边跨合拢段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1。

连续刚构桥梁方案比选(原创、优秀)

1.1 方案比选 1.1.1 工程概况 (一) 主要技术指标: (1)孔跨布置:见”分组题目”。 (2)公路等级:一级。 (3)荷载标准:公路I 级,人群荷载3.5kN/m 2 (4)桥面宽度:桥面宽度20.5m ,即净2?7.5m(车行道)+1.5m(中央分隔带)+2 ?2.0m(人行道和栏杆) (5)桥面纵坡:0%(平坡);桥轴平面线型:直线 (6)该地区气温:1月份平均6℃,7月份平均30℃。 (7)桥面铺装:铺装层为10cm 防水混凝土,磨耗层为8cm 沥青混凝土。 (二)材料规格 (1) 梁体混凝土:C50混凝土; (2) 桥面铺装及栏杆混凝土:C40级混凝土; (3) 预应力钢筋及锚具: 主梁纵向预应力钢筋可选用 715.24,915.24,1215.j j j j φφφφ----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 (115.24j φ-公称断面面积为2140.00mm ),1860MPa b y R =,1488MPa y R =,对应锚具分别为YM15-7,YM15-9,YM15-12,YM15-19;对应波纹管直径分别为(内径) 70,80,85,100mm φφφφ(外径比同径大7mm )。 主梁竖向预应力钢筋采用32φ冷拉IV 级钢筋,735MPa b y R =(冷拉应力),550MPa y R =;对应锚具为M343?(螺距);对应孔道直径43φ,锚垫板边长140mm a =,相邻锚板中心距离不小于15cm 。 (三)河床横断面 河 床 横 断 面

(四)工程地质条件 大桥位于江心洲西侧及附近水域,其中0+250~0+532地面高程为 3.8~4.20米,低潮时为陆地,高潮时被水淹没;0+542,0+614位于水中,地面高程为-0.18~-3.63米,钻孔揭露表明,桥位覆盖层厚43.00~50.10米,主要为中密细、中砂层,其中0+322~0+614下部分布有厚18.60~21.15米的密实卵石土层。下附基岩全、强分化层均很发育,厚22.75~34.10米,其中0+532,0+614具有不均匀分化现象,全、强风化花岗岩中在高程-64.00~-75.50米间分布有厚0.95~4.70米的微风化花岗岩残留体。微风化基岩面变化很大,在-62.12~-82.03米间,基岩主要为灰白色中粗粒花岗岩、花岗斑岩,微风化基岩岩质坚硬,呈块状~大块状砌体结构,为主墩桩基良好的持力层。基础设计时宜采用微风化基岩作为基础持力层,桩端进入微风化基岩一定深度。 微风化岩面一览表

连续刚构桥施工组织设计

连续刚构桥施工组织设计 (二)场区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及气象特征 1.地形地貌 拟建工程沿线属中低山侵蚀、溶蚀地貌,呈斜坡地形。坡度一般为10~30°,局部达60°。地面标高最高408m,最低沟谷标高330m,相对高差108m,沟谷横断多数呈“U”字型,宽3~25m,切割深约2~15m,较陡处松树灌木植被发育。场地地形地貌较复杂。 2.地质构造 西缓的半箱状背斜,其产状类型属直立水平背斜。线路横穿桐麻岭背斜,核部位于花山4号大桥(桩号:K10+020~K10+080)一带。地层岩性稳定,地层产状平缓,倾向108°,倾角20~25°。 沿线主要发育2组裂隙:裂隙L1倾向220°,倾角约79°,裂面较平直、光滑,裂隙间距1~2m,延伸长度1~2m,结合差,为硬性结构面。裂隙L2倾向为30°倾角约80°,无充填,裂面较平直、光滑,裂隙间距约1m,密集发育,延伸长度1~3m,为硬性结构面。 3.地层岩性 拟建场地地层结构较简单,经钻探揭露,场内上覆第四系土层为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为寒武系下统石龙洞组(∈1sl)灰岩。现将场区内出露岩层分述如下: a第四系土层(Q4) 填筑土(Q4me):灰黄色,主要由粉质粘土夹灰岩、粉砂岩块石组成,

块石含量约15~30%,松散~稍密。 粉质粘土(Q4el+dl):呈灰黄色,以可塑状为主,手可搓条,粘性较强,韧性中等。刀切断面较光滑,有少许光泽,摇震无反应。厚度0.3~11.4m. 淤泥质粘土(Q4el+dl):呈灰黄色,粘性较强,干燥后强度较高,摇震无反应。主要分布于沿线农田地段,厚度0.3~4.8m. 碎石土(Q4col+dl):多呈灰黄色、灰色,主要由粉质粘土夹灰岩块石组成,灰岩块石块径为5~10cm,含量约30%.但在沟谷地段,块石块径约0.8~5.0m,小于2.0m含量约15%,大于2.0m含量约75%. 粉砂(Q4al+pl):灰黄色,褐黑色,主要由粉砂岩风化和冲积物组成,主要分布在K13+920附近,厚度为15.39m. b寒武系中统高台组(∈2g) 寒武系中统高台组是产汞矿的重要层位,系一套以碳酸盐层为主,并夹有少量碎屑岩的地层;中上部为灰至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白云岩和泥质白云岩,偶夹灰岩、白云质灰岩及一层砂质白云岩或石英砂岩;下部为浅灰色薄层含泥质白云岩、灰色厚层状灰质白云岩及豹皮状白云质灰岩。道路沿线钻探揭露,下伏基岩为灰岩。 灰岩:灰白色,细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方解石组成。上部岩芯较破碎, 4不良地质现象及地震 不良地质现象:裂隙较发育,且产状较陡,崩塌现象较发育。未见泥石流、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

连续刚构桥施工工艺

连续刚构桥施工工艺 1. 连续梁桥、连续刚构桥概念 两跨或两跨以上连续梁桥,属超静定体系。连续梁在恒活载作用下,产生支点负弯距对跨中正弯距有卸载作用,使内力状态比较均匀合理。连续梁在连续梁与墩之间设有支座,连续刚构将主梁做成连续梁体与薄臂桥墩固结而成。 2. 梁体悬浇施工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连续刚构桥采用悬臂施工的方法,需要施工中进行体系转换。即在悬臂浇注混凝土施工时,结构受力状态呈T形刚构、悬臂梁,待主梁合拢后形成连续刚构或连续梁。 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梁桥、连续梁桥墩梁是铰接(设置支座),不能承受弯距,在悬臂浇注时需采取措施,设置临时支座将墩梁固结,待悬臂施工至合拢状态后才能拆除临时支座形成连续梁桥。T型刚构、连续刚构桥墩梁是固结的,采用悬臂浇注施工时,结构本身已具有承受悬臂梁体重量的抗弯能力,可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设置临时托架和挂篮进行悬臂施工。 2.1. 悬臂梁体分段 悬臂浇筑施工时,梁体一般要分四大部分浇筑,0#段(即墩顶段)、0#段两侧对称分段悬臂浇注部分和不平衡梁段、边孔在支架上浇注部分、中跨和边跨合拢部分。 2.2. 悬浇程序(墩梁铰接) 1、在墩梁间设置临时固结系统,然后在托架上浇注0#段。 2、在0#段上安装悬臂挂篮,向两侧依次浇注对称梁段和不平衡梁段。 3、在临时支架上浇注边跨梁段。 4、在挂篮上浇注中跨和边跨合拢段。 2.3. 施工工艺 2.3.1. 0#段施工 0#段结构复杂,预埋件、钢筋、各向预应力钢束及其孔道、锚具密集交错,梁面有纵横坡度,端面与待浇段密切相连,要精心施工。混凝土浇注顺序先底板、再腹板、后顶板。 施工程序如下: (1)安装墩顶托架平台(如梁底距离地面较小,可立钢管支架,如距离较大,则墩顶预埋型钢作为牛腿支架); (2)浇注支座垫石及临时支座; (3)安装永久盆式橡胶支座; (5)安装底板部分堵头模板; (6)托架平台试压。 (7)调整模板位置及标高; (8)绑扎底板和腹板的伸入钢筋; (9)安装底板上的竖向预应力管道和预应力筋; (10)绑扎腹板、横隔板钢筋及管道定位筋; (11)安装腹板纵向预应力管道及预应力钢筋。 (12)安装全套模板。 (13)绑扎顶板底层钢筋网及管道定位筋。 (14)安装顶板纵向预应力管道及横向预应力管道和预应力筋。 (15)安装顶板上层钢筋网。 (16)浇注梁体混凝土。 (17)拆模,两端混凝土连接面凿毛。

连续刚构桥施工标准工艺详解

连续刚构桥施工标准工艺图文详解 一、施工准备 混凝土:完成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 施工图复核:认真复核图纸,对存在的问题对设计院进行了咨询解决。 挂篮选择:对刚构所需挂篮设备的选型进行详细论证与选择,确保施工过程能满足需要。 施工方案的选定:根据挂篮的结构尺寸及1#块的结构尺寸,选定块施工方案。 技术交底: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能熟练掌握连续刚构悬臂施工技术与施工要点,能掌握相关技术规范,管理人员能熟悉图纸,有效指挥施工生产。 模板准备:模板委外加工,在现场进行组装。 二、施工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 连续钢构挂篮悬臂施工是利用已施工墩柱混凝土为施工支撑平台施工后续梁段的自行走施工体系,解决了满堂式支架现浇施工工艺对地形条件要求的问题。 (一)0#(0#、1#)号段及边跨现浇段施工 1.墩身预埋钢板,焊接型钢托架,安装模板。注意预应力波纹管定位(图见悬浇块段施工),挂篮预埋件尺寸与位置。

2.托架预压 根据支架结构和需要的吨位情况布置施力位置,在支架顶面的四角、中心、千斤顶附近的分配梁顶面及分配梁的跨中等具代表性的位置布设观测点,承台施工时在承台内预埋锚板作为持力点,通过预应力钢绞线和支架顶面千斤顶及传力分配装置实现对支架预压。 挂篮(托架)预压示意图 (二)挂篮悬浇施工工艺流程

1构悬浇块段主要施工工艺程序 挂篮就位及模板安装 2.挂篮悬浇施工注意事项 1)模板处理 模板必须精心打磨,保证无错台、杂物、锈斑。刷涂专业防锈脱模剂,为混凝土外观质量打好基础。对于两板混凝土施工缝处模板必须贴合严密,不可漏浆。 2)钢筋绑扎 使用6钢板作为端头模板,在其上预留钢筋孔起到钢筋定位架的作用,保证钢筋间距、数量及保护层厚度。预应力预埋波纹管,采用两段定位中间加焊定位架,定位架采用U型钢筋制作,间距不得大于1000。竖、横向预应力管道固定端必须严格按要求密封,保证张拉结束后压浆通顺。纵向波纹管中穿胶皮芯防止水泥浆堵塞波纹管道。 精轧螺纹钢安装示意图 3)混凝土浇筑 保证混凝土质量与可施工性。混凝土捣鼓不可漏捣不可过震,应注意坚决杜绝捣固棒碰触波纹管。 4)混凝土养生 箱梁顶板顶面与底板顶面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上铺土工布洒水养护;箱梁内室腹板、顶板与箱梁外侧腹板、翼缘板等采用小导管自动喷淋养护。(详见砼养生标准工法) 5)预应力张拉与压浆 混凝土达到设计张拉强度时进行预应力张拉。张拉时采用油表读数与钢绞线伸长量值,进行双控;张拉计算,按千斤顶标定方程与设计张拉力计算出油表读数。张拉时严格按照一顶一表对应安装。

浅谈连续刚构桥的发展及主要存在的问题

浅谈连续刚构桥的发展及主要存在的问题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迅速发展,连续刚构桥施工技术趋于成熟,但连续刚构桥成桥后也普遍存在“跨中挠度过大”、“混凝土开裂”等质量问题,综合分析研究我国连续刚构桥发展现状,探讨连续刚构桥建设的优化和更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连续刚构桥;发展;问题 一、连续刚构桥的发展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工业水平的提高,桥梁建筑技术发展很快。一座座跨江大桥,现代公路天桥,城市高架桥,以及更长的跨海大桥和轻轨交通高架桥,像一条条的“彩虹”使得天堑变通途。并逐步建成了一个综合运输网络,大大提高了交通现状,拉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在这些桥梁中不仅有华丽富贵的斜拉桥;华丽富贵气势雄伟的悬索桥;体形优美,历史悠久的拱桥;也有简洁美观的外表,且适应性强、施工方便、投资小、效率高的大跨度连续刚构桥。 刚构桥是什么呢?传统的桥梁施工多用费时、费工的满堂支架法,这种方法对于中、小跨径的桥梁尚能适应,但对于大跨径及特大高度、水深较深的桥梁施工显然不适应。1953年原联邦德国建成的沃伦姆斯桥,主跨114.2米,施工时引进了悬臂施工法,基本解决了施工中的难题,而且发展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T 形刚构,对其他桥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64年联邦德国又建成了主跨为208m的本道夫桥,不仅显示出悬臂施工法的优越性,而且在结构上又有创新,形成了连续刚构体系。80年代后世界各国建造了多座不带铰的连续刚构体系,发展了连续刚构体系,其中以1985年澳大利亚建成的主跨260m的门道桥,挪威1998年底建成的主跨为298m的Ralf Sundet桥最为著名。 在我国,1988年由我国设计的第一座主跨180m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广东洛溪大桥建成通车后,连续刚构的突出优点使得这种桥型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推广。1997年我国建成了主跨为270m的虎门大桥辅航道桥将连续刚构—连续体的跨越能力体现到极致。 二、连续刚构桥要解决的常见问题 在我国连续刚构桥的数量日趋增多,目前部分桥梁设计师对连续刚构桥设计思想、连续刚构桥施工质量的制约及长期处于超限运输状态等原因,导致连续刚构桥出现问题数量较多,通过对国内已建成的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梁调查的来看,我国建成的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梁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1) 箱梁腹板、底板产生裂缝;(2) 墩顶0 # 梁段开裂;(3) 桥墩墩身裂缝;(4) 跨中挠度过大。

连续刚构施工方案

连续刚构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琼江河大桥主桥上部结构为48m+80m+4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梁体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箱形截面。箱梁为三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采用全预应力;箱梁顶板宽度为12m,底板宽度6m,顶面设置2.0%的单向排水坡。 琼江河大桥主桥(0#~3#台)为三跨连续刚构体系,在两个主墩上按“T构”用挂篮分段对称悬臂浇筑的梁段、吊架上浇筑的跨中合拢段及落地支架上浇筑的边跨现浇段组成。墩顶0#块长为9.0m,两个“T构”的悬臂各分为9个块件,其梁段数及梁段长度从根部至跨中各为:3×3.5m、6×4m,共有一个2.0m长的主跨跨中合拢段和两个2.0m长的边跨合拢段,两个7.0m长的边跨现浇段。墩顶0#梁段梁高4.5m(梁高为裸梁箱梁边缘线处竖直距离计),底板厚度从0#块~9#块为从90cm~30cm渐变,跨中合拢段及边跨合拢段、现浇段梁高为2.2m,底板厚度为30cm,其余梁底下缘及底板厚度按抛物线变化;0#中部箱梁顶板厚度在墩顶为62cm,0#块边缘至9#块合拢段以及边跨现浇段为42cm;腹板厚度0#块中部为80cm,0#块边缘~5#块为60cm,6#~9#块、合拢段、现浇段为40cm。 80m刚构主墩顶箱梁综合考虑受力和变形要求在箱梁内设横隔板,为了满足施工和管理需要在主墩墩顶横隔板处设置人洞,另外在边跨现浇段底板亦设置了人洞。在每个梁段的两侧腹板中间各设置一个直径10cm的通气孔,以减少箱内外温差。梁体全部采用 C50混凝土。 悬臂浇筑段最大混凝土量为44.23m3, 重量为115T。 主桥纵向预应力钢束均设置顶板束、中跨底板束和边跨底板束共三种,采用两端张拉方式。纵向钢束均采用ASTMA4167-97标准270级标准强度为1860MPa的15.24-15型低松弛钢铰线,张拉控制力为2929.5KN,相应锚具均采用OVM15-15型锚具。合拢束均采用ASTMA416-92标准270级标准强度为1860MPa的15.24-12型低松弛钢铰线,张拉控制力为2343.6KN,相应锚具均采用OVM15-12型锚具。顶板预留4个备用孔道,底板跨中预留2个备用孔道,底板边跨预留2个备用孔道。

兰新铁路连续刚构中桥施工方案

兰新铁路甘青段LXS-10标段桥梁工程 连续刚构中桥施工方案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核: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铁三局兰新铁路甘青段项目经理部一工区 O一O年十月 1.编制说明 (2)

1.1 编制依据 (2) 1.2 编制原则 (2) 2.工程概况及特点 (2) 2.1 工程概况 (2) 2.3 施工区域自然条件 (3) 2.4 工程特点 (3) 3、施工准备 (4) 3.1 施工现场准备 (4) 3.2 施工材料、机械、仪器设备的准备 (4) 3.3 技术准备 (5) 4 总体施工安排及施工计划 (5) 4.1 总体施工安排思路 (5) 4.2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6) 4.3 施工进度计划 (6) 5、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6) 5.1 总体施工方案 (6) 5.2 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6) 5.2.1 施工前准备工作 (7) 5.2.2 基础平整及处理 (7) 5.2.3 支架和模板 (7) 5.2.4 预留拱度设置 (8) 5.3 受力计算 (9) 6、各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15) 6.1 钢筋加工及安装 (15) 6.2 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16) 6.4 模板拆除及支架卸落 (17) 6.5 质量标准 (18) 7、保障措施 (19) 7.1 安全保证措施 (19) 7.1.1 安全保证体系 (19) 7.2 工期保证措施 (21) 7.3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2) 7.4 环境保护措施 (23) 7.5 冬季保证措施 (24)

连续钢构施工方案设计

氏河特大桥主跨160m连续刚构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一)简介 氏河特大桥跨氏河90+160×4+9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一联全长820m;桥梁双幅总宽为34.5米,单幅宽17.25米,0.5米(防护栏)+15.25米(行车道)+3.0(防护栏)+15.25米(行车道)+0.5米(防护栏)。 单幅桥面总宽16.9m,梁部截面为单箱双室、变截面结构,箱底外宽11.4m;中支点处梁高10m,梁端及跨中梁高3.5m。顶板厚30~50cm,腹板厚从45cm 变化到80cm,底板厚从30cm变化至120cm。箱梁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梁部采用C50聚丙烯纤维混凝土。 主梁采用挂蓝悬臂现浇法施工。各单“T”除0号块外分为22对梁端,其纵向分段长度为5×2.5m+5×3m+6×3.5m+6×4m,对于边跨梁,增加了一段(4m)不对称段施工。0#块总长13m,中跨、边跨合拢段长度均为2m,边跨现浇段为4.6m。悬臂现浇梁段最大重量为228吨,挂篮自重按120吨考虑。 桥面铺装层为10cm厚的沥青混凝土+8cm厚的C40混凝土,混凝土铺装掺加聚丙烯纤维。桥面横坡为双向2%,由箱梁顶面形成,箱梁底板横向保持水平。 氏河特大桥主跨160m连续梁基本数据统计表表1 1、技术含量高,施工复杂 氏河特大桥连续梁为单箱双室结构,采用三项预应力体系,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最大跨度为160m,技术含量高,施工过程控制困难。 2、施工安全要求高

160m连续梁由于墩高均在86m以上,施工时,对于安全及安全防护要求高,时刻监督检查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二、施工计划安排 (一)总体施工计划安排 氏河特大桥90+160×4+90m连续梁2009年11月1日开始施工,到2011年03月31日结束(包括底板拉完成),计划13月的时间。 (二)各主要分项工程施工计划安排表表2 三、总体施工方案 该连续梁的主要施工工序和关键技术包括:0#梁段支架的设计与搭设、0#梁段混凝土浇筑施工、挂篮设计拼装、连续梁悬臂灌注、合拢段施工、预应力施工、边孔现浇段施工、边孔不均衡段施工。该连续梁的总体施工方案为: 主墩施工完成后在墩顶上搭设型钢托架,支护0#梁段模板、绑扎钢筋,

连续梁、连续刚构桥梁施工

连续梁、连续刚构桥梁施工 《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悬臂浇筑施工技术指南》TZ324-2010 该标准为推荐性标准,施工单位可选择使用 术语 连续梁:沿梁长方向有三处或三处以上由支座支承的梁; 连续刚构:梁与中间墩刚性连接的连续梁结构;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术语 连续梁、连续刚构、刚构桥,施工方法均可采用悬臂浇筑法,主要的设备为挂篮,施工前根据施工图纸,设计挂篮形式并经过计算。 第117页第13章混凝土连续梁、连续刚构 模板、钢筋、混凝土应按照《铁路混凝土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施工要求规范施工 连续刚构施工时,挂篮焊接拼装和高空立体交叉作业较多,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控制各个关键节点的工序质量及安全管控措施。严格执行现行规范《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 3.1.6 桥涵工程施工按照《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铁建设[2009]26号)的规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加强控制工程、重难点及高风险工程的管理。 重难点及高风险体现在具体的工程条件,如高墩、超高墩连续刚构,或者施工条件极端不利的工程均属于重难点工程范畴,高墩悬臂浇筑采用拼装挂篮,本身高空作业频繁,属于高风险工程,施工时应加强施工过程的管控。

施工时应根据具体的工程条件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相应的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施工专项方案及应急预案。 3.4.3 施工单位应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关键工序的作业指导书,明确施工作业标准和要求。 4.3.1 桥涵工程开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施工调查报告和承包合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一般以单独的一座大桥或特大桥为单位工程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详细的规定以《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3.2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单元划分; 施工时应根据每座桥梁的复杂程度,编制各个分部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 高墩翻模属于墩台身专项施工方案,空心高墩、实体墩台模板设计应单独编制模板设计计算书及设计图纸,作为方案的附件; 模板验算时需要用到的数据 《铁路混凝土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模板工程第10页至第15页 模板设计《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4.2.6 模板及支架的刚度应符合: 结构外露表面和直接支承混凝土重力的模板计算挠度不得大于构件跨度的1/400; 承台尺寸较大时,模板承受混凝土侧压力较大,应对模板刚度、强度进行验算,确定采用的模板类型及型式,采用钢模板强度、刚度较大,

T型连续刚构桥施工技术

T型连续刚构桥施工技术 2007年8月刊(总第96期) -------------------------------------------------------------------------------- 农远学 (广西南宁市江南公路局,广西南宁530021) 【摘要】文章介绍T型连续刚构桥悬浇施工方案,包括:0#块施工,挂篮设计及预压,悬臂块段的浇筑,合拢段施工。 【关键词】连续刚构桥;施工 【中图分类号】U44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1151(2007)08-0037-03 T型连续刚构桥跨度大,需要施工场地少,下构一般都是桩基础,薄壁墩身,T构箱梁多为单箱单室结构。挂篮安装完后,工作面均在桥上,近年来大量使用这种桥型。优点是工艺成熟,可做成较大跨径,减少桥墩;适合于深沟河谷,山高坡陡,施工场地狭窄的地形。 (一)箱梁0#块施工 1.施工托架 (1)如贵州XX桥超大型0#块的托架,在墩身顶浇注的最后一节,预埋支承托架钢板,将托架贝雷梁挂在预埋的钢板上。托架顺桥向每边放2片贝雷梁,横桥向中间范围架设6片贝雷梁,贝雷梁之间用撑架连成整体,然后在上面铺10#槽钢,在槽钢上铺底模板,底模下面放置卸落木楔。 (2)翼板在托架上搭钢管架支承。顶板模在箱内搭钢管架支承;两内侧模之间用钢管架将内模顶紧。 (3)托架是固定在墩身上以承担0#块支架、模板、砼和施工荷载的重要受力结构,具有足够的刚度。墩身砼浇筑要按图纸尺寸事先预埋好支承托架的钢板。 (4)先将单片贝雷梁在地面上拼装成整片,先安装纵桥向,再安横桥向,托架就位后连成整体。 2.托架受力分析 (1)0#块砼分二次浇筑成型,第一次浇筑底板和部分腹板(0#块高度一半),第二次浇筑剩余腹板及顶板。

连续刚构桥工程设计方案

连续刚构桥工程设计方案第一章概述 1.1 地质条件 图1-1 桥址纵断面图 1.2 主要技术指标 桥面净宽:2×12m+0.5m (分离式) 设计荷载:公路-I级 行车速度:80km/h 桥面横坡:2% 通航要求:无 温度:最高年平均温度34℃,最低年平均温度-10℃。 1.3 设计规范及标准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5、《公路桥涵圬工设计规范》(JTG D61-2005)

第二章方案比选 2.1 概述 桥式方案比选是初步设计阶段的工作重点,一般要进行多个方案比较。各方案均要求提供桥式布置图,图上必须标明桥跨位置,高程布置,上、下部结构形式及工程数量。对推荐方案,还要提供上、下部结构的结构布置图,以及一些主要的及特殊部位的细节处理图。 设计方案的评价和比较,要全面考虑各项指标,综合分析每一方案的优缺点,最后选定一个符合当前条件的最佳推荐方案。有时,占优势的方案还应吸取其他方案的优点进一步加以改善。 2.2 比选原则 设计从安全性、技术适用性、施工难度、设计施工周期、经济性、实用性和观赏性等几方面对各比选方案进行评比,其中安全性为主要因素。 2.3 比选方案 根据设计任务要求,依据现行公路桥梁设计规范,综合考虑桥位地质地形条件,拟定了三个比选方案: 方案一: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 方案二: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 方案三:独塔斜拉桥 2.3.1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 1.结构受力特点 ⑴在高墩大跨径桥梁中,与其它结构体系比较,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常成为最佳的桥型方案。 ⑵预应力砼充分发挥了高强材料的特性,具有强度高、刚度大、变形小以及抗裂性能好的优点。 ⑶结构伸缩缝数量少,高速行车平顺舒适,维修工作量小,维护简单。 ⑷可最大限度的应用平衡悬臂施工法,施工技术成熟,易保证工程质量。 ⑸采用水平抗推刚度较小的双薄壁墩,可以减小水平位移在墩中产生的弯矩,且薄壁墩底承受的弯矩、梁体内的轴力随着墩高的增大而急剧减小。 ⑹连续钢构除了保持连续梁的优点外,墩梁固结节省了大型支座的昂贵费用,减少了墩和基础的工程量,并改善了结构在水平荷载(例如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适用于中等以上跨径的高墩桥梁。

04连续刚构施工作业指导书

京沪高速铁路四标段三工区桥梁工程 编号:04京杭运河特大桥连续刚构施工 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2008年07月20日发布2008年08月01日实施 京沪高速铁路桥梁工程

京杭运河特大桥连续刚构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京沪高速铁路四标段三工区DK687+811.8~899刚构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组织进行现场勘查,收集各种技术数据,修建临时设施,保证“三通一平”,满足施工需要。 3、技术要求 连续刚构混凝土施工采用碗扣式支架+平板钢模,外模统一采用90×150cm平板钢模。为了保持平板钢模的平整度和刚度,模板外侧设置10号槽钢背带。 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生产,混凝土输送车运输,混凝土泵车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浇筑顺序为先浇底板,再浇腹板和顶板。 4、施工工序及工艺流程 4.1施工工序 刚构施工工序为:地基处理→搭设支架→支立底模板→绑扎钢筋→支立侧模模板→模板加固检查→浇筑梁体混凝土→梁体养生→拆除模板、支架→混凝土养护 工序流程 4.2

京杭运河特大桥刚构桥施工工艺框图

京杭运河特大桥刚构桥监理检验流程框图 5、施工要求 5.1准备工作 开始施工前,首先进行现场踏勘,对刚构桥的平面位置、标高进行复核,并对设计图的结构尺寸及工程量进行审核,确定无误后,方可施工。 5.2基础处理 刚构桥支架基础处理采用混凝土加固处理。135-139#承台基坑采用8%灰土分层回填,层厚不大于30cm,每层压实度不小于85%,基坑处理完毕后在支架范围内浇筑一层c20混凝土,混凝土厚度为20cm。136#墩到138#墩之间上跨206国道,地基不再进行处理。 5.3支架搭设 京杭运河特大桥刚构部分DK687+811.8~DK687+899全长87.2m,上跨G206国道,共分4跨1联,跨径组合为16.5+21+24+16.5m,施工采用满堂支架预留宽7.5m,净高4.5m车道门洞过渡。为确保工程质量及G206国道运营安全,施工中设立彩钢板隔离网、警示牌、反光铜锥、信号灯以及限速、安全标志标牌等。 京杭运河特大桥78m连续刚构施工搭设支架沿国道左右幅分别预留宽7.5m,高4.5m门洞。支架预留门洞按照国道现行车道标准设计,单幅路面宽度7.5m,共设左右两幅。门洞采用45c工字钢横梁,横梁上用木工板进行满铺封闭,防止坠物。门柱采用碗扣支架,宽度1.2m,步距30cm,步高60cm,横向、纵向设剪刀撑加固。根据京沪高铁进度安排,该刚构梁部施工134天,养护56天,刚构梁部施工完成后,国道现浇支架拆除国道恢复通行需7天,因此跨G206国道施工时间为197天,即2009.3.1—2009.9.15日完工。施工期间车辆沿门洞通过,限速20km/h,在两端各100m处设限速标志。 5.4支架预压 在支架搭设完毕,顶层方木铺设后,在支架顶面铺设旧竹胶板进行预压,支架预压重量为设计重量的1.2倍,预压顺序模拟混凝土浇筑顺序,分

(建筑工程管理)连续刚构桥施工工艺

(建筑工程管理)连续刚构 桥施工工艺

连续刚构桥施工工艺 1.连续梁桥、连续刚构桥概念 俩跨或俩跨之上连续梁桥,属超静定体系。连续梁于恒活载作用下,产生支点负弯距对跨中正弯距有卸载作用,使内力状态比较均匀合理。连续梁于连续梁和墩之间设有支座,连续刚构将主梁做成连续梁体和薄臂桥墩固结而成。 2.梁体悬浇施工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连续刚构桥采用悬臂施工的方法,需要施工中进行体系转换。即于悬臂浇注混凝土施工时,结构受力状态呈T形刚构、悬臂梁,待主梁合拢后形成连续刚构或连续梁。 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梁桥、连续梁桥墩梁是铰接(设置支座),不能承受弯距,于悬臂浇注时需采取措施,设置临时支座将墩梁固结,待悬臂施工至合拢状态后才能拆除临时支座形成连续梁桥。T型刚构、连续刚构桥墩梁是固结的,采用悬臂浇注施工时,结构本身已具有承受悬臂梁体重量的抗弯能力,可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设置临时托架和挂篮进行悬臂施工。 2.1.悬臂梁体分段 悬臂浇筑施工时,梁体壹般要分四大部分浇筑,0#段(即墩顶段)、0#段俩侧对称分段悬臂浇注部分和不平衡梁段、边孔于支架上浇注部分、中跨和边跨合拢部分。 2.2.悬浇程序(墩梁铰接) 1、于墩梁间设置临时固结系统,然后于托架上浇注0#段。 2、于0#段上安装悬臂挂篮,向俩侧依次浇注对称梁段和不平衡梁段。 3、于临时支架上浇注边跨梁段。 4、于挂篮上浇注中跨和边跨合拢段。 2.3.施工工艺 2.3.1.0#段施工 0#段结构复杂,预埋件、钢筋、各向预应力钢束及其孔道、锚具密集交错,梁面有纵横坡度,端面和待浇段密切相连,要精心施工。混凝土浇注顺序先底板、再腹板、后顶板。 施工程序如下: (1)安装墩顶托架平台(如梁底距离地面较小,可立钢管支架,如距离较大,则墩顶预埋型钢作为牛腿支架); (2)浇注支座垫石及临时支座; (3)安装永久盆式橡胶支座; (5)安装底板部分堵头模板; (6)托架平台试压。 (7)调整模板位置及标高; (8)绑扎底板和腹板的伸入钢筋; (9)安装底板上的竖向预应力管道和预应力筋; (10)绑扎腹板、横隔板钢筋及管道定位筋; (11)安装腹板纵向预应力管道及预应力钢筋。 (12)安装全套模板。 (13)绑扎顶板底层钢筋网及管道定位筋。 (14)安装顶板纵向预应力管道及横向预应力管道和预应力筋。 (15)安装顶板上层钢筋网。 (16)浇注梁体混凝土。 (17)拆模,俩端混凝土连接面凿毛。 (18)预应力钢筋张拉及孔道压浆。

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牛栏江特大桥1# -22 #悬臂段挂篮施工专 项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1.1国家、交通部和地方政府(省、直辖市)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规定。 1.1.2国家和交通部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 1.1.3设计文件: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出版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1.1.4现场调查的相关资料。 1.1.5施工单位积累的施工经验。 1.1.6本集团公司内部相关技术管理实施办法。 1.2编制原则 1.2.1全面、充分响应指挥部、公司要求,严格执行技术规范。 1.2.2施工方案力求经济、适用、可行。 1.2.3推行标准化管理工程,做到安全、优质、文明、高效。 1.2.4坚持技术创新,推广和应用“四新”成果。 2.1工程概述 国家高速公路网G85重庆-昆明公路由四川宜宾进入云南省水富县,经昭通、曲靖的会泽到达云南省会昆明,是云南出省通往四川、重庆及华北方向最便捷的交通运输通道。昭通至会泽公路是国家高速 公路网G85重庆-昆明公路的一段,也是云南省干线公路网规划中“七 出省”通道昆明?水富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2.2.1结构形式 牛栏江特大桥位于牛栏江两侧,地跨会泽、鲁甸两县,桥梁上部结构为7X 30m先简支后连续T梁+102m+190m+102m预应力砼连续刚构桥+5 x 30m先简支后连续T梁全桥全长760.08m。 主桥上部构造为102+ 190+ 102m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

梁,箱梁根部梁高11.7m,跨中梁高4.2m;顶板在0号节段厚50cm 并于1 ( 1 ‘)号节段变化至28cm,其余梁段顶板厚均28cm;底板厚从跨中至根部由32cm变化为130cm,腹板从跨中至根部分五段采用90cm、 70cm、50cm三种厚度,箱梁高度和底板厚度按1.8次抛物线变化。箱梁顶板横向宽12.0m,箱底宽6.5m,翼缘悬臂长2.75m。箱梁0号节段长13m,每个悬浇“ T”纵向对称划分为22个节段,梁段数及梁段长从根部至跨中分别为7X 3.5m、9X 4.0m、6X 4.5m,节段悬浇总长87.5m。悬浇节段最大控制质量3000kN,边、中跨合拢段长均匀为2m,边跨现浇段长6.0m。箱梁根部设四道厚0.8m的横隔板,中跨跨中设一道厚0.4m的横隔板,边跨梁端设一道厚 1.50m 的横隔板。 主梁纵桥向按预应力混凝土设计,横桥向按部分预应力A类构 件设计。主桥上部构造采用三向预应力,纵、横向、部分竖向预应力采用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其标准强度fpk=1860MPa, Ep=1.95X 105MPa,松弛率小于0.035,设计锚下张拉控制应力fcon=0.75X1860=1395MPa,塑料波纹管管道偏差系数为0.0015、摩阻系数为0.17;金属波纹管管道偏差系数为 0.0015、摩阻系数为0.25。箱梁纵向钢束每股直径15.2mm, 大吨位群锚体系;顶板横向钢束每股直径12.7mm,扁锚体系;为提 高竖向预应力的有效性,箱梁竖向预应力在梁高大于7m的节段(0 号至12号梁段)采用15-3G钢绞线,其余梁段采用精轧螺纹钢筋且辅以采用千斤顶进行二次张拉、扭力扳手进行锚固等措施。纵向、横向预应力束采用预埋塑料波纹管成孔,真空辅助压浆工艺,其余采用 镀锌金属波纹管。 2.2.2牛栏江特大桥主要技术标准 (1)设计时速80km/h,路基宽12m,双向2车道。 (2)荷载等级:公路-I级,无人群荷载。 (3)桥宽:桥宽布置为0.5m +11m (行车道)+0.5m (防撞护栏)。 (4)高程:1985国家高程基准。

施组重庆连续刚构预应力箱梁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挂篮悬臂浇筑)

重庆某大桥 施 工 组 织 设 计二零一二年一月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1.2 连续箱梁主要设计参数 1.2.1下部结构 1.2.2预应力变截面箱梁结构 1.2.3预应力体系 1.2.4引桥结构 1.2.5其他构造设置 1.3地质、水文、气象与通航 1.3.1工程地质 1.3.2水文、气象 1.3.3通航净空尺度 1.4主桥施工要点 1.4.1混凝土 1.4.2主桥墩 1.4.3主梁零号块 1.4.4箱梁悬臂浇注 1.4.5箱梁合拢段的施工 1.4.6边跨现浇梁段 1.4.7桥面系 1.4.8预应力施工 1.5 引桥施工要点 1.6 主要工程数量 1.7 工程特点分析 1.8工程难点分析 第二章总体施工方案及总平面布置2.1 总体施工方案 2.2 施工总平面布置 2.2.1 施工驻地 2.2.2 生产设施 2.2.3临时便道和便桥

2.2.4混凝土供应 2.2.5施工用水、用电 2.2.6其他大临设施 2.3 施工准备工作部署 2.3.1 技术准备 2.3.2 机械设备准备 2.3.3试验、检测准备 2.3.4 物资准备规划 第三章施工组织计划3.1项目部人员配备表 3.2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3.3管理职责 3.3.1项目经理职责 3.3.2项目副经理职责 3.3.3项目总工程师职责 3.3.4项目副总工程师职责 3.3.5工程管理部职责 3.3.6安全质量环保部职责 3.3.7商务部职责 3.3.8机电物资部职责 3.3.9财务部职责 3.3.10综合办公室职责 3.4施工进度计划 3.4.1施工总进度计划 3.4.2节点工期 3.4.3主要施工工序施工进度详细计划 3.4.4工期安排说明 3.5 设备配备计划 3.6劳动力计划 3.7施工中计划采取的措施

连续刚构桥毕业设计(1)

目录 1 方案拟定及比选 (1) 1.1工程建设背景介绍 (1) 1.2工程主要技术标准 (1) 1.3设计方案介绍 (1) 1.3.1 设计方案一——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 (1) 1.3.1 设计方案二——独塔斜拉桥 (2) 1.4比选结果 (2) 2 桥梁结构主要尺寸拟定 (3) 2.1主跨跨径及截面尺寸的拟定 (3) 2.1.1 主跨跨径拟定 (3) 2.1.2 顺桥向梁的尺寸拟定 (3) 2.1.3 横桥向的尺寸拟定 (3) 2.2材料规格 (4) 3 模型建立 (5) 3.1结构单元划分 (5) 3.1.1 划分原则 (5) 3.1.2 划分结果 (5) 3.2施工过程模拟 (5) 3.3毛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11) 4 全桥内力计算 (14) 4.1计算参数 (14) 4.2内力计算 (14) 4.2.1 自重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14) 4.2.2 二期恒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15) 4.2.3 墩台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次内力计算 (17) 4.2.4 温度对结构的影响 (18) 4.2.5 混凝土徐变、收缩对结构的影响 (23) 4.2.6 活载内力计算 (25) 4.3作用效应组合 (31) 4.3.1 作用 (31) 4.3.2 组合原理及规律 (31) 4.4施工阶段分析 (35) 5 预应力钢束设计及截面特性计算 (38)

5.1按构件正截面抗裂性要求估算预应力钢筋数量 (38) 5.2预应力筋估算结果 (39) 5.3换算截面几何特性值计算 (41) 6 预应力损失计算 (44) σ.........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 1l σ.错误!未定义书签。 6.2.锚具变形、预应力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2l σ错误!未定义书签。 6.3.混凝土加热养护时,预应力筋和台座之间温差引起的应力损失3l σ...................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4l σ............... 错误!未定义书签。 6.5由钢筋松弛引起的应力损失的终极值 5l σ............. 错误!未定义书签。 6.6由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6l 6.7有效预应力计算 (49) 7 截面验算 (51) 7.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 (51) 7.1.1 使用阶段正截面抗弯验算 (51) 7.1.2 使用阶段斜截面抗剪验算 (57) 7.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62) 7.2.1 使用阶段正截面压应力验算: (62) 7.2.2 施工阶段正截面法向应力验算 (63) 7.2.3 使用阶段正截面抗裂验算 (64) 7.2.4 使用阶段斜截面抗裂验算 (64) 7.2.5 变形验算 (64) 参考文献 (65) 致谢 (67) 附表 (68) 附件 (87) 开题报告 (87) 外文文献原文及译文 (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