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地貌学复习提纲PDF.pdf

地质地貌学复习提纲PDF.pdf
地质地貌学复习提纲PDF.pdf

地质地貌学实习报告范本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d115750936.html,)/实习报告 地质地貌学实习报告范本 一.实习目的 1、通过野外实习和实地地貌及水文观察,理论结合实践,掌握各种地貌类型的基本形态、基本特征、物质组成、发育过程和演化历史。 2、了解不同水文条件下,河流地貌的演化规律,小流域地貌的发育,空间组合规律。 3、培养野外观察、动手和分析等技能,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实习地区地貌概况简介 地点:浙江省富阳、杭州、富春江流域地区 时间:20XX年8月27日—20XX年9月2日 杭州处于浙西山地与长江三角洲平原的衔接地带。地势西高东低,绝大部分为构造剥蚀地貌,游客费为三个地形单元:外围

峰丝,主要由泥盆系砂岩组成,高度300-400米;内圈山体,如玉皇山,由石炭-二叠系石灰岩组成,高度200米左右,岩溶地貌发育;北部孤山、葛蛉、宝石山由侏罗系火山碎屑岩组成,高度在35-125米之间。杭州市平原部分由第四系组成,其分布或近西湖、或滨湖面呈椭圆形,南北伸长3.3公里,东西2.8公里,周长为15公里,水面面积月5.6平方公里。 钱塘江呈“之”字形流经杭州市城区的东南侧。 杭州地区大地构造处于扬子准地台钱塘台褶带,杭州西湖地区一篇低山丘陵是西湖复向斜内中生代断块隆起区,包括市区在内的杭州市东北地区的平原是中生代断陷盆地。中元古代以后,地层发育齐全,岩浆作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较好。近期由于现代构造运动趋向缓和,地震活动显得微弱,地壳相当稳定。区内地层出露和岩石种类组成较齐全,地质构造复杂而地貌类型多样,有火山熔岩地貌、构造地貌、岩溶地貌、流水地貌等等,地表起伏变化大,山、丘、岗、沟和平原组合构成了杭州地区独特的地域综合体。 三.实习内容 20XX年8月30日九溪十八涧途中 九溪十八涧源头在龙井村一带,形成了一个面积巨大的漏斗状盆地。该盆地的四周山岭基本上由砂岩组成,只在东北角靠近

地质地貌学复习提纲概论

地质地貌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1、地质学是研究地球(主要是岩石圈)的物质组成、结构、运动、变化和发展以及古生物、古气候演化历史的一门学科。 研究对象:地球(主要是岩石圈) 内容:物质组成---矿物、岩石 变化发展: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 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时间悠久性、地区差异性、变化的复杂性 (1)地质思想萌芽时期(公元前---18世纪中叶) 2、地质学的发展阶段(2)近代(经典)地质学时期(18世纪中叶---20世纪初) (3)现代地质学时期(20世纪初---现在) 3、地貌:地球表面有各种高低起伏的形体,如山地、丘陵、平原、盆地、河谷、冲沟等等,这些形体总称为地貌(或地形)。 4、地貌学就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和结构特征及其成因机制、分布和发展规律科学,所以地貌学也叫地表形态学。研究对象:地形。地貌学的研究内容:地貌的形态、结构、组合及空间分布特征,形成地貌的各种动力地质过程,地貌的发育和演化规律以及地貌与人类生存环境、人类活动、经济建设的关系。 5、地质地貌学研究对象特点:(1)时空的无限性(2)变动的复杂性(3)地质作用的不可逆性。 6、地质学的研究程序一般包括资料收集;野外考察;分析化验与模拟试验;将今论古综合解释。 7、地貌形成的动力 (1)内(营)力作用 主要是指由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引起的地壳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地震活动等。 (2)外(营)力作用 主要是指起源于太阳能、重力能和潮汐力影响而产生的冰川、水流、海浪、风和生物等的作用。 (3)内、外(营)力作用的关系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同时出现,彼此消长,互相影响,不能将地表形态的形成与发展视为某种单一的动力作用的结果。 在地貌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只是在某一时期的某一地区,可能某种动力作用占据主导地位,而另一种动力作用占据次要地位。 从地貌的长期发展来看,内力作用主要是形成地表的基本起伏、塑造地表的大型地貌骨架,作用结果趋向于增强地形差异;外力作用则是削高填低,其作用结果趋向于减弱或消除地表起伏的差异。 地貌的形成和发展是内、外力作用在特定的地质地理条件下共同产生的结果。这种内、外力的相互作用贯穿于地球形成以来的整个地史演化过程中。 8、地质地貌学实践意义 (1)在农业方面:合理利用土地,农业规划,农田水利工程,防止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土壤调查与土壤改良,防风固沙,找寻地下水源等。 (2)在工程建设方面:水库及坝址、开凿运河,河道、河口、三角洲的整治和开发利用,

地质学与地貌学重点

地质学与地貌学重点

————————————————————————————————作者: ————————————————————————————————日期: ?

地质学与地貌学 一、名词解释 1.矿物:是天然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绝大多数为晶质固态的无机物,稳定于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 2.原生矿物:指在内生条件下的造岩作用和成矿作用过程中,同所形成的岩石或矿石同时期形成的矿物,其具有的化学组成和结晶构造均未改变。 3.次生矿物:在岩石或矿石形成之后,其中的矿物遭受化学变化而改造成的新生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构造都经过改变而不同于原生矿物。 4.类质同象(同晶置换):晶体中某种质点被类似质点所顶替(置换或取代)而能保持原有晶体构造类型,之稍微改变其晶格常数的现象。 5.造岩矿物: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矿物。 6.粘土矿物:组成粘土岩和土壤的主要矿物。 7.斜长石:晶体属三斜晶系的架状结构硅酸盐矿物,晶形呈柱状、厚板状,常为粒状或块状;颜色多呈灰白色,有时微带浅棕、浅蓝及浅红色;硬度6~6.5;相对密度2.61~2.76;玻璃光泽;两组解理。 8.钾长石:也称正长石,属单斜晶系,通常呈肉红色、白色或灰色。密度2.54~2.57g/cm3,比重2.56~2.59g/cm3,硬度6.具有熔点低,熔融间隔时间长,熔融粘度高等特点。 9.基性斜长石/中性斜长石/酸性斜长石:斜长石是由钠长石和钙长石所组成的混合物,二者可按任意比例混合,根据不同比例可分为酸性斜长 石、中性斜长石和基性斜长石。 10.碱性长石:是富含碱金属钾、钠的长石的总称。是钠铝硅酸盐(NaAlSi3O8)和钾铝硅酸盐(KAlSi3O8)的混合物。 11.岩石:是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固态物质,是矿物或岩屑的集合体,有一定的结构、构造和变化规律。 12.岩浆:是形成与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以硅酸盐为主的高温熔融物质。 13.熔岩:液体喷发物。 14.岩浆作用:是指岩浆的发育运动及其固结成岩的作用。 15.侵入作用:深部岩浆向上运移,侵入周围岩石而为到达地表。 16.火山作用:岩浆喷出地表的作用称为喷出作用。 17.变质作用:地壳中的岩石,当其所处的环境变化时,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等常常也会随之变化,而达到新的平衡关系的过程。 18.岩浆岩:由岩浆冷凝固结而成的岩石。 19.沉积岩: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20.变质岩: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受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或地壳内热流变化等内营力影响,使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而形成的岩石。 21.围岩:因开挖地下硐室,其周围一定范围内对稳定和变形可能产生影响的岩体。 22.侵入岩:是地壳深处的熔融岩浆在造山作用下贯入同期形成的构造空腔内,在深处结晶和冷凝而形成的火成岩。 23.深成岩:岩浆在地下深处(>3000米)缓慢冷却、凝固而生成的全晶质粗粒岩石。 24.浅成岩:又称半深成岩;介于深成岩与火山岩之间,具深成岩与熔岩中间结构的火成岩。 25.不整合:上下两套不同时代地层之间出现过沉积间断或地层缺失的地层接触关系。 26.角度不整合:上覆新地层和下伏老地层产状完全不同,其间有明显的地层缺失和风化剥蚀现象。 27.平行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相互平行,但其间存在一个假整合面。 28.岩层的产状:是指岩层在空间的位置。 29.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30.褶皱构造:层状岩石的一系列波状弯曲而为失去其连续完整的构造称为褶皱构造。 31.断裂构造:岩石受力发生变形,最后是岩层的连续完整性遭到破坏,发生断裂,形成断裂构造。 32.断层:岩层或岩体受力破坏后,破裂面两侧的岩块如果发生了明显的唯一,这种断裂构造叫断层。 33.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 34.剥蚀作用:岩石在风化、流水、冰川、风、波浪和海流等外营力作用下,松散的岩石碎屑从高处向低处移动的过程。 35.风化壳:风化的产物成为一个不连续的薄壳覆盖在基岩上。 36.残积物:岩石风化后在原地残留的物质。 37.球状风化:小岩块的边缘和隅角从多个方向受到温度及水溶液等因素的作用而最先破坏,而且破坏深度较大,久而久之,其棱角逐渐消失,变成环形或椭球形。 38.差异风化: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节理状况不同的岩石共生在仪器,它们抵抗风化的能力不一致,则抗风化能力强的岩石突出,抗风化能力弱的岩石凹入。 39.元素的地质循环:在风化壳发展演变中,各种元素不断迁移,并由一种形态演变为另一种形态。 40.河漫滩二元结构:上层为细砂、粘土等河漫滩相冲积物,下层为粗砂、砾石等河床相冲积物的结构。 41.牛轭湖:弯曲河道因弯曲过度,发生裁弯取直,原来的河道被废弃所留下的部分。 42.下切侵蚀:又称下蚀,即水流垂直地面向下的侵蚀,其结果是加深河床或钩床。 43.溯源侵蚀:河流或沟谷发育过程中,上有源头侵蚀后退的现象。 44.向旁侵蚀:又称侧蚀,即河水冲刷河床两侧及谷坡,使河床左右迁徙,谷坡后退,河床及谷底加宽。 45.平衡剖面:河床的侵蚀和堆积达到了平衡状态,河床的纵剖面将呈现一条圆滑均夷的曲线。 46.河流袭夺:分水岭迁移的结果,导致分水岭一坡的河流夺取另一坡河流的上游段。 47.承压水:充满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 48.矿物度:地下水所含各种离子分子和化合物总量,称为总矿化度。以每升水所含克数(g/L)表示。 49.矿泉水:矿泉水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人工揭露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水;矿泉水是在地层深部循环形成的。 50.上层滞水:是指包气带内局部隔水层之上积聚的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51.潜水: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中的水。 52.孔隙水:赋存于松散沉积物孔隙中的地下水。 53.岩石透水性:指岩石允许水透过的能力。 54.可溶性岩石: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 55.风沙流:含有沙粒运动的气流。 56.风积物:经过搬运在堆积的物质。 57.土地沙漠化: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导言 在泰勒看来,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围绕着4个中心问题运转的,如果要从事课程编制活动,就必须回答这些问题。这些问题是: 1、学校应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第一章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怎样获得教育目标呢?学校领导与教师与其说是制定目标,还不如说是选择目标。而要对教育目标的抉择作出明智的判断,必须有来自三个方面的信息:1、对学生的研究;2、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3、学科专家的建议。任何单一的信息都不足以为明智地选择教育目标提供基础。由于学校教育的时间、能量有限,因此要把精力集中在少量非常重要的目标上,就要对选择出来的大量目标进行筛选或过滤,剔除不很重要或相互矛盾的目标。教育哲学和学习理论是目标筛选的两个筛子,可以对已选择出来的目标进行筛选。 教育目标的来源之一: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 “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泰勒强调的关键词是“需要”,这个“需要”指的是“实然”和“应然”间的差距。普雷斯科特将需要分为三种类型:生理性需要、社会性需要和整体性需要。我们要做的是满足这些需要。而在从“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中抽取教育目标时,我们要做的是从学习者本身的需要中抽取出“适合教育来满足的需要”,而满足这些需要,也就成为了制定教育目标的依据。 教育目标的来源之二: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 在“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作为教育目标的来源中,泰勒强调从当代校外生活中获取真正有价值的教育目标。这里的两个关键点是“当代”和“真正有价值”。首先,从“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中抽取的教育目标必须以时代为背景,从已经过去了的时代中抽取出的教育目标显然是不合适的;而从当代生活中抽取教育目标时,会出现相当多的冗余信息,我们需要通过进行大量的调查,

地质地貌学复习资料

地质作用:地质学上把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地球内部构造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地壳:地表以下,莫霍面以上为地壳。 地幔:地壳往下至2900km深度之间称地幔。 类质同像:矿物晶体在形成过程中晶体内部构造中本应由某种指点所占的位置被晶体化学性质相似的规律性的变化,而晶体构造不发生质变的现象。 同质异象:成分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环境结晶时,形成内部构造和物理性质完全不同的晶体的现象。 岩浆作用:岩浆向着地壳上层压力减小和温度降低的方向移动的过程称为。 岩石变质作用:固态岩石由于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流体的作用,而使岩石成分、结构、构造等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 地层:就是地壳在发展过程中经历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各种成层的和非成层的岩石的总称。 生物层序律:一定种类的生物或生物群落埋藏在一定时代的地层里,而相同地质年代的地层年代必定保存着相同或近似种属的化石或化石群,这种关系就叫生物群落。 构造运动:是地球内部热能、重力势能和地球旋转能等内力所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褶曲:褶皱的基本单位,褶曲就是岩层的一个旁曲。 分化作用:指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大气和水的联合作用以及温度变化和生物活动的影响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崩解和分解作用。 风化壳:被分化的岩石圈表层被称为分化壳。 块体运动:斜坡上的岩体或松散的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往下运动的过程斜坡重力作用,由于移动物质多系块体,也称块体运动。 蠕动:指斜坡上的土体,岩体和风化碎屑,在重力的作用下顺坡向下缓慢移动的现象。 流水地貌:有流水作用塑造的各种地貌。 河流阶地:有河流下切侵蚀,河床不断加深,原先的河漫滩地面超出形成河流阶地。 洪积扇:干旱、半干旱等地区暂时性洪流携带的物质在出山口大量堆积形成的扇状堆积地貌。 泥石流:有大量的砂石、石块等固体物质与水组成的一种特殊洪流。 喀斯特作用:指具有溶解能力的水溶性对可溶性岩石发生的破坏和改造作用。 风蚀作用:风沙对地表物质的吹扬和研磨作用。 风积作用:风沙流动过程中,当风速变弱或与障碍物以及地面结构或下垫面性质改变时,沙粒从气流中下落堆积作用。 冰川:是寒冷地区多年降雪积聚,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并能自行运动的天然冰体。 冻土:是温度在0°或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土。 1.地球的圈层结构按其物质成分及性质不同,由外到内可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壳、地幔、地核以地表为界,前三圈叫外圈,后三圈叫内圈。 2.地磁三要素是指磁偏角、磁倾角和磁场强度。 3.根据晶体化学分类方法,矿物可分为含氧盐大类、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大类、卤化物大类、硫化物大类、自然元素大类五大类。 4.根据硅氧四面体是否连续以及连续的方式不同将硅酸盐分为岛状构造的硅酸盐亚类、孤立环状构造的硅酸盐亚类、连续链状构造的硅酸盐亚类、连续层状构造的硅酸盐亚类、连续架状构造的硅酸盐亚类五种构造亚类。 5.根据成因,岩石可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 6.火山构造包括火山锥、火山通道、火山口等。 7.浅成侵入作用昰岩浆在压力作用下沿着断层、裂隙和层理贯入的方式进行的,其结果形成浅成岩体,其主要产状有岩盘、岩床、岩墙等。 8.玄武岩属火成岩,页岩属沉积岩,板岩属变质岩。 9.大区域性的以时代为准的地层划分,地层单位由小到大划分阶、统、系、界、宇五个级别,与其相对应的

地质地貌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名词解释: 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条痕:是矿物在条痕板上擦划后留下的痕迹的颜色。 解理:矿物晶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结晶方向破裂成一系列光滑平面的性能称为解理 岩石:由一种或多种矿物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集合体,是组成地壳和岩石圈的基本物质。 溶洞:地下水对可溶性岩体各种裂隙溶蚀,侵蚀扩大而成的地下空间。 冻土:是指温度在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土体和岩石。 纹泥:冰川融水携带的细粒物质在冰川前缘湖泊中缓慢地沉积在湖底的具有明显韵律层理的冰川-湖沼沉积物。 化石:凡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地质时期的生物遗体和遗迹都叫化石。 黄土:是第四纪时期形成的,以粉沙为主,富含碳酸钙和大孔隙,质地均一,无层理,具有垂直解理的未固结的黄色土状堆积物。 地壳运动:是地球内部热能、重力能和地球旋转能等所引起地壳的机械运动,主要表现在地层的变形,产生种种地质构造,同时引起了地表形态的改变。 变质作用:岩石所处的环境与当初岩石形成时的环境有了变化,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等往往也要随之变化,以便使岩石和环境之间达到新的平衡关系,这种变化总称为变质作用。(填空) 简答 1、任意举出5种常见矿物并根据晶体化学分类方法归类。 (1)自然元素:如石墨、自然金; (2)硫化物:如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 (3)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如磁铁矿、赤铁矿、石英等; (4)含氧盐:可细分为硅酸盐类(如橄榄石、辉石、正长石、斜长石)、碳酸盐类(如方解石)、硫酸盐类(如石膏); (5)卤化物:如萤石。

2、简述三大类岩石间的相互转化。 在地壳—地幔范围内,三类岩石处于不断地循环演化过程中,即: (1)在地下深部,沉积岩和岩浆岩可通过变质作用成为变质岩。 (2)在地球表面,岩浆岩、变质岩可通过风化—搬运—沉积转变成沉积岩。(3)当变质岩、沉积岩进入地下更深处,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被熔融形成岩浆,再经历冷却结晶作用又可生成岩浆岩。 3、比较岩浆岩与沉积岩在化学成分(或矿物组成)的异同 相同点:沉积岩的化学成分与火成岩基本相似,即皆以SiO2、Al2O3等为主。不同点: (1)沉积岩和岩浆岩中铁的总量大致相同,但沉积岩中Fe2O3的含量高于FeO,而岩浆岩中则FeO略高于Fe2O3,这是由于沉积岩形成于地表有氧的条件下,大部分Fe2+被氧化为Fe3+所致。 (2)沉积岩中K2O>Na2O,而岩浆岩则相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岩浆岩风化分解后产生的Na2O常形成易溶性盐溶于海水中。而含钾矿物如白云母在表生条件下较稳定,粘土矿物又易于吸附钾,故母岩中的K2O大部分含在白云母碎屑和粘土吸附物中进入沉积岩。 (3)沉积岩中富含H2O和CO2,这显然是由于沉积岩形成于表生条件下所致。 4、简述冰斗的形成过程 冰斗形成于雪线附近的积雪凹地,其形成的原因是在地势低洼处,剧烈的寒冻风化作用,使基岩迅速冻裂破碎。崩解的岩块随着冰川运动搬走,洼地周围不断后退拓宽,底部被蚀深,并导致凹地不断扩大形成冰斗。 5、黄土的主要特征。 (1)成分 ①粒度成分:质地均一,以粉砂为主。 ②化学成分:富含CaCO3,还有SiO2。 ③矿物成分:包括碎屑矿物和粘土矿物。 2、厚度

地质地貌学

第一章矿物 一、名词解释 矿物:是天然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绝大多数为晶质固态的无机物稳定于与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 原生矿物:由于岩浆的冷却分异,其中的物质通过各种物理化学反应的作用下而形成的矿物。、 次生矿物:在地表或近地面,与太阳能、大气和水有关的作用下而形成的矿物。 类质同象:矿物晶体在形成过程中,晶体结构中本应由某种质点所占的晶位被晶体化学性质类似的其他质点所置换,只引起晶胞参数及理化性质的规律性改变,而晶体结构不发生改变的现象。 同质异象: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会形成构造和性质完全不同的晶体现象。 造岩矿物:对于形成岩石有普通意义的矿物。 粘土矿物:是蚀变演示经交代作用、原生矿物经风化淋湿作用以及沉积作用的产物,形成并稳定于地表特定水热条件是次生矿物。 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面得性质。 硬度:矿物抵抗外来机械作用的能力。 断口:是指单体矿物受力后,不沿着一定得结晶方向破裂

而形成的断开面。 颜色: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光线中不同波长的光波均匀吸收或选择性吸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 结晶习性:指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一定成分的同种矿物,常有生成某一刑天的习惯。 结晶质:矿物在适应的条件下形成规律的几何体外形的物质。 二、简答题 1.简述硅酸盐类矿物的晶体构造特征: ①岛状构造②环状构造③链状构造④层状构造⑤架状构造 2.矿物的晶体分类法及其代表矿物 按晶体化学分类法,把矿物分为5大类12种类型 ①.自然元素:即单质金属或非金属,如金刚石。 ②.硫化物:元素同硫结合,如方铅矿(PbS)闪锌矿(ZnS) ③.卤化物:卤族元素化合物,如岩盐(NaCl)萤石(CaF2) ④.氧化物及氢氧化物: a.金属氧化物,如石英(SiO2) b.金属氧化物与水联合派生,如褐铁矿Fe2O3‘H2O ⑤.含氧盐: a.硅酸盐:元素同SiO44-结合,如橄榄石(Mg2Fe)2[SiO4]

地质地貌学综合实习报告

地质地貌学综合实习报告 实习一、矿物(一) 理解矿物的形态及主要物理性质,学习肉眼识别矿物物理性质的 方法。 实习二、矿物(二) 观察理解常见矿物的特征,初步掌握矿物的鉴定描述方法。 实习三、风化作用 在校园后山观察、理解风化作用产生的地质现象,观察风化壳剖 面特征并画素描图;初步掌握野外观察分析地质现象及地质素描的方法。 实习四、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 通过教师提供的图片、录像,观察理解地面流水的种类及产生的 地质现象;初步掌握冲沟、河谷的特征及河床、河漫滩的沉积物特征; 观察分析河流阶地的形成和类型。 实习五、常见的沉积岩 观察理解常见沉积岩的矿物成分、颜色、结构和构造,初步掌握 岩石的鉴定描述方法,基本能够识别几种常见的沉积岩。 实习六、地质构造与阅读地质图 1.通过构造模块理解褶皱、断层的类型,以及在平面上、剖面上 的表现特征; 2.通过阅读一幅地质图,掌握地质图读图步骤与方法。 实习七、常见的岩浆岩 观察理解常见岩浆岩的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初步掌握岩浆岩 的鉴定描述方法,基本能够识别几种常见的岩浆岩。

实习八、常见的变质岩 观察理解常见变质岩的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等鉴别特征,初步 掌握变质岩的鉴定描述方法,基本能够识别几种常见的变质岩。 实习九、参观理解古生物(化石) 通过参观地质陈列室,初步理解地壳历史中各代主要古生物(化石),理解生物演化规律及在地质学中的研究价值。 普通地质野外理解实习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学生在完成普通地质室 内教学之后,将实行为期三周的野外理解实习。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知识的目的。提升学生的地质综合思维水平 以及实际观察水平和动手水平,使学生具备初步的野外地质调查水平。 (一)实习任务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常见的地质现象,分析其相关的地质作用 和形成机制,这是本次实习的主要任务。 2.理解实习区内常见的矿物、岩石、古生物、地层、构造及矿产,分析它们形成的作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掌握地质罗盘和手持GPS的使用以及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初步 掌握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记录方法;编写地质实习报告。 (二)实习内容及要求 实习的主要内容(重点)是观察和分析内、外力地质作用及其现象,在实习中必须学习并初步掌握野外基本工作方法和工作技能。难点是 相关地质作用与地质现象的因果分析。具体内容及要求 1.观察理解外力地质作用及其现象 (1)xx市湖边石灰山地质观察路线

《地质与地貌学》梁成华 主编 复习资料

绪论 一、名词解释 地质学 地质学以研究岩石圈的物质组成、结构、产状、成因及其变化发展以及古生物、古气候演变历史的一门学科。 地貌学 二、填空题 1.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地球)。 2.地质内营力作用表现为(地壳运动)、(火山作用)、(变质作用)及(地震)等。 3.地质外营力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能),主要包括风化作用,流水、地下水、冰川、风力、海洋和湖泊等的(剥蚀作用)和(堆积作用)。 4.地质内营力来源于(地球的内能)及由于地球在宇宙中运动与其他天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力能。 5.地貌的变化和发展受到(构造运动 )、(外营力)和(时间)三个因素的影响。 三、判断题 1.地质内营力对地表形态作用的纵趋势是加强地表的起伏形态(T)。 2. 地质外营力对地表形态作用的纵趋势是加强地表的起伏形态(F)。 四、问答题 1.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有别于其他自然物体,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时间的悠久性,地区的差异性,变动的复杂性。 2.试描述地质内营力与外营力对地貌形态的塑造。 地表形态在内营力作用下,其总趋势是加强地表的高低起伏。 外营力的各种地质作用对地壳的改造总趋势是削高填低,使地壳的高低起伏降低。 内营力和外营力是相互矛盾的,同时他们又是相互影响,互相联系而不可分割的。 第1章地球的基本知识 一、名词解释 地质作用 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地球内部构造发生改变的作用。 内力地质作用

由地球本身的能量所引起的地质作用。 能源来自于地球本身,如旋转能、重力能、热能。 表现为地壳运动(地壳升降及水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 外力地质作用 由地球以外的能源,即太阳能和日月引力能等所引起的地质作用。 包括岩石的风化作用;流水、风、地下水、冰川、海洋、湖泊等外力的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硬结成岩作用。 二、填空题 1.地球的物理特性主要是指地球固体外壳以内的(重力)、(地磁)、(地热)等用仪器测得的地球物理数据。 2.地球温度的热能的来源有(太阳的辐射热)、(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两种。 3.地磁的三要素指的是(磁偏角)、(磁倾角)、(磁场强度)。 4.地球的外部圈层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智慧圈。 5.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地核)。 6.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主要依据(莫霍面)、(古登堡面)两个面。 7.地壳分为两层分别为(硅铝层)和(硅镁层);(硅镁)层的物质分布是连续。 8.地幔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三、判断题 1.地壳上层硅、铝层是连续分布的(F)。 2. 地壳下层硅、镁层是连续分布的(T)。 3.地球中岩浆主要发源于地幔中的软流层(T)。 4.通过研究地球岩石的剩余磁性可以判断古地壳及古磁场的变动情况(T)。 5.地磁异常是地下有磁性矿床或地质构造发生变化的标志(T)。 6.地热异常说明该地下存在重金属矿物,因此可以作为寻找重金属矿物的标志(F)。 7.重力异常值大于正常值说明该地下往往有大型液态矿如石油等存在(F)。 四、问答题 1.地壳的结构和组分有何特点?大陆型和大洋型地壳有何差别? 地壳分为两层,上层为硅铝面,这一层在地壳上形成不连续分布,只有大陆才有,大洋底缺失。下层为硅镁层,这一层连续分布,大陆下和大洋底部都有。 大陆型地壳较厚,平均35km,大洋型地壳较薄,厚度只有5-8km。 2.地球的物理性质有哪些?研究地球的物理特性有何意义? 地球的物理特性主要是指地球固体外壳以内的重力,地磁,地热等用仪器测得的地球物理数据。通过重力异常调查,可以研究地壳构造与寻找地下矿产。地热异常区蕴藏着丰富的热水和蒸气资源,可以用来发电,发电,取暖,医疗及工农业生产。地磁异常时地下有磁性矿床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泰勒课程观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泰勒其人其事】 泰勒(Ralph Tyler,1902年生),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是科学化课程研究的集大成者。由于对教育评价理论、课程理论的卓越贡献,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当代教育评价之父”。其关于课程基本原理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阐述的泰勒原理也被公认为是里程碑式的课程研究范式,因此泰勒是课程论成为专门、独立学科时期的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 ?1902年生于芝加哥,1921年获得学士学位。 ?毕业后在一所中学任教。1923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1927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导师是康茨、贾德和查特斯。 ?后来在多所大学任教,时间最长的是芝加哥大学。 ?1953年在斯坦福大学成立“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1967年退休。 ?泰勒作为一名教师,桃李满天下:塔巴、施瓦布、比彻姆、古德莱得、布卢姆和克龙巴赫等。 ?泰勒作为一名行政人员,待人诚恳,深得人们仰慕。 ?“一个人的美好生活,就是不断地试图使自己变得更富有人情、更善于学习、更有助于他人,以及与别人一起形成一种尊重每个人的潜力、不贪图他人为自 己服务的社会”。——泰勒 ?“我只不过是把大家正在做的事情组合在一起罢了”。——泰勒 ?泰勒作为一名学者,成就非凡,被誉为“现代评价之父”、“现代课程论之父”。 【背景介绍】 1、社会背景 1929年经济大萧条给美国经济以沉重打击,生产力水平急剧下降,工人失业率剧增,劳动力市场上难有中学生的一席之地。据统计,1930年,成年人中有25%失业,而青少年几乎100%无法找到工作。这样,大批青少年在就业无门的情况下又回到学校注册。据统计,在1910年美国14-17岁年龄组中只有不到17%的人读高中,而到了1930年,这个年龄组中则有51%升入高中。许多学生进入高中,主要是为了避免在社会上闯荡,他们并不打算将来升大学。而在事实上,当时美国几乎所有高中的课程都是为升入大学做准备的,尽管实际上只有1/6的高中毕业生能够进大学深造。 2、理论背景 泰勒从本世纪上半叶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杜威、桑戴克、贾德和波特等人的学说中寻找理论依据;从现代课程理论先驱博比特《课程》、《怎样编制课程》和查特斯《课程编制》的研究成果中继承有用部分;接受了系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训练,并创造性地将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课程理论,具有心理学基础。 3、实践背景 1930年,进步教育协会在年会上决定,要从根本上对美国中学课程进行尝试性的改革研究,1931年成立“学校与学院关系协调委员会”,300所大学和学院愿意参加此项研究。1933年,进步教育协会选取30所高中参加实验研究,这些高中级有机会自由编制课程,又同时不影响部分学生升入大学。300所大学和学院对参加实验研究中学的毕业生不进行入学考试,而是根据校长推荐和学校成绩记录。1934-1942年对30所实验中学进行的实验研究

地质地貌学实习报告

地质地貌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为了熟悉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各种结构、构造特征以及当地地质构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等各种地质地貌; 2、使我们进一步巩固地质地貌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把握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我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3、野外考察实习使我们对地质地貌学有一个感性直观地熟悉锻炼了我们探究的能力和野外勘查实验的能力。 4、通过对各种地质地貌的观察认知并了解典型的地质地貌特征能对野外的地质地貌构象作出基本的解释并能做出公道的推算当地的地质演变历史。 二、实习概况: 本次实习共五天: 5月9号--老师在教室给我们先容了我们本次实习的地点、实习目的及实习时应留意的事项并先容了古武当山、京娘湖、莲花洞各地区的自然地理让我们有个初步的了解并让我们课下多搜集这方面的资料。 5月10号--我们在莲花洞实习在这里形成了奇异的喀斯特的地貌。洞内可见石钟乳石柱在山顶可看到竹叶状灰石、鲕粒灰言冬在山下又有地下暗河。 5月11号--我们来到了京

娘湖熟悉并鉴别沉积岩的层理、层面结构老师并先容了河流的地质作用和河谷的形成。 5月12号--到达古武当山我们了解了片麻岩等岩石的结构、及构造特征和各种地质构造:褶皱构造、断层构造。 5月13号--回到学校把自己做的笔记进行了整理写完实习报告。 三、实习内容: 1、实习前的预备: 5月9号老师告诉我们要往武安实习实习地点有三个:莲花洞、京娘湖、古武当山。要熟悉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各种结构、构造特征以及当地地质构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等各种地质地貌比如:片麻岩、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等岩石的熟悉识别节理、断层层理、层面构造河谷发育及形成等。已让我们有目的的实习。实习时留意安全不能掉队一切活动应集体行动。 接着老师先容了古武当山、京娘湖、莲花洞各地区的自然地理让我们有个初步的了解并让我们课下多搜集这方面的资料。 ﹙1﹚地形地貌 区域位于太行山东麓南段西连太行山地东接华北平原为太行山与华北平原过渡带。西部、西北部和中部鼓山为陡峻的断块山地山峦起伏向东逐渐过渡为丘陵、平原。总的地势是西北、西部高东南、东部低。 ﹙2﹚莲花洞

地质地貌学复习资料

地质地貌学复习资料 1.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产状、成因及其变化和发展以及古生物、古气候 演化历史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地球(主要是岩石圈) 2.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和结构特征及其成因机制、分布和发展规律科学,所以地貌 学也叫地表形态学。地貌学的研究对象是地形。 3.地貌的成因:(1)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2)地貌形成的动力;(3)影响地貌形成发展 的因素。 4.地貌形成内外动力的关系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同时出现,彼此消长,互相影响,不能将地表形态的形成与发展视为某种单一的动力作用的结果。 在地貌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只是在某一时期的某一地区,可能某种动力作用占据主导地位,而另一种动力作用占据次要地位。 从地貌的长期发展来看,内力作用主要是形成地表的基本起伏、塑造地表的大型地貌骨架,作用结果趋向于增强地形差异;外力作用则是削高填低,其作用结果趋向于减弱或消除地表起伏的差异。 地貌的形成和发展是内、外力作用在特定的地质地理条件下共同产生的结果。这种内、外力的相互作用贯穿于地球形成以来的整个地史演化过程中。 由于地质地理条件的多样性和内外力作用的复杂性,地貌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是极为复杂的。 5.地质地貌学与水保的关系 6.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地核 7.1类质同像——组成矿物的离子被性质相近的离子所置换,而置换后矿物的晶体结构不变。 7.2同质异像——指同样的化学成分,在不同的外界条件(温度、压力和介质条件)下,结 晶出不同晶体结构和性质的矿物。 8. 解理:矿物在外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结晶方向破裂成光滑平面的性能。断口:矿物在外 力作用下沿任意方向断裂,同行是破裂面呈凹凸不平的表面。 9. 岩浆岩的分类: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盐、酸性岩。 10. 胶结作用:经压固后的沉积物仍有空隙,由胶结物质充真到空隙中,使沉积颗粒胶结在 一起变硬。胶结物坚硬程度:硅质>钙质>铁质>泥质(黏土质)。 11. 三大作用的关系:火山作用、侵入作用、变质作用。 12. 地层接触:整合接触是指当地壳处于相对稳定下降(或虽有上升,但未升出海面)情况 下,形成连续沉积的岩层,老岩层沉积在下,新岩层在上,不缺失岩层。不整合接触:1.平行不整合;2角度不整合。 13. 震级:表示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烈度:地震对地面和建筑物破坏程度。 14. 岩层产状:走向倾向倾角。 15. 褶皱构造:背斜、向斜。即褶曲的核部是老岩层,而两翼是新岩层,就是背斜;相反, 褶曲核部是新岩层,而两翼是老岩层,就是向斜。 16. 断裂构造:节理是岩石中没有明显位移断裂。节理分为剪节理和张节理。断层是当岩 层受力后,两侧岩层有显著位移的断裂。断层分为正断层(上盘相对向下滑动)和逆断层(上盘沿断层面向上滑动)。 17.风化作用是指出露地表的岩石受太阳辐射、温度变化、水和气体( 氧、二氧化碳等) 以及生物等的作用,其物理状态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的作用。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一、作者及内容简介 该书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及评价理论专家拉尔夫泰勒所著。泰勒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由于他对教育评价理论、课程理论的卓越贡献,又被誉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这本他在1949年出版的书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书中提出的“泰勒原理”被公认为课程开发原理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使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达到了新的历史阶段。 这本书原为泰勒授课时使用的讲义,主要围绕四个问题开始的,这四个问题是: 1.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 2.我们要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达成这些目标? 3.这些教育经验如何才能有效地加以组织? 4.我们如何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被实现? 本书一共5章,前四章分别针对这四个问题提供了一些研究方法,第五章介绍了学校教育人员如何从事课程编制工作。 二、主要内容 1.第一章 在第一章中,作者回答了他的第一个问题: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这部分主要论述了如何寻找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目标以及如何编写教育目标。 首先作者提出问题,教育目标是什么?对于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模糊不清,不易操作等问题,作者提出了从研究学习者本身、研究当代校外生活、从学科专家的建议三个方面来寻找教育目标。 从学习者本身出发就是要关注学生的需要,包括生理性需要、社会性需要和整体性需要。为了找到学生的需要,我们就要找出学生的现状。现状与公认的常模之间的差距就是需要。如果想要调查学生的需要,我们需要去学校进行全面调查,包括:健康、直接社会关系、社会公民关系、消费生活、职业生活、休闲生活等方面。然后将这些信息与一些理想模型进行对比,找到其中的差距,根据差距找出教育目标。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学生的兴趣进行调查。这是因为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我们还需要拟定一份学生兴趣的研究计划,可以通过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文献研究法搜集数据。但是单靠收集数据并不能自动地确定教育目标,这里面存在着种种困难和多种可能性。为了更好的诠释数据,就需要我们熟悉学生群体的资料,尽量全面地解释清楚他们的需要和兴趣,从中得到教育目标。 我们还需要从当代生活的研究中寻找教育目标。斯宾塞所写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篇论文中也是在试图解决这一问题,找出适合时代的教育目标。从当代生活中获得教育目标是有其逻辑的:1.因为当代生活复杂多变,我们的学生可能不需要浪费时间去学习那些50年前重要,而现在不需要的事物。例如现在的学生不需要学习怎样使用过时的计算机编程语言,那既浪费时间也不实用。2.与学习迁移理论有关,当学生发现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情境与学习时的情境相似时,他更有可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而且,他更容易发觉生活与现实之间的相似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生学习时提供更多的实例,使他能在日后有更多运用这

地质地貌学

绪论 1.地质学——是研究地球(主要是岩石圈)的物质组成、结构、产状、成因及其变化和发展以及古生物、古气候演化历史的一门学科 2.地质学研究对象:地球(主要是岩石圈) 3.地貌——地球表面有各种高低起伏的形体,如山地、丘陵、平原、盆地、河谷、冲沟等等,这些形体总称为地貌 4.地貌学——就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和结构特征及其成因机制、分布和发展规律科学,所以地貌学也叫地表形态学。 5.地貌学的研究对象是【地形】 6.地貌的基本要素:【地形面】、【地形线】、【地形点】 7.地貌形成答案原因(1)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2)地质构造[顺构造、逆构造](3)地貌形成的动力[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8.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关系 (1)内力作用主要是指由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引起的地壳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地震活动等(2)外力作用主要是指起源于太阳能、重力能和潮汐力影响而产生的冰川、水流、海浪、风和生物等的作用 (3)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同时出现,彼此消长,互相影响,不能将地表形态的形成与发展视为某种单一的动力作用的结果 (4)内力作用主要是形成地表的基本起伏、塑造地表的大型地貌骨架,作用结果趋向于增强地形差异;外力作用则是削高填低,其作用结果趋向于减弱或消除地表起伏的差异 第一章地球的基本知识 1.地球的圈层结构(1)外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2)内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2. 莫霍面出现的深度,全球平均为33Km,莫霍面之上称地壳;之下称地幔 3.古登堡面位于地下2898km深度。此界面之上到莫霍面称地幔。此界面之下到地心,称为地核。 4.地壳分两层:上层为硅铝层(花岗岩层)只有大陆有,大洋缺失,下层硅镁层(玄武岩层)大陆大洋都有 第二章矿物

地质地貌学知识点串讲

地貌学知识点串讲 一、掌握以下基本概念: 1.地貌学: 2.第四纪地质学: 3.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的关系如何?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1)从历史的角度看,二者脱胎于自然地理学和地质学,是从自然地理学和地质学种发展起来的,属于自然地理学和地质学二者之间的边缘学科。 (2)两者都以地表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其演变历史为研究对象,都是研究地表环境的重要学科。 (3)由于任何一种外力作用在塑造地貌形态的同时,也形成第四纪堆积物,因此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常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同一问题,研究结果互相补充,关系十分密切,都具有多种理论和应用实际价值。 4.第四纪分为四个时期,按时间先后顺序分别为(中文和代号):、 、、和。 5.简述第四纪沉积物基本特征? 6.第四纪沉积物成因标志:主要有、、三类。 7.地貌形态: 8.地貌形态测量指标:地貌形态测量是用数值表示地貌特征的一种定量方法。主要形态测量指标有、、。 9.形成地貌的内、外地质营力包括哪几个方面?各有什么影响? 10.巨型地貌(一级地貌)包括即地球上的和;大型地貌(二级地貌)包括和;中型地貌是大型地貌的一部分,主要包括、以及。 11.准平原:在山峦起伏的广大地区,经长期侵蚀剥蚀作用把地面夷平为起伏平缓的平原。 12.夷平面:各种夷平作用形成的陆地平面,经构造运动抬升后,其残迹也可见于高山峰顶或高原的顶部,称为夷平面。 13.山麓面:是干旱半干旱条件下,坡面洪流不断搬运风化碎屑而致山坡大体保持原有坡度平行后退,山体不断缩小时在山麓形成的大片基岩夷平地面,有时上覆一层较薄的第四纪松散堆积物。

14.地文期:区域地貌的发育分期,亦即地貌形成和发展的阶段与过程。 15.风化作用: 16.风化作用按性质分为、和三种类型。 17.根据风化作用进行的强弱和性质风化分为四个阶段:、 、、。 18.残积物: 19风化壳:残积物和土壤在大陆地壳表层构成一层不连续的薄壳,称之为风化壳。 20.残积物的岩性由、及组成。 21.残积物(风化壳)的类型主要有、、、 四种。 22.崩塌: 23.错落: 24.滑坡: 25.滑坡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 26.在滑坡发育过程中,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27.紊流: 28.层流: 29.横向环流的产生主要是和所致。 30.河谷横剖面形态的组成要素有、、组成。 31.河谷纵剖面: 32.河流侵蚀基准面:。 33.均夷河流: 34.河流均衡剖面: 35.河谷发展一般经历三个阶段:、、。 36.河谷按成因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36.河床按形态和弯曲度分为:、、、等类型 37.河床基岩经流水侵蚀而形成的地貌主要有:、、。 38.河床堆积地貌主要有:、、和等。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后感

一、介绍: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被誉为现代课程领域最有影响的理论构架,而作者泰勒更是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凝聚了泰勒的心血。在20世纪二十年代,当经济危机的阴云笼罩着美国,经济大萧条对学校课程提出了新的挑战。经济大萧条所引起的失业问题让劳动市场上的中学毕业生难有立足之地,加剧了教育与社会现实的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场对美国教育的实践产生重大影响的运动——“八年研究”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八年研究”对泰勒影响很大,也正是在这场实践中泰勒的课程原理逐渐形成,并运用于指导实践中去。 据泰勒的回忆,这本书最初是诞生于“八年研究”一次午餐的餐巾纸上。当然,这并不会消减这本书的价值,实践证明,这本书不仅推进了美国教育发展,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其他国家课程编制。如今课程改革的春风正席卷着中国教育,这本书一定能为我们提供许多有益的参考。 二:解读《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是围绕着四个问题展开研究的: (一):学校应达到何种教育目标(确定目标) 针对第一个问题,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这也就是我们说的确定目标问题: 首先,学校教育目标的制定绝不能仅仅依靠任何一个单一的信息来源,而是应当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泰勒认为主要应当分析的三种来源包括学习者本身、当代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科专家的建议。其中,尤以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最为重要,包括需要和兴趣两个方面。这里的“需要”指的是对照学生现状与公认的常模后发现的差异,是教育者期待通过教育活动的实施给学生行为带来的改变。 其次,通过分析上述三个来源所得出的教育目标必定数量繁多,甚至还有可能在内部存在一些冲突和矛盾,因此需要哲学和学习心理学这两道筛子来筛选。学校教育哲学和社会哲学的过滤将确保目标的一致性和合理性;对学习心理学的关注则考量目标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选择有高度准确性、适切性的目标。 最后,还要用有利于选择学习经验和指导教学的形式来陈述一系列的目标。泰勒在书中分析了已有的几种目标陈述的形式和分别存在的弊端,由于一个阐述清晰的目标具有行为和内容两个方面的维度,泰勒着重介绍、推荐了利用二维表格进行目标表述的方法。泰勒认为,二维表格能直观清晰地呈现目标的行为和内容,有助于开展课程编制和教学实施的后续工作。 (二):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选择经验) 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选择可能有助于达到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 首先,“学习经验”的含义是指学习者与他对作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 泰勒提出选择学习经验的有五条一般原则: 1、为了达到某一目标,学生必须实践这个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 2、必须使学生由于实践教育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而获得满足感。 3、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 4、有许多特定的经验可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 5、同样的学习经验往往会产生几种不同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