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灭火设计资料.

气体灭火设计资料.
气体灭火设计资料.

ZHG

柜式七氟丙烷(HFC-227ea)气体灭火装置产品说明书

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一、装置简介和工作原理 (2)

二、装置基本性能参数 (6)

三、装置选用方法 (7)

四、装置组成 (10)

五、安装 (11)

六、灭火剂设置用量计算 (13)

七、装置使用方法 (15)

八、装置的检查和维护 (17)

九、注意事项 (19)

一装置简介和工作原理

●装置简介

柜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以“洁净气体”七氟丙烷作为灭火剂,灭火机理是通过惰化火焰中的活性自由基,实现断链灭火。七氟丙烷的特点是:无色无味、清洁、不导电、毒性低、灭火效率高、不污染被保护对象,特别是对大气臭氧层无任何破坏作用。在第一代的哈龙替代物中,七氟丙烷的综合性能最好。

本公司生产的柜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是一种无管网灭火设备,具有轻便、可移动、安装灵活的特点,外表美观,不破坏防护区内的整洁。灭火剂无管路损失,当火灾发生时,本装置可直接向防护区喷射灭火剂,因此灭火效率高、速度快。

本公司目前的柜式装置系列产品中,既有将报警灭火控制器安装在柜体上的产品,也可将报警灭火控制器安装在防护区外,供用户灵活选用。

●适用范围

本柜式装置不用设置专用的瓶组间,整个柜体设置在防护区内,适用于计算机房、档案馆、贵重物品库、通讯机房等空间较小的防护区,几台柜式装置联用也可保护较大的保护区。当建筑物内无法设置专用的瓶组间,或虽然有瓶组间,但输送距离较远,不能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或防护区内不便安装系统管网时,可使用本装置。

●对防护区的要求

1、防护区的最低环境温度不应低于0℃.

2、防护区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均不应低于0.5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

于0.25h。

3、防护区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不宜低于1.2kPa。

4、防护区灭火时应保持封闭条件,除泄压口以外的开口,以及用于该防护区的

通风机和通风管道中的防火阀,在喷放七氟丙烷前,应做到关闭。

●产品特点

本公司精心研制开发的ZHG系列柜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设计合理、先进,关键部位采用新材料,产品性能可靠,其主要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各项指标均符合经国家固定灭火系统技术委员会审查的Q/HSB08-2005《柜式七氟丙烷(HFC—227ea)气体灭火装置》标准的要求。系统中的启动管路上安装有本公司研制的低泄高密阀,能有效防止由于启动装置慢性泄漏引起的系统误喷,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柜式装置工作原理图见图1

1.紧急启停按钮

2.放气指示灯

3.光报警器

4.声报警器

5电气控制线路 6.火灾探测器7.喷嘴8.信号反馈装置9.集流管10.灭火剂管路单向阀11.压力软管12.灭火剂容器阀13.机械应急启动把手14.柜体15.灭火剂储存容器16.启动管路17.启动装置18.报警灭火控制器

图1 柜式装置工作原理图

灭火装置动作程序图

图2 灭火装置动作控制程序图

选用本柜式装置时,应确定该保护区的保护对象,计算出防护区的净容积,即可从以下表格选出所需的装置型号和应该充装的灭火剂量。

表2 通讯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为8%)

表3 油浸变压器、带油开关的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为8.3%)

表4 图书、档案、票据和文物资料库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为10%)

ZHG系列柜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为独立的全淹没灭火系统,其中的ZHG(B)型装置的报警灭火控制器安装在柜体上。

图3 ZHG(B)系列型号的装置

图4 ZHG系列型号的装置

●本装置的安装场所应符合下列要求:

(1)环境温度为0〇C~50〇C,且干燥、通风良好;

(2)空气中不得含有易爆、导电尘埃及腐蚀部件的有害物质,否则必须予以保护,装置不得受到震动和冲击;

(3)整个柜体必须能安装平稳,不允许倾斜;

(4)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100m2,容积不宜大于3003m;

(5)防护区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均不应低于0.5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

(6)防护区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不宜低于1.2kPa;

(7)防护区灭火时应保持封闭条件,除泄压口以外的开口,以及用于该防护区的通风机和通风管道中的防火阀,在喷放七氟丙烷之前,应做到关闭;(8)防护区的泄压口宜设在外墙上,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泄压口的面积应该根据相关的标准进行计算;

(9)当设有外开弹性闭门器或弹簧门时,如果其开口面积不小于泄压口计算面积,不须另设泄压口。

●安装在防护区里的位置应选择能避免接近热源和太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并靠近墙体安装。喷嘴的喷射方向应朝防护区

●本装置安装时,应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1)按照选定的位置将柜体安放平稳;

(2)将灭火剂瓶组放入柜内,并用固定抱卡和螺栓螺母固定在柜体上;

(3)将管路安装在柜体内的顶部,并用固定抱卡和螺母固定在柜体的顶部;(4)安装喷嘴管路、管件和喷嘴、喷嘴罩,注意应将喷嘴罩用固定螺母固定;(5)安装压力信号反馈装置,安装位置在弯头上;

(6)安装启动瓶,用抱卡和螺栓螺母将启动瓶固定在柜体的内侧面;

(7)安装启动管路和管件;

(8)检查各个安装连接部位,必须保证固定牢固,管路连接处密封良好。

●装两个灭火剂容器的柜式装置安装时可参照图5进行。

图5 柜式装置装配图

六灭火剂设置用量计算

1、设计标准

(1) NFPA2001《洁净气体灭火剂灭火系统》

(2) 广东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J15—23—1999 《七氟丙烷(HFC-227ea )洁

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3) ISO/CD14520-15(1997年第3版)《气体灭火系统—物理性能和系统设计》 2、设计条件

(1) 保护区的尺寸; (2) 保护对象;

(3) 保护区的最低、最高温度; (4) 保护区的海拔高度; 3、灭火剂设计用量计算 (1) 按公式计算

)

100(C C

S V K

W -?= 式中 W:灭火剂设计用量(kg )

V:保护区净容积(m 3) S:七氟丙烷蒸汽比容(m 3/kg )

S =0.1269+0.000513t ,式中t =保护区的最低温度(℃) C:设计浓度(%) K:海拔高度修正系数

(2) 设计用量也可以根据表格查取,并用海拔高度修正系数修正。 4、灭火剂储存容器内的剩余量

每只灭火剂储存容器内的喷放剩余量按2.0kg 计算。 5、灭火剂设置用量

灭火剂设置用量=灭火剂设计用量+瓶组数×2.0

表5 保护区单位体积的灭火剂用量(kg/m3)

表6 海拔高度修正系数

七装置使用方法

●装置安装竣工后,需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该装置的启动方式为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手动控制三种。一般情况下应使用手动控制,在保护区无人的情况下可以转换为自动控制,当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不能执行时,应采用机械应急手动控制。

●自动控制:将控制盘上控制方式选择键拨到“自动”位置,灭火系统处于自动控制状态。当保护区域发生火情,火灾探测器发出火灾信号,报警控制器立即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控制盘接受到两个独立的火灾报警信号,发出联动指令,关闭联动设备,经过30秒延时,发出灭火指令,打开电磁阀释放启动气体,启动气体通过启动管路打开灭火剂容器阀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

●(电气)手动控制:将控制盘上控制方式选择键拨到“手动”位置,灭火系统处于手动控制状态。当一保护区域发生火情,可按下手动控制盒或控制盘上的启动按钮即可按规定程序启动灭火系统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在自动控制状态,仍可实现(电气)手动控制。

●机械应急手动控制:当一保护区域发生火情,灭火控制器不能发出灭火指令时,应立即通知所有人员撤离现场,关闭联动设备,然后拨出电磁阀上的安全卡套,压下圆头把手打开电磁阀,释放启动气体,即可打开容器阀,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如果此时遇上电磁阀维修或启动钢瓶充换启动气体或其它原因不能开启容器阀时,应拉下灭火剂容器阀上的机械应急启动把手打开容器阀,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

●当发出火情警报,在延时时间内却发现情况变化不需启动灭火系统进行灭火时,可按下手动控制盒或控制盘上的紧急停止按钮,即可停止灭火控制器灭火指令的发出。

八装置的检查和维护

●本装置是一种高效灭火装置,自动化程度高、密封要求严。为了确保工作的可靠性,应由经过专门培训并经考试合格的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和维护。

●本装置应按规定建立完善维护保养制度,制订操作规程。对本装置的定期检查,应做好记录,记录由检查人员签字后归档保存,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

●每月应对本装置进行两次检查,检查内容及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储存容器、容器阀、启动装置、灭火剂输送管路与喷嘴等全部装置部件进行外观检查,装置部件应无碰撞变形及其它机械性损伤,表面应无锈蚀,保护涂层应完好,铭牌应清晰,手动操作装置的铅封和安全标志应完整。

(2)每个灭火剂储瓶内灭火剂的压力指示值应在绿色区域内。

(3)启动瓶氮气的压力指示值应在5MPa以上。

●每年应对本装置进行两次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和要求除按月检规定的检查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护区的开口情况、防护区的用途及可燃物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应符合原设计规定。

(2)压力软管,应无变形、裂纹及老化现象。

(3)喷嘴孔口应无堵塞。

(4)灭火剂的输送管道无损伤与堵塞现象。

(5)对防护区进行一次模拟自动启动试验,如有不合格项目,则应对防护区进行一次模拟喷气试验。

(6)用标准压力显示器检验储瓶内压力和检漏用压力显示器的准确性。

●每五年应对本装置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和要求除按月检及年检规定的检查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阀件及启动瓶组件进行拆洗重装,重新试验。

(2)对全系统重新进行调试。

●本装置灭火使用后,应使下列各部件的零件复位,方可继续使用:

(1)控制盘复位(详见电气使用说明书);

(2)电磁阀更换新膜片,恢复原工作状态;

(3)启动钢瓶重新充装启动气体,充装压力6MPa;

(4)使容器阀恢复原工作状态;

(5)按设计要求重新充装灭火剂;

(6)所有拆卸过的管路,必须安装正确。

●检查、维护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如需协助解决,使用单位可电话或传真通知我公司。

九注意事项

●装置喷射灭火剂前,所有人员必须在延时期内撤离火情现场,灭火完毕后,必须首先启动风机,将废气排出后,工作人员方可进入现场。

●启动瓶、储瓶在运输过程中,应轻装轻卸,防止碰撞、倒置,整个装置应避免接近热源,避免太阳光直接照射。

●更换新的膜片必须由我公司供应,不得随意用未经试验的膜片代用。

●在日常维护、保养或进行周期检查时应严格按照操作程序,确保防止灭火剂误喷。

●拆装过程中应避免碰伤表面而影响外观。

●无关人员切勿乱摸乱动本装置的零部件,以免发生意外。

1 前言

●感谢贵单位选用了本公司生产的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

该系统到交付使用已经历了下列程序:

1、参照美国消防标准NFPA2001《洁净气体灭火剂灭火系统》设计规

范和广东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七氟丙烷

(HFC-227ea)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要求进行工程设计。

气体灭火设计方案详细案例教案

气体灭火设计方案详细案例 “我们经常会遇到做个《气体灭火设计方案》给到客户-业主、甲方、总包审核、沟通、商讨确认方案的可行性等,从而进入施工阶段”本文以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做个详细案例供大家参考!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某商业大厦地下二层气体消防工程,首先明确建筑物本身的建筑特点和功能特点,了解该建筑地下二层的防火工程设计中其它专业的设施及对消防专业的设计要求,然后根据有关规范对建筑物定性,确定系统的总体结构。按照气体灭火设计规范,该楼层配电房、发电机房、油库不能应用水喷淋灭火系统,因此选用气体灭火系统方案,以确保消防灭火的可靠性 第二部分:地下二层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2006 年版; 2、《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3、《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3-2007); 4、甲方提供的相关图纸及资料; 5、设备生产厂家提供的相关图纸及资料。 二、设计原则 1、该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按整体建筑同一时间内发生一次火灾考虑。 2、气体灭火系统采用全淹没保护形式,用组合分配系统对各防护区进行保护。 设计灭火浓度:按保护对象定为9%。 系统额定增压压力:4.2Mpa(表压) 防护区最低环境温度:20 °C。

三、系统设计: 采用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组合分配系统;系统设计技术参数及详细计算过程见《设计计算书》。 四、系统启动方式: 控制系统有以下三种启动方式:自动控制、手动控制(手操电动)、紧急机械控制;在有人值班时可采用手动控制形式,在手动/ 自动控制故障时采用机械应急控制方式。 1、自动控制方式 控制系统处于自动状态时,系统自动完成火灾探测、报警、联动控制及灭火整个过程。动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防护区内的一组探测回路探测到火灾信号后,控制盘启动防护区外的警铃,同时控制盘向数据中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提供火灾预报警信号。 第二步:同一防护内的另一组探测回路探测到火灾信号后,控制盘启动防护区内的声光报警器,通知区内工作人员迅速撤离防护区至安全地点,区外的人员切勿进入防护区。同时向数据中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提供火灾确认信号并进入延时状态(0--30 秒可调); 在延时过程中,控制盘输出有源信号启动该区所对应的选择阀并同时关闭防护区防火阀、空调、排风扇等设备,如在延时阶段发现是系统误动作或防护区内确有火灾发生但仅使用手提式灭火器和其他移动式灭火设备即可扑灭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可按下设在防护区门外的紧急停止按钮以停止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的启动;如需继续启动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则只需将手/ 自动转换开关切换为自动或按下紧急启动按钮即可完成七氟丙烷系统的喷放过程。 第三步:30秒延时结束后,控制盘输出有源信号启动防护区对应的启动钢瓶的电磁阀,气体灭火系统启动,气体通过管网进入防护区。此时,管路上压力开关的触点开关动作并将气体释放的信号传至数据中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控制盘,由控制盘启动防护区外的气体释放指示灯箱。 防护区内的声光报警器以及气体释放指示灯箱在灭火期间将一直工作,警告所有人员不得进入防护区,直至确认火灾已经扑灭,系统复位。

气体灭火系统介绍

气体灭火系统介绍 七氟丙烷(HFC-227ea)柜式灭火装置 将七氟丙烷(HFC-227ea)贮存装置和喷头等部件组装成套的预制灭火装置,可直接放置于被保护的房间内。七氟丙烷柜式灭火装置具有无需另设气瓶间、无需安装管网、可移动、占地少、方便安装使用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发电机房、通讯基站、主机房等面积较小的场所。

*注:适用于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8%。 七氟丙烷(HFC-227ea)气体灭火系统 1.概述: 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剂具有清洁、低毒、良好电绝缘性、灭火效率高、不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特点,是替代卤代烷灭火剂的洁净气体中的较优者。 七氟丙烷对臭氧层的耗损潜能值ODP=0,温室效应潜能值GWP=0.6,大气中存留寿命ALT=31年,灭火剂毒性-“未观察到不良反应浓度”NOAEL =9%,灭火设计基本浓度C=8%,以化学灭火方式为主。作为卤代烷的较理想的替代物,七氟丙烷按照毒性指标可作为全淹没灭火系统适用于有人区域,可用于保护经常有人工作或停留的场所。目前,在国际上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用以替代卤代烷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多,从应用经验中表明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能有效达到预期的保护目的。 2.适用范围: 七氟丙烷灭火剂具有良好的清洁性—-在大气中完全汽化不留残渣、良好的气相电绝缘性,适用于以全淹没灭火方式扑救电气火灾、

液体火灾或可熔固体火灾、固体表面火灾、灭火前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保护计算机房、通讯机房、变配电室、精密仪器室、发电机房、油库、化学易燃品库房及图书库、资料库、档案库、金库等场所。本公司生产的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结构合理、动作可靠,已广泛应用于电子计算机房、档案馆、程控交换机房、电视广播中心及金融机构、政府机关等重要场所。 按照设计规范,用于需不间断保护的防护区的灭火系统和超过8个防护区组合成的组合分配系统,应设七氟丙烷备用量,备用量应按原设置用量的100%确定。可见,对于超过4个被保护对象的情况,选用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可能较经济合理。 3.产品特点: 储存装置密封性能优异。灭火剂储存装置的容器阀采用反向压迫式活塞结构,密封圈选用优质材料精加工而成,密封效果理想。 电磁驱动准确可靠。电磁驱动装置的阀门设计精巧,驱动电流小,动作灵活可靠。 锁定机构防止误动作。储存装置和驱动装置均设有锁定机构,防止在运输过程误动作。 压力表开关。灭火剂储存装置和电磁驱动装置上设有压力表开关,可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撞坏压力表而造成泄漏。 选择阀结构设计合理。确保先打开选择阀再打开储存装置释放灭火剂。 机械手动启动。电磁驱动装置、选择阀及灭火剂储存装置均可手动启动,安全可靠。 规格形式多样。储存钢瓶有40L、70L、100L、120L、150L、180L六种规格,悬挂式装置有14L、20L、30L、40L、50L、60L 五种规格。结构形式有单元独立系统、组合分配系统、主备转换系统、柜式装置、悬挂式装置等,完全能满足各种设计方案的要求。 系统结构合理。系统各部件的安装布置合理简练,方便维修、检查和操作。 工艺成熟,质量保证。产品投产多年、工艺成熟,ISO9001:2000质量体系及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承保产品责任险,为广大用户提供最贴心的产品质量保证。

气体灭火资料

1 前言 ●感谢贵单位选用了本公司生产的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 该系统到交付使用已经历了下列程序: 1、参照美国消防标准NFPA2001《洁净气体灭火剂灭火系统》设计规 范和广东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七氟丙烷 (HFC-227ea)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要求进行工程设计。 2、根据经国家固定灭火系统标准审查委员会审查的Q/HSB07-2001《七 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和ISO/CD14520-15(1997年第3版)《气体 灭火系统—物理性能和系统设计》国际标准的指标和要求组织生产 和检验。 3、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灭火控制系统组成完整的自动灭火系统。 4、具备气体灭火系统施工资质单位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5、灭火系统安装工程检验测试合格。 6、系统安装工程竣工验收合格。 ●以上每一程序均有书面资料,使用单位应妥善保存,管理人员应熟 悉这些资料,并认真阅读说明书。 ●一个好的产品需要有一个好的用户,有一个好的维护和保养。贵单 位在维护保养中有困难,本公司将为您提供满意的服务。 2灭火系统简介

●灭火特点 1)保护环境。七氟丙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其臭氧耗损潜能值 (ODP)为零,在ISO认可的洁净气体灭火剂中,其洁净性最好,具有清洁、低毒、电绝缘性能好、灭火效率高的特点。 2)保护生命安全。七氟丙烷的未观察到不良反应浓度NOAEL值为9%, 而一般七氟丙烷的灭火设计浓度为10%以下,对人体基本无害。 ●灭火机理 通过惰化火焰中的活性自由基,实现断链灭火。 ●适用范围 A类——固体表面火灾;B类——易燃液体火灾,包括一定量的庚烷火灾;C类——电气设备火灾,主要用于电子计算机房、电信通讯设备、过程控制中心、贵重的工业设备、图书馆、博物馆及艺术馆、机器人、洁净室、消声室、应急电力设施、易燃液体储存区、也可用于生产作业火灾危险场所,如喷漆生产线,电器老化间、轧制机、印刷机、油开关、油浸变压器、浸渍槽、熔化槽、大型发电机、烘干设备、水泥生产流程中的煤粉仓、以及船舶机舱、货舱等。 ●产品特点 本公司精心研制开发的ZH系列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设计合理、先进,关键部位采用新材料,产品性能可靠,其主要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各项指标均符合经国家固定灭火系统技术委员会审查的Q/HSB07-2001《七氟丙烷(HFC—227ea)洁净气体灭火系统》的标准要求。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项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方案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项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方案 1.1 概述 AAAAAA数据中心机房的机房区采用气体消防;气体灭火系统采用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系统具有自动、手动及机械应急启动三种控制方式。并与配电柜、新风和排风系统联动。 1.2 建设目标 ?当火灾发生时迅速将火扑灭,保障机房设备及人员的安全; ?灭火时不能对机房设备产生破坏作用,将火灾损失减到最小; ?保障工作人员在消防系统启动时的安全,既气体毒性要最小; 1.3 解决方案分析 为保护一些不能用水扑救部位的避免火灾损失,广泛使用了气体消防。如证券、基金公司机房、电信机房、广播电视设备、发电机房等场所。气体灭火系统包括卤代烷(如七氟丙烷)、二氧化碳、惰性气体及烟雾灭火系统。 其中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以其环保性、低毒性在计算机

机房灭火系统中广泛采用。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在应用方式上可分为管网式和无管网式,下面我们就这二种应用形式进行分析。 1.4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的特点 ?灭火剂七氟丙烷HFC227ea的化学分子式为CF3CHFCF3。?保护环境。七氟丙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其臭氧耗损潜能值(ODP)为零,在ISO认可的洁净气体灭火剂中,其洁净性最好,具有清洁、低毒、电绝缘性能好、灭火效率高的特点。 ?保护生命安全。七氟丙烷的未观察到不良反应浓度NOAEL值为9%,而一般七氟丙烷的灭火设计浓度为10%以下,对人体基本无害。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可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a)电气火灾; b)液体火灾或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c)固体表面火灾; d)灭火前应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1.4.1管网式灭火系统 当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大于500m2;容积不大于2000m3时采用管网式灭火系统;

2021版气体灭火的一般规定

2021版气体灭火的一般规定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537

2021版气体灭火的一般规定 1、采用气体灭火系统保护的防护区,其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应根据防护区内可燃物相应的灭火设计难度或惰化设计浓度经过计算确定。 2、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惰化设计浓度;无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和固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灭火设计浓度。 3、几种可燃物共存或混合时,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应按其中最大的灭火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确定 4、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护区采用组合分配系统时,一个组合分配系统所保护的防护区不应超过8个。 5、组合分配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应按储存量最大的防护区确

定。 6、灭火系统灭火剂的储存量,应为防护区的设计用量、储存容器内的灭火剂剩余量和管网内的灭火剂剩余量之和。 7、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72小时内不能重新充装恢复工作的。应按系统原储存量的100%设置用量。 8、灭火系统的设计温度。应采用20℃。 9、同一集流管上的储存容器,其规格,充压压力和充装量应相同。 10、同一防护区,当设计两套或三套管网时,集流管可分别设置,系统启动装置必须共用。各管网上喷头流量均按同一灭火设计浓度、同一喷放时间进行设计。 11、管网上不应采用四通管件进行分流。 12、喷头的保护高度和保护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A、最大保护高度不宜大于6.5米; B、最小保护高度不应小于0.3米; C、喷头安装高度小于1.5米时,保护半径不宜大于4.5米;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施工方案

. 华电科学研究院科研二号楼消防工程二层发实验室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 施工方案 杭州恒基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2014年11月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施工方案 目录 一、概述 3 二、施工依据 3 三、施工组织结构 4 四、气体灭火系统施工 5 五、火灾自动报警及其联动系统施工 13 六、安全措施 18 七、文明施工 20 八、成品保护 20 九、降低成本技术措施 21

一、工程概况: 2.2 本工程由综合楼、科研1号、科研2号楼、科研3号楼、综合楼、园区食堂、实验平台组成。科研2号楼、科研3号楼。建筑面积为7477m2,地上四层,计高20m.科研1号楼建筑面积2535m2,,地上四层局部三层,计高14.4m.宿舍建筑面积3138m2,地上六层,计高15.7m.食堂建筑面积616m2,计高5.7m。试验平台建筑面积3544m2,,地上一层,计高4m. 本工程二层共设有一套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均设有一个气瓶间。 二、施工依据: 1、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 2、有关规范和规定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9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3、相关厂家的《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手册》 三、施工组织结构

四、气体灭火系统施工 4.1施工准备 4.1.1熟读图纸及主要组件的使用、维护说明书;充分了解产品的结构、技术参数、安装的特殊要求、维护方法与要求。 4.1.2对系统所用设备和材料必须有检验报告和合格证明。如储罐、压力控制监视报警系统、安全阀、压力开关、主控阀、选择阀、单向阀、喷嘴等,必须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检验合格报告。而对集流管与管道附件则应有制造单位出具的检验合格报告,其中包括水压强度试验,气压严密性试验等;对灭火剂输送管道应有相应规格的材质证明,认真填写“钢管检查验收记录”,对安全阀上的安全膜片、膜片密封式容器阀上的密封膜片,可抽样检验,此类产品必须有生产厂出具的同批产品的检验报告和合格证。 4.1.3机具准备 4.2施工方法和技术质量要求

管网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的使用维护方法

1.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的详细介绍

1.6.灭火系统主要部件 1.6.1容器 1.储存灭火剂容器 混合气体储存容器为高压焊接钢瓶,用于储存七氟丙烷灭火剂。结构见图4。 技术参数: 型号:JP-70,JP-90 材料:16MnR 公称工作压力:5.0MPa 钢瓶容积:70L,90L 钢瓶重量:71.6kg,83.6kg 充装介质:七氟丙烷 最大充装压力:2.5MPa(20℃) 4.2MPa(20℃) 高度:930mm,1135mm 直径:Φ362mm 图4 灭火剂容器 2.储存启动气体容器 启动气体储存容器为高压无缝钢瓶,用以储存启动气体N2。结构见图5。 技术参数: 材料:45 工作压力:15MPa 试验压力:22.5MPa 充装介质:N2 最大充装压力:6MPa(20℃) 高度:200mm 直径:Φ81mm 图5 启动气体容器 1.6.2容器阀

1. 灭火剂容器阀 灭火剂容器阀装于灭火剂储存容器上,具有封存、释放、充装、超压排放、检漏等功能。结构见图6。 技术参数: 型号:HRF32/2.5,HRF32/4.2 工作压力:2.5 MPa ,4.2MPa(20℃) 强度试验压力:5.1 MPa ,7.95MPa 公称通径:32mm 手动开启力:≤150N 手动开启行程:≤300mm 气动开启力:≤1.0MPa 安全泄压装置动作压力:4.25±0.21MPa 6.63±0.33MPa 检漏装置:七氟丙烷专用压力显示器 图6 灭火剂容器阀 2. 启动气体容器阀 启动气体容器阀装于启动气体容器上,具有封存、释放、充装、检漏等功能。结构见图7。 技术参数: 型号:ECF6/6 工作压力:6MPa (20℃) 强度试验压力:9.9MPa 公称通径:6mm 检漏装置:压力显示器 图7 启动气体容器阀 1.6.3单向阀 1. 灭火剂管路单向阀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 条文说明

目录 1. 总则 (39) 2. 术语与符号 (41) 2.1 术语 (41) 3. 设计要求 (42) 3.1 一般规定 (42) 3.2 系统设置 (45) 3.3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48) 3.4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 (62) 3.5 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 (68) 4. 系统组件 (69) 4.1 一般规定 (69) 5. 操作与控制 (70) 6. 安全要求 (71)

1. 总则 1.0.1 本条阐明本《规》是为了合理地设计气体灭火系统,使之有效地达到扑灭火灾,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目的。1.0.2 本《规》属于工程建设规标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任务是解决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中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有关设置气体全淹没灭火系统的消防设计问题。 气体灭火系统的设置部位,应根据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等其它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及消防监督部门针对保护场所的火灾特点、财产价值、重要程度等所作出的有关要求确定。 当今,国际上已开发出化学合成类及惰性气体类等多种替代哈龙的气体灭火剂。其中七氟丙烷及IG541混合气体灭火剂在我国哈龙替代气体灭火系统中应用较广,且已应用多年,有较好的效果,积累了一定经验。七氟丙烷是目前替代物中效果较好的产品。其对臭氧层的耗损潜能值ODP=0,温室效应潜能值GWP=0.6,大气中存留寿命ALT=31(年),灭火剂毒性——无毒性反应浓度NOAEL=9%,灭火设计基本浓度C=8%,具有良好的清洁性——在大气中完全汽化不留残渣、良好的气相电绝缘性及良好的适用于灭火系统使用的物理性能,自20世纪90年代初,工业发达国家首选用其替代哈龙灭火系统并取得成功。IG541灭火剂由N2、Ar、CO2三种惰性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其ODP=0,使用后以其原有成分回归自然,灭火设计浓度一般在37%~43%之间,在此浓度人员短时间停留不会造成生理影响。系统压源高,管网可布置较远。1994年1月美国率先制定出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标准(NFPA200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亦制订了国际标准《洁净气体灭火剂一物理性能和灭火系统设计》(ISO14520)。应用实践表明,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和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均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保护目的。 热气溶胶灭火技术是由我国消防科研人员于20世纪六十年代首先提出的,自90年代中期始,热气溶胶产品作为哈龙替代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得到了大量使用。基于以下考虑,将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列入本《规》:

气体消防灭火系统方案

气体消防灭火系统 方案

气体消防灭火系统 6.1. 方案简述 (2) 6.2. 前提条件 (3) 6.3. 系统方案设计 (3) 6.4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介绍 (4) 6.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介绍 (10) 6.1. 方案简述 *****机房工程主要是由主机房、操作间及配电机房组成。机房设计吊顶高度 2.8米,活动地板高度0.3米,机房设计净高 2.5米。 本次消防自控系统工程由两部分组成: 主机房:采用七氟丙烷无管网单元独立自动灭火系统方式,机房消防自控系统分为一个相互独立的保护区; 操作间:配置手持式干粉灭火装置和二氧化碳灭火器。 配电机房:采用七氟丙烷无管网单元独立自动灭火系统方

式,机房消防自控系统分为一个相互独立的保护区; 七氟丙烷组合分配灭火系统特点: ?灭火力强,灭火时间短,能灭A、B、C型火灾; ?灭火后无污染、腐蚀作用,不导电没有残留物,对臭氧层无破坏; ?低浓度灭火,液态储存,药剂占地面积小; ?毒性低,能够应用于有人值守场所; ?系统具有扩展性。 6.2. 前提条件 ?消防报警控制器安装在本层过道 ?大楼消防电源已具备 6.3. 系统方案设计 本系统设计采用七氟丙烷柜式气体灭火系统。 当前气体消防主流产品有:CO2自动灭火系统、卤代烷1301自动灭火系统、INERGEN(烟烙尽)、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 CO2是一种适用于计算机机房的灭火剂,但CO2一般只能适用于那些无人值守或较少时间有人在内的机房。 卤代烷1301有一定毒性,但其对大气臭氧层有破坏作用,成为一种被逐渐淘汰的产品。 INERGEN(烟烙尽)是一种比较新的气体灭火剂,但由于当前主要依靠国外技术,投资量大,维护费用高,还未普及推广使

机房气体灭火系统解决设计方案

通信机房气体灭火系统解决方案 一、机房火灾危险主要因素 (1)机房电气的消防安全,必须在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但是就目前机房建设而言,许多项目业主都以总包的形式包给专业的机房建设公司,合同中涵盖所有装修、主设备、软件以及消防设施,基本达到交钥匙工程,业主对消防的要求基本上是“消防部门验收过关,万事大吉!”,这种消防观念基本上是停留在被动消费层面,我国的消防管理力量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是非常薄弱的,消防部门不可能每个工程都监管的无懈可击。利润最大化驱使消防投入在总包合同中艰难前进,投资不足这只是其一; 其二,机房主设备大多数是高精尖设备,但消防设施还停留在“通过验收就行!”的层面,使损失减少到最小可能是每个消防设计人员最想达到的设计境界,目前市场上的不少消防产品可以做到,但大家一提到此问题立刻出现一个问题:钱不够!;其三,机房建设公司在计算机和装修方面是很专业的,但对消防应用科学都很陌生,往往在估计投资时过于克扣,使得很多项目估价不足,机房建设公司应该与消防公司经常进行交流,并确定三到四家消防和作单位进行长期合作,这样一来可以降低造价而提高消防工程的性能。 (2)电气线路短路、过载、接触电阻过大等引发火灾事故; (3)静电产生火灾。通信设备的运行及工作人员所穿的衣服等都能产生静电。如果电信机房接地处理不当,产生的静电负荷不能很快导人大地而是越积越多,一旦形成高电位,就会发生静电导电现象,产生火花并引燃周围可燃物发生火灾; (4)雷击等强电侵入导致火灾。雷电放电时所产生的电效应,能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足以烧毁电力线路和设备,引发绝缘击穿,发生短路引发火灾。雷电放电时所产生的热效应、静电感应以及电磁感应都可能引发火灾;

气体灭火设计方案详细案例

气体灭火设计方案详细案例 QQ空间发表日期:2013-10-08 14:45:58 浏览次数:2231 “我们经常会遇到做个《气体灭火设计方案》给到客户-业主、甲方、总包审核、沟通、商讨确认方案的可行性等,从而进入施工阶段”本文以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做个详细案例供大家参考!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某商业大厦地下二层气体消防工程,首先明确建筑物本身的建筑特点和功能特点,了解该建筑地下二层的防火工程设计中其它专业的设施及对消防专业的设计要求,然后根据有关规范对建筑物定性,确定系统的总体结构。按照气体灭火设计规范,该楼层配电房、发电机房、油库不能应用水喷淋灭火系统,因此选用气体灭火系统方案,以确保消防灭火的可靠性 第二部分:地下二层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006年版; 2、《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3、《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 4、甲方提供的相关图纸及资料; 5、设备生产厂家提供的相关图纸及资料。 二、设计原则 1、该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按整体建筑同一时间内发生一次火灾考虑。 2、气体灭火系统采用全淹没保护形式,用组合分配系统对各防护区进行保护。 设计灭火浓度:按保护对象定为9%。 系统额定增压压力:4.2Mpa(表压) 防护区最低环境温度:20℃。 三、系统设计: 采用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组合分配系统;系统设计技术参数及详细计算过程见《设计计算书》。 四、系统启动方式: 控制系统有以下三种启动方式:自动控制、手动控制(手操电动)、紧急机械控制;在有人值班时可采用手动控制形式,在手动/自动控制故障时采用机械应急控制方式。 1、自动控制方式

气体灭火施工组织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 第二部分施工组织设计 第三部分施工程序 第四部分关键工程施工方案 第五部分工期目标和保证措施 第六部分质量目标、管理制度、方法、措施第七部分施工安全消防管理制度及措施 第八部分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第九部分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第十部分施工机具和技术装备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本工程为安徽皖能集团有限公司能源大厦三层网络机房、UPS室和管理间;八层、十三层档案室安装固定式EBM气溶胶自动灭火系统工程。 (二)主要工程内容 EBM气溶胶灭火系统设备具有手动、自动转换功能,同时可联动控制外部的其他设备,当监视部位发生火情时,探测器将电信号发给灭火控制设备,经逻辑判断后发出声、光报警,延时后自动启动灭火装置;并具有联机、数显功能,同时还需准确记录对系统的重要操作和系统当时的工作状态参数。 当气体灭火控制设备处于自动状态时其联动过程如下: 当感烟探测器或感温探测器发现火情时,气体灭火控制设备发出预警信号;当感烟探测器和感温探测器发现火情时,两路信号相与,气体灭火控制设备发出火警信号,声、光报警,延时30秒自动启动,同时启动外控功能。 在系统自动启动延时30秒期间内,如经人工确认无需启动该系统时,可通过气体灭火控制设备的面板操作或防护区门口的紧急停止按钮操作终止启动程序。 当气体灭火控制设备处于手动状态时其联动过程如下: 当感烟探测器和感温探测器发现火情时,气体灭火控制设备发出预警信号;当感烟探测器和感温探测器发现火情时,两路信号相与,气体灭火控制设备发出火警信号,声、光报警,此时人工操作气体灭火控制设备操作键或防护区门口的紧急启动按钮启动,此时外控功能自动启动。 主要工程量包括三层网络机房、管理间、UPS室与八层、十三层档案室五个防火分区。其中三层网络机房、管理间、UPS室由消控中心三区气体灭火控制器集中控制,八层、十三层档案室由防护区外区域控制器自动控制。 (三)工程特点 1、施工技术、质量要求高。 2、施工场所均属机房等场所,需达到高质量,确保各种设备使用的可靠性、安全性,确保

气体灭火系统简介

气体灭火系统简介 第一节基本术语 1. 全淹没灭火系统 在规定的时间内,向防护区喷射一定浓度的气体灭火剂,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 2. 局部应用灭火系统 向保护对象以设计喷射率直接喷射灭火剂,并持续一定时间的灭火系统。 3. 防护区 能满足全淹没灭火系统应用条件,并被其保护的封闭空间。 4. 组合分配系统 用一套灭火剂储存装置保护两个或两个以上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灭火系统。 5. 灭火浓度 在101kpa大气压和规定的温度条件下,扑灭某种火灾所需二氧化碳在空气与二氧化碳的混合物中的最小体积百分比。 6. 设计浓度 由灭火浓度乘以1.7得到的用于工程设计的浓度。 13. 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指在5.7MPa、20℃的条件下储存,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压力急剧上升(当温度上升到49℃,压力达到15MPa)随温度下降,压力急剧下降(下降到0℃时,压力在4MPa左右)。充装率在百分之六十至六十五之间的灭火系统。 14. 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指在2.0±0.2MPa、-18℃的条件下储存,装量系数在百分之九十至九十五之间的灭火系统。 19. GWP值 GWP值是指温室效应潜能值,以CO2历年值为基准。 20. ALT值 ALT值是指在大气中存活寿命,潜在危险指标。 21. ODP值 ODP值是指臭氧消耗潜能值,以CFC11为基准。 22. NOAEL值 NOAEL值是指未观察到不良反应的浓度。 第二节气体灭火系统概述 气体灭火系统最早出现于19世纪,美国将高压二氧化碳用于灭火,20世纪处,美国开发成功了卤代烷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的应用。气体灭火系统一般包括卤代烷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惰性气体灭火系统、氟化烃灭火系统、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和烟雾灭火系统。通常采用冷却、窒息、隔离、化学抑制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方法扑救不宜用水灭火的场合或设备的火灾。 第三章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第一节概述 一、二氧化碳的基本特性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绝缘性能好(不会使电器火灾中带电物出现击穿等现象)的惰性气体,其性能稳定,可长期储存。不会与其它气体发生化学反应。

设计方案气体灭火

气体灭火系统 1.1.设计编制依据: ?GB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66-200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74-2008 《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GB50263-2007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国家现行的其他有关标准和规范 1.2.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 本次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在满足规范、标准的要求下进行合理设计,选用性价比高的相关设备。在保护区的分隔上依据现行的气体消防规范规定“一个保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800m2,,且容积不宜大于3600m3”,“围护结构耐压1200pa”等方面的要求。 在机房维护结构方面充分响应现行规范,优先考虑维护结构的耐火时限、抗压抗冲击性能指标:选用通过型式检测的铯钾有框防火玻璃门。防火玻璃拼缝采用防火胶密封,外扣金属嵌条。 本次设计的机房、监控中心的火灾报警系统是相对独立的区域报警及灭火系统,能接入大楼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主机上能显示报警信号;在机房区域、监控中心区域均设置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 对于消防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开通、验收、运行、移交,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思想为: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科学施工、保证质量、主动协调、确保工期。

1.3.设计方案: 1.3.1.HFC-227ea(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设计 ?HFC-227ea(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设计原则: 1-1按火灾一次一区计,按建筑物自然分布,机房为1个防火分区为。 1-2设计灭火方式:全淹没式。 1-3设计的HFC-227ea(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必须具备电气自动、电气手动两种控制方式的转换在气体灭火控制器面板通过电子锁来实现。 1-3-1自动控制方式:在无人值班的情况下应采用自动控制方式,将灭火控制盘的控制方式选择键放置在“自动”位置,这时整个灭火系统处于自动控制状态.当一路火灾探测器检测到火警信号时,即发出火警异常的声光信号.当两路火灾探测器同时检测到火警信号时,火灾控制主机发出指令信号:气体灭火装置进入约30秒左右的倒计时状态,联动设备关闭;延时停止,灭火剂释放进行灭火。 1-3-2电气手动控制方式:在有人值班的情况下应采用电气手动控制方式,将灭火系统的控制方式选择键放置在“手动”位置,这时整个灭火系统处于电气手动控制状态。当任意一路火灾探测器检测到火警信号时,即发出火警异常的声光信号.当两路火灾探测器同时检测到火警信号时,也发出火警异常的声光信号.但均不启动灭火系统释放灭火剂进行灭火。值班人员此时应检查火警信号,如确认火警,需启动灭火系统时,可按下气体灭火控制主机的启动按纽或安装机房门外的紧急启动按钮,进入灭火程序,灭火控制柜发出联动指令信号,关闭联动设备,发出灭火指令。启动灭火系统,释放灭火剂进行灭火。 注意:手动控制优先,无论何种控制方式,在人确定火警按下手动控制按钮时,均可启动灭火系统,释放灭火剂进行灭火。 1-4紧急启停按钮:在气体灭火系统保护区的门外侧,设置紧急启停按钮。 1-4-1紧急启动:当灭火系统处于自动或手动控制状态时,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未检测到火警时,而已确认火情,需启动灭火系统时,可按下紧急启动按钮,即发出报警声、光信号,关闭连锁设备,启动灭火系统进行灭火。 1-4-2紧急停止: 当报警系统发出火警信号,在延时时间内,发现不需启动灭火系统进行扑救,可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即可阻止向灭火系统发出指令,不启

气体消防设计计算书

目录 1 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2) 1.1设计目的 (2) 1.2设计任务 (2) 1.3设计要求 (2) 2 课程设计题目及内容 (3) 2.1设计题目 (3) 2.2设计内容 (3) 3 设计原始资料 (3) 3.1建筑概况 (3) 3.2建筑设计条件 (4) 4 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4) 4.1教材 (4) 4.2主要参考资料 (4) 5 设计内容 (4) 5.1防护区灭火方式的确定 (4) 5.2 系统设计和管网计算 (5)

1 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1.1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配合《建筑消防设备工程》课程学习的实践性质的教学内容,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任务是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建筑消防工程各个系统的方案设计,掌握建筑消防工程设计原理和方法。具体应达到以下目的: (1) 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利用本课程知识的能力; (2) 掌握本课程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步骤和方法; (3) 提高制图能力,学会应用有关设计资料进行设计计算的方法; (4) 提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增强对实际工程的认识和理解。 1.2设计任务 (1) 设备间灭火方式的选择、气体种类的选择,系统方式的选择; (2) 设备间气体灭火系统设计和管网计算; (3) 设备间气体灭火系统平面图、系统图的绘制; (4) 建筑消防设备工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编写 1.3设计要求 通过本设计,学生应该能够达到以下几点要求: (1) 进一步了解气体灭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2) 熟悉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规范;

(3) 熟练掌握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方法; (4) 熟练掌握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思路。 2 课程设计题目及内容 2.1设计题目 深圳某综合楼设备间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设计分五个小组,每小组负责一个房间的设计。我们第五组负责同步网监控中心房间的设计。) 2.2设计内容 (1) 根据所给的原始资料,选定灭火方式(全淹没式和局部灭火方式)和系统方式(有管网系统和无管网系统); (2) 根据选择的系统方式,拟定增压方式,确定系统组件; (3) 进行系统设计和管网计算; 3 设计原始资料 3.1建筑概况 深圳某综合楼地上二十三层,地下两层,裙房三层,辅房三层。建筑面积38000平米,建筑高度为93.8米。七层到十七层层高3.7米,其中第八层的电池室、大电力室、小电力室,第十一层的主机室、同步网络监控中心需要用气体灭火系统进行保护。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民用和一般工业建筑中设置的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卤代烷1211、1301七氟丙烷、1G541等灭火系统的管道及设备安装。 2施工准备 2.1接到任务后,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对照装修图并结合施工现场检查管路及喷嘴位置是否相吻合,如存在问题,应及时与设计协商解决并办理洽商手续。根据工程特点确定施工方法,配备所需各项资源。 2.2设备材料: 2.2.1消防气体灭火系统主要设备材料的选用应符合6—1"消防工程安装的通用要求"的有关内容。 2.2.2主要设备:灭火剂储存容器及系统组件包括单向阀、容器阀、选择阀、阀驱动装置和喷嘴等。这些系统组件均应给国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合格。系统中采用的不能复验的产品,如安全膜片等,应具有生产厂出具的同批产品检验报告。 2.2.3一般常用材料:管材及连接件,型钢,焊条,氮气,氧气,乙炔,聚四氟乙烯胶带,膨胀螺栓,螺栓,螺母,密封垫;机油,防腐漆,稀料,小线,铅丝,电池等。 2.3主要机具:锯管机,套管机,台钻,手电钻,射钉枪,电焊机,空气压缩机,专用弯管机,步话机,管钳,压力案子,手锯,手锤,调管专用支架,钢锯,锉刀,板牙,扳手,活扳手,改锥,榔头,錾子,钢卷尺,平尺,角尺,油标卡尺,水平尺,线坠,白绸或白纸,石笔,粉笔,铅笔等。 2.4作业条件: 2.4.1预留预埋应配合结构施工进行。 2.4.2管网安装所需基准线应测定并标明。吊顶内管道应在封吊顶前完成。 2.4.3设备安装应在设备间完成粗装修后进行。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 → → 3.2安装准备: 3.2.1熟悉图纸并对照现场复核管路走向,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研究解决。检查预留预埋是否正确;临时剔凿应与设计,土建协调好。 3.2.2进场设备材料检验:设备材料规格:型号应满足设计要求,外观整洁,无缺损、变形及锈蚀,镀锌或涂漆均匀无脱落,接口螺纹和法兰密封面完好无损伤;充压药剂钢瓶压力表指针应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阀、单向阀、高压软管、集流管逐个水压试验和气压严密性试验结果,应满足施工规范规定。 3.3管网安装: 3.3.1气体灭火系统管材应根据设计要求或贮存压力选用,一般采用冷拔冷轧精密无缝钢管并内外镀锌。当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80mm时,宜采用螺纹连接;当公称直径大于80mm的管道,宜采用法兰连接。丝扣及法兰连接件应满足试验压力要求并内外镀锌。对镀锌层有腐蚀的环境可采用不锈钢或钢管等。 3.3.2管道安装前应进行调直并清理内部杂物。采用法兰连接时,被焊接损坏的镀锌层要做好防腐处理。丝扣连接时,丝扣填料应采用聚乙烯四氟胶带。切割的管口应用锉刀打净毛刺。 3.3.3气体灭火管道必须固定牢靠。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50mm的主干管道,垂直和水平方向至少应各安装一个防晃支架。当穿过建筑物楼层时,每层应设一个防晃支架。当水平管道改变方向时,应增设防晃支架。管道支吊架安装最大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3.3.4干管安装时,出瓶室的一段管应先安装好,找准尺寸后固定牢靠,管与管之间的距离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确定,确保设备安装尺寸,然后再顺序安装其它管道。所有管道的安装尺寸应与设计图纸一致,严禁任意改变管道方向和长度。

气体灭火设计说明

气体灭火设计说明 1、主要依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GB50045-95(2005年);《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等相关规范进行设计。 2、设计原理: 本系统具有自动,手动及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自动状态下,当防护区发生火警时,火灾报警控制器接到防护区两独立火灾报警后立即发出联动信号(关闭通风空调等),经过0~30秒时间(可调)延时,火灾报警控制器输出24伏直流电,启动灭火系统。灭火气体经管网施放到防护区内,控制器面板喷放指示灯亮,同时,报警控制器接收压力讯号器反馈信号,防护区门灯亮,避免人员误入。 当防护区有人工资时,可通过防护区门外的手动/自动转换开关,使系统从自动状态转换到手动状态,当防护区发生火警时,报警控制器只发出报警信号,不输出动作信号,由工作人员确认火警,按下控制面板或击碎防护区门外紧急启动按钮,即可立即启动系统,喷放七氟丙烷气体灭火剂。当自动/手动紧急启动都失灵时。可进入储瓶间内实现机械应急操作启动。只需拔出对应防护区启动瓶上的手动保险销,再拍击手动按钮(分两步进行)即可完成整套系统的启动喷放工作。 3、声光报警器安装在工作人员易看到和听到的地方,以便火灾报警时人员及时撤离,距地 1.8~ 2.3米。 4、手动按钮安装在防护区门外,离地高度1.3~1.5米,工作人员便于操作及明显处。 5、门灯安装在防护区门外正上方0.2米处。 6、探测器水平安装,周围0.5米内不应有遮挡物,探测器至墙壁、梁边距离不应小于0.5 米,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米。感烟探测器保护半径不大于5.8米(不大于60平方米),感温探测器保护半径不应大于3.6米(不大于20平方米)。 7、气体灭火控制器应安装在墙上,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宜为1.3~1.5米,落地安装时, 其底宜高出地坪0.1~0.2米,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米,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米。 8、所有类比感烟及感温探测器回路采用ZBN-RVS-2×1.5mm2/SC20,其它回路采用 ZBN-RVVP-2×1.0mm2/SC20或ZBN-RVS-2×1.5mm2/SC20电线,电压等级不应低于交流500V,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线路、消防控制室、通讯和报警线路,应采用传金属管保护,并暗敷(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在非燃烧体内。当明敷时,应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保护,采取防火保护设施。 9、气体灭火控制器能通过模块将火警、放气、故障、启动、自动/手动信号反馈至消防报警 主机。 10、系统供电: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电源采用AC200V,由本工程的消防电源专路供给,备用电源采用DC24V,由火灾报警控制器专用蓄电池供给,备有电源应具有浮充和自动投入的功能。11、防护区内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动关闭,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可以从防护区内打开。 12、凡经过有爆炸危险的场所的官网系统,均应设防静电接地。 13、详尽设计可根据各不同专业厂家进行。 14、未尽事宜按国家相关规范执行。

气体灭火系统分类和组成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646 气体灭火系统分类和组成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气体灭火系统分类和组成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气体灭火系统一般由灭火剂储存装置、启动分配装置、输送释放装置、监控装置等组成。为满足各种保护对象的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损失,根据其充装不同种类灭火剂、采用不同增压方式,气体灭火系统具有多种应用形式。 一、系统分类 (一)按使用的灭火剂分类 1.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是以二氧化碳作为灭火介质的气体灭火系统。二氧化碳是一种惰性气体,对燃烧具有良好的窒息和冷却作用。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按灭火剂储存压力不同可分为高压系统(指灭火剂在常温下储存的系统)和低压系统(指将灭火剂在-18℃~-20℃低温下储存的系统)两种应用形式。管网起点计算压力(绝对压力):高压系统应取 5.17MPa,低压系统应取2.07MPa。 高压储存容器中二氧化碳的温度与储存地点的环境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