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青蓝工程实施方案

中学青蓝工程实施方案
中学青蓝工程实施方案

毛山东总校

“青蓝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教师,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打造一流的学校。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了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与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进一步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促使更多的青年教师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同时通过同伴互助,实现骨干教师、老教师自身的不断提高,整体优化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结构层次化、实践专业化、发展可持续化的教师队伍,特制定“青蓝工程”实施方案。

二、青蓝工程参与对象:

工作三年以内(含3年)的青年教师

三、青年教师培养的目标和任务:

1、总体目标:

优质的教育需要有优秀的青年教师队伍,素质教育的深化取决于青年教师的高素质。因此,我校根据学校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确立了青年教师培养的总体目标,即建立完善适应当前形势的教师队伍管理模式,引导青年教师顺利完成从“适应-胜任-成熟”的成长历程,打造一支思想过硬、素质全面、教学理念先进、富有活力、精干高效的高素质青年教师队伍。

2、主要任务:

(1)把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这寄托着学校对青年教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殷切期待。

(2)以一学年为一个阶段,力争达到一年合格,两年称职,三年成才的目标,逐段考核,以引导青年教师逐级而上,不断进取,尽快成材。

(3)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可靠、素质精良、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纪律严明、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高质量教师队伍,以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四、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青蓝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对“青蓝工程”实施的督导与考核。

组长:刘志英

组员:崔广明徐广忠孙国栋尹红娟付永刚李民吴国峰

五、青年教师培养的主要策略:

1、形成“留人-育人-立人”一体化培养工作模式的策略

所谓一体化培养工作模式,体现的是整体性框架,而不是单一零散的培养工作。总的来说,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要有“留人-育人-立人”一体化的观念

和培养措施。在这三者中,留人是培养工作的前提,育人是培养工作的中心,立人是培养工作的目的,要开创“留得住,育得好,立得稳”的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新局面。

2、实施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策略

(1)、入门期:打底子,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在此阶段,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对新进教师从工作态度、工作方法、业务素养上进行全方位指导,助其尽快打好教育教学的“底子”,尽早进入角色。

(2)、成才期:压担子,促进青年教师走向成熟。把教师工作的重点聚焦到课堂教学中来,引导青年教师积极参与课堂研究,并鼓励其以课堂为阵地,开展展示课、汇报课、研究课等活动。

(3)发展期:搭台子,塑造青年成熟教师成为骨干。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提升内涵,形成教学特色,扩大教学影响。

六、实施方法

(一)、师徒结对:

1.结对对象:新录用的教师与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结对。骨干教师、中老年教师要积极承担指导教师的职责。

2.指导内容:指导教师通过听课、评课、指导等途径,关心结对教师的师德、学习、工作等情况,了解、分析、研究结对教师的教学特长和不足,推荐、指导他们阅读有关教育理论书籍及教学参考书,有针对性地指导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教育教学研究、上好研究课、常态课和公开课,帮助他们尽快成为师德好、教学能力强、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观念、有改革和创新意识的优秀青年教师。

3.指导要求:指导教师要认真履行指导职责,把它当作一项光荣的份内职责;结对教师要主动与指导教师联系,虚心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

(二)、始业培训:

我校为鼓励新教师尽快适应全新的教育教学岗位,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引导新教师做好角色转换,不断加强工作责任心,首先进行普通话、两笔字、课件制作等教师基本素质的专项训练,实现教学技能逐项过关,同时每学期定期开展“两笔字(钢笔字、粉笔字)”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功竞赛活动。

(三)特色研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