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编制说明)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

编制说明

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工作组基础标准组

二○○九年七月

一、编制背景

“十五”是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成长期。其中2000年国务院发布了18号文,为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商业模式从普遍服务提升到增值服务。进入“十一五”后,我国的信息技术服务业在政策和环境方面得到了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完善,但是完整的可持续改进信息技术服务的标准体系尚未构建,受行业管理、监管体系、法制建设等制约。同时,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信息技术服务的内容和服务形式也在不断的发展,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中对计算机服务业及软件业的分类难以对这些活动进行准确和全面的反映。其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涉及信息技术领域服务的国际合作与国际比较随之增加,这更需要一个既能准确、全面、系统反映我国现阶段信息技术服务活动的状况,又能与国际分类相衔接的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的分类。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逐渐向实体经济蔓延,对信息技术服务业也有较明显影响,因此如何引导和推动信息技术服务业已成为政府、企业等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编制目的和意义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标准的制定,为界定、规范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产业提供了参考,丰富和完善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中计算机服务业及软件业的服务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信息技术服务分类的分类原则和方法,为信息技术服务分类提供了分类方案,为信息技术服务体系的建立和维护提供了依据,为行业主管部门

对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的分类提供了指导。通过分类跟踪,行业主管部门可以更好的为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本标准以国内信息技术服务发展的需求为指导,以推动和促进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为目的进行编制,为完善我国信息产业服务统计制度和开展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国际交流奠定了基础。

三、编制原则

本标准的编制从信息技术服务需方和信息技术服务供方两个对应维度,以解决信息技术服务需求为准则,从信息技术服务供方角度将信息技术服务进行分类和界定。

信息技术服务需求包括纵横两个维度的内容,一是横向的由管理体系、人员、信息资源、技术支撑等组成的信息化体系要素,二是纵向的系统生命周期过程,即系统的概念、开发、生产、使用、支持、退役等六个阶段。

应对需方信息技术服务需求的各项内容,在供方层面产生了八项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包括咨询服务、培训服务、数据处理服务、软件开发和部署服务、测试服务、集成服务、IT运维服务和租赁服务。这八种信息技术服务应对需方信息技术服务需求全部要素的同时,也涵盖了系统生命周期过程的全部六个阶段。

信息技术服务框架如图1所示。

图1:信息技术服务框架图

图1中,八类信息技术服务业务与信息技术服务需求的基本对应关系如下:Ø咨询服务,包括规划、设计、管理咨询和监理,应对于需方信息技术服务需求中的管理体系、人员、信息资源,以及技术支撑中的概念和开发等阶段;

Ø运维服务,应对于需方技术支撑需求中的运营和优化阶段;

Ø软件开发与部署服务,应对于技术支撑需求中规划、设计及实施阶段;

Ø测试服务,应对于需方技术支撑需求中的实施、运营和优化阶段;

Ø数据处理服务,应对于需方信息资源需求;

Ø集成服务,应对于需方技术支撑需求中的规划、设计及实施阶段;

Ø培训服务,应对于需方人员能力需求;

Ø租赁服务,应对于需方技术支撑需求;

四、编制过程

2009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成立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工作组,组织开展信息技术服务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按照整个标准制修订工作进度的安

排,依据“急用先行,成熟先上”的标准制修订原则,在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体系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

本标准的起草工作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电子四所)牵头,参与标准起草的单位主要有赛宝认证中心、浪潮软件、太极集团、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北京经信委、河北省软件评测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单位。

电子四所于2009年2月开始着手查阅和收集信息技术服务分类相关的资料,并加以整理。收集到的国内外有关信息技术服务分类的定义请参见附件一。

通过对信息技术服务的基本特征、业务需求、服务提供内容、服务提供方式,以及国内外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结合对上述收集到的各种资料的分析,2009年4月初,完成了本标准草案的初稿。初稿中,对信息技术服务的定义、信息技术服务的内容及分类做了初步定义。随后在2009年4月到6月,将此初稿在标准工作组组长单位范围内征集意见,并邀请相关专家进行研讨,重点针对信息技术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定义进行了意见征求。

在此基础上,2009年6月中旬,标准工作组基础标准组的主要成员集中进行了标准的编制工作,于2009年6月19日完成了本标准草案的征求意见稿,此稿中对分类进行了细化,并对每种分类给出了定义或说明。

2009年7月2人,基础标准工作组邀请国家统计局、标研院等单位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信息编码、统计等方面的专家对标准草案再次进行研讨。会后,针对专家的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了修改。2009年7月17日,发布《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征求意见稿。

五、存在的问题

在本标准草案的编制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如下:

1、国内外缺乏对信息技术服务的确切定义。

通过我们的资料收集工作,发现国内外包括WTO、欧盟、《大英百科全书》、联合国https://www.360docs.net/doc/d119179030.html,/网站术语表、《现代服务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专题报告》等在内的国内外权威机构或文献中,均无对“信息技术服务(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的定义。同时,对信息技术服务所涵盖的范围,也没有统一的意见。特别是一些信息技术服务同电信增值服务、以及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供的其他服务(如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等等)很难进行区分。

2、国内外缺乏权威的分类标准和定义,且相关分类方法各不相同。

通过我们收集到的资料可以看出,各个国家、组织对信息技术服务(或计算机相关的服务)的分类方法各不相同,缺乏公认的分类标准和定义,并且导致在相关国际合作与国际比较中存在一定的分歧。

3、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迅速,新的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层出不穷。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和新概念(如网格计算、云计算、SOA 等)不断出现,随着这些新技术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普及应用,新的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也层出不穷,比如现在比较热门的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等等,这给我们对信息技术服务进行分类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果分类方法不当,将直接导致这个分类标准在不久的将来即将失去实际的作用和意义。

六、同其他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同现有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2002 )在内容上有重叠,为了使其中的信息技术服务相关的分类跟上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并便于产业主管部门评估、管理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建议按本标准中的分类修改GB/T4754中的相关内容。主要修改建议如下:

1、将原来“61 计算机服务业”更名为“61 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时子分类按本标准

草案中的分类修改。

2、将原来标准中“L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中的“7314 计算机及通讯设备租赁”改

为“通讯设备租赁”,而计算机相关的租赁业务按本标准草案的分类方法定义及分类。

七、实施本标准的措施建议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进一步的修订完善,以适应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修订工作的要求。

附件一:国内外信息技术服务相关分类:

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2002 )

61 计算机服务业

611 6110 计算机系统服务

612 6120 数据处理

613 6130 计算机维修

619 6190 其他计算机服务

62 软件业

621 公共软件服务

6211 基础软件服务

6212 应用软件服务

629 6290 其他软件服务

2、联合国《所有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v3.1

72类计算机及有关活动

721 7210 硬件咨询

722 软件出版、咨询和供应

7221 软件出版

7229 其他软件咨询和供应

723 7230 数据处理

724 7240 数据库活动和电子内容的在线发布

725 7250 办公室、会计和计算机械的维护和修理

729 7290 其他与计算机有关的活动

3、香港《香港标准行业分类》v2.0

62 资讯科技服务活动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activities

620资讯科技服务活动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activities 6201 电脑程式编写活动Computer programming activities 620101 电脑游戏开发Development of computer games

620199 其他软件开发及程式编写活动Development of other softwares and programming activities

6202 资讯科技顾问活动及电脑设备管理活动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sultancy activities and computer facilities management activities 620200 资讯科技顾问活动及电脑设备管理活动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sultancy activities and computer facilities management activities

6209 其他资讯科技服务活动Oth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activities

620900其他资讯科技服务活动Oth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activities

4、Gartner IT Services Market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Definitions

Detailed IT Services Definitions IT服务详细定义

u Product Support Services 产品支持服务

n Hardware Maintenance and Support Services 硬件维护支持服务

l Client Computing Hardware Services 客户计算机硬件服务

l Document Management Hardware Services 文件管理硬件服务

l Enterprise Computing Hardware Services 企业计算机硬件服务

l Storage Subsystem Hardware Services 存储子系统硬件服务

l Telecom Equipment Support Services 电信设备支持服务

n Software Support Services 软件支持服务

l Application Software 应用软件

l Infrastructure Software 基础软件

l Other Infrastructure Software Services 其他基础软件服务

l OS Software 操作系统软件

l Intersections in IT Services and Software Markets IT服务和软件相结合的服务

l Other Research Related to Software Support Services 其他软件支持服务相关的研究

u Professional Services 专业服务

n Consulting 咨询

l Business Consulting 业务咨询

l IT Consulting IT咨询

n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开发与集成

l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应用开发

l Deployment 部署

l Integration 集成

n IT Management IT 管理

l Application Management 应用管理

l Help Desk Management帮助台管理

l Operations Services 运营服务

Method-of-Purchase Definitions 采购方法定义

u Method of Purchase vs. Method of Delivery for IT Services 采购和交付IT服务的方法

Method-of-Purchase Segmentation

u Outsourcing 外包

n IT Outsourcing IT外包

l Data Center Outsourcing 数据中心外包

l Desktop Outsourcing 桌面外包

l Network Outsourcing (Enterprise and Public Network) 网络外包l Enterprise Application Outsourcing 企业应用外包

n 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 业务流程外包

l BPO Processes

5、计算机和相关领域服务:服务贸易总协定(WTO)分类表条目和CPC说

6、欧盟的中欧服务贸易协定

计算机和相关服务

u 为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提供的咨询、适应、战略、分析、计划、规格、设计、发展、安装、执行、一体化、测试、调试、升级、支持、技术援助或管理服务;

u 为软件提供的咨询、适应、战略、分析、计划、规格、设计、发展、安装、执行、一体化、测试、调试、升级、支持、技术援助、管理或使用服务;

u 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主机或数据库服务;

u 为包括计算机在内的办公机器设备的保养和维修服务;

u 为与软件、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及其他为列明类别的客户服务人员提供的培训服务;

7、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信息技术服务资质中心(ITSqc)在其开发的电子外

包能力模型(eSCM)中将IT服务的范围划分为:

u 应用开发和管理、

u 桌面电脑维护

u 数据中心支持

u 通信网络支持

u 桌面服务提供

u 数据采集和分析

8、IDC将IT服务的内容划分为三大类:

u 技术产品服务(硬件部署和支持、软件部署和支持、网络咨询和集成、IT教育和培训)、

u 咨询和系统集成、

u IT外包(应用管理、桌面管理、核心应用系统管理、核心基础设施服务、信息系统外包、网络管理)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编制说明张坤肖学年周一马晓萍段怡红吕玉霞 (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西安 710054) 摘 要:《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是在当前采用的多种分类编码标准和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对其修订背景、编制原则,以及与相关标准的关系和修订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该标准的制定解决了当前实际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基本内容问题和矛盾。 关键词: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基础标准;比较 随着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各省市都在积极加快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在省级数据库建设中可供1:10 000 DLG要素使用的分类编码标准或方案多达4 种,而各省自订演变的版本则更多,在横向上明显地表现出1:10 000 DLG数据的不一致性。与此同时,国家1:1 000 000、1:250 000 DLG数据库已经建成,1:50 000 DLG数据正在采集,并即将完成。目前1:10 000、1:50 000、1:250 000、1:1 000 000以及1:500~1:2 000 DLG的要素内容、分类代码各自独立,从纵向上体 现出不同尺度地理空间数据的不一致性。除分类代码外,DLG数据还在其他更多方面体现了各省数据的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DLG数据的用途定位不一致(制图,建库,制图与建库); 2)DLG数据选择的要素内容不一致; 3)DLG数据的要素数学模型不一致(面向制图,面向对象); 4)DLG数据的结构体系不一致; 5)DLG数据的取舍原则不一致。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DLG的标准化问题,国家测绘局于2003年6月立项,形成了以上述1:10 000 DLG要素分类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的全系列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要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漏洞分类分级指南-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漏洞分类分级规范》 (草案)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于2018年下达的国家标准修订计划,《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漏洞分类分级指南》由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作为承担单位。该标准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 1.2 主要起草单位和工作组成员 本标准由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以下简称“国测”)牵头,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共同参与编制。 1.3 主要工作过程 (1)2018年5月,组织参与本标准编写的相关单位召开项目启动会,成立规范编制小组,确立各自分工,进行初步设计,并听取各协作单位的相关意见。 (2)2018年6月,编制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安全公司、专家收集关于分类分级国标的修订意见,整理相关意见形成了《信息安全漏洞分类分级修订建议调查情况》。编制组同时对国内外漏洞分类分级的现状做了调研,整理出《信息安全漏洞分类分级修订相关情况调研与分析》报告,进一步佐证了标准修订的必要性以及提供了标准修订的依据。 (3)2018年7月,编制组结合充分的调研结果,参考CWE、CVSS等国际通用漏洞分类分级方法,提出详细的标准修订计划,形成标准草案第一稿。 (4)2018年8月,编制组召开组内研讨会,基于前期成果,经多次内部讨论研究,组织完善草案内容,形成草案第二稿。

(5)2018年9月,编制组继续研究讨论,并与国内其他漏洞平台运营单位进行交流,吸收各位专家的意见,反复修订完善草案,形成草案第三稿。 (6)2018年10月8日,编制组召开针对草案第三稿的讨论会,会上各参与单位的代表对漏洞分类分级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根据讨论结果,编制组对草案进行进一步修改,形成草案第四稿。 (7)2018年10月15日,安标委组织WG5组相关专家召开评审会,对项目进行评审,审阅了标准草案文本、编制说明、意见汇总表等项目相关文档,质询了有关问题,提出增加网络安全漏洞分类分级概述说明、细化编制说明、增加实验验证和使用情况说明、简化分级评价指标等意见。根据专家意见,编制组对草案进行进一步修改,形成草案第五稿。 (8)2018年10月19日,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组织本标准、“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漏洞管理规范”和“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漏洞标识与描述规范”等三个编制组召开研讨会,明确规范三个标准采用的定义和术语等内容,进一步加强了标准的关联性和准确性。 (9)2018年10月24日,在2018年第二次全体会议WG5组工作会议上,编制组将草案编制情况向WG5组成员单位进行了介绍,并对成员单位意见进行应答;通过草案评审,根据专家和成员单位意见对草案进行进一步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 (10)2018年11月21日,安标委组织本标准的专家审查会,着重对10月24日会议专家意见的应答修改情况进行核查,并对标准文本、编制说明等材料进行总体审查,提出进一步的修改意见。编制组对专家意见进行应答,并根据采纳和部分采纳的专家意见内容,对标准文本和编制说明进行修改,更新专家意见汇总表。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主要内容的论据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2.1 编制原则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编制说明)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 编制说明 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工作组基础标准组 二○○九年七月 一、编制背景 “十五”是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成长期。其中2000年国务院发布了18号文,为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商业模式从普遍服务提升到增值服务。进入“十一五”后,我国的信息技术服务业在政策和环境方面得到了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完善,但是完整的可持续改进信息技术服务的标准体系尚未构建,受行业管理、监管体系、法制建设等制约。同时,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信息技术服务的内容和服务形式也在不断的发展,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中对计算机服务业及软件业的分类难以对这些活动进行准确和全面的反映。其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涉及信息技术领域服务的国际合作与国际比较随之增加,这更需要一个既能准确、全面、系统反映我国现阶段信息技术服务活动的状况,又能与国际分类相衔接的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的分类。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逐渐向实体经济蔓延,对信息技术服务业也有较明显影响,因此如何引导和推动信息技术服务业已成为政府、企业等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编制目的和意义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标准的制定,为界定、规范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产业提供了参考,丰富和完善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中计算机服务业及软件业的服务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信息技术服务分类的分类原则和方法,为信息技术服务分类提供了分类方案,为信息技术服务体系的建立和维护提供了依据,为行业主管部门

对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的分类提供了指导。通过分类跟踪,行业主管部门可以更好的为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本标准以国内信息技术服务发展的需求为指导,以推动和促进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为目的进行编制,为完善我国信息产业服务统计制度和开展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国际交流奠定了基础。 三、编制原则 本标准的编制从信息技术服务需方和信息技术服务供方两个对应维度,以解决信息技术服务需求为准则,从信息技术服务供方角度将信息技术服务进行分类和界定。 信息技术服务需求包括纵横两个维度的内容,一是横向的由管理体系、人员、信息资源、技术支撑等组成的信息化体系要素,二是纵向的系统生命周期过程,即系统的概念、开发、生产、使用、支持、退役等六个阶段。 应对需方信息技术服务需求的各项内容,在供方层面产生了八项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包括咨询服务、培训服务、数据处理服务、软件开发和部署服务、测试服务、集成服务、IT运维服务和租赁服务。这八种信息技术服务应对需方信息技术服务需求全部要素的同时,也涵盖了系统生命周期过程的全部六个阶段。 信息技术服务框架如图1所示。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类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类 1. 信息传输的概念与意义 信息传输是指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在现代社 会中,信息传输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不仅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还包括了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信息 传递。信息传输的快速和准确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都意义重大。 2. 信息传输的方式和技术 信息传输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技术来实现,包括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有线传输包括光纤传输、电信传输等,无线传输包括了无线电传输、 卫星通信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成为了信息传输的主要载体 之一,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传输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3.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分类 在信息传输过程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根据其提供的服务内容和对象,可以被分为多 个分类。其中包括但不限于:软件开发、网络与信息安全、数据处理

与存储、云计算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4. 软件开发 软件开发是指根据客户需求,利用计算机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和编码的 过程。在信息传输中,各种类型的软件都是信息传输的必备工具。通 讯软件、办公软件、生产制造软件等都能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发挥关键 作用。 5. 网络与信息安全 随着信息传输的日益普及,网络安全也变得尤为重要。网络与信息安 全服务业致力于保护信息传输的安全,包括但不限于网络防火墙建设、数据加密、安全审计等。 6. 数据处理与存储 数据处理与存储是指对传输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和存储的过程。在信息传输中,大量的数据需要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存储,以保证 信息传输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7. 云计算与大数据

I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代码

I 63 631 632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本门类包括63~65大类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电信指利用有线、无线的电磁系统或者光电系统, 传送、发射或者接收语音、文字、数据、图像以 及其他任何形式信息的活动 6311 固定电信服务指从事固定通信业务活动 6312 移动电信服务指从事移动通信业务活动 6319 其他电信服务指除固定电信服务、移动电信服务外,利用固定、移动通信网从事的信息服务 广播电视传输服务 6321 有线广播电视传输服务指有线广播电视网和信号的传输服务6322 无线广播电视传输服务指无线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服务 64

65 633 6330 卫星传输服务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641 6410 互联网接入及相关服务 642 6420 互联网信息服务 649 6490 其他互联网服务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651 6510 软件开发 652 6520 信息系统集成服务 653 6530 信息技术咨询服务 654 6540 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 655 6550 集成电路设计 659 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业 6591 数字内容服务 指人造卫星的电信传输和广播电视传输服务 指除基础电信运营商外,基于基础传输网络为存储数据、数据处理及相关活动,提供接入互联网的有关应用设施的服务

指除基础电信运营商外,通过互联网提供在线 信息、电子邮箱、数据检索、网络游戏等信息服务 指除基础电信运营商服务、互联网接入及相关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以外的其他未列明互联网服务 指对信息传输、信息制作、信息提供和信息接收过程中产生的技术问题或技术需求所提供的服务 指为用户提供计算机软件、信息系统或者设备中嵌入的软件,或者在系统集成、应用服务等技术服务时提供软件的开发和经营活动;包括基础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信息安全软件、计算机(应用)系统、工业软件以及其他软件的开发和经营活动 指基于需方业务需求进行的信息系统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并通过结构化的综合布缆系统、计

信息技术服务

信息技术服务 第一篇:信息技术服务概述 信息技术服务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电子通信技术等手 段为用户提供信息化服务的行业。随着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服务不断呈现出新的动向和发展趋势。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信息技术服务进行介绍。 一、信息技术服务的发展历程 信息技术服务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的计 算机行业。当时计算机的主要用途是为大型企业和政府机构提供数据处理服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涵盖了软件开发、IT咨询、系统 集成、数字营销等多个领域。目前,信息技术服务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为全球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信息技术服务的分类 1.软件开发服务 软件开发服务是信息技术服务的主要类别之一,其主要 包括网站开发、移动应用程序开发、服务器端应用程序开发等。软件开发服务由程序员和软件工程师等专业人士组成,在用户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编写、测试和实施各种类型的软件。 2.IT咨询服务 IT咨询服务包括信息技术规划、互联网安全和网络建设 等范畴。IT咨询顾问通过针对客户需求的分析和技术上的研究,制定具体的技术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为客户提供指导和

咨询服务。 3.系统集成服务 系统集成服务是指为不同的技术产品或系统集成各种软件和硬件组件,以实现商业任务、信息处理、通信和控制等需求的服务。系统集成服务需要具备相关的系统集成技术和管理能力,确保各系统组件的兼容性和协同工作。 4.数字营销服务 数字营销服务是近年来新兴的信息技术服务领域。数字营销服务包括搜索引擎优化、社交媒体管理、移动应用广告、品牌管理等。数字营销服务通过互联网渠道按照企业的需求,促进产品销售和品牌推广。 三、信息技术服务的发展趋势 1.云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服务对于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也日趋广泛。云计算技术能够通过互联网提供的弹性供应方式和高效的数据中心管理,为用户提供高级的数据储存、运算和处理服务。 2.大数据技术的需求增长 随着数字化的深入发展,人类整个社会正在日益产生更多的数据。大数据技术将有助于企业从大量数据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进而提高商业效益和创新能力。目前,大数据技术在生物医学、金融、物联网、营销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3.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扩展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是信息技术服务的一个新兴领域。它能够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提供智能化的服务和解决方案。对于企业而言,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流程,减少人力成本。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 介绍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信息技术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协调 各种信息技术服务,对其进行分类和代码化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介绍信息技术服务的分类方法以及相关的代码规范。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 基础设施服务 基础设施服务是指提供基本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以支持组织内部的信息技 术运作。这包括服务器管理、网络管理、数据库管理等。以下是基础设施服务的代码分类: •INF/BM:服务器管理 •INF/NM:网络管理 •INF/DB:数据库管理 应用开发服务 应用开发服务是指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软件编码和开发的服务。这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以及上线等阶段。以下是应用开发服务的代码分类: •DEV/RA:需求分析 •DEV/DS:系统设计 •DEV/PR:程序编码 •DEV/TU:单元测试 •DEV/UAT:用户验收测试 •DEV/PROD:上线服务 数据分析服务 数据分析服务是指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以帮助组 织做出决策和优化业务流程的服务。以下是数据分析服务的代码分类: •DA/CD:数据收集与清洗 •DA/DA:数据分析 •DA/VI:数据可视化 •DA/BI:商业智能

安全与风险管理服务 安全与风险管理服务是指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威胁识别和风险管理的服务。以下是安全与风险管理服务的代码分类: •SRM/AS:安全评估 •SRM/ID:威胁识别 •SRM/RM:风险管理 代码规范 为了方便信息技术服务的管理和协调,统一的代码规范是必不可少的。在进行服务分类时,需要遵循以下规范: •代码由大写字母和斜杠组成,例如INF/BM •第一个字母表示服务的大类,例如I表示基础设施服务,D表示应用开发服务 •斜杠后面的字母表示具体的子类,例如BM表示服务器管理 •子类的命名应简洁明了,尽量不超过三个字母 代码规范的好处是可以让团队成员更容易理解和使用代码分类,减少沟通和协调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总结 在信息技术服务领域,正确分类和代码化是组织内部协调和外部交流的基础。本文介绍了信息技术服务的分类方法和相关的代码规范。通过对服务进行分类和代码化,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协调各种信息技术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统一的代码规范也是沟通和协调的桥梁,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服务分类。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 1.信息技术服务概述 1.1 信息技术服务定义 1.2 信息技术服务的重要性 1.3 信息技术服务的分类 2.基础设施服务 2.1 网络设施服务 2.1.1 网络架构设计与建设 2.1.2 网络设备采购与维护 2.1.3 网络安全管理 2.2 数据中心服务 2.2.1 数据存储与备份 2.2.2 数据库管理 2.2.3 服务器托管与管理 3.软件开发与支持服务

3.1 软件开发 3.1.1 需求分析与规划 3.1.2 系统设计与开发 3.1.3 测试与调试 3.2 软件支持与维护 3.2.1 故障排除与修复 3.2.2 用户培训与技术支持 3.2.3 软件版本升级与更新 4.数据管理服务 4.1 数据采集与分析 4.1.1 数据收集与整合 4.1.2 数据清洗与处理 4.1.3 数据分析与报告 4.2 数据安全与保护 4.2.1 数据备份与恢复 4.2.2 数据加密与授权 4.2.3 数据安全审计与监控

5.IT咨询与管理服务 5.1 IT咨询服务 5.1.1 IT战略规划 5.1.2 业务流程优化 5.1.3 技术选型与评估 5.2 IT项目管理服务 5.2.1 项目规划与执行 5.2.2 项目进度与成本控制 5.2.3 项目风险管理 6.IT培训与人力资源服务 6.1 IT培训服务 6.1.1 技术培训课程设计 6.1.2 培训材料开发与教材编写 6.1.3 培训师资配备与培训实施 6.2 人力资源服务 6.2.1 IT人才招聘与选拔 6.2.2 绩效考核与奖惩制度

6.2.3 培训与职业发展规划 附件: ●附件一:信息技术服务合同范本 法律名词及注释: 1.合同:指双方或多方在法律上有约束力的协议书,用于规范 双方权利和义务关系。 2.网络安全:指对网络中的计算机系统、信息系统、网络设备、网络通信等进行保护和防御的一系列措施。 3.数据备份:指将数据复制到其他存储设备中,以防止数据丢 失或损坏的过程。 4.IT战略规划:指为组织制定和实施信息技术相关战略,以支 持其业务目标和增加竞争优势。 5.绩效考核:指根据员工的工作绩效和目标达成情况,对其进 行绩效评估和奖惩的一种管理方法。

信息技术服务 分类与代码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lassification and codes for service (征求意见稿) 目次 目次 前言 引言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 1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分类原则 4 分类方法 5 代码结构 6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表 前言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引言 本标准旨在为产业主管部门在评估、管理信息技术服务时使用。 本标准所规定的内容试图与联合国及其他国家就IT服务业相关的划分方式保持一致。同时,为了确保产业模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试图为本标准规定的信息技术服务的内容和范围的更新提供指导。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 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信息技术服务的分类及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分类、管理和编目,也适用于信息技术服务的信息处理,并为信息技术服务的开发、服务提供、服务消费及管理人员提供一个科学适用的分类原则和方法。 2术语和定义 2.1 信息技术服务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定义:指供方为需方提供如何开发、应用信息技术的服务,以及供方利用信息技术提供支持需方业务流程的服务。【基础标准工作组】 注1:简称IT服务。 注2:信息技术服务的常见形式有:信息技术咨询、IT运维、软件开发和部署、测试、数据处理、系统集成、培训、租赁等。 2.2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management(ITSM) 实施和管理优质IT服务,满足业务的需要。 定义:信息技术服务管理是一种以流程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方法,它通过整合IT服务与组织业务,提供组织IT服务提供和服务支持的能力及其水平。 【itSMG(国际IT服务管理论坛)】 注:简称IT服务管理。 2.3 信息技术运行和维护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ITOM) 采用相关的方法、手段、技术、制度、流程和文档等,对IT 运行环境(如硬软件环境、网络环境等)、IT 业务系统、IT运行和维护人员进行的综合管理。注1:通常包括基础环境运维、软件运维、硬件运维、网络运维等。 注2:简称IT运维。 2.4 信息技术治理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overnance 领导和控制当前和将来使用IT的体系。IT治理涉及评估和领导支持组织的IT的使用,并监视IT的使用,以实现计划。它包括组织内IT使用的策略和方针。【ISO/IEC 38500】 3分类原则 本标准按照信息技术服务的基本特征、服务提供内容进行分类,遵循如下分类原则:a. 科学性原则 分类规则应符合信息技术服务的基本特征,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国际标准化趋势相吻合。同时本分类规则应涵盖信息技术服务所提供的各层次的服务内容。

中文新闻信息分类及代码编制原则

GB/T ××-××××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社会的重要标志是信息处理标准化、信息存储数字化和信息发布网络化。中文新闻信息作为社会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通过标准化进行规范,从而降低成本,实现新闻行业之间、新闻行业和广大用户之间的新闻信息交换、存储、处理和共享。 《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以下简称《分类》)的制订,是为了实现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体系的规范化、标准化,进一步开发和整合中文新闻信息资源。同时,也是为实现中文新闻信息分类自动化打下一个可靠的基础。由于传统的手工分类周期长、费用高、效率低,而且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才能胜任,所以难以满足信息成指数增长的今天的实际需要,实现分类自动化是中文新闻信息分类工作的必由之路。 《分类》是在分析研究国际、国内众多新闻媒体已有的分类方法、规则,总结国内主要传媒机构新闻信息分类的多年实践经验,以及对有关新闻信息分类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制订的。 《分类》是以GB 7027-1986《信息分类编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为依据,借鉴和吸收《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中国档案分类法》,以及国外一些比较成熟的分类法中适合中文新闻信息特点的成分,从中文新闻信息的实际出发制订的。 《分类》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均为规范性附录。 《分类》由×××联合提出。 《分类》由×××归口。 《分类》起草单位: 《分类》主要起草人: 《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编制原则 1 范围 《分类》规定了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体系和分类代码。 《分类》规定了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方法的一般原则。 《分类》适用于通讯社(新闻社)、报社、期刊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以及各种资讯机构对中文新闻信息进行分类标引和编制分类目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分类》采用下列国家标准,其随后所有的修改或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分类》。 GB/T 2659-2000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GB/T 2260-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 3304-91 《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 3 术语和定义 《分类》采用下列定义。 3.1 中文新闻信息 Chinese news 指通讯社、报纸、刊物、广播电台、电视台和网络媒体等,用中文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对公众具有知悉意义的事实的报道,包括文字形式和数值、图形、图片、图表、图像和声音等非文字形式。 3.2 网络媒体 指利用互联网(Internet)发布或传播新闻信息的网站。和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比较,网络媒体在广泛性、即时性、开放性、共享性和互动性等方面更具优势。 3.3新闻信息分类News classification 指按照新闻信息的主题内容或其它特征,依据特定的分类标引工具(分类表),将它们分门别类地组织成科学体系的过程。 3.4 分类表 是对新闻信息进行分类标引和检索的工具,是分类法的表现形式。一般是将同一主题从大类到小类,按照逻辑系统逐级展开。内容包括类表(基本大类、简表、详表、复分表)、类目注释、编制说明及使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

ICS 35.080 L 77 SJ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SJ/T XXXXX—20XX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Classification and code (报批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广州赛宝认证中心服务有限公司、山东浪潮齐鲁软件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神州数码系统集成服务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电子信息产品监督检验所、武汉矽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斯福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翰纬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慧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华深慧正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太阳花网络安全维护有限公司、广州南天电脑系统有限公司、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启明星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软件评测有限公司、北京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北京信城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软件行业协会、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勤智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快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大连华信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域通计算机服务外包有限公司、北京数字证书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海辉软件大连有限公司、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护航科技有限公司、中金数据系统有限公司、北京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旅科信息有限公司、南京中兴软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华软件股份公司、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大连软件行业协会、上海市企业信息化促进中心、北京和源沐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大连口岸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金禧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天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越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博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中油瑞飞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新鼎典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北京中科金财科技股分有限公司、沈阳荣科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市金税信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思创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紫光华宇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南京擎天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计算中心、南宁海蓝数据有限公司、新疆天择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福建长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标准化研究院、新疆航天信息有限公司、上海三零卫士信息安全有限公司、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系统与软件过程改进分会、山东泰盈科技有限公司、辽宁立科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华力中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东省计算中心、重庆南华中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志鹏、周平、卢列文、李新、徐燕、尹正茹。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代码解读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代码 解读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解读 刘宏 2017-03-09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标准为信息技术服务分类提供了分类方案,为信息技术服务体系的建立和维护提供了依据。目前公司的业务基本上是按照《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进行分类,因此本文介绍了《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主要内容。 信息技术服务需求包括纵横两个维度的内容,一是横向的由管理体系、人员、信息资源、技术支撑等组成的信息化体系要素,二是纵向的系统生命周期过程,即系统的概念、开发、生产、使用、支持、退役等六个阶段。 应对需方信息技术服务需求的各项内容,在供方层面产生了八项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包括咨询服务、培训服务、数据处理服务、软件开发和部署服务、测试服务、集成服务、IT运维服务和租赁服务。这八种信息技术服务应对需方信息技术服务需求全部要素的同时,也涵盖了系统生命周期过程的全部六个阶段。 运营 图 1 信息技术服务框架图 图1中,八类信息技术服务业务与信息技术服务需求的基本对应关系如下: 1)咨询服务,包括规划、设计、管理咨询、监理、评估认证和技术培训等,应对于 需方信息技术服务需求中的管理体系、人员、信息资源,以及技术支撑中的概念 和开发等阶段。 2)设计与开发服务,包括硬件、软件等设计开发,应对于需方技术支撑需求中的设

计开发阶段。 3)系统集成试试服务,包括基础环境、硬件、软件、安全等集成实施,以及集成实 施管理等,应对于需方技术支撑需求中的集成实施阶段。 4)运行维护服务,包括基础环境、硬件、软件、安全等运行维护服务,以及运行维 护管理等,应对于需方技术支撑需求中的运行维护阶段。 5)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包括数据加工处理、存储等,应对于需方的信息资源需 求。 6)运营服务,包括软件、平台基础设施等运营服务,应对于需方的租用服务需求; 7)数字内容服务,包括数字动漫、游戏设计、地理信息等内容的加工与整合,应对 于需方的数字内容服务需求。 8)呼叫中心服务,包括业务咨询、信息查询、数据查询等信息服务,应对于需方的 信息服务需求; 在《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标准编制中对信息技术服务框架的中的信息技术服务分类进行了调整。表1是目前使用的信息技术服务分类。 特别注意的是在2010年前,由于认知上的失误,将“系统运行与维护”定义为“IT 服务”,即所谓“大IT服务(覆盖IT全生命周期阶段的服务)”与“小IT服务(覆盖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的服务)之争。基于《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标准,目前公司的业务都属于信息技术服务范围内。公司目前个别业务单元名称冠以“IT服务”(其核心业务为“系统平台运行维护”等),在国内进行业务沟通与交流时可能存在一定的误解,需要特别关注。 信息技术服务的分类与代码内容如下: 表1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

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4部分数据中心服务规范编制说明

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4部分数据中心服务规范编制 说明 数据中心服务规范是为了确保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和维护的一套规范性文件。本文将对数据中心服务规范进行编制说明,主要包括编制目的、编制依据、编制范围、编制原则以及编制流程等内容。 一、编制目的 数据中心服务规范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数据中心的运行和维护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提高数据中心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编制依据 数据中心服务规范的编制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国家和行业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2.公司内部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3.数据中心运行和维护的最佳实践经验。 三、编制范围 数据中心服务规范的编制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中心设备和设施的运行和维护; 2.数据中心网络的安全管理和运维; 3.数据中心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4.数据中心备份和灾备的规定和流程。

四、编制原则 在编制数据中心服务规范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核心原则: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确保数据中心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2.安全原则:确保数据中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包括物理安全和网络 安全; 3.效率原则:提高数据中心的运行效率,减少故障和停机时间; 4.规范原则:遵循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确保数据中心的运行 和维护达到行业水准。 五、编制流程 1.确定编制团队:组建一个由数据中心管理人员、技术专家和用户代 表组成的编制团队; 2.收集资料:收集相关的技术标准、管理制度和最佳实践经验等资料; 3.制定初稿: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编制初稿,并进行内部审查和修改; 4.召开会议: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会议,讨论初稿并进行修改和完善; 5.审定最终版:将修改完善的草稿提交给数据中心管理人员进行审定,形成最终版; 6.发布和培训:将最终版发布给所有相关人员,并进行培训和说明; 7.监督执行:监督数据中心服务规范的执行情况,并及时进行修订和 更新。

技术领域分类及代码

技术(jìshù)领域分类及代码 01.信息技术:指研制计算机硬件、软件、外部设备、通信网络设备的活动(huó dòng),以及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及数字传递网对信息进行文字、图形、特征识别、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和传递的活动。 02.生物(shēngwù)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指为了生物(shēngwù)技术本身的发展,就有关原理、技术、特种工艺、测试、仪器而进行的活动,以及利用生物技术为农、林、牧、渔、医药卫生、化学、食品、轻工等部门提供生物技术新产品而开展的活动。无特定目标或虽有特定目标但不是为促进生物技术发展而开展的有关生命科学的研究不包括在此分类内。 03.新材料(cáiliào):指新近发展或正在研制的具有优异性能或特定功能的材料,如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有机合成材料、新型金属和合金材料。包括为发展新材料就有关原理、技术、新产品、特种工艺、测试而进行的活动。 04.能源技术:包括能源问题一般理论,地区性能源综合开发与利用,石油、天然气、煤炭、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新能源(太阳能、生物能、核能、海洋能等)的研制开发与利用,节能新技术、能源转换和储存新技术等活动。 05.激光技术:激光器和激光调制技术的研制,及为了激光在工业、农业、医学、国防等领域内的应用而进行的活动。 06.自动化技术:指在控制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自动化元件、仪表与装置、人工智能自动化、机器人等领域中的活动。

07.航天技术:有关运载火箭及人造卫星本体的研究及有关为了跟踪、通讯而使用的地面设备的研究而进行的活动。不包括天文学及气象观察。 08.海洋(hǎiyáng)技术:包括有关维护海洋权益和公益服务技术研究、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产业化、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海洋环境要素(huán jìnɡyào sù)监测技术等活动。 09.其它技术(jìshù)领域:属于技术领域,但不能归入上述(shàngshù)八类领域的其它技术活动。 课题(kètí)活动类型分类及代码 1.基础研究: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研究。其目的是揭示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而不以任何特定的实际应用为目的。 2.应用研究:为获得新的科学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研究。它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应用目的。应用研究通常是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或知识的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某一具体的、预定的实际目的确定新的方法(原理性)或途径。 *区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主要标志:具有特定的实际应用目的的研究属于后者。 3.试验发展:利用从研究或实际经验获得的知识,为生产新的材料、产品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和系统,以及对已生产或建立的上述各项进行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编制说明张坤肖学年周一马晓萍段怡红吕玉霞 (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西安710054 ) 摘 要:《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是在当前采用的多种分类编码标准和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对其修订背景、编制原则,以及与相关标准的关系和修订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该标准的制定解决了当前实际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基本内容问题和矛盾。 关键词: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基础标准;比较 随着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各省市都在积极加快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在省级数据库建设中可供1:10 000 DLG 要素使用的分类编码标准或方案多达 4 种,而各省自订演变的版本则更多,在横向上明显地表现出1:10 000 DLG 数据的不一致性。与此同时,国家1:1 000 000 、1:250 000 DLG 数据库已经建成,1:50 000 DLG数据正在采集,并即将完成。目前1:10 000、1:50 000、1:250 000、1:1 000 000以及1:500〜1:2 000 DLG的要素内容、分类代码各自独立,从纵向上体现出不同尺度地理空间数据的不一致性。除分类代码外,DLG数据还在其他更多方 面体现了各省数据的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D LG数据的用途定位不一致(制图,建库,制图与建库); 2)D LG数据选择的要素内容不一致; 3)D LG数据的要素数学模型不一致(面向制图,面向对象); 4)D LG数据的结构体系不一致; 5)D LG数据的取舍原则不一致。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DLG的标准化问题,国家测绘局于2003年6月立项,形成了以上述1:10 000 DLG 要素分类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的全系列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

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分类

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分类 (2018 ) 一、分类目的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 〕58 号)的要求,为满足国家制定高技术服务业有关政策和加强高技术服务业宏观管理的需要,建立高技术服务业统计体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参照国际相关分类标准并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4754-2017 )为基础,制定本分类。 二、高技术服务业界定和范围本分类规定的高技术服务业是采用高技术手段为社会提供服务活动的集合,包括信息服务、 电子商务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业的高技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和其他高技术服务等9 大类。 三、编制原则 (一)本分类主要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 〕58 号)为指导,并结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的要求,进一步明确高技术服务业的范围及分类。 (二)本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 )—1—

为基础,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高技术服务业范畴相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本分类能够满足有关部门对高技术服务业管理的需要,同时兼顾统计上的可操作性。 (四)本分类借鉴国际组织对“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的界定以及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将信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纳入高技术服务业范畴。 四、结构和编码 本分类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高技术产业 (服务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码表示。第一层为大类,用1 位数字表示,共有9 个大类;第二层为中类,用2位数字表示,第1 位为大类代码,共有25 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4 位数字表示,前两位为中类代码,共有97 个小类。 本分类代码结构:× × ×× (数字)小类顺序码 小类代码 (数字)中类顺序码 中类代码 (数字)大类代码 五、对有关问题的说明 2— 一)本分类中小类的具体范围说明可参见《2017 国民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