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油微胶囊制备工艺

精油微胶囊制备工艺

1. 选择合适的壁材料:根据需要包裹的精油性质和稳定性要求,选择合适的壁材料,常用的壁材料包括明胶、脱水乙酸、聚乙烯醇、聚乳酸等。

2. 壁材料溶液制备:将壁材料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得到壁材料溶液。溶液中的浓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3. 精油包封:将精油加入到壁材料溶液中,并进行充分搅拌,使精油均匀分散在溶液中。

4. 调节pH值和温度:根据壁材料和精油的性质,调节溶液的pH值和温度,以促进微胶囊的形成和固化。

5. 微胶囊形成:将调节好pH值和温度的溶液缓慢滴加到固化

剂中,形成微胶囊。

6. 固化:根据壁材料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固化剂,将微胶囊浸泡在固化剂中,使其固化。

7. 洗涤和干燥:将固化后的微胶囊进行洗涤,以去除残留的溶剂和固化剂,然后进行干燥,使微胶囊完全干燥。

8. 质量检测:对微胶囊进行质量检测,包括粒径分布、包封率、释放性能等指标的检测。

以上为一般的精油微胶囊制备工艺,不同的壁材料和精油可能

有所不同。具体的工艺参数和步骤可以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微胶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微胶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摘要微胶囊技术近几年来在国内发展迅速,不仅制作工艺趋于成熟,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文章简要介绍了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微胶囊制备工艺应用 微胶囊技术是一种利用天然或是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将固体、液体、甚至是气体物质包埋起来,形成具有半通透性或密封囊膜的微型胶囊技术。形成的微小粒子称之为微胶囊。微胶囊技术可以改善被包裹物质的物理性质,使活性成分与外界环境隔绝开来,增强稳定性,降低挥发性,延长保存期,此外还具有控制释放功能。由于它的这些独特的优点,微胶囊技术在医药、香料、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的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和应用。 微胶囊技术研究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D.E.Wurster用物理方法以明胶为壁材在液体石蜡中制备鱼肝油形成明胶微胶囊,20世纪40年代末,微胶囊技术得到突破发展开始应用于药物制剂包衣,1954年美国的B.K.Green受到微胶囊在药物上的应用启发成功地将该技术应用于无碳复写纸的生产,并取得重大成果[1]。近年来,微胶囊技术更是应用在香精缓释、新型染料、食品加工等繁多的行业及领域中。 1微胶囊壁材的分类 微胶囊的壁材是构成囊的外壳。不同的应用领域壁材也不尽相同,目前在微胶囊技术中常用的壁材主要有三类:天然高分子、半合成高分子材料以及全合成高分子材料。选择壁材的原则是: 壁材能与芯材互相配伍,能性稳定耐高温, 耐磨擦, 耐挤压。壁材要具有一定的渗透性、吸湿性、溶解性。 1.1天然高分子材料 可以用作壁材的天然高分子材料主要有明胶、阿拉伯胶、虫胶、紫胶、淀粉、糊精、蜡、松脂、海藻酸钠、玉米朊等。 天然高分子材料一般都具有无毒,对环境危害小,稳定,易成膜等优点。 2.2 半合成高分子材料

微胶囊技术

微胶囊技术简介与实例 目录 微胶囊技术简介与实例 (1) 微胶囊技术概述 (1) 微胶囊及微胶囊技术概述 (1) 常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2) 三类特殊结构微胶囊简介 (4) 人工器官微胶囊 (5) 微胶囊在纺织品和医药中的应用 (7) 微胶囊技术概述 本章旨在对微胶囊的基本概念进行介绍。对其微胶囊的各种制备原理及做一个涵盖面较全、概括性强的简介。最后,对三种结构特殊的微胶囊(人工器官微胶囊、脂质体胶囊、纳米粒)进行简介。 微胶囊及微胶囊技术概述 微胶囊是利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对固体、液体或气体进行包封的、粒径为5~1000um的中空微囊(特别的,纳米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200~300nm)。微胶囊一般由一层薄膜和囊芯物质组成。组成薄膜的材料称为囊材,组成囊芯的材料称为芯材。囊材可以是天然物(如蜂蜡、氢化植物油衍生物、壳聚糖、乳清蛋白、纤维素等),也可以是合成物(如聚酯、聚氨酯、聚赖氨酸、聚乙二醇等)。芯材的种类更加多样,按物质的状态分类,可以是液体、固体、气体,甚至可以是固、液混合物。理论上可以将需要被包覆和保护的各种微小物质封存在囊壳内部(如精油、芳香剂、抗菌药物、金属粒子、酶、活细胞等等)。 将芯材包封在囊材的过程,即制备微胶囊的过程称为微囊化。微囊化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改变活性物质的理化性质(相态、溶解度等);保护物质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屏蔽味道、颜色和气味;降低物质的毒性;控制释放活性物质等。经微胶囊化的芯材局域靶向性和控释性,可以根据需要在恰当的时间和恰当的位置以一定的速率对芯材进行释放。如:经过微胶囊化的抗凝血药物,可生物降解的载药纳米粒借助导管给药系统,可将其输送到局部血管,并缓慢释放所携带的药物,可望有效防治血管再狭窄。 由于微胶囊技术的特点,带来了许多好处。比如说,可以极大程度地保留了具有生物活性功能的物质;使液体转变为固体,便于加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率,减少药物用量,降低毒副作用等等。

微胶囊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微胶囊及微胶囊技术 微胶囊:指一种具有聚合物壁壳的微型容器或包物。其大小一般为5-200μm不等,形状多样,取决于原料与制备方法。 微胶囊化技术:指将固体、液体或气体包埋在微小而密封的胶囊中,使其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会以控制速率释放的技术。 其中,被包埋的物质称为芯材,包括香精香料、酸化剂、甜味剂、色素、脂类、维生素、矿物质、酶、微生物、气体以及其他添加剂等。 包埋芯材实现微囊胶化的物质称为壁材。 壁材:可用作微胶囊包囊材料的有天然高分子、半合成高分子和合成高分子材料,视所包囊物质(囊心物)的性质,油溶性芯材需选水溶性壁材,水溶性芯材则选油溶性壁材,即芯材与壁材不互溶、不反应。 微胶囊壁材应符合国家食品添加剂标准,无毒,具有良好的成膜性,流动性和低吸湿性,且应不与芯材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壁材常可分为以下几类: 微胶囊的形态

由于芯材、壁材和微胶囊化方法不同,微胶囊的大小、形态和结构变化较大。微胶囊的颗粒直径尺寸范围在零点几微米至几千微米之间,一般为5~200um,囊壁厚度0.5~150um。最近,已出现上至数毫米大的毫米级微胶囊,下至0.1~1nm的纳米级微胶囊。几种不同方法制备的微胶囊大小如表。 不同方法制备的微胶囊大小 微胶囊化方法颗粒直径尺寸范围(um) 喷雾干燥20~150 空气悬浮包衣50~10000 锅包法>500 单/复凝聚1~500 脂质体0.1~1 纳米微胶囊技术<1 微胶囊技术方法 微胶囊技术的方法较多,但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界面聚合法,锐孔法,喷雾干燥法,喷雾冷却法,挤压法和空气悬浮法。 1)界面聚合法 通过适宜的乳化剂使芯材物质乳化后加入到壁材溶液中,加入反应物以引发聚合,在液滴表面形成聚合物膜,再使微胶囊从油相或水相中分离。该法制得的微胶囊致密性较好,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率快。 2)锐孔法 先将芯材物质溶解于壁材溶液中,再通过一定的器皿使其固化成型后加入到固化液中,通过共沉淀法固化成型,真空干燥得到微胶囊产品。通常加入固化剂或采用热凝聚,也可利用带

微胶囊制备及研究进展综述

微胶囊制备及研究进展综述(标题具体一点) 摘要:近年来,微胶囊技术在生物医药、化工、食品等行业得到了应用和发展。微胶囊制备的新工艺、微胶囊性能分析的新方法、微胶囊形貌结构和孔结构的表征方法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综述了微胶囊的结构和性能方面研究的新进展。 关键词:微胶囊;制备;研究进展;综述 引言:微胶囊是利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为囊材将囊芯物(固态、液态、气态)包裹而成的微小容器。微胶囊技术从应用于无碳复写纸开始,至今已普及至包括医药、农药、香料、涂料、食品、化妆品等不同领域。近年来,随着学科的交叉,微胶囊技术应用、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如微囊化的胰岛能够保持活力并能在有糖尿病的动物体内长时期不断分泌胰岛素;临床上已将包裹的活性炭进行体外循环,对肾衰竭或肝功能失调的病人解毒;将风味物包埋在纳米粒中,再将其与部分水溶性配料或风味物质共同包在微球中,可以实现多组分包埋和连续的控制释放等等。特别地,膜乳化法和微通道法使得单分散乳液制备和单分散微胶囊合成得以实现,促进微胶囊在生物医药、微细加工和电子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微胶囊的结构和性能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对微囊的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具有一定意义。(参考文献的引用要标注。) 1微胶囊的制备方法(该节没有新意,是科普知识) 大致可分为3类:聚合反应法、相分离法、物理及机械法。聚合反应法包括界面聚合法、原位聚合法和悬浮胶联法;相分离法包括水相相分离法和油相相分离法;物理及机械法包括熔化分散冷凝法、喷雾干燥法、溶剂或溶液萃取法等。 1.1界面聚合法 界面聚合法制备微胶囊的原理是通过适宜的乳化剂形成油包水(或水包油)乳液,使水溶性(或油溶性)反应物的水溶液(或油溶液)分散进入油相(或水相),在油包水(或水包油)乳液中加入非水溶性(或水溶性)反应物以引发聚合,在液滴表面形成聚合物膜,这样含水微胶囊(或含油微胶囊)就会从水相(或油相)中分离。将该方法制备出的微囊化乳酸菌产品用于乳酸发酵,其活菌含量会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恢复。藤原正弘等人改进了此方法,称复乳状液法,具体过程是将乳酸菌液与添加了聚甘油脂肪酸酯的氢化油脂混合形成W/O型乳状液,再分散于含增稠稳定剂黄原胶的乳酸钙溶液中,最终形成W/O/W型双重乳状液,将此乳状液逐滴加到低甲氧基果胶之类的成模液中,制成内部流动的微胶囊化产品,由于在菌体与外水相之间有一层固化的油脂膜作为屏障,使得产品在低pH值的条件下稳定性更高。 在界面聚合法中,尽管微胶囊的强度与使用的交联剂浓度成正比,但由于交联剂都有一定的毒性,会对乳酸菌的活性造成损害,所以很难得到广泛的认可。复乳状液法操作复杂,且在双重乳状液形成过程中外水相与内水相极易混溶,故产品得率低。 1.2相分离法 相分离法又称凝聚法,是将芯材料乳化或分散在溶有壁材的连续相中,然后采用某种方法(如加入聚合物的非溶剂、降低温度、或加入与芯材料相互溶解的第二种聚合物)使壁材溶解度降低并从连续相中分离出来,形成黏稠的液相(不是沉淀),包裹在芯材料上形成微胶囊。根据包囊材料在水中溶解度的不同,可将相分离法分为水相相分离法和油相相分离法。 用相分离技术制备微胶囊时最常用的聚合物材料有明胶、琼脂、阿拉伯胶和乙基纤维素等。SheuTY等人用油相相分离法制得的乳酸菌微胶囊,其乳酸菌的防冻能力提高了20%~50%。相分离法操作复杂,在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应用很困难,特别是用油相相分离法制备

微胶囊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微胶囊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在食品行业中的 应用 摘要:文章介绍了微胶囊的基本组成,总结了得到微胶囊的方式,并且对微胶囊技术在食品方面的应用做了阐述,提出微胶囊技术目前所遇到的问题,并展望了微胶囊技术的广阔应用前景。 关键词:微胶囊;微胶囊技术;食品应用 微胶囊技术是一种已获得世界最高组织认可的新型技术,而且是21世纪重点研究开发的、可在食品行业中广泛应用的加工技术。微胶囊技术指的是将芯材(添加剂、油脂等)与乳化剂进行结合,再与适宜的壁材进行组合得到理想的微胶囊的一种新型技术[1]。目前,微胶囊技术已较为成熟,因其工艺、设备、材料的不断完善,使其在食品方面的应用更为广泛。 1 微胶囊的制备 1.1 微胶囊的组成结构 微胶囊相当于一种微型容器,外面是壁材,里面是芯材。用不同的芯材和乳化剂进行结合,再与壁材进行结合所得到的微胶囊结构形态各不相同。典型的微胶囊结构形态见图1[2]。 图1 典型的微胶囊结构形态

Fig.1The typical microcapsule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1.1.1 壁材 在制备微胶囊时,选用合适的壁材是重中之重,能够决定是否制备出的微胶囊包埋率和稳定性都非常好。理想壁材的主要特点是:芯材可以嵌入,而不影响其功能和含量;良好的成膜性能;良好的分散、乳化性能;无刺激性气味;有一定的强度和可塑性;使芯材在一定条件下可释放;有合适的粘度、溶解性和渗透性;无毒、价格适宜且易得到等。一般情况下,用两种以及多种壁材进行包埋才能满足以上所有的特点。 除了必要的芯材和壁材外,有些微胶囊的制备需要添加适量的乳化剂来提高芯材的包埋率[3]。乳化剂是制备微胶囊重要的物质之一,既有亲水性,又有亲油性,加入乳化剂防止油滴的聚集出现了油水界面。例如,油脂先与乳化剂进行乳化,再用壁材包埋来得到微胶囊。 1.1.2 芯材 微胶囊中通常用壁材包裹着的就是芯材,它通常由一种或者两种及以上的物质组成。芯材的溶解度和壁材的溶解度必须不同,若是亲水性的芯材,则应该用亲水的壁材进行包埋;若是亲脂性的芯材,则最好选择疏水性的壁材来进行包埋[4]。一般情况下,微胶囊芯材若要被人体很好地吸收需要从微胶囊中释放出来。 芯材释放分为两种:一种是瞬时释放,指通过搓揉、变形、碾碎等外力作用或者是受温度的影响使微胶囊结构形态发生改变而使芯材释放出来;另一种是缓慢释放,指微胶囊的壁材通过溶解或者是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降解以及微胶囊壁材的自由扩散使得芯材释放出来。微胶囊中芯材的释放大多数情况下都符合零

微胶囊技术及其应用

01微胶囊技术 1.1 微胶囊技术的概念 微胶囊是由聚合材料外壳包裹内容物的一种包容物或包装物,其内部装载的物质称为芯材,外部包裹的物质称为壁材。微胶囊技术是指由高分子的聚合材料作为壁材,使其在芯材表面形成连续的薄膜,隔绝内容物,从而形成微胶囊的一种新型技术。微胶囊技术可以将固态、液态或气态的物质进行包覆,尽可能的保留芯材物质的色、香、味、营养及活性,如今已在食品、医药、日用品、化学材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 1.2 微胶囊技术的特点 特殊的芯材物质在经过微胶囊化处理后,其颜色、形态、体积、质量、溶解性以及贮藏性等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在特定的条件下,芯材物质会被缓慢释放从而发挥作用。微胶囊产品的粒径一般在1 滋m~1 000 滋m之间。微胶囊的形状各异,主要有不规则型、简单型、多芯型、多壁型、填质颗粒型等;按功能特性区分,包括缓释型、压敏型、热敏型、光敏型、膨胀型、pH值敏感型等。 1.3 芯材和壁材的选择 芯材大多是单一的某种物质,也可以是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常用作芯材的物质可大致分为精油、色素、油脂、菌种、酶、活性物质、营养成分等几类,具体的芯材物质如表1所示。 表1 制备微胶囊常用的芯材分类

一般来说,芯材只有从微胶囊的囊壁中释放出来才会发挥其功效,释放速率分为瞬间释放和缓慢释放两种,释放速率易受到壁材厚度、孔洞大小、反应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芯材本身的溶解度、扩散系数也会对释放速率产生影响,一般芯材的释放过程遵循零级或一级释放速率方程。在饮料工业的生产加工中,色素类、活性物质类和营养成分类的芯材选用较多,微胶囊化的芯材物质添加到饮料中,提升了饮料的品质和价值,丰富了饮料的口感与风味。 壁材的选择对微胶囊应用的效果具有很大影响,如渗透性、溶解性、流动性等。所用壁材应符合国家标准中食品添加剂的要求,同时具有良好的成膜性、溶解性、乳化性、干燥性、相容性,且黏度低、无毒、无刺激、可降解、来源广、成本低,不与芯材发生化学反应。此外,芯材和壁材也具有相互选择性,通常情况下,油溶性的壁材可用于包裹水溶性的芯材,水溶性的壁材则包裹油溶性的芯材,在油相和水相之间形成的表面张力使溶液形成稳定的油包水或水包油体系。

薄荷精油的分离、鉴定及微胶囊化研究

薄荷精油的分离、鉴定及微胶囊化研究 1. 引言 薄荷精油是一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具有广泛的医药和食品工业应用。薄荷精油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薄荷脑、薄荷醇等,不同成分的含量和比例会直接影响其香气和功效。由于薄荷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含量较低,因此需要进行精细的分离、鉴定和微胶囊化研究,以提高薄荷精油的利用效果。 2. 薄荷精油的分离 薄荷精油的分离主要通过蒸馏法和提取法进行。其中,蒸馏法是常用的分离方法,通过加热薄荷植物材料,使其挥发成气体,再通过冷凝器冷却收集。提取法则是利用溶剂提取薄荷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再通过蒸发溶剂得到薄荷精油。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离。 3. 薄荷精油的鉴定 薄荷精油的鉴定主要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该技 术能够对薄荷精油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首先,将薄荷精油样品注入气相色谱仪中,通过不同的分离柱和检测器进行物质的分离和检测。然后,将分离得到的物质通过质谱仪进行质量分析,通过比对数据库中的标准谱图,确定薄荷精油中的主要成分。鉴定结果可以为薄荷精油的质量控制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4. 薄荷精油的微胶囊化 薄荷精油的微胶囊化是将其封装在微胶囊中,以改善其稳定性和延长其释放时间。常用的微胶囊化方法包括凝胶化、乳化和喷雾干燥等。其中,凝胶化方法是将薄荷精油与聚合物溶液混

合,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交联形成胶状颗粒,再进行固化和干燥得到微胶囊。乳化方法则是将薄荷精油与乳化剂混合,通过乳化和固化得到微胶囊。而喷雾干燥方法则是将薄荷精油溶液通过喷雾喷入热风中,使其迅速蒸发形成微胶囊。通过微胶囊化,能够提高薄荷精油的稳定性和控制释放速度,增强其应用性。 5. 结论 对于提高薄荷精油的利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蒸馏法和提取法分离薄荷精油,能够得到高纯度的样品,为后续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能够准确鉴定薄荷精油中的成分,为薄荷精油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微胶囊化技术能够提高薄荷精油的稳定性和控制释放速度,应用于药品和食品工业中。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将为薄荷精油的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综上所述,对于提高其利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蒸馏法和提取法分离薄荷精油可以获得高纯度的样品,为后续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能够准确鉴定薄荷精油中的成分,为薄荷精油的质量控制提供可靠依据。微胶囊化技术则能够提高薄荷精油的稳定性和控制释放速度,适用于药品和食品工业领域。未来的研究和探索将进一步推动薄荷精油的应用,并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

牛至精油β环糊精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抑菌效果研究

牛至精油β环糊精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抑菌效果研究 卢燕霞;田永强;刘惠琴;张阿强;徐力 【期刊名称】《包装工程》 【年(卷),期】2016(37)5 【摘要】目的制备牛至精油β环糊精(β-CD)微胶囊,并研究其抑菌效果。方法首先,选用β-CD包埋牛至精油,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该包埋物的外部形貌特征。其次,通过 薄层色谱、红外光谱等2种方法考察是否已成功制备牛至精油β环糊精的微胶囊。然后,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该包埋物的吸光度,按照一定的方法计算其包埋率。 最后,选用大肠杆菌、米曲霉菌作为供试菌株,研究该包埋物的抑菌效果。结果牛至 精油β环糊精微胶囊得到成功制备,其包埋率为73%,并且该包埋物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结论实验达到了预期目的,即在保留牛至精油抑菌性能的同时,也使得液体的 牛至精油固体粉末化。 【总页数】5页(P84-88) 【关键词】β-CD;牛至精油;微胶囊;抑菌 【作者】卢燕霞;田永强;刘惠琴;张阿强;徐力 【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25.1 【相关文献】

1.柠檬桉叶精油B-环糊精微球的制备及其抑菌效果的研究 [J], 方娜;黄晓婷;练丽花;陈艳平 2.牛至精油微胶囊抑菌效果研究 [J], 田永强;卢燕霞 3.牛至精油-β-环糊精微胶囊制备工艺研究 [J], 殷诚;黄崇杏;张波波;许扬帆 4.牛至精油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在杏贮藏期的抑菌效果 [J], 石泽栋;蒋雅萍;孙英杰;李富军;闵德栋;张新华;李晓安 5.牛至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抑菌效果研究 [J], 刘光发;王建清;赵亚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草果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优化及性质研究

草果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优化及性质研究 赵星全;高媛媛;廖良坤;周伟;涂浩;熊邵濠;梁亚键;吉宏武;李积华 【期刊名称】《食品工业科技》 【年(卷),期】2023(44)4 【摘要】草果精油易挥发、不稳定的特点限制其应用范围。为了有效提高草果精 油利用率,本文对草果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性质进行探究。以草 果精油、乳化剂为芯材,辛烯基琥珀酸酐淀粉钠(Octenyl Succinic Anhydride Starch,OSA淀粉)、麦芽糊精、胶体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草果精油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其制备工艺,并研究了草果精油微胶囊的物理性质、形 貌特征、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配方为草果精油30%(w/w)、单,双甘油脂 肪酸酯1%(w/w)、N-CREAMER 46型号OSA淀粉15%(w/w)、阿拉伯胶 0.2%(w/w),喷雾干燥制备的草果精油微胶囊包埋率81.07%±3.20%,负载率 64.43%±5.32%,水分含量3.40%±0.08%,复水后平均粒径(226.37±3.06)nm,微胶囊产品呈干燥粉末状,复水溶解迅速,包埋效果较好。经过同步热重差热分析,包埋后的草果精油的热稳定性得到了明显提高,扫描电镜观察草果精油微胶囊颗粒分布均匀。本研究可为喷雾干燥法制备草果精油微胶囊的工业生产提供一定技术参考。【总页数】11页(P198-208) 【作者】赵星全;高媛媛;廖良坤;周伟;涂浩;熊邵濠;梁亚键;吉宏武;李积华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1.1 【相关文献】 1.鱼油微胶囊射流空化制备工艺优化及理化性质研究 2.蒲公英微胶囊制备工艺优化及性质研究 3.鱼油微胶囊制备工艺优化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4.鱼油微胶囊制备工艺优化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5.响应面法优化肉桂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百里香精油的微胶囊制备及其缓释性能

百里香精油的微胶囊制备及其缓释性能 王娣;许晖;汪张贵;谢海伟;曹珂珂;任茂生;田长城 【期刊名称】《食品科学》 【年(卷),期】2013(034)006 【摘要】以啤酒废酵母为壁材包埋制备百里香精油微胶囊,分别考察精油酵母比、包埋温度、包埋时间对精油微胶囊效果的影响.百里香精油最佳包埋条件为精油酵 母比为2∶1、包埋温度60℃、包埋时间10h.百里香精油包埋率为86.71%; 100℃加热30h,精油微胶囊挥发率仅有15.8%.缓释实验结果表明:微胶囊能够降低油脂 氧化和香味释放速度,延长精油的使用寿命. 【总页数】4页(P60-63) 【作者】王娣;许晖;汪张贵;谢海伟;曹珂珂;任茂生;田长城 【作者单位】蚌埠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系,安徽蚌埠 233030;蚌埠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系,安徽蚌埠 233030;蚌埠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系,安徽蚌埠 233030;蚌埠学 院生物与食品工程系,安徽蚌埠 233030;蚌埠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系,安徽蚌埠233030;蚌埠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系,安徽蚌埠 233030;蚌埠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系,安徽蚌埠 233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2.3 【相关文献】

1.层层自组装法制备百里香精油微胶囊条件优化 [J], 黄晶;申莉莉;白友菊;马治灿;陈加平;冯武 2.明胶/海藻酸钠复合微胶囊型缓释氮肥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研究 [J], 郑源源;叶树彬;涂小霞;陈钰云;刘镇敏;王颖 3.百里香精油-蜂蜡抗菌纸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J], 杨玉函;刘光发;高文华;汪莎莎;陈芙蓉 4.百里香精油-蜂蜡抗菌纸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J], 杨玉函;刘光发;高文华;汪莎莎;陈芙蓉 5.百里香精油/多孔淀粉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J], 付秋莹;宋海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胶囊化方法及常用壁材

微胶囊化方法及常用壁材 一、微胶囊制备方法 1、微胶囊的常规制备方法 ➢复凝聚法复凝聚法是利用两种带有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以离子间的作用相互交联,制成的复合型壁材的微胶囊一种带正电荷的胶体溶液与另一种带负电荷的胶体溶液相混,由于异种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聚电解质复合物而发生分离,沉积在囊芯周围而得到微胶囊. ➢单凝聚法单凝聚法通常被称为沉淀法,该方法通过向含有芯材的某种聚合物溶液中加入沉淀剂,使该聚合物的溶解性降低,该聚合物和芯材一起从溶液中析出,从而制取微胶囊的方法该方法不需要事先制备乳液,也可以不使用有机交联剂,可以避免有机溶剂的使用,但通过该法制得的微胶囊粒径较大。 ➢界面聚合法界面聚合法是将两种发生聚合反应的单体分别溶于水和有机溶剂中,其中芯材溶解于处于分散相溶剂中然后,将两种液体加入乳化剂以形成乳液,两种反应单体分别从两相内部向液滴界面移动,并在相界面上发生反应生成聚合物将芯材包裹形成微胶囊的方法该法的优点是反应物从液相进入聚合反应区比从固相进入更容易,所以通过该法制备的微胶囊适于包裹液体,制得的微胶囊致密性好在界面聚合法制备微胶囊时,分散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微胶囊的性能,搅拌速度溶液黏度以及乳化剂和稳定剂的种类用量对微胶囊的性质也有很大的影响。 ➢原位聚合法原位聚合法应用的前提是形成壁材的聚合物单体可溶,而聚合物不溶该法需先将聚合物单体溶解在含有乳化剂的水溶液中,然后加入不溶于水的内芯材料,经过剧烈搅拌使单体较好的分散在溶液中,单体在芯材液滴表面定向排列,经过加热单体交联从而形成微胶囊如何让单体在芯材表面形成聚合物,是该方法需要控制的重点。 ➢锐孔-凝固浴法锐孔-凝固浴法用的壁材要求是可溶性的通常将芯材物质和高聚物壁材溶解在同一溶液中,然后借助于滴管或注射器等微孔装置,将此溶液滴加到固化剂中,高聚物在固化剂中迅速固化从而形成微胶囊因为高聚物的固化是瞬间进行并完成的,所以将含有芯材的聚合物溶液加入到固化剂中之前应预先成型,所以需要借助于注射器等微孔装置锐孔-凝固浴法的固化过程可能是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喷雾干燥法喷雾干燥法是将芯材分散在壁材的乳液中,再通过喷雾装置将乳液以细微液滴的形式喷入高温干燥介质中,依靠细小的雾滴与干燥介质之间的热量交换,将溶剂快速蒸发使囊膜快速固化制取微胶囊的方法喷雾干燥法操作简单,综合成本较低,易于实现大规模生产但通过该方法制备微胶囊时,芯材会处于高温气流中,有些活性物质容易失活,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且通过该方法制备微胶囊溶剂蒸发较快,微胶囊的囊壁

一种植物精油包被液、微胶囊植物精油及其制备方法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108684938A (43)申请公布日 2018.10.23(21)申请号CN201810338649.2 (22)申请日2018.04.16 (71)申请人广州智特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九龙镇九佛工业园凤凰三横路98号 (72)发明人吴世林;吕勇;邸维龙;江华峰 (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容大益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牛丽霞 (51)Int.CI 权利要求说明书说明书幅图 (54)发明名称 一种植物精油包被液、微胶囊植物精油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畜牧或饲料技术领域,具体公 开了一种以植物精油为包被对象的新型微胶囊包 被液,包括10~15份天然高分子材料,10~15 份合成高分子材料,5~10份滑石粉,150~240 份水。还公开了采用该包被液包被的微胶囊植物 精油包括质量百分比为70%~80%的上述包被液 与质量百分比为20%~30%的植物精油芯核形成 的包被产品,及制备该微胶囊植物精油的方法。 包壁后的植物精油稳定性良好,生产过程中损失

小,味道柔和,利用率高,有利于温和地在动物 体内的吸收、释放。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公告日法律状态信息法律状态 2018-10-23公开公开 2018-10-23公开公开 2018-11-16实质审查的生效实质审查的生效

权利要求说明书 一种植物精油包被液、微胶囊植物精油及其制备方法的权利要求说明书内容是....请下载后查看

说明书 一种植物精油包被液、微胶囊植物精油及其制备方法的说明书内容是....请下载后查看

啤酒花总黄酮连续提取及啤酒花精油微胶囊制备

啤酒花总黄酮连续提取及啤酒花精油微胶囊制备啤酒花是啤酒酿造的重要原料,对啤酒风味形成和保鲜均有重要作用。啤酒花富含黄酮和精油,具有广谱的生物学和药理学活性。 近年来随啤酒花机械采摘技术发展,富含黄酮和精油的残次啤酒花剧增。为充分利用啤酒花资源,开发残次啤酒花的应用研究十分必要。 鉴此本课题研究使用超声负压连续提取联合减压水气蒸馏和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啤酒花总黄酮及啤酒花精油,并对精油进行微胶囊制备。最后采用红外光谱和气质联用等技术分别对样品进行表征。 课题以提取时间、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功率等进行回流提取和超声负压连续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超声负压连续提取单因素条件为 65.0min,55.0℃,75.0%,1:20,70.0W时,总黄酮提取率较 高;50.0min,50.0℃,60.0%,1:20,60.0W时,粗提物纯度较高。正交实验条件组合为56.0℃、75.0%、1:14、70.0W时,总黄酮提取率为85.07%。 条件组合为52.0℃、66.0%、1:14、80.0W时,粗提物纯度为23.51%。对比两种提取方法,超声负压连续提取提取时间和温度都明显趋好,有效减少了提取过程中活性成分损失,为啤酒花精油提取提供了有利条件。 然后应用大孔树脂对总黄酮进行纯化研究,筛选出FL-2、FL-3等综合性能较好的树脂。啤酒花精油提取结果及气质联用仪分析表明:减压水汽蒸馏精油提取率2.19%,产品色泽浅,易分离。 同时蒸馏萃取精油提取率2.30%,淡黄色,易残留有机溶剂。萃取精油特征物质与文献中啤酒花酒花精油成分一致。 说明啤酒花总黄酮和精油联合提取方案可行。最后采用复凝聚法以β-环糊

微囊制备工艺

微囊制备发明专利(79条) 记录号申请号专利名称 1 200410033779.3 一种制备天然饲用抗菌剂牛至油微囊粉的方法 2 200410012920.1 一种微囊藻毒素分离纯化的方法 3 03146595.1 壳聚糖微囊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4 200410022488.4 微囊花椒粉、亚麻酸粉的生产工艺 5 200410013288.2 盐酸小檗碱微囊及其制备方法 6 200410025067. 7 一种介孔贵金属空心微囊的制备方法 7 200410068846.5 一种聚羟基酸酯微囊的制备方法 8 200410019853.6 载尼莫地平药物的漂浮缓释微囊的制备方法 9 200410019984.4 中药微囊化方法 10 200310100214.8 尺寸均一的包埋亲水性药物的聚合物微球或微囊载体的制备方法 11 200310100263.1 一种尺寸均一的壳聚糖微球和微囊及其制备方法 12 02827279.X 微囊化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13 200310105197.7 微囊制剂组合物腹腔灌注防止癌扩散的应用 14 200310119385.5 利用PLGA提取、合成α-2b干扰素微囊缓释针的方法 15 200410096165.X 一种蛋白药物微囊及其吸入性气雾剂 16 85106887 微囊包封的拟除虫菊酯 17 88108258.9 生产胺-甲醛微囊剂的方法及其生产的感光微囊剂 18 89107442.2 具有消化道保护性能的双糖酶微囊的制备方法 19 89105194.5 制备缓释药物微囊的喷雾干燥工艺 20 90105089.X 制备无味药物微囊的喷雾干燥工艺 21 91112630.9 微囊赋香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22 93100530.2 天然胡萝卜素微囊及制备方法 23 93109466.6 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氰基丙烯酸酯毫微囊 24 94114018.0 一种肠溶性细菌酶复层微囊制剂及制备方法 25 95111394.1 一种激素缓释微囊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26 94194155.8 含生物活性化合物悬浮液的微囊 27 96101907.7 具由多异氰酸酯/胍反应产物组成的壁层的微囊剂 28 95121363.6 β-胡萝卜素微囊粉及其制备工艺

薰衣草精油的制备及其微胶囊化工艺研究

薰衣草精油的制备及其微胶囊化工艺研究 林玉环;高昆;吕鑫华;况鹏群;井文华;王敏敏;赵玉萍 【摘要】[目的]优选薰衣草精油的制备及其微胶囊化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薰衣草精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精油的提取率为指标,考察原料粒度、料液比、浸泡时间和提取时间对薰衣草精油制备工艺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薰衣草精油的主体呈香成分及含量;采用大豆分离蛋白、β-环糊精和 麦芽糊精包埋薰衣草精油.[结果]水蒸气蒸馏法制备薰衣草精油的最优条件为原料粒度60目、料液比1∶15(g:mL)、浸泡时间1.5h、提取时间4.0h,精油的平均提取 率为2.34%;经GC-MS分析,薰衣草精油的主体呈香成分为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主要有芳樟醇(34.81%)、乙酸芳樟酯(22.44%)等,占精油中挥发性成分的93.48%;最优条件下,大豆分离蛋白、β-环糊精和麦芽糊精的薰衣草精油包埋率分别为 64.40%、43.95%和60.84%,大豆分离蛋白的包埋效果最佳.[结论]水蒸气蒸馏法 可用于薰衣草精油的制备,大豆分离蛋白可作为薰衣草精油的天然包埋材 料.%[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for lavender essential oil and its microencapsulation process.[Method] Lavender essential oil was prepared with steam distillation method,extraction yield of essential oil was used as evaluation index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s of the granularity of raw material,the ratio of material to liquid,the soaking time and the extraction time on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lavender essential oil through single factor and orthogonal test.The composition and content of principal aroma components of the lavender essential oil were analyzed with https://www.360docs.net/doc/d119188311.html,vender essential oil was microencapsulated with soybean protein isolate,β-cyclodextrin and maltodextrin respectively.[Result] The

茉莉精油的微胶囊化及其缓释技术研究

茉莉精油微胶囊化及其缓释技术研究 摘要:茉莉精油是一种生活中常用的纯天然植物精油,由于其独特的香味及美容、药用等价值而深受喜爱。但由于纯天然精油价格昂贵,并且精油为易挥发物质,研究如何延长茉莉精油的使用时间成为近年来一个重要方向。本文系统地探讨了不同时间、芯材比、卡拉胶含量以及水和精油的体积比等对茉莉精油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得出影响香气的最优条件是时间为6h,皮芯比为2:1,卡拉胶含量为1.3%,水与茉莉精油体积比为60:1;影响弹性的最优条件是卡拉胶含量为2.3%,水与茉莉精油体积比为50:1,时间为6h,皮芯比为1:1。并将茉莉精油微胶囊制成凝胶,通过称量其质量变化以研究茉莉精油微胶囊的缓释技术。关键词:茉莉精油微胶囊化缓释技术

Study on Microencapsulation and Controlled Release of Jasmin Oil Abstract:Jasmin oil is one of the commonly used natural essential oil, and it is popular because of its special smell, beauty feature and medicinal value. But the pure essential ispricey and highly volatile, so how to make the oil last longer is a research field in resent years. The various factors that had effects on the microencapsulation of jasmin oil including agitation time, proportion of core-material and wall-material, inlet concentration of carrageenan, volume ratio of the water and the essential oil etc. Experimental result show that agitate 6h, proportation of wall-material and core-material is 2:1, the content of the carrageenan is 1.3%, volume ratio of the water and the essential oil is 60:1 can make the best fragrant gel. That the content of the carrageenan is 2.3%, volume ratio of the water and the essential oil is 50:1, agitate 6h, proportation of wall-material and core-material is 1:1 can make the best flexibility. Make the microcapsule to be gel, study on the control release through the change of weight. Key words:jasmin oil;microencapsulation;controlled release technology

红树莓籽低聚原花青素微胶囊制备工艺优化及其稳定性分析

红树莓籽低聚原花青素微胶囊制备工艺优化及其稳定性分析纪秀凤;吕长鑫;芦宇;李瑞青;赵玉梅;吕日丰;励建荣 【摘要】建立制备红树莓籽低聚原花青素微胶囊的方法,旨在提高低聚原花青素的稳定性.以红树莓籽低聚原花青素为芯材,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复凝聚法制备红树莓籽低聚原花青素微胶囊工艺,并对微胶囊化前后低 聚原花青素稳定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低聚原花青素微胶囊最佳工艺为:壁材浓度0.75%、壁材质量比(明胶∶阿拉伯胶)1∶1、芯壁质量比1.05∶1、固化温度10℃、转谷氨酰胺酶添加量22.39 g/100 g明胶,此条件下包埋率80.34%,水分含量 5.64%,休止角3 6.4°,溶解度89.64%,粒径476 nm.受Vc、亚硫酸氢钠、温度、 pH及光照影响,包埋后的低聚原花青素稳定程度明显高于包埋前.因此,微胶囊化提 高了低聚原花青素稳定性,拓宽了红树莓果籽低聚原花青素微胶囊使用范围. 【期刊名称】《食品工业科技》 【年(卷),期】2019(040)003 【总页数】8页(P165-172) 【关键词】红树莓籽;低聚原花青素;微胶囊;复凝聚;稳定性 【作者】纪秀凤;吕长鑫;芦宇;李瑞青;赵玉梅;吕日丰;励建荣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生鲜农产 品贮藏加工及安全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辽宁锦州121013;渤海大 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生鲜农产品贮藏加工及安全控 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辽宁锦州121013;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生鲜农产品贮藏加工及安全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