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CAXA绘制齿轮零件图的教学设计

利用CAXA绘制齿轮零件图的教学设计
利用CAXA绘制齿轮零件图的教学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12664883.html,

利用CAXA绘制齿轮零件图的教学设计

作者:白娟娟

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12年第04期

摘要:本文主要是对CAXA课程的一次教学设计,通过分析教学的重点、难点并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一套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达到一种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CAXA;齿轮零件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TH1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106-001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和各种工业部门的技术更新,计算机绘图技术在工业生产和工程建设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中专教学中,如果选择一种合适的绘图工具,不仅能使学生自信心得以增强,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纵观各种绘图软件,我国自主开发的CAXA电子图板就可以轻松地实现上述要求。现以利用CAXA绘制齿轮零件图为例,将具体应用介绍如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

1.1了解与掌握CAXA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及综合运用。

1.2绘图过程中的一些绘图技巧的使用。

2.能力训练点

2.1通过本次课的讲解,使学生能够在绘图前做到心中有数。

2.2具备一定的图形分析能力,能够灵活地应用各种方法,快速、准确地绘制图形。

3.德育渗透点

3.1通过学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参与意识。

3.2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先进的科学技术带来的变化。

二、学生分析

在前面,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机械制图》以及CAXA的绘图和编辑命令以及尺寸标注。但是学生对这些命令的认识是独立的、分散的,没有建立系统的绘制一幅零件图思路,而

齿轮轴的结构设计

目 录 7.轴类零件设计 7.1 I 轴的设计计算 1.求轴上的功率,转速和转矩 由前面算得P 1=5.76KW ,n 1=440r/min ,T 1=1.35 10?N mm ? 2.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 已知高速级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为d 1=70mm 而 F t 112d T = 70 130000 2?= =3625N F r =F =αtan t 3625? ?20tan =1319N 压轴力F=1696N 1—输送带 2—电动机 3—V 带传动 4—减速器 5—联轴器

3.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现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选取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据[2]表15-3,取A 0=110,于是得: d min =A 0==33 11 440 0.75110n P 26mm 因为轴上应开2个键槽,所以轴径应增大5%-7%故d=20.33mm ,又此段轴与大带轮装配,综合考虑两者要求取d min =32mm ,查[4]P 620表14-16知带轮宽B=78mm 故此段轴长取76mm 。 4.轴的结构设计 (1)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 通过分析比较,装配示意图7-1 图7-1 (2)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1)I-II 段是与带轮连接的其d II I -=32mm ,l II I -=76mm 。 2)II-III 段用于安装轴承端盖,轴承端盖的e=9.6mm (由减速器及轴的结构设计而定)。根据轴承端盖的拆卸及便于对轴承添加润滑油的要求,取端盖与I-II 段右端的距离为38mm 。故取l III II -=58mm ,

因其右端面需制出一轴肩故取d III II -=35mm 。 3)初选轴承,因为有轴向力故选用深沟球轴承,参照工作要求并据d III II -=35mm ,由轴承目录里初选6208号其尺寸为 d B D ??=40mm ?80mm ?18mm 故d IV III -=40mm 。又右边采用轴肩定位取ⅤⅣ-d =52mm 所以l ⅤⅣ-=139mm ,ⅥⅤ-d =58mm ,ⅥⅤ-l =12mm 4)取安装齿轮段轴径为d ⅦⅥ-=46mm ,齿轮左端与左轴承之间用套筒定位,已知齿轮宽度为75mm 为是套筒端面可靠地压紧齿轮,此轴段应略短于齿轮宽度故取l ⅦⅥ-=71mm 。齿轮右边Ⅶ-Ⅷ段为轴套定位,且继续选用6208轴承,则此处d ⅧⅦ-=40mm 。取l ⅧⅦ-=46mm (3)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 齿轮,带轮与轴之间的定位均采用平键连接。按d II I -由[5]P 53表4-1查得平键截面b 810?=?h ,键槽用键槽铣刀加工长为70mm 。同时为了保证带轮与轴之间配合有良好的对中性,故选择带轮与轴之间的配合 为 67 n H ,同样齿轮与轴的连接用平键14639??,齿轮与轴之间的配合为6 7n H 轴承与轴之间的周向定位是用过渡配合实现的,此处选轴的直径尺寸公差为m6。 (4)确定轴上圆角和倒角尺寸 参考[2]表15-2取轴端倒角为2??45.其他轴肩处圆觉角见图。 5.求轴上的载荷 先作出轴上的受力图以及轴的弯矩图和扭矩图7-2

机械制图轴测图教案

第十九讲§4—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4—2 正等测图 课题: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1、介绍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讲解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要求:1、了解轴测图的种类,理解轴测图的基本性质 2、了解正等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变形系数 3、熟练掌握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重点: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正等测图的轴测轴和坐标原点的选择 教具:模型:长方体、正六棱柱 教学方法:用通俗的方法讲解正等测图的获得方法:根据观察者的方向,将立体旋转45°,然后将后面抬起适当角度,使立体的三条棱线(长、宽、高)与轴测投影面的夹 角相等,用正投影的方法向轴测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轴测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复习相贯线的两个基本性质。 2、复习相贯线的近似画法。 3、讲评作业,复习两个曲面立体相贯的相贯线的投影的画法。 二、引入新课题 多面正投影图能完整、准确地反映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且度量性好、作图简单,但立体感不强,只有具备一定读图能力的人才能看懂。 有时工程上还需采用一种立体感较强的图来表达物体,即轴测图,。轴测图是用轴测投影的方法画出来的富有立体感的图形,它接近人们的视觉习惯,但不能确切地反映物体真实的形状和大小,并且作图较正投影复杂,因而在生产中它作为辅助图样,用来帮助人们读懂正投影图。 在制图教学中,轴测图也是发展空间构思能力的手段之一,通过画轴测图可以帮助想

象物体的形状,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内容 (一)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1、轴测图的形成 将空间物体连同确定其位置的直角坐标系,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平面的方向,用平行投影法投射在某一选定的单一投影面上所得到的具有立体感的图形,称为轴测投影图,简称轴测图,如图4-2所示。 图4-2 轴测图的形成 在轴测投影中,我们把选定的投影面P称为轴测投影面;把空间直角坐标轴OX、OY、OZ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O1X1、O1Y1、O1Z1称为轴测轴;把两轴测轴之间的夹角∠X1O1Y1、∠Y1O1Z1、∠X1O1Z1称为轴间角;轴测轴上的单位长度与空间直角坐标轴上对应单位长度的比值,称为轴向伸缩系数。OX、OY、OZ的轴向伸缩系数分别用p1、q1、r1表示。例如,在图4-2中,p1= O1A1/OA,q1 =O1B1/OB,r1 =O1C1/OC。 强调:轴间角与轴向伸缩系数是绘制轴测图的两个主要参数。 2、轴测图的种类 (1)按照投影方向与轴测投影面的夹角的不同,轴测图可以分为: 1)正轴测图——轴测投影方向(投影线)与轴测投影面垂直时投影所得到的轴测图。 2)斜轴测图——轴测投影方向(投影线)与轴测投影面倾斜时投影所得到的轴测图。 (2)按照轴向伸缩系数的不同,轴测图可以分为: 1)正(或斜)等测轴测图——p1=q1=r1,简称正(斜)等测图; 2)正(或斜)二等测轴测图——p1=r1≠q1,简称正(斜)二测图;

项目三 识读零件图 任务一 识读简单轴类零件图

编制者:审核者:使用者:编号:QCJXJC0301 项目三识读零件图 任务一识读简单轴类零件图 高()班组姓名教师评价: 编制人:审核人: 【学习目标】 1、了解零件图的作用和包含的内容 2、学会分析视图并掌握尺寸标注 3、学会分析与总结的方法,并能学以致用; 4、激情投入,疯狂记忆,体验学习的快乐。 重点:视图分析 难点:对零件图视图表达的具体运用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根据上一节课的内容,熟记基础知识。自主高效预习,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 2.先利用20分钟,精读教材P25-P29页,把重点内容勾画出来,然后结合预习案再读教材,完成预习案 题目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 【预习案】 一、教材助读 1.零件图 表达单个零件形状、大小和特征的图样,也是在制造和检验机器零件时所用的图样,又称零件工作图。在生产过程中,根据零件图样和图样的技术要求进行生产准备、加工制造及检验。因此,它是指导零件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 2.砂轮越程槽 越程槽是磨削加工时用的.砂轮的柱面和端面之间有个圆角,这个角很难控制,并且不稳定,工艺上没法利用,在需要台阶轴的外径和台阶端面时,夹角处没法磨到所需的精度和粗糙度,于是就在外径和台阶相交处将外径和台阶的根部各车去一些,形成一个槽,就叫砂轮越程槽,简称越程槽。如,内园和台阶,V型槽,T 型槽等等。 3.定位尺寸 用来标记该零件处于大结构中的具体位置,如在长方体上挖一个圆柱孔时,该孔中心轴与长方体边界的距离就是定位尺寸。 4.倒角 倒角是机械工程上的术语.比如说在一块木板上钻眼,完成后孔壁和板面为90度直角.倒角就是在那个90度的棱上面再弄一个一般为45度的小平面,这样这个平面和内壁,或者和板面之间就都是45度了.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在向孔里插东西的时候不至于被卡住,更方便些. 5.退刀槽 在车床加工中,如车削内孔、车削螺纹时,为便于退出刀具并将工序加工到毛坯底部,常在待加工面末端,预先制出退刀的空槽,称为退刀槽。 为在加工时便于退刀,且在装配时与相邻零件保证靠紧,在台肩处应加工出退刀槽。退刀槽和越程槽是在轴的根部和孔的底部做出的环形沟槽。沟槽的作用一是保证加工到位,二是保证装配时相邻零件的端面靠紧。一般用于车削加工中的(如车外圆,镗孔等)叫退刀槽 二、零件图识读

机械制图轴测图教案

第十九讲§4—1 轴测图得基本知识 §4—2 正等测图 课题:1、轴测图得基本知识 2、平面立体得正等测图得画法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得:1、介绍轴测图得基本知识 2、讲解平面立体得正等测图得画法 教学要求:1、了解轴测图得种类,理解轴测图得基本性质 2、了解正等测图得形成、轴间角与轴向变形系数 3、熟练掌握平面立体得正等测图得画法 教学重点:平面立体得正等测图得画法 教学难点:正等测图得轴测轴与坐标原点得选择 教具:模型:长方体、正六棱柱 教学方法:用通俗得方法讲解正等测图得获得方法:根据观察者得方向,将立体旋转45°,然后将后面抬起适当角度,使立体得三条棱线(长、宽、高)与轴测投影面得夹角相 等,用正投影得方法向轴测投影面投影所得得轴测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复习相贯线得两个基本性质。 2、复习相贯线得近似画法。 3、讲评作业,复习两个曲面立体相贯得相贯线得投影得画法。 二、引入新课题 多面正投影图能完整、准确地反映物体得形状与大小,且度量性好、作图简单,但立体感不强,只有具备一定读图能力得人才能瞧懂。 有时工程上还需采用一种立体感较强得图来表达物体,即轴测图,。轴测图就是用轴测投影得方法画出来得富有立体感得图形,它接近人们得视觉习惯,但不能确切地反映物体真实得形状与大小,并且作图较正投影复杂,因而在生产中它作为辅助图样,用来帮助人们读懂正投影图。 在制图教学中,轴测图也就是发展空间构思能力得手段之一,通过画轴测图可以帮助想象物体得形状,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内容 (一)轴测图得基本知识 1、轴测图得形成

将空间物体连同确定其位置得直角坐标系,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平面得方向,用平行投影法投射在某一选定得单一投影面上所得到得具有立体感得图形,称为轴测投影图,简称轴测图,如图4-2所示。 图4-2 轴测图得形成 在轴测投影中,我们把选定得投影面P称为轴测投影面;把空间直角坐标轴OX、OY、OZ 在轴测投影面上得投影O1X1、O1Y1、O1Z1称为轴测轴;把两轴测轴之间得夹角∠X1O1Y1、∠Y1O1Z1、∠X1O1Z1称为轴间角;轴测轴上得单位长度与空间直角坐标轴上对应单位长度得比值,称为轴向伸缩系数。OX、OY、OZ得轴向伸缩系数分别用p1、q1、r1表示。例如,在图4-2中,p1= O1A1/OA,q1 =O1B1/OB,r1 =O1C1/OC。 强调:轴间角与轴向伸缩系数就是绘制轴测图得两个主要参数。 2、轴测图得种类 (1)按照投影方向与轴测投影面得夹角得不同,轴测图可以分为: 1)正轴测图——轴测投影方向(投影线)与轴测投影面垂直时投影所得到得轴测图。 2)斜轴测图——轴测投影方向(投影线)与轴测投影面倾斜时投影所得到得轴测图。 (2)按照轴向伸缩系数得不同,轴测图可以分为: 1)正(或斜)等测轴测图——p1=q1=r1 ,简称正(斜)等测图; 2)正(或斜)二等测轴测图——p1=r1≠q1 ,简称正(斜)二测图; 3)正(或斜)三等测轴测图——p1≠q1≠r1 ,简称正(斜)三测图; 本章只介绍工程上常用得正等测图与斜二测图得画法。 3、轴测图得基本性质 (1)物体上互相平行得线段,在轴测图中仍互相平行;物体上平行于坐标轴得线段,在轴测图中仍平行于相应得轴测轴,且同一轴向所有线段得轴向伸缩系数相同。 (2)物体上不平行于坐标轴得线段,可以用坐标法确定其两个端点然后连线画出。 (3)物体上不平行于轴测投影面得平面图形,在轴测图中变成原形得类似形。如长方形得

机械制图教案——轴测图

第四章轴测图 教学目的:正等测和斜二测轴测图的画法 重点难点: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轴测图的画法。 3.难点轴测图的画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 二.轴测投影的形成 将物体连同其参考直角坐标系,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平面的方向,用平行投影法将其投射在单一投影面上所得到的图形,称为轴测投影图,简称轴测图。 在轴测投影中,投影面P称为轴测投影面,投射方向S称为轴测投射方向。当投射方向S垂直于轴测投影面P时,所得图形称为正轴测图;当投射方向S 倾斜于轴测投影面P时,所得图形称为斜轴测图。 三.轴测轴、轴间角、轴向伸缩系数 轴测轴——空间直角坐标轴OX、OY、OZ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O1X1、O1Y1、O1Z1,称为轴测投影轴,简称轴测轴。 轴间角——轴测轴之间的夹角,称为轴间角。如∠X1O1Y1、∠Y1O1Z1、∠Z1O1X1。 轴向伸缩系数——物体上平行于直角坐标轴的直线段投影到轴测投影面P 上的长度与其相应的原长之比,称为轴向伸缩系数。

用p、q、r分别表示OX、OY、OZ轴的轴向伸缩系数。 四.轴测图的种类 对于正轴测图或斜轴测图,按其轴向伸缩系数的不同可分为三种: 1)如p = q = r,称为正(或斜)等轴测图,简称正(或斜)等测; 2)如p = r ≠q,称为正(或斜)二等轴测图,简称正(或斜)二测; 3)如p≠q≠r,称为正(或斜)三测轴测图,简称正(或斜)三测。 在国家标准《机械制图》中,推荐采用正等测、正二测、斜二测三种轴测图。本书只介绍正等测和斜二测的画法。 五.轴测图的基本性质 轴测投影属于平行投影,因此,轴测图具有平行投影的性质: 1)平行性空间平行的直线段,轴测投影后仍相互平行。 2)沿轴量平行于直角坐标轴的直线段,其轴测投影必平行于相应的轴测轴,且伸缩系数与相应轴测轴的轴向伸缩系数相等。因此,画轴测图时,必须沿轴测轴或平行于轴测轴的方向才可以度量,轴测轴也因此而得名。 3)定比性直线段上两线段长度之比,等于其轴测投影长度之比。分析:根据六棱柱的形状特点,宜采用坐标法作图。本题的关键在于选择坐标轴和坐标原点,以避免画不必要的作图线。由六棱柱的正投影图可知,六棱柱的顶面和底面均为水平的正六边形,且前后左右对称,棱线垂直于底面,因此取顶面的对称中心O作为原点,OZ轴与棱线平行,OX、OY轴分别与顶面对称轴线重合。六.正等测图画法 根据物体的形状特点,画轴测图时有以下三种方法: 1)坐标法按坐标画出物体各顶点轴测图的方法,它是画平面立体的基本方法。 2)切割法对不完整的形体,可先按完整形体画出,然后用切割的方式画出其不完整部分。它适用于画切割类物体。 3)形体组合法对一些较复杂的物体采用形体分析法,分成基本形体,按各基本形体的位置逐一画出其轴测图的方法。 4)画轴测图的一般步骤: (1)根据形体结构特点,确定坐标原点位置,一般选在形体的对称轴线上,且放在顶面或底面处。 (2)根据轴间角,画轴测轴。 (3)按点的坐标作点、直线的轴测图,一般自上而下,根据轴测投影基本性质,依次作图,不可见棱线通常不画出。 (4)检查,擦去多余图线并加深。

solidworks齿轮工程图画法

1.利用SolidWorks自带插件 “Toolbox”生成齿轮 对于出图和用于运动模拟的用户,可以用简化的“渐开线”齿轮代替,这样不但可以大大简化建模的时间,而且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资源。在SolidWorks 的Toolbox插件中就有齿轮模块,下面就具体介绍一下这种方法。 (1)首先在插件中打开Toolbox插件,如图1所示。点击“确定”就可以在右边的“任务窗格”设计库中找到“Toolbox”了,如图2所示。 (2)目前虽然在“GB”中还没有齿轮,但是可以用其他标准中的齿轮代替。下面就以“AnsiMetric”标准为例,介绍Toolbox中调用齿轮的方法。 在Toolbox的目录过“AnsiMetric”→“动力传动”→“齿轮”,在这里系统已经给出了常用的齿轮形式,我们需要哪种形式的齿轮就可以生成哪种,如圆柱

直齿轮,这里翻译成了“正齿轮”。具体参数设置,如图3所示。 (3)通过一系列的设置,我们就可以得到想要的齿轮了,如果还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就可以在现有的齿轮基础上进行修改。如要孔板形式的齿轮,就可以用一个“旋转切除”命令和一个“拉伸切除”命令完成。具体操作如图4所示。接着再添加几个孔,如图5所示。

(4)这样这个齿轮就差不多完成了,如果用户齿轮有其他的形式,当然可以自己再做进一步的修改。修改完以后就可以保存了。注意这里建议用“另存为”,因为直接点击保存,系统会自动保存到Toolbox配置的路径中去,那就会添加不必要的麻烦。当然如果就想保存到Toolbox的配置路径,那么就直接保存即可。Toolbox的配置路径更改有很多方法,如可以在“选项”→“异型孔向导/Toolbox”→“配置”,也可以在菜单中找到,还可以在“设计窗格”→“设计库”→“预

零件图的识读

零件图的识读 一.看零件图的目的 在零件设计制造、机器安装、机器的使用和维修及技术革新、技术交流等工作中,常常要看零件图。 看零件图的目的是为了弄清零件图所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以便指导生产和解决有关的技术问题,这就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有熟练阅读零件图的能力。 本门课程的目标就是要根据一章零件图纸写出它的工艺规程来。 二.看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1.看零件图的方法 1)形体分析法 2)线面分析法 3)典型零件类比法 注意:实际读零件图时,三种方法常常综合运用,先用类比法,如果有些地方看不懂,再用形体分析法或线面分析法,看难懂的地方。 2.看零件图的常用步骤 ?一看标题栏,了解零件概况。 ?二看视图,想象零件形状。 ?三看尺寸标注,分析尺寸基准。 ?四看技术要求,掌握关键质量。(关键质量是指要求高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技术要求的表面。) ?归纳总结 综合前面的分析,把图形、尺寸和技术要求等全面系统地联系起来思索,并参阅相关资料,得出零件的整体结构、尺寸大小、技术要求及零件的作用等完整的概念。 例:齿轮轴零件图

一看标题栏了解零件概况

从标题栏可知,该零件叫齿轮轴。齿轮轴是用来传递动力和运动的,其材料为45号钢,属于轴类零件。 二看视图,想象零件形状 分析表达方案和形体结构表达方案由主视图和移出断面图组成,轮齿部分作了局部剖。主视图(结合尺寸)已将齿轮轴的主要结构表达清楚了,由几段不同直径的回转体组成,最大圆柱上制有轮齿,最右端圆柱上有一键槽,零件两端及轮齿两端有倒角,C、D两端面处有砂轮越程槽。移出断面图用于表达键槽深度和进行有关标注。 三看尺寸标注,分析尺寸基准 分析尺寸齿轮轴中两Ф35k6轴段及Ф20r6轴段用来安装滚动轴承及联轴器,径向尺寸的基准为齿轮轴的轴线。端面C用于安装挡油环及轴向定位,所以端面C为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注出了尺寸2、8、76等。端面D为长度方向的第一辅助尺寸基准,注出了尺寸2、28。齿轮轴的右端面为长度方向尺寸的另一辅助基准,注出了尺寸4、53等。键槽长度45,齿轮宽度60等为轴向的重要尺寸,已直接注出。 四看技术要求,掌握关键质量 分析技术要求两个Ф35及Ф20的轴颈处有配合要求,尺寸精度较高,均为6级公差,相应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也较高,分别为Ra1.6和3.2 。对键槽提出了对称度要求。对热处理、倒角、未注尺寸公差等提出了4项文字说明要求。 归纳总结 通过上述看图分析,对齿轮轴的作用、结构形状、尺寸大小、主要加工方法及加工中的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就有了较清楚的认识。综合起来,即可得出齿轮轴的总体印象。 注意:在看零件图的过程中,上述步骤不能把它们机械地分开,往往是参差进行的。另外,对于较复杂的零件图,往往要参考有关技术资料,如装配图,相关零件的零件图及说明书等,才能完全看懂。对于有些表达不够理想的零件图,需要反复仔细地分析,才能看懂。 (巩固练习) 零件图识读练习

项目一 看齿轮轴零件图

项目一看齿轮轴零件图 【课时】3课时 【教材分析】 本教学内容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第八章“零件图”的内容,是制图教育应用阶段的核心部分,是培养学生具备基本识图能力的重要内容。它是以前所学知识应用到制图实践中去的关键五环节,如组合体视图、图样的基本表达方式及、尺寸标注及常用件的表示法等等,都要在零件图中应用到,让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等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学生分析】 以前学生已经把零件图中所用到的知识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学习,也已经学习了一段时间的识读零件图,本节课只是要求学生把以前学过的知识进一步得到加强,在课内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让其在实践中加强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领悟和掌握,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好知识基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零件图的作用及典型零件的分类; (2)了解一张完整零件图应包括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3)掌握看零件图的方法。 2、能力目标:(1)加强学生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看零件图的思维方式、方法。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和自信,从而树立 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一张完整零件图的各组成部分 难点:(1)视图的表达方法;(2)形位公差的识读。 【教具】多媒体教具.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目标导学法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机器构件零件 机器是由机构组成的,机构是由零件组成的,零件是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那零件是从哪里来的?引出“零件图”。 二、课程展开 (一)已学知识回顾: 知识点1:典型零件的分类:(1)轴套类零件;(2)叉架类零件; (3)轮盘类零件;(4)箱体类零件。 知识点2: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包括四方面内容:(1)一组表达零件的图形;(2)一组尺寸;(3)技术要求;(4)标题栏。知识点3:零件图的基本要求:在完整、清晰地表示物体形状的前提下,力求制图简便。 知识点4:看零件图的目的:看零件图,就是要根据零件图形想像出零件的结构形状,同时弄清零件在机器中的作用、零件的

机械制图轴测图教案

课 题: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1、介绍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讲解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要求:1、了解轴测图的种类,理解轴测图的基本性质 2、 了解正等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变形系数 3、 熟练掌握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重点: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正等测图的轴测轴和坐标原点的选择 教 具:模型:长方体、正六棱柱 教学方法:用通俗的方法讲解正等测图的获得方法:根据观察者的方向,将立体旋转 45° 然后将后面抬起适当角度,使立体的三条棱线(长、宽、高)与轴测投影面的夹 角相等,用正投影的方法向轴测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轴测图。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课 1、 复习相贯线的两个基本性质。 2、 复习相贯线的近似画法。 3、 讲评作业,复习两个曲面立体相贯的相贯线的投影的画法。 二、 引入新课题 多面正投影图能完整、准确地反映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且度量性好、作图简单,但立 体感不强,只有具备一定读图能力的人才能看懂。 有时工程上还需采用一种立体感较强的图来表达物体,即轴测图, 。轴测图是用轴测投 影的方法画出来的富有立体感的图形, 它接近人们的视觉习惯, 但不能确切地反映物体真实 的形状和大小,并且作图较正投影复杂, 因而在生产中它作为辅助图样, 用来帮助人们读懂 正投影图。 在制图教学中,轴测图也是发展空间构思能力的手段之一,通过画轴测图可以帮助想 象物体的形状,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容 第十九讲 □ — 1轴测图的基本知 识 § — 2正等测图

(一)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1、轴测图的形成 将空间物体连同确定其位置的直角坐标系,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平面的方向,用平行 投影法投射在某一选定的单一投影面上所得到的具有立体感的图形,称为轴测投影图,简称 轴测图,如图4 —2所示。 紬浪股影面 图4—2轴测图的形成 在轴测投影中,我们把选定的投影面P称为轴测投影面;把空间直角坐标轴OX、OY、OZ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O1X1、O1Y1、O亿1称为轴测轴;把两轴测轴之间的夹角/ X i O l Y i、/ Y1O1Z1、/ X1O1Z1称为轴间角;轴测轴上的单位长度与空间直角坐标轴上对应单位长度的比值,称为轴向伸缩系数。OX、OY、OZ的轴向伸缩系数分别用P1、q1、r1表示。例如,在图4 — 2 中,p1 = O1A1/OA , q 1 =0 0/ OB ,门=O 1。/OC。 强调:轴间角与轴向伸缩系数是绘制轴测图的两个主要参数。 2、轴测图的种类 (1)按照投影方向与轴测投影面的夹角的不同,轴测图可以分为: 1)正轴测图一一轴测投影方向(投影线)与轴测投影面垂直时投影所得到的轴测图。 2)斜轴测图一一轴测投影方向(投影线)与轴测投影面倾斜时投影所得到的轴测图。 (2)按照轴向伸缩系数的不同,轴测图可以分为: 1)正(或斜)等测轴测图一一p1 = q1= n,简称正(斜)等测图; 2)正(或斜)二等测轴测图一一卩匸“工q1 ,简称正(斜)二测图; 3)正(或斜)三等测轴测图一一卩1工q1M r1 ,简称正(斜)三测图; 本章只介绍工程上常用的正等测图和斜二测图的画法。 3、轴测图的基本性质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青岛胶南珠山职业学校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机械制图课程类型: 技术基础课适用专业:机电、汽修主撰人:刘巧玲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机械制图》课程是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同时又是一门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设计创造能力的专业基础课程。机械图样是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本课程研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制图能力、空间思维能力、构形设计能力和计算机设计绘图能力,并能学习、贯彻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手工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方面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 理解并掌握正投影的基本原理和作图方法; 2. 理解并掌握截交线和相贯线的画法; 3. 掌握常用件和标准件的规定画法、标记及有关标准表格的查用; 4. 掌握公差与配合的选用及标注法,能用公差标准、手册等正确标注零件图和装配图; 5.了解中等复杂程度机械零件和装配图的识读。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的理论水平和所具备的实践动手能力。 1.通过学习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应熟悉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学会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的方法,掌握绘图的基本技能、绘制出准确、图线分明、字体工整、图面整洁的图样。初步掌握徒手绘制草图的技能。

2.正投影法基本原理是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理论基础,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通过学习正投影作图基础、组合体及其尺寸标注,应掌握运用正投影法表达空间形体的图示方法,并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3.能阅读和绘制中等以上复杂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4.能遵守《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会查阅有关图样涉及的标准结构、标准件以及《尺寸公差》等国家标准。 三、学时分配 第1章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10学时) (一)教学目标 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平面图形画法的尺寸分析、线段分析。(二)教学重点 国家标准的一般规定。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及线段分析。 (三)教学内容 1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2.绘图工具和绘图方法。 3.几何作图。 第2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14学时) (一)教学目标 掌握三视图的等量关系和方位关系,充分理解点、线、面的三面投影规律并会应用投影规律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点、直线、平面的三面投影规律及应用。

齿轮图纸绘制

齿轮图纸绘制 首先要知道我们需要画什么、标注什么、填写哪些系数、是否符合标准? 齿轮可按其齿形分为渐开线齿轮、摆线齿轮和圆弧齿轮:按外形分为圆柱齿轮、锥齿轮、非圆齿轮、齿条、蜗杆蜗轮;按齿线形状分为直齿轮、斜齿轮、人字齿轮、曲线齿轮;按轮齿所在的表面分为外齿轮、内齿轮;按制造方法可分为铸造齿轮、切制齿轮、轧制齿轮、烧结齿轮等。所以首先要明确你画的那种齿轮(不同类型的齿轮,系数、需标注的尺寸可能不同)。 然后根据GB/T6443.-86进行绘制,具体页数为第1页(这里也要注意区分你要画的齿轮类型),如果你使用的绘图软件是CAXA,那么右上角的参数表格可以直接在图幅中调入参数栏即可。(但里面个别项也要按照GB/T6443.-86更改过来)如果还不清楚,还可查看《机械设计手册》第三册的16-91页. 制图的图层、线型等参照GB/T4459.2。 参数表中的参数都能从《机械设计手册》中查询,具体位置在机械设计手册第三册的16-70至16-103,需要注意的就是机械设计手册中提供了2个标准,一个是GB/T10095-1988,(老标准)另一个为GB/T10095-2011(现使用的标准),这里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使用哪个标准,不能混淆。 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等计算(公式在《机械设计手册》第三册,页数为16-12.(注意分外/内齿及是否变位等,不

能混用) 标注尺寸中,顶圆直径及孔或轴径的公差。首先你知道齿轮的精度等级,然后查表(GB/T10095附录B进行查询),得到顶圆直径及孔或轴径的标准公差。(需要注意的备注中的1、2、3条,一定要看看自己是否属于1、2、3条中的情况) 例如: 1.外齿轮的孔径公差,齿轮三个公差组的最高精度等级为8,查表得到孔径的标准公差为IT7,公差代号:H,假如基本尺寸为35,则标注尺寸为35H7或35025.0 +。 2.外齿轮的顶圆直径公差,齿轮三个公差组的最高精度等级为10,查表得到顶圆直径的标准公差为IT9,公差代号:h,假如基本尺寸为35,则标注尺寸为35h9或350 。 - . 062 上面2个例子都是指外啮合,不要以为所有公差都是上面这样。 齿面的粗糙度在《机械设计手册》第三册的16-105.

《机械制图教案》第四章

第十九讲§4—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4—2 正等测图 课题: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1、介绍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讲解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要求:1、了解轴测图的种类,理解轴测图的基本性质 2、了解正等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变形系数 3、熟练掌握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重点: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正等测图的轴测轴和坐标原点的选择 教具:模型:长方体、正六棱柱 教学方法:用通俗的方法讲解正等测图的获得方法:根据观察者的方向,将立体旋转45°,然后将后面抬起适当角度,使立体的三条棱线(长、宽、高)与轴测投影面的夹角 相等,用正投影的方法向轴测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轴测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复习相贯线的两个基本性质。 2、复习相贯线的近似画法。 3、讲评作业,复习两个曲面立体相贯的相贯线的投影的画法。 二、引入新课题 多面正投影图能完整、准确地反映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且度量性好、作图简单,但立体感不强,只有具备一定读图能力的人才能看懂。 有时工程上还需采用一种立体感较强的图来表达物体,即轴测图,。轴测图是用轴测投影的方法画出来的富有立体感的图形,它接近人们的视觉习惯,但不能确切地反映物体真实的形状和大小,并且作图较正投影复杂,因而在生产中它作为辅助图样,用来帮助人们读懂正投影图。 在制图教学中,轴测图也是发展空间构思能力的手段之一,通过画轴测图可以帮助想

象物体的形状,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内容 (一)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1、轴测图的形成 将空间物体连同确定其位置的直角坐标系,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平面的方向,用平行投影法投射在某一选定的单一投影面上所得到的具有立体感的图形,称为轴测投影图,简称轴测图,如图4-2所示。 图4-2轴测图的形成 在轴测投影中,我们把选定的投影面P称为轴测投影面;把空间直角坐标轴OX、OY、OZ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O1X1、O1Y1、O1Z1称为轴测轴;把两轴测轴之间的夹角∠X1O1Y1、∠Y1O1Z1、∠X1O1Z1称为轴间角;轴测轴上的单位长度与空间直角坐标轴上对应单位长度的比值,称为轴向伸缩系数。OX、OY、OZ的轴向伸缩系数分别用p1、q1、r1表示。例如,在图4-2中,p1=O1A1/OA,q1=O1B1/OB,r1=O1C1/OC。 强调:轴间角与轴向伸缩系数是绘制轴测图的两个主要参数。 2、轴测图的种类 (1)按照投影方向与轴测投影面的夹角的不同,轴测图可以分为: 1)正轴测图——轴测投影方向(投影线)与轴测投影面垂直时投影所得到的轴测图。 2)斜轴测图——轴测投影方向(投影线)与轴测投影面倾斜时投影所得到的轴测图。 (2)按照轴向伸缩系数的不同,轴测图可以分为: 1)正(或斜)等测轴测图——p1=q1=r1 ,简称正(斜)等测图; 2)正(或斜)二等测轴测图——p1=r1≠q1,简称正(斜)二测图;

机械制图-识读零件图-22题(答案)

1.该零件采用了哪些视图?哪些剖视图或剖面图? 【答案】该零件采用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三个视图,其中,主视图是全剖视图,左视图是局部剖视图,俯视图为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 2.指出该零件在长、宽、高三个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并在图上用△标出来。 【答案】高方向基准是零件的底面,长度方向基准是零件上Φ42孔的左端面,宽度基准是宽度方向的对称线。 3.图中G1/2"表示:(非螺纹密封的)管螺纹,1/2"表示公称直径(尺寸代号),是内螺纹(内、外)。 4.Φ36H8表示:Φ36是基本尺寸(公称直径),H8是公差带代号,其中,H是基本偏差代号,8是公差等级。 5.说明符号 6.3 、 6.3的含义。 【答案】前者表示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值为6.3μm.;后者表示,是由不去除材料的方法(非加工表面)获得的零件表面粗糙度。 6.在零件图右下角的空白处画出主视图的外形(虚线不画)。

1.该零件用 3 个视图进行表达,其中主视图采用了 全剖 。 2.该零件在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是 左右对称面 ;在宽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是前后对称面 。 3.图中30±0.01表示:30是 基本 尺寸,其最大极限尺寸是 30.10mm ,该尺寸合格的条件是 30.10mm ≥实际尺寸≥29.90mm 。 4.解释图中2-M6-7H 的含义: 2个公称直径为6的普通粗牙螺纹,右旋,顶径和中径的公差带代号都为7H 。 5.说明符号 6.3 的含义。 表示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 的值为6.3μm 。 三、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快速阀是用于管道截通的装置,内有齿轮齿条传运机构。当手把13向上旋动时,齿条由于齿轮的拨动也向上移动,从而带动阀瓣5、6向上,打开阀门通道;反之,则通路截止。阀瓣5、6由于弹簧张力紧紧压贴在阀体9内孔Φ28的凸缘上。 读懂装配图,回答问题并拆画零件图。 1.装配图中装配体的名称为 快速阀 ,装配体除了图中已标注的标准件以外共有15种个零件组成。 2.装配图中配合尺寸Φ24 6 7 f H 属于 基孔 制的 间隙 配合。

最新机械制图教案——第四章 轴测图

第四章轴测图 教学时数:1学时 课题:§4-1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 掌握轴测图的形成及有关概念。 教学重点: 轴测图的相关概念。 教学难点: 相关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 挂图、模型、三投影面体系。 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投影法可分为哪两类? 2、平行投影法有哪两类? (引入新课) 模型导入 (讲授新课) §4-1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 一、轴测投影的形成 轴测投影是将物体连同其直角坐标体系,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面的方向,用平行投影法将其投射在单一投影面上所得到的图形,称为轴测投影,简称轴测图。 二、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1、轴测投影面:轴测投影中的单一投影面。 2、轴测轴:在轴测投影面上的轴。

3、轴间角:轴测投影图中,任意两根轴测轴之间的夹角。 4、轴向伸缩系数:轴测轴上的单位长度与相应投影轴的单位长度的比值。 三、常用的轴测图(表4-1) 四、轴测投影的基本特性 1、空间互相平行的线段,在同一轴测投影中一定互相平行。 2、与轴测轴平行的线段,按该轴的轴向伸缩系数进行度量。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1、轴测轴; 2、轴测投影; 3、简化伸缩系数。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1、什么是轴间角? 2、什么是轴向伸缩系数? 3、轴向投影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课后作业: 常用轴测图。 教后感: 教学时数:3 学时 课题:§4-2 正等轴测图及其画法 教学目标: 掌握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重点: 平面立体,平面坐标的回转体的正等测轴测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具: 挂图、模型 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轴测图是指什么? 2、轴间角是如何定义的? 3、轴向伸缩系数指什么?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4-2 正等轴测图及其画法

机械制图实训教案

板图实训一 实训内容:平面图形的绘制 实训时间:7课时 实训目标:1、理解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线段分析 2、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 实训重点:1、图形的布局; 2、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 3、圆弧的连接、圆与直线的连接技巧。 实训难点:平面图形尺寸基准的判断和选择 实训工具:丁字尺、挂图、A3图板、A3绘图纸、三角板、HB铅笔、H铅笔、2H铅笔、橡皮擦。 实训方法:讲授、练习 实训过程:一、引入课题 讲课中要抓住尺寸分析这个核心,教会学生具有对平面图形分析尺寸基准和识读定位尺寸的能力。基准与定位尺寸紧紧相连,二定位 尺寸又是画出第二基准线、第三基准线……的依据,在讲解时不可忽 视。 平面图形是由直线和曲线按照一定的几何关系绘制而成的,这些线段又必须根据给定的尺寸关系画出,所以就必须对图形中标注的尺 寸进行分析。 二、训练内容 1、按照3:1的比例绘制如下平面图形 要求:1、图形的总体尺寸要恰当 2、图形在图纸上的布置恰当 3、图形中各个几何元素间的连接正确 4、尺寸标注正确规范 5、标题栏的画法要根据GB中规定的画法

评分标准:(1)、图形的总体尺寸要恰当程度(10分) (2)、图形在图纸上的布置恰当程度(20分) (3)、图形中各个几何元素间的连接正确、绘制比例正 确与否(40分错一处扣5分) (4)、尺寸标注正确规范程度(10分) (5)、标题栏的画法要根据GB中规定的画法程度(10 分) 2、实训结束,给学生打分及总结。 作业:实训结束后找一个日常用的简单物体测量后画出其三个投影图。教学反思:单单平面图形的绘制较为简单,但特别重要。在今后的课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在三维和二维中能灵活转换。多引导学生对本 门课程兴趣的产生。

如何应用solidworks进行齿轮标准工程图绘制(精)

如何应用solidworks进行齿轮标准工程图绘制 引言 齿轮是一种常用的传动零件,也是机械设计过程中经常需要设计的一种零件,由于齿轮的工程图绘制与一般零件有较大区别,在利用一般的三维软件设计出三维图形后并不能马上得到准确的二维图形。这种情况会大大降低工程技术人员的设计速度,增加设计成本。Solidworks针对这类较特殊的零件设计了一个专用的工具,能够快速的解决问题, 齿轮三维图形的设计 首先利用solidworks与GEARTRAX齿轮插件设计出准确的齿轮三维图形,具体参数为齿数Z=28 ,压力角α= 20,模数m=2。 如图1.1所示

图1.1 Solidworks可以使三维图形快速投影成二维图形,但对于齿轮这类特殊的零件我们还需对其进行适当的技术处理,才能得到准确的工程图形. 在下图1.2中,我们发现齿轮零件左边的任务栏中有四个图标,现在我们就要利用第三个图标对工程图进行配置. 图1.2 点选图标,选择添加配置,弹出"添加配置"对话框,如图1.3所示

图1.3 在配置名称中键入自已所需的名称,点确定即可。点选并激活新添加的配置,我们发现在齿轮设计树中零件名称变成了"齿轮(工程图)",在这个配置里面我们可将在工程图中不需要显示的特征加以压缩来达到隐藏的目的。零件设计树中灰色部分即为压缩过的特征,这些特征在工程图中将不会显示出来。这样的配置使得工程图中可以得到我们所需的图样,但装配图并不会因为这个而发生改变。这里我们将齿轮的齿数由28个压缩至2个,如图1.4所示。

图1.4 同样的方法,再次添加一个新的配置,将齿形全部压缩得到如图1.5所示图形。

机械制图-识读零件图-22题(答案)课案

一、读零件图,并回答问题。 1.该零件采用了哪些视图?哪些剖视图或剖面图? 【答案】该零件采用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三个视图,其中,主视图是全剖视图,左视图是局部剖视图,俯视图为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 2.指出该零件在长、宽、高三个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并在图上用△标出来。 【答案】高方向基准是零件的底面,长度方向基准是零件上Φ42孔的左端面,宽度基准是宽度方向的对称线。 表示 公称直径(尺寸代号) ,是 内 螺纹(内、外)。 H8是 公差带代号,其中,H 是 基本偏差代号 ,8是 公差Ra 的值为6.3μm.;后者表示,是由不去除材料的 二、读零件图,并回答问题。 1.该零件用 3 个视图进行表达,其中主视图采用了 全剖 。 2.该零件在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是 左右对称面 ;在宽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是前后对称面 。 上移动,从而带动阀瓣5、6向上,打开阀门通道;反之,则通路截止。阀瓣5、6由于弹簧张力紧紧压贴在阀体9内孔Φ28的凸缘上。 读懂装配图,回答问题并拆画零件图。 1.装配图中装配体的名称为 快速阀 ,装配体除了图中已标注的标准件以外共有15种个零件组成。 2.装配图中配合尺寸Φ246 7f H 属于 基孔 制的 间隙 配合。 3.装配图中只标注了必要的尺寸(安装、性能、配合、总体尺寸等),请说明以下几种尺寸分别属于哪一类? 250 总体尺寸 ;Φ13和Φ85 安装尺寸;Φ246 7f H 配合尺寸 ;Φ28 性能尺寸; 4.选择合理的视图,要求按原图大小拆画零件图:齿轮轴2/手把13(不需要标注尺寸,也不必画图框和标题栏)。 4.【答案】

四、零件图,并回答问题。 1.该零件采用了哪些视图、剖视图或其它表达方法?说明数量和名称。 【答案】主视图采用了全剖,左视图采用了局部剖,俯视图,B-B、C-C断面图及D-D局部剖视图。 2.指出该零件在长、宽、高三个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 【答案】长度方向尺寸基准是M27孔的轴线,高度方向基准是底面,宽度方向基准是Φ45孔的轴线 3.说明Φ40H7的意义。 【答案】Φ40H7表示:基本尺寸为Φ40的孔,H7为公差带代号,H为基本偏差代号,7为公差等级。 4.说明M68╳2的含义。 的普通细牙螺纹,M为螺纹代号,2为螺距。 Ra的值为6.3μm.; 五、读零件图,并回答问题 1.主视图采用局部剖,左视图采用局部剖,分别表示其内孔及螺孔的结构。 2.零件上有三个沉孔,其大圆直径Φ32 ,小圆直径Φ15 ,三个沉孔的定位尺寸是R75、10o。 3.零件上有 2 个螺孔,其螺孔代号为 M10-7H ,定位尺寸是96、45 。 4.主视图上虚线画出的圆是否通孔(在填空中答:是或不是)不是。其直径是100 ,深度是 7。 5.用指引线标出此零件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基准,并指出是哪个方向的基准。 6.2-M10-7H的含义: 2 个普通螺纹、大径为10mm 、旋向为右、中径和顶径的公差带代号都为7H , 中等旋合长度的内(内、外)螺纹。 孔的表面粗糙度,Φ58H7的表面加工要求高。 58的孔,H7为公差带代号,H为基本偏差代号,7为公差等级。 Ra的值为6.3μm.; 六、读端盖零件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面Ⅰ的表面粗糙度代号为,表面Ⅱ的表面粗糙度代号为 表面Ⅲ的表面粗糙度代号为。 (2)尺寸Φ70d11,其基本尺寸为Φ70,基本偏差代号为 d ,标准公差等级为11级。 七、读齿轮轴零件图,在指定位置补画A-A断面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