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煤集团登封矿矿井基本情况

郑煤集团登封矿矿井基本情况
郑煤集团登封矿矿井基本情况

矿井基本情况

郑煤集团(登封)教学二矿有限公司由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国投煤炭郑州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公司前身为国投教学二矿(以下简称教学二矿),于2005年10月12日正式挂牌成立。现有在册职工1595人,机构设置7个区队,10个部室(其中生产部室4个)。矿井核定生产能力45万吨/年。

矿井东西长约897—3175m,南北宽162—2500m,面积3.53km2。矿井开采二叠系山西煤组下部二1煤层,煤类为贫煤,矿井煤层可采厚度0.8-14.52m,平均厚度5.18m,煤层倾角0-10°,平均倾角5°,煤厚变化大,结构简单,层位稳定,一般呈单斜构造;煤层埋深200—599.6m,开采煤层底板标高±0—+320m。

目前井下布置两个采煤工作面同时生产,即31061和31141采煤工作面,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垮落式,炮采放顶煤一次采全高的采煤工艺,31061工作面采用ZH1600/16/24Z型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液压支架,31141采用ZH1600/18/26Z型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液压支架支护顶板。

矿井采用立井单水平下山开拓方式,目前井田范围内共有主井、东副井、西副井和安全出口井四个井筒,均位于井田南翼浅部。主井井深158.6米,净断面积11.3m2,井筒提升绞车型号为2JK-2米,提升容器为轻型铝合金3吨箕斗,电控形式为变频控制,钢罐道。担负全矿井的煤炭提升任务,同时兼做矿井回风井。东副井井深134米,净断面积12.5m2,提升绞车型号为2JTK-1.6,提

升容器为1吨罐笼。担负矿井下料及下放设备、提矸等辅助提升任务,及进风井。西副井井深86米,净断面积13.8m2,设备提升绞车型号为2JTK-1.6,提升容器为1吨罐笼。担负矿井升降人员及进风井任务,并作为矿井的一个安全出口。安全出口井深75m,井筒内设金属梯子间,作为矿井是第二安全出口。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通风方法为抽出式。由东副井、西副井和安全出口井进风,主井回风,形成“三进一回”的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全负压抽出式通风方式。平面主扇风机型号为BDK40-6-NO17现有2台,每台主扇配备电动机功率为2×55KW。矿井局部通风机

矿井设计正常涌水量60m3/h,最大涌水最为120m3/h;目前矿井正常涌水量35m3/h,最大涌水量为70m3/h。井下排水系统由采区水仓直接副井底中央水仓。共有4个水泵房,分别为副井底中央泵房,主水仓容量1200m3,安装MD155-67×3水泵3台,132kw 电机,两趟直径为159MM的排水管路,北翼采区水泵房、东四联巷水泵房、27采区水泵房,各安装水泵D46-50×4型3台,两趟直径为108MM的排水管路,31采区泵房安装D85-45×8型3台,两趟直径为159MM的排水管路。

瓦斯等级鉴定均为低瓦斯矿井;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为三类不易自燃。

地面变电所为10KV高压双回路供电,分别为白教二、白教三线,10KV直接下井。

井下采用轨道辅助运输,22轨道、27轨道各安装有一台SQ-80/75B无极绳绞车,功率75KW,运输长度分别为920米、1000米,局部采用1.2米绞车或11.4小绞车运输,西轨道、26轨道进风巷各安装有两套架空乘人装置。

井下27轨道斜巷,安装有一台1.2米防爆绞车,井下118轨道巷安装有6台11.4KW小绞车。

地面安装有2台SCR150-8 型20立方米/分钟螺杆式空压机两台。

郑煤集团(登封)教学二矿有限公司 2010年11月9日

郑煤集团大平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区域治理工作材料1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区域治理工作 推进会汇报材料 郑煤集团公司大平煤矿 二0一三年五月十六日

政策支撑精细管理 强力推进区域瓦斯治理工作 一、矿井概况 大平煤矿位于新密煤田西部,属新密煤田和登封煤田交接处,面积约6.5km2,核定生产能力为90万t/a,开拓方式为立井单水平(±0)上下山开拓,开采二1煤层,平均煤厚6.5m,煤尘具有爆炸性,为Ⅲ类不易自燃煤层,采煤方法为走向(倾斜)长壁炮采放顶煤,混合式通风方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28.88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15.77m3/t,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最大瓦斯压力1.23Mpa,最大瓦斯含量16.40m3/t,煤层透气性系数λ为0.767m2/Mpa2.d,瓦斯衰减系数α为0.04123d-1,坚固性系数平均0.22,放散初速度△P平均值15。 矿井共有六套瓦斯抽采系统,其中地面一套,井下五套,总装机能力为580m3/min,额定功率845kW。目前地面泵站系统抽采浓度保持在10%以上,流量60m3/min左右;21中部泵站抽采系统浓度保持在11%以上,流量50m3/min,矿井抽采纯量为12m3/min左右。 二、瓦斯综合治理情况 2004年大平煤矿以一种不光彩的形式“出了名”,之后的三年里,由于没有有效的瓦斯治理手段,又发生了三起突出事故(没有伤人),大平人真正认识到了“瓦斯不治,矿无宁日”。2007年以后大平煤矿狠下决心,排除万难,面对

增加成本且瓦斯治理效果无法预见的情况下,在郑煤集团公司范围内率先执行穿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区域防突措施,先后施工了21061、21081、21041、21121、21141等九条底板抽放巷,巷道总进尺达3400余m,施工穿层钻孔250000余m,抽放瓦斯量2600多万m3。努力践行“工程+时间+管理=消突”、“消突+瓦斯管理=瓦斯防治”这一瓦斯治理主线,摸索出了穿层钻孔区域消突的瓦斯治理路子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08年以来杜绝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2011年以来实现了瓦斯零超限。 经过努力,突出危险掘进工作面掘进速度达120m/月以上,消突采面(配风量小于900m3/min)正常生产状态下瓦斯浓度稳定在0.3%以下,基本实现了“抽、掘、采”平衡,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逐步走上了区域瓦斯治理的良性循环道路。八年来,我们在瓦斯治理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四方面工作:(一)完善瓦斯治理机构 常务副矿长由总工程师兼任,主管瓦斯治理工作,配备专职防突、地质副总工程师,设置有通风科、防突科、地质测量科、安全质量监察科、通风队、探放队等瓦斯治理机构,共有三十五名管理人员,建立有瓦斯区域实验室,组建有专业化防突队伍——探放队,配备人员160人,负责钻孔施工、封孔及管路维护、抽采参数计量等工作,能够满足目前矿井防突工作需要。 (二)提升瓦斯治理理念 八年来,大平煤矿的瓦斯治理理念在逐步更新。 2005年:安全第一、防突先行

河南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十矿瓦斯爆炸事故

河南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十矿瓦斯爆炸事故 1996年5月21日18时11分,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平顶山矿务局,以下简称平煤集团公司)十矿己二采区己15—22210回采准备工作面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灾害波及整个己二采区,包括己二采区2个回采工作面、2个备用回采工作面、3个掘进工作面、一个巷道维修头以及皮带机巷、轨道运输巷和机电硐室。事故发生时,该采区有作业人员170人,死亡84人,受伤68人。直接经济损失984.45万元。 1.矿井概况 十矿始建于1958年8月,1964年2月投产,设计能力120万t/a,1986年12月完成改扩建,设计能力180万t/a,1991年核定能力为180万t/a,1995年实际产量250万(含青年矿23万t),1996年计划产量240万t(含青年矿25万t),其中一季度53万t、二季度54.5万t。 该矿井田走向长3.8km,倾斜长5.0km,井田面积19km2。可采煤层丁、戊、己、庚4组共10层,可采储量1.22亿t。矿井为立井开拓,分一、二水平开采,一水平标高为—140m,二水平标高为—320m。目前开采丁、戊、己三组煤,丁组煤为1/3焦煤,戊组煤为肥煤,己组煤为主焦煤。有戊七、己二、北翼中和北翼东四个采区,共6个回采工作面,15个煤巷掘进工作面,3个开拓工作面。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抽出式,有4个回风井,总排风量为17159m3/min,其中戊七采区2560m3/min,己二采区5100m3/min;北翼中采区4400m3/min;北翼东采区5099m3/min。井下采用皮带运输,主井使用9t箕斗提升。 1991年7月22日,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鉴定,戊8-9煤层为突出煤层,十矿为突出矿井;1996年2月13口,经重庆分院鉴定,丁5-6煤层为突出煤层。瓦斯绝对涌出量为68.87m3/min。矿井采用KJ4安全监测系统监测瓦斯。 发生事故的己二采区位于该矿二水平南翼,走向长1600m,倾斜长2900m,采用对角抽出式通风方式,安装2台主要通风机(一台运转,一台备用),型号为2K60—24。总排风量为5100m3/min总进风量为5012m3/min。开采己15、己16、己17三层煤。采区东部己15、己16、己17合层总厚度为5.4m;采区西部逐渐分开,己15、己16、己17厚度分别为2.0m、1.4m、1.3m,平均倾角8°,瓦斯绝对涌出量为23.7m3/min、相对涌出量为19.2m3/d·t;煤尘爆炸指数为33.03%~41.04%,自然发火期4个月,己二采区有8个作业地点,其中,4个回采工作面(己15—22170综采工作面,己15—22140炮采工作面,己15—22210备用综采工作面,己15—22080备用炮采工作面),3个掘进工作面(己15—22160机巷,己15—22160风巷,己15—22210辅助回风巷),一个维修点(己15—22150绕道)。 瓦斯爆炸地点己15—22210工作面,所采煤层为己15-16合层,厚度2~5.4m,倾角0~12°,直接顶为8~9m厚的砂质泥岩,无伪顶;直接底为砂质泥岩。瓦斯绝对涌出量5.52m3/min;工作面可采储量22.8万t,有效走向长480m,倾斜长146m,设计采高2.6m。5月21日4时,开切眼全断面贯通。事故当班进行扩帮作业。 2.事故发生及抢救经过 5月21日18时15分,十矿调度室接到己二采区高强皮带机头司机胡东海在皮带机头的电话汇报,己二高强皮带巷出现大量煤尘烟雾;随后,—320水平调度员杨新华

5“2.22”屯兰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

木瓜煤矿汲取“5.29”事故教训暨“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材料之五 “2.22”屯兰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 2009年2月22日2时20分,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公司屯兰煤矿南四采区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当班下井436人,其中358人生还,事故造成78人死亡、114人受伤(其中重伤5人)。该矿核定生产能力500万吨/年,采用立井、斜井联合开拓、分区独立通风方式,属高瓦斯矿井。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张德江副总理立即作出重要批示,张德江副总理亲临事故现场,指导事故抢险救援工作,看望慰问遇难者家属和受伤人员,并对做好事故善后、事故调查、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工作等提出明确要求。接到事故报告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赵铁锤立即率工作组赶赴事故现场,协助、指导事故抢险救援工作。国务院山西焦煤集团屯兰矿“2.22”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组正在进行事故调查工作。 通过事故现场初步勘查和分析,这起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波及该矿整个南四采区,该采区12403工作面区域破坏严重,瓦斯抽放管路断裂,密闭墙、风桥以及采区变电所等破坏严重。事故反映出,该采区存在通风管理不到位、瓦斯治理不彻底、现场管理不严格、安全措施不落实等问题。 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现提出以下要求: 一、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清醒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做好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各项行动,强化措施,落实责任,为全国“两会”的顺利召开创造安全的环境。 二、要切实加强国有大矿安全生产工作。近年来,通过开展瓦斯治理工作,国有大矿在瓦斯监控、瓦斯抽放、现场管理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安全生产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山西焦煤集团屯兰矿“2.22”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暴露出当前国有大矿安全生产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漏洞。各省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督促国有大矿切实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安全检查,特别是安全周期较长的煤矿要克服思想上麻痹、工作上放松的倾向。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深刻吸取这次事故教训,在继续着力推进小煤矿整顿关闭、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的同时,要毫不放松地加强对国有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会同地方相关部门,对国有重点煤矿组织开展一次以“一通三防”为重点的专项检查,监督企业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加大安全投入,认真排查、治理大隐患,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三、要全面深化瓦斯治理工作。各地要严格落实张德江副总理在“辽宁现场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抓好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煤矿企业要严格执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紧紧抓住采掘布局、通风系统、瓦斯抽采、安全监控、现场管理五个重点环节,健全完善“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所有煤矿必须形成完善的独立通风系统,严禁不合理串联通风;要确保采掘工作面风量充足、系统稳定,对于高瓦斯采掘工作面,在瓦斯治理上更要坚持源头治理、抽采达标,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四、要全面加强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要督促各煤矿企业严格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等部门关于加强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真正把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促进安全基础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要推动煤矿企业深入开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大力推进安全高效矿井建设,积极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做到“系统可靠,装备先进,管理到位,素质提高”。要督促煤矿企业继续加大安全投入,提高煤矿安全技术水平。对高瓦斯矿井,采掘布置要合理,防止多面、多头、超通风能力组织生产。 五、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各煤矿企业要全面深入排查治理煤矿各生产系统、各环节存在的隐患,严厉查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特别要加大对煤矿“一通三防”、煤与瓦斯突出及水害等隐患的排查治理力度,重大隐患要实行挂牌督办制度。对排查出的安全生产隐患,要明确责任、措施、期限、资金等,彻底整改到位,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治不留后患。当前特别要扎实做好煤矿复产验收工作。要督促各煤矿企业认真做好通风、排水、设备检修等恢复生产的准备工作,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要加强对春节停产放假与检修煤矿复产的安全监管,严格复产验收标准和程序,合格一个、批准一个,严把恢复生产的安全验收关。对于未经批准而擅自恢复生产的煤矿企业,要依法从严查处。 六、要继续加强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工作。各级煤矿安全监管、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年”的各项工作部署,扎实推进“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谋划好全年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要加大对煤矿企业的督促检查力度,明确辖区内重点监控区域、煤矿和部位,特别要加强对高瓦斯矿井、国有重点煤矿和复产煤矿的监管监察工作。要督促煤矿企业认真排查治理安全生产隐患;对存在重大隐患的,要依法暂扣相关证照,责令其停产整顿;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力而发生事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平煤一矿防突专项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防突专项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单位:平煤股份一矿 日期: 2015年6月

防突专项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根据上级安排,我们参加了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在淮南矿业集团举办的河南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负责人防突专项培训班,认真学习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袁亮、教授级高工张士环、教授级高工夏士柏及高级经济师刘洪川等专家的瓦斯治理经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关键技术和瓦斯治理理念的学术报告。通过下井参观和专业理论学习,全面系统地学习了淮南矿业集团防突及瓦斯治理的经验和做法,加深了对其防突及瓦斯防治的理念、政策、管理、技术、装备和培训等方面的感受,主要有以下心得体会: 一、进一步树立了瓦斯是可防可控可治的,瓦斯事故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信心 淮南矿区是我国高瓦斯复杂地质条件煤层群开采的典型代表,煤炭赋存条件十分复杂,矿区内已发现落差50m以上的特大断层83条、落差5m以上的断层4900条,并且是全国高瓦斯、高地压、高地温和低透气性条件下开采的典型矿区。淮南矿业集团所属煤矿历史上曾是瓦斯事故重灾区,1985~1997年共发生瓦斯爆炸事故17起、死亡392人,瓦斯治理和防突问题一直是制约矿区安全生产和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1998年以来,淮南矿业集团痛定思痛,破除淮南煤矿“瓦斯难以控制”的特殊论,下定决心治理瓦斯,积极主动、全面系统地建立瓦斯综合治理体系,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淮南煤矿特色的瓦斯防治模式。通过实施“高投入、高素质、强技术、严管理、重利用”的瓦斯综合治理措施,初步探索出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瓦斯治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扭转了事故多发的被动局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益和效果。10多年来,煤炭产量由过去年产量长期徘徊在1000万吨左右,增长到2014年的7300万吨,连续17年杜绝了瓦斯爆炸事故,2006年以来杜绝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百万吨死亡率由最高时的4.01降低到0.1以下,成为全国煤矿瓦斯治理的典范。 就我们一矿而言,有很多方面与淮南矿业集团的矿井情况非常相似,一矿也是老矿井,面临着人员多、开采深、矿压大和瓦斯大等困难条件。淮南矿区瓦斯含量、瓦斯压力比我们一矿大得多,但他们通过坚定“瓦斯事故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理念,树立主动全面的瓦斯治理观,加大技术创新,坚持高投入、

郑煤集团裴沟煤矿简介

郑煤集团裴沟煤矿简介 裴沟煤矿是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骨干矿井之一,位于河南省新密市来集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该矿始建于1960年,投产于1966年,设计年生产能力60万吨,1979年经改扩建,生产能力扩大为120万吨/年,1996年实现120万吨首次达产,1998年过油房沟断层获得成功,使濒临资源枯竭的矿井又获新生,2001年通过实施矿井“通风、提升、运输”三大系统技术改造,使年产量由120万吨飙升至2003年的210多万吨。郑煤集团公司裴沟煤矿现有固定资产1.4亿元,职工5000余人,矿井井田面积48.76K㎡,储量27510万吨,可采储量17471.7万吨,服务年限60年。其主要生产优质贫瘦煤,其产品具有中灰、低硫、高发热量、易碎易磨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和民用。 裴沟煤矿坚持走科技兴矿之路,先后在安全、生产、管理等多个领域实施和引进了一大批新技术、新设备,全矿实现了安全监测监控网络化,采掘生产机械化,辅助生产系统自动化,管理服务信息化。设备自动化监测过程控制系统实现了对井上、井下各生产系统的自动遥测、遥控、遥视和遥调。矿井质量标准化达到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 裴沟煤矿着力打造以安全文化为基础,以管理文化为核心,以和谐文化为支撑的文化体系,着力推进班组“1234”安全管理法,使企业的管理水平跃上一个崭新的层次,为矿井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裴沟煤矿崇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尊重人,理解人,以心换心,使职工队伍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和无限的创造力,在全体员工和各级领导管理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裴沟煤矿先后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

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由始建于1950年的阳泉矿务局改制而成,是国家首批确认的特大型国有煤炭企业。阳煤集团以卓尔不群的斐然业绩,长期位居中国企业500强前列,荣膺中国煤炭工业优秀企业奖、煤炭工业管理金石奖,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质量标准化企业、AAA级信用度企业、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企业、山西省经济结构调整先进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阳煤集团长期实施“煤与非煤并重、做大与做优并举”战略,“144”产业结构基本形成。品质上乘的“阳优”煤行销海内外,煤炭产业如日中天;电力、铝业、化工、磁材四大非煤主导产业,建筑安装、机械制造、建材、房地产开发四大非煤与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优,发展正盛。 “路在脚下,事在人为”。阳煤集团煤炭产业通过挖潜改造、联合重组、新建矿井,到2010年生产规模达到6000万吨,实现产值100亿以上。非煤产业发电能力达到240万千瓦,同时完成120万吨氧化铝、50万吨电解铝、20万吨铝材、铝件、电力与整个铝产业深加工成龙配套,实现产值100多亿。化工、磁材以及四个支持产业大力扩张发展,产值翻番,实现“以大搏强,十年三百亿”宏伟目标。 宏图绘就,务实奋进。阳煤集团控股的国阳新能成功上市,业绩良好;600万吨的新元矿井建设、40.5万千瓦电厂、40万吨氧化铝工程建设日新月异,15万吨甲醇、聚氯乙烯、烧碱两个4万吨项目、1万吨铝箔、100万件铝轮箍等化工、铝业深加工产业战略积极组织,分步实施,一个广阔的战略发展起飞平台已经呈现在我们的面前。阳煤集团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增值,将建成全国最大的无烟煤基地,全国最大的煤电铝基地、全国最大的磁材加工基地,成为“中国的鲁尔”。 阳泉煤业(集团)一矿位于山西省阳泉市矿山北路,1956年建成投产,是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大型骨干生产矿井之一。井田面积83.6平方千米,地质储量10.6亿吨。可采储量6.4亿吨。矿井设计能力为240万吨/年,核定能力为290万吨/年,主采3#、12#、15#煤层。矿井产量已持续多年保持在400万吨以上,是原煤炭部最早命名的现代化矿井和特级质量标准化矿井,并荣获煤炭工业二级企业和行业级高产高效矿井称号。 矿拥有年入洗能力450万吨的矿井型重介选煤厂。主要产品有大、中、小块炭,喷粉精煤1#、2#、3#、烧结煤、十六级末煤等8个产品,其中十级洗中块为国优产品,十二级洗大块为部优产品,十一级洗小块和十六级末煤为省优产品。产品获国家“银质奖”,被中煤质协授予“质量管理奖”。是高炉冶炼、矿石烧结、火力发电、化工助燃的上等燃料,产品已通过ISO9000认证,行销全国,部分远销日本、韩国、巴西和马来西亚。 长期以来,矿坚持与时俱进,遵循集团公司“煤与非煤并重并举”的发展战略,不断推进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靠改革解放生产力,靠管理激活生产力,靠科技推动生产力,高产高效自主经营,步伐稳健。作为优质资产,矿又被纳入山西国阳新能股份有限公司,并将随着国阳公司的成功上市而再度升腾。 自1994年连续10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连续9年保持了高产高效矿井称号。特别是1998年以来,先后荣立省三、二、一、特等功各一次,2001年矿党委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02年被中煤政研会和中煤工业协会分别授予“全国双文明煤矿”和“全矿双十佳煤矿”,2003年,被中共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1、核心理念:路在脚下事在人为 2、企业精神:从严务实进取奉献求知创新严谨忠诚 3、哲学理念:生于忧患兴于搏成由坚毅盛由和商机中拓展无限奋进中创造永恒 4、经营理念:创造机遇当强者抓住机遇为智者以变应变以诚求成以才生财以新求兴 5、管理理念:基础为本科学严谨程序为先集约严细 6、服务观:客户永远是上帝员工永远是主人 7、质量观:质量存生命产品现人品 8、成本观:省下的就是赚下的

平煤集团概况

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平顶山矿区1952 年被列为国家“一五”计划的 重大建设项目,1953 年被列为全国十个矿区建设项目之一,是新中国开发建 设的第一个大型矿区。1954 年 4 月,平顶山煤矿筹备处成立,1955 年9 月,平顶山第一对矿井二矿动工兴建,1957 年河南省平顶山矿务局成立,1985 年2 月平顶山矿务局划归煤炭工业部直接领导,1996 年1 月改制为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1998 年9 月平煤集团公司下放河南省管理,2002 年12 月改制为多元投资主体的有限公司。 以1955 年9 月二矿的动工兴建为标志,平顶山矿区进入全面开发建设时期,到1958 年底已有11 对矿井动工建设,到1960 年,平顶山矿务局原煤产量突破500 万吨,对缓和全国煤炭供应紧缺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75 实现了“双千万”,即年产量突破1000 万吨,利润突破1000 万元,跨入全国千万 吨大局行列,1996 年煤炭产量突破2000 万吨,成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特 大型煤炭企业。 2003 年原煤产量达到2669 万吨。目前,生产矿井14 个;选煤厂3 座,精煤产量达到年产500 万吨的能力。资产总额114.7 亿元,年销售收入76 亿元,职工12.7 万人。先后荣获全国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煤炭行业质量信得过单位、全国“ 五一” 劳动奖状等荣誉。在2003 年中国企业500 强中排名第222 位。企业设立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级矿山救护中心、国家A 级劳动安全卫生评价咨询中心。 平煤集团以“以煤为主、相关多元化”为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道路,将建成煤炭主业突出、核心竞争能力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煤电化一体,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特大型能源企业,成为全国重要的火电基地、煤化工基地和冶金用煤基地,步入全国企业百强行列。 平煤集团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是:第一步到2005 年实现原煤产量3000 万吨、精煤产量600 万吨、销售收入90 亿元;第二步到2010 年原煤产量5000 万吨以上、精煤1500 万吨、销售收入150 亿元;第三步到2020 年原煤产量达到1 亿吨。 平煤集团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潜力。通过已签订的合作协议,煤田面积达3000 平方公里,煤炭储量150 亿吨,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战略资源。煤种齐全,焦煤、电煤、瘦煤、无烟煤资源充足,特别是中国稀缺的焦煤资源充足,是中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焦煤基地。经济地理位置优越,是国家规划建设的十三家大型煤炭基地之一,是铁道部拟建的全国十大煤运通道之一。 现以更名为中平能化集团 平煤集团公司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建设纪实

西山煤电屯兰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案例矿井细节分析

西山煤电屯兰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 2009年2月22日2时23分,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公司屯兰煤矿南四采区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当班下井436人,其中358人生还,事故造成78 人死亡、114人受伤(其中重伤5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86.94万元。 一、矿井概况 屯兰煤矿是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集团公司所属的一座特大型 现代化矿井,矿井于1988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1997年10月试生产,2002年10月正式投产,原设计生产能力为400万吨/年,经过2 004年度生产环节能力改造,目前核定生产能力为 500 万吨/年。矿井位于古交市西南 6 km,距太原市 60 km,矿井井田面积 78.26平方公里,煤炭资源丰富,含可采煤层13层,现主采上组2# 、3#煤,下组煤8# 煤矿井采用两斜一立(主、副斜井,副立井 288 m )多水平(+650、+750)联合开拓方式。 矿井采用分区抽出式通风,矿井现有六个进风井四个回风井,使用KJ—90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工业场地中部布置一对主副斜井,副立井建在副斜井北侧通过中央轨道大巷与主、副斜井 +750m 车场贯通,其余井筒为各盘区进、回风井,分别布置在盘区边界。 井田内断层、陷落柱比较发育,落差 5 米以上的断层66条,揭露陷落柱122个。 矿井属高瓦斯矿井,煤层瓦斯等级鉴定为:绝对瓦斯涌出量256. 43m3/min,相对瓦斯涌出33.58m3/t,煤层属Ⅰ类自燃倾向性煤层,即易自燃煤层。煤尘具有爆炸性,2# 煤尘爆炸指数为 21.27%,8# 煤尘爆炸指数为19 %。 回采工作面采用“二进一回”(皮带顺槽、轨道顺槽进风,尾巷回风)的通风方式,尾巷后部独头巷道采用大功率局部通风机供风稀释瓦斯浓度;掘进工作面全部采用大功率对旋式局部通风机,全部实现了“三专两闭锁”和“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 瓦斯抽放系统:地面抽采泵站设在矸石山东侧,目前安装3台2B

平煤股份十矿简介2014.71

平煤股份十矿简介 平煤股份十矿位于平顶山市东部,1958年8月开工建设,1964年2月正式投产。原设计能力为年产120万吨,经两次改扩建,最新核定年生产能力330万吨。矿井煤炭储量丰富,主要开采戊组、己组煤层,煤炭产品广泛应用于冶金、发电、建材、化工等行业。 矿井投产以来,累计生产原煤8000多万吨,上交利税17亿多元,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部委和省、市各级领导多次视察十矿。1992年7月,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视察十矿并题写矿名,称赞十矿是“彩色的煤矿”。李克强、李长春、陈奎元、马忠臣、赵铁锤等领导同志也来到十矿视察指导工作,对十矿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几十年来,十矿坚持科学发展,积极走以人为本、科技兴矿之路,充分发挥资源、装备、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先后获得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全国煤炭工业行业一级“安全高效”矿井、全国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先进单位、全国煤炭工业企业文化示范化矿井,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省国资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等上百项荣誉称号,为集团增添了无上荣光。 2014年,十矿在集团的正确领导下,克服安全压力大、生产条件复杂、稳定任务繁重等重重困难,特别是在应对经济危机的战役中,抱定“党政一心,岩石变金”信念,发挥“人心齐泰山移”重要作用,向着“安全和谐、富裕文明”共同愿景稳步前行。1-6月份,十矿生产原煤130万吨,开拓总进尺10758米,销售收入5.06亿元,盈利4975万元,杜绝死亡和非伤亡事故,实现安全生产。党委各项工作也取得了好的成绩,安全、达标、高效、科技、文明“五优”目标全面实现。 文化篇 安全是和谐之基,文化是企业之魂。十矿人用劳动编织着梦想,用心融汇着“安全和谐、富裕文明”之歌。在文化创建中,十矿党政高度重视,秉承集团文化精髓,严格落实“三三三一”安全绩效考核

煤矿基本情况(样本)

鄂尔多斯市昊华精煤有限责任公司 高家梁煤矿 一、基本情况 (一)高家梁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有效期);煤炭生产许可证证号:(有效期)安全许可证证号:(有效期);工商营业执照证号工商营业执照注册号:150000000003619(有效期);矿长资格证(MK151000921号);矿长安全资格证(蒙B209024号)。 (二)高家梁煤矿隶属鄂尔多斯市昊华精煤有限责任公司,一期工程设计生产能力300万吨/年,配套选煤厂一期工程入选能力300万吨/年。井田面积约87.4178km2。地质资源储量145289万吨,工业资源储量127888万吨,设计资源储量109595万吨,设计可采储量82465万吨,设计矿井资源回收率56.76%,设计矿井服务年限99.2年(按设计生产能力600万吨/年及初期300万吨/年间隔2年计算)。(三)高家梁煤矿井田位于鄂尔多斯市万利矿区南部,行政区划隶属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塔拉壕镇、准格尔旗准格尔召镇、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J1-2y),井田含2、3、4、5、6等五个煤组。主要可采的2-2中、3-1、4-2中、6-2中煤层平均厚度分别为 3.56m、2.31m、2.49m、3.06m,煤种以不粘煤为主,有少量长焰煤。煤层结构简单,赋存稳定。井田地质结构简单,构造形态呈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小于5°,井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水文地质勘查类型为第二类第一型,井田工程地质条件中等,煤层瓦斯含量低,煤尘有爆炸危险,煤层容易自燃。

(四)高家梁煤矿建设项目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能源〔2007〕2939号文件核准,初步设计由自治区煤炭工业局内煤局字〔2008〕76号文件批复,安全设施设计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安监函〔2008〕32号文件批复,《高家梁煤矿一期工程初步设计》由中煤西安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设计,选煤厂由中煤西安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大地工程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设计。 (五)矿井投资122660万元,吨煤投资408.87元。其中:井巷工程量32839.17m、矿建工程投资23095万元;工程量58494.51m2、土建工程投资15270万元;安装工程投资50541万元;完成其它投资33754万元;选煤厂投资18446万元,吨煤投资61.49元。 二、系统基本情况 (一)开拓系统 矿井采用斜井多水平开拓方式,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均具备安全出口条件。一水平标高+1280m。沿2-2中煤层布置运输、辅助运输、回风三条大巷,分别与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连通,构成矿井一水平开拓系统,全井田布置14个盘区。 主斜井:倾角14°,斜长680m,直墙半圆拱断面,净断面17.3m2,表土段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方式,基岩段采用锚网喷支护方式,用于矿井煤炭提升,兼作进风井,安装胶带输送机,安设架空乘人器,敷设消防洒水管路及动力电缆、通信电缆、安全监测监控光缆、照明电缆、工业视频监视光缆等,井筒内设台阶。 副斜井:倾角5.5°,斜长1095m,直墙半圆拱断面,净断面17.8m2,

郑煤集团公司煤炭资源整合经验汇报材料

郑煤集团公司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经验汇报材料 近两年来,郑煤集团公司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煤炭资源整合的工作部署,在郑州矿区强力推进煤炭资源整合,构建大集团发展战略,不断做强做大郑煤集团,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促进企业科学持续发展,整合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煤炭资源整合成功的关键在于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郑煤集团公司的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一是紧抓国家建设若干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重要机遇;二是得利于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河南省煤炭工业局、河南省发改委、省煤炭资源整合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三是得利于郑州市政府和各县(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四是得利于严格按照《河南省政府批转省发改委等部门<关于河南省煤炭铝土矿资源整合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2004]41号)文件要求进行实施。 二、煤炭资源整合基本情况 (一)整合矿井进展情况。截至目前集团公司已对56家地方小煤矿进行了整合,经统一规划,组建了45个独立法人煤炭公司(含9个独立采区),2006年底集团公司关闭了2个,解除协议1个,现有42个公司。42个公司中,金龙、崔庙、教学二矿、富堡、昱泰等5个公司为集团公司直

管,其余37个由二级管理单位管理,集团公司监管。 截至目前,初步设计批复41个,安全专篇批复39个,施工组织设计批复38个,技改开工26个,经集团公司组织竣工初步验收1个。以“郑煤集团公司”冠名的整合矿井独立子公司采矿许可证已全部变更,9个独立采区采矿许可证正在办理。新组建的整合矿井独立子公司全部进行了企业名称预核准,并进行了资产评估,现已在省国资委备案的有12家,郑煤集团在所有整合矿井股本结构中均占51%以上。 (二)技术改造进展情况。所有整合矿井正在进行技术改造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技改资金的筹措,施工队伍的招标,“五职”矿长的配备,特殊工种及一般职工的培训,设备及材料的定购等。截至目前,36个公司和9 个独立采区技术改造总投资已达6亿元。 (三)关闭矿井情况。根据豫煤规[2005]656号文要求,我公司按照整合矿井的实际情况,对照技改方案和初步设计,经过认真核查,已按要求关闭掉资源整合单元中涉及7个公司10个小煤矿的17个井筒。 在监管期间,个别整合矿井由于不服从监管、多次擅自违反上级及集团公司有关资源整合矿井技改要求,消极技改,违法组织生产等原因,集团公司重拳出击,对超化煤矿负责监管的蓝盾煤矿、新发煤矿于2007年2月12日作出对其实施关闭的决定,并分别于2007年2月14日、17日实施拉倒主井井架。按要求到2007年6月20日全部关闭到位,并提请上级验收。

阳煤一矿概况

一矿概况 阳煤一矿位于阳泉市西北20KM,始建于一九五七年七月,原设计能力为120万吨/年,二OO五年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批复核定生产能力为560万吨/年,二OO八年六月山西煤炭工业局(晋煤发[2008]519号)核定生产能力为750万吨/年。 一、煤层开采情况 一矿主要开采三层煤,分别是3#、12#、15#、3# 煤厚度一般在2米左右,俗称七尺煤;12#煤一般在米左右,俗称四尺煤;15#煤一般在6米左右,俗称丈八煤。2010年底,3#煤地质储量3420万吨,可采储量2135万吨。15#煤地质储量62408万吨,可采储量35887万吨。服务年限36年。 二、矿井分煤层瓦斯情况: 根据2009年瓦斯等级鉴定报告显示: 3#煤层的瓦斯涌出量35.22m3/min,煤尘有爆炸定性、有自燃倾向性、不易燃烧。原始瓦斯压力:,含量:18.17m3/t。 12#煤层的瓦斯涌出量5.56m3/min,煤尘有爆炸定性、有自燃倾向性、不易燃烧。原始瓦斯压力,含量 1.17m3/t。 15#煤层的瓦斯涌出量为190.15 m3/min,煤尘有爆炸定性、有自燃倾向性、不易燃烧。无原始瓦斯压力。 三、机构设置 全矿共有生产单位8个,服务单位5个,科室14个。全矿共有职工8608人,其中生产工人3185人,辅助工人1787人,地面工人2540人,管理人员911人,其中队级干部358人,科级干部134人。 四、井田开拓、主运输、提升情况 井田开拓采用主斜井——副立井综合开拓方式。有主斜井2条,用于提升煤炭,其中一号主斜井长770米(450米/-16°+210米/-6°),二号主斜井长1120米(710米/-16°+300米/-2°+110米/0°),都安设强力皮带机。一号主斜井皮带机电机功率3×315千瓦,带宽米,带速米/秒,运输能力856吨/小时;二号主斜井皮带机电机功率3×450千瓦,带宽米,运输能力1000吨/小时。另有一条斜井用于提升3#煤,安有5部皮带,其中701#、702#、703#皮带是同一个型号,带宽, 输送能力800吨/小时,带速2m/s,运输长度依次分别是米、132

十一矿简介

平顶山煤业集团十一矿 一、矿区简介 1、地理位置 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十一矿,位于平顶山市西郊香山脚下,距市中心约13公里。 气候:平顶山市处于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交错的边缘地区,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 气温:年平均气温在15.2-15.8oC之间;与常年平均值相比显著偏高 0.6-1.1oC。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0.4oC。 降水:年降水量819毫米。 3、交通条件 平煤十一矿交通十分便利。 铁路:平煤十一矿拥有矿区专用铁路与京广、焦枝线连接。 公路:平煤十一矿与市区相连,即将修筑的平洛高速公路从矿区南侧通过。 二、矿区发展 1、矿区历史 1972年8月十一矿开始动工兴建。 1979年元月平煤十一矿简易投产,设计年生产能力60万吨。投产后,安全状况稳定发展,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原煤产量稳步提高。 1986年平煤十一矿顺利达产。 1995年平煤十一矿开始进行矿井改扩建,煤炭产量稳步提高。 1998年平煤十一矿一举扭转长期亏损局面,盈利水平逐步提高,成为平煤集团改革、管理和发展的一面旗帜。按照十一矿的发展战略和规划,该矿于2001年底完成改扩建任务,年生产能力达到120万吨。 2002年平煤十一矿矿井生产能力预计达到150万吨,2004年将成为平煤集团的产量和利润大户。

平煤十一矿先后荣获中煤总公司特级质量标准化矿井,原煤炭部特级质量标准化矿井、现代化矿井。 2、矿区规划 平煤十一矿改扩建项目:矿井设计能力由120万吨/年扩建到300万吨/年,新增规模180万吨/年,项目总投资64856.87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完成投资34042.89万元。 三、矿区现状 1、矿区条件 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十一矿是平煤集团的大型骨干矿井之一。现有固定资产3亿元,职工4700多人。十一矿是平煤集团唯一开采急倾斜煤层的矿井。井田东西走向长约7公里,倾斜宽约3公里,井田范围23.5平方公里,可采煤5组9层。 ①储量 平煤十一矿煤炭的地质储量2.26亿吨,深部为无限井田、煤炭储量丰富,发展后劲充足。 ②生产能力 目前,平煤十一矿矿井设计能力为120万吨/年。 2、煤种煤质 平煤十一矿主要煤炭品种为:1/3焦混煤、焦煤、块煤,具有低灰低磷低硫的特点。 广泛适用于发电、冶金、建材等行业,畅销东南、西南各省份,商品质量和销售服务受到广大用户的广泛好评。 主要煤质指标见下表: 一、产品简介和技术指标

盘县保庆煤矿基本情况汇报(2014.12.25)

盘县保庆煤矿 基本情况汇报 尊敬的省、市检查组,县、乡各级领导与专家: 感谢您们在百忙中莅临保庆煤矿检查指导工作,现将我矿的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煤矿基本概况 现盘县保庆煤矿是由原保庆煤矿与黄家沟煤矿整合而成,位于贵州六盘水市盘县滑石乡哒啦村,刘(官)~洒(基)公路由矿区西部边缘经过,离矿区约100m,南距刘官14公里,北至水柏铁路松河火车站23公里,距现毕、水、兴高速公路约13公里,矿区内有乡道与矿井相连,交通便利。 保庆煤矿为股份合作煤矿企业,法人代表任广东,由盘县煤炭开发总公司控股56%,其他私营业主(任广东、龙静、黄楠三位股东)控股44%,是盘县煤炭开发总公司一下属煤矿。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于2009年3月建井,2013年8月完成安全设施、设备验收,现属生产矿井。井田面积为1.5516平方公里,保有资源储量1533万吨,走向长3566m,倾向宽平均435m,11个拐点,井田外形呈一不规则形状,开采深度为+1910m~+1400m,可采煤层为1#、3#、5#、12#煤层,共四层,均属中厚煤层,其中: 煤层厚度(m)层间距 (m)稳定 程度 煤层 结构 顶板岩性底板岩性 最小最大平均 1#1.05 2.15 1.70 稳定简单泥质粉砂岩、 粉砂质泥岩 泥质粉砂 岩 3#1.55 3.11 2.53 11 稳定简单细砂岩或粉 砂岩 泥岩 5#1.0 1.80 1.52 42.12 较稳 定 简单细砂岩泥岩 12#1.18 1.80 1.52 40 较稳 定 简单细砂岩泥岩

经鉴定,四层煤均有突出危险性,属突出煤层;四层煤自燃倾向性均为Ⅲ类,不易自燃;四层煤均有爆炸危险性。煤层倾角为50°~68°之间,属急倾斜煤层。 水文地质条件中等,主要以大气降水,裂隙充水导通至井下为主,对小窑、采空区积水情况已进行详查,各方面均有相应水文地质资料。 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采面设计为俯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后退式回采,东、西两翼布置,采面沿走向推进,俯伪倾斜布置,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采煤工艺为炮采工艺。 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有主斜井、副斜井及回风斜井3条井筒,设计计划二个水平(即+1603及+1400水平),六个采区开拓全矿井。 防突工作主要以开采1#煤层作为保护层以及在采面运输巷打顺层钻孔抽放煤层瓦斯为主,防治水工作严格按照“物探先行、钻探验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进行,在安全上严格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进行管理。 我矿自2013年8月完成安全设施设备验收以来,由于资金短缺,大力治理瓦斯,故井下开掘巷道速度慢,目前3#煤层仍未形成采面。目前有四个掘进头,其中: ①110301回风巷已掘450多米,已掘到位,由于调整通风系统,现已打上临时密闭; ②110301运输巷已掘480多米,掘进头及运输巷正在抽放瓦斯,距110301回风巷预计贯通点约65米,贯通后方可形成采面,即110301柔性掩护支架俯伪倾斜开采工作面;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许平煤业梨园矿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许平煤业梨园矿长虹公司“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 河南长虹矿业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节人员定位系统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使矿井安全监控、人员定位系统正常运行,正确、有效和快速地处理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各类故障、事故、超限报警,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障 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有效地控制并尽可能减少煤矿次生事 故的发生,保证矿井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安监总煤矿[2005]133号、134号、135号文件规定》、《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第446号令)、《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AQ/T9002—2006)龙新煤〔2010〕89号文件,落实国家安监总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17号)等法律法规,以及《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梨园矿长虹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矿井基本情况、安全监控系统及主要电气设备、设施基本情况编制本应急预案。 三、矿井基本情况 长虹公司1988年建矿,1998年简易投产,原设计能力21万吨,2007年达产,现核准年生产能力为39万吨。2008年11月国家能源局、河南省发改委将长虹公司列为国家、省2009年度煤炭产业升级首批改造项目,项目总投资亿元。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完工后,长虹公司年生产能力达到60万吨。 矿井开拓方式为三斜一立,主付斜井、新主斜井进风,回风立井配暗斜井回风,主斜井装备6吨箕斗担负提煤任务;副斜井担负升降人员及下料、 提矸等任务。目前,矿井采掘布局集中在一水平(+50)。

阳煤集团晋北煤矿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阳煤集团晋北煤矿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简介 阳泉煤业集团晋北煤矿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晋北公司)成立于2009年12月25日,是阳煤集团按照省委省政府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工作的统一安排,为集中协调和监管分布在太原、忻州、朔州三个地市煤矿的安全生产、矿井建设和经济发展而构建的一种全新经营管理模式,是阳煤集团“五年双千亿、再造两个阳煤”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位于忻州市忻府区秦城乡顿村,108国道和大运高速公路从公司两侧贯通南北,交通便利。截至目前,公司现有在册员工78人;下设八个处室,分别是调度室、生产技术处、阳煤集团安全监察局晋北分局、通风管理处、经营管理处、对外联络处、纪检组(监察审计处)和综合管理处(党群工作处)。 根据集团公司董事会和经理层授权,晋北公司主要负责所辖区域煤矿的生产技术管理、安全监督管理、”一通三防”管理、矿井建设管理、生产和工程成本费用控制;负责协调处理企地关系,牵头办理有关证照、处理有关事宜;协助集团公司的有关单位和部门指导继续兼并和新建、扩建、改造煤矿;负责按照集团公司党委的要求对所管煤炭企业的党群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公司所辖南岭、碾沟、天安、榆树坡、泰安、孙家沟、

元堡、五鑫8座煤矿,井田面积总计约155.391km2,储量约27.6亿吨,现有设计生产能力1200万吨/年,主要生产气煤、贫煤、瘦煤、贫瘦煤、无烟煤等,可作为电煤、配焦煤和优质动力用煤,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公司成立以来,紧密团结在集团公司“强煤强化、五年双千亿”目标旗帜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科学监管,稳步推进晋北区域联营兼并重组、矿井基建技改和煤炭经济建设,到“十二五”末将形成3000万吨以上产能;同时,公司还将继续拓展当地煤炭资源和铝矾土资源,积极配合建设保德和右玉两处设备维修服务中心和晋北化工产业基地。未来的晋北公司必将成为集团公司煤炭、化工两大主业的重点依托和有力支撑。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秦城乡顿村 邮编:034000 电话:0350/3336210 3336216 传真:0350/3336212 33362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