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哲学史解读

黑格尔哲学史解读
黑格尔哲学史解读

老师寄语:下面这些文章仅作为读书报告写作内容和形式的参考范例,非格式范例。请同学们注意。

对黑格尔哲学史概念的一个现象学解读

——试析“意见的画廊”、“知识的画廊”和“德累斯顿画廊”

***(**大学哲学与社会学系)

English Title: A Phenomenological Reading of Hegel’s Concept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An Analysis of “The Gallery of Opinions”, “The Gallery of Knowledge” and “The Gallery of Dresden”

内容提要:本文从现象学的缘构发生(Ereignis)和境域(Horizont)思想出发,对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导言中所论及的“两个画廊”,即“意见的画廊”和“知识的画廊”,进行了一个解构性的文本分析。通过分析指出:黑格尔哲学史概念的“游戏空间”或“无基础的基础”一个永不在场的原初差异性空间,即胡塞尔和德里达所谓的“德累斯顿画廊”。

关键词:哲学史游戏空间中心点圆圈缘构发生

Abstract: From a phenomenological perspective of Ereignis and Horizont, this paper tries to make a de-constructive reading of Hegel’s “two galleries”, namely “the gallery of opinions” and “the gallery of knowledge”, which are mentioned in the introduction of Hegel’s Le ctures o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The reading shows that the Game-space or the ab-gruendiger Grund of the Hegelian concept of philosophical history lies in an originally differencing space that is keeping in absence, which is called by Husserl and Derri da “the gallery of Dresden”.

Keywords: History of Philosophy, Game-space, Middle-point, Circle, Ereignis

一、导论

西方哲学的历史到了黑格尔那里第一次成为极为宏大的体系。在黑格尔的哲学史空间里面,从东方到西方,从一个哲学家到另一个哲学家,都是一环扣一环地紧密联系起来的,其联系之紧密犹如逻辑学里的概念范畴之间的连接。事实上,在黑格尔那里,逻辑正是规定着历史的原则。正是从逻辑的规定而来,历史才能成其为历史,才能把诸多哲学家联结成一个宏大的链状系统。当然,根据黑格尔的辩证历史观,这个巨大的链条并非形成一种直线式的结构,而是形成一个巨大的旋转上升的圆圈。在这个圆圈“中心点”高踞着“绝对精神”,而历代哲学家们,包括西方思想链条之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则一个接一个环绕在圆圈的周围,接受“精神”的绝对规定。

这个巨大的圆圈提供了某种意义上的场域,使得任何一个哲学家一旦被放入此场域就与任何其他哲学家发生了联系。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在这种意义的场域里,任何一个哲学家与另一个哲学家之间发生的联系都是必须经过中心点的中介的,或者说,都是必须首先从绝对精神那里得到规定,然后才有可能在圆圈链条中找到其位置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在这个圆圈的场域里,这个场域的域性本身并不是第一位的,而是由绝对精神的点性派生的。在点性所派生出来的场域里,中介作用决定一切。当中介作用决定一切的时候,我们无法想象任何一个思想家与另一个思想家之间的源初差异性地带。也就是说:因为在任何两位哲学家之间都充塞了精神这个绝对的中介者、规定者、永远的在场伴随者,所以,在黑格尔的哲学史里,根本谈不上在一个哲学家与另一个哲学家之间的位置。在黑格尔的哲学史里根本没有对这个之间的位置(Ort)进行探讨(er?rtern)[1]。因此,如果不首先对黑格尔的这种哲学

史观念进行一番解构的话,那么我们就不能像海德格尔所要求的那样去往一个“自由的敞开境域”或相与争执的“游戏空间”,以便在其中与哲学史上的每一种思想“相互面对”而形成“爱的争论”[2],从而展现出海德格尔意义上的那种“面对历史的新姿态”[3]。

从现象学的观点和方法出发对黑格尔哲学进行解构性的阅读,这方面的工作前人已经做出了相当丰富而深刻的成果,其中尤其重要的是海德格尔、德里达、让-卢克·南希(Jean-Luc Nancy)、伽达默尔、欧根·芬克(Eugen Fink)、奥托·珀格勒(Otto P?ggeler)和约翰·塞利斯(John Sallis)等现象学家的黑格尔研究工作。[4]他们的黑格尔解读虽然各有侧重点,但都在总的方面体现了现象学的研究旨趣。在这里,我们无意于一一列举和介绍它们各自的黑格尔解读,而是试图考察:从根本上来说,任何从现象学的观点和方法出发的黑格尔解读,它所要展开的哲学史空间是什么样的?从这个空间的视角来看,黑格尔的哲学史概念又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空间中运作的?而且,前者又是如何为后者提供基础的?

我们之所以从空间的性质这个侧面来提出问题,是因为对概念的不同运作空间的考察乃是从现象学出发来解构哲学史的关键。从海德格尔对黑格尔辩证法之“本质空间”δια的解说[5],到约翰·塞利斯解读黑格尔的“Spacing”[空间,间隔][6],可以说空间问题是所有旨在解构黑格尔哲学史概念的现象学-解释学研究自始至终的根本主题之一。有鉴于此,在下面的论述里,我们将从对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导言”中所论及的两个“画廊”空间的解构性阅读入手,从中展开胡塞尔和德里达所讨论过的现象学的“德累斯顿画廊”的空间性;然后再从“德累斯顿画廊”的观点出发,回过头来对黑格尔哲学史概念的运作空间作一个勾画。

二、黑格尔的两个画廊:“意见的画廊”和“知识的画廊”

《哲学史讲演录》的“导言”是集中体现黑格尔的哲学史概念的文本。在这篇导言的开头两句话里,黑格尔就讲到了他的哲学史概念中最关键的一点:哲学史中的“本质联系”:“关于这种历史[哲学史]的兴趣,[我们的]观看考察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如果我们要想抓住哲学史的中心点,我们必须在这个似乎是过去了的[哲学史]与哲学所达到的现阶段之间的本质联系中去寻求它。”[7]

根据黑格尔在这里的意思,为了寻求“中心点”,我们必须“下到”历史的联系里面去。而追寻“中心点”这个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同时也就决定了我们从历史中发现的联系只能是“本质的联系”。“中心点”的存在是黑格尔哲学史空间的一个本质特征,它规定着这个空间的根本结构:即围绕“中心点”而展开的圆圈。在这个圆圈空间里,对“中心点”的追寻不但决定了历史研究的必要性,而且决定了它的方式。或者说在对哲学史进行研究之前,就已经从“中心点”而来规定了那有待研究的哲学史是一个什么哲学史,也就是说规定了它的存在(是)和本质(什么)。所谓哲学与哲学史的统一,或者哲学就是哲学史,在黑格尔那里意味着:只有一个哲学(die Philosophie),只有一个哲学史。“似乎是过去了的”、“哲学所达到的现阶段”,这些修辞方式都在透露着这样一个信息:所谓时间、历史和多样性都不过是现象的东西,非本质的东西。

只有从这一点出发,我们才能理解上面所引的“导言”的第一句话:“关于这种历史[哲学史]的兴趣,[我们的]观看考察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这说的实际上仅仅是观看考察(Betrachtung)之方面的多样性(Seiten)才是被允许的。而真的历史、哲学、真理、思想是不可能为复数的。看法的多方面在这篇导言的后面又被联系到“似乎是过去了的哲学史”而被解释为对柏拉图意义上的意见的历史叙述[8]:在“普通肤浅的哲学史观念”看来,“哲学史只是一个诸种意见的画廊(eine Galerie von Meinungen)”[9]。这个画廊是愚蠢的和迷误的画廊:

所以我们就常碰到对于哲学史的很普通的看法(sehr gew?hnliche Ansicht),认为它应当是对于一大堆在时间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哲学意见(复数Meinungen)的罗列和陈述。象这类的材料,我们客气一点可以称之为[诸多]意见(Meinungen);而在那些自信可以下比较彻底的判断的人,也许会干脆叫这种哲学史为一个愚蠢的画廊(eine Galerie der Narrheiten),或者至少是那些沉溺于贫乏的思想和概念中的人们的迷误的画廊(eine Galerie der Verirrungen)。[10]

这是在“哲学史的概念·关于哲学史的普通观念”这一小标题下说的。从哲学史的概念出发审视关于哲学史的普通观念,黑格尔在这里看到一个意见的画廊:它们是愚蠢的画廊和迷误的画廊。然而就在几页之前,在同一导言的第二段第一句话,我们却发现黑格尔从哲学史中看到的是“思想着的理性的英雄的画廊”:

哲学史所昭示给我们的,是一系列高贵的精神,是思想着的理性的英雄的画廊(die Galerie der Heroen der denkenden Vernunft),他们凭借理性的力量深入事物、自然和精神的本质,深入上帝的本质,为我们赢得最高的珍宝,理性知识的珍宝。[11]

与“意见的画廊”不同,这个英雄画廊前面的冠词不再是不定冠词eine,而是定冠词die。用英语的方式说:它被大写了。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是“思想着的理性(denkenden Vernunft)”,而不是思想者的理性(V ernunft des Denkers)[12]。兀自思想着的我思或者绝对理性精神是无人身的思想主体。

前后两个画廊,一个是“愚蠢、迷误和意见的画廊”,一个是“理性、英雄和知识的画廊”。这两个画廊的画面光景判然有别而又深有联系。对这两个画廊所展示的画面以及画面背后的观者眼光乃至画框摆设者姿态的显露和比较,将有助于我们了解黑格尔从哲学史中所发现的“本质联系”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联系:它是如何发现的,如何联系的。

在这里我们还注意到一个并非无关紧要的顺序:die Galerie反倒是在eine Galerie之前被提到:它实际上是更具备直接性的。反思(Nachdenken, Reflexion)表面上看起来象是跟在后面的(nach-, re-)思考,但它实际上是先行走在前面的,因为正是它自己使得自己被排在后面成为可能。自我认识的思想或自我意识不再是简单的思想或自我意识,而是精神(Geist)。当一个“没有任何哲学史观念”的研究者——黑格尔看到问题其实正在于这是不可设想的——面对哲学史材料之杂多的时候,他看到什么呢?一个画廊?但这是意见的愚蠢画廊还是知识的英雄画廊?只要他看到了某个画廊,那就会是这两个画廊中的某一个,因为如果他“没有任何哲学史观念”的话,他就看不到任何画廊。这意味着:排除了纯粹直接性或者直接的直接性的神话。根据黑格尔,一切都是经过中介了的,包括直接性也是经过中介过程后“返回来”的直接性。没有完全源初的直接性。没有不是作为结果出现的仅仅作为源初的源初。这种对于单纯源初的追寻被黑格尔称为形而上学的兴趣,而任何从这样的源初出发的思考都将被黑格尔称作形而上学。所以,从旨在扬弃这种形而上学的黑格尔哲学出发来看的哲学史画廊,实际上既不仅仅是一个“意见的愚蠢的画廊”,也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英雄的画廊”,而是一个由这两个画廊相互否定-相互建立而连接成的圆圈性的画廊,也许可以被形象地称为“围廊”。

因此,这两个画廊之光景的区分就不是那么泾渭分明、互不沟通的。如果是那样的话,如何可能发生从一个画廊到另一个画廊的转变呢,或者说如何可能发生从意见到知识、从“通常的哲学史观念”到“哲学史的概念”的转变呢?黑格尔的回答将是:教养或教育(Bildung)。教育(Bildung)乃是构画(Bilden),构画出一个知识的画廊。但是这个过程没有完结之时,因为意见从来都是掺杂在知识的形成之中,从而使得知识的画廊永远不纯粹,永远夹杂着来自意见画廊的赝品。于是,与通常的意见相反,黑格尔的历史就是没有终点的。

没有终点,这其实也就同时意味着没有开端。“必须用什么作为科学的开端?”人们关注的更多的是黑格尔的这个问题,但是忽略了黑格尔在这样问过以后又立即解释说:“哲学

上的开端,只是就研究哲学的主体的方面而言,才可以这样说,至于哲学本身却无所谓开端。”

[13]那么“哲学本身”是什么?在同一段话里,黑格尔用一个著名的比喻说,哲学本身是“一个自己返回到自己的圆圈(ein in sich zurückgehender Kreis)。”[14]自身返回的圆圈正是黑格尔的两个画廊相互构画的空间。

三、哲学史缘构发生[15]的境域:“德累斯顿画廊”

那经由中介过程而返回的直接性构成了黑格尔辩证圆圈运动的开端,从这个作为“内在起源”的开端出发,黑格尔首先看到了一个意见的画廊,同时,他看到这个意见画廊的本质是知识的画廊。从意见的画廊到知识的画廊就是理性主体的教养过程,就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认识过程。关于这些,我们在上文已经做了一定程度的说明。那么,现在,如果我们跳出黑格尔的圆圈运动范围,从“外面”来看问题的话呢?从德里达所谓“起源的替补”(le supplément d'origine)[16]的观点来看哲学史的话,我们会看到什么呢?

从“起源的替补”的观点而来“观看”“哲学史的画廊”,我们必得向黑格尔询问的是:这样一种直接-间接、源初-结果的相互依赖、相互建立的两个画廊的圆圈,其圆圈运动是在什么“空间”(Raum)、“地方”(Ort)或者境域(Horizont, Gegend)中才得以可能的呢?这样一问,就问及了那个哲学史在其中缘构发生的源初境域。如果不是因为活动于那样一个源初的缘构发生境域的话,两个画廊——意见的愚蠢画廊和知识的英雄画廊——如何可能被构画出它们各自的画面呢?黑格尔也许会回答说:通过两个画廊之间相互否定而相互建立。然而,首先,这个位于否定和建立之间的区域是从何而来的呢?是由一个绝对精神自身分裂而成的吗?还是恰好相反,只有从这个之间的区域而来,才谈得上绝对精神的分裂-回归的辩证游戏,以及两个画廊相互否定-相互建立的“观看考察”游戏?

因此,只要我们对于那个哲学史缘构发生的源初领域仍然保持一无所知的现状,那么,即使诉诸相互否定-相互建立的辩证法而把两个画廊之间的矛盾扬弃为一个画廊的圆圈也并不能“看清”“哲学史的画廊”——因为,也许,哲学史本身根本就不应该是任何意义上的画廊,对哲学史的合适考察也根本上就不应该是“观看”。

现在,在上述面向哲学史缘构发生的境域之问题的引领之下,让我们再回过头来重新阅读我们刚才读过的一句简单的话,也就是《哲学史讲演录》导言的第一句话:

“关于这种历史[哲学史]的兴趣,[我们的]观看考察可以从多方面进行。”(über das Interesse dieser Geschichte k?nnen der Betrachtung vielerlei Seiten beigehen.)

初看起来,这句话是如此地平淡无奇,显得无关紧要,似乎只不过是一句非常随意的过场性的“开场白”。事实上它确实是一句带起性的开场白:它的用意在于带起、导入(einleiten)作为整篇导言(Einleitung)之中心点的第二句话:

“如果我们要想抓住哲学史的中心点,我们必须在这个似乎是过去了的[哲学史]与哲学所达到的现阶段之间的本质联系中去寻求它。”

如果说这一句话是整个导论乃至整部黑格尔哲学史的中心句或者中心点的话,那么前面第一句话确实就是一个开场白——但决不是任何随意的开场白,而是作为导言的导言的开场白。人们总是倾向于忽视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即黑格尔《哲学史》的导言是从这句话,从这句导言的导言开始,而不是一上来就谈哲学史的中心点和本质联系的。这个情形就象在《逻辑学》里,“变易”(Werden)是“第一个概念”,但逻辑学却从“存在”和“无”讲起;《自然哲学》的“第一个实在的范畴”是“物质”,但是却从空间和时间开始;真正的哲学史开始于希腊,准确说开始于巴门尼德的“存在”,但是黑格尔却从“中国”和“印度”讲起[17]。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导言的这第一句话最有可能导致的误解也许在于:人们也许会把这句话理解为第二句话的反面,也就是理解为“诸种意见的画廊”。似乎黑格尔一出手就

端给读者一个“对于哲学史的通俗图景”,一个“诸种意见的画廊”:先树一个批评的靶子,然后才可以转折一下说:“如果我们要想抓住哲学史的中心点……”就应该如何如何[18]。但是这种理解无法回答如下问题:如果只存在两个图景截然划分的画廊或者对哲学史的两种完全不同的图景,那么难以理解的将会是:如何可能用一个画廊来批评、转换另一个画廊?这个问题甚至可以在更深入的层面上提出来:如果不是因为有那么一个空灵的空间或缘缘相系的境域,在此境域中,画廊与画廊之间可以相互缘发构成,那么任何一个画廊如何可能发生而成为它自己(ereignen,即“缘构发生”)?

因此,从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导言》的第一句话里,我们读出了在上述两个画廊“之间”地带的画廊,即任何可能的画廊在其中相互缘系着发生构成的源初境域。这个境域当然是永远不在场、不显现的,因此它本身并不是一个画廊:不是一个供人观看之物。既然如此,为什么仍然称它为画廊?那是因为:我们在其中除了画廊什么也看不见。或者说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很多画廊,但就是看不到这个画廊本身。这个在最显白的地方隐藏自身的、在每一个画廊的显现到场中抽身离席的画廊——根据张祥龙对海德格尔《康德书》的研究——也许可以被称为“纯象”(rein Bild)或“几象”(Schema-Bild)[19]。这个“纯象”或“几象”隐机在整个黑格尔体系这个巨大的、强光照耀着的画廊之外或者之内[20],但是却被从胡塞尔到德里达的现象学所“看到”:

一切也许都是这样开始的:“一个在我们面前发出声响的名字令人想起德累斯顿的画廊……我们信步穿行于一个又一个大厅……一幅泰尼埃的油画……再现一个油画画廊……这个画廊里的画又再现一些画,这些画使人看到一些可以明白的含义。”[21]这里德里达引述的“德累斯顿画廊”出自胡塞尔《观念I》,它还被德里达用作《声音与现象》一书的扉页题词之一。在德里达的引用中添加了一句话:“一切也许都是这样开始的”。如何开始的呢?这样开始的。在这个缘缘相生的德累斯顿画廊里,没有一个确定的起点,也没有一个设定的终点。或者说,由这种缘缘相生的如如实情[22]所构成的源初境域为一切从开始到终结的运动发生过程提供了游戏空间。因此,这个源初境域或游戏空间是某种意义上的基础,但是,由于它本身不过是一个永不在场的空境,所以只能借用海德格尔在《哲学论文集》中的用语,说它是一个无基础的基础(ab-gründiger Grund)。[23]通过德里达的引用,我们再一次引用“德累斯顿画廊”,是为了现象学地构画出黑格尔的意见-知识之圆圈运动的哲学史在其中得以可能运作(spielen)的游戏空间(Spielraum)或者境域(Horizont)。对这个游戏空间或境域的构画,既有助于加深我们对黑格尔的哲学史概念之运作空间的理解,也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现象学的黑格尔解构工作的理解。

四、从“德累斯顿画廊”的观点回看黑格尔的两个画廊

还是在《声音与现象》里,德里达谈到胡塞尔现象学中的“不可位移的中心,一只眼睛或一个活着的核心”。[24]这个“中心”、“眼睛”或“核心”,同样在场于黑格尔的全部哲学史之中:即“自在自为的”、“永恒的”、“真的、必然的思想”[25]。

这一只眼睛就是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导言》第一句话中的观看考察(Betrachtung)。不同于Meinungen(诸种意见)的语法形式,这里说的不是Betrachtungen(诸种观看考察),而是die Betrachtung:观看考察,唯一的、绝对的观看考察。这个观看本身是单数的,但它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方面(Seiten)才是复数的。

唯一的、绝对的观看考察从多方面来看哲学史,方始看出不同的画廊。如果紧紧“抓住中心点”,从哲学史的“本质联系”出发,那么那唯一、绝对的观看将会看到那唯一、绝对的画廊(die Betrachtung betrachtet die Galerie),也就是知识(这知识当然也是唯一、绝对的)的英雄的画廊。如果抓不到“中心点”,找不到“本质联系”,从“通俗的哲学史观念”出发,

那么那唯一、绝对的观看只会看到一个(eine)诸意见的愚蠢的画廊。后者是黑格尔的哲学史概念要批评的观念,前者则是他要系统地展现出来的。

“系统地展现出来”,这意味着:绝对唯一的观看和多方面的视角是互相依赖、互相建立的。一和多、直接和间接形成圆圈。圆圈的回旋展开便是系统[26]。由此,在黑格尔那里,逻辑和历史是互相支持、互相建立的。除此之外,这个系统似乎再也不需要任何其他的东西作为根据和基础,因此,黑格尔哲学被认为是扬弃了形而上学和宗教信仰的“科学(Wissenschaft)体系”。

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黑格尔的圆圈是从中心点(Mittelpunkt)得到其本质规定的[27]。这个中心点便是:Geist,精神或者圣灵。针对上述对黑格尔的历史-逻辑相互奠基的阐释,我们可以如此发问:历史和逻辑是直接地同一起来的吗?不是。是中介地同一起来的。这个中介便是精神或者圣灵。历史何以是与逻辑一致的?是因为历史是在精神或圣灵的中枢指导和“道成肉身”的介入之下的历史,因而历史只能是精神的历史——只是因为这一点,因为这一个中心点,历史才是理性的、合乎逻辑的。从约阿西姆(Joachim)和陶伯斯(Taubes)而来,洛维特(Karl L?with)指出:黑格尔的这种在“作为‘绝对强而有力的本质’的精神或者‘理性’的指导”下的历史观念,“是一种典型的圣经观念”[28]。

但是,最令人惊异的事情却在于:我们发现,在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导言》的第一句话里,黑格尔实际上是把那个在圣灵的指导和中介下的唯一的、绝对的历史,设入到了一个可能性的境地。换句话说,那唯一的画廊,知识的英雄的画廊,只是诸多可能画廊中的一个:即,只有按照第二句话的要求去做,也就是说按照黑格尔的哲学史观念从“中心点”和“本质联系”去理解历史,你才能够看到那个唯一的知识的画廊。而我们还记得“导言”的第一句话说的却是:“关于这种历史[哲学史]的兴趣,[我们的]观看考察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当黑格尔这么说的时候,无论他在主观上带有多大的对于原初差异性的认可程度,只要他事实上不得不以这样一句话作为带起性的开头,那么,这句话本身就已经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即,在意见的画廊和知识的画廊取得区分之前必须首先有一个缘构发生的“德累斯顿画廊”,或者说,意见的画廊和知识的画廊之间的区分从来都是在一个永不在场的“德累斯顿画廊”中缘构发生着的。后者构成了前者的“无基础的基础”或“游戏空间”。

[1]在海德格尔的现象学-解释学里,探讨(er?rtern)总是意味着对位置(Ort)的寻求。与此有关的论述和语言游戏在后期海德格尔文献中比比皆是,此处略举数例以供参考:(1)《诗歌中的语言》开篇,海德格尔说:“‘探问’在此首先意味着:指示位置。”(海德格尔:《在通往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1999年,第24页。)(2)同上第113页。(3)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下卷,第834页。

[2]海德格尔在谈及黑格尔的时候每每谈及此意。参见Martin Heidegger: Gesamtausgabe Bd. 32: Hegels Ph?nomelogie des Geistes, Frankfurt am Main, S. 44-45.以及《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1996年,下卷820页,上卷380页。

[3] Martin Heidegger: Gesamtausgabe Bd. 28: Der Deutsche Idealismus(Fichte, Schelling, Hegel) und die Philosophische Problemlage der Gegenwart, Frankfurt am Main, 1997, SS. 336-337. [4]关于海德格尔对黑格尔的解构性研究,可参考柯小刚:“海德格尔的黑格尔研究”,刊于《德意志思想评论》第一卷,上海,2003年,第61-81页。德里达的黑格尔研究中最重要的著作是Glas, Paris: Galilée, 1974,研究文集参阅Hegel after Derrida, eited by Stuart Barnett,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8。南希:Jean-Luc Nancy: The Speculative Remark (One of Hegel’s Bons Mot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限于篇幅,其他研究者和文献

不再一一注明。

[5]参见海德格尔:“黑格尔的经验概念”,载《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1997年,第200页,第208-209页。

[6]参见John Sallis, Spacings of Reason and Imagination in Texts of Kant, Fichte, Hegel,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7]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贺麟、王太庆译,1996年,北京,第一卷,第7页,对原译文有改动。出于详细分析的需要,在此抄录德语原文:über das Interesse dieser Geschichte k?nnen der Betrachtung vielerlei Seiten beigehen. Wenn wir es in seinem Mittelpunkt erfassen wollen, so haben wir ihn in dem wesentlichen Zusammenhang dieser scheinbaren Vergangenheit zu suchen mit der gegenw?rtigen Stufe, welche die Philosophie erreicht hat.(Hegel: Werke in zwanzig B?nden, Bd. 18: V orlesungen über die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1971, S. 20.)

[8]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贺麟、王太庆译,1996年,北京,第一卷,第19页。

[9]同上,第17页。

[10] Hegel: Vorlesungen über die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aus G.W.F. Hegel Werke CD-ROM, Herausgeber: Hegel-Institut Berlin e.V., Talpa-Verlag, 2000.中文本16页。

[11] Hegel: Vorlesungen über die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aus G.W.F. Hegel Werke CD-ROM, Herausgeber: Hegel-Institut Berlin e.V., Talpa-Verlag, 2000. 着重标记原有。中文本第7页。[12]关于理性的无人身性质,黑格尔在紧接着的一句话里作了进一步的确认和强调:“因此,哲学史上的事实和活动有这样的特点,即:人格和个人的性格并不十分渗入它的内容和实质。……在哲学史里,它归给特殊个人的优点和功绩愈少,而归功于自由的思想或人之为人的普遍性格愈多,这种没有特异性的思想本身愈是创造的主体,则哲学史就写得愈好。”(同上第7页)

[13]黑格尔《哲学全书》(1930)第17节。

[14]同上。

[15]用“缘”字以及由“缘”字为组词元素形成的一系列术语来翻译和解释海德格尔(如以“缘在”翻译Dasein,以“缘构发生”翻译Ereignis),是由张祥龙首先提出来的,参见张祥龙:《海德格尔与中国天道》,北京,1996年,以及《从现象学到孔夫子》,北京,2001年。本文认为张祥龙的这套术语是可行的。

[16]参见德里达:《声音与现象》,杜小真译,1999年,北京,第七章,以及《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1999年,第二部分第四章。德里达通过对文字和语言的比较研究,发现了文字和书写的内在性与外在性的拓扑学性质。从此基本经验出发,德里达指出:作为绝对外在性的起源的替补能够替补起源。关于“替补”,德里达在《文字学》的455页解释道:“没有本质性恰恰是替补的奇特本质:它本不可能发生,而且,它确实没有发生:它决不可能随时出现。如果它随时出现,它就不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不会成为取代他物并占据他物地位的替补。……它不过是虚无,但从效果判断,它远非虚无。替补既不是在场,也不是缺席。存在论(本体论)不能思考它的作用。”

[17]“中国”和“印度”打上引号是为了强调指明,那只不过是黑格尔所谓的“中国”和“印度”。

[18]现有中文译本的译文多少透露出这种误解的可能性:“关于哲学史的意义,可以有多方面的看法。”中文没有名词复数的明确表示,但是从语义上可以感觉到:在这个译文里“看法”一词是复数的。

[19]张祥龙:《海德格尔与中国天道》,北京,1996年,第79页。

[20]关于打破内外之间区分的拓扑学(Topologie),参见德里达《声音与现象》第109-110

页以及《论文字学》第454-456页。我们这里说“隐藏在体系之外”以及“追寻开端之前和终结之后的起源”,都是基于这样一种内外之间的拓扑学观念,或者说是从海德格尔的时间-空间(Zeit-Raum)观点来看起源问题。时间-空间打破了纯粹时间的“内在性”,因为作为“纯粹外在性”之空间“在时间化运动中的展开”打开了时间的内在性,成为“时间脱离自我的纯粹出口”。(德里达《声音与现象》第109页。)

[21]德里达:《声音与现象》,第133页。德里达引用的话出自胡塞尔《观念I》第100节。中译本:《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北京,1995年,第255页。

[22]“缘缘相生”和“如如”都是佛学用语。如如,就是象这个样子,可以用来训海德格尔的Sachverhalt(实情)。这里所谓德累斯顿画廊的情形,可以与“华严无尽藏”相比。

[23]参见Martin Heidegger: Gesamtausgabe Bd. 65, Frankfurt am Main, 1989, V: "Die Gründung" (d): "Der Zeit-Raum als der Ab-grund",以及Coriando, Paola-Ludovica: Der letzte Gott als Anfang: zur ab-gründigen Zeit-R?umlichkeit des übergangs in Martin Heideggers "Beitr?ge zur Philosophie (V om Ereignis), München: Fink, 1998.

[24]德里达:《声音与现象》,第78页。

[25]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贺麟、王太庆译,1996年,北京,第一卷,第10-11页。

[26]参见黑格尔《哲学全书》之第13-17节。

[27]参见黑格尔《哲学全书》之第261节“附释”。

[28]卡尔·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李秋零、田薇译,北京,2002年,第66页。另参见Jacob Taubes: Abendl?ndische Eschatologie, München, 1991, SS. 90-98.

转引自:https://www.360docs.net/doc/d14079637.html,/0510103.htm

黑格尔哲学思想

黑格尔的“辩证法”的理解 黑格尔辩证法是德国古典哲学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其基本思想是概念的辩证发展。它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并企图揭示其内在联系,从而猜测到了客观事物的辩证法。但颠倒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 黑格尔认为,哲学的开端本身应该是逻辑的,它是有根据的、间接的。哲学是一种人文科学,既然是一种科学,它也就需要一定的合理性,如何实现这种合理性,逻辑性的思考是必要的前提。通过逻辑性的思考研究纯粹的知识,而不混入经验性的知识,这样能不失哲学的科学性,才能更客观的思考哲学。在这一点上我认为黑格尔哲学是正确的。 否定原则是黑格尔辩证法的灵魂,是黑格尔辩证法一切方法的内在根据和核心的基本规律。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中提出了,辩证法有三大规律:量变和质变;对立的相互渗透;否定之否定。这三大规律都被黑格尔以唯心主义的方式进行了阐述,而最后一个定律是黑格尔辩证法的整个体系构成的基本规律。这三大定律都包含了否定的原则在里面,如量变和质变规律,量变可以看作是一种渐进性的肯定的“变”,而质变则可以看作是一种否定性的“变”,当肯定性的变达到一定程度,从而引发否定性的变。又如对立和相互渗透,也就是对立和统一,对立可以看作是否定的,而统一可以看做是肯定的。而否

定之否定规律,是事物发展进步的法则,事物的发展与进步必须靠不断的否定之前的状态来建立新的状态,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 从以上的讨论,我们已看到,在黑格尔辩证法中否定性的思想够成了一切运动和发展的内在灵魂。然而光是有否定的原则并不能完全把握黑格尔辩证法的真谛,“灵魂”必须赋予躯体才能有真正的生命,才能起作用。那么黑格尔辩证法如何赋予其躯体呢?是反思。如我们前面所说,否定原则真正的来说是“自否定”,也就是说否定作为一条普遍的原则本来就有“反身性”,只有返回自身的否定才是真正一贯的否定,在这种意义上,否定就可以看作是反思的本质,而反思可以看作否定的体现。反思就如同一面镜子,通过镜子你可以看见你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同样通过反思你可以发现事物的否定原则,否定之否定规律。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本质的东西和实体的东西,并不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它外在的影像,而是我们根据看到的,进行反思,也就是思维,思考,去探索它真正的本质,真正的面目。如此,才有了我们人类这么辉煌的文明。 黑格尔辩证法作为逻辑、认识论和本质论的统一体,第一次成为一种贯穿于自然界、历史和人类精神中的普遍规律和法则,这在哲学史上是空前的。如何充分的、正确的估价这一点,仍然是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读一点读一次还读不懂的书_序_黑格尔_小逻辑_解读_朱有志

y 读一点读一次还读不懂的书 序 黑格尔 小逻辑 解读 朱有志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 要: 小逻辑 是黑格尔哲学思想尤其是逻辑学思想的精粹。郑又成教授的新著 黑格尔 小逻辑 解读 一书,是一本研读 小逻辑 的导读性著作,具有注重世界观、突出方法论、紧扣闪光点、挖掘新意蕴的特色,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入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黑格尔; 小逻辑 ; 黑格尔 小逻辑 解读 ;郑又成 中图分类号:G25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154(2004)05-0110-02 4月12日中午,刚从省人民政府参加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于幼军同志主持的省属国有企业改革调研会归来,见到办公桌上摆着湖南文理学院郑又成教授的 黑格尔 小逻辑 解读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 编者)一书的样稿,打开一看,还见到一封请我写 序 的信。 当思想还在纷繁的经济天地里 纠缠 时,骤然要进入哲学的殿堂进行黑格尔所谓的 范畴的变换 ,对于我这个 切换 水平尚待迅速提高的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 痛苦 的事儿。 显然,其时,我是不想也不敢为一本研究哲学大师黑格尔的著作的著作写什么 序 的。 这是心理的真实表征,也是能力的自知之明。 然而,我和郑又成教授的富于 哲学 意味的交往却又不能让我这样做 那是1999年,湖南文理学院的前身 常德师范学院刚刚升为本科,我被派去任了院长。因其时 百业 待举,我这 初出茅庐 的院长面对 立足三国四方、指挥千军万马 的重任,工作上虽表现为 大刀阔斧 ,而心理上却是 焦躁 不安 ,一遇稍不如意事,就马上 雷霆万钧 。至今还让我感到不好意思的是:院学术委员会成立之前,根据摸底,知道政治系的郑老师是对哲学很有修养的,且发表了不少研究黑格尔的论文,故同志们一致同意他作为院学术 委员会委员。可是,第一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开始,他老先生还没到会,等他一进会场,我就点名批评了他,且言词还尖锐到 要你做系主任也不做,知道我这同行来当院长了,也不来拜访,你还要不要干下去了 的 可怕而又可笑 的程度。当时,年长我10岁的他却表现出 十足 的 哲学家 风采 不卑不亢、不言不语。会后,可能是为了弥补言语的过失,我又说了句 既然不当主任,就要下决心多出成果,早当教授 。 第二年他就出版了 从抽象王国到现实世界 费尔巴哈论 再研究 一书,凭着他那过硬的成果,顺利地当上了教授。 遗憾的是,第二年的第二年,在我到常德工作两年多后的2001年,我调到长沙来了。我走时,还听人讲他在外面戏说,他那教授是我 骂 出来的! 一晃又是两年多了,郑又成教授又写出了新著,还是研究黑格尔的。面对这样一位对事业有执着追求的专家研究出的这样一本有高难度而又是高水平的著作,能不 愧疚 么?!能不激动么?!能不写 序 么?! 小逻辑 是黑格尔哲学思想尤其是逻辑学思想的精粹。恩格斯曾这样评价黑格尔哲学的价值: 人们只要不是无谓地停留在它们面前(指黑格尔哲学的体系架构 引者),而是深入到大厦里面去,那 y 收稿日期:2004-06-24 作者简介:朱有志(1953-),男,湖南新邵人,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经济哲学。 2004年9月第29卷第5期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 ty of Arts and Science(Social Science Edition)Sep.2004Vol.29No.5

浅析黑格尔的承认概念

浅析黑格尔的承认概念 吴海燕1,2,叶安勤2 (1.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130022;2.空军航空大学社会科学系,吉林长春130022) [摘要]黑格尔的相互承认理论近年来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他认为相互承认概念在道德、历史和哲 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早在青年时期,黑格尔就致力于对人类统一性的研究,认为相互承认概念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在于创造。并认为任何社会规范的形成,必须以社会成员的“相互承认”为前提。 [关键词] 承认;欲望;斗争;劳动 [中图分类号]B0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5674(2010)06-0084-03 第6期2010年11月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 ournal of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H umanities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doi:10.3969/j.issn.1007-5674.2010.06.026 No.6Nov.2010 黑格尔堪称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论述“承认”概念的哲学家。黑格尔最早引入“承认”概念可见于《黑格尔早期著作集》(1795-1796)关于《你可以对基督教提出最矛盾的思辨理论》中,为了论证人权如何在信仰中重获自由,他指出“为了信仰的权利,经过许多世纪的蛮行之后,经过多少年的流血斗争之后,我们将会满意地看到在国家的协议中对于社会契约的一个基本条款、一种不能因为进入任何社会而被剥夺的人的权利(人权)获得庄严的承认和无阻碍的发展”[1]。接下来,黑格尔的“承认”概念在下述四个层面全面展开:第一,承认从本体论上讲,是指对特定存在着或持续存在着的现实性的确认。第二,承认从认识论上讲是以符合信念和知识为论据的认同或等同,或者用来说明两者之间具有同一性和一致性。第三,承认从伦理学上讲是指符合于道德和义务的行为得到肯定和推崇,或者具有道德善恶评判标准的意味。第四,承认从实践角度讲是信念与行为的中介。 一、承认源于欲望 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描述了意识的五个发展阶段:意识、自我意识、理性、精神、绝对精神。在意识发展过程中,意识通过自身以外的对象、通过对感性和知性的反思使自我意识确定下来,“自我意识在这里被表明为一种运动,在这个运动中它和它的对象的对立被扬弃了,而它和自身的等同性或统一性建立起来了”[2]。为达到自我意识的建立,自我意识必须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单个的自我意识、承认的自 我意识、普遍的自我意识。所以在意识发展过程中,意识从来不是静止不动的,意识或自我意识都是以追求对象的承认的形式获得自身的确立的。这种追求对象承认的动力就是欲望,“自我意识就是欲望”[2]117。 “欲望”是黑格尔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自我在其意识的直接性中表现为一种欲望之我,欲望是一种冲动,一种渴望,自我意识有了欲望也就打开了他人进入自我之门。“黑格尔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依赖于并且最终可以追踪到欲望,以此,他就为他的分析提供了一个人类学的基础。在黑格尔看来,欲望是人的基本特征,也是社会互动的源泉,它只有在他人对自己的承认中才得到最终的满足”[3]。在黑格尔那里欲望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欲望是自我意识的直接性,也就是说自我作为一个主体在起点上必然地就表现为一个欲望的自我。第二,黑格尔认为欲望的存在即意味着有“欲望”的对象存在。第三,“自我意识是自在自为的。自我意识不断膨胀的追求承认的欲望和获得承认的局限,便产生了相互承认的欲望辩证法,正是因为不可能达到相互承认,才有了双重的欲望主体之间的生命斗争,从而构成了一个主人与奴隶人类起源学意义上的地位的历史转变。 黑格尔第一次打破了自然世界的欲望之我的逻辑关系,展示出一个有关相互承认的新型欲望关系。黑格尔的相互承认的欲望的解释使得人的尊严和价值凸显出来,人的渴望起源于自然本能的内在的超越性,与动物的欲望有着本质的差别。因此,这里的 [收稿日期]2010-07-08 [作者简介]吴海燕(1978-),女,吉林梨树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空军航空大学社会科学系讲师,研究方向:西方哲学;叶安勤(1978-),男,湖北黄冈人,空军航空大学社会科学系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84——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绝对观念又称“绝对理念”。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的哲学用语。指绝对精神发展的第一阶段即逻辑阶段中的最后的和最高的概念。黑格尔认为,在自然界出现之前,绝对观念就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他的《逻辑学》就是对这个过程的描述。绝对观念从一个最虚空的范畴——“存在”开始,一步步地向前发展,每一步都比前一步更具体、更深入,因而也就具有更大的真理性。 绝对观念是观念自身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和最后阶段,是绝对的全部真理,此前的逻辑范畴和发展阶段都是绝对观念这个“全体”的一个环节、一个阶段。绝对观念是哲学的唯一对象和内容。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既然是最高的范畴,是顶峰,也就绝对地超脱了主观与客观的对立,一切矛盾都和解了,再不需要任何发展了;要发展,就要按着辩证法的规律转化成它的对立物——自然界。黑格尔把认为客观存在所决定的逻辑概念、范畴看作世界和人类未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精神实体,并由此外化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这实质上是上帝创世说的中世纪宗教哲学的翻版,曾多次受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批判。 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又着重指出,黑格尔的巨大功绩在于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试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对以后的哲学家是有影响的。如杜林的“世界模式”论,主要来自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在黑格尔哲学中,绝对观念有时和“绝对精神”通用。 精神在本质上,通过对于自然和对于自身的扬弃而到达自由,所以精神的本质即是自由。“它能够忍受它的个体直接性的被否定,能够忍受这无限的痛苦,即是说,它能在这个否定性中肯定的保住自己并成为自身同一的。这种可能性就是精神的既抽象而又在自身中自为存在着的普遍性。” 1、绝对者即精神。便是黑格尔之所谓绝对精神。无论是自在的实体存在还是自为的主体都仅仅是片面的而不完整的,只有自在自为后的精神才实现了绝对的永恒和统一。也就是说精神乃是理念与自然的完全统一,因此只有精神可以作为绝对者,绝对者只有精神。 2、精神的辩证运动。精神的发展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关系的阶段。也就是在这个阶段里,精神的存在完全是凭借它自己,而不需要向外物的外化,也就是精神之所谓自由,或者称为主观精神;第二阶段,它存在于实在的形态之中。即存在于它的创造之中,而自由作为一种现成已有的必然而存在着,或者称为客观精神;第三阶段,它存在于一种自在自为的存在而又永远创造着的统一性中,亦即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统一,也就是绝对真理性中的精神——绝对精神。 3、绝对精神之体现。黑格尔把主观精神分为人类学(自然灵魂、感情灵魂、现实灵魂)、精神现象学(意识、自我意识、理性)、心理学(理论精神、实践精神、自由精神);把客观精神分为法哲学(抽象法、道德、伦理)、历史哲学。绝对精神分为艺术、宗教、以及哲学,或者称为艺术哲学、宗教哲学和哲学史。黑格尔所述的绝对精神是沿着人类理性的一种发展程度而言的,所以在他的绝对精神中不可能找到除人之外的东西,但是他又特别强调这是绝对者。 作为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本概念的“绝对精神”,在黑格尔哲学中是指作为万物共同本质和基础的精神实体。 黑格尔认为: 绝对精神是万物最初的原因和最内在的本质,其存在是一个自我演化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逻辑阶段:在自然界和人类产生之前,它是纯逻辑概念的自我推衍;第二阶段是自然阶段:绝对精神外化为自然界;第三阶段是精神阶段:绝对精神自我否定,转化为精神并返回自身。先后表现为主观精神(个人意识),客观精神(社会意识),绝对精神(返回自身)。 绝对精神意识到自我在个人中的存在,黑格尔称之为主观精神;主观精神在家庭,社会与国家之中达到更高的意识,黑格尔称之为客观精神;艺术,宗教和哲学是绝对精神在自身中所达到的最高形式的自我实现。其中又以哲学为最高形式,所以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最先在哲学中发现了自我。 黑格尔心中有一个“世界之神”,它创造了这世界上一切东西。物质的、精神的东西都从它那里产生,最后又都返回到它那里去。但是黑格尔所说的这个“世界之神”,并不是像基督教中的上帝那样的存在物。他把“神”理解为一种“精神”。在黑格尔看来,精神具有一种神性,它是神在世间最高贵的体现。当神在人类精神中完全展现自己的时候,必定是以一种精神的形式出现。如果神是精神,而世界又是神的产物,那么很显然,世界也就是精神的产物。但是这个“精神”,又不能等同于哪一个人的“精神”。这种“精神”是独立于我们所有人的,甚至独立于所有事物的。它是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就存在着的一种精神性的本原。这就是“绝对精神”。所有在我们面前展现的事物,不仅包括人的精神意识活动,也包

黑格尔思想的主要内容

黑格尔思想的主要内容 伦理思想黑格尔集以往西方伦理思想之大成,特别是继承和发展了康德的伦理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性主义伦理思想体系。黑格尔关于伦理的学说就是他的法哲学,其中包括抽象法、道德、伦理3个部分,中心是揭示自由理念的辩证发展过程。从哲学上看,黑格尔伦理思想的形式是唯心的,但其内容是现实的,方法是辩证的,它的成就对后世伦理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美学思想黑格尔的美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美学讲演录》一书中,这是他整个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他的哲学体系在美学和艺术领域中的具体表现。艺术的根本特点,是理念通过感性的形象来显现自己、认识自己,“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成为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核心。黑格尔分别对艺术的性质和特征、艺术发展的历史类型和各门艺术的体系,进行既是逻辑的又是历史的分析。逻辑方面,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有关艺术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历史方面,他开创了艺术社会学的研究,展示了宏伟的历史观。黑格尔的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的发展过程中,起了划时代的作用,成为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 哲学观点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绝对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黑格尔哲学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过自然、社会和思维体现出来的绝对精神,揭示它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实际上是在探讨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揭示二者的辩证同一。 黑格尔哲学著作 《精神现象学》(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 有时也译成精神哲学) 1806 (See battle of Jena) 《逻辑学》(Wissenschaft der Logik) 1812-1816 (last edition of the first part 1831) 《哲学全书》(Enzyklopaedie der philosophischen Wissenschaften) 1817-1830 (分三个主要部分: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 《法哲学原理》(Grundlinien der Philosophie des Rechts) 1819 《美学讲演录》(又译:《美学》、《谈美学》) 《历史哲学讲演录》 《哲学史讲演录》 《宗教哲学讲演录》 黑格尔- 人物语录 “我看见拿破仑,这个世界精神,在巡视全城。当我看见这样一个伟大人物时,真令我发生一种奇异的感觉。他骑在马背上,他在这里,集中在这一点上他要达到全世界、统治全世界。”

黑格尔的主要思想

黑格尔的主要思想 黑格尔哲学是19世纪德国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体系。它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具有百科全书式的丰富性,居于整个资产阶级哲学的高峰。它不仅反映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与软弱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西方资产阶级的特点。在黑格尔哲学中,表现了丰富的辩证法内容与保守体系的深刻矛盾。 主要哲学思想: 伦理思想黑格尔集以往西方伦理思想之大成,特别是继承和发展了康德的伦理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性主义伦理思想体系。黑格尔关于伦理的学说就是他的法哲学,其中包括抽象法、道德、伦理3个部分,中心是揭示自由理念的辩证发展过程。从哲学上看,黑格尔伦理思想的形式是唯心的,但其内容是现实的,方法是辩证的,它的成就对后世伦理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美学思想黑格尔的美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美学讲演录》一书中,这是他整个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他的哲学体系在美学和艺术领域中的具体表现。艺术的根本特点,是理念通过感性的形象来显现自己、认识自己,“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成为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核心。黑格尔分别对艺术的性质和特征、艺术发展的历史类型和各门艺术的体系,进行既是逻辑的又是历史的分析。逻辑方面,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有关艺术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历史方面,他开创了艺术社会学的研究,展示了宏伟的历史观。黑格尔的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的发展过程中,起了划时代的作用,成为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 哲学观点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绝对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黑格尔哲学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过自然、社会和思维体现出来的绝对精神,揭示它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实际上是在探讨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揭示二者的辩证同一。 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即绝对理念,它是概念与存在的辨证的统一,即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辨证的统一。它是运动的、联系的和要外化为现实的。因此黑格尔有一句名言:“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正是说明了这种辨证统一的关系。因此,理念自身就包含了矛盾:要向对立面转化,这种转化就是从绝对精神转化为现实。并且,根据这种转化的需要将之分为三个阶段,即逻辑阶段、自然阶段、精神阶段。 在逻辑阶段中,绝对理念通过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矛盾转化,从一种逻辑范畴发展到另外的逻辑范畴,逐渐发展成所有的概念和范畴,显示其无限丰富性。 在自然阶段中,绝对理念外化为自然界。在这个阶段中又可分成三个小阶段,即机械性阶段、物理性阶段和有机性阶段。在机械性阶段中,理念外化为零星,

(完整版)黑格尔美学思想梳理

黑格尔美学思想梳理 目录 摘要 关键词 一: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二:黑格尔美学的基本思想 三: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意义黑格尔的美学思想 一: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与辩证法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要更清晰的理解其美学思想,首先应了解其哲学体系。 可以说,黑格尔的哲学是在接受与批判康德的哲学而建立起自己的完整的哲学体系。从黑格尔的名言:“凡是现实的都是理性的,凡是理性的都是现实的。”可以看出他受康德范畴说所得到的启发,并且肯定了理性世界与感性世界的统一。黑格尔从康德的范畴说得到以下观点:(1)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可以通过哲学以一些普遍的范畴而推演出来;从此可见万事万物都是理性的存在的。(2)范畴与感性的事物结合就产生了人的认识与现实世界。这种逻辑推演的过程即是人的思想的发展过程,同时反映了客观世界

的发展过程,通过这个观点,黑格尔进一步得出真实的世界的演变即是思想的演变、哲学的演变。从这两个观点可以窥探黑格尔是如何走向客观唯心主义的,正是在于其认识现实世界的产生及演变的过程中,过分的拔高了范畴的作用,从而产生了他所说的“理念”。黑格尔在《美学》的第一章总论美的概念中就给出了理念的定义: 一般说来,理念不是别的,就是概念,概念所代表的实体,以及这二者的统一。 对于黑格尔哲学中一个特别重要的范畴“理念”,是由概念与概念所代表的实在所统一的产物,这个统一的过程,在黑格尔看来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概念是理念处于抽象的状态,只涉及物的普遍性,所以还是片面且不真实的,它是在于理性应存在而实际未存在的抽象物,它具有理念的潜在性,而作为概念的反面,实在只是概念所代表的个别的事物,这就否定了概念的普遍性,即概念存在自身“设定”了它的对立面来“自否定”,但这种对立不是永恒的,不是消极的。对立是为了统一,否定是为了再否定而提升到更高的境界的肯定。这对于我们的生活也是一种启示,矛盾存在并不是消极的,矛盾的存在是为了更进一步的升华,而升华即要经过“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实体相对于概念来说,它仅是个别事例,也就如同概念单独存在时相同,它是片面的、不真实的,只有与概念结合时,而再否定则统一成

浅析黑格尔美学

浅析黑格尔美学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的美学(即艺术哲学)是他的哲学体系圆圈上的一段弧,它就是一个以“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为中心的美学体系。正是这个“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中心命题,在客观唯心主义的绝对理念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把理性与感性,内容与形式,主体与客体,理想与现实统一起来了。 黑格尔充分地吸收前人的美学研究成果,并以他丰厚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为基础,经过严密而辩证的论述,最后精辟地总结出他的美学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简明又完整的概括,证明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美学深化了对于美的本质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时代的高峰,具有科学的里程碑意义。尽管黑格尔的美学体系同他的哲学体系一样,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可是他在论证美的本质问题时,却能坚持以人为核心的理论界定,深刻地揭示出人与对象、主体与客体、理性与感性、内容与形式等等之间辩证而统一的关系,为我们认识什么是美、怎样去创造美,提供了巨大的启示空间。 黑格尔浓缩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定义,虽说看似简单的一个判断,可是它里面却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具有很高价值的思想和智慧,同时又显示了它的内容根基特别深厚。认清

这一问题首先应对黑格尔的理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黑格尔指出:“一般说来,理念不是别的,就是概念,概念所代表的实在,以及这二者的统一。”黑格尔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先于它而存在的概念生发出来的,事物的存在是概念显现自身于事物的活动,是概念的自我实现。当概念出现于实在里并且与实在结成统一体时概念就成为了理念。黑格尔的理念是具体的概念与实在的统一,是主观理解的,同时也是客观存在的。黑格尔这一定义的三个来源首先,这一定义来自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黑格尔认为由概念生发出外在的自然界,而自然界是概念的异化。理念才是概念与实在的统一。理念是绝对精神,绝对精神的初级阶段就是艺术,就是美。因此,黑格尔的美其实就是他哲学体系的一个发展阶段。其次,这一定义来自于黑格尔对于艺术的研究,是他经验的积累。虽然黑格尔不是一个艺术家,没有直接从事艺术实践活动,但他对于艺术问题进行了哲学思考、研究,把艺术的特点归纳以后总结出美的定义。第三,这一定义也来源于黑格尔以前的或同时代的德国古典美学。黑格尔的理论受到了康德、席勒、谢林的很大影响。 黑格尔美的概念的全部含义,概言之就是理念的感性化,感性形式的心灵化。(艺术)美是多种矛盾对立面的统一体,具有十分丰富的辩证法内容。第一,美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美的本质只是在感性形态下作为一个事物而出现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一: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3) 二:黑格尔美学的基本思想 (5) 三: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意义 (8) 参考文献 (9)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 摘要:美,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其表象,却难以抓住其莫测的本质。以至于苏格拉底也叹息着说:美是难得的。而黑格尔作为一位哲学大家,从其哲学出发,探索美最原初的本质,为美学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关键词:黑格尔美学 一: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与辩证法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要更清晰的理解其美学思想,首先应了解其哲学体系。 可以说,黑格尔的哲学是在接受与批判康德的哲学而建立起自己的完整的哲学体系。从黑格尔的名言:“凡是现实的都是理性的,凡是理性的都是现实的。”可以看出他受康德范畴说所得到的启发,并且肯定了理性世界与感性世界的统一。黑格尔从康德的范畴说得到以下观点:(1)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可以通过哲学以一些普遍的范畴而推演出来;从此可见万事万物都是理性的存在的。(2)范畴与感性的事物结合就产生了人的认识与现实世界。这种逻辑推演的过程即是人的思想的发展过程,同时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通过这个观点,黑格尔进一步得出真实的世界的演变即是思想的演变、哲学的演变。从这两个观点可以窥探黑格尔是如何走向客观唯心主义的,正是在于其认识现实世界的产生及演变的过程中,过分的拔高了范畴的作用,从而产生了他所说的“理念”。黑格尔在《美学》的第一章总论美的概念中就给出了理念的定义:一般说来,理念不是别的,就是概念,概念所代表的实体,以及这二者的统一。 对于黑格尔哲学中一个特别重要的范畴“理念”,是由概念与概念所代表的实在所统一的产物,这个统一的过程,在黑格尔看来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概念是理念处于抽象的状态,只涉及物的普遍性,所以还是片面且不真实的,它是在于理性应存在而实际未存在的抽象物,它具有理念的潜在性,而作为概

浅析黑格尔的悲剧理论

浅析黑格尔的悲剧理论 摘要:黑格尔的悲剧理论是他关于对立面的统一或否定之否定的更为广泛的哲学原理一个特殊的应用。“伦理实体冲突论”和“永恒正义”是黑格尔悲剧理论的两个重要观点。本文以英国著名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1]为例,浅析黑格尔悲剧理论在小说主人翁身上的应用与表现。 关键词:黑格尔悲剧理论《呼啸山庄》悲剧人物 引言 在西方美学史上,亚理士多德奠定了经典的悲剧理论,对悲剧的情节,人物,效果等方面作出了相对准确和完整的解释。在他之后,虽然有很多学者也对悲剧理论作出过某一方面的阐述,但大多没有突破亚理士多德的理论框架。直到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出现,他对悲剧理论运用辨证的方面加以阐述,强调了“冲突论”和“永恒正义”的观点,对悲剧理论作出了具有独创性的突破。 1、黑格尔悲剧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黑格尔的悲剧理论主要体现在:他提出悲剧本质的“冲突说”,黑格尔第一个将辨证法应用于悲剧批评,把悲剧看成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辨证过程。他认为矛盾冲突是悲剧的基础,是悲剧的推动力量[2]。他接着提出了悲剧冲突的类型,一种是由于客观条件产生的冲突,如自然原因,亲属关系,阶级地位等外在因素的冲突;另一种是心灵的冲突,黑格尔认为是理想的冲突[3]。 黑格尔在他的悲剧理论中还提出,悲剧的结局是“永恒的正义”或“永恒的公理”取得的胜利。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悲剧所产生的心理效果不只是亚理士多德所说的“怜悯和恐惧”,而是愉快和振奋[4]。 2、《呼啸山庄》主要人物情节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著名的一部小说,故事发生在英国北部约克郡偏僻荒原上的一座终日狂风呼啸的山庄。呼啸山庄的主人恩肖先生从利物浦领回一个无家可归的弃儿,给他取名希斯克利夫,并待他如同亲生,却引起了儿子辛德雷的强烈不满和嫉妒,而女儿凯瑟琳与这个皮肤黝黑一身野气的孩子很快成了形影相随的伙伴。恩肖先生死后,希斯克利夫失去了保护,辛德雷少爷待他如同奴仆,并禁止妹妹与其玩耍。凯瑟琳与希斯克利夫孩提时的友谊不知不觉中已发展成真挚的爱情。相似的个性,相同的生活趣味和反抗目标,使他们互以对方的生存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但是在等级分明的社会里,凯瑟琳却难以嫁给希斯克利夫。当她做出天真的决定,答应嫁给画眉山庄的阔少,温文尔雅的林顿时,希斯克利夫突然失踪了。当晚,凯瑟琳站在狂风暴雨中大哭了一夜,重病一场,为日后的精神崩溃留下了隐患。三年后,希斯克利夫重新出现,已变成一个富人,他对凯瑟琳的爱情由于压抑和扭曲,其中夹杂着苦涩的恨与仇。这时已经是林顿

康德黑格尔讲义

德国古典哲学概论、康德和黑格尔哲学 一、德国古典哲学概论 德国古典哲学从总体上说属于近代认识论哲学,因此与经验论、唯理论有许多共同之处,关注的都是认识主体的地位,但它综合了两者,至少力图克服两者各自的片面性。 其实,德国古典哲学是整个西方哲学的集大成(康德对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的改造,黑格尔对于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和柏拉图的继承等)。我们尤其注意到它对十七、十八世纪英国经验论和大陆唯理论哲学,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批判总结。 经验论强调知识源于后天经验,唯理论主张知识来自天赋能力,德国古典哲学综合两者,这在康德那里尤其明显。康德表示,正是经验论者休谟打破了他的教条主义迷梦。也就是说,他原先完全坚信莱布尼茨等人的理性主义观点,只看到了理性的重要性,但休谟对于因果必然性等观念的怀疑,使他看到了唯理论的问题,同时也注意到经验论走向怀疑论对于哲学的危害。他因此要重新为科学和哲学奠基,这是一种综合两者的努力。 然而,从总体上看,康德和其他德国古典哲学主要坚持的是唯理论进路,一般称为德国唯心论,或德国唯心主义(Germany Idealism)。主要哲学家有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黑格尔的弟子在其死后分成了青年和老年黑格尔两派,马克思和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费于青年黑格尔派。 德国古典哲学强调认识批判,或者认识能力批判;强调精神对立于物质,且精神才是真正的存在;排斥功利主义的伦理,主张绝对的道德律令;哲学家们都在建立体系,他们都是学院哲学家,代表了学院哲学家的典范;他们的思想中包含着革命性,但他们并不故意地进行颠覆。 就德国古典哲学的社会哲学或政治哲学而言,它主要从法国启蒙运动获得灵感。康德曾经写过一篇名为《何为启蒙?》(实际上为〈何为理性?〉)的论文,他将启蒙运动界定为“人类脱离自己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我在这里先简单地介绍一下法国启蒙运动。十八世纪上半叶,法国正处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资产阶级正在准备一次伟大的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彻底革命。与此相适应,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启蒙运动,形成了战斗的无神论和唯物主义,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制造舆论。马、恩说过:“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特别是法国唯物主义,不仅是反对现存政治制度的斗争,同时是反对现存宗教和神学的斗争,而且还是反对17世纪的形而上学和反对一切形而上学的斗争。”这个时期的法国哲学要求观念在现实中得以实现,因此特别强调物质性因素。甚至提出了人是机器的口号。精神的肉体化。 法国启蒙哲学的革命性与英国哲学的保守性、妥协性是不同的,这与政治力量对比有关。在英国,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达成的是某种妥协,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度;法国则要求通过激进的革命后确立起完全的资产阶级政权。法国革命不再借助于宗教的外衣,许多哲学家都体现出无神论倾向。自然科学在这一阶段取得了更好的发展,对于哲学具有更多的意义。法国启蒙运动主要是唯物主义的,而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反映了资产阶级彻底革命的要求,是对当时自然科学成熟的概括总结,是对以往的唯物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法国启蒙运动被视为自文艺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的旗帜,把理性当作一切现存事物的唯一裁判者。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形式、国家制度等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受到最无情的审判。他们认为,过去由于专制制度和宗教窒息了人们的理性,致使人们长期处于愚昧和苦难之中;如今他们恢复了理性的权威,发现了永恒的正义。他们要求建立理性的王国,并热切而真诚地期望共同的繁荣昌盛。他们满怀激情,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因此他们的著作往往不能在本国出版,只能拿到国外去印刷,而他们本人则随时准备进巴士底狱。 在法国启蒙运动中,知识分子的永久形象确立起来了。与现在把知识分子与专家、学者联系在一起不同,那个时候,知识分子是人类普遍命运的代言人。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培尔、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孔狄亚克、拉美利特、爱尔维修、狄德罗、霍尔巴赫等人。他们在许多地方也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和分歧。我们简单地提几个人。 伏尔泰(宇宙是一架巨大的机器,第一推动力来自上帝——上帝发一次命令,宇宙便永远服从。不再干预世界,受机械力学的影响,他的自然观是机械论的。他认为一切观念来自感觉,反对天赋观念论。宗教是理性的大敌。但要求保留宗教。即使上帝是没有的,也必须捏造一个。如果大家都信教,就不会有人行恶,就不会抢窃资产阶级的财产。 孟德斯鸠: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主张宗教自由,要求改变现存宗教,反对宗教迫害。在世界观方面,他是一个自然神论者。他否定天主教的上帝,但承认作为世界始因的上帝。他说:上帝是宇宙的创造者和保养者;这便是上帝与宇宙的关系。上帝创造时依据的规律,也是保养时的规律。所以他认为上帝无法随便干预宇宙。既然宇宙的一切都受规律的制约,那么社会政治制度也有它自己的规律。 他坚持一种地理环境决定论。在他看来,合适的社会政治制度主要取决于社会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决定社会政治制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气候的寒热、土地的肥瘦、面积的大小、人民的生活方式、信仰、人口、风俗、习惯等。其中的气候、土地等地理环境因素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比如不同的气候会形成不同的精神气质和内心感情。在寒冷的气候下人们具有充沛的精力,极大的勇气,较为直爽,缺少诡计,在炎热的气候下则相反。前者适合民主制度,后者适合奴隶制度。因为寒冷气候下的人们有勇气、有主动性,会自由地履行自己的义务。而在炎热气候下,人们把懒惰当作幸福,需要惩罚和外在强制才能让人们履行自己的义务。土地的肥沃与贫瘠也决定着社会制度。一个土地肥沃的

黑格尔哲学的体系与方法的矛盾

黑格尔哲学的体系与方法的矛盾 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其哲学的一大特色。黑格尔站在近代哲学主体性原则的基础上恢复了古代哲学的辩证法传统,用辩证法来克服近代哲学机械世界观的局限,以辩证法为结构,第一次使形而上学形成了一个科学的体系。因而在某种意义上说,辩证法乃是黑格尔解决哲学问题的关键所在。然而,辩证法既是黑格尔对哲学的伟大贡献,同时也是其哲学中受到人们批评最多而且遭到人们误解最多的地方。譬如我们现在专门讨论黑格尔的辩证法,黑格尔本人肯定会不以为然。因为他的辩证法与他的哲学体系是密不可分、融为一体的,毋宁说辩证法就是他的哲学体系。所以,我们实际上既不可能脱离辩证法来讨论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也不可能脱离他的哲学体系来讨论他的辩证法。换言之,理解黑格尔的哲学首先应当理解他的辩证法,而理解黑格尔的辩证法又必须把握他的整个哲学。 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是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的一部重要哲学着作,他代表了当时的唯物主义观点,从认识论的根源上,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进行的分析批判。他认为人的精神、思想是人脑的属性,是附属于肉体的,黑格尔的错误在于把精神和思维看作一种脱离人脑而独立的东西,“没有感觉,没有人的,在人之外的思维”是十分荒谬的。 费尔巴哈指出黑格尔所说的“绝对精神”,不过是以精神、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上帝,“唯心论直接地将理性神化”,“黑格尔哲学是将思维……当成了神圣的绝对的本质,…绝对?哲学的秘密,因此就是神学的秘密”。 费尔巴哈认为,黑格尔将精神、思维“外在化”为自然的学说,不过就是改装了的上帝创世说,“从精神里推出自然,意思等于算帐不找掌柜”,“等于从水里做出酒”,“等于用语言呼风唤雨,用语言移山倒海,用语言使瞎子复明”,“等于处女借圣灵而生救世主”。 卡尔·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时,没有认识到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重要性和其合理成分,因此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是形而上学的。马克思写了一本《费尔巴哈论纲》来分析评价他认为费尔巴哈的正确和错误的地方。 黑格尔哲学方法是辨证的,体系却是形而上学的、或者说本体论的,这种体系束缚了辩证法的贯彻——缺乏实践性和革命性,科学性也不彻底。 说实话,我很喜欢黑格尔哲学,世界上需要有这么一部书!严整庞大,深刻完备,令人崇敬不已…… 但可以了,本体论或形而上学到此终结,它本身具有基督教唯心主义的明显特征不说,剥离这些之后,这种沉重的体系也妨碍为革命实践而进行的科学反思;虽然哲学家、思想家少不了做这种细致而广泛的研究工作,但这种体系构建很容易形成僵化的教条,需要一种生机勃勃的思想形式和哲学形式。 “哲学家总是按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批判反思学术和现实,具体指导社会实践,这样的哲学是理想的哲学——而“思想大全”式的黑格尔哲学应属一代风尚之神品,在科学发展全面挺入旧哲学各个领域的今天,这种哲

浅析黑格尔的认识论思想

浅析黑格尔的认识论思想 刘文洲 认识论要解决的是我们对事物认识何以发生,由此而来的是我们的知识普遍性和真理性从何而来,适用于那些范围等等问题。这一问题从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之后,成为哲学的主要问题之一。黑格尔作为一个近代集大成的哲学家是不可能回避认识论问题的。本文就以《小逻辑》为核心就黑格尔的认识论思想进行浅析。 一、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是黑格尔认识论的基础 黑格尔的认识论思想是在批判继承了休谟、康德、费希特和谢林等人认识论思想下形成的,他在坚持意识在先,物质在后的本体论基础上,在对理性的坚信下,认为外在的“客观思想”是可知的,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当然他的同一性与唯物主义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大不相同,黑格尔所指的思维,不仅是人们头脑中的思想,而且主要指的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之外的某种“客观思想”即绝对理念,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过是绝对理念发展的最高产物。在黑格尔看来,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指思维是存在的本质,一个事物的存在只有符合思维才具有实在性,思维不断地在存在中实现自己,使存在与自己相符合。黑格尔说,“哲学可以定义为对于事物的思维着考察。”①一切存在都不过是思维的异化物,是绝对理念的外壳,而绝对理念则是万物的内在根据和核心。 为了论证思维的客观性,黑格尔指出,“个体生灭无常,而类则是其中持续存在的东西,而且重现在每一个体中,类的存在只有反思才能认识。”②也是说类作为类是不能被人的感觉所感觉的到的,只能被我们的理性所把握。外界一切事物的真相,必然是思维所思的那样,思维就是对对象真理的揭示。所以,黑格尔说:“思想的真正客观性应该是:思想不仅是我们的思想,同时又是事物的自身,或对象性的东西的本质。”③而“当我们把思维认为是一切自然和精神事物的真实共性时,思维便统摄这一切而成为这一切的基础了。”④黑格尔要告诉我们的是,既然事物的一般、本质或规律只能为思维去把握,那么它就是思维所思的样子,或者说它本身就是思维了。这一思维不可能是别的什么,只能是绝对理念。在这里黑格尔固然将客观事物的‘一般’与人们反映的‘一般’概念相混同,从而把人脑中的概念客观化,但在认识论上他认为这个客观化的绝对理念是可知的,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黑格尔在《自然哲学》说明他的思维与存在同一性,“如果说真理在主观意义是观念和对象的一致,那么在客观意义上真实的东西则意味着客体、事物同其 ①黑格尔《小逻辑》38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 ②同上书,75页。 ③同上书,120页。

哲学家黑格尔名人语录

哲学家黑格尔名人语录 1、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的事业,乃尽量去低估他人的伟大,贬抑他人的伟大使之与他人相齐。——黑格尔 2、人们往往把任性也叫做自由,但是任性只是非理性的自由,人性的选择和自决都不是出于意志的理性,而是出于偶然的动机以及这种动机对感性外在世界的依赖。——黑格尔 3、个性像白纸,一经污染,便永不能再如以前的洁白。——黑格尔 4、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黑格尔 5、存在即合理。——黑格尔 6、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它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黑格尔 7、人类从历史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黑格尔 8、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尔 9、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黑格尔 10、凡是现实(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存在)的就是现实的。——黑格尔 11、无知者是最不自由的,因为他要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黑暗的世界——黑格尔 12、什么是悲剧?悲剧就是善的冲突。——黑格尔 13、一个拥有真正美的心灵总是有所作为的,并且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黑格尔 14、我们可以断言,没有激情,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能完成。——黑格尔 15、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黑格尔 16、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让微风吹来,眼望着天空,温柔的灵感也始终不光顾他。——黑格尔 17、美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黑格尔

18、世上大概有两种人,“一种人毕生致力于拥有,另一种人毕生致力于有所作为。”一心渴望拥有,一旦没有达到目的,就会失落、痛苦和绝望。心无旁鹜,专心于事业的 追求,就会忘掉许多烦恼,找到许多努力过程中的快乐。默默耕耘的人其实是最智慧的人。——黑格尔 19、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黑格尔 20、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多 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过多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 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致许多较优秀的都为这种艰苦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被牺牲在里面。因为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所以它不能转向内心,回复到自身。——黑格尔 21、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黑格尔 22、存在就是合理 Only in the state does man have a rational existence. ——黑格尔 23、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 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黑格尔 24、一个人如果把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东西算作自己的发现,这也很接近于虚骄。——黑格尔 25、对现实的抽象就是对现实的毁灭——黑格尔 26、爱情确实有一种高尚的品质,因为它不只停留在性欲上,而且显出一种本身丰 富的高尚优秀的心灵,要求以生动活泼,勇敢和牺牲的精神和另一个人达到统一。—— 黑格尔 27、人类从历史里学到一个教训,那就是没有学到任何教训。——黑格尔 28、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黑格尔 29、只有经过长时间完成其发展的艰苦工作,并长期埋头沉没于其中的任务,方可 有所成就。——黑格尔 30、精神的生命不是表现为害怕死亡,与荒芜保持绝对的距离,而是表现为承受死亡,并在死亡中保存自身。只有当精神在一种相当绝对的支离破碎状态下重新找到自己,他才赢得它的真理。精神作为这样一种肯定的事物,并没有逃避否定的事物……同样,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