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承载力及其研究进展

环境承载力及其研究进展
环境承载力及其研究进展

环境承载力及其研究进展

摘要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对环境承载力理论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可以为环境规划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环境承载力的起源,接着综合论述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内涵和特点,最后介绍了环境承载力目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环境承载力在规划环评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叙述。

关键字环境承载力本质研究进展环规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为了增强综合国力和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各项工作都是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来开展,继续高速发展经济,然而这必将会加剧经济的发展与环境间的矛盾。为了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或“边污染边治理”的覆辙,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就应在经济发展之初,从总体上做好环境规划,对人们的经济活动提出合理的安排。为此,应该研究环境对人们活动的承受能力,使人们的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不超过环境对人们活动的承受能力,这就要求对环境承载力理论进行较深入的研究,为环境规划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换言之,环境承载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比较客观的判断依据。在可持续发展己深入人心的今天,这无疑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1 环境承载力的起源

环境承载力概念的提出是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环境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其理论雏形源自于环境容量的概念[1]。1968年,日本学者首先把电工学中的电容量的概念引入到环境科学中,提出了环境容量的概念,目的是为制定某一区域环境的污染物控制总量提供可量化的依据。到70年代,该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科学领域。由于环境要素中的水体、大气、土壤都制订有各自的环境标准,这些标准是限制污染物在水体、大气、土壤中达到最大的限量。因此把水体、大气、土壤的某区域环境可能达到这个限度的量值,作为该区域的环境容量。

目前,国内外学者给予环境容量的定义非常多,归纳起来,这些定义可大致

分为如下几类[2]:

①环境容量是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与相应的环境标准浓度的比值;

②环境容量是环境的自净同化能力;

③环境容量是指不危害环境的最大纳污能力;

④环境容量是环境标准与本底值确定的基本环境容量和自净同化能力确定的变动环境容量之和。

根据承载介质的不同,环境容量又可分为土壤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和大气环境容量三大类。由于环境容量仅反映了环境销纳污染物的一个功能,因而,也可以把它作为一种狭义的环境承载力。

1991年,在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主持完成的国家级课题“我国沿海新经济开发区环境的综合研究—福建省泥洲湾开发区环境综合研究”中,首次给出了“环境承载力”的含义,即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3]。这里,“某种状态或条件”是指现实的或拟定的环境结构不发生明显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改变的前提条件;所谓“能承受”是指不影响环境系统发挥其正常功能的状态。因此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可以以人类活动作用的方向、强度和规模来加以反映。

2 环境承载力本质

2.1 环境承载力概念

环境承载力是一个非常难以确切界定的概念。国内外专家学者至今没有得出一个完全统一的概念。如:杜亨和加恩佩特罗指出环境承载力具有可长期持续性的特征,是要在环境条件允许的条件下,长期支持的人口规模。但是,大部分专家认定:环境承载力既不是一个纯粹描述自然环境特征的量,也不是一个单纯描述人类社会活动的量,它反映了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特征,是研究环境与经济是否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依据。

关于环境承载力目前大致从容量、阈值、能力三个角度[49]对环境承载力的概念进行诠释:

①“容量”角度的定义:“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要求下,在不超出生态系统弹性限度条件下环境子系统所能承纳的污染物数量,以及可支撑的经济规模与相应人口数量”[4]。

②从“阈值”角度的定义:如“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阈值”;或者为“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状态或条件下,一定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生物和人文系统正常运行的最大支持阈值”[5]。

③从“能力”角度的定义:如“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区域环境功能不朝恶性方向转变的条件下,区域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6]。“环境承载力是自然或人造环境系统在不会遭到严重退化的前提下,对人口增长的容纳能力”[7]。

通过学者们对环境承载力的定义上可以看出虽然定义的方式不同,但是各种定义都注重区域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而且体现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2 环境承载力的内涵

首先,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结构。环境系统的任何一种结构,均有承受一定程度的外部作用的能力,在这种程度之内的外部作用下,其本身的结构特征、总体功能均不会发生质的变化,环境的这种本质属性,是其具有环境承载力的根源。

其次,环境承载力表征系统的功能可以因人类对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实际上,人类改造环境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提高环境承载力.但是,不能忽视的是,人类对环境的某些改造活动,在提高了环境承载力的同时,又在另一方面降低了环境承载力。

另外,环境是一个与外部有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开放系统[8]。其受外部控制参量在一定阈值内,可通过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协调作用和相干效应,即系统的自我组织作用,使系统由无规则状态转变为宏观有序状态。但是,一旦外部的作用长时期超过闭值,则环境系统无法自我修复。

环境承载力本身是一个客观的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属性,但是,用不同性质人类活动来衡量同一区域的环境承载力,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也反映人类对环境的依赖性。这并不意味着环境承载力不具有客观性,而是应该从根本上把握环境承载力的内涵,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是环境承载力的根本反映。

2.3 环境承载力的特点

表征区域环境系统和区域社会经济活动间相互作用、协调程度的区域环境承载力具有如下特点:

(1)资源性

环境是由物质组成的,环境对经济开发的承载能力是通过物质的作用而发生的。因此,从物质的特性而言,环境承载力是表征环境的资源属性。人类对环境的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环境资源(包括环境容量)所作的消耗,当资源消耗超过环境承载力,即导致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破坏。

(2)客观性

环境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信息.保持着其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即在一定时期内,该环境系统在结构、功能方面不会发生质的变化,而环境承载力是这种在一定时期内不发生质的变化的区域环境系统对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承受能力的一种抽象表征,实质上就是区域环境结构和功能的一种表征。因此,在环境系统不发生本质变化的前提下,其质和量这两种规定性方面是客观的,是可以把握的,换言之,对于某个区域而言,在一定的区域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下,总是有一个确定的区域环境承载力的量的存在。要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经济活动所引起的环境问题,绝不能抛开这个量,因此,区域环境承载力是客观存在的。

(3)相对变异性

作为一个开放系统,由于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规模、环境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功能随着区域发展处于不停的变动之中。这些变化一方面是由于环境系统自身的运动演变而引起,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是,与人类有关的对环境的开发活动紧密相联。这些变化反映到环境承载力上就是环境承载力由使用功能变化引起的在质和量这两方面的变异,在“质”上的变化表现为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变化:而“量”上的变化则表现为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值大小上的变动。此外,其变异性也体现在时空尺度上,区域或时间范围不同,其环境承载力亦有所变化。

(4)可调控性

如前所述,环境承载力具有变异性,这种变异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由人类活动加以控制。人类在掌握了环境系统运动变化规律和经济—环境辩证关系的基础

上,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对环境系统进行有目的的改造,使环境承载力在“量”和“质”两方面朝着人类预定的目标变化,从而提高环境承载力。如城市通过保持适度的人口和适度的社会经济增长速度从而提高环境承载力。但是,必须引起高度注意的是,人类对环境所施加的作用,必须有一定的限度。因此,环境承载力的可控性是有限度的可调控性。

(5)多向性

某一区域的环境承载力大小与人类经济活动的目的、层次、内容等有密切的关系,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用不同性质的人类活动来衡量同一区域的环境承载力,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论。如对于适宜农业发展的区域而言,如果用工业活动来衡量其环境承载力,其结论可能恰恰相反。这一特点告诉我们,考察一个区域的环境承载力,决不能仅凭数字来表现,而应从质上来把握,与人类活动的层次、性质、时序相联系。

3 环境承载力国内外研究综述

3.1 环境承载力的国外研究进展

由于运用环境承载力理论解决了大量的实际问题,对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如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iliam和Rees[9]提出基于生态足迹的环境承载力评估方法,指出发达国家物质财富迅速增加是建立在生态赤字和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的。Saveriades[10]对塞浦路斯东海岸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了研究;Barret 和Odumuch[11]则认为将承载力运用于人类社会必须进行二维考虑,仅仅包括数量方面,而且要将单位个体的影响考虑到其中,并且提出了最佳承载力和安全承载力的概念;Witten[12]提出对自然资源和建造资源(Built Resource)进行承载力分析,并据此制定适当的综合计划、政策和规则,确保人类活动不超越承载力的承载范围;美国环保局(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进行了4个镇区环境承载力研究(Four Township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study),具体计算了四个湖泊的环境承载力,并提出了保护和改善湖泊水质的建议;Brown and Ulgiati[13]基于能值分析法测算了美国某地区在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约束条件下的适宜经济发展规模;Jeong[14]等韩国学者还提出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城市承载力评估系统;在印度,环境承载力也曾与工业系统关联进行研究,研究者们建议印度采取综合性的工业发展规划,以承载力为标准进行行业

分组合并,制定环境影响评估方针,执行环境管理系统和建立绿色工业城镇等[15]。

3.2 环境承载力国内研究进展

在国内,对环境承载力理论、方法认识上的不断深化带动了实例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研究范围逐步拓展到大气、水、土地、矿产资源、能源、旅游、交通等各方面,为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王玉敏等[16]以博斯腾湖为实例从湖泊水环境承载力的承载媒介(水资源量和水体质量)入手,以湖泊水环境承载力的承载对象(人口、污染物质、人类活动等)为基础,建立湖泊水环境承载力研究概念模型和量化模型,利用系统动力学法和多目标规划模型分别得到了博斯腾湖的水资源量承载力和水质环境承载力。詹歆晔等人[17]基于“机动车在驶量”构建了由路网资源、燃油供给和大气环境3个模块组成的交通环境承载力宏观定量模型,并选择北京市城区作为案例验证模型,较好地反映出资源、环境与交通之间的关系,指出北京市交通发展面临的直接压力是机动车在驶量偏高。徐月卿[18]利用生态足迹的原理和模型计算了北京市1999-2003年的生态足迹和土地生态承载力,指出北京市人口、经济和消费模式对自然的需求远超过北京市生态系统承受能力。崔凤军[19]采用系统研究方法,将旅游环境承载力设定了社会文化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环境三类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数的数学表达式,对泰山风景区进行了实例研究。刘殿生[20]以秦皇岛市为例,探讨了城市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法选取城市资源环境变量集(自然资源变量: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的种类、数量和开发量;社会条件变量:工业产值、能源、人口、交通、通讯等;环境资源变量;水、气、土壤的自净能力等)中的5个要素(大气、水质、生物、水资源、土地资源)组成发展变量和制约变然后将发展变量集的单要素与相对应的制约变量集中的单要素相比较,得到单要素环境承载力,再将各要素进行加权平均,得到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值。

3.3 环境承载力分析在规划环评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沈阳市浑南新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了环境承载力的分析方法,该规划环评从水资源、土地资源、污染物、经济等几个方面对浑南新区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分析[21]。其中土地资源承载力用人均土地饱和度来表示,这种方法对于一个并非以农业为主的区域来讲已经不再适用,而且该研究未能用一个量来直观地表

达区域环境的承载能力。

曾维华等[22]人将环境承载力分析方法应用到广州南沙国际汽车城规划环评中去,选取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和社会经济开发强度指标对规划的环境承载力进行了综合分析,用以确定区域开发强度是否与该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并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对综合环境承载力进行简单量化,但由于规划所采取的高中低三种开发方案下远期环境承载力利用强度值变化甚微,因此,采用环境承载力利用强度法无法确定远期三种方案中哪种方案较好。

李静等人[23]以《大连城市总体规划环评(2000-2020)》为例,针对城市总体规划中产业发展存在显著不确定性因素,水资源系统产生的压力不易量化情况,构建了用于城市规划环评的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技术方法体系:以产业结构和布局的不确定性为切入点,综合应用情景分析和大样本随机模拟技术,系统辨识城市水资源总体需求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在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的基础上,评估不确定条件下产业发展和规划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黄健平等人[24]根据区域开发规划特点,选取水资源、原材料资源、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声环境及其对应分指标组成指标体系,根据开发前后承载水平划分承载等级,对河南某市造纸工业基地规划进行前后展开了环境承载力研究,进而提出该地区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编辑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案例讲评》(2006)中大部分案例都是对单要素环境承载力进行简单分析,对环境承载力认识上大多都停留在环境容量、污染物浓度等概念上,忽略了经济社会指标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分析,技术报告中没有依据环境承载力的分析结果反约束规划方案的内容,部分评价迁就规划,无法体现规划环评在更高层次上对开发建设活动的规模、结构和布局的约束和指导作用,未能发挥规划环评的环保战略功能。

综上所述,用环境承载力理论方法指导规划环评开展还缺乏综合的系统分析,对在规划环评中环境承载力分析的步骤、应用模式、评估方法、评估因子、指标体系等都处于探索阶段,能在规划环评实践中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成果更为有限。具体说来,环境承载力分析在规划环评中的应用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在理论研究上,虽然环境承载力理论在规划环评中的具有核心地位,可以解决规划环评规模、结构、布局等关键问题,但对于规划环评中环境承载力

分析还没有成熟的理论模型,对其内涵概念理解上有待调整统一,特别是区域环境承载力容易同环境容量、资源环境承载力、自然环境承载力等概念相混淆,其相关关系不明确。

(二)缺乏对环境承载力的动态评价。规划环评具有明显的时空动态性特点,其关注的更多的是未来的规划方案实施是否在研究区域的环境承载能力范围之内。而同时,环境承载力也具有动态性,不同时间段、不同经济水平、不同的政策等都会引起环境承载力的变化。因此,规划环评中环境承载力分析更应着眼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将来和不同空间区域,反映不同时间、不同区域的承载情况,这样才能反映出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和合理配置的关系。

(三)缺乏系统有效的技术程序。目前我国规划环评中大多数仍沿袭项目EIA中通常采用的单要素环境承载力分析,只做宏观、定性的描述和简单的评价,工作程序混乱、定量化结论缺乏可比性。也没有形成相应的反馈机制,即以环境承载力分析结论为基础,合理配置区域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科学地制定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有效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方面略显不足。

(四)环境承载力理论同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不足。规划环评综合性较强,区域发展规模、工业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能源利用等活动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是考虑的重点。然而由于环境一经济一社会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基础研究不足,导致很多区域规划环评实际效果不够理想,单纯定性的环境承载力分析方法虽然在环境影响识别时可操作性较强,但在预测评估复杂宏观的生态环境影响并不理想,不能很好地反映环境影响程度,往往使评价结论缺乏说服力。

因此,有待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这种研究必须从理论研究和对实践操作经验的不断总结两种途径同时进行。

4 结语

虽然环境承载力研究还存在某些技术难点,但由于环境承载力研究不仅能够反映出区域发展的方向是否可持续。同时也能反映出发展的速度是否能满足人类的需求,而且在微观层面上的操作意义也是比较明确的,如果能够比较合理地解决阈值的确定和指标的动态化处理,那么环境承载力理论对于目前的可持续发展

及生态规划与环境规划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对环境承载力理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洪阳,叶文虎. 可持续环境承载力的度量及其应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8(3),55-58.

[2] Mathis W., Larry O., Patricia B., et al. 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 1999, 29:375-390.

[3] 曾维华,王华东,薛纪渝等. 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在湄洲湾污染控制规划中的应用[J]. 中国环境科学(增刊),1998,18,70-73.

[4] 高吉喜. 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生态承载力理论、方法与应用[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6-15.

[5] 郭秀锐,毛显强,冉圣宏. 国内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J]. 资源与环境,2000,(S1):28-30.

[6] Mayers 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J].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1993,20(3):101-109.

[7] Schneider D. The Carrying Capacity Concept as A Planning Tool[J].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1978,22-59.

[8] 陈祥彬. 环境承载力及其应用[J]. 福建环境,1995,12(5):13-14.

[9] William E., Rees. Revisiting carrying capacity: Area-based indicators of sustainability[J]. Populations and Environment. 1996,17(3):195-215.

[10] Saveriades A. Establishing the social 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 for the tourist resorts of the east coast of the RePublic of Cyprus[J]. Tourism Man, 2000,21(2):147-156

[11] Barrett G. W., Odumuch E. P.,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World at Capacity[J]. Bioscience,2000,50(4):363-368.

[12] Written J. D. Carrying Capacity and the Comprehensive Plan[J]. Boston College Environmental Affairs Law Review, 2001,28(4):583-608.

[13] Brown M. T., Ulgiati S. Emergy measures of carrying capacity to evaluate economic investments[J].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2001,22(5):471-500.

[14] Oh K., Jeong Y., Lee D., Lee W., Choi J. Determining development density using the urban carrying capacity assessment system[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5,73:1-15.

[15] Singhal S., Amit K. estat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in India: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wards industrial ecology[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I Management, 2002,66(1):19-29.

[16] 王玉敏,周孝德,冯成洪等. 湖泊水环境承载力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1):179-184.

[17] 詹歆晔,郁亚娟,郭怀成等. 特大城市交通承载力定量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 环境科学学报,2008,28(9):1923-1921.

[18] 徐月卿. 基于生态足迹的北京市土地生态承载力评价[J]. 资源科学,2007,29(5):37-42.

[19] 崔凤军,刘家明. 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实践意义[J]. 地理科学进展,1998,17(1):86-90.

[20] 刘殿生. 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分析[J]. 环境科学研究,1995,8(5):7-12.

[21] 赵玉强,张丽君. 沈阳市浑南新区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承载力研究[J]. 环境保护科学,2005,31(128):61-63.

[22] 曾维华,杨月梅. 环境承载力理论在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6):27-30.

[23] 李静,曾思育,刘毅. 城市总体规划环评中的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方法及其应用[J]. 给水排水,2007,33(增刊):178-182.

[24] 黄健平,王梦圆. 基于区域开发规划的环境承载力研究[J]. 人民黄河,2005,30(3):7-8.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设计方案

一、工作背景 (一)基本概念 据《江苏省市级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要点(试行)》,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可以科学预期的时期内,区域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要素所能够持续支撑该区域2020年、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及远景规划所确定的居民生活水平的最大人口规模,以及可持续增长的最大经济规模,由此可能允许的最低的耕地保有规模、最适的生态用地规模和最大的建设用地规模。具有资源环境承载的基础性、承载容量有限性、承载空间可调控性、动态变化性、区域关联性特点。 (二)评价目的与原则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水平”的关键表征指标。通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可以深刻揭示影响各设区市资源环境承载的短板与影响要素,科学反映各设区市资源环境综合承载水平,明确区域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承载潜力和方向,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确定、指标规模调整、空间布局和结构优化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支撑。主要原则有客观真实、限制性、可操作性、可应用性、“红线”原则。

二、评价内容 (一)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其一,全面查清资源环境现状。对影响承载力的资源环境要素(土地资源、水资源、地质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等)、社会经济发展作全面调查,查清资源与环境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阶段和功能定位。其二,分析资源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利用历史数据分析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演变过程,分析资源禀赋对土地利用方式、结构和程度的影响。 (二)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或约束因素识别 从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资源要素或环境容量保障能力、粮食或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范等方面,识别国土保护与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区域土地利用的资源环境影响或约束因素。重点关注采煤塌陷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三)资源环境关键因素情景分析 经济社会发展设置“保持现有速度”、“基础情景”、“快速增长”三种情形,资源环境基础条件设置“改善”、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及其主要问题剖析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 及其 主要问题剖析 齐亚彬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1) 摘 要:人们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由来已久。它是环境科学研究中衡量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容量受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干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资源环境承载力由承载体、承载对象、环境承载率三要素组成;衡量承载力的指标可分为自然资源支持力,环境生产支持力和社会经济技术支持水平三项指标。目前,各种类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已形成了一个环境生产力集合,如区域环境承载力、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资源环境要素承载力等。 关键词:资源环境承载力;区域承载力;要素承载力;承载力类型集合 中图分类号:F12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995(2005)0520007205 1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历史 承载力是环境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衡量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容量受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干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早期的承载力研究首先与生态学的发展密切相关。1921年,帕克和伯吉斯就在有关的人类生态学杂志中提出了承载力的概念,即“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后来这一术语被 应用于环境科学中,便形成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国内较严格的“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北京大学完成的《福建省湄洲湾开发区环境规划综合研究总报告》中,即“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这里,“某种状态或条件”,是指现实的或拟定的环境结构不发生明显向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改变的前提条件。所谓“能承受”是指不影响环境系统正常功能的发挥。由于环境所承载的是人类的活动(主要指人类的经济活 家,更重要的是和大家共同研究问题,探索地勘工作和单位改革发展的新路子。建议大家要积极去抓,要学会积极参与。也请全国不同行业的地勘单位,互相参观学习,共同研究这些试点单位的改革发展,共同促进全国地勘工作和单位的改革发展。 地勘改革发展的任务很重,面临的困难又很多。但是,近几年,大家已经从思想上、工作上、物质基础上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创造了一定的条件。虽然在地勘业、矿业的改革在某些方面与其他竞争性行业存在相对滞后的问题,但大家重视它、关心它、都想加快改革发展这个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当前大家主要是担心问题解决的程度,职工住房问题、老干部安置问题、发展的资金问题、管理体制问题、不同系统地勘单位间的相互关系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改革发展的进程。大家都希望这些问题能够解决得好一点、快一点,从而使改革发展的步子也迈得大一点。我认为大家的这些想法符合当前的实际,应该共同努力来当好中央和部党组的参谋助手,及时发现问题,反映问题,提出建议,争取制定好相关政策措施,更好地发挥桥梁作用。 作者简介:齐亚彬(1961-),男,河北省定州市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国土资源经济研究工作。 Resource Econom y 资源经济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N at ural Res ource E c onomics of China 2005Π05  7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中国主体功能区的问题与走向 刘栋 (41406057,法学)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以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主要甚至唯一目标导致了当今中国的资源环境出现了极大的浪费和破坏。面对经济高速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的冲突,国家提出了主体功能区划这一全新的协调经济与环境的方案,但是主体功能区划却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划,资源环境,经济,问题,解决方案 一、中国主体功能区出现的背景 改革开放后,我国将加速经济增长作为重要的发展内容。在国民经济整体实力增长的同时,却出现了一个重要问题:各地都将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甚至唯一目标,致力于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由于中国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的地域差异很大,对于不适于大规模进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地区,加速经济增长就意味着要付出昂贵的资源环境代价,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也将受到极大威胁。樊杰、洪辉(2012)认为主体功能区的宗旨就是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确定不同区域的发展功能,包括引领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优化开发区,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点开发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限制开发区,以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为主的禁止开发区。 二、中国主体功能区的现状 张玉娴、黄剑(2009)认为主体功能区最早由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前司长杨伟民提出。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2006年10月11号,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在2007 年年底前编制完成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规划草案。由此,主体功能区筹划工作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主体功能区划和建设将成为我国国土区划和国土开发整治的主要形式。目前四川省、浙江省、江苏省等省级单位都积极响应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办公厅的号召,开始了省级层面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现今,四川省、浙江省、江苏省等已经完成了各省的主题功能区的规划。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介绍及发展

摘要正确判断人类旅游经济行为是否与旅游资源、环境条件相匹配,是实 现持续发展旅游的前提。本文作者提出了初步判断旅游经济与环境是否协调、是否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指标――旅游环境承载力,给出了它的定义、特征、组成体系及技术实现途径。 关键词旅游环境承载力持续发展旅游空间心理承载量 随着世界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崛起,使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 闲暇时间和经济收入的增加,又使更多的人加入到旅游队伍中来。目前旅游在各国已形成一种时尚,旅游业也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产业和雇工最多的产业类型。然而旅游业的规模发展历史毕竟太短暂,它对人类经济和思维方式等的冲击太迅猛,致使人们无暇去思考旅游业应该怎样发展;旅游科学研究不够深入,它对旅游业的指导作用还远没有得到发挥;因此各地旅游区出现了因游客严重超载而导致的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如人口密度过大、交通拥挤、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退化;或因游客严重不足而导致的旅游资源闲置和资金占用……这一切促使人们去思考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之路。 人类已进入“绿色文明”时代,“生态旅游”已深入人心,倡导旅游的持续 发展已成为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主题;然而怎样才算是旅游的持续发展?怎样才算是旅游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其判据是什么?作者经过几年来的研究探索并在充分征求专家意见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又可简称为旅游承载力)理论,认为它是衡量旅游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1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内涵 1.1旅游环境的外延界定 我们所谈的旅游环境,不是指单纯的自然环境,而是一个包含了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在内的复合环境系统,称之为旅游环境系统。该系统是围绕环境主体的旅游者而建立起来的、具有多种组合并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与主体产生相互联系的复杂系统,当地居民因生产、生活活动而形成的社会实体及其氛围(如思想、文化)构成了社会环境,旅游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构成了自然环境(如生物环境、水环境),而与经济产出有关的要素体系则构成了经济环境( 如市场)。有四维空间表现如下: 1.2旅游者与旅游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特点 旅游者作用(指对环境系统的作用)和环境系统的反馈作用(以下简称反馈 作用)之间形成以下特征: 1.2.1共轭性。旅游者作用与反馈作用相互依存,互为因果,构成一 个共轭体。1.2.2正相关性。旅游者作用越强烈,反馈作用越显著; 旅游者作用是正效应(保护生态环境、尊重当地民俗)时,反馈作用也是正效应(有利于旅游者活动),反之则受到报复(负效应)。 1.2.3时空差异性。从时间上讲,反馈作用一般滞后于旅游者作用, 但一旦旅游环境承载力达到饱和状态,这种作用往往同步发生。从空间上看,反馈作用不仅发生在旅游者对环境的作用点上,而有可能引起区域性危害。 1.3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科学表述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方案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方案

一、工作背景 (一)基本概念 据《江苏省市级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要点(试行)》,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能够科学预期的时期内,区域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要素所能够持续支撑该区域2020年、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及远景规划所确定的居民生活水平的最大人口规模,以及可持续增长的最大经济规模,由此可能允许的最低的耕地保有规模、最适的生态用地规模和最大的建设用地规模。具有资源环境承载的基础性、承载容量有限性、承载空间可调控性、动态变化性、区域关联性特点。 (二)评价目的与原则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水平”的关键表征指标。经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能够深刻揭示影响各设区市资源环境承载的短板与影响要素,科学反映各设区市资源环境综合承载水平,明确区域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承载潜力和方向,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确定、指标规模调整、空间布局和结构优化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支撑。主要原则有客观真实、限制性、可操作性、可应用性、“红线”原则。

二、评价内容 (一)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其一,全面查清资源环境现状。对影响承载力的资源环境要素(土地资源、水资源、地质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等)、社会经济发展作全面调查,查清资源与环境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阶段和功能定位。其二,分析资源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利用历史数据分析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演变过程,分析资源禀赋对土地利用方式、结构和程度的影响。 (二)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或约束因素识别 从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资源要素或环境容量保障能力、粮食或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范等方面,识别国土保护与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区域土地利用的资源环境影响或约束因素。重点关注采煤塌陷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三)资源环境关键因素情景分析 经济社会发展设置“保持现有速度”、“基础情景”、“快速增长”三种情形,资源环境基础条件设置“改进”、“基础情景”、“减弱”三种情形。其中,基础情景依据各个因素相关部门的规定和规划确定,如:市、县、区政府考核目标中确定了经

生态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论文标题:生态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论文作者高鹭/张宏业 论文关键词,论文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论文单位济南,点击次数37,论文页数19~26页2007年2007月论文网 承载力最初被引进区域系统是在生态学中的应用,其含义是在某种环境条件下,某种生物个体可存活的最大数量的潜力[1],在实践中的最初应用领域是畜牧业。随着人地矛盾不断加剧,承载力概念发展并应用到自然——社会系统中,提出了土地资源承载力概念,即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生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20年代70年代以后,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人口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也应运而生。1986年,Catton定义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后来国外很多学者把它引申为生态承载力并定义为“在一定区域内,在不损害该区域环境的情况下,所能承载的人类最大负荷量”。20世纪90年代初,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和Wackernagel提出“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的概念,使承载力的研究从生态系统中的单一要素转向整个生态系统[2,3]。与此同时国外对于生态承载力的研究,也逐渐从静态转向动态,从定性转为定量,从单一要素转向多要素乃至整个生态系统,对于生态承载力的概念也日趋完善。我国在总结吸收国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承载力进行了研究。任美锷先生是我国最早注意到承载力研究重要性的学者。在40年代末任美锷先生通过对四川省农作物生产力分布的地理研究,首先计算了以农业生产力为基础的土地承载力。1986年中科院综考会等多家科研单位联合开展的“中国土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是我国迄今为止进行得最全面的土地承载力方面的研究[4]。随着研究的深入,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承载力研究大多不再局限于某一种资源,而是更强调综合性,如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地理环境人口承载潜力、生存空间的人口承载力、区域承载力等。近年来,关于生态承载力的量化方法的研究日益兴旺,提出了一系列观点,主要研究者为王家骥和高吉喜[5,6],主要成果为黑河流域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承载力概念的演化与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深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资源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承载力概念和相应的承载力理论。 1 概念与内涵 在环境污染蔓延全球、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科学家相继提出了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生态承载力等概念。资源承载力是基础、环境承载力是关键、核心,生态承载力是综合[7]。 1. 1 资源承载力 资源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资源承载力是一个相对客观的量。目前有关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领域,其中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历史较长,取得的成果也较多。同时由于不同的侧重点和对象,出现了水资源承载力、森林资源承载力等的多种承载力[8]。①土地资源承载力。土地承载力是近20年来资源、人口、生态环境等许多领域的热点问题[9]。它是继60~70年代能源危机、粮食短缺以及人口爆炸等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之后,所开展的一项务实的研究工作。中国科学院综考会为土地资源承载力所下的定义是“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生活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10]。②水资源承载力。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许多专家、学者或课题研究组织对水资源承载力概念予以定义。一般认为:水资源承载力是在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维护生态良性发展为条件,以可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据,在水资源得到适度开发并经优化配置的前提下,区域(或流域)水资源系统对当地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支持能力[11]。也有的将其定义为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水平和社会生产条件下,水资源可最大供给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

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分析

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分析 万艳芳 201302411101 【摘要】旅游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是旅游地管理者必须解决的问题。旅游环境承载力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效工具之一。如此一来,正确判断人类旅游经济行为是否与旅游资源、环境条件相匹配,是实现持续发展旅游的前提。本文主要探讨旅游游环境承载力的进程、科学内涵、特征、功能、组成体系及成就与不足,并预测了今后该领域研究的趋势。 【关键词】旅游;环境承载力;承载指数;持续发展 注:文章主题的确定来自于今年国庆节三峡大坝旅游区免费新规的出台,带动了游客“井喷,以及去年黄金周因人气太旺而发生游客滞留事件的九寨沟景区,使我不能忽视旅游环境超载状态带来的负面影响,再加上自己对环境承载力知识的浓厚兴趣,更加坚定我了解旅游承载力的决心。首先进入中国知网,选择文献全文,输入“国内环境承载力研究综述”,进而出现大量关于旅游承载力的文献,然后挑选需要的材料即可。 引言 随着国内旅游业市场的发展,各种对旅游目的地过度开发而产生的消极效应也开始出现: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旅游景区的粗放式经营,旅游设施的无序建设,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等等,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环境承载力是衡量旅游环境与旅游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依据,通过研究旅游环境承载力,能分析评价区域旅游开发潜力并掌握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关键性限制因素,并能为区域旅游部门制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本文将综述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国内主要研究进展,分析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 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一)国内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国内学者对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的最早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赵红红(1983)在《城市规划》中,对“苏州旅游环境容量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刘振礼和金健(1985)的“特定区域旅游规模”

第五章 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分析

第五章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分析 5.1土地资源承载力 根据本次郭坑园区总体规划可知,开发区规划总用地面积为272.11 hm2,其中规划总建设用地面积为197.07 hm2,新增建设用地152.67 hm2。郭坑园区的规划建设需要漳州市龙文区提供相应面积的建设用地作为保障。 本次郭坑园区规划的土地利用类型情况见表5.1-1及图5.1-1。 表5.1-1 郭坑园区规划用地情况表 图5.1-1 郭坑园区规划用地类型构成图

本次规划实施后郭坑园区规划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将发生明显的改变,规划范围内现状的园地、耕地、林地等农林业生产用地将逐步被建设用地所取代,工业用地将大规模的引入郭坑。规划实施后郭坑园区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见下图及下表。 表5.1-2 规划实施前后郭坑园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表 图5.1-2 郭坑园区规划实施前后土地利用变化图 根据《漳州市龙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确定的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2010~2020年,龙文区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不超过1151 hm2,其中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规模不超过1289hm2,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不超过528 hm2,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义务量不少于73 hm2。 表5.1-1 龙文区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

从郭坑园区开发建设所需的土地资源量和《漳州市龙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给出的区域土地供给量之间的关系来看,到2020(规划中期),开发区建设用地面积将达到152.52 hm2,约占龙文区建设用地总量的3.25%,占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总量的3.65%;规划中期(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总面积为108.12 hm2,占龙文区新增建设用地总量的5.41%。郭坑园区建设所需的新增建设用地主要靠占用规划范围内现状的园地、耕地、林地等农林业生产用地来满足供给需要,根据开发区总体规划,到2020年,开发区内新增建设用地占用的农用地规模为龙文区所给调控指标的5.44%,所占比例较小,并且被占用的耕地中不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 因此,环评认为本次郭坑园区到规划中期(2020年),即《漳州市龙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规划年限时,龙文区的土地资源存量可以承载郭坑园区的规划建设,规划是实施不会影响《漳州市龙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中确定的耕地、园地和基本农田面积等保有量指标的实现。但是,郭坑园区在建设过程中应该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对占用有条件建设区的,应按规定进行报批和调整,杜绝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在龙文区下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和调整的过程中,在龙文区土地资源可以承载的前提下,也应适当考虑郭坑园区园区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以满足工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 5.2水资源承载力 水资源承载力是指区域水资源能够承载的社会经济活动的极限值。随着时间和空间转换,水资源承载力与自然资源条件以及资源开发配置紧密相关,反映了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资源禀赋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互动。 依据供水量分析和需水量预测结果,分析可利用水资源量与水资源需求总量的关系,评价水资源供给的安全性及用水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水资源配置、节约用水等方面的建议。

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摘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综合衡量区域人口、资源、环境是否协调、经济发展是否可持续的重要方式。通过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判模型评估电白区生态环境承载的基本状况,对制约电白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015年电白区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及效率三个准则层承载力值分别为0.3,0.32,0.84,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承载力与效率承载力间存在较大差距。考虑到全区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有序发展,建议必须加强对当地自然资源尤其是森林、耕地等的保护,优化建设用地空间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水平。 1前言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资源结构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区域环境功能仍具有维持其稳态效应能力的条件下,区域资源环境系统所能承受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对资源开发强度与环境承载力之间是否协调进行判断的一个重要标志。它综合衡量人口、资源、环境是否协调、经济发展是否可持续,具有系统性、开放性、动态性和综合性等特点。

通过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判模型评估电白区生 态环境承载的基本状况,对制约电白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的目的是为建设用地供给的空间配置和社会生产力的布局提供科学依据。2研究区概况 电白区位于广东省西南部,茂名市东南部,粤西地区的东部,东经110°54′-111°29′、北纬21°22′-21°59′。东部以儒洞河与阳西县为界,东北部与阳春县相邻,西北至北部与高州市接壤,西至西南部与茂南区、茂港区毗连,东南濒临辽阔的南海。电白区海岸线长约220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2014年2月,国务院同意调整茂名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茂港区和电白县,设立茂名市电白区,原茂港区并入电白区成立新的电白区。 3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3.1评价指标体系 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由资源承载力与环境承载力构成,遵循综合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区域性等原则,根据区域资源状况、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等方面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密切相关因素,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效率五个方面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资源环境合并为资源环境子系统,将社会、经济合并为社会经济子系统,效率单独为一个子系统。本次评价通过专家咨询并借鉴国际国

龙门石窟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龙门石窟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龙门石窟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区,它的环境承载力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试从不同的角度对龙门石窟的环境承载力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并对龙门石窟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了定量分析,最终得到一些可供参考的结论,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标签:龙门石窟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定量分析 1 概述 龙门石窟景区位于千年帝都洛阳市南郊,总面积10.42平方公里。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通过研究分析可持续发展旅游的理论,结合旅游实践,可知:龙门石窟旅游景区作为生态敏感区,根据旅游环境的承载力,对旅游人数进行限制,实施小规模旅游,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一方面可以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另一方面通过发展旅游业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使景区人民早日实现脱贫,达到致富的目的。但是,生态旅游对于龙门石窟这样的AAAAA级景区来说,在实践中受到大众旅游的挑战。2007年5月3日,龙门石窟接待游客3.8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2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1%和17.6%。 [1]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目标容量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加入个人的观点和看法,结合大众的旅游特点,从不同的视角通过定量分析,对龙门石窟旅游环境的承载力问题进行探讨,对一定范围内的旅游地环境承载力应用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2 国内外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及评价 旅游容量是指旅游环境所能承载的能力[2]。关于承载力的论述最早出现在生态学的研究领域,是指在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某一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存在某种个体的最大数量[3]。后来这一概念经变异和衍生,逐渐应用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阀值[3]。通过对上述概念进行演变和派生,逐渐出现一个具体的概念——旅游环境承载力。崔风军[4]认为旅游环境承载力是,在某一旅游地环境(指旅游环境系统)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等当代人以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环境美学价值的损减、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污染、舒适度减弱等过程)的前提下,旅游景区或旅游景点在一定时期内所能承受的旅游者的数量。通过对比国内外旅游环境的承载力,并进行相应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国内外通过两条不同的技术路线对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国外是以游憩体验管理概念为出发点对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其研究的侧重点是控制环境影响,当非直接(管理游客)繁荣方法行不通的情况下,才对游客的数量进行控制。我国关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方面,尤其是在旅游规划和管理实践中,其侧重点主要是以控制游客人数为目标,游客人数在应用旅游环境容量化模型的过程中也是最终的指标。从总体上来看,关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和管理水平,我国与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环境承载力实证分析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环境承载力实证分析 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文章以学者崔凤军的理论观点为支撑,以广西巴马县核心景区为例进行测算分析,巴马县核心景区的资源空间承载力和居民心理承载力仍有一定承载空间,而水环境承载力、经济环境承载力严重超载并成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加快基础设置建设、控制盘阳河景区候鸟人数量等对策建议,以促进巴马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标签:可持续发展旅游环境承载力巴马县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游客人数迅猛增加,给旅游地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及文化环境都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导致了各种消极效应:物价飞速上涨、景区过度开发、旅游设施建设病态膨胀、环境质量明显恶化等。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威胁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环境承载力是衡量旅游环境与旅游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指标。对于旅游景区管理而言,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有利于指导旅游区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实现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以广西巴马县核心景区为例测算和分析当地旅游环境承载力,以此为当地的旅游发展规划及景区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量化方法,以促进巴马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内涵及构成体系 一个地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强度有限,一个旅游景区的开发程度及所能承受的游客人数也是有限的,过多的游人、过多的旅游活动势必会破坏生态,引发环境、经济和社会的矛盾与冲突,从而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旅游环境客观上存在一个容量的极限值,也就是学者们所说的旅游环境容量。1995年我国学者崔凤军等人提出旅游环境承载力,用以代替旅游环境容量。关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内涵,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说法,其概念体系和测量方法也没有统一的模型。本文主要是采用崔凤军定义观点及模型来分析测算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旅游地环境(指旅游环境系统)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包括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及未来人有害变化(包括环境美学价值的损减,生态系统破坏,环境污染,适宜度减弱等过程)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由旅游地(或景点、景区)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1]这个定义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旅游环境承载力实质上是某一时期、某一环境的旅游活动阈值,所以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相关数据是可调节变化的。二是旅游环境承载力是一个综合的有机体系,包括生态环境承载力、资源空间承载力、心理承载力和经济承载力四个部分。 二、巴马旅游环境承载力实证分析 1.区域背景 巴马地处广西西北部,地处东经106°51′—107°32′,北纬23°49′—24°23′,

浙江省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安吉A级景区为例

浙江省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安吉A级景区为例

————————————————————————————————作者:————————————————————————————————日期:

浙江省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安吉A级景区为例- 旅游管理 浙江省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安吉A级景区为例 张丽娜 生态旅游作为一项强调教育、保护环境、保障社区居民参与等特征的旅游活动,在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并已然成为今后旅游发展的方向之一。在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很多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和建设过于盲目,运营规模超出了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承载力。因此,探讨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对引导生态旅游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前言 自美国学者赫兹(Hetzer)1965年第一次提出生态旅游概念后,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生态旅游下定义,丰富和深化了生态旅游的内涵。经过近50年的发展,生态旅游内涵日益丰富,即生态旅游是在原始自然区域保护相对完整、区域文化相对和谐的基础上强调对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强调社区居民参与度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形式。 学界对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目前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笔者在本文将采用孙道玮先生的观点:“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旅游地域单元(如旅游区、游览区、旅游点等)开展的生态旅游活动包括(游览、休闲、认知、探索等),在满足游客游览要求的同时对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影响最低,保护并改善旅游区生态环境质量并使当地社区居民从旅游业中充分获得收益时旅游区所能容纳的游客数量。” 浙江省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地理交通位置便利,境内生态资源丰富,生态环

第五章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分析

第五章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分析 5.1 土地资源 5.1.1 规划土地资源需求量 永平石材加工集中区规划总用地为67.171公顷,其中工业用地面积为40.2798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60%。规划实施后永平石材加工集中区规划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情况将发生明显的改变,具体变化情况见表5.1-1。 从规划后的土地使用情况来看,规划实施后,永平石材加工集中区用地范围内工业建设用地面积将新增加33.2782hm2。评价区范围内的农用地的面积将大幅度减少,其中农用地(包括基本农田)将完全消失。目前规划范围内的炉铺村上铺、下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规划实施后,加工区范围内的农用地将不再存在,将给这些居民的农业生产和村民生活带来土地资源损失,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变得突出,多余

的劳动力将不得不依托加工集中区的建设,转职成为进厂务工人员,以寻求新的经济收入来源。 5.1.2 区域土地资源供给量 本规划区在浦城县土地利用现状图位置见图5.1-1和图5.1-2。根据《浦城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30)》,浦城县2006~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计划见表5.1-2。 5.1.3 土地资源承载力影响分析 (1)规划实施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压力分析 永平石材加工集中区规划总用地为67.171公顷,其中工业用地面积为40.2798hm2,现状工业用地面积为7.0016hm2,规划期内需新增工业建设用地面积33.2782hm2。规划实施后,还导致农用地减少54.4097hm2、林木地减少0.471hm2。 根据浦城县2006~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计划,永平石材加工集中区规划实施所需的土地资源量中,农用地调整量在浦城县土地利用调整量范围内。但是,本次评价是

武汉天兴洲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胡晓婉

2012年第12期(总第410期) 上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Lasc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强调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是一种主张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旅游业发展形式。近年来,生态旅游迅速成为世界各国旅游者的一种时尚和旅游业的一个热点,并且在国内也蓬勃兴起。 武汉市创新性地提出城市“两轴两环、六楔多廊”的生态框架体系,天兴洲位于该生态框架体系中长江生态轴与三环线生态绿环、武湖生态绿楔交汇处,属于城市重要的生态节点。2011年7月,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审查通过武汉市天兴洲(主城区A2001编制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根据该规划,天兴洲将发展建设为以生态旅游为主题的生态博览园、生态创意园、体育运动园三大休闲园区。本研究将以生态旅游这一发展方向为基础,探讨天兴洲的生态承载力及生态容量,并核算在改容量下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最终得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为天兴洲后续的生态旅游发展规模提供依据。 1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与计算方法 1.1理论概述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的提出经历了三个阶段:旅游容量、 旅游环境容量→旅游环境承载力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对于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许多学者都提出过自己的看法,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孙道玮[1]、李丰生[2]、董巍[3]、曲小溪[4]等。孙道玮认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旅游地域单元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包括游览、休闲、认知、探索等),在满足游客游览要求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最低,甚至保护、改善旅游区生态环境质量并使当地居民从旅游业中充分受益时旅游区所能容纳的游客数量”;李丰生将其描述为“在一定自然地域,以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一是能够给当地带来益处;二是当地的生态和人口得到持续发展为条件,开展有责任的旅行行为时,这一自然地域所能容纳的旅游人数”。众多学者对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都有各自的定义,但其基本内容是相同的,笔者将其归纳为特定地理区域与生活其中的有机体数量间的函数,即以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在满足游客游览要求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最低,这一地域所能容纳游客的最大数量。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分析关注区域旅游业的生态支撑能力[5],即维持城市人群进行生态旅游活动所需要的生态用地、可用水资源量,其着眼点在于宏观土地、水等生态资源[6]。本研究中主要针对土地资源、水资源两个方向计算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 1.2计算方法 1.2.1生态用地环境承载力 生态用地主要是各类天然和人工植被,以及各类水体和湿地,是城市内部和城市外围整体生态环境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和最重要的生态实体,起着城市居民生活、生产支撑系统的作用,它们不断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从而影响和改造区域生态环 境,在区域尺度上有极为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7]。据有关研究,土地生态功能多达15种以上,其中碳氧平衡法研究的对象较为稳定,也普遍运用于各种生态用地[8]。 植物生态系统是固碳重要的“汇”,也是释氧唯一的“源”,区域生态用地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大气交换CO2和O2,从而对维持大气中CO2和O2的动态平衡发挥关键作用[9]。从释碳耗氧角度而言,在人类活动中的化石燃料燃烧、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生物生化作用和人类自身的呼吸作用均会释放CO2,消耗O2。根据碳氧平衡和生物量法测算固碳释氧能力,分别有: DC=CE+CC+CP,DO=OE+OC+OPMC=DC×1000/(365×n)MO=DO×1000/(365×m)NC=SC×1000/(365×n)NO=SO×1000/(365×m) 式中CE、OE—化石燃料燃烧一年释碳、耗氧量(吨/年);CC、OC—生物生化作用一年释碳、耗氧量(吨/年);CP、OP—人类自身呼吸一年释碳、耗氧量(吨/年);MC—释碳量等效森林面积(公顷);MO—耗氧量等效森林面积(公顷);m—单位等效森林面积释氧系数,取值50千克/(公顷·天);n—单位等效森林面积固碳系数,取值68千克/(公顷·天);SC—生态用地一年固碳量(吨/年);SO—生态用地一年释氧量(吨/年);NC—生态固碳量等效森林面积(公顷);NO—生态释氧量等效森林面积(公顷)。 当碳氧平衡时,N/M=Q0,其中,Q0—大气碳氧平衡贡献率,固定值为60%。 由此可得:CP=SC/Q0-CE-CCOP=SO/Q0-OE-OC 1.2.2水环境承载力 水环境容量是指在不影响水正常用途的情况下,水体所能 武汉天兴洲生态旅游 环境承载力研究 ●胡晓婉赖梅东褚艳玲 IndustrialEconomy【产业经济】 25

环境承载力及其在环境规划中的探究应用

探究城市环境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 导读:城市环境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城市群的环境承载力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地区区域环境承载力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国内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生态建设与环境承载力研究。 中国学术期刊文辑(2013)

目录 一、理论篇 环境承载力及其在环境规划中的初步应用 1 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在湄洲湾污染控制规划中的应用 5 环境承载力理论在北京市和房山区的应用 9 环境承载力理论在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实证研究 12 环境承载力量化模型研究 14 环境承载力论初探 27 环境承载力评价的符号函数极值法研究 32 环境承载力评价及预测模型研究 35 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研究 38 环境承载力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能力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48 环境承载力约束条件下城市最大乘用车保有量预测 54 黄家湖绿色公园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66 基于AHP和向量模法的宜昌市水环境承载力研究 68 二、发展篇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74 基于GIS的昆明城市发展地质环境承载力分析 77 基于GIS技术的成都市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快速评价 84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旅游地环境承载力合理阈值量测研究 89 基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旅游开发规划优化设计研究 100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104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沁河流域系统优化调控 107 基于投影评价方法的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117 基于突变理论的工业园区环境承载力动态评价方法 123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渤海滨海城市产业结构综合评价 133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规划结构优化方法探讨 137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区域产业适宜规模初探 142 经济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实证分析以成都市为例 145 喀纳斯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146 开发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初探 151

旅游经济学——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研究

旅游经济发展中的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浅析 【文章摘要】发展旅游业,必然会对旅游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近些年的旅游业发展实践表明,曾被誉为“无烟工业”的旅游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不容忽视。旅游高峰期交通拥挤、景点人满为患、景区环境污染严重、旅游体验质量下降等问题日益凸显。因此,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关的研究也呈现升温趋势。本文就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一般概念与构成体系、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阐述,以期形成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正确认识。 【关键词】旅游经济旅游环境承载力可持续发展生态足迹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形成和旅游业的发展,各种对旅游目的地过度开发而产生的消极效应也开始出现: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旅游景区的粗放式经营,旅游设施的无序建设,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等等。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旅游市场的合理运行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日益受到重视。它是衡量旅游环境与旅游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依据。通过研究旅游环境承载力,能分析评价区域旅游开发潜力并掌握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关键性限制因素,并能为区域旅游部门制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 近些年来,国内学者分别用“旅游承载力”、“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容量”等来表述“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意思。本文采用的是“旅游环境承载力”这一表达方式。 一、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可持续发展这一全球性话语而深入人心的。1990 年,在加拿大举行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上,业界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定义:在维护文化完整、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 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它能为今天的主人和客人们提供生计,又可保护和增进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的机会。在国内外众多的关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中,对旅游业实践中所遇到的旅游地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环境承载力(Carrying Capacity of Environment)的概念是从生态学中发展起来的。旅游环境承载力(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 of Environ- ment)的概念则是由Lapage 在1963年首次提出的。真正深入地研究是到1977 年, 由Lawson 等人写了《旅游和休闲的发展:旅游资源评价手册》,其中专门探讨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问题。 1997年,世界旅游组织将旅游环境承载力定义为: 在不会引起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发生恶化以及旅游质量的出现不可接受下降

旅游承载力

一.概念 旅游承载力也称景区旅游容量,它是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旅游资源的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能力,即满足游人最低游览要求,包括心理感应气氛以及达到保护资源的环境标准,是旅游资源的物质和空间规模所能容纳的游客活动量。景区承载力强调了土地利用强度、旅游经济收益、游客密度等因素对旅游地承载力的影响。 二.分类 旅游承载力由社会心理的承受能力,经济承载能力和技术承载能力构成。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即当地居民和旅游者对旅游区的认识和兴趣等,包括目的地居民心理承受能力和旅游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两个方面。经济承载能力,即旅游区的接受能力超负荷时是否愿意和能够增加基础设施的认识水平和实施能力;具体反映在旅游目的地愿意而且能够为发展旅游业的投资大小,这些投资可涉及到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一切直接和间接设施。技术承载能力,指因为旅游业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都需要有先进的技术来实现,它包括物质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 三.旅游承载力衡量指标(常见) 游客接待:例如特定旅游地域的高峰期接待量、小时接待量、日接待量周接待量、月接待量、年接待量:等等。接待量的单位有的是人数,有的是人天数或康夜次,等等。 游客密度:旅游目的地或各类旅游活动场所的单位面积容纳人数,例如,游客量/单位面积海滩、游客量/单位面积的景点接待空间,等等。 主客比例:例如,游客量/当地人口.当地公共设施的游客使用量/居民使用量,等等。 三.旅游承载力与旅游效益 1 物质承载力与经济效益 如表1所示 以公式表示

其中M 为游人可涉足面积(单位:平方米);为最佳游人密度,为极限游人密度(单位:人/lOOm2);T为旅游点开放时间(单位:小时/天);t为旅游者在旅游点的平均停留时间(单位:小时);x 为旅游点最佳日游人量(单位:人/天);y 为旅游点极限日游人量(单位:人/天)。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效益随着接待旅游者人数的增加而提高,其数学表 达式如下:旅游经济效益=旅游者人数(N)×人均旅游花费(E)且:旅游人数(N)正比于旅游目的地物质承载力,因此有:旅游经济效益与旅游目的地承载力 成正比。这种正比关系可以通过图2反映: 2 环境承载力与环境效益 随着旅游者的大量涌人某个旅游目的地,会毁坏该地旅游业赖以发展的资源,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环境效益是指旅游者人数多少对旅游目的地环境的影响。旅游人数增大时, 对环境的负影响也随之逐渐增大,因而环境效益随着N的增大而逐渐 减小。当N 的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时,旅游环境严重衰退,急剧下降。见图2。 3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与社会效益 目前对旅游者心理承受能力测定的主要方法是摄像与问卷结合的方法,人们选择特定时间,从空中拍摄像片,发现实际的稠密度和分布情况,同时利用问卷征求旅游者意见,通过比较分析,得出10m2/人的旅游者心理容量。对于旅游的目的地居民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衡量,也只能在综合各种因素的基础上进行主观的推测。社会效益是指旅游者数量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宗教、道德、治安等诸方面综合影响。旅游不可避免带人异地不良社会风气,造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