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综述

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综述
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综述

Vol.19No.3May,2007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YUNNANGEOGRAPHICENVIRONMENTRESEARCH

第19卷第3期2007年5月

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综述

张继辉,刘玲

(华东师范大学

地理系,上海

200062)

摘要:旅游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是旅游地管理者必须解决的问题。旅游环境承载力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效工具之一。在查阅大量文献基础上,得到以下结论:⑴国外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经历了科学理论和管理工具两个阶段,在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⑵国内学者对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重点在理论研究,有学者研究领域涉及管理工具。尽管取得了很大成就,与国外研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最后提出今后一段时间内国内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承载力;旅游环境承载力;使用水平和影响;可接受改变的极限;游客体验和资源保护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852(2007)03-0134-06

近年旅游需求不断扩大,旅游业快速发展,推动了旅游地经济发展,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旅游业发展以环境为基础,具有低投入、高收益的特点,使旅游业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这种片面认识导致不少地区的政府和企业盲目发展旅游,不但没有得到预期经济效益,反而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随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各领域学者关注的焦点。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能够有效缓解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作为旅游研究重要内容的旅游环境承载力对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概念发展

承载力概念来源于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受

众多因素影响,地球容纳的人口有一个最大值,马尔萨斯称之为地球承载力[1]。随后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引入了承载力概念,在野生动植物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这里,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

定范围内能够生产的有机体数量。承载力这个词的概念由比利时生物学家P.E.弗胡斯特(P.E.For-

est)在1838年提出,应用于人口研究、环境保护、

土地利用、移民等领域[2]。

承载力用于旅游研究有几十年的历史。旅游环境承载力(或旅游环境容量、国外称为旅游承载力)是由拉佩芝(Lapage)在1963年提出,但没有深入研究。直到1971年,利姆(Lime)和斯坦奇

(Stankey)对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提出进一步的讨

论,关注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人才越来越多,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领域也越来越广[3]。

2国外研究进展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发展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

阶段旅游环境承载力作为一种科学理论,注重从理论的角度研究。第二个阶段旅游环境承载力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应用在旅游地实际管理中。

2.1科学理论阶段

作为一种科学理论,旅游环境承载力用于计算

旅游地容纳的最大游客数量。内容主要是旅游环境

收稿日期:2006-09-14;修订日期:2006-12-15.作者简介:张继辉(1981-),男,

河北省任丘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水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张继辉等: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综述

承载力的概念、影响因素、使用水平(即游客数量)和影响(环境影响)关系、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2.1.1使用水平和影响的关系

在美国,对于游客数量和游客对环境影响的研

究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公园和保护区管理中。到了20世纪50年代,由于游客量大增,拥挤现象严重,迫切需要对拥挤现象进行管理。使用水平和影响成为承载力研究内容之一[4]。到20世纪60、70年代,使用水平与影响的关系可归纳为以下3种(图1):

对使用水平和影响之间关系的认识是不断变化的。1960s,美国林业局一些研究项目表明,使用水平和影响之间应该是线性相关(即图1B)。此前,学者们认为使用水平和影响之间的关系是图1C。到1970s,随着研究深入,考虑到生物物理和社会承载力,学者们认为使用水平和影响的关系应该如图

1A。

2.1.2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和计算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概念有以下几种:(1)Mathieson和Wall[5]从旅游

业对旅游目的地环境影响和游客体验出发把旅游环境承载力定义为:在游客体验和旅游目的地的环境没有出现不可接受的变化之前,旅游地能够接纳的最大游客数。(2)O’Reilly[6]从两个不同方面分别阐

述了旅游环境承载力,其一为:在旅游地的居民没

有感受到旅游对他们产生的负面影响之前,旅游目的地接受旅游的能力。其二:从循环理论出发,在旅游地对游客的吸引力降低,游客没有选择替代旅游地之前的游客水平。(3)Buckley[7]认为旅游环境承载力主要是一个生态学的概念,给出的生态学定义为: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系统在产生不可察觉的,至少是能够恢复的生态变化之前的旅游数量。(4)WTO/

UNEP[8]给出的定义为:在满足游客高水平体验以及

没有对旅游地资源产生影响的情况下,旅游地游客水平。几种概念都认为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旅游地在发生某种改变前的游客水平,主要集中在最大游客数量的计算上。只是对于具体是什么样的改变和游客水平的认识上有不同见解。

旅游环境承载力由不同内容构成,旅游地资源特性、发展目标、管理手段等因素都影响着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内容和大小。一般旅游环境承载力大小确定的方法为单因子法,取决于各部分中最关键的承载力(有学者认为:即旅游地的瓶颈因素)。旅游环境承载力主要内容包括:物质承载力(自然环境和设施能够容纳的最大游客数)、心理承载力(在没有选择新的游览地之前,游客心里上所能容纳的最低的游览体验)、社会承载力(居民能够接受的游客的行为和人数的最大值)和经济承载力(在当地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能够容纳的最大的旅游行为)[6]。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计算主要是通过获得不同旅游地和不同季节的个人标准空间(或称个人使

用量),从而计算出旅游地能够承载的最大游客数。如Alexis

Saveriads[9]通过对塞浦路斯共和国居民的

调查,得出可接受的游客与当地居民人数的比例

是:6.18∶1,计算出本区域一天中社会承载力是21

914人。

需要注意的是旅游地本身情况不同,旅游环境承载力内容也不同。另外随着季节和旅游地发展程度变化,旅游环境承载力大小和内容也在变化。此外,旅游地管理水平及管理措施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旅游环境承载力。

2.1.3理论的不足

作为科学理论,旅游环境承载力对于旅游地旅

游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明显不足。

首先:对一种理论来讲,旅游环境最大的不足在于:缺乏一个明确的概念。现有概念中,有些比较模糊,如:在Mathieson

和Wall[5]的定义中,对

图1

使用水平与影响之间关系

Fig.1Therelationbetweenuselevelandimpact

注:曲线A表示:随着使用水平的增加,影响速度快速增长,随后

影响速度降低;曲线B表示使用水平和影响是线性相关的关系;曲线C表示当使用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影响快速增长.

影响

使用水平

135

于“不可接受的变化”界定很模糊,缺乏操作性,最终导致没有明确指标来衡量这种“不可接受的变化”。有些则太过详细,如:WTO/UNEP[8]给出概念中的“没有对旅游地资源产生影响”,众所周知,任何活动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样的定义使旅游地不能开展任何活动,失去了旅游地的意义。概念的不统一和模糊性严重制约了旅游环境承载力发展。

其次:使用水平和影响之间关系并不像图1描述的那么简单。许多因素都影响着使用水平和影响的关系,如:游客行为、旅游地资源特征特点、管理措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不能预测的。

最后:旅游环境承载力被认为是一个科学、客观的概念。然而,它每一个标准都存在着无法避免的主观性。对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重点一直局限在使用水平与影响关系上、游客数量计算上,忽略了它作为管理目标的作用[10]。Papageorgiou,K.等甚至认为旅游环境承载力作为一种理论是不完善的、应用是不切实际的、科学的计算是不可能的[11]。2.2管理工具

随着对旅游环境承载力作为科学理论不满的加深,旅游环境承载力作为管理工具得到旅游地管理者和学者们的重视。主要管理工具有游憩机会谱系(ROS,RecreationOpportunitySpectrum),游客影响管理(VIM,VisitorImpactManagement),可接受改变的极限(LAC,TheLimitsofAcceptableChange),游客体验和资源保护(VERP,VisorExperience&ResourceProtection),游客活动管理程序(VAMP,ManagementProcessforVisitorActivities)。不同的管理工具虽然在机构设置、政策、程序上千差万别,但却有一些基本要素是共通的:它们都描述了一种自然资源和游客体验的“令人向往的未来状态”,都建立了反映旅游体验质量和资源条件的“指标”体系,都确立了最低可接受条件的“标准”,都提出了为保证相应区域的状态满足上述标准如何适时而恰当地采取管理手段的“监测技术”都开发了确保各种指标维持在特定标准内的“管理措施”[12]。其中应用最广的是可接受改变的极限(LAC)和游客体验和资源保护(VERP)。

2.2.1可接受改的极限(LAC,TheLimitsof

AcceptableChange)

为了对旅游活动的影响进行有效管理,1985年,美国林业局Stankey等[13]人提出了可接受改变的极限(LAC)的理论,并首先应用于休憩荒地的管理中。

LAC主要分为9个步骤:(1)确定区域的问题和关注点。(2)限定和描述机会种类。(3)选择资源和社会情况的指标。(4)调查现有资源和社会状况。(5)确定每一种资源和社会指标的标准。(6)根据步骤1所确定问题和关注点和步骤4确定的现有资源和社会状况制定机会种类替选方案。(7)为每种替选方案确定管理计划。(8)评价并选择最佳方案。(9)实施管理计划并对情况变化进行监测。

在休憩荒地地区,LAC是决定何种资源和社会情况是最合适的和可接受情况的有效工具之一。随后LAC被应用到景观河流、历史遗迹和非休憩地的管理中[14]。LAC的理念来源于ROS。在ROS中,管理者从游客需求出发,对旅游地资源能够提供的旅游体验进行了划分,确定本旅游地适宜的旅游活动,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从而解决游客数量与旅游地环境之间的矛盾。

LAC的优势在于:在明确旅游地提供何种旅游体验的基础上,每种机会种类可接受的条件下,形成了一套具有战术意义的规划,通过指标的变化对生态和社会情况进行监测[15],实现旅游地的管理。BumYongAhh等[16]利用LAC理论对美国德克萨斯州一个小镇的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以及能够接受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2.2.2游客体验和资源保护(VERP,VisorExperience&ResourceProtection)

VERP是用来处理资源质量和游客体验水平的新的管理工具,由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的研究人员提出的[17],主要应用于国家公园的管理。

VERP管理过程可以分为9个步骤:(1)组织一个跨学科的项目团队。(2)制定一个公众参与战略。(3)确立公园的目标、重要性、首要的工作主题d确定规划的限制条件。(4)分析公园的资源和现有的游客活动状况。(5)描述游客体验和资源状况的潜在发展空间(潜在发展区域)。(6)为潜在发展区域选定其在公园内的特定区位(管理分区)。(7)为每一个分区选择指标并确定各指标的评价标准;设计一个监测规划。(8)监测资源和社会的各项指标。(9)实施管理行动。

VERP的优势在于:在明确旅游地提供何种旅游体验的基础上,具体方案的制定受项目团队的优势推动,由相关政策和公园目标指导,确保方案的

第19卷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36

可操作性和可行性。CharlesJacobi[18]和MarkW.Brunson[19]等对VREP理论进行了实证研究。2.2.3管理工具的不足

旅游环境承载力作为管理工具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LAC不能应用在任何一个旅游地的管理,它的应用需要符合下列条件:(1)地区内,存在相互冲突的目标。(2)冲突的目标之间,目标是可以妥协的。(3)管理者能够建立层次目标。在目标中,一些目标能够限制其他目标。(4)是否能够找到可测量的、可达的标准[20]。其次LAC的管理体系建立在旅游地存在的问题和关注点上,这些问题和关注点的获得决定了管理过程中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决定LAC的成败。对VERP而言,除现有步骤外,在旅游地管理中需增加一些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方法。

旅游活动中,游客追求一种旅游体验的获得。令人遗憾的是“体验”没有明确的定义,缺乏合理量测“体验”的指标。管理者在对旅游地管理措施和行为的反馈信息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对旅游地实施管理,LAC和VERP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获得实施的结果,进而验证管理的正确与否。

3国内研究进展

改革开放以来,生活水平提高、闲暇时间增多和休闲意识增强使旅游成为日常消费活动。大量游客涌入,旅游地由于本身资源特性、基础设施不完善和管理不当导致环境问题的出现。这些环境问题得到管理者和学者重视。赵红红,刘振礼和金键[21~22]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计算进行了最早的探讨。保继刚[23]和楚义芳[24]等对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了深一步的研究。

中国学者对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3.1计算旅游地最大游客数

胡炳清[25]初步介绍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崔凤军[26]对泰山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详细研究,确立了旅游环境承载力计算的基本方法。他把旅游环境承载力分为:环境生态承纳量和旅游者感知承载量(二者取小为资源空间承载力)、当地居民心理承载量和经济承载量4个方面。崔凤军认为旅游地旅游环境承载力是取4个方面中最小者(最关键承载力)。具体计算方法见参考文献[26]。此后,虽然学者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内容有不同的划分,基本思路和计算方法却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其中在旅游者感知承载量上,郭静等[27]和翁谨[28]分别对南京东郊风景区和上海豫园的游客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得个人标准空间,计算游客心理承载力。问卷调查成为计算旅游环境承载力常用的方法之一。

此外,杨林泉等[29]利用模糊线性规划测度模型对云杉坪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张修峰等[30]从生态学角度,用生态系统的产氧量对上海崇明东滩生态综合示范区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了研究。

3.2景区承载力分级、评价

部分学者根据旅游地不同类型和特点,建立了一套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对旅游环境承载力划分等级、分析现状并提出发展对策。刘玲[31]把旅游环境承载力定义为某一时期,某种状态和条件下,旅游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旅游经济活动的阀值。她把黄山风景区各个分景区旅游承载力有利度分为有利、平衡、不利3个等级,对各景区的有利度进行了排序比较。王剑等[32~33]对中国岩溶地区的承载力进行了研究,把旅游环境承载力分为:弱载、适载、轻度超载和强度超载4个等级。分析了东风湖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现状提出了发展对策。

在旅游业发展初期,旅游环境承载力对于旅游地经济发展和资源的保护,起过积极作用。随着旅游发展的深入,单纯追求旅游数量已经不能满足旅游业健康发展的要求;对于旅游地承载力的分级、评价虽然开始把重点转移到初步管理上,但与真正的管理存在很大差距。杨锐把旅游承载力作为管理工具的作用介绍到国内,并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34]。4小结

对照旅游环境承载力国内外研究进展,国外研究范围除了对旅游地游客数量的量算外,研究重点已经转移到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实际应用上。国内研究重点集中在游客数量的量算上,有学者的研究涉及到管理工具。

作者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重点是:

(1)受到旅游需求与供给不平衡的国情影响,旅游地游客数量量算研究仍然是国内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重点内容。

(2)随着研究深入,旅游环境承载力作为管理工具成为研究的重点。这种管理工具与旅游规划的关系成为研究的热点。作为旅游地游客数量的量

张继辉等: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综述137

算方法,旅游环境承载力一直是旅游规划的一部分。作为管理工具,随着管理工具研究的延伸,它与旅游规划的关系会成为研究的热点。

(3)旅游环境承载力作为旅游地管理工具与公众参与机制如何协调、共同促进旅游地的管理成为关注热点。国内学者对公共参与机制在旅游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

[35~40]

,但是对于公共

参与结合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还是一个空白。

参考文献:

[1]IRMISEIDL,CLEMATISDELL.CarryingCapacityReconsidered:FromMalthus’PopulationtheorytoCulturalCarryingCapacity[J].EcologicalEconomics,1999,

(31):395-408.

[2]杨锐.风景区环境容量初探-建立风景区环境容量概念体系[J].城市规划汇刊,1996,(6):12-15.

[3]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43-144.

[4]STEPHENF.MCCOOL,.DAVIDW.LIME.TourismCarryingCapacity:TemptingFantasyorUsefulReality[J].Journalof

SustainableTourism,2001,9(5):372-388.

[5]MATHIESON,AWALL.Tourism:Economic,PhysicalandSocialImpacts[M].NewYork:Longman,1982.[6]O’

REILLYAM.TourismCarryingCapacity-conceptsandIssues[J].TourismManagement,1987,7(3):154-167.[7]BUCKLEY,R.AnEcologicalPerspectiveonCarryingCapacity[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9,26(3):705-708.[8]WTO/UNEP.Guidelines:DevelopmentofNationalParksandProtectedAreasforTourism.Madrid:WorldTourismOrganization,

1992.

[9]ALEXIS,SAVERIADS.EstablishingtheSocialTourismCarryingCapacityfortheTouristResortsoftheEastCoastoftheRepublicofCyprus[J].TourismManagement,2001,(21):147-156.

[10]KREGLINDBERG,STEPHENMCCOOL,GEORGESTANKEY.RethinkingCarryingCapacity[J].ResearchNotesandReports.

1999:461-465.

[11]PAPAGEORGIOUK,BrothertonI.AManagementPlanningFrameworkBasedonEcological,PerceptualandEconomicCarrying

Capacity:TheCaseStudyofVikos-AoosNaturalPark,Greece[J].JournalofEnvironmentalManagement,1999,(56):271-284.

[12]张骁鸣.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从理论框架到管理工具[J].资源科学,2004,26(4):78-88.

[13]STANKEYH,COLE,DN,LUCAS,RC,PETERSON,ME,FRISSELLSS.TheLimitsofAcceptableChange(LAC)

SystemforWildernessPlanning[M].USDA,1985.

[14]LINDAMERIGLIANO,DAVIDNCOLE,DAVIDJPARSONS.ApplicationofLAC-TypeProcessesandConceptsto

NonrecreationManagementissuesinProtectedAreas[A].In:MCCOOL,STEPHEN.j COLE,DAVIDN.,COMPS.1998.Proceedings-LimitsofAcceptableChangeandRelatedPlanningProcesses:ProgressandFutureDurections,1997,20-22:Missoula,MT.gen.tech.rep.INT-GTR-371.Ogden,UT:U.S.DepartmentofAgriculture,ForestService,RockyMountainResearchStation.37-43.

[15]PERNILSEN,GRANTTAYLERA.ComparativeAnalysisofProtectedAreaPlanningandManagementFrameworks[A].In:

MCCOOL,STEPHEN.j COLE,DAVIDN.,COMPSN.,comps.1998.Proceedings-LimitsofAcceptableChangeandrelatedplanningprocesses:progressandfuturedirections[C].j 1997May20-22.

[16]BUMYONGAHN,BONGKOOLEE,CSCOTTSHAFER.OperationalizingSustainabilityinRegionalTourismPlanning:an

ApplicationofthelimitsofAcceptableChangeframework[J].TourismManagement,2002,(23):1-15.

[17]NATIONALlPARKSERVICE.TheVisitorExperienceandResourceProteation(VERP)framework.AHandbookforPlanner

andManagers[J].Washington,D.C.:NationalParkService,1997:5-11.

[18]CHARLESJACOBI.ApplyingtheVisitorExpericesResourceProtectionProcesstoAcadiaNationalParkCarriageRoads:ASum

maryofResearchandDecision-Making[J].AcadiaNationalParkingResourcesReportNumber,1997,97-10.

[19]MARKWBRUNSON.TiffanyChristensenVistorExperienceandResourceProtectionatAntelopeIslandStatePark[J].

ProfessionalReportIORT-PR1999-1

[20]DAVIDNCOLE,STEPHENFMCCOOL.LimitsofAcceptableChangeandNaturalResourcePlanning:WhenisLACUseful,

WhenisitNotl

[A].In:MCCOOL,STEPHEN.j COLE,DAVIDN.,COMPS.1998.Proceedings-LimitsofAcceptableChange

第19卷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38

张继辉等: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综述139

andRelatedPlanningProcesses:ProgressandFutureDirections51997,20-22:Missoula,MT.gen.tech.rep.INT-GTR-371.Ogden,UT:U.S.DepartmentofAgriculture,ForestService,RockyMountainResearchStation.69-71.

[21]赵红红.苏州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问题初探[J].城市规划,1983,3.

[22]刘振礼,金健.特定区域内旅游规模的研究[J].旅游论丛,1991,1.

[23]保继刚.颐和园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87,2.

[24]楚义芳.旅游的空间组织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1989.

[25]胡炳清.旅游环境承载力计算方法[J].环境科学研究,1995,8(3):20-24.

[26]崔凤军,杨永慎.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其时空分异特征与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47-55.

[27]郭静,张树夫.南京东郊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初步研究[J].旅游资源,2003,19(4):262-263.

[28]翁谨.上海豫园旅游环境容量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1(4):17-20,30.

[29]杨林泉,文正祥.旅游环境承载力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5):71-74.

[30]张修峰,何文珊.介绍一种以产氧量为指标的旅游区环境容量测量方法[J].生态经济,2004,S1:206-207.

[31]刘玲.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初探[J].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1(3):250-254.

[32]王剑,彭建.基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旅游开发规划优化设计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1):95-98.

[33]王剑,熊康宁,殷红梅,等.旅游环境承载力在待开发景区规划中的应用初探-以贵州东风湖为例[J].中国岩溶,2002,21(4):303-308.

[34]杨锐.从游客环境容量到LAC理论[J].旅游学刊,2003,18(5):62-65.

[35]吴长年,凌红,罗轶群,等.旅游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1998,20(6):9-12.

[36]蒋明康,王智,刘鲁君等.论纳板河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J].云南环境科学,2005,24(4):31-34.

[37]李星群,文军.论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规划[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4,11(4):14-17.

[38]薛莹.论我国旅游规划工作的进展、问题与对策[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5):49-52.

[39]王凯,鲁西奇.轮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切入点和实施途径[J].热带地理,2003,23(3):71-74.

[40]吴人韦,杨继梅.我国遗产旅游开发的问题、误区及对策研究-关于“世遗门票上涨”的思考[J].旅游科学,2005,19(2):19-23.

THESUMMARIESOFRESEARCHINTOURISMENVIRONMENTCARRYING

CAPACITY

ZHANGJi-hui,LIUling

(DepartmentofGeographyof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Shanghai200062,China)

Abstract:Thepressureoftourismdevelopmenttoenvironmentisheavierandheavier,asitpromotesthedevelop-mentofeconomy.Itisanissuethatmustbesolvedbysupervisor,toachievethetwo-winofeconomydevelopmentandenvironmentalprotect.TEEC(TheTourismEnvironmentCarryingCapacity)isagoodtooltoharmonyecon-omydevelopmentandenvironmentalprotect.Asthebaseofconsultingmuchliterature,theconclusionsare:⑴Inoverseas,itpassesthroughtwophases:scientifictheoryandmanagingtool.Bothofthemhaveadvantageandshortagei⑵Inhome,scholarsdomuchstudyinTEEC.Theystressonscientifictheory,partofthemrelatetoman-agingtool.Althoughwehavegainedbigachievement,thereisalsoagapwiththeoverseasstudy;Atlast,itputforwardtheemphasesofTEECinhomeinsomedays.

Keywords:carryingcapacity;tourismenvironmentalcarryingcapacity;uselevelandimpact;LAC;VERP

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国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化格局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从民族融合、民族文化交流、碰撞与整合的角度出发,将涵盖诸多民族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把握,最终形成了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中华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大类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格局,文化产业成为地区发展最具潜力的优势产业,也是民族经济继续走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一路高歌猛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跨越式发展都在深入推进中,文化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必须正视的是,地方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并不意味着其产业化运作的简单易行,文化资源并不等同于文化产业资源。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的开发需要借助于现代商业和市场的深加工。只有经过现代商业和市场的产业转换,文化资源才能转变成为具有普适性的现代文化商品。与我国宏观经济运作状况一样,文化产业在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起步、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近年来,发达地区在短时期获得了突破性发展,而民族地区除了文化旅游业呈现较高的产业化程度外,影视、出版、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仍显弱小。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传媒业带来的巨大冲击下,夹杂在后工业时代的西方文化产品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文化产业巨浪中,文化旅游将迎来自己的发展时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仅会实现从单纯的资源开发型向生态经济型的转变,而且对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概念 (一)旅游与文化 在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了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两个概念。一般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学习、研究考察所游览国(地区)文化的一方面或诸方面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产品。如历史文化旅游、文学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旅游文化则是以一般文化的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是人类在旅游过程中(包括旅行、住宿、饮食、游览、娱乐、购物等要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旅游文化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和继承性等特点。两者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但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旅游文化不仅覆盖了旅游业的六要素,而且与旅游的各相关部门、产业有紧密的关联度,其容相当丰富多彩。而文化旅游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介绍及发展

摘要正确判断人类旅游经济行为是否与旅游资源、环境条件相匹配,是实 现持续发展旅游的前提。本文作者提出了初步判断旅游经济与环境是否协调、是否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指标――旅游环境承载力,给出了它的定义、特征、组成体系及技术实现途径。 关键词旅游环境承载力持续发展旅游空间心理承载量 随着世界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崛起,使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 闲暇时间和经济收入的增加,又使更多的人加入到旅游队伍中来。目前旅游在各国已形成一种时尚,旅游业也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产业和雇工最多的产业类型。然而旅游业的规模发展历史毕竟太短暂,它对人类经济和思维方式等的冲击太迅猛,致使人们无暇去思考旅游业应该怎样发展;旅游科学研究不够深入,它对旅游业的指导作用还远没有得到发挥;因此各地旅游区出现了因游客严重超载而导致的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如人口密度过大、交通拥挤、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退化;或因游客严重不足而导致的旅游资源闲置和资金占用……这一切促使人们去思考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之路。 人类已进入“绿色文明”时代,“生态旅游”已深入人心,倡导旅游的持续 发展已成为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主题;然而怎样才算是旅游的持续发展?怎样才算是旅游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其判据是什么?作者经过几年来的研究探索并在充分征求专家意见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又可简称为旅游承载力)理论,认为它是衡量旅游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1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内涵 1.1旅游环境的外延界定 我们所谈的旅游环境,不是指单纯的自然环境,而是一个包含了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在内的复合环境系统,称之为旅游环境系统。该系统是围绕环境主体的旅游者而建立起来的、具有多种组合并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与主体产生相互联系的复杂系统,当地居民因生产、生活活动而形成的社会实体及其氛围(如思想、文化)构成了社会环境,旅游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构成了自然环境(如生物环境、水环境),而与经济产出有关的要素体系则构成了经济环境( 如市场)。有四维空间表现如下: 1.2旅游者与旅游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特点 旅游者作用(指对环境系统的作用)和环境系统的反馈作用(以下简称反馈 作用)之间形成以下特征: 1.2.1共轭性。旅游者作用与反馈作用相互依存,互为因果,构成一 个共轭体。1.2.2正相关性。旅游者作用越强烈,反馈作用越显著; 旅游者作用是正效应(保护生态环境、尊重当地民俗)时,反馈作用也是正效应(有利于旅游者活动),反之则受到报复(负效应)。 1.2.3时空差异性。从时间上讲,反馈作用一般滞后于旅游者作用, 但一旦旅游环境承载力达到饱和状态,这种作用往往同步发生。从空间上看,反馈作用不仅发生在旅游者对环境的作用点上,而有可能引起区域性危害。 1.3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科学表述

旅游对民俗文化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旅游对民俗文化的影响研究 随着现今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伴随着的压力也与日俱增,旅游作为现代都市人一种放松心情和舒缓精神的重要方式,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追捧,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时尚。人们在旅游过程中不仅追求自然风光美的精神享受,而且还想通过旅游来满足其对文化内涵的需求,从而找回生活中失落的朴素、真诚、热情与简单。民俗文化旅游是文化旅游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形式出现在当今的旅游舞台上,在旅游者的面前尽显其独特个人魅力和风采。旅游业的兴旺发达促进了民俗文化的复兴,但另一方面也给民俗文化的保护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因此正确认识旅游对民俗文化的正负影响,并找出解决所面临问题的方法,对促进当地社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国内研究现状 对于旅游与民俗文化的关系,中国目前主要研究的大多还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方面,在很多文献里,学者研究的是怎样在旅游开发中保护当地的民俗文化不被侵害,以及民俗文化对于旅游的重要性。总的来说,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旅游,旅游对当地的影响及民俗文化保护这几方面。 1.1 关于民族旅游的研究 我国最早关于民族旅游的研究综述是吴必虎、余青(2000)对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随后吴其付(2007)对国外民族旅游研究文献进行的回纳和评析,反映出国外民族旅游的研究内容更全面,研究结论更深刻和更有洞察力。国内学术界对民族旅游主要从开发模式、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民族村寨等四个层面来研究。早在1998年,薛群慧,邓永进就研究了民俗旅游消费需求的激发及其影响因素,总结出民俗旅游消费行为具有时间性、民间性、重复性和文化性的特征。田美容以西双版纳傣族歌舞为例,通过分析国内游客对傣族歌舞表演的期看、满足度以及对传统性的态度,从而研究游客对歌舞旅游产品真实性的心理熟悉,

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分析

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分析 万艳芳 201302411101 【摘要】旅游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是旅游地管理者必须解决的问题。旅游环境承载力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效工具之一。如此一来,正确判断人类旅游经济行为是否与旅游资源、环境条件相匹配,是实现持续发展旅游的前提。本文主要探讨旅游游环境承载力的进程、科学内涵、特征、功能、组成体系及成就与不足,并预测了今后该领域研究的趋势。 【关键词】旅游;环境承载力;承载指数;持续发展 注:文章主题的确定来自于今年国庆节三峡大坝旅游区免费新规的出台,带动了游客“井喷,以及去年黄金周因人气太旺而发生游客滞留事件的九寨沟景区,使我不能忽视旅游环境超载状态带来的负面影响,再加上自己对环境承载力知识的浓厚兴趣,更加坚定我了解旅游承载力的决心。首先进入中国知网,选择文献全文,输入“国内环境承载力研究综述”,进而出现大量关于旅游承载力的文献,然后挑选需要的材料即可。 引言 随着国内旅游业市场的发展,各种对旅游目的地过度开发而产生的消极效应也开始出现: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旅游景区的粗放式经营,旅游设施的无序建设,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等等,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环境承载力是衡量旅游环境与旅游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依据,通过研究旅游环境承载力,能分析评价区域旅游开发潜力并掌握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关键性限制因素,并能为区域旅游部门制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本文将综述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国内主要研究进展,分析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 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一)国内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国内学者对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的最早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赵红红(1983)在《城市规划》中,对“苏州旅游环境容量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刘振礼和金健(1985)的“特定区域旅游规模”

民俗旅游研究综述

2 0 0 7年1 2月第2 2卷第4期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国内民俗旅游研究综述苘茂兰,王峥 摘要:近年来民俗旅游成为各地旅游发展中的一个亮点,甚至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伴随着民俗旅游的发展,国内学者对此也给予了关注。1 9 9 8年以来各种学术性杂志上发表了许多有关民俗旅游研究动态的文章,对其进行梳理和归纳,可以发现,民俗旅游研究在某些方面还有需要加强的地方。 关键词:民俗旅游;开发模式;可持续发展 当前,国际旅游趋势在向文化旅游发展,以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展现民族地域风采的民俗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的民俗旅游发轫于2 0世纪8 0年代初期,民俗旅游以其浓郁的文化气息、可观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在各地迅速兴起,甚至民俗旅游成为各地参与旅游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迄今,中国民俗旅游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六大特点:规模从小到大;内容从单一向多样化、复合型发展;地域上从少数民族聚居区向内地和全国范围扩展;形式上从单纯观光向体验、参与发展;游客以境外为主到国内外游客并重;层次上从初级水平向专业化水平发展。民俗旅游的发展及其开发中出现的新问题已经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加强对民俗旅游及其开发的研究已成为当今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遍观近年来的旅游论著,在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中对民俗旅游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试图对 1 9 9 8年以来在各种学术性杂志上发表的有关民俗旅游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把握和评价,希望能够对今后国内民俗旅游发展的研究有所启示。 一、民俗旅游基本问题界定 1 .民俗及民俗旅游 发展民俗旅游首先需要搞清民俗是什么。如果用“泛民俗”来代替民俗,那么其所导致的对传承的背离是与民俗精神背道而驰的。对于民俗及其内容的理解,学界至今见仁见智。巴兆祥认为,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集体性文化,表现在富有情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例。[ 1 ] 钟敬文认为:“民俗”是人民大众参与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事项;既包括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和行为、心理等形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 2 ] 对于朝礼和宗教是否属于民俗,一种观点认为,将祭孔仪典、天子朝拜仪礼归人民俗项目有欠妥当,将历史遗迹、佛道寺观统人民俗旅游有失偏颇。但是,更多的学者认为,还是应将朝礼和宗教归入到民俗旅游资源之列,因为朝礼和宗教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事实上已成了当地居民的文化传统,生活息息相关。但无论如何,民俗与旅游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古代开始,观风察俗,考察民间文化,就是推动旅游的一种动力。[ 3 ] “民俗旅游”概念最早是由西敬亭、叶涛于1 9 9 0年提出的,“顾名思义,民俗旅游是民俗与旅游的结缘,是以民俗事项为主体内容的旅游活动”[ 4 ] 。时至今日,对于民俗旅游的概念还是百家争鸣,几乎在所有以民俗旅游为主题的文献中都有对民俗旅游的解释。尽管学者对民俗旅游的内涵认定不一致,但对于民俗旅游的本质认定还是达成了共识: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是一种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具体来说,其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游者出游观赏的主要对象是民俗,即旅游客体是民俗风情。二是旅游地向旅游者提供的核心产品是民俗产品。只有当旅游者享用和消费的产品是旅游地供给的以民俗风情为核心的系列产品,这样的旅游活动才能归人民俗旅游之列。三是民俗产品必须由纯正地道的民俗开发而成。开发民俗必须保持原味,切忌歪曲。四是民俗旅游产品的主要载体是旅游地的民众。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有民众的广泛参与,民众的态度、素质直接关系到民俗旅游产品的质量高低和旅游地的声誉。 2 .民俗旅游的内容 根据民俗旅游涉及的民俗范畴差异,民俗旅游可分为物态民俗游、动态民俗游、心态民

中国民俗旅游发展趋势分析研究

中国民俗旅游发展趋势研究-旅游管理 中国民俗旅游发展趋势研究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厚多彩,构成了旅游资源的重要基础,我国民俗旅游1983年始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民俗旅游特色鲜明、表现形式多样、成果丰硕,民俗旅游已形成产业化发展趋势。 雷俊霞 1983年,山东潍坊“石家庄千里民俗旅游线”开启了中国民俗旅游最具重要意义的一年,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新形式,开始引起各界的重视并逐渐得到推广。迄今为止,中国民俗旅游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风雨历程,民俗旅游经历了起步阶段、快发展阶段和深化成熟阶段等发展阶段。民俗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可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今民俗旅游已经与自然风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一起构成中国旅游的三足鼎立,其参与型和体验性成为新时期休闲旅游和体验旅游的重要卖点。中国民俗旅游业出现了诸多新的领域和热点,探讨民俗与旅游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才能提升民俗旅游的竞争力,促进其长久发展。 一、民俗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民俗旅游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为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水平的提升,求新、奇异、求奇,注重参与型与体验性,民俗旅游逐渐发展起来。民俗旅游的发展在中国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起步阶段。改革开发以来至1989年,这一时期,民俗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逐渐得到推广,作为风光旅游和历史文化旅游的重要补充而存在,在

旅游活动中所占比重较少、规模小、范围窄。 快速发展阶段。1990年—1995年我国的民俗旅游逐渐引起全国各界的关注,很多著名的民俗旅游景点出现,如深圳的锦绣中华。这个阶段,我国的民俗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多样化,从单一的观赏发展到多样的参与。 深化成熟阶段。1996年至今,我国民俗旅游开发不断成熟,与自然观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一起构成我国旅游的三足鼎立局面。同时,这些年也出现了中国的民俗旅游亮点活动,如从2002年—2011年我国各地陆续推出的民俗旅游主题活动,这一系列活动的设置使我国的民俗旅游开发走向深入与成熟,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印象刘三姐等大型民俗项目的出现即是其典型的标志。 二、民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在民俗旅游30过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如我国旅游界越来越重视民俗旅游的开发,民俗旅游成为旅游开发中最具潜力的方面。同时,民俗旅游的发展也迎合了国内游客对文化旅游的多元需求。国家旅游局也组织策划了一系列民俗主题旅游活动、主题旅游线路和主打项目,都凸显了民俗旅游额独特魅力。民俗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每年我国的传统节假日,都是民俗旅游的高潮期,清明踏青游、端午近郊游、中秋赏月之旅、春节庙会游,使得民俗旅游热闹非凡。民俗旅游发展促进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发展,对我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挖掘、抢救、保存与弘扬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民俗旅游发展中业态逐渐多元化 我国的民俗旅游发展初期是作为自然旅游与历史文化旅游的重要补充而存在的,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民俗旅游的形式逐渐多样化,民俗

龙门石窟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龙门石窟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龙门石窟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区,它的环境承载力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试从不同的角度对龙门石窟的环境承载力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并对龙门石窟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了定量分析,最终得到一些可供参考的结论,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标签:龙门石窟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定量分析 1 概述 龙门石窟景区位于千年帝都洛阳市南郊,总面积10.42平方公里。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通过研究分析可持续发展旅游的理论,结合旅游实践,可知:龙门石窟旅游景区作为生态敏感区,根据旅游环境的承载力,对旅游人数进行限制,实施小规模旅游,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一方面可以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另一方面通过发展旅游业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使景区人民早日实现脱贫,达到致富的目的。但是,生态旅游对于龙门石窟这样的AAAAA级景区来说,在实践中受到大众旅游的挑战。2007年5月3日,龙门石窟接待游客3.8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2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1%和17.6%。 [1]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目标容量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加入个人的观点和看法,结合大众的旅游特点,从不同的视角通过定量分析,对龙门石窟旅游环境的承载力问题进行探讨,对一定范围内的旅游地环境承载力应用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2 国内外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及评价 旅游容量是指旅游环境所能承载的能力[2]。关于承载力的论述最早出现在生态学的研究领域,是指在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某一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存在某种个体的最大数量[3]。后来这一概念经变异和衍生,逐渐应用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阀值[3]。通过对上述概念进行演变和派生,逐渐出现一个具体的概念——旅游环境承载力。崔风军[4]认为旅游环境承载力是,在某一旅游地环境(指旅游环境系统)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等当代人以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环境美学价值的损减、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污染、舒适度减弱等过程)的前提下,旅游景区或旅游景点在一定时期内所能承受的旅游者的数量。通过对比国内外旅游环境的承载力,并进行相应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国内外通过两条不同的技术路线对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国外是以游憩体验管理概念为出发点对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其研究的侧重点是控制环境影响,当非直接(管理游客)繁荣方法行不通的情况下,才对游客的数量进行控制。我国关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方面,尤其是在旅游规划和管理实践中,其侧重点主要是以控制游客人数为目标,游客人数在应用旅游环境容量化模型的过程中也是最终的指标。从总体上来看,关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和管理水平,我国与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加上市场经济营造的激烈竞争的氛围,导致城市居民向往宁静的田园生活和美好的乡间环境,乡村旅游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西班牙开始发展现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随后,乡村旅游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农村地区迅速发展,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中国的乡村旅游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自我发展和20世纪90年代的倡导发展,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了21世纪旅游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迄今为止,学者们对它进行了研究,并创造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相关研究还有待深入。现将近年来国内关于乡村旅游研究的文章综述如下。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与兴起研究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研究 关于乡村旅游的概念,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学者,都作了很多种界定。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被社会各界普遍认可的说法。不同的专家学者所关心的领域和重点不同,因而对于什么是乡村旅游,其观点和看法各有侧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Bramwell&LaneB (1994)认为乡村旅游不仅是基与农业的旅游活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旅游活动,它除了包括基于农业的假日旅游外,还包括特殊兴趣的自然旅游、生态旅游,在假日步行、登山和骑马等活动,探险、运动和健康旅游,打猎和钓鱼,教育型的旅游,文化与传统旅游以及一些区域的民俗旅游活动。[1]何景明,李立华(2002)给出了狭义的乡村旅游的概念: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2] 杜江 (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3] 王兵 (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及传统的民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活动。[4] 肖佑兴 (2001)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即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旅游形式。[5] 通过对现有一些乡村旅游概念的比较和分析,乡村性应该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因素。因此,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如果对这个乡村旅游概念中“乡村性”这个特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就可能导致乡村旅游概念的模糊。 (二)乡村旅游发展动因研究 任何旅游活动产生的动力都来自于需求市场和旅游动机两个方面,乡村旅游的兴起也同样如此。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环境承载力实证分析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环境承载力实证分析 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文章以学者崔凤军的理论观点为支撑,以广西巴马县核心景区为例进行测算分析,巴马县核心景区的资源空间承载力和居民心理承载力仍有一定承载空间,而水环境承载力、经济环境承载力严重超载并成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加快基础设置建设、控制盘阳河景区候鸟人数量等对策建议,以促进巴马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标签:可持续发展旅游环境承载力巴马县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游客人数迅猛增加,给旅游地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及文化环境都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导致了各种消极效应:物价飞速上涨、景区过度开发、旅游设施建设病态膨胀、环境质量明显恶化等。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威胁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环境承载力是衡量旅游环境与旅游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指标。对于旅游景区管理而言,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有利于指导旅游区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实现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以广西巴马县核心景区为例测算和分析当地旅游环境承载力,以此为当地的旅游发展规划及景区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量化方法,以促进巴马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内涵及构成体系 一个地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强度有限,一个旅游景区的开发程度及所能承受的游客人数也是有限的,过多的游人、过多的旅游活动势必会破坏生态,引发环境、经济和社会的矛盾与冲突,从而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旅游环境客观上存在一个容量的极限值,也就是学者们所说的旅游环境容量。1995年我国学者崔凤军等人提出旅游环境承载力,用以代替旅游环境容量。关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内涵,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说法,其概念体系和测量方法也没有统一的模型。本文主要是采用崔凤军定义观点及模型来分析测算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旅游地环境(指旅游环境系统)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包括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及未来人有害变化(包括环境美学价值的损减,生态系统破坏,环境污染,适宜度减弱等过程)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由旅游地(或景点、景区)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1]这个定义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旅游环境承载力实质上是某一时期、某一环境的旅游活动阈值,所以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相关数据是可调节变化的。二是旅游环境承载力是一个综合的有机体系,包括生态环境承载力、资源空间承载力、心理承载力和经济承载力四个部分。 二、巴马旅游环境承载力实证分析 1.区域背景 巴马地处广西西北部,地处东经106°51′—107°32′,北纬23°49′—24°23′,

国内文化旅游产业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文化旅游产业研究综述 09旅游管理2009412004 杨二林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知网所有相关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文献及论著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出国内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 关键词:文化旅游产业、研究现状、发展特点 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现代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产业效益增长点,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经济效益实现现象。现代旅游业是我国产业结构中大力发展和支持的第三产业中的全新产业结构模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于完善和合理调整我国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现代旅游业客观上已经使得文化旅游由自然经济文化向现代经济文化过渡、转变,文化成为旅游发展的制高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产业日益文化化,文化形式逐步旅游产业化,旅游产业的发生与凸现具有时代的意义和鲜明的社会价值。 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学者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大量研究,我国对文化旅游产业的研究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很快,特别是近几年来,文化旅游产业相关论文的发表数量日趋增多,研究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一、当前国内文化旅游产业研究现状 从研究重点来看,目前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实践研究,多出现于报纸及会议论文(超过搜索文章的75%以上),理论研究稍稍落后,还不能满足实践发展的需要。 从研究时间来看,国内文献研究主要集中于2006~2009年,此期间相关论文研究数量增长迅速。 从研究人员来看,作者主要来源于大学、研究机构、旅游管理部门和其他,其中大学和研究机构占到总数的4/5,旅游管理部门。 从研究内容来看,涉及文献主要集中于文化旅游产业内涵、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等方面。其中,有关国内文化旅游产业研究文章数量和其他占到总数的1/5。 从研究方法来看,目前对国内文化旅游产业主要集中在描述性和概念性,属于定性研究,构造模型和数理统计方面涉及较少,缺乏定量研究。 二、目前主要研究领域 (一)文化旅游产业概念的界定

浙江省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安吉A级景区为例

浙江省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安吉A级景区为例

————————————————————————————————作者:————————————————————————————————日期:

浙江省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安吉A级景区为例- 旅游管理 浙江省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安吉A级景区为例 张丽娜 生态旅游作为一项强调教育、保护环境、保障社区居民参与等特征的旅游活动,在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并已然成为今后旅游发展的方向之一。在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很多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和建设过于盲目,运营规模超出了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承载力。因此,探讨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对引导生态旅游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前言 自美国学者赫兹(Hetzer)1965年第一次提出生态旅游概念后,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生态旅游下定义,丰富和深化了生态旅游的内涵。经过近50年的发展,生态旅游内涵日益丰富,即生态旅游是在原始自然区域保护相对完整、区域文化相对和谐的基础上强调对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强调社区居民参与度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形式。 学界对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目前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笔者在本文将采用孙道玮先生的观点:“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旅游地域单元(如旅游区、游览区、旅游点等)开展的生态旅游活动包括(游览、休闲、认知、探索等),在满足游客游览要求的同时对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影响最低,保护并改善旅游区生态环境质量并使当地社区居民从旅游业中充分获得收益时旅游区所能容纳的游客数量。” 浙江省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地理交通位置便利,境内生态资源丰富,生态环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1)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事业已得到了迅速发展。其特点是起步晚、基础差、发展的速度快。从内外接待来看是先国外、后国内,以接待国外带动国内旅游。现在已经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无烟工业”产业。它在国民经济诸多产业中,独具“朝阳产业”的特色。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由于国家采取了鼓励部门、地方、集体、个体、外资一起上的政策,进一步促进了旅游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一、我国旅游环境存在的问题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 1.工业“三废”造成对旅游的严重污染?据有关方面 报导,昆明滇池、杭州西湖、无锡太湖、武汉东湖、桂林漓江、长江三峡等旅游区,受到沿岸工业废水、废渣和城市生活污水、垃圾的污染,水质逐年下降,有的形成沿江段污染带,例如四川乐山大佛脚下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水汇流处形成了一条长年不消的黑色污染带;江苏苏州著名的寒山寺下有一条黑臭的河流是造纸厂排放液所致,使得文化灿烂、景观奇特的大佛和寺院大煞风景,严重地影响了游人观山赏水的心情。 又据了解,峨眉山国家级风景区,这些年来污染呈增长趋势,山下共有市属企业150个,乡镇企业95个,监测数据表明,每年废气排放量达92.7亿标立方米,致使大气环境质量达到中等污染状态。大气污染还引来酸雨对风景名胜区,文物建筑的危害,峨眉山顶冷杉大片死亡。这些都是工业“三废”对文物古迹造成的腐蚀和灾害。?

2.旅游区内生活污水、垃圾及燃煤污染日益加重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区内各大饭店、宾馆林立而起,由于旅游人数逐年增加,景区内的楼堂馆所及生活设施也随之巨增,随即带来了生活废水、垃圾粪便和燃煤等污染,使旅游区的环境质量下降,观赏价值也随之贬低。以湖南省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它是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82年建立国家森林公园以来,各种类别的宾馆、饭店、招待所已有30多家,生活煤灶273座,每年排烟尘22.5吨,烟尘和二氧化硫分别超标率为100%和46.2%,生活污水年排放约20.2万吨,使景区内水体质量逐年下降,景区内垃圾每天总量约6.5吨,有的不加处理,有的埋于林内,造成二次污染,上述种种生活污染,影响了游客的欣赏情趣和游览心境。 3.旅游区内资源和景观的破坏与日俱增?许多风景名胜区和旅游渡假村都不同程度存在着随意砍树、采石、偷盗国家保护的野生生物、修建违章建筑、设置过多的旅馆饭店、辟地摆摊设点、任意开辟索道,随地抛弃垃圾和果皮等等。 例如峨眉山风景区内开荒种植黄连木;海南省青皮林保护区内开采矿石;青岛即墨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和辽宁千山风景区的开山采石,四川大熊猫保护区的偷猎大熊猫,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大量捕杀野象以及峨眉山、张家界森林公园等处林木、墙体、岩体、石碑上的乱刻乱画现象到处可见。?由于开发者不合理的开发,管理者不当的管理,旅游者不文明的旅游,破坏了自然和人文景观的 自然美,破坏了人与自然的伙伴关系,阻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化格局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从民族融合、民族文化交流、碰撞与整合的角度出发,将涵盖诸多民族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把握,最终形成了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中华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大类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格局,文化产业成为地区发展最具潜力的优势产业,也是民族经济继续走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一路高歌猛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跨越式发展都在深入推进中,文化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必须正视的是,地方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并不意味着其产业化运作的简单易行,文化资源并不等同于文化产业资源。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的开发需要借助于现代商业和市场的深加工。只有经过现代商业和市场的产业转换,文化资源才能转变成为具有普适性的现代文化商品。与我国宏观经济运作状况一样,文化产业在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起步、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近年来,发达地区在短时期内获得了突破性发展,而民族地区除了文化旅游业呈现较高的产业化程度外,影视、出版、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仍显弱小。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传媒业带来的巨大冲击下,夹杂在后工业时代的西方文化产品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文化产业巨浪中,文化旅游将迎来自己的发展时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仅会实现从单纯的资源开发型向生态经济型的转变,而且对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概念 (一)旅游与文化 在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了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两个概念。一般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学习、研

究考察所游览国(地区)文化的一方面或诸方面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产品。如历史文化旅游、文学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旅游文化则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是人类在旅游过程中(包括旅行、住宿、饮食、游览、娱乐、购物等要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旅游文化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和继承性等特点。两者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但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旅游文化不仅覆盖了旅游业的六要素,而且与旅游的各相关部门、产业有紧密的关联度,其内容相当丰富多彩。而文化旅游则是将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组合成产品推向市场。也就是说,旅游文化内涵开发得越丰富,文化旅游产品项目也将不断推陈出新,更具有特色。文化与旅游互为因果、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共同繁荣。 (二)文化旅游 关于文化旅游,有不同的认识和角度,反映了社会组织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的认同,充满了学者的纷争。虽然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文化旅游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其内涵却是一致的,立足文化资源,满足文化需求。 第一种观点认为:文化旅游是相对于自然观光、度假疗养等而言的一种特殊旅游类型,从时间维度上讲,可分为历史文化旅游和现代文化旅游;从形态表现上看,则涵盖了古迹游览旅游、民俗体验旅游、宗教文化旅游、建筑文化旅游、饮食文化旅游、艺术欣赏旅游、休闲娱乐旅游等。基本上都强调两个方面:①强调资源,认为文化旅游是指以文化旅游资源为支撑,旅游者以获取文化印象、增智为目的的旅游产品。②强调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为实现特殊的文化感受,对旅游资源内涵进行深入体验,从而得到全方位的精神和文

武汉天兴洲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胡晓婉

2012年第12期(总第410期) 上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Lasc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强调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是一种主张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旅游业发展形式。近年来,生态旅游迅速成为世界各国旅游者的一种时尚和旅游业的一个热点,并且在国内也蓬勃兴起。 武汉市创新性地提出城市“两轴两环、六楔多廊”的生态框架体系,天兴洲位于该生态框架体系中长江生态轴与三环线生态绿环、武湖生态绿楔交汇处,属于城市重要的生态节点。2011年7月,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审查通过武汉市天兴洲(主城区A2001编制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根据该规划,天兴洲将发展建设为以生态旅游为主题的生态博览园、生态创意园、体育运动园三大休闲园区。本研究将以生态旅游这一发展方向为基础,探讨天兴洲的生态承载力及生态容量,并核算在改容量下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最终得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为天兴洲后续的生态旅游发展规模提供依据。 1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与计算方法 1.1理论概述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的提出经历了三个阶段:旅游容量、 旅游环境容量→旅游环境承载力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对于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许多学者都提出过自己的看法,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孙道玮[1]、李丰生[2]、董巍[3]、曲小溪[4]等。孙道玮认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旅游地域单元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包括游览、休闲、认知、探索等),在满足游客游览要求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最低,甚至保护、改善旅游区生态环境质量并使当地居民从旅游业中充分受益时旅游区所能容纳的游客数量”;李丰生将其描述为“在一定自然地域,以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一是能够给当地带来益处;二是当地的生态和人口得到持续发展为条件,开展有责任的旅行行为时,这一自然地域所能容纳的旅游人数”。众多学者对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都有各自的定义,但其基本内容是相同的,笔者将其归纳为特定地理区域与生活其中的有机体数量间的函数,即以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在满足游客游览要求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最低,这一地域所能容纳游客的最大数量。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分析关注区域旅游业的生态支撑能力[5],即维持城市人群进行生态旅游活动所需要的生态用地、可用水资源量,其着眼点在于宏观土地、水等生态资源[6]。本研究中主要针对土地资源、水资源两个方向计算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 1.2计算方法 1.2.1生态用地环境承载力 生态用地主要是各类天然和人工植被,以及各类水体和湿地,是城市内部和城市外围整体生态环境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和最重要的生态实体,起着城市居民生活、生产支撑系统的作用,它们不断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从而影响和改造区域生态环 境,在区域尺度上有极为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7]。据有关研究,土地生态功能多达15种以上,其中碳氧平衡法研究的对象较为稳定,也普遍运用于各种生态用地[8]。 植物生态系统是固碳重要的“汇”,也是释氧唯一的“源”,区域生态用地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大气交换CO2和O2,从而对维持大气中CO2和O2的动态平衡发挥关键作用[9]。从释碳耗氧角度而言,在人类活动中的化石燃料燃烧、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生物生化作用和人类自身的呼吸作用均会释放CO2,消耗O2。根据碳氧平衡和生物量法测算固碳释氧能力,分别有: DC=CE+CC+CP,DO=OE+OC+OPMC=DC×1000/(365×n)MO=DO×1000/(365×m)NC=SC×1000/(365×n)NO=SO×1000/(365×m) 式中CE、OE—化石燃料燃烧一年释碳、耗氧量(吨/年);CC、OC—生物生化作用一年释碳、耗氧量(吨/年);CP、OP—人类自身呼吸一年释碳、耗氧量(吨/年);MC—释碳量等效森林面积(公顷);MO—耗氧量等效森林面积(公顷);m—单位等效森林面积释氧系数,取值50千克/(公顷·天);n—单位等效森林面积固碳系数,取值68千克/(公顷·天);SC—生态用地一年固碳量(吨/年);SO—生态用地一年释氧量(吨/年);NC—生态固碳量等效森林面积(公顷);NO—生态释氧量等效森林面积(公顷)。 当碳氧平衡时,N/M=Q0,其中,Q0—大气碳氧平衡贡献率,固定值为60%。 由此可得:CP=SC/Q0-CE-CCOP=SO/Q0-OE-OC 1.2.2水环境承载力 水环境容量是指在不影响水正常用途的情况下,水体所能 武汉天兴洲生态旅游 环境承载力研究 ●胡晓婉赖梅东褚艳玲 IndustrialEconomy【产业经济】 25

生态旅游的意义范文

生态旅游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 摘要:通过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起源,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其类别,探讨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对策。 Abstract:By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tourism, origin,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its categories in our country, discuss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tourism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生态旅游的概念、起源,发展现状、类别,可持续发展及对策。 The key word: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tourism, origin,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categorie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生态旅游是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对于环境保护也是很有必要的。 生态旅游的概念:“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一、关于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生态旅游是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1982年,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此后,森林公园建设以及森林生态旅游突飞猛进的发展,虽然这时候开发的森林旅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但是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具有众多生态旅游资源的县级城市,生态旅游由于受到旅游市场的冷落、缺少推介和宣传,并没有提升旅游经济,更没有把具体的资源展示的机会。2007中国国际生态旅游博览会,就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用于展示国内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并把它与会奖旅游结合起来,走一条独特的展示之路。目前,在国内,开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有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旅游开发较早、开发较为成熟的地区主要有香格里拉、中甸、西双版纳、长白山、澜沧江流域、鼎湖山、广东肇庆、新疆哈纳斯等地区。

旅游对民俗文化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旅游对民俗文化的影响研究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1、研究意义:随着现今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伴随着的压力也与日俱增,旅游作为现代都市人一种放松心情和舒缓精神的重要方式,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追捧,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时尚。人们在旅游过程中不仅追求自然风光美的精神享受,而且还想通过旅游来满足其对文化内涵的需求,从而找回生活中失落的朴素、真诚、热情与简单。民俗文化旅游是文化旅游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形式出现在当今的旅游舞台上,在旅游者的面前尽显其独特个人魅力和风采。从旅游产业角度看,文化是旅游的“根”,文化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如果没有文化做基础,旅游将只是一种泡沫经济,虽然短期内会带来经济效益,但最终只会给后人留下一个躯壳,一份没有内容的寄望。因此保护民俗文化至关重要。 2、预期目标:通过研究旅游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影响,找出处理民俗文化与现代旅游之间矛盾的方法,为其他地区旅游开发及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保护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依据。同时让游客和目的地居民认识到保护民俗文化的重要性,让民俗文化资源更好的为旅游服务。 2.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对于旅游与民俗文化的关系,中国目前主要研究的大多还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方面,在很多文献里,学者研究的是怎样在旅游开发中保护当地的民俗文化不被侵害,以及民俗文化对于旅游的重要性。总的来说,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旅游,旅游对当地的影响及民俗文化保护这几方面。 (1)关于民族旅游的研究:我国最早关于民族旅游的研究综述是吴必虎、余青(2000)对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随后吴其付(2007)对国外民族旅游研究文献进行的回纳和评析,反映出国外民族旅游的研究内容更全面,研究结论更深刻和更有洞察力。国内学术界对民族旅游主要从开发模式、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民族村寨等四个层面来研究。早在1998年,薛群慧,邓永进就研究了民俗旅游消费需求的激发及其影响因素,总结出民俗旅游消费行为具有时间性、民间性、重复性和文化性的特征。田美容以西双版纳傣族歌舞为例,通过分析国内游客对傣族歌舞表演的期看、满足度以及对传统性的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