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中心信息化管理和建设

血液透析中心信息化管理和建设
血液透析中心信息化管理和建设

医学信息学杂志2018年第39卷第5期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 2018 ,Vol. 39 ,No. 5

血液透析中心信息化管理和建设

叶见青何文姬

!浙江医院杭州310013)

〔摘要〕以浙江医院血液透析中心为例,介绍血透原理及流程,分析血透信息化管理系统需求及其网络拓 扑结构,阐述系统数据采集过程、功能实现与应用效果,指出该系统可降低医疗差错,提高血透管理效率。〔关键词〕数据采集;血透电子病历;移动查房;大屏监控;血透排班

〔中图分类号〕(- 056 〔文献标识码〕A〔DOI〕10. 3969/j.issn. 1673 -6036. 2018. 05. 007

Inform atization M anagem ent and Building of Hemodialysis Centers YE Jian - qing, HE Wen -j i, Zhejiang Hospital, Hangzhou 310013, China

〔A bstract〕Taking the Hemodialysis Center of Zhejiang Hospital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and flow of hemo-dialysis, analyzes the requirements and the net^vorl^ topolog structure of hemodialysis informatiz on the system data collection p rocess, function realization and application efect,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system is able to lower medical errors and enhanc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of hemodialysis.

〔K eyw ords〕Data collection;Hemodialysis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E MR);Mobile ward -round;Large - size screen moni-tors;Hemodialysis worl^force management

1引言

目前在以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EMR)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中 ,临床需求是 根据学科特点建立各种专科电子病历系统。血透管 理在流程、病历档案、数据采集方面有很强的专业 性,不能完全套用全院统一的电子病历和医院信息 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传统的手 工管理记录大量信息,其管理、调阅困难,不能反 映设备运行、医疗活动的全貌。记录的准确性和完 整性难以保证,医疗溯源性差,无法满足质控评估

〔修回日期〕2018 -03-19

〔作者简介〕叶见青,工程师;通讯作者:何文姬,主管

护师。要求。因此亟待开发和建设一套数字化血透系统代 替手工管理,提高血透管理效率。

2血透原理及流程

2.1原理

血透是模拟人的肾脏功能,将人体血液引出体 外,经过透析器的半透膜,利用弥散、超滤、对流 及吸附清除血液中的溶质和水分,向体内补充溶质 的方法。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废物或毒素,纠正 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使机体内环境接近正常的 目的。血透机品牌众多,组成相似,基本由5部分 组成。(1)血液环路单元。动脉端包括患者、动脉 管路、血泵、动脉壶、透析器。静脉端包括静脉管 路、静脉壶、液位检测系统、空气检测系统。(2) 透析器。用于净化血液,由血液间隙、透析膜及透

? 29 ?

血液透析室工作计划

2016年透析室工作计划 2016年血透室要围绕医院的发展规划,以陈院长工作动员报告为指导,以“舒馨医院,患者满意,员工幸福”为目标,不断完善绩效考核运行机制,狠抓医疗核心制度、“六个三”管理准则、“五条自问自责”落实,狠抓医德医风建设,依法执业、依规做事,践行和弘扬医院核心文化,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积极投入医院等级复审工作,使我们的工作质量保障,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提供的医疗服务成本效果最优。根据本科室的工作特点,本着以病人为中心,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动力,以为人民服务的卫生事业发展理念,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狠抓医疗质量提高。 1、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医疗、护理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操作流程,落实各岗位职责,逐步使各项工作制度化、职责明确化、技术规范化、并建立起长效机制,确保医疗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2、加强质量控制。科内成立医疗、护理质控小组,熟悉和掌握透析室的质量考评标准,各项工作月初由主任、护士长制订质控计划,质控员按计划进行自查,按标准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记录,总结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3、积极上报科内发生的不良事件,对不良事件科内要进行分析,评价,提出防范措施,以利今后工作。 4、重视医疗、护理安全教育,每月组织学习血透室安全教育知

识,时刻敲警钟。 二、贴心周到的为群众服务,使患者满意。 1、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针对患者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宣教方式。 2、每月由专人组织召开工休座谈会,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并征求患者及家属的意见,有效改善血透室的就诊环境及工作作风,了解患者的病情动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二、加强院内感染管理,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1、每月定期监测透析用水和透析液质量,每季度定期监测透析用水透析液的内毒素。每周检测透析用水的硬度、余氯。所有监测结果均做好记录,季末由主任组织召开院感工作会议,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持续改进措施。减少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 2、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护士长定期进行规范的培训,并使其转换成一种意识,杜绝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 3、加强医疗垃圾废物的管理,严格遵照医疗垃圾废物管理条例对医疗垃圾废物进行分类、毁形及转运。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防止院内感染,透析病人做到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100%,一人一床一用一更换执行率100%。 5、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保持水处理、配液间、治疗室、透析室的清洁,每日按时消毒,做好水机、透析机的日常清洁与消毒保养工作。消毒液按规定配制使用,保证消毒液的配制要按需、按量、按浓度配制,做到专用试纸天天检测浓度。

血液透析室A、B液管路系统的设计

血液透析室A、B液管路系统的设计 【摘要】血液透析室A、B液管路系统的设计及应用,不但达到A、B液无菌管理的目的,而且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少了护理工作中的意外损伤,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体现了人性化管理。 【关键词】血液透析;A、B液;无菌管理;意外损伤;人性化管理 【Abstract】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of A, B liquid pipeline system in the hemodialysis room can not only realizes aseptic management of A and B liquid, but also reduces work intensity of nurses and accident injury in nursing services, and improves work efficiency ,which represents a human-based management. 【Key words】Hemodialysis;A,B fluid;Aseptic management;Accident injury;Human-based management 1血液透析室A、B液管路系统设计的必要性及研究现状 目前,血液透析室使用A、B液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成品A、B液,另一种是由护理工作人员按浓度配制。后者由于每次需要配制的量大,配制液比例难以精准,现在大多数单位采用前者方法。但两种方式均需从库中搬运、更换。由于每次透析A、B液的需要量较大,护理人员又多为女同志,频繁的搬运加上高强度的工作量往往使护理人员体力不支,容易造成腰部扭伤和腰肌劳损。因此,A、B 液管路系统设计和应用十分必要。 此项系统的设计,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节省了工作时间,减少了护理人员的意外损伤,保障了他们充沛的精神状态,为护理人员进行细致的个体化护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医院人性化管理的需求使管路系统应用成为可能。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减少护理人员产生不良反应的有效保证[1]。在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对护理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也日益增加,如何减轻他们的工作强度,使护理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不断改善,成为摆在医院管理者面前势在必行的问题。 2血液透析室A、B液管路系统的设计应用 2.1系统的分类针对单位使用A、B液的方式,系统分为两类。一类是将购置的原液直接注入储备,另一种是配制后储备,后者须安装自动搅拌装置。 2.2系统的组成(图1)该系统由原液储备(或配比)装置、定量储备装置和存贮外输装置相连接而成。

血液透析室建设基本条件

血液透析室建设基本条件 一、分区布局 1、血液透析室应当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和人员等条件。 2、血液透析室应当包括透析治疗区、水处理区、治疗区、候诊区、接诊区、库房和患者更衣室等基本功能区域。各功能区域应当合理布局,区分清洁区与污染区,清洁区包括透析治疗区、治疗区、水处理区和库房等。 3、透析治疗区由若干透析单元组成。每个透析单元由一台透析机和一张透析床(椅)组成,每个透析单元面积不少于3.2平方米,床(椅)间距不小于0.8米。 4、血液透析室应当设置4个以上透析单元。 5、水处理区面积应为水处理机占地面积的1.5倍以上,地面承重应符合设备要求,水处理设备应避免日光直射。 6、血液透析室应当设置护士站,护士站应当便于对患者实施观察及技术操作。 二、设备 基本设备:至少配备10台血液透析机、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水处理装置、供氧装置、中心负压接口或可移动负压抽吸装置,必要的职业防护物品;开展透析器复用的,应配备相应的设备 急救设备:心脏除颤器、简易呼吸器、抢救车 信息化设备:至少具备一台能过上网的电脑 三、人员配备 1、血液透析室应当满足透析患者,配备足够数量、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指定机构不少于6个月的透析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医护人员。 2、独立建制的血液透析室应当至少配备3名执业医师,并实行三级医师负责制;设置在相关科室内的血液透析室,其医师可由相关科室统一安排,应当有至少1名主治医师负责血液透析室的日常工作。 3、血液透析室医师负责制定和调整患者透析方案、处理急慢性并发症、评估患者的透析质量等,并做好相关记录。 4、二级医院血液透析室负责人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具有一定血液透析工作经验的执业医师担任。 5、血液透析室护士的配备应当根据透析机和患者的数量以及透析环境等合理安

透析中心后勤保障(独立血液透析中心建设和管理规范)

透析中心后勤保障(独立血液透析中心建设和管理规范) 第1节工作场所的健康及安全 2017年1月正式实施的《健康建筑评价标准》T/ASC02-2016中对工作场所健康的定义为: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为建筑使用者提供更加健康的环境、设施和服务,促进建筑使用者身心健康、实现健康性能提升的建筑。独立透析中心的工作场所(物理环境)包括:基础物理设施、公共设施及医疗设备、其他相关设备或系统。 一、基础物理设施 1. 基础物理设施包括:基础装修(墙面地面顶面)、施工材料及工艺、人体工程学等相关方面。 2. 透析中心的装饰必须由具有设计资质的专业设计单位设计,有资质的施工单位实施。 3. 所选用的材料和工艺需符合国家要求。墙面施工质量除卫生间外表面质量应达到Q2的水平,光滑易于清洁,墙面发现霉菌时应立即做消毒和恢复处理。石膏板隔墙内的隔音棉应填满骨架空间,并固定于板面,以防脱落和声音穿透。顶面选用无粉尘和空气污染且易于维修的医用材料和工艺,有噪音产生的区域需选用吸音材料。 4. 设计方案时患者和医护人员工作区域尽量安排在有自然通风的空间。在中心出入口应有无障碍坡道方便轮椅患者和货物流通,坡度通常小于6%,不能大于10%。患者经过的区域安装助力扶手,墙面拐角处应安排防撞设施。中心建设装修施工完毕后需做环境影响评价,并经过卫生行政部门和消防部门的评审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二、公共设施 1. 透析中心应满足国家消防相关要求,消防设施的设计不影响正常工作空间,如有影响应有规避潜在隐患的方案。 2. 独立透析中心建议在做灯光布局时从视觉较高、中等、较低的角度出发进行分区域设计。灯光设计满足照明需求的同时避免对卧床患者产生炫光。透析大厅内照明选择吸顶或嵌入式的方式避免灰尘堆积。 3. 透析中心的家具及装饰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家具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要求,整体空间应通过质检部门的空气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需考虑避免直

血液透析室建设与管理规范指南

血液透析室建设与管理指南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提高血液透析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设置肾病内科的二级以上医院可以设置血液透析室,并参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血液透析室是利用血液透析的方式,对因相关疾病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或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场所。通过血液透析治疗达到清除体内代谢废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部分或完全恢复肾功能。 第四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当地医疗服务需求,做好血液透析室设置规划,加强对血液透析室的指导和监督。 第五条医院应当加强血液透析室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血液透析治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第二章基本条件 第六条血液透析室应当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和人员等条件。 第七条血液透析室应当包括透析治疗区、水处理区、治疗区、候诊区、接诊区、库房和患者更衣室等基本功能区域。各功能区域应当合理布局,区分清洁区与污染区,清洁区包括透析治疗区、治疗区、水处理区和库房等。 第八条透析治疗区由若干透析单元组成。每个透析单元由一台透析机和一张透析床(椅)组成,每个透析单元面积不少于3.2平方米,床(椅)间距不小于0.8米。 第九条血液透析室应当设置4个以上透析单元。 第十条水处理区面积应为水处理机占地面积的1.5倍以上,地面承重应符合设备要求,水处理设备应避免日光直射。 第十一条血液透析室应当设置护士站,护士站应当便于对患者实施观察及技术操作。 第十二条血液透析室应当配备符合规定的透析机、水处理装置、抢救基本设备、供氧装置、中心负压接口或可移动负压抽吸装置、双路供电系统和通风设备。 第十三条血液透析室应当满足透析患者,配备足够数量、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指定机构不少于6个月的透析专业培

血透中心管理系统

血液净化治疗中心智能管理系统 血液净化是肾脏替代疗法的一种,是抢救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措施。其原理是利用半渗透膜来去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并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近年来,世界各国救治的急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数量、质量和方法逐年在发展。目前,许多有条件的医院都设立了血液净化中心,为肾病病人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我国每年终末期肾衰发病率比较高,但由于经济及医疗条件所限,至今接受血液净化疗法的患者只占很少一部分。如何能在提高血液净化疗法的质量基础上,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是目前血液净化中心今后发展的方向。 昆明杰软科技有限公司与解放军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的血液净化中心合作,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和专家意见,设计开发了一套杰软血液净化治疗中心智能管理系统。该系统是一套集血液净化数据采集、存储、分析、统计于一体的系统,是血液净化中心信息化的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系统能够帮助血液净化中心的医护人员方便、快捷地完成日常工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下来的时间能够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一、系统概述 1、系统概要 血液净化治疗中心智能管理系统综合运用了医学和计算机技术,实现了透析治疗过程的流程式管理以及对患者病情的实时监控,为医护人员及时诊断病情、制定优良的医疗方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并降低了成本。 2、系统特点 (1)流程化的管理 本系统严格按照解放军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的业务流程量身打造,可从患者情报、透析日程准备、患者治疗排班等各个不同环节对血液透析治疗进行管理和监控,便于用户掌握最及时和准确的信息,同时省去大量繁琐的书面记录工作,解决了各类资料的储存问题。 (2)丰富的专业化医疗数据主表 本系统附带一套完整的透析数据主表,基本囊括国内透析业界所有业务历程所需的各类数据,用户可以简便的检索和编辑所需要的数据。 (3)界面友好、操作便捷 本系统从医护人员使用实际出发,界面设计简洁美观,实际操作简单易学各功能模块之间关联性强,用户只需通过双击、拖拽的简单操作就能实现所需要的功能,极大限度的节省了医护人员的宝贵时间。 二、系统功能简介 1、患者管理

血液透析中心建设的建议学习资料

血液透析中心建设的 建议

透析中心建设的初步建议稿 申报条件 一、血液净化室(中心)建立及资格认定 (一)、开展血液透析治疗的单位必须是经过县级或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并通过该级卫生行政部门定期校验。 (二)、新建的血液净化室(中心)应向区县级或区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经该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专家委员会审核合格后,由区县级或区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后准入。 (三)、血液净化室(中心)结构布局 血液净化室(中心)应该合理布局、清洁区、污染区及其通道必须分开。 必须具备的功能区包括: 清洁区: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水处理间、配液间、清洁库房: 半清洁区:透析准备室(治疗室): 污染区:透析治疗室、候诊室、污物处理室等。 有条件应设置专用手术室、更衣室、接诊室、独立卫生间等。 (1)候诊室 患者候诊室大小可根据透析室(中心)的实际患者数量决定,以不拥挤、舒适为度。患者更换拖鞋后方能进入接诊区和透析治疗室。 (2)更衣室 工作人员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后方可进入透析治疗室和治疗室。 (3)接诊区 患者称体重等,由医务人员分配透析单元、测血压和脉搏,,确定患者本次透析的治疗方 案及开具药品处方、化验单等。 (4)透析治疗室 1、应当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Ⅲ类环境(附件1),并保持安静,光线充足。具备空气消毒装置、空调等。保持空气清新,必要时应当使用通风设施。地面应使用防酸材料并设置地漏。 2、应配备供氧装置、中心负压接口或配备可移动负压抽吸装置。一台透析机与一张床(或椅)称为一个透析单元。每一个透析单元应当有电源插座组、反渗水供给接口、废透析液排

血液透析中心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

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制度—— 血液净化室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为保护血液透析室卫生人员职业健康,避免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有害因素而导致的疾病,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制定此制度,要求血液透析室全体卫生人员认真遵照执行。 一、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有破损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进行隔离预防。 二、基本要求:①要防止血源性疾病和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②强调做好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③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三、防护措施 (一)进入透析室前应更换整洁工作服、拖鞋,从工作人员通道进入透析室,进入工作区应先洗手,再按工作要求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二)在透析操作中严格遵循手卫生和防止锐器伤的要求: 1.卫生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护理、清洁等工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注意: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脱手套后应立即洗手。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6.处理医疗废物时戴手套,处置后洗手。 (三)接触化学消毒剂等有害因子时,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

血液透析管理系统论文

血液透析管理系统 毕 业 论 文 撰稿人姓名:王化忠 学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龚鸣敏老师与 王化文院长

血液透析管理系统 摘要 随着计算机科学不断地深入发展及广泛应用,计算机应用在各行各业中体现的效果不言而喻,以信息化管理作用尤为突出。 医院实行信息化管理以来,大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减轻了以往手工输入的不便及出错率,提升了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满意度,也保证了表格书写的合格率,由此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因此,结合所要开发的系统的特点,软件设计采用了较实用PowerBuilder 9.0面向对象设计开发工具,采用与开发工具相结合的后台数据库:SQL Server2000 ,使用操作系统:Windows XP Server/Professional。功能要求实现各子系统的各功能模块中都要有录入、添加、删除、打印、查询、统计和数据加工功能,各子系统都要有参数设置功能。由于本实例程序数据库采用的是SqlServer 2000,因此需要设置SQL Server2000数据库后方可执行本例程序。本书提供的各实例的后台数据库都是SQL Server2000。在运行源代码前要先恢复各自的数据库,数据库恢复见附录一。 整个系统从符合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灵活、实用、安全的要求出

发,完成患者基本信息、透析管理的全过程,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和透析计划的建立、患者基本信息和透析计划的修改、信息查询、统计,以及透析信息的添加等透析管理工作。经过实际使用证明,本文所设计的血液透析管理系统可以满足医院管理方面的需要。论文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开发背景,所要完成的功能和开发的过程。重点的说明了系统设计的重点、设计思想、难点技术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数据库;PowerBuilder 9.0;SQL Server2000;信息管理;血液透析管理

新建血液透析室结构布局及要求

血液净化室(中心)结构布局 血液净化室(中心)应合理布局,清洁区和污染区及其通道必须分开。 必须具备的功能区包括; 一.清洁区: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水处理间、配液间、清洁库房。 二.半清洁区:透析准备室(治疗室)。 三.污染区:透析治疗室、候诊室、污物处理室等。 具体功能; 1.候诊室: 舒适为宜,患者换鞋后进入接诊区和透析治疗室。 2.更衣室: 工作人员更衣换鞋后进入透析治疗室和透析准备室。 3.接诊室(区): 由医务人员分配透析单元,给患者称体重,测量血压和脉搏,确定治疗方案开具药品和化验单等。 4.透析治疗室: 一.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Ⅲ类环境,具备空气消毒装置, 保持空气清新,地面应使用防酸材料并设置地漏。按感控要求设置非接触式洗手处。 二.应配备供养装置,负压吸引装置。一台透析机与一张床(椅)称为一个透析单元。 每个透析单元应当有电源插座组(透析机电源为220伏16安培三孔可靠接地插座,其它为220伏10安培5孔可靠接地插座)反渗水供水接口,废透析液排水口。 三.应具备双路电力供应。如没有则透析机应具备相应安全装置,使体外循环血液回到 患者体内。 四.配备操作用治疗车(内含血液透析操作必备物品),抢救车(内含必备抢救物品及药 品)及基本抢救设备(如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 5.透析准备室(治疗室): 一.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Ⅲ类环境。 二.用于准备透析治疗中的药品。 三.储存备用的消毒物品。 6.水处理间: 一.水处理间面积应为水处理设备占地面积1.5倍以上。地面承重应符合要求,地面应 做防水及地漏。 二.水处理间应通风良好,室温合适,水处理设备应避免日光直射,放置处应有水槽。 三.水处理机用自来水供应应充足,压力符合标准,入口装压力表。 7.库房: 库房应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Ⅲ类环境标准,干湿分开。 存放透析器,管路,穿刺针,透析液等。 8.污物处理室: 用来暂时存放生活垃圾和医疗废弃物等。需分开存放,按相关部门要求分别处理。 9.医务人员办公及生活用房: 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如办公室,餐厅,卫生间等)

血液透析室所有制度全

血液净化室管理制度 一、主任职责及管理 (1)负责全面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对透析质量和安全负责。(2)依据血液透析规范化要求制定并实施透析中心的管理规程。(3)负责透析室人员安排和责任划分。 (4)负责透析的培训、教学和科研工作,组织业务学习、技术考核等。 (5)定期查房,解决临床疑难问题。 (6)监督及评估患者的透析质量,做好持续性质量改进工作。(7)负责新技术的引进和开展。 (8)负责统计汇报透析登记相关资料并提供报告。 1 血液净化室管理制度 二、护士长职责及管理 (1)负责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组织实施。 (2)协助透析室主任开展日常管理工作。 (3)负责各项透析护理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技术培训。 (4)负责透析医疗用品的登记和管理。

(5)负责透析中心的感染控制和管理。 (6)负责各项报表如患者账单、工作量、各种护理记录的汇总。(7)负责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 (8)定期对卫生员进行培训,并做好培训记录。 (9)负责护理人员(含卫生员)工作安排。 (10)负责定期组织对患者家属的科普宣教工作。 2 血液净化室管理制度 三、各级医生职责 (1)在透析室主任的领导下,全面负责血液净化室的日常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2)负责患者透析方案的制定和调整,遵循个体化透析方案。(3)经常巡视患者,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 (4)积极开展各种血液净化新技术、新疗法。 (5)负责透析技术操作前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工作,填写知情同意书。(6)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等有关制度。 (7)认真记录并保管好病历资料。 (8)贯彻持续质量改进,定期分析评估患者透析质量,不断提高透

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

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 一、分区布局 布局和流程应当满足工作需要,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具备相应的工作区,包括普通透析治疗区、隔离透析治疗区、水处理间、治疗室、候诊区、接诊区、储存室、污物处理区和医务人员办公区等基本功能区域。开展透析器复用的,还应设置复用间 二、人员 (一)至少有2名执业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肾脏病学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20台血液透析机以上,每增加10台血液透析机至少增加1名执业医师; (二)每台血液透析机至少配备名护士; (三)至少有1名技师,该技师应当具备机械和电子学知识以及一定的医疗知识,熟悉血液透析机和水处理设备的性能结构、工作原理和维修技术; (四)医师、护士和技师应具有3个月以上三级医院血液透析工作经历或培训经历。 三、房屋、设施 (一)每个血液透析单元由一台血液透析机和一张透析床(椅)组成,使用面积不少于平方米;血液透析单元间距能满足医疗救治及医院感染控制的需要。 (二)透析治疗区内设置护士工作站,便于护士对患者实施观察及护理技术操作。(三)水处理间的使用面积不少于水处理机占地面积倍; (四)治疗室等其他区域面积和设施能够满足正常工作的需要。 四、设备 基本设备:(一)三级医院至少配备10台血液透析机,其他医疗机构至少配备5台血液透析机;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水处理设备、供氧装置、负压吸引装置,必要的职业防护物品;开展透析器复用的,应当配备相应的设备。 (二)急救设备:心脏除颤器、简易呼吸器、抢救车。 (三)信息化设备:至少具备1台能够上网的电脑 五、规章制度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职责、相关诊疗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规章制度至少包括医院感染控制及消毒隔离制度、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设备设施及一次性物品的管理制度、患者登记和医疗文书管理制度、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等。

案例研究-血液透析中心(第三方血透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案例研究】 血液透析中心(第三方血透中心)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系统的数据,我国血透行业市场规模从2011 年的136 亿元增长到2015 年的37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9.01%。博思远略根据公开数据测算2016年血透市场规模达到488亿元,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血透市场在政策利好的刺激下,市场规模已达639亿元,根据预测2019年我国血透市场将突破千亿。 作为整个血液透析行业产业链下游的血透服务市场迎来快速发展期,随着血透中心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放开、医保报销覆盖日益充分、血透患者资源逐步从公立医院分流出来,血液透析中心迎布局良机。国家通过颁布一系列政策明确血透中心作为独立医疗机构的合法地位,规定血透中心的基本标准,并鼓励和优先审批连锁化血透中心。

时间部门相关文件主要内容 2010.3 卫计 委《医疗机构血液透 析室基本标准 (试 行)》 明确医疗机构设立血透室的标 准,要求至少配备 2名职业医 师, 0.4名护士/透析机;三甲 医院至少配 10台透析机等。 2014.3 卫计 委《关于征求独立血 液透析中心管理规 范和基本标准意见 的函》 血透中心 10公里内须有二级 以上综合医院,并签订血透急 性并发症救治协议 2016.12 卫计 委《国家卫生计生委 关于印发血液透析 中心基本标准和管 理规范(试行)的 通知》 承认血透中心作为独立医疗机 构的合法地位,并对连锁化血 透中心的优先审批 2017.2 卫计 委《关于修改〈医疗 机构管理条例实施 细则〉的决定》 (国家卫生计生委 令第 12号) 增加了血液透析中心等医疗机 构类别,推动医疗机构依法举 办和规范执业 2007 年初步建立起全面覆盖各类患者(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乡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制度;2012 年确定大病医保报销比例不低于50%;2014 年加大大病医保的试点力度;2015 年全面实行城乡居民的大病医保;2017 年建立完善的大病保险制度。国家医保政策对患者的覆盖正循序渐进推进,当前覆盖比较充分,基本实现80%-90%以上医保报销。 随着国家政策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血透服务成为近年投资领域的热门话题。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的血液透析中心只有

血液透析室管理制度汇编

血透透析室管理制度 第一节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 第二节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第三节医院感染控制监测管理制度 第四节血透设备保养维修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第五节血液净化患者登记及病案管理制度 第六节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第七节血透室交接班制度 第八节工作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第九节工作人员学习培训制度 第十节陪客管理制度 第十一节抢救物品管理制度 第十二节血透室工作人员自身防护制度 第十三节血透室安全管理差错事故防范制度 第十四节水处理间制度 第十五节透析液配置室制度 第十六节库房管理制度 第十七节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及消毒器材的管理制度第十八节不良事件报告处置制度 第十九节血透室医院感染管理及防控制度 第二十节消毒隔离查对制度

第二十一节血透患者常规实验室检查制度 第二十二节HCV、HBV实验室检查制度,HCV、HBV阳性 病人登记制度 第二十三节家访谈话制度 第二十四节透析患者接诊制度 第二十五节血透突发事件技术培训

第一节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 1.血液透析室严格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2.进入血透室必须严格遵守透析室各项规定,按规定通道出入并更换鞋子、帽子,进污染区必须衣帽鞋穿戴整齐,操作时戴口罩、戴一次性手套。离开污染区应脱去衣帽鞋并消毒双手。3.接待参观要限制人数,并事先取得联系,严禁非本室人员擅自入内。 4.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各项操作规程和管理要求,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5.污染的隔离衣、帽、鞋、被单、被套等被服类均应做好预消毒,再送洗衣房清洗。 6.认真做好各环节的消毒工作和消毒效果质量检测。 (1)透析水的检测与管理: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透析水每月做细菌培养1次,定时测定内毒素。每日清洁机房,水处理每天正、反冲各1次,每周做水软化1~2次,活性炭每月反冲1次,反渗水桶及管道每月消毒1次。对反渗水出口及透析液的入口、出口,每月采样,作细菌监测,符合要求方可使用,并有记录。 (2)血透析机的消毒与管理:每日透析结束,透析机必须彻底消毒。透析液的吸头每天清水清洗,将残留液体冲净、擦干,如遇有血迹用2000mg/l消毒液擦拭,清水冲洗、擦干。透析机

最新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

一、血液透析室分区布局 布局和流程应当满足工作需要,应设置①功能区:透析治疗室(设立普通治疗区和/或隔离治疗区)和治疗准备室;②辅助功能区:水处理间、清洁库房、污物间、洁具间以及接诊室/区、患者更衣室等;③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有条件可在功能区设置专用手术室/操作室,使用集中供液系统的透析室应在辅助功能区设置配液间,开展透析器复用的透析室应在辅助功能区设置透析器复用间和复用后透析器储存间。 布局和流程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洁污分区明确、标识清晰、流程合理。其中,治疗准备室、水处理间、清洁库房、配液间、复用后透析器储存间及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为清洁区域,透析治疗室、专用手术室/操作室、接诊室/区及患者更衣室为潜在感染风险区域,透析器复用间、污物处理室及洁具间为污染区域,不同洁净度区域内的功能用房遵循相对集中安置的原则。 二、人员 (一)至少配备2名执业医师,其中至少1名具有肾脏病学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配置10台以上透析机的血液透析室至少配备6名执业护士。不足10台透析机的,每台透析机至少配备0.4名护士。 (三)应至少配备1名工程师/技师。 (四)医师、护士和工程师/技师都应具有3个月及以上三级医院血液透析工作经历或培训经历。医疗和护理组负责人必须具备肾脏病学和透析专业知识,具备1年以上血液透析工作经历。 (五)应根据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保洁人员,保洁人员应经规范化培训后上岗,并定期培训考核。 三、房屋、设施 (一)每个血液透析单元由一台血液透析机和一张透析床(椅)组成,床(椅)间距不少于1.0米;每一个透析单元应当有电源插座组及其安全装置、反渗水供给接口、透析废液排水接口。 (二)透析治疗区内,根据规模及布局应设置1个或多个能够观察覆盖全部患者的医护工作站。 (三)水处理间使用面积不少于水处理机占地面积1.5倍。

血液透析中心建设得建议

透析中心建设的初步建议稿 申报条件 一、血液净化室(中心)建立及资格认定 (一)、开展血液透析治疗的单位必须是经过县级或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并通过该级卫生行政部门定期校验。 (二)、新建的血液净化室(中心)应向区县级或区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经该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专家委员会审核合格后,由区县级或区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后准入。 (三)、血液净化室(中心)结构布局 血液净化室(中心)应该合理布局、清洁区、污染区及其通道必须分开。 必须具备的功能区包括: 清洁区: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水处理间、配液间、清洁库房: 半清洁区:透析准备室(治疗室): 污染区:透析治疗室、候诊室、污物处理室等。 有条件应设置专用手术室、更衣室、接诊室、独立卫生间等。 (1)候诊室 患者候诊室大小可根据透析室(中心)的实际患者数量决定,以不拥挤、舒适为度。患者更换拖鞋后方能进入接诊区和透析治疗室。 (2)更衣室 工作人员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后方可进入透析治疗室和治疗室。 (3)接诊区 患者称体重等,由医务人员分配透析单元、测血压和脉搏,,确定患者本次透析的治疗方 案及开具药品处方、化验单等。 (4)透析治疗室 1、应当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Ⅲ类环境(附件1),并保持安静,光线充足。具备空气消毒装置、空调等。保持空气清新,必要时应当使用通风设施。地面应使用防酸材料并设置地漏。 2、应配备供氧装置、中心负压接口或配备可移动负压抽吸装置。一台透析机与一张床(或椅)称为一个透析单元。每一个透析单元应当有电源插座组、反渗水供给接口、废透析液排

全国血液透析病例信息登记系统

全国血液透析病例信息登记系统Chinese National Renal Data System (CNRDS) 用户培训材料 (各省级质控中心用户) 2017 版 【重要提示:】用户第一次登陆时务必请先修改登陆密码。

目录 一、系统简介 (1) (一)系统介绍 (1) (二)登录系统 (1) (三)如何获得账户 (2) 二、查看患者信息 (3) 三、中心信息管理 (3) 四、系统其它功能 (5) (一)公告与交流 (5) (二)个人设置 (6) (三)中心设置 (7) (四)用户管理 (7) 五、技术支持联系方式 (10)

一、系统简介 (一)系统介绍 2010年在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的牵头下,中国国家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肾脏病专家建立了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系统(Chinese national renal data system, CNRDS,https://www.360docs.net/doc/d16008069.html,),并于2010年5月正式在全国范围推广开展透析登记工作。CNRDS系统是为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资料库网络化专门定制的一套信息系统,能够支持在线结构化收集全国血液净化病历,以便进行统计分析,为病例共享、交换、分析和科研项目合作建立统一的信息学平台。系统可以统一管理患者信息、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等研究数据,具有方便的结构化查询、统计和规范化数据的导出功能。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系统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肾脏病数据登记工作迈出了一大步。通过全国血液净化网络登记工作的开展,得到了全国范围内、比较全面的透析患者的流行病血液资料。对中国终末期肾病透析治疗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了基本了解,为政府制定尿毒症防治政策提供了原始资料和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 CNRDS系统2010年正式上线以来已经在全国超过6000家透析中心实现落地应用,至2016年底CNRDS已经收集了我国6年完整的血液净化登记数据,支持了多项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课题,本系统数据量大、字段涵盖广,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涉及内容最丰富的肾病数据库,业务规模居全国各专业前列。从6年多的纵向数据分析来看,透析中心数量稳步增长、患者数量增长更为迅速,年增超过10%。考虑今后的发展,2017年本系统做了升级增容和改进更新。新系统显著提升了病例数据的获取能力,满足全国透析病例数据登记的任务需求。硬件配置将借鉴吸收公有云和本地服务器的优缺点,更加强化数据安全和多层备份;软件升级将改良PC端界面、加强人机交互、减少冗余,充分提高输录效率,未来还将持续升级,增加新型输录方式,做成用户能用、必用、易用、爱用的信息化利器。 (二)登录系统 第一步:网页输入:https://www.360docs.net/doc/d16008069.html, 第二步:选择血液透析系统 第三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图 1) 第四步:登录成功,进入首页(图 2)

(最新)卫生部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

(最新)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的通知 (卫医政发〔2010〕3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加强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的规范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办法》等有关法规、规章,我部组织制定了《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的管理工作,提高血液透析治疗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经血液透析导致的医源性感染,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规章,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设置血液透析室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第三条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当地医疗服务需求,做好血液透析室设置规划,严格实行血液透析室执业登记管理。 第四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的管理,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进行指导和检查,加强血液透析治疗的质量管理,保障患者安全。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五条设置血液透析室的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本规范,制定并落实血液透析室管理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落实血液透析室医源性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保障血液透析治疗安全、有效地开展。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指定相关部门负责血液透析室的质量监控工作,履行以下职责:(一)对血液透析室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二)对血液透析室的医疗质量、医源性感染管理、器械和设备管理、一次性医疗器具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三)对血液透析室的重点环节和影响医疗安全的高危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提出控制措施;(四)对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和健康管理提供指导;(五)对血液透析室发生的医源性感染进行调查,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七条血液透析室应当设负责人全面负责血液透析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三级医院血液透析室的负责人应当由具备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担任;二级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室水处理系统管理规定

15、血液透析室水处理系统管理规定 1、水处理间保持清洁干燥、阴凉通风、隔音,每日进行空气消毒。 2、确保水处理系统供电(配电箱指示灯),供水(供水压力表)正常。 3、每日观察多介质罐(Fe),碳罐(C)控制头工作时间是否与当前时间一致。 4、每日观察盐水桶中剩余盐量是否符合要求。 5、每周观察各压力表的参数是否在正常范围。 6、每日观察透析用水的电导率,正常值约10μs/cm。 7、根据水质、压力情况定期更换水处理软水滤芯。 8、透析用水硬度检测每天一次,在反渗水入口位置收集标本,正常为0—1 odH。 9、透析用水游离氯检测每天一次,在反渗水入口位置收集标本,正常为0 ppm。 10、透析用水每年至少测定一次化学污染物情况。(参考2008年美国AAMI 标准,见下表) 11、透析用水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细菌培养,在反渗水进入透析机的位置收 集标本,细菌数不能超出200cfu/ml ,每台透析机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12、透析用水每三个月至少进行一次内毒素检测,在反渗水进入透析机的 位置收集标本,内毒素不能超过2eu/ml,每台透析机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13、水处理主机及管道根据水质监测情况酌情进行过氧乙酸消毒。消毒由 工程师进行,每次消毒完成后,应测定消毒剂的残余浓度处于正常水平,透析用水电导率小于10μs/cm,方可正常使用。

附2008年美国AAMI标准 参考文献:《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 绥阳县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 2016年4月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深圳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建设方案

深圳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建设方案 (仅供参考) 一、背景资料 1、随着社会的发展、深圳市人口密集、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医院就医的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难治性心衰、肺水肿、肝硬化、肝肾综合症、肾病综合征、电解质紊乱、肝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高尿酸血症等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日益增多,社会要求增设血液透析项目进一步改善医疗条件的呼声也日益强烈,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2、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入尿毒症期的时候,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维持性血 液透析,除非肾移植成功。所以血液透析技术是否优良,直接关系到尿毒症病人的生存质量。目前,全世界血液透析已非常成熟,临床开展的极为广泛,省、市、县各级医院都有不同规模的开展。 3、深圳医院是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医院,已形成妇产科特色专科优势,目前医院 正处于发展提升期,迫切需要增加较有影响力的内科、外科特色专科项目,根据发展与公立医院差异化的整体思路,血液净化作为内科终末期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已普及,但多数公立医院还是早年的透析设备,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很多患者无法坚持,我院在这个时间点新上具有竞争优势的双级反渗水、高通量的血液透析设备和技术,在一定的时间内即可形成优势项目,提升我院整体竞争实力是可行的。 二、工作目标 1、第一阶段:2016年8月~2016年9月,制定规划,初步完成科室规模、设备 配置、人员配置、人员培养。完成透析中心建设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 2、第二阶段:2016年9月~2016年底,进一步完成科室医生、护理人员专业理 论和技能、技巧的培训。建立透析中心专业营销团队,初步完成透析中心市场营销队伍和网络建设。

血液透析中心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新

血液透析中心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1前言 自本院实行信息化管理以来,,极大地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减轻了以往手工输入的不便及出错率,提升了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满意度,也保证了表格书写的合格率,由此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血液透析中心作为肾病内科的附属科室,其独特的地位及治疗方式,使得其一直未能实施信息化管理,沿用手工操作至今,出于对信息管理规范化及提高工作效率的迫切性,在信息科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对透析中心进行信息化科学管理也提上了日程,由此针对血液透析中心展开了一系列的需求分析业务。 计算机的查询、反馈、修改、系统分析是任何一个信息系统最主要的部分,计算机的应用有助于我们随时提取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料,以助于综合分析。由于计算机的信息储存量大,有利于资料的保存,有效地克服了手工操作带来的诸多不便,如过去大量书写、大量资料的堆积以及长时间纸张变质、灰垢、查找困难的现象,因而从根本上改变了透析资料的管理方法,使各类资料得以保存完整,可以随用随查,提高了工作效率,使透析中心的信息管理更加先进、科学、规范。 在需求分析过程中得到了总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各位医护人员的鼎力支持及大力协助,他们是:车华主任、王晗莹技师、郑丹丹护士长、吴君、彭小慧、肖红华、李仙桃、郭海燕、文建玲,在此深表感谢! 鉴于血液透析中心的特殊情况,在与医护人员及患者的长达两周的接触之后,采用了跟踪分析的方式,使得本系统的雏形得以展现,以下便是需求分析的具体内容:

2系统主要功能 血液透析是一种较安全、易行、应用广泛的血液净化方法之一,透析是指溶质通过半透膜,从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方向运动。血液透析包括溶质的移动和水的移动,即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人工肾)内借半透膜接触和浓度梯质进行物质交换,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向透析液移动,透析液中的钙离子、碱基等向血液移动。如果把蛋白质与尿素的混合液放于透析器中,管外用水浸泡,这时透析管内的尿素就会通过人工肾膜孔移向管外的水中,白蛋白因分子较大,不能透过膜孔,这种小分子物质能通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物质移动称为弥散。临床上用弥散来分离纯化血液使之达到净化的目的的方法即为血液透析的原理。 血液透析所使用的半透膜厚度为10—20微米,膜上的孔径平均为3纳米,所以只允许分子量为1.5万以下的小分子和部分中分子物质通过,而分子量大于3.5万的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因此蛋白质、致热源、病毒、细菌以及血细胞等都是不可透出的;尿的成分中大部分是水,要想用人工肾替代肾脏必须从血液中排出大量的水分,人工肾只能利用渗透压和超滤压来达到清除过多的水分的目的,现所使用的人工肾即血液透析装置都具备上述功能,从而对血液的质和量进行调节,使之近于生理状态。血液透析是一个反复多次的过程,目的在于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延缓患者生命历程,减轻患者的痛苦。 2.1设计目标 本系统依据医护人员的具体要求,利用计算机建立患者个人档案,把患者的个人信息、血液透析治疗中的信息、机器的运转参数储存于计算机中,利用系统的查询和统计功能使医生、护士及管理者可以随时准确、快捷地掌握全部患者的整体信息及单个患者的综合信息,增加护理工作的科学性,也为护理诊断、计划提供相关的依据,而且资料输入一次保证永久使用,有效地解决了以往资料保存不完整难以查询及占用空间等问题。其表现为: 1)利用计算机建立患者档案,把患者的个人信息存储于计算机中,包括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