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热裂解过程及产物

生物质热裂解过程及产物
生物质热裂解过程及产物

木材干馏热解应用最早出现,后来出现了煤炭的干馏热解(炼焦)。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认为只用煤、木材才能干馏热解,而草本植物不可能干馏。八十年代初,南方先生首先提出了草本植物进行热解与木材热解将有相似的结果,九十年代初被试验所证实。当时对20多种草本植物进行了干馏热解试验,如蒿草、一支黄花草、芦苇草、玉米秸秆、麦秸干、豆秸、稻草、稻壳、玉米芯、甘蔗渣、花生壳、椰子壳、棕榈籽壳、树枝、树叶等。对这些物质进行干馏热解所得到的产品,与木材干馏热解所得到的产品及其相似,都产生木质炭、木焦油、木煤气、木醋液,这一试验的成功为秸秆干馏热解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几种植物的元素组成

植物名称碳C% 氢H%

栎树49.4 6.1

水青冈树48.5 6.3

桦树48.6 6.4

光榆树50.2 6.4

白蜡树49.4 6.1

椴树49.4 6.9

白杨树49.7 6.3

松树49.6 6.4

玉米秸42.2 5.5

高梁秸41.9 5.3

棉花秸43.5 5.4

豆秸44.8 5.8

小麦秸41.3 5.3

稻草38.3 5.1

谷秸41.4 5.2

杂草41 5.2

从该表可以看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在热分解范畴中基本是一样的,没有本质的区别,而只是在含碳氢量上有15%的差异,从而影响其发热值有 15%的差异,一般草本植物的低位发热值在3500~3800大卡/kg范围,木本植物的低位发热值在4100~4400大卡/kg范围。

由于这种差异,在热解产品的含量上有所差异。例如:木材热解得到的炭产品的量要高于秸秆热解炭品产量;木材热解的木煤气热值要高于秸秆热解木煤气的热值。秸秆热解后木醋液的产量明显高于木材热解的木醋液产量。秸秆木醋液中的轻质化学物质也明显的偏多,在某种意义上说,秸秆木醋液更具有价值。秸秆刚加热不久,在150℃以前排出的都是水蒸气,这个过程就是热解的干燥过程,含水份越多的物料,这个过程就越长,消耗的能源就越多。因为只有把水份蒸干了才能开始热解。另外在实际生产中,这部分汽不是排空的,而是随木煤气进入后续设备中,最终被冷凝到木醋液中,降低木醋液浓度,增加木醋液的回收负荷。所以热解的原料尽量减少水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般都要安装原料干燥设备。

当原料中的水份被蒸干后,随着温度的上升,进入了干馏热解的第二阶段——预炭化阶段,这个阶段的温度为150~275℃。原料中的半纤维素等不稳定成分开始分解,这时从排气孔中冒出的“烟”,主要是CO2、CO和少量的醋酸,这时产出的气热值很低。以上两个阶段都是吸热反应,都需要不断地外加热才行。

当温度继续上升,超过275℃时,原料开始加快分解,随着温度提高,分解速度加快,生成大量分解物,如甲烷、乙烷、乙烯、醋酸、甲醇、丙醇、木焦油等,由于生物质中含有氧元素,这一阶段表现出是放热反应,可以说这一阶段不用外加热就可以使反应进行下去。这一阶段可保持到450℃,称为热解炭化阶段。生物质的干馏热解主要产物都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木焦油几乎全部都是在这个阶段中形成的。如果这时停止加热的话,得到的产物有炭、木煤气、木焦油、木醋液,其中炭的产量最高,木煤气产量很低,因为产品炭中还有一些挥发分没被分解出来,这时表现是:木煤气的热值不太高,一般在3000大卡 /m3左右。在以生产炭为主的过程,一般在这一阶段就停止加热了,以获得多产炭的效果,每吨原料可产炭330~400kg。如果要使木煤气质量好,气量和热值也增加,热解过程还要继续下去,即进行煅烧阶段,煅烧阶段温度可以加到500℃,也可以加到600℃、700℃,乃至1000℃以上。煅烧阶段随着温度的升高不再产生木醋液和焦油,而只是产生木煤气,其中主要是CH4和H2,可使木煤气的热值大大提高。例如在1000℃下热解,木煤气的热值可达 6000

大卡/m3,而木炭的产量只有220~230kg(每吨原料)。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煅烧阶段是吸热反应,也就是说需要外加热。所以从能量平衡角度看,并不是热解温度越高越好。在实际生产中究竟选择什么样的热解温度,要因时、因地、因产品结构、因生产目的而定。

工艺流程说明

(1)备料

原料秸秆经风干、除去杂物后,用打包机压成秸秆包块。成包后的秸秆运到料场堆放。经压缩后的秸秆包块堆比重可达到400公斤/m3。

(2)制气

用回炉煤气对热解炉底部加热,经一段时间加热后,原料被加热到500℃,保持一定干馏时间,热解完毕将干馏好的木质炭推入熄炭箱中,然后用水将炽热炭熄灭成炭粉,可作为商品炭粉出售(炭棒则无此程序)。

(3)燃气净化及焦油回收

由热解炉出来的荒燃气经过冷却,回收化工产品,除去有害杂质后的净化燃气方可使用。

由热解炉出来的荒燃气进入二级冷却器,荒燃气被循环水冷却到35℃以下(这时有冷凝液凝出),然后进入气液分离器除去冷凝液,然后进入碱洗器,用碱泵打入循环碱液清洗,除去燃气中的醋酸等酸性物质。经过除酸后的燃气经气液分离器后进入罗茨鼓风机,燃气经罗茨鼓风机加压到2000mm水柱后再经二级除焦油器后的净化燃气被送入各储气柜中,经燃气输配系统送到用户。由二级冷却器出

来的热水经凉水塔冷却后流入循环水池,再经循环水泵送回二级冷却器循环使用。

由二级间冷器、气液分离器分离出冷凝液流到焦油醋液分离槽,分离出来的木焦油流入焦油槽,然后装桶入库;分离出醋液入醋液槽,除去焦油的碱液循环使用。由碱洗塔流出循环碱液入循环碱液池,再由碱液泵送回碱洗器,定期向循环碱液补充碱,保持循环碱液PH值大于8。

4、生物质干馏热解的产物

(1)木制炭

干馏热解最后残留在干馏釜中的固定物就是炭,一般占原料的三分之一左右。炭的产量与原料有关,更与干馏温度有关。如对玉米秸秆干馏时,温度350℃时,产炭302kg,450℃时产炭290kg,1200℃时产炭180kg。

炭主要以碳(C)元素为主,还有少量的氢(H)、氧(O)、氮(N)、灰分。碳元素含量越高,热值越高。碳元素含量与原料有关,更与干馏温度有关。在450℃干馏温度下的得到炭,碳含量在81-83%,在1500℃干馏温度下得到的炭,碳含量达95%。81-83%碳的炭,发热值约7000大卡 /kg,纯碳的发热值为8100大卡/kg。

炭的物理形态有块状定型炭和散装不定型炭两种。木材、秸秆固化块产生的炭为块状定型炭,木屑或秸秆屑、稻壳产生的炭为散状不定型炭,也称炭粉、粉炭等。生物中含的全部无机元素,如钙、镁、锰、锌、铁、铜、镍、硅、钾、钠等,干馏结果却集中到炭产品中,炭的灰分多少,取决于原料的灰分,像稻草、树皮、马铃薯秸灰分很高的,干馏出炭灰分也就很高。

与煤焦炭相比,生物质炭的灰分是很低的,煤焦炭灰分一般在15-20%,而生物质炭灰分一般在1-5%。根据炭的用途不同,炭的灰分不一定都是缺点,有的场合反而是优点。

(2)木煤气

生物质被热分解成小分子物质,一般分子量在50以下者,在常温下呈气态,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乙烷、氢、乙烯、乙炔、丙烷、丙烯、丁烯。除二氧化碳外,都是可燃物,组成为木煤气,木煤气中的组成变化几乎与原料品种无关。在热解温度低时,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为主,在320-360℃之间热解,甲烷、一氧化碳增加,在400℃以上热解,主要是甲烷、乙烯、丙烯、丁烯、乙炔等,这时的木煤气热值最高。450℃以上,氢气产量增加。

生物质热解技术

生物质压缩成型技术 1 压缩成型原理 生物质主要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木质素为光合作用形成的天然聚合体,具有复杂的三维结构,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它在植物中的含量一般为15%~30%。木质素不是晶体,没有熔点但有软化点,当温度为70-110℃时开始软化,木质素有一定的黏度;在200-300℃呈熔融状、黏度高,此时施加一定的压力,增强分子间的内聚力,可将它与纤维素紧密粘接并与相邻颗粒互相黏结,使植物体变得致密均匀,体积大幅度减少,密度显著增加,当取消外部压力后,由于非弹性的纤维分子之间相互缠绕,一般不能恢复原来的结构和形状。在冷却以后强度增加,成为成型燃料。压缩时如果对生物质原料进行加热,有利于减少成型时的挤压力。 对于木质素含量较低的原料,在压缩成型过程中,可掺入少量的黏结剂,使成型燃料保持给定形状。当加入黏结剂时,原料颗粒表面会形成吸附层,颗粒之间产生引力,使生物质粒子之间形成连锁的结构。这种成型方法所需的压力较小,可供选择的黏结剂包括黏土、淀粉、糖蜜、植物油和造纸黑液等。 2 压缩成型生产工艺 压缩成型技术按生产工艺分为黏结成型、压缩颗粒燃料和热压缩成型工艺,可制成棒状、块状、颗粒状等各种成型燃料。 生物质—-干燥—-粉碎—-调湿—-成型—-冷却—-成型燃料 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1)干燥 生物质的含水率在20%-40%之间,一般通过滚筒干燥机进行烘干,将原料

的含水率降低至8%-10%。如果原料太干,压缩过程中颗粒表面的炭化和龟裂有可能会引起自燃;而原料水分过高时,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就不能顺利排出,会增加体积,降低机械强度。 (2)粉碎 木屑及稻壳等原料的粒度较小,经筛选后可直接使用。而秸秆类原料则需通过粉碎机进行粉碎处理,通常使用锤片式粉碎机,粉碎的粒度由成型燃料的尺寸和成型工艺所决定。 (3)调湿 加入一定量的水分后,可以使原料表面覆盖薄薄的一层液体,增加黏结力,便于压缩成型。 (4)成型 生物质通过压缩成型,一般不使用添加剂,此时木质素充当了黏合剂。生物质压缩成型的设备一般分为螺旋挤压式、活塞冲压式和换模滚压成型。 螺旋挤压机源于日本,是目前国内比较常见的技术,生产的成型燃料为棒状,直径50-70mm。将已经粉碎的生物质通过螺旋推进器连续不断推向锥形成型筒的前端,挤压成型。因为生产过程是连续进行的,所以成型燃料的质量比较均匀,外表面在挤压过程中发生炭化,容易点燃。但是,由于螺杆处在较高温度和压力下工作,螺杆与物料始终处于摩擦状态,导致压缩区螺纹的磨损非常严重。当螺杆磨损到一定程度,螺杆与出料筒失去尺寸配合,原料就无法完成成型。因此,压缩区螺纹的磨损决定了螺杆的使用寿命,螺杆使用寿命成为生物质压缩成型技术实用化决定性因素。对螺杆磨损,由于受工艺技术的制约,目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平均寿命仅为60-80h。

生物质制油

生物质热裂解制生物油 摘要:生物质热裂解技术是目前世界上生物质能研究的前沿技术之一,生物质热裂解制生物油为其中应用较多的一部分。但其高含氧量、低热值和化学不稳定等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物油的广泛应用,因此必须对生物油进行精制,以改善生物油的品质。该文以生物质热裂解生物油为例,从催化加氢、催化裂解、气相催化、水蒸气重整和乳化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生物油精制的研究进展,展望生物油强大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生物质;生物油;热裂解;精制;催化 0 引言 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而所谓生物质能(biomass energy),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脂肪燃料快艇可再生的碳源。 生物质热裂解(又称热解或裂解),通常是指在无氧环境下,生物质被加热升温引起分子分解产生焦炭、可冷凝液体和气体产物的过程,是生物质能的一种重要利用形式。 随着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可再生能源已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中国国家发改委在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指出:2005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0.6亿t标准煤,消费总量22.5亿t标准煤,分别占全球的13.7%和14.8%,是世界第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资源约束矛盾更加突出。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和比较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了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因此国家制定了石油替代工程目标,加快发展生物质液体燃料被提上日程。 生物质是地球上最广泛存在的物质,它包括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由这些有生命物质派生、排泄和代谢的许多有机质。各种生物质都具有一定的能量。将生物质转化为液体燃料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能源转化途径之一。 生物质热裂解技术是目前世界上生物质能研究的前沿技术之一。该技术能一连续的工艺和工厂化的生产方式将以木屑等废弃物为主的生物质转化为高品质的易储存、易运输、能量密度高且使用方便的代用液体燃料(生物油),其不仅可以直接用于现有锅炉和燃气透平等设备的燃烧,而且可通过进一步改进加工使液体燃料的品质接近于柴油或汽油等常规动力燃料的品质,此外还可以从中提取具有商业价值的化工产品。相比于常规的化石燃料,生物油因其所含的硫、氮等有害成分极其微小,可视为21世纪的绿色燃料。 根据反应温度和加热速度的不同,生物质热解工艺可分为慢速、常规、快速或闪速集中。慢速裂解工艺具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一种以生成木炭为目的的炭化过程,低温和长期的慢速裂解可以得到30%的焦炭产量;低于600℃的中等温度及中等反应速率(0.1~1℃/s)的常规热裂解可制成相同比例的气体、掩体和固体产品;快速热裂解大致在10~200℃/s的升温速率,小于5s的气体停留时间;闪速热裂解相比于快速热裂解的反应条件更为严格,气体停留时间通常小于1s,升温速率要求大于103℃/s,并以102~103℃/s的冷却速率对产物进行快速冷却。 本文以生物质快速热解制生物油为例。在此过程中,生物质原料在缺氧的条件下,被快速加热到较高反应温度,从而引发了大分子的分解,产生了小分子气体和可凝性挥发分以及少量焦炭产物。可凝性挥发分被快速冷却成可流动的液体,称之为生物油或焦油。 生物油为深棕色或深黑色,并具有刺激性的焦味。通过快速或闪速热裂解方式制得的生物油具有下列共同的物理特征:高密度(约1200Kg/m^3);酸性(pH值为2.8~3.8);高水分含量(15%~30%)以及较低的发热量(14~18.5MJ/Kg)。

生物质热裂解

生物质热裂解制取液体燃料技术的发展 摘要:对生物质热裂解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阐述了其基本技术要求和发展现状,并将现有的生物质热裂解反应器进行分类,分析了相应的优势与不足。最后评估了生物质热裂解制取液体燃料技术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结果表明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生物质;热裂解;生物油;反应器 1生物质热裂解制取液体燃料的意义 当今社会面临着环境与发展的双重压力,面对常规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对能源需求的不断扩大[1],能源格局的更新、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值得人们的关注。同时石油以其便于运输、加工和利用,且单位热值高和污染相对煤炭少等优点成为常规商业用能中的重要一员,油气在商业用能中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某个国家的能源利用效率水平及环境保护程度。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油气等高品质能源在我国的消费将逐渐增加,而我国的石油资源人均拥有量却相对很少。另外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对于优质燃料的需求日益迫切,传统能源利用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农村现代化需求,尤其是对柴油的需求,因此积极开发代用液体燃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化石燃料的过度开采和大量使用导致了环境污染指数的增长,20世纪以来化石燃料燃烧利用过程中排放的大量SO2、NOx和氯氟烃等污染物破坏了生态环境,由于CO2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也逐渐显露出对气候和生态的负面效应。 生物质是一种清洁的低碳燃料,其含硫和含氮量均较低,同时灰分份额也很小,所以燃烧后SO2、NOx和灰尘排放量比化石燃料要小得多,是一种清洁燃料。生物质的利用过程中没有增加大气中CO2的含量,这对于缓解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有着特殊的意义。为了兼顾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 生物质能的利用目前在工业化的发达国家仅占能源消耗的3%,广大发展中国家中生物质能占了35%,从而使得生物质能在世界能源消耗中仅占了14%。联合国环境发展会议指出到2050年,生物质能有潜力可以供给当时世界能源消耗中的50%。然而目前大部分生物质被直接作为燃料燃烧,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且污染环境,所以充分合理开发使用生物质这种资源丰富的能源,改善我国尤其农村的能源利用环境,加大生物质能源的高品位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制取生物油是目前世界上生物质能研究开发的前沿技术,该技术能以连续的工艺和工厂化的生产方式将以木屑等林业加工废弃物为主的生物质转化为高品位的易储存、易运输、能量密度高且使用方便的液体燃料—生物油,其不仅可以直接用于现有锅炉和燃气透平等设备的燃烧,而且可通过进一步加工改性为柴油或汽油而用作动力燃料,此外还可以从中提取具有商业价值的化工产品,目前已经商业化的应用有提取食物添加剂[2],当然通过一些加工还可能提取一些特殊的化学成分用于调药剂和农业化肥等当前石油资源匮乏及油价飞升,而木屑等林业加工废弃物得不到高品位利用,同时速生林培植技术又较为成熟,因此开展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制取生物油技术的研究在21世纪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上世纪末,该技术研究在欧美国家即得到了高度重视,已开发出了不同类型的热裂解技术,而我国由于在该技术领域的研究涉及较少使得这一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 2生物质热裂解制取液体燃料的技术 2.1生物质热解制油的一般原则 生物质热裂解生成的液体产物通常被称为生物油、热裂解油或生物原油,其可分为快速热裂解工艺产生的一次生物油或通过常规热裂解及气化工艺产生的二次油,两者在一些方面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工艺及其影响因素

Ξ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工艺及其影响因素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农村能源办公室 潘丽娜 摘 要 介绍了目前生物质快速热裂解的工艺及其影响因素,表明了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工艺及技术是目前生物质能利用各种方式中很有前途的利用方式。以小型流化床为例着重介绍了生物质快速裂解装置组成及设备工作原理,并分析了影响生物质快速热裂解过程及产物的主要因素,分析表明,温度是影响热裂解过程中最主要因素。 关键词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 应用 工艺类型 装置组成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Q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230(2004)02—0007—02 0 前言 生物质是一种潜在的能源资源,是人类未来能源和化学原料的重要来源,生物质资源包括:农作物秸秆,柴薪、水生植物、油料作物和各种有机废弃物。在我国农村能源消费中生物质占70%。而在我国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较晚,农村能源中的生物质的很大部分都以直接燃烧的形式利用,这种利用方式不仅能源利用率低,平均热效率不到25%,而且燃烧带来的大量烟雾给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 1 生物质热裂解概念及其基本原理 111 生物质热裂解的概念 生物质热裂解(热分解)是指在隔绝空气或只通入少量空气的条件下,使生物质受热而发生分解的过程。生物质发生热裂解时将生物质分解成3种产物:气体(不可冷凝的挥分份)、液体(可冷凝的挥发份)和固体(炭)。 2 生物质热裂解的工艺 流化床快速热裂解的工艺流程较为简单,结合图1所示流程图对其工艺流程加以分析:上线为生物质颗粒一定的速率进入流化床反应器,在反应器内与高温的砂子流化充分接触,高温发生热裂解反应,反应生成的固体小颗粒随气流向上流入旋转分离器,在旋风分离器中因离心力,器壁摩擦力,以及小颗粒自身的重力作用下落入旋风分离器底部的集炭箱中,并收集。下线为气相流,空气经压缩机打入贫氧发生器,再经反应得贫氧气体充当载气,在压力的作用下,载气先通入螺旋进料器以保持进料器系统有一个足够的送风压力以保证预料顺利进入反应器,两路气体在床内一起流化砂子和原料混合物,经热裂解之后生成的气体与载气一起通过旋风分离器分离,从旋风分离器流出的气体在金属冷凝器,球型玻璃管冷凝可液化的气体,之后,剩余的气体由转子流量计再经过滤器进入收集装置。 3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工艺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不同的工艺类型对产物及产物的比例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反应条件对热裂解的过程和产物亦有不同的影响。就目前的研究而言,总的讲来,影响热裂解的主要因素包括化学和物理两大方面。化学因素包括一系列复杂的一次反应和二次化学反应;物理因素主要是反应过程中的传热、传质以及原料的物理特性等。在具体的操作方面表现为:温度、升温速率、物料特征以及反应的滞留时间和压力等等。 311 滞留时间的影响 滞留时间在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反应中有生物质颗粒的固相滞留时间和气相滞留时间之分,而 7 2004年第2期(总第86期) 应用能源技术 Ξ收稿日期:2004—01— 21

热解生物质制油技术

热解生物质制油技术 热能C074 范竹茵073730 摘要:热解技术已经应用到了能源转化的各个方面,它以其快速、清洁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其中生物质的热解为我们提供了新型的能源——生物油。生物质在热解反应器中进行裂解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通过控制反应的温度、速率和物料的湿度等来调节生物油的各种性质。同时由于不同的热解反应器以及不同的原料也会使得油的热值、纯净度等一些特性受到影响。 关键词:热解、生物质、生物油、热解反应器、 正文:随着全球工业的发展,煤、石油等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大量的消耗,人类面临着一场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能源危机,寻找替代能源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的大事。氢能、核能、太阳能、风能、水能及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备受人们的关注,其中热解生物质制油就是一种用可再生能源代替石油的技术。 热解又称裂解,它是利用热能切断大分子量的有机物、碳氢化合物,使之转变为含碳数更少的低分子量物质的过程,废弃生物质的热解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包括大分子的键断裂、异构化和小分子的聚合等反应,最后生成各种较小的分子。热解的优点在于能回收可储输的燃料,可在焚烧温度低的条件下,从有机物中直接回收燃料气和油品。从资源化角度来看,热解是木质素纤维素转化为燃料乙醇和其他高附加化工产品工艺中的关键性环节。由于热解温度相对较低,所以NO发生量少、气体生成量仅占焚烧法的几分之一。 热解生物油是用热化学的方法将生物质转化成液体物质,进而制备成能直接用于发电厂或车用发动机燃料,以代替柴油等石油能源产品。热解技术日趋成熟,在反应器的设计、原料预处理、生物油的分离和后续制备、生物质的热解机理方面都有重大突破,在国内外都已形成产业化。 热解生物质产生燃料的技术在欧盟已经获得最大的资助,快速热解是有效转化生物质产生液体燃料的方法,液体燃料的产率能达到生物质重量的70%~80%,因此被认为是解决可再生燃料代替化石燃料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生物质热解概念

生物质热裂解液化技术

第六章生物质热裂解液化技术 第1节生物质热裂解原理 1.1 概念 ⑴生物质热裂解 生物质通过热化学转换,生成液体生物油、可燃气体和固体生物质炭3类物质的过程。 控制热裂解条件(反应温度、升温速率、添加助剂等)可以得到不同热裂解产品。 ⑵生物质热裂解液化 是在中温(500~650℃)、高加热速率(104~105℃/s)和极短停留时间(小于2s)的条件下,将生物质直接热解,产物再迅速淬冷(通常在0.5s内急冷到350℃以下),使中间液态产物分子在进一步断裂生成气体之前冷凝,从而得到液态的生物油。 生物油产率可高达70%~80%(质量分数)。气体产率随温度和加热速率的升高及停留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较低的温度和加热速率导致物料炭化,生物质炭产率增加。 生物质热裂解液化技术最大的优点在于生物油易于存储和运输,不存在产品就地消费的问题。 1.3生物质热裂解原理分析 (一)反应进程分析 生物质的热裂解(慢速)大致分为4个阶段: ⑴脱水阶段(室温~150℃):物料中水分子受热蒸发,物料化学组分几乎不变 ⑵预热裂解阶段(150~300℃):物料热分解反应比较明显,化学组成开始发生变化。半纤维素等不稳定成分分解成CO、CO2和少量醋酸等物质。

⑶固化分解阶段(300~600℃):物料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是热裂解的主要阶段。物料中的各种物质相应析出,生成的液体产物中含有醋酸、木焦油和甲醇,气体产物中有CO、CO2、H2、CH4等。物料虽然达到着火点,但由于缺氧而不能燃烧,不能出现气相火焰. ⑷炭化阶段:C—H、C—O键进一步断裂,排出残留在木炭中的挥发物质,随着深层挥发物向外层的扩散,最终形成生物炭。 以上几个阶段是连续的,不能截然分开。快速裂解的反应过程与此基本相同,只是所有反应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原料快速产生热裂解产物,因为迅速淬冷,使初始产物来不及进一步降解成不冷凝的小分子气体,从而增加了液态产物生物油。 (二)热解过程中生物质成分分析 ⑴生物质中主要成分及其分解产物 生物质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3种主要组成物,及一些可溶于极性或弱极性溶剂的提取物。3种组份常被假设独立进行热分解,半纤维素主要在225~350℃分解,纤维素主要在325~375℃分解,木质素在250~500℃分解。 纤维素是β-D-葡萄糖通过C1—C4苷键连接起来的链状高分子化合物,半纤维素是脱水糖基的聚合物。当温度高于500℃,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将挥发成气体并形成少量炭; 木质素是具有芳香族特性的、非结晶性的、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高聚物。木质素隔绝空气高温分解可得到木炭、焦油、木醋酸和气体产物。产品的得率取决于木质素的化学组成、反应最终温度、加热速度和设备结构等。木质素的稳定性较高,热分解温度是350~450℃,而木材开始强烈热分解的温度是280~290℃。木质素中的芳香族成分受热时分解比较慢,主要形成炭。 热分解时形成的主要气体成分为:CO29.6%,CO50.9%,甲烷37.5%,乙烯和其它饱和碳氢化合物2.0%;液体提取物主要有萜烯、脂肪酸、芳香物和挥发性油组成。 ⑵纤维素分解过程与途径 纤维素是多数生物质最主要的组成物(在木材中平均占43%)同时组成相对简单,因此被广泛用作生物质热裂解基础研究的实验原料。 ①纤维素受热分解,聚合度下降,甚至发生炭化反应或石墨化反应,这个过程大致分为4个阶段: 第1阶段:25~150℃,纤维素的物理吸附水解吸; 第2阶段:150~240℃,纤维素大分子中某些葡萄糖开始脱水; 第3阶段:240~400℃,葡萄糖苷键开始断裂,一些碳氧和碳碳键也开始断裂,并产生一些新的产物和低分子的挥发性化合物; 第4阶段:400℃以上,纤维素大分子的残余部分进行芳环化,逐步形成石墨结构。 纤维素的石墨化可用于制备耐高温的石墨纤维材料。 ②纤维素分解途径 最广泛接受的纤维素热分解反应途径模式见图1:

生物质热解制取生物油的研究进展

生物质热解制取生物油的研究进展 生物质热解制取生物油的研究进展 摘要:文章介绍了国内外生物质热解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概述了我国生物质热解制取生物油的潜力。文章对生物质热解制取生物油进行了展望,并指出了生物质热解制取生物油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生物质热解生物油 一、引言 维持现代文明社会正常运转的主要能源来自石油、煤和天然气。然而,这些化石燃料的广泛使用造成了严重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为了保护环境,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缓解能源供需的紧张状况,世界各国均在加紧开发包括生物质能在内的各种可再生能源。 我国农林废弃资源丰富,直接燃烧对环境污染大。利用生物质热解技术原理可以将麦秸秆、玉米杆、谷壳等废气生物质转化为生物油。生物油是一种褐色液体,热值约为15MJ/kg,能够用于工业锅炉或窑炉燃烧供热,也可用于涡轮机或透平中燃烧发电。生物油经过品质提升后(如催化加氢、催化裂解和气化-费托合成),可以转化为汽油或柴油。该文主要对生物质热解液化研究进展进行介绍,综述了这类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现状、潜力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二、国内外生物质热解研究现状 20 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世界各国纷纷寻求可替代化石能源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对生物质的研究由此开始,尤其是对生物质热解的研究更是引起广大研究者的重视。上世纪80年代早期,北美首先开展了热解技术的研究工作。此后,世界各国先后建立了多种热解装置和相关工艺路线,力图实现热解技术的产业化。 生物质快速热解技术是生物质利用的重要途径,许多研究者用闪解来增加热解的液体产物和气体产物。任铮伟等[1]在最大进料速率为5kg/h的快速裂解流化床内进行了快速热解生物质制取液体燃料 的研究。反应在常压和420~525℃温度范围内进行,以木屑为原料,

生物质热解总结

一、热解分类 根据反应温度和加热速率的不同,生物质热解工艺可分成慢速、常规、快速或闪速几种。慢速裂解工艺已经具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是一种以生成木炭为目的的炭化过程川,低温和长期的慢速裂解可以得到30%的焦炭产量;低于600℃的中等温度及中等反应速率(0.1-1℃)的常规热 裂解可制成相同比例的气体、液体和固体产品: 快速热裂解大致在10-200℃/S的升温速率,小于5秒的气相停留时间;闪速热裂解相比于快速热裂解的反应条件更为严格,气相停留时间通常小于1秒,升温速率要求大于1护'C/S.并以102-1护Vs的冷却速率对产物进行快速冷却。但是闪速热裂解和快速热裂解的操作条件并没有严格的区分,有些学者将闪速热裂解也归纳到快速热裂解一类中,两者都是以获得最大化液体产物收率为目的而开发。 事实上,现在人们在考虑生物质的热解机理时,常常假设生物质的三种主要组成物独立进行裂解。纤维素主要在325℃-375℃之间裂解,半纤维素主要在225℃-325℃之间发生裂解,而木质素则在250℃-500℃之间发生裂解(大多数木质素裂解发生在310℃-400℃之间)(shafizadch和Chin. 1977)。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裂解产生大多数的挥发物,而木质素裂解产生大多数的碳。 二、纤维素热解机理 1、纤维素结构 纤维素是由D-葡萄糖通过β(1-4)一糖苷键相连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不同的分子通过氢键形成大的聚集结构。目前的研究表明纤维素存在五种结晶变体,即纤维素I,Ⅱ,Ⅲ, IV和V。其中纤维素I是纤维素的天然存在形式。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天然高分子物质,是自然界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一种多糖。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是由吡喃葡萄糖普通过0-1, 4-搪昔联结成的线性大分子,一般可用通式(C6HioO5)n表示, n称为聚合度,通常情况下在104左右. 纤维素是由β-D-葡萄糖为聚合单元构成的直状高聚物, 分子通式为(C6H10O5)n。它是具有饱和糖结构的典型碳水化合物,为生物质细胞壁的主组成部分。在高温作用下, 纤维素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脱水、解聚、脱挥发分和结构重整等变化。纤素热解动力学涉及这一系列复杂变化中包含的各反应机理。但是, 由于热解过程中并行或者顺序发生的反应数目众多,实际上不可能、对工程应用来说没有必要建立一个考虑了所有这些反应的详尽的动力学模型. 因此, 该领域内的研究者关注的大多是谓的“准机理模型(pseudo-mechanistic model) ”, 在这一类模型中, 热解产物被笼统地划分为挥发分、固定碳等几大类. 总体上, 准机理模型有两种:单步全局模型和半全局动力学模型[]。 [ 7 ]余春江, 骆仲泱, 方梦祥, 廖燕芬, 王树荣, 岑可法;一种改进的纤维素热解动力学模型;浙江大学学报(工学板),2002:36,509-515 2、纤维素热解机理 由于纤维素在生物质原料中占据了几乎一半的含量,其热裂解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生物质整体的热裂解规律,纤维素具有最为简单的结构且在不同的材质中其结构和化学特性变化最小,因而当前研究基本上都从纤维素的热解行为入手开展工作。 纤维素热解动力学模型体现了纤维素热解化学反应的本征过程,是整个热解模型的核心部分。动力学模型的可靠性对于颗粒热解模型是否能正确反映真实过程至关重要。 2.1源于对纤维素燃烧过程的研究 纤维素热裂解机理的探索,最早源于对纤维素燃烧过程的研究,通过纤维素燃烧试验,Broido发现纤维素在低温加热条件下,经由吸热反应一部分纤维素转化为脱水纤维素。热裂解

生物质热解

生物质热解分慢速热解和快速热解。 快速热解为生物质在常压中等温度(约500℃),较高的升温速率103一104℃/s,蒸汽停留时间1s以内,据文献报道液体生物油的产率最高可达85%,并仅有少量可燃的不凝性气体和炭产生。 生物质快速热解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种新型的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它在隔绝空气或少量空气的条件下,采用中等反应温度,很短的蒸汽停留时间,对生物质进行快速的热解过程,再经过骤冷和浓缩,最后得到深棕色的生物油。 众所周知,目前生物质气化法是大规模集中处理生物质的主要方式,但也存在气体热值低,不易存贮、输送,小规模设备发电成本高以及上电网困难等问题;而固体燃料直接燃烧存在燃烧不完全,热利用率低,使用场合受限制等缺点。鉴于上述情形,生物质快速热解技术作为一项资源高效利用的新技术逐渐受到重视,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课题。因为生物油易于储存和运输,热值约为传统燃料油的一半以上,又可以作为合成化学品的原料,同时产生的少量气、固体产物可以在生产中回收利用。 2.1国外快速热解现状 国际能源署(IEA)组织了加拿大、芬兰、意大利、瑞典、英国及美国的10余个研究小组进行了10余年的研究工作,重点对这一过程发展的潜力、技术、经济可行性以及参与国之间的技术交流进行了协调,并在所发表的报告中得出了十分乐观的结论。欧美从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进行生物质快速热解实验以来,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技术设备和工业化系统,表1较详细列出了欧美地区快速热解技术正常运行的反应器。

其中加拿大的Dyna Motive Energy Systems是目前利用生物质快速热解技术实行商业化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其处理量为1500kg/h,生产以树皮、白木树、刨花、甘蔗渣为原料,在隔绝氧气450~500℃条件下,采用鼓泡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生物油的产率为60%一75%,炭15%一20%,不凝性气体10%~20%以上均为质量产率。生物油和炭可以作为商业产品出售,而不凝性气体则为循环气体燃烧使用,整个过程无废弃物产生,从而达到原料100%的利用率。 2.2国内快速热解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生物质资源非常丰富,仅稻草、麦草、蔗渣、芦苇、竹子等非木材纤维年产就超过10亿吨,加上大量的木材加工剩余物,都是取之不尽的能源仓库。 目前我国生物质的利用形式还是以直接燃烧为主,快速热解技术研究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的研究情况如下:沈阳农业大学开展了国家科委“八五”重点攻关项目“生物质热裂解液化技术”的研究工作,并与荷兰Twente大学合作,引进生产能力50kg/h的旋转锥型热解反应器,他们在生物质热解过程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方面都做了很有成效的工作;浙江大学、中科院化工冶金研究所、河北环境科学院等近年来也进行了生物质流化床实验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浙江大学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相关的原理性试验研究,最早使用GC—MS联用技术定量分析了生物油的主要组分,得到了各个运行参数对生物油产率及组成的影响程度;山东工程学院于1999年成功开发了等离子体快速加热生物质热解技术,并首次在国内利用实验室设备热解玉米秸粉,制出了生物油加。

生物质热裂解工艺流程

生物质热裂解技术工艺流程 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的一般工 艺流程由物料的干燥、粉碎、热解、产 物炭和灰的分离、气态生物油的冷却和 生物油的收集等几个部分组成。 原料干燥和粉碎生物油中 的水分会影响油的稳定性、粘度、PH 值、腐蚀性以及一些其它特性,而天然 的生物质原料中含有较多的自由水,相 比从生物油中去除水分,反应前物料的 干燥要容易的多,因而在一般的热解工 艺中,为了避免将自由水带入产物,物 料要求干燥到水份含量低于10%(质量 分数)。快速热解制油工艺要求高的传 热速率,除了从反应器的传热方面入手,工艺流程图 原料尺寸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通常对原料需要进行粉碎处理,不过随着原料的尺寸变得越小,整个系统的运行成本也会相应 提高。 热裂解反应器反应器是热解的主要装置,反应器类型的选择和加热方式是各种技术路线的关键环节。适合于快速热解的反应器型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所有热解制油实用性 较强的反应器都具备了三个基本特点:加热速率快,反应温度中等和气相停留时间短。 焦炭和灰的分离在生物质热解制油工艺中,一些细小的焦炭颗粒不可避免地进入到生物油液体当中。研究表明:液体产物中的焦炭会导致生物油不稳定,加快聚合过程,使 生物油的粘度增大,从而影响生物油的品质。同时,生物质中几乎所有的灰分都保留在 焦炭当中,而灰分是影响生物质热解液体产物收率的重要因素,它的存在将大大催化挥 发成分的二次分解,所以分离焦炭也会影响分离灰分。分离焦炭除了采用热蒸汽过滤外,还可以通过液体过滤装置(滤筒或过滤器等)来完成,目前,后者仍处于研究开发阶段。 焦炭的分离虽然很困难,但是对所有的系统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 液体生物油的收集液体的收集一直以来都是整个热解过程中运行最困难的部分,目前几乎所有的收集装置都不能很有效的收集。这是因为裂解气产物中挥发份在冷却过程中与非冷凝性气体形成了烟雾状的气溶胶形态,是一种由蒸汽、微米级的小颗粒、带有极性分子的水蒸气分子组成的混合物,这种结构给液体的收集带来困难。在较大规模的反应系统中,采用与冷液体接触的方式进行冷凝收集,通常可以收集到大部分的液体产物,但进一步的收集则需要依靠静电捕捉等对处理微小颗粒比较有效地技术了。

浅谈生物质热裂解制油

浅谈生物质热裂解制油 目前, 由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储量的日益减少, 以及它们燃烧后产生CO2、SO2、NOx等污染物, 而生物质燃料却能克服这些缺点, 因此, 有关如何合理利用生物质燃料的问题己提到日程上来。生物质燃料要成为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的替代品, 其关键之处就是将低品位的生物质能转换成高品位的能源[1-2]。 生物质能,简称生物能,是指从生物质获得的能量,具有分布广、可再生、可存储、储量大和碳平衡等优点[3-4]]。但生物质的能量密度低,存在运输困难和燃烧效率低的问题,需要通过热化学或生物技术将其转化为固体、燃料或气体等燃料形式加以利用。固体燃料转化包括生物质成型、直接燃烧和生物质与煤混烧等;液体燃料转化包括生物质发酵制生物乙醇和酯化/加氢制生物柴油,以及生物质直接制液体燃料(Biomass to Liquid Fuel,BtL)等;气体燃料转化包括生物质制沼气、气化气和制氢等[5]。 生物质热解是指在无氧环境下,生物质被加热升温引起分子分解产生焦炭、可凝性液体和气体产物的过程[6] 。生物质热解可归结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三种主要成分的热解,国内外研究人员对三种组分的动力学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纤维素热解动力学研究已取得了比较完善的结论。 生物质热解机理研究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热解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二是具体热解产物形成途径的研究,两者构建了机理研究的基础。[7] 1.基本过程 生物质热解液化是指生物质原料(通常需经过干燥和粉碎)在隔绝氧气或有少量氧气的条件下,通过高加热速率、短停留时间及适当的裂解温度使生物质裂解为焦炭和气体,气体分离出灰分后再经过冷凝可以收集到生物油的过程。在此工艺过程中,原料干燥是为了减少原料中的水分被带到生物油中,一般要求原料的含水量低于10%。减小原料颗粒的尺寸,可以提高升温速率,不同的反应器对颗粒大小的要求也不同。热解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温度(500~600 ℃)、加热速率、热传递速率和停留时间,使生物质在短时间内快速热解为蒸气;对热解蒸气进行快速和彻底地分离,避免炭和灰份催化产生二次反应导致生物油的不稳定,并保证生物油的产率。除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外,热解液化还要避免生物油中的重组分冷凝造成的堵塞[8-9]。 2.一般反应器 生物质快速热解液化技术的核心是反应器,它的类型和加热方式决定最终的产物分布。反应器按物质的受热方式可分为三类:机械接触式反应器、间接式反应器、混合式反应器。目前,针对第一类型和第三类型反应器开展的研究工作相对较多,这些反应器的成本较低且宜大型化,能在工业中投入使用。代表性的反应器有加拿大Ensyn 工程师协会的上流式循环流化床反应器(Upflow circulating fluidbed reactor)、美国乔治亚技术研究所(the GeorginTechnique Research Institute,GTRI)的引流式反应器(Entrained flow reactor);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

生物质热解原理与技术(朱锡锋)

《生物质热解原理与技术》可作为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生物质能领域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使用。 目录 目录 《21 世纪新能源丛书》序 前言 第1 章概述 1 1.1 能源的基本概念 1 1.2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3 1.3 生物质资源与分类 6 1.4 生物质的物理性质. 10 1.4.1 生物质的含水率.10 1.4.2 生物质的密度.10 1.4.3 堆积角、内摩擦角和滑落角 11 1.4.4 生物质炭的机械强度.12 1.4.5 生物质的比表面积.13 1.4.6 生物质的孔隙率.13 1.4.7 生物质的比热容.13 1.4.8 生物质的导热系数.13 1.5 生物质的燃料特性. 14 1.5.1 生物质的燃烧.14 1.5.2 生物质的发热量.15 1.5.3 生物质燃料的化学当量比 17 1.6 生物质能源转换技术. 18 参考文献 22 附录1-1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分布 22 附录1-2 固体生物质燃料全水分测定方法 27 第2 章生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30 2.1 生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30 2.2 生物质的元素分析. 36 2.3 生物质的工业分析. 41 参考文献 47 附录2-1 纤维素聚合度的测定方法及常见生物质原料的组成成分 48 附录2-2 常见生物质原料的分析结果 56

第3 章生物质的热解原理. 80 3.1 纤维素热解机理 80 3.1.1 纤维素热解机理概述. 80 3.1.2 纤维素热解液体产物组成 81 3.1.3 LG 的形成 81 3.1.4 其他脱水糖衍生物的形成 90 3.1.5 呋喃类产物的形成. 93 3.1.6 小分子醛酮类产物的形成 94 3.1.7 纤维素快速热解的整体反应途径 97 3.2 半纤维素热解机理.100 3.2.1 半纤维素热解机理概述 100 3.2.2 半纤维素热解液体产物组成 100 3.2.3 脱水糖衍生物以及呋喃类产物的形成 100 3.2.4 小分子物质的形成.104 3.2.5 木聚糖快速热解的整体反应途径 104 3.3 木质素热解机理 107 3.3.1 木质素热解机理概述.107 3.3.2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及其热解机理.107 3.4 生物质热解的主要影响因素 118 3.4.1 加热速率的影响. 118 3.4.2 热解温度的影响. 118 3.4.3 热解时间的影响.122 3.4.4 原料种类的影响.122 3.4.5 原料性质的影响.123 3.4.6 其他因素的影响.124 参考文献 125 第4 章生物质的热解炭化.130 4.1 概述 130 4.2 生物质热解炭化原理.130 4.3 生物质热解炭化装置.132 4.3.1 传统生物质热解炭化装置 133 4.3.2 新型生物质热解炭化装置 140 4.4 生物质炭的性质与应用.146 4.4.1 生物质炭的组成.146 4.4.2 生物质炭的性质.147 4.4.3 生物质炭的应用.149 4.5 醋液与焦油的性质与应用.152 4.5.1 醋液的组成与性质.152

生物质热解技术制备生物油研究现状及展望

2019年4月第46卷第4期 Apr.2019 VoL46,No.4云南化工 Yunnan Chemical Technology doi:10.3969/j.issn.l004-275X.2019.04.060 生物质热解技术制备生物油研究现状及展望 徐国锋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广东广州510530) 摘要:生物质能源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综合高效利用在能源替代与补充、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该技术很大程度上缓解当今社会的能源危机以及环境污染,是人类开发可再生资源的一种非常有效的。 关键&:生物质;生物解;催 中图分类号:TQ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275X(2019)04-148-02 Research Review and Future on Biomass Pyrolysis for Bio-oil Xu Guofeng (Patent Examination Cooperation Center of the Patent Office,CNIPA,Guangzhou,Guangdong,510530R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renewable energy,biomass energy shows strategic importance in the substitution and supplementation of energy and 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The technique can largely alleviate social energy crisis and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It is a efficient way for human to exploit the reborn resources. Key words:biomass;bio-oil;pyrolysis;catalyst;reactor 用解技术可以种弃物及有机垃圾等生物质资源迅速转为储方便、用广的生物I),有利生物质资源的高利用,保障能源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生物质热解技术概况 生物质解技术是生物质在有 分解,生成生物 可的程。三种产物的解的类。一,速解度580!,产物以为高速解温度在700-1100!,产物以不可的 为中速解度在500-650!,产物中产高,可60%~80%。 生物质解技术可分为解合解。解是在的与生物质解成分,以生物高高质的 解程。生物质解要2种转化方⑴:1)在生物质解程中的解;2生物质速解转 成生物,质解程中,生物质种类、解技术、方及质等会生物质解效,其中的是生物质的叫合解是生物质与其物的解 生物质与的解,Krerkkaiwan等〔3_研究了煤与稻草和银合欢2种生物质的解,z在生物质与合为 1:1时就表现出高的解协同效,解活高生物质、煤单独解活,共解生成焦活也高生物质、煤单独解生物生成焦的活—凯等冋 旧轮胎与生物质松树枝的解,解程要分为干燥阶段(20~200!)、裂解阶段(200~ 500!二次裂解阶段(500-800!)3个阶段; 旧轮胎掺由100%下降至0时,解初始温度由358.0!降至288.5!,热解止度由473.0!降至361.6! 2热解催化剂研究 的引入是获得高质生物的为有效的手段。生物质解要碱金属盐、分子筛、滤金属氧化物催化金属物等。 2.1碱金属盐催化剂 碱金属盐催化剂包括醋酸钾、碳酸钠、碳酸钾和氯化钾等。碱金属盐可高生物质解 中H、O、OH等自由基的浓度,增解活中心数量并降解所需表观活能,而生物质热解活度区间。碳酸钾碳酸钠等碳酸盐用质生物质的解,z,碳酸钾碳酸钠分别与三大素机械合速解,发碳酸钠会抑综纤维素的分解,促进木 -148-

生物质热裂解过程及产物

木材干馏热解应用最早出现,后来出现了煤炭的干馏热解(炼焦)。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认为只用煤、木材才能干馏热解,而草本植物不可能干馏。八十年代初,南方先生首先提出了草本植物进行热解与木材热解将有相似的结果,九十年代初被试验所证实。当时对20多种草本植物进行了干馏热解试验,如蒿草、一支黄花草、芦苇草、玉米秸秆、麦秸干、豆秸、稻草、稻壳、玉米芯、甘蔗渣、花生壳、椰子壳、棕榈籽壳、树枝、树叶等。对这些物质进行干馏热解所得到的产品,与木材干馏热解所得到的产品及其相似,都产生木质炭、木焦油、木煤气、木醋液,这一试验的成功为秸秆干馏热解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几种植物的元素组成 植物名称碳C% 氢H% 栎树49.4 6.1 水青冈树48.5 6.3 桦树48.6 6.4 光榆树50.2 6.4 白蜡树49.4 6.1 椴树49.4 6.9 白杨树49.7 6.3 松树49.6 6.4 玉米秸42.2 5.5 高梁秸41.9 5.3 棉花秸43.5 5.4 豆秸44.8 5.8 小麦秸41.3 5.3 稻草38.3 5.1 谷秸41.4 5.2 杂草41 5.2 从该表可以看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在热分解范畴中基本是一样的,没有本质的区别,而只是在含碳氢量上有15%的差异,从而影响其发热值有 15%的差异,一般草本植物的低位发热值在3500~3800大卡/kg范围,木本植物的低位发热值在4100~4400大卡/kg范围。 由于这种差异,在热解产品的含量上有所差异。例如:木材热解得到的炭产品的量要高于秸秆热解炭品产量;木材热解的木煤气热值要高于秸秆热解木煤气的热值。秸秆热解后木醋液的产量明显高于木材热解的木醋液产量。秸秆木醋液中的轻质化学物质也明显的偏多,在某种意义上说,秸秆木醋液更具有价值。秸秆刚加热不久,在150℃以前排出的都是水蒸气,这个过程就是热解的干燥过程,含水份越多的物料,这个过程就越长,消耗的能源就越多。因为只有把水份蒸干了才能开始热解。另外在实际生产中,这部分汽不是排空的,而是随木煤气进入后续设备中,最终被冷凝到木醋液中,降低木醋液浓度,增加木醋液的回收负荷。所以热解的原料尽量减少水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般都要安装原料干燥设备。

生物质热裂解技术

生物质热裂解技术概述 摘要:生物质在慢速热裂解的情形下以得到炭为目的的炭化是一种有几千年历史的工艺,由于化工和能源等领域中新型反应工艺的不断开发,人们发现通过改变热裂解过程的温度、加热速率及停留时间等因素,可分别有效地最大化气体和液体产物产量,并且对所得产物进行相应的改性及优化后可用作其他多种用途。本文简单介绍了生物质热裂解技术发展,对生物质热裂解技术的裂解机理、影响因素,以及生物质热裂解过程及产物组成因素进行概述。 关键词:生物质;热裂解;温度;升温速率 前言: 生物质通常是木材、竹材、灌木、野草、秸秆等植物纤维来源的天然有机材料(也包括甲壳素等动物来源的天然有机材料)的统称,其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此外尚含有少量品种繁多的其它有机和无机物质。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可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能源,生产各种清洁能源和化工产品,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可以替代化石能源的可再生的能源,可以有效减少有害气体及烟尘排放量和温室气体增加量,维系全球平衡,提高环境质量;较之其他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及潮汐能等)生物质能源的开发转化技术较容易实现,既可利用生物质能的热能效应又可将简单的热效应充分转化为化学能、电能等高品位能源。 生物质热裂解是指生物质在没有氧化剂(空气、氧气、水蒸汽等)存在或只提供有限氧的条件下,加热到500℃,通过热化学反应将物质大分子物质分解成较小分子的燃料物质的热化学转化技术方法,是目前国内外非常关注的新能源生产技术。 1 生物质热裂解技术简介及工艺类型 生物质热裂解是指生物质在完全缺氧或有限氧提供条件下利用热能切断生物质大分子中碳氢化合物的化学键,使之转化为小分子物质的热降解,这种热解过程最终生成液体生物油、可燃气体和固体生物质炭三种,产物的比例根据不同的热裂解工艺和反应条件而发生变化。生物热裂解的燃料能源转化率可达95.5%,最大限度地将生物质能量转化为能源产品,是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主要方法之一,且越来越得到重视,这是因为: ○1热解技术对于原料的种类没有严格要求,城市固体废弃物(MSW),农业、林业废物都能气化。 ○2热解产气可作多种用途、如供热发电、生成合成气、甲烷、氢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