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工具领用归还记录表

检测工具领用归还记录表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 1.目的: 为检查生产用原材料、辅料的质量是否符合企业的采购要求提供准则,确保来料质量合乎标准,严格控制不合格品流程,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进厂用于生产的原、辅材料和外协加工品的检验和试验。 3.定义: 来料检验又称进料检验,是工厂制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来料检验由质量管理部来料检验专员具体执行。 4.职责: 4.1 采购部负责进货的检验和试验工作; 4.2 库房负责验收原材料的数量(重量)并检查包装情况; 4.3 采购部负责制定《来料检验控制规定》。 5. 来料检验注意事项: 5.1来料检验专员对来料进行检验之前,首先要清楚该批货物的质量检测要项,不 明之处要向来料检验主管咨询,直到清楚明了为止; 5.2 对于新来料,在明确该料的检测标准和方法之后,将之加入《来料检验控制作 业标准》。5.3 来料检验时的考虑因素; 5.3.1 来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 5.3.2 供应商质量控制能力及以往的信誉; 5.3.3 该类货物以往经常出现的质量异常; 5.3.4 来料对公司运营成本的影响。; 5.3.5 客户的要求。 6.来料检验方法: 6.1 外观检测:一般用目视、手感、限度样品进行验证; 6.2 尺寸检测:一般用卡尺、千分尺等量具验证; 6.3 结构检测:一般用拉力器、扭力器、压力器验证; 6.4特性检测:如电气的、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特性,一般采用检测仪器和特定 方法来验证。 7.来料检验方式的选择(见抽检方案) : 7.1 全检: 适用于来料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物料或工厂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手持电动工具检查表

电动工具安全技术管理档案 三板溪水电厂 安全生产部

说明: 电动工具安全技术管理档案内容: 1.使用说明书; 2.合格证书; 3.电动工具安全使用、维修、定期检查表

电动工具安全使用、维修、检查表 编号: 说明: 1、本评价表适应范围:各类手电钻、砂轮机等工具的评价;各使用部门(负责日常维护部门)电气点检人员应按要求周期及质量标准对移动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验;本表由各使用部门仓库管理员负责归口管理工作; 2、手持电动工具分类:Ⅰ类:金属导电外壳,使用时须有PE线连接可靠;且配有漏电保护装置,适应于触电 危险性较小的场所; Ⅱ类:非金属导电外壳,外壳有“回”符号,表示双重绝缘,适应范围广,不须加任何保护措施; Ⅲ类:适应于安全电压50伏以下的环境; 3、每季度检查完后,必须对1~7项检查项目,不存在安全隐患的,打“√”,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项目在对应的安全状态栏上写明具体的隐患事项;维修记录:如有维修填写具体维修内容,如没有维修,填写“无”; 4、对第7项绝缘电阻检查,必须在相应的项目中填写绝缘电阻值,且必须在8~9项中,注明是否可以使用,并签名确认; 5、使用记录每季度填写使用次数即可,如没有使用,填写“无”;手持电动工具在检测合格后贴上“合格”标设备 编号 名称制造厂家 设备 型号 使用部门摇表型号 责任人安全员验收 序号检查内容(标准)安全状态 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 1 机械防护装置完好。防护 罩、盖及手柄完好,无破损、 无变形、不松动 2 保护接地线正确、牢固可靠 3 电源线必须用橡套软线,无 接头及破损,长度不得超过 5米。Ⅰ类工具必须有PE线 4 开关动作灵敏、可靠,插头 无破损、规格与负载匹配 5 电气保护完好。使用Ⅰ类工 具应配漏电保护装置,PE线 连接可靠 6 工具转动部分转动灵活 7 绝 缘 电 阻 ≥2M?(Ⅰ类工具) ≥7M?(Ⅱ类工具) ≥1M?(Ⅲ类工具) 8 能否继续使用 9 检查人(电气点检) 10 检查、填表日期 11 维修记录 12 使用记录 13 备注

10.绝缘电阻值检测记录

Ⅰ类手持电动工具绝缘电阻值检测记录表 注:绝缘电阻值不小于2兆欧,每季一次,使用Ⅰ类手持电动工具应配有漏电保护装置,PE线连接可靠。 1、绝缘电阻值用500兆欧表测量。 2、外观情况要求检查:(1)电源线是否用护套软线,长度是否超过6米,是否有接头或破损;(2)电动工具罩盖及手柄是否完好;(3)电动工具的开关是否灵敏、是否破损、规格是否与负载匹配。

Ⅱ类手持电动工具绝缘电阻值检测记录表 注:绝缘电阻值不小于7兆欧,每季一次 1、绝缘电阻值用500兆欧表测量。 2、外观情况要求检查:(1)电源线是否用护套软线,长度是否超过6米,是否有接头或破损;(2)电动工具罩盖及手柄是否完好;(3)电动工具的开关是否灵敏、是否破损、规格是否与负载匹配。

Ⅲ类手持电动工具绝缘电阻值检测记录表 注:绝缘电阻值不小于1兆欧,每季一次 1、绝缘电阻值用500兆欧表测量。 2、外观情况要求检查:(1)电源线是否用护套软线,长度是否超过6米,是否有接头或破损;(2)电动工具罩盖及手柄是否完好;(3)电动工具的开关是否灵敏、是否破损、规格是否与负载匹配。

电焊机绝缘电阻值检测记录表 注:焊机一、二次绕组,绕组与外壳间绝缘电阻值不少于1兆欧,每季一次,焊机一次侧电源线长度不超过3米。

移动电气装备绝缘电阻测试记录表 绝缘电阻值不小于1兆欧,每半年一次编制人:日期:

备注: 手持电动工具分类 电动工具按电气保护的方式分为三类: a.Ⅰ类工具; b.Ⅱ类工具; c.Ⅲ类工具; ★Ⅰ类工具即为普通型电动工具,其额定电压超过50伏,Ⅰ类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包含一个附加的安全措施。其方法是将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与已安装在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线联起来,使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在基本绝缘损坏的事故中不成为带电体。Ⅰ类工具的插头为三脚插头。 ★ II类工具即绝缘结构全部为双重绝缘结构的电动工具。其规定电压超过50V II类工具不允许设置接地装置。一般为绝缘外壳。 通俗地讲, II类工具的设计制造者将操作者的个人防护用品以可靠有的方法置于工具上,使工具具有双重的保护电流,保证在故障状态下,当基本绝缘损坏失效时,由附加绝缘和加强绝缘提供触电保护。 II类工具必须采用加强绝缘电源插头,且电源插头与软电缆或软线压塑成一体的不可重接电源插头。Ⅱ类工具只允许采用不可重接的二脚电源插头。 II类工具均带有标志“回”。 ★ III类工具即安全电压工具。其额定电压不超过50V,在防止触电的保护依靠由安全电压供电和在工具内部不会产生比安全电压高的电压。在一般性的加工场所应选用II类工具。 I类手持电动工具是仅有工作绝缘(基本绝缘)的,它的外壳上没有接地端子,但内部有接地端子,自工具内引出带有保护插头的电源线。 除了I类手持电动工具外,还有Ⅱ和Ⅲ类的。Ⅱ类工具是带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Ⅲ类工具是具有安全电压的,它们都不需要采取接地或接零措施。 I类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性能差,目前已经停止生产,但是以前生产的还在部分使用。 I类手持电动工具的特点是:带有普通绝缘、带有全部或部分金属外壳、单项手持电动工具的控制开关为两级开关、电源线有专用的保护芯线、电源插销有专用的保护插头。 简单的分法为:手持电动工具为金属外壳的为Ⅰ类;塑料外壳的为Ⅱ类;使用安全电压的为Ⅲ类。

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检查标准

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检查 标准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检查标准 目的:为了提供安全检查的依据及避免漏检不安全因素,特制订此标准。 适用范围:公司在用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检查。 检查内容 必须按作业环境的要求选用手持电动工具,否则必须采用其他安全保护措施。 3.1.1 作业环境的要求:在一般场所应选用Ⅱ类工具,在潮湿的场所或金属构架上等异电性能良好的作业场所,必须使用Ⅱ类或Ⅲ类工具,在锅炉、金属容器、管道内等狭窄场所应使用Ⅲ类工具。 3.1.2 保护措施要求:在一般场所使用Ⅰ类工具时,必须采用漏电保护电器、安全隔离变压器等保护措施。 a. 在潮湿的场所或金属构架上使用Ⅰ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毫安,动作时间不大于秒的漏电保护电器。 b. 使用Ⅰ类工具时,PE线接线正确连接可靠。 c. 在狭窄场所使用Ⅱ类工具时,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5毫安,动作时间不大于秒的漏电保护电器。 d. 漏电保护电器应定期校验,保持完好有效。 绝缘电阻符合要求,有定期测量记录。手持电动工具至少每三个月必须进行一次绝缘电阻的测量,以保证操作者的人身安全,电动工具在冷态下测得的电阻值应大于下表规定的数值。

各类型手持电动工具最小绝缘电阻 电源线必须用护套软线,长度不得超过6米,无接头及破损。Ⅰ类电动工具的绝缘线必须采用三芯(单相工具)或四芯(三项工具)多股铜芯护套软线,其中,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只能用做PE线,电动工具的电源线长度限制在6米以内,中间不允许有接头及破损。 3.4 电动工具的防护罩、盖及手柄应完好,无破损、无变形、不松动。 电动工具的开关应灵敏、可靠,插头无破损,规格与负载匹配。 3.5.1 开关灵敏、可靠,能及时切断电源,无缺损、破裂。 3.5.2 插头不应有破裂及损坏,规格应与工具的功率类型相匹配,而且接线正确。 检查人应根据本标准进行检查,并填写1<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检查表>。

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检查标准

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检查标准 1.0 目的:为了提供安全检查的依据及避免漏检不安全因素,特制订此标准。 2.0 适用范围:公司在用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检查。 3.0 检查内容 3.1 必须按作业环境的要求选用手持电动工具,否则必须采用其他安全保护措施。 3.1.1 作业环境的要求:在一般场所应选用Ⅱ类工具,在潮湿的场所或金属构架上等异电性能良好的作业场所,必须使用Ⅱ类或Ⅲ类工具,在锅炉、金属容器、管道内等狭窄场所应使用Ⅲ类工具。 3.1.2 保护措施要求:在一般场所使用Ⅰ类工具时,必须采用漏电保护电器、安全隔离变压器等保护措施。 a. 在潮湿的场所或金属构架上使用Ⅰ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毫安,动作时间不大于0.1秒的漏电保护电器。 b. 使用Ⅰ类工具时,PE线接线正确连接可靠。 c. 在狭窄场所使用Ⅱ类工具时,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5毫安,动作时间不大于0.1秒的漏电保护电器。 d. 漏电保护电器应定期校验,保持完好有效。 3.2 绝缘电阻符合要求,有定期测量记录。手持电动工具至少每三个月必须进行一次绝缘电阻的测量,以保证操作者的人身安全,电动工具在冷态下测得的电阻值应大于下表规定的数值。

各类型手持电动工具最小绝缘电阻 3.3 电源线必须用护套软线,长度不得超过6米,无接头及破损。Ⅰ类电动工具的绝缘线必须采用三芯(单相工具)或四芯(三项工具)多股铜芯护套软线,其中,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只能用做PE线,电动工具的电源线长度限制在6米以内,中间不允许有接头及破损。 3.4电动工具的防护罩、盖及手柄应完好,无破损、无变形、不松动。 3.5 电动工具的开关应灵敏、可靠,插头无破损,规格与负载匹配。 3.5.1 开关灵敏、可靠,能及时切断电源,无缺损、破裂。 3.5.2 插头不应有破裂及损坏,规格应与工具的功率类型相匹配,而且接线正确。 4.0 检查人应根据本标准进行检查,并填写1<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检查表>。

手持式电动工具安全检查表

序 号 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是否符合备注 1 电源开关电源开关容量应匹配,开关动作是否正常、灵活、有无缺损、破裂 2 选购与使 用场所 一般作业场所,尽可能使用Ⅱ 类工具 在潮湿作业场所或金属构架上 等导电性能良好的作业场所, 应使用Ⅱ类或Ⅲ类工具。选用 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动 作时间不大于0.1s的漏电保 护器。 在锅炉、金属容器、管道内等 作业场所,应使用Ⅲ类工具, 如使用Ⅱ类工具,必须装设额 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 动作时间不大于0.1s的漏电 保护器。 3 防护装置防护罩、盖板及手柄应完好,无破损、无变形,不松动 4 电源线电源一次线长度小于或等于6m,且不得拖地或跨越通道使用 电源线中间不允许有接头 外层绝缘皮完整、无破损 电源插头完整无损 5 接地有明显的接地线,接触良好 6 电动工具 绝缘 绝缘电阻符合要求: 带电零件与外壳之间绝缘电阻 应不小于(MΩ) I类工具2Ⅱ类工具7Ⅲ类 工具1 3个月摇测一次, 记录完整 7 使用环境电源线应避开热源,且不得拖拉在地上 检查结论: 被查部门:被查部门负责人(签字):检查人员(签字)

序 号 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是否符合备注 1 电源开关电源开关容量应匹配,开关动作是否正常、灵活、有无缺损、破裂 2 选购与使 用场所 一般作业场所,尽可能使用Ⅱ 类工具 在潮湿作业场所或金属构架上 等导电性能良好的作业场所, 应使用Ⅱ类或Ⅲ类工具。选用 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动 作时间不大于0.1s的漏电保 护器。 在锅炉、金属容器、管道内等 作业场所,应使用Ⅲ类工具, 如使用Ⅱ类工具,必须装设额 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 动作时间不大于0.1s的漏电 保护器。 3 防护装置防护罩、盖板及手柄应完好,无破损、无变形,不松动 4 电源线电源一次线长度小于或等于6m,且不得拖地或跨越通道使用 电源线中间不允许有接头 外层绝缘皮完整、无破损 电源插头完整无损 5 接地有明显的接地线,接触良好 6 电动工具 绝缘 绝缘电阻符合要求: 带电零件与外壳之间绝缘电阻 应不小于(MΩ) I类工具2Ⅱ类工具7Ⅲ类 工具1 3个月摇测一次, 记录完整 7 使用环境电源线应避开热源,且不得拖拉在地上 检查结论: 被查部门:被查部门负责人(签字):检查人员(签字)

01手持电动工具检验报告

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检查记录表(依据:GB/T 3787—2006)单位名称山东国安重工有限公司制造单位鼎力 工具名称吹风机制造日期/ 型号规格600wQ1B-DL -2.8 出厂编号/ 工具编号001 管理部门安生部工具类别Ⅱ类检查周期6个月 检查记录 序号检查项目名称检查要求定期定期定期定期 1 标志检查有统一、清晰的编号,检查 合格标志,认证标志、产品 合格证 √ 2 外壳、手柄检查完好无损√ 3 电源线电源线使用多股铜芯橡皮 护套软电缆且完好无损。Ⅰ 类工具:单相用三芯电缆、三 相用四芯电缆 √ 4 电源插头检查插头符合安全要求,完好无 破损 √ 5 电源开关检查开关动作正常、灵活、无破 损 √ 6 机械防护装置完好√ 7 工具转动部分转动灵活、轻快,无阻滞现 象 √ 8 连接部分牢固可靠√ 9 抛光机等转速标志明显或对使用的 砂轮要求清楚、明显 √ 10 绝缘电阻测量有定期测量记录,未超期使 用≥ΜΩ 500 11 电气保护装置良好√ 检查结论合格检查责任人(签字)韩华 检查日期(*年/*月/*日)2012-6 -1 下次检查日期(*年/*月/*日) 2012-1 1-30 注:1.绝缘电阻,Ⅰ类工具大于2ΜΩ;Ⅱ类工具大于7ΜΩ;Ⅲ类工具大于1ΜΩ。 2.符合标准填“√”,不符合标准填“×”,有数字填数字。

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检查记录表(依据:GB/T 3787—2006) 单位名称山东国安重工有限公司制造单位上海锐优特电动工具有限 公司 工具名称角磨机制造日期/ 型号规格¢125㎜出厂编号/ 工具编号001 管理人员张照林工具类别Ⅱ类检查周期6个月 检查记录 序号检查项目名称检查要求定期定期定期定期 1 标志检查有统一、清晰的编号,检查 合格标志,认证标志、产品 合格证 √ 2 外壳、手柄检查完好无损√ 3 电源线电源线使用多股铜芯橡皮 护套软电缆且完好无损。Ⅰ 类工具:单相用三芯电缆、三 相用四芯电缆 √ 4 电源插头检查插头符合安全要求,完好无 破损 √ 5 电源开关检查开关动作正常、灵活、无破 损 √ 6 机械防护装置完好√ 7 工具转动部分转动灵活、轻快,无阻滞现 象 √ 8 连接部分牢固可靠√ 9 抛光机等转速标志明显或对使用的 砂轮要求清楚、明显 √ 10 绝缘电阻测量有定期测量记录,未超期使 用≥ΜΩ 500 11 电气保护装置良好√ 检查结论合格检查责任人(签字)韩华 检查日期(*年/*月/*日)2012-6 -1 下次检查日期(*年/*月/*日) 2012-1 1-30 注:1.绝缘电阻,Ⅰ类工具大于2ΜΩ;Ⅱ类工具大于7ΜΩ;Ⅲ类工具大于1ΜΩ。 2.符合标准填“√”,不符合标准填“×”,有数字填数字。

来料检验流程

来料检验控制程序 1、目的: 通过对华为项目来料进行检验、测试,确保来料品质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防止未经检验或未经检验合格的来料投入生产使用过程中。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华为项目生产用物料的接收。 3、职责: 3.1、物料部:仓管员负责对物料的接收,通知来料检验员检验;并负责将不合格物料通知采购 部。 3.2、品质部:检验员负责对生产用物料进行检验;品质部主管负责对不合格来料的检验报告的 审批。 3.3、采购部:负责将来料品质不良的信息传达给供应商,并跟踪其快速退换处理,以免物料因 品质问题而误了交货期。 4、程序内容: 4.1来料检验流程 4.2原材料接收 4.2.1材料仓库必须指定固定的区域为待检区,放置待检或已检待判的来料。

4.2.2原材料到达公司后,材料仓库暂收,并依单据资料与供应商的送货清单对物料进行外 包装、规格型号、数量的初步验证,不符合则通知由采购处理。符合则通知来料检验员检验。 4.3来料检验 4.3.1品质部检验员收到仓库通知后,核对原材料型号/规格是否符合,并进行来料检验。 4.3.2根据检验标准进行来料检验,填写来料检验记录表,并进行统计分析。 4.4判定及处理 4.4.1经检验为合格的物料,应填写《物料标识卡》并加盖合格印章粘贴于该批物料的外包 装上。 4.4.2经判定为不合格的物料,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5记录报告 4.5.1来料检验员对原材料检验判定后,应填写《来料检验报告》及《来料检验记录表》。 4.5.2每月由来料检验员将物料检验情况统计登录到《来料检验月报表》,作为统计供应商品 质水准的依据。 4.5.3检验记录报告由品质部进行归档保存。

IQC进料检验规范

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henzhen Kst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IQC进料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SZK-OA-WI-019 版本:D 制定部门:品保部 总页数:9页

1.0目的: 提供IQC进料检验工作指引,明确各种原材料检验项目及接收标准,确保进料能满足及适合公司生产需要,以求产品品质最终能满足客户需求。

2.0范围: 此检验标准适用于本公司产品所需的原材料及其包装材料的检验(已通过认证的合格供应商及其所供的原材料)。 3.0权责: 3.1资材单位:物料的核对、点收与材料送检、合格品入库、不良品退货,物料定购及供应商联络。 3.2品保部(IQC):负责物料的具体检验、物料检验结果的判定和不合格品的审核 及判退、以及物料信息的收集及供应商品质异常信息的联络。 3.3品保部经理:异常物料的判定处理及采用方式的最终核准。 4.0定义: 4.1缺陷定义 4.1.1致命缺陷、严重缺陷、轻缺陷 4.1.1.1致命缺陷(CRI):凡会对使用者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危险性之妨害或导致 产品完全失去功能之缺陷。 4.1.1.2严重缺陷(MAJ):凡导致产品失去部分功能,从而无法达到预期使用的目 的,或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 导致客户不接收的缺陷。 4.1.1.3轻微缺陷(MIN):除去致使缺陷和严重缺陷以外的缺陷(如:不会造成产品或客户的影响)。 4.2进料:指用于产品上的原材料及外加工之半成品物料的进收统称为进料。 4.3抽样检验:是指依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从一批物料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之样品

进行检验的一种方式,并根据 随机取样检验的结果来判定整批物料是否合格。 4.4选别:是指对抽样不合格批物料,按照规格标准要求,剔除不良品的一种方式。 (生产选别、供应商选别) 4.5特采:是指送检的产品不符合规格要求,与规格标准差异轻微不影响装配或不 影响产品使用功能,对产品进 行的让步接收的一种方式。 4.6紧急放行:(在通常情况不准使用未经检验合格的物料)在生产急需上线来不 及等待检验结果,而一旦不符 合规格要求,又能及时追回和更换的条件允许放行的一种方式。 4.7免检:对于长期进料品质稳定的物料免于进料检验。 4.8管制物料:采购首次进料、进料检验异常、在制程中发生不良而导致停线及报 废清仓之严重物料、客户抱怨 材料。 4.9去除管制材料原则:除首次进料外,连续3批进料检验合格,由QE或品保经理判定品质稳定。 4.10加严检验:当物料出现重大品质问题或持续得不到改善时,需执行的一种抽 检方式(依据GB2828.1)如: 同一供应商所供同一款物料连续三批出现进检不合格;制程中发生严重不良导致返工停线之物料;客户强 烈投诉造成公司损失之物料均需执行加严检验。

04 手持电动工具检查表

JL-63-04 手持电动工具检查表 序号考评内容合格不合格A不合格B备注 1必须按作业环境的要求,选用手持电动工具。使用Ⅰ类手持电动工具应配有漏电保护装置,PE线连接可靠。 2绝缘电阻符合要求,有定期测量记录Ⅰ类电动工具不小于2兆欧 Ⅱ类电动工具不小于7兆欧 Ⅲ类电动工具不小于1兆欧 3电源线必须用护管软线,长度不得超过6米,无接头及破损 4电动工具的防护罩、盖及手柄应完好,无松动 5 电动工具的开关应灵敏、可靠无破损、规 格与负载匹配 合计 检查人/日期:批准/日期: 手持电动工具检查内容解析 (一)设置目的 手持电动工具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操作时必须由操作者用手握持使用的工具。手持电动工具由于其 小巧和使用方便的特点,在企业生产、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又因为它价值低、易损坏,属于低值易耗品,在企业中往往得不到重视,对其管理不严格,它的使用环境复杂、多变,损坏机率高,极易发生事故,其中主要是触电事故。为此特设定本项考评项目。 (二)考评范围 本项目适用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手持式各类电动工具。 (三)考评内容 1、必须按企业环境的要求,选用手持电动工具,使用Ⅰ类手持电动工具时应配有漏电保护装置,PE线连接可靠。 (1)在一般作业场所中,应选用Ⅱ类工具,在潮湿的场所或金属构架上、金属物件上,应采用Ⅱ类或Ⅲ类工具,在锅炉、金属容器、管道内及狭窄场所作业应使用Ⅲ类工具。 (2)使用Ⅰ类工具,在一般场所应采用漏电保护器或隔离变压器,PE线必须可靠。 2、绝缘电阻符合要求,有定期测试记录,手持电动工具的绝缘电阻应至少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检测,其冷态绝缘电阻值应符合表3-35-1的要求。 3、电源线必须用橡套软线,长度不应超过6m,无接头及破损。 考评时应特别注意电源线与工具、插头连接处是否完好,特别是已更换过的插头,还应检查其接线的正确与否。 4、电动工具的开关应灵敏、可靠,特别是要注意能及时切断电源,无卡滞,沾连等故障,对于插头,因其损坏率高,在更换时要注意与工具功率和类型匹配,且接线正确。

手持电动工具检查表

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检查表 使用单位: 编号: 说明: 1、本评价表适应范围:各类手电钻、砂轮机等工具的评价;各使用部门(负责日常维护部门)电工应按要求周期及质量标准对移动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验;本表由各使用部门安全员负责归口管理工作; 2、手持电动工具分类:Ⅰ类:金属导电外壳,使用时须有PE 线连接可靠;且配有漏电保护装置,适应于触电 危险性较小的场所; Ⅱ类:非金属导电外壳,外壳有“回”符号,表示双重绝缘,适应范围广,不须加任何保护措施; Ⅲ类:适应于安全电压50伏以下的环境; 3、每季度检查完后,必须对1~7项检查项目,不存在安全隐患的,打“√”,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项目在对应的安全状态栏上写明具体的隐患事项; 4、对第7项绝缘电阻检查,必须在相应的项目中填写绝缘电阻值,且必须在8~9项中,注明是否可以使用,并签名确认; 5、手持电动工具在检测合格后贴上“合格”标签,方可使用。 设备编号 名称 制造厂家 设备型号 使用部门 摇表型号 责任人 安全员 序号 检查内容 安全状态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1 机械防护装置完好。防护罩、盖及手柄完好,无破损、 无变形、不松动 2 保护接地线正确、牢固可靠 3 电源线必须用橡套软线,无接头及破损,长度不得超过5米。Ⅰ类工具必须有PE 线 4 开关动作灵敏、可靠,插头无破损、规格与负载匹配 5 电气保护完好。使用Ⅰ类工具应配漏电保护装置,PE 线 连接可靠 6 工具转动部分转动灵活 7 绝缘电阻 ≥2M ?(Ⅰ类工具) ≥7M ?(Ⅱ类工具) ≥1M ?(Ⅲ类工具) 8 能否继续使用 9 检查人(电工) 10 检查、填表日期 11 备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