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水的浮力

4水的浮力

水的浮力作文

水的浮力作文 水的浮力 总所周知的是,一块大石头放在水中,必定会沉下去。一片树叶放在水中,他就上浮在上面。这是为什么呢?有人会说是因为大石头太重的缘故,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一开始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后来做了一个小实验证明了我的想法是错误的,我先把一个小小的铁螺帽放在一个装满水的池中,他立刻沉了下去。然后我又把一个比螺丝帽重好几倍的玩具小船放了下去。可令人惊奇的是小船不但没有沉下去,反而带着小螺丝帽在水上浮了起来。对此我开始查阅书籍和资料。在网上,知道了所有物体无论是沉也好,浮也好。都会遵守一个规律:阿基米德定律。这可以用一个实验证明。先用一个带溢水管的容器,把容器中的水装满到溢水管口,再用石头放在秤上,秤秤石头重量,再把溢水管放入一个更大的容器中,将石块放入溢水管中,这时会发现溢出很多水,而且石块的重量变小了,这表明石块受到水向上的托力,也称浮力。再秤溢出的水的重量,就发现小杯子里的重量正好等于石块减少的重量。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树叶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本身的重量,而石块受到的浮力小于本身的重量,所以树叶上浮,石块下沉。玩具小船虽然重力很大,但独有一点便是玩具小船的浮力因为体积较大,所以浮力便等于本身重量,因为会浮在水面上。而且物体所受到的浮力与液体和气体的密度有关,他们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到的浮力越大,在地中海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内陆湖叫死海,那海水含盐量特别高,竟达到了水的密度的23%---25%,这使得死海里水的密度大大超过人体的密度,所以人在死海中,不用担心被谁淹死,还可以躺在上面休息呢。 科学的力量真伟大,创新改旧需要他,好好学习人人夸,祖国未来就靠他,让我们一起好好学习吧。

水的浮力教学设计教案

水的浮力 【教材分析】 浮力的理解以及阿基米德原理的阐述。而科学课程标准对于这部分内容的要求为理解浮力的 水》这一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并为接下来学习水的其他性质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1、认识浮力的存在 2、水及其他液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的作用,空气中也存在浮力 【学情分析】 学习目标 1.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知道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3.知道浮力的应用【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浮力的产生 2、理解气液都能产生浮力 3、掌握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导以及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1 2 3 合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题的精神。 2、对阿基米德原理进行探究和推导以及对于有关浮力知识的 2、四、STS 而达到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用空矿泉水瓶的实验,以及钩码和弹簧秤的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探究得到浮力的存在。2、用气垫船的视频使学

生们认识,原来空气也是有浮力的,进而推广到气体也是有浮力的。二二二二、、、、科学知识与技能目标科学知识与技能目标科学知识与技能目标科学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2、能用测力计测量浮力,能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评价任务 感知与激疑 (一)引入新课:日常生活中常见到鸭子、轮船漂在水面上,潜水艇在水中自由地上升和下潜,热气球载着重物飞上高空等现象,同学们猜想这里面可能蕴含着什么知识呢? (二) 1 2让学生来直接 受到向上的浮力。 学习活动 让学生来直接参与该活 研究水中会下沉的物体的浮力1 数记为N1。2N2。3、比较弹簧测力计读数N1、N2的大小。研究水中会下沉的物体的浮力N1 N2 气体浮力存在的实验教师阐述课本中的实验。 体也会产生浮力。 其内的物体产生向上的浮力 活动四 写着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最新浮力总复习(内容全面详细)教学内容

课题:浮力总复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知道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知道求浮力的方法 3.能综合利用压强、浮力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1.求浮力的方法; 2.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内容】知识网络和知识点: (一)浮力基本知识点 1、浮力的定义: 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4、浮力的测量:F 浮=G-F (G 等于弹簧秤在空气中的示数,F 表示物体浸在液体中的弹簧秤示数) 5、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 浮 = G 排 =ρ液V 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6、物体的浮沉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3)说明: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 2/3ρ G

水的浮力(教案)

题目:浮力 教学设计理念以新课标理念“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生活”为指导,将所学德尔知识运用于生产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引导学生注重科学方法的探究,提倡多种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运用自己设计、谈论、思考、实验等方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正在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材分析《浮力》这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节内容的学习是在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等知识来了解浮力的产生而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其中探究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和阿基米德原理,能为后面学习物体的浮沉,浮力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而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教材,是中学生走向社会的必备知识。 学情分析从学生特点上来看,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思维方式正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从学习障碍上来看,一方面由于前概念会干扰学生的认识,另一方面,本节内容较为抽象,不便于理解,所以要在教学中通过实验和多媒体,以感性认识为依托,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习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说出浮力的概念和方向。 学生能说出浮力产生的原因。 能力与方法 学生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大小。 学生能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学生能通过实验培养实验操作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通过实验能意识到科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科学技术与社会 学生通过对阿基米德发现浮力的过程意识到科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难点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关系的过程 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钩码、烧杯、脸盆、乒乓球、可乐瓶、量筒、溢水杯多媒体课件 教法与学法教法设疑,引导 充分利用生活中例子和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边动手边思考。

科学小实验-水的浮力讲义

实验:水的浮力 导入:将同一种物质放在水中,在水中的状态也会不同;有的可以浮在水面上,有的却沉入了水底。你想知道为什么吗?通过下面的实验让我们一起来解开其中的奥秘吧! 实验目的: 1.直观地认知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变化规律 2.培养孩子仔细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验重点:认识科学,做科学实验了解物体的沉与浮现象和变化 实验认知: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此实验,我们只研究液体的浮力。 下沉:指的是一种竖直向下的运动,如物体在液体里向下沉降。凡是在液体里下沉的物体,其本身的密度必然大于液体的密度,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就下沉,一直沉到容器底为止。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的沉与浮 ,我们通过两个简单的实验来体会这些过程! 实验步骤: 1.实验准备认识实验器材:塑料杯、橡皮泥、塑料棒、食盐、皮筋、塑料立方块。 2. 在自备一个盛水的器具,加入适量的水。先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我们会看到橡皮泥很快沉入水中。我们把两块或者三块揉在一起,捏成碗型或船型放在水面上,会发现它能浮在水上了。如果我们把它捏成其它形状呢?捏成球型或者立方体呢?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出,球型和立方体都是下沉的。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没有改变橡皮泥的轻重,只是改变了它的形状,却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说明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物体的沉与浮和物体的形状有关。 3. 在塑料杯内倒入适量的水,把体积相同的6个小立方块放入水中,(3种颜色3种比重,绿的最轻、红的最重、黄的适中)可以看到有4粒沉入水中,2粒上浮(绿色)。把2粒最轻的小立方体(绿色)分别用皮筋和最重(红色)、适中(黄色)绑在一起,放入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4. 取适量食盐放入水里搅拌,待食盐完全溶化后,我们会发现其中黄与绿组合漂浮在水面上了,绿与红组合也往上飘浮,成为悬浮状态。 5. 如果我们把盐水换成油或者其它液体又会怎么样呢?同学们也可以用鸡蛋、马铃薯等材料,用油、糖水等液体,做一做你自己想做的实验,同时验证一下,不同液体中,物体的沉与浮是不同的。 提示:加入食盐的时候要不断搅拌,等实验完全溶入水中的时候实验效果才准确。 拓展知识:同学们可以在家中取个玻璃瓶,把盖上盖子的玻璃瓶放入水中,它是漂在水面上的。我们给他里面加点沙子(其它东西也可以)看能不能改变他的沉浮。通过我们加入沙子的量逐渐增多,瓶子最终会沉入水中。去掉瓶盖盛满水, 它就沉下去了。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轻与重,可以改变他们的沉与浮。通过以上试验,我们是否认为:改变物体体积的大小,可以改变物体的沉与浮?事实上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进行切割、组合,改变他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有些问题,留给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去探索。

八年级科学上册水的浮力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科学上册水的浮力测试卷 一、填空题 1.甲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苹果的重力,示数如图所示,再将这个苹果放入水中,静止时苹果浮在水面上,此时苹果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N. 2.如图所示,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 N,金属块的质量是_________ kg,金属块的体积是_________m3.(g取10 N/kg) 二、选择题 3.如图所示,A、B是能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B.B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

C.C部分一定受浮力作用D.D部分一定受浮力作用 4.人从河的浅水区走向深水区,若水底布满石头,则下述体验与分析合理的是( ) A.脚底疼痛感减弱,因为人越来越轻 B.脚底疼痛感减弱,因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大 C.脚底疼痛感加重,因为人越来越重 D.脚底疼痛感加重,因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小 5.如图所示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是目前世界上下潜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在海水中匀速竖直下潜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受海水的压强增大B.重力小于浮力 C.动能增大D.重力是维持匀速下潜的原因 三、综合题 6.在“浮力的研究”实验中: (1)取一铁块,把它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如图甲所示.当铁块浸入水中的体积缓慢增大时,铁块受到的浮力大小的变化是_________ . (2)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关系”的实验过程:①如图乙,用弹簧

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为F 1;②如图丙;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烧杯的重力为F 2 ; ③如图丁,把石块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用该烧杯承接从溢水杯里被排出的水, 当石块全部浸入水中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3 ;④如图戊,用弹簧测力计 测出该烧杯和排出的水的总重力为F 4 . 实验中测得石块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排出水的重力为_________(用 F 1、F 2 、F 3 、F 4 表示).根据该实验的测量数据,可得出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 水的重力的定量关系是_________. 7.2011年7月2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成功突破5000 m水深大关。这标志着我国的深海载潜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1)“蛟龙号”在下潜过程中,所受压强将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蛟龙号”潜水器在下潜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约为23m3,则潜水器受到的浮力约为_________N(海水的密度取1.0×103kg/m3,g取10 N/kg).8.把质量为56g的石块,放在盛有40 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如图的位置,求: (1)石块的重力. (2)石块的体积. (3)石块的密度. (4)石块所受到的浮力.(g取10 N/kg) 9.有A、B两种液体,其密度均小于2×103kg/m3.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比较这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为:

水的浮力练习题及答案

浮力练习题 姓名 一、单选题(40分,每题2分) 1、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的液面时,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不等 B.物体完全浸没在同一种液体中,在越深处它所受的浮力越大 C.漂浮在液面上物体所受的浮力一定大于沉到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 D.漂浮在液面上物体所受的浮力一定等于它所受的重力 2、浸没在液体中的同一物体,受到的浮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A.液体的体积 B.物体的密度 C.液体的密度 D.物体的体积 3、同一木块分别放入甲、乙、丙三种不同液体中,静止后如下图所示,则木块在三种液体 中的浮力大小() A. F浮甲最大 B. F浮乙最大 C. F浮丙最大 D.一样大 4、如右图是一条小鱼吐出的气泡在水中的上升 ..情况示意图,关于气泡受到的水的压强和水的浮力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受到水的压强增大 B.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C.受到水的浮力增大 D.受到水的浮力减小 5、一物体的重力为20牛,用手按在水中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30N,则放开手后物体将() A、上浮 B、悬浮 C、下沉 D、无法判断 6、两物体分别挂在弹簧秤下, 将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 两弹簧秤的示数减小的值 ....相同, 则两物体必须具有相同的物理量是() A、密度 B、体积 C、质量 D、重力 7、小华在游泳池游泳,当他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若水底布满小石头,则下述体验与分析 合理的是 ( ) A.脚底疼痛感觉减弱,因为人越来越轻 B.脚底疼痛感觉减弱,因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大 C.脚底疼痛感觉加重,因为人越来越重 D.脚底疼痛感觉加重,因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小 8、“死海不死”一文描述道:“将奴隶和俘虏扔进海里,屡淹不死。”四位同学运用科学 知识对该现象进行了解释,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的咸度很高,被扔进海里自然就浮了起来 B.海水的密度等于人体的密度,人被扔进海里后,处于漂浮状态 C.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大于人体的重力,沉不下去 D.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等于人体的重力,沉不下去 9、一物体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它的读数为G,把它浸没在水中后弹簧测力计测得它 的读数为1/3G,则这个物体的密度为() A.0.33×103千克/米3B.0.67×103千克/米3 C.1.5×103千克/米3 D.2×103千克/米3 10、如图所示,水中的大鱼和小鱼在争论,大鱼说:“我的体积 大,排开水的体积大,受到的浮力大。”小鱼说:“我在深处,

水的浮力计算公式

【一】:浮力计算的方法 北京中考之浮力计算的方法总结(5种) 初中物理课本第二册第八章压强和浮力,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难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重点。关于浮力的计算是很多学生较为头痛的问题。以下我就如何理解并掌握这一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想要学会计算,首先必须理清概念。 其一掌握物体的沉浮条件,及由沉浮条件决定的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如下 下沉 G>F浮ρ悬浮 G=F浮ρ上浮 Gρ=ρ< ρ<ρ 液 物液 液 物 液 物液 表示物体的密度ρ表示液体的密度) 其二理解并掌握浮力的计算公式。常用的浮力计算公式有三个 1根据实验法得出如用弹簧秤称得某物体重为G,把物体浸入某种液体中弹簧秤的示数为F示,则应有 F浮=G -F示

2 将上面的问题扩展可以得到下面的方法只将烧杯和水放在台秤上的时候,台秤示数为M1,将物体悬于细绳下置于烧杯中时,台秤示数为M2 ,则应有 F浮=(M2-M1)×g 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所受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即为浮力,则有 F浮=F向上-F向下(F向上和F向下分别为物体上下两表面所受到的液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计算时根据液体内部压强公式 F向下=p上s=ρh上gs F向上=p下s=ρh下gs 代入可得浮力的大小。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即 F浮=G排=ρ 液 v排 g 对于一般的浮力运算,或用物体的沉浮条件或用浮力的三个计算公式,可独立完成,有些题型可能要用到这几种方法的结合来求解。以下我举例说明如何利用上面的思想来求解浮力中的常见题型。(一)、利用物体的沉浮条件来解题 例一质量为50克的物体悬浮在水中不动,它所受浮力为多少?此物体的密度为 多少?(g=10牛/千克) 〔分析与解答〕根据悬浮的条件G=F浮和密度关系ρ F浮=G=mg=0.05千克牛/千克=0.5牛ρ 物 物 =ρ 液 可得 =ρ 水 =0×103千克/ 米3。

大班科学《神奇的浮力》

大班科学《神奇的浮力》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探索实验,认识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感知沉和浮的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 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塑料瓶、橡皮、玻璃球、回形针、树叶、塑料盆、清水、鸡蛋、硬币、羽毛 三、活动过程 1、师生互相问好 老师:今天我们班来了很多的客人,小朋友们我们向各位老师们打声招呼好吗?小朋友:各位老师上午好 老师:现在呢所有小朋友小手背后小脚并拢老师要给各位小朋友出一个谜语看看我们班的小朋友哪个可以猜到。 2、谜语活动导入 一种东西清又清,没有味道很透明; 大家每天都要喝,一天少它都不行。 《谜语:水》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都猜出来谜底了,那你们还能说出水有哪些特点吗? 小朋友回答: 老师:水不仅没有颜色、没有味道而且还是有浮力的。 3、感受浮力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想感受一下这个神奇的浮力吗? 那我有几下几点要求:1、不可以把水洒在桌子上 2、试验完之后请将物品放在桌子上 3、每个小朋友轮流感受 4、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感受沉和浮的现象 老师提问:哪个塑料瓶会沉哪个塑料瓶会浮起来?当你的手指用力越来越大的时候,你感觉浮力有什么变化? 小朋友回答:手指压力越大浮力越大 5、出示材料:橡皮、玻璃球、回形针、树叶、硬币、羽毛 (1)老师提问:请小朋友们猜猜下面哪些物品会沉在水里哪些物品会浮起来?请举手告诉老师!我们并将这些物品分成两类。

(2)猜测并记录:哪些物品会沉入水里?哪些物品会浮起来? (3)分类统计猜测结果。 (4)实验探索物品的沉和浮:要求小组合作,一人记录统计,其余负责操作,探索完一种材料要及时记录。 (5)收集记录统计表进行汇总 (6)老师进行统计和实验 6、活动延伸: 1.出示鸡蛋,猜测:鸡蛋放到水里,是浮还是沉? 2.请你们回家也去试一试,明天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好吗? 7、结束语: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科学课就上到这里,我们和我们的客人老师们说声再见吧!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三节水的浮力第一课时(学生版)

第3节水的浮力 第1课时阿基米德原理 A聚焦教材课前预习) 1.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__ __叫浮力。 2.浮力方向:__ __,施力物体:__ _。 3.称重法测浮力: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把该物体浸入水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则物体所受到的浮力为F=G-F′ 4.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G排=ρ液gV排,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只与液体的__ __和物体__ __有关,而与物体的__ __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__ __。 B练就好基础基础达标) 5.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1-3-1所示。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A.F1B.F2C.F3D.F4 图1-3-1 图1-3-2 6.如图1-3-2所示容器中,底部和侧壁分别有木塞a和b,且a和b在水中的体积相等,则() A.a受到的浮力大 B.a和b受到的浮力相等 C.只有a塞受到的浮力为零 D.a和b塞受到的浮力均为零 7.两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将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值相同,则两物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密度B.体积C.质量D.重力 8.将重为6 N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它排开水的重是5 N,则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B) A.6 N B.5 N C.1 N D.11 N 9.下列四个情景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 A.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 B.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 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 D.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

八年级科学上册 1.3 水的浮力教案 浙教版(1)

1.3 水的浮力 课题:水的浮力课型: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①确认水及其他液体对浸在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的作用,确认空气也有浮力。 ②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及数学表达式。 2.能力目标:①能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 ②能用测力计测量浮力③能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教学重点: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准备:空矿泉水瓶、水槽、弹簧秤、铁块、铁架台、烧杯、水、酒精、气体浮力存在的实验仪器一套 教学设计备注 第一~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课件展示) 情景一:泰坦尼克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为什么会表现出截然相反的特性? 情景二:死海图片-----------死海不死 在死海,人为什么又可以悠然自得地躺在水面上看报呢? (讲述)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一起来研究这一方面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 (演示)静止漂浮在水中的木块 (提问)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浮在水面上? (学生举例回答) (演示)托在手中静止的木块,静止漂浮在水中的木块 (分析木块的受力情况,通过类比学生猜测)静止漂浮在水中的木块(或其他物体)受 到一个水对它施加的向上托的力---浮力。 (讲述)要想检验我们的猜想对不对,我们就要设计实验获取一些数据来证明。请每一 个小组在实验器材中选择合适的物体设计出可行的方案进行研究,并做好记录。 (学生设计实验感受或获得数据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实验1)图1-40研究水的浮力 (交流、得出结论1)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演示)取一铁块投入水中,发现铁块沉入水底。 (进一步追问)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那么,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是否 也受到向上的浮力呢? (学生猜测)1.有 2.没有 (讲述)我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请同学们先选择出在水或者盐水中会下沉的物体设 计实验来感受或者获取一些数据来证明我们的猜想。并作好记录。 (实验2)图1-41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交流、得出结论2)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 (进一步追问)水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如果把水换成其它的液体,

八年级科学上册1_3水的浮力教案新版浙教版

课题:1.3水的浮力 教学目标:1、确认水及其他的液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的作用,确认空气也有浮力。 2、能通过实验方法,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 3、能用测力计测量浮力,能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4、能用力和运动的关系推导出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条件,并会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1、物理知识得出的公式比较多,一多学生就感觉摸不到头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公式代表的字母含义要一直强调,先中文再字母的方式。在得出阿基米德定理的时候,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进行渗透。 2、对物体在水中的状态,漂浮,悬浮,下沉等字的规范表达要强调。实验比较多,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思考非常重要,如实验的目的,为什么要这样做等等。 3、密度计的原理应该让学生自己摸索出来,这样对前面的知识也是种巩固。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浮力的存在和测量 1、液体的浮力。 船能浮在水面上,但有时候确会沉入大海呢?有些人游泳会淹死,而有些人确可以在死海上看书呢?(除了游泳的技巧) 答:有浮力的作用,死海的浮力更大。 【实验】P19,水的浮力是水对浸入其内的物体向上托的力。 得出:※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实验】p20,图1-43,先用手托一下悬挂在空气中的物块,使测力计的读数变小。(物块受到手对它向上的托力);将物块浸没在水下,测力计的读数也变小。(水对物块有一个向上托的力) 这个向上托的力就是浮力,得出:※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F浮=F-F ‘。(条件:物体在水中会下沉) 推广: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 2、气体的浮力。

最新小学科学《浮力》的教学设计

《浮力》的教学设计 授课人:谭燕贞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浮力》一课处于科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浮与沉》中的第五课。前四课对初步认识了物体在水中的浮沉,为本科对浮力的认识与测量打下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浮与沉》中物体在水中是浮还是沉、浮沉与什么因素有关、橡皮泥在水中的浮沉、造一艘小船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认识到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对定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做好了铺垫,并能促使学生探索浮力的大小。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说明 本课将以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对浮力学习的兴趣。通过问答引导学生自觉组织观察、实验、解决问题。经多次多种实验,与学生一起总结实验得出的结果。 (四)技术准备 实验材料:水槽、烧杯、量筒、测力计、小木块、泡沫块、小滑轮、细线 演示材料:课件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在水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通过实验测量出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浮力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通过实验与实践体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浮力的学习与实验测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浮力的存在,通过实验测量不同物体在水中所收到的浮力。 难点:理解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也收到浮力,通过物体下沉的排水量分析物体下沉过程中浮力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出曹冲利用水中的浮力称象。提问:什么是浮力? (二)学习新知 1.感受浮力 把泡沫块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观察泡沫块在水中的位置,用手指轻轻地慢慢地往下压,感受水通过泡沫块传来的阻碍。(小组学生轮流试验) 学生回答:什么是浮力?(引导学生回答) 总结:水阻止物体下沉的力是浮力。 2.测量浮力的大小 1)学生思考:怎样测量浮力的大小?(每个实验小组提供滑轮、水槽、测力计、量筒、细线等实验器材)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测量浮力。 2)总结学生给出的方法,与原设计的方法结合,引导学生进行测量实验。

实用文库汇编之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 专题训练卷(含答案)

*实用文库汇编之水的浮力专题训练卷* 一、选择题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物体重为4N,然后将该物体浸没在水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3N,则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 A.7N B.4N C.3N D.1N 2.有一不吸水木球,其质量为l0g,体积为20cm3,先把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木球球静止时,溢出水的质量为l0g;把它取出擦干,再轻轻放入盛满煤油的溢水杯中,当木球静止时,溢出煤油的质量是(煤油的密度是0.8g/cm3) ( ) A.5g B.8g C.l0g D.16g 3、如图8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浮沉情 况,此时甲、乙、丙三个物体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F丙, 则下面关系正确的是() A. F甲> F乙> F丙 B. F甲< F乙 F丙 4.在两个相同的薄壁塑料瓶(质量忽略不计)内分别装入体积相 等、密度为ρ甲和ρ乙的两种液体后密封,再把它们放入两个 装有水的容器中,处于如图所示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ρ甲>ρ乙 B. ρ甲=ρ乙 C. ρ甲<ρ乙 D.无法判断 5、在一支平底试管内装入适量铁砂,然后先后放入装有甲、乙两 种不同液体的烧杯里,如图7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试管在乙液体里排开的液体质量较小 C.装乙液体的烧杯底部所受压强较大 D.在甲液体中试管底部所受液体压力较大 6、水平桌面上的烧杯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轻轻放入一个小球后,从烧杯中溢出100g的水,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所受浮力可能等于1 N B.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一定增大 C.小球的质量可能小于100g D.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100cm3 7、我国的航母正按计划进行各项科研试验和训练。如图所示是中国航母“瓦 良格”号训练时的图片。当飞机飞回航母后() A. 航母将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减小 B. 航母将沉下一些,所受浮力增大 C. 航母将沉下一些,所受浮力减小 D. 航母始终漂浮,所受浮力不变 8、如图,两个相同容器都盛满水,甲中有一个体积为50厘米,密度为 0.5×103千克/米3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漂浮时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并有1/3体积露出水面 B.木块缓慢下压至浸没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不变 C.木块全部压入水中两容器底部受水的压力和压强都相等 D.取出木块后两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都相等 9.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 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 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取g=10N/Kg。根据图像

水的浮力教案01

《水的浮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体验浮力产生的原因 2、通过实验知道浮力的方向与物体漂浮时的大小与重力的关系 3、通过演示实验知道为什么物体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会变化 4、通过学生活动,记录弹簧测计读数随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的变化,并会画出曲线图,从而理解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体积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体只的关系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学生体验1] 1.将一个空塑料瓶的瓶盖旋紧,然后把它压入水中,你的手有什么感觉?2.将手松开后,观察瓶子运动的情况。 物体在水在会受到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浮力 探索新知: 一、浮力 下面两个小球静止在水面上,通过上面的活动你能按下面的要求画出力的示意图(1)所受到的浮力F 浮 (2)所受到的重力G (3)F 与G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浮 小结: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 浮力的受力物体:浮在液体里的物体 当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时,浮力等于重力 二、浮力的测量 图片展示这个物体在水中会受到浮力吗? [学生体验2] 1、将圆柱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读出弹簧测力计读数 2、用手向上托起圆柱体,观察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变化情况。 小结: 弹簧测力计读数之所以变小是因为手给物体一个向上托的 力,且F托=F1-F2

[学生活动1] 1、如右图所示,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 力计的读数F1= 牛。 2. 再将物体浸没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2= 牛。 3. 弹簧测力计的两次测量读数发生了变化说明了什 么? 小结: [学生活动2] 1、 利用圆柱体A 与弹簧测力,探究弹簧测力计示数F 和物体受到的浮力F 浮与 圆柱形物体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 的关系, (1)将圆柱体A 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A 的重力G= 。 (2)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型(高度为4h )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如图所示),从圆柱体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 深度h 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并计算出对应有浮力F 浮填入下表中。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1中画出F 与h 的关系图像,在图2中画出F 浮与h 的关系图像 图1 图2 3、分表中数据,观察图像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1)浸没前: (2)浸没后:

水的浮力教案

水的浮力教案 教学目标: 1、确认水及其他的液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的作用,确认空气也有浮力。 2、能通过实验方法,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 3、能用测力计测量浮力,能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4、能用力和运动的关系推导出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条件,并会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分析: 1.物理知识得出的公式比较多,一多学生就感觉摸不到头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公式代表的字母含义要一直强调,先中文再字母的方式。 2.在得出阿基米德定理的时候,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进行渗透。 3.对于物体在水中的状态,漂浮,悬浮,下沉等字的规范表达要强调。 4.实验比较多,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思考非常重要,如实验的目的,为什么要这样做等等。 5.密度计的原理应该让学生自己摸索出来,这样对前面的知识也是种巩固。 一、浮力的存在和测量 1、液体的浮力。 船能浮在水面上,但有时候确会沉入大海呢?有些人游泳会淹死,而有些人确可以在死海上看书呢?(除了游泳的技巧) 生:有浮力的作用,死海的浮力更大。 【实验】P20,水的浮力是水对浸入其内的物体向上托的力。 得出:※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实验】p21,图1-41,先用手托一下悬挂在空气中的物块,使测力计的读数变小。(物块受到手对它向上的托力);将物块浸没在水下,测力计的读数也变小。(水对物块有一个向上托的力) 这个向上托的力就是浮力,得出:※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 F浮=F-F‘。(条件:物体在水中会下沉) 推广: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 力。 2、气体的浮力。 气体对进入其内的物体是否也有浮力呢?有什么事实可以说明气体对物体也有浮力呢?(热气球、烟上升等等) 【实验】P21图1-42,问学生该怎么做才能证实气体浮力的存在。 (现在状态下,打气针还没有完全插入排球的气孔,排球不会漏气)把打气针插入,气会从排球跑到气球里面,可以得出什么? (杠杆左边的质量不变,但由于排球里的气体压强大,传到了气球里面,这样排开大气的体积增加了,浮力也增加了,所以杠杆失去了平衡。)得出:※气体也会产生向上的浮力。 二、阿基米德原理。

小学科学课《水的浮力》教案及评析

小学科学课《水的浮力》教案及评析 教学目标及要求: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各种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了解水的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智能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主要是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在本课中学生要初步学会做说明水有浮力的实验) 3、非智能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知识、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树立学好自然的信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以及问题探索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各种物体在水中都要受到浮力。 教具准备:实验器材和CAI课件等演示性教具。 学具准备:分组实验材料——烧杯(教师用水槽)、泡沫塑料、充了气的气球、弹簧秤、钩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叙述并出示多媒体画面:同学们请看,画面中的潜水艇在大海中乘风破浪,它的周围腾起了一阵阵浪花。你看它一会儿在水面上航行,海军战士在甲板上眺望着远方;它一会儿又潜入了水中,多威武,多有趣呀!同学们,请想一想,潜水艇为什么能够在大海上航行呢?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揭示其内在的规律。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在水中浮着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1)师讲述并用多媒体出示相关内容: 同学们,在我们每组的实验桌上都有一块泡沫塑料,把泡沫塑料放入烧杯中,用手向下按一按泡沫塑料,再抬一抬手,反复几次,手有什么感觉?每个同学都试一试。 (2)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检查。 (3)抽生汇报实验结果。 (4)讲述:再用气球做同样的实验,手有什么感觉? (5)学生分组实验。 (6)抽生汇报实验结果。 (7)讨论: ①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②用手按浮在水上的泡沫塑料和气球,有什么相同的感觉? ③以上实验说明什么? (8)抽生说后教师小结:以上实验说明,在水中浮着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是水的浮力。(用多媒体出示并板书课题。) 2.指导学生认识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1)教师演示并叙述:同学们,老师将一个钩码放入水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放入水中的钩码是沉还是浮? (2)讨论: 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不是受到水的浮力?你是怎样想的?(用多媒体出示)(3)钩码在水中究竟是否受到了水的浮力呢?请同学们利用桌面上的实验器材(烧杯、弹簧秤、钩码等),自己设计一个实验,研究下沉的物体究竟是不是受到了水的浮力? 研究时,请注意: ①如果钩码受到水的浮力,会看到什么现象? ②如果钩码没受到水的浮力,结果会怎样?(用多媒体出示) (4)接下来让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学生分组实验完毕,抽生汇报实验过程及其结果。 ①你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 ②在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③实验结果是怎样的? ④通过实验,你得到一个什么结论? (在这里,先让学生说一说,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老师小结: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用多媒体出示并板书) (6)对实验进行小结,得出实验结论: ①教师提问:通过实验1和实验2,你知道了什么? (通过实验1,我已经知道在水中浮着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通过实验2,我们知道了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用多媒体出示并板书) ②教师问:如果把这两方面合起来,应该怎样说? (也就是说:各种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用多媒体出示并板书)(7)教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各种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用多媒体出示)。 3.指导学生认识水的浮力的应用 (1)谈话:同学们,水的浮力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请看多媒体课件“水的浮力的应用” (2)组织学生观察、讨论: ①图中是什么物体? ②它们是不是利用了水的浮力?利用水的浮力做什么? ③在生产和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水的浮力?请举例说明。(抽生说) (3)教师小结:水的浮力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得很广泛。救生圈利用水的浮力承载人的体重,各种船只都是利用水的浮力承载人和货物的重量。

水的浮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水的浮力》教学设计 科教081班郭书涛 【前期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5节第一课时。《科学课程标准》把本节内容归类于物质科学领域。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介绍、产生条件、阿基米德原理等,是学生接触浮力的首节课,这是本章继压强之后在力的角度上对水的探索,为以后浮力大小测定和计算打下了基础。 二、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二学生,他们对浮力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从量的角度去认识浮力,尤其是对公式的学习还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时,我把浮力概念的引入以及牵涉到公式的阿基米德原理作为重点讲解的对象。 三、重难点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的安排,我确定了一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浮力,会测量浮力的大小,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难点: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关系的过程; 【教学目标分析】 为了掌握科学知识、拓展综合能力、培养正确价值观,我从4个维度设定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浮力及其方向,知道气体和液体都会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会利用所学科学原理对相关的历史故事及生活经验加以解释。通过几个小实验的演示感受到浮力确实存在,并且方向向上。通过以前力学知识的回顾,会利用测力工具对浮力定量测定。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学习阿基米德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精神;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准备阶段 1、课前根据本届需要,准备各种教具和实验器材; 2、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前后桌4人一组,自定组长1名,发言人(答题代表)1名; 二、具体教学过程 本节课内容需1课时(45分钟完成),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新课引入(约3分钟) 从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入手,向学生们提出问题:“为什么轮船能够在水面上行驶呢?为什么人可以不用任何设备躺在死海海面上呢?”这些小例子非常简单,学生很自然地就会答出与浮力有关,再让学生搜集生活中浮力的现象,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的发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浮力合集

浮力合集-浙教版八年级科学. 浮力专题复习 1、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

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其数学表达式是:F浮=G排 液=ρ液gV排。 对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公式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浮力的大小由液体密度ρ液和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两个因素决定。浮力大小与

物体自身的重力、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及物体的形状无关。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随深度的变化而改变。 (2)阿基米德原理对浸没或部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适用。 (3)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V排=V物,当物体部分浸在液体中时,V排G物,物体上浮; F浮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只要比较物体的密度ρ物和液体的密度ρ液的大小,就可以判断物体的浮沉。 ρ液>ρ物,物体上浮; ρ液<ρ物,物体下浮; ρ液=ρ物,物体悬浮;

对于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如空心球,求出物体的平均密度,也可以用比较密度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浮沉。 3、正确理解漂浮条件: 漂浮问题是浮力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浮力问题的关键是理解物体的漂浮条件F 浮=G物。 (1)因为F浮=ρ液gV排, G物=ρ物gV物, 又因为F浮=G物(漂浮条件) 所以,ρ液gV排=ρ物gV物, 由物体漂浮时V排ρ物,即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将浮在液面上。此时,V物=V排+V露。 (2)根据漂浮条件F浮=G物, 得:ρ液gV排=ρ物gV物 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ρ物、V 物不变;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与液体的密度ρ液成反比。ρ液越大,V排反而越小。、计算浮力的一般方法:4 计算浮力的方法一般归纳为以下四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