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说文解字》看中国先民的凤鸟文化

从《说文解字》看中国先民的凤鸟文化
从《说文解字》看中国先民的凤鸟文化

原文刊发于:《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

第1期

从《说文解字》看中国先民的凤鸟文化

摘要:以《说文》中与凤鸟文化相关的字词解说为对象,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在上古原始神话、氏族图腾徽征、华夏民族精神等众多方面考察了中国先民的凤鸟文化,从中发现中国先民的凤鸟文化源于上古的原始神话,进而上升为氏族图腾徽征的符号标记,在华夏民族精神的伦理重塑下,最终凝铸了独具特色的凤鸟文化。

关键词:《说文解字》;凤鸟文化;上古原始神话;氏族图腾徽征;华夏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H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207(2008)01-0038-05

引言

梁启超说:“历史为过去人类活动之再现”,而“人类活动状态其性质为整个的,成套的,为有生命的,为有机能的,为有方向的”[1],可知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亦是成体系的。《说文解字》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字典,大量字词记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诸多方面,宋永培先生认为:“《说文》贮存着精谛宏美的汉字意义体系。这个由9353个汉语字词

的整体联系熔铸而成的意义体系,隐秘而详审地记载着近人认为事迹茫昧、且古代文献不可得详的成体系的中国上古史。”[2]1从某种程度上说,汉字是中国社会多姿多彩的投影,汉字可以反映汉族人民从心理、礼俗到生活习惯的许多情况,提供了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许多线索,以至于陈寅恪先生提出“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3]。宋永培先生亦认为:“成体系的上古史实、情感、观念是由系统的上古语言字词的本义(训诂的本义)以及语言字词联缀而成的五经、诸子、史传来记录的”[2]119、“《说文》既是先秦语义的渊海,又是先秦历史文化的总汇,它是以辞简意丰的本义说解、以整体贯通的本义联系来凝聚先秦语义、积淀先秦历史文化的”[2]215。《说文》中凤、鸾、鸑、鷟、鷫、鷞、鶠等字意义上构成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凤鸟文化系统,蕴含着丰富的上古文化。文章以《说文》中与凤鸟文化相关的字词解说为对象,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联系相关上古文献材料,对中国先民的凤鸟文化进行考察时发现其与上古原始神话、氏族图腾徽征、华夏民族精神等方面存在广泛联系。

一、从上古原始神话考察中国先民的凤鸟文化

美国的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中认为:“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是由民族潜意识造成的”[4]14。《说文》中具“凤鸟”义的汉字解释几乎均与原始神话有关,充分说明该族字和上古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这一方面是先民传统文化的客观反映,另一方面也是《说文》

作者主体意识参与和选择的结果。”[5]古代神话,既是一种民族现象,又是一种世界现象。神话是通过幻想的形式把客观世界加以形象化,并且是原始初民集体信仰的产物,是全民口头传承的文化结晶。中国上古神话作为一种象征形态的原始文化现象及精神活动的产物,体现着一定历史条件下中国古代先民的文化心理和思维状况。《说文》“凤鸟”义字族及其解说蕴涵着丰富的上古原始神话背景,充分体现了该族字的文化独特性,如:

(1)《说文·鸟部》:“凤,神鸟也。天老曰:‘凤之象也,鸿前麐后,蛇颈鱼尾,鹳颡鸳思,龙文虎背,燕颔雞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于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暮宿凤穴,见则天下大安宁。

古文凤,象形,凤飞群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党字。’”[6]79《埤雅》:“凤,神鸟,俗呼鸟王。”《大戴礼记·易本命》:“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山海经》记载凤多达12处,如《山海经·海内西经》:“凤皇、鸾鸟皆戴瞂。”[7]299、“沃之野,凤鸟之卵是食,甘露是饮。”[7]397凤在《山海经》的大量记载充分说明它在上古神话中的重要地位,在先民心目中不可取代。

(2)《说文·鸟部》:“鸾,亦神灵之精也。赤色五采,雞形,鸣中五音,颂声作则至。周成王时氐、羌献鸾鸟。”[6]79鸾和凤相近,地位仅次于凤,古时“鸾凤”常并称,如《禽经》:“鸾,瑞鸟,鸾者,凤鸟之亚。”[8]2《文选·江淹〈杂体诗三十首〉》“乘鸾向

烟雾”刘良注:“鸾,亦凤。”《广雅·释鸟》:“鸾鸟,凤皇属也。”可见鸾亦为凤鸟之类。《山海经》有关鸾的记载有10处之多。《山海经·西山经》:“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7]35《山海经·大荒北经》:“鸾鸟、皇鸟、大物、小物。”[7]419鸾亦为《山海经》常出现的神鸟,与凤一起成为吉祥的象征。

凤、鸾在《山海经》神话体系中居于重要位置,《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五采鸟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7]396可知皇鸟、鸾鸟、凤鸟同实异名,另见《逸周书·王会解》:“西申以凤鸟…氐羌以鸾鸟…方炀以皇鸟。”凤、鸾、皇等,均为凤鸟之属。刘歆认为《山海经》是记录“麟凤之所止”(《上〈山海经〉表》)的书,据此可推知凤鸟的出处、起源等上古信息。《山海经·南山经》:“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7]16《山海经·大荒北经》:“佐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海,有凤皇、鹓雏。”[7]19《山海经·海内经》:“西南黑水之间…鸾鸟自歌,凤鸟自儛。”[7]445从东、南、东南、西南等方位来看,当指南方楚地。楚国地域辽阔,东临大海,西抵巴蜀,南近两广,有“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左传·僖公四年》)之说,为当时最大的诸侯国。而楚又是一“信巫鬼、重淫祀”(《汉书·地理志》)的国度,保留着深厚的氏族社会文化,从相关文献可进行验证,如《尔雅翼》:“凤生南方。”《本草纲目》:“凤,南方之朱鸟也。”《庄子·秋水》“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成玄英疏:“鹓鶵,鸾凤之属,亦言凤子也。”王夫之《庄子解》注:

“凤之别名。”《庄子·逍遥游》:“(鹏)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鹓鶵、鹏都是凤鸟,以上均将凤的产地指向南方楚国地区,与《说文》“出于东方君子之国”吻合,并非“产于古代日本”[15]59。

(3)《说文·鸟部》:“鸑,鸑鷟,凤属,神鸟也。春秋《国语》曰: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江中有鸑鷟,似凫而大,赤目。”[6]79(4)《说文·鸟部》:“鷟,鸑鷟也。”[6]79鸑鷟连文,实指一物。《禽经》:“紫凤谓之鷟。”又“凤之小者曰鸑鷟。”[8]1《挚虞决疑要注》:“凡象凤者有五,…多紫色者鸑鷟。”《国语》韦注:“鸑鷟,鸾凤之别名也。”《初学记》引《诗义诗》:“凤凰,名鸑鷟。”《文选·司马彪〈赠山涛〉》“倾枝俟鸾鷟”张铣注:“鷟,凤也。”柳宗元《自衡阳移桂十馀本植零陵所在精舍》“栖息期鸾鷟”蒋之翘辑注:“鸾、鷟,俱凤属。”鸑鷟为凤鸟,自是能给先民带来祥和、喜兆的神鸟。《史通·杂说上》:“姬宗之在水浒也,鸑鷟鸣于岐山”鸑鷟为周朝的开国瑞兆,被周室君王敬奉为神灵。

(5)《说文·鸟部》:“鷫,鷫鷞也。”[6]79(6)《说文·鸟部》:“鷞,鷫鷞也。东方发明,南方焦明,西方鷫鷞,北方幽昌,中央凤皇。”[6]79《玉篇·鸟部》:“鷫鷞,西方神鸟”。鷫鷞连语,同指一物。《广雅·释鸟》:“鷫鷞,凤皇属也。”《淮南子·原道》“钓射鷫鷞之谓乐乎”高诱注:“鷫鷞,一曰凤皇之别名也。”《淮南子·本经》“鸿鹄鷫鷞”高诱注:“鷫鷞,一曰凤之别类。”《乐纬叶图徵》:“五凤皆五色,似凤有四,一曰鹔鹴,二曰发明,三曰焦明,

四曰幽昌。”鷫鷞同发明、焦明、幽昌并称,为类凤的神鸟,和凤鸟一同形成东西南北中五方神鸟体系。“鹔鹴,鸟名。鹔鹴飞则陨霜。”[8]7即显示了其“飞则陨霜”奇异特性。

(7)《说文·鸟部》:“鶠,鸟也,其雌皇。一曰:凤皇也。”[6]80《玉篇·鸟部》:“鶠,鶠凤也。”《广韵·阮韵》:“鶠,凤也。”《尔雅·释鸟》:“鶠,凤,其雌皇。”鶠,义同凤,为凤的同义语,亦是神鸟。“凤,亦曰瑞鶠,景纯注《尔雅》:‘瑞应鸟也。鸡头,蛇颈,燕颐,龟背,鱼尾。五彩色。高五六尺许。出为王者之嘉瑞。’《孝经援神契》曰:‘王者德及鸟兽,则凤鸟翔。’”[8]1

鶠为应瑞而至的神鸟,在先民心目中,只有上应天命、下应民心的有德君王才能有幸“瑞鶠至,凤鸟翔”,充分显示了鶠驱邪降瑞的神性。

神话,是借助语言来进行社会传递和信息交往的文化符号,是原始先民特定的思维密码,体现着神话的思维所具有的某种译解或认识事物的能力。鸑、鷟、鷫、鷞、鶠等字或属凤,或近凤、类凤,而鸾为亚凤,随着凤鸟家族的扩大,共同组构了一个凤鸟体系。许慎著《说文》时“必遵修旧文而不穿凿”,必“博采通人”,“信而有证”[6]316,结合古代文献,我们发现凤、鸾、鶠等字均与上古神话尤其《山海经》有着密切联系,体现着中国先民对凤鸟文化的原始认识,心理学家荣格即认为神话等“原始意象”是历史在“种族记忆中的投影”。众多关于凤鸟系列的上古神话,充分表明先民对具有“祥瑞、安宁”之称的凤鸟体系认识的深化和视角的多元,为它赋予了古老而又丰富的文化意蕴,透露

出先民独特的生存智慧和历史思索,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起了重要的原始奠基作用。

二、从氏族图腾徽征看中国先民的凤鸟文化

图腾一词,源于北美印第安人奥季布瓦族方言(ototeman),意为“他的亲属”或“他的图腾标记”。原始人类相信,各氏族出自各种特定的物类,大多为动物(如鸟类),其次为各种植物,少数为其它无生物。对本氏族的图腾物种,特加爱护。图腾物本身大都不是直接崇拜的对象,而是将其图文化、标记化,成为族徽象征。凤鸟作为先民的主要图腾,充分体现了它在上古氏族心目中举足轻重的神圣地位,且与汉字密切相关。

汉字最初为象形文字,古人造字均是拟物画图,如《周易·系辞传》:“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说包羲氏(伏羲)以此创造了八卦这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实则上古汉字均是以这种方式创制而成,而作为氏族图腾的动物则是较早符号化为文字的,郭沫若即认为:“凡图形文字之作鸟兽虫鱼之形者,必系古代氏族之图腾或其孑遗。其非鸟兽虫鱼之形者,乃图腾之转变,盖已有相当之文化而脱去原畛域者之族徽也。”[9]20如《左传·昭公十八年》:“我高祖少昊,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力正也。”少昊又名少皞,是传说中最早的鸟部落。《山海经·大荒西经》:“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7]440少皞将凤鸟奉为鸟候历法的主宰,凤鸟亦为整个氏族的信仰图腾,

该图腾徽征显然影响到撰述氏族历史的文字记录,古时即流传“禽书”、“鸾凤书”,分别为传说中形象禽鸟、鸾凤的两种字体。元代郑杓《衍极·书要篇》“夷考禽书,龟、鸾诸体,不过名物作也”刘有定注:“虎书、禽书、鱼书,皆史佚所作。…鸑鷟鸣于歧,赤爵入于户,至武王时,火流于王屋,化为乌。佚乃并牧鸟瑞,而作禽书。”、“少皞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其文章衣服,皆取以为象,故有鸾凤书。”可知鸾凤崇拜驱使先民将其融入上古文字,从而出现了“鸾凤书”。作为传说中的五帝之一的舜,亦和凤鸟有着极深的渊源,《绎史》引《孝子传》:“舜父夜卧,梦见一凤凰,自名为鸡,口衔米以食己。言鸡为子孙,视之乃凤凰。以黄帝梦书占之:此子孙当有贵者。舜占犹之。”此处表明舜即梦中之凤,舜的后代即以凤鸟为图腾象征,如《山海经·大荒南经》:“帝舜生无淫,降臷处,是谓巫臷民。…爰有歌舞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7]372凤与舜帝相处,经郭沫若考证,判定即为凤族之人王也。远古部落流行以图腾为族徽标记,因而凤族以凤为标识,其首领为凤王,自是不言而喻。《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舜创制的《韶》乐使凤鸟来翔,可知舜的部落以凤为图腾与神话传说有着深厚的渊源。

在甲骨文中,风就是凤,二字同音、同义、同字,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大量的“凤”字,有的以“凤”为“风”或拟“凤”为“风”。凤作为商族的图腾在祭典重享受着特殊的待遇,凤成为上帝的使者,在卜辞中称为“帝史”,如“于帝史凤二犬”(《卜通》)、“尞帝史凤一牛”(《殷墟文字续编》补)。上帝的使者要传达上帝的旨意,而凤与风的

联系使它能胜任“天使”,成为天神,因此可以“帝史(使)凤(风)”、“帝其令凤”。《禽经》:“风禽,鸢类。越人谓之风伯。飞翔,则天大风。”[8]2凤鸟即为风伯,天刮大风,是凤鸟所翔所致,故郭沫若认为“古人盖以凤为风神”(《卜辞通纂》卷二),这与庄子描述的“大鹏”形象显然一致。周代凤神俗称“凤”,“凤鸟”或“凤皇”,如在陕西岐山京当贺家大队凤雏村发掘西周早期大型宫宝建筑时出土

了周王家崇拜凤的卜辞四片,第38片的卜辞为“巳(祀)凤”。凤鸟成为上古氏族的图腾徽征,源于它被先民视为祥瑞的化身,范文澜即认为:“对民有利益的人和物,才能被尊敬为神,神一定是聪明正直不害民的。害民的是妖、厉、怪,不得称为神。”[10]150

从上可知,原始先民将凤鸟作为崇拜的图腾,注汇了它们对创世祖先的尊敬倾慕和氏族起源的自身探索,并最终凝固成文字,现在的风姓、凤姓等,多是上古氏族图腾徽征的遗留。先民这种古老的思维方式给凤鸟图腾植入了深厚的人文意识,使得凤鸟从某个氏族原生图腾在民族融合中上升为民族共同体图腾,充分体现了凤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的广泛性。

三、从华夏民族精神看中国先民的凤鸟文化

上古原始神话和氏族图腾徽征包含着古代民族的心理表现和精神

倾向,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共同体(民族)的共有财富,是民族历史文化的智慧源泉和发展动力。就自然学派的神话理论看,“神话和宗教中的神,都是自然物的人格化。”[11]49而华夏民族精神的形成,则得力

于礼仪的、伦理道德的聚合力,因为中国神话作为华夏民族精神的原始表象,侵染着注重伦理合实用的色彩,对“德”的尊崇,对伦理行为的高度关注,是支配中国历史文化的根本精神。这种鲜明的伦理道德特征,可从凤鸟文化的发展变迁得到足够的说明。

凤鸟在《山海经》中就已体现出先民对德的尊崇,如《山海经·南山经》:“(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7]16、《山海经·海内经》:“凤鸟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膺文曰仁,背文曰义”[7]457,由于它兼具众多美德,故“见则天下安宁”[7]16、“见则天下和”[7]457,被古人奉为神明。《逸周书·王会》:“风(凤)鸟者,戴仁报义掖信。”凤德在《禽经》演变为“(凤)首戴德,顶揭义,背负仁,心抱忠,翼挟信,足履正”[8]1,德行内容大同小异,主要集中于仁、义、礼、信等传统美德。与玉成为美德载体的文化现象一样,凤无疑亦成为“比德”说的一个文化载体[12]102,以上均将凤鸟身上的各个部位、文饰来比附仁、义、礼、信等各种美德,突出表明凤鸟为美德的化身。其中渗透着儒家的伦理思想,洋溢着传统的道德精神,体现着一种人性的复苏和觉醒,为真善美观念的具体表现。正因凤德的强大感染力,故能引来众鸟来朝,古人甚至认为“凤凰之翔至德也,雷霆不作,风雨不兴,川谷不澹,草木不摇”(《淮南子·览冥训》),显示了凤德的神奇力量。凤鸟之所以被先民作为族徽图腾,源于它蕴涵丰富的美德美行,能带给人们祥和瑞兆,为太平盛世的象征,是安宁生活的保护神和守护者,故凤鸟死后仍有百鸟相从,群鸟来吊,如《水经注·叶榆河》:“(叶榆县)有吊鸟山,众

鸟千百为群,共会鸣呼啁哳…俗言凤凰死于此山,故众鸟来吊,因名吊鸟。”[13]2凤鸟后成为华夏各族的共同图腾,凤鸟之德无疑是重要原因,因为凤德符合华夏民族精神的伦理要求,同时华夏民族精神又对凤鸟进行了道德重塑,对凤德进行了拓展和升华,使其更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凤鸟历经了从“比德”到“比人”的文化演变过程,因凤鸟形象比起“威猛矫健的东方龙”[16]43来无疑更具亲切性和平民化特征,符合中国传统“君子贤士”的内在要求,“君子”亦为中国先民广泛推崇的一种人格上的审美理想[14]36,凤鸟之德与君子之品具有心理潜在意义上的暗合对应,故常用来指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作凤的人是孔子,见《艺文类聚》引《庄子》佚文:“老子见孔子,从弟子五人.问曰:‘为谁?’对曰:‘子路为勇,其次子贡为智,曾子为孝,颜回为仁,子张为式。’老子叹曰:‘吾闻南方有鸟,其名为凤。所居积石千里,天为生食。其树名琼枝,高百仞,以璆琳琅玕为实。…凤鸟之文,戴圣婴仁,右智左贤。”老子即将孔子喻为凤,称颂孔子德高望重,群贤毕至,另如《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楚狂以凤比孔子,凤德即指孔子之德。《韩非子·喻老》:“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能有此魔力非凤鸟莫属,楚庄王即以凤鸟自喻。《庄子·秋水》“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就明确用凤的操行来比喻贤士的品德。先秦时楚人好以凤喻人,起于楚人崇凤的传统,楚文化是凤鸟文化的摇篮,这可从

《山海经》记载和《楚辞》中凤鸟的喻指得到显现。凤鸟形象充盈着浓厚的礼教伦理意识,视为道德、仁义的象征。华夏民族崇德尚礼的伦理精神使得凤鸟进一步民族化、人性化,拟就了凤人感应、同气相求的文化重构,这种从神性到人性的转变与倾斜折射出凤鸟文化的现代文明之光。

结语

从上可知,从《山海经》等先秦古籍到《说文》,凤鸟的形象有了显著的变化,从“其状如鸡”、“其状如翟”到众体杂糅,这是民族交流历史进程中的文化融合表现,但凤德显然贯穿始终,并有了更为华夏民族广泛认同的精神内涵,成为古代民族的立身规范,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凤鸟从上古神话最初的神灵表述,上升到原始氏族的图腾徽征,并在华夏民族精神的伦理重塑下,最终定格为华夏各族共同的图腾神,成为真善美的化身,亦为华夏民族热爱和平、追求完美的历史见证和文化象征,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由此而形成的凤鸟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体现华夏各族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媒介载体,系上古先民认识世界、感悟生命的原始雏形,具有重要的民族学和文化学研究价值。从《说文》来看,凤、鸾、鸑、鷟、鷫、鷞、鶠等字构成一个特殊凤鸟(即凤神)体系,揭示了中国先民丰富的的凤鸟文化意识。上古神话中的凤鸟体现了中华民族由原始走向文明、由分散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向,氏族图腾徽征隐喻了先民关于自身起源的独特历史思维,华夏民族精神则提供了民族和文化融合的内驱力和

凝聚力,三者在漫长的历史中交错复杂,互为影响。具体而言,中国的凤鸟文化源于上古尤其是《山海经》的原始神话,众多关于凤鸟的神话表明它在先民心目中具有重大的神学影响和广泛的人文基础,进而上升为氏族图腾徽征的符号标记,为全民信仰膜拜的始祖神灵和精神寄托,在华夏民族精神的伦理重塑下,形成颇具体系、崇德尚礼的凤鸟文明,最终凝铸了独具民族特色的凤鸟文化。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7-38.

[2]宋永培.《说文》汉字体系与中国上古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陈寅恪.陈寅恪先生来函[A].沈兼士.沈兼士学术论文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6:202.

[4]〔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4

[5]黄交军.从《说文解字》看中国先民的审美意识[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4):13-17.

[6]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7]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8]师旷.禽经[M].上海古籍出版社编,禽鱼虫兽编[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9]郭沫若.殷彝中图形文字之一解[J]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1:20.

[10]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0.

[11]W·施密特.原始宗教和神话[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49.

[12]黄交军.从《说文解字》看中国先民的伦理审美意识[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4):100-105.

[13]郦道元.水经注[M].文渊阁四库全书(573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

[14]黄交军.从《说文·言部》看中国先民的语言审美文化[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34-37.

[15]仓林忠.关于中国历史传说中的凤凰考辨[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5):56-60.

[16]仓林忠.龙源考辨[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4):37-44.

甲骨文解说说文解字图文并茂

说文解字 每天学习几个字, 天天都能涨知识。 关注微信公众号:班主任俞老师 ★安居乐业★ 安 从上图甲骨文“安”字形看,上面为宝盖头,象征房子,下面则是一女子跪坐在家中(魏晋时期前,古人常常跪坐),女子在家中,比较不会遇见危险;家中有女眷,不宜奔波,也意味着要在此常住定居,因此“安”本义是平安、安定。 也有观点认为,“安”指的是女子从外面跑回家中,在家就安全、安定了。女子跑回家中是因为在外面遇到麻烦了,因此“安”又有“哪里”“怎么样”等含义。这种观点由此引出“按”的含义:用手拉住往回家跑的女子,由此产生按的意思是按住、制止等。 还有观点认为:甲骨文(宀,新房)(女,新娘),表示新房中有新娘。造字本义:动词,男子建房娶亲成家,内心踏实过日子。在古代的农业社会,兴宅、娶亲,是男子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两大事件,直接而深刻地影响到男子个人的心理状态,顺利兴宅、娶亲,便能安居乐业,反之内心则焦虑不宁。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古人称娶亲成家、宁神度日为“安”,称衣食充足而娱乐养心为“宁”(宁)*,“安”是“宁”的基础,“宁”是“安”的高级境界。 居 “居”,由“尸”和“古”组成。 说法一:像一个坐着的人。古代的祭悼传统,让活人坐在祭位上,以代表死者或者先祖,接受人们的吊唁。所以“尸”字的本义指坐在祭位上的人。“古”则代表位置,接受祭祀的人坐在位置上。由此得出“居”的意思有:担当、处于等。如“身居要职”。 从而可以理解“据”,一手抢夺了重要位置,即“占据”、“据为己有”等。 说法二:甲骨文(人,指妇女)(倒写的“子”,表示刚降生的婴儿),表示妇女生孩子,呆在家里坐月子。在古人眼里,妇女坐月子,安安定定在家里过日子,最能体现“家居”的本质。造字本义:动词,妇女生育坐月子,安安定定在家里过日子 现在,“居”用得比较普遍的有“居住”、“处于”等意思。 乐 甲骨文:乐 “乐”,最初念yue,第四声,本义为乐器、音乐。甲骨文(丝,丝弦)(木,架子,琴枕),字形像木枕上系着丝弦的琴具,“弦附木上”。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但是加了“白”,很像调弦之物。因为音乐会使人愉悦,所以“乐”有快乐的意思。

楚越民族文化融合的考古学考察——以东周时期湖南楚墓出土的鸟形器物为中心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20, 9(7), 1018-1026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20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d211205761.html,/journal/ass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211205761.html,/10.12677/ass.2020.97143 An Archae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Cultural Integration of Chu Yue Ethnic Groups in Chu Graveyard of Hunan —Centered on the Bird-Shaped Artifacts Unearthed from Chu Tombs in Hunan during the Eastern Zhou Dynasty Xueqing Shen School of Ethnology and Sociology,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Hubei Received: Jul. 5th, 2020; accepted: Jul. 20th, 2020; published: Jul. 27th, 2020 Abstract The Chu Yue people are two major ethnic groups in the South during the Eastern Zhou Dynasty, and they have rich and splendid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The Eastern Zhou period was a histor-ical period of great integr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Hunan was a concentrated area of Viet-namese culture. After Chu culture entered the Hunan area, Chu Yue’s national culture began to merge. Birds are one of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 artifacts of the Yue culture. As can be seen from the bird-shaped artifacts unearthed in Hunan, the Yue culture represented by the bird-shaped ar-tifacts gradually integrated into the Chu culture, and the Chu culture absorb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ird-shaped artifacts of the Yue culture, gradually formed unique bird-shaped utensils of Chu culture. A total of about 8,000 Chu tombs were excavated in Hunan from 1951 to 2016. Among them, there were about 148 tombs with unearthed bird-shaped objects, and a total of about 300 unearthed bird-shaped objects. Taking bird-shaped utensils as the center for studying the cultural integration of Chu-Yue ethnic group can dynamically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ural fu-sion of Chu-Yue ethnic culture from the material level. Keywords Hunan County, Chu Graveyard, Bird Shaped Utensil, Chu Yue Cultural Integration 楚越民族文化融合的考古学考察 ——以东周时期湖南楚墓出土的鸟形器物为中心 沈雪情

我看传统文化作文

我看传统文化作文 导语: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下面由XX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作文传统文化,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我看传统文化范文一 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清明节。七夕节。……。 我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中最喜欢的是春节,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夏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又称为“过年”和“新年”。每年过年,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彩旗飘飘。商场是人山人海,家家户户贴对联,可热闹了。每个小朋友都可以拿利是,小朋友还可以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个个喜气洋洋。爸爸给我买了许多礼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礼花下楼和小朋友一起放,我们玩得非常高兴,到了晚会开始,我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与家人一起开开心心的吃水果看晚会,精彩的表演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心想着:要是天天都过年该多好啊! 我还是喜欢过“重阳节”,农历9月9日,有一首重阳节的古诗是李白创作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写得非常好。又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重阳节,又有称为“老人节”,重阳这一天,人们赏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愉。这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准备了一份礼物去看望爷爷奶奶,我心中非

常开心,因为我明白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的美德。 “元宵节”也让我难忘。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我们也放了许多烟花,还吃了汤圆。一家团团圆圆,那时的我心中充满无比的幸福和欢乐。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它是中国的节日。 这些传统节日同样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幸福,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些美好的节日,并永远继承下去。 我看传统文化范文二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创造了光辉的人是我们。气愤的是我们传统的端午节却被韩国人给申报为了文化遗产,这不的不说是一种耻辱。如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盛行的今天,我觉得作为学生尤其是大学生更应该宏扬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抵制一些西方的腐朽文化侵蚀。首先我们来看下什么叫文化呢?在中国古代"文治教化"即礼乐和典章制度等。什么叫传统文化呢?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保留在每个民族中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历史典籍等……与精神文化: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等……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

从“家”看中国文化

从“家”看中国文化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可以说是我们现代人探究先民生活及其文化的一个窗口,里面收录的字从很多方面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那么在这里我们就来从“家”看中国文化。 “家”对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意义,从家庭到家族、到国家、到家天下,中国人以“家”为纽带,安身立命、构建社会、管理国家、治理天下,世代传承。中国人都有很深重的家园意识,有着浓重的家园情结,无论我们是悲是喜,我们对家总有一种深深的眷恋,回家使我们有了归属感。 《说文解字》:家,居也。从宀,豭省声。会意字。,上面是“宀”( mián),表示与房屋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本义:房屋,住所。房屋里养了猪就成其为家,为什么呢?其实从这一个"家"字,就体现出了一定的文化内涵。 第一,当时已经出现了社会分工。 因为养猪是比较精细的伙计,要给它吃食,而且每天每顿都不能少,一直养在家里。而我们从男和婦的字形结构就可以知道当时已经有了社会分工,即男子在田里出力干活,女子在家里扫地干家务和豢养家畜,这反映的是当时的社会分工:男耕女织。男耕女织,历来是中国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方式的理想分工模式。可不要小看这一分工模式,也不要以为这是封建社会强加在妇女身上的不平等条约,这种分工模式,其实在中国远古时就形成了。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神农氏是农耕技术的发明者,嫘祖是养蚕制丝方法的创造者。为了适应人类生产活动的需要,就必然形成男性从事更需要体力的田间耕作,女性从事要求更细致的纺织工作,男主外,女主内,男性更倾向于社会,女性更倾向于家庭的分工模式。这种模式是人类社会形成以后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依据生产的规律和人类男女各自的生理和心理条件自然形成的。明·赵弼《青城隐者记》:“女织男耕,桑麻满圃。” 汉代谚语有云:“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唐代田园诗人孟郊在《织妇词》中说:“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乘机杼。”这是男耕女织在文学中的反映。 第二,反映当时的社会正处于母系氏族。 房屋里养有猪才称其为家,而在家里养猪的又是女子,反映了当时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形态是母系氏族,女子是社会生活和家庭的主导。这一时期,女性在社会中享有很高的地位,掌握氏氏族的领导权。世系按女性继承,子孙归属母亲,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逐渐被父系氏族社会所取代。 第三,远古传说和图腾信仰。 先民在构成“家”这个字时,采用的是房屋里有“豕”,它虽作为“六畜”之一,但为何没有用其他五畜呢?这源自于先民对猪的图腾崇拜。以图腾崇拜为社会基础形成的图腾文化是人类文化史中一颗明珠.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 人们无法理解并对付变化万千的自然, 于是渴望拥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来保护自己。原始人所渴望的神秘力量, 只有借助具体可感的视觉形象( 表象符号) 才能更有效地在他们心中激起强烈的定向联想和宗教情感, 便产生了图腾符号。原始社会中的部落、氏族都会进行图腾崇拜, 当然不可能对空而崇, 对无而拜, 所以就按照他们心目中所想的或按实物的本来样子画下来, 刻在某一用来祭祀的器物上, 加以顶礼膜拜, 而刻在这些器物上的图案就表示图腾。在我国原始社会中, 有的氏族以猪为图腾, 《山海经.北次三经》所载“彘身而载玉”、“彘身而八足”, 就是对猪图腾崇拜的迹象。《抱扑子》也提到:“山中亥日称人君者, 猪业”。把猪视为…人君?, 即人上人加以崇拜。”《汉武故事》中记载: (王夫人)“得幸有娠,梦日入懐。景帝亦梦髙祖谓己曰:‘王美人得子可名为彘。’及生男,因名焉,是为武帝。”“日”和“彘”字形相差甚远,但音节却很接近。据《四库提要》,《汉武故事》应该作于齐梁时。这时猪的神圣观念与汉代已有差异,

我看中国的龙文化

我看中国的龙文化 从古到今,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按习俗来说“龙”是中国最神圣的动物神,这是我们祖先臆造的一种神奇的动物形象,它构成了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思想意识、典章制度、生活习俗和文化艺术上的一大特色。如今,它作为中国形象的一个标志而为人们所普遍熟知和认同。同样,在中国文化中,龙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龙文化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自古以来,对于“龙”的概念,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尔雅翼?释龙》中说:“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从对龙的这种“九似”描述来看,虽然龙的各个局部部位都能在自然界中找到其相应的原型,但这诸多的原型所组成的整个龙体在自然界中却是从来没有存在过的动物,这说明龙是一种经地人为后天加工的、人们臆想出来的动物形象。那么,中国先人为什么臆造出这么一种非自然演化而来的动物形象呢?以至于,龙崇拜是怎样形成的? 《说文》中指出:“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风而潜渊。”查阅资料中知道,从正史到民间神话,三皇、五帝、圣哲、天子、神祖皆为“感龙而生”,这个“龙”其实意指男根,对“龙”的崇拜其实就是对生殖的崇拜。闻一多先生认为: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龙”,其形象以蛇为主干部分,再加上鹿角、鱼鳞等物,而蛇就是对男根的形象刻画,“龙”总是吞云吐雾,喷淋降雨,这是对男根在生殖过程中的射精原形的表现。在原始社会,保证本民族的生存繁衍无疑是每个民族的最大任务,生殖崇拜的意义不言而喻。龙崇拜,或者说生殖崇拜的形成,这无疑与我国历来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有关。我国国土的大部分适合于农耕生产,而农耕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保证人口的繁衍成了每个宗族的首要任务。“龙”成为了人心目中的神,而对“龙”的崇拜外在表现为崇拜祖先的祭祀活动、龙舟、龙船等各种崇龙的活动。其中崇祖的祭祀活动占主导地 位,“祖”字的原型就是男根,祖先崇拜的实质也是生殖崇拜。生殖崇拜一直是我国历代王朝倡导的意识形态,“这种祭神、敬祖的崇拜制度,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虽有所增删,但总的框架变化不大,它形成了上层以天子为中心的祭天地、敬祖宗、祀百神的献祭崇拜活动,一直延续到清王朝的覆灭。”(石衍丰《试析中国传统神学的三大宗教意识》) 中国龙文化,上下数千年,源远流长。龙是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文化的象征;龙的影响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龙的文

西南大学2019春《中国文化的天地观》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2019春《中国文化的天地观》作业答案 课程代码:1285 单项选择题 1、五服包括_。 候、甸、彝、男、析 候、甸、男、析、采 甸、候、绥、要、荒 甸、候、卫、粦、绥 2、就考古发现论,在我国出土最早的古人类遗址,是______。 北京市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坡 云南元谋县大那乌村 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Array 巫山大溪龙骨坡 3、以下句子中没有体现天人合一思想的是_。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有收无收在于雨,收多收少在于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Array 木铎响而天下应 4、“天人合一”这一思想最先出自于_。 《易.乾卦》中所言:天行健,君子贵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中庸》中所言: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进其性,则能尽之性;能尽人之性, 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墨子所言: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 庄子所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合一。 5、考古证明,_______化石是中国,乃至东亚迄今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 巫山大溪龙骨坡发现的巫山人 陕西省蓝田县的蓝田猿人 北京房山县周口店的北京猿人 云南省元谋县的元谋人 6、人之行事通过_于天地间立足。 从已知事物出发,去图式陌生事物 顺天道以安排人事Array 呵护大地之万物生生不息,关爱生命 尽人事、听天命 7、对山水的崇敬,在儒家那里,被看作是_的象征。 礼义精神 仁义精神Array 仁智精神 礼智精神 8、先贤曰:“天有九霄”,其中九霄分为_。 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振霄、紫霄、太霄 圣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振霄、紫霄、宸霄

我与中国传统文化

我与中国传统文化英语13-1班王一涵 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看到中国这几年的飞速发展,我梦想有一天,会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把中国介绍给更多的外国友人,让中国走向世界。因此,在我看来,我们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十分重要和必要。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威武不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易经》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这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刚健和自强的思想激励着中国人不畏强暴、壮怀激越、无畏进取、为光明而奋斗。常言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涌动的今天,并行不悖的是文化寻根。现代化大潮的冲击,让人们越来越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物质文化方面当被问及为中国的什么感到自豪是许多人的回答:长城、四大发明等。可是我们弘扬它们的目的不在于标榜中国在历史上多么强大与辉煌,因为这是一段逝去的荣耀。而在于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开创幸福的道路奠定基础,这也符合文化本身的定义:一切可以增进人类幸福的行为。 当我们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常常骄傲地论及这么一个现象,即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自从形成以来绵延五千年而从未发生重大断层的文化体系。我们暂且不论形成这种“一枝独秀”的现象是由于中华文化的优越性或是地理气候等因素形成的文化稳定性或保守性。有一点是我们必须看到并引起重视的,那就是自从近代以来,中国文化遭受了强烈的撞击与动荡。这其中有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汇,有狂热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冲击与“洗礼”。可以说,自从鸦片战争到20世纪中后期,中国一直是多种文化厮杀的主战场,而这种文化的碰撞与争斗又往往只是声势浩大的论争与批判,到最后也并未培育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植根于中华大地上,反而激烈的战争留下的是无尽的荒凉,双向矛盾导致了中国文化不知何去何从。也正是这种迷茫与彷徨,导致了当代中国人信仰的缺失,文化上的无归属感。 但是我相信,中国的传统文化绝不会沦丧,只是在一个阶段,当传统文化找不到融入当代社会恰当的形式时,就会自然的潜伏起来,潜伏于书经典籍,潜伏于国人民心,随着中国经济日盛,泰安日久,时间也会让人们的心境归于平和,从而更加冷静的思考,除了舶来的价值观,到底什么才是历史传至我们手中的精神财富?什么才能够让我们的民族灵魂得以延续?在文化氛围日趋开放和理性的今天,我们回过头去理性地分析我们的传统文化,必然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当然这种回首不是自恋式、复古式的固步自封,而是以现代社会为参考系,衡量传统文化中精华和糟粕的成分,寻求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及其现代意义,继承和更新一切有利于发展当代中国文化的成分。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经济上成为大国的同时,成为文化上的强国。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更加自信地屹于世界东方,坦然面对世界的风云变幻。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作为一种积淀性文化,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民族生存和发展中,逐步凝结巩固了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形成了精忠报国的浩然正气与民族气节,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胸怀博大,匡正驱邪。古有岳飞、文天样,今有张治中、杨靖宇,皆此类人物之楷模。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让我们学生广泛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了爱国主义的情感,陶冶了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情操。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美的享受和爱的教育,使我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无限的挫折与挑战。进行的道德品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进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继承并发扬传统美德,从自己做起,孝敬父母、长辈,以一颗仁爱之心面对身边的人,做到长幼有序、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守信用,遵守自己的承诺并积极地去履行,做一个讲信用的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身边的人。 胡锦涛指出: 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社会, 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就是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谈谈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谈谈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汉唐以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取一个“和”字即足矣。中国人身上的品质,中国人的价值观世界观都可以用这个“和”字来阐释。这个“和”的精神中也有着浓重的哲学意味,自古以来诸子百家的理论都注重一个“和”,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其根本都是“和”为最根本的目的。 《周易》中有这么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由此可见一斑。其大意是天体运行体现刚健精神,人亦效法天地而自强不息;君子的胸怀像大地一样宽广,德行像大地一样深厚,所以能滋长万物,承载万物,容受万物。自立自强,刚健有为是中华民族的主流精神和民族性格之一,使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傲然屹立。中国文化“厚德载物”的精神特质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化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博大胸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使中国文化既有独创性,又有兼容性;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丰富多彩,百花齐放。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传承我认为是最重要的,因为这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信仰。现今国人信仰缺失,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力量更显得弥足珍贵。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传承来重塑国人的信仰是很有必要的。一个守不住自己传统文化精神的国家注定是不能强大的,只有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净化国人的思想,让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传承下去,中华民族才能够真正屹立在世

红山文化猪龙、凤鸟图腾崇拜原因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211205761.html, 红山文化猪龙、凤鸟图腾崇拜原因探析 作者:吕富华杨福瑞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04期 摘要:一个族群选择何种物类为图腾,是与他们生活的地域和地理环境特征、经济特 征、谋生手段、社会分工联系在一起的。红山文化对猪的崇拜主要来源于狩猎和饲养业,而后在氏族社会的发展中则升华为图腾。而对鸟的崇拜观念可能源于一种敬畏心理,继而形成另一族群的图腾。最终在整个红山文化分布区,形成了不同的氏族族群和不同的图腾制。 关键词:红山文化;猪龙;凤鸟;图腾崇拜 中图分类号:K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4-0001-03 笔者曾撰了《红山文化氏族社会的发展与图腾崇拜》一文,讨论了红山文化氏族社会发展与红山文化图腾制的关系以及红山文化图腾崇拜的状况,限于篇幅,没有论及红山文化为什么会以猪龙、凤鸟为其图腾的对象。本文将依据“猪首龙形”玉器和“鸟形”玉器等考古材料,继续分析红山文化猪鸟等动物崇拜到“猪龙”、“凤鸟”图腾的原因及其过程,以诠释红山文化先民的精神世界。 一、从猪崇拜到猪—龙图腾 “猪首龙形器”是红山文化的典型器类,目前对已被确认的属于红山文化的“猪首龙形器”数量还不能作确切的统计,包括发掘、采集、传世的大体有数十件之多。郭大顺曾对传世和收藏的此类玉器有过统计,有十余件之多[1]。在数十件猪首龙形器中,明显的呈现出三类:一类 是较大的“C”形猪首龙。卷体呈“C”形,首颈部外侧饰以长鬣,吻部略长而稍上翘,目突起作棱形或长圆形。三星他拉玉龙、东拐棒沟玉龙、故宫博物院玉龙、傅忠谟玉龙均属于此类。一类是猪首较为清晰的玦形器,其共同特点是以玦体成形,体躯肥硕,首部大而明晰,短立耳,圆睛,吻部有多道皱纹,这类玉龙达二十余件。一类是猪首的直形器,分双首和单首。双首直形器,其共同特点是两端雕有猪首,一件为玉璜式,另一件有三孔。单首直形器即“丫形玉器”。以上三类不同的猪首形器反映了红山文化中一个部落集团里不同的氏族图腾崇拜。除了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那件“C”形龙和傅忠谟收藏两件“C”形龙不能确定出土地以外,其余两件“C”形龙同出一个地区,极有可能是一个氏族分化出的伴偶族,或者是整个以猪为图腾对象的氏族组成的部落的统一徽帜。而猪首较为清晰的玦形龙在龙形器中数量最多,分布的地区也最广,不仅在大凌河流域存在,在老哈河以及西拉木伦河流域也同时存在。他们应当说是猪图腾崇拜中的最具有亲缘关系的一些氏族。城子山“双猪首形器”和东山嘴“双猪首璜”应是最亲近的一类。“丫 形玉器”也是猪崇拜集团中的最亲近的一类。三类猪首形器在泛辽河地区不断被发现和出土充分说明在上述地区存在着红山人自己能够分辨的众多的“猪氏族”,形成了“猪氏族”集团,他们有着基本相同的图腾崇拜——猪。随着氏族社会发展,他们的崇拜内容不断丰富升华,即把红

从音乐中看中国文化

从音乐中看中国文化 观我国千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史可考的历史从殷周时代便有了,而我中华人文文化的起点就从这里开始了。而我说从音乐中看中国文化,势必,音乐的历史同样悠久。既然能从音乐中观中国文化,两者必定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文化: “文化”的本义在《易·系辞下》中这样说:“物相杂,故曰纹(文)。”《周易》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及创造过程的总和。另外,梁启超先生于1922年在《什么是文化》中讲到:“文化者,人类心能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产也。”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这样讲:“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音乐: 音乐的历史相当悠久,来历也十分复杂。“什么是音乐?”这是一个不断被提出、不断被不同答案解答而又不断被推翻的问题。问题的答案则是人们对于音乐本质的理解和领悟的过程唐代学者杜佑认为:“夫音生于心,心残则音哀,心舒则音和。”从古人那里我们得以知道,音乐的不同来自人的内心、人的精神,因此,所谓音乐,是个人或群体赋予每种声音的精神内容和审美意味,并认同它是音乐,这样对于这个群体而言,那才是音乐。 在我看来,“音乐”可以定义为:有规律、有组织,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了社会生活或用以进行革命斗争的声音的艺术形式。它有灵魂和血肉——旋律,那是通过一些有内在联系的、高低长短不同的音符组成的音乐的进行;它有骨架和脉搏——节奏,那是按照强弱不同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而在我眼中,音乐最重要的是有思想,即有内容、内涵,没有思想的音乐只能说是一具徒有动人外表的行尸走肉。既然音乐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思想,而我国的文化正是由诸子百家众多的思想汇聚而成的,那么从音乐中必然也能窥见我中华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了。 1.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的音乐十分古朴,但早在夏朝便已经有了专职的音乐奴隶和乐官,埙、笛等旋律乐器也已出现。而通常,乐总与舞相伴,夏朝的《大夏》乐舞和商朝的《大~》分别歌颂了夏禹“勤劳天下,疏三江五湖,注制之东海”的治水过程和商汤以宽理人,而除邪恶,讨伐暴桀的功绩。正是夏商时期的音乐为周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周代制礼作乐,礼乐并施智力国家,创立十二律,建立了乐音观念,在政治和教育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先秦时期最值得称道的音乐恐怕只有《诗经》了,可谓是“千古的诗与歌”,《墨子·公孟篇》中说道:“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可见《诗经》可以朗诵、可以演奏、可以歌唱也可以舞蹈,可惜《诗经》的音乐却早已失传了。另外,《楚辞》与楚乐也可称当时的一支奇葩,对楚国周围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作为我国文学的竹竿之一,它用生动的语言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变革和人们的生活图景,同时以浓郁的地方特色展示了古楚文化的独特魅力:充满力量与渴望的巫术和宗教、原始无羁的生命活力、浪漫奔放的激情、富有想象的神话传说那是“音乐舞蹈和诗”的天国,是“真、善、美”的交融。 2.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这一时期除了唐朝以外,社会整体动荡不安,而相对安定的汉代也深受北方匈奴的烦扰,因此,音乐呈现了一种向多元文化发展的情况格局势力和战争导致的民族大迁移使得音乐也

中国祥瑞凤文化起源发展与特征

中国“祥瑞凤文化”起源发展与特征凤,这种美丽而又神奇的巨鸟,尽管事实上是不存在的虚拟的生物,却一直是中国古代先民崇拜的对象。人们认为她能带来光明,让祥瑞降临于世;她又是“百鸟之王”,美丽动人。她的出现,预兆天下太平,人们能生活得更加美满幸福。故而,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把凤看作是美丽和幸福的化身。 凤鸟既然是美丽神灵的物类,人们在衣、食、住、行的多个方面,便都喜爱用凤鸟作装饰纹样。凤鸟题材常常应用于宫廷、民间的各种各样的工艺美术品上;历代工匠画师、民间艺人以极其丰富的想像力和艺术刻画力,创造性地描绘出各式各样、多姿多彩的凤鸟纹样。艺术家集天下鸟类之美丽于凤鸟一身,遂使她的形象更加完美无瑕。在中国装饰艺术史上,凤纹以其独特的民族形式和艺术魅力,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之一,当之无愧。 一、凤的神话和起源 古老的神话,常常是古代艺术衍生的土壤。中国最早的凤纹,也毫不例外地和中国远古代的神话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研究者对于这种相依的渊源关系,主要存在两种说法: 一是玄鸟图腾说。诗曰:“天生玄鸟,降而生商”,所谓玄鸟即是凤鸟。就是说天上神凤降临而商朝出现。凤鸟同龙蛇一样,是中国古代民族的图腾。新石器时期的原始社会彩陶上描绘的一些鸟纹,就是凤的形象的雏形(插图一、二、三)。 ??????????????????????????图一图二

图三 后来,凤纹就越来越普遍而清楚地镌刻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不仅作为一种实用图腾标记,而且逐渐推广而成美的艺术形象。二是彩鸟祥瑞说。此说本于《山海经·南次三经》:“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彩而文,名曰凤凰。……,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异物志》也说:“其鸟五色成文,丹喙赤头,头上有冠,鸣曰天下太平,王者有道则见。”后世人便一直认为,五彩鸟如果一出现,就是凤无疑,她象征着祥瑞,如《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及《晋书》中都曾记载五彩鸟的出现之事。秦汉以来。凤鸟的形象就多是这种神化的美丽巨鸟。汉代的《山阳麟凤碑》上刻有凤凰形状,下面注曰:“天有奇鸟,名曰凤凰。”四川出土的“凤凰出”砖,在长方形砖体上镌刻一只娟秀美丽的长尾大鸟,“凤皇”两字在头部前方,“出”字在尾后下角处(插图四)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人们渴望见到凤凰出现的善良愿望。一九七三年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出土的汉代壁画中,一只大鸟,身旁伴随着五只小鸟,(插图五)在大鸟颈下榜题:“凤凰从九韶”五字。以上这些图纹和描述,集中地代表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凤凰形象和实质。 ?????????? ???? ?图四图五 上述两种神话传说,流传于民间,人们无例外地以丰富的想象,对她作了不断充实的探索性的形象描绘,逐步成型。凤纹形象,体现了不同时期的文化艺术特点,充分表达了人们的理想、追求和意愿。秦汉时期,除凤凰形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迄今世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达的文化之一,有着不可抵挡的神奇魅力。 从定义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但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来说,我们不能不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因为它涵盖了中华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一不体现出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 一、我所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应该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我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取一个“和”字即足矣。 中国人身上的品质,中国人的价值观世界观都可以用这个“和”字来阐释。 这个“和”的精神中也有着浓重的哲学意味,自古以来诸子百家的理论都注重一个“和”,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其根本都是“和”为最根本的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用阴阳五行、太极八卦来解释着世间万物的变化。 这是最朴素的世界观同时也是最朴素的人生观。 中国人思想中最为讲究的就是平衡,这种平衡是由内及外的,包括着自己内心的平衡、内心与身体的平衡乃至自己与世间万事万物的平衡。 虽然阴阳五行并无科学依据,但是确实很有道理。 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此消彼长,它们之间能够保持“和”也就是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时,世间万物也就能欣欣向荣,而当阴阳不和之时则万事不顺。 阴阳两个概念涉及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医、武术等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无不透露出阴阳的思想,中国人的传统世界观中也同样如此。 阴阳调和则是传统文化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追求的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是“中庸”,如同中国古代铜钱一般,外圆内方。 “中庸”最早见于《论语》。 孔子说: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雍也》)中庸之道在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追求目标。 何谓“中庸”?据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恒常不易为之庸。 儒家文化的这种中庸之道塑造了中国人的中庸之德,使中国人形成了中庸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处事作风和人格境界。 我理解的中庸之道则是一种平和的态度,不挣扎亦不平庸,从容而淡定。 为人处世不偏激,同时有自己的原则、有所坚持。 这正是一种内心与外界的平衡,正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也就是内心与外界的“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目标: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也体现出了“和”的思想,修身是自身内部的“和”,是一种对于“和”也就是内心平衡与个人能力平衡的不懈追求。

从《山海经》看远古先民的审美习尚-2019年文档

从《山海经》看远古先民的审美习尚 《山海经》一书,作为中国文化源头的一部经典著作,其含义具有相当的丰富性。历来关于它的说法很多,有人说它是一部地理书,有人说它是一部历史书,有人说它是一部神话总集,鲁迅先生甚至把它说成是中国最古的小说。我在通读《山海经》原文及相关的一些著述后,觉得前人的说法固然有其言之凿凿的道理,但我们如果在经典面前总是拾人牙慧,没有自己的创见,那经典只能死在我们手上。基于此,我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山海经》,发现该书虽未体提及任何一个我们今天所通行的美学范畴,但在该书貌似平淡的对当时人类所想象或所经历的海内海外以及大 荒世界的描述中,不难发现其中隐含着大量的美学因子,这些美学因子体现了远古先民们的审美观念,并且其中有不少成分在后世不断被发扬光大。《山海经》可以当之无愧地成为我们考察远古审美文化的最重 要典籍。以下我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尚广尚大尚力,追求崇高之美 在《山经》中,作者按南西北东中的顺序,依次描述了以当时所谓“中国”为中心的五个方位众山的辽远与广大,如:右南经之山志,大小凡四十山,万六千三百八十里。(《南山经》) 右西经之山,凡七十七山,一万七千五百一十七里。(《西

山经》) 右北经之山志,凡八十七山,二万三千二百三十里。(《北山经》) 大凡天下名山五千三百七十,居地,大凡六万四千零五十六里。 (《中山经》) 《山经》中使用了一系列看似确凿的数字,描画出一个广大无垠的“国人”居地,而事实上当时的“中国”是远没有这么大的,那么为什么要把它写得这么大呢?不难想见,当时人的交通工具是极其落后的,而且道路也远不及后代发达,对于他们来讲,即使终年穷月也很难旅行到遥远的地方,因此,世界在他们眼里就显得极其广大。这当然反映了一种所谓“想象的事实”。但我认为这同时体现了著书者或传书者一个明显的意图,那就是故意把所谓“中国”的疆域写得很大,在他们看来,辽远广大的五臧山经是充满神秘色彩的,而这种辽远广大又让人产生一种康德所说的崇高感,这是一种“数量上的崇高”。这种对广大辽阔的喜尚在《海经》和《荒经》中亦可很容易被看到。 又: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大荒东经》) 这一则神话以排山倒海之势,挟雷霆万钧之力,刻画出至尊

我的中国文化观

我的中国文化观 姓名:陈玉凤学号:2011102214 人生在世,成人了,随着履历的增长,经历的丰富,对自己的此生,家庭,周围的环境,社会和国家,进而整个世界,不期然地,总会形成一定的相对稳定的看法——名之为文化观吧。文化观,就是以你为中心点,以你认识能力范围内的整个圆周内的事物为对象,你对它们的产生形成、发育生长、成熟定型、衰老死亡的,纵向横向或螺旋式的,全部看法和观点。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每个人的生长环境、成长经历都是不一样的,因而形成的中国文化观就会因人而异。就我个人而言,我的文化观是比较传统的,虽然说有时会跟时代的发展相脱节,但是我还是崇尚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我的意识中,传统的思想对形成正确的中国文化观有很大的作用。 儒家的传统思想一直都是中国文化价值体系的主干,所以可能是受此影响,我的文化观是以儒家传统思想为向导的。从我所学的知识当中,儒家思想的核心包括仁、义、礼、智、信这五个方面。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总纲,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在我看来,仁是一种最美最高的道德品质,加上仁的范围也是非常之广的,按照我们现在的标准,仁规范着我们的一言一行,制约着我们的思维倾向,仁注重的不是我们外在的表象,而是需要我们用自己的心去体会并实践的伦理规范;在社会这个大染缸理,很多的人越来越不把仁放在心里,导致一些道德缺失的事情发生,只是常常把仁挂在嘴边,不付诸于行动,对事情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所以对我来说,仁是我的一个永远的追求。所谓义,在我看来是体现在友谊上的,日常生活中的我们,要真诚、讲义气,要用一颗单纯的心对待朋友,不能掺杂一些功利心等等,这样的友情才会长久,才能更好的维持。接下来是一个礼,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与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我们的社交中,礼是人与人交往的前提要求,若是没有了礼,谈一切就没什么意义了。在一个就是智,这个就是所谓的认识论和伦理学,就是说对知识的了解与见解,通过自己的一番努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最后一个就是信字,在处理事情上要做到诚实不欺骗,言行一致,不能够

关于中国文化的作文:我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关于中国文化的作文:我感受到了中国文化 的魅力 昨天晚上,我们结束了语文第六单元的课程。回想学习文言文的这段历程,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习《陈涉世家》一文时,当老师解说通假字时,他说:“某个字通某个字,其实就是作者写错了的字。”我和我的同座都感到十分惊讶,为什么古人们写错的字就叫通假字,而我们写的就叫错别字。哎,文化奥妙真是无穷啊! 在语文课堂上,只要有同学讲小话或是做小动作,老师便拿出自己所学的知识来间接地提醒和警告你。就在昨天,由于前一天晚上就寝迟了,一大早,我的精神就不好,早晨的节语文课我就昏昏欲睡。正当我要睡着的时候,有人推了我一把,当我眯眯地睁开双眼时,老师就已经立在了我的面前,“这位同学好辛苦,‘目似瞑,意暇甚’,你就不怕‘屠暴起’吗?”我便立刻想起了蒲松龄的寓言《狼》一文屠夫用刀劈狼首的场景。我顿时精神大振,接下来的几节课,我的精神都是满满的。 每周一次晚自习,老师都会给我们播放《品读》这一经典节目。看着主持人就坐在那,手中既不拿书,眼里也没看着什么,就顺口随便几句话就把我们学的的内容与艺术,分析得有滋有味,条条是道。我觉得那位主持人知识好渊博,

书本好像都装在他的脑子里。 学习苏轼的《江城子》时,在简要介绍这首词篇作者的时候,他说:老师这几天每日早锻炼,都目睹园子里一个退休的七十多岁的老人在晨练,于是诗兴大发,也写了一首《江城子》,现在我来和大家分享。 《江城子·抽陀螺》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叉腰,右挥鞭,白发马甲,百鸟鸣广场。为强筋骨伴晨辉,蹄不停,驰疆场。 下楼胸胆尚开张。鬓已霜,又何妨!持鞭江汉,日后展技能。乘风破浪会有时,做陶菊,傲素商。 我们读了,心里的敬意便油然而生。我想,就连语文老师这样的文学水平也在不断学习、写作,我们这些后生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学习呢?想想《中国诗词大会》里的那些选手一句接一句玩“飞花令”的情景,自己就觉得无比汗颜。 记得台湾一位化妆师说道: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我想,读书,就应该是给我们的精神和生命化妆,就是给我们的气质和骨相化妆,而这种装扮又是最自然,最融入一个人气质的。 点评:本文写了学习过程中的几个片段,通假字,课堂上老师的趣味批评,《品读》栏目主持人的风采,以及语文老师的诗词仿写,“飞花令”节目选手的表现,平平淡淡中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豩”和从其得声之字的音义 及相关问题研究 ◎ 史杰鹏 ◎ 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 内容提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再次讨论了《说文解字》中从“豩”得声的字和古文字中“”的关系,从古音方面详细证明了传统韵书中“豩”的两个反切“伯贫切”和“呼关切”,其实是从一个读音分化出来的。又从字形方面详细论证了秦汉文字中“豕”常和“彖”相混,而早期文字中和“彖”并不同形的“”,也常常和“彖”相混,这导致许慎将从“?”讹变的“豩”放在了他的《说文解字》一书中,其实“豩”字有可能在历史上并不存在,文章还顺便讨论了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五行》篇和郭店简中的两段文字,解释了其中的某种语音现象。 关键词:说文解字许慎反切 《说文?豕部》有个“豩”字,许慎的解释是:“二豕也。豳从此,阙。”其音阙失不闻,段玉裁注云:“许书豳、燹皆用豩为声也,然则其读尚约略可识矣。古音当在十三部。”段玉裁的十三部,相当于王力古音系统的真文部。段玉裁又说:“二豕乃兼顽钝之物,故古有读若顽者。大徐伯贫切,又呼关切。”按段玉裁所说“二豕乃兼顽钝之物,故古有读若顽者”一句,显然是没有根据的猜想,不足为信。不过前面他却说得很对,既然“豩”可以做“豳” 1 和“燹”的声符,则的确可以推断它的读音。“豳”是《说文》中“邠”字的或体,训释为:“美阳亭,即豳也。民俗以夜市有豳山,从山,从豩,

阙。”“邠”的的上古音在帮母文部,作为它或体的“豳”自然也在帮母文部。“燹”字在《说文?火部》,训释为:“火也,从火豩声。”反切为“稣典”切,这说明“燹”上古音在心母文部。“豳”和“燹”都是文部字,但声母却有唇齿之别,相差很远。大徐本“豩”的“伯贫”“呼关”二切大概就是因此而来的,“伯贫切”和“豳”音对应,“呼关切”上古音应当在晓母元部,虽然不能和“稣典切”严密对应,但读音也并不远。心母字和晓母字再古书中有相谐现象,比如“宣”、“瑄”为心母字,而同从“亘”得声的“暄”、“萱”、“暄”却为晓母字;又比如《尚书?舜典》:“五品不逊。”《史记?殷本纪》作“五品不 训。”“训”为晓母字,而“逊”为心母字。至于韵部方面,文、元两部则一向被古音学家认为相当接近,比如“俊骏浚”为文部字,而同从“夋”得声的“酸”却是元部字。这様看来,“豩”的两个反切,韵部是相近的,这点段玉裁已经指出。但声母方面还有麻烦,“伯贫切”的声母是唇音,“呼关切”的声母是喉音(可以和齿音心母相通),相差很远,也许以它为声符的“豳”“燹”两个形声字是分别借用了它的唇、齿读音,形成了自己的读音。这似乎可以得出结论,“豩”是一个有着两种不相关读音的字。在古代这种情况貌似也很常见,比如甲骨文“月”和“夕”有时同形,读音却没有关系;“士” 1 2和“王”皆为斧头的形状,但却是两个字;“”既可以表示“范”,又可以表示“围”,所以,“豩”似乎也是这种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古文字中从来没有发现过“豩”和从它得声的 “豳”“燹”等字,倒是有一个“”字,在金文中多次出现,很多学者早已指出,“豳”和“燹”其实是一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