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氧化损伤机制

细胞的氧化损伤机制
细胞的氧化损伤机制

β细胞的氧化损伤机制

班级:02级口腔2班姓名:张津京指导教师:贾竹青

【摘要】氧化损伤是引起许多组织细胞凋亡的一个重要机制。胰岛细胞内抗氧化物酶水平比较低,因此在高血糖、细胞因子、胰岛淀粉多肽(IAPP)等因素的诱导下容易发生胰岛β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后者通过激活一些信号转导途径抑制胰岛素基因转录,损伤胰岛β细胞,进一步加重糖尿病。

【关键词】β细胞;氧化应激;糖尿病

【Abstract】oxidative damage is an important mechanism for apoptosis of many cells. The level of anti-oxidase in the islet cell is low, so under the induction of high glucose, cytokines and islet amyloid polypeptide (IAPP), it is likely to cause oxidative stress in pancreatic βcells. It can then inhibit the transcription of insulin gene through the activation of some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and damage pancreatic βcells, thus will make diabetes even worse.

【Key words】βcell; oxidative stress; diabetes

一般认为糖尿病是由于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等代谢紊乱,特征为血糖过高、糖尿、葡萄糖耐量减低及胰岛素释放异常。近年来,将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复杂病理机制联系在一起颇受注意。与其他组织细胞相比,胰岛β细胞在一些因素诱导下极易发生氧化应激反应,当氧化和抗氧化失衡所致的氧化应激引起胰岛β细胞损伤时,就会使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减少,从而诱导糖尿病的发生,并可在已发生糖尿病的情况下进一步加重病情的发展。

一、氧化应激概述

氧元素是生物体供能的主要来源,也是合成ATP、激素及许多生理活性物质所必不可缺的物质。但机体在利用氧元素进行氧化反应的同时,氧元素自身也发生了还原反应,生成活性氧代谢产物,即具有未配对电子的分子、离子或基团,主要包括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羟自由基(OH·)等,被统称为氧自由基(OFR)或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正常状态下机体可产生少量ROS参与正常代谢,同时体内存在清除自由基、抑制自由基反应的体系,使得过多的自由基被清除或使自由基减少。如果这一机制遭到破坏,过多的自由基可直接作用于机体,致机体损伤。生物体内氧化应激的产生就是由于自由基产生增多和(或)抗氧化防御功能损害。

ROS中的HO·是中性粒细胞、O2-·是单核/巨噬细胞藉以清除感染病原的重要手段,对机体具有防御作用,就机体自身而言,自身氧化产生的ROS对消灭突变的细胞和加速凋亡细胞的降解亦属有益作用。活性氧如果过多积聚,对机体的毒性作用就会非常突出,对蛋白质、脂肪和核酸均具有损害作用。比如对脂类和细胞膜的破坏而导致细胞死亡;对蛋白质、酶的损伤,导致蛋白质变性、功能丧失和酶失活;对核酸和染色体的破坏,导致DNA链的断裂、染色体的畸变等等。

二、诱导胰岛β细胞氧化应激反应的因素

(一)高血糖

无论是I型糖尿病,还是II型糖尿病,最主要的代谢紊乱是高血糖。越来越多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表明,长期高血糖可引起β细胞功能损害,主要是通过糖基化作用、葡萄糖氧化和多元醇等作用导致活性氧簇ROS的产生。ROS反过来又会使血糖进一步升高,从而形成一个自我催化的循环而加重糖尿病的发生。同时由于β细胞内本身自由基清除酶(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Mn 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和ROS清除蛋白如硫氧化还原蛋白的水平就较低,因此对ROS比较敏感。尤其在患有糖尿病的情况下,SOD、GSH、VitE、VitC等浓度降低[1,2],明显削弱了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1.糖基化作用(glycosylation)

长期高血糖情况下可使各种蛋白质发生变性,即蛋白质的糖基化作用,许多长寿蛋白质如

胶原蛋白随着糖化时间延长而不断糖基化, 形成具有毒性的稳定的不可逆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AGE),尤其是高糖诱导的甲基乙二醛的过度生成。体内诸多组织如肝脏、肾脏、肺脏等的内皮、系膜、巨噬细胞含有AGE受体(RAGE),胰岛β细胞上亦含有RAGE。当AGE堆积较多时,AGE与其受体结合后发生氧化反应,从而产生多种氧化应激产物(ROS) [3]。

2.葡萄糖氧化作用

长期高血糖情况下,葡萄糖自身氧化作用加强,形成大量氧化中间产物。细胞内葡萄糖经TCA产生较多的NADH和FADH2,它们在线粒体内电子传递链的氧化磷酸化过程中发挥作用。这一过程中将产生超氧阴离子,主要在线粒体内两个部位:复合体I的NADH脱氢酶及泛醌与复合体III交接处。高糖还可引起甘油二酯或卵磷脂的合成增加激活PKC,从而可通过PKC依赖的NADPH氧化酶的激活来刺激ROS的产生[4]。

3.多元醇作用

高糖可引起醛糖还原酶(AR)和山梨醇脱氢酶(SDH)活性增强,一方面导致细胞内山梨醇和果糖浓度增高,引起细胞水肿和损伤,另一方面使NADPH/NADP-的比值下降,增加NADH/NAD+比例,导致GSSH还原成GSH减少[4],使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

(二)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介导胰岛细胞毒性作用的一个重要机制就是氧化损伤。研究发现,炎性细胞因子如IL-1β,TNF-α,IFN-γ等,可诱导体外培养的胰岛细胞分泌活性氧中间物ROI,影响氧化磷酸化和糖酵解过程,降低ATP水平,抑制胰岛素的合成和释放[5]。

(三) 胰岛淀粉样多肽(IAPP)

胰岛淀粉样多肽(islet amyloid polypeptide,IAPP)是有3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主要由胰岛β细胞分泌,是胰岛淀粉样物的特有成分。正常情况下可负性调节胰岛素的分泌,但当IAPP 分泌异常,局部水平升高时,可与β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破坏细胞完整性,产生ROS,干扰自由基产生和抗氧化防御系统之间的平衡[6]。IAPP可使NADPH氧化酶活性增强,高活性的NADPH氧化酶可催化三羧酸循环中产生的氧生成超氧离子,从而使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7]。

三、氧化应激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机制

(一)ROS及ROI的毒性作用

ROS通过抑制胰岛素基因启动子的活性、损伤胰岛β细胞核和线粒体、降低胰腺十二指肠同源异性盒PDX-1(一种在胰岛β细胞特异表达的转录激活因子,同时也是葡萄糖激酶,葡萄糖转运体2等与胰岛素释放有关的一组基因的转录调控因子)基因的表达以及与DNA的结合活性,使β细胞内胰岛素mRNA的生成减少[8],从而导致胰岛素的生物合成降低。

ROS可进一步代谢产生8-羟基-2,-脱氧鸟苷(80HdG)和4HNE(4-hydroxynonenal),前者是一种DNA诱变剂,而后者通过氧化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破坏β细胞膜的脂质成分,从而导致β细胞功能失调[9]。

作为ROI之一的NO是β细胞损伤的终末效应分子,当NO生成较多时,NO源性的自由基生成增多,使DNA受损引起细胞凋亡。NO还可减少胰岛的血液供给,加重β细胞损伤。另外,NO可导致内质网应激,并通过诱导内质网应激相关凋亡因子而引起β细胞凋亡。

(二)激活c-jun氨基端激酶(JNK)信号转导途径

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属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家族成员,当细胞受到氧化应激等刺激,JNK信号转导通路时可被不同受体激活,在细胞的增殖、分化、发育、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JNK激活可抑制胰岛素基因表达,尤其是在长期高血糖和氧化应激的条件下,JNK的过度激活可降低胰腺十二指肠同源异型盒(PDX-1)的活性,改变其磷酸化状态,引起PDX-1与DNA 的结合能力下降,造成β细胞损伤和胰岛素基因转录障碍,胰岛素合成和分泌减少[10]。

(三)激活氨基己糖途径(glucosamine pathways)

在高糖状态下产生的氧化应激可激活氨基己糖途径,葡萄糖经此途径生成的葡萄糖胺进一步代谢为0-连接的N-乙酰葡萄糖胺(0-GlcNAc)后,过多的0-GlcNAc可以导致β细胞凋亡。

0-GlcNAc在6-磷酸果糖酰氨基转移酶(GFAT)的作用下,可以连接到细胞内很多蛋白质的丝/苏氨酸残基上,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糖胺化蛋白。新近研究显示,β细胞比其他组织细胞中

0-G1cNAc转移酶更丰富,因此β细胞内的蛋白质更易受0-GlcNAc的修饰。被0-GlcNAc修饰的蛋白质(包括RNA聚合酶2及多种核转录因子)功能发生改变,其中转录因子Spl和P53蛋白被

O-GlcNAc修饰后,可激活参与细胞凋亡的基因,从而引起β细胞凋亡[11]。

另外,氨基己糖途径产生的氨基葡萄糖可增加过氧化氢水平,可进一步对β细胞产生毒害。

(四)激活p21

p21在细胞周期中起关键调节作用,p21水平增高可使Cdk失活,抑制细胞进入S期。利用非糖尿病Sprague-Dawley(SD)大鼠作为动物模型的研究发现,经过氧化氢处理的胰岛细胞p21mRNA表达数量增加[12],可推测过氧化氢作用下发生的氧化应激诱导p21在胰岛细胞内表达增加,从而抑制β细胞增殖。

另外,p21还可以抑制DNA聚合酶活性[12],抑制胰岛基因转录,抑制参与胰岛素基因表达调节的细胞间信号分子如PKA的活性,从而使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水平下降。

四、抗氧化治疗

自由基可以任何方式损伤机体每一种细胞成分,因此机体存在广泛的内源性及外源性抗氧化系统,起到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功能的作用。对于抗氧化物酶水平较低的胰岛细胞更易受到自由基的侵袭而发生氧化损伤,因此糖尿病患者除控制血糖外,可适当应用一些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作为辅助治疗。但是,尽管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氧化应激损伤,引起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也已得到广泛的证实,但抗氧化治疗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仍然是学者疑惑和关注的问题,因为抗氧化剂的过量使用也会造成损害。VitE是在大量临床试验中验证的最主要的经典的抗氧化剂,但新近研究发现,VitE仅可清除已形成的氧化物,因此抗氧化治疗的效果并不明显。而α-硫辛酸可以通过关闭金属离子通道而阻止自由基的不断产生。另外褪黑素(MLT)作为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也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13],其抗氧化应激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方面,以电子供体的形式直接中和羟自由基和过氧化自由基;另一方面,通过激活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抑制NO合酶活性起间接抗氧化作用。

五、总结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导因素存在下,胰岛β细胞易发生氧化应激反应,并通过各种途径造成损伤,使血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降低,这是β细胞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因此,我们应尽早预防,严格控制这些诱导因素的发生。大量研究表明,控制血糖可逆转β细胞功能的损伤,使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当β细胞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时我们可适当应用一些抗氧化剂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Sharma A, Kharb S, Chugh SN, et al. Evaluation of oxidative stress before and after control of glycemia and after

vitamin E supplementation in diabetic patients. Metabolism, 2000, (49):160-162.

2.Bonnefont RD, Bastard JP, Jaudon MC,et al. Consequences of the diabetic status on the oxidant/antioxidant

balance. Diabetes Metab, 2000, (26): 163-176.

3.Mansucka T, Kajimoto Y, Watada H, et al. Glycation-dependent, reactive oxygen species-mediated suppression

of the insulin gene factual, activity in HIT calls . J Clin Invest, 1997,(99);144-150.

4.MARITIM A C, SANDERS R A, W ATKINS J B 3rd. Diabetes, oxidative stress, and antioxidants: a review [J]. J

Biochem Mol Toxicol, 2003, 17(1):24-38.

5.Lepage G, Munoz G, Champagne J, et al. Preparative steps necessary for the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malondialdehyde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al Biochem, 2000,(197):277-283.

6.Janciaukiene S, Ahren B. Fibrillar islet amyloid polypeptide differentially affects oxidative mechanisms and

lipoprotein uptake in correlation with cytotoxicity in two insulin-producing cell lines. Biochem Riophys Res Common, 2000, (267): 619-625.

7.Kobayashi T,Tsunawaki S,Seguchi H. Evaluation of the process for superoxide production by NADPH oxidase in

human neutrophils: evidence for cytoplasmic origin of superoxide. Redox Rep, 2001, (6): 27-36.

8.Robertson R P, Harmon J, Tran P O, et al. Glucose toxicity in beta-cells: type 2 diabetes, good radicals gone bad,

and the glutathione connection [J]. Diabetes, 2003, 52(3): 581-587.

9.Kaneto H, Kajimoto Y, Mivagawa 1, et al. Beneficial effects of antioxidants in diabetes; Possible protection of

pancreatic β-cells against glucose toxicity[J] . Diabetes, 1999, (48): 2398-2406.

10.Kaneto H, Xu G, Fujii N, et al. Involvement of c-Jun N-tenninal kinase in oxidative stress-mediated supression of

insulin gene expression. J Biol Chem, 2002, (277): 30010-30018.

11.Liu K, Pat- A J, Chin E, et al. Glucose stimulates protein modifcation by 0-linked GlcNAc in pancreaticβ

cells:Linkage of O-linked GlcNAc toβcell death [J].Pro, Natl Acad Sci USA, 2000, 97:2820-2825.

12.Kaneto H, KajimotoY, Fujitani T, et al. Oxidative stress induces p21 expression in pancreatic islet cells: possible

implication in beta-cell dysfunction. Diabetologia, 1999, (42):1093-1097.

13.杨志红,钟历,勇王惠. 褪黑素对糖尿病合并创伤应激大鼠细胞因子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14.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4,(10) :5-8.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血瘀证(一)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血瘀证(一) 50年代以前,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仅看作是血管内壁的屏障。目前现代医学认识到血管内皮细胞不仅是血液和血管平滑肌的屏障,而且是高度活跃的代谢库,它能合成多种血管活性物质,从小分子气体的一氧化氮(NO)到肽类大分子内皮素(ET-1)与缓激肽,对血管的舒缩功能与血液的流动性有不可替代的调节作用,对维持正常血液循环有重要的生理意义(1)。本文试从中西医结合角度说明内皮细胞损伤是血瘀证形成的重要原因,研究活血化瘀可从调理内皮细胞功能着眼。 脉与血瘀 关于脉的生理功能,中医学认为脉是容血和行血的器官。经云:“脉者,血之府也”,《灵枢.决气》云:“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指出脉的功能是“令无所避”,脉道通利是血液运行的重要条件,故经云:“脉道以通,血气乃行”,《灵枢.本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也”。另外,《灵枢.邪客》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营气在脉中化以为血,说明脉在血液的生成中也起一定的作用。 中医学也认识到脉的解剖形态学特点,《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将其分为经脉,络脉,孙络,血络,浮络。络脉具有渗灌血气,互渗津血,贯通营卫的功能(2)。 脉一旦受到某种影响而闭塞不通或损伤破裂,从而造成血在脉中的循行不畅或瘀塞不流以及血液外溢,《灵枢.经脉》云:“脉不通则血不流”,《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云:“其结络者,脉结血不行,决之乃行”。 可见,脉的功能正常是保证血液循行正常的重要条件,脉的功能受损必然与血瘀证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血管内皮细胞与血瘀 中医学所认识的脏象多是功能概念,中医之“脉”与现代医学之“血管内皮”虽不能等同,但较之其他脏腑组织有更大的相关性。血管内皮细胞既有促栓促凝功能,也有抗栓抗凝功能。在正常情况下,血管内皮细胞(EC)表面不会形成血栓,这是因为正常EC具有抗栓抗凝的缘故。EC表面可生成前列环素(PGI2),EC的PGI2合成酶能利用在EC附近或在EC上的血小板所释放的内过氧化物合成PGI2,使PGI2/TXB2的比值维持在一定的平衡水平,PGI2的主要作用使抑制血小板的粘附与聚集,拮抗血栓烷A2,使血管扩张。PGI2可转变为6-酮-PGF1α,PGI2及6-酮-PGF1α可转变为6-酮-PGE1存在于正常血浆内,也有抑制血小板功能和扩血管作用。EC是体内合成NO的主要细胞,NO除了松弛平滑肌以外,进入血液的NO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粘附于血管内皮下层的胶原等基质,使聚集的血小板解聚。血小板在受损血管内皮下的粘附及积聚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启动因素之一。NO和PGI2对抑制血小板激活有协同作用。EC还能生成13羟十八碳二烯酸(13-HODE),可抑制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对抗TXA2的作用。 EC可生成抗凝血酶的物质,如粘多糖、抗凝血酶-Ⅲ(AT-Ⅲ)、血栓调节蛋白(TM)、外源性凝血途径抑制物(EPI)。硫酸乙酰肝素与抗凝血酶Ⅲ结合,加速ATⅢ对凝血酶等凝血因子的灭活;血栓调节蛋白与凝血酶结合后,使凝血酶的促凝活性降低并使凝血酶激活蛋白C的速率大幅度提高,激活的蛋白C与蛋白S结合成复合物后具有很强的抗凝活性,能灭活凝血因子V和凝血因子Ⅷ,激活的蛋白C有促内皮细胞释放出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tPA)和灭活PAI 的作用。 EC可合成t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活化剂(u-PA),使纤溶酶原转化为具有活性的纤溶酶,将已生成的纤维蛋白或血块中的纤维蛋白溶解。 EC不仅具有抗凝抗栓功能,还具有促凝促栓功能。EC可产生粘附蛋白如P-选择素(Ps,又称

锌对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Hans Journal of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 食品与营养科学, 2014, 3, 57-63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4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d211642268.html,/journal/hjfns https://www.360docs.net/doc/d211642268.html,/10.12677/hjfns.2014.34010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Protections of Zinc on the Cell Damage Yijia Li1, XuanYang2, Wentao Xu1,2* 1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al Engineering,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2The Supervision Inspection & Testing Center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Food Safety,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Beijing Email: ncussliyijia@https://www.360docs.net/doc/d211642268.html,, *xuwentao@https://www.360docs.net/doc/d211642268.html, Received: Sep. 10th, 2014; revised: Oct. 14th, 2014; accepted: Oct. 21st, 2014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d211642268.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As an essential trace element in the body, zinc plays a very crucial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normal physiological function of cells. This paper mainly summarizes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intra-cellular zinc homeostasis and displays how zinc can protect cells from oxidative stress, DNA dam-age or apoptosis with different level or source. At the same time, we aim to explain that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supply dietary zinc in proper way. Keywords Zinc, Oxidative Stress, DNA Damage, Apoptosis, Protection 锌对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李宜珈1,杨暄2,许文涛1,2* 1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 2农业部转基因生物使用安全检验监督测试中心,北京 Email: ncussliyijia@https://www.360docs.net/doc/d211642268.html,, *xuwentao@https://www.360docs.net/doc/d211642268.html, 收稿日期:2014年9月10日;修回日期:2014年10月14日;录用日期:2014年10月21日 *通讯作者。

_损伤形成机制分析及致伤物推断1例

中国法医学杂志CHIN J FORENSIC MED 2013年第28卷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专业委员会专刊 ·S 122· 【作者简介】王跃进,男,主任法医师,主要从事法医临床学、法医病理学、法医文证审查书证鉴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及法医学科研教学工作。E-mail :wangyuejin0323@https://www.360docs.net/doc/d211642268.html, ·案例分析· 损伤形成机制分析及致伤物推断1例 王跃进1,于云辉2 ,董 庆3,刘尚峰4,陈蓬波5,吕国庆5 ,任 杰 5 (1.济南市人民检察院,山东济南250099;2.章丘市公安局,山东章丘250200; 3.济南市公安局,山东济南250001; 4.历下公安分局,山东济南250014; 5.历城公安分局,山东济南250100)【关键词】法医损伤学;损伤机理;致伤物推断【中图分类号】DF79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728(2013)S0-0122-01 人体损伤鉴定在法医学领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 位。应用损伤形成机制分析损伤形态,依据损伤形态特征推断致伤物及凶器认定,为侦查破案、检察起诉、审判定罪量刑提供必不可少的关键证据。本文作者利用几何学、 物理力学原理对薛某死亡案的致伤物及致伤方式进行科学分析,消除了死者亲属的质疑,避免了上访。现报道如下。 1案例资料 薛某,男,27岁。2008年8月7日晚9时许,在 家中和多人喝酒过程中与一青年发生纠纷,薛某追打该青年。在2人相距约2 3m 时,青年回头投掷出手中破碎的下半部啤酒瓶,击中薛某,致其当场坐在地上,身上可见大量血迹,被急送医院抢救数小时后死亡。 次日7时至11时勘验现场。薛某家大门为双扇内开木门,地上有一带瓶盖、破碎的“崂山”牌啤酒瓶瓶颈,瓶颈长9cm ,瓶颈南侧地上有一些啤酒瓶玻璃碎片;东边一扇木门内侧距地面74cm 处门横梁上有一打击痕迹, 并有少量的玻璃碎片,其右侧门框上距地面78cm 处有一接触状血迹。 由薛某家门口往西15m ,在水泥道的北侧地上有面积为25cm ?40cm 的滴状血迹,在距血迹40cm 的南瓜秧内有一破碎的、高为16cm 的“崂山”牌啤酒瓶瓶底;由此往西约10m 路中间地上有一面积为200cm ?120cm 的血泊,之间水泥地上有大量的滴状血迹。血泊西侧5m 处,在水泥道南侧地上的150cm ?180cm 范围内有滴状血迹。 尸表检验见左腹股沟中上部腹侧有一1.4cm ?0.6cm 的横形创口,其创缘整齐,创角外钝内锐,创腔深约3.5cm ,无组织间桥;该创内侧0.7cm 处有一 2.3cm ?0.7cm 斜形创口,其创缘整齐,创角锐,创腔 深约5.5cm ,无组织间桥。上述两创道均与人体纵轴腹壁平面成30?角向内下方向走向。左膝关节内上5cm 处有一5cm ?2.5cm 斜形创口,其创缘整齐,创角锐,深达皮下。 解剖见左腹股沟韧带下1.5cm 处股静脉前内侧破裂,腹股沟区及阴囊大量淤血。法医死因鉴定认为,薛某系被他人用锐器刺破左股静脉致失血性休克死亡。 2讨论 本案起诉意见书认定,薛某是在追打相距2 3m 时,被犯罪嫌疑人回头投掷的破啤酒瓶扎破股静脉致 死,但死者亲属怀疑是犯罪嫌疑人用匕首直接刺伤薛某致死。因此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委托法医,要求对被害人薛某的致伤物及致伤方式分析论证。在鉴定专家会检过程中,本文作者应用几何学、物理力 学原理, 对损伤特征进行分析论证。检见发现:(1)薛某左腹股沟区2处创口,其中内侧创口伤及股静脉 为其致命伤;两创口创缘整齐创腔内无组织间桥;(2)两创口以及左膝关节内的创口,均具有锐器伤的特征;(3)两创腔方向一致,均斜向内下方,分别深达3.5cm 和5.5cm 。以两创口为中心建立坐标,几何制图测量,证实两创口位于同一圆弧的弧线上;经测量计算,该圆直径与同型号啤酒瓶一致,且两创之间的弧线上隐约显现不规则、深浅不一的点状划痕。将两 创口断续相连, 其创腔方向一致,深浅不一,符合玻璃啤酒瓶破碎呈犬牙交错参差不齐所致的损伤特征。 同时,应用物理学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力学分析,进一步说明薛某左腹股沟的两处创口,系和青年打斗过 程中被同一破碎啤酒瓶一次作用形成。据此分析,消除了薛某亲属的疑虑。 本案说明,几何学、物理力学知识的应用,在机械性损伤特征、损伤形成机理分析论证中具有不容忽视的特殊作用,应该给予应有的重视和应用。

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赵)

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 1.概述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 EC)是衬于心,血管和淋巴管腔内表面的一种单层扁平上皮细胞。EC极薄,厚度约为0.1~1μm,长约25~50μm,宽约10~15μm,在体内呈梭形,相邻细胞之间借少量粘合质彼此嵌合,细胞长轴与血流方向平行。其超微结构特点是在胞质中含有的特殊颗粒,称Weibel-palade小体(内含有与凝血有关的第Ⅷ因子相关抗原);细胞间有紧密连接的缝隙相连。EC除了能保持血管壁内表面的光滑和通透性外,还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维持正常的血液流动性,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在调节细胞生长,改变脂质代谢,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调节血管张力和选择性通透性以及免疫调节方面起到重要作用。EC功能的异常,与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及肿瘤扩散,免疫疾病都有密切关系。体外培养中的EC形态呈"鹅卵石样"镶嵌排列,细胞长满后呈接触抑制现象。 2.培养方法EC生长在血管内表面,由于其所处的独特位置不利于观察和研究,所以体外培养EC显得特别重要,目前已有多种种属(人、牛、猪、兔、大鼠等),多种组织(脐带动脉、静脉、肺动脉、主动脉、脑毛细血管、心脏毛细血管等)的EC能在体外培养成功。人们将培养器皿预先用明胶或纤连蛋白或胶原等粘附蛋白包被后,形成人工的EC下基质层,可促进EC的粘附与生长。 2.1 方法原理用酶消化法,酶消化+机械刮脱法或单纯刮脱法将EC分离下来,在适宜的条件下可贴壁并长成致密单层。 2.2 介绍几种主要EC的分离 2.2.1 酶消化法大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 2.2.1.1 人脐带动、静脉(或其它大血管) a.在37℃水浴中,预热培养用的所有无菌溶液,备用。 b.在无菌条件下,取健康产妇分娩后新鲜的婴儿脐带(25cm左右,不超过6h),选择无夹痕、无扭曲、无凝血阻塞的部分,放入含有100 U/ml的青霉素和100 μg/ml链霉素的D-Hanks液中,在脐静脉或脐动脉的两端插入磨平的注射器针头用丝线扎紧,用注射器从一端注入D-Hanks液冲洗血管,直到流出的液体无血迹。 c.注入0.1%胶原酶(1型)溶液,待血管内残留的D-Hanks液流尽后,用注射器封注另一端针头,继续注入胶原酶溶液,致血管充盈,放入37℃无菌的D-Hanks液中,消化15min 后取出。 d.收集血管内酶溶液,并且注入含20%小牛血清的M199培养液(pH 7.2)冲洗血管收集合并于同一容器内,以1000r/min离心7~10min。 e.去上清液,加入20%小牛血清的M199培养液重新悬浮细胞备用。 f.其它大血管如牛主动脉,猪主动脉等,可在无菌下分离,然后用线结扎血管各分支,再依上述步骤分离EC。 2.2.2 酶消化法小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 2.2.2.1 兔主动脉,大鼠主动脉因血管较小,分支极细,不能采用上述方法消化。 a.将动物主动脉取出后放D-Hanks中,将血管外的脂肪细组织分离干净,用丝线结扎血管一端,然后用探针顶住该端,将整条血管翻转,使内膜翻在外面。将另一端折入腔内0.5cm,并用丝线结扎紧,以防外膜外露及避免酶液进入外膜腔内。 b.用D-Hanks液清洗干净外翻的内膜面,然后血管浸泡在含0.1%胶原酶溶液的小瓶内,盖上瓶盖在37℃水浴中轻轻摇荡消化,使EC离散下来,消化15~20min后,见酶液稍有混

血管内皮细胞培养

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 EC)体外培养 1.概述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 EC)是衬于心,血管和淋巴管腔内表面的一种单层扁平上皮细胞。EC极薄,厚度约为0.1~1μm,长约25~50μm,宽约10~15μm,在体内呈梭形,相邻细胞之间借少量粘合质彼此嵌合,细胞长轴与血流方向平行。其超微结构特点是在胞质中含有的特殊颗粒,称Weibel-palade小体(内含有与凝血有关的第Ⅷ因子相关抗原);细胞间有紧密连接的缝隙相连。EC除了能保持血管壁内表面的光滑和通透性外,还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维持正常的血液流动性,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在调节细胞生长,改变脂质代谢,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调节血管张力和选择性通透性以及免疫调节方面起到重要作用。EC功能的异常,与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及肿瘤扩散,免疫疾病都有密切关系。体外培养中的EC形态呈“鹅卵石样”镶嵌排列,细胞长满后呈接触抑制现象。 2.培养方法EC生长在血管内表面,由于其所处的独特位置不利于观察和研究,所以体外培养EC显得特别重要,目前已有多种种属(人、牛、猪、兔、大鼠等),多种组织(脐带动脉、静脉、肺动脉、主动脉、脑毛细血管、心脏毛细血管等)的EC能在体外培养成功。人们将培养器皿预先用明胶或纤连蛋白或胶原等粘附蛋白包被后,形成人工的EC下基质层,可促进EC的粘附与生长。 2.1 方法原理用酶消化法,酶消化+机械刮脱法或单纯刮脱法将EC分离下来,在适宜的条件下可贴壁并长成致密单层。 2.2 介绍几种主要EC的分离 2.2.1 酶消化法大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 2.2.1.1 人脐带动、静脉(或其它大血管) a.在37℃水浴中,预热培养用的所有无菌溶液,备用。 b.在无菌条件下,取健康产妇分娩后新鲜的婴儿脐带(25cm左右,不超过6h),选择无夹痕、无扭曲、无凝血阻塞的部分,放入含有100 U/ml的青霉素和100 μg/ml链霉素的D-Hanks液中,在脐静脉或脐动脉的两端插入磨平的注射器针头用丝线扎紧,用注射器从一端注入D-Hanks液冲洗血管,直到流出的液体无血迹。

内皮细胞在血液循环系统中的影响和作用

研究生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动物生理生态学 开课时间 2013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学科专业动物学 学号 姓名 学位类别全日制硕士 任课教师 交稿日期 2013.12 23 成绩 评阅日期 评阅教师 签名

内皮细胞在血液循环系统中的影响和作用摘要:内皮细胞是血液包裹的最里面的,也是直接接触的一层内皮细胞,对血管和机体有保护作用,通过尿酸、染木素、晚期糖基化的三种物质对内皮细胞的凋亡、功能性的研究,对内皮细胞的合成和释放的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的紊乱,本综述是总结三个实验性文章对于后来糖尿病、心血管通透性增加还有血管舒张及各种炎症,和心血管增生疾病,有一个铺垫性开创。 关键词:内皮细胞,尿酸,染木素,晚期糖基化,凋亡。 The impact and role of endothelial cells in the circulatory system Abstract: endothelial cells is the most inside blood package. a layer of endothelial cells are in direct contact. and has a protective effect on blood vessels and the body.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three substances through the uric acid. dye lignin, advanced glycation apoptosis. on endothelial cells. balance disorder between cytokine synthesis and release of endothelial cells of this review is a summary. three experimental articles for later diabetes. cardiovascular increased permeability and vasodilation and various kinds of inflamm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proliferative diseases, there is a basic starting. Keywords: endothelial cells. uric acid. dye lignin.advanced glycation.apoptosis. 引言 血管内皮覆盖于血管内膜表面,不仅是血管的保护膜,更是机体重要的内分泌、旁分泌器官,其参与调节血管壁通透性、维持血管舒张/收缩平衡、调节凝血功能平衡、减轻血管炎症反应等,对维持心血管系统发挥正常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1993年Ross等人[1]首次提出“内皮功能障碍”假说,即在各种因素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的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紊乱,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舒张/收缩失衡、炎症反应增加等[2]。此后,血管内皮功能成为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均与内皮功能障碍有关。正是因为内皮细胞的重要性,在近期的三篇文献中“尿酸对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及其对细胞的损伤作用”“染料木素对氧化应激诱导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及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总结性的对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做出一个简要的分析。

(完整word版)细胞凋亡过程

细胞凋亡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接受凋亡信号→凋亡调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蛋白水解酶的活化(Caspase)→进入连续反应过程细胞凋亡的启动是细胞在感受到相应的信号刺激后胞内一系列控制开关的开启或关闭,不同的外界因素启动凋亡的方式不同,所引起的信号转导也不相同,客观上说对细胞凋亡过程中信号传递系统的认识还是不全面的,比较清楚的通路主要有:1)细胞凋亡的膜受体通路:各种外界因素是细胞凋亡的启动剂,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信号传递系统传递凋亡信号,引起细胞凋亡,我们以Fas -FasL为例:Fas是一种跨膜蛋白,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它与FasL结合可以启动凋亡信号的转导引起细胞凋亡。它的活化包括一系列步骤:首先配体诱导受体三聚体化,然后在细胞膜上形成凋亡诱导复合物,这个复合物中包括带有死亡结构域的Fas相关蛋白FADD。Fas又称CD95,是由325个氨基酸组成的受体分子,Fas一旦和配体FasL结合,可通过Fas分子启动致死性信号转导,最终引起细胞一系列特征性变化,使细胞死亡。Fas作为一种普遍表达的受体分子,可出现于多种细胞表面,但FasL的表达却有其特点,通常只出现于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因而已被活化的杀伤性免疫细胞,往往能够最有效地以凋亡途径置靶细胞于死地。Fas分子胞内段带有特殊的死亡结构域(DD,death domain)。三聚化的Fas和FasL结合后,使三个Fas分子的死亡结构域相聚成簇,吸引了胞浆中另一种带有相同死亡结构域的蛋白FADD。FADD是死亡信号转录中的一个连接蛋白,它由两部分组成:C端(DD结构域)和N端(DED)部分。DD结构域负责和Fas分子胞内段上的DD结构域结合,该蛋白再以DED连接另一个带有DED的后续成分,由此引起N段DED随即与无活性的半胱氨酸蛋白酶8(caspase8)酶原发生同嗜性交联,聚合多个caspase8的分子,caspase8分子遂由单链酶原转成有活性的双链蛋白,进而引起随后的级联反应,即Caspases,后者作为酶原而被激活,引起下面的级联反应。细胞发生凋亡。因而TNF诱导的细胞凋亡途径与此类似2)细胞色素C释放和Caspases激活的生物化学途径线粒体是细胞生命活动控制中心,它不仅是细胞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的中心,而且是细胞凋亡调控中心。实验表明了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是细胞凋亡的关键步骤。释放到细胞浆的细胞色素C在dATP存在的条件下能与凋亡相关因子1(Apaf-1)结合,使其形成多聚体,并促使caspase-9与其结合形成凋亡小体,caspase-9被激活,被激活的caspase-9能激活其它的caspase如caspase-3等,从而诱导细胞凋亡。此外,线粒体还释放凋亡诱导因子,如AIF,参与激活caspase。可见,细胞凋亡小体的相关组份存在于正常细胞的不同部位。促凋亡因子能诱导细胞色素C 释放和凋亡小体的形成。很显然,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的调节是细胞凋亡分子机理研究的关键问题。多数凋亡刺激因子通过线粒体激活细胞凋亡途经。有人认为受体介导的凋亡途经也有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的释放。如对Fas应答的细胞中,一类细胞(type1)中含有足够的胱解酶8 (caspase8)可被死亡受体活化从而导致细胞凋亡。在这类细胞中高表达Bcl-2并不能抑制Fas诱导的细胞凋亡。在另一类细胞(type2)如肝细胞中,Fas受体介导的胱解酶8活化不能达到很高的水平。因此这类细胞中的凋亡信号需要借助凋亡的线粒体途经来放大,而Bid -- 一种仅含有BH3结构域的Bcl-2家族蛋白是将凋亡信号从胱解酶8向线粒体传递的信使。尽管凋亡过程的详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是已经确定Caspase即半胱天冬蛋白酶在凋亡过程中是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细胞凋亡的过程实际上是Caspase不可逆有限水解底物的级联放大反应过程,到目前为止,至少已有14种Caspase被发现,Caspase分子间的同源性很高,结构相似,都是半胱氨酸家族蛋白酶,根据功能可把Caspase基本分为二类:一类参与细胞的加工,如Pro-IL-1β和Pro-IL-1δ,形成有活性的IL-1β和IL-1δ;第二类参与细胞凋亡,包括caspase2,3,6,7,8,9.10。Caspase家族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C端同源区存在半胱氨酸激活位点,此激活位点结构域为QACR/QG。2)通常以酶原的形式存在,相对分子质量29000-49000(29-49KD),在受到激活后其内部保守的天冬氨酸残基经水解形成大(P20)小(P10)两个亚单位,并进而形成两两组成的有活性的四聚体,其中,每个P20/P10异二聚体可来源于同一前体分子也可来源于两个不同的前体分子。3)末端具有一个小的或大的原结构域。参与诱导凋亡的Caspase分成两大类:启动酶(inititaor)和效应酶(effector)它们分别在死亡信号转导的上游和下游发挥作用。

内皮细胞的培养

内皮细胞的培养 内皮细胞,用高倍镜观察肠系膜上的毛细血管,可见到内皮细胞,内皮细胞较间皮细胞小,排列紧密。内皮细胞或血管内皮是一薄层的专门上皮细胞,由一层扁平细胞所组成,呈多边形,细胞的边缘呈锯齿状,相互嵌合。血管内皮细胞(EC)位于血液与血管组织之间,它不仅能完成血液和组织液的代谢交换,并且能合成和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以保证血管正常的收缩和舒张,起到维持血管张力,调节血压以及凝血与抗凝平衡等特殊功能,进而保持血液的正常流动和血管的长期通畅。抗凝血材料表面内皮细胞化,可以减少血栓的形成和血小板激活。 下面以脐带静脉为例介绍内皮细胞的培养: 一、试剂准备: (1)脐带保存液:生理盐水、葡萄糖100 mmoL/L、100 U/ml青霉素一100 U/m1链霉素。(2)组织消化液:0.1%I型胶原酶和0.05%胰酶-0.02%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溶液。 (3)内皮细胞培养液:含20%胎牛血清、ECGS、肝素,100 U/m1青霉素-100 U/m1链霉素的M199培养基。 (4)器皿:0.2%明胶包被:用PBS配制。 二、原代提取 (1)脐带处理:在无菌条件下取新生胎儿脐带,长度>20 cm。剪去脐带两端和脐带上有夹痕及血肿部分,尽量挤干净脐带内血液。用生理盐水冲洗脐带表面至无血色。 (2)脐静脉处理:用输血器内接有穿刺器的软管,找到脐静脉,将软管针头一端插入脐静脉,用止水夹固定,另一端接20 m1注射器,吸取PBS反复冲洗脐静脉直至无血色液体流出为止。 (3)组织消化:将脐带另一端用止血钳夹闭,向脐静脉中灌入0.1%I型胶原酶溶液,使之充盈,夹闭软管,37℃水浴中孵育20 min,其间轻轻挤压并旋转脐带,以使酶溶液充分接触血管内壁,然后将细胞一酶溶液收集于预先装有温培养液小三角瓶中。 (4)收集细胞:用2倍于消化液的温PBS冲洗脐静脉,一并收集于小三角瓶中,将细胞悬液装入10 ml离心管, (5)离心培养:1 000 r/min离心10 min,弃上清,吹打悬浮,再次离心10 min,重悬细胞并接种于铺有明胶的25 cm2培养瓶中,置于37℃5%C0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24 h 后更换培养液,以后每隔2 d换液1次。

【2019年整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修复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修复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修复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修复 血管内皮细胞为覆盖于血管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或多角形的细胞。它既是感应细胞又是效应细胞,不仅能感知血液中的炎性信号、激素水平、切应力、压力等信息,而且能通过分 泌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对这些信息作出反应。研究表明[1~3],内皮细胞的损伤及功能紊乱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因此,深 入探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如何评估、保护和修复内皮细胞功能,对改善血管疾病的预后有积极的意义。 1 血管内皮细胞的一般生物学特征 血管内皮细胞绝大多数衬覆于血管内膜表面,极少部分存在于循环血液中,其总数约为1.2×1018,总面积约400m2。电镜下观察,内皮细胞腔面有稀疏、大小不一的胞质突起,相 临细胞间紧密连接,核淡染,核仁大而明显,胞质内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粗面和滑面内 质网。成熟的内皮细胞都表达一些相同的表面标志,包括CD34、CD31、KDR和VE钙黏着蛋白等。 2 血管内皮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 2.1 屏障功能血管内皮是由不同类型的黏附结构或细胞细胞连接形成的连续的细胞单 层,可维持血管内膜光滑,防止血小板和白细胞等黏附及有害物质侵入血管壁,完整的内皮结构还有抗脂质沉积作用。内皮内表面为血液和组织间物质交换提供了很大的表面积,黏附连接则参与循环细胞血管壁通透性的调节。血管内皮屏障功能减退或丧失,将导致细胞外水肿的发生。 2.2 调节血管张力内皮细胞通过释放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PG)等舒血管物质以及血栓素A2、内皮素(ET)等缩血管物质来调节血管的舒张和收缩。其中,NO和ET为内皮细胞分泌的两种重要的活性物质,在生理状态下二者之间保持着相对动态平衡,一旦内皮细胞受到损伤或内皮功能障碍使之失衡,则会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 2.3 抗凝促纤溶作用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的NO和PGI2,具有舒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此外内皮细胞还可摄取与破坏促血小板聚集的活性物质,如5羟色胺等,因而有较

细胞毒性机理

槟榔的细胞毒理研究进展 肝细胞毒性: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出槟榔碱会引起DNA损伤和G0/G1细胞周期阻滞,从而抑制正常肝细胞增殖 槟榔碱可以通过破坏小鼠肝细胞的超微结构而导致肝毒性: 槟榔碱的肝细胞受体细胞核体积减小、核膜凹陷、核周的异染色质富集,预示着细胞核组分有失活的趋势,是肝细胞凋亡的前兆;粗面内质网上潴泡和脂肪滴过量,对蛋白质的合成造成了影响;线粒体嵴扩张,反映出细胞器氧化还原系统的紊乱 血清中的肝毒性标志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含量随着槟榔碱剂量的增加明显上调 肝脏中的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活性随着槟榔碱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导致肝脏的解毒功能降低,使得肝脏更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 乌头碱对新生大鼠心肌培养细胞损伤的研究 彗星电泳,也称之为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单细胞损伤与修复 乌头碱的中毒机制主要为抑制心肌细胞膜电压门控型Na+通道失活,使Na+持续内流、延长细胞膜除极化时程而引发严重的心律失常 乌头碱对新生大鼠心肌培养细胞损伤的研究: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不同剂量乌头碱染毒前后心肌细胞内损伤,并采用软件分析 乌头碱对大鼠心肌培养细胞。表达的影响 乌头碱对大鼠心肌培养细胞调控蛋白表达的影响 六价铬的细胞毒理效应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从Cr(VI)导致胞内活性氧累积效应、诱发细胞凋亡、导致细胞癌变、毒理效应的基因组学研究等几方面, 论述了Cr(VI)对人体和动物的细胞毒理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MTT比色法 比色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细胞存活和生长的方法。原理为活细胞线粒体中的琥泊酸脱氢酶能使外源性还原为不溶于水的蓝紫色结品甲瓒并沉积在细胞中,而死细胞不会如此。能溶解细胞中的甲瓒,用酶联免疫检测仪在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值,可间接反映活细胞数量。在一定细胞数范围内,结晶形成的量与活细胞数成正比。

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及鉴定

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及鉴定* 谢 崧 杨晓静 钱桂生 王关嵩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重庆 630037) 摘要 取大鼠周边肺组织进行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将肺组织切成小块,用含有20%新生牛血清、肝素90L g/ ml、L-谷胺酰胺4mmol、青霉素100U/ml和链霉素100L g/m l的R PM I-1640培养基培养。血细胞立即从肺组织周围游出。继而是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及其他细胞72h才游出。培养60h后取出肺组织块,培养瓶中只有微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细胞。后者可通过传代除去。获得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具有规律的鹅卵石样形态和对异植物血凝素结合试验及八因子相关抗原免疫荧光染色均阳性。 关键词 大鼠 肺循环 微循环 内皮细胞 细胞培养  肺微血管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都起着重要作用,如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动脉高压[1]等的发生有关。目前仅限于肺动脉内皮细胞的研究,而肺微血管和大血管之间据文献报道在表型和功能有着显著的不同[2]。故有培养和研究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必要。 虽然肺有大量的血管内皮细胞,但同时存在40多种类型的细胞尤其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等细胞的迅速生长,使内皮细胞生长受抑制。分离和培养纯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较为困难。国内未见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的报道。本文采用简单的方法成功地分离和培养出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1 材料和方法 1.1 主要试剂 RPM I-1640培养基为美国Gibco 公司产品。新生牛血清由华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产。兔抗人八因子相关抗原抗血清为DAKO公司产品,华美分装。荧光标记异植物血凝素为Sigm a 公司产品。荧光标记羊抗兔1gG由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抗菌素为青霉素钠盐和硫酸链霉素。L-谷氨酰胺为第二军医大学分装。胰蛋白酶和肝素钠均为上海生化试剂商店提供。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按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3]培养。 1.2 取材 选重200-300g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0%乌拉坦(10L l/mg)腹腔麻醉。颈动脉放血后,将整个大鼠泡于75%酒精中2-3s,以后用组织剪逐层剪开胸腔。切下心肺放入盛有含青霉素200U/m、链霉素200L g/ml和Hanks液的三角烧瓶内备用。 1.3 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 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原代培养:将盛有心肺组织的无菌三角烧瓶置于超净台,抗生素Hanks液冲洗心肺组织的血迹。眼科剪剪去肺组织表面的脏层胸膜,剪取胸膜下肺组织(厚度不应大于1.5mm)。并将肺组织用锋利的手术刀切成1.5×1×1mm3大小的组织块。贴入无菌的25cm2培养瓶(1%明胶预置过夜,4℃,用前2h移入CO2培养箱,培养液冲洗)中进行培养。每瓶贴10块,置培养箱固化2h后,加入含20%新生牛血清、肝素90U/m l、L-谷氨酰胺4mm ol、青霉素100U/ml和链霉素100L g/ml的RPM I-1640培养基3m l,放入培养箱中培养。60h后将肺组织块取出。继续培养7-10d,细胞汇合成单层细胞。肺组织贴瓶后3d换液,以后每两天换液一次,每次均换1/2。 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传代培养: 将长成单层的原代细胞用0.08%胰蛋白酶进行消化,每瓶加入1ml,置常温5m in左右。镜下观察,当细胞间连接疏松时立即倒出消化液,加入培养基3ml,用吸管吹打使细胞脱落并充分混匀,吸出0.1m l计数,得出细胞总数后,将含细胞的培养液稀释成(2.5-3.0)×105个细胞/ml的接种浓度。每25cm2培养瓶接种3ml细胞悬液,与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相混的血细胞就通过传代除去了。 1.4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鉴定 制片: 如同细胞传代将细胞消化成细胞悬液。再以800rpm离心5min除去含血清的培养液。向沉降的细胞中加少许Hanks液,用吸管轻轻吹打漂洗后,取少许细胞悬液薄涂于玻片上。用吸水纸吸干后甲醇固定5-10min取出备用。 189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7;13(2) X1996-9-20收稿 1997-2-6修回

肝细胞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展,我们对各种肝脏疾病的病因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疾病的治疗也渐渐从对症治疗转移到病因治疗,但是,在强调病因学治疗的同时,不应忽略对肝细胞的保护,因为肝细胞损伤是各型肝病共同的病理基础,是各种原因引起肝脏疾病的共同的表现。肝损伤的结果可致肝细胞死亡,甚至肝衰竭的发生。对于肝细胞死亡及肝细胞损伤机制的研究,有利于临床上防治各种肝损伤,建立多元化的治疗体系。 病毒、药物及有毒物质、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均可引起肝细胞损伤。肝细胞损伤是一种由多因素介导的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其机制十分复杂,总的来说可分为免疫性和非免疫肝损伤两类。 一、肝细胞损伤的免疫学机制 各种原因引起的免疫性损伤是肝损伤的主要原因。免疫系统防御各种病原体的入侵,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但是在病理情况下,免疫系统的过度活化或不正确激活都可以造成对机体的损害。肝脏既是机体的生化工厂,又是内分泌器官,有人还把肝脏作为免疫器官看待,所以在免疫系统损伤机体时肝脏往往首当其冲。例如,免疫介导的肝细胞损伤是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病肝损害的主要原因;细胞毒性免疫反应在药物性肝损伤中也起主要和间接的作用。参与免疫性肝损伤的各种免疫系统成分包括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炎症因子、补体系统等,它们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但是产生过多或功能缺陷又可以损伤肝细胞。 1.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动物模型的研究表明,病毒性肝炎是肝内的抗原特异性细胞及其活化的抗原非特异细胞和效应分子共同参与免疫反应的结果[3-4]。大多数肝炎病毒为非致细胞病变性病毒,宿主针对病毒感染的肝细胞产生的细胞毒性免疫反应可导致肝损伤的发生:例如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如自然杀伤细胞)或者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清除感染的肝细胞、活化的淋巴和单核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清除肝细胞内的病毒的同时引起肝细胞破

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

Human 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是血脑屏障的主要组成成分,并使其能够限制可溶性和细胞样物质从血液进入大脑。大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外周内皮细胞相比具有一些特性:如1)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有许多细胞间紧密连接,这些连接造成很高的跨内皮阻抗,并能延迟细胞旁的通量;2)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乏内皮细胞窗孔结构并且其液相物质胞饮水平低;3)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不对称定位的酶和载体介导的转运系统,从而造成“两极分化”的表现型。与外周内皮细胞相同,大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表面表达细胞粘附分子以调控白细胞进入大脑。由于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器官特异性,内皮细胞应来源于拟研究的疾病的相关组织。 细胞培养说明 注意:冷冻保存的细胞非常脆弱。将小瓶置于37°C水浴融化细胞,然后尽快移入培养物(液)中,尽量减少操作。 经过以下步骤后开始培养细胞 1.准备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瓶(2 μg /cm2,推荐用T-75的培养瓶)。向培养瓶中加入10 ml 无菌Dulbecco's磷酸盐缓冲液(DPBS),然后加入150 μl 纤维连接蛋白原液(1 mg/ml, Sigma cat. no. F1141)。将培养瓶放入培养箱中孵育过夜。 2.准备完全培养基:用70%的酒精消毒培养基和添加物的外表面,然后放到无菌的地方。在无菌环境下打开每一个添加物管并用吸管将其加入到基本培养基中。以保证添加物全部加入基本培养基中。 3.吸出纤维连接蛋白溶液并向瓶内加入20 ml完全培养基。将培养瓶放入超净台中,然后准备融化细胞。纤维连接蛋白溶液可以使用两次。 4.将小瓶放入37°C水浴中,握住并轻轻旋转小瓶直到其内细胞完全融化。将小瓶立刻移出水浴,擦干,用70%的酒精冲洗小瓶,然后放到无菌环境中。小心地打开盖子,注意手指不要碰到里面的螺纹。eppendorf吸管轻轻重悬管内容物。 5.将管内容物均匀的放入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瓶中。推荐的接种密度为7,500 cells/cm2。注意:不推荐在细胞融化后进行稀释和离心,因为这些操作比培养基中的DMSO残留物对细胞的伤害更大。需要注意的是,内皮细胞接种在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瓶中能够促进细胞的帖壁。 6.盖好培养瓶的盖子,轻轻地摇动培养瓶以使细胞分布均匀,如需气体交换则适当放松瓶盖。 7.将培养瓶放入培养箱中。 8.为了得到良好的结果,在培养开始后至少16个小时内不要动培养物。第二天更换培养基以去除残留的DMSO和未贴壁的细胞,然后每隔一天进行如上操作。培养良好的细胞将呈现鹅卵石形或纺锤体形,细胞质无颗粒且细胞数量在培养2-3天后会倍增。

Ⅰ型糖尿病与β细胞损伤机制

Ⅰ型糖尿病与β细胞损伤机制 班级:02级临床5班 姓名:张英斌 指导教师:冀朝辉 【摘要】导致I 型糖尿病(IDDM )发生的自身免疫反应由T 细胞介导;T 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和巨噬细胞分泌的前炎症因子对胰岛β细胞(βcells )有损伤作用;研究还显示,自由基(free radicals )在β细胞的损伤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I 型糖尿病;β细胞损伤;Fas-FasL 系统;细胞因子;氮自由基;氧自由基 【Abstract 】IDDM is a disease that results from autoimmune destruction of the insulin-producing β cell. This autoimmune reaction is mediated by T cells. The cytokines produced by T cells and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produced by macrophages can destruct β cells. At the same time, free radicals also have some effects in β cells destruction. 【key words 】IDDM; β-cell damage; Fas-Fas L; cytokines; nitrogen free radicals; oxygen free radicals. 一、I 型糖尿病概述: I 型糖尿病(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IDDM )是由于发生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胰岛β细胞破坏而引起的疾病。在这之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发挥着作用[1]。它们的作用又是双向的,既有致病作用,又有保护作用。它们的这些作用构成调节网络,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当这种免疫调控机制发生紊乱的时候,I 型糖尿病就会发生(图1)。 图1:细胞因子在Ⅰ型糖尿病中的作用 二、T 细胞在I 型糖尿病中的作用: 引起I 型糖尿病的自身免疫反应是由T 细胞介导的。Th1亚型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有致病作用;而相反,Th2亚型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有保护作用。正常情况下,两种亚型的作用相互拮抗、相互平衡,此时不会发生糖尿病。但当Th1的作用超过Th2的时候,就会发生一系列的炎症/免疫反应,导致β细胞破坏以及I 型糖尿病的发生。 对于T 细胞的致病作用是直接还是间接方式,目前有两种假说[2]。第一种是“识别相关性”。即活化 的细胞毒T 细胞(CD8+)直接识别β细胞上的自身抗原,这种抗原是由MHC I 类分子递呈的。然后,细 胞毒T 细胞可通过Fas-FasL 方式直接杀伤附近的β细胞。第二种是“活化相关性”。即CD4+T 细胞识别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