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生平论文

梵高生平论文
梵高生平论文

姓名:田成辉

学院:资环学院

专业:地质工程

班级:地质10-5班

学号:311003000521

一:梵高生平

文森特是一荷兰牧师提奥多罗斯.梵高的儿子。1853年3月30日,他出生在尼德兰南部一个叫赞德兰的村子里。艺术伴随文森特长大成人,因为他的家族有好几个伯伯叔叔都在做画商生意。因此,他和家里的三个姐妹和两个弟弟一起长大时,艺术和宗教都是他孩童经历中的大事。

梵高在改行学画前曾在许多行业都试过身手。他先在家族画商生意中干事;后投身宗教布道;随后在美术学校注册入学。1880年,文特27岁,患了一场厉害的抑郁症。他在家族画商生意里失职,当教师又宣告失败,最后在情场失意,这下连传道也干不成了。文森特这时决定去当画家。“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都要再站起来……”

早在梵高前往巴黎这个世界主义的大都市之前,他已经意识到艺术的发展走向了。他在1885年说:“……有一个画派,我想就叫做印象派吧,不过我对它不是很了解。”可以肯定,梵高替画商古皮公司在海牙、伦敦和巴黎工作是时,应该对身边的艺术世界所发生的事情耳熏目染,更何况巴黎在十九世纪是世界的中心。梵高与1886年移居巴黎是,他通过弟弟提奥与许多画家有过接触,因为提奥在帮助出售早期真正印象派如莫奈、毕沙罗和西斯莱的画作。梵高本人开始实验用“外光”绘画,这种方法深受印象派的推崇。

梵高的一生,主要依靠他的家人和朋友养活。他28岁才决定去学画,正是因为弟弟答应从经济上支持他。他弟弟的支持不断,一直梵高去世。梵高对绘画一往情深,爱得刻骨铭心,爱得痛不欲生,好比早期对教会的热情以及那些注定倒媚的男女关系。

梵高写给家人和朋友的书信,是一份有关他生平的绝好记录。他定期给弟弟提奥写信,正是有了这些通信,我们今天才可以很好地了解他。梵高从1886年3月至1888年2月和弟弟提奥同住巴黎,自然没必要给弟弟写信了。其结果是我们对梵高这段时期的了解就比别的时期少得多。他去阿尔后,每星期都给提奥写信,在信上描述了他与自己、与艺术进行的拼搏。在一封信里他写道:“在一个艺术家的生命里,死亡也许不是最可怕的事情。我只得承认,我对星星一无所知,可是我一看见星星就开始做梦,就像我一看见地图上代表城镇和乡村的黑点就开始做梦一样。噢,为何天上那些灿烂的亮点,会比法国地图上的那些黑点更难让我们接近呢?正如我们可乘坐火车前往塔拉斯堪或鲁昂,我们为了到达星星可不妨一死了之。”在这里他原希望组成一个艺术家团体。他的好友高更以来和他相聚,但到了1888年12月,两人却闹翻了,这一希望因此破没。高更决定离开阿尔,梵高用剃刀威胁高更,高更离去,梵高用剃刀割下自己的耳垂,用报纸包上,送给附近一名叫蕾切尔的妓女。孤独再次来临,他抑郁的情绪一再发作,痛苦不堪,身心垮掉,梵高自愿来到圣雷米的精神病院以病人的身份住在弟弟提奥支付费用的两间病房。在此期间,梵高接受加谢医生的治疗,在奥弗斯精神焕然一新。加谢不仅对文森特友好相待,而且让文森特相信他的工作是有价值的。梵高一恢复信心,便可以出去到周围乡间作画,他起初只画附近的田地,后来走远些画山脉和柏树,在此期间到死时他共作了80幅画。

“但愿现在一切都过去了……读着梵高走向生命终点的那些信,谁都不能不情从中来,心酸不已。他的病情日益严重,精神错乱的周期延长,他经常幻听到声音,幻视到景象,但是病情一过,他如同好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非常清楚。1889年9月,他写道:“病发时,我在疼痛和苦难面前好比一个懦夫……我在尽

力复原,如同一个人打算自杀,却发现水太凉,努力向岸边挣扎。”这段话暗示了后来所发生的结果。1890年7月27日,文森特开枪自杀,两天后与世长辞。他最后一封写给提奥的信没有写完,装在身上,其中有这样的话:“喔,我自己的工作,我为它冒上我的生命危险……”有人认为他计划自杀,是为了提高他的作品的价值,以此来偿还弟弟;他早于1884年已经安排好,把所有的画作都归提奥保存,换取他每个月的生活津贴。不管他的动机如何,提奥说;“他总算找到了他在世上从未得到过的平静。而有人也说提奥是为梵高而生的,他7月28日赶来,坐在文森特身旁,直到梵高长眠不醒”。安放梵高的房间,挂满他最后的画作,四周摆满鲜花,当然包括向日葵。提奥在梵高去世数月后也撒手人寰,兄弟俩并排安葬在奥弗斯的墓园里。

二:著名的画作

《14朵向日葵》:梵高生前一次又一次描绘它,今天卖出最高价钱。

《唐吉老伯》1887:梵高曾在他店里买颜料,唐吉是个理想主义者的前公社社员,他认为梵高和他的同行值得支持。梵高的画作曾在他的店里展出过。

《克利希桥畔春天垂钓》1887:梵高受莫奈等的影响,绘画风格大有起色,画这幅画时他在用色方面已有了很大发展。

《两朵割下的向日葵》1887:是他的第一幅向日葵画。向日葵使他着迷,

那种亮丽无比、激发青春活力的黄颜色,太阳般明亮,温暖而友好。

《罗纳河的星空》1888:灿烂的星光和河畔楼群灯光反射在河面上的亮色,争相辉映。

《红色的葡萄园》1888:生前卖出的惟一画作,400法郎。

《阿尔的夜间咖啡屋》1888:试图通过使用红绿二色表现人类的激情。

《阿尔夜晚的咖啡馆外台》1888:一幅夜景,没有一点黑色,只有美丽的蓝色、紫色和绿色。

《阿尔朗格卢瓦桥旁的洗衣妇》1888:普罗旺斯风景的热烈色彩使梵高觉得像一个日本梦。

《费利克斯.雷伊医生》1889:割耳后为其治疗的医生。

《圣雷米圣保罗医院的花园》1889:阿尔附近的精神病医院。

《文森特在阿尔的卧室》1889:看见这幅画,脑子就平静下来。

《麦田的收割者》1889:奥弗斯附近的田地。

《星夜》1889:最著名的画作,凭记忆所作,令人称奇。

《自画像》1889;冷酷的面孔,打着旋的蓝白线条背景,暗示着躁动不安。

《耳朵缠着绷带的自画像》1889:最有名的作品,是他在阿尔的黄屋里完成的。

《加谢医生》1890:梵高亲密好友。

《山旁的茅草顶小屋》1890:在奥弗斯的日子梵高是幸福的。

《阴天下的麦田》1890:在灰暗的天空下,麦田一望无垠,梵高无法避免尝试表达这种悲哀和极度的孤独。

《加谢医生》1890:保罗.加谢是梵高的亲密朋友,收藏他的画作。

《开花的杏树》1890:此话很受日本风格的影响.

《麦田飞鸦》1890:自杀的前几天他画这幅画,乌鸦在风吹云涌的天空下艰难的飞行。

三:感想和启发

经过美术鉴赏课的学习,我们对梵高的天才感到震撼同时对他的命运感

到惋惜。梵高的画是黄色和及金色的,那是太阳和大地的颜色。但他的整个人生却是波涛汹涌的墨蓝色,在冰冷中沉浮。

梵高一生贫困潦倒,他疯狂的工作,有时几天仅喝点咖啡,说是痴迷于艺术,何尝不是逃避现实。他曾说过:“我们生活在我们所做的事没有很成功希望的年代,画卖不掉,即使你需要的仅仅是一个极小的数目,这就是我们成为每一样意外事件牺牲者的原因,这种情况不会改变。当提奥兴奋的告诉他《红色葡萄园》被卖掉时,他也不甚激动,内心的自尊早已伤痕累累。梵高也追求爱情,他的爱认真、执拗且具有爆发力,甚至不顾一切。为了见到心爱的女子,他可以忍受饥饿与疲劳,徒步几夜只为远远望上几眼,他可以藐视“乱伦”的罪孽,将手心放在烛火上以示坚决。可他终究一生的都无幸得到自己的幸福。在绝望之时,他找到了一生的事业和追求——绘画。在绘画中,梵高认识到,所有的痛苦都是为了做铺垫,所有的不幸都是灵感的源泉。他可以把痛苦当做观察生活的放大镜,去捕捉那平凡而真挚的幸福。在他的画中没有同情与虚伪,他只是是记录者,用最深刻的笔触,最真诚的颜色记录下来,这是生活真实的一面,画中有的只是辛苦劳作了一天,在昏暗的灯光下吃着土豆的人。为了画某一处风景,他可以在海边坐一整天,任凭风吹雨打;他可以在烈日之下,晒到红斑秃顶。那群乌鸦乱飞的麦田,星月流动的天空,都存在他的早出晚归,日晒雨淋,这种毅力和奋斗的竟是不值得我们大学生学习吗?梵高是天才,但不是有天赋的天才,他把绘画当成了事业,甚至生命。每一幅画都注入了他的生命和希望,世界的光明。但他欲是追求光明,则欲是来自现实的失望,终于在孤独和绝望中,天才的梵高英年早逝,是他的解脱亦是我们的遗憾。有人说梵高自杀是换上了精神病,但我们为什么不想想是什么使他患上精神病的呢?这也许是真正原因。梵高一生怀才不遇,没人欣赏,使他的性格孤独而又任性。他生前不被人理解,大部分时间都在孤军奋战,可艺术本来就与寂寞是孪生兄弟。梵高画向日葵,则也是他用歌声慰藉人世的苦难。一位评论家说:“他用全部的经历追求了一件世界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就是太阳。

而现在梵高已被公认是欧洲艺术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但英雄的生命已经安息,他的灵魂却得到了永生。

生命的苦难使梵高说他看见了上帝的手,可他也是上帝的宠儿,上帝让苦难赋予梵高因此却成就了他,苦难造就了梵高不屈的灵魂。最后让我们沿着英雄的气息,阔步前行,也许这是对那些苦难灵魂的一点点告慰。

参考文献:梵高/(英)史彭斯著;苏福忠译。长春出版社,2001.4(大艺术家)

梵高作品赏析

梵高作品赏析 艺术是人类社会的最高追求,无数的画家和文人穷其一生致力于创作,他们在自由的艺术世界中寻求精神的借慰,在他们的作品中传达他们对社会的期望和未来的憧憬。艺术家是最纯洁最朴实的,他们能在最简陋的破房子中画上一整天,他们能在最单调的风景前思考许久,但他们拥有最宝贵的精神境界,最高尚的心灵。让我们走进梵高,走进他的绘画世界。 梵高的曲折人生 梵高的生平都充斥着一个词“孤独”,梵高小时并没有展现独特的绘画能力,在27岁时梵高正式成为职业画家,但梵高当时的作品并不被当时的买家所接受,梵高的粗犷的线条和颜色没有得到认同,他的一生只卖出过一幅画,还是他的弟弟提奥瞒着他买的。艺术总是伴随着精神的至高追求,而越是困苦越是孤独,精神冲击越大,艺术家所能淋漓精致表现地也越充分。 梵高的一生始终执着于着对亲情,友情,爱情的追求,梵高有过三次恋爱,他爱上了房东的女儿,求婚被拒;他爱上了自己守寡的表姐,没能被接受;他最后无奈地和作为自己绘画模特的妓女在了一起,后因为不和而分离。对于友情,梵高唯一的好友高更,也在与梵高相处了两个月之后,因为性格不和而离去。对于亲情,似乎是上天对梵高最后的眷顾,他的弟弟提奥是唯一真正对他好的人,由于他的作品不能卖出,日常的生活费用都是他的弟弟寄给他的,但这也不断刺激着梵高,他就像是个包袱一样一直挂在他弟弟家里,他悔恨自己的无能与弱小。梵高的一生都是自己一个人,他渴望别人的认可与接受,但是上天都拒绝了他,促成了他心里上的缺陷。但他有唯一的爱好,唯一支撑着他走下去的不会撒谎的追求——绘画,他把自己的一切都放在了自己的画里,他的愤恨他的悲伤与难过。 1890年7月的一天,37岁的梵高悄然走向奥维尔小镇外的一片麦田,从衣袋里掏出一把左轮手枪,笨拙地对准自己的腹部,扣动了扳机。梵高最后已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涯,他不想再给他的弟弟增加负担,也不想再一个人孤独地走下去,只留下了他的艺术他的灵魂,他充满梦想的创作。 梵高的作品风格 梵高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他的创作理念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接触印象派以后造就了梵高独特的画风,他唯一深爱的东

高中语文写作之素材积累及范文点评专题十:麦田里的守望者——梵高

麦田里的守望者——梵高 教学目标: 1.素材积累:从人物的人生经历深入人物内心,感悟其情感,体会其对人生的态度; 2.掌握并运用素材:范文及点评。 教学重难点: 掌握并运用素材:范文及点评。 教学课时:共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不是每一个人都看得懂画背后的涵义。但是每次我们站在梵高的画作面前,总是会在不经意间被吸引,并为之而震撼,或许那就是名画的魅力。他们看到的,是我们所看不见的世界,或许那就是生活中未知角落里的美好,那就是来自心灵深处最原始的感动。 二、走进梵高 1.其人其画 1853年,梵高生于荷兰的一个新教徒之家。少年时,他在伦敦、巴黎和海牙为画商工作,后来还在比利时的矿工中当过传教士。1881年左右,他开始绘画。1886年去巴黎投奔其弟,初次接触了印象派的作品,对他产生影响的还有著名画家鲁本斯、日本版画和著名画家高更。1888年,梵高开始以色彩为基础表达强烈的感情。他曾短暂与高更交往,后来神经失常,被送进精神病院。在经历多次感情上的崩溃之后,梵高于1890年在奥维尔自杀。他对野兽派及德国的表现主义有巨大影响。 梵高一生为人敏感而易怒,聪敏过人,在生前他在许多事情上很少取得成功。其个人生活不幸而且艰辛,可他却随时都有献身给别人的爱、友谊和对艺术的热情。在比利时作传教士期间,他目睹穷人的艰难生活,决定以最大的热情帮助那些煤矿工人,他义务收容那些受重伤而垂死的矿工,希望以抚慰之词和自我牺牲精神帮助弱者博斗,不过,他只干了6个月就被解雇,原因是他对工作过分热情。

在短短的37年人生中,梵高把生命的最重要时期贡献给了艺术。他早期画作爱用荷兰传画的褐色调,但他天性中火一般的热情使他抛弃荷兰画派的暗淡和沉寂,并迅速远离印象派———印象派对外部世界瞬间真实性的追求和他充满主体意识的精神状态相去甚远。他不是以线条而是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 2.梵高的耳朵 梵高在精神接近崩溃的时候,曾经用剃须刀片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耳朵。他是试图用这个举动唤醒自己,制止内心愈演愈烈的疯狂? 抑或,这本身就是一个疯狂的举动?我记得他有一幅自画像,描绘着用纱布包裹住耳部伤口的自己——他的眼神中没有疼痛,只有恐惧,仿佛能倒映出那刚刚消失的风暴的影子。如果允许我给这幅画另起一个标题的话,我会把它命名为《自己的伤兵》。在自己的战场上,梵高伤害了自己,又包扎着自己。——并且还以一幅自画像留作纪念。 是一念之差吗,还是蓄谋已久?他把仇恨的锋芒指向自身,指向一只无辜的耳朵——也许在那一瞬间,他与世界达成了和解,却加倍地憎厌自己,憎厌镜中的那个丑陋且变形的男人。于是,他的手势就像一列失去控制的火车冲出轨道,伴随着一阵疼痛般的快感抑或快感般的疼痛,那只鲜血淋漓的耳朵,成为他自己的牺牲品。莫非在梵高心目中,耳朵已是今生的一团赘肉——它只能听见世界的喧嚣,却对内心的狂潮置若罔闻?抑或,他太害怕日夜倾听自己的呻吟——那简直比外界的雷鸣闪电还要刺目,还要刻骨铭心?否则,他的刀锋不会随便选择发泄的对象——哪怕是针对一只微不足道的耳朵,也是有目的的。在冰流的铁器与滚烫的肉体的最初接触中,梵高对自己以及整个世界充满了破坏欲,必须通过打碎点什么才能获得平衡。这就叫做可怕: 心理的疯狂已演变为生理的反应,甚至表现为某种嗜血的倾向。在一声陌生的惨叫中,梵高本人获得了双重身份:既是刽子手,又是受害者。理智的天平倾斜了:他对自己的残忍超过了对自己的体恤。第一滴血,意味着他对自身犯下的第一桩罪行。 对于梵高割掉的耳朵来说,海水的声音也就是血液的声音、鲜红的声音。他仿佛要被世界的血、被大海的黄昏给淹没了。耳朵是他肩头的落日,遭受了沉重一击。女作家陈染的小说中有如下一段话:“我不爱长着这只耳朵的怪人,我只爱这只纯粹的追求死亡和燃烧的怪耳朵,我愿做这一只耳朵的永远的遗孀。”那只坠地有声的耳朵,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柔的弹片,是一次无声的战争的纪念品——在我们想像中,它一直代替大师那枯萎的心脏跳动着,如同一

梵高简介讲课稿

课题:画家凡高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凡高生平及绘画风格,知道如何对一名画家进行专题研究和学习。 2、能用简单的文字对凡高的作品进行欣赏评 述,能查阅、搜集相关资料。。 3、感悟人在逆境中应该怎样调整控制好自己。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如何欣赏评述梵高作品的法国法。 难点:以文字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评述。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同学的绘画兴趣入手,指出绘画的才技有“天才”可言,但对艺术的忘我追求、坚持不懈、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却是日积月累磨炼出来的。今天,我们借助《凡高传》来体验一下画家们忘我的精神境界。 二、整体感知

l.梵高全名温森特·梵·高,荷兰画家,出生于荷兰的津德尔特,一生酷爱绘画,是画坛上产生重要影响的革新者。他主要活跃在法国,其绘画创作主张色彩的突变和内容的深刻。1890年自杀,年仅37岁,是画坛的传奇人物。他的作品生前不被人们重视,但在他死后,其作品的高超价值才被人们所发现,使梵高成为19世纪享誉欧洲的一颗最辉煌的巨星https://www.360docs.net/doc/d213193885.html, 2、美国传记文学作家欧文·斯通的《梵高传》。梵高在经历了两次恋爱挫折之后,回到故乡纽恩南,和家人住在一起,但是他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是那些世俗的人所不能接受的,甚至他的家人也因怕他会破坏家庭名声而不愿他回家。其间他父亲去世,他被妹妹赶出家门,租住在一个教堂看守人家中。牧师煽动镇上的人驱逐他,诬蔑他,但是朴实的农民接受他,让他自由地画,耐心地给他做模特儿。终于,在他即将被赶出镇子的最后时刻,他画出了传世佳作《吃土豆的人》,这幅

画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农民的生活状况和安于天命、不知反抗的精神面貌。 三、作品欣赏https://www.360docs.net/doc/d213193885.html, 《向日葵》1888年91X72厘米 1888年2月,已35岁的凡高从巴黎来到阿尔,来到这座法国南部小城寻找他的阳光,他的麦田,他的向日葵......凡高创作了大量描绘向日葵的作品。这幅是其中最著名的,现藏于伦敦国家画廊。凡高的艺术是伟大的,然而在他生前并未得到社会的承认。他作品中所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其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的确难以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他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在人们对他的误解最深的时候,正是他对自己的创作最有信心的时候。因此才留下了永远的艺术著作。他直接影响了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以至于20世纪初出现的抒情抽象肖像。《向日葵》就

读《梵高传》有感

读《梵高传》有感 寒假里我5天就读完了梵高传,却不知从何写起。 整本书的基调和梵高的画一样,在我印象中 是偏褐色、黄色与金色,那是大地与太阳的颜色,让人感觉温暖与安全。可是主角文森特•梵 高的整个人生却是波涛汹涌的墨蓝色,在冰冷中 沉浮。 先是遭受失恋的打击,梵高的爱认真、执拗、非常具有爆发力,甚至不顾一切。为了见到心爱 的女子,他可以忍受饥饿与疲劳,徒步几昼夜只 为远远望上一眼;他可以藐视□的罪孽,将手心放 在烛火之上以示坚决。可是飞蛾扑火,这样的爱 情终将化为灰烬,而文森特一生都无幸得到自己 的爱情。 接着是事业的挫折,明知不喜欢不合适,梵 高一开始也曾很努力的成为一名牧师,只可惜身 处人间地狱似的矿地,看着采矿人家的痛苦、挣 扎和死亡,他虽尽其所能的行施布道,都只是精 神上的欺骗,信仰与上帝并没有带来救赎,梵高 的努力甚至被教会毫不留情的予以了否定与批判,

这让他情何以堪,最后连自己都迷失了。 幸好在绝望之时,他找到了一生的事业与追 求绘画。 在绘画中,梵高认识到,所有的痛苦都是为 了做铺垫,所有的不幸都是灵感的源泉,他可以 把痛苦当做观察生活的放大镜,去捕捉那平凡而 真挚的幸福。是的,他的模特儿是丑陋的,矿工、农妇、邮差、妓女等等,那些个皮肤粗糙,身形 佝偻,都是在生活中苟延残喘之人,梵高将之捕 捉到了画中,并没有同情与修饰,也没有虚伪的 伤痛与呻吟,梵高只是一个记录者,用最深刻的 笔触,最真诚的颜色将他们记录下来这就是生活 的真实一面,没有雕栏玉栋,没有宝马香车,大 多数有的只是辛苦劳作了一天,在昏暗的灯光下 吃着土豆的人。 由于起步较晚,梵高开始拼命拼命的冲刺, 他不停得画不停的画。为了某一处风景,他可以 在海边坐上一天,任凭风吹雨打;他可以在烈日下 之下,晒到红斑秃顶。那群鸦乱飞的麦田,红叶 斑驳的森林,星月流动的夜空都存在在他每天早 出晚归,日晒雨淋,忍饥挨饿的困顿生活中了。 梵高是天才,不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绘画天才,

关于梵高的作文

【审题解读】 通读材料,我们发现,其中的关键词有:贫困交加、振作、信心;关键句有:生活的色彩和画中的色彩不太一致。显然,此处的生活色彩指的是生活中的窘境、困境、坎坷和苦难等,而“画中的色彩”喻指面对苦难生活,我们要内心明亮,坚守对生活的梦想,激发对生活的希望,强调精神生活对物质生存的超越。通读材料,命题者意图很明显:这是一则关系型的话题,需要考生思考:面对生活的困境,我们内心的色彩如何? 面对“生活的色彩与心中色彩并不一致,很多人为此感叹过,思索过……”后面这一句补充,为本则材料增加了一定的开放性。两种色彩并不一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梵高型”,直面困境,内心依然拥有阳光,心中拥有梦想;另一种是“现实很丰满理想很骨感”型,虽然现实很美好,起码是看起来很灿烂,但是,终日不见理想与梦想,心中的色彩一片昏暗,属于悲观型。但是,在写作中,我们以为,根据命题者意图,从引领价值导向和高考作文写作规律角度,考生最好要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写作时内心要充满阳光,即便文中有一丝悲观的色调,但是,在写作结尾最好要上扬一下,让文章亮丽起来。 【批卷体会】

大多考生的立意是:面对困境,我们内心要有信心与阳光,要有梦想。优秀题目:《心若向阳,何畏悲伤》、《用心中的色彩涂抹一片蓝天》、《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用理想的光芒照亮现实的道路》、《让理想点亮生活》、《虽不能至、内心向往之》、《生命不曾屈膝》、《为现实染上理想的颜色》、《织造自己的生命之色》等等。 有以下问题: 1.审题方面:部分学生依然出现偏题现象:比如写自由、勇气等,当然,还有部分脱离语境,纯粹写信心,写直面苦难,大而无当。专门写生活的色彩,比如《生活的色彩很丰富》。 2.议论文方面:最大的问题是思想不够深刻,仅仅在常识常理上滑行,没有深入论证,思维疲软现象比较严重;在论证方法上,方法比较单一,大多选择了举例论证,而缺少形象生动的比喻类比论证、思维缜密的推理论证等等,以例代议的现象比较严重,还有部分考生采用“三段论”(一个观点+三个名人故事)方式,亟需改变;在论证思路上,部分考生尚未有将关联词、逻辑连词置于段首或重要位置来呈现思路的意识;论证素材老套现象也不容忽视,苏东坡、史铁生、海轮凯勒、曼德拉、霍金均为“高频人物”。 【解决对策】

梵高英语简介

Something about Vincent Vincent Willem van Gogh was a post-Impressionist painter of Dutch origin whose work, notable for its rough beauty, emotional honesty and bold color, had a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20th-century art. Van Gogh began to draw as a child, and he continued to draw throughout the years that led up to his decision to become an artist. He did not begin painting unti l his late twenties, completing many of his best-known works during the last two years of his life. In just over a decade, he produced more than 2,100 artworks, consisting of 860 oil paintings and more than1,300 watercolors,drawings, sketches and prints. His work included self portraits, landscapes, still lifes, portraits and paintings of cypresses, wheat fields and sunflowers. Van Gogh spent his early adulthood working for a firm of art dealers,. One of his early aspirations was to become a pastor and from 1879 he worked as a missionary in a mining region in Belgium where he began to sketch people from the local community. In 1885, he painted his first major work The Potato Eaters.. Later, he moved to the south of France and was influenced by the strong sunlight he found there. His work grew brighter in color, and he developed the unique and highly recognizable style that became fully realized during his stay in Arles in 1888. After years of painful anxiety and frequent bouts of mental illness,[1][2] he died aged 37 from a gunshot wound, generally accepted to be self-inflicted (although no gun was ever found).[3][note 2] His work was then known to only a handful of people and appreciated by fewer still. Quarrel with firend

论梵高的艺术及其启示

论 梵 高 的 艺 术 及 其 启 示 姓名: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1梵高生平简介 通过美术鉴赏课堂以及课下的学习,我对梵高本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梵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人,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梵高摒弃了一切后天习得的知识,漠视学院派珍视的教条,甚至忘记自己的理性。在他的眼中,只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他陶醉于其中,物我两忘。他不仅没有受过什么正规的绘画训练,而且为弄到画布、油彩和画具日复一日地奔波劳碌。他的精神也不断处于矛盾的状态,为追求艺术的完美而承受着压力,这些种种原因为他后来罹病和悲剧的生活埋下了伏笔。 通过课堂上视频的学习,我了解到梵高的早期曾投身于艺术品商人的工作。后来又经历了短暂的教职生涯,随后他成了贫困的传教采矿工人。梵高是很晚才作为一位极具个性化的画家,距他去世时只有八年。也就是说直到27岁时,梵高才开始了他的画家生涯,然而,在他生前的最后十年间,却创作了超过二千幅画,包括约900幅油画与1100幅素描。梵高早期只以灰暗色系进行创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见了印象派与新印象派。梵高融入了他们的鲜艳色彩与画风,创造了他独特的个人画风,其在梵高待在法国亚尔的那段时间,发展已臻成熟。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在他生前最后二年创作的,期间梵高深陷于精神疾病中,其最后在他37岁那年将他导向自杀一途。他的作品,如《夜晚的咖啡馆》、《向日葵》、《星夜》与《罗纳河上的星夜》等,现已挤身于全球最具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 割耳事件:1888年2月,梵高赴法国南部的阿尔勒旅居。租赁房屋,10月高更来访。12月高更离去,随后梵高的左耳于1888年12月圣诞节左右被割去一大半。普遍认为,梵高由于与好友高更发生争执,高更愤怒之下离他而去。梵高因情绪激动而导致精神失常,于12月23日晚挥刀割掉自己的左耳。关于割耳事件的原委,学术界也有不同说法。两名德国的艺术史研究学者于2009年5月曾提出,梵高的左耳可能是在与高更一次争吵中,高更挥刀误伤而导致梵高左耳

伟大的梵高-1000字高一作文

伟大的梵高-1000字 当我第一眼看到这本书时,就被书的封面给吸引了。被花花绿绿的书包围的它,很不起眼,但却惊奇地抓住了我的目光,并再也没离开过。 这本书主要由梵高的画构成,画名是《夕阳和播种者》,是梵高1988年在阿尔这座城市所创作。画面色彩缤纷错杂,金黄与宝蓝交相辉映,给人视觉上的冲击。所以,从本质上来说,真正迷住我的不是别的,就是梵高的画及他不一般的人生经历。可能大多数人都是因《向日葵》才知道和认识梵高这一号人物,但是这世上又能由几个人是真正懂得梵高的呢?包括《渴望生活——梵高传》这本书的作者欧文·斯通他自己,也不敢十分肯定地说自己清楚梵高的真正想法。欧文·斯通在导言中说,当他第一次接触到温森特·梵高的一幅又一幅壮丽辉煌的油画时,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顿时感到这个世界豁然开朗。他被惊呆了!他的心被打动了!就是在那时,欧文萌发了要为梵高作传记的惊人想法。但是,他才年仅二十六岁,而且毫无写作经验,所以对于胜任写作温森特的故事来说,还是太年轻了。 不过,最终欧文还是凭借自己的努力让梦想成为了现实,他成功了!其实,欧文本身的经历与梵高有一些相似,都是先经历

了苦难的生活,再迎来人生的辉煌。感同身受,所以他才能把梵 《渴望生活——梵高传》高的经历写得这么动情感人,打动了读者。 其实是一部传记小说,所以书中有的故事是虚构的,但绝大部分都是真实的。这本书讲述了梵高在英国、比利时、荷兰和法国这些国家的经历。梵高他出生在一个朴实的家庭,家里还算是比较富裕,但梵高却总是过着没钱的生活。它在矿山里干过,全身都是黑灰,连吐出来的痰都是黑的,他称那里为黑埃及;他曾经因为没有钱请模特为他作画时摆姿势,而自己站在镜子前摆姿势;他窘迫到每次都要他弟弟提奥寄钱给他用,他也曾经到过没有工作,没有金钱,没有健康的身体,没有力量,没有思想,没有热情,没有理想,甚至是丢失了赖以维系生命支柱的地步。但是,梵高他从未放弃过,从未想过要远离他的生活,远离这个世界。他仍然在土地上缓慢地一步一步艰难地行走着,扛着那块大石头,顶着大太阳,一刻也没有停过。梵高在年轻时就对画作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很熟悉伦勃朗、米莱、朱尔、乌里斯等画家。在他经历了一些磨难后,梵高开始动手用笔绘画。在此之前,他还当过福音传教士,做过矿工,卖过东西,处境困厄。 但梵高决定当画家后,处境反而更困厄了。他的画很少卖出去,也很少有人欣赏和赞美。梵高总是一个人到田野里作画,但他不喜欢这种孤单的感觉,他渴望有人能陪在他身边,渴望有人

关于梵高的星空的思考

公共艺术课程论文题目:《关于梵高的星空的思考》 课程名称:外国绘画鉴赏 上课时间: 2013-2014 学年: 2 学期学生姓名:学号: 2011 院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专业年级:自动化任课教师:职称:讲师

关于梵高的星空的思考 摘要:作为表现性的后印象主义画家梵高的作品,《星空》这幅画有很强的笔触。油画中的主色调蓝色代表不开心、阴沉的感觉。很粗的笔触代表忧愁。画中景象是一个望出窗外的景象。画中的树是柏树,但画得像黑色火舌一般,直上云端,令人有不安之感。天空的纹理像涡状星系,并伴随众多星点,而月亮则是以昏黄的月蚀形式出现。整幅画中,底部的村落是以平直、粗短的线条绘画,表现出一种宁静;但与上部粗犷弯曲的线条却产生强烈的对比,在这种高度夸张变形和强烈视觉对比中体现出了画家躁动不安的情感和迷幻的意象世界。关关键词:梵高星空汹涌动荡 西方绘画史上有位响当当的人物,但是人们每每提及他时总会说他是个疯子。他就是文森特·威廉·梵高,是后印象派的典型代表,是一个对生活与艺术同样充满炽烈感情的画家 梵高生平 文森特·威廉·梵高(又称”凡高”,以下称“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跻身于全球最著名、广为人知与珍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1890年7月29日,因精神疾病的困扰,曾割掉耳朵,后在法国瓦兹河饮弹自杀,时年37岁。 代表作:《自画像》《加歇医生肖像》,1890年,收藏于奥塞美术馆,该作品是目前排名世界十大天价画作第二位的名画,仅次于毕加索的《拿烟斗的男孩》《罗纳河上的星夜》,1888年,收藏于奥塞美术馆《安特卫普的后院》,1885年,收藏于梵高博物馆《麦田群鸦》,1890年,收藏于梵高博物馆《吃马铃薯的人》,1885年,收藏于梵高博物馆《在圣马迪拉莫海边的渔船》,1888年,收藏于梵高博物馆《奥维的教堂》,1890年,收藏于奥赛美术馆《有丝柏的道路,1890年,收藏于荷兰奥杜罗库拉穆勒美术馆《夜间咖啡馆》,1888年,收藏于耶鲁大学美术馆《有妇女在洗衣服的阿尔吊桥》,1888年,收藏于荷兰克勒勒-米勒博物馆《丝柏树》,,1889年,收藏于大都会博物馆《鸢尾花》,1889年,收藏加州保罗盖茨美术馆《在阿尔的卧室》第三版,1889年,收藏于奥塞美术馆《玫瑰》,1889年,收于於日该国立西洋美术馆《夜晚露天咖啡座》,1888年,收藏于科伦-米勒博物馆《向日葵》,1888年,收藏于德国慕尼黑美术馆《星夜》,1889年,收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梵高作品《星空》 挚爱深夜的梵高在阿尔勒时期曾有两件作品描绘星空,本幅和"夜晚露天咖啡座"。这两件作品中,闪烁于碧蓝色夜空中的星星,格外夺人眼目。在圣-雷米的初期(1889年6月)所画的这幅"星光灿烂的夜空"是梵高深埋在灵魂深处的世界感受。每一颗大星、小星回旋于夜空中,新月也形成一个漩涡,星云与棱线宛如一条巨龙不停地蠕动着。暗绿褐色的柏树像一股巨形的火焰,由大地的深处向上旋冒; 山腰上,细长的教堂尖塔不安地伸向天空。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回旋、转动、烦闷、动摇,在夜空中放射艳丽的色彩……。这种回旋式的运动圆形,有如远古时代的土器形体或者装饰在土器表面的螺旋花纹。在德拉克洛瓦或巴洛克的艺术中也可以看到这种回旋的曲线和旋转的运动,但其真正的源头,恐怕还是来源于人类的潜意识之中,促成梵高产生这种原始意识的,一是得自于农民以劳动征服大地所带给他的共

作文备考人物素材——梵高

作文备考人物素材——梵高 麦田里的守望者——梵高 教学目标: 1.素材积累:从人物的人生经历深入人物内心,感悟其情感,体会其对人生的态度; 2.掌握并运用素材:范文及点评。 教学重难点: 掌握并运用素材:范文及点评。 教学课时:共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不是每一个人都看得懂画背后的涵义。但是每次我们站在梵高的画作面前,总是会在不经意间被吸引,并为之而震撼,或许那就是名画的魅力。他们看到的,是我们所看不见的世界,或许那就是生活中未知角落里的美好,那就是来自心灵深处最原始的感动。 二、走进梵高 1.其人其画 1853年,梵高生于荷兰的一个新教徒之家。少年时,他在伦敦、巴黎和海牙为画商工作,后来还在比利时的矿工中当过传教士。1881年左右,他开始绘画。1886年去巴黎投奔其弟,初次接触了印象派的作品,对他产生影响的还有著名画家鲁本斯、日本版画和著名画家高更。1888年,梵高开始以色彩为基础表达强烈的感情。他曾短暂与高更交往,后来神经失常,被送进精神病院。在经历多次感情上的崩溃之后,梵高于1890年在奥维尔自杀。他对野兽派及德国的表现主义有巨大影响。 梵高一生为人敏感而易怒,聪敏过人,在生前他在许多事情上很少取得成功。其个人生活不幸而且艰辛,可他却随时都有献身给别人的爱、友谊和对艺术的热情。在比利时作传教士期间,他目睹穷人的艰难生活,决定以最大的热情帮助那些煤矿工人,他义务收容那些受重

伤而垂死的矿工,希望以抚慰之词和自我牺牲精神帮助弱者博斗,不过,他只干了6个月就被解雇,原因是他对工作过分热情。 在短短的37年人生中,梵高把生命的最重要时期贡献给了艺术。他早期画作爱用荷兰传画的褐色调,但他天性中火一般的热情使他抛弃荷兰画派的暗淡和沉寂,并迅速远离印象派———印象派对外部世界瞬间真实性的追求和他充满主体意识的精神状态相去甚远。他不是以线条而是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 2.梵高的耳朵 梵高在精神接近崩溃的时候,曾经用剃须刀片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耳朵。他是试图用这个举动唤醒自己,制止内心愈演愈烈的疯狂? 抑或,这本身就是一个疯狂的举动?我记得他有一幅自画像,描绘着用纱布包裹住耳部伤口的自己——他的眼神中没有疼痛,只有恐惧,仿佛能倒映出那刚刚消失的风暴的影子。如果允许我给这幅画另起一个标题的话,我会把它命名为《自己的伤兵》。在自己的战场上,梵高伤害了自己,又包扎着自己。——并且还以一幅自画像留作纪念。 是一念之差吗,还是蓄谋已久?他把仇恨的锋芒指向自身,指向一只无辜的耳朵——也许在那一瞬间,他与世界达成了和解,却加倍地憎厌自己,憎厌镜中的那个丑陋且变形的男人。于是,他的手势就像一列失去控制的火车冲出轨道,伴随着一阵疼痛般的快感抑或快感般的疼痛,那只鲜血淋漓的耳朵,成为他自己的牺牲品。莫非在梵高心目中,耳朵已是今生的一团赘肉——它只能听见世界的喧嚣,却对内心的狂潮置若罔闻?抑或,他太害怕日夜倾听自己的呻吟——那简直比外界的雷鸣闪电还要刺目,还要刻骨铭心?否则,他的刀锋不会随便选择发泄的对象——哪怕是针对一只微不足道的耳朵,也是有目的的。在冰流的铁器与滚烫的肉体的最初接触中,梵高对自己以及整个世界充满了破坏欲,必须通过打碎点什么才能获得平衡。这就叫做可怕: 心理的疯狂已演变为生理的反应,甚至表现为某种嗜血的倾向。在一声陌生的惨叫中,梵高本人获得了双重身份:既是刽子手,又是受害者。理智的天平倾斜了:他对自己的残忍超过了对自己的体恤。第一滴血,意味着他对自身犯下的第一桩罪行。 对于梵高割掉的耳朵来说,海水的声音也就是血液的声音、鲜红的声音。他仿佛要被世界的血、被大海的黄昏给淹没了。耳朵是他肩头的落日,遭受了沉重一击。女作家陈染的小说中有如下一段话:“我不爱长着这只耳朵的怪人,我只爱这只纯粹的追求死亡和燃烧的怪耳

人美版《美术》4年级下册16课——画家梵高

人美版《美术》4年级下册16课 画家凡·高 单位:中原区秦岭路小学姓名:王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凡·高生平及绘画风格,知道如何对一名画家进行专题研究和学习。 2、能用简单的文字对凡·高的作品进行欣赏评述,能查阅、搜集相关资料。 3、通过了解、分析凡·高的一生,学习凡·高对艺术热情、执著、勤奋创新的精神。同时感悟人在逆境中应该怎样调整控制好自己,成为一个积极健康的人。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和了解画家凡·高及其作品。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凡·高的作品,感悟他内心的艺术表现情绪。教学流程设计: 一、导入: 由FLASH动画导入。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是一段关于环保方面的动画,同学们知道短片里的人物是谁吗? 生;是凡·高。 师:是从哪看出来的,真聪明,那么关于凡高你们都想知道些什么呢?生:回答

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想知道一起通过学习走进凡·高,走进凡·高的油画。 二、欣赏体验 1、整体感受凡高 师:通过课前的搜集,关于凡高你都知道了什么?谁能简单的介绍一下。 生:学生根据搜集汇报知道的凡·高。 师:引导学生简单的概括一下凡高早年的生活状况。(引导学生说出:凡高早年的生活非常的贫困,但是他很善良,经常和穷苦的人在一起,给他们一些帮助,虽然凡高也做过很多工作,但都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能做下去,于是凡高选择了绘画作为他一生的追求,那么凡高的绘画生涯是一帆风顺的吗?凡高的画又有什么特点呢?首先我们来看凡高绘画早期比较代表性的一件作品。——《吃马铃薯的人》。 2、引导学生欣赏《吃马铃薯的人》 (1、)看到这幅画你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谈,是从阴暗的色彩感受到了贫穷,从粗糙的手看出他们是普通的农民。 (2、)引导学生体会出凡高极具个性的绘画。 凡高在给弟弟的信中是这样评说这件作品的:“我想清楚的说明那些人如何在灯光下吃土豆,用放进盘子中的手耕种土地……老老实实的挣得他们的食物。”教师由此引导学生概括出凡高是想通过这幅画真实的再现普普通通的农民形象,但这中真实是凡高加工后了的真实,

《画家梵高 》教案

《画家梵高》教案 教材分析 《画家凡高》是一节以一名画家为专题的欣赏?评述课。课标中对中年级的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观赏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凡?高曲折而短暂的一生是悲剧性的,这位天才画家在短短十年的绘画生涯中,却留下了大约800多件油画以及几乎相同数量的素描作品。这种惊人的创作速度是凡?高对绘画艺术狂热的证据。而如此一个充满艺术向往和激情的人,却在孤独潦倒中苦苦挣扎。窘迫的生活与艺术的执著相互映衬,使凡?高这位艺术大师更具吸引力。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从朦胧的认识深化为对作品艺术风格的欣赏,以及对画家艺术人生的了解和评价。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初步了解凡?高生平及绘画风格,知道如何对一名画家进行专题研究和学习。 应会:能用简单的文字对凡?高的作品进行欣赏评述,能查阅、收集相关资料。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了解、分析凡?高的一生,学习凡?高对艺术的热情、执著、勤奋创新的精神。同时感悟人在逆境中应该怎样调整控制自己,成为一个

积极健康的人。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了解画家凡?高及其作品。 学习如何欣赏评述凡?高作品的方法。 难点:通过欣赏凡?高的作品,感悟他内心的艺术表现情绪。以文字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评述。 教学准备 多媒体、图片、资料、范图,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课前准备 设计《画家梵高》课件,音像结合,图文并茂。学生收集凡.高的相关资料和作品。 三、引入 1.我们先来感受一下色彩和笔触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教师准备深色画纸、共用的水粉、水彩等。) 2.按要求涂色: (1)单色平涂第一颗星。 (2)以旋转的笔触和明亮的色彩表现第二颗星。 3.学生边尝试,边感受。 4.谈谈有什么不同感受?同学们各抒己见:平涂整齐,呆板;旋转笔触,鲜艳,色彩有动感,活跃,醒目……

作文人物素材之梵高

其人其画 1853年,梵高生于荷兰的一个新教徒之家。少年时,他在伦敦、巴黎和海牙为画商工作,后来还在比利时的矿工中当过传教士。1881年左右,他开始绘画。1886年去巴黎投奔其弟,初次接触了印象派的作品,对他产生影响的还有著名画家鲁本斯、日本版画和著名画家高更。1888年,梵高开始以色彩为基础表达强烈的感情。他曾短暂与高更交往,后来神经失常,被送进精神病院。在经历多次感情上的崩溃之后,梵高于1890年在奥维尔自杀。他对野兽派及德国的表现主义有巨大影响。 梵高一生为人敏感而易怒,聪敏过人,在生前他在许多事情上很少取得成功。其个人生活不幸而且艰辛,可他却随时都有献身给别人的爱、友谊和对艺术的热情。在比利时作传教士期间,

他目睹穷人的艰难生活,决定以最大的热情帮助那些煤矿工人,他义务收容那些受重伤而垂死的矿工,希望以抚慰之词和自我牺牲精神帮助弱者博斗,不过,他只干了6个月就被解雇,原因是他对工作过分热情。 在短短的37年人生中,梵高把生命的最重要时期贡献给了艺术。他早期画作爱用荷兰传画的褐色调,但他天性中火一般的热情使他抛弃荷兰画派的暗淡和沉寂,并迅速远离印象派———印象派对外部世界瞬间真实性的追求和他充满主体意识的精神状态相去甚远。他不是以线条而是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 梵高的耳朵

梵高在精神接近崩溃的时候,曾经用剃须刀片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耳朵。他是试图用这个举动唤醒自己,制止内心愈演愈烈的疯狂? 抑或,这本身就是一个疯狂的举动?我记得他有一幅自画像,描绘着用纱布包裹住耳部伤口的自己——他的眼神中没有疼痛,只有恐惧,仿佛能倒映出那刚刚消失的风暴的影子。如果允许我给这幅画另起一个标题的话,我会把它命名为《自己的伤兵》。在自己的战场上,梵高伤害了自己,又包扎着自己。——并且还以一幅自画像留作纪念。 是一念之差吗,还是蓄谋已久?他把仇恨的锋芒指向自身,指向一只无辜的耳朵——也许在那一瞬间,他与世界达成了和解,却加倍地憎厌自己,憎厌镜中的那个丑陋且变形的男人。于是,他的手势就像一列失去控制的火车冲出轨道,伴

关于梵高的作文_优秀作文

关于梵高的作文 本文是关于优秀作文的关于梵高的作文,感谢您的阅读! 篇1:梵高引领我成长作文800字 梵高,一个忧伤的名字。如果没有他的画,也许,我就不会知道原来有一个叫梵高的人。 他画中的流淌的美好,使他的画更加绚丽。画中的向日葵在充满阳光的怒放着。可是,你们的主,梵高是那么的孤独断绝。他幽深美丽的眼有太多太多的痛了,他的眼,似一潭沼泽。让人不敢探他的眼。因为他的痛我们承受不起。 你,梵高,是和莎士比亚一样的天才。他可拥有全世界最高贵的赞叹声,但是你却只配拥有最不堪入耳的漫骂声。所有人由他们肮脏的灵魂来审判你,用轻轻地几语把你打入地狱的最深处。你割下你的耳,来反抗命运。但你仍留下一只耳,听微风吹过的声音,清雨中水滴滴答滴答的声音。你只有在星光下,喃喃的斜躺着身子,眯着眼看着夜的舞台。脚下的青草仍带着白日的芳香。你等待着那阳,太阳高挂于顶。金黄色的阳光洒满了梵高和那美妙的向日葵上。一切从现在开始,你舞动你的笔,你的手。那流畅的线条使你的血液在沸腾,在咆哮。你看着向日葵喂我一笑。 你收起你的画完美的起身。你看看那个人,就是你们说的疯子吧。一位高档的妇女用不屑的眼光打量着,阴阳怪气的说道。 梵高的心忽然好痛好痛。所有的炽热和神采都以退去,只留下暗淡和孤寂的背影渐渐走进知己最低劣廉价的小木阁…… 终于,梵高他自己终结自己的生命。也许最后一刻他在浅笑吧,那么浅浅的浅浅的…… 我也有梦想,我也曾满怀希望,我也从未停止过奔向梦想的脚步。但现在我却畏惧了,我不敢再走下去,因为前途迷茫,我失去了方向。我没有你坚强,我无数次彷徨,我迷失了方向。就在我信念动摇的时候,你用画作带给了我穿越时空的教诲坚持心中的梦,追求世界上一切的光明。梵高,用向日葵带领我坚定信念,面向太阳。 他在黑暗中散发光芒,在苦难中祈求幸福,在绝望中找寻希望。梵高,用坚强的心为我插上追寻光和梦的翅膀。梵高,引领我成长。

高中作文素材01-梵高(2)

2017年秋高中作文素材:梵高 郑会英老师整理 【人物简介】 荷兰画家梵高,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是19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热爱生活,但在生活中屡遭挫折,艰辛倍尝。他献身艺术,大胆创新,在广泛学习前辈画家伦勃朗等人的基础上,吸收印象派画家在色彩方面的经验,并受到东方艺术,特别是日本版画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出许多洋溢着生活激情、富于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表现了他心中的苦闷、哀伤、同情和希望,至今饮誉世界。 【人物代表作品】

【精彩段落】(此部分建议摘抄或背诵) 素材运用角度:艺术、理想、痛苦、执着、个性、独特追求 梵高的一生,充满世俗意义上的“失败”:名利皆空,情爱亦无,贫病交加。他的生活境遇是如此之恶劣,他的艺术知音是如此之寥落,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热情都倾注在自己的作品上,可是他的画却被那些布尔乔亚的艺术鉴赏家们弃之如敝屣。在阳光明媚的法国南部小城,他疯狂地作画。倾泄的颜料里调和着他的血,而画布,不过是他包扎伤口的绷带。他像夸父一样地追逐着太阳,最后在阳光中燃烧、倒下。每当我看见他所画的《向日葵》,总会想起古希腊智者说过的话:“它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永远是一团火焰。” 素材运用角度:艺术、理想、痛苦、执着、个性、独特追求 梵高说,“谁在爱,谁就在活着;谁活着,谁就要工作;谁工作,谁就有面包。”但是梵高常常没有自己的面包,只能靠弟弟的接济勉强维持生计。他孤独地作画,孤独地生活,没有钱请模特,他的模特只有自己。100多年后,当他的自画像——《没有胡须的梵高》创出7150万美元的拍卖天价时,拍卖行里欢声雷动。然而这一切与寂寞的梵高已经毫无关系。在巴黎郊外的俭朴的墓地里,陪伴他的只有当年由加歇医生栽种的长春藤,还有来自全世界的崇拜者们敬献的鲜花。 素材运用角度:价值、时间会筛选出真正伟大的东西 梵高生前曾有一个心愿:“总有一天我会找到一家咖啡馆展出我自己的作品。”但是生前,就连这么一点点卑微的梦想,最终也还是化为泡影。然而今天,梵高的出生地荷兰和梵高的安息地法国,争相把梵高认作自己的国民,争相为他建造精美的美术馆。在巴黎的奥塞博物馆、在伦敦的国家美术馆、在荷兰的梵高美术馆……他的作品永远被摆放在最显著的位置。在他的作品前,永远是人头攒动,人们向他的作品投出虔诚的眼神,啧啧赞叹,表现出对他超常的崇敬和膜拜。 素材运用角度:朝圣不懈 我们的一生是朝圣者的一生。我曾看到一幅非常美丽的画作,那是一片傍晚的风景。画面右方是一排小山,在傍晚的雾气中隐隐发蓝。在这些小山之上是壮丽的落日,是镶着银色、金色和紫色边缘的灰色云团。画面上的风景是一片平原或长着石楠的原野,覆盖着草和黄叶,因为那是秋天。一条路穿过画面上的风景,通向很远很远的一座高山,山顶上是一座城市,沐浴在落日的光辉中。在这条路上走着一位朝圣者,手里拎着行李。他走了很长的路,已经非常疲倦。就在这时他遇见了一位女子,一位黑衣女子,她令人想起圣保罗的话:永远悲伤,又永远快乐。那是上帝的天使,她站在那儿,为了给朝圣的人们以鼓励,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于是这位朝圣者问道:“这条路一直通向山顶吗?”回答是:“是,一直到尽头。 ”他再次问道:“要用生命般漫长的一天才能走完它吗?”回答是:“是的,从早晨到晚上,我的朋友。”于是朝圣者悲伤而又始终欢乐地继续上路了——悲伤是因为,他要到的

梵高简介

梵高 文森特·威廉·梵高(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梵高早期只以灰暗色系进行创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见了印象派与新印象派,融入了他们的鲜艳色彩与画风,创造了他独特的个人画风。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他在生前最后二年创作的,期间梵高深陷于精神疾病中,其最后在他37岁那年将他导向自杀一途。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跻身于全球最具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 目录 1人物简介 梵高梵高(荷兰语: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跻身于全球最具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 1861年梵高开始受教育,在学习语言包括法语、德语及英语表现不错,但在1868年3月中断学业,并在1869年7月在国际艺术品交易商公司见习。经历了短暂的教职生涯后,他成为传教士,向贫困的采矿工人传教。直到约莫27岁时,梵高才开始了他的画家生涯;然而,在他生前的最后十年间,却创作了超过二千幅画,包括约900幅油画与1100幅素描。梵高早期只以灰暗色系进行创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见了印象派与新印象派。梵高融入了他们的鲜艳色彩与画风,创造了他独特的个人画风,其在梵高待在法国亚尔的那段时间,发展已

臻成熟。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在他生前最后二年创作的,期间梵高深陷于精神疾病中,其最后在他37岁那年将他导向自杀一途。 梵高一生中的核心人物是他的弟弟西奥,其从不间断、无私的提供梵高经济资助。他们终身的友谊可于他们在1872年8月前往来的多封书信间查证。 2生平经历 2.1早年生活 梵高文森特·梵高于1853年3月30日出生于荷兰南部北布拉班特省、位置靠近布雷达的村庄津德尔特。他是安娜·柯妮莉雅·卡本特斯与西奥多鲁斯·梵高(Theodorus van Gogh)之子,其父西奥多鲁斯是荷兰归正宗教会的神职人员。文森特以他的祖父为名,其也是恰一年前头一胎死产的哥哥的名字。以此方式重新使用名字的做法并不罕见。文森特在梵高家族中是个常见的名字;他的祖父(1789–1874)于1811年在莱顿大学得到神学学位。祖父文森特有六个儿子,其中三名是艺术品商人,包括另一个在梵高信中称呼其为―零屌叔叔‖的文森特。祖父文森特或许是被轮到以他父亲的叔父——成功的雕刻家文森特·梵高(1729—1802)——命名。艺术与宗教是两项深深吸引著梵高家族的职业。他的弟弟西奥·梵高于1857年5月1日出生。梵高有第三个弟弟柯尔,还有三个姐妹:伊丽莎白、安娜与维尔敏娜。 文森特小时候是个认真、沉默与慎虑小孩。1860年,他到尊得特乡村学校就读,其唯一的老师是天主教徒,并有约二百名学生。自1861年起,他和他的妹妹安娜在家中由家庭女教师指导,一直到1864年10月1日,他到了荷兰泽文伯根的私立珍普洛维利寄宿小学就读,离他家约有20英里(32千米)。 1869年至1876年,他分别在古庇画行(Goupil & Cie)的海牙、伦敦、巴黎分店就职,遭解雇后前往英国的拉拇斯卡托(Ramsgate),在寄宿学校服务。他在1877年于多德雷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