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方最优税收理论浅谈对我国税收改革的启示

从西方最优税收理论浅谈对我国税收改革的启示
从西方最优税收理论浅谈对我国税收改革的启示

Conclusions on how to carry out the tax reforms in China based on the enlightenment on optimal tax theory

from the West

从西方最优税收理论浅谈对我国税收改革的启示

——相关影响机制的文献综述与理论整合摘要:与时俱进,适时改革,是维系政策强大生命力的有效保障。改革开放以来,税制改革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税制改革已经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中国现行税制是1994年税改后形成的,当时税制设计的基本思路相对于现在的经济形势已经有所不适应,如何创新改革税制,以达到兼顾公平和效率原则的最终目标成为当前突出的问题。我认为,借助西方最优税收理论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对我国税收体制的改革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不失为一个创新的优良方法。

关键词:最优税收理论税制改革公平效率政策性建议

前言:尽管我国税制改革已经对国民收入和民生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但时代在进步,税制改革也不能停滞不前。我国税制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亟待解决。为了使我国税收制度更加完善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有必要对税制改革的前景进行分析和探讨。结合西方最优税收制度研究我国税制的改革是最近才兴起的一个研究方法,本文将结合前人对于该研究方法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和归纳,并提出新的思想建议。

一、我国税制的改革历程及现存问题

(一)改革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税制改革进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从1978年至1982年,为税制改革的酝酿和起步阶段;从1983年至1993年,为国营企业“利改税”和工商税收全面改革阶段;从1994年至2000年,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而进行的深化税制改革阶段;从2001年至今,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进入了完善税制改革阶段。税制改革在不同阶段配合经济体制改革,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许

多宝贵的经验,对下一步中国税制改革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二)我国现行税制在公平与效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税制改革取得了重大成绩,但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税制结构尚不够合理。现行24个税种中还存在过时、重复、近似、交叉和缺位,间接税比重过高,直接税比重偏低的问题依然存在。

其次,一些影响税负水平合理调整的不利因素仍然存在。从宏观税负水平看,中国宏观税负与国外相比,仍居较低水平。而从微观税负水平看,在各国普遍降低主要税种税率的情况下,中国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法定税率仍然偏高。

再者,税收法制化建设中存在一些滞后现象。现行税收法律、法规与其他法律法规衔接不够,缺乏统领和协调税收的基本法。在税法管理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较为突出。

最后,税收管理能力与税制改革不相适应。包括机构设置不合理、征管机制不健全、征管模式不完善三个方面。

二、西方最优税收理论

(一)最优税收理论的发展历程

有关税收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国外学者更多地把视角放在税收政策制定的有效性上,将其演绎成为如何确定一定的假设条件、如何构造一定的社会福利函数并求出满足给定函数效用最大化的解。这一研究方法及其成果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西方最优税收理论。

西方最优税收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最优商品税

拉姆齐法则。从效率角度提出了最适合商品课税的体系:各种商品需求相互独立时, 对各种商品课征的各自税率必须与该商品自身价格弹性呈反比。在商品税率设计时,对弹性小的商品课以较高税率,对弹性大的商品课以较低的税率, 从而使总体税收超额负担最小,形成最优税制。

2、最优所得税

(1)埃奇沃思模型

埃奇沃思基于假定:

(1)对既定收入每个人都希望获得最大效用

(2)个人效用函数相同且边际效用递减

(3)总所得固定

(4)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是指每个人所得的边际效用相同

从而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最优税制设计。但分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它假定社会已有的所有总量是固定的,没收性的税率被认定对产出量没有影响。确切而言,假定个人的效用不仅取决于所得而且取决于闲暇,则所得税的征收或者导致个人工作时间减少或者导致其闲暇时间减少。

(2)斯特恩模型

斯特恩模型与埃奇沃思的相似,但他认为个人会在所得与闲暇之间作出选择。斯特恩根据劳动供给函数、财政收入的需要和公平观点,提出最优线形所得税模型。结论是:线形所得税的最优边际税率随着闲暇和商品之间的替代弹性减小而增加,随着财政收入需要和更加公平的评价而增加。即人们对减少分配不平等的关注越大,则有关的税率就应越高;最优税率与劳动供给的反应灵敏度、财政收入的需要和收入分配的价值判断密切相关。斯特恩的分析,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统一所得税的基本特点和长处,对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设计和改革有较大的借鉴价值。

(3)米尔利斯- 维克雷模型

维克雷和米尔利斯研究了最优所得税激励机制。即如何在激励与再分配目标之间创造一种适当的平衡。维克雷认为,政府必须充分考虑私人信息的存在及其对社会集体行为的影响,因而要建立一种真实反映社会成员能力的激励机制来进行税制优化。米尔利斯进一步研究了如何实现最优税问题并得出重要结论:(1)边际税率应在0和1之间(2)有高收入的个人原边际税率为零(3)最优税率是近似线形的,并附有特定的免税水平,收入低于该水平者边际税率为零。米尔利斯模型着重探讨了边际税率的问题,他的结论是:要使低收入者的福利最大化不一定要对高收入者课以重税。

3、最优企业所得税——乔根森投资模型

根据乔根森的新兴古典投资模型,资本对产出的比率是可变的,企业可以在各种技术之间进行合理选择,企业所得税对于投资的效应在于两个方面:1、资

本的使用者的成本效应2、投资对于使用者成本的敏感性。企业所得税会提高使用者成本,而投资税收抵免与折旧准许则会降低使用者成本。乔根森就是研究投资和企业所得税之间的关系,以求缴纳最少的所所得税。

(二)西方最优税收理论对促进我国税收改革效率与公平的启示

第一,纵观西方税制优化理论,大多都在严格假设条件下得出。因此实际运用时必须考虑这些前提条件,在税制设计时要谨慎。如最优税收模型的主要假设之一就是完全竞争市场,该市场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存在,更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状不相符合,因此在具体设计税制时应把这些考虑在内。

第二,税收优化理论必须与特定社会制度、经济环境、发展水平等相结合,才能最大程度发挥理论工具的意义。如在标准最优税收理论中,税制设计的唯一约束条件是有关偏好和禀赋的资料,但我国的制度、政治、行政管理、组织结构和文化均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别,政府税制设计目标也不尽相同,这些因素都会对最优税收理论在我国的运用产生极大影响。

第三,在税制优化理论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学者们对税制优化原则有不同倾向,对公平原则或效率原则的重视不一而足。而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在于共同富裕,经济建设过程中也以效率为主、兼顾公平。因此在税制设计过程中就应把握好税制原则,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找到一个与社会主义国家本质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平衡点。

总之,我国税收分配中公平与效率原则的组合方式是层层递进的过程,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效率与公平并重”-“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这一过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走上“共同富裕”的过程。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方式的发展演变过程,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税收最优理论的规律性。认识西方税收最优理论的应用有利于我们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搞好我们的税制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更加健康的发展。

三、实现效率和公平相协调的我国税制改革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我国增值税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税种,降低税负以实现经济效率,完成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过渡。

目前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过渡已成定局。因为收入型增值税能达到比

较彻底地消除重复征税弊端的目的,实现中性化的增值税改革目标,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刺激投资。经济全球化要求我国尽快完善现行的增值税出口退税制度,只有消费型增值税的全面推行才能给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改革提供良好的契机。因而现阶段,我国应逐步提高增值税出口退税率,尽快实现我国产品出口“零税率”,进一步降低税负,提高我国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此外,为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有必要制定若干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首先,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群体大、盈利低、税负高的现状,可再设一档针对中小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基本税率;其次,可进一步下调我国小型微利企业的所得税率;最后,税收优惠方面,对企业技术开发的准备金,可考虑按照一定比例在税前扣除。

(二)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

1、充分发挥税收在初次分配中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

由于增值税和营业税的中性特征较为明显,其发挥收入差距调节的作用有限,因而其他税种将成为收入差距调节作用的主体税种。消费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但我国目前仍有一些高档消费尚未被纳入征税范围,如桑拿、高档洗浴和高档夜总会等,建议对这些消费行为开征消费税。此外,适当提高已有税目的税率,如甲类卷烟、贵重首饰等,在增加财政收入的同时进一步调节收入分配。我国资源主要分布于西部,资源的使用主要集中在东部,提高资源税税率也是一种必要手段,有利于提高西部地区的财政收入,实现财富在政府间由东部向西部的转移,促进区域公平。

2、完善税收在调节收入再分配中的积极作用

(1)完善个人收入调节体系,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应以完善其收入调节功能为目标,在调节能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提高收入,同时在个税收入不断增加的基础上提高调节能力。

①尽快实行综合计征办法和分类计征办法。

②扩大征收范围,将现行的列举征税项目的办法改为列举免税项目。此外,压缩现行的减免税范围。

③合理确定费用扣除标准。从长期看,可以改变标准扣除法,在费用扣除中考虑个体情况的差异,如考虑赡养老人、抚养子女、住房还贷利息和婚姻状况等因素,同时根据通货膨胀的因素定期调整费用扣除标准。

④降低个人所得税率,减少累进级距,减少高收入者的偷逃税动机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流失。

(2)加强对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①在全国范围内普遍采用纳税人永久单一税号,并与支付方强制性预扣税款制度相结合。即将纳税人的身份证号作为个人永久纳税号,个人取得工资、薪金和红利、利息等收入时,付款人必须从收款人处获得其身份证号,并为收款人预扣预缴。

②个人报酬的完全货币化。针对现今以有价证券、奖励住房和出国旅游等形式提供的收入,应将其折算成货币收入,记入个人所得并纳入征税范围。

③建立银行储蓄存款联网制度,并建立税务网络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企业、海关等网络的对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存款实名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个人收入来源不透明的问题,切实实行大额交易电子支付制度,便于管理部门的监控。

3、完善第三部门的税收政策,实现其在“第三次分配”中的重要作用

(1)完善第三部门的税收征收管理制度,建议第三部门成立时即要进行税务登记,制定严格的纳税申报制度,将纳税申报作为一项独立的法律义务。不仅如此,税务机关要与各类第三部门的登记机关、业务主管机关建立信息交换体系,保障税务机关及时掌握第三部门的设立、变更和注销情况。同时,建立非营利组织的专用票证体系和专用票证制度对第三部门实施有效控管。

(2)区分第三部门的相关商业活动和无关商业活动,并赋予其不同的税收优惠。除此之外,针对具体的第三部门的不同存在形式,对其相关商业活动和无关商业活动进行具体的区分。

(3)进一步完善捐赠税收制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考虑与其他国家签订税收协定的情况,制定向国外第三部门提供捐赠的税收制度。

②扩大享受捐赠优惠政策的非营利组织范围,建立对接受捐赠的第三部门实行年检制度,取消不符合条件的第三部门组织。

③制定对不同的第三部门组织捐赠扣除比例标准。对不同类型的第三部门组织捐赠的税收优惠可有所差别,但差别税收优惠的确定应具备原则性规定。

(三)进一步完善中央与地方税收分权制度。

国家为更好的对税收收入进行管控,可设立一个中央税收系统,把所有的国家税务收入拨入财政部的账户,取消各部门单位的收入过渡账户,然后再根据各部门单位的资金需求进行发放。同时地方政府和其它政府机关应该停止私自设立账户,以防止中央政府的资金流失。至于其预算外的收入则将全部处于财政部门的管辖之下,防止任何形式的“小金库”存在。

(四)加强对我国发展经济条件下税收领域出现的新问题的研究

目前要着重研究网络贸易、电子交易是否应征税及开征何种税、如何征税等问题。虽然网络交易行为在我国尚且受到总体规模偏小、征收技术要求高、征收成本大等现实条件约束,同时考虑到运用税收工具保护新兴产业的目的,暂时未对网上交易行为开征税收,但日后这一税种是否开征,如何征收都应视这些约束条件的变化而定。同时要加强涉外税收协调与合作,制定独立的税收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税收协调,以适应经济区域一体化对区域税收一体化所提出的新要求。特别要重视从税收协调上减少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资本、技术、人力流动不确定性对我国经济影响,探寻利用税收政策减轻这些不确定风险的对策与措施。

四、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本人总结出一下几点成果:

1、税收政策制定的有效性并非一个纯技术的问题,这首先需要我们在不断

的实践和总结中得到经验,形成理论,再将理论结合实际,运用于现实

之中。

2、西方最优税收理论对于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不意味着我们要照搬。

再参考西方税收理论的时候,一定要将其与我国社会制度、经济环境、

发展水平等相结合,才能最大程度发挥理论工具的意义。

3、我国在今后的税制改革中,要坚持坚持理论先行,指导税制改革实践。

先进行科学论证和确立改革目标,制定总体规划,先试点再推开,先局

部再全局(先内后外),分步实施,稳步前进。

总而言之,税收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与进步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如果没有合理有效的运行体制或机制作为保障,税收也会带来效率的损失。为了实现环境经济的双重目标,实现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最终目标,我国在税制改革中应该双边和多边联合实施,并采取由松到紧、

由宽到严、由低标准到高标准的渐进方法。

参考文献:

[1] 陈鑫,刘生旺.从西方最优税理论看税收政策的有效性[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01)

[2] 金世琼.最优税收理论及其对我国税制改革的政策启示[J].商品与质量, 2011,(S2)

[3] 刘传宝.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的税收政策建议[J].税务研究,2011,(02)

[4] 刘成龙.最优税收理论及其导向性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7,(04)

[5] 邱泰如.税收效率和公平原则的理论与税收完善[J].现代经济探讨, 2008,(12)

[6] 陈松青.西方最优税收理论对我国税制设计的启示[J].财经研究, 2003,(01)

[7] 闫威.公平,效率与最优税收理论[J].财经科学,2002,(06)

[8] 李文新.从公平与效率角度谈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J].湖北审计, 2003,(02)

[9] 卿定文,朱锡平.最优税收理论及其政策含义[J].经济评论,2006,(04)

[10] 吴俊培,胡文贤.论最优税收理论与我国税制改革[J].湖北财税, 2002,(14)

[11] 崔俊光.最优税收理论及对我国税制改革的政策启示[J].价值工程, 2007,(01)

[12] 张娣芳.西方最优税收理论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税制设计的借鉴意义[J]. 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5,(03)

[13] 黄剑雄.西方最优税收理论的发展及其政策启示[J].财贸经济, 2004,(02)

[14] 李春辉.浅析税收管理中的公平与效率[D]. 苏州大学, 2007

[15] 张娣芳.西方最优税收理论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税制设计的借鉴意义[J]. 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 2005(03)

[16] Three essays on taxation,environment,and welfare Diss.Hong, Inkee.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2007.2007.3290847.

[17] Tax-mix,public spending composition and growthMarrero,Gustavo A.Journal of Economics99.1(Feb 2010):29-51

[18] von Neumann-Morgenstern stable sets of income tax rates in public good economiesHirai,Toshiyuki.Economic Theory37.1(Oct 2008): 81-98.

最优税制理论

最优税制理论 最优税制理论的涵义 最优税制理论研究的是政府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如何征税才能保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问题。由于理论是建立在信息不对称即政府对纳税人的纳税能力、习惯偏好不完全了解这个基础之上的,因此更具有现实意义。 信息的不对称使得政府在征税时丧失了信息优势,在博弈中处于一种不利的地位,在自然秩序作用下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我们只能通过制度的安排,使之接近于这个状态。最优税制理论就是在这个时候悄然兴起。 税收的基本原则主要为效率与公平,最优税制应该是同时兼顾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的税制。税收的效率原则要求税收不干预资源的配置,保持一种中性,以免造成对纳税人的行为的扭曲。也就是税收只有收入效应,而不产生替代效应,在收入效应中,只有资源的从私人手中转移到政府的手中,而替代效应则会因为个人行为的扭曲而产生效率的损失。税收的公平性应该是在收入的分配中体现,横向公平为同等福利水平的纳税人应同等纳税,纵向公平为不同福利水平的纳税人应不同纳税。 最优税制理论的基本假设条件 最优税制理论的基本假设条件如下: (1)市场状态假设:个人偏好、生产技术(一般可获得连续规模收益)和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要明确表示出来。

(2)政府的行为能力假设:政府必须通过一套交易成本较低的、有限的税收工具体系来筹措既定的收入(工具的选择与个人的消费相关,纳税义务与经济政策无关的一次总负税不予考虑); (3)标准函数假设:多人的模型中,以社会福利函数作为标准函数,计算各种结果,以此来作为选择税收工具的标准。 早期最优税制理论 1927年,年轻的剑桥经济学家拉姆齐(Ramsey)在解答老师庇古(Pigou)的一篇作业中天才地解决了一个关于最优商品税的问题:假定一次总付税不可行,对于征收给定的税收收入,最优的商品税率应该是多少,才能使税收造成的超额负担最小。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下,拉姆齐得出,对商品课税的最优税率与该商品的需求弹性成反比。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很小,而高档品的需求弹性相对较大,拉姆齐法则要求,有效率的税收应对生活必需品课以高税率,而对高档品课以低税率。 最优所得税问题是一个更古老的问题。与最优商品税假定不存在公平问题相反,最优所得税最初的研究对效率采取了完全忽略的态度。埃奇沃思(Edgeworth)提出,当每个人的边际牺牲相等时(纵向公平原则),社会效用损失最小,这就意味着最大边际税率为100%。当收入达到某个等级时,当事人的所有增加的收入都将用以交换税收,这样,一个非常大的可能性是高收入者将放弃工作,选择闲暇。由于损失了效率,政府的收入反而低于课征低税率的收入。斯特恩(Stern)通过对税收与劳动供给的研究,得出最优所得税率与劳动供给弹性负相关,当劳动供给弹性小,即对工资率的变动表现为不敏感时,较高的税率不会对劳动供给决策,从而对经济效率产生大的影响,反之,若劳动供给弹性很大,对工资所得课以较高的税率则会导致实际工资率的下降,进而引起更大的劳动供给的减少。 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莫里斯(Mirrlees)对激励条件下最优所得税问题作出了经典性研究。在考虑了劳动能力分布状态,政府最大化收益,劳动者最大化效用,以及无不定性、无外部性等一系列严格假定的情况下,他得出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结论,其中二点就是对高工资率和最低工资率都应课以零(边际)税率。 最优税收与生产效率是最优所得税理论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宏观经济有效率,包括交换和生产的有效率,其条件是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等

中国石油大学《税收理论与实务》复习题及答案

[试题分类]:税收理论与实务 [题型]:单选 [分数]:2 1.下列各项中,符合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规定的是()。 A.被投资企业发生经营亏损,可用投资方所得弥补 B.企业境外分支机构的亏损,可用境内总机构的所得弥补 C.境内总机构发生的亏损,可用境外分支机构的所得弥补 D.投资方企业发生亏损,可用被投资企业分回的所得弥补 答案:D 2.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等于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减去税法准予扣除项目的金额。 A.利润总额 B.生产经营所得 C.收入总额 D.生产经营成本 答案:C 3.纳税人发生的年度亏损可用下一年度的所得弥补,弥补不完可逐年延续弥补,但弥补最长不得超过()。 A.3年 B.5年 C.7年 D.10年 答案:B 4.国内某作家的一篇小说在一家晚报上连载,三个月的稿酬收入分别为3000元、4000元和5000元。该作家三个月所获稿酬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元。 A.1316 B. 1344 C. 1568 D. 1920 答案:B 5.下列不属于生活服务项目的是()。 A.娱乐服务 B.餐饮服务 C.打印服务 D.旅游服务 答案:C 6.个人所得税法中所称“临时离境”是指()。 A.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临时离境不超过30日 B.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临时离境不超过90日

C.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临时离境一次不超过30日或累计不超过3次 D.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临时离境一次不超过30日或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 答案:D 7.某受雇于外资企业工作的个人,在工作满5年后,获得一套企业奖励的价值80万元的住房。那么,他在申报个人所得税时,应按照()项目计算缴纳。 A.劳务报酬所得 B.偶然所得 C.工资、薪金所得 D.财产转让所得 答案:C 8.下列不适用13%税率的项目是()。 A.销售农机 B.销售图书 C.销售鲜奶 D.销售衣服 答案:D 9.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进行捐赠,其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A.所得总额的3% B.所得总额的30% C.应纳税所得额的3% D.应纳税所得额的30% 答案:D 10.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按年计算,分月或者分季预缴,年度终了后()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A.1 B.3 C.4 D.5 答案:B 11.对于融资租赁的房产,应按()计征房产税。 A.租金收入 B.房产原值 C.房产余值 D.房产净值 答案:C 12.某个人拥有二处房产,其中一处自己居住,该房产原值30万元;另一处按市场价格租赁给别人使用,取得年租金收入24000元,该房产原值20万元。假设当地税务机关核定的该

税收理论和税收制度

第四章税收理论和税收制度 重点:我国税收制度的特征和现行税制的主要内容;国际税收。 难点:不同税率的计算方法,增值税的计算。 第一节税收要素与税收分类 一、课税权主体 有关课税权主体的概念:通过行政权力取得税收收入的各级政府及其 征税机构,它说明谁征税。 (一)本国税与外国税:本国税指的是本国政府开征的各种税收,外国税则是外国政府开征的各种税收。 (二)中央税与地方税:中央税以中央政府为课税权主体的税收,它由中央立法,由中央税务机关征收管理,为中央政府财政提供资金来源。地方税以各级地方政府为课税权主体的税收,它由地方政府立法,由地方税务机关征收管理,为地方政府的财政提供资金来源。 二、课税主体 纳税人与赋税人的区别:法律上的课税主体是税法所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和法人,也称纳税人;经济上的课税主体是税收的实际负担人。 按照纳税人的不同,税收可以分为两类: 1.个人税和法人税 2.买方税和卖方税 三、课税对象

1.课税对象的概念:课税的标的物 2.根据课税对象的不同可以将税收分为三大类: 四、税率 (一)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 (二)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 (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 有关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的概念 税率=(应纳税额/课税对象)×100% ,税额 = 课税对象×税率 统一比例税率 比例税率产品差别 差别比例税率行业差别 全额累进地区差别 税率分类累进税率 超额累进 定额税率 比例税率--适用于流转税;累进税率--适用于所得税;定额税率--适用

于从量税。 1.比例税率:其特点是税率不随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大而提高。例如: 应纳税额=100万元×17% 应纳税额=1000万元×17% 应纳税额=10000万元×17% 其优点是:有利于鼓励生产经营者扩大生产经营的规模,因为生产经营规模扩大了,税率并不因之而提高。所以,在流转税的征收中往往使用比例税率。 2.累进税率:其特点是,税率随着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大而逐步提高,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也越高。例如: 需要说明的是,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当中,又分为全额累进和超额累进两种计算方法。其中的全额累进,会导致收入临界点的不公平。 3.全额累进税率计算弊端说明 例如:张三月收入2800元,李四月收入2801元,那么,张三应纳税:(2800 – 800)X10% = 200元 李四应纳税:(2801 – 800)X15% = 300.15元

税收学原理复习归纳

1、税收法定主义:是指税收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没有法律依据,任何主体都不得征税或减免税收。 2、税收产生的原因一是国家的产生和存在;二是私有财产制度的存在和发展;三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的需要;四是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 3、税收产生的四个阶段 ①自由贡献时期。在奴隶时期,国家的赋税主要来自诸侯、藩属自由贡献的物品和劳力。从税收的法制观点看,这种以国家征税权和纳贡者自由纳贡相结合的方式所取得的税收,只是一种没有统一标准的自愿捐赠,还不是严格意义的税收,只是税收的雏形阶段。 ②请求援助时期。随着国家的发展、君权的扩大,财政开支和王室费用都随之增加。单靠自由纳贡已难以维持,于是封建君主设法增加新税。特别是遇有战争等特别需要,封建君主更需要开征临时税以应急需。当时,由于领地经济仍处主导也位,王权有一定的限制,课征新税或开征临时税,需要得到由封建贵族、教士及上层市民组成的民会组织的承诺。 ③专制课征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封建国家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和常备军制度。君权扩张和政费膨胀,使得国君不得不实行专制课征。一方面笼络贵族和教士,尊重其免税特权,以减少统治阶级内部的阻力;另一方面则废除往日的民会承诺制度,不受约束地任意增加税收。税收的专制色彩日益增强。 ④立宪协赞时期。取消专制君主的课税特权曾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废除封建专制制度和教会的神权统治,实行资产民主制和选举制。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不论是采取君主立宪制,还是采取议会共和制,一般都要制定宪法和法律,实行法治,国家征收任何税收,都必须经过立法程序,依据法律手续,经过由选举产生的议会制定。君主、国家元首或行政首脑不得擅自决定征税,人人都有纳税义务,税收的普遍原则得到广泛的承认,公众有了必须依照法定标准评定课征的观念。 4.税收的基本概念 税收的定义: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1)税收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现代社会政府征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3)政府征税依托的是公共权力并借助法律形式来进行

《税收理论与实务》第一次在线作业

第一次在线作业 1 判断题(共40道题) 2 收起 1.( 2.5分)税收是中国政府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此题得分:2.5分 2.(2.5分)税收是国家用以强加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此题得分:2.5分 3.(2.5分)税收基本法规由国务院制定。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 4.(2.5分)车辆购置税属于货物和劳务税类。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此题得分:2.5分 5.(2.5分)土地增值税属于所得税类。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此题得分:2.5分 6.(2.5分)契税属于财产税类。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此题得分:2.5分 7.(2.5分)印花税属于财产税类。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 8.(2.5分)非税财政收入由财政局负责征收。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 9.(2.5分)教育附加费属于非税财政收入。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此题得分:2.5分 10.(2.5分)各级人民政府可以规定由税务机关征收社会保险费。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 11.(2.5分)税务机关是唯一的税收征收机关。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 12.(2.5分)海关也是税收的征收机关。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此题得分:2.5分 13.(2.5分)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和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增加的价值征收的。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此题得分:2.5分 14.(2.5分)增值税收入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共享,是两级政府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此题得分:2.5分 15.(2.5分)纳税人发生视同销售货物行为应缴纳增值税。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此题得分:2.5分 16.(2.5分)纳税人发生混合销售货物行为应缴纳增值税。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 17.(2.5分)纳税人发生兼营行为应缴纳增值税。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 18.(2.5分)增值税税率的调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

第09章 税收原理 习题

第09章税收原理习题

第十章税收原理 一、填空题 1、税收的形式特征有、和。 2、把税收收入与税率联系起来的曲线称为______曲线。在一定限度内,税收收入与税率成_ 变动关系,当税率超过了这一限度时,继续提高税率,则税收收入与税率成变动关系。 3、税收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税收的征收主体是,国家征税的依据凭借的是。 4、税收的公平原则是现代税收理论和实践推崇的一个重要税收原则;其基本含义包括和两个方面;其衡量标准包括和。 5、税负转嫁会造成与不一致的经济现象;税负转嫁的基本方式有、和等几种形式。 6、从税负转嫁与商品供求弹性的关系分析,在供给和需求情况下,税负完全由需方负担。对的商品课税,税

负,对的商品课税,税负。当供给弹性需求弹性时,销售方负担的税负而需求方负担的税负。 7、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是指、、、。 8、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主要标志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是,它是与课税对象的比例。 9、按税负能否转嫁,可将税收分为和。 10、按税收的隶属关系和征管权限,可将税收分为、和。 11、税制的三大核心要素是指、和。 12、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界限称为;对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称为。 二、单项选择 1、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财政范畴是() A公债 B、规费 C、税收 D、国家预算E、

国有资产 2、税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表示的是() A、企业税收负担率 B、个人税收负担率 C、宏观税收负担率 D、综合税收负担率 E、行业税收负担 3、随着征税对象增大而逐级提高计征比例的税率是()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边际税率 E、定额税率 4、税收的纵向公平是指() A、通过公平税负,创造一个公平的外部税收环境 B、具有相同纳税能力的人负担相同的税收 C、具有不同纳税能力的人负担不同的税收 D、收入的公平分配 5、商品的供给弹性越大,需求弹性越小,税负越容易() A、前转 B、后转 C、混转 D、税收资本化 E、无法确定 6、税负转嫁的基本条件是() A、商品的供求关系 B、商品价格的自由浮动 C、商品的供求弹性

南开18春学期《税收理论与实务》在线作业

(单选题) 1: 根据我国现行的消费税制度,下面各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消费税是价内税 B: 消费税是选择部分生活消费品课税 C: 消费税对同一消费品只能课征一次 D: 消费税实行的是累进税率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章某于年初购买了某上市公司的股票,10月16日取得该上市公司分配的股息5000元,该股息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元 A: 1000 B: 500 C: 800 D: 750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下列应纳土地使用税的是() A: 纳税单位使用免税单位的土地 B: 政府机构办公楼用地 C: 企业办的幼儿园用地并与企业其他用地能划分 D: 市政街道用地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应纳印花税的凭证应当于()贴花 A: 年终时 B: 履行完毕时 C: 书立或领受时 D: 开始履行时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下列不征消费税的货物是() A: 汽车轮胎 B: 化妆品 C: 木地板 D: 香皂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海豹服装厂将自产的羽绒服装作为福利发给本厂的职工,该批产品成本共计15万元,按当月同类产品的平均售价计算为20万元,计征增值税的销售额为() A: 20万元 B: 19万元 C: 15万元 D: 17万元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位于城市市区的红利贸易公司本年被税务机关查出偷漏消费税14万,税务机关下达处罚决定书,处以偷漏税金的1.5倍罚款,则城建税的补交和罚款合计为()万 A: 1.47 B: 2.45 C: 2.55 D: 1.49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下列单位中,不属于城建税的纳税人的是() A: 社会团体 B: 私营体业 C: 外国企业 D: 个体户 正确答案: (单选题)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经费由国家拨付的事业单位的房产免房产税

亚当斯密的税收理论

亚当斯密的税收理论 摘要 1、西方税收理论综述 2、亚当斯密的税收理论 3、亚当斯密税收理论对我国税收政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西方税收思想》许建国中国经济出版社 2、西方理论的发展《湖北学院学报》2007年S1期 3、亚当斯密与傅玄思想的分析比较《产业科技论坛》2006年 4、亚当斯密税收原则的重新解读《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5、《政治经济学及税赋原理》商务印书馆 6、《中国经济问题》1990年第一期

西方税收理论的综述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竞争和垄断统治三个阶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出理了不同的税收理论学派 1重商主义税收理论 这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要求的税收理论。产生于15世纪,流行于16、17世纪,衰弱于18世纪下半叶,其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霍布斯、托马斯?曼,法国的财政总监柯尔培尔,意大利的斯卡卢非等。认为财富来源于流通领域,商业是致富之源。主张政府干预经济,把税收作为政府干预经济、指导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 2 重农学派的税收理论

这是法国资本主义建立时期的资产阶级税收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下半叶的法国,其代表人物主要是法国的布阿吉尔贝尔和魁奈。认为土地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农业是社会唯一的生产部门,只有农业才能使物质财富增加。主张经济自由放任、废除包税制的征收制度,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出公平合理的税收原则。 3 古典学派的税收理论 这是17世纪中叶代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新兴的产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税收理论。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初,其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威廉?配弟,经过亚当?斯密的发展,最后由大卫?李嘉图完成。认为国家经费属于非生产性费用,要压缩经费,实行廉价政府。主张经济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反对国家干预经济,提出了税收转嫁与归宿的理论。 4 庸俗经济学派 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将政治经济学看作是一门阐明财富是怎样生产、分配与消费的科学。他们认为属于财富分配范畴的赋税的影响范围自然而然不会仅仅局限于财富的分配领域,而是同时影响到生产和消费。因而,萨伊对赋税原则的讨论融合了赋税对生产、分配、消费的广泛影响.他认为税收基本上是有害的,都会妨碍社会的再生产。但同时税收又是不可避免地客观存在的。所以与其他经济学家不同的是,他着重强调税率要低,以将其对再生产的影响降至最低。此外,

论述税收理论的主要内容

论述税收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税收的基本概念 税收也称为“税赋”。它是一个古老的财政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的产生是税收产生的前提,有国家才有税收。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税收几乎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因此,税收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税收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固定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1.征税的目的是为了履行国家公共职能的需要。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为了行使其职能,维护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必然要耗用一定的物资和资金,因而必须采取适当方式取得财政收入,而税收正是这样一种方式。2.国家征税凭借的是其政治权力。国家的权力有两种:一种是财产权力;另一种是政治权力。国家取得财政收入不是凭借财产权力,而是凭借政治权利,采取多种形式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并运用政治强制手段,集中一部分社会产品归其支配。3.税收属于分配范畴。国家税收就是把一部分社会产品由其他社会成员所有,强制地转变为国家所有,由国家分配使用。 二、税收原则理论 现代税收原则是在古典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强调应当如何征税来提高经济效率,促进收入的公平分配。1.1 古典税收原则(1)斯密税收四原则:平等原则、确定原则、便利原则、最小征收费用原则。(2)瓦格纳税收四大原则:财政收入原则、国民经济原则、社会正义原则、税收行政原则1.2 现代税收原则:效率原则、公平原则、稳定原则。税收中的效率原则又分为税收的财政原则、税收中性原则、税务行政效率原则;税收中的公平原则又分为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受益原则、纳税能力原则、两种衡量标准的权衡。 三、税收效应理论 税收效应理论具有三个部分:1.税收效应概述。2.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3 税收的宏观经济效应。(1)税收效应的概念:税收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即通常所说的税收调节作用或效用。(税收效应是与税收中性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税收效应的分类:正效应与负效应;中性效应与非中性效应;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2)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是指因为政府课税对纳税人在其经济选择和经济行为中做出的反应。其研究的是:一、税收对生产、消费的影响;二、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三、税收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四、税收对个人储蓄的影响;(3)税收的宏观经济效应有以下内容:一、税收与经济增长;二、税收与经济稳定;三、税收与收入分配。 四、税收转嫁与归宿理论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含义:税收的转嫁与归宿,实际上是纳税人与负税人的非一致性问题。研究税收负担的转嫁过程,目的在于确定税收的最后归宿点,从而,分析各种税收对于国民收入分配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税收理论与实务期末复习题(答案)

《税收理论与实务》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15*2分) 1.下列权力中作为国家征税依据的是()。 A.管理权利 B.政治权力 C.社会权利 D.财产权利 2.关于税收法律关系的特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作为纳税主体的一方只能是征税机关 B.税收法律关系的成立、变更等以主体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为要件 C.权利义务关系具有对等性 D.具有财产所有权单向转移的性质 3.采用超率累进税率征收的税种是()。 A.资源税 B.土地增值税 C.个人所得税 D.企业所得税 4.按课税对象的单位直接规定固定征税数额的税率是()。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幅度税率 5.负有代扣代缴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称为( )。 A.扣缴义务人 B.纳税人 C.负税人 D.征税人 6.税法的核心要素是( )。 A.征税对象 B.税率 C.税基 D.税源 7.下列情形中,企业应履行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是()。 A.企业向员工交付工资 B.企业受托加工应税消费品 C.企业向境外支付特许权使用费 D.联合企业收购未税矿产品 8. 按照税法征收对象的不同,关税应属于()。 A. 流转税税法 B.所得税税法 C. 财产、行为税税法 D.资源税税法 9.下列与纳税义务人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纳税人就是负税人 B.在代扣代缴关系中,代扣人是真正的纳税人 C.在代收代缴关系中,代收人是真正的纳税人 D.纳税人与负税人有时候一致,有时候不一致 10.目前我国采用的增值税类型属于()。 A.消费型增值税 B.收入型增值税 C.生产型增值税 D.混合型增值税 11. 增值税纳税人的销售额中的价外费用不包括()。 A.收取的手续费 B.收取的包装物租金 C.收取的违约金 D.收取的销项税额 12.一般纳税人支付的下列运费均已取得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并经认证,其中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是()。 A.销售原材料支付的运费

2014电大《税收理论与实务》形成性考核答案

2014电大《税收理论与实务》形成性考核答案 《税收理论与实务》平时作业及部分答案 第一次 一、单项选择 1.税收取得财政收入主要是凭借( C )。 A.资产所有权 B.国家对纳税人提供的服务 C.政治权力 D.人权 2.税收的三性包括( A )。 A.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B.自愿性、固定性、无偿性 C.强制性、无偿性、波动性 D.无偿性、自愿性、波动性 3.税收三性的核心是( B )。 A.固定性 B.强制性 C.无偿性 D.相对稳定性 4.国家具有偿还义务的财政收入是( C )。 A.税收 B.财政货币发行 C.国债 D.规费收入 5.负有代扣代缴义务的单位、个人是( B )。 A.实际负税人 B.扣缴义务人 C.纳税义务人 D.税务机关 6.在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中,免于征税的部分称为( A )。 A.免征额 B.起征点 C.免予额 D.减税额 7.一个征税对象同时适用几个等级的税率的税率形式是( C )。 A.定额税率 B.比例税率 C.超额累进税率 D.全额累进税率 8.税率不随征税对象数额的变动而变动的税率是( B )。 A.比例税率 B.定额税率 C.累进税率 D.边际税率 9.某超额累进税率表如下: 级数 所得额级距 税率 1 2 3 4 不超过1000元的部分 超过1000元至10000元的部分 超过10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超过20000元以上的部分 5%

10% 20% 30% 则第3级的速算扣除数为( B )。 A.500 B。990 C.2000 D。1050 10.下列税制要素中,能够区分不同税种的基本要素是( B )。A.纳税人 B。税率 C.纳税环节 D。征税对象 11.在特定税种中多征一部分税款称为( A )。 A.附加 B.加征 C.加成 D.综合负担 12.下列税种中属于直接税的是( D )。 A.消费税 B.关税 C.财产税 D.营业税 13.现代西方税收原则有( A )。 A.效率、公平、稳定 B.文明、公平、稳定 C.效率、公平、法治 D.效率、公平、经济 一、多项选择题 1.税收的基本特征有( BCD )。 A.自愿性 B.无偿性 C.固定性 D.强制性 E.有偿性 2.税制基本要素包括( BDE )。 A.纳税环节 B.纳税人 C.纳税期限 D.税率 E.征税对象 3.按照经济实体的形式分类,纳税人可分为( )。 A.扣缴义务人 B.法人 C.负税人 D.自然人 E.单位及个人 4.税率的基本形式包括( BCE )。 A.名义税率 B.比例税率 C.定额税率 D.实际税率 E.累进税率 5.按税负是否转嫁,税收可分为( AC )。 A.直接税 B.价内税 C.间接税 D.价外税 E.目的税 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税收的职能有( )。 A.组织财政收入 B.收入分配 C.惩处违法行为 D.资源配置

税收原理复习题

第九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税收课征的依据是国家的()①政治权力 2. 税收活动的目的是实现国家的()④政治与经济、社会职能 3. 税收采取的是()方式②强制征收 4. 亚当.斯密提出的税收原则是()③平等原则确实原则便利原则节约原则 5. 瓦格纳在()原则中,提出了富有弹性原则③财政政策原则 6. 现代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良好的税制应该符合的两大原则是()④公平与效率原则 7.宏观税收负担通常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政府征税总额占该国同期()的比重及其内部结构状况①国民收入 8.税收转嫁是指纳税人主要以改变()的方式,将其应纳税款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转移给他人负担的过程③价格 9.税收归宿与商品供求弹性的关系是()②需求弹性越大,销售者承担的税收份额就越大10.微观税收负担指标一般限定于反映()①纳税人的直接负担 二、多项选择题 1. 税收的特征包括()①无偿性②强制性④固定性 2.税制简便主要体现在()等方面要简便 ①税种、税率②征税环节③税收的征收管理④征收手续、征收地点 *3.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原则有(24 ) ①财政②公平③法治④效率⑤调节 4.税收的公平原则包括()①受益原则②公正原则④平等原则 5.影响宏观税收负担水平的主要因素包括() ①经济发展水平③政府职能范围④政府融资结构⑤税制和其他因素 6.以下对税收归宿和商品供求弹性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有() ①供给弹性越大,销售者承担的税收份额就越大 ③供给弹性越小,销售者承担的税收份额就越小 ④需求弹性越小,购买者承担的税收份额就越小 7.税收转嫁的基本形式有()①前转②后转③消转⑤税收资本化 三、解释题: 1.税收: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2.税收的额外负担:指某种税收的课征,对私人或企业在完善市场经济中的最佳决策产生扭曲,从而使私人或企业所承受的实际负担超过税金本身负担的部分。 3.受益原则:每个纳税义务人应根据他从公共服务中得到的受益大小而相应纳税,即政府各项公共活动的费用,应根据各人所享受该项服务利益的多少,而分摊给个人。 4.税收负担:是指由于政府征税而给纳税人或其他经济主体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损失或者转移。5.税收转嫁:税收转嫁也可称为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主要以改变价格的方式,将其应纳税款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转移给他人负担的过程。 四、简答题: 1.社会公共费用的筹集和补偿为什么有必要通过税收来实现? ①社会公共费用的筹集和补偿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满足人们公共需要的公共品,而公共品由于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因此,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失灵,而必须由社会最高权力机关用一种特殊的,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分摊方式来配置资源。 ②税收具有的强制性、固定性和无偿性,使它必然成为社会公共费用的筹集和补偿的最佳方式。 2. 如何理解税收的形式特征? ①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以社会最高代表身份,凭借社会公共权力,以法律形式确定征税人和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2019最新电大税收理论与实务网考题库及参考答案必考重点

电大《税收理论与实务》期末网考资料小抄 一、判断题 1. 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应当在办理注销登记前,就其清算所得向税务机关申报并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V 2. 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工商户以及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为主,并兼营增值税非应税劳务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应当分别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X 3. 从事机动车交强险业务的保险机构为机动车车船税的扣缴义务人。()V 4. 电影票房收入应全额计征营业税。()V 5. 对个人转让自用达 5 年以上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x 6. 对酒类产品生产企业销售酒类产品而收取的包装物押金,无论押金是否返还、会计上如何核算,均需并入酒类的销售额中,计征消费税。()V 7. 发票管理是税收征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税源监控的主要手段。()V 8. 房产出租时,以租金收入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 V 9. 房产税的征税对象是房产所有者。()x 10. 房产税的征税范围不包括农村。()V 11. 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向中国政府缴纳个人所得税。() V 12. 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者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为应纳税所得额。()V 13. 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捐赠,可以在计算其应纳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 x 14. 个人举报、协查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而获得的资金,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V 15. 个人取得不同项目劳务报酬所得的,应当合并为一次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x 16. 个人取得税法规定的应税所得项目中的两项或两项以上所得的,应合并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x 17. 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准予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前的所得额中全额扣除。()V 18. 个人拥有的普通住宅,在转让时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V 19. 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个人,取得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各项应税所得,应分别适用各应税项目的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V 20. 各类经济合同,以合同上所记载的金额、收入或费用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V 21.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准予其在应纳税额中据实扣除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x 22. 根据非居民纳税人的定义,非居民纳税人可能是外籍个人、华侨或港澳台同胞,也可能是中国公民。()x 23. 工商登记是纳税人纳税程序的首要环节。()x 24. 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钟的奖金,如半年奖、先进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V 25. 雇员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时,应合并当月工资薪金,一并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x 26. 关税的征税对象是准许进出境的货物和物品。() V 27. 关税有较强的涉外性,是国际贸易谈判和协定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执行对外政治经济政策的手段和工具。()V 28. 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军队以及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的房产免税。()x 29. 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的报关,经过审核报关单据、查验实际货物,并依法办理了征收货物税费手续或减免税手续后,在有关单据上签盖放行章,货物的所有人或其代理人才能提取或装运货物。V 30. 海关是关税的征收主体。()V 31. 合伙企业的投资者按照合伙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V 32. 货物或物品进出国境时一定要征收关税。()x 33. 货物期货(包括商品期货和贵金属期货), 应当征收增值税 , 在期货的实物交割环节纳税。()V 34. 计税依据又称税基,是指税法中规定的据以计算各种应征税款的依据和标准。()V 35. 建筑企业自建自用房屋行为不征营业税。()V 36. 金银首饰、钻石及钻石制品在零售环节纳税。() V 37. 进口货物的成交价格不能确定时,由海关按相应办 法进行估价,作为关税完税价格。()。V 38. 课税对象 =计税依据()x 39. 扣缴义务人与纳税人在实质上是等同的。()x 40.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V 41. 利用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生产纯生物柴油可以免征消费税。()V 42. 利用外购酒精生产的白酒,按酒精原料确实白酒的适用税率,如酒精原料无法确定的,则按酒精类适用税率 5%计税。()x 43. 零税率就是免税。()x 44. 领取权利、许可证照时,以领受人为印花税的纳税人。()V 45. 免征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同时,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V 46. 某笑星蔡某一次取得表演收入 20000 元,那么她的应纳税所得就是 20000 元,应按照劳务所得加成征税。 ()x 47. 目前,我国企业所得税实行的税率是比例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相结合的税率形式。()x 48. 目前我国的资源税只针对矿产品。()x 49. 纳税人即负税人。()x 50. 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时,应分别核算不同税率货物的销售额计算增值税;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从高适用税率计算增值税。()V 51. 纳税人兼营应纳营业税行为和货物或非应纳营业税劳务的,应当分别核算应税行为的营业额和货物或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其应税行为营业额缴纳营业税,货物或非应税劳务销售额缴纳增值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税行为营业额。()V 52. 纳税人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被有关部门处以的罚款允许在税前扣除。()x 53. 纳税人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中未扣除增值税税款的,在计算消费税时,应换算成不含增值税税款的销售额。()V 54. 纳税人用于投资入股的应税消费品,应当以纳税人同类应税消费品的最高销售价格作为计税依据计算消费税。()V 55. 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按规定标准扣除后,超过部分,不再予以扣除。()x 56. 企业将自产的货物用于发放职工福利时,应视同销售,计增值税销项税额。()V 57. 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

税收理论 练习题

税收理论练习题 一、判断题 1.在取得同等税收收入的情况下,采用总额税的税收方式可避免在收入的闲暇的选择方面产生税收的超额负担。() 2.个人所得税的累进性越强,越将阻碍劳动的投入。() 3.个人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净效应取决于消费者对收入的需求弹性。() 4.征税对劳动供给总是起激励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 1.对以下产品征税,税负更多的由需求方承担的是()。 A.生活必需品 B.需求弹性大的产品 C.资本密集型产品 D.耐用品 2.如果对垄断厂商的利润征税,则()。 A.全部税负由生产者承担 B.全部税负由消费者承担 C.全部税负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承担 D.不能确定 3.在竞争市场条件下,产品的供给弹性,需求弹性,税后价格上涨幅度越大,消费者承担的税负越多。() A.越小越小 B.越小越大 C.越大越小 D.越大越大 4.在竞争市场环境中,以下哪种情况下税负全部由供给方承担?() A.生活必需品 B.生产周期短的产品 C.供给完全无弹性的产品 D.课税范围几乎覆盖全部商品 5.在垄断条件下,若边际成本为常数且需求曲线为线性的,则征收从量税引起的价格上涨幅度为税额的()。 A.1/2 B.1/3 C.1/4 D.1/5 6.在一般均衡分析中被征税部门使用较多的生产要素,税后的相对价格下降,下列哪种情况使下降幅度增大?() A.征税部门产品的需求弹性减小 B.两个部门生产要素比例增大 C.非征税部门的要素替代弹性减小 D.征税部门产品的供给弹性不变 7.在垄断条件下,在从价税和从量税两种征收方式下若税后价格一致,从价 税垄断厂商实际得到的价格与从量税下相比较()。 A.相同 B.较低 C.较高 D.无法比较 8.对劳动收入课税将改变工资率,由此产生的导致税收的超额负担,而税率的累进性越大,税收的超额负担就越。() A.替代效应越大 B.替代效应越小 C.收入效应越大 D.收入效应越小 9.在取得同等税收收入的情况下,单纯向劳动收入征收的所得税比一般所得税在消费者收入和闲暇选择方面所产生的超额负担()。 A.大 B.小 C.相同 D.无法比较

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税收理论与实务》复习题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税收理论与实务》复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税法规定征税的目的物为(B ),它是区分不同税种的重要标志。 A、纳税义务人 B、征税对象 C、税目 D、税率 2.税收权利主体是(C )。 A、税务机关 B、纳税义务人 C、征纳税双方 D、税务总局 3.下列不属于流转税类的是( A )。 A、印花税 B、增值税 C、营业税 D、消费税 4.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对权利主体双方而言( B )。 A、是不对等的 B、是对等的 C、保护征税一方 D、保护纳税一方 5.下列税种中属于从量税的是(D )。 A、企业所得税 B、增值税 C、营业税 D、资源税 6.下列税种中属于价外税的是(B )。 A、资源税 B、增值税 C、营业税 D、消费税 7.我国税法是由一系列要素构成的,其中三个最基本的要素是指(D )。 A、纳税义务人、税率、纳税期限 B、纳税义务人、税率、违章处理 C、纳税义务人、税目、减免税 D、纳税义务人、税率、征税对象 8.下列税制要素中,衡量纳税人税收负担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是( C )。 A、纳税期限 B、减税免税 C、税率 D、纳税环节 9.在我国税收法律关系中,纳税人的确定原则是(D )。 A、量力负担 B、属人 C、属地 D、属人属地 10.土地增值税的税率属于( D )。 A、全额累进税率 B、超额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超率累进税率 11.企业外购的货物,可以作进项税额抵扣的是(C )。 A、外购的小汽车用于个人消费 B、外购的床单用于职工福利 C、外购的礼品无偿赠送给客户 D、外购的粮食分给职工个人 12.下列混合销售行为,应征增值税不征营业税的是(D )。 A、饭店提供餐饮服务并销售酒水 B、电信部门销售电话并提供有偿电信服务 C、建筑装饰公司为客户包工包料进行装修 D、家具城销售家具并为顾客有偿送货 13.一般纳税人外购货物所支付的运输费用,可凭普通运费发票按税法规定予以抵 扣,计算抵扣金额时,除运输费外,还可抵扣( C )。 A、装卸费 B、保险费 C、建设基金 D、保管费 14.下列行为属于视同销售货物,应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的有(B )。 A、某生产企业外购钢材用于扩建厂房 B、某商店为厂家代销服装 C、某运输企业外购棉大衣用于职工福利 D、某歌厅购进一批酒水饮料用于销售 15.纳税人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其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 D )。 A、收到第一笔货款的当天 B、收到最后一笔货款的当天 C、发出商品的当天 D、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16.下列使用13%税率的项目有( A )。 A、销售农机整机 B、销售农机零件 C、加工农机的加工费收入 D、加工农机零件的加工费收入 17.下列应税消费品中,适用复合计税方法计征消费税的是(C )。

税收原则是税收学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

税收原则是税收学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经常被争论的问题。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对税收原则的认识和阐述,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们认为,税收本身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人们对税收现象和本质的认识也存在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作为人们对税收认知的一种反映,税收原则也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税收原则问题。税收原则,就是政府征税(包括税制的建立和税收政策的运用)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那么,政府征税究竟需要遵循什么原则呢?从税收发展史看,虽然在任何时期,人们对税收原则的看法都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总的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的拓展和人们认识的提高,税收原则也经历着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而且,这种过程仍将继续下去。税收原则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如在中国先秦时期,就已提出平均税负的朴素思想,对土地划分等级分别征税;春秋时代的政治家管仲则更明确提出“相地而衰征”的税收原则,按照土地的肥沃程度来确定税负的轻重。西方则在16、17世纪的重商主义时期就已提出了比较明确的税收原则,如重商主义后期的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就初步提出了“公平、便利、节省”等税收的原则。但一般认为,最先系统、明确提出的税收原则是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即“公平、确定、便利、节省”的原则。此后,税收原则的内容不断得到补充和发展,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集大成者阿道夫。瓦格纳提出的“税收四方面九原则”,即财政原则,包括充分原则和弹性原则;国民经济原则,包括税源的选择原则和税种的选择原则;社会公正原则,包括普遍原则和公平原则;以及税务行政原则,包括确实原则、便利原则、最少征收原则即节省原则。而在现代西方财政学中,通常又把税收原则归结为“公平、效率、稳定经济”三原则。实际上还有多种税收原则的提法,但要数上述三种影响最大。这三种税收原则理论,不仅代表和反映了人们在三个不同时期对税收的认识,而且基本展示了税收原则理论发展和完善的脉胳。根据上述各项税收原则的内容,结合税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我们从社会、经济、财政、管理四个方面将税收原则归纳为“公平、效率、适度和法治”四原则。 一、公平原则税收公平原则,就是政府征税,包括税制的建立和税收政策的运用,应确保公平,遵循公平原则。公平是税收的基本原则。在我国历史上,也多有强调税收公平的论述。在现代社会,税收公平原则则更是各国政府完善税制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但税收怎样才算公平,在不同时期,往往标准不同,理解也不同。从历史发展过程看,税收公平经历了一个从绝对公平转变到相对公平,从社会公平拓展到经济公平的发展过程。 税收公平,首先是作为社会公平问题而受到重视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社会公平问题历来是影响政权稳固的重要因素之一。税收本来就是政府向纳税人的无偿分配,虽然有种种应该征税的理由,但从利益的角度看,征税毕竟是纳税人利益的直接减少,因此,在征税过程中,客观上存在利益的对立和抵触,纳税人对征税是否公平、合理,自然就分外关注。如果政府征税不公,则征税的阻力就会很大,偷逃税收也会随之增加,严重的还会引起社会矛盾乃至政权更迭。税收的社会公平,最早指的是税额的绝对公平,即要求每个纳税人都应缴纳相同数额的税。在税收实践上的反映,就是定额税和人头税的盛行(人头税和定额税即使现在也没有完全消失)。瓦格纳将公平的标准从绝对公平发展到相对公平,即征税要考虑纳税人的纳税能力,纳税能力大的,应多纳税,纳税能力小的则少纳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