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可以统一(第二届国际大专辩论会)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于一个有机的整体当中,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事物的向前发展。
让我们来打一个比方吧,比如说金钱的追求与道德的追求不能统一,两者不能成立时,即在告诉我们,如果全世界都是贪官污吏、奸商、追求金钱而视道德低下的小人时,那么社会是一片繁华的现象,然而事实却摆在我们的面前,生活不是这样子的,贪官、奸商、所谓的小人,我们都要惩罚,如果我们还承认两者的不能统一,还会花这么大的人力物力来杜绝此类情况的发生吗?不会。
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能统一的铁的例子。
我的观点是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能统一!!
我们坚信,有且只有在追求金钱和道德的两者统一时,人才为人。社会才为所谓的社会。

正方:追求是指对于某项事物执着向往和通过手段去获得。他是包括两个方面的,一是精神方面,二是物质方面。对于金钱,我是这样认为的,金钱是一个发达的商品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发展进行的必须条件。是一个比较物质化的东西。在一个商品社会里,金钱的拥有是一个必须的条件,只有有了一定金钱,才能满足生活的最低的需要。而道德是精神层面的要求,道德的追求符合一种人们对于美好和爱的需要,也是人类的一种高尚的情操。但我们意识倒,在生存最基本的条件不能满足时,这种较高层次的需求是无法达到的,人性中便包涵动物性的成分。同样其他任何的(包括金钱)追求,都必须在道德追求的指引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个人的追求不侵犯他人的权利,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由此可见金钱追求和道德追求是可以统一的。

第一、“金钱追求”就是为满足欲望而所为的一种财富创造与利益积累的功夫。第二、“道德追求”是指本着良知与理性去为大家创造幸福。诚如马克思论理学里面所阐述的,追求道德就是增进群体利益。第三、谈到这个统一嘛,也许有点敏感。但是,我们从辨证的角度出发,统一应该是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内矛盾运动融合,既有矛盾双方的各自扬弃和毁灭,又有双方的吸纳和保留。第四、“可以统一”指的是有希望、有机会、有途径的统一。而反方所说的不能统一,就根本否认了这样的所有可能性。接下来,让我方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两者可以统一的阶段与过程。首先,依照中国传统而言,孔夫子曾经说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但,“富而可求也,虽置鞭之士,吾亦为之”。明代大儒王阳明先生曾经告诉我们:“

众终日做买卖,义不在己为圣贤。”这就证明了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是可以统一的。其次,就西方思想而言,伟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人生最大目的在于追求幸福,而幸福的来源基础就在于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满足。”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一书中也指出:“要达到自我实现,就要使得资本能与其传统伦理互相配合。”再者,我方将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来论证两者其实是可以统一的。第一、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原则之下,“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四个坚持”是立国之本,而两者的辨证统一都建构在所谓的经济建设这样的中心之下。这不正说明了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是同样重要的吗?第二、邓小平先生也说过:“不能有穷的共产主义,也不能有穷的所谓社会主义。”今天致福并不是罪过啊!综上所述,我方已成功地论证,今天不管在个人人生追求方面,或者是在社会整体经济发展方面,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其实都是可以统一的。如果说两者不能统一,那不就是诱导没金钱成不了事,没道德有金钱准会坏事嘛!因此,只有在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可以统一的情况之下,我们才能创建一个“富而好礼”的社会,也就是“全国上下皆经商,齐心合力创富强”。

当一个人遵守诚实信用的时候,他就是没有道德的,就不算是道德追求。如果我在享有天伦之乐的时候,我又在外面奉公守法地赚取金钱,请问如果把享有天伦之乐摆在第一位的时候,金钱追求是不是就应该被抛弃呢?好的,我方将从三个方面论证“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不能统一”是一种错误的概念。第一,就金钱与道德的关系来说,如果只追求道德,没有金钱是穷的,是荒谬的。因此,如果追求道德,“人人求道德,人人饿肚皮”呀!这样的社会是乱的。所以说在对方的立论之下,社会必然是穷的、乱的。这里我要问对方辩友的是,难道我们的社会全部都是穷,全然都是乱吗?第二,就实际的情况而言.如果金钱追求跟道德追求真的不能统一,我就请问对方辩友,难道认真本着良心奉公守法追求金钱的人民都是不存在的吗?最后,我们就中国大陆的现状来看.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建设是整个中国的首要工作.如果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不可以统一的话,我要问一问对方辩友,中国想要过度到道德完美经济富足的共产主义社会,岂不是遥不可及的海市蜃楼吗?好了,我方已从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的关系\时政的状况\中国的现状三个方面成功的证明了”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不能统一”是一错误的思想.不论古代的货殖三贤到现今的优秀企业家;不论

昔日的贩夫走卒到今天的市井小民;不管是西方的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原则,还是社会主义天下的均富天下的思想概念,都一再告诉了我们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应该是可以统一的。最后我想请各位摸摸自己的良心跟理性来问自己,如果我们以诚实信用、童叟无欺的、循规蹈矩的方法,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来赚取金钱的时候,有谁能够污蔑我们?我不能,相信各位也不能!

补充:

反方二:如果追求金钱与追求道德可以统一的话,那为什么中国有这种说法——“无奸不商,无商不奸”啊!

正方二:对方辩友还是在逃避这样的问题,在对方辩友的概念之下,请告诉大家,你们怎么去建构这样的社会呀!

反方一:我们好像也多次回答了这个问题,在我们的概念之下,遵纪守法的、合理的去获取金钱,能达到富足和乐的礼乐之邦。

正方一:如果真的是“无商不奸”的话,那么我想请问一下对方辩友,每两年颁发一次的优良企业家奖,难道这是没有道德的吗?(哨声提示终了)


反方三:假如对方辩友认为追求就等于拥有的话,那么“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是不是就变成了“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追求”,那么在美女如云的北京城,对方辩友你们可真是有福气了!

反方四:对方辩友把一些富人拿一些小钱来做善就当做是道德追求,对方辩友是否认为道德追求还可以“称斤称两”呢?

反方一:对方以为轻轻松松的获得也叫追求,那么“追求”这一词汇为什么还要存在呢?

反方二:如果金钱追求和道德追求可以统一的话,那为什么古人告诉我们说,有人会“贵易友,富易妻”,金钱与道德统一了,为什么先换的是他老婆呢?

个人意见,还是抓住追求
1.我按时工作拿工资算不算追求,是不是只要我收取了钱财,那么我追求的就是钱财.现在先进青年到西部支教,他们的追求是支持西部教育事业的建设,是为了国家大局,但是他们也拿工资啊,毕竟圣人也是要吃饭的嘛.所以,\"对金钱的追求\\\'应该立的更加恶劣一点,把金钱视为人生选择的极重要目标.
人活于世,金钱为基础固不可少,而一旦上升到"追求"层次,则已经成为人生目标.
道德本为精神的高层次需要,上升到"追求"层次,则必然扬弃低层次的物欲要求,否则沉溺于"阿堵物"的蝇蝇苟苟,何来心境的清澄与宁静.
二者关系,前人早明言:"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得兼"
商品社会,鱼龙混杂,"可以并行"实为托词与晃眼法,更为混淆视听,不负责的梦呓.如此而行,君子汗颜,铜臭者满口仁义,欺人盗世,后

果堪忧.
"不可并行"则应明人生要义,道德目标,更应清楚择此必舍彼,面临物质艰辛与前途坎坷仍需奋勇当先,舍己而已.切勿凡事问价,一动算酬.如此,弘扬的是一种理性,一种付出,一种不问条件而力求完善的道德境界,一种人性的真与纯,如是而已!
我方三辩小G 利用诡辩技巧,利用时间和空间的分隔来论证统一。解释这种
统一可以统一在某一个空间范围里,而不一定是同一时刻。商家为了追求道德,
是以牺牲金钱作为奉献的。但是从长久空间的范围来看,是会得到更大的财富,
二者是没有矛盾,统一的。
等大家安静以后,他继续说 到“但是,对方辩友没有搞清楚基本温饱与
金钱追求的区别,而且也没有看到金钱追求所带来的人性灵魂的腐蚀,没有看到
财富的聚敛者背后丑陋的面孔,更没有看到圣贤大多贫寒。杜甫为什么身居寒室
却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食尽开颜’的感叹。他也想追求金钱,
而且他也有能力求的到。为什么最后连他自己也无声无息的死在一个破舟上痛苦
的离去?因为他追求灵魂的高尚!所以对方将二者统一是完全理想的美丽愿望!
我们也希望可以这样的完美,但是现实是残酷的,现实中没有这样的统一!所以
我方认为二者是不统一的。”

2、矛盾型辩题
矛盾型辩题是指辩论双方所持的观点是完全矛盾的,双方论点截然相反,非此既彼。这样的辩题在语言表述上通常为“……是(不是)……”、“……应该(不应该)……”、“……会(不会)……”、“……可以(不可以)……”、“……可能(不可能)……”等。这类辩题,一方只需对本方观点给予充分的证明与阐述即可,而无须论证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实际上,对于这种类型的辩题,在论证本方观点的同时就是对对方观点的有力反驳。
对辩题的价值判断是指辩手对辩题的价值取向,是将辩题上升到一定的境界来思考。对辩题做出价值判断可以使辩手对辩题的理解达到一定的高度。“价值判断之所以重要,因为它是与辩论参与者对人生、社会、世界的意义的理解联系在一起的,它能显示出辩论者的思想境界和思维的力度。”(俞吾金语) 
再如,“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能否统一”。至少可以用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去理解:
第一种,因为不能统一,我们干脆追求金钱。
第二种,因为不能统一,我们只能追求金钱。
第三种,因为不能统一,我们既不追求金钱,也不追求道德。
对辩题的价值判断,完成的步骤一般为从价值立论到寻找符合价值标准的价值例证。
对辩题的价值判断,要尽量客观公正

,避免主观偏见。不过,任何一个价值判断都不可能是完全客观的。辩手的知识结构、专业背景、社会角色、个性特征,特别是价值观都会渗透进判断过程中,使判断过程和判断结果成为与判断主体不可分离的东西。
反方应就认清历史、警惕现实、展望未来三方面做全面的阐述,证明认识到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不能统一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
最后要表明深感道理越辩越明,通过辩论赛,对人生观、世界观都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和,增强了学好知识为国效力的信心。

反方发言提要:
金钱是代表物质文明上的问题而道德是代表精神文明上的问题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为什么我们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证明是不可能统一的还有刚才对方所说的富人的问题请记住一点:“行善不等于追求道德”所谓金钱追求就是物质追求,而道德追求就是精神追求,要想追求物质你必须放弃一些道德方面的利益,之所以现下有那么多的贪污受贿之徒他们正是不考虑道德而去追求金钱,他们迷失了道德权限,所以金钱追求和道德追求不可以统一请对方辩友不要玩文字游戏如果统一的话那么为什么不说直接一手抓呢明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才会是两手抓,正因为是不可统一的,才会两手抓那是对立统一, 和我们说的统一不同,在追求金钱时,他的追求的主要矛盾就是金钱!~~~所以追求金钱与道德是相对的,既然相对,当然就不能统一。

1、对方辩友显然对我方问题回避了。和我们玩起了文字游戏;
2、对方辩友请不要断章取义,我方……
3、很遗憾,对方把问题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
4、请问对方辩友是否也告诉我们追求金钱的人也有追求道德的权利于可能?
5、对方辩友请不要混淆理论与实际无论是举任何一个个人的例子,我们都能发现他们在分别追求道德和金钱时,都存在着追求过程的断层。在他们主要追求道德时,金钱就放下了。这难道不是说明道德和金钱无法同时追求吗?对方辩友请解释一下这一现象。
6、贪污受贿,买官卖官,抢劫,骗钱,高科技犯罪----物质追求;
7、“不食嗟来之食“孔繁森,焦裕禄,包括,雷峰---精神追求;
那反方要是说:现代社会 我国有提倡 精神文明的建设和物质文明的建设 同时都要抓,
那不就是要求二者之间的统一吗?
对此 又当做和解释呢
既然二者之间不能够统一,那么句是说我国的政策不现实吗?
是我国的政策有矛盾吗?
钱追求和道德追求能够统一啊?
譬如说 现代的社会在进步啊
人人都注意越来越多的道德修养,在追求金钱的时

候也在追求道德的修养着不正说明了社会的进步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就没有办法做任何的回答啊?
要求二者的统一并不代表二者是统一的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正是邓小平同志认识到两者之间统一的难度才制定的政策呀!对方辩友!
不要跟正方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谁都占不到便宜的。
还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并不和道德与金钱完全对应,如果正方涉及此问题,以上述两句回击。
之后找别的话题。
医生在救死扶伤的时候是在追求道德还是金钱呢
着个问题该怎么办啊?
追求金钱的同时注意道德修养的只是少数,
且这只能证明社会是在进步,不能证明两者就能统一。
医生救死扶伤是他的责任,过马路扶了个老太太,这只是应该做的,而不应标榜成好人好事。
更多的医生是利欲熏心的。
例子有很多。
这恰恰说明,人们在赚钱的时候失去了他们的道德!
二者不能统一。
我以为道德的产生源于人想成为“人”的渴望,而道德的追求与坚持则是人有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因此,具有社会属性的公民对道德的追求已坚持应被认为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由于对道德的追求与坚持从本质上来说是利他的或者是利于社会的,所以是需要公民个人付出某种程度的牺牲的,这种牺牲我们姑且成为道德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