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钻地质工程一体化系统

随钻地质工程一体化系统
随钻地质工程一体化系统

随钻地质工程一体化系统

——井场数据监控、三维随钻地质分析、三维地质导向系统

作者:陈攀东

作者介绍

陈攀东,男,32岁,毕业于四川大学,长期从事数字油田、随钻地质导向软件、智能油田和油田专业软件的研发,E-mail:pandong888@https://www.360docs.net/doc/d217253636.html,。

一、概述

《随钻地质工程一体化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即:三维实时井场数据监控、三维实时随钻地质分析和三维地质导向组成,其使用到的核心技术是贝克休斯在全球使用的随钻地质导向软件(WellArchitect)。在WellArchitect的基础上做多学科一体化的专业研究和随钻地质分析导向。

二、解决的问题

1.井场数据实时采集、标准化;

2.地质、物探、钻井、测井、录井等多学科数据一体化研究;

3.实时测井解释和地质成果数据实时交互分析;

4.实时修改地质导向模型和设计井轨迹;

三、产品介绍

1、三维井设计

在三维中定井位,在三维中设计水平井井轨迹,只需要在三维地质模型里定好靶点,在设置出狗腿度的门槛值,系统自动计算出满足工程的水平井井轨迹:

2、三维实时井场数据监控

通过连接井场设备的COM口,把实时钻井数据、随钻测井数据、工程报表等数据通过3G或者无线短波传回基地,并在三维地质模型里显示出来。

图1:基于Web井场数据监控图2:实时数据推送到专业软件3、三维随钻地质分析

通过实时的测井解释结果和三维地质模型、地震资料、以前的研究成果进行交互分析,从而判断钻头是否在目地层中穿行,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方法:

(1)实时划分地层

(2)实时追踪小层和小层趋势

采用层序地层学原理进行小层追踪,通过计算地震每个采样点的倾角、方位角,得出地层倾角,最后把小层地层倾角加载到三维地质模型里,得到精细化的地质构造模型,如下图。

(3)利用以前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地层评价

把实时井轨迹投影到以前的研究成果图上(如:卡奔、双狐做的油藏剖面图、沙体预测图、小层平面图上)

FG-27H Well ML Complex Streeing Tracking Plan(drilling trajectory)

DRAWN BY:Yi Feng Wang COMPANY:GWDC ML CORP 050100米

把实时数据和之前的研究成果图放在一起,进行综合的地层评价

(4)实时井筒防碰撞计算

4、三维地质导向

根据之前的随钻地质分析的结果,对三维模型进行实时调整,实时根据修改的模型设计新的井轨迹,把新的设计井轨迹输出给地面工程人员。

(1)实时在三维、三维中修改地质模型

(2)实时设计新的井轨迹

5、钻井故障实时预警:

建立适合本油田的经验算法模型,嫁接到本平台里,实现在钻井过程中实时预警、报警

6、在一体化平台里激活其他专业软件:

在地质、物探、钻井、测井、录井等多学科数据一体化的基础,激活相应的专业软件,并把数据推送给相应的专业软件,当专业软件把数据修改完后,自动把最新的成果数据抓取回来,做一体化研究。

7、本套系统优势

(1)数据兼容性好:兼容国内外主流石油专业软件的数据(如:中石油A系列库、Petrel、Gocad、

RMS、OpenWorks、Eclipse、Oracle、ArcGIS、AutoCad、Compass、NEXUS、OpenSpir、*.emf/cgm/dxf 等)

(2)数据库无缝连接:WITS数据库、各种专业数据库、Oracle、SQL;

(3)决策支持:不仅支持水平井随钻地质分析导向,而且支持定井位、剩余油分布分析等;

(4)软件开放:用户可使用COVIZ的IPC平台,自己可以开发数据接口和软件界面菜单,也可挂接

油田其他系统和专业研究软件

(5)集成性高:该系统可激活国内外主流软件,并将数据推送给相应的专业软件;

(6)三维实时地质导向技术,贝克休斯全球使用的三维地质导向系统,在国外多个油田得到成果应

用。

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的区别

岩土工程和工程地质的区别 引子:注册岩土工程师一时成为时髦,大家都争先恐后去报名;在大学校园,更是很多学生对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这两个专业的定义区别含含糊糊。由于国国外专业划分不同,地质和岩土地位、分工、职务范围都有差别,有必要深入讨论。 (1)工程地质 在国内,工程地质专业是个传统的大专业,涉及并渗透于水利、能源、交通、建筑、海洋港岸、农业灌溉、生态保护等一系列行业。可以说专业发展和技术水平都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三峡大坝就是个试验场地,估计因此工程而涌现出一批国内外屈手可指的勘察专家、滑坡专家、构造专家、水文地质专家、环境地质专家、地震专家等等。可以说大的设计、勘察、施工单位工程地质人员是与单位长久依存的。解决所有与土、地下水水、岩石及相互作用,对工程建筑物及工程区附近环境的影响。可谓重担在肩。 (2) 岩土工程 岩土工程是最近10几年才新兴起来的独立专业。以前是工程地质专业的一个小分支,一部分工程地质人员改成专门搞城市建筑基础勘察,与物探配合搞桩基监测、试验等,勘察内容和工作范围比较单一。可以说优秀的工程地质人员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很称职的岩土工程勘察 技术人员。 但在近几年的专业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成立,对岩土工程成为单独大专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又有很流行的注册岩土工程师等。要求除了基本的土力学、岩石力学、试验知识外,还要将弹性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和基本工程设计引进学科,显然以前的工程地质专业难以容纳的。尽管有的工程地质专业也学三大力学,但不是重点,更没有结合工程设计,只是皮毛。岩土工程师相比工程地质师应该具有更多的设计知识,能进行简单结 构设计。 国内的现状还是,岩土主要集中在建筑行业,工程地质则占据除了建筑之外的大多数其它行业。还没有形成对工程地质专业的直接威胁,但构成了强大的冲击。特别是注册岩土师资格 考试制度。 (3)岩土和地质的区别 ***国内区别: 行业分工:岩土主要集中在建筑行业或软基方面,扎根城市;地质则是范围很广,涉及基本所有的行业,水利、铁路公路、港岸、环境治理、地下水、建筑、电力、农业、林业等等 行业。目前两个专业相互渗透。 人数差别:搞工程地质的人数是搞岩土的数十倍、上百倍。。。很多岩土工程师是地质工程 师转过去的。 职称地位:地位相当,和各单位具体专业设置有关。 ***国外区别 国外就比较简单,没有地质工程师一说,搞地质,就叫GEOLOGIST[地质人员],当然测量也是,就叫SURVEYOR[测量人员],没有职称,地位很低。比如一个勘察公司有地质人员

水平井综合地质导向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Journal of Oil and Gas Technology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7, 39(4), 78-82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7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d217253636.html,/journal/jogt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217253636.html,/10.12677/jogt.2017.394040 Research on Integrated Geosteering in Horizontal Wells and Its Application Youjian Li, De’an Zhang Logging Company of Sinopec Zhongyuan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 Ltd., Puyang Henan Received: May 30th, 2017; accepted: Jun. 7th, 2017; published: Aug. 15th, 2017 Abstract The integrated geosteering while drilling technology was great significance of drilling of horizon-tal wells. Start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technical difficulties in the horizontal drilling process and based on the research and the application and analysis of essential data acquisition and fusion technology, near-bit lithology rapid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prediction technology of geological profile along horizontal well trajectory, horizontal well trajectory control technology, and target layer microstructure monitoring technology, an integrated geosteering technology combining mud logging while drilling for the horizontal wells, which was different from logging in traditional straight wells, was proposed, and it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several horizontal wells in Si-chuan-Chongqing Area. Its applic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chnology can provide effective geosteering in horizontal wells, with an average target drilling encounter rate of over 90%. Keywords Ultra-deep Horizontal Well, Integrated Geosteering, Integration of Logging and Recording, Trajectory Prediction and Control

地质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及方向

地质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及方向 地质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及方向具体是怎样的?了解到,由于地质工程专业涉及国民经济建设的领域很广,因此本专业就业前景很好。毕业生从事资源勘察、岩土钻凿工程施工、油气钻井、海洋钻井工程、极地钻探等工作。 1地质工程专业介绍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质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研究、 教学和管理能力,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地质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在地矿、冶金、建材、石油、煤炭、材料、环境、基础工程、 旅游开发从事技术开发与技术管理工作以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 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质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训练,掌握地质调查、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基本技能。 开设课程: 基础地质学、矿产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钻掘工程学、基础工程施工、环境地质学、 地质工程学。 2专业解读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实习、毕业论文或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在资源勘查、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从事资源勘查与评价、管理、各类工程建设地质等方面工作的高级 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水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质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从而具有从事 资源地质勘查的初步能力和解决常见地质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掌握宽广的综合性知识及扎实的计算机语言基础,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掌握地质工程专业有关的基本理论, 系统学习地质学、力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岩 土力学、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分析、岩土工程施工技术 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3.具有进行工程地质综合分析、勘察 设计、施工设计、岩土工程施工、岩土改良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 对地质现象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判断;4.具有工程地质勘察、设计、工 程施工、规划和管理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受到工程师的系统训练;5. 熟悉勘察技术工程的有关规范和熟悉国土资源法和环境地质保护法 等法规,具有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6.利用现代化知识传 播手段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查询、信息交换,掌握信息分析、信息 处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 由于地质工程专业涉及国民经济建设的领域很广,因此本专业就业前景很好。毕业生从事资源勘察、岩土钻凿工程施工、油气钻井、海洋钻井工程、极地钻探等工作。 就业前景分析(按地质工程专业相关职位统计)据统计,地质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是:北京。在"地矿类"中排名第3 4专业排名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A++ 2.吉林大学A++ 3.同济大学A++ 4.中南大学A++ 5.中国石油大学(北京)A++

OnTrak地质导向系统技术参数

6 3/4" OnTrak INTEQ的OnTrak TM是一个随钻测量的集成工具,它能通过一根短节提供实时方位、方位伽马、MPR?电阻率、环空压力和振动测量。OnTrak与地面系统Advantage SM同时使用,可以优化定向能力和地层评估能力,包括钻进时地质导向。这种创新设计提高了工 具可靠性,减少了连接点,并使井下钻具组合中传感器到钻头的 距离得到优化。该工具由集成传感器模块,双向通讯动力模块组成,具有以下特性: ■ OnTrak集成传感器模块 - 定向控制和测量 - 电磁波传播电阻率 - 方位伽马 - 环空和钻具内动/静压力 - 监控振动和粘滑振动 - 温度 - 存储和数据高速转储 ■ 双向通讯动力模块 - 系统电源及控制 - 向下发送指令 - 双向通讯 - 泥浆脉冲信号传输 - 实时及可调节的数据传输 为了实现地质导向,OnTrak MPR传感器使用四个发射器,两个接收器的双频补偿天线矩阵测量8条电阻率曲线。两个伽马射线探测器(以工具面标定)对靠近的岩层界面提供方位成像。通过对井 下环空压力和粘滑振动的监控,可以及时发现井筒清洁问题和井 壁漏失,避免卡钻,降低工具事故率。 “业界第一”的OnTrak随钻测量提供了无与伦比的“高质量井壁”,这项技术突破了当代大位移钻井、地层评价测井和地质导 向技术的极限。 ■ 实时地质导向和准确轨迹定位 ■ 通过方位伽马对油藏地质边界进行识别 ■ 钻进时泥浆双向通讯脉冲 ■ 完全集成和更小的传感器与钻头距离 ■ 控制井眼清洁和井壁稳定性 ■ 降低工具事故和卡钻 ■ 支持高端随钻测量工具 - SoundTrak TM - LithoTrak TM - CoPilot? ■ 与AutoTrak?G3组合可得到可靠测井数据

地质工程专业常用英文词汇

1 阐述expound(explain), state 引入introduce into 相应的corresponding 概念conception 概论overview 概率probability 概念化conceptualize 宏观的macroscopic 补充complement 规划plan 证明demonstrate, certify, attest 证实confirmation 补偿compensate, make up, imburse 算法algorithm 判别式discriminant 有限元方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 样本单元法sample element method(SEM) 赤平投影法stereographic projection method(SPM) 赤平投影stereographic projection 干扰位移法interference displacement method(IDM) 干扰能量法interference energy method(IEM) 条分法method of slices 极限平衡法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界面元法boundary element method 模拟simulate 计算程序computer program 数值分析numerical analysis 计算工作量calculation load 解的唯一性uniqueness of solution 多层结构模型laminated model 非线性nonlinear 横观各向同性lateral isotropy 各向同性isotropy 各向异性anisotropy 非均质性heterogeneity 边界条件boundary condition 本构方程constitutive equation 初始条件initial condition 初始状态rest condition 岩土工程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土木工程civil engineering 基础工程foundation engineering 最不利滑面the most dangerous slip surface 交替alternate 控制论cybernetics 大量现场调查mass field surveys 组合式combined type 相互作用interaction 稳定性评价stability evaluation 均质性homogeneity 介质medium 层layer, stratum 组构fabric 1地形地貌geographic and geomorphic 工程地质条件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地形地貌条件geographic and geomorphic conditions 地形land form 地貌geomorphology, relief 微地貌microrelief 地貌单元landform unit, geomorphic unit 坡度grade 地形图relief map 河谷river valley 河道river course 河床river bed(channel) 冲沟gully, gulley, erosion gully, stream(brook) 河漫滩floodplain(valley flat) 阶地terrace 冲积平原alluvial plain 三角洲delta 古河道fossil river course, fossil stream channel 冲积扇alluvial fan 洪积扇diluvial fan 坡积裙talus apron 分水岭divide 盆地basin 岩溶地貌karst land feature, karst landform 溶洞solution cave, karst cave 落水洞sinkhole 土洞Karstic earth cave 2地层岩性 地层geostrome (stratum, strata) 岩性lithologic character, rock property 岩体rock mass 岩层bed stratum 岩层layer, rock stratum 母岩matrix, parent rock 相变facies change 硬质岩strong rock, film 软质岩weak rock 硬质的competent 软质的incompetent 基岩bedrock 岩组petrofabric 覆盖层overburden 交错层理cross bedding 层面bedding plane 片理schistosity 层理bedding 板理(叶理)foliation 波痕ripple-mark 泥痕mud crack 雨痕raindrop imprints 造岩矿物rock-forming minerals 粘土矿物clay mineral 高岭土kaolinite 蒙脱石montmorillonite 伊利石illite 云母mica 白云母muscovite 黑云母biotite 石英quartz 长石feldspar 正长石orthoclase 斜长石plagioclase 辉石pyroxene, picrite 角闪石hornblende 方解石calcite 构造structure 结构texture 组构fabric(tissue) 矿物组成mineral composition 结晶质crystalline 非晶质amorphous 产状attitude 火成岩igneous

京东供应商协同平台商品管理操作手册

供应商协同平台商品管理操作说明书 目录 1引言 (3) 2.1系统用途 (3) 1.1编写目的 (3) 1.2参考资料 (3) 1.3术语和缩写词 (4) 2系统概述 (4) 2.1状态图 (4) 2.2用户描述。 (4) 3.系统使用过程 (4) 3.1系统访问地址 (4) 3.2新品提报 (5) 3.2.1流程说明 (5) 3.2.2操作说明 (6) 3.2.2.2录入基本信息规则说明 (6) 3.2.2.3录入规格参数 (8) 3.2.2.4录入扩展属性 (9) 3.2.2.5录入商品介绍 (10) 3.2.2.6 录入视频介绍 (13) 3.2.2.7提交审核 (14) 3.2.2.8预览 (15) 3.2.2.9克隆 (15) 3.3老品维护 (17) 3.3.1流程说明 (17) 3.3.2操作说明 (17) 3.3.2.1菜单位置 (17) 3.3.2.2修改基本信息规则说明 (18) 3.3.2.3修改规格参数 (19)

3.3.2.4修改扩展属性 (19) 3.3.2.5修改商品介绍 (19) 3.3.2.6 录入视频介绍 (20) 3.3.2.6提交审核 (20) 3.3.2.7预览 (21) 3.4商品信息管理 (22) 3.4.1流程说明 (22) 3.4.2商品信息申请 (22) 3.4.2.1原型 (23) 3.4.2.2业务规则说明 (23) 3.4.3我的商品 (24) 3.4.3.1原型 (24) 3.4.3.2商品信息编辑 (24) 3.4.4.1原型 (25) 3.5广告词维护 (25) 3.5.1流程说明 (25) 3.5.2操作说明 (26) 3.5.2.1菜单位置 (26) 3.5.2.2维护 (26) 3.5.2.3查看 (26) 3.6颜色尺码维护 (27) 3.6.1流程说明 (27) 3.6.2操作说明 (27) 3.6.2.1菜单位置 (27) 3.6.2.2维护 (28) mortimer 1引言 2.1系统用途 本系统作为JD自营业务与供应商的业务交互平台,本平台为加深供应商与JD的合作程度,希望借助此系统提高双方的工作效率,从而实现双方的共赢。 1.1编写目的

地质工程专业英语修订版

地质工程专业英语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1地形地貌 geographic and geomorphic 工程地质条件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地形地貌条件 geographic and geomorphic conditions 地形 land form 地貌 geomorphology, relief 微地貌 microrelief 地貌单元 landform unit, geomorphic unit 坡度 grade 地形图 relief map 河谷 river valley 河道 river course 河床 river bed(channel) 冲沟 gully, gulley, erosion gully, stream(brook) 河漫滩 floodplain(valley flat) 阶地 terrace 冲积平原 alluvial plain 三角洲 delta 古河道 fossil river course, fossil stream channel 冲积扇 alluvial fan 洪积扇 diluvial fan 坡积裙 talus apron 分水岭 divide 盆地 basin 岩溶地貌 karst land feature, karst landform 溶洞 solution cave, karst cave 落水洞 sinkhole 土洞 Karstic earth cave 2地层岩性 地层 geostrome (stratum, strata) 岩性 lithologic character, rock property 岩体 rock mass 岩层 bed stratum 岩层 layer, rock stratum 母岩 matrix, parent rock 相变 facies change 硬质岩 strong rock, film 软质岩 weak rock 硬质的 competent 软质的 incompetent 基岩 bedrock 岩组 petrofabric 覆盖层 overburden 交错层理 cross bedding 层面 bedding plane 片理 schistosity 层理 bedding 板理(叶理) foliation 波痕 ripple-mark 泥痕 mud crack 雨痕 raindrop imprints 造岩矿物 rock-forming minerals 粘土矿物 clay mineral 高岭土 kaolinite 蒙脱石 montmorillonite 伊利石 illite 云母 mica 白云母 muscovite 黑云母 biotite 石英 quartz 长石 feldspar 正长石 orthoclase 斜长石 plagioclase 辉石 pyroxene, picrite 角闪石 hornblende 方解石 calcite 构造 structure 结构 texture 组构 fabric(tissue) 矿物组成 mineral composition 结晶质 crystalline 非晶质 amorphous 产状 attitude 火成岩 igneous 岩浆岩 magmatic rock 火山岩(熔岩)lava 火山 volcano 侵入岩 intrusive(invade) rock 喷出岩 effusive rock 深成岩 plutonic rock 浅成岩 pypabysal rock 酸性岩 acid rock 中性岩 inter-mediate rock 基性岩 basic rock 超基性岩 ultrabasic rock 岩基 rock base (batholith) 岩脉(墙) dike 岩株 rock stock 岩流 rock flow 岩盖 rock laccolith (laccolite)

供应链协同系统模式

1 供应链协同的目标 供应链协同的目标:在业务上,使得供应链在满足客户即时变动的需求过程中,更准确、更快、更优质的响应。在治理上,使得供应链的运作更具可见性,自我调整性,在信息传递上,更准确、更实时、更具深度,最大的便利治理者进行跨企业的运作。 协同整个模型的目标确实是要从信息的事后反映到事中可见到及时响应一直到最后的自我更正,最后上升至前驱的响应行为。 客户的信息需求决定软件架构的考虑模式,我们能够归纳为三个层次的信息需求: 1)信息准确性需求 2)信息及时性需求 3)信息深度性需求 供应链软件构架模型的目标确实是要从信息的事后反映到事中可视到实时可视响应一直到最后的自我更正的层阶结构。 因此供应链协同业务的目标从其三个方面看具有3层目标(受SAP启发):

供应链信息特性 精确管理 实时更新 深度挖掘 准确反映级 及时响应级 前驱调整级 供应链协同管理级别 供应链协同的三个层次模型图例 1.1 准确反映级 1)部门业务流程的准确反映: 1)部门业务流程的可见反映 2)准确反馈、总结和统计分析 此级不建立在使用者对信息准确性的需求基础上的。 商业实体关系变得彼此交错的时候,信息质量、可视的反映是进行下面两个层次运作的必必需条件。只有集成准确的信息反映才有可能进行及时的响应以及自适应级的处理甚至预先处理(Proactive )。订单,打算,采购,库存以及发运的可视性信息是整个供应链网络协同以及监测的关键,通过关系型数据库以及标准的TCP/IP 协议以及B/S 结构的治理软件包括无线技术都能够专门大的推动信息的准确反映。

1.2 及时响应级 1)协同过程的可见性 2)事件的规则化实时响应 此级不建立在使用者对信息及时性的需求基础上的。克服了组织信息壁垒,信息能够准确的传达,供应链上的信息快速的响应确实是必要的进步。对过程中信息不断反映的事件状况是业务绩效的关键指标。 以订单(包含销售定单、采购订单以及运输定单等总称)为引导线索,跨不同业务职能部门的可视化治理,包括定单的预测,生成、定单打算和协调、定单的执行(采购指令、运输指令、出入库/收付款指令的激发、执行)一直到订单完成后的归集。同时包括在各个时期的异常事件规则化响应和处理。包括:(1)订单的中止(打算期间和执行过程中的中止,前者进行强行下达中止或者拒绝指令即可;后者进行冻结并记录相关处理) (2)拖期(由于内部制造、采购、或者委外拖期以及运输指令的延期执行造成或需求方的需求推后缘故) (3)异常指令(包含处理退货、换货、赔款等异常情况)(4)非正常完成(执行过程中出现地缺货、品次不够等等)

地质工程专业

地质工程专业就业率:100% 时代在发展,经济在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瞬息万变的。几年前的热门行业如今也可沦为“鱼腩行业”;几年前的冷门行业也可摇身一变成了“香饽饽”。几年前被认为又冷又苦的地质工程专业如今就业率居然排行第一,因为该专业回报高、就业好等原因,它已经成了人们眼中的黄金专业。 从专业字眼来看,我们大概知道地质工程与施工、勘查有关,实际上,该专业培养的是能在资源勘查、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从事资源勘查与评价、管理、各类工程建设地质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 据了解,国内凡是开设此专业的大学,大都会设有基础地质学、矿产地质学、地球化学勘探、钻掘工程学、基础工程施工、环境地质学、地质工程学等专业课。大家在学习这些专业时,一定要好好学,因为这些都是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而且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重应用、具创新精神、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只有那些既有扎实的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力学、计算机基础等基础知识,又掌握其他常规的勘探技术和方法,具有工程地质综合分析、勘察设计、施工设计、岩土施工、岩土改良等专业知识的学生,才深受用人单位青睐。 作为实用性很强的一门专业,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相当重要的,于是开设该专业的高校都会安排大量的实习和实验课程,不过每所学校的实习内容都不尽相同。通常他们的实习时间在3-4个月,实习的内容有:认识罗盘并学会使用罗盘,学会用罗盘测量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观察各种岩石和分析其构成的边坡情况,了解岩土的工程性质、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情况,然后针对岩石和边坡情况采用相应的措施如施工或防护等等。 地质工程领域适用的行业包括:地质调查,油气及固体矿产资源的普查勘探与评价,大型工矿企业和水利水电建设,公路和铁道建设,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的调查,勘察及监测等。

供应链协同管理

供应链协同管理 供应链协同管理是供应链管理崭新的和最为现实的模式,已经受到企业界和理论界的广泛重视。供应链协管理主要涉及到以下7个方面: 1、战略协同 供应链战略是用于指导整个供应链高效运作、增强供应链整体竞争能力并获得最大整体利益的原则和规范。一方面,供应链战略明确了供应链组建的目的及意义,供应链各成员企业在共同战略的指导下如何互相协作;另一方面,在共同目标的规划下,供应链战略义成了各成员企业行为的基本规范。一般而言,战略协同是对供应链管理中事关全局的重大核心问题的合作与协调,是实现供应链协同管理的重要基础。依据战略的选择过程,供应链战略协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次: (1)竞争战略与供应链运作战略协同。存这个层次上。战略协同是指企业的竞争战略与供应链运作战略所要文现的日标相同,也就是说竞争战略所要实现的目标与供应链运作战略用来建立供应链能力目标之间的协调一致。 (2)节点企业内部的战略协同。在企业内部整个供应链上,新产品研发、生产营运、市场营销、分销物流、客户服务等各个业务部们,还有很多的支持部门如财务、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等,彼此的战略具有适配性,能够协同一致。 (3)节点企业之问的战略协同。供应链的战略协同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而应突破企业边界,延伸到供应商和客户,甚至供应商的供应商和客户的客户,使得各个节点企业的职能性战略(如人力资源战略、营销战略、财务管理战略、运营战略等) 供应链战略保持一致。 2、信息协同 信息协同是供应链管理成功与甭的关键因素之一。供应链各环节之间既分工又合作、既独立又融合,以保证整个链条的运行达到最佳状态,这种分工合作、独立与融合是基于供应链各节点介业的信息动和共享,否则各节点企业会成为彼此孤立的、残缺的片断。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企业只有实现了高质量的信息传递和共享,才能使供应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为客户需求所驱动的供应链,保证客户需求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失真,不仅能够有效解决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委托、代理和欺骗等问题,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而且能够促进供应链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一般来讲,信息共享的方法常见的有零售商向管理其库存的供应商提供销售时点数据,生产商向供应商提供生产需求信息以支持零库存计划。随着因特网的出现,EDI在共同预测、计划和补货(CPFR)方面的应用使得信息沟通的程度大大增强了。比如,沃尔玛和Sara Lee服装公司通过采用CPFR方法将库存减少了14%,销售收入增加了32%。 3、信任协同 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是以信任为基础的,要实现供应链协同管理就必须加

SL6000NWD近钻头随钻地质导向系统简介201503

SL6000NWD近钻头随钻地质导向系统 简介 NWD近钻头随钻地质导向系统是胜利伟业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于2012年10月研制成功并投入现场应用的。到目前为止,在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成功完成13口定向井和水平井的施工作业服务,累计钻进时间1200多小时钻进4000多米。一次下井成功率达90%以上,,中靶率100%,油层钻遇率100%(常规LWD中靶率为95%,油层钻遇率80%左右)。 2014年9月26日通过山东省的科技成果鉴定,由中石油、中石化、石油院校钻井、测井、以及其他石油工程专业专家教授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认定该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NWD近钻头随钻地质导向系统的测量项目有:自然伽马、井斜、地层的深浅(4条)电阻率。仪器垂直时测量点距钻头的距离2.8米。在钻具斜度大于70度时,所测量到的地质数据与钻头位置的地质数据接近,比传统的仪器更早的发现目的层。 一、SL6000NWD随钻地质导向系统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1、SL6000LWD地面仪器系统 1)地面测控防爆机箱(数据采集机箱) 2)主控工业微机工作站(HP) 3)显示器、鼠标、键盘 4)热敏绘图仪 5)净化不间断电源

6)司钻阅读器(DDU)及连线 7)地面测量多种传感器及连线(深度、钩载、泥浆压力探头) 2、NWD近钻头随钻测量下井仪器和定向工具 1)泥浆脉冲发生器 2)探管(井斜方位、工具面) 3)短传接收短节 4)螺杆马达 5)近钻头测量短节(包括自然伽马、电磁波阵列电阻率、井斜探头) 6)弯壳体 7)稳定器 二、SL6000-NWD近钻头仪器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参数指标 外径180mm 适用井眼8.5~12.5in 耐温150° 耐压120MPa 连续工作时间>400h 脉冲发生器类型正脉冲 上传速率0.5bit/s 钻头转速100~200 r/min 马达排量19 ~38 L/s 含砂<1% 项目测量范围测量精度 方位角0-360°±1.5 井斜角0-180°±0.2° 工具面角0-360°±2.5° GR 0-380API ±5% 电阻率R40 0.2~2000Ω.M ±10%@100Ω.M 电阻率R20 0.2~2000Ω.M ±10%@100Ω.M

CGDS172NB近钻头地质导向钻井技术

CGDS172NB近钻头地质 导向钻井技术在江汉油田的应用 王伟 摘要目前,常规LWD在钻井实际应用中由于测量盲区长,无法准确判断近钻头处的井眼倾角、相关地层岩性、储层特性及储层位置,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地质导向钻井。针对这一难题,本文介绍了我国首套CGDS172NB近钻头地质导向钻井系统的性能特点,并结合在江汉油田的应用实例,分析了近钻头地质导向钻井技术的优越性和重要性,对在国内推广应用国产化近钻头地质导向仪器及近钻头地质导向钻井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近钻头地质导向 LWD 引言 地质导向钻井(Geo-Steering Drilling)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发展起来的前沿钻井技术之一,它是一项集定向测量、导向工具、地层地质参数测量、随钻实时解释等一体化的测量控制技术,其特征在于把钻井技术、测井技术及油藏工程技术融合为一体,被广泛应用于水平井(尤其是薄油层水平井)、大位移井、分支井、侧钻井和深探井。目前,国内对地质导向钻井系统的研究还处于较为落后阶段,能够实时测量近钻头处的多种地质参数和工程参数的先进的地质导向钻井系统等前沿钻井技术只有Schlumberger、Halliburton、Baker Hughes等几家大公司能够掌握,并且实施技术垄断政策:只租借不出售,日租金高达数万甚至数十万美元,而且无法得到地质导向钻井核心技术。而国内现用的各种地质导向仪器均存在较大的测量盲区(测量传感器至钻头的距离),无法实时测量近钻头地质参数,技术比较落后,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地质导向。本文通过分析常规LWD存在的弊端,介绍了我国首套CGDS172NB近钻头地质导向钻井系统在江汉油田超薄油层水平井的成功应用,总结了技术经验,对近钻头地质导向钻井技术在国内油田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存在问题分析 对地质导向钻井来讲,仪器越靠近钻头越好,可以及时确定井底地层情况和井眼轨迹,进而制定相应方案。目前国内在水平井和大斜度井施工中基本采用的是常规LWD+导向钻具组合进行地质导向,LWD仪器各测量传感器都装在远离钻头位置的螺杆上方的无磁钻铤内,存在很大的测量盲区(见图1)。电阻率探测点距钻头约8~9 m,伽玛测量点距钻头约13~15 m,井斜、方位测量点距钻头约17~21 m。井眼轨迹参数测量相对滞后,井底工程数据预测十分困难,无法准确预计井眼轨迹的走向。同时,地质参数的严重滞后造

一种新型近钻头地质导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种新型近钻头地质导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随着油田开发进入后期,开发油层越来越薄,难度逐渐增加。为了在薄油层中保持较高的油层钻遇率,采用近钻头随钻仪器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介绍一种新型近钻头随钻仪器,采用井下无线短传技术将近钻头数据短传到螺杆上方的常规随钻LWD,通过泥浆脉冲器将数据实时发送地面。主要功能包括近钻头井斜测量、近钻头电阻率测量、以及方位伽马成像等。 关键字:近钻头,短传通信,电阻率 一、近钻头地质导向系统的意义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后期,开采油层越来越薄,常规随钻测井系统LWD由于测量地层数据测点距离井底有10-15m的零长,不能满足超薄油层钻井技术服务需求,只有采用测量参数零长很短的近钻头随钻测量仪器才能有效的提高超薄油层钻遇率[1]。目前三大石油公司都有自己的近钻头地质导向系统,而我国目前还没有自己的近钻头地质导向系统,研制自己的近钻头地质导向系统不仅可以满足超薄油层水平井钻井的技术需要还可以提高我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竞争力。近钻头地质导向系统是超薄油层水平井钻井必不可少的钻井利器。 二、近钻头地质导向系统的实现 下图是近钻头地质导向系统总体框图,主要包括常规随钻测井系统LWD、近钻头接收短节、近钻头测量仪。 图1 近钻头地质导向系统总体框图 左边是常规LWD,中间是钻井螺杆,右面部分是近钻头测量工具。近钻头测量仪通过无线短传,将近钻头的测量数据跨越螺杆传输到LWD模块中,然后通过泥浆脉冲编码的传送到地面。近钻头随钻仪器安装在常规LWD的通讯短节中,这样可以不增加传统LWD长度的同时实现与近钻头测量仪器的通信功能。 近钻头测量仪,长1m,扣型431×430,内径44.5mm,外径178mm。主要由短传通信模块、方位伽马模块、井斜工具面模块、电阻率测量模块及供电系统组成。图2为近钻头测量仪组成结构框图。

近钻头地质导向钻井系统和随钻仪器

CGDS-I近钻头地质导向钻井系统 苏义脑,盛利民,邓乐,李林,窦修荣,王家进等 (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100097) 摘要:CGDS-I是由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研制的具有我国独立知识产权的近钻头地质导向钻井系统(第一代),该系统由测传马达、无线接收系统、正脉冲无线随钻测量系统和地面信息处理与导向决策软件系统组成,具有测量、传输和导向功能。本文简要还介绍了该系统结构组成、技术指标、功能和作用以及现场应用情况。该系统具有随钻辨识油气层、导向功能强的特点,可保证钻头在油层中穿行,从而提高油层钻遇率、钻井成功率和采收率,经济效益重大。 1概述 地质导向钻井技术是当今国际钻井界的一项高新技术, 1993年Schlumberger公司(Anadrill)首先推出的以IDEAL系统Array (Intergrated Drilling Evaluation and Logging,综合钻井评价和 测井系统)为代表的地质导向钻井系统被公认为最有发展前景 的21世纪的钻井高技术。地质导向能综合钻井、随钻测井/ 测斜、地质录井及其他各项参数,实时判断是否钻遇泥岩以 及识别泥岩位于井眼的位置,并及时调整钻头在油层中穿行, 可直接服务于地质勘探以提高探井发现率和成功率,也适合 于复杂地层、薄油层钻进的开发井,提高油层钻遇率和采收 率。 目前国外仅有Schlumberger一家公司拥有商业化的近钻 头地质导向钻井技术,据了解Halliburton和Baker Hughes两 公司正在进行开发此类技术,但尚未见到其商业产品。中国 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原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钻 井工艺研究所)从1994年开始调研并跟踪这一高新技术的发 展,做了相应的技术准备,1999年开始对这一技术进行攻关, 经过6年多的研制和10余次的现场实验,研制成功了具有我 国独立知识产权的第一台CGDS-I近钻头地质导向钻井系统 第一代产品(China Geosteering Drilling System)。以下内容将简 要介绍CGDS-I的系统组成、主要技术指标、功能和作用以 及现场应用实例。 2 CGDS-I系统组成 CGDS-I近钻头地质导向钻井系统的结构组成如图1所 示,主要有以下部分: 1) 测传马达CAIMS (China Adjustable Instrumented Motor System); 2) 无线接收系统WLRS (Wireless Receiver System);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规范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专业规范 长安大学 2005年12月28

一、总则 (1) 自教育部1998年颁布本科基本专业目录和引导性专业目录以来,传统的地质工科已归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个大的学科,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必须作了一些大的调整。对于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的定位、内涵、培养目的等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不便与其他国家开展学科交流,从而影响学科的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使办学规范化、开放化,让社会更加清楚地了解本专业的全貌,便于各有关高校办学、交流、评估,提高教学质量,制定本规范。 (2) 专业名称: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代号:0818y。 (3) 以建设品牌专业为建设目标,以坚持“精品”教育为指导思想,通过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专业规范建设,规范本科教学。把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建设成为国家一流学科。 (4) 本规范适应于资源勘查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工程地质、应用地球物理等专业方向。 (5) 为满足教育部专业调整后的专业教育指导精神要求,同时考虑各高校原有专业特色,因此,设置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公共的底线课程和具有专业特色的选修课程,各高校可因特色而宜,在规范允许前提下合理制定特色计划。 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 1.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教育的历史 我国高校在解放前就有地质工科的各个专业,解放后,自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成立北京地质学院、长春地质学院, 60年代、70年代有相继成立成都地质学院、河北地质学院、西安地质学院、桂林地质学院及华东地质学院. 地质工科的高等教育较快发展始于解放之后,1950年中国矿业大学设立了工程地质教研室,1951年创办煤田地质工程系,设有地勘和钻探两个学科,1953年学校搬迁北京,更名为北京矿业学院,增设煤田地质与勘探等本科专业。此外,1952年中南矿业学院成立,设立了地质专业和探矿技术专业,开始招收专科生。1954年设立本科开始招收本科生。1951年东北地质专科学校组建,1952年10月以东北地质专科学校为基础,与山东大学地质矿物学系,东北工学院长春分院地质系和物理系的一部分,大连工学院部分基础学科教师合并,成立了属于工科性质的东北地质学院,1953年开始招生,1958年更名为长春地质学院。此后,北京地质学院、成都地质学院、西安地质学院、石油大学、河海大学、北京钢铁学院等也随之成立了本科专业,开始了全国范围的普通高等地质教育的大发展时期。 由于受前苏联地质教育的影响,专业划分较细、专业较多,又由于国家百业待兴大量的地质工作要作,从而培养了大批地质专业人才,因此,20世纪90年代末,传统的地质专业人员显得过

2020最新全国地质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2020全国地质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地质工程专业介绍 地质工程专业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制约关系,主要研究如何获取地质环境条件,并分析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制约形式,进而研究认识、评价、改造和保护地质环境的一门科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地质学与工程学相互渗透、交叉的边缘学科。 主干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地质学基础、工程力学、工程数学、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勘察与评价分析、地质灾害防治、岩土钻掘机械基础、岩土钻掘工程工艺原理、地质工程施工、水文地质、地质工程试验测试技术、地质工程数值模拟。 核心课程示例: 1.示例一 (1)工程地质方向:理论力学(80学时)、材料力学(72学时)、弹塑性力学基础(56学时)、建筑制图(56学时)、测量学(40学时)、普通地质学(48学时)、岩石学(32学时)、矿物学(32学时)、构造地质学(64学时)、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学(32学时)、岩体力学(48学时)、土力学(56学时)、水文地质学基础(40学时)、地下水动力学(40学时)、工程地质学基础(48学时)、工程地质勘察(40学时)、岩土测试技术(32学时)、工程钻探与取样技术(32学时)、工程物探(24学时)、工程建筑概论(40学时)、岩土工程监测(24学时)、工程招标投标与概预算(32学时)、地质灾害防治(32学时)、水利水电工程地质(32学时)、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专业讲座(32学时)。 (2)岩土钻掘方向:理论力学(80学时)、材料力学(72学时)、流体力学(40学时)、液压传动(48学时)、机械制图(96学时)、测量学(40学时)、机械设计基础(56学时)、金属材料与零件加工(32学时)、地质学基础(72学时)、岩体力学(40学时)、土力学(40学时)、工程地质学基础(40学时)、岩土钻掘工艺学(48学时)、钻井液与工程浆液(48学时)、岩土钻掘设备(40学时)、基础工程学(56学时)、基础工程施工技术(40学时)、岩土测试技术(32学时)、新技术专题报告(16学时)。 2.示例二:基础地质(51学时)、构造地质(34学时)、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68学时)、土力学(34学时)、岩体力学(51学时)、水文地质学(34学时)、工程力学(119学时)、结构力学(102学时)、测量学(51学时)、弹性力学(34学时)、基础工程设计原理(51学时)、载荷与结构设计原则(17学时)、工程概预算与招投标(34学时)、数理方程(34学时)、数值方法与计算机算法(34学时)、弹性力学中的有限元(34学时)、地基处理(34学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