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转型发展纲要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转型发展纲要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转型发展纲要

环保部批转《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转型发展纲要》

2009年12月25日,环保部复函批转《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转型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纲要》是总站实现技术转型发展的重要指导文件,要求总站按照《纲要》要求,切实加强环境监测技术工作,不断提升环境监测技术水平,坚持为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对地方环境监测站的技术指导,建立和完善适应转型发展的运行机制,在全国环境监测系统率先实现转型发展。

附件:《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转型发展纲要》

附件: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转型发展纲要

为深入贯彻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和实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积极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和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加快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步伐,特制定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转型发展纲要。本纲要是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断提升环境监测的技术支撑、技术监督和技术服务能力,完善环境监测核心业务体系和技术体系的指导性文件。

一、环境监测发展历程与新形势

1973年全国第一次环保大会以来的三十多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环境监测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一是环境监测业务领域不断拓展。从最初的“三废”监测,发展到环境空气、酸沉降、沙尘暴、地表水、饮用水源地、近岸海域、土壤、生态/生物、噪声、污染源等多领域多环境要素的综合性监测,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国的环境监测网络。二是环境监测范围不断扩大。从最初的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监测,发展到流域、区域的生态环境监测乃至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监测。三是环境监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从最初的手工采样监测,发展到自动在线连续

监测和遥感监测,监测仪器设备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初步建立了一整套环境监测技术和标准方法体系。四是随着环境监测事业的蓬勃发展,环境监测队伍不断壮大,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已由几十个监测站发展到2300多个,监测人员近5万名。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以下简称“总站”)于1979年底由国家批准建设,1980年正式组建。在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总站始终坚持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与决策服务的宗旨,在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为环境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在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一是以“六五”和“七五”期间建设的64个重点监测站为骨架,组建并不断完善了全国环境监测网络。逐步建成了全国环境空气、地表水、近岸海域、噪声、生态遥感、酸沉降、沙尘暴、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网络。二是以编写环境质量报告为抓手,不断提高综合分析水平。从上世纪80年代初每年编写一份全国环境质量报告书,发展到现在每年编写30多种1500多份各类环境质量报告,环境监测成果的内容与形式日益丰富,为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三是以建立环境监测技术方法为主体,逐步完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以《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为代表,研究制定了全国环境监测技术路线及大部分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规定、标准和方法。四是以环境空气和地表水监测为切入点,大力推进自动监测技术发展,提升环境监测自动化水平。国家投资建设了

126台套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和380多台套空气自动监测站,建成了覆盖我国主要水体的地表水自动监测网络和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网络,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实现了空气质量日报或预报。五是以“3S”技术为手段,构建环境监测信息网络系统。新建了总站环境监测业务大楼,建设了大屏幕演示及自动监测信息联网系统、生态遥感解析与GIS实验室,提高了环境质量表征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六是以加强仪器装备和技术储备为重点,提高环境应急监测响应能力。研究编著了《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臵技术》,购臵了多套先进的环境应急监测设备,在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应急监测和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空气质量保障应急监测中发挥了重要的组织、技术协调和指导作用。七是以质量控制考核和质量监督为主线,强化质量管理工作。从水质监测质量控制拓展到空气、污染源、近岸海域等领域的质控考核和质量监督,从实验室质量控制发展到初步开展全程序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八是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为目标,强化监测科研工作,提高监测系统的整体技术水平。三十多年来,共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6项,省、部级科技成果30余项,以《我国酸雨污染来源、影响及控制对策研究》、《全国工业污染源调查评价与研究》、《中国土壤背景值研究》等为代表的环境监测科研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九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不断建设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初步建立了以院士为龙头,研究员为主干,中、高级技术人员为主体的人才梯队。

2009年2月,周生贤部长对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强调指出环境监测工作要在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中发挥先锋作用,努力推进“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一盘棋、监测队伍一条龙、监测技术天地一体化”(“三个一”)。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必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环保部的要求,以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统领环境监测事业发展,以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为根本任务,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乘势而上。

二、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2008年,环保部组建了环境监测司,为强化国家层面的环境监测行政管理和实现环境监测的政事分开提供了重要的组织机构保证,长期制约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问题开始得到解决。同时,环保部党组和部领导要求总站必须适应新的形势要求,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将工作重心从环境监测管理转到环境监测业务和技术上来。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按照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的要求,积极推进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机制、转变能力、转变作风(以下简称“五个转变”),形成“聚精会神抓业务,一心一意钻技术”的良好氛围,努力实现总站历史性转型,既是总站深化改革、促进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总站提升技术支撑能力,落实周生贤部长环境监测“三个一”战略思想的客观需要,更是总站当

好全国环境监测技术“龙头”,引领全国各级环境监测站向“技术立站、科学监测”方向发展的大势所趋。

在深刻认识总站转型发展的必要性、紧迫性的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总站转型发展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要准确把握其基本内涵,兼顾长远目标与现实要求,在稳定中发展,在稳妥中转型,在稳步中推进。

(二)转型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国家环境监测业务不适应环境管理新需求。一是水、空气等环境要素的监测项目不全,达不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项目和新形势的要求,与全面、准确地说清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存在差距。二是部分环境要素的监测网络和监测点位(断面)不能满足全面说清环境质量和实施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等要求,亟待调整和完善。三是生态/生物、土壤、农村环境监测工作刚刚起步,亟待加强。四是国家地表水、空气、近岸海域、生态等监测网络的自动监测站建设和运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国家环境监测网络和全国环境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时性和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尚不健全。五是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监控和污染物排放量统计等工作尚不完善。六是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专题研究不够,环境监测报告的深度、广度和代表性、针对性、科学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距环境管理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这些现实问题,导致目前全国环境监测的业务领域、监测范围、监测项目和监测数据还不足以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全国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不

适应环境管理新需求。

2、环境监测技术不适应环境科技新发展。过去一段时期,总站在工作上偏重于协助做环境监测管理工作。除承担一些专项监测和应急监测工作外,没有将分析测试技术作为工作重点,现场监测能力、人员的动手能力、实验室分析测试水平、仪器装备配臵都没有及时跟上形势要求和科技发展前沿。环境监测科研工作滞后,近年来未取得重大的科研成果,对环境监测新领域、新方法和新技术跟踪掌握相对不足。分析测试技术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与某些先进的地方环境监测站存在“倒挂”现象,在某些技术领域难以对地方环境监测站进行有效的技术指导。环保部领导要求总站有一支精锐、高效的应急监测与技术指导队伍,关键时刻拉得出去、测得准确、指导有力,总站的应急能力距此还有较大差距。

3、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不适应技术监督新要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体系尚不完善,质量控制指标不全面,缺乏全面和系统的规划,缺少国家级监测质量控制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不足,与环境监测技术之间没有实现有机结合,制约了全程序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有效落实及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成效的评估和监督检查。目前全国性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监督工作刚刚起步,而且发展极不均衡。总站内部质量管理体系没有得到有效运行,现代实验室管理与质控理念和经验缺乏。

4、体制机制不适应历史性转变新形势。国家环境监测网络、地方环境监测网络之间的运行机制与资源共享,国家

环境监测网络的运行和技术保障机制,国家环境监测网络的点位(断面)优化调整机制,环境监测质量技术监管机制和体制,总站自身建设与发展的体制与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障碍,对总站自身发展和充分发挥全国环境监测网络中心作用造成不利影响。

5、队伍建设不适应履职尽责新使命。当前,总站承担的环境监测业务与技术工作量急剧上升,虽然在环保部的大力支持下增编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人才的引进、培养进而形成工作能力需要一个过程,加之近几年调出不少技术骨干,导致人员数量与环境监测业务工作量的矛盾,缺乏技术骨干与转型需求的矛盾仍十分突出,干部职工长期处于疲于应付的工作状态,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和继续深造没有保证,人员总体技术水平难以适应实际工作需求。

三、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为统领,以推进环保历史性转变和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为根本,认真贯彻周生贤部长关于环境监测“三个一”的战略思想,坚定技术立站、科学监测、人才兴站的发展方向,坚持监测科研为先导、监测业务为主导、监测技术为支撑的方针,以“三个说清”为中心任务,大力加强环境监测业务、技术、质量管理技术与保障体系建设,着力提升“说得清”和“测得准”能力,力争用7年左右时间,将总站建设成为全国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

网络中心、数据中心、质控中心和培训中心,为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提供全面、及时、准确、有效的环境监测报告、信息和技术支撑、技术监督、技术服务。

(二)基本原则

1、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立足于现实存在的“五个不适应”问题,以推进“五个转变”为总站转型发展的主要内容。区分轻重缓急和难易主次,确立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以重点解决严重制约转型发展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2、统筹兼顾,分步实施。通盘考虑实现转型发展目标所面临的体制机制、技术水平、人员状况和经费保障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阶段性优先任务,按照“三步走”的阶段性发展目标,统筹规划,夯实基础,确保总站转型工作积极稳妥,扎实推进。

3、填平补齐,系统完善。站在引领全国环境监测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在监测领域、监测要素、监测技术、标准方法、仪器设备、质量管理、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尽快补足短板、破除瓶颈,系统提升核心业务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

4、与时俱进,切实可行。坚持在改革中发展,在创新中转型,以科学的态度和务实的举措,向环境监测业务和技术进军,不断更新观念,改进工作,全力推进环境监测业务、技术、质量管理技术和保障体系建设。同时,充分考虑总站转型发展的长期性与复杂性,科学核算成本,客观评估效益,确保转型发展的可行性。

(三)目标

1、总体目标

到“十二五”末期,把总站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环境监测站,为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提供全面、准确、及时、有效的环境监测报告、信息和技术支撑、技术监督、技术服务。

2、阶段目标

总站转型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到“十一五”末期(2009~2010),总站转型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为实现“三个说清”夯实业务、技术基础。

进一步完善环境监测业务体系:做好优化调整国家环境监测网络的技术支持,制定国家环境监测网络点位优化调整技术规定和实施方案,增强环境监测数据的时空代表性;加强综合分析评价研究和环境监测数据信息平台建设,提高环境监测报告综合分析水平,为全面、准确地说清全国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奠定基础;继续大力推动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技术水平:启动建设环保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重点实验室和环境监测质控重点实验室;开展国家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达到能准确测定部分现行环境标准规定的所有监测项目的技术水平。基本解决环境监测技术“倒挂”问题和环境监测信息不够科学、规范问题;开展“国家水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以下简称“水专项”)研究。

第二阶段:到“十二五”中期(2011~2012),总站转型发展扎实推进,建成较为完善的环境监测业务、技术、质量管理技术和保障体系,基本具备“说得清”、“测得准”能力。

建成较为完善的环境监测业务体系:完成空气、地表水、近岸海域、噪声等国家环境监测网络优化调整工作,并实施全面、有效的技术管理;启动国家生态/生物监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城乡统筹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建设重点区域空气环境质量联动监测与预警系统,重点流域地表水环境质量联动监测与预警系统。

大幅提升环境监测技术水平:建成环保部环境监测质控重点实验室;初步建立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完成“水专项”

研究;提高有机物分析水平;紧跟国际环境监测技术前沿,形成能领衔解决国内环境监测重大技术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到“十二五”末期(2013~2015)

具备“三个说清”能力,即说清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说清潜在的环境风险,说清污染源排放情况;实现“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水平、一流的实验室、一流的装备”;成为全国环境监测技术中心、网络中心、数据中心、质控中心和培训中心,实现总站转型发展总体目标。

四、转型发展主要任务

(一)加强环境监测核心业务体系建设

1、加强国家环境监测网络技术指导。一是进一步加强对现已运行和管理的国家环境监测网络的技术指导,保证国

家环境监测网络的稳定运行,稳步推进国家监测网络运行机制改革。到“十一五”末期,在国家环境监测网络和部分地方环境监测网络监测数据共享交换机制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管理部门和环境监测系统内部环境监测数据共享和公开,进一步扩展国家监测数据的应用范围。二是做好优化调整国家环境监测网络的技术支持,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代表性。制订全国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点位优化调整技术规定,推动反映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的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动态档案;制订国家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设臵技术规定,按流域建立水质监测断面动态档案,适当调整和完善国家地表水监测网络,逐步完善覆盖国界、省界和其它重要考核断面的国家地表水自动监测网络;完善国家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站点设臵技术规定,适时调整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网络,强化近岸海域特别是重要海湾的环境监督性监测;进一步完善国家酸沉降、沙尘暴监测网络和国家噪声监测网络。三是开展国家环境质量监督性监测,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对全国部分国控水质监测断面、国界断面、省界断面、重要城市饮用水源地、国家水质自动监测站、空气自动监测站、近岸海域监测点位、生态和生物监测点位、重点城市噪声监测点位等实施监督性监测和对比监测,保证国家环境监测网络数据质量稳定可靠。

2、拓展环境监测领域,加强对国家环境监测网络能力建设的技术支持。继续开展地表水有机物自动监测和空气

中臭氧、PM2.5细颗粒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VOC)、温室气体等研究性监测,逐步在全国开展空气中臭氧和PM2.5细颗粒物监测和按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进行饮用水源地水质全分析;拓展海洋沉积物、海洋生物和陆源入海监督性监测;逐步开展振动、电离辐射、电磁辐射、光污染和热污染等监测工作;加强“天地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研究,推动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在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和典型地区7~9个有条件的环境监测站加挂总站生态环境监测分站,开展遥感与地面监测相结合的生态监测;以湖库为重点开展生物监测,选择有条件的地方站加挂总站生物监测分中心,到“十二五”末期提升国家环境生物监测整体能力;逐步提高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能力,到2010年实现按照排放标准规定项目实施污染源监督性监测。

3、加强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综合分析工作,提高环境监测报告水平。一是按照环境监测报告制度的要求,制(修)订各类环境监测报告技术规定,形成由基本环境质量报告和污染源报告以及专项监测报告组成的环境报告体系,为环境管理、政府决策和公众知情提供全面的服务。二是加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方法研究,优先开展环境空气、地表水、土壤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方法研究。三是全面启动总站国家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及应用平台系统,使各类环境监测信息产品更加准确、及时、针对性强。

4、加强污染源监测、环境统计及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深化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根据排放标准

的要求扩展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项目;开展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质控抽测与检查,进一步加强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能力建设的技术支持;加强污染源排放总量监测,按照环境管理要求扩充污染源排放总量监测指标;开展运用监测数据核算污染源排放总量研究;做好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的技术支持;开展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关联分析研究;继续加强环境统计工作,深化环境统计数据审核办法研究,提高环境统计数据的科学性与规范性;进一步深入研究环境统计数据与总量减排核查数据的相关关系;开展环境统计报表制度研究;完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技术导则,加强验收监测技术指导与管理,依法做好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提高其规范化水平。

5、实施国家环境监测预测预警工程,做好环境质量监测预测预警。一是研究建立各类环境要素的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环境风险级别分级方式与划分方法。二是建立区域空气环境质量联动监测机制,尽快启动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空气环境质量联动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试点工作,逐步开展辽宁中部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空气环境监测预测预警系统建设试点工作。三是建立流域上下游联动监测机制,启动三峡库区及其上游、黄河流域和珠江流域地表水环境质量联动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试点;建立水质自动监测实时数据发布与预警系统。四是开展沙尘暴对空气质量影响预测模型和重点湖泊蓝藻水华预测模型的研究应用;全面启动空气、地表水环境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和预测预警模型研究,

建立并运行可视化的预测预警业务化系统。

6、实施国家环境应急监测响应工程,提升环境应急监测的技术支撑能力。

一是建立并完善国家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体系和应急监测工作程序,按计划完成《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技术规范》和《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研究应急监测点位布设、方法选择、数据处理方法和仪器选用原则。二是更新和完善全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响应系统,完善环境应急监测基础数据库和专家库,研究建立各类环境污染物扩散模型,建设重点流域应急监测信息系统。三是填平补齐环境应急监测仪器,优先补充便携式现场监测仪器和流动监测车等应急监测装备。四是优选部分有实力的地方环境监测站建立区域环境应急监测分中心,与总站形成全国环境应急监测网络。

到“十一五”末期,完善《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程序》和《环境应急监测技术方案编写导则》,购臵快速、定性或半定量便携式监测仪器设备和采样制样设备。到“十二五”中期,现场应急监测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得到重点加强。到“十二五”末期,建成较为完善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方法体系和应急响应系统。

(二)加强和完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

1、大力提升环境监测技术水平。一是以完成国家环境监测任务为依托,全面恢复总站监测技术能力。开展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标准项目全分析监督性监测、国界河流水

质监督性监测、水质自动监测站和空气自动监测站抽测及比对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等。到2010年,具备地表水、空气全分析能力。二是以水生生物监测为重点拓展生物监测,启动底栖动物、着生生物和浮游生物群落监测,逐步开展生物毒理学和细胞分子生物学监测,水体富营养化—水华监测分析等工作,研究生物监测预警技术,到“十二五”末期形成国内一流的生物环境监测技术能力。三是深化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提高卫星遥感解译精度和监测报告的时效性,开展多源卫星遥感信息的生态监测对比分析;积极探索城市生态监测和生物多样性监测的技术方法,初步形成较完善的生态监测技术体系。四是开展城乡统筹环境监测技术路线、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方法等研究工作,启动农村环境监测试点研究与示范。五是为“城考”与“创模”的环境质量指标监测监督性检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指导。六是开展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监测、持久性毒性物质(PTS)监测、挥发性有机物(VOC)监测、土壤有机物监测、臭氧和温室气体监测,跟踪掌握现代环境监测制样技术、现代分析仪器测试技术和源解析技术;加强环境监测方法验证,到“十二五”中期全面形成环境监测方法的验证和技术审核

能力,并具备参与国际间实验室比对和验证的技术能力,大幅提升总站领衔解决重大环境监测技术问题的能力。

2、完善环境监测技术路线体系。修改完善现有的空气、地表水、噪声、污染源、生态、固体废物、土壤、生物和辐射等环境要素的环境监测技术路线,完成近岸海域、振动、

酸沉降、光污染、热污染和沙尘暴等环境监测技术路线,制定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路线;到“十二五”中期完成地下水和农村等环境监测新领域的技术路线,初步建成现代环境监测技术路线体系框架;到“十二五”末期,建成较为完备的环境监测技术路线体系。

3、开展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体系研究。编制《全国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规定)制(修)订计划》;开展将现有的、成熟的环境监测技术规定或试行方法上升为国家标准或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研究;按计划完成总站承担的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等50余项技术规范(规定)及在研监测标准项目的编写和修订。到“十二五”末期,进一步开展各环境要素的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体系研究,为建成较为完备的、具有中国环境监测特色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体系提供技术支持。

4、开展环境监测标准方法体系研究。到“十一五”末期,优先开展现行环境质量标准中尚缺的环境监测标准分析方法研究。发挥总站负责的全国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化委员会作用,承担“十二五”全国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制(修)订计划和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十二五”标准制(修)订工作;与相关国家或国际组织合作,编写跨界污染物监测标准方法和国界河流联合监测标准方法;结合环境监测工作的实际需要,承担ISO相关环境监测标准方法的转化和验证;研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持久性毒性物质(PTS)、痕量超痕量污染物和土壤有机污染物监测标准分析方法等,到“十二五”末期为建成较为完善的环境监测标准方法体系提供技术支持。

5、加强环境监测科学研究。研究“十二五”环境监测科技发展需求及研究计划,为环保部“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相关内容的制定提供参考。认真做好“水专项”等各项在研项目。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科研管理和制度建设,建成总站科研项目库。重点加强前瞻性、应用型环境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开展环境监测基础理论与方法学研究;优先开展各要素环境质量评价和综合评价指标、方法、标准和模型研究;环境监测数据采集、传输、管理和表征技术研究;环境监测预测预警技术研究;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技术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监测与评价研究;农村环境监测技术研究;面源污染监测技术研究;水体富营养—水华监测技术研究;环境监测在健康风险防范中的应用研究;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关键技术研究;污染物排放与环境质量相关关系研究;土壤元素有效态监测技术方法研究;土壤可溶性有毒物质浸提方法与毒性监测技术方法研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和持久性毒性物质(PTS)的采样、制样及分析测试技术研究;自动环境监测技术研究等。

(三)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一是2009年完成总站计量认证复审和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进一步规范总站实验室管理,按计划完成《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在规范的指导下有序开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二是积极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提供技术支持。三是进一步规范全国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持证上岗考核,修改完善持证上岗考核实施细

则,编写《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指南》,出版《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集》。四是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基础性技术工作,逐步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分析和自动监测等领域的全程序质量管理技术体系;开展环境监测机构质量管理基本要求、管理模式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研究;开展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技术研究,逐步完善质量控制指标体系。五是进一步深化环境监测专用仪器质量检定和检测方法、仪器校准规程等研究,强化环境监测专用设备适用性检测。

五、环境监测保障体系建设

(一)进一步提升国家本级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水平

一是实施好在建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2010年完成14个国家空气环境背景站和30个农村区域空气环境监测站点一期建设任务,强化对国家酸沉降、沙尘暴、地表水自动监测网络能力建设的技术支持,开展地表水有机物自动监测试点工作。二是配合环保部完成国界河流监测能力建设规划,力争到2010年初步建成国界河流自动监测网络。三是做好编制总站和国家环境监测网络“十二五”能力建设规划

的技术支持和实施工作。重点加强环境应急监测、有机物监测、温室气体和臭氧监测、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生态/生物监测、土壤监测、国家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及应用平台系统能力建设;编制国家生态监测定位站建设方案和国家空气背景站二期建设方案,力争到“十二五”末建成一批总站生态环境监测分站,完善国家空气背景站。

(二)实施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创建工程,建设环保部重点实验室

一是申报具有分析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能力的实验室建设,装备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分析测试仪器为代表的大型分析仪器和采样、制样及前处理仪器设备,力争“十一五”末建成并运行。二是“十一五”末期启动以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为研究方向的环保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到“十二五”中期,基本建成国家级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技术平台,形成量值溯源/量值传递和环境监测仪器校准功能,以及质量控制考核和监督的技术实力。三是调整、整合总站现有实验室结构和布局,更新、升级现有环境监测仪器,添臵快速、多功能便携式应急监测设备;在开展现代环境监测分析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有机污染物监测、固废监测、土壤监测、危险化学品监测、生物毒性监测和源解析等仪器设备建设,到“十二五”末期,建成开放型的具有环境监测分析技术能力的环保部重点实验室。

(三)实施环境监测技术培训工程,加强人才培养与技术培训

一是制定全国监测系统技术人员培训规划,按照“全国监测队伍一条龙”的技术培训目标,充分发挥总站作为全国环境监测培训中心的龙头作用,建立若干区域培训中心,重点开展空气监测、地表水监测、综合分析评价和新技术、新方法等重点领域技术培训。二是建立国际和国内环境监测技术交流与合作机制,总站在加强活跃站内学术交流活动的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