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视觉的农业机器人导航路径识别

基于机器视觉的农业机器人导航路径识别
基于机器视觉的农业机器人导航路径识别

https://www.360docs.net/doc/d29323490.html,

孙元义,张绍磊,李伟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北京:100083)

摘 要: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农业机器人导航路径识别的新方法。自然环境下采集的棉田图像在Lab色彩空间进行处理,把棉株从土壤背景中识别出来。通过最大方差阈值分割法将图像转化为二值图像,并经过中值滤波去除噪声。根据图像左右垄棉株位置平均得到导航离散点,通过Hough变换得到导航路径,进而得到导航控制参数。利用坐标系转换关系将图像坐标系中的导航信息转换到世界坐标系,从而控制机器人行走。对采集的大量连续图像进行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农业机器人 机器视觉 自然环境 Hough变换

1.引言

随着精细农业的发展,计算机、传感器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机器人导航技术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1]。目前,农业机器人导航方式主要有三种:信标导航、全球定位系统(GPS)、视觉导航。由于农业作业环境复杂,视觉导航具有信息探测范围宽、目标信息完整等优势,是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机器人导航方式[2]。基于视觉的导航方法有很多。Kise等人研究了双目立体视觉的方法[3]。该方法对于农田环境较理想情况下实现较好,但是算法复杂,而且对两个摄像头同步性要求较高。S.Han等人研究了基于单摄像头的方法。该方法实际采集农田灰度图像,通过K-means聚类算法来进行图像阈值分割,最后利用线性回归来获得导航基准线[4]。农业机器人导航首要问题是找到一种适合于大多数自然环境下将作物从土壤中识别出来的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获得导航路行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单摄像头,基于自然景观环境下,对获得的农田彩色图像进行分割,利用Hough变换获得导航路径。并给出了对实时图像进行试验分析、验证的结果。

2 棉田图像分割

2.1 色彩空间选择

在图像处理中常用的色彩空间有RGB空间、HIS色彩空间等。本文采用了Lab色彩空间进行图像分割。Lab色彩空间是国际照明委员会(CIE)于1976年推荐的设计成符合孟塞尔彩色系统的表色系。其三度空间的L为光亮度,a为空间的红-绿色轴,b为空间的蓝-黄色轴。

图像分割时在RGB、HIS、Lab色彩空间进行了比较。表1是对近200副动态棉田图像分别用2G-R-B、2H、Lab中a灰度化的比较结果。其中识别率指把棉株信息正确从图像中识别出来的百分率,误识率是指把非棉株信息识别成棉株信息的百分率。实验表明Lab中对a进行灰度化效果较好。

图1 a是棉田图像(俯视45°),图1 b是在Lab色彩空间对a分量灰度化图像。

识别率误识率

50%~90%>90% <50% 50%~90% >90% <50%

7 21 72 70 26 4

/%

2G-B-R

/% 12 24 64 71 19 10 2H

Lab /% 3 6 91 86 12 2

表1 2G-B-R、2H、Lab灰度化比较

- 1 -

(a )棉田图像 (b )对a 分量灰度化图像

图1 棉田灰度化图像

2.2 棉田图像阈值分割

阈值分割是图像分割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先确定需要的分割阈值,然后将该阈值与像素值比较以划分像素区域[5]。阈值分割的方法有直方图法、自动阈值法、变量阈值法、双阈值法等。本文采用了最大方差的自动阈值分割法[6]。最大方差阈值分割法是在判别与最小二乘法原理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它的原理是:把图像的直方图在某一阈值处分为两类,当被分成的两类间的方差为最大时,决定阈值。

对在Lab 空间灰度化的棉田图像进行分析,统计各灰度值的概率,然后用阈值k 将灰度值分为两组C ={0~k}和C ={k +1~j},分别求出各组的概率和平均值:010ω、1ω、0μ、1μ。最后利用公式求出两组间的方差。其中,201012112002)()()()(μμωωμμωμμωσ?=?+?=k μ是整幅图像的灰度平

均值,选择最佳阈值T 满足。

)()(22k Max T σσ=最后利用获得的阈值T 对图像进行二值化,设一幅原始图像f (x,y )取单阈值T 分割后的图像定义为:

g(x,y) = ???0

1)),(()),((T y x f T y x f ≤>这样g (x,y )为一幅二值图像,T 为最大方差法获得的阈值。在对实际采集的图像处理过程中阈值一般在T =100~150之间,图2 a

是利用上述方法获得的黑白二值图像。

(a)二值化图像 (b)中值滤波后图像

图2 二值化及滤波图像

- 2 -

https://www.360docs.net/doc/d29323490.html,

2.3 二值化图像滤波处理

对二值图像经滤波处理去掉图像中的噪声点,以利于后续导航离散点的获得。其滤波方法主要用到了中值滤波。

中值滤波的基本思想是用像素点邻域灰度值的中值来代替该像素点的灰度值,该方法在去处脉冲噪声、椒盐噪声的同时又能保留图像边缘细节,这是因为它不依赖于邻域内那些与典型值差别很大的值。在对图像实际处理过程中采用的是3×3的模板。二值化后的图像经过中值滤波处理后的结果如图2 b 所示。大部分非棉株的噪声点明显消除。

3 导航路径及导航参数获得

对上述处理后的二值图像进行导航路径识别。通过垄的行走势特征得到导航控制点,然后通过Hough 变换得到导航路径。在图像平面坐标系中便可以得到导航路径与前进方向的夹角及测向位移偏差,通过坐标系转换可把这两个值转换为世界坐标系的导航控制参数。

3.1 坐标系转换

世界坐标系、摄像机坐标系、图像坐标及机器人结构关系如图3所示。y c O c z c 为摄像机坐标系,0为世界坐标系原点,各坐标轴与摄像机坐标系的各轴平行,AB 为图像平面,φ为摄像机倾斜角度,d 为摄像头离地面高度,一般控制在0.6m-1.0m 之间。根据以上各坐标系的定义,可以容易看出,摄像机坐标系先绕x 轴顺时针旋转φ角,然后再沿旋转后坐标系中的y 轴移动-d 既为机器人坐标系。因此,可以得出机器人坐标系相对于摄像机坐标系的齐次变换矩阵为:

c w T=Rot (x ,φ)Trans (0,-

d ,0)= 。 ?????

?????????1000sin cos sin 0cos sin cos 00001φφφφφφd

d

图3 机器人结构及坐标系定义

3.2 导航离散点获得

导航离散点是指利用图像分割得到的棉株信息,根据两垄棉株的走势特征,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得到能够表现棉株垄方向特征的点,根据这些点来规划导航路径。获得导航离散点方法如下:把二值图像向垂直方向投影,通过两个波峰之间波谷位置把图像分成左边垄部分和右边垄部分。每行分别对图像每垄取黑色像素平均位置点,然后再对整行取平均位置点。

- 3 -

j

21[l

1(x + x + … + x ) + 1i 2i l i p 1( x + x + … + x )]。 1i 2i p i 3.3 导航路径计算

Hough 变换是一种线描述方法,它可将笛卡儿坐标系中的点变换为极坐标系中的曲线,即(x,y )域上的一点(x ,y )对应(00ρ,θ)域上的一条正弦曲线ρ=x cos(0θ)+y sin(0θ)[7]。把笛卡儿坐标系中n 各点转换为极坐标系中n 条曲线,利用这n 条曲线在一定范围内的交点就可以确定这n 各点的最佳拟合直线。利用Hough变换获得导航路径时,把参数空间设计成一个累加器阵列,表示离散参数值。依照变换方程,图像中的每一点可以表决几个参数,而参数空间(或累加器阵列)的峰值就是表征一条直线的参数。简单的说也就是说在这条最佳导航路径上所占有的这些导航离散点最多。根据这一分析,其具体算法过程为:

(1) 初始化一个变换域(ρ,θ)空间上的数组count[ρ][θ],ρ方向上的量化数目为图像对角线方向像素数,θ方向上的量化数目为180。并对数组中每个元素设置初值0。

(2)顺序搜索图像中的所有导航离散点(x , y i )。对每一点代入i θ的量化值(从0到

180),通过公式ρ=x cos(i θ)+y sin(i θ)算出各个ρ,ρ值

(经量化)落在count[ρ][θ]数组中某个元素中,便使该元素count[ρ][θ]加1。

(3) 图像中的所有导航离散点(x , y )变换完后,对变换域(i i ρ,θ)空间的数组count[ρ][θ]值进行检验,找出最大的count[ρ][θ]值所对应的ρ和θ,记作ρ0和θ0。

(4)顺序对原图像的每个像素点(x , y i )代入i θ的量化值(从0到180),通过公式ρ=x cos(i θ)+y sin(i θ)算出各个ρ,ρ值(经量化)后如果等于ρ0,则其对应的点在所求航路径上。

经过上述算法可以得到一条较佳的导航路径,图4是获得的导航离散点(图中绿色点)经Hough 变换得到的导航路径(红色线为导航路径)。

图4 导航路径图

3.4 导航参数获得

通过导航路径可以得到所需要的导航控制信息[8]。导航控制信息主要包括实际导航路径

- 4 -

α即为导航路径与喷药机器人轴线的侧向位移偏差与角度偏差。在实际应用中,机

器人轴线方向基本于安置的摄像头所采集图像中心线重合。利用导航路径就可以分别求得测向位移偏差L 和角度偏差α

图5 侧向位移和角度偏差示意图

根据摄像机坐标系与图像坐标系转换关系及小孔成像原理可以将图像坐标系中的L 和α转换到世界坐标系相应参考路径的L ′和α′。主参数导航角转换公式:1

02cos sin tan tan k X k φφαα?=′。其中,,为摄像机内部参数,可以通过摄像机标定得到,为图像坐标系中导航路径与x 轴交点坐标。据此就可以由图像坐标系中的导航路径得到世界坐标系中的导航参数。

1k 2k 0X 4 实验与分析

导航路径可靠性与摄像机俯视角度有关,在不同视角下分别对采集的大量连续图像进行分析,其平均误差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L ′和α′平均误差为Hough 变换获得导航路径在世界坐标系中的转换与机器人理想行走路径之间的误差。通过试验分析摄像机在俯视45°时识别效果较好。处理一幅720×580像素的图像耗时平均为275ms ,基本能满足实时性要求。图6是对近40米内动态、连续棉田图像其实际L ′和α′与预测L ′和α′的比较示意图。

摄像机俯视角度

平均误差 30o 45o 60o L ′/cm 4.4

4.1 4.7 α′ / o 1.2

0.9 1.5

表2 侧向位移和角度偏差统计

- 5 -

(a)位移偏差比较 (b)角度偏差比较

图6 实际L′和α′与预测结果比较示意图

5 结论

本文以我国北方棉田为研究背景,在棉花种植初期,结合其种植特点在Lab色彩空间有效的把棉株从土壤和地膜背景中识别出来。在图像坐标系中根据垄的走势特征,通过Hough变换得到最佳导航路径。利用坐标系转换,把图像坐标系中导航路径与前进方向的夹角及侧向偏差转换为世界坐标系中的导航控制参数。通过分析与实际检测表明该方法获得导航路径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Reid,J.F., Zhang,Q., Noguchi,N. Agricultural automatic guidance research in North America.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 in Agriculture, 25(2000):155-167.

[2] 冯建农,等.自主移动机器人智能导航研究进展[J]:[硕士学位论文].机器人,1997,19(6):468~478.

[3] Kise,M. Zhang,Q.A stereovision-based crop row detection method for tractor-automated guidance.

Biosystems Engineering,2005,90(4):357~367

[4] S.Han, M.A.Dickson, B.Ni,J.F.Reid. A Robust Procedure to Obtain a Guidance Directrix for

Vision-Based Vehicle Guidance Systems.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2004,43(3): 179-195

[5] 李伟, 林家春, 毛恩荣.种子动态图像自动分割与标记技术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4,35(2):76-79

[6] Aubtale A S. Automatic thresholding of gray-level picture susing two-dimensional entropy[J].

Computer Vision, Graphics and Image Processing,1989,47(1):22-23.

[7] Marchant, J.A. and R. Brivot. Real time tracking of plant rows using a Hough Transform [J].

Real Time

Imaging,1995,1(2):363-375.

[8] H. Okamoto, K. Hamada, T. Kataoka. Automatic Guidance System With Crop Row Sensor[J]. For

Off-Road Equipment, 2002,4(2):307-316.

- 6 -

machine vision

Sun Yuanyi Zhang Shao Lei Li Wei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ollege Engineer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Guidance lane detection is researched for agricultural robot based on machine vision. Cotton filed images in natural environment are processed based on Lab color space. The parts of cotton in image are successfully recognized from the soil background. In order to obtain binary image and remove noise the maximal variance threshold and median filter are adopted to processing image. Guidance points are found through average position information of the right and left ridge in cotton filed image. Best lane of guidance is located through Hough transformation; therefore the guidance parameter can be gained. This parameter can be transformed from image reference frame to world reference frame. Base on this parameter the machine can be navigated. This method has been proved to have high efficiency and reliability by processing and analyzing lots of sequential images of cotton field.

Key words:agricultural robot machine vision nature environment Hough transformation

- 7 -

移动机器人导航技术总结

移动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分为以下三种: (1)导航技术 导航技术是移动机器人的一项核心技术之一[3,4]"它是指移动机器人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信息和自身状态,实现在有障碍的环境中面向目标的自主运动"目前,移动机器人主要的导航方式包括:磁导航,惯性导航,视觉导航等"其中,视觉导航15一7]通过摄像头对障碍物和路标信息拍摄,获取图像信息,然后对图像信息进行探测和识别实现导航"它具有信号探测范围广,获取信息完整等优点,是移动机器人导航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而基于非结构化环境视觉导航是移动机器人导航的研究重点。 (2)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是移动机器人的关键技术之一,其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18,9]"信息融合是指将多个传感器所提供的环境信息进行集成处理,形成对外部环境的统一表示"它融合了信息的互补性,信息的冗余性,信息的实时性和信息的低成本性"因而能比较完整地,精确地反映环境特征,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保证了机器人系统快速性,准确性和稳定性"目前移动机器人的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加权平均法,卡尔曼滤波,贝叶斯估计,D-S证据理论推理,产生规则,模糊逻辑,人工神经网络等"例如文献[10]介绍了名为Xavier的机器人,在机器人上装有多种传感器,如激光探测器!声纳、车轮编码器和彩色摄像机等,该机器人具有很高的自主导航能力。 (3)机器人控制器作为机器人的核心部分,机器人控制器是影响机器人性能的关键部分之一"目前,国内外机器人小车的控制系统的核心处理器,己经由MCS-51、80C196等8位、16位微控制器为主,逐渐演变为DSP、高性能32位微控制器为核心构成"由于模块化系统具有良好的前景,开发具有开放式结构的模块化、标准化机器人控制器也成为当前机器人控制器的一个研究热点"近几年,日本!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都在开发具有开放式结构的机器人控制器,如日本安川公司基于PC开发的具有开放式结构!网络功能的机器人控制器"我国863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也已对这方面的研究立项 视觉导航技术分类 机器人视觉被认为是机器人重要的感觉能力,机器人视觉系统正如人的眼睛一样,是机器人感知局部环境的重要“器官”,同时依此感知的环境信息实现对机器人的导航。机器人视觉信息主要指二维彩色CCD摄像机信息,在有些系统中还包括三维激光雷达采集的信息。视觉信息能否正确、实时地处理直接关系到机器人行驶速度、路径跟踪以及对障碍物的避碰,对系统的实时性和鲁棒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视觉信息处理技术是移动机器人研究中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

机器视觉技术在我国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机器视觉技术在我国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 用研究 摘要:随着计算机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机器视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扩展到农业生产领域,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研究成果。阐述了机器视觉技术在农业生产各领域(水果的自动分选、种子和粮食品质的检测、农产品异物检测、农田作业机械、植物生长情况监测及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为进一步应用机器视觉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机器视觉技术农业生产应用 机器视觉系统是一个能自动获取一幅或多幅目标物体图像,对所获取图像的各种特征量进行处理、分析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做出定性分析和定量解释,从而得到有关目标物体的某种认识并做出相应决策的系统。机器视觉系统的功能包括:物体定位、特征检测、缺陷判断、目标识别、计数和运动跟踪。机器视觉技术具有非接触性、速度快和精度高等特点,可以提高生产的柔性和自动化程度。因此,机器视觉技术在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是农业大国,目前已有大量文献资料研究了机器视觉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如机器视觉技术在选种、农作物生产管理及其控制、农业机械导航、农业机器人、农产品品质检测和分级等农业生产环节中均得到了广泛应用。 1 研究现状 1.1 农作物生产管理及其控制 农作物生产管理及其控制主要内容包括农作物生长形态监测和农药喷洒控制。 1.1.1 农作物生长形态监测 农作物的生长状况直接受气象条件、土壤肥力和栽培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及时掌握农作物的生长形态可以辅助农业生产管理,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栽培方案。 机器视觉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农作物植株的静态识别定位和形状参数测量上,主要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通过获取多幅植株的二维图像进行定位识别及参数获取。例如,采用双目视觉系统对棉株株顶进行识别定位和高度测量,采用matlab软件进行了图像处理,结果显示,对棉株株顶的识别率为92.6%,棉株在1 100~1 900 mm处的定位误差为0.43~30.57 mm,基本满足了棉花打顶的作业要求。第二种是通过获取单幅二维图像构建植株的三维表面,进而进行定位识别及参数获取。例如,以果园田间叶片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幅图像恢复叶片的三维表面获取了农学形状参数,实现了田间叶片图像的远程采集和叶片面积的测量,促进了机器视觉系统在农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1.1.2 农药喷洒控制 农药喷洒控制也属于精细农业的研究范畴,主要针对除草剂和杀虫剂两种农药进行喷洒控制。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对杂草、病虫害和作物的精确识别上,从而控制农药的喷洒。 机器视觉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农作物植株的动态识别定位和正确区分植株、杂草和病虫害上,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要求其识别准确率要高,采集和处理信息的速度要快。

机器人路径规划

1绪论 1.1机器人简介 1.1.1什么是机器人 机器人一词不仅会在科幻小说、动画片等上看到和听到,有时也会在电视上看到在工厂进行作业的机器人,在实际中也有机会看到机器人的展示。今天,说不定机器人就在我们的身过,但这里我们要讨论的是什么是机器人学研究的机器人。 机器人(robot)一词来源下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 查培克(Kapel Capek)所编写的戏剧中的人造劳动者,在那里机器人被描写成像奴隶那样进行劳动的机器。 后来作为一种虚构的机械出现在许多作品中,代替人们去完成某些工作。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作为可实用机械的机器人。为了反这种机器人同虚构的机器人及玩具机器人加以区别,称其为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的兴起促进了大学及研究所开展机器人的研究。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又积极地开展了带有智能的机器人的研究。到70年代,机器人作为工程对象已经被确认,机器人一词也受到公认。目前,机器人学的研究对象已不仅仅是工业机器人了。 即便是实际存在的机器人,也很难把它定义为机器人,而且其定义也随着时代在变化。这里简单地反具有下述性质的机械看作是机器人: 1.代替人进行工作:机器人能像人那样使用工具和机械,因此,数控机床和 汽车不是机器人。 2.有通有性:既可简单地变换所进行的作为,又能按照工作状况的变化相应 地进行工作。一般的玩具机器人不能说有通用性。 3.直接对个界作工作:不仅是像计算机那样进行计算,而且能依据计算结果 对外界结果对外界产生作用。 机器人学把这样定义的机器人作为研究对象。

1.1.2机器人的分类 机器人的分类方法很多,这里我们依据三个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法列举机器人的种类。 首先,由天机器人要代替人进行作业,因此可根据代替人的哪一个器官来分类: 操作机器人(手):利用相当于手臂的机械手、相当于手指的手爪来使物体协作。 移动机器人(腿):虽然已开发出了2足步行和4足步行机器人,但实用的却是用车轮进行移动的机器人。(本文以轮式移动机器人作为研究对象)视觉机器人(眼):通过外观检查来除掉残次品,观看人的面孔认出是谁。虽然还有使用触觉的机器人,但由于它不是为了操作,所以不能说是触觉机器人。 也还有不仅代替单一器官的机器人,例如进行移动操作,或进行视觉和操作的机器人。 其次,按机器人的应用来分类: 工业机器人:可分为搬送、焊接、装配、喷漆、检查等机器人,主要用于工厂内。 极限作业器人:主要用在人们难以进入的核电站、海底、宇宙空间等进行作为的机器人。也包括建筑、农业机器人等。 娱乐机器人:有弹奏乐器的机器人、舞蹈机器人、宠物机器人等,具有某种程度的通用性。也有适应环境面改变行动的宠物机器人。 最后则是按照基于什么样的信息进行动作来分类: 表1基于动作信息的机器人分类

机器视觉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六大应用

机器视觉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六大应用 随着计算机与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机器视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扩展到农业工程领域,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机器视觉产品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有一下六个方面: 1、瓜果品质的无损检测中的应用;通过图像采集卡,采集瓜果的形态,颜色等特征,将采集结果传送给分析处理系统,根据处理结果判断瓜果是否为有损产品。 2、烤烟烟叶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对大量烟叶样本进行颜色分析,可得到各类样本颜色特征值的分布情况,采用轮廓跟踪算法对烟叶的整体图像外型轮廓进行提取,采用链码表示法进行描述。最后通过烟叶对光的透过特性对叶片结构和身份特征进行综合提取和描述。 3、谷物识别与分级中的应用;对大米、小麦、玉米以及其他谷物的识别和分级,例如根据应力裂纹、形态、染色后颜色特征等,应用神经网络、高速滤波等技术来进行识别和分类。 4、农副产品的出厂质量检测,如包装、缺损,对肉类、各种农副产品、蔬菜、瓜果产品的出厂包装、质量合格检测等。 5、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农产品分选机械是机器视觉技术在农业机械中应用最早、最多的一个方面,主要是利用该项技术进行无损检测,即利用农产品表面所反映出的一些基本物理特性对产品按—定的标准进行质量评估和分级。主要用于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进行品质自动检测及反馈控制。 6、机器视觉技术在农业生产自动化中的应用;在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根据对其生长情况的精确自动地进行监测,可以有效的控制动植物的生长环境,以满足动植物生产所需。 机器视觉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检测还有很多,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以农业为基础,许多

专家致力于农业生产方面的研究,机器视觉在农业机械方面的应用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国内,又以维视图像Microvision生产的机器视觉产品而久负盛名,其在视觉检测、测量、图像识别、视觉定位等方面具有领先水平,生产的产品如图像采集卡,流媒体采集卡,VGA 采集卡等都在农业检测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备受用户青睐。

农业机器人一般由两大部分组成

农业机器人一般由两大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机器人的执行机构,也称作机器人操作机,它包括手部、胸部、臂部、腰部、基座部(固定或移动),主要负责操作;温室服务机器人必须具有获取信息、处理、作业编程、规划、控制以及整个机器人系统管理的功能,这就是第二部分——机器人的控制器。温室服务机器人移动基座的控制是相当重要的,因为温室的面积比较大,机器人的机械臂并没有灵活到不需要基座的移动就能操作到大范围的作业,机器人的性能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控制系统的品质,这当然包括移动基座的控制。PLC作为一种工业化系统控制的计算机,具有模块化结构,配置灵活、高速的处理速度、精确的数据处理能力、多种控制功能、网络技术和优越的性价比等性能,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控制装置之一。 单个温室使用面积小,一般的农业机械不能满足其使用要求,因此为了进一步挖掘温室生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劳动条件和减轻劳动强度,开发温室移动机器人非常必要。由于农业生产环境与工业相比有其特殊性,农业机器人在生产过程中不但应具有定位、导航功能,还应能准确识别农作物的有无及其形状,以便实现定点均匀作业[1]。目前,国内对农业机器人的研究较少。 移动式机器人具有自主运动功能,即避障和导航功能。温室移动机器人活动场所内的障碍物主要是一些作物、温室骨架、管道和附属道路障碍等。温室移动机器人运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移动是完成生产任务的基础。因此,温室移动机器人应具备三大主要功能,即导航→避障→工作。温室移动式机器人的运动是通过前轮导向、后轮驱动来实现的。其运动的控制如果采用经典控制理论,则需要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由于运动过程中的障碍物具有复杂性,其数学模型难以建立,采用模糊控制技术可以不必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所以在该机器人的控制方式上采用模糊控制技术。 1/ 1

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的研究

第5期(总第156期) 2009年10月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M ECHAN I CAL EN G I N EER I N G & AU TOM A T I ON N o 15 O ct 1 文章编号:167226413(2009)0520194203 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的研究 李爱萍,李元宗 (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摘要:路径规划技术是机器人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的研究主要分为全局规划方法和局部规划方法两大类。通过对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研究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及不足,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机器人;全局规划;局部规划中图分类号:T P 24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9201207;修回日期:2009204218 作者简介:李爱萍(19792),女,山西晋中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0 引言 路径规划技术是机器人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 部分。机器人的最优路径规划就是依据某个或某些优化准则(如工作代价最小、行走路线最短、行走时间最短等),在其工作空间中找到一条从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最优路径。根据对环境信息的掌握程度不同,路径规划可分为:①全局路径规划:环境信息完全已知,根据环境地图按照一定的算法搜寻一条最优或者近似最优的无碰撞路径,规划路径的精确程度取决于获取环境信息的准确程度;②局部路径规划:环境信息完全未知或部分未知,根据传感器的信息来不断地更新其内部的环境信息,从而确定出机器人在地图中的当前位置及周围局部范围内的障碍物分布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规划出一条从当前点到某一子目标点的最优路径。 1 全局规划方法111 栅格法 栅格法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路径规划方法之一。该方法将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区域(栅格),由这些栅格构成一个显式的连通图,或在搜索过程中形成隐式的连通图,然后在图上搜索一条从起始栅格到目标栅格的路径。一般路径只需用栅格的序号表示。但栅格的划分直接影响其规划结果,如果栅格划分过大,环境信息储藏量小,分辨率下降,规划能力就差;栅格划分过小,规划时间长,而且对信息存储能力的要求会急剧增加。112 可视图法 可视图法中的路径图由捕捉到的存在于机器人一 维网络曲线(称为路径图)自由空间中的节点组成。路径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同路径图中的点相对应,这样路径规划问题就演变为在这些点间搜索路径的问题。要求机器人和障碍物各顶点之间、目标点和障碍物各顶点之间以及各障碍物顶点与顶点之间的连线均不能穿越障碍物,即直线是“可视的”。然后采用某种方法搜索从起始点到目标点的最优路径,搜索最优路径的问题就转化为从起始点到目标点经过这些可视直线的最短距离问题。该法能够求得最短路径,但需假设忽略机器人的尺寸大小,使得机器人通过障碍物顶点时离障碍物太近甚至接触,并且搜索时间长。113 拓扑法 拓扑法将规划空间分割成具有拓扑特征的子空间,根据彼此的连通性建立拓扑网络,在网络上寻找起始点到目标点的拓扑路径,最终由拓扑路径求出几何路径。拓扑法的基本思想是降维法,即将在高维几何空间中求路径的问题转化为低维拓扑空间中判别连通性的问题。其优点在于利用拓扑特征大大缩小了搜索空间,其算法的复杂性仅依赖于障碍物数目,在理论上是完备的;而且拓扑法通常不需要机器人的准确位置,对于位置误差也就有了更好的鲁棒性。缺点是建立拓扑网络的过程相当复杂,特别是在增加障碍物时如何有效地修正已经存在的拓扑网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114 自由空间法 自由空间法采用预先定义的广义锥形或凸多边形等基本形状构造自由空间,并将自由空间表示为连通图,通过搜索连通图来进行路径规划。自由空间的构

基于机器视觉的产品检测技术研究【详述】

机器视觉概念/研究现状/应用/检测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 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1、机器视觉 1.1机器视觉的概念 机器视觉被定义为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视觉功能,从客观事物的图像中提取信息,进行处理并加以理解,最终用于实际检测、测量和控制。一个典型的工业机器视觉应用系统包括光源、光学系统、图像采集系统、数字图像处理与智能判断决策模块和机械控制执行模块。系统首先通过CCD相机或其它图像拍摄装置将目标转换成图像信号,然后转变成数字化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根据像素分布!亮度和颜色等信息,进行各种运算来抽取目标的特征,根据预设的容许度和其他条件输出判断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广义的机器视觉的概念与计算机视觉没有多大区别,泛指使用计算机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达到对客观事物图像的识别、理解。而工业应用中的机器视觉概念与普通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数字图像处理有着明显区别,其特点是: 1、机器视觉是一项综合技术,其中包括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机械工程技术、控制技术、电光源照明技术,光学成像技术、传感器技术、模拟与数字视频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人机接口技术等。这些技术在机器视觉中是并列关系。相互协调应用才能构成一个成功的工业机器视觉应用系统。 2、机器视觉更强调实用性,要求能够适应工业生产中恶劣的环境,要有合理的性价比,

要有通用的工业接口,能够由普通工作者来操作,有较高的容错能力和安全性,不会破坏工业产品,必须有较强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 3、对机器视觉工程师来说,不仅要具有研究数学理论和编制计算机软件的能力,更需要光、机、电一体化的综合能力。 4、机器视觉更强调实时性,要求高速度和高精度,因而计算机视觉和数字图像处理中的许多技术目前还难以应用于机器视觉,它们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速度。 1.2机器视觉的研究范畴 从应用的层面看,机器视觉研究包括工件的自动检测与识别、产品质量的自动检测、食品的自动分类、智能车的自主导航与辅助驾驶、签字的自动验证、目标跟踪与制导、交通流的监测、关键地域的保安监视等等。从处理过程看,机器视觉分为低层视觉和高层视觉两阶段。低层视觉包括边缘检测、特征提取、图像分割等,高层视觉包括特征匹配、三维建模、形状分析与识别、景物分析与理解等。从方法层面看,有被动视觉与主动视觉之,又有基于特征的方法与基于模型的方法之分。从总体上来看,也称作计算机视觉。可以说,计算机视觉侧重于学术研究方面,而机器视觉则侧重于应用方面。 机器人视觉是机器视觉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它的任务是为机器人建立视觉系统,使得机器人能更灵活、更自主地适应所处的环境,以满足诸如航天、军事、工业生产中日益增长的需要(例如,在航天及军事领域对于局部自主性的需要,在柔性生产方式中对于自动定位与装配的需要,在微电子工业中对于显微结构的检测及精密加工的需要等)。机器视觉作为一门工程学科,正如其它工程学科一样,是建立在对基本过程的科学理解之上的。机器视觉系统的设计依赖于具体的问题,必须考虑一系列诸如噪声、照明、遮掩、背景等复杂因素,折中地处理信噪比、分辨率、精度、计算量等关键问题。

机器视觉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运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29323490.html, 机器视觉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运用 作者:钮亚平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9年第02期 本文首先阐述了机器视觉技术的概念、原理和系统组成,然后讨论了机器视觉技术在农 业机械中的运用状况,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希望能对相关人士的工作和研究提供参考。 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政府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现在,人民的温饱问题和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战略目标已经提前实现了,但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仍存在一部分人口没有脱贫,“三农问题”仍是当前我国主要的问题。因此,当前我国扶贫工作的主要问题就是解决“三农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首要的任务就是解决农业生产的机械化问题,推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农业机械生产和管理自动化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中,农业机器视觉技术就是一项十分有效的应用,能极大地提高我国的农业生产与管理自动化水平,不仅能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消耗,同时还能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与效率。 一、机器视觉技术概述 (一)基本概念 所谓的机器视觉,通常也被称为计算机视觉,就是利用机器上的计算机系统替代人眼进行观察、测量和判断,这种技术就是机器视觉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先借助机器上的摄像头获取相应目标的图像,然后借助计算机算法,对图像做数字化处理,然后对其形状、颜色以及尺寸进行测量和判断。 (二)系统组成和应用原理 机器视觉的系统组成主要是光源、摄像机、采集卡与计算机。其中,摄像机借助光电传感器,把被测量物体的光形象转化成为电信号,以图像的形式进行记录并保存;而图像采集卡则是连接摄像机与计算机的主要纽带,其主要的作用是将电信号转化成为数字信号,然后把数字信号传输到计算机系统中;而计算机的主要功能是对数字信号进行保存并处理。而且,在实际的应用中,我们为了获得亮度与对比度较高的图像,往往需要采用一定的光源进行照明,以帮助摄像机获取并处理图像。 二、机器视觉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运用状况 (一)在农业种子质量检测机器方面的应用

移动机器人的自主导航控制

移动机器人的自主导航控制 一、研究的背景 移动机器人是一个集环境感知、动态决策与规划、行为控制与执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了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工程以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是目前科学技术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之一。随着机器人性能不断地完善,移动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大为扩展,不仅在工业、农业、国防、医疗、服务等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在排雷、搜捕、救援、辐射和空间领域等有害与危险场合都得到很好的应用。因此,移动机器人技术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在自主式移动机器人相关技术的研究中,导航技术是其研究核心,同时也是移动机器人实现智能化及完全自主的关键技术。导航是指移动机器人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信息和自身状态,实现在有障碍的环境中面向目标的自主运动。导航主要解决以下三方面的问题:(l)通过移动机器人的传感器系统获取环境信息;(2)用一定的算法对所获信息进行处理并构建环境地图;(3)根据地图实现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及运动控制。 二、相关技术 移动机器人定位是指确定机器人在工作环境中相对于全局坐标的位置,是移动机器人导航的基本环节。定位方法根据机器人工作环境的复杂性、配备传感器种类和数量等方面的不同而采用多种方法。主要方法有惯性定位、标记定位、GPS定位、基于地图的定位等,它们都不同程度地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环境,括室内和室外环境,结构化环境与非结构化环境。 惯性定位是在移动机器人的车轮上装有光电编码器,通过对车轮转动的记录来粗略地确定移动机器人位置。该方法虽然简单,但是由于车轮与地面存在打滑现象,生的累积误差随路径的增加而增大,导致定位误差的逐渐累积,从而引起更大的差。 标记定位法是在移动机器人工作的环境里人为地设置一些坐标已知的标记,超声波发射器、激光反射板等,通过机器人的传感器系统对标记的探测来确定机器人在全局地图中的位置坐标。三角测量法是标记定位中常用的方法,机器人在同一点探测到三个陆标,并通过三角几何运算,由此可确定机器人在工作环境中的坐标。标记定位是移动机器人定位中普遍采用的方法,其可获得较高的定位精度且计量小,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环境作一些改造,添加相应的标记,不太符合真正意义的自主导航。 GPS定位是利用环绕地球的24颗卫星,准确计算使用者所在位置的庞大卫星网 定位系统。GPS定位技术应用已经非常广泛,除了最初的军事领域外,在民用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因为在移动导航中,移动GPS接收机定位精度受到卫 星信号状况和道路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受到时钟误差、传播误差、接收机噪声

自主移动机器人智能导航研究进展

自主移动机器人智能导航研究进展 冯建农 柳 明 吴 捷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系 广州 510641)摘 要 本文对当前在自主移动机器人智能导航研究中已被采用并取得成果的研究方法进行了 综述,并根据已取得的成果预测了移动机器人智能导航研究的发展趋势,指出视觉导航和传感器融合将是移动机器人智能导航的主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智能系统,导航 1 引言 国际机器人研究在经过了80年代的低潮之后,呈现出复苏和继续发展的形势;我国的机器人研究在国家“七五”、“八五”及“863”计划的推动下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与70年代的机器人浪潮相比,现在的机器人研究有两个特点:一是对机器人智能的定位有了更加符合实际的标准,也就是不要求机器人具有象人类一样的高智能,而只是要求机器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自主处理问题的能力;另一个特点是许多新技术及控制方法(神经网络、传感器融合、虚拟现实、高速度的并行处理机等)被引入到机器人研究中.研究重点的转变使机器人研究走向了健康而平稳的发展道路,并不断取得新的研究成果. 智能自主移动机器人能够按照存储在其内部的地图信息,或根据外部环境所提供的一些引导信号(即通过对环境的实时探测所获得的信息)规划出一条路径,并能够沿着该路径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移动到预定目标点.智能自主移动机器人对它的研究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 由于机器人应用从制造业向非制造业的扩展,以及自主移动智能机器人在诸如野外作业、深海探测、以及一些人类本身所不能进入的有毒或高温环境的作业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近年来机器人研究在多方面都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研究的成果必将成为各行各业提高生产力的强有力工具. 2 移动机器人导航分类 移动机器人有多种导航方式,根据环境信息的完整程度、导航指示信号类型、导航地域等因素的不同,可以分为基于地图导航、基于陆标导航、基于视觉导航、基于感知器导航等. 基于地图的导航是在机器人内部存有关于环境的完整信息,并在预先规划出的一条全局路线的基础上,采用路径跟踪和避障技术,实现机器人导航;当机器人对周围环境并不完全了解时,则可采用基于陆标的导航策略,也就是将环境中具有明显特征的景物存储在机器人内部,机器人通过对陆标的探测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并将全局路线分解成陆标与陆标之间的片段,再通过一连串的陆标探测和陆标制导来完成导航任务;在环境信息完全未知的情况下,可1997年11月机器人 R OBOT N ov.,1997 1996-11-04收稿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技术综述

第25卷第7期V ol.25No.7 控制与决策 Control and Decision 2010年7月 Jul.2010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技术综述 文章编号:1001-0920(2010)07-0961-07 朱大奇,颜明重 (上海海事大学水下机器人与智能系统实验室,上海201306) 摘要:智能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一直是机器人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将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概括为:基于模版匹配路径规划技术、基于人工势场路径规划技术、基于地图构建路径规划技术和基于人工智能的路径规划技术.分别对这几种方法进行总结与评价,最后展望了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的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人工势场;模板匹配;地图构建;神经网络;智能计算 中图分类号:TP18;TP273文献标识码:A Survey on technology of mobile robot path planning ZHU Da-qi,YAN Ming-zhong (Laboratory of Underwater Vehicles and Intelligent Systems,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Shanghai201306, China.Correspondent:ZHU Da-qi,E-mail:zdq367@https://www.360docs.net/doc/d29323490.html,) Abstract:The technology of intelligent mobile robot path plann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obot research areas.In this paper the methods of path planning are classi?ed into four classes:Template based,arti?cial potential?eld based,map building based and arti?cial intelligent based approaches.First,the basic theories of the path planning methods are introduced brie?y.Then,the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methods are pointed out.Finally,t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rends of intelligent mobile robot path planning are given. Key words:Mobile robot;Path planning;Arti?cial potential?eld;Template approach;Map building;Neural network; Intelligent computation 1引言 所谓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技术,就是机器人根据自身传感器对环境的感知,自行规划出一条安全的运行路线,同时高效完成作业任务.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主要解决3个问题:1)使机器人能从初始点运动到目标点;2)用一定的算法使机器人能绕开障碍物,并且经过某些必须经过的点完成相应的作业任务;3)在完成以上任务的前提下,尽量优化机器人运行轨迹.机器人路径规划技术是智能移动机器人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它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迄今为止,己有大量的研究成果报道.部分学者从机器人对环境感知的角度,将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分为3种类型[1]:基于环境模型的规划方法、基于事例学习的规划方法和基于行为的路径规划方法;从机器人路径规划的目标范围看,又可分为全局路径规划和局部路径规划;从规划环境是否随时间变化方面看,还可分为静态路径规划和动态路径规划. 本文从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的具体算法与策略上,将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技术概括为以下4类:模版匹配路径规划技术、人工势场路径规划技术、地图构建路径规划技术和人工智能路径规划技术.分别对这几种方法进行总结与评价,展望了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的未来发展方向. 2模版匹配路径规划技术 模版匹配方法是将机器人当前状态与过去经历相比较,找到最接近的状态,修改这一状态下的路径,便可得到一条新的路径[2,3].即首先利用路径规划所用到的或已产生的信息建立一个模版库,库中的任一模版包含每一次规划的环境信息和路径信息,这些模版可通过特定的索引取得;随后将当前规划任务和环境信息与模版库中的模版进行匹配,以寻找出一 收稿日期:2009-08-30;修回日期:2009-11-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775136);高校博士点基金项目(20093121110001);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10ZZ97). 作者简介:朱大奇(1964?),男,安徽安庆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水下机器人可靠性与路径规划等研究;颜明重(1977?),男,福建泉州人,博士生,从事水下机器人路径规划的研究.

机器视觉在农业中的应用

机器视觉在农业中的应用-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级博士(硕士)研究生读书报告题目(居中): 学院: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研究生: 指导教师: 日期:

机器视觉在农业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Machine Vision in Agriculture 学号:2010051145 姓名:郑玲 Zhengling 导师:赵春江 Zhao Chunjiang 专业:农业电气化与自动 Agricultural electrification and automation 摘要:随着计算机与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机器视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扩展到农业工程领域,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机器视觉在农业机械中的主要应用于农作物生长情况监测、农产品质量鉴定和农产品收获三个方面。概述了农业机械应用机器视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此项技术的开发方向。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 机器视觉技术的应用必将大大提高农业机械的性能和水平, 并且是农业机械向现代化、智能化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机器视觉技术;农业生产;应用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and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Machine vision technology has already expanded into the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field and got great achievements in many fields. Machine vision technology is mainly used in crop growth situation monitoring, produce quality apprais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harvest. The problems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machine vision in agricultural machinery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is technology was studi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technology , the application of machine vision technology will greatly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and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it is also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towards the direction of modern and intelligent. Keywords: Machine vision technolog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pplication 1 机器视觉技术在农作物生长检测中的研究 精准农业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农作物生长信息的自动检测。通过对图像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及时评价作物生长中的缺水、缺肥以及虫害等现象,提示种植户采取相应措施。山东莱阳农学院陈佳娟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根据棉花叶片的孔洞及叶片边缘的残缺,来测定棉花在生长过程中虫害的受害程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耿楠等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检测小麦个体的生长状态,分析了农作物生长检测中带有共性的图像处理方法,选择中值滤波法平滑图像中的噪声,用

机器视觉在农业机器人自主导航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机器视觉在农业机器人自主导航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姜国权,何晓兰,杜尚丰,柯杏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摘 要:自主导航是移动机器人的关键技术。机器视觉由于信息量大和人性化特征,视觉导航已成为农业机器人获得导航信息的一种主要方式。为此,综合分析了目前国内外视觉导航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同时,探讨了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最后,展望了农业机器人视觉导航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自动控制技术;机器视觉;综述;农业机器人;自主导航;信息融合 中图分类号:TP24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88X(2008)03─0009─03 0 引言 在经历了沿犁沟、田垄、农作物秆的机械触杆导航、预理引导电缆的有线引导地磁导航、无线电或激光导航、用惯性导航进行航程推算等多种导航方式的发展过程后,目前对农业机器人的导航研究主要集中在机器视觉和GPS导航这两种最具发展前途的方式上[1,2]。 与GPS导航系统相比,机器视觉导航有如下优点:一是采用相对坐标系,提供差值信号,使用起来比较灵活;二是视觉导航具有信息探测范围宽、目标信息完整等优势,它能够检测微小目标,如对沟、坑、杂草等都能“看见”,误差可达毫米级水平。 1 农业机器人的机器视觉导航方法 1) 人工路标方法。该方法采用白色标记线作为路标,敷设于机器人行走的地面上,机器人的视觉传感系统在行走过程中不断地监测标记线,并随时控制机器人的转向机构调整机器人的移动方向。该方法具有路径标识简单、可靠、成本低、柔性好和图像处理易于实现的优点;但对机器人的作业环境有很高的要求,一般用于地面条件良好的温室内。 2) 基于田间作物在空间排列的特征进行视觉定位导航方法。农业机器人可以根据田间作物的图像判断作物排列行与机器人的相对位置,规划出行走基准线;然后,利用两条道路边界平行的特点,求得图像上无限远处的点和机器人的自身位置及其行走方向。此类机器人已应用于喷洒除草剂和施肥等作业。 2 机器视觉导航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具有行或垄等结构的农田中,运用机器视觉来进行农业机器人自主导航,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早期,那时相对低廉可靠的CCD图像传感器开始出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微电子等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复杂的图像处理和分析算法能够顺利实现,使得农业机器人视觉导航技术的研究迅速发展起来。 2.1 国外研究现状 1996年,日本京都大学的Torii等人[3,4]研制了一种具有定点作业能力的智能农药喷洒装置。其在HIS空间中,基于几条水平扫描线,结合直线最小二乘法识别出农田中作物行作为导航路径。这种方法利用作物和垄沟的色度差异来进行分割,当出现大面积杂草或作物缺失时,视觉系统将无法正确识别,同样也不能应付色度差异不大的其它农田环境。在导航控制中,针对视觉获取的横向偏差和航向偏差以及角位移传感器测出的导向轮转角等3个状态设计横向反馈控制。人工草坪标定实验中取得了最大横向误差为0.024m,航向角误差为1.5°;但农田实验时纵向速度较小,只有0.25m/s。 美国Gerrish[5]等在Case7110拖拉机后轴的左侧安装了一个彩色CCD摄像机,离地面2.79m,仰俯角为15°。系统初始化时,由使用者首先选出代表作物和土壤的像素点,然后视觉系统根据初始信息进行自动识别,导航信息由图像中固定的某一点进行计算。在速度为12.9km/h和4.8km/h两种条件下,跟踪直线状的玉米行时,分别取得了均方差为12cm和6cm的导航精度。 收稿日期:2007-06-06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课题(2006AA10A304) 作者简介:姜国权(1969-),男,河北唐山人,博士研究生,(E- mail)jguoquan@https://www.360docs.net/doc/d29323490.html,。 通讯作者:杜尚丰(1961-),男,辽宁锦州人,教授,博士生导 师,(E-mail)du_grad_stud@https://www.360docs.net/doc/d29323490.html,。 - 9 -

移动机器人的自主导航

移动机器人的自主导航 一、研究的背景 二、移动机器人是一个集环境感知、动态决策与规划、行为控制与执行等多功 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了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工程以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是目前科学技术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之一。随着机器人性能不断地完善,移动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大为扩展,不仅在工业、农业、国防、医疗、服务等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在排雷、搜捕、救援、辐射和空间领域等有害与危险场合都得到很好的应用。 因此,移动机器人技术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三、在自主式移动机器人相关技术的研究中,导航技术是其研究核心,同时也 是移动机器人实现智能化及完全自主的关键技术。导航是指移动机器人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信息和自身状态,实现在有障碍的环境中面向目标的自主运动。 导航主要解决以下三方面的问题:(l)通过移动机器人的传感器系统获取环境信息;(2)用一定的算法对所获信息进行处理并构建环境地图;(3)根据地图实现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及运动控制。 四、相关技术 五、移动机器人定位是指确定机器人在工作环境中相对于全局坐标的位置,是 移动机器人导航的基本环节。定位方法根据机器人工作环境的复杂性、配备传感器种类和数量等方面的不同而采用多种方法。主要方法有惯性定位、标记定位、GPS定位、基于地图的定位等,它们都不同程度地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环境,括室内和室外环境,结构化环境与非结构化环境。 六、惯性定位是在移动机器人的车轮上装有光电编码器,通过对车轮转动的记 录来粗略地确定移动机器人位置。该方法虽然简单,但是由于车轮与地面存在打滑现象,生的累积误差随路径的增加而增大,导致定位误差的逐渐累积,从而引起更大的差。 七、标记定位法是在移动机器人工作的环境里人为地设置一些坐标已知的标记, 八、超声波发射器、激光反射板等,通过机器人的传感器系统对标记的探测来 确定机器人在全局地图中的位置坐标。三角测量法是标记定位中常用的方法,机器人在同一点探测到三个陆标,并通过三角几何运算,由此可确定机器人在工作环境中的坐标。标记定位是移动机器人定位中普遍采用的方法,其可获得较高的定位精度且计量小,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环境作一些改造,添加相应的标记,不太符合真正意义的自主导航。 九、GPS定位是利用环绕地球的24颗卫星,准确计算使用者所在位置的庞大卫 星网定位系统。GPS定位技术应用已经非常广泛,除了最初的军事领域外,在民用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因为在移动导航中,移动GPS接收机定位精度受到卫星信号状况和道路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受到时钟误差、传播误差、接收机噪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单纯利用GPS定位精度比较低、可靠性不高,所以在机器人的导航应用中通常还辅以磁罗盘、光码盘与GPS数据进行

智能机器人在农业自动化领域的主要应用

智能机器人在农业自动化领域的主要应用 摘要:通过对智能机器人在农业自动化领域的主要应用进行研究,包括采摘机器人、嫁接机器人、耕耘 机器人、除草机器人、喷农药机器人、插秧机器人、林木清洁机器人、饲喂机器人、禽蛋检测与分级机器 人。发现应用于农业智能机器人的主要技术有感知与避障技术、机器视觉技术、信息融合技术及农业专 家系统。农业机器人的智能问题、成本过高问题和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关键词:智能机器人;农业自动化;主要技术;存在问题TheMainApplicationofIntelligentRobotintheFieldofAgricultureAutomation Abstract:,graftingrobot,cultivatingrobot,weedingrobot,sprayingpesticidesrobot, plantingrobots,timbercleaningrobot,feedingrobots,,machinevisiontechnology,,hig hcostandtheimpactofenvironmentaldiversificationshallbestudiedandsolvedinthefut ure. Keywords: intelligentrobot;agriculturalautomation;maintechnology;existingproblems 引言 新的农业生产模式和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农业机械的更新和发展,智能农业机械的技术条件已经成熟。机械化的发展大大解放了劳动力,促进了社会化大生产,创造了无穷的社会财富,其影响重大而深远,农业也因此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对于必须处理复杂又模糊的信息,还要进行综合判断的农业生产机械化来讲,只有靠具有与人类相同的知识启发和学习功能的智能机器人才可能得以实现。可以预计,21世纪将是农业机械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文就智能机器人的研究进展、应用于农业智能机器人的主要技术、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述。 1农业智能机器人的研究进展 随着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许多国家如日本、美国等对农业机器人的研究工作逐渐启动,已研制出多种农用机器人。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对机器人进行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精准农业”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发达国家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已被国际农业科技界认为是21世纪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导技术之一。具有相当智能的农业机器人是精准农业体系中有效的装备之一,从而得到重视和发展。 采摘机器人 对农业采摘机器人的研究已有40年的历史,美国学者Schertz和Brown于1968年首次提出应用机器人技术进行果蔬的收获。美国、加拿大、荷兰、日本、英国等国均已开展了研究。 番茄采摘机器人日本的Kondo等研制的番茄收获机器人,由机械手、末端执行器、视觉传感器、移动机构和控制部分组成[1-2],用彩色摄像机作为视觉传感器寻找和识别成熟果实,用7自由度的SCORBOT-ER工业机器人,机械手活动范围大,能避开障碍物。为了不损伤果实,机械手的末端执行器是带有软衬垫的吸引器,中间有压力传感器,把果实吸住后,利用机械手的腕关节把果实拧下。行走机构有4个车轮,能在田间自动行走,利用机器人上的光传感器和设置在地头土埂的反射板,可检测是否到达土埂,到达后自动停止,转动后再继续前进。该番茄采摘机器人从识别到采摘完1个番茄只需要15s,成功率在75%左右。黄瓜采摘机器人日本的Kondo等研制的黄瓜采摘机器人,采用三菱MITSUBISHIRV-E2型6自由度机械手,利用CCD摄像机,根据黄瓜比叶茎对红外光的反射率高的原理来识别黄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